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出三藏記集 (No. 2145_ 僧祐撰 ) in Vol. 55

[First] [Prev+100]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比丘尼。僧知人數。還白大僧云。比丘尼凡有
若干。於某祠清淨説戒。普共聞知。如是三白。
比丘尼便自共行籌説戒。如法僧事曇充云大齊
説律六十日
竟尼亦寄聽若遇説戒亦
寄聽戒唯不與舍羅籌耳
七月十五日。各於所止處受歳如法。遣三人
詣所依僧。承受界分齊耳。其餘如僧法此與尼
戒違將
是不
知也
比丘尼當三受戒五百戒。比丘尼滿十二
歳。乃中爲師。初受十戒時。索二女師。當使持
律沙門授戒。乃付女師。令教道之。次受二百
五十戒。年滿二十。直使女三師授之耳。威儀
俯仰。如男子受戒法無異也彌離尼受六法無三
師沙彌亦無三師二
師而已耳六法云二
百五十謬傳之
受戒後周一年無誤失。乃得
受戒。五百戒後受戒時。三師十僧。如中受時。
直使前持律師更授二百五十事。合前爲五百
耳。直授之不。如中受時問。威儀委曲也。戒文
如男子戒耳。事事如之。無他異也授戒立三尼師
一持律比丘僧
授戒場四住屋下此言十僧後授
不委曲與授文反未詳所出也
  摩得勒伽記第十四   出經後記
宋元嘉十二年歳在乙亥。楊州聚落丹陽郡
祙陵縣平樂寺三藏。與弟子共出此律。從正
月起。至九月二十二日草成。二十五日寫畢。
白衣優婆塞張道孫敬信執寫
  善見律毘婆沙記第十五  出律前記
齊永明十年歳次實沈三月十日。禪林比丘
尼淨秀。聞僧伽跋陀羅法師於廣州共僧禕
法師譯出梵本善見毘婆沙律一部十八卷。
京師未有。渇仰欲見。僧伽跋陀其年五月還
南。憑上寫來。以十一年歳次大梁四月十日。
得律還都。頂禮執讀敬寫流布。仰惟世尊泥
洹已來年載。至七月十五日受歳竟。於衆前
謹下一點。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覺流涙
  千佛名號序第十六出賢
劫經
 沙門竺曇無蘭抄 
賢劫經説。二千一百諸度無極竟。喜王菩薩
仍問。今此會中寧有大士得此定竟。入斯八
千四百諸度無極。及八萬四千度無極法。入
八萬四千諸三昧門乎。佛答言有。不但此諸
開士也。當來賢劫一千如來。亦得入也。除四
正覺。喜王白佛。唯願世尊。説諸佛名字姓號。
佛爲喜王説諸佛號字。號字一千數之有長。
而興立發意二品重説。皆齊慧業而止。以此
二品檢之。有以二字爲名者。三字名者。有以
他字足成音句。非其名號。亦時有字支異者。
相梵本一耳。將是出經人。轉其音辭令有左
右也。長而有者。或當以四五六字爲名號也。
興立發意不盡名。自慧業以下難可詳也。余
今別其可了。各爲佛名。意所不了則全擧之。
又以字異者注之於下。然或能分合失所。深
見達士。其有覺省。可爲改定。恕余不逮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十



出三藏記集雜録卷第十
 建初寺沙門釋僧祐撰 
宋明帝勅中書侍郎陸澄撰法論目録序第一
齊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録序第二
釋僧祐法集總目録序第三
釋迦譜記目録序第四
世界記目録序第五
薩婆多部師資記目録序第六
法苑目録序第七
弘明集目録序第八
十誦律義記目録序第九
法集雜記銘目録序第十
雜録序
夫靈源啓潤則萬流脈散。玄根毓萌則千條
雲積。何者本大而末盛。基遠而緒長也。自尊
經神運秀出俗典。由漢屆梁世歴明哲。雖復
緇服素飾並異跡同歸。講議讃析代代彌精。
注述陶練人人競密。所以記論之富盈閣以
仞房。書序之繁充車而被軫矣。宋明皇帝。
摽心淨境載飡玄味。迺勅中書侍郎陸澄。撰
録法集。陸博識洽聞苞擧群籍。銓品名例隨
義區分。凡十有六帙一百有三卷。其所閏古
今亦已備矣。今即其本録以相綴附。雖非正
經而毘讃道化。可謂聖典之羽儀。法門之警
衞。足以輝顯前緒昭進後學。是以寄于三藏
集末。以廣枝葉之覽焉
  宋明帝勅中書侍郎陸澄撰法論目録序
第一
論或列篇立第兼明衆義者。今總其宗致不
復擿分。合之則體全。別之則文亂
置難形神援譬薪火。庾闡發其議。謝瞻廣其
意。然桓譚未及聞經先著。此言有足奇者。宜
掇附也
牟子不入教門而入縁序以持載。漢明之時
像法初傳故也
魏祖答孔是知英人開尊道之情習生貽安則
見令主弘信法之心。所以有取二書指存兩
事。又支遁敷翰遠國述江南僧業故兼録
即色遊玄論支道林王敬
和問支答
辯著論支道林
釋即色本無義支道林王幼
恭問支答
不眞空論釋僧肇
本無難問郗嘉賓竺法汰難
并郗答往反四首
 郗與法&MT04537;
郗與開法師書   郗與支法師書
心無義桓敬道王稚
遠難桓答
   釋心無義劉遺民
法性論上下釋慧遠  實相義釋道安
問實相王稚遠外
國法師答
    問如法性眞際釋慧遠什
法師答
問實法有釋慧遠鳩
摩答
   問分破空釋慧
什答
實相論釋曇
    實相通塞論釋道
會通論支曇諦    支書與郗嘉賓
會通論上下釋慧義  始元論釋僧宗
略論諸經    勝鬘經序釋慧觀
百論序釋僧叡    百論序釋僧肇
 右法論第一帙法性集
十五卷
涅槃無名論釋僧肇 佛性論上下釋僧宗
問涅槃有神不王稚遠
什答
 問滅度權實王稚遠
法師答
問清淨國王稚遠
法師答
 涅槃三十六竺道生
釋八住初心欲取泥洹義竺道生
與諸道人論大般泥洹義范伯倫
論經目      大涅槃經序
辯佛性義竺道生王
問并竺答
  佛性集釋慧靜
佛性論
 右法論第二帙覺性集
七卷
道行指歸支道林何敬問支答 道行指歸云是安公
述相傳
般若無名論釋僧肇劉遺
民難肇答
問佛成道時何用王稚遠
什答
問般若法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般若稱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般若知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般若是實相智非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般若薩婆若同異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無生法忍般若同異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禮事般若稚遠*什
法師答
問佛慧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權智同異王稚遠*什
法師答
問菩薩發意成佛王稚遠*什
法師答
般若折疑略序釋道安
品序釋道安   大品經序釋僧叡
大智釋論序釋僧叡 般若經問論序釋慧遠
中論序釋僧叡    小品經序釋僧叡
合維摩詰經序支敏度 道行品注
維摩詰經注序釋僧肇毘摩羅詰經義疏序釋僧叡
自在王經後序釋僧叡思益經義疏序釋僧叡
與釋慧遠書論眞人至極釋慧
遠答
與諸道人論般若義范伯倫
 右法論第三帙般若集
六卷
問法身王稚遠
什答
   問法身釋慧遠
什答
重問法身釋慧遠
什答
  問眞法身像類釋慧遠
什答
問眞法身壽釋慧遠
什答
 問法身應感釋慧遠
什答
問法身非色釋慧遠
什答
 問修三十二相釋慧遠
什答
問釋慧嚴法身二義竺僧
丈六即眞論釋僧
通佛影迹顏延年  通佛頂齒爪顏延年
通佛衣鉢顏延年  通佛二疊不燃顏延年
 右法論第四帙法身集
四卷
問法身佛盡本習釋慧遠
什答
問成佛時斷何累王稚遠
什答
 右法論第五帙解脱集
一卷
法華經後序釋僧叡 妙法蓮華經序釋慧遠
妙法蓮華經宗要序
與竺道生書劉遺民
法華經論    辯三乘論支道林
無三乘統略釋慧遠 問釋道安三乘并書竺法汰
問三乘一乘什答  問得三乘王稚遠
法師答
問三歸王稚遠
法師答
    問辟支佛王稚遠
法師答
四阿含暮抄序   長阿含經序釋僧肇
三法度經序釋慧遠 正誣論
了本生死經注序 法句經序
明佛論宗少文    譬道論孫興公
坐右支道林   道學誡支道林
切悟章支林道    支道林答謝長遐書
離識觀顏延年
張景胤與從弟景玄書論西方
并答
奉法要郗嘉賓    七衆法
通神呪郗嘉賓    明感論郗嘉賓
問菩薩生五道中王稚遠
法師答
問七佛王稚遠
什答
問不見彌勒不見千佛王稚遠*什
法師答
 右法論第六帙教門集
十二卷
優婆塞五學跡略論上下三藏
法師
法社節度序釋慧遠  外寺僧節度序釋慧遠
節度序釋慧遠
般若臺衆僧集議節度序支道林
比丘尼節度序釋慧遠
咸康六年門下議并詔及何次道議二首
晋成帝詔及何次道議四詔是庾
季堅作
桓敬道書與八座論道人敬王者八座答
桓敬道與王稚遠書往反九首
桓敬道與釋慧遠書往反三首
桓敬道僞詔沙門不復敬天子并卞嗣之等答
往反十首
桓敬道沙汰沙門教
釋慧遠答桓敬道書論料簡沙門事
宋武爲相時沙汰道人教
沙門不敬王者論釋慧遠
問佛法不老王稚遠
什答
與釋慧遠書論沙門袒服鄭道子
沙門袒服論釋慧遠答何
無忌難遠答
與禪師書論踞食鄭道子
與王司徒諸人書論據食范伯倫釋慧
義答范重答
與道生慧觀二法師書范伯倫
論據食表并詔四首范伯倫
 右法論第七帙戒藏集八卷
本起四禪序并注支道林
安般守意經注序康會 十二門經注序釋道安
十二門注序    陰持入經注序
人本欲生經注序
禪經序釋僧叡    禪經序釋慧遠
神足釋慧遠
問念佛三昧釋慧遠
什答
忘書禪慧宣諸弘信顏延年
聞慧思修禪定義在家習定法
 右法論第八帙定藏集
四卷
阿毘曇心序釋慧遠  阿毘曇序
阿毘曇五法行義謝慶緒
阿毘曇心略解數
阿毘曇心雜數林  問竺道生諸道人佛義
范伯倫
衆僧述范問    范重問道生往反三首
傅季友答范伯倫書 辯宗論謝靈運
法勗問往反六首  僧維問往反六首
慧驎述僧維問往反六首
雜問往反六首
竺法綱釋慧林問往反十一首
王休元問往反十四首
竺道生答王問一首
漸悟論釋慧觀 沙門竺道生執頓悟
謝康樂靈運辯宗述頓悟
沙門釋慧觀執漸悟 明漸論釋曇
無成
 右法論第九帙慧藏集
七卷
問遍學外國法
師答
    問遍學釋慧遠
什答
重問遍學釋慧遠
什答
   問羅漢受釋慧遠
什答
論三行上郗嘉賓   叙通三行郗嘉賓
郗與謝慶緒書往反五首
論三行下郗嘉賓
郗與傅叔玉書往反三首 答英郎書一首
王季琰書往反四首 與仰法師書并答二首
道地經注序
略解三十七品次第什法師
本業略例支道林   本業經注序支道林
論十住上下傅叔玉
書與謝慶緒論十住往反四首二首分
爲下卷
傅叙玉重書并謝答 三十二字十住義
曇遇
實相標格論   問住壽釋慧遠
什答
問釋道安六通竺汰
 右法論第十帙雜行集
十卷
十報法統略    釋三報論釋慧遠
述竺道生善不受報義釋僧璩釋
鏡難璩答
全生論郗嘉賓
殺生桓敬道殷伯
道答桓難
 明報應論釋慧遠
報應論卞湛范伯倫
卞答
 業報論
 右法論第十一帙業報集
六卷
神本論支曇諦   命源論釋慧
識三本論謝慶緒
友道人書與謝論三識并答
戴安道書與謝論三識并答往
反三首
 四執論
精神心意識王稚遠
什答
 問十數法王稚遠什
法師答
辯心意識釋慧遠 釋神名釋慧遠
驗寄名釋慧遠
問論神釋慧遠   問釋道安神法汰
問神識王稚遠
什答
   五陰三達釋郗嘉賓
問後識追憶前識釋慧遠
什答
神不更受形論庾仲初更生論羅君章孫安
國難羅答
習鑿齒難     神不滅論鄭道子
桓君山新論論形神
書與何彦徳論感果生滅五往反顏延年
巨源問    摯元禮諮
顏答山摯二難
 右法論第十二帙色心集
九卷
問四相釋慧遠    物不遷論釋僧肇
申無生論釋曇
無成
 右法論第十三帙物理集
三卷
牟子一云蒼梧太守
牟子博
  舊首楞嚴經後序
支法護像讃支道林 答孔文擧書魏武帝
與釋道安書習鑿齒 與釋道安書伏玄度
與高句驪國道人書支道林
 右論第十四帙縁序集
二卷
難沙門子法龍釋道彦
法龍答
答謝宣明難佛理范伯倫
論檢顏延年    答或人問顏延年
關中法&MT00087;道人與涼州同學
達性論何承天
顏延年釋何五往反道人問
顏答
均善論釋慧
何承天與宗少文書五往反演均
善論
斷家養論何彦徳   釋慧琳難
廣何顏延年    顏重與何書
 右法論第十五帙雜論集
六卷
辯教論桓敬道   婚農無傷論釋慧琳
照極明化論顧長康  問難釋慧琳
 右法論第十六帙邪論集
三卷
  齊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録序第二
夫五時九部之契。三請四卷之機。玄哉邈乎。
奧不可議。已然法海無涯航而罕知大。慧藏
不極採而得寶。是以弘誓之士隨時斟酌。馬
鳴抽其幽宗。龍樹振其絶緒。提婆析其名數。
訶梨總其條理。並翼讃妙典俘剪外學迷津
見衢。長夜逢曉。故智慧之日名飛於摧邪。功
徳之月績翔於闡化。亦已盛矣。但群萌殊葉
根力異品。運季道澆信淡識淺。至於披瞽發
聾事。資懇勵。藥愚針惑宜務切近。是以後
代敷訓顯晦不一。或颺言以汎解。或提耳而
指授。所以卷舒教義抑揚風軌。豈滯恒方
於悟俗而已。齊太宰竟陵文宣王。淨刹萌因
忍土現果。慧自天成道爲期出。孝忠淳和之
深。仁智博愛之厚。率由而極因心則至。若乃
棲神二諦宅業三寶。瞻前卓爾望後不群。用
能降帝子之尊。灼淨土之操。屏朱觀之貴。下
白屋之禮。磨踵以拯俗。刻髓以侚道。望億劫
以長驅。淩千載而獨上。若乃闡經律弘福
施。*&MT00087;蒼黎敏翾動。未常不慮積昏。明慈
洽巨細。感靈瑞於顯微。通覺應於霄夢。固
&MT00754;民譽昭晢神聽矣。至於苞括儒訓
洞鏡釋典。空有雙該内外咸照。常欲廣彼洲
渚熾此法燈。駐四生之風波燭九。居之霾霧。
指來際以爲期。總大千以爲任。故惻隱垂教
慇懃敷道。於是鋭臨雲之思。壯談天之文。網
羅字輪儀形法印。是以淨住命氏。啓入道之
門。華嚴瓔珞標出世之術。決定要行。進趣乎
金剛。戒果莊嚴。克成乎甘露。爾其衆經注義
法塔讃頌。僧制藥記之流。導文願疏之屬。莫
不誠在言前理出辭表。大者鉤深測幽。小者
馳辯感俗。森成條章欝爲卷帙。可謂開士。住
心道場初跡。冠一代之妙化*垂千祀之勝範
者也。祐昔以道縁預屬嘉會律任法使謬荷
其寄。齋堂梵席時抂其請。哲人俎謝而道
心不亡。靜尋遺篇曖乎如在。遂序茲集録。
以貽來世云爾
住子十卷    右第一帙
淨住子十卷    右第二帙
華嚴瓔珞二卷   右第三帙
諸佛名十卷    右第四帙
諸菩薩名二卷   右第五帙
菩薩決定要行十卷 右第六帙
注優婆塞戒三卷  右第七帙
戒果莊嚴一卷
注遺教經一卷   右第八帙
維摩義略五卷   右第九帙
雜義記十卷    右第十帙
雜義記十卷    右第十一帙
僧制一卷
清信士女法制三卷 右第十二帙
禮佛文二卷    右第十三帙
西州法雲小莊嚴普弘寺講并述羊常弘廣齋
共卷
抄成實論序并上定林講共卷
華嚴齋記一卷   施藥記一卷
捨身記一卷    妃捨身記一卷
發願疏一卷
會稽荊雍江郢講記一卷
 内典序并讃一卷 
述放生東宮齋述受戒共卷
僧得施三業施施食法共卷
 右第十四帙
宣白僧尼疏與暢疏并與州郡書求内典共
一卷
法門讃一卷
講淨住記一卷   受維摩注名一卷
與僚佐書并教誡左右一卷
拜楊州刺史發願一卷
與何祭酒書讃去滋味一卷
讃梵唄偈文一卷  開優婆塞經題一卷
 右第十五帙
大司馬捨身并施天保二衆一卷
佛牙記一卷    答疑惑書并稚珪書一

教宣約受戒人一卷
八日禪靈寺齋并頌一卷
龍華會并道林齋一卷
布薩并天保講一卷 淨住子次門一卷
梵唄序一卷    轉讀法并釋滯一卷
示諸朝貴法制啓二卷
示諸朝貴釋滯啓答二卷
寶塔頌并石像記一卷
受戒并弘法式一卷
 右第十六帙十六帙合一
百*一十六卷
自書經目録
大字維摩經一部  十四卷
細字維摩經一部  六卷
妙法蓮花經一部  十四卷
般舟三昧經一部  二卷
無量壽經一部   四卷
十地經一部    十卷
華嚴經     六卷
大泥洹經     五卷
虚空藏經     二卷
泥洹受持品    一卷
護身經      一卷
觀世音經     一卷
普賢經      一卷
金剛波若經    一卷
八吉祥神呪經   一卷
出生無量門持經  一卷
呵色慾經     一卷
  齊竟陵王世子撫軍巴陵王法集序
蓋聞。世諦善論法海所總。嚴錺文辭初位是
攝。自大化東漸沿世詠歌。魏來雜製間出群
集。至於才中含章思入精理。固法門之羽纛。
梵聲之金石也。齊竟陵文宣王世子故撫軍
巴陵王。禀&MT01805;華於崑峯。敏明璣於珠海。慧
&MT00088;辰識表綺歳。孝友停至機頴朗徹故
幼無弱弄夙有老成。甫在志學固已總括墳
典矣。雅好辭賦。允登高之才。藉意隷書。均
臨池之敏。業盈竹素慮滿風月。是時齊方有
徳文宣翼讃康衢。既熙慧教傍遠世子。以枝
葉之慶蕃守淅河。下車風擧升席治立。含
靜臺以御己。垂蕙以振俗。郡富名山巖
多靈寺。故勝業愈高清心彌往。毎遊踐必訓
思若淵泉。信足以揄揚至道炳發玄極。觀其
擒賦經聲述頌繍像千佛願文捨身弘誓。
四城九相之詩。釋迦十聖之讃。並英華自凝
新聲間出。故僕射范雲篤賞文會雅相嗟重。
以爲後進之佳才也。至隆昌之時。始兆無妄。
永元之末。運屬道消。葛藟失庇磐石傾翦。虎
兕出柙宗室致猜。而樂天如命夷憂味道。在
艱不虧其貞。處約無改其節。鏡因果而靡晦。
洞眞俗而如曉。專精於大覺之門。懍烈於經
典之奧。於是下帷墐戸注解百論。拔出幽旨
妙盡纖典。乃躬算縑素手寫方等。所書大經
凡有十部。鋒刃勁削風趣妍靡。論其思理所
徹業藝所貫。有踰&T041003;裘之能。克副青藍之敏
矣。夫深宮寡識著自格言。梁肉多驕聞之前
記。而能拔類獨立超然高擧。豈非内鑄堅芳
之性。外瑩過庭之風哉。以法而説。譬金龍之
嗣信相。由俗而議。邁允恭之紹陳思。可謂開
士宿因旃檀眷屬。無忝堂構克勝負荷者也。
余昔縁法事亟覿清徽。及律集稽川屡延供
禮。惜乎早世文製未廣。今撰録法詠以繼文
宣。内集。使千祀之外知蘭菊之無絶焉
巴陵雜集目録
造千佛願    繍佛頌
捨身序并願
 右上卷
釋迦讃      十弟子讃十首
爲會稽西方寺作禪圖九相詠十首
四城門詩四首   法詠歎徳二首
佛牙讃      經聲賦
會稽寶林寺禪房閑居頌
 右下卷
自寫經目録并注
法華經一部    七卷
維摩經一部    三卷
無量壽二部    四卷
金剛波若三部   三卷
請觀世音一部   一卷
八吉祥一部    一卷
波若神呪一部   一卷
右十部
注百論一部
  釋僧祐法集總目録序第三
常聞瀝泣助河之談。捧土裨岱之論。雖誚
發於古。而愧集於今矣。僧祐漂隨前因報生
閻浮。幼齡染服早備僧數。而慧解弗融禪味
無紀。刹那之息徒積。錙毫之勤未基。是以懼
結香朝慚動鍾夕。茫茫塵劫空閲斬籌。然竊
有堅誓志是大乘。頂受方等遊心四含。加以
山房寂遠泉松清密。以講席間時僧事餘日。
訊衆典披覽爲業。或專日遺飡。或通夜繼
燭。短力共尺波爭馳。淺識與寸陰競晷。雖復
管窺迷天&T045006;測惑海。然遊目積心頗有微悟。
遂綴其聞誡言法寶。仰禀群經傍採記傳。事
以類合義以例分。顯明覺應。故序釋迦之譜。
區辯六趣。故述世界之記。訂正經譯。故編三
藏之録。尊崇律本。故銓師資之傳。彌綸福源。
故撰法苑之篇。護持正化。故集弘明之論。且
少受律學刻意毘尼。旦夕諷持四十許載。春
秋講説七十餘遍。既禀義先師弗敢墜失。標
括章條爲律記十卷。并雜碑記撰爲一帙。總
其所集凡有八部。冀微啓於今業。庶有*藉
於來津。豈曰善述。庶非妄作。但理遠識近多
有未周。明哲儻覽取諸其心。使道場之果異
跡同臻焉
釋迦譜五卷    右一部第一帙
世界記五卷    右一部第二帙
出三藏記集十卷  右一部第三帙
薩婆多部相承傳五卷 右一部第四帙
法苑集十卷    右一部第五帙
弘明集十卷    右一部第六帙
十誦義記十卷   右一部第七帙
法集雜記傳銘十卷 右一部第八帙
  ◎釋迦譜目録序第四   釋僧祐撰
蓋聞。菩提之爲極也。神妙寂通圓智湛照。道
絶於形識之封。理畢於生滅之境。形識久絶。
豈實誕於王宮。生滅已畢。寧眞謝於堅固哉。
但群萌長寢同歸大覺。縁來斯化感至必應。
若應而不生。誰興悟俗。化而無名。何以導
世。是以標號釋迦檀種刹利。體域中之尊。冠
人天之秀。然後脱屣儲宮直觀道樹。捨金輪
而馭大千。明玉豪而制法界。此其所以垂
跡也。爰自降胎至于分塔。偉化千條靈瑞萬
變。並義炳經典事盈記傳。而群言參差首尾
散出。事緒舛駁同異莫齊。散出首尾。宜有貫
一之區。莫齊同異。必資會通之契。故傳訊難
該而揌集易覽也。祐以不敏業謝多聞。時因
疾隙頗存尋翫。遂乃披經按記原始要終。敬
述釋迦譜。記列爲五卷。若夫胤裔託生之
源。得道度人之要。泥洹塔像之徴。遺法將滅
想。總衆經以正本。綴世記以附末。使聖
言與俗説分條。古聞共今跡相證。萬里雖邈
有若躬踐。千載誠隱無隔面對。今抄集衆經。
述而不作。庶脱尋訪力半功倍。敬率丹心略
敷誓願
釋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譜第一出長阿
含經
釋迦始祖劫初姓瞿曇縁譜第二出十二
遊經
釋迦六世祖始姓釋氏縁譜第三出長阿
*含經
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縁譜第四出普
耀經
釋迦在七佛末種姓衆數同異譜第五出長阿
*含經
釋迦同三千佛縁譜第六出藥王藥
上觀經
釋迦内外族姓名譜第七出長阿
*含經
釋迦弟子姓釋縁譜第八出増一
釋迦四部名聞弟子譜第九出増一
阿*含
 右第一卷
釋迦從兄調達出家縁記第十出中本
起經
釋迦從弟阿那律跋提出家記第十一出曇無
徳律
釋迦從弟孫陀羅難陀出家縁記第十二出出
耀經
釋迦子羅云出家縁記第十三出未曾
有經
釋迦姨母大愛道出家縁記第十四出中本
起經
釋迦父淨飯王泥洹記第十五出淨飯王
泥洹經
釋迦母摩耶夫人記第十六出佛昇忉
利天經
釋迦姨母大愛道泥洹記第十七出佛母
泥洹經
釋種滅宿業縁記第十
 右第二卷
釋迦竹園精舍縁記第十九出曇無
徳律
釋迦祇洹精舍縁記第二十出賢
愚經
釋迦髮爪塔縁記第二十一出十
誦律
釋迦天上四塔記第二十二出集
經抄
優填王造釋迦金像記第二十三出増一
阿含經
波斯匿王女造金像記第二十四出増一
阿含經
阿育王弟出家造石像記第二十五出求離
牢獄經
釋迦留影在石室記第二十六出觀佛
三昧經
 右第三卷
釋迦雙樹般涅槃記第二十七出大涅
槃經
釋迦八國分舍利記第二十八出雙卷
泥洹經
釋迦天上舍利寶塔記第二十九出菩薩
處胎經
釋迦龍宮佛髭塔記第三十出阿育
王經
 右第四卷
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第三十一出雜阿
含經
釋迦獲八萬四千塔宿縁記第三十二出賢
愚經
迦滅盡縁記第三十三出雜阿
含經
釋迦法滅盡相記第三十四出法滅
盡經
 右第五卷
  世界記目録序第五   釋僧祐撰
夫三界定位六道區分。麁妙異容苦樂殊跡。
觀其源始不離色心。檢其會歸莫非生滅。生
滅輪迴。是曰無常。色心影幻斯謂苦本。故涅
槃喩之於大河。法華方之於火宅。聖人超悟。
息駕返源拔出三有。然後爲道也。尋世界立
體四大所成。業和縁合與時而興。數盈災起
復歸乎滅。所謂壽短者謂其長。壽長者見其
短矣。夫虚空不有。故厥量無邊。世界無窮。故
其状不一。然則大千爲法王所統。小千爲梵
主所領。須彌爲帝釋之居。鐵圍爲蕃牆之
域。大海爲八維之浸。日月爲四方之燭。揌揌
群生於茲是宅。瑣瑣含識莫思塗炭。沈俗
而觀。則迂誕之奢言。大道而察。乃掌握之近
事耳。但世宗周孔雅仗經書。然辯括宇宙臆
度不了。易稱天玄。蓋取幽深之名。莊説蒼蒼。
近在遠望之色。於是野人信明謂旻青如碧。
儒士據典謂乾黒如漆。青黒誠異乖體是同。
儒野雖殊。不知一也。是則俗尊天名而莫識
天實。豈知六欲之嚴麗。十梵之光明哉。至於
准歩地勢則虚信章亥。圖度日月則深委算
術。未値一偶差以千里。雖復夏革説地。不
過戸牖之間。鄒子談天。甫在隩突之内。
石既誣鼇足亦詭。俗書徒繁竟無顯説。世士
蒙昧莫詳厥體。是以憑惠獨慮。閟六合之相
持。桓譚距問。率五藏以爲喩。通人碩學思
欝理窮。況乃牆見其能辯乎。嗟夫區界現事。
猶莫之知。不思妙義。固其已矣。竊惟方等大
典多説深空。唯長鋡樓炭辯章世界。而文博
偈廣難卒檢究。且名師法匠職競玄義。事源
委積未必曲盡。祐以庸固志在拾遺。故抄集
兩經以立根本。兼附雜典互出同異。撰爲五
卷。名曰世界集記將令三天階序煥若披圖。
六趣群分照如臨鏡。庶溺俗者發蒙。服道者
瑩解。共建慧眼之因。倶成覺知之業焉
三千大千世界名數記第一出長
阿鋡
諸世界海形體記第二出華
嚴經
大小劫名譬喩記第三出樓
炭經
劫初世界始成記第四出長
大海須彌日月記第五出長
阿*鋡
四天下地形人物記第六出長
阿*鋡
劫初四姓種縁記第七出長
阿鋡
 右第一卷
轉輪聖王記第八出長
阿鋡
欲界六天記第九出長
阿鋡
色界二十二天記第十出長
阿鋡
無色界四天記第十一出長
阿鋡
乾闥婆甄那羅記第十二出長
 右第二卷
阿須輪鬪戰記第十三出長
阿鋡
世界諸神及餓鬼記第十四出長
阿鋡
龍金趐象師子十二獸記第十五出大
集經
 右第三卷
大小地獄閻羅官屬記第十六出長
阿鋡
 右第四卷
世界雲雨雷電記第十七出長
阿鋡
世界樹王華藥記第十八出長
阿鋡
小劫飢兵疫三災記第十九出長
阿鋡
大劫火水風三災記第二十出長
阿鋡
 右第五卷
  薩婆多部記目録序第六 釋僧祐撰
大聖遷輝歳紀綿邈。法僧不墜其唯律乎。初
集律藏一軌共學。中代異執五部各分。既分
五部則隨師得傳習。唯薩婆多部偏行齊
土。蓋源起天竺流化罽賓。前聖後賢重明疊
耀。或徳昇住地。或道證四果或顯相標瑞。或
晦跡同凡。皆秉持律儀闡揚法化。舊記所載
五十三人。自茲已後。叡哲繼出。並嗣徽於
在昔。垂軌於當今。季世五衆依斯立教。遺風
餘烈炳然可尋。夫蔭樹者護其本。飮泉者敬
其源。寧可服膺玄訓而不記列其人哉。祐幼
齡憑法季踰知命仰前覺之弘慈奉先師之遺
徳。猥以傭淺承業十誦。諷味講説三紀于
茲。毎披聖文以凝感。望遐路以翹心。遂搜
訪古今撰薩婆多記。其先傳同異。則並録以
廣聞後賢。未絶則製傳以補闕。*揌其新舊九
十餘人。使英聲與至教永被。懋實共日月惟
新。此撰述之大旨也。條序餘部則委之明勝。
疾恙惛漠則辭之銓藻。儻有覽者。略文取

大迦葉羅漢傳第一 阿難羅漢第二
末田地羅漢第三譯曰
中也
 舍那婆斯羅漢第四
優波掘羅漢第五  慈世子菩薩第六
迦旃延羅漢第七  婆須蜜菩薩第八
吉栗瑟那羅漢第九 長老脇羅漢第十
馬鳴菩薩第十一  鳩摩羅馱羅漢第十二
韋羅羅漢第十三  瞿沙菩薩第十四
富樓那羅漢第十五 後馬鳴菩薩第十六
達磨多羅菩薩第十七 蜜遮伽羅漢第十八
難提婆秀羅漢第十九 瞿沙羅漢第二十
般遮尸棄羅漢第二十一
羅睺羅羅漢第二十二
彌帝麗尸利羅漢第二十三
達磨達羅漢第二十四
師子羅漢第二十五
因陀羅摩那羅漢第二十六
瞿羅忌梨婆羅漢第二十七
婆秀羅羅漢第二十八
僧伽羅叉菩薩第二十九
優波羶馱羅漢第三十
婆難提羅漢第三十一
那伽難羅漢第三十二
達磨尸梨帝羅漢第三十三譯曰
法勝
龍樹菩薩第三十四 提婆菩薩第三十五
婆羅提婆菩薩第三十六
破樓提婆第三十七 婆修跋摩第三十八
栗慧多羅第三十九
毘樓第四十
毘闍延多羅菩薩第四十一
摩帝麗菩薩第四十二
訶梨跋暮菩薩第四十三
婆秀槃頭菩薩第四十四譯曰
青目
達磨達帝菩薩第四十五
栴陀羅羅漢第四十六
勒那多羅菩薩第四十七
槃頭達多第四十八
弗若蜜多羅漢第四十九
婆羅多羅第五十  不若多羅第五十一
佛馱先第五十二
達磨多羅菩薩第五十三
 右五十三人第一卷
長安城内齊公寺薩婆多部佛大跋陀羅師宗
相承略傳
阿難羅漢第一   末田地羅漢第二
舍那婆斯羅漢第三 優波披羅漢第四
迦旃延菩薩第五  婆須蜜菩薩第六
吉栗瑟那羅漢第七 勒比丘羅漢第八
馬鳴菩薩第九   瞿沙菩薩第十
富樓那羅漢第十一
摩多羅菩薩第十二
寐遮迦羅漢第十三 難提婆秀羅漢第十四
巨沙第十五    般遮尸棄第十六
達摩浮帝羅漢第十七 羅睺羅第十八
沙帝貝尸利第十九 達磨巨沙第二十
師子羅漢第二十一  達*磨多羅第二十二
地羅摩那羅漢第二十三
瞿羅忌利羅漢第二十四
鳩摩羅大菩薩第二十五
衆護第二十六   憂波羶大第二十七
婆婆難提第二十八 那迦難提第二十九
法勝菩薩第三十  婆難提菩薩第三十一
破樓求提第三十二 婆修跋慕第三十三
栗瑟嵬彌多羅第三十四
比樓第三十五
比闍延多羅菩薩第三十六
帝戻披羅菩薩第三十七
呵梨跋慕菩薩第三十八
披秀槃頭菩薩第三十九
達磨呵帝菩薩第四十
旃陀羅羅漢第四十一
勒那多羅菩薩第四十二
槃頭達多第四十三 不若多羅第四十四
佛大尸致利羅漢第四十五
駁馱悉達羅漢第四十六
又師以鬘爲證不出名羅漢第四十七
婆羅多羅菩薩第四十八
佛大先第四十九  曇摩多羅第五十
達摩悉大第五十一 羅睺羅第五十二
耶舍第五十三   僧伽佛澄第五十四
 右五十四人第二卷
卑摩羅叉傳第一  鳩摩羅什傳第二
弗若多羅傳第三  曇摩流支傳第四
求那跋摩傳第五  佛大跋陀傳第六
 右第三卷
業律師傳第一   詢律師傳第二
儼律師傳第三   香律師傳第四
力律師傳第五   耀律師傳第六
璩律師傳第七   猷律師傳第八
光律師傳第九   遠律師傳第十
具律師傳第十一  類律師傳第十二
道律師傳第十三  嵩律師傳第十四
熙律師傳第十五  度律師傳第十六
暉律師傳第十七  暢律師傳第十八
獻律師傳第十九  稱律師傳第二十
 右第四卷
元嘉初三藏二法師重受戒記第一
元嘉末賦住阮奇弟子受戒記第二
承明中三呉始造戒壇受戒記第三
建武中江北尼衆始往僧寺受戒記第四
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
 右第五卷
  法苑雜縁原始集目録序第七
 釋僧祐撰 
夫經藏浩汗記傳紛綸。所以道達群方開示
後學。設教縁跡煥然備悉。訓俗事源欝爾咸
在。然而講匠英徳。鋭精於玄義。新進晩習。專
志於轉讀。遂令法門常務。月修而莫識其源。
僧衆恒儀。日用而不知其始。不亦甚乎。余以
率情業謝多聞。六時之隙頗存尋覽。於是檢
閲事縁討其根本。遂綴翰墨以藉所好。庶辯
始以驗末。明古以證今。至於經唄導師之集。
龍花聖僧之會。菩薩禀戒之法。止惡興善之
教。或制起帝皇。或功積黎庶。並八正基
十力逵路。雖事寄形跡。而勳遍空界。宋齊之
隆實弘斯法。大梁受命導冠百王。神教傍通
慧化冥被。自幼屆老備觀三代。常願一乘寶
訓與天地而彌新。四部盛業隨日月而長照
是故記録舊事以彰勝縁。條例叢雜。故謂之
法苑區以類別凡爲十卷。豈足簡夫淵識。蓋
布之眷屬而已
優填王*栴檀像波斯匿王紫金像記第一出増
一阿
迦蘭陀長者初造竹園精舍縁記第二出過去
因果經
須達長者初造髮爪塔記第三出十
誦律
佛初留影在石室記第四出觀佛
忉利天上初造髮衣鉢牙四塔記第五出集
經抄
天上龍宮初造舍利寶塔記第六出菩薩
處胎經
龍宮初造佛髭塔記第七出阿育
王經
閻浮提初分舍利起十塔記第八出十
誦律
刹上懸幡散花記第九出迦葉
阿難經
懸幡續明縁記第十出普
廣經
縁路列燈記第十一出受
決經
伏敵寶幢縁記第十二出長
旋塔圍遶記第十三出提
謂經
七層燈五色幡放生記第十四出灌
頂經
燈王供養縁記第十五出悲
花經
燒身臂指縁記第十六出法
華經
灌佛散花縁記第十七出灌
佛經
灌嚫宿縁記第十八出譬
喩經
將幡縁記第十九出阿育
王經
佛剃刀淨髮縁記第二十出如來獨證
自誓三昧經
佛初著袈裟縁記第二十一出如來獨證
自誓三昧經
佛師子座縁記第二十二出譬
喩經
 右二十二首佛寶集卷第一
初集大乘法藏縁記第一出胎經
初集小乘三藏縁記第二出大
智論
打揵稚縁記第三出十
誦律
登高座縁記第四出十
誦律
法師捉象牙裝扇講縁記第五出善見
毘婆沙
行般舟三昧念佛縁記第六出般
舟經
禪法禪杖禪鎭縁記第七出十
誦律
齋主讃歎縁記第八出十
誦律
八關齋縁記第九出八關
齋經
月六齋縁記第十出大智
度論
八王日齋縁記第十一出淨度
三昧經
歳三長齋縁記第十二出正
齋經
菩薩六法行縁記第十三出菩薩
受齋經
菩薩齋法縁記第十四出菩薩
受齋經
三七忌日縁記第十五出普
廣經
法社建功徳邑記第十六出法
社經
盂蘭瓫縁記第十七出目連
問經
放生縁記第十八出雜阿含
第四卷
救生命縁記第十九出金光
明經
施曠野鬼食縁記第二十出大涅
槃經
鬼子母縁記第二十一出鬼子
母經
 右二十一首法寶集上卷第二
呪用楊枝淨水縁記第一出請觀
世音經
百結縁記第二出灌頂百結神
王護身呪經
讀呪受行五事縁記第三出大涅
槃經
結呪壇縁記第四出百結神王
灌頂經
神印縁記第五出大灌
頂經
策卜縁記第六出梵天
策經
彌勒六時懺悔法縁記第七出彌勒問
本願經
常行五法縁第八出五
戒論
普賢六根悔法第九出普賢
觀經
觀世音菩薩所説救急消滅罪治病要行法
第十出觀世音經
虚空藏懺悔記第十一出虚空
藏經
方廣陀羅尼七衆悔法縁記第十二出彼經
金光明懺悔法第十三出金光
常行道讃歎呪願第十四出福
田經
受食呪願縁記第十五出普
耀經
受施粥呪願縁記第十六出僧
祇律
七種施福勝記第十七出福
田經
嚫施縁記第十八出増一
阿育王捨施還贖取縁記第十九出雜阿含
阿育王經
布施呪願縁第二十出辯
意經
爲亡人設福呪願文第二十一出僧
祇律
生子設福呪願文第二十二出僧
祇律
作新舍呪願文第二十三出僧
祇律
遠行設福呪願文第二十四出僧
祇律
取婦設福呪願文第二十五出僧
祇律
菩薩發願第二十六出菩薩
本業經
無常呪願第二十七出中
梵書縁記第二十八出經抄
六十四書縁記第二十九出普
曜經
 右二十九首法寶集下卷第三
初度五比丘縁記第一出中
本*起
初度比丘尼記第二出中
本*起
初度優婆塞優婆夷記第三出彌沙
國王初見佛縁記第四出因
果經
比丘上下坐縁記第五出十
誦律
布薩縁記第六出五
分律
行舍羅縁記第七出彌沙
塞律
安居縁記第八出十
誦律
自恣法縁記第九出五
分律
新歳縁記第十出新
歳經
吉祥草縁記第十一出普
曜經
功徳衣開戒利縁記第十二出五
分律
比丘著割截衣縁記第十三出十
誦律
比丘受三*衣縁記第十四出大善
權經
比丘不離三衣縁記第十五出十
誦律
比丘著壞色衣縁記第十六出十
誦律
比丘點淨衣縁記第十七出十
誦律
比丘著納衣縁記第十八出十
誦律
佛受石鉢縁記第十九出瑞應
本經
錫杖縁記第二十出十
誦律
比丘斷酒縁記第二十一出五
分律
斷三種見聞疑縁記第二十二出十
誦律
 右二十二首僧寶集上卷第四
一切斷食肉縁記第一出大涅
槃經
制斷食蒜等五辛記第二出十
嚼楊枝縁*記第三出十
誦律
斷掘地傷草木縁記第四出僧
祇律
初造福徳舍縁記第五出雜
漉水嚢縁記第六出十
誦律
比丘洗手縁記第七出僧
祇律
比丘受食縁記第八出十
誦律
食先普供養縁記第九出維
摩經
唱等供僧跋縁記第十出十
誦律
毘舍佉母設粥縁記第十一出十
誦律
浴僧縁記第十二出温
室經
臘月八日浴縁記第十三出譬
喩經
供養聖僧縁記第十四出賓頭
盧經
僧次請僧縁記第十五出十
誦律
經行法式縁記第十六出十
誦律
施僧淨人縁記第十七出十
誦律
看病比丘縁記第十八出十
誦律
比丘亡泥洹輿縁記第十九出佛泥
洹經
比丘遣人代齋會并淨法縁記第二十出十
誦律
比丘欲食當先燒香唄讃縁記第二十一出大遺
教經
優婆塞造作衣服鉢器及受飮食先應供養縁
記第二十二出優婆
塞戒經
 右二十二首僧寶集下卷第五
帝釋樂人般遮琴歌唄第一出中
佛讃比丘唄利益記第二出十
誦律
億耳比丘善唄易了解記第三出十
誦律
婆提比丘響徹梵天記第四出増一
阿含
上金鈴比丘妙聲記第五出賢
愚經
音聲比丘記第六出僧
祇律
法橋比丘現感妙聲記第七出志
節傳
陳思王感魚山梵聲制唄記第八
支謙製連句梵唄記第九
康僧會傳泥洹唄記第
覓歴高聲梵記第十一唄出須
頼經
藥練夢感梵音六言唄記第十二唄出超
日明經
齊文皇帝製法樂梵舞記第十三
齊文皇帝製法樂讃第十四
齊文皇帝令舍人王融製法樂歌辭第十五
竟陵文宣撰梵禮讃第十六
竟陵文宣製唱薩願讃第十七
舊品序元嘉以來讀經道人名并銘第十八
竟陵文宣王第集轉經記第十九新安寺
釋道興
導師縁記第二十
安法師法集舊製三科第二十一
 右二十一首經唄導師集卷第六
宋明皇帝初造龍華誓願文第一周顒作
京師諸邑造彌勒像三會記第二
齊竟陵文宣王龍華會記第三
 右三首龍華像會集卷第七
長干寺阿育王金像記第一
呉郡臺寺釋慧護造丈六金像記第二
瓦官寺釋僧供造丈六金像記第三
荊州沙門釋僧亮造無量壽丈六金像記第四
宋孝武皇帝造無量壽金像記第五
宋明皇帝造丈四金像記第六
定林獻正於龜茲造金搥鍱像記第七
林邑國獻無量壽鍮石像記第八
譙國二戴造挾紵像記第九
宋明帝齊文皇文宣造行像八部鬼神記第

晋孝武世師子國獻白玉像記第十一
宋明帝陳太妃造白玉像記第十二
河西國造織珠結珠二像記第十三
齊武皇帝造釋迦瑞像記第十四
 右十四首雜圖像上卷第八
齊文皇帝造白山丈八石像并禪崗像記第一
太尉臨川王成就攝山龕大石像記第二
齊文皇帝造旃檀木畫像記第三
河西釋慧豪造靈鷲寺山龕像記第四
宋明帝陳太妃造法輪寺大泥像并宣福臥像
記第五
齊文皇帝造繍丈八像并仇池繍像記第六
禪林寺淨秀尼造織成千佛記第七
宋略昭太后造普賢菩薩記第八
光宅寺丈九無量壽金像記第九
婆利國獻眞金像記第十
皇帝造純銀像記第十一
佛牙并齊文宣王造七寶臺金藏記第十二
 右十二首雜圖像下卷第九
定林上寺建般若臺大雲邑造經藏記第一
定林上寺太尉臨川王造鎭經藏記第二
建初寺立波若臺經藏記第三
天安大寺造千佛石經記第四
齊武皇帝供聖僧靈瑞記第五
宋明皇帝四城門請僧次記第六
京師諸寺無遮齋講并勝集記第七
 右七首經藏正齋集卷第十
菩薩戒初至次第受法記第一
宋明帝受菩薩戒自誓文第二
竟陵文宣王受菩薩戒記第三
天保寺集優婆塞講記第四
文宣王集優婆塞布薩記第五
宋齊勝士受菩薩戒名録第六
 右六首受菩薩戒集第十一
齊高武二皇帝勅六齋斷殺記第一
齊武皇帝勅斷鍾山玄武湖漁獵記第二
齊武皇帝勅罷射雉斷賣鳥雀記第三
齊文皇帝文宣王焚毀罟網記第四
齊文皇帝給孤獨園記第五
竟陵文宣王福徳舍記第六
竟陵文宣王造鐵磬布施記第七
中天竺國竺博叉於京邑造并布施記第八
靈根寺*類律師始造藥藏記第九
竟陵文宣王弗内施藥記第十
竟陵文宣王僧得施文第十一
竟陵文宣王三業施文第十二
竟陵文宣王施食供養書第十三
 右十三首止惡興善集卷第十二
皇帝後堂建講記第一
皇帝後堂八關齋造十種燈記第二
皇帝六條制護法記第三
皇帝修慈去滋味記第四
皇帝宮内建講記第五
皇帝勅撰經義疏記第六
皇帝勅淨名誌上出入記第七
皇帝天監五年四月八日樂遊大會記第八
皇帝後堂誌上啓建講記并序第九
皇帝與誌上往復并序致第十
皇帝後堂講法華誌上論難第十一
 右十一首大梁功徳上卷第十三
皇帝造光宅寺竪刹大會記并臨川王啓事
并勅答第一
皇帝勅諸僧抄經撰義翻胡音造録立藏等
記第二
皇帝注大品經記第三
皇帝造十無盡藏記第四
皇帝遣諸僧詣外國尋禪經記第五
 右五首大梁功徳下卷第十四依序十卷據歴
撿本十四卷
  弘明集目録序第八   釋僧祐撰
夫覺海無涯慧境圓照。化妙域中。實陶鑄於
堯舜。理擅繋表。乃埏埴乎周孔矣。然道大
信難聲高和寡。須彌峻而藍風起。寶藏積而
怨賊生。昔如來在世化震大千。猶有天魔
忿六師懷毒。況乎像季。其可勝哉。自大法東
漸。歳幾五百。縁各信否運亦崇替。正見者敷
讃邪惑者謗訕。至於守文曲儒則距爲異
教。巧言左道則引爲同法。距有拔本之迷。
引有朱紫之亂。遂令詭論稍繁訛辭孔熾。夫
旦鳴夜。不翻白日之光。精衞銜石。無損
蒼海之勢。然以闇亂明。以小罔大。雖莫動
毫髮。而有塵眩聽。將令弱植之徒。隨僞辯
而長迷。倒置之倫。逐邪説而永溺。此幽塗所
以易墜。淨境所以難陟者也。祐以末學志深
弘護。靜言浮俗憤慨于心。遂以藥疾微間山
棲餘暇。撰古今之明篇。*揌道俗之雅論。其
有刻意剪邪建言衞法。製無大小莫不畢探。
又前代勝士書記文述。有益三寶者。亦皆編
録。類聚區分列爲十卷。夫道以人弘。教以文
明。弘道明教。故謂之弘明集。兼率淺懷附論
于末。庶以涓埃微裨𤅀岱。但學孤識寡。愧
在褊局。博練君子惠増廣焉
牟子理惑
 右第一卷
孫綽喩道論    宋炳明佛論
 右第二卷
宋居士炳答何中丞承天書難白黒論
顏光祿延之難何中丞承天達性論
 右第三卷
明徴士僧紹正二教論
同剡顒難張長史融門律
 右第四卷
道恒法師釋駁論  慧通法師折夷夏論
僧愍法師戎華論  玄光法師辯惑論
劉勰滅惑論
 右第五卷
羅君章更生論孫盛難羅重答
鄭道子神不滅論
遠法師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
遠法師沙門袒服論 何鎭南難并答
遠法師答桓玄明報應論
遠法師因俗疑善惡無現驗三報論
 右第六卷
何司空尚之答宋文皇帝讃揚佛法事
高明二法師答李交州淼難佛不見形事并李
司徒文宣王書與孔中丞稚珪疑惑書并牋

 右第七卷
晋尚書令何充等執沙門不應敬王者奏三首

二首
廬山慧遠法師答桓玄論沙門不應敬王者書
一首并桓玄
書二首
廬山慧遠法師與桓玄論料簡沙門書一首
并桓玄
教一首
支道林法師與桓公論州符求沙門名籍書
一首
道恒道標二法師答僞秦主姚略勸罷道書三
并姚主
書三首
&MT03037;僧遷耆婆三法師答姚主書停恒標奏一
并姚主
二首
廬山慧遠法師答桓玄勸罷道書一首
書一
僧巖法師辭青州刺史劉善明擧其秀才書三
并劉書
三首
 右第八卷
奉法要&T002580;嘉賓    日燭王該作
 右第九卷
弘明論
 右第十卷
  十誦義記目録序第九  釋僧祐撰
夫戒律者。蓋四雙之雲挮。五衆之鎔範也。
性以止制爲本。體以無作爲相。始祛十惡終
圓萬善。在昔覺世因事制戒。心跡倶防輕重
備設。持戒堅淨則羅睺惟最。曉律精明則波
離爲首。至于泥曰遺囑慇懃。金色迦葉。結集
斯藏。洲渚所依莫踰茲典。逮至中葉學同説
異。五部之路森然競分。仰惟十誦源流聖賢
繼踵。師資相承業盛東夏。但至道難凝微言
易爽。果向之人。猶跡有兩説。況在凡識。孰能
壹論。是以近代談講多有同異。大律師頴上。
積道河西振徳江東。綜學月朗砥行氷潔。行
以尸羅爲基。學以十誦爲本。且幼選明師歴
事名勝。挍理精密無幽不貫。常以此律廣授
二部。教流於京寓之中。聲高於宋齊之世。可
謂七衆之宗師。兩代之元匠者矣。是以講肆
之座環春接冬。禀業之徒雲聚波沓。僧祐藉
法乘縁少預鑚仰。扈錫待莚二十餘載。雖深
言遠旨未敢庶幾。而章條科目竊所早習。毎
服佩思尋懼有墜失。遂集其舊聞。爲義記十
卷。夫心識難均意見多緒。竊同芻蕘時綴毫
露。輒布其別解録之言末。蓋。率其木訥指
序條貫而已。昔少述私記辭句未整。而好事
傳寫數本兼行。今刪繁補略。以後撰爲定。
敬述先師之旨。匪由膚淺之説。明哲儻覽。
採其正意焉
初事第二事兩戒  右第一卷
第三事訖二不定法 右第二卷
三十尼薩耆事   右第三卷
九十事初盡第二誦 右第四卷
三誦       右第五卷
七法       右第六卷
八法       右第七卷
雜誦尼律     右第八卷
増一誦      右第九卷
婆離善誦   右第十卷
  法集雜記銘目録序第十 釋僧祐撰
祐少長山居遊息淨衆。雖業懃罔立。而誓心
無墜。常願覺道流於忍土。正化隆於像運。是
以三寶勝跡必也詳録。四衆福縁毎事述記。
所撰法集已爲七部。至於雜記碎文。條例無
附。輒別爲一帙。以存時事。其山寺碑銘僧衆
行記。文自彼製而造自鄙哀。竊依前古*揌
入于集。雖俗觀爲煩。而道縁成業矣
佛牙記一卷    胡音漢解傳譯記一卷
鍾山定林上寺碑銘一卷 劉勰
鍾山定林上寺絶跡京邑五僧傳一卷
建初寺初創碑銘一卷 劉勰
獻統上碑銘一卷  沈約
僧柔法師碑銘一卷 劉勰
 右七卷共帙
出三藏記集雜録卷第十



出三藏記集傳上卷第十
 建初寺沙門釋僧祐撰 
安世高傳第一
支讖傳第二
安玄傳第三
康僧會傳第四
朱士行傳第五
支謙傳第六
竺法護傳第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