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此頓教宗旨。開顯別教一乘果海法門乎。又
南北二宗同受達摩之宗致故。抄三上共攝
一教。今何別教乎 答。今此禪教之相攝者。
清涼走擧盛比論之。異朝和國之禪徒專執
諍此事。加之。自宗學者當代明匠。其所存各
不同。且一師傳云。以佛之祖之的的之以印。
令同唯證相應之果海云事分明也。依南北
宗禪不出頓教之釋。強不可謂以心傳心之
旨是頓教也。但於一處解釋者。圓覺大疏本云
禪門離念無念亦是。此中拂迹遮過之意。然
以心傳心密意指授。非今簡牘所論。且約形
言勤此辨矣已上意云。只約離念拂迹之一邊。
判爲頓教。其實非謂偏是頓教爲言一義云。於
達摩所傳。機悟不一准。謂達摩意全廢詮旨
不立文字。直示行境。以心契爲冥符。然受此
直示之機中。由根欲性有差別故。或可有沒
同果海之類。或可有但得離念無念拂迹遮過
意之類故。拾遺問云。達摩之三人得我法深
淺不同。尼總持所得如肉。斷煩惱得菩薩。道
育如骨。迷即煩惱。悟即菩薩。慧可如髓。本無
煩惱。元是菩薩已上三人共受直指人心之密
誨。故三人得法並無非以心傳心之旨。而深
淺不同故。或云果海離念而心傳。或云以心
傳心正是斯教等。處處解釋各約一機所傳。
故不相違歟。又惠可禪師門葉其所悟亦不
一准。故拾遺問云。北宗意衆生本有覺性。如
鏡有明性。煩惱覆之不現。如鏡有塵闇○洪
州意者。起心動念。彈指動目。所作所爲。皆是
佛性。餘體之用更無別用。全體貪瞋癡造善
造惡。受苦受樂。皆是佛性。如麨作種種飮食。
一一皆麨○牛頭宗意者。謂諸法如夢。本來
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謂有○上之
三家見解異者。初一切皆妄北宗次一切皆眞
洪州後一切皆無牛頭若就行説者。初伏心滅妄
北州次信任情性洪州後休心不起牛頭宗密
好勘會。一一曾參各搜得旨趣如是。若將此
語問彼學人。即皆且不招承。問有答空。徴空
指有。或言倶非。或言皆不可得。修無修等皆
類此也。彼意者。常恐墮於文字。常怕滯於所
得。故隨言拂也。有歸心師。學方委細教授。令
多時觀照熟其行解○荷澤宗者。尤難言述。
是釋迦降出達摩遠來之本意也。將前望此
云。乃逈異於前。將此攝前云。即全同於此。
故難言也○謂諸法加夢。諸聖同説故。妄念
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
寂之心是前達摩所傳清淨心也已上今案云。
佛付法於迦葉已來。乃至第二十七僧迦羅
刃。第二十八達摩是爲二十八祖。皆是祖之
付法。嫡之寫瓶。悉無不盡心符。故圓覺略抄
二下注釋達摩云。依師下悟如來禪已上漢地
七祖亦復可爾。但枝派相分中。既有深淺不
同。即如上所引。故知。嫡之付法之親證。雖
沒同果海。而彼枝派中。豈無同此頓教乃
至始教空門之類哉。禪源詮中禪擧三宗。教
列三種。彼此相屬思之可知。然知訥著話決
疑論中。總不許以禪門判爲頓教。須准上所
引微話之也。問。圓覺大疏云。非今簡牘所
論者。但局嫡之付法之親證歟。爲當如何

演義抄一下纂釋第二

  第三扶昔大義
抄。故講得五雲凝空五雲凝空者。講晋經
時之事歟。六種震地者。講唐經時之事也。編
年通論第十四云。萬歳通天元年詔沙彌康
法藏。於大原寺開示花嚴宗旨。方緒經題。白
光顯然自口而出。須臾成蓋。停空久之。萬
衆歡呼歎異。都講僧怕奏其事。則天悦有旨。
命京城十大徳。爲藏授滿分戒。賜號賢首。詔
入大遍空寺。參譯經○長安元年則天將建
大像○是歳詔賢首法師法藏。於東都佛授
記寺。講新花嚴經。至花嚴世界品感大地震
動。逾時乃息。即日召對長生殿。問帝網十重
玄門海印三昧。參合六相總別同異成壞之
義。藏敷宣有緒。玄旨通貫。等文自下述則天聞而
不明。故法藏指
震殿金師子爲譬。以教示
今觀流傳金師子章是也
抄。大義屡乖漢書第藝文
云。昔仲尼。歿而
微言絶。七十士往而大義乖已上
抄。破五教而立四教下明諸師立教中。立
四種教。有光宅・天台・元曉・惠苑之四家。尋
之應知
抄。使徳相而無相入問。假雖徳相無相入
相作。何必即用之體不成乎 答。一義云。徳
相者全體之徳相。故徳相即亦名體。起信論
名爲性徳者。例准可知。故決擇云。即用之體
不成者。業用既有徳相。獨無即業用之徳相
不成故已上刊定記第一云。起信論云。眞
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徳。故此徳即是相
名徳相也已上又云。眞如性既具過恒河沙徳。
眞所起事徳量亦然。是故此事及徳同無爲
性。非相所遷。非分限取。唯普眼見非餘境
已上准此可知體。一義云。會解云。然體是
即用之。今既體無入作不成相即也已上委如
抄一上旨趣玄微中記之
抄。徳相不通染門刊定云。初體事者。即是
徳用所依。此通二種。一純淨無漏。是徳相所
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所依體事已上
今難意。云徳相不通有漏染法者。法界縁起
事交徹義不可成也。問。刊定記云。先通辨
徳相因○謂佛菩薩從初發意。修諸行時。一
一皆與法性相應。常觀諸法若同類・若異類・
若同體・若異體。若雜染・若清淨。相雖差別其
性是一。所謂無性。以無性故性相無礙。此彼
相既同一性。相隨性而融通。是故此事彼事
成即在等。無障是也。又由大願迴向善根同
如相故。證淨法界所感依正還同眞性。具足
一切無邊無礙徳相已上既出徳相云若雜染
若清淨。豈非徳相通染門乎 答。此釋意云。
從初發意觀雜染清淨其性是如。故至佛果
位得性相無礙。又由同如之善根故。所感之
依正還同眞性。是即離垢染。無礙礙之清淨
果徳也爲言
抄。幽玄門之所以問。文意如何 答。會解
云。及出徳用所因。但約眞如爲所因。如既融
通。相用安異。即自語相違也已上問。若如此
者。何故刊定記一云。第三業用中。二先通
顯所因。後別辨其相。前中謂佛菩薩成就無
礙法界相應三昧。通明解脱陀羅尼等。用前
體事。對應度者轉變自在。此所轉境通於染
已上准此。業用但以神通力爲所因。全不
見眞如所因。如何 答。實如來難。初正出所
因。唯以三昧解脱力爲所因。然次下別辨其
相中。云盡法界所有染淨法。無不同時具足
相應。所以者何。一切染法一眞性故。一切淨
法眞所起故。云於堪應者。現此境界已上此亦
以眞如爲所因也 問。若爾。只是兼通之義
也。今何云但就如明乎 答
抄。以縁起相由之玄旨問。刊定記第一
顯義分齊中。明徳用所因。而未見縁起相由
與現性融通相望。而論同異之釋。今何如此
難乎 答。光明覺品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
解一。展轉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已上大疏三上
云。謂一與多互相生起。則一是所起而無力
也。多是能起故有力也。以多有力能攝一。以
一無力入於多。是故此一恒在多中。多依一
起。准上知之○縁起法界理數常爾。稱斯而
見何所畏哉。由此縁起成前平等。由前平等
成此縁起。文理照然。不許事事無礙。恐未著
深思已上抄八上云。疏謂。一與多下上標擧二
門。今正將縁起相由所以。釋一多相容之門。
此中大意凡所知所起即無有力。若能知能
起即是有力。廣如玄文。由此縁起下結破靜
法。彼云。此偈了一多平等。謂解多由一起。解
一由多生。無一不成多。無多亦無一。了彼一
多相由生起。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會
差別歸平等性。理事無礙非事之無礙。應審
思其文。勿謬解也。釋曰。今疏即賢首意。此公
破師言是謬解。故今結示。即符昔大義中之
一也。此公意云。是理事無礙者。以例前諸
偈多約會事歸理。一切平等拂諸見。故不合
是事事無礙。故今先出此偈本意。言由此縁
起成前平等者。上云。本會則住無所住。新集
則入無所入等皆平等義。何以得此皆平等
耶。特由縁起互相由。故且如本會與十方新
集之會共成縁起。由因本會有十方。故十是
所起無體。即是本會由因十方説本會。故本
是所起。所起無力。故入十方。故由縁起成前
一切皆悉平等。言前平等成此縁起者。謂一
有定性不由於多。多有定性不由於一。今由
一無定性縱多而起。多無定性由一而生。故
由無性平等之義方成縁起○故隨一佛會即
一切佛會。法界一切法會即是一法會。故此
一法會不動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後互相
成。如何不信。故賢首云。縁起法界理數常爾。
應細深思自當見耳。觀此疏文。似此弟子當
聽之時。早已不受持令深。且疏結云。不信事
事無礙恐未著深思也已上刊定記第四云。九
解了一多平等。謂解多由一縁起等文全如
抄所引
此可知 問。何以得知。此刊定意以縁起相
由。同理性融通耶 答。經既云展轉互生起。
即是正明縁起相由之義。而妄會爲理事無
礙。則亦成令同理性融通也。探玄第四釋如
抄一上旨趣玄微中。明一多相容不同門之
處引
抄。不欲欺誣亡歿玉篇云。歿莫骨切
死也
意云。
刊定記主已入滅。故云亡歿。而今不欲欺誣
彼亡死之人爲言一義云
抄。使質而不野論語第三云。質勝文則野
苞氏曰。野如野
人。言鄙略也
文勝質則史苞氏曰。史者文
多而質少也
文質彬
彬然後君子氏曰。彬彬文。
質相半也。貎也
已上
抄。三地已下准録古問。今云古者誰人乎

抄。如釋淨行品第二會説十信位法中。問
明品説解了。淨行品明修行。賢首品説解行
成滿之徳也。然其修行者觸境發願。是隨事
之行也。大疏三下淨行
云。三宗趣者。以隨事
巧願防心不散。増長菩薩悲智大行爲宗。成
就普賢實徳爲宗已上探玄記第四云。三宗
者。以願海爲宗。但願有四種。一誓願。謂行前
要期等。二行願。此有二種。一與行倶起。二但
對事發願。則此是行。以防心不散故。三行後
願。謂以行迴向願得喜等。四自體無障礙願。
謂大願究竟同法性海。任運成辨一切諸事。
此中唯論行願。餘者義通可知已上其對事發
願者。初菩薩在家時願。創出家時願。既出家
已受禁戒時願。乃至盡晝夜寢覺時願。如是
始終隨事發願。無空過時。總有百四十一也
抄。梵行品四果第三會説十住位法中。續
前十住品方説梵行品者。且探玄記以五義
釋之。或云。前明正位。今辨成位之行。乃至
或云。前辨位通。今別明出家人行等云云經説
此出家人行。廣擧十法。所謂一觀身。二身業。
三觀語。四語業。五觀意。六意業。七觀佛。八
觀法。九觀僧。十觀戒也。此所觀戒者。經具
説於和尚羯磨教授二阿闍梨等諸師中。以
一白三羯磨受之旨也。就此十法兩師意別。
若依香象意。則此十法只是所對境。推徴此
十法。所顯之眞理爲梵行體。故探玄記第五
云。初釋名者。離妄念之染故云梵。會無我理
故云行等文更有兩釋。可見之。若依大疏四
上。云梵行以何爲體。又略有三也。一者即戒。
戒能防非故得稱梵。二者四等。三者惠等文
品大意如是。應知。然今云四果者。唐經第十
七云。若僧是梵行者。爲預流向是僧耶。預流
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
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是僧耶等文
抄。問明品貪嗔之名唐經第十三云。文殊
問法首言。如佛所説。若有衆生。受持正法。悉
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
斷者。隨貪・瞋・癡・慢・覆・忿・恨・嫉・慳・誑・諂勢
力。所轉無有離心。既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
行内起諸煩惱耶已上 取意時法首菩薩以頌
答曰。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
能入如來法○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
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等文大疏三上云。第七
正行甚深○勢力已下結成不斷。謂有持法。
非唯不滅舊惑。亦乃隨解新増十一種惑。勢
力所轉等文是即偏學教法。體著解門。不如
説修行之過失也。凡預學流雖悦無窮。隨解
増惑。豈非至悲哉
抄。十向品三倒十迴向品卷第二
十二
第一救護
一切衆生。離衆生相迴向云。不起心顛倒・想
顛倒・見顛倒迴向已上大疏五上云。謂於前諸
事起心。分別常無常等名爲心倒。於常等境
取分齊相名想倒。於相執實名爲見倒。翻背
正信立以倒名。翻上名爲不起已上此略釋經
文。即通諸説云云次下釋三不同中。小乘擧分
別論者及倶舍論之二説而抄十二上云。其薩
婆多中更有一釋等云云又疏云。若大乘中亦
有多説。一云。依七識心義分三倒。謂七識妄
心性是乖理。顛倒之法名爲心倒。依是心故
便有一切妄境界生。如依夢心有夢境起。即
於彼境妄取其相説爲想倒。於所取法執實
分明説爲見倒○諸宗異説恐厭繁之已上
云。若依大乘下雖標多説。但出其一通性相
等文次下更擧有釋。又出三説。謂起信・禪
宗・玄奘也 問。若爾。清凉既廣明諸宗。何但
刊定記乎。豈非成自害哉 答
抄。至如昇兜率天品晋經昇兜率天品云。
爾時一切諸天衆及他方來諸天子衆下。探
第七釋云。大文第五覩佛勝徳中。大衆見佛
法界身雲無邊徳用分爲十門等云云唐經第二
十二
大同。晋經大疏五上亦科云。第五覩佛勝徳。
而引攝論佛地經及同論等諸經論。以二十
一種功徳委配釋之 問。若爾。此段破之正
禪賢首。豈非違前云扶昔大義哉 答。一宗
大義全用賢首。即爲相承之依憑也。但入文
判釋之時。或科文大判。或分句細釋等。此是
小事無後害。故各據一義互述所存。例如無
著・世親師資異他。而釋金剛經之時無著
抄。又如離世間抄十九下離世
間品
云。今初問
即刊定問。然其問意不問十信從十住。問亦
爲六段。謂前四三賢十聖。後二即等妙二覺。
則令六段盡皆不同。謂以信爲住。以住爲行。
以行爲向。爲地。以地爲等覺。以因圓果滿爲
妙覺。此判既非。則令此公此一品經不解一
句。以判六段盡皆互故已上會解引此鈔竟。次
云。清凉正從十信配經至妙覺。即五十二次
第無差。今云四十二者誤也已上問。決擇作
二釋。初釋同會解。第二釋云。或攝十信入初
住中已上此釋尤有理歟。上下諸文多云四十
二位。況當門末文總結云。四十二位之云云
上下符順。何云今是寫誤乎 答。今別就離
世間一品。行刊定誤即專由立十信不立之
不同。故知。縱雖餘位合論。而於十信尤可開
之。何攝初住中乎
抄。然性相二宗法相文 問。今云。性宗者。終
圓二教中何乎。又云。法相宗者。始終二教中
何乎 答。愚案云。性宗者雖廣通後三教。而
今別指圓教也。相宗者。別指瑜伽等之始教
法相也 問。凡性相二宗之對論者。悉約始
終二教。比論之。謂或云性相二宗十別。或就
自受用身方論色聲有無。是即性相二宗之
對論。亦是始終二教也。或出現品疏於佛果。
論心王心所之有無。亦是始終二教之對論
也。未見一處而始教圓教相望名性相之文。
故知。今性宗者。亦可指終教乎。次今云法相
可局始教之法相者。若爾。次下所擧四智・六
通・五忍・三身等。豈可終教不談此等法相乎。
況五忍是本業經所説。又起信等中盛明三
身六度正是終教。全非始教之所談。今何云
局始終乎 答。就大乘中論法相同異。專以
始圓二教可對論之。謂終教雖少立法相。以
唯依妄念有差別故。終會歸一理故。頓教直
顯寂知。未顯法界徳相故。然圓教意理事本
末更無別異。劫同始教。以無爲性屬法相
數。故知。論法相同異專以始圓二教可對論
也。故圓覺略抄四上釋後三教云。三是攝事
歸理。會末同本。四則泯事泯末。唯理唯本。今
全事即理。即末全本。故云理事本末無別異
已上重意云。非謂終教不立法相。但雖少説
之。終以會歸爲本旨。故疏下文釋五教法相
中。云三終教中。少説法相多説法性。亦會歸
已上抄三上釋云。故此宗中非不有相。宗意
顯性以爲玄妙已上圓教不爾。所立十玄等法
相。悉是法界家實徳。故不欲會歸一性。花對
始教可比論之也。但至處處釋義者。或雖終
會歸一性。且就少分所説之法相對論之。如
十別等是也。或約餘義論二宗不同。如論王
所有無是也。何況正見下疏抄釋。九門・六度・
四智・四涅槃等。並引瑜伽唯識。全所引起信・
寶性。思之
抄。如初卷歎徳疏序云。故我世尊十身初
滿等文
抄。釋智入三世初卷歎徳明教主難思中。
説三業普周。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
悉皆平等等文大疏一下云。一三業普周○今
初意業即釋上成正覺言。前云於一切法。此
云三世。乃横竪顯略耳。智入平等是正覺成
也○此復有二。一以量智達。結名入三世。以
理智證眞名悉平等等文
抄。以九門六度會解云。下疏云。瑜伽・菩薩
地六度各有九。有九門。一自性門謂出
行體
二一切
謂能
具行
三難行門謂就中
別顯
四一切門門謂行
差別
五善
士門謂作
饒益
六一切種門謂編攝
聖教
七遂求門謂隨
所須
與二樂門謂令現在作大饒益。
令未來廣大安樂
九清淨門謂離相成
波衆密
已上
抄。若爲成種智之境圓覺疏序云。然佛稱
種智。修假多聞已上同略抄第一下云。修假
多聞者。既一切皆達具一切種智。方名爲佛。
故修因必須假藉多聞已上
抄。若取法花玄宗抄十三下云。即方便品
初云。爾時世尊。從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
諸佛智惠甚深無量。其智惠門難解難入。論
釋云。諸佛智惠即證甚深。其智惠門即阿含
甚深故。此二句即佛教證二道○彼經自釋
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實智也。如來方便知
見波羅蜜皆已具足。即權智也。所以難解者。
一當體深故。二權實隱顯故○昔不言三是
方便。故方便門閉。今云三乘是方便門。開云
則見實。故彼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眞實相。
故方便門如蓮之花。眞實相者如花之蓮。此
花不有而已。有則花實雙合。此經不説而已。
説則權實雙辨。一經唯爲説佛智惠。故彼文
云。説佛智惠故諸佛出於世。以佛智惠不離
教證。權之與實故説。二深即以略示法花經
已上
抄。先所出内法花信解品文也。論語第十
云。猶之與人也。出内之吝謂之有司孔安國曰。
謂財物也。
倶當與人。而吝嗇於出内措難之。此
有司之任耳。非人君之道也。已上
抄。如十地品内問。今擧十地法相中。不明
初地之絶度。有何意哉 答。今以地地觀行
即顯當地之得名故。略不出之也。大疏六上
云。初證聖處多生觀喜。故名觀喜地。此有二
義。一二利創成故。二聖位新得。遂本期心故
生觀喜
抄。不了三聚大疏云。二離能起誤心犯戒
煩惱垢等。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等文抄十
五上云。言性戒成就者。總該三聚別對律儀
已上
抄。不曉八禪大疏七上第三發
光地
云。今統取下
經及諸經論。有三義。立發光名。一以初住地
十種深心爲能發。勝定聞持爲所發光○二
以聞持爲能發。以聞法竟靜處修行方發定
故○三以勝定總持並爲能發。彼四地證光
明相以爲所發已上
抄。四地道品大疏七上第四焔
生地
云。言焔惠
者。法喩雙擧○莊嚴論云。以菩提分惠爲焔
自性。以惑智二障爲薪自性。此地菩薩能起
焔惠燒二障薪。名焔惠地已上
抄。五地諸障大疏七上第五難
勝地
云。世親釋云。
由此地中知眞諦智。是無分別。知世間工巧
等智。是有分別。此二相違應修令合能合難
合。令相應故名極難勝○莊嚴論云。於此五
地有二種難。一勸化無惱難。二生不從心惱
難。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已上
抄。六地般若大疏七下第六現
前也
云。前以來者
○又四地出世未能隨順世。五地隨順而不
能破染淨之見。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破波
見故○名現前者。莊嚴論云。不住生死涅槃。
觀惠現前故○無性釋云。謂此地中住縁起
智。由此智力令無分別。而得現前。悟一切法
無染無淨已上又云。便證無染淨眞如。謂此眞
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説。後方淨故等文
抄。融羅十門大疏云。第二別明觀相。即縁
起觀○佛教所宗。乘智階差淺深多種○今
經文内略顯十重。窮究性相以顯無盡。非唯
寄位同於二乘。言十重者。一有者相續。二攝
歸一心。三自業助成乃至十隨順無所有盡。各
有逆順。即成二十○論三觀者。一相諦差別
觀。二大悲隨順觀。三一切相智觀。初但觀有
爲無有我。故即大悲爲首觀。二悲隨物増。
即大悲増上觀。三委悉窮究因縁性相諸門
觀。故即大悲滿足觀。初一不同二乘一切也。
次一自顯菩薩道相智。後即上同諸佛一切
種智已上是即以此三觀一一合觀前十門也。
且約初門者。大疏以下云。然上相續一門經
文無二。隨義分三。初明倒惑起縁。實無有我。
成一切智觀。次順癡倒事成道相智觀。後委
究解惑染淨性相。成種智觀等文
抄。七地窮一切問。上云四地道品者。既於
四地中。具修菩提分法。今何重云窮乎 答。
經正有此問答。故唐經三十七云。爾時解脱
月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
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爲諸地中亦能滿
足。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智能
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爲殊勝。何以故。
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惠○於初地中縁
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
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増長得法光明故。第四
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
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
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
成就智功用故已上大疏七下云。初地願中
具。二地戒中具。三地聞中具。而云願増長者。
欲依如來智惠利衆生故。餘可知。七地一切
者。瑜伽中説佛功徳。七地皆得。八地成就。九
地具足。十地圓滿○徴意云。何以前六各一
至七。方具一切。釋云。從初積集至此成故等文
同上文云。六地以前漸起諸行。謂初願。次戒
等。故名爲生。七地已上念念頓起一切諸行。
故云無生已上此釋七地已上名無生忍之
由。有四義中。第二義也。既前六地各但起一
行。故未窮之。第七地方具一切。故云窮一切
等也。問。第七地具一切者。其相如何 答。
晋・唐兩經及十地經論並廣説此義。旦探玄
記十三釋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
蜜之經文云。一念之中捨已善根。與諸衆生
名爲壇度。即此念中能息煩惱。名之爲戒。慈
悲相應不損名忍。進求無厭心無異念忍。法
無生巧起此行。大願轉増異論。不壞妙達所
宜。是故一念起一施時。即具此十。餘者念念
中相續不絶。雖前諸地皆欲修此。到七地中
方得成就已上問。今第七地中念念中常具
一切者。一行中具一切歟。爲當一切行中具
一切行歟 答。此事諸論説相多途。人師解
釋亦不一准。且案清凉意。云前六地漸起諸
行。故各但修一行。第七地頓起諸行。故一行
中具諸行。第八地已上方始一切行中修一
切行。如上所引大疏七下。可知之。問。大疏
六下引瑜伽論云。地前雖行一切。一一行故。
地上一一各以一切成故。不動已上一切行
中具一切云云 取意准此。地前但修一行。初
地已上通一行中具諸行何云但第七地一
行中具諸行哉是一又探玄記十一云。初至第
六於一行中修一切。故名爲廣。二第七地中
一切行中修一切。故名大已上此釋如何會通
是二如何 答
抄。權實雙行問。五地眞俗合觀。與今雙行
同異如何 答。大疏六上本文
云。七善修無相。
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
行○五地眞俗無違。何異此中有雙離。略有
三異。一彼猶未能過二乘故。二雖以眞入結。
猶於雙行未自在故。三彼尚未得甚深般若
故。於雙行非深妙故已上且第二釋以眞入結
者。第五地菩薩根本智證眞理之體性之時。
兼知眞理上相用。是名眞俗合觀。譬如以一
眼見鏡并鏡上影。是即一根本智中帶結縁
之用。故云以眞入結也。然於空有二行。未能
雙行故。大疏七下第六
云。六地已前空有間
起。名之爲生。七地已上寂用雙行。故名無生
已上抄十六上云。亦是生起之由不同前。行隨
一行中有空有。故入觀起空。出觀起有。故間
起名生。七地常在觀。而渉有不迷於空。觀空
不礙於有。故稱方便。更無出入之殊。故云無
已上此釋四・五・六地名順忍。七地已上名
無生忍之由。有四義中第三義也。同抄六
上云。以七地有空中方便惠。有中殊勝行功
用行滿。故云無量已上同十七下遠行
云。定散
自在故勝行了已上唐經三十七遠行
云。以願
力三界受生。而不爲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
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已上
抄。八地七分該羅大疏七下釋第八地云。
正説分中二。先地行。後地果。前中有七種別。
一總明方便集作地分。謂總前七地。集作此
地方便故。是遠方便也。二得淨忍分。謂前地
得忍光明。此地修熟令淨故。是進方便也。已
上二分即入心。自下皆住心也。三得勝行分。
謂依前淨忍發起勝修故。是初住地行也。四
淨佛國土分。謂依前勝行。更起修淨佛國土
之行故。是正住地之始也。由淨土行故得二
種淨土果。一相淨果。謂衆寶嚴淨等。以直心
等行業爲因也。二自在淨果。謂三世間圓融
等。以淨土三昧等徳業爲因也。五得自在分。
謂依前修行三世間自在行。故得十自在。是
正位地之終也。命自在者。以不可説功命住
持故。心自在者。以無量三昧入智故等云云
大勝分。七釋名分已上
取意
抄。九地居法師之位第九善惠地菩薩修
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祕密法。以如來智慧。如
實知衆生十稠林。謂以種種相煩惱種種相。
或業。或三聚。或根欲性等也。隨其心相等爲
法要。故云藥病須知也
抄。不得四十辨才今經説四無礙辨。有十
種不同。故云四十辨才也。唐經第三十八説。
第九地菩薩説法成就中第四。四無礙云以
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辭
無礙智隨其言音説。樂説無礙智隨其心樂
已上能詮之法所詮之義等。應知。唯識論第
九偏存此義也。又第七。四無礙之法無礙智
知一乘平等性。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無
礙智説一切乘無差別。樂説無礙智説一一
乘無邊法已上大疏八上云。第七大小乘相中。
約權實以分法義。一觀相。謂一觀不異。唯此
一事實故。二性相就彼根性有三乘故。三解
脱相會彼三乘同歸一實。解脱相中無差別
○四念相即開方便門。隨機念異心行不同。
以多法明。説諸乘法。然皆爲一事故。論云。隨
顯解脱已上十七下之知實爲法。知權爲義。
會三歸一爲詞。開方便門爲樂説等文准此。法
圓經是詞樂説二無量之所説歟
抄。如始成正覺大疏一下云。次文成正覺。
約教不同。小乘三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
圓名成正覺○大乘之中。約化八相示成約
報。十地行圓四智創圓。名曰始成正覺。據實
即古今情亡心無初相。名之爲始。無念而照。
目之爲正。見心常住。稱之自覺。始本無二。目
之爲成。約法身自覺。聖智無成不成。若依此
經。以十佛法界之身雲遍因陀羅網。無盡之
時念念初之爲物而現。具取主伴攝三世間。
此初即攝無礙功之初。無際之初一切成無
成不成○不壞假名。故言始成正覺已上
抄。如幻喩中唐經第四十四十忍品説如
幻忍。云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從
因縁起。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
等文
抄。具引&T072933;會解云。言&T072933;章者。未詳何人
所作已上私云。探玄記第十五十忍
云。如幻&T072933;
有其五義。所依之中。二幻師術法等云云
衆全寫此釋。故云具引也。但改&T072933;而爲馬。故
大疏八下云。如結一中幻作一馬。一有所依
之中。二幻師術法。三品現幻馬。四馬生即是
馬死。五愚少謂有。初中喩法性。二術喩能起
因縁。謂熏識等。三喩依他起。法即衆生等。四
喩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五喩取爲人法。今
菩薩反此。故云解了。二約圓融復有三義。一
以理從事。故説相即。如馬頭之中不異足中。
説頭即足故○二以理融事。一多相即。如馬
頭無別有。即以中爲頭。以中體圓融故。令頭
即足故○三約縁起相由力。則法界同一幻
網。令一多相即如幻師術力。令多即一等已上
抄。如影之喩凡如影忍者。經有十一對文。
大疏八下科釋。云初七對雙遮顯性。以成止
行。如影無實故○二對雙照性相。以成觀行。
如影雖虚而現故○二對遮照無礙。成雙運
自在行已上又三影者。一水月喩。此喩於定地
所引境界。以水有潤。澄清性故。二光影喩。謂
身映目等。而有影則弄影多端故。喩境牽諸
識轉變萬殊也。三影像喩。此喩非定地果報。
以鏡中影像離本質別現鏡等中故。喩於果
與因處別云云問。以此三影喩前三行歟。又
何必分此三影。即爲自能哉 答
抄。第七迴向刹平等問。何必於刹平等等
諸句。廣出諸句哉 答。唐經第二十九説。第
七等隨順一切衆生迴向中。辨成益有四段。
成四徳。一因位廣大徳。二果位清淨徳。三會
違自在徳。四相盡平等徳。前之二段即隨相
益。後之二段即離益。且第三會違自在徳中。
有十五對。經文大分爲四。初十一對明法法
相望無違。次二對明世世無違等。初中亦分
三。初六對事事無違者。經云。如是迴向時衆
生不違一切刹。刹不違一切衆生。刹衆生
不違業。業不違刹衆生等文如是心境等相望
云云次二對事理無違者。經云。法性不違相。
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已上
五下云。初對約所相之法○後對約能相四
相○略擧一生耳已上次三對理理無違者。經
云。刹平等不違衆生平等。衆生平等不違刹
平等等文如是一切衆生一切法等相望云云
疏五下云。然上三段無違。初後二段唯約異
類相望。由後段中以乎取理有多平等。故中
間事理無違則有二義。一自類相望。如刹望
刹平等。二異類相望。如刹望衆生平等。平等
即無性之理也已上今此三種無違。正是一宗
之大義。故尤作諸句。可簡別之也 問。若爾。
三種無違眞○作諸句。今何偏就理理無違
之文。殊作諸句哉 答。初二無違遍在一經。
會之品品無處不説。然於理理無違者。説處
頗希歟。故今就此文便委細釋之。尤有其謂
歟 問。理理無違者。其義如何 答。彼有五
重四句。且引第四句。大疏五下云。一刹無性
即衆生無性。以無二故。二不即以無可即故。
三刹即空生以無性。是衆生刹迷無性。即衆
生故。四刹不即衆生。以不礙兩存故。此中初
二句是第三段理理無違。以無可即亦無可
違故。第三句是第一段事事無違。第四句雖
非無礙亦不相違已上抄第二下云。言此中初
二句。是第三段理理無違者。一刹無性即衆
生無性。即空生無性。二理同故。言以無可即
亦無可違者。釋第二句。理理無違義已上
云。事理無違及理理無違由此。故令事事無
違。謂既同一味事。復即理由事即理。理融於
事故得事事無礙。故無違也已上此中大意云。
抄。第八迴向歴境起願唐經第三十等相
迴向
云。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可愛樂國五園林草木
花果。名衣上服○或見帝王成徳自在○見
是事已。以方便智○爲諸衆生勤求善法○
願一切衆得諸如來。可愛樂見見法眞性平
等平等。願一切衆生見諸如來○圓滿供養
云云總有三十一願也。疏五下云。由見可
愛樂境。可愛示善故。願成可愛樂徳已上問。
横竪次位者。何乎。答。疏云。釋此諸願。通有
二意。一横對上境。發等依願。二竪配地位。以
影總願。總者隨見一境即發多願。縁因果故
等文初横對上境發願者。意云。若見國土。當
願衆生見法性土受用變化淨土。若見園林。
則當願衆生極無漏法林總持三昧園苑。若
見草木。善觀五乘三草二木智差別故等云云
次竪配地位者。初見眞法性。次圓滿供養是
十信位。如是三賢十聖一一配釋之。故云爾
也 問。竪可論次位。何云横次位乎 答。三
身・四土・三草・二木等。是優劣疎細其位不
同。又義門道理次第不亂。故云横次位也
抄。普賢三昧問。何必別指此品。名妙中妙
乎 答。會解云。恐是普賢行品傳寫之誤。以
此品與出現品是平等因果故也。又彼文中
明所治廣多。一障一切障。能治深妙。一斷一
切斷等已上大疏八下云。普賢行品○遠答第
二會初所行問。及不思議念請本願問。故前
雖已答。下二深妙故重明。亦猶相海隨好而
妙中之妙。古徳別爲一段因果已上既彼普
賢行品疏正云妙中之妙。明知。今抄云普賢
三昧窮妙中之妙者。應是普賢行品。會解記
釋尤有其謂也 問。何故七處九會三十九
品中。殊指普賢行出現二品。獨爲其妙乎。又
本經文有其所見乎 答 晋經卷第三十四
云。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爾時普賢菩薩
摩訶薩。若諸菩薩言。佛子如向所説是微少
已上唐經四十九云。佛子如向所演。此但
隨衆生根器所宜。略説如來少分境界已上
玄記十六云。如向説等者。釋有二義。一約近。
如前小相品所説。令諸天子成普賢行。是微
少説。以隨所化愚癡衆生。惑業障重墮惡道
者。顯小相用。故爾也。若約障性智慧衆生。辨
大相業用。則廣大不可説不可説也。二約遠
則五周因果中。如前第二周。是微少説。以前
五位漸次因三位差別果。雖諸門内亦有普
賢圓融之義。不同三乘。然門相階降同彼三
乘遂機就病不盡法深。名微少説。此下二品
明普賢因果逐於法性。不就淺機以分階降。
名廣大説已上大疏八下作三釋。初後兩釋意
全同探玄。第二釋云。二通指前所説之果。爲
少分境。果海絶分故已上准此。經文并解釋以
前諸品通爲微少説。但以此二品殊爲玄妙
云事。實分明也。有一義云。法界縁起與性起
門相望。比論尚以性起殊爲深妙。故云爾也
云云此義亦有其謂者歟。集成記第六釋十玄
義總標云。此中具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
無住無我圓融道理。故名法界縁起。此由佩
詮不及性起已上其佩詮者。即探玄記云。然其
門相階降同彼三業等之意也。出現品疏釋
如次下引。旨見之
抄。出現一品大疏九上出現
云。然此一品
之旨宏奧。能頓能圓。究衆生之本原。罄諸佛
之淵海。根本法輪之内更處其心。在金輪種
中復爲嫡子。妙中之妙。玄之玄。並居凡類之
心。入小巧而能速證安。得自欺不受長淪生
死之中。今聞解能欣。尤須自慶昔善已上意云。
一代諸教中。以華嚴經爲根本法輪。又根本
法輪之内。以出現品更爲其中心肝心。故云
更處其心也。譬如四輪王中以金輪爲最上。
又金輪有千子中。以嫡子爲長。都以菩薩乘
爲金輪種。別以普賢機爲嫡子也。探玄記云。
此下二品明普賢因果等云云普賢因果者。普
賢自體因果也。故搜玄記第四普賢行等云。此即第
二自體因果。此品是因性起是果已上探玄記
釋普賢行品云。問。此與性起何別。答。有三
別。一此約因。彼就果。二此是能發。彼爲所
起。三此通修生。彼唯性起已上
抄。法藏界藏法界觀是杜順作也。花藏觀
旨歸關脈及義理之分齊此指五
教章
並是香象作
也。謂疏下文義理分齊四門。專依法界觀釋
花藏品。用彼觀意釋教起十因中。十種益并
同十縁中時處主三縁全寫旨歸。又華嚴傳
第二云。釋靈裕○造華嚴疏及旨歸合九卷
已上綱目云。法業出義記二卷。名華嚴旨歸
云云兼指此等歟。釋經題名立十門中。第五展
演無窮。第六卷攝相盡。第七展卷無礙。第九
攝歸一心。第十泯同平等者。即當彼關脈義
總立四門中。一展轉無盡。二卷攝相無勢。三
卷展無礙攝之義。故知。依用彼文也 問。會
解云。關脈未詳決擇云。關脈繋表。應是生・
肇・融・叡等諸法師所造章疏。皆性宗關節血
脈。綱繋表顯之文也已上此等釋如何 答。此
等釋者。定是誤歟。和國現有關脈義一卷。流
傳于世。其題下云。法藏撰是一又三聖圓融觀
云。以文殊二智證普賢體用。此之一門古徳
親問三藏言。有經説未傳此方已上古徳者。
諸處並指香象也。然探玄記十八末會初立
十門。明二聖法門中不見此言。於是關脈義
云。以文殊當般若位。普賢當法界門。所以知
者。師云。三藏言有往作如是説已上明知。清
涼引此文也。但圓融觀云親問。今云師云等

抄。關鍵之幽微會解云。關鍵即文超法師
已上行願記第一云。然一法界心成諸法者。
總有二門。一性起門。二縁起門關鍵中約
親疎也
已上
云。故關鍵中説法界起諸法時。有性起門及
縁起門已上准此。出現品疏抄等約染淨二縁
起。順性違性。以明縁性二門者。正是用彼關
鍵。約親疎之意歟。故抄六上九下引用遺忘
集。是文超法師作也
抄。關中繋表會解云。即關中生・肇・融・叡
等所作章疏文。古出於象繋之表。故云繋表。
此非名題也。故對下格言已上同第六云。鈔言
關中者。即禹貢雍州之城東目華略河。而北
西自岐隴原極于北垂盡其地。儒書云。漢興
都關中是也此取關中
四聖釋也
已上
抄。三玄格言會解云。三玄格言者。有云。
周易眞玄・老子虚玄・莊子談玄。此格言也。或
恐非此已上有之者決擇也。但抄四下云。然
此方儒道玄妙不越三玄等云云何云或恐非
此乎。不審不審
抄。上古妙義決擇云。下疏第九下半
四十二紙内
云。從
他聞言已解爲盜法。觀佛三昧説。此人墮地
獄。如箭射空。後學誡之已上
抄。如破娑婆形決擇云。花藏品中廣叙世
界體形。至此界云如虚空。而刊定破云。大小
乘經論但説無形状。今既云如譯之謬也。先
師賢首在其譯場之内。故清涼出古意云。外
書中説六合之空状。如圓窮古就外。況故無
失也。如法花云。譬如梵王是衆生父。如來豈
不知妄計。但就常情所知爾已上
抄。纖芥在於珠中會解引下抄云。今疏意
非不許苑師。但已著在經。小有可通即爲會
釋。不欲使人輕毀聖教耳。故今云何須繋破
已上
抄。又如十行品晋經第十二行品説第八
尊重行中云。彼菩薩觀察衆生了達非有。而
不捨一切。譬如河水不至彼岸。不來此岸。不
斷中流。能度衆生○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不趣生死。不趣涅槃。亦復不住生死中流。而
能濟度此岸群生到於彼岸已上探玄記第六
云。問。既不趣生死不起涅槃。應言不住此二
中流。云何偏言不住生死中流。答。遠法師釋
云。前不趣二處。是離有也。不住中者。是離無
也。謂生死無處名斷中流。不住此無故云不
住中流。今更如東流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
亦得説言不斷北岸中流。以中無別體。約岸
分故。若爾。南岸亦得何以不言涅槃中流。釋
以所度衆生在此岸故。是故偏就生死而論。
約彼亦得等文意云。生死爲此岸。爲北岸。涅
槃爲彼岸。爲南岸。如是可見文也。既擧遠公
等。故云廣申異見也
抄。今文分明唐經第二十云。譬如船師不
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運度此岸
衆生至於彼岸等文法合之文同晋經也。大疏
四下十行品
第八行
云。喩中初句喩能化。次之句喩悲
智不住之行相。後而能下三句喩不住之功
能○生死即此岸。涅槃合彼岸。合上中流。亦
言生死者。以發心之後成佛之前。十地三賢
尚居二死。是以中流即是生死。故云生死中
流。非生死涅槃之中間名生死中也。文旨顯
然。晋譯者。失旨。不應廣引等文自下更擧三
師釋略之。此中大意云。晋經云。譬如河水而
不云船師。故云失旨也。餘文大同。思之可知」
抄。須存禮樂尚書序云。先君孔子生於周
末。觀史籍之煩之懼覽之者不一。逐乃定孔
樂明舊章。刪詩爲三百篇已上古文孝經云。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已上
抄。草剏者難固 論語第七云。子曰。爲命早
諶草創之孔安國曰。諶鄭大夫名也。謀於野則獲。謀於
國則否。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則使乘車以遍
野。而謀作
盟會之辭也
世叔討論之人。子羽修飾東里子産
潤色之馬融曰。世叔鄭大夫游音也。討治也。早諶既造
謀。世叔復治而論之。詳而審之也。行人掌使
之。子産居東里。因以爲號也。更
此四賢而成。故鮮有頑事也 已上
抄。落落星布老子經下河上公注云。落落
喩多具如抄一上
私抄引之


演義鈔一下纂釋第三

  自下第三開章釋文
抄。今轉勢用之問。轉勢者如何 答。一義
云。決擇云轉勢用之者。更改用之。彼以須彌
合佛。身智合論。動合説經。亦通共與不共。今
文須彌合身。智慧合海。動搖合説。但論不
共。不通其共。故云轉勢已上准此。有三轉勢。
一者智論佛身佛惠並局能説。喩之須彌。此
須彌動即合説經。然今疏意別取佛身合須
彌故。二者論以佛智偏局能説。今通所説故。
三者論通述共不共二種般若教起因縁。今
爲證華嚴教起因縁故。但論不共不通其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