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般若心經祕鍵開門訣 (No. 2204_ 濟暹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般若心經秘鍵開門訣卷下

上來明第五翻譯不同異分義已畢。自下明
第六判釋本文分別分也
文云。此經總通有五分章者。所謂一者人法
總通分。二者分別諸乘分。三者行人得益分。
四者總歸持明分。五者祕藏眞言分也。謂第
一人法總通分者。是諸能修行人與所觀諸
法境。相雙總收通攝而成能觀般若義。而擧
示之以爲此人法總通分之義意也。人者
是總合而攝取諸大乘修行中諸得自在
修業大菩薩衆也。法者約所觀法境者。總
攝取五蘊等諸法及眞如無爲法也。於五蘊
中等取諸法也。謂三科・十二因縁・四諦・六
度・及眞如無爲等諸法是也。故玄奘所譯心
經本云照見五蘊等皆空者是義也。若約迷
位不覺時故云五蘊横指迷境也。若約覺
悟位即觀五蘊等法皆空性也。如仁王經
云。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爲煩惱。菩薩成
佛時。以煩惱爲菩提者此義也 問。如此
義等文證云何耶。答。可准知上説文也
問。於能觀人攝取大乘行中諸菩薩文證
何。答。上文云觀在薩埵則擧諸乘之行人
者此意也 問。此觀行之所觀法者。言即爲
五蘊等。及眞如爲無言云何耶。答。今經文
云照見五蘊皆空等者。是義意也。是即以
五蘊等與眞如正爲所觀之境界義也。空
者是以空性總略但言空也。似五蘊等諸
有爲法之性空理體總云空故也。此義如成
唯識論基疏第九云。此圓成實依他起上無
遍計所執。二我既空。依此空門所顯眞如
爲其自性。梵云瞬若。此説爲空。云瞬若多。
此名空性。如名空性不名爲空故。空門而
顯此性。即圓成實是空所顯。此即約表詮
顯圓成實云云具雖應言空性。而今略云
空也。謂是具可云五蘊皆空性也 問。於
五蘊即攝入眞如無爲耶。答。依小乘倶舍
論等意者。是不許於五蘊法中攝入無爲
義也。故倶舍論頌云蘊不攝無爲。義不相
應故等者。此義也。若依大乘義者。於五
蘊内者。謂攝入眞如無爲。是許於五蘊法
上即該攝眞如無爲義也。則如此心經云
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等云云又如密嚴經云。一切法空性。與法
常同體。乃至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一
切法亦然。空性與之一者。此義意也 問。若
爾者。以何義言人法總通分耶。答。人者是
總通而集一切大乘經中得自在菩薩也。法
者是亦總通而攝取一切有爲無爲法也。則
於如是人法。而依總集通攝義。即爲今人
法總通義。而成般若妙行云也。重解云。此
中人者是於觀得自在菩薩是也。法者所觀
之自性空寂之五蘊等法是也。是即人法互
相待。即境智共相通渉也。依和合力而成
般若波羅蜜多之妙行也。故云人法總通分
也。若是雖能觀智是有。假令所觀法若無者。
般若妙行不成也。若是雖所觀境是有。若假
令能觀人無者。又般若妙行不成也。而今能
觀人所觀境倶是圓滿而成般若妙行云也。
故智度論云。智及智處。名爲般若者。此義
也。復次祕釋意云。人法總通者。人與法互融
通該攝義也。人即法也。法即人也。智即境。境
即智也。無二無別義也。是説理爲智。説智
爲理也。此義意如寶鑰明一道無爲心云。
寂光如來融境智而知見心性。乃至云。寂
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之能鑒。如瑩金
之影像。濕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即知境即
般若。般若即境。故云無境界。即此如實知
自心名爲菩提云云
文云。觀自在能行人者。是先初指示第一人
義也
文云。即此人本覺菩提爲因者。是明上所列
五法之中第一因義是也。此因者是性得佛
性也。即成佛之正因是也。是成佛之種子義
也。如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是淸淨佛性。
凡位恒雜染。佛果常持寶云云又菩提心論
云。佛能證無上菩提。法爾應住普賢大菩
提心。一切衆生本有薩埵。爲貪嗔癡之所
縛故。諸佛以善巧智説此甚深祕密瑜伽。
令修行者於内心中觀日月輪。由作是觀
照見本心等云云又云。一切有情於心
質中有一分淨性。衆行皆備。其體極最妙
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種亦不變易云云
文云。深般若能所觀法即是行者。是明修得
佛性也。是則能觀智與所觀法和合。正成
般若之妙行云也
文云。照空則能證智者。是釋般若義也。能
觀智即觀照五蘊性空之義。説爲深般若
妙行者也。即是爲自證菩提果徳也
文云。度苦則所得果果即入也者。是示證得
大般𣵀槃義也。此證大𣵀槃名爲果果義。
如𣵀槃經二十七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
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是十二因縁。因因者
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果果者是無上大般𣵀槃云云意云。世間
十二因縁法即以爲佛因也。其所以者。於
此十二因縁即觀其空性故。令顯佛果也。
故以十二因縁爲第一句有因佛性也。是
名爲境界佛性也。故以此境界名爲有因
佛性也。第二句有因因者是因位智慧行也。
是前因之家因故。名爲有因之義也。此因
望前境界之因時。以是爲此其第二因因
句也。於是雖有果義。今望後有果有果果
二法時。以此智慧行名爲正了知之因義
也。第三有果句者。是無上大菩提果也。望前
第二句智慧因時。以此第三句菩提名爲
有果義也。第四有果果句者。是當大般𣵀槃
果也。前第句菩提果之上重果故名爲果
果義也。即入也。入者般𣵀槃義也。此義意
如大日經疏曰。所言阿短聲長聲短聲
入聲
短聲
四字如次配因・行・證・入四法也
問。其大疏所言因行證入義意云何。答。如
菩提心論云。准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具
有五義。一者阿字短聲是菩提心。二阿字
引聲
短聲
菩提行。三暗字短聲是證菩提。四惡字
短聲是般𣵀槃之義。五惡字引聲是具足方
便智義云云已上四句義如是也
文云。依彼敎人智無量差別時亦多者。是釋
時節差別義也。是約所化度衆生機根不
同。所以而辯敎法有差別義也。三生者是
正示極無自性心之行者修行時分所得果
義也 問。其極無自性住心行者之三生得
果義意何。答。華嚴宗五敎章中卷云。何故十
信終心即辨作佛得果義也。答。今言作佛
者。但初從見聞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
行。解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
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云云依此義故。云
三生者。是正示極無自性心等意也。兼又
示一道無爲心速疾成佛義也 問。若爾者。
一道無爲心佛可言其三生數義耶。答。於
一道無爲心修行位次成佛時頃有二義。一
者頓悟行者之速疾成佛義。是以龍女爲其
證據。二者漸悟人聲聞經多劫成佛義。是
用三根之聲聞成佛義也。其漸悟成佛之文
證。是法花二云。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
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乃至云。具足菩薩所行
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花等云云又第三云。
我以佛眼見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
當得作佛等云云又於自餘得授記諸聲
聞等。皆有經無數劫成佛之文説也。但於
此漸悟入經無數劫成佛義者。義可攝何
句。所明三劫行義也。可知一道心行人有
二義。謂以頓悟人攝三生句。以漸悟人可
攝三劫行也。又龍女成道文證者。同經第
五云。當時衆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
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
華。成等正覺云云故可知於一道無爲心。
有三生所攝成佛與三無數劫所攝成佛此
二義也。於天台宗建立速疾成道義故。於
此三生處攝一道無爲心故無失也 問。
其意何。答。彼宗以龍女成佛爲速疾成道
之證據也。龍女之成佛是可有三生義也。
女身者是第二生。變成男子是第三生也。此
女身以前之生爲是種善根之生也。以是
總可爲第一生也。故可知於一道無爲心
行人亦有三生義也。所以言三生者。是終
權佛處密容入一道極無兩心。而含説二住
心之三生義也。具於龍女之前生種善根
文之證據。方尋之處。法花第四云。若復有人
受持讀誦解説書寫妙法花經乃至一偈。
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
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衆生故生此人間
云云以此文可知龍女亦於曾世必値
若干佛種無量善根也 問。此龍女三生成
佛之文證云何。答。五敎章云。此龍女及普莊
嚴童子善財童子都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
剋彼果義等云云以此文證可知此義也」
文。三劫者。是總標他縁大乘心覺心不生心
所有所經三無數劫義三僧祇劫義
如常説也
問。若言
三生者言聲聞乘中三者有何咎耶。答。可
有雜亂説義咎也 問。其有咎意云何。答。
先明聲聞人三生者。此次可明縁覺所經
多少劫生也。而此三生次直明三劫。故可
知此次第示極無自性心等之權佛之因位
所經三生義也。此次亦更明他縁大乘心覺
心不生也。因有此次第。明聲聞人所經六
十劫與縁覺人所經百劫者。則有其理而
無雜亂説義咎也。故云爾也
文云。六十百妄執差別者。是明聲聞人與縁
覺人各各期得果時。其修行之間所經時頃
義也。十住心論四云。聲聞速即三生。遲六十
劫也。縁覺有二類。一者部行。二者麟喩也。
部行類四生等及六十劫也。麟喩一向百劫
行也 問。如何立其義耶。答。是如於此
中建立之。十住心論五云。瑜伽論第三十四
云。云何獨覺習。謂有一類。依初獨覺道滿
足百劫修集善根。過百劫已於無佛世。無
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法現觀得
獨覺菩提果云云 問。此中何故不明縁覺
乘中極速所經時頃耶。答。麟喩人必經百
劫修行也。部行人從聲聞乘轉成縁覺果
也。故其行所經時頃同聲聞三生等而無
差別義也。是人經四生五生等。最不定也
問。於此三生六十劫修行。是於何人何位
中成修習獨覺菩提之因行耶。答。十住心
論云。若已聲聞六十劫修習解脱分迴心入
獨覺時成衆出。若至獨覺解脱分等善根位
等中。更四十劫練者成麟角云云以此文
可知。於自乘他乘之種解脱分位與自乘順
決擇位中。依修習因行事各別不同。而成
麟喩・部行二種獨覺果位也 問。如是劫數
言何劫耶。答。智法花攝釋曰。明增減劫中
修此行也云云文云妄執差別者。是示一
切行者必是皆悉於斷妄執之中。而經歴
多少劫數而修行之本意起也。謂二乘人
本意是而爲斷煩惱障遣除人我執故。修
習三生六十劫百劫行。而證二乘菩提𣵀槃
果云也。又菩薩是本意即爲斷盡煩惱・所
知二障遣除我法二執故。修三阿僧祇善
行。而遂證菩提𣵀槃二果云也。依如是斷
染差別故。云妄執差別也。三劫者是示三
僧祇劫也。是即示他縁大乘心行與覺心不
生心行也。若於一道無爲心・極無自性心所
經劫數者。雖心處不明之。而以此三劫之
義亦含攝一道極無兩心。而表各有三
數量義也 問。以何大疏二云。越世間三
妄執出世間心生者。若以淨菩提心爲出世
間心。則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梵言劫跛有
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若依常途解釋。
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覺。若祕密釋。超一
劫瑜伽行。即是度百六十心等一重麁妄
執。名一阿僧祇劫。二劫瑜伽祇行。又度
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二阿僧祇劫。
眞言門行者。復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
重極細妄執。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
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則一生成
佛。何論時分耶。今私云。准此疏文。總亦説
極無自性與一道心等中所經三劫中斷是
妄執之義也。又依此義意故。可知辨斷
除妄執差別者即此意明白也
文云。是名時者。是總結也
又頌曰觀人修智慧至離煩一心通者。是以
頌文辨上第一人法總通分義也。如此頌
是有音韻調連。下頌皆爾也。准可知其所
由也。上第一句頌示能行人也。頌文云
深照五衆空者。是示所修得之其空行之
法也 第三句曰歴劫修念者者。示上時
分不同義也 次頌第四句云離煩一心通
者。示上證與入二種義也
文云。第二分別至二一是也者。自下於第二
分別諸乘分。標其章數別名也。建者義擧
建立如來之境界也。是普賢之如來號也。即
極無自性心之義也。於此佛乘中。正明建
立諸法縁起義也。故名爲建立如來也。如
釋大乘論第三云。證説經云。我從具縛凡。具
經一切地。圓滿行因海。莊嚴大覺果。我從
淸淨地。具經一切地。將一切萬行。得第一
信位。入無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時非前
云云此文是明縁起諸法是從如來藏
建立。而圓滿融相攝之由來義也。又如十
住心論九及寶鑰云。華嚴大意。原始要終
明眞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縁之義云云 文云
絶者。是示覺心不生心義也。諸法相絶絶。
而示立八不中道義意也 文云相者。是
示他縁大乘心法相唯識義也。文云二者。
是示聲聞縁覺二乘人所行法義也。如次
爲唯蘊無我心拔業因種心也。又云一是
示一道無爲一乘心義也 問。明此六種住
心義者。於此六重住心即次第雜亂。而何
有前後不次咎耶。答。雖云似次第雜亂。而
更表有除所以故。今有此建立次第義而
非雜亂也 問。其所以云何。答。於極無自
性心。是始明染淨義之縁起法。是初際由諸
義故。初前明建立如來三摩地門義也。故
菩提心論云。又深知一切法無自性。云何無
自性。前以相説。今以旨陳。夫迷途之法從
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邊煩惱迴六
趣。若覺悟已。妄想止除。種種法滅。故無自
性。復次佛慈悲從眞起用救攝衆生。應病
與藥施諸法門。隨其煩惱對治迷津。遇筏
達於彼岸。法已應捨云云如十住心論等。以此
文被用極無自性心
之證文
次所以明覺心不生他縁大乘拔業
因種唯蘊無我心之次第。是示始從深住心
漸次出淺住心次第也。從本趣向末次第
也。次最後所以明一道無爲心者。是示攝
末歸本義也。此一切諸法遂還歸一乘一道
法故云爾也。法花第三云。如來説法一相一
味。所謂解脱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
云云又如華嚴經探玄&T047368;一云。唐吉藏法
師立三種敎爲三法輪。一根本。即華嚴。最
初所説。二支末法輪。即小乘等於後所説。
三攝末歸本法輪。即法花經。四十年後説迴
三入一三敎。今准此説可知。於諸敎所
説示之生起由來義也。若依此説者。所以
最初明極無自性心者。是表最初説華嚴
敎義也。其中間所説大小乘敎當餘住心

文云。初建立者所謂至地門是也者。釋建立
如來名也
文云。色不異空亦復如是者。明極無自性心
中之圓融事無礙義也。是即眞俗相融事理
該攝義也。是即華嚴宗三種圓融之中事理
圓融義意也
文云。建立如來至菩薩祕號者。是約極無自
性心。是明普賢之異名也。具辯如理趣經
釋也
文云。普賢圓因至故以名之者。釋建立名義。
謂約此住心即以立三種圓融妙義故。名
云建立也。三種圓融義者。勘華嚴宗章疏
文處云。理理圓融・理事圓融・事事圓融。是
名曰三種圓融義也。如十住心論九云三種
圓融優遊二門境者。此義意也。十住心論亦
云。雖三種世間互相融説無盡無盡義迹
此域云云三世間。一者智正覺世間。二者衆
生世間。三者器界世間是也
又文云。又是一切至行願之身者。是指普賢
名云一切如來菩提心行願之身也。如大
疏一云。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義。賢是
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行願及身口意。悉
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衆徳。以爲
云云
文云。頌云色空本不二至含水喩其宗者。是
作頌示説前經文云色不異空義也。初第
一句。且約色法明有空不二義。次第二句
約餘四蘊法明事理不二義也。第三句約
一切法明三種世間圓融無礙義。第四句約
喩示其圓融無礙相攝義也。於喩者是有
二種。一者金器不隔喩。二者水波不別喩也。
金器不隔喩者。如密嚴經頌曰。如來淸淨藏。
世間阿頼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云云
水波不別喩者。如入楞伽經頌云。八九種之
識。如水中諸波云云
文云。二絶者所謂至地門是也者。是標第三
覺心不生心之文殊之三昧門也
文云。是諸法空至不減是者。擧本文配當
釋意也。此是諸法空相等者。是明眞如相
也。是明眞如自相也。是如起信論云。心眞
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
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云云
文云。言無戲論至菩薩密號者。是擧文殊異
名也
文云。文殊利劍至執之心平等者。是歎文殊
斷惑斷徳也
文云。是故名者。總結立名也
文云。頌曰八不絶諸戲至義用最幽眞者。初
一句顯示上所明八不眞如法離絶義也。次
第二句是配當文殊所證境也。次第三句却
釋上離絶義也。第四句是讃其甚深最妙
徳也
文云。三相者至地門是者。明第三他縁大乘
心之法相宗之義也。此摩訶梅多羅者。此云
大慈氏也。冐地薩坦縛。此云覺士也。又云
覺有情也。慈代者彌勒菩薩本心性也。又種
姓也。是以慈立爲姓名也。覺士者是一切
大菩薩之通相徳行也。三摩地門者。是彌勒
菩薩所證大慈心三昧也
文云。是故空中至識界是也者。是以經本文
配初釋意也。是故者。是同用上覺心不生
心章中所言是諸法空性等義故。至于此章
中云是故也。是故空中者。於眞空性眞理
中。凡都遣除一切有爲相法之三科・十二支・
四諦等法相云也
文云。大慈三昧以與樂爲宗者。是示此他縁
大乘心之利他行本意義也
文云。示因果爲識者。是示由慈氏尊名。是
因位果位並依持不殺生戒故。因位果位
倶立彌勒名義也。此義如心地觀經第三
云。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以
是因縁名慈氏。處於第四都率天云云
文云。相性別論唯識遮境心只在此乎者。此
義意云。相性別論者。是眞如理與依他相
者。彼是雖云不即不離義。而此眞性與他
劫相不無其差別義云也。如成唯識論
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縁所生圓成實。於彼常
遠離前相故。與此依他非一非不一。如
無常性等。非不見此彼云。此頌意。示依他
起識相與圓成實之識性非一非異義也。是
即性相別論門義也。唯識遮境者。是遣所執
心外實有之都無境界。而存唯心所作境義
也 如舊譯華嚴經云。三界唯一心。心外無
別法。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云云又新譯
華嚴經云。了達於三界。但從貪心有。知十
二因縁。在於一心中。如是即生死。但從心
喜。心若則滅者。生死則亦盡云云又成唯
識論云。文諸愚夫迷執外境起煩惱業沈
淪生死。不縁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説
唯識言云云此性相別論唯識遮境者 意云。
若眞性勝義門意者。唯有眞如理性。而雖
除遣遍計所執之都無體用。及以存依他如
幻之虚僞之假成法體。而今若約於俗諦依
他門者。由唯有内心内境。而發菩提心修
因向果義成也。但爲畢竟都無是心外境界
之實我實法體云也
文云。頌云二我何時斷至幻影即名賓者。是
一頌中第一句。問斷我執法執相應煩惱障
所知障惑之義也。第二句已下答也。三祇證
法身者。菩薩於三無數劫間。修行六度四攝
行。而斷盡二障遣二執證二空無我法身
理云也。阿施者是阿陀那識也。此云執持
識也。第八阿頼耶識之執持一切諸種子五
根器界等故。名云執持也。如阿毘達摩經
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
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爲我云云
影即名賓者。是幻喩示此執持之虚假非實
義。尚如幻如影像等也。於此阿陀那識。
即亦因縁所成法故。即説爲如幻如影云也。
是爲假名非實法義也。如金剛般若經頌
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云云
文云。四二者唯至三摩地門也者。是第四人
明聲聞獨覺二乘三昧門義也
文云。無明至無老至佛之三昧者。且先明以
空於十二因縁義本經文。配屬拔業因種心
之縁覺之三昧門也
頌云風葉知因縁至羊鹿號相連者。此頌初
一句。是明覺道之外因縁也。謂待秋風而
紅葉零落。依東風而春花紛散故焉。見四
季無常相即縁覺人發道心。即厭生死無常
咎。知世間苦患也。十住心論五云。見彼花
葉覺四相之無常。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
云云第二句云輪迴覺幾年者。是示覺
悟從無始以來輪迴生死受苦也。幾者於
是示有於無始生死受苦之間。不可數劫
數量義也。又云露花除種子者。是示依
悟如露虚假僞義而斷惑拔罪義也。如三
敎論云。持草上露忘朝日至。憑枝端葉忘
風霜至者。蓋此義也 文云羊鹿號相連者。
示二乘義也
文云。無苦集滅道至道之三昧者。即明知苦
斷集滅修道法也。如法花二云。諸苦所因。
貪欲爲本云云若滅貪欲。名第三諦。爲滅
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爲解脱云云
是先上文所明二乘之中唯蘊無我心之三
昧行是也。是又釋聲聞人得名也
文。頌曰白骨我何在至羅漢亦何虞者。是第
一句示依骨瑣想之不淨觀而遣我愛執
義也。次第二句明依青瘀想不淨觀而遣
人我執義也。依已上二想觀。遂捨貪愛結
縛。而證得生空無我理也。文云吾師是四
念者。示諸聖人以法爲師。即是四念處。四
念者。是念身・受・心・法而成不淨・苦・無我
之觀念也。以此四處觀行而可爲諸行者
師依云也。第四句文云羅漢亦何虞者。無
學人既觀達四念處故。於此處佛有常樂
我淨之四顛倒妄念耶也。虞者娯樂義也
文云。五一者至三摩地門也者。是明第五擧
一道無爲心之能證智人以屬所證法也。是
三摩地爲觀世音菩薩之三昧法門也。一者
是一乘法也。故法花第一云。諸佛世尊唯以
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又云。十方佛
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
者。此義也。又云。阿里也聖義
縛路枳帝觀自在
義也
冐地覺義
薩坦縛有情義也。具文此義
如意病祕釋也
文云。無智至無所得故是也者。是牒本經文
配當釋意也 問。以何義故。以此無智亦
無得文偏屬一道無爲義耶。答。大日經云。
大日尊告祕密主言。云何菩提。謂如實知
自心。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等云云亦法
花第五云。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爲無爲實
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
知不見。是則名爲菩薩行處云云依此等
本經文。大師作此釋給也。寶鑰云會三歸
一讃佛智之深多者此義也
文云。此得自性至拔其苦厄者。是指此住心
之中能證佛。而示其佛利他之化用也
文云。擧能達得名者。釋經本所言之無
之下智義。謂通達所證之無所得之空理。總
雙智義也
文云。所證既泯者。是明此能證智之即稱會
所證空理義也
文云。理智強以一名者。意云。能證智與所證
理既成就一體無別義故。或時説智即名
理。或時説理即名智。無過失也。故金光明
經云法如如者此義也。又智度論云智及智
處名爲般若者此義也。是説理爲智説智
爲理也。是以理智無別義故有此説也。故
云理智強以一名也。又如寶鑰明一道無
爲心。文云。寂光如來融境智而知見心性。
乃至云。寂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之能
鑒。如瑩金之影像。濕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
即知境即般若。般若即境故。云無境界。即此
如實知自心名爲菩提云云又云。一如本淨
境智倶融云云以如此説文可知此義也
文云。法花𣵀槃等攝末歸本敎者。是指示所
依本敎之經名也
文。唯含此十字者。是別結此第二分也。謂
始從無智至無所得故之十字是也。此般
若無得義者。是示始覺般若之無所得義也。
如成唯識論十云。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
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云云是明十地菩薩
所得無攝行也
本經云以無所得故者。以上來所明諸乘始
覺之般若行。今即令歸入本覺故。云依般
若波羅密多故也 問。始覺般若是依正本
覺般若者。示何等義。答。如起信論云。所
云覺義者。謂心體離念相。離念相者。等虚
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
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
對始覺義説。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
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説有始
云云
文云。諸乘差別智者察之者。總結分別諸乘
分也
文云。頌云觀蓮知自淨至三車即歸默者。以
頌重顯示此住心大意也。第一第二兩句
示約喩而悟解本覺自心之本淨性義。見
菓者。是約始覺義。亦示蓮菓之不染淤
泥義也。第三句釋是一道無爲之無智亦無
得義也。第四句三車即歸默者。示三乘即
還歸本一乘時。未三乘遮心而歸入本一
乘。而本一乘顯現也。如寶鑰云會三歸一
讃佛智之深多者此意也 問。於分別諸乘
分中。以何義故不安異生羝羊心等三箇
住心耶。答。非無所以不安其三心。謂異
生羝羊等三心。是遂雖云成出世遠因縁。
如是今者。不取住流轉生死之因果我執
相應之境界也。其所行之作業是不相稱于
出世深般若波羅密多之空惠義故。即今除
之而不攝取分別諸乘分中。最有此處
也 問。其異生羝羊等三心之我執相應義
意云何。答。祕藏寶鑰云。第一異生羝羊心
凡夫狂醉不知吾非。但
婬食猶如羝羊
第二愚童持齋心内外因
縁忽思
節食。發心萠
動如穀遇縁
又云。擧名顯光之妙術。保
國安身之美風。外號五常。内名五戒。名異
義融。行同益別云云第三嬰童無畏心外道生
天暫得
蘇息。如彼嬰
兒犢子隨母
又如菩提心論云。又諸外道等。
戀其身命。或助以藥物得仙宮住壽。或復
生天以爲究竟。眞言行人應觀。彼等業力
若盡。未離三界。煩惱尚存宿殃等云云今私
云。如是文等明前三箇住心有我執相應之
過失也。又彼菩提心論之所云於前之等言。
是雙即顯示第二愚童心第三嬰童心之過
失義也 問。若爾者愚法二乘既有法執過
失也。故菩提心論云。當觀二乘之人雖破
人執。猶有法執等云云若然者則是人既不
相應於深般若法空之智惠行人也。而何故
以此人爲分別諸乘所分攝義耶。答。其二
乘人雖有法執。各而有生空觀之一分智惠
徳故。即以此人爲分別諸乘分所攝無咎
也。是既爲相順深般若之空惠之一分妙行
故也。但如彼前三箇住心者。今無如是生
空觀智惠行故除之也。故菩提心論云。又二
乘之人知四大五陰畢竟磨滅。深起厭離
衆執。勤修本法剋證其果。趣本𣵀槃
已爲究竟云云問。若依本經文建立諸乘
者。下經文云無無明乃至無苦集道云云
疏主依此經文則於分別諸乘分中是建
立唯蘊拔業兩乘義也。若爾者。於上經文云
照見五蘊皆空句下。何故可不被開意異
生羝羊等三箇住心耶。彼無無明等句與此
五蘊皆空等句。彼是破有執病。其義齋等。最
令無差別意故也。謂於深般若理自本無
凡夫之衆生。亦無二乘之聖者也。而何故
於照見五蘊皆空文下者。雖不可建立他
縁大乘心等四乘義。而強建立他縁乘等四
乘人。若強建立諸乘人者。何故同不被開
意異生羝羊等三心人耶。而於無無明乃至
無苦集滅道句下。既被建立唯蘊拔業兩心
矣。是更似有愛増偏頗咎也。此難何可通
釋耶。答。此例難尤然也。今嘗可通釋之。謂
上經文所言照見五蘊皆空文。是修證此深
般若行而境智冥合雙照眞俗二諦人。已
得自在證得妙觀察智菩薩。以此人爲
人法總通別義也。唯蘊無我已下五重住心。
既闕無如是勝用也。故於于此五種住心
者而不攝取人法總通分中也。但於分別
諸乘分之末。而攝取唯蘊無我拔業因種二
住心義者。更有深意趣故。於分別諸乘分
中建立此二住心也 問。其深意趣何。答。
此意趣者約迴少入大二乘人。以此唯蘊拔
業兩心者。於小乘人即有爲趣入大乘
敎成親因縁義故。於此所言無無明乃
至無苦集滅道文。則爲建立唯蘊拔業二心
之説文也 問。以何所以知爾耶。答。於此
經所説。以當機人舍利子是爲迴小向大
人也。謂如舍利子等者。於二乘菩提道中。
既洗垢濁煩惱障。而依淨小乘中菩提分之
心故。方堪能發生大菩提心故也。所以以
此人迴小入大之觀前因縁故。則以唯蘊拔
業兩心。方於攝取分別諸乘分中。而方爲
顯示此意。則有此處也。但經所言照見五
蘊皆空者。是總合示破衆生之實有執義
意也。而下文所言無無明等乃至無苦集滅
道等者。是亦雖示破二乘之聖者之所觀境
界實有義。而取彼二乘人即依覺悟此十二
因縁四聖諦等之空寂旨。是以示爲眞實之
二乘聖者今入大乘近因義也。此義如法
花第二云。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佛道聲
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眞阿羅漢。於諸世間天
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是故以是
二乘爲諸乘成攝入義也。故知於無無明
等句乃至無苦集滅道句者。雖建立唯蘊拔
業兩乘。而於五蘊皆空句者。今不建立其
異生羝羊等三心也。是令爲破除一切所
執之實有我法咎故此句來也。所以上文云
五蘊皆空之句下。遣與我執相應人我法
我義故。不建立異生羝羊心等所存之有
情之有執義也。如下文所云無無等乃至苦
集等句者。是爲存所解悟三空觀智惠
義故尙存子。而建立唯蘊拔業兩乘義無
咎也。故彼上文此下文。其意頗有差別所
以也。所以無相遣咎也 問。於其二乘人
成萬法皆空解者。其意云何。答。法花第二
者。爾時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
而白佛言。世尊往昔説法既久。我時在座身
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
神通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心不喜樂等
云云 問。其迦葉等是廣惠大聲聞也。所以
悟三解脱門而成就法空觀也。如彼愚法
小乘中二乘人。云何可成三空觀耶。答。如
菩提心論云。二乘之人知四大五陰畢竟磨
滅等云云故知凡一切二乘了知諸法畢竟
空義。於愚法二乘尚有折法空觀故云爾
也。加之唯神呪意者。此心經建立二乘行
果。所謂掲諦掲諦等是也。所以可知上下兩
文所望意異也。又會釋云。若約大乘敎中廣
惠二乘深覺悟四諦十二因縁等之無生無
作深妙理故。以無無明等義而建立拔業
因種心・唯蘊無我心。方無上所言例難咎
也 問。其大乘敎中廣惠二乘深覺悟四諦
十二因縁等無生義文證何耶。答。如法花第
二云。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敎化衆生都無
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
滅無大無小無攝無爲。如是思惟不生喜
又云。我等今者眞聲聞。以佛道聲令
一切聞等。此文且是示大乘敎中不愚法
之廣惠聲聞覺悟無生四諦等諸法義也。縁
覺乘廣惠人准之可知也。故如守護國界經
云爲求辟支佛者説應甚深十二因縁法
等者。此義也 問。其守護經文何。答。經云。
復有二種因縁。微細觀察無生理故。近解
脱故云云 上來辯分別諸乘分訖。自下明
第三行人得益分也
文云。第三行人得益分有二人法者。是標此
第三章中更有別門義也
文云。初人七前六後一至有異故者。是釋約
人是有七種義也。謂前六者。第一者極無
自性心之行人。第二者覺心不生心之行人。
第三者他縁大乘心之行人。第四者拔業因種
心之行人。第五者唯蘊無我心之行人。第六
者一道無爲心之行人是也。後一者。是祕密
莊嚴心之行人是也。以此七人義故。云初
人有七也。七種人皆由能乘所乘差別故
分七人也
文云。愚識金智是也者。本經云菩提薩埵依
般若波羅密多故者。是名般若行人依般
若之勝行而得其利益義也。此四種薩埵
義如大疏第一云。就瑜伽宗者。薩埵略有
三種。一者愚童薩埵。謂六道凡夫不知實諦
因果。心行邪道修習苦因。戀著三界堅執
不捨。故以爲名。二者有識薩埵。即二乘也。
纔覺知生死過患。自求出離至涅槃。著保
化城作滅度想。於如來功徳未生願樂之
心。故以爲名。三者菩提薩埵。無上菩提出過
一切臆度戲論種種過失。是一向純善白淨微
妙。不可譬類之義。是衆生之本性不思議
心也。能思如是成道事。顯示修習堅固不
動故。名菩提索多云云於此祕鍵。所列四
種薩埵中。除遣前二種薩埵。而持取後二種
薩埵也。於後二薩埵中。金者是眞言門位菩
提薩埵也。智者非名眞言門菩薩也。是顯
敎中一乘之三賢十地等菩提薩埵是攝也。
又解云。持取第二有識薩埵義有也
次法又四至行證入也者。是標所行法有多
種名數也
文云。般若即能因者。是釋其因義也。此般
若者是以本覺即爲般若也。於此本覺
顯有般若義故也。密嚴經云如來淸淨藏
亦名無垢智者是義也。是淸淨本覺名爲無
垢智。此即般若義意也。上文等云此人本覺
菩提爲因者。是同此下文所言因義也
文云。能行無礙離障者。是釋經本所言依般
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之句也。
謂依般若等者。是示以本覺般若即爲始
覺般若之所依義也。心無罣者。是於此始
覺般若行。即示無煩惱障義也。心無礙者。
是示於此始覺般若行亦無所知障義也。
罣名云煩惱障也。礙名云智礙也。無罣礙
故者。即無有二障染因故。即亦無二種生
死之果報義也。經云無有恐怖者。依
惱亦無二種生死之果報義也。經云無有
恐怖者。依煩惱因故即有分段生死果報。
依所知障因故有變易生死果報也。以此
二生死果名爲恐怖也。二乘人以分段生
死爲所厭法故。望二乘人即爲恐義。望
佛菩薩以變易生死爲所厭法故。以變易
生死爲怖法也。經云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者。是於始覺菩提示離妄識妄想義也。
如無量義經云。智恬情怕慮凝靜。意滅識亡
心亦靜。永斷夢妄心想念。無復諸大陰入
云云顛倒者。是示我執法執等四顛倒心
也。夢想者。妄慮分別心也。離如是過時。成
是妙行也。經云究竟涅槃者。是示得大般
若𣵀槃利益義也。是即得果益是即入義也。
經云依般若波羅密多等者。是示得始覺
無上菩提義也。是即證果義也
文云。頌云行人數七至正依何事乏者。以頌
重顯示前義也。初一句明能行數。次第二
句明所行法數也。重二者是成四數義也。
次第三句明入與證二果義也。第四句明
其二果上依報國土與正報身心等。廣大無
邊際甚深微妙義也
文云。第四總歸持明分者。是標第四分章
也。此總歸持明分者。是示以一切顯敎所説
敎理行果。皆悉遂令歸入眞言寶處曼荼羅
究竟果海法也。故寶鑰云。顯藥拂塵。眞言
開庫。祕寶忽陳。萬徳即證云云又云。九種心
藥拂外塵而遮迷。金剛一宮排内庫而授
寶者。即此義也
文云。又三名體用者。是大神呪。是大呪。是
無上呪。是無上等等咒之四種名字是名也。
祕藏記云。諸經中説。陀羅尼。或明。或咒。或
密語。或耳唐。如是五其義如何。陀羅尼者。
佛放光之中所説也。是故陀羅尼與明其不
異。咒者佛法未來漢地前。有世間咒禁能
發神驗除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神
通除災患。與咒禁相似。是故云咒
文曰。眞實不虚指體者。示此眞言體是三世
不變異法義也。悉曇字母釋云。若依大毘
盧舍那經云。此是文字者。自然道理之所作
也。非如來所作。亦非梵天諸天之所作。雖
有能作者如來所作不隨喜者。此義也
文云。能除諸苦顯用者。義易知也
文云。擧名中等者。是約横義者。於此四
名以一往義如次即配四乘法義也
文云。若義等者。約竪義者。以此四種名字
一一各可悉皆兼通四種法義也
文云。略示一隅至即反之者。是勸學擧略
説而可括攝廣義云也。是以示一隅而可
比知餘殘三隅云也
文云。頌云總持至實相具此名者。上二句明
擧四種法爲陀羅尼義也。下二句擧其四
種體相而以之立陀羅尼名義也。悉曇字
母釋云。所謂陀羅尼者梵語也。唐翻云總
持者。總攝持者任持言。於一字中總攝無
量教文。於一法中任持一切法。於一義中
攝持一切法。於一聲中攝藏無量功徳。故
名無盡藏。又云。若據密藏義。更有約法四
種之釋。一者此一字法能與諸法自作
持。於一字中任持一切諸法。是名法陀羅
尼。二者於此一字義中攝持一切教中義
趣。是名義陀羅尼。三者誦此一字之時。能
除内外諸災患。乃至得究竟於示菩提之
果。是名呪陀羅尼。四者若在家若出家善男
善女。於日夜分中。若一時二時乃至四時。觀
念誦習此一字時。能滅一切妄想煩惱業障
等。頓證得本有菩提之智。是名得忍陀羅
尼。如一字者自餘一切字義皆含如是義
云云
文云。頌云總持至實相具此名者。以頌重顯
示前義也。上二句明以四種差別總攝而
悉可受持義也。下二句是示以聲字等五
種法皆爲總持義也。謂聲者是所生從口
咽喉。有所詮表音聲是也。字者天竺所用
梵語文字是也。人者上所擧七種人類是也。
法者上文所言因行證入是也。實相者眞言
所詮字相理是也。皆以如是法爲總持義
也 問。何以爲總義也。答。如悉曇字母釋
云。第一法陀羅尼者。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
惠力持。由此力持聞未嘗言未温習未善通
利名句文身所攝録無量曲。經無量時能
不忘。以由此義故。以爲總持義也 上來
辯第四章畢。自下明第五章也
文云。第五祕藏眞言分有五者。是標此第五
分中更亦有五分章義也。就中有二文。初
明祕藏眞言義。後問答決疑也。是其初文也。
寶鑰頌云。九種住心無自性。轉深轉妙皆是
因 眞言密教法身説。祕密金剛最勝眞云云
二教論云 自性自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
眷屬各説三密門。謂之密教云云
文云。初掲諦至句義如是者。以此四句眞言
如次配四乘差別也。掲諦者此云行也。是
即示四種乘人之修行作業之義也。祕藏記
云。掲諦掲諦行也義謂菩
薩行佛行
波羅掲諦圓滿最
勝也
羅僧掲諦和合菩提娑婆訶究竟義。圓滿義。驚
覺義。成就散去義
問。彼此二説句義相違云何。答。異説不同難
和會。今嘗將會之。彼祕藏記明從本垂迹
義。今祕鍵是明從因向果義。故無相違也。
意謂。於第三波羅掲諦者。總攝入他縁大
乘乃至極無自性心也。於第四波羅僧掲諦
句。是句者是一向唯屬眞言密教之行果也。
於第五菩提娑婆訶句者。以上所明六種
住心人之皆悉遂令歸入眞言曼荼心之果
海義也。故上所説諸乘究竟於眞言之菩
提令證入義也
文云。句義如是者。是總結之辭也
文云。若約字相至歴劫難盡者。是讃此梵字
眞言之總持之作用無窮盡徳也 問。以
何義名字相又名字義耶。答。如字母釋
云。音阿上聲呼訓無也不也非也。音阿去聲
長呼
至迦上聲呼一切法離作業等云云私云是云
字相也
云。音伊上聲呼一切諸法災禍不可得云云此言
不可
者以是爲
字義也
今私案云。梵字之字訓是爲字相
也。以此字之不可得義即爲字義也。此不
可得者含勝義諦甚深最妙義故云字義也
文云。若要聞者依法更問者。是總結示勸學
意也
文云。頌云眞言至一心是本居者。以頌重明
上義也。眞言不思議者。是總歎徳也。如大
日經云。眞言三昧門圓滿一切願。謂如來不
可思議果等云云
文云。總誦者無明除者。示斷惑徳也
文云。一字含千理者。是示一字攝多門徳也
文云。即身證法如者。是讃即身成佛妙法
也。菩提心論云。若人求佛惠通達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
文云。行行至圓寂者 亦以顯密二行遂到
法身如來大涅槃處也
文云。去去入原初者。示棄去分段變易二種
生死遂歸入本初眞實處義也
文云。三界如客舍者。是示欲・色・無色之三
界暫住義也
文云。一心是本居者。是示以本覺一心處
爲遂可住常住本處義也 上來明祕藏
眞言分中正宗義訖。自下文中是第二問答
決疑分也。此中所有問答易可了知故。強
變委不可解釋云也
文云。問陀羅尼以下文。是問答。問答有二重
文云。問陀羅尼至深背聖者。是初重問答説
此問答文義最易了
知故不釋之也
文云。問顯密二教至説祕義不可者。是第二
重問難也
文云。醫王之目至深重重耳者。是第二重答
説也。此中問答有深旨。是義意如二敎論
云 問。應化身説法諸宗共許。如彼法身
無色無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説無示。
諸經共説斯義。諸論亦如是談。如今何談
法身説法。其證安在乎。答。諸經論中往往有
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陰。義逐機根現而已。
譬如天鬼見別人鳥明暗 問。若如汝説。
諸敎中有斯義。若如是者。何故前來傳法者
不談此義也。答。如來説法應病投藥。根器
萬差針灸千殊。隨機而説權多實少。菩薩造
論隨經演義。不敢違越。是故天親十地馳
因分可説之談。龍猛釋論挾圓海不談之説。
斯則隨經興詞。非究竟覺唱。雖然傳顯法
將會深義而從淺。遺祕旨而未思。師師
伏膺隨口蘊心。第第積習隨宗成談。爭
募益我鋒未遑訪損已之釼。加以釋敎漸
東夏。自微至著。漢明爲始。周天爲後。其中
間所翻傳皆是顯敎。玄宗代宗之時。金智廣
智之曰。密敎欝起盛談祕趣。雜藥日淺舊痾
未除。至如楞伽法佛説之文智度性身妙色
之句。馳胸臆而會文。驗自宗而取義。惜
哉古賢不嘗醍醐云云
文云。然顯中之祕祕中之祕祕中極祕等者。
如二敎論云。顯密之義重重無數。若以淺望
深。則祕密淺略則顯也。所以外道經書亦有
祕藏名。如來所説中顯密重重。若以佛説小
敎望外人説。即有深密之名。以大比小亦
有顯密。一乘以簡三立祕名。總持釋多
名得密號。法身説深奧。應化敎淺略。所以
名祕。所謂祕密且有二義。一衆生祕密。二
如來祕密。衆生以無明妄想覆藏本性眞
覺故。云衆生自祕。應化説法逗機施藥。言
不虚故。所以他受用身祕内證而不説其
境也。則等覺希夷十地離絶。是名如來祕
密。如是祕名重重無數。今謂祕密者究竟最
極法身自境以爲密藏。又應化等説陀羅尼
門。雖是同名祕藏。然比法身説權而不實。
祕有權實。隨應而已。餘文義易了故不釋
之也 上來第六判釋本文分訖。自下第七
明流通讃歎分也
文云我依祕密下有二行頌也。初二句總
結上來所明五分章也
文曰。一字一文一句者。讃斯所作之能詮文
句最甚深廣大義也
次文云。無終無始我心者。是讃斯所詮實
相實義之常住不滅之心性最義也。我心分
者。是示一切衆生等遍在第九淨心處處佛
性之本覺心分義也
次句云醫眼衆生下。是示文殊垂利生敎
本意也。謂盲冥衆生依不覺悟上文所明
我内心所有本覺淨心分故。文殊發極大慈
悲心。而示説此文殊之本法般若波羅蜜多
之三摩地門法也。如大日經疏五云。言除
障者。如來見一切衆生。悉有如來法身。但
由一念無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覺知。是故
發誠實言也。我今要當設種種方便。普爲
一切衆生決除眼瞙。若我誓願必當成就
者。令諸衆生隨我方便。説此誠實言時。乃
至於一生中。獲無垢眼。障蓋都盡。故名三
昧耶也
次文云灑斯甘露下。是示普悉迴向一切
衆生而令斷惑障亦除四種魔軍義也
般若心經開門決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