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義賢問愚答鈔 (No. 2208B ) in Vol. 57

[First] [Prev]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208 B
觀經義賢問愚答鈔

 郊北九品寺末學證忍記 
近曾一人禪客來示云。就和尚觀經疏
二十條疑端。此乃爲破邪顯正也。答之否
云云然間披閲彼問題。隨所應之旨返
答之處。百二十條皆悉領状者余不披見
還歸畢。唯聞其名彼文其後或所彼
疑卒爾加一見畢。其奧書云。以朱墨點
第略之。朱點四十八件。墨點一十六條云云
間彼本無朱墨點傳寫脱歟。又了阿上人
對面云。西山道教上人有百二十疑端。可
之由有縁同侶頻有勸進。然於老耄之身
皆悉答之旨答之。仍抽最要之疑
即説彼十六之報文。因茲任所存趣
之略彼之揩定。今此十六門者若彼墨點疑
歟。即加愚見略答之趣聊違愚意。仍述
其差異之處。聞法之義遙隔日。終日之談
時定有違。依頃記所存其用捨
之先日記進一卷之愚答記。而愚記以前
既送略答。是故今更不再治。須別卷
行之。即乞清書返賜草本。然愚記志
成略答。別卷流行全非所樂。仍抛之机
。爰同朋等或掴裂端而用指燭。或倒
而作手習。而今貴命&MT10769;背補破失悋惜
恐。加某清書。乞經一覽外見

頓教一乘海者。問。今經中輩遇小凡夫。生
彼亦住自乘小果。何以總名一乘教耶。若
彼後轉向大者。准諸師意是漸教。何
頓耶。況今經中何處有其向大文
答。以小乘益一乘教者。無量
義經涅槃經等非一乘經乎。若言彼信
一法萬法。信知常住佛性義故。雖
小果。非實道小乘故。猶是一乘
者。今中輩亦然。遇小凡夫若不三心
者。不往生。具三心者。即非實道小乘
安樂集云。破淨土是小乘。問
曰。或有人言。求淨土便是小乘。何須
之。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
向不淨土故也彼以後知小即
。雖小果是非實道。何不一乘教
乎 若爾何云轉向大乘乎。通云發得三
淨土後所修行業雖是趣求無上菩
 依其本習先斷煩惱障。依之雖
。全非實道。改彼本習所知障
也 群疑論五龍興&T047368;下委釋此趣。繁故
之 已上隨順問端且陳此義。分別一
乘與三乘者非是義問。衆生之中説
不成佛經名三乘教。始暫雖乃至
灰身滅智終説一切畢竟皆成佛經名一乘
也 此事古來諍也。東晋道生法師 與
智證法師屡從此義以來。大唐佛授&T047368;
寺沙門法寶造六卷章。名一乘佛性究竟
。破三乘五性義。大唐淄州大雲寺沙門惠
沼造四卷章。名能顯中道惠日論。破寶公
一乘佛性三乘五性。當朝沙門徳溢亦名
徳一
三卷章。名惠日習足論。破寶義
。叡山傳教大師製三卷章。名守護國界章
其中廣破一師三乘五性義。助成寶公一乘
佛性義。叡山惠心先徳撰一乘要決
乘眞實義。如此相論不今。其三乘五
性義者。依深密瑜伽等。成定性無性有情
定不成佛義。而會一切衆生皆成佛道
論皆密意説。其一乘佛性義者。依法華涅槃
有性無性凡有心者悉皆成佛義。而通
定性無性定不成佛經論悉權教意。諸家教
相雖異。不此二義。諸師意樂雖區。各存
其一義歟。和尚本宗雖&MT10769;知之。倩案
。當一乘佛性宗義歟。何以得知。法事
讃云。灰身滅智無餘燈。二萬劫盡復生心。生
心覺動身還現。諸佛先教發大乘彼三乘
五性宗義全不無餘還生。若許之者不
定性二乘故。然和尚已許無餘還生
故知和尚一乘佛性宗祖師也。以彼宗義
此經説相全不永不成佛者。所
被機者常沒凡夫。輕次重惡遂往生。能爲法
者定散二善世戒行善悉預來迎。五逆定業
猶生。況餘人乎。世善輕微尚往生。況餘善乎
 既説一切凡夫。而無所簡。終宣當座道
而期成佛一乘經。誠有由哉。縱中
輩暫實證小果。終當成佛蓋名一乘。又
一乘名有多義歟。如淨影云。乘是行用。行
能運通。故名爲乘。隨他就實不殊是以言
一。一義不同。汎解有四簡別名一。如來於
彼三乘教中。隨他分三。求聲聞者爲説
。求縁覺者爲説因縁。求大乘者爲説
説菩薩三阿僧祇。修行有漏六波羅蜜
最後身之中結成佛。簡別彼三。是以
一。二破別名一。如來隨他宜三乘
世人定執以爲眞實。破別彼三。是以言一。
故經説言唯一。是實餘非者猶如化城
眞實處。三會別名一。如來根本分一爲三。
之歸本是以言一。如勝鬘説。四無別名
一。就實論乘。由來無別故名爲私曰。
今問端似簡別義 愚意所存四義皆用
中論傍正者無別爲云云次分別漸
。義門非一。大從小入爲漸不小爲頓。
是淨影天台等之一義歟。如淨影師大經疏
。菩薩藏中所爲亦二。一漸二頓。言漸入
是人過去曾學大乘。中間習小證得小果
後還入大。從小來稱之爲乃至頓悟
者。有諸衆生久習大乘應善根。今始見
佛即能入大。不小。因之爲
此義今經猶是頓教攝也。如同師觀經疏云
二須教局漸及頓。小教名局大從小入
之爲漸。大不小謂之爲頓。此經是其
頓教法輪。何以得知。此經正爲韋提希
下。説韋提是凡夫。爲凡夫説不小入
知是頓天台觀經疏意同也 若偏執
一義者。即有法華圓頓還成漸教之過。天
台一家解釋除觀經疏外皆成虚設 爾前
諸經名爲漸教。以法華經頓。義同別可
之 今和尚意。分別漸頓。且有三義。或
漸或頓明空有者可淨影 次下文云
法二障遣雙除故 又瓔珞經中説漸教乃至
觀經彌陀經等説即是頓教等者。是就修行
時節長短以判漸教。説十信十千劫中
行六度位不退名爲漸教。常沒凡夫
一日七日專稱佛名。命斷生彼得處不退
故名頓教 又有此土入聖得果之教爲漸。
淨土不斷煩惱涅槃分頓意歟。門門
不同名漸教又云門門不同八萬四爲滅
無明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
故今於已上三義之中。問端依初。今
頓教者後二義也 又從小入名爲漸者。名
實道人證小果後始入大者。今中輩人於
凡夫地得三心。三心非小如上釋。生
之後雖證果。全非實道。凡夫修入即名
頓教 如淨影大經疏云。正爲凡夫人中
畏生死正定。教發心於淨
。不小入故知是頓若依此義今頓
教者宜三義 次中輩生人。彼土得益定
實小乘求向大文歟。學者所共許
龍樹菩薩釋一乘清淨土。天親菩薩讃大乘
善根界。生小乘心者豈名體機嫌
鸞師引法華釋云。釋迦牟尼如來以
濁世故分一説三。淨土既非五濁二乘
明矣。本自無二乘何有向大文乎 但至
須陀洹阿羅漢名字。斷位同故借且名之。非
實初果第四果也。群疑論第五委曲。欲知可
彼 和尚轉向釋者會釋如先 又可聲
聞無數願。同願成就文。阿彌陀經。十住論。智
度論等聲聞無數文者。准註論釋之。
繁故略之 難云。悲華經平等覺經大阿彌
陀經同云般泥洹去者無央數得阿羅漢者
亦無央數文 取意彼土聲聞有實道羅漢灰
身滅智況無迴小向大者乎 答。此難難
會。且試會之。見悲華經本願文云。國中有
聲聞正覺。其成就國何有實道聲聞
乎。於菩薩此義也。到隨縁國
佛者云般泥洹去者。亦云得阿羅漢。法事讃
云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 始得第八地
名爲得阿羅漢。八地已上亦阿羅漢故。唯識
論曰。又不動地已上菩薩此亦説彼名阿羅
若不爾者悲華經文。前後乖角如何會
之 平等覺經大阿彌陀經准之可知 抑
此疑端新舊假實淺深未辨 或傳説云。若
常途小乘故非一乘教。可向大
是頓教。頓教一乘義永難成。然今所
頓教一乘即經文云即便往生現身頓生
報佛淨土故名頓教。釋下文云。一切善惡凡
夫得生者莫不皆成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増
上縁一切善惡凡夫皆乘弘願一法故名
一乘。斯乃諸師所解釋。諸方學者所
料簡云云 取意爲顯此義此疑來歟 傳説。
用之此傳説諸方學侶疑難
多端 自唱。雖彼等見此警策
正路。彼學侶等見疑端彌増偏執益吐
。殆此疑端似招鬪諍。尤可斟酌
弘願者如大經説等者 問。如上文
者顯彰弘願。亦此經事。今何還言如大經
。況大經中都無一切善惡等文。若是取意
何文意。云何若其言願文意者。餘處釋
願文之外指言上卷文云等云何 答。
先且料簡要門弘願後當答之。四十八願
各有能所。無三惡趣乃至得三法忍皆是所
願。誓約此事法藏菩薩心是能願。且就十八
十九二十三箇本願。分別能所簡因縁
者。餘皆准知。十八稱名爲所願體。十九來迎
所願體。二十諸行爲所願體。依所願異
能願樂欲雖差。然論其體法藏菩薩
大悲樂欲心也。願者欲也好也志也。彼能
願心名曰弘願。法事讃云。悲智之心廣弘四
十八願是也。此即往生増上縁也 文曰
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者。意云安樂國土
能化聖人第七觀初住立空中彰別意。可
一切善惡凡夫往生之増上縁。別意弘願
爲言十八所願乃至十念。二十所願殖諸
徳本名曰要門。即今經所説定散二善念佛
諸行是也。此乃往生業因也。十九所願現
其人前増上縁攝。要門所願。弘願能願。要
門業因。弘願強縁。能所已異。因縁亦別。異義
濫觴專在此事。仍粗注之 次正答問者。
彰弘願正在今經。上文依之弘願相貎
委説大經故云如大經説等也。今經所説
善惡凡夫。修釋迦開定散要門之業因而得
生彼者 大經所説法藏菩薩悲智廣大弘
願業力以莫増上縁。故得兩經
此釋也。今弘願者總指四十八能願心也矣
 四十八所願之中要須顯機。然十八中及
願成就文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其餘十惡
破戒聞可往生。故云善惡凡夫亦得。況
又彼除抑止門乎 餘處釋者。指觀念法門
先引第十八。次又此經上卷云。若有衆生
西方無量壽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業
増上縁之文。與彼先別擧第十八願
別發願故。況總於四十八能願心也 和尚
兩處釋正依綽和尚釋。故安樂集上卷釋
力他力異中。引他力證云。故大經曰。一切
人天欲彼國者。莫皆以阿彌陀如來
願業力増上縁也。若不是四十八願
便徒設。語後學者況有他力可乘。不
自局已分徒在火宅此釋亦以鸞師
依憑。故註論下卷釋速證阿耨菩提義
云論言五念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爲増上縁。乃至凡
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縁
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
四十八願便是徒設次下引十八十一
二十二願而證速義。又引例示自力他力。然
彼結云。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成當
自局分此乃師資相承之釋尤可
貴之。所依兩師解釋況云四十八願。能依
之師釋義何得願文之外乎。然若其言
願文意者。餘處釋於願文之外指言上卷
者 唯限第十八一願計願文歟。餘
四十七非願文者何故經云四十八願
或傳説云。定散是機非往生因。弘願是法。即
稱名是一切定散善惡之機。得彼者莫
皆乘阿彌陀佛稱名大願業力之法
増上縁。爲言稱名即是非定非散弘願體也。
此弘願體此經顯之。然而因縁發願相貎大
經説之故云如大經説等也。凡定散弘願之
三門者。一家大概自門綱要也云云 取意
此義此疑歟。初心傳説定有謬歟。今
此義稱名所願。名字即是不相應法。修
行之時依聲假立是色法也。願是心法信欲
勝解爲其體故色與心異。若爲稱名稱
乎 若言所願故名願者。所願稱名我等
業因。何故名爲増上縁乎 弘願稱名非散
非定者有何證 今經既説散善往生下輩
之中。何非散乎 若言彼猶非弘願者。何
望佛本願意乎 感師論云。或深或淺通
定散惠心集云。有相業無相業定業散業
但選擇集云 一定散二□念佛許乞彼總
別擧。全非證據 凡其非定散之義。諸方學
者皆驚耳乎 又定散是其機根學者嘲之。
難勢往生繁故略
聖衆莊嚴現在彼衆法界同生者 問。既言
同生亦應彼。分爲二衆何意云何。若
舊住新往異者。現在彼言不相應也。又
問。言同生者。爲三輩。爲當云何。若言
三輩者。三輩爲境既同諸師。何不
其十六定善義云何。若言彼者。既言
十方法界同生。三輩豈非同生類。如何。況
十三觀中何觀觀此同生境。云何。雖
普觀作往生想。彼是自生。未同生。其餘
何觀觀此境。云何 答。先所以分爲二衆
依報莊嚴頓起無加増故歟 況差別者
舊住新往之異。現在彼國聖衆中名
現在彼衆。只今始從十方法界同如駃雨
往生者趣生處程名同生者。到差生處
又即可現在彼衆 聖衆數多可説
。是故經文略而令觀音勢至二菩薩計
上首故。若廣欲現在彼衆同生者之
行人者。勢至觀次可察之。彼所觀境勝
雖異大都可二菩。故略不説 彼
同生類假有三輩往生之人唯可彼身色
相好光明等相。不其九品階降。一一
品中十一門等。其故同諸師義難矣 聖衆
觀境次觀自生 又爲劣機雜想觀。然
彼亦還觀同生 何況三輩入觀觀成邪正
滅罪一不之。何三輩機爲所觀境耶。如
此存者問辭雖繁無通歟 傳説今言
十方法界同生者即便往生之行者也。身雖
此娑婆穢國況復入彼報土聖衆莊嚴。
即當麻寺曼陀羅中黒衣僧形以之爲云云
取意此趣此疑來歟。但此傳説定庀謬。
若事實者不信用。智人察
出在何文者有通有別等者 問。此通別文
皆是序中夫人請問如來放光現國。尚未
。況爲所説定散出在文云何。若言此文
所説由故言出者。可出自。何言在云
何。若言韋提唯請定善此文故言出在
者問答乖角。前問二善出在何文。至答豈
定文如何。若言如來放光現國異方
便體。故定散在此文者。標釋不合。前標
善出文有通有別。上標亦定散二善通
別有異。至釋豈指通三文中第三一句。獨爲
二善出在文云何 答。先料簡文後答此問
上文曰。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
者未審。何次上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
一門是佛自説之答也 故此問云。未審何定
散二善定韋提請。散佛自説出在何文。如
問也 次何機得受問答易知之 次二出在
何文已下答上定韋提請散佛自説出在何
文之問也 然引定善韋提請文散善
佛自説文者。讓下料簡而略之歟 次從
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義。下文段隔故。問
以前云何。定散二善之問出定善體。於
定善中問答差別。是終爲答請自説差異
也 次又向來已下立破次向來下料
先所引文。而令定韋提唯請定之義。又
散善下散善自開立義引文愚意如此。次
問者以通別文。不定散。出在文故。無
初難。不此文作所説由。故脱
出自之難。上問出在之言。是非二善出在
故。問答乖角之難不來。如來放光現國異
方便體故。云定散在此文事。今始聞之驚
耳者乎。全所不及何難勢來乎。無難可
手而已 傳説此定散門淨土宗之大綱
善導家之性相也。定散即有三重差異。重名
二義。名之六義。六義亦各具六義。故三十
六義。宛如天台六即亦各具六即故三十六
。以之辨教理之權實。以之定往生之得
。以後類猶暗深奧。初心之輩爭辨階級
自非師資相承口傳爭知佛祖印。可意致
云云此傳説此疑定有深奧義歟。他門末
學爭彼意定問答乖角歟。料簡文不問答
只欲深義
嚴説思惟正受但是三昧異名者
問。彼經何處有此文云何。戒度雖菩薩
入善思惟三昧等文。未明證。若以經有
思惟三昧之名執思惟但是三昧異名者。
經中亦有慈心三昧等名。當三福中之慈
亦爲三昧異名云何。故知彼是菩薩所入
深三昧中一三昧名。豈同今言觀前方便
思惟如何。又彼所引新譯經文。今文所
指豈當彼云何。又縱彼經有思惟三昧
異名何妨此名亦通散善。故諸師意兼存
二義。一云三淨葉散心思量名曰思惟
二云十六觀中初二想觀名曰思惟。此釋縱
容似通旨。今言豈通散善偏論
何。又思惟者既言觀前方便。應是三惠中思
惠心。若爾諸論性相思惠唯散修惠唯定。依
之而判可定善。何言豈通散善
何 答。彼經何處有此文耶者是舊疑也。大
智律師天台宗人。四明孫弟神悟門人也。然
觀經新疏之時。違背本宗天台師疏韋提
請定散之義依用今釋。此外多背天台
。依之道公造扶石決智疏。中出此疑
。戒度律師作正觀記并扶新論道公難
智師義。彼等難答繁故略之。今且取
戒公正觀記云華嚴異名。人以檢文不獲。尚
或遲疑今謂不可。就往求其異名之文。但據
彼經明三昧處。而作思惟説者即是異名
之私披六十華嚴處處三昧前方便有
思惟。且引一文。經曰諸菩薩甚深三
昧。於諸法中。思惟分別。安住諸禪正受。悟
一切法又繁故略餘 次戒公所引善思
惟文爲明證者難勢誠巧誰會通之。但非
今釋難之失。律師門人多之定可
之。然誠通之戒公引彼文。次下引合論釋
論釋分明。何隱彼釋。只就經文此難乎。
今論明故不別救 次戒公所引新譯經
説。不今文者。戒度本意救智公釋。引
譯文彼釋義何失乎 次縱彼經説
思惟定名不妨通散者。此事誠爾。泛論
。通定散條實是通旨。今師意全不
之。今以教我思惟經文。諸師釋韋提請
辭。此乃只諸經通旨今經所説定
散之差異。依之今師爲彼解例華
。釋今思惟豈通散善。全非偏論。盡諸義
時思惟之言非定 又今師意華嚴經中
異名意。就此經文唯可定善
也。何者如扶新論云。凡論修觀必先起
思惟決擇境觀不謬方入正觀。但心境未
猶屬思惟前方便也。心境一分觀成理顯名
正受。作此釋者。蓋本經文。疏引地觀文
云。如此想者名爲粗見極樂國地即思惟也。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説即正
受也故設使無華嚴例證亦只可請定
也。何況華嚴明有此説故引用之 次
當三惠。思惟是思惠分別定散。思惠唯散
何云豈通散善耶等者。此難誠爾。就世間
別三惠定散異者。欲界一地有聞與
思無修惠是名散地。未已上聞與
修無思惠是名定地。又修道人借彼依地
觀法時。配當次位宗宗義門非一途歟。
 且依一義。若二乘位五停心聞。二念處思。
暖已後修。若菩薩位十信聞惠三賢思惠明
得已上皆是修惠。然猶七地以前散心數數
間起。八地以上都無散心。聞惠爲散修惠爲
定。是諸論意 和尚亦全不其趣。是故依
報觀成就者。所得無生釋十信中忍非解行
已上忍此十信聞惠相應。於四善根
已上修惠奪而名散。和尚亦全不
 但任今經説相宗旨。常沒凡夫爲能觀機
彼凡夫人思惟分別作意功勞。以佛三力
増上縁。而得一心。見彼國土極妙樂事。雖
是聞惠。心眼得開見所觀境故與名定 此
乃相對唯生得惠三福散善行之故也 聞
惠爲散。思惠爲散。修惠爲定諸論性相然。
七地以前屡許散心間起。何妨十信雖
散位亦立定名。教有傍正亦有通局。欲界
散上界爲定。十信三賢名爲散位。暖法
已上名定。位者止也局也談傍論。通欲界
聞思亦得定名 故慈恩云。深住聞惠
。又感師云。多是聞思相應三昧名
必修惠又云十六觀與念佛三昧
淺有深。深即於四靜慮未至中間禪
修惠中十六觀及念佛三昧。淺即依欲界
聞思惠心攝念作意亦得十六妙觀
佛三昧三昧定名即通聞惠。是故和尚於
四惠中生得善即爲散善。聞惠已上名
定善也。定散分別義門已異。猥莫
又凡夫位分別三惠。剩生得善分立三惠
又發道心生得分加行善。世善修惠
還收生得 又於地上修惠行相。分施戒
。如此差異義門非一。不一非餘者
乎 又配思惠。事所共許 凡夫生得
思惟成得十信聞惠。十信終心思惟成得
住思惠。第十迴向思惟成得煗位修惠 如
上所引華嚴經者。於惠中猶有思惟。通
淺深。前方便位名爲思惟。非必思惠 若
三惠通淺深者。配思惟於思惠。亦得
今經所説定前方便思惟經文。諸師釋
之辭。是故今經思惟之文。釋成豈通
也。盡諸義時非思惟唯定非散。
此存者無相違歟 傳聞定善之義。又此
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之釋以爲
依憑。定散二善爲名號。所標名號是往生
因。能標定散全非正因。若知定散名號具
。定散即名號也。如淨名云。但除其執
其法。名號之外無法可得。一色一香無
名號。修行定散即往生因。若迷定散異
名號。雖名號往生業。此乃解誤異途
自分美醜何。由定散念佛以論難易勝劣
取意彼義勢。今此釋文即標名號。名號即
是定散之義。定有之歟。爲此義此問來
者。問答乖角。然彼傳説定有錯謬。若事定者
義勢雖巧不經釋。疑多之。學者可知」
雖有二請唯是定善者 問。若以前言
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彼思惟正受唯是
定善者。何得自分十六觀門兩門云何。
若言十六想觀雖其名同義別者。何妨
上請雖總言觀。第二請中分爲思惟正受二
。其思惟觀通散善也。凡欲他須
。今雖他思惟爲散。未己義三觀屬
散。破立未盡。諍論爭息哉 答。定是專住
體。三摩地此云等持。即此等持四惠相應觀。
是簡擇體即惠數。惠有四重。生得聞惠思惠
修惠。與生得聞思惠相應等持名定。諸論
性相諸師存之。又與相應之等持名
散。與聞思修相應等持名爲定者亦是一
義。今師存之。故論觀通定散。條條師資全
之也。但今所言教我觀於清淨業
處之觀之字。所以得是定善觀者。於所求
者通別雖異。去行不改。通去行觀即別去行
思惟正受 佛説十三定善觀法。答彼思惟
正受之問 題之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擧正攝依。擧主收
伴。故略云觀無量壽經。此經題目起
此教我觀於觀字 非是唯散生得惠觀。故
定也 分十六觀兩門者。任經説相
日觀已上是見序分。正宗分中必可
定散文段。而序分中韋提希請教我思惟正
。如來即許我今爲汝廣説衆譬。又如來爲
散善機。標置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生
彼國者當修三福。正宗分中日觀已下十三
觀已來説上所許廣説衆譬之定善。上輩已
下説上所標當修三福之散善。序正相當。又
三輩中不入觀觀成之相。又辨觀邪正得
失滅罪多少。説相大異。上十三觀若他生觀
者。置三輩於勢至觀下。聖衆類故。然觀
。又爲劣機。勸雜想異。又還不觀他
哉。依此等理十六觀兩門也 但
三輩中之觀之字者和尚無釋 是故學者
異義非一。或云三福當體是觀。或云
十三定善。或云其功於定善。或云三輩
上定善所觀依正。爲所求境三輩觀
或云分別答請自説。雖諸師其十六定
善義者全同諸師。彼皆推義。今又推云。三輩
散者約修行時生得善。若約臨終分與
定義也。散善功成時。將命終時。
佛爲現前。奉佛時必得一心 悲華經
之名無壅三昧。是故和尚餘處釋中。引
品人臨終見佛即爲見佛三昧證據 對
十三差異者。彼平生也。此臨終也 彼
觀行觀。彼觀矚觀 彼心眼也。此眼見也
彼聞惠也。此生得也 彼從所觀日觀
。此從能行三輩觀 彼見影像。此見
本身 雖此異。然見佛位一心不亂。非
是自力一心。稱讃經曰。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此一心即隣於聞惠故得定名。故非
 又破他思惟爲散者。且破今經思惟
散。非一切思惟限定 又三輩觀屬
散善者。且約平生修行時。若據臨終
見佛一心觀是定類也。如是存者無其難
歟 傳聞今經觀解觀也。觀解定散諸善不
生。只是機分稱名獨生。是弘願故。序正流
通咸標弘願。文文句句併詮稱名此經
。永異諸經云云 取意此義此問來歟。
今謂十三定觀非觀行。而示稱名義叶
否智者察
久來通論之家不論意等者 問。眞諦
譯人。智愷筆授。造疏通論。豈昧論宗。然論
文云。淨土唯有不退菩薩下行下意
菩薩及二乘等。故通論家得此大宗。往生不
退同其所求。發願念佛例爲遠因。誰言
義不論意也。又攝論是瑜伽支論。然瑜
伽云三地菩薩方生淨土。菩薩教中説異生
是密意趣也云云以知攝論別時意中必
凡夫往生教者。此難尤重如何消之 答。
依法不依人之教誡是法四依之隨一也。縱
論主無著天親。若違佛説道理者不
依用。故云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
諸佛誠言返將妄語然論主實不
佛説道理故。云直言發願不論有行
乃至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縱雖譯者
眞諦三藏筆授智愷。若違論文者背經意
者不依用。故云通論之家不論意
淨影天台號佛使也。製觀經疏經文
然違經旨。莫破。彼眞諦智愷稱論家也。
攝論疏論文。若背論意何不
之 然通論言非必指於眞諦智愷 群疑
論云。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徳咸見
論文西方淨業又云古來諸徳咸以
此文證是別時之意況諸徳非必指譯
者筆授者。又云有釋者言念佛修十六觀等
則是發願。又有釋言諸師雖願言。意亦
其念佛亦是別時之意此二釋中。今師
所破當後師意。眞諦智愷當前師哉 會
後師者至下二乘門之中。學者可知 淨土
無有下行菩薩及二乘等者。准群疑論之。
瑜伽三地菩薩方生淨土可此文 群疑
論云。諸經論文説淨土。各據一義。取捨
同。或上人下人義論淨土。況有麁妙勝
劣種種殊異不同。得生亦有種種上下階降
次往生不退同其所求者通論家未
得之。何師釋耶 又前既云眞諦譯人智愷
筆授云云今何還云不退等耶。眞諦譯天親
攝論云。不唯稱佛名。即不隨決定得
無上菩提之和尚凡言菩提。乃是佛果
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
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
是處又云。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又云
久來論中稱多寶佛。爲佛果即是正報
若通論家言念佛不退遠因。和尚何不
乎 本釋七部攝論之中。無性攝論見約
不退言不退初住不退。出群疑論。眞諦
所譯釋論達磨笈多所譯見佛果。其餘四本
不退佛果可料簡。學者思擇。然乍
眞諦所譯不退事。未其意 何況念
佛得不退事。十住毘婆娑論菩提資糧論誠
説也。與無性攝論相違。如何會之 次發
願念佛例爲遠因者。言發願者唯願無行。
念佛者願行具。通論家錯偏在此事。誰
此義會論意乎 群疑論云。唯由發願
者是簡持義。簡去念佛之行。持取唯言
。更無行。孤有此願。故曰唯由發願。若唯
發願而得生者。此即是別時意也又云
有願言未曾修淨行。雖生淨土。此願
遠是生因乃至即有遠生之義。故經説歎
。爲得生西方也。愚人將將即得不
修因。論師釋此經文此是別時之意。非
唯由發願而即得生。後人讀論不解。即言
行不往生此深錯也次攝論是瑜伽支
論者所共許。玄奘所譯入其支論。眞諦
所譯明眞如受熏之義。故不支論。又十
支論相除攝論理門論一義有之歟。故
必可瑜伽論。難不來歟 次三地菩
薩方生淨土等者。先引群疑論并往生要集
之會釋畢。不私會通矣 傳聞楞伽經十
方諸刹土衆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
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於方廣經中應
知密意説密意者如來祕密深奧意趣
終窮究竟極説也云云 取意然今引瑜伽密意
方便辭。密意言同何彼爲終窮説
方便説
他説言等者 問。何經説此不相續願
即得往生。論主往判作別時耶。若言今此
淨土經中有此文者。是何文乎。縱何文若
今教有此説者。經中非不了之言。爭
通論家所判耶。若言是今經等説者。
餘教中是何經耶。又如佛陀扇多攝論
指言無量壽經説者。若爲通之。又問若言
更不相續名唯願者。相續願爲即有行耶。
若許然者願行無別。上來所立義豈成耶。又
問頗有一願一行。而不相續別時。否。若
此亦別時因者。今釋何唯簡一願耶。若
此非別時例者。縱具願行既不相續。豈
即生如何 答。西天所有經教廣多。論藏所
指難何經。翻譯將來經文狹少多闕本
纔見現行流布經文。不疑論指經説
 佛陀扇多所譯攝論雖無量壽經説等
今所流布大經五本。觀經一本。小經二本。
八部無量壽經中。全無其説 迦才法師阿
彌陀經已今當之三種發願判爲別時。然非
理盡。難用之 大經闕本有七代譯。觀
經闕本有二代譯。如光師云。有無量壽經
今已隱沒。云何定判無經説又次相
續願即有行耶等者。非相續願起行。願
若相續必引起行。願行具足非是別時。願行
起行。能引起願。所引起行。願行已異。何
別。故不相續願名唯願爲別時意
又願乍相續行不相續。不之。行不相
續即是願不相續故也。是故尚言一願心
 傳聞。三心有二。教門三心弘願三心也。教
門三心縱雖相續亦引起行是即生。殆
別時意趣。弘願三心縱不相續
惡業現在身已即便往生。臨命終時當
往生何疑云云 取意此義
來歟。今謂彼義雖巧多違經釋。疑難往往繁
故略
又無量壽經等者 問。凡言報者因圓果滿
眞身身也。故諸師意不別願爲報身因
此別願即證應身。而今以此還證報身
何由云何。若言宗別義亦異者。下文何
萬行因故名報身。此義既與諸師意
同。豈言宗異義別者。云何。又以發願
報身者。釋加五百大願等亦報因。云何
答。報身有二。自他受用。因圓果滿眞實身者
是自受用。今以別願因。身者是他受用
 如慈恩云。自受用土唯以自利後所得智
其因縁乃至他受用土及變化土唯以
他後所得智其因縁其後得大悲智者
必發別願。酬彼別願報與化 分其報
且有二義。若依諸論地上人。所發
別所成身土是他受用。爲地前者發別
願所成身土即變化也。諸師解釋多存此義
故阿彌陀爲變化身。四十八願多以凡夫
所被故 若據大乘同性經説。淨土成道
別願酬因身土是報。穢土成佛別願酬因身
土是化 今師解釋并綽和尚四十八願。即
是淨土成道願故。酬彼因身判爲報身 釋
尊雖五百大願。穢土成佛別所成之身土
故名爲化也 酬因之名通於報化。如嘉祥
。今謂若就通門論無酬因
報土。別行不然。何者以法藏菩薩本迹二
。就迹爲論在凡夫地。以願造土可
報土乃至若論本門。此菩薩位居隣極。無
業。唯是應現依正兩報乃至此是應中開
應報兩土。非是異應。別有報土又下文
言。應萬行因故名報者。意亦無違。序分義
云。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増上勝因依因起於
勝行依行感於勝果合之 傳
説阿彌陀者非是始成正覺之佛。無始無終
本有無作常住不變之報身也。過去諸佛皆
彌陀故無始也。衆生不盡佛壽不盡故無
終也。永異諸教所談受用云云 取意
疑來歟。今謂眞言天台等諸教中。不
彼深奧義。三部經内今師釋中其趣未
見故疑滯焉。不羅縷
未審何時得忍等者 問。經文自言
時聞佛所説。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及佛
身等。得無生忍。是即聞十六觀。見國見
時得無生忍。在文分明矣。有何所昧作
耶。若言見國在序光臺。見佛文在第七
觀初。於此二處何時得者。此問不可。既言
説應時即見。其見豈指序光臺耶。第七
觀初雖正説。正説未周。未益。故
知經言聞佛所説應時見者。其國其佛縱是
光中空中所現。住至經末聞成見。方爲
得益之所依也。諸師所解意多如是。且如
元照云。先韋提獨見。今大衆同見等即其義
也。若爾今釋問答共許見國指序光臺中見
見佛指第七觀見者有何由云何 答。説是
語時乃至聞佛所説應時即見等之經文。人唯
文不其義。而恐十六觀
見國見佛得忍問也 今謂説是語時
者有二種。如嘉祥云。一口輪説。二身輪説。
若依身輪光臺現國是説語也 序分義云。
亦非是無時佛語即其義也 聞佛所説
應時等者。應所説國見佛得忍也。
佛説已時益。未必待説終
也。於序正中得益經家量之。正宗分
後名得益分 文雖未時。而在序正見
其國其佛。縱至經末得益即在光中
空中現時 但見國見佛。何時得忍。此疑
決。是故定判第七觀初 不此趣。元
照等師不指南傳聞韋提開悟即有顯密
顯開悟第七觀見佛得忍非是光臺現
國時得。依密開悟光臺並見依正二報。得
無生忍。即其證在當麻寺曼陀羅云云
肝爲此意此尋來歟。今謂顯密開悟和尚
釋中未證據。難用之
我今樂生彌陀等者 問。經云樂生極樂世
界阿彌陀佛所。何意。取其樂生安樂
總領所現之科。取此樂生彌陀之言今別
選所求句乎。又言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
者。爲佛意是釋乎。爲當夫人知
此事乎。若言但望佛意者。既就夫人我
今樂生彌陀之言。釋曰此明彌陀本國四十
八願等。明知夫人亦得知此因縁也。若
夫人知此事者。未佛説。何得輒知
故結文云斯因縁。如來密遣夫人等。知
如來意密言耳 答。樂生安樂非屬
。爲十方佛國以授之義當科文
句證也。即如經文具可之。略而引之。
當科我今樂生彌陀亦略文牒。具如經文
釋之。凡略文事無別意趣 次此明
彌陀本國四十八願等者。是望佛意
也。義如後難。至前難者夫人請言我今
樂生彌陀佛所。別選所求是自選。本願
所成故。勸處彌多衆聖指讃故致使如來密
遣夫人別選也爲言非夫人自知之也
傳聞。安樂之言屬前科中。彌陀之言爲
選句。即有深義人不之。又韋提希現是
菩薩假示凡身。故知彌陀本國即是四十八
願所成土云云 取意此義此問來歟。
今謂彼深奧義實不之。顯示其義。細帶
忘。又如嘉祥韋提實是大菩薩也。
偏執凡。然今經云汝是凡夫。和尚釋云
垢凡女質。此經説相凡夫爲正。若今凡夫未
佛説。爭知四十八願所成土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等者 問。四十八
願中爲諸行往生願。否。若言有者此文
云何。夫言唯者簡持爲義。如唯識宗五重
唯識皆以唯識宗。今言唯明專念
准知唯以專念本願宗也。若言否者義
亦難思。弘誓多門所願各別。豈唯念佛往生
願乎。故第十八願雖乃至十念。十九二十
亦云修諸功徳殖諸徳本。此等豈非諸行往
生願乎。若其終不諸行者爲佛願有
偏黨乎 答。四十八願即有諸行往生願。意
後難。至前難者文云四十八願中者。意
云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簡去餘行取稱
。唯明專念名號得生爲言四十八
願願中各各唯明專念名號得生 若言
而四十八願中諸行者。修諸功徳殖諸
徳本云何會之 傳聞今此解釋爲指南。四
十八願中無諸行義令定之云云
此義此問來歟。今謂此事自門他門諍論。人
皆所知。卒爾難顯矣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等者 問。依何等文
此義乎。先定善文。地觀已下説往生益
皆爲觀益。未一文説稱名益。次散善文。
上六品中但明諸行往生之益。唯下三品明
念佛益故。前問云備修衆行但能迴向皆得
往生者。應此義問端也。然今還言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者。更依何義是釋
乎。若言文雖定散益。依其義意是釋
者了義大乘依文判義。不了義教依義判
文。今經既依義判文者。下文何言是了義
乎 答。准前可答。定散中者意云。説
定散經下下品文中極重惡人無他方便簡
餘行取稱名。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爲言
定與散中各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若
總而定散中無得生者。地觀已下上六品
中諸行往生云何會之。即如難勢 不
其義意是釋云義。故後難不來 又
依義不文者法四依之隨一也。何名
了義教乎 傳聞定散二善。爲名號
標名號是往生因。能標定散全非生因云云
具如前書。爲彼義此疑來歟。今謂彼義
經釋。否。學者察
三輩散善一門等者 問。何以得三輩
唯是散善人耶。故諸師意謂是福觀雙修之
人往生即彼國之品類也。又玄義云下輩無
善唯知作惡。今何還言三輩散善。即以三福
其正因。以分九品正行耶。若言
輩本雖無善臨終念佛爲其善者。玄義非
念佛文。而言無善如何會之。又准
下文。定散之外明念佛行。如念佛不
雜散之業也。若言臨終聞經等爲其散
者。下品上生念佛之前雖聞經下二不
然。若彼廣讃佛徳。爲説妙法散善者。
下品中生但有散善念佛耶。下下品云
爲説妙法教令念佛。妙法但是念佛教也。若
世福爲下輩善故。今標云三輩散善一
門義中三福爲因九品爲行。此明三福
三輩者。此亦難依世出世善盡屬上中二輩
因行。下輩既言無有佛法世俗善故。如
推尋下輩都無散善。何言三輩散善
耶。又三福正因文在序中。何言正宗散
善義中明此義耶。若言此非序分三福
宗別有三福正因義者。出何文耶。又准
。三福九品雜散之業。今言正因正行云何
答。三輩之中不入觀。不觀成。不
邪正。不得失。無滅罪。無往生。是
故知唯散善文也 諸師未此等旨。三福
觀雙修大違經文乎 次玄義下輩無善等
者。是約平生。臨終念佛即散善也。是故今云
三輩散善一門等也 次下文定散之外明
念佛者。散善之名即有總別。今總對定善
一門念佛諸行皆名散善。下文別而除
。外自餘諸善名雜散業。所望不同。不
偏執 於念佛行即有定散淺深差別。今
下輩中所言念佛。若約行相三福散善之中
行福攝也 然一經所説定散諸善之中。取
要付屬之時。望佛別發第十八本願。取
輩所説念佛。爲宗旨。故且定散之外立
也 雖然剋體論之。念佛是散善攝故。
三輩散善也 臨終聞經廣讃佛徳爲説
妙法不散善。又不世福爲下輩善
重重難不來 次三福正因文在序中等者。
序文是標。今文釋也。釋正宗文序之辭
何過乎 又對流轉邪因邪行往生極樂
因行故名正因正行。於往生業勝劣時。
念佛徳自餘諸善名雜散業。所對不同。
偏執矣 傳聞正因正行者。攝去行
於彌陀體而談能所一體。即修因於領解之
而教解行不二。十念即安心。安心即領
解。領解即去行。去行即佛體云云 取意
彼趣此疑來歟。今謂離理而云不二。在
而云一體豈成理耶
正行者專依往生經等者 問。此中二
行與禮讃中專雜二修同耶異耶。若言同者
正雜二行似行體。專雜二修應修相
若爾縱是正行。若雜餘行雜修。縱是
雜行若專一行專修。故知二修二行
異也。若言異者今明正行即言專依專讀
專想等。豈非專修名正行耶。若許專修名
正行者。雜行亦應雜修名也。又禮讃明
修得失結言二行得失。明知二行即二修也
答。正雜二行專雜二修或同或異。先言異者。
所行法即安正行雜行之名。約能修人
方立專修雜修之稱 於念佛者。縱雖
三心四修。千中無一萬不一生正行
。不雜行。於雜行者縱雖足三心四
百即百生千無一失雜行名。不
。雖正行。以雜修故。不往生。雖
雜行。以專修故必得生。正雜二行親疎相對
信解者此校行體。專雜二修得失相對令
修行者取捨行相 正雜約解。專雜約行。
二行所行。二修能修能所既異。人法豈同
乎 次言同者今此文中。正明二行。傍勸
。故云專依專讀專想。此是專修正行也。彼
禮讃中正明二修。且就正行五門之故。
若能如上等。此是正行之專修也。傍正雖
異終成一意。故選擇引彼專雜此正雜
正行者以親近等之徳專修易成。故
能依所依行專修名。然則正行之
專修也。非正行即是專修。行雜行者以
疎遠等之失難道故從能依所依
雜修名。此是雜行之雜修也。非
行即是雜修 正行親近親修易離雜行疎
遠專修難成 分別能依專雜得失所依二
行親疎別故。能所相從得專雜名。雖然既
專雜於正雜故云同也。傳聞若令
落居歸命念者。以萬法即是念佛之具
故。雖諸善乃至惡業煩惱世業衆務
。百即百生故非。若不住歸命心
者。依念佛諸行隔異不融之思。縱雜業煩
惱世業衆務萬事倶捨一心稱名千中無一
故非專修云云 取意此義此疑來歟。今
謂傳者錯歟。若實事者多經釋。難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者 問。三心但可願心
而已。那忽言無行不成乎。若言三心
諸行。無成故作是釋者。經文爲是別
時意乎 答。十一門者於一機上之。
此三心者是安心也。十一門中第四門也。言
起行者第六門之授法是也 今此三心既
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
經文且就安心一邊益。勸發故。云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後不行誠如
別時意。後勸行故全非別時意趣語
禮讃云。具此三心必得往生也。若少一心即
不得生此且約於安心一邊。又云。一一門
上三心合。隨起業行。不問時節久近罪福
多少皆名眞實業也此述實義也。准之可
知 傳聞。就十一門即有二機。第四門機
解念佛即是三心。三心外無念佛行。念佛
外更無安心。領解即行。行即體。萬法皆是念
佛具徳定散諸善皆是念佛。是故釋云無行
不成惡業煩惱莫念佛。行住坐臥語
默動作皆是念佛。故云身在穢土心既生
彼。是故經云即便往生釋云願行既成
若不生者無有是處。第六門機修三福業。彼
諸行者只是機分。全非生因。然若如前信
受念佛即是三心三福之上加念佛行順次
彼。是故經云當得往生云云 取意
此疑來歟。今謂此事自門他門異義濫觴。
卒爾難決。智者察
以前十六箇條愚答綱概記之委曲貽之。抑
最初來臨禪客示云。此疑端者爲破邪顯正
云云經釋文佛經理。速離我執。疾
偏見。不自他。順文理。義爲正義。是
非取捨尤所庶幾。請示正義之生信。
然偏執自義以爲正義。恣謗他義而爲
者。其咎不輕。自法愛染故。毀呰他人法。雖
持戒行人。不地獄苦。可恐。可愼。不
禁。何況於勝他名利自是非他乎。
凡義有邪正。自他皆齊。有唯正而無邪義
否。有唯邪而無正義否。邪少正多名爲
。正少邪多名爲邪義。又雖正義偏執
邪也。雖邪義執正也。諸論各異端修
行理無二。達者無。偏執有是非。此言
誠哉。須偏執邪顯正一心念佛而已
  弘安八年乙酉二月十四日誂他人令清書
定有落字僻字爲後見直之
 欣淨愚禿證忍在判 
觀經義賢問愚答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