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衆經目録 (No. 2148_ 靜泰撰 ) in Vol. 55

[First]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148
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


 釋靜泰撰 
夫文字即解脱眞場。摽不二之宗。名句稱波
若玄扄。開唯一之路。是以法籍馳簡。詔百億
而同文。至教驅轍。環大千而共軌。玉箱花題。
炳發天城。金牒寶詞。昭彰龍宇。自悲雲西起。
慈液東飛。肇漸昭於周星。終大明於漢日。蘭
騰欝乎首唱。竺什欣然嗣武。於是三乘警轡
八藏張門。懸二耀之高暉。亘兩儀之長久。曩
屬當塗。龍駭典午。鳧驚函谷。風&T056921;道鏡如
隱。金淩水鬪。性珠俄逸。遂有論參經語。疏渉
論名。乘紊大小。教齊凡聖。亦有黄巾之醜。混
莊釋爲同源。素褐之首。格儒佛爲泒緒。叨天
侮聖。肆虐胸襟。顏子摽光淨之談。尼父牓儒
童之稱。進退惟谷。首尾陷機。竊負神器。偸安
智識。波旬妄説。邪辯亂眞。疑僞之興寔由於
此。庸庸之輩。握魚目而&MT04984;驪珠。皎皎之流。揚
濁涇而分清渭。開士所以扼腕高僧以之長
息者也。晋道安創裁目録。齊法上亦爲條例。
非無小異。張置大同。莫不以單譯居第一。重
翻處第二。梵集配第三。別生安第四。疑僞充
第五。位雖列五繕寫唯三。良以別生與本部
不殊。疑僞固非留限。芟夷蕪穢。洗拂塵瑕。坦
矣法疇。差無稂莠。我皇馭暦。道應天飛。廓五
梵而論都。奄四州而作后。披十善以陶化。憑
五衍而貞風。廣樹仁祠。大隆教義。顯慶年際
西明寺成御造藏經。更令隱錬區格盡爾無
所間然。律師道宣又爲録序。殷因夏禮無革
前修。於三例外附申雜藏。即法苑法集高僧
僧史之流是也。頗以毘賛有功。故載之云爾。
皇太子列耀紫微。承扉閶闔。銑華雲蔚。瑤
躬岳峙。内精七淨。外暢九言。挹梓圖恭。佩瑜
端孝。爰崇淨域薦祉二皇。元良三寶。永貞四
衆。龍朔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勅令於敬愛道
場寫一切經典。又奉麟徳元年正月二十六
日。勅取履味沙門十人。惠概明玉神察道英
曇邃等。並選翹楚尤閑文義。參覆量挍首末
三年。又置官寮是塗供給。勅使洛州長史銀
青光祿大夫南康郡開國公韓威。判官洛州
司功參軍李亮。臺使鄭州司士參軍盧行訥。
判官王屋縣尉鄭祖均等。精加撿覆。寫舊經
論。七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三十一卷。又寫
大唐三藏法師新譯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
百三十五卷。合新舊八百一十六部。四千六
十六卷入藏。其有古來有目而無本者。合三
百八十二部。七百二十五卷。隨訪隨寫。眞所
謂偉哉法寶。内外無瑕。洞矣法流皎鏡深淺。
純一無雜具足清白而已哉。並毫疎寒兎。紙
落秋蒲。題華碧字。軸貞香木。所冀天衣銷石
不墜斯文。地墨窮界微言尚在。紹隆之福囑
累之功。伏惟皇帝繼天理物。乘虬制寓。河砂
衍壽。海滴覃基。中宮葛蕈固本。摎木垂芳。曦
魄清襟。虹電流感。儲君儀風。象室晅日。春居
道契吟銅睟温。玉裕宸柯。帝萼藩國。維城内
宷外寮肅朝。清野霄形。荷法橋之濟。永隔邪
津。履識承惠炬之輝。長遵正術。靜泰不惟鄙
昧。輒撰斯文。敢事加損。還循舊轍。三章久
布。畫一承風。明誠古人。請袪雜藏。恐文溺質
用除濫觴。合成五卷。次之於左
衆經目録 隋沙門法經等撰
都合二千二百一十九部六千九百九十四卷
單本源來一本
更無別翻
 合四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八十
三卷
 右第一卷
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
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三百二十四部一
千一百一十六卷
賢聖集傳賢聖所撰
翻譯有源
 合五十部一百八十六卷
二千七百
八十九紙
 右第二卷
已前二卷三分 合八百一十九部四千八十六

入藏見録六百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三十二
卷。仁壽二年。勘定三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
貞觀九年。奉行二十部二十一卷。貞觀九年。
於闕本内訪得入藏。翻得六十部。六百七十
卷。貞觀已來玄奘見所翻。顯慶四年西明寺
奉勅寫經。具録入目施。一十五部六百六十
四卷。顯慶已來玄奘法師後所譯得龍朔三
年敬愛寺奉勅寫經具録入藏
別生於大部内
抄出別行
 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
八卷
 右第三卷
疑僞名雖似正
義渉人造
 合二百八部四百九十六卷
 右第四卷
已前二卷二分 合一千一十八部一千七百
八十三卷不須鈔寫
闕本舊録有目
而無經本
 合三百八十二部七百二十五
卷 請訪
 右第五卷



衆經目録卷第一
 隋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沙門法經等撰 
單本源來一本
更無別翻
 合四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八
十三卷
  大乘經單本 一百九十一部一千二百六
十二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一千八
十七紙
 晋義熙年佛
  陀跋陀羅共法業等於楊州譯 成五十
  卷
大般涅槃經四十卷七百二
十紙
 北涼沮渠世曇無
  讖共慧嵩等於姑臧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一萬二
千紙
 唐世玄奘
  於玉華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或三十卷六百十
九紙
  後秦鳩摩羅什共僧叡等於長安逍遙園
  譯一名大品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六百
四紙
 北涼曇無讖於
  姑臧譯
大方等日藏經十卷或十五卷
二百四紙
 隋開皇年耶舍
  於大興善寺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