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勝鬘經義疏 (No. 2185_ 聖徳太子撰 ) in Vol. 56

[Firs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185 [cf. No. 353]
勝鬘經義疏

 此是倭國上宮王
私集非海彼本
 
夫勝鬘者。本是不可思議。何知如來分身或
是法雲大士。但遠照踰闍之機宜。以女質
化。所以初則生於舍衞國王盡孝養之
。中則爲阿踰闍友稱夫人三從之禮
終則影嚮釋迦共弘摩訶衍之道。論其所演
則以十四體。談其大意非近是遠爲宗。
所以如來每說讃同諸佛。發言則爲述成
勝鬘者。世以七寶其肉身。而今以萬行
其法身。故云勝鬘。師子吼者。自宣大理
怖畏。義同師子不衆狩。故云師子
。勝鬘就當體名。師子擧譬爲稱。一
乘大方便方廣者。擧其所說之法。經者。訓
法訓常。聖人之敎雖復時移易俗。不
其是非。故云常。亦爲物軌則。故稱法。
而此是漢中之語。外國云修多羅。修多羅五
義。亦如常釋。修多羅雖五義。要在涌泉
繩墨二義。卽同經之法常二義。故以此經
彼修多羅也。諸經得名不同。今此經上
勝鬘師子吼是擧人。下言一乘大方便
方廣是擧法。雙擧人法題。故云勝鬘
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夫大聖應世爲
物說法。不經卷之多少。不明理之
深淺。皆用三段說。第一序說。序是漸由
義。第二正說。正者經之正體。第三流通
說。謂傳之後世。須此三所以者。良由衆生
從來迷塵加復神鈍。若卒聞深理。非但不
受行。更生謗心。還墜三塗。是以聖人先
殊常之相物生樂。於是衆生因此序
。卽發樂應深理之心。故卽爲說正體
序正旣竟。必時衆生皆得益。而大聖垂
法。非但當時獲利。遠及末代。皆同令福。
故末卽爲說流通。以勸之也。三段文處者。
初訖咸以淸淨心嘆佛實功德名爲
。從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以下訖汝已
親近百千億佛能說此義以來明爲正說。從
爾時世尊放勝光明普照大衆經爲流通
 就第一序說初開爲二。一通。二別。如
是等五事。普貫衆經。故名通序。遣書感佛。
正爲此經。非餘經。故稱別序。就第一通
卽有二。一明阿難所傳不謬。證人是可
信。二有住所同聞說經之根本。證法是
信。人能弘法故先證。法由人弘故後證。
如是者。總擧一敎之始終也。兩物相似曰
如。一物無非曰是。如來與阿難其聲口
必一八旣殊。金肉非同。故於文曰如。一八
金肉雖異。卽其所明卽是一物。故於理曰
是。我聞者。言阿難親從佛聞。所傳不謬。且
外道我自然知之過。一時者。明
來所說經敎其數無量。而阿難得佛覺三昧
一時皆領。故云一時。第二擧住處同聞
法是可信。舍衞是城名。梁云聞物。此城
富。多有名珍。遠聞四方。故云聞物。國名
薩羅。今以城目國。故言舍衞。是十六大國
中之一。祇樹給孤獨園者。樹囑太子祇達。園
給孤長者。二人共立精舍。今以兩主
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同聞衆略無也。或
云。說此經時。在乎後宮。上唯諸天。下唯綵
女。闕無大士。不此證經。故闕之也。
而此經下流通之初。旣云放勝光明普照大
。豈言復無衆。且今言住處同聞
是可信者。豈其擧彼踰闍宮處宮中采女
哉。是卽付囑之時處衆也。故知。略卽明矣
第二別序亦開爲二。第一從時波斯匿
以下訖敬授勝鬘外緣序。第二從
鬘得書歡喜以下訖嘆佛實功德內因
。言尊者遣書爲此經之外緣外緣
。勝鬘默念感佛爲此經之內因故云
內因序。就第一外緣序亦有三。第一王及
夫人共談勝鬘心明根利宜深法德行
第二從夫人白言以下。言畢卽作書讃
功德信令聞。第三從使人奉書以下。明
使人奉書至阿踰闍國而奉。時者。言勝鬘
常住之時也。信法未久者。謂信大乘
久也。言王與夫人但信小乘法來久。
而未大乘。如來在一樹下法。時波斯
匿王擊鼓來奉佛。佛知故問此何聲也。阿
難依實而答。時佛言。世王擊生死鼓。我爲
法王。宜法鼓。卽說法鼓經。於是王及夫
人始信大乘。未久卽遣使吿於女勝鬘也。
云。時者。是謂法鼓經也。解此信法未
種種不同。然推尋本末唯此應當。故不
&T047368;。也。是我之女者。讃重之辭也。言相子不
父母。知臣莫君王。我子之稱不
自他。唯在於善。今勝鬘旣爲己子。且有
。應勝道。故亦自稱我子也。聰慧利根
者。耳善聽曰聰。心明察曰慧。聰察爽明謂
之利根。通敏易悟者。聞表達裏謂之通。善
聽之所致。照了深明謂之敏。善察之所致。
理卽解謂之易悟。利根之所致。前句談
其性能。後句言其功用。共相成也。廩敎必
善聽。故嘆聽爲首。此明器已具。必速解
法者。一聞卽悟不再敎。心得無疑者。神
情開朗無小乘疑滯也。宜時遣信發其道意
者。時有二。一年時。二機時。皆不失也。此
實也。從夫人白言以下。第二遣信。
略讃如來無量功德者。聖德無量。不
。故粗標三德也。第三明使人致彼奉
書。可見。此明正內實。可見。從勝鬘得書
以下。第二內因序。分爲五。第一明書歡
。亦可見。生希有心者。謂聞常住也。
初行偈欲供養。而勝鬘但通而爲論。常
住本然。但聞是希故云希有。見書那得
我聞佛音聲者。聲以傳意。書以傳聲。故書
義云聞佛聲。又見聞覺者。從書得解。亦稱
聞。世所未曾有者。言我理雖本然但據
故我未曾。明一生未曾聞常住。眞實者。
聖體圓備非僞曰眞。至德凝然無虛曰實。
一行偈。明默念感佛。言如來應世爲
偏我雖無知女人亦入世數。願垂慈心
見耶。一行偈明佛應其感。而應於空中
者。若在宮內。或履涉艱難。且欲如來法
身無相猶如虛空也。如來項後常光。但七尺
而已。今欲勝鬘將說一乘圓果常住之
。故普身皆放。一行偈明三業供養。可見。
接足禮者。雖空中。以接足禮敬。非
適接也。從如來妙色身以下。經中之第二
正說。就中凡有十四章。大分爲三。第一擧
初五章乘之體。言萬善皆爲乘體。擧
八章乘之境。言有作無作八聖諦皆爲
。擧後一章行乘人。言三忍菩薩御
而行。就第一明乘體中五章亦分爲二。
第一初三章明自分行。言勝鬘本是不可思
議。但迹在七地。今初三章明七地行。故云
自分行。第二後二章明他分行。明八地以上
之行其七地之分。故云他分行。自分行
中三章。第一嘆佛眞實功德章。第二十大受
章。第三三大願章。今第一嘆如來眞實章。此
章來意者。勝鬘前來未常住。但今因父母
遣書。乃得聞。所以嘆今日常住眞實。願爲
歸依。異於昔日歸依無常。且行善之義。本
歸依。今欲廣明萬行之道。故以歸依
首也。所以優婆塞戒經云。若不三寶
戒。戒不堅强。如綵色無膠。就此章中。又
開爲二。第一有五行偈。正嘆常住眞實。願
歸依。第二從哀愍覆護我以下竟章請
救。就第一正歎中五行偈分爲四。第一初
二行偈嘆法身。次一行偈歎解脫。次一行偈
波若。次一行偈總歎三德。而常言佛地
萬德圓備。何意但據此三德歎者。法身
是萬德之正體。解脫是斷。波若是智。然卽萬
德之中。此三爲要。若擧此三德。卽餘德自
顯。所以但據此三德歎也。且上父母相
聞。旣云聖德無量不備陳故但略歎
也。所以勝鬘亦從但嘆三德也。釋
此意義家種種不同。而要在於此。故不&T047368;
也。就第一歎法身中二行分爲二。第一一
行半偈嘆應身。第二擧二句眞身。何卽
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是以於
諸歎處中常爲雙歎。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
等者。歎無等。言梵天在上莫能見佛頂。無
比不思議者。比類。言衆識非思議也。如
來色無盡者。言感者言見應。謂興廢。故
云有感卽應無窮已。此四句皆嘆色。智
惠亦復然者。歎心。亦如上歎色。無比無盡
也。是故今敬禮結歎應身。義家云。此句應
第二行偈上二句次。而出經者欲結者
皆在偈末故然也。一切法常住者。第二歎
眞身。明應卽隨感而現。但眞身凝然。常住
者。不動。且餘德通在因地。故只就常住
歎。私釋少異。初一行歎應身。後一行全嘆
眞身。如來色無盡者。無盡謂是常住。歎眞身
無色常住。何卽旣爲色法。理爲不盡。旣云
不盡。卽非色常住自明。故云如來色無盡。亦
可以智爲色。亦可是應色之本。故云色。智
慧亦復然者。正歎眞身。言亦無盡常住也。一
切法常住者。總眞身諸法。次一行嘆解脫
心過惡者。謂三毒四倒。身四種者。謂四大。此
二句歎三界內四住地惡。又解謂身三
惡。四種謂口四惡。離爲十惡。明三界內
惡盡。已到難伏地者。難伏地謂金剛心。夫魔
四種。一天魔。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
金剛心不天魔外道伏。且結惑淨盡
煩惱魔。但未行陰魔及生滅死魔。故
難伏地。一云。難伏地卽是佛地。言佛地
四魔得伏。故云難伏地。此句歎脫
界外無明住地惡。又云。上二句嘆有餘解脫
下一句歎無餘解脫。因盡謂有餘。果亡謂
無餘。前歎離四住地。據因盡證果亡。後歎
無明。擧果亡因滅。則其實雙亡明矣。
法雲法師云。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二變
易死。此言心者。是變易生死果。過惡者。是
變易生死因。身者。分段生死果。四種者。分段
生死因。前明無明住地變易果亡。後明
四住地分段報滅。故言降伏。已到難伏
地者。煩惱伏智不二種。一障令
。二感使無常。金剛心起斷惑斯盡。照
法相於惑累。故言難伏地。猶有煩惱
彼心。起不無常。果累猶在。故不不可
。已之言過。過金剛心佛地無常生
果累亡。因果雙亡。故解脫。私意少異。金
剛心所難伏者。唯是陰魔死魔。如來已過
此二境。故云已到難伏地。是故禮法王結
歎。次一行嘆波若。知一切爾炎智慧身自在
者。爾炎梁言智母。智母謂眞諦境。空爲
智之本。故稱母。空旣無爲所生智慧。故自
在。此二句歎空智。攝持一切法者。謂照
參差攝持萬境。此一句嘆有智。而世諦亦能
智但生智劣。故不母名。一解言上二
句歎實智。下一句嘆方便智。爾炎者。卽此
二諦能生乎智。故通稱智母。智慧身自在
者。卽是照二諦分明縱任。下句攝持一切法
者。明能以方便持衆生化令善。是
故今敬禮亦結歎。次一行偈總歎。可見。從
哀愍覆護我以下。章中第二請護。言我雖
佛眞實依常住。若佛不相隨救卽歸
依不尊。故就佛請護。就中分爲四。第一一
行偈直請護。法者法身。萬善爲種。次一行
偈如來許護。請唯二世。許兼往世。明護之
深遠。次一行半因佛許護重請致敬。言如
來久遠救我者。我必已作善。餘世謂未來。
若三世常護者。卽作善無息。故更請&T047368;
第四從佛於衆中以下。明佛賜&T047368;。亦分爲
六。第一許因。第二從當復供養以下。許
果。第三從彼佛國土以下。許其國無穢。第
四從彼國衆生以下。&T047368;其純淨。第五從
鬘夫人以下。明人天發願。第六明佛賜&T047368;
人天。皆可彼。從爾時勝鬘夫人聞受&T047368;
以下。明自分行中之第二十大受章。嘆
佛眞實。求常住。本爲善。且歸依卽異
於昔。戒亦應於昔。所以今受大受
昔日小乘五戒也。就中開爲三。第一明
戒方便。第二從世尊我從今日以下。正明
。第三從法主世尊以下竟章。立誓斷疑。
將欲戒。故先修容儀以靜其志。修儀靜
志。要爲戒。故第二卽有受戒。受戒旣竟。
卽大衆疑。勝鬘旣爲女人。所志應弱。而今
其所受甚重且遠。恐將口不實。是以第三
誓斷疑以成其受。恭敬而立者。常時受
戒。必須著地。今佛處空。若著地卽言接奢
遠故立而爲受。受十大受者。上受是能受之
心。下受是所受十戒。昔日雖復五戒。所
者小乘。今以常住菩提期。故云大受。就
第二正受戒中凡有十戒。亦開爲三。第一
初五戒。名爲攝律儀戒。律者類也。儀者容
儀。此五戒止於意惡。而容儀之類。自不
法。第二從不自爲己以下。有四受。名爲
衆生戒。第三從攝受正法終不忘失以下。
一受。名爲攝善法戒。將欲化他。要必先
己身。所以先受自行。大士正己要爲
。故次有攝衆生戒。化物之道非但止惡。
要修福善。故第三有攝善法戒。然第一以
自行本。兼顯化他。第二以化他宗。
仍明自行。第三合明自行化他。卽備擧
士之行明矣。就第一攝律儀中五戒分爲
三。第一初一受明昔日所受小乘五戒猶不
&T066960;。小乘戒法但制身口於心
今又更精其先所行淸淨之極也。此戒
旣防昔日。故在初也第二有二受。明
卑二境誓不惡。第三有二受。明
他二境誓不惡。於諸尊長不起慢心者。
三處爲尊。兄秩爲長。於諸衆生不起恚心
者。通言含識之類。然所以尊上止慢於
瞋者。解有三種。一云。凡人之情於上樂
等故起慢。於下求逼故起瞋。二皆非道所
以尊上止慢卑上防瞋。二云。尊上多生
而慢少。何卽尊者其高貴群下
故下多生瞋。而其德自可敬。故慢生少。卑
上慢多生而瞋少。何卽爲己在下理自可
*凌。故生慢卽多。縱橫隨我。故生瞋少。言
今於尊上少慢尙不起。況乎卑上多生慢。
又卑上少瞋尙不止起。況乎尊上多瞋。是皆
輕況重。三云。尊長是可敬境。恐慢與
相違。故尊上止慢。卑是可慈境。恐瞋與
相違。故卑上止瞋。第三有二受自他二
誓不惡。言於他不嫉。於自不
慳。可見。就第二攝衆生戒四受。亦分爲二。
第一有二受。同明慈心與樂。第二有二受
亦同明悲心拔苦。就第一有二受。自分爲
二。初受明與樂果。後受明與樂因。不自爲
己受畜財物者。明止善。從凡有所受以下。
行善。不自爲已行四攝法者。明止善。從
爲一切衆生以下。明行善。以無愛染心者。
謂無貪心。無厭足心者。無瞋心。無礙心者。
無癡心。又云。以無愛染心者。謂不愛見
。若有愛見。卽化道爲漏。亦於生死
。且化物有礙。又云。無以愛染心者。說不
凡夫。無厭足心者。不二乘。無礙心者。
於大士。第二有二戒。明悲心拔苦。亦自
二。初明拔苦果。後明拔苦因。從若見孤
以下。明止善。從必欲安隱以下。明
。少無父曰孤。老無子曰獨。在囹圄
幽。有枷鎖繫。刑惱曰疾。疾甚曰病。在
我稱厄。談彼曰難。自覺曰困。外逼曰苦。
以義饒益者。義猶理也。以十苦也。
然後謂菩提乃捨也。就拔苦因
止行。從若見捕養以下。明止善。從我得
力時以下。明行善。外求曰捕。內畜曰養。
衆惡律儀。謂十六惡律。見涅槃經。及諸犯戒
者。言違其本誓者也。惡律儀發始更惡。犯
戒初善後惡者也。我得力時者。力有二種。一
勢力。二道力。於彼彼處者。若不善。卽諸
道皆閉。流轉生死。遷移六趣。所以大士於
彼彼處皆見此人。重惡卽以勢力析伏。輕
惡卽以道力攝受。息惡修善卽聖化久住。
聖化住世卽善來惡去。故天人充滿惡道減
少。道器旣增。卽佛法輪恒可轉。就第三有
一受攝善法戒。亦分爲三。第一直明
忘攝受正法。第二釋不忘。第三結不忘
不忘失攝受法者。旣云攝受正法。是八地以
上行。故云他分行。今勝鬘迹在七地。而言
不忘者。但願八地以上故。攝受正法之
心暫不敢忘。非自得而不忘也。
二釋中。凡有三行三欲。三行是八地以上行。
三欲謂七地以還欲。三行者。一攝受正法行。
二大乘行。三波羅蜜行。七地以還非
。但大義未顯。何者。七地以還斷結。與
*齊。同出三界。而未八地以上冥
衆流更無異趣。故大義不明。波羅蜜者名
到彼岸。七地以還亦是無相彼岸。但未
。故波羅蜜義亦未彰。七地以還亦修
。但一念之中不齊。故亦不攝受
之名。所以攝受大乘波羅蜜。皆八地以
明。三欲卽是願此三行之心。故七
地以還許其有也。而此三行。皆是八地以上
一心上用。但隨義立別名耳。故云若忘
失法卽三行都忘。三行旣忘卽三行之欲亦
皆忘也。應羅欲。略無也。列行則以
攝受先。列欲則以大乘爲初。是蓋逐
便無大意也。從隨所樂入以下。明
卽起惡也。從我見如是以下。第三結不忘
言忘則致禍。不忘得福。故受不忘。從
主世尊以下。章中第三立誓斷疑。就中亦
四。第一佛前立誓。第二從此語時
下。明花出聲爲證。言有聲必有言。故
聲證言非虛。有花必有實。故以花證
行必果。第三從彼見妙花以下。明衆疑得
斷仍發願。第四明佛爲賜&T047368;。可見。從
時勝鬘復於佛前以下。自分行中第三。三大
願章。歸依。受戒旣殊於昔。故願亦更發
。遠期常住法身於昔日願身滅智亡
中開爲三。第一明願作願。第二從
此善根以下。正發三願。第三從爾時世尊
以下。明佛述成。以此實願者。通言以我今
三大願也。明大士立懷。非但自爲
必先爲物。故云安慰衆生。一云。實願者。必
其行。就第二正發三願中。自有三願。第
一願願正法智。正法智者。謂上住之智。
第二願願衆生。第三願願法。第一
第三二願。要就自行兼明化他。中間一願
化他幷顯自行。卽與上十大受同。第
三如來述成。可見。而此三願。竝是住前之
願。而言受諸願者。此但取住前諸願。非
八地以上願也。從爾時勝鬘白佛言
下。明乘體中。第二擧二章他分行。二章
卽自爲二。第一攝受正法章。明萬善出生
。言八地以上一念心中。能生五乘諸善。第
二入一乘章。收入一義。言總取能生八地之
行。所生五乘諸善。皆入一乘。一往釋攝受
正法。能攝萬行之心爲攝受。所修之善當
理非邪故言正。爲物軌則故言法。而釋
此攝受正法種種不同。或云。夫善皆能攝生
衆生諸行故。自凡至聖皆取以爲攝受正
。或云。外凡之善皆以相心而作故。不
攝受正法。但內凡以上可取。或云。內凡
猶未得眞解故。亦未取。但初地以上正
是眞觀故。從此可取。而今所須者。八地以
上一念之中。備修萬行之心爲攝受。所修之
行當理非邪故言正。爲物軌則故言法。初
地以上七地以還之行。實是眞無漏故亦應
正。爲物軌則故亦可法。然但一念之
中不備修萬行。亦未竝觀。故猶不
受之名。且臨文自證。若盡幷取七地以下
以爲攝受正法者。那得菩薩所有恒沙
諸願。一切皆入一大願中謂攝受正法。所
言自分他分以此爲辨也。就中初開爲二。
第一從初訖有大功德有大利益者。明願攝
第二從勝鬘白佛言我當承佛神力章。
行攝受。私釋少異。此章正以出生義
宗。但物聞上三願便謂願極於此。故一往
初訖有大利益。先明七地以下恒沙諸願
皆入八地以上一念願中。若論其至極。正
於此。第二從勝鬘白佛我當承佛以下。
正明出生義。第一明願攝中亦有二。第一
正明願攝。第二明如來讃成。就第一正明
願攝卽有三。第一明勝鬘受命。第二明
佛許說。第三從勝鬘白佛以下。正明願攝
承佛威神者。外形端肅曰威。內心難測曰
神。而今承者。直是如來許己有說恣其所
。非異術相加木石使能言之。前三章
威。但從此章乃請威。則所
自分他分亦可證。調伏大願者。心恒附
調伏。無德不期爲大願眞實無異者。言
佛昔願異也。又云。如佛所說無異。
許聽可見。第三正明願攝。恒沙諸願皆入
一大願中者。一願謂八地以上一念心中願。
言七地以下恒沙諸願皆入八地以上一念
願中。故云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者。
一願體與萬行正法。卽是八地以上一念
上用。故云攝受正法眞爲大願也。從佛讃
勝鬘以下。明願攝中。第二如來讃成。就
亦有五。第一讃其現德。第二從汝已長夜
以下。歎其往因。第三從汝之所說以下。歎
其所說與諸佛。第四從我今得無上菩
以下。歎說與釋迦。然釋迦卽入諸佛
但是一化之主。故更別擧。第五從如是我說
以下。歎攝受正法所有功德。不得邊際者。只
是攝受正法理深幽遠。說不盡。故云
得邊際。如來智慧辯才亦無邊際者。釋疑。若
攝受功德不邊際者。亦應能解此理
。誰以此理爲說衆生耶。故釋曰。佛智從
無邊理而生故。佛智亦無邊際。今以無邊
際之智還照無邊際之理。爲阿難。所以
稱爲一切種智。從何以故以下。仍釋佛智
邊際。標疑云。何以如來智惠亦無邊際
耶。釋曰。此攝受正法之理。有大功德利益
故所生佛智亦無邊際也。亦釋。何以攝受
所有功德無邊際者。此攝受正法。上能感
種智。下能化衆生。如是功德利益。說不
盡。故不邊際也。從我當承佛神力
下。第二明攝行。私云。正明出生義。又開爲
二。第一正明行攝。第二從爾時世尊於勝
鬘所說以下竟章。亦明如來讃成。就第一
正明行攝又分爲三。第一先出行攝之體
亦可能生之體。第二從譬如劫初成時以下。
正明出生義。第三從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
法者以下。明相卽以釋物疑。第一中亦有
三。第一受命。第二許聽。第三從白佛以下。
正出行體。皆可見。廣大義者。謂行體也。一
云。牒前句。從則是無量以下。皆釋廣大
八萬四千法門。餘疏有&T047368;。而今不&T047368;。就
二明其出生義凡有四譬。分爲二。第一初
二譬明法能出生。第二後二譬明人能出生
以知者。前二譬直言攝受正法。而不
善男女。後二譬卽合中皆言善男女。就第一
法能出生中二譬自分爲二。第一雲興
譬。明其蔭覆之義。言八地以上攝受正法。能
覆衆生貧人。亦第二有大水譬。明其洗
蕩之用。言八地以上攝受正法。亦能洗蕩衆
生垢累。就第一雲譬卽開合爲二。譬中卽
四句。初句譬如劫初成時。譬八地以上眞
身初建。第二句普起大雲。譬應身說法。此
二句皆爲能生接受譬。第三句雨衆色雨。
能生五乘因。第四句及種種寶。亦譬
五乘果。此二句皆爲所生五乘譬。第
二合譬。有三句。初句如是攝受正法。併
上能生中劫成・雲興二譬。言八地以上眞身
初建垂應化物。則義同劫成・雲興。第二句
雨無量福報。退合上所生中及種種寶。言八
地以上攝受。能生五乘果。卽義同種種
。第三句及無量善根之雨。超合上所生中
衆色雨。言能生五乘因卽義同衆色
。就第二大水譬開爲三。第一開比。第二
合比。第三雙結開合。比中亦有四句。初句又
如劫成時。亦比八地以上眞身初建。第二句
有大水聚。亦比應身說法。此二句亦皆爲
生攝受比。第三句出生三千大千界藏者。
能生菩薩大乘。第四句及四百億種種類
州比能生四乘。第二合比。卽有五句。初句
如是攝受正法。亦併合上能生中劫成大水
二比。言八地眞身初建垂應說法。卽義同
劫成有大水聚也。第二句出生大乘無量界
藏一切菩薩神通之力者。合上所生中出生
三千大千界藏。第三句一切世間安穩快樂。
人乘上四百中一百州。第四句一切世
間如意自在。擧天乘上四百中二百州。第
五句及出世間安樂。擧二乘共合上四百中
三四百州。明二乘同出三界故共合也。劫
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於中出者。第三雙
開合。劫成取開比之初。天人本所未
合比之末。出世間安樂是天人本所
得。比取其初。合取其末。中間爲略故云
。皆於中出者。雙結大千界藏及四百億類
州皆從劫中而出。亦天人本所得皆從
攝受而生也。此二比有三可辨。一爲本作
比。卽二比皆云劫初成時。故文意皆同。二
迹作比。前比普興大雲。後比有大水聚。
故意一文異。三爲所生比。前比合人而
因果。後比辨人而合因果。故文意皆異。
然亦無大意。但聖人說法。互擧而明也。從
又如大地以下。明出生中第二明人能出
成。就中亦有二比。自爲二。第一名重擔比
八地以上大士荷負衆生之義。第二名
寶藏比。明八地以上大士爲衆生蘊藏之
。就第一重擔比卽開合爲二。就開比
二。第一初二句爲八地以上能負人
比。第二從何等爲四以下。爲所負法
比。有四句。一大海比菩薩。言廣抱
卽如大海抱納無窮。故以爲比。二諸山
緣覺乘。言眞高出亦如衆山之高。故以
爲喩。三草木比聲聞乘。言其頭數繁多如
草木。故以爲比。四衆生共比人天乘。人天
乘但在生死中。如衆生處處受生。故以爲
況。第二合比分爲三。第一正合。第二結合。
第三讃歎能負人。就第一正合中亦有二。
第一合能負人比。第二合所負法比。踰彼
大地者。地唯負形。不大士兼負形神
惡修善。故云踰彼大地。第二合所負
法唯倒合。先合衆生比見。從聲聞
下。合上草木比。從緣覺以下。合上諸山比
大乘以下。合上大海比。言八地以上大
士能負五乘衆生。則義同大地負此四種
也。第二結合。可見。從世尊以下。合中第三
歎能負人亦可見。友是相救爲義。然請
而後救卽非眞友。故云不請之友。菩薩
物如慈母就嬰兒。故云爲世法母。從
如大地有四種寶藏以下。第二寶藏比明
地爲衆生蘊藏之義。卽開合爲二。開比中
亦有二。第一正比。第二結比。正比中亦有
二。第一初二句爲能蘊藏比。可見。第二
所蘊藏法比。有四句。無價比菩薩乘
上價比緣覺乘。中價比聲聞乘。下價比
天乘。是名有四種寶藏者。第二結。就第二
合比亦有三。第一正合。第二讃歎。第三明
卽。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蘊藏比。第二
所蘊藏比。得衆生四種最大寶者。解有
。第一解言。五乘之善。義屬衆生。八地大
士備之在心。故言得衆生寶。第二云。八地
以上大士得化四種衆生之寶。故云
衆生寶。第三云。攝受正法由化四種衆
而得。故言得衆生寶。第四解。四種衆生
善根。竝由八地菩薩得。故云得衆生寶
而第一第二解。但言本末異。大意似同。
第三第四解。但其處得上下各異。故語意皆
不同。且第四解。於文卽便。但此未所蘊
。然以後結文推亦所是也。第三解。好
卽好矣。但其取之甚遠也。第一第二隨念爲
用。而四種寶中。唯無價最上。那得皆是最
上者。以勝兼劣故。通稱最上。又云。餘三始
終會成上價。故通稱最上。從何等爲四
下。第二合所蘊藏法。從無聞以下。合上下
。從聲聞以下。合上中價。從緣覺以下。
上上價。從大乘以下。合上無價。從
以下。合中第二歎。從世尊以下。合中第
三明卽。而前重擔譬。但結而不卽。今此
寶藏譬卽而不結者。前重擔譬卽言
負。於事可難。而負非他身。故卽義可
信。所以結而不卽也。寶藏譬況言寶。
故卽義難明。而非以身負。故於事可易。所
以卽以不結。且前重擔譬旣言踰彼大地。今
此寶藏譬。直言得衆生寶。此亦同此意也。
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以下。正明
中。第三明相卽。以釋物疑。上正明出成
中。前二比明法能出成。後二比明人能出
成。物謂人非法法非人。二體各異故。今致
比亦不同。又因此廣生諸疑。諸萬行正法
於攝受正法。攝受正法異於波羅蜜。故
此相卽釋也就中開爲二。第一從
攝受正法卽是波羅蜜。先明法法相卽。第
二從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說大義以下。明
人法相卽。然疑本但在人法。此情卽一往難
遣。所以先明法法相卽。因令稍解。後明
法相卽。以遣之也。就第一法法相卽中
二。第一萬行正法卽攝受之心。第二從
異波羅蜜以下。明波羅蜜卽萬行正法。就
第一中卽有五句。初二句雙牒。中二句雙
無異。後一句雙明相卽。初攝受正法。此
所攝萬行正法。後攝受正法。此牒能攝之
。無異正法者。明能攝之心無所攝萬
行正法。無異攝受正法者。明所攝萬行正法
能攝之心。正法卽是攝受正法者。明
萬行正法卽是攝受之心。次應攝受正法
卽是正法。經文闕也。言八地以上旣是法身
故。以萬行正法心。以心爲萬行正法。心
法一體更無二相。故云萬行正法卽是心。心
卽萬行正法也。七地以下未法身。且不
一念備修。故不然。第二明波羅蜜卽萬
行法。分爲三。第一正明相卽。第二從何以
以下。擧六度法正法卽波羅蜜義。第
三從是故世尊以下。結卽義。無異波羅蜜
者。謂攝受正法無於波羅蜜也。攝受正
法卽是波羅蜜者明卽。文不足亦闕也。第
二擧六度正法卽波羅蜜。標疑云。何以
正法卽是波羅蜜耶。正釋曰。八地大士欲
機度物。故一念之中修此六度。而此六
度行當理非邪故卽是正。法爲物軌則
卽是法。無相修行故卽是波羅蜜。故云卽正
也。此中六度皆以此意釋也。彼者謂
彼八地以上。從是故以下。第三結卽義。從
世尊我今以下。明相卽中。第二明人法相
。又分爲三。第一正明人法相卽。第二從
何以故以下。亦釋相卽義。第三從何等爲
以下。出三分。攝受正法者。亦牒。
上句牒法。下句牒人。無異攝受正法者。謂人
於法。無異攝受正法者。謂法無
。此二句雙明無異。次應卽。文不足亦
闕也。所以知此明人法相卽者。此則言
受正法善男女故也。第二釋相卽義。標
云。何以人卽法耶。釋曰。八地以上人爲
受正法三種分。此捨之心卽是攝受正法
之心。卽以此心旣成此行人。然則此攝受
正法之心。安得於捨此三種分。第三
三分。因上焔之也。又分爲四。
第一正明三分義。第二從世尊如是以下。
嘆捨三分。第三從世尊又善男子
下。明三分時節。第四從世尊我見攝受
正法以下。引佛爲證。就第一正明
。卽有二。第一直總擧三分。何等爲三。
謂身命財是。第二從捨身者以下。別出
分體。從捨身以下。別明捨身。從捨命
下。明捨命。從捨財以下。明捨財。舊釋。捨
身謂自放爲奴。捨命爲人取死。今云。捨命
捨身皆是死也。但建意異耳。若如身餓
。本在捨身若義士見危授命。意在
。捨財謂身外之物。後際等者謂未來。未來
則無際。謂常捨明矣。又云。金剛心爲後際
離老病死者。謂分段生死。無有變易者。謂變
易生死也。此言得者。謂令衆生也。功德
法財非世財五家共有。得一切衆生殊勝
供養者。語少倒。應養殊勝一切衆
。或順文直釋得人天殊勝供養。從世尊
以下。第二嘆三分見也。從世尊又
善男子以下。第三明三分時節。言夫護
法之功在法將滅。滅而更興。護功乃顯也。
中有二。第一正明三分時節。明
法欲將滅必以正道心乃可也。
第二從入法朋者以下。明佛賜&T047368;時捨
三分。皆可見也。從世尊我見以下。出
分義中。第四引佛爲證。證行虛也。從
爾時世尊於勝鬘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讃成。
中亦有二。第一讃成。第二從是故以下
結歡。就第一讃成又開爲二。第一直述。第
二別述。就中有三。第一擧力士譬
天乘。第二擧牛王譬二乘。第三擧
彌山王譬七地以還大乘。三中卽有
開合皆可見。攝受正法謂八地以上萬行
中之一行。以攝取心者謂萬行之心。七地以
還亦能捨身命。但形於八地以上一念。備修
□□故云不捨。就第二結勸亦有四。一廣
勸二廣結三略勸。四略結。開示衆生謂人
天乘。卽對上力士比。敎化衆*生謂二乘。卽
上牛王比。建立衆*生謂七地以還。卽對
上須彌山比。此皆廣勸。如是大利結人天
。如是大福者。結二乘。如是大果者。結
地以還大乘。亦對三譬結。此名廣結。從
勝鬘我於以下略勸。從是故以下。略結可
見也。從佛吿勝鬘汝今更說以下。明
分行中。第二一乘章。明總收能生攝受。所
生五乘皆入一乘。就中初開爲二。第一正
皆入一乘。第二明一體三寶。一乘是一
體三寶之因。一體三寶是一乘之果。欲
果一體爲況因一。故第二擧一體三寶。明
果旣是一。則因一明也。且夫昔日梯橙三寶
及五乘之別。同是方便之說。非是實說。今
則旣會五乘於一乘。同爲常住一果之
。故亦明昔日*梯橙三寶非是究竟。唯今
日常住一體爲歸依之極也。然一是無二之
稱。乘是運出爲義。釋一義。義家種種不同。
一云。一則本無。但欲三故。故云一也。二
云。一是果一義。乘是因名。言因中善品雖
種種。終必歸於一果。故以果義一因。謂
之一也。三云。一與乘皆是因名。因中善品
復種種不同。而其流義一故。故云一。第
一解好則好矣。但疑。十方淨土無三乘之別
亦應一乘之道。而十方淨土皆說
。若爾那得但欲三故一也。但第二
第三釋皆可用。然今義家多就因一
釋。仍辨者。不自度物爲
先。等流佛果。稱爲大乘。化物爲患。但求
自度。臧彼無實。名曰小乘。大乘一乘大意
復同。所以少異。大乘猶是三中之別名。
一乘則無三二之稱。波若。維摩雖大敎
而不一乘。是其所以也。爲例一乘
亦應二。果義一家云。大是果名。爲
果爲大。因一家云。亦是因名。言菩薩不
自度與物等流。卽運心廣大。故云大也。若
乘體。善有二種。一報善。二習善。報善雖
重令輕之能。但匿金剛以還
於佛果。故只是緣由。不正體。故今但以
習善體。又解與善。解是乘之本。善是乘
之末。今就末爲乘不本爲乘。何則道有
通不通。若以解爲乘則乘名不廣。善卽乃
至一稱南無是善。故乘名卽廣。所以
只就末爲乘體。又凡夫向三有善。亦不
乘體。何卽又乘是爲生死。期常住果
凡夫向三有善。但期三界之內常住
故亦不乘體。若論收會。會三善
三執。又云。善卽今昔雖殊卽是一善。
理無會。但敎則立名義各異。故會之入
一。所以文則言。正法住正法滅爲大乘
說。三執如前。就第一正明一乘。又分爲
三。第一從初訖出世間善法總會五乘。第
二從如世尊說六處以下。別會二乘因。第
三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以下。卽會
二乘果。前攝受正法章。但取能生之心
攝受正法。不所生五乘之行。卽取義
盡。今此章盡取能生所生。皆入一乘故。
先有總會也。人天未別求。亦未
小之名。則因總會理自可足。七地以還本
來求佛自爲大乘。無重會。但二乘爲
信。莫別因果。所以慇懃重會也。
然上攝受正法章。唯明八地以上攝受之義
故。所言他分理自可證。而今此章盡取
生攝受所生五乘皆爲一乘。卽所言他分何
以爲證。釋曰。解文雖爾所名他分亦有
。何則就實爲論。定位以上已信一乘之
。況乎七地。然就敎爲談。初地以上七地
以還。斷結觀境爲二乘齊。故於一乘義
明了。若論明達。唯在八地以上。所以此
章亦云他分行也。就第一總會中卽有
二。第一佛命說。第二勝鬘受勅而說。前攝
受正法章。每言勝鬘先請求說。今此章
佛自先命者。前章旣是他分深行。不敢自宣
故命而說也。上來其所說莫理。無
疑。所以不其請先命更說也。汝今更
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者。更應諸佛
所生能生皆入一乘也。就第二勝鬘奉
旨而說卽有二。第一先會能生。第二從
尊如阿耨達池以下。會所生。就第一會
亦有二。第一正會。諸二釋會。卽是摩
訶衍者。明能生攝受之心。卽大乘心
也。第二釋會。明所生旣一。則能生安得
也。此似所生。而擧所生以釋能生。非
所生。就第二會所生亦有二。第一
二比正會。第二結卽大乘。就第一八河
卽有開合。阿耨達此言無熱龍。龍居
。故因爲名。池在崑崙山頂。其水四面流
出八河。八河之水卽是池水。更非異水。內合
於大乘。所生四乘卽是大乘。更無異乘
此比明其始生義。第二合可見。第二種子
比。明種子依地而生。種子卽是地大。內合
四乘依大乘增長故。亦卽是大乘。又釋。依
地生種子。種子不地。依大乘五乘
五乘不大乘。若爾但是兩物不相離。那
一。釋曰後還爲地也。此譬明其終成
第二合可見。世間者謂人天。出世間者謂七
地以還大乘。然所以只就七地以還
者。七地以還大乘。昔日入於三中故仍爲
合也。從是故以下。會所生中第二結。此
中大乘謂七地以還大乘也。從如世尊以下。
第二別會二乘因。又分爲五。第一擧六處
總會。明昔日學小。有此六處故。會之入
一。六處。一敎有興衰二戒有得離。三人有
始終。合爲六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別會
敎有興衰。第三從波羅提木叉以下。別會
戒有得離。第四從是出家以下。別會人有
始終。第五從阿羅漢以下。擧果況因。如世
尊說六處者。總唱六處。此六是生盡智無生
之處。次列六處。正法住正法滅。此二明
敎有興衰。此是二乘得果之緣。正法住謂
佛滅度後五百年中。餘風未毀。此句明興。
正法滅者。謂五百年後像法中。此句明衰。波
羅提木叉比尼。此二句明戒有得離。此是
二乘得果之因。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
此句明善。*比尼此言滅惡。此句明離。
言戒有得善滅惡之用。出家受具足。此二句
人有始終。此是禀敎行善之人也。有
家辭親離俗受三歸。此明始。受具
足謂白四羯磨備律儀戒。此明終。此六句
六處。爲大乘故說此六處者。正總會。從
何以故以下。第二別會敎有興衰。先會
後會滅可見。此何以故通下爲標。從波羅
提木叉以下。第三別會戒有得離。就中卽
四。第一明波羅提木叉*比尼一體。第二
正會。*比尼者卽大乘學此句是。第三從
以故以下。釋會。明佛旣是大。從佛出家受
戒。安得大。第四結。從是故以下是。可
見。從是出家以下。第四別會人有始終
亦有三。第一明是大。第二從是故以下。明
非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是大非小。言
佛旣是大。依佛出家。那得是小。而所以唯
木叉比尼明相卽者。正法興衰前後異時。出
家受戒始終非一。所以不相卽。木叉*比尼
卽同體一時。故卽也。從阿羅漢以下。第五
果爲況。就中亦有二。第一立兩章門。第
二從何以故以下。釋兩章門。阿羅漢歸依
於佛者。明善法未滿。阿羅漢有恐怖者。明
惡未除。就第二釋中亦有二。先釋惡未除
章門。於一切無行者。謂無三界外治道之行
怖畏想住者。謂未變易生死故。怖畏想
胸。次擧比爲釋。如人執劍欲來害己者。
言怖畏亦如是。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者。結。
言變易未盡故非究竟樂。從何以故以下。
第二釋善法未滿章門。依不求依者。明
依德求依他。次亦擧譬爲釋可見。
如是以下合。亦可見。從世尊阿羅漢
下。正明一乘中之第三。別會二乘果。就
開爲六。第一從初訖去涅槃界遠。奪其所
得四智及涅槃果。第二從何以故下。釋
之意。第三從何以故有二種死以下。擧
種生死第二意。第四從何以故有煩惱
以下。擧二種煩惱第三意。第五從世尊
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以下。歷結前四
。第六從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結入一
。今第一奪四智及涅槃果。四智者。一我生
已盡智。二梵行已立智。三所作已辨智。四不
受後有智。此四智及涅槃果。二乘自謂已得
今勝鬘謂猶未滿。故奪也。若四智不究竟
則是道諦不足。亦是有爲果不周。若涅槃
究竟則是滅諦不滿。亦是無爲果未極。
旣未滿未極。便向趣佛道。然則應奪明矣。
有餘生法不盡者。煩惱爲受生之法。故云
生法。以煩惱盡盡智之境。今煩惱猶有
餘。所以照盡之智不究竟也。故有生者。似
無生智。此以生不盡煩惱未盡。非
無生智。此句奪其盡智。有餘梵行成故
不純者。明三界治道而非一切治道
滿。故云不純。境卽未純。則照境之智那得
究竟。此句奪其梵行已立智。事不究竟故當
有所作者。辨是事之訖。猶有三界外治道
修故。云當有所作。境有修照境之智
那得滿也。此句奪所作已辨。不度彼故當有
所斷者。奪其不受後有智。不度彼者。言未
變易生死。當有所斷者。言當無明住
地應斷。旣有生法。猶應受生。生旣未盡。
境之智那得窮也。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
者。奪其涅槃果。以不斷故者。謂未無明
住地。惑旣未斷。猶有變易生死那得涅槃
何以故以下。第二釋與奪之意。昔日如
來已言究竟。今日勝鬘更奪。則與奪相錯。理
釋也。標疑云。何以故。如來昔日已言
究竟。而今勝鬘奪耶。釋曰。昔日如來與者。但
是方便。非是實說。今日勝鬘奪者。究竟唯
如來二乘。故此何以故通下爲標。
中凡有五事。初言一切。次言無量。次
不思議。次言。蓋是逐便無別所
。觀察擧智。解脫擧斷。四智釋智。蘇息釋
解脫。無爲凝然故。爲蘇息處也。從何以故
有二種生死以下。第三擧二種生死以釋
第二奪段。二段云。佛昔與者。旣是方便。勝
鬘今奪則究竟在佛。二乘未故。所以擧
種生死。以釋與是方便。奪由未極之意。標
疑云。何以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
二乘耶。釋曰。生死有二種。一分段死。二
變易死。佛昔但因分段而言究竟。故云
方便爲與。未除變易故。究竟唯在如來
二乘。就中有四。第一立二種死章門。第
二從分段死者以下。釋二種死章門。第三
二種死中以下。正釋昔以方便與之
。第四從非盡一切以下。正釋究竟非
二乘。三界中亦有聖人。而今從多爲
明。故云虛僞衆生。七地以下未變易。但
本受名。故八地以上名阿羅漢辟支佛
也。究竟無上菩提者。金剛心是因中最究竟。
若辨生死凡有四種。一者以有漏業因。
四住地煩惱爲緣。所感之果。身色妙麁有
別。壽命長短有期。名爲分段生死。二者以
無漏業因。無明住地煩惱爲緣。所感之
果。身無形色。命無期限。但以明代闇。念念
新易者。名爲變易生死。三者以有漏勝善
因。三界餘習爲緣。所感之果。猶有形色
壽命有限。似同分段念念生滅。亦同變易
名爲二國中間生死。四者初流來時。在三界
無漏業。但以闇惑相傳而受生死。名
初流來生死。然卽六地以還乃至三途。雖
念念生滅之義。形質有別。壽命有期。國
家有定。故皆分段生死。八地以上雖
數期限。但約他爲明。前念爲因。後念爲
果。新新改易。故皆是爲變易生死七地菩
薩雖形色。但非正結所感。故不分段
復念念生滅。猶有形色。故不變易。踟
蹰兩楹故。名爲二國中間生死。初流來時
無漏業故。不變易。未三界取
故。不正分段。唯以闇識相續念念下墜
故。別立爲一種生死。今約分段變易中間三
種生死十二諦。約初流來唯有苦集二
。所以大合有十四諦。或云。初流來時。或
佛修道得佛故。亦有滅道二諦。所以
猶有十六諦。而今釋不然。初流來時。入
方起取相。乃別苦樂滅道。卽無
滅道二諦明矣。二國中間緣非正使。初流
來時。未斷結。則不以證佛究竟。且若
相收攝。二國中間屬於分段。初流來時屬
變易。然卽要在分段變易。所以勝鬘但就
段變易究竟不究竟之意。從二種死
以下。第三正釋昔與是方便之意。釋曰。
昔日但因分段。而言四智究竟故。從
盡一切煩惱以下。第四正釋究竟非
之意。釋曰。非一切煩惱是究
故。而推尋此中文外文。只釋究竟非
二乘。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但以
自去。本義從二種死中以下。結第一奪。先
佛昔與。從非盡一切以下。結今日勝鬘
。從何以故以下。別會二乘果中。第四擧
二種煩惱。以釋第三段二死兼除不除之意
中開爲二。第一直擧二種煩惱釋。第
二從煩惱有二種以下。出煩惱體相。標
云。何以如來能除二死。二乘未除耶。釋曰。
煩惱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二無明住地煩
惱。如來已盡二種煩惱故。二死兼除。二乘
唯盡四住地煩惱故但除分段生死。就
二出煩惱體相。又分爲四。第一正出二種
煩惱體相。第二從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
以下。格量二種煩惱功用勝負。第三從
如取緣以下。明其潤業不同。第四從世尊
如是有愛住地以下。明斷除之義。就第一
正出體相。又自有二。第一釋四住地惑
第二從世尊心不相應以下。釋無明住地
。刹那心者。謂識心。相應者。謂受想行等。
心不相應者。根本竝無四心相應。無始者。無
於己。從此四住地力以下。出體相
之第二。量功用。就中又分爲五。第一
四住地劣。第二從世尊如是無明住地
下。明無明住地勝。第三從譬如惡魔以下。
比明勝。第四從恒沙等數以下。釋無明
住地勝。第五從如是世尊以下。結勝。一切
上煩惱者。恒沙上煩惱。從無明住地上生。
亦障衆生行之上故。謂之上煩惱。依種者。
別相煩惱依通相而有。謂之爲依。通相煩
惱能生別相。稱之爲種。依取五住地家起
煩惱。種取四住地根本取相。次擧無明住地
正明劣。從世尊以下。第二明無明住地勝
前反覆爲二。於有愛數四住地者。有愛
謂無色惑。又數色反數以下色愛欲愛及見
一處。足爲四住地。第三擧比明勝。卽有
合可見。從恒沙等數以下。第四釋勝。久住
者。遠作根本也。此就生明勝。二乘不
斷唯佛菩提智能斷者。就斷明勝。菩提智
謂空解也。此未明斷。借斷明力。一云。金剛
心斷惑已盡。名爲佛。故云如來菩提智
。從如是以下。第五結勝可見從又如取
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三。明其潤業
不同。又分爲四。第一明四住地惑潤有漏
而生三有。緣者謂四住地惑。言此惑能
業取果。爲果之緣也。有漏業因者。通言
善惡諸業。第二從如是以下。明無明住地
惑潤無漏業變易生。第三從此三地
下。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受生。此三地
者。此三界地。彼三種者。彼三乘人。意生者。
變易生。身生者。分段生也。及無漏業生者。卽
謂業生。一云。上言意生。直談變易果生。故
此言無漏業因而生。又上雖三地
有色無色。故更重擧二生以顯之也。依
無明住地者。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物
無明住地。但爲變易緣。不分段
故云有緣非無緣。從是故以下。第四結
明住地潤無漏業變易生。從世尊如是
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四。明斷除之義
又分爲三。第一明二種住地業不同。可見。
第二正明斷除。佛地所斷者。通言佛地一切
功德。佛菩提智所斷者。偏擧斷結空解。第三
釋。標疑。何以言唯佛地能斷。二乘不斷歟。
釋曰。二乘唯除四住地。亦無漏不盡。無漏
不盡者。謂未盡證無漏也。不得自在力者。
謂未盡證無漏。故不得自在力也。明旣未
證未自在。故不無明住地也。亦不
作證無漏不盡者卽是無明住地者。明
無明住地故應證不證也。應證者。無
斷可證也。一云。無漏不盡者。應無之漏不
盡也應無之漏者。謂無明住地。故卽下云
無漏不盡者卽是無明住地。而生此中釋。作
標疑佛能斷。正釋以二乘不斷。蓋互通
釋也。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以下。別會
乘果中之第五。歷結前四重。上來四段但承
上事卽釋。而不悉明其之相。故此更簡而
結也。卽分爲四。第一從初訖名向涅槃界
上第一段奪四智及涅槃不滿。第二從
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段明究竟唯在
是二乘。第三從世尊於此起煩惱
下。結上第四擧二種煩惱以釋第三二死兼
除不除。第四從世尊不受後有智有二種
下。結上第三段擧二種生死。以釋第二究竟
不究竟。本義云。從此下。結前第二唯如來究
竟。二乘不究竟。就中分爲四。第一結二乘
不究竟。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如來究
。第三從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以下。釋
二乘不究竟。第四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
如來究竟。若爾只結第一第二。不
第三第四而已。且已結更釋。釋結則無窮。此
少不宜。故不須也。第一結上第一四智及
涅槃不滿。上直言不滿故。今結七德不滿
故奪也。七德不滿者。一智慧不滿。二斷不
足。從以不知見故以下是。三解脫未滿。從
以不斷故以下是。四淸淨未圓。從名有餘淸
以下是。五功德未滿。從名成就以下是。
六智境不周。從以成就有餘以下是。此前
六結奪四智。七涅槃未極。從是名以下是。
此結涅槃果。而所以第六事牒前第三
四五事者。第二已牒第一。第三已牒第二
而第四不第三。第五不第四。所以此
六中併牒也。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
。明究竟在佛非二乘。就中卽分爲
二。第一先結佛究竟。第二從世尊若無明住
以下。結二乘非究竟。上直言究竟唯在
佛。故今結七德滿足。故云究竟以對二乘
七德不滿。分文爲八。一以初四一切
。明智境滿足以對上第六智境不周。二
二無常涅槃滿足。以對上第七涅槃不
滿。無常壞。調分段生死有身壞命也。無常
病。謂變易生死。雖身壞命。猶有念念遷
移義自病也。三以無覆護。無依。明依歸德
滿足。此不上。上無蔭蓋無覆。傍無
力授無護。無依者。謂變易衆生。無依亦輕
無覆護也。四擧法身等以釋涅槃滿足
初擧法身。亦不上。次擧波若以對上第
一智慧不滿。次擧解脫以對上第三解脫不
滿。次擧淸淨以對上第四淸淨不滿。次擧
三點以結七德滿足。此何以故通下三德
標。法無優劣者。本義云。諸佛法身無
也。波若解脫淸淨釋等亦同此。而今釋。
是對小乘涅槃三過。昔日小乘有餘無餘二
種涅槃。通有三過。一不俱。二不滿。三不等。
三德優劣故不等。三德不共故不俱。三德未
究竟故不滿。所以名少分。今日涅槃無此三
。皆是一等。故云常住涅槃界。是故涅槃一
味等味。謂明解脫味者。一味謂波若。等味謂
法身。言此涅槃通名三德也。涅槃無翻家
義卽明。涅槃含衆義也。亦可。昔日涅槃不
卽三德常住。今日涅槃卽三德常住。故云
是一味等味也。前結二乘不滿。不歸依
法身。此結如來究竟。不斷與功德。蓋
互擧爲明也。從世尊以下。第二結二乘不
究竟。就中又分爲四。第一正明二乘未
無明住地。故不三味。所以不究竟也。第
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不斷無明住地
一味。第三從是故無名住地以下。仍明
明住地爲衆惑之本。第四從如是過恒沙
下。結無明住地爲衆惑之本。第一可見。就
第二釋中卽有二。第一明斷不斷。第二
得不得。應斷者。謂別相無知。應得者。
謂諸行及別相知見。應證者。謂無知之斷。
是故以下。明無明住地爲衆惑之本。略
十二以明其相。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
者。明修道應斷者皆由無明住地生。此
一句總明。下十一句明障諸境上煩惱皆
無明住地而生。彼者。彼無明住地能生
心上煩惱。一云。彼者卽謂彼心。從如是過恒
以下。第四結無明住地爲衆惑之本。皆
因無明住地者。恒沙本無。而因住地生。
故云皆因。恒沙亦有生之義。卽住地助
發故云皆緣。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第
三結上第四擧二種煩惱第三二死兼除
除。所以在第三處結者。上結二乘不
究竟。以無明住地結。故逐便遂結
也。上第四擧二種煩惱二死兼除不
中。本有四。第一出煩惱體相。第二明*格
量力用。第三明潤業不同。第四明斷除。今
但略不第三潤業不同。餘三皆結。從
無始無明住地。結第一出煩惱體相。從
世尊若復過於以下。結上第二*格量力用
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於此起
煩惱刹那心刹那相應。擧四住地。世尊心不
相應無始無明住地。擧無明住地。上第二
*格量力用本有二。一四住地劣。二無明住
地勝。今但結無明住地勝。卽而四住地劣自
去。上中卽有法說比喩。今結中亦有法說比
。可見。上直言無明住地力勝。故此明
煩惱成壞皆以無明住地本而結也。如是
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上直言佛地所斷
佛菩提智所斷故。此明如來因果旣滿故能
而結。就中卽有三。第一明因滿故能斷
第二從法王法主以下。明果滿故能斷
第三從是故以下結。皆可見。一切煩惱謂
根本通相煩惱。上煩惱謂支條別相煩惱。然
位爲論。所作已辨。梵行已立。本在金剛
以還。而今以佛果法身梵行智所作
已辨。蓋就通門明。從世尊不受後有
下。第四結上第三擧二種生死以釋第二
究竟下究竟。上直言如來二死兼除。二乘但
其一。故今簡結如來旣伏四魔。是故言
二死皆除。二乘不四魔。是故但除
。本義云。從此以下。結收入一。就中卽有
二。第一先結如來二死兼除。第二從世尊
阿羅漢以下。結二乘但除其一。就第一先
如來二死兼除亦有二。第一正結
來旣伏四魔。是故二死兼除。第二從得不思
以下。擧萬德二死兼除。不受後有智
有二種者。將欲二死兼除不除。故先以
此不受後有智首。二種者。一如來不受後
有智。二二乘不受後有智。降伏四魔者。天魔
是惡緣。煩惱魔是惡因。陰魔死魔是惡果。明
如來旣伏此四魔故二死皆兼除。出一切世
間者。謂分段變易二世間。爲一切衆生之所
瞻仰者。明旣伏四魔出二世間。故爲
切衆生仰慕。然則二死兼除明也。從得不思
以下。第二擧果上諸德以證二死兼除
明旣有是尊德。寧復未二死。從世尊
阿羅漢以下。第二結二乘但除其一。就
亦分爲二。第一明二乘但除分段因
生死。第二從世尊以下。亦明但因
自謂已得第一果。是故但除其一。度生
死畏者。謂畏度分段生死也。次第得解脫樂
者。明次第三界惑也。無惑理自可
故解脫樂也。作是念者。明此謂已離
死怖畏生死苦也。此卽二種不受後
智中。亦一種智。結是故二乘但除其一
世尊以下。第二明亦因此謂已得第一
。觀察時者。謂照四諦時。一云。照四諦
時。自能推理仰觀第一應得處。從世尊彼
先所得地以下。別會二乘果中之第六。結
一乘。本義云。此前料簡佛出。非是一乘
結三乘以爲一乘。就中卽有四。第一明
二乘在因時。自知究竟。第二從何以故
以下。釋自知。第三從是故以下。正結入一
。第四從得一乘者以下。仍明一乘所得
果義。彼者。彼二乘人。先者。謂得五方便。三
果。四向。不愚於法者。不常住之理。不由
於他者。不他敎。第二釋。何以自知。釋曰。
實爲論。理無三故也。是故三乘卽是一
乘。正結入一。第四明果義。因一旣竟。宜
所得果相。故仍明之也。就中有二。第一直
所得菩提果。第二擧菩提涅槃法身三德
相卽義。所以明此相卽者。物聞
。便謂一乘只得菩提餘德。故須
相卽也。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明
究竟因而得也。法身是法。如來是行者。其
義似別。所以更擧相明卽也。隨果再擧
亦再明也。法身是萬德之正體。一乘爲法身
之正因。所以偏擧法身。以明因究竟也。從
世尊如來無有限際時住以下。章中第二擧
一體三寶以成因一。言所感之果。旣是一
體。則因一可證。就中初開爲二。第一從
是有限依。將欲今日一體最極。故先
別體非是究竟。第二從若有衆生以下。
正明今日一體最極。就第一先明別體
亦開爲二。第一從初訖作無盡歸依。先歎
別體中一佛寶。何則雖復別體不一體至
。但一佛寶卽是一種。理無下。所以先
別體中一佛寶是歸依之本也。第二從
住歸依者以下。正明別體法僧二寶非
。昔日別體旣是方便。今日別體正是實說。
實不實皆不今日一體最極。故云
究竟也。就第一先歎中卽有五。一明是常
。二明是大悲。三勸大悲。四勸
住。五結。皆可見。後際謂衆生盡作佛。而衆
生無盡作佛。則如來常住明矣。就第二正
法僧二寶非究竟四。第一先列。第
二從此二歸依以下。正明二依非究竟。第
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二依非究竟。第四從
是故以下。結究竟。本義云。從初訖謂如
來應等正覺也。明今日一體爲歸依之本。而
今不須。梯橙三寶。卽所說經敎不大小
皆爲法寶。學敎之人。亦不大小。皆爲
。而今擧勝兼劣故。唯稱一乘三乘人
也。而昔日雖大乘。未一乘。以一乘
法寶。唯今此經也。說一乘道乃得法身
法身上更無一乘法。然則法寶之極。
唯在法身。故云一乘究竟法寶也。
僧非究竟。可見。第四結亦可見。從若有
衆生以下。第二正明今日一體至極。就
五。一明今日一體法僧卽是歸依如
。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故依法僧
依如來。第三從何以故下。亦釋何以是
一體。第四引佛爲證。第五從若如來
下。明昔日不一乘之意。是二歸依者。謂
一體法僧二依爲是。非此二歸依者。別體二
依非比也。是歸依如來者。今日一體
法僧卽是如來故。又解言。因調伏發心歸
依法僧者。謂依別體法僧。是二歸依非者。
謂別體二依爲非。上已非別體法僧非
。而此更擧者。欲非明是也。此二歸依
者。謂今日一體二依。是歸依如來者。亦明
故。所以知此下明一體法僧者。上已
別體故也。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者。
第一義謂三德四義。本義云。此二句偏明
體佛寶最勝。然若別體亦可。而一體何別最
勝。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者。明
一體法僧及三德四義卽是究竟歸依如
也。本義云。從此二歸依以下。結一體三
歸依同是究竟。第二釋。何故依法僧卽歸
依如來。曰。三依卽是一體故。本義云。何故同
是究竟。卽一體故。第三釋。何以是一體。以
一乘而得故。是一體也。第四誰其如是說。
佛爲證。然別體三寶。則其名體各異故。
理自可別。但一體何以爲別。釋曰。常住法
身爲佛寶。此法身能爲物軌則。自爲法寶
又此法身則能與理和合。亦爲僧寶。若辨
歸依。爲其習解斷惑。則別體可先。但不
旨歸。必一體爲要。今勝鬘唯欲旨歸
本故。非昔梯橙唯欲今日一體也。第五明
昔日不一乘之意。理旣如是。何故昔日
猶明三耶。故云。此是如來隨衆生機方便
而說。就實爲論。卽是一乘無二乘。本義
云。從若如來以下。明一體三寶中。遂結
一乘。第一義者。經云。說一乘是說第一義
。說三乘是說世諦義也。從世尊聲聞
緣覺以下。正說中之第二。擧八章以明
。言夫善不自生。必由境起。故有作無作
二種聖諦。皆是一乘之境也。大意雖爾。好
此下。外文則無上明究竟不究竟。所
以私懷亦可。擧境證究竟。曰二種聖諦皆是
修善之緣。而二乘但觀一種聖諦。如來二皆
已達。觀境旣爾。則所證未究竟明矣。就
開爲二。第一前四章總明境界。第二後四章
別明境界。總取有作無作二種聖諦。無所
簡除。皆爲一乘境。故名爲總。簡除三諦。唯
無作滅爲極。故名爲別。就第一總明境界
。有四章。一無邊聖諦章。二如來藏章。三
法身章。四空義隱覆章。就第一無邊聖諦章
開爲五重。第一牒二乘所得卽是有作四諦
第二從無有出世間以下。明上上非二乘
。第三從世尊金剛喩者以下。明第一義
智亦非二乘分。第四從出尊聖義者以下。
聖義亦非二乘分。第五從聖諦者以下。
諦亦非二乘分。第一。初觀聖諦者。謂始
有作四聖諦也。以一智者。言以一有作
諦智也。斷諸住地者。謂斷四住惑。四斷智。
謂斷。因智得惑斷。故云斷智。亦可。以四諦
下結四斷智。功德作證者。謂無爲功德。
亦善知此四法義者。謂四諦義明少分觀
也。從世尊以下。第二明上上非其分。無
有出世間上上智者。昔明阿羅漢金剛心是
學中之極。以爲世間之上。羅漢果心名爲
。今旣明二乘未滿故。亦非上上也。四智
漸至者。以智釋上上。明智體未滿更有
所至。及四緣漸至者。擧境釋上上。更有
無作四諦應至。言智境皆未竟。那得上上
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者。擧佛眞上上
以證二乘非上上。佛智圓極無更至。故
無漸至。從世尊以下。第三明第一義智
其分。就中有六句合爲三雙。第一雙牒
是非。明第一義智是佛非二乘。第二從
尊以無二聖諦智以下。雙釋是非。先釋非。
後釋是。第三從世尊若壞一切以下。雙結
是非。先結是。後結非。皆可見。金剛爲喩佛。
斷諸住地。謂四住地。從世尊聖義以下。明
聖義其分。卽有二。第一直明其分
第二擧有量及少分釋。可見。從聖諦者
以下。第五明諦非其分。卽有二。第一直明
其分。第二明是如來諦。非諦者。苦集非
其諦。亦非功德者。謂滅道非其諦。第二明
是如來諦見。諦是審實爲義。故云是佛
二乘分。而無作諦亦復可然。但有作諦何
其分耶。雖復作諦亦不如來深達。故
其分。何者。所言二乘。觀有作四諦
三界惑。亦是方便。就實爲論。觀有作四
。斷三界惑。正在七地上。從聖諦者以下。
第二如來藏章。爲八聖諦甚深。上直明
二種聖諦唯是如來非二乘。而未
甚深之所以。是故此擧如來藏二種
聖諦。今日此八諦說於如來藏。藏旣甚深。則
八聖諦豈得深。故云二種聖諦唯在
是二乘。就中開爲五重。第一直擧
來藏八聖諦甚深。第二從若於無量
下。擧如來藏與法身。勸八聖諦。第三
從如是難知難解以下。仍廣明八聖諦名體
。第四從如是無作四聖諦以下。結無作
聖諦唯在於佛。第五從世尊非壞法故名爲
苦滅以下。料簡二滅諦。就第一擧如來藏
八聖諦甚深亦有三。第一直嘆甚深。第
二從何以故以下。釋嘆。第三從如來藏處
以下。結嘆。此說甚深如來之藏者。言於
如來藏也。說聖諦義者。明此八諦依
如來藏而說也。如來藏處甚深故說聖諦亦
甚深者。無作滅諦卽如來藏。所以甚深。兩
苦兩集能隱此藏。二道一滅能顯此藏。則其
隱顯之所以難明。故亦皆甚深。從若於無
以下。第二擧如來藏及法身。勸八諦
物聞聖諦甚深唯佛境界。便謂。然則若非
都無信。當復爲誰而說此諦耶。所
以擧此如來藏及法身信。曰無作滅諦卽
如來藏。此藏顯爲法身。若能信此如來藏
及法身。卽能信此八諦。所以勸之也。且
如來藏旣是甚深非識所量。卽謂此如來
藏已超惑累獨自淸淨。故知非識境界。所
以亦明此如來藏隱在煩惱之中
。若能無於隱義者。亦能無於顯法
。若能信此隱顯之義。卽能信八諦。昔日
理在惑中。又二聖諦中。唯明一種聖
。皆是方便之說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
藏卽信法身。第二從於說如來藏以下。
正明能信如來藏及法身卽應八諦。藏
卽旣是隱。但就藏可難。所以傳取顯時法
勸也。從如是難知以下。第三出八諦
名體相。上來直稱二種聖諦。但未其名
體相。故此故廣明之。就中亦分爲八。第一
總唱二種聖諦。第二從何等爲說二聖諦
下。列二聖諦名。第三釋會有作有量。說作
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此二句是。第四
何以故以下。釋以名有作有量。第五
是故世尊以下。擧二種生死及二種涅
。釋二種聖諦。第六從說無作聖諦義
以下。釋無作無量。第七從何以故以下。
以名無作無量。第八從如是以下。總
二種聖諦。前三重可見。第四釋名。疑云。
何以名有作有量耶。釋曰。非因他能知一切
苦者。因他。謂二乘七地。言非此因他人能
三界內外一切苦集滅道也。故名其人有
作有量。所以其所照諦亦名有作有量也。第
五擧二種生死涅槃釋。是故世尊有爲生
死無爲生死者。境旣從人必有有作無作之
。故生死亦從人則有有爲生死無爲生死
也。二乘七地名有爲人。分段生死是有爲人
所知。八地以上名無爲人。變易生死是無
爲人所照。故云有爲生死無爲生死也。有
爲生死卽是有量苦集。無爲生死卽是無量
苦集。八地以上亦能照分段生死。但就
地未變易生死故。因爲別也。涅槃亦如
是有餘及無餘者。境與生死皆從人得名。
故涅槃亦從所證人卽有有餘無餘二種
也。二乘七地名有餘人。有餘人所證名有餘
涅槃。如來名無餘人。無餘人所證名無餘
涅槃。有餘涅槃卽兼有量滅道。無餘涅槃
卽兼無量滅道。說無作聖諦義者是說無量
四聖諦義者。第六釋會無作無量。從何以
以下。以名無作無量。疑云。何
以名無作無量耶。能以自力知一切者。明
八地以上入法流水念念自知也。亦從
名。故云無作無量也。但滅諦那得
者。是謂仰信。非現知也。從如是
下。第八總結。如是八諦如來說四諦者。八諦
之中。昔日如來爲二乘七地。但說有作四
。又云。三界內外雖八諦。如來合爲
也。夫今此二種聖諦合有十名。三界內諦。
有作有量有邊有爲有餘。三界外諦。無作無
量無邊無爲無餘。凡此十名亦可。當體爲稱。
而今此中只從人爲稱也。二乘七地稱之五
。八地以上皆名五無。而二乘七地稱
者。皆因未竟。三界外事更有作爲
也。八地以上稱五無者。亦皆因修習已極。
更無新造稱。則可推也。八地以上亦
皆照三界內事。但就七地不三界外事
別也。當體稱者。三界內集道二諦。自爲
苦滅二諦。苦滅二諦從作因生。故名
。且此四諦亦未其源。故名有餘有邊
有量。苦集道三諦當體自生滅。故名有爲。一
滅諦從有爲因得故。亦從因爲稱。三界外
諦集道二諦。雖作義。但作用微不
內之現。故受無作名。何則前念爲因。後念
果。念念新易。難作相。苦滅二諦亦從
無作因得。故亦得無作。本義云。苦滅二
諦。當體不果。故名無作。然則三界內
苦滅二諦。亦應無作。故不須也。四諦理盡。
且窮其原。故言無量無餘無邊。一滅諦體
生滅。故言無爲。三諦皆從滅諦稱也。
如是無作四聖諦以下。章中第四結
聖諦唯佛究竟。八諦名體旣竟。宜
。故更結如來究竟此理也。就中卽
四。第一明唯佛究竟。第二從非阿羅漢
以下。明二乘究竟。第三從何以故以下。
二乘非究竟。第四從何以故以下。釋
佛究竟。非下中上者。下謂聲聞。中謂緣覺。
上謂七地。明此三種人得究竟涅槃也。
又云。上謂佛。非三種人皆得。唯佛一得也。
第四釋佛究竟。疑云。何以唯佛究竟耶。知一
切未來苦者。苦佛已過。但約二乘未
來苦言。故云竟如也。亦可。知
切衆生未來苦。斷一切煩惱。謂根本。上煩惱。
謂枝條。集以業煩惱體。故云攝受
。滅一切意生身陰一切苦滅作證者。謂滅
諦通三界內外。故言一切。但道不顯。又云。
所攝受。明無漏業爲煩惱攝受也。一切
集者。總收前業煩惱集。滅一切意生身
陰者。謂滅諦。一切苦滅作證者。疑道諦。一
云。所攝受。謂四住地也。從世尊以下。章中
第五料簡二滅。餘六諦雖深淺之殊。同
是有法。理自可別。但二滅諦難其相。所
以料簡曰。昔滅是無。今滅妙有。滅名雖
指各異。就中卽有二。第一明昔滅非眞。
第二從言苦滅以下。明今滅是有。非壞法
者。謂斷煩惱。明煩惱滅眞滅。名
無始無作無起者。明無生。無盡離盡常住者。
無滅。此明三世法。自性淸淨離一切
煩惱藏者。雖壞滅自然離於煩惱。明
無始二種解。一云。此滅諦是本有。故言
無始。二云。就果論。果非三世法。故云
。從世尊過於恒沙以下。章中第三名
身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二如來藏章
八聖諦。云若能信如來藏卽能信
。信此二者亦能信八聖諦。更謂此如來
藏與法身必是異體。故云藏卽能信
。若是一體豈復重擧。所以今明隱爲如來
。顯爲法身。隱顯雖殊。卽是一體。更無
地。就中又分爲三。第一明如來藏與
法身卽是一體。第二擧智證一體。第三明
如來藏非二乘境界也。過於恒沙不離不脫
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者。擧
來藏法身。過於恒沙者。明煩惱過恒沙
也。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者。擧
法身如來藏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者。
第二擧智證一體。明智卽是一。境何有二。
煩惱故藏爲不空。已離煩惱故法身
空。所以照藏爲如來藏智。照法身
如來空智。照藏照法身智。卽終是一體智。
智卽是一。所照之境那得異體。第三明如來
藏非二乘境界。明此如來藏理深玄微非
乘所識也。亦昔日不爲說故。本所見不
得。本義云。如來藏章。法身章。更無別文
附明。已顯不別出。又云。從過於恒沙
下。入第九空義隱覆章。此是明境之眞實而
昔以空義隱覆而不顯也。從世尊有二種如
來藏空智以下。總明境中第四。名空義隱
覆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三法身章云
如來藏。顯爲法身。卽是一體。又擧智證
一體。便生疑。理旣如是。昔日何意不說。或
此智昔未。方今乃得故爾耶。故釋曰。照
智。本來常有。但昔日非其時。故不說。以
苦空無常等隱覆而不顯也。就中有二。
第一正明智則本來常有。第二從此二空智
以下。明時故不用。就第一直明智有
三。第一直明智有。第二擧三若空境
智有。第三擧四不空不空境智有。有
二種如來藏空智者。謂如來藏智法身智也。
直云二種如來藏智亦足。何故稱空智者。
境有空不空。智卽只是一空智。故言空智
有。從此二空智以下。第二明時故故
用。就中有三。第一假設擧愚抑二乘。第
二正明時故不用。第三從一切苦滅
下。明唯佛得證。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
來者。假設擧愚抑二乘。此二智非其聞分
一云。諸大聲聞者。聖共位中諸菩薩也。四不
倒則如常釋。是故以下結。言有此所以
故不說。是故二乘昔不見不聞也。從一切
苦滅以下。第三明唯佛得證。而此文來意難
明。蓋言如來無四倒。修一切滅苦道者。是
已修。非今修。從世尊此四聖諦
下。明乘境中第二。擧四章別明境界。上四
章雖復明境每言但直非二乘分。未
可依之極。所以從此下。明八諦之中簡
七諦。無作四諦中唯一滅諦依之極。故云
別明境界。四章者。一一諦章。二一依章。三
如來藏章。四自性淸淨章。第一一諦章者。將
依之極故。簡除有作無作中三諦。但
一滅極也。就中初開爲三。第一料
八諦。唯一滅爲極第二從此滅諦過一切衆
以下。歎一滅諦甚深。第三從或有衆生
以下。勸一滅諦。就第一料簡中卽有二。
第一立兩章門。三是無常一是常。三是無常
者。謂兩苦兩集兩道。一是常者。謂無作一滅
諦。有作滅諦旣是無爲。無除。卽是斷
無不取。所以不用。以不數也。然上
二種涅槃有作無作。旣云二乘七
地名有餘人。有餘人所證名有餘涅槃。有餘
涅槃卽兼有量滅道。如來名無餘人。無餘人
所證名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卽兼無量滅道
今此但取一滅亦除道諦。此二相違。何故然
耶。釋曰。道有二種。一因道。二果道。上就
談故。無餘涅槃卽兼無量滅道。此就
因道明故。簡除道諦唯取一滅諦
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二章門。先釋
常章門。後釋常章門。釋無常門中亦有二。
第一正釋。第二結。就常章門亦有釋結
是故以下結皆可見。從是滅諦以下。第
二歎一滅諦甚深。就中又開爲三。第一直
凡夫二乘竝非所望。從凡夫識者以下。
簡二人雖同不見而不見不同。第三從
邊見以下。廣釋凡夫二見。二乘淸淨之相。生
盲都不衆色像。故譬凡夫。七日嬰兒能
餘物。但不日輪。故譬二乘。第二不
同可見。就第三廣釋中卽有二。先釋凡夫
。後釋二乘智。就凡夫識亦有二。
先釋二見。後釋顚倒。釋二見中亦有五。一
直出二見。我見妄想者。妄計卽離二我。卽
故生斷。離故生常。第二列二見之名。所謂
常見斷見是。第三從見諸行無常以下。擧
生死涅槃二見。二見者。計生死神明都
。計生死有涅槃。第四從於身諸根以下。
色心二法二見。二見。色壞生斷。計
不斷常。第五從此妄想見以下。明二見
於中道。彼義謂中道義。過與不及。則二
見皆通有。從顚倒衆生以下。釋顚倒見。
一切阿羅漢以下。釋二乘智。□□亦可
見。從或有衆生以下。章中第三勸一滅
。就中亦有三。第一明佛語正見
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以起此四想
正見。第三從於佛法身以下。結勸。波羅
蜜因果有二。此中所明皆是果彼岸。口生謂
敎而生。正法生謂藉理而生。法化生謂
敎會理化凡爲聖。餘財者七財。佛已先
得。故今隨後得故云餘財也 從世尊淨智
以下。別明境中第二。名一依章。正明
一滅諦爲衆可依之極。就中開爲四第一欲
今日一滅諦爲依之極。故先明二乘智
其境界。第二釋其境界。第三從爲彼
以下。明昔依爲非。第四從世尊一依者
以下。正明今日一依爲依之極。況四依智
者。是謂五方便中依四諦智者也。一云。
佛爲五方便人四依道。故云四依智也。
第二釋。標疑云。何以言其境界耶。釋曰。
三乘初業於彼義但當覺當得。非現覺得
故。一云。疑云。何以相違與上一乘章云
乘初業不於法耶。故釋同。上言不愚於
者。是謂當覺當得。非是已得已覺之謂
也。第三明昔依爲非。爲彼故世尊說四依
者。明昔日正爲二乘故說此有作四諦。此
四依是世間法者。明極依也。第四正明
今日一依爲依之極。一切依上者。通言
界內外八聖諦中。此一滅諦爲上也。出世間
上上者。只就無作四諦。唯此一滅諦爲
也。第一義依所謂滅諦者。更出其體。一云。
一切依上者。只就有作四諦上也。從
世尊生死者以下。別明境中。第三名顚倒
眞實章。此章來意者。前一依章明今日無作
一滅一切依上。出世上上爲依之極。物聞便
然卽出惑之後方爲物依惑爲
依。所以今釋。無作一滅卽如來藏。生死神明
如來藏相續不滅。非但出惑方爲物依
惑中已爲依也。就中又開爲八。第一
直明生死依如來藏。第二明藉理而說名
善說。第三從生死生死者以下。明生死
二法能藏如來藏。第四從世間言說故
下。料簡生死與如來藏。第五從是故
下。結生死依如來藏。第六從世尊不離不
以下。明衆生依藏得建立。若無藏理
苦求樂。第七從世尊如來藏者
下。明如來藏非三世法。第八亦從如來藏
以下。明如來藏異於橫計。今第一。世尊
生死者依如來藏者。生死卽是顚倒。如來藏
卽是眞實。今明一切衆生皆有眞實之性。若
此性則一化便盡與草木殊。由
故相續不斷。終得大明。故云生死依
來藏。此中如來藏若以理爲正因。皆以
如來藏。若以神明正因。皆以當果事
如來藏。本際不可知者。夫生死非
。但逐藏爲論。故本際不可知也。何則此
藏非三世法。以三世生死依。必從
。卽不可知。又云。生死非終始。但終始
測也。本際謂衆生之原。第二藉理而說。
名爲善說。可見從生死生死者以下。第三
生死能藏如來藏。就中亦有二。第一先
生死義。第二正明生死二法能藏如來
。重言生死者。欲生死二義故。上爲
生。下爲死。重擧之也。一云。上牒前語。下
下爲釋。諸受根沒者。諸根皆有通相領
。謂之爲沒。次第不受根起者。不通相
領緣之根。次第而起也。第二正明能藏
來藏。言此藏理非自欲藏。俱以生死二法
藏也。從世間言說故以下。第四明生死
藏異。若得生死藏。卽與生死混然爲
一。故明生死與藏異也。先明生死。後明
藏義。從是故以下。第五結生死依如來藏
不離不脫以下。第六明衆生必依藏得
建立。若無此藏無有厭苦求樂。就中自
三。第一直明藏得建。第二從若無
下。明無藏不建。第三從何以故以下。
建。四不皆明惑也。又云。藏
體眞實不離斷脫。與理不異也。從世尊
如來藏者以下。第七明藏非三世法。無前
際者。謂未來。不起者。謂現在。不滅者。謂過
去。從如來藏者以下。第八明藏異於橫計
也。從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以下。別明
境中第四。名自性淸淨章。此章來意者。
物聞上第三如來藏章云此如來藏在惑之
已爲物依但出惑方爲物依卽生
疑。若爾此如來藏必爲生死被染。何尊爲
依。若言染。旣是隔別。奈得相依。所以
今釋。此如來藏自性淸淨。雖惑中。不
生死染。但隱覆而已。就中初開爲二。第
一勝鬘自說。第二如來述成。就第一勝鬘自
說中又開爲四。第一將染不染先會
種藏。第二從此自性淸淨以下。明染不染
定。第三從何以故以下。擧世近事難定。
爲況遠理。第四從唯佛世尊以下。推明於
。第一先會五種藏。一如來藏。蘊在
故名藏。亦含當果故名藏。二法界藏。謂
佛果含照法界。又云。是常住法性。三法身
藏。謂法身含萬德故名藏。四出世間上上
藏。五自性淸淨藏。前一後一就隱時稱。
中三就顯時稱。隱顯雖殊卽是一體。從
此自性淸淨以下。第二明染下染難定。容
塵煩惱。謂四住煩惱。上煩惱。謂恒沙上煩惱。
言此如來藏爲此煩惱染不染難
。何則旣是自性淸淨。何得染。猶在
那得不染。故云不思議如來境界也。從
何以故以下。第三擧世近事難定爲況
。就中卽有二。第一明實法道中無染。第
二明相續道中有染。疑云。何以難知耶。刹
那善心非煩惱所染者。實法道中善心前滅。
煩惱後生。旣不相及。安得染。刹那不善
心亦非煩惱所染者。不善心起卽是煩惱。有
何煩惱更來相染耶。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
惱者。觸猶及也。煩惱自滅不後心。心亦
煩惱。旣不相及。竟有何染。第二明
續道中有染。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者。相續
道中假名染。言以前善心不滅轉爲
。惡有前之義。言世間近事染與不染
是難定。況乎佛性深理。豈可定爾。從
性淸淨以下。第四推明於佛見。從勝鬘
夫人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述成。就中有二。
第一直述其上所說卽然難定也。第二
如是二法以下。出能信此難定理。自
性淸淨心而有染汚難可了知者。言藏爲
染難了知也。有二法難可了知者。
二法謂藏理世事也。謂自性淸淨心難可了
知者言藏理染不染難可知也。彼心爲煩惱
所染亦難了知者。謂世事染不染難知也。
然勝鬘自難說故。推明於佛。而佛亦更
其語而已者有二意。一事中作論亦似
染。二理中作談亦不染。所以更述其語
已也。從如是二法以下。第二出
定人。上勝鬘旣言定。此如來亦言
定。卽爲信無據。所以擧能信人信莫
疑也。就中有三。第一總明深解者能信諸
凡難信。第二從若我弟子以下。正出能信
。卽是信順二忍菩薩。第三從此五種巧便
以下。結能信。就第二正出中卽有二。第
一直出二忍章門。第二從隨順法智者
下。釋順忍。若我弟子隨信信增上者。信信
忍章門。信增上者。謂登住之信。信中之上也。
依明信已隨順法智而得究竟者。順忍章門。
而疑只是順忍章門。隨信信增上者。只是擧
順本也。第二釋。唯釋順忍。一觀觀察施設根
者。謂五根假施設。意解者。謂六識。境界者。
謂六塵。此是十八界觀。二觀觀察業報者。謂
因果二觀。三觀觀察阿羅漢眠者。謂無明住
地惑觀。四觀觀察心自在樂禪樂者謂智禪
二觀。智慧照境住放爲樂。五觀觀三乘神
通力觀。從此五種以下。第三結能信。入
大乘道因者。明大乘道爲佛作因。又云。八
地以上是大乘道。信順二忍是大乘因。信如
來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謗深義者。言此人前
能信佛語故。得是五種觀之利益。所以
此五觀之力。今亦能信此難定之理也。
 從爾時勝鬘以下。正體中之第三。擧
子一章御乘人。乘體乘境已竟。故此擧
眞子一章三忍菩薩受此乘而行也。本
義云。從若我弟子以下。入眞子章。就中有
二。第一如來但擧信順二忍故。名爲略明
眞子。從此下。勝鬘備擧三忍。故名爲廣明
眞子。而如來欲此經功於勝鬘故。但
略明信順二忍。合爲勝鬘眞子章也。隨
用。就中初開爲三。第一勝鬘請說。第二
如來命說。第三從白言以下。正說。更有餘
大利益者。上已明乘體及境。而未行乘
。故言更有餘大利益。亦可。上如來擧
染不染人利益。故仍言更有餘通行此
人利益。就第三正說中開爲五。第一總
三種人。第二從何等爲三以下。別列三種
。三種人。若爲別。第三從除此諸善男子
以下。明調伏惡人。言勝鬘自能以王力
及天龍力而調伏之也。第四從爾時勝鬘
以下。明說竟致敬。第五明佛述嘆。卽是有
二。第一嘆其調伏惡人。第二從汝已親近
以下。嘆說非今。此義者。通擧體境及行
乘人諸義也 從爾時世尊放勝光明以下。
經中第三流通說。又開爲三。第一明如來將
通此經於舍衞國。第二從爾時世
八祇洹林以下。正明流通。第三從時天
帝釋白佛言以下。列十六名成題目。就
第一還舍衞亦有二。第一直唱還。第二
勝鬘以下。明奉送。亦可。身出城而送。亦
可。但心送而已。還入城亦然。就第二正明
流通。又分爲四。第一明將欲附囑先集衆。
第二從向天帝釋以下。爲衆復廣說此經
第三從說已吿帝釋以下。附帝釋通天
。第四從復吿阿難以下。附阿難通人
。帝釋是佛檀越。常爲法之主。阿難是
佛親侍。兼復多聞。所以附屬此二人也。就
第三列十六名成題目卽有七。第一明
帝釋請經名。第二從佛吿帝釋以下。如來
經功德。第三從憍尸迦以下。許說戒聽。
第四從時天帝釋以下。奉旨。第五從佛言
此經以下。正列十六名成題目。然此經
旣以上十四章正體。則名亦應十四
而今列中倍二合有十六名。一名勝鬘師子
。如是受持。二名復次憍尸迦。此經所說。
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而此二名更
別體。前一名但是通以人名其所說
一敎。後一名亦總取其所說理此經
然此十四章卽其名體各異。不以題
。所以擧此二名以爲首題也。經題云
鬘師子吼。此擧第十五名。一乘大方便方廣。
第十六名。第六從憍尸迦今以此說
下。重勸流通。第七從帝釋白佛言以下。奉
旨而受行也
勝鬘經義疏卷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