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出三藏記集 (No. 2145_ 僧祐撰 ) in Vol. 55

[First] [Prev+100] [Prev]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後五部轉集。諸律師執義不同各以相承
爲是。爭論紛然。于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
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
從多王言。若爾當行籌。知何衆多。既而行籌。
婆麁富羅衆籌甚多。以衆多故。改名摩訶僧
祇。摩訶僧祇者。言大衆也。沙門釋法顯遊西
域於摩竭提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
寫得*胡本齎還京都。以晋義熙十二年歳次
壽星十一月。共天竺禪師佛駄跋陀。於道場
寺譯出。至十四年二月末乃訖
彌沙塞律三十
四卷
彌沙塞者。佛諸弟子受持十二部經。不作地
相水火風相虚空識相。是故名爲彌沙塞部。
此名爲五分律。比丘釋法顯。於師子國所得
者也。法顯記云。顯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諸國
皆師師口傳。無本可寫。是以遠渉乃至中天
竺。於摩訶乘僧伽藍得一部律。是摩訶僧祇。
復得一部抄律可七千偈。是薩婆多衆律。即
此秦地衆僧所行者也。又得雜阿毘曇心可
六千偈。又得一部綖經二千五百偈。又得一
部方等泥洹經可五千偈。又得摩訶僧祇
阿毘曇。法顯住三年。學*胡書*胡語。悉寫之。
於是還。又至師子國。二年更求得彌沙塞律
*胡本。法顯以晋義熙二年還都。歳在壽星。
衆經多譯。唯彌沙塞一部未及譯出而亡。到
宋景平元年七月。有罽賓律師佛大什。來至
京都。其年冬十一月。瑯瑘王練比丘釋慧嚴
竺道生於龍光寺。請外國沙門佛大什出之。
時佛大什手執*胡文。于闐沙門智勝爲譯。至
明年十二月都訖
迦葉維律未知
卷數
迦葉維者。一音迦葉毘。佛諸弟子受持十二
部經。説無有我及以受者。輕諸煩惱猶如死
屍。是故名爲迦葉毘。此一部律不來梁地。昔
先師獻正。遠適西域誓尋斯文。勝心所感多
値靈瑞。而葱嶺險絶弗果茲典。故知此律於
梁土衆僧未有其縁也
  右五部。其四部至中夏。凡一百有八十卷。
部卷已入經録最限
出三藏記集録中卷第三



出三藏記集録下卷第
 *釋僧祐撰 
  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録第一
祐總集衆經遍閲群録。新撰失譯猶多卷部。
聲實紛糅尤難銓品。或一本數名。或一名數
本。或妄加游字。以辭繁致殊。或撮半立題。以
文省成異。至於書誤益惑亂甚棼絲。故知必
也正名。於斯爲急矣。是以讐挍歴年因而後
定。其兩卷以上凡二十六部。雖闕譯人。悉是
全典。其一卷以還五百餘部。率抄衆經全
典。蓋寡觀其所抄。多出四鋡六度道地大集
出曜賢愚及譬喩生經。並割品截掲撮略取
義。強製名號仍成卷軸。至有題目淺拙名與
實乖。雖欲啓學實蕪正典。其爲愆謬良足深
誡今悉標出本經注之目下。抄略既分全部
自顯。使沿波討源還得本譯矣。尋此録失源
多有大經。詳其來也。豈天墜而地踊哉。將
是漢魏時來歳久録亡。抑亦秦涼宣梵成文
屆止。或晋宋近出忽而未詳。譯人之闕殆由
斯歟。尋大法運流世移。六代撰注群録。獨見
安公。以此無源未足怪也。夫十二部經應病
成藥。而傳法淪昧實可悵歎。祐所以杼軸於
尋訪。崎嶇於纂録也。但陋學謏聞多所未周。
明哲大士惠縫其闕。言貴璧。況法施哉
大方便報恩經七卷
雜譬喩經六卷或云諸雜
譬喩經
佛本行經五卷
分別功徳經五卷一名増一阿含經
疏迦葉阿難造
胡本經四卷以是長
安中出
大智度無極經四卷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一名合道
神足經
羅摩伽經三卷
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或云如來
性起經
儒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衞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
如幻化三昧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或云菩薩
瓔珞經
諸經菩薩名二卷
諸經佛名二卷
興起行經二卷
遺教三昧經二卷或云遺教三
昧法律經
淨度三昧經二卷或云淨
度經
未曾有因經二卷或云未
曾有經
大乘方便經二卷
摩訶摩耶經二卷或云摩
耶經
阿那含經二卷
益意經二卷
那先經二卷
舊譬喩經二卷
雜譬喩經二卷
大比丘威儀經二卷
大比丘威儀經二卷異出本此録先作異出
字誤作呉出今改正
觀無量壽經一卷
龍種尊國變化經一卷
過去香蓮華佛世界經一卷
過去無邊光淨佛土經一卷
東方善華世界佛坐震動經一卷
無量樂佛土經一卷
佛説往古性和佛國願行法典經一卷
見水世界經一卷抄大
集經
採華違王上佛授記妙華經一卷或云採華
違王經
佛説陀羅尼法門六種動經一卷
佛入三昧一毛放大光明經一卷
磬咳徹十方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經
佛見梵天頂經一卷
佛跡見千輻輪相經一卷
佛臍化出菩薩經一卷
佛變時會身經一卷
佛心總持經一卷與生經所出心總
持經大同小異
佛以三事笑經一卷抄六
度集
佛見牧牛者示道經一卷
世尊繋念經一卷抄阿
如來神力經一卷抄雜
阿*鋡
作佛形像經一卷作優填王作佛形
像經或云作像因縁經
有稱十方佛名得多福經一卷
三千佛名經一卷
千佛因縁經一卷
稱揚諸佛功徳經一卷三卷稱揚
佛功徳經
過去五十三佛名一卷出藥王藥上觀
亦出如來藏經
五十三佛名經一卷
三十五佛名經一卷出決定
毘尼經
八部佛名經一卷
十方佛名經一卷
賢劫千佛名經一卷唯有佛名與曇無蘭所
出四諦經千佛名異
稱揚百七十佛名經一卷或云百七
十佛*名
徳内豐嚴王佛名經一卷
南方佛名經一卷冶城寺經
滅罪得福佛名經一卷
觀世音求十方佛各爲授記經一卷
觀世音所説行法經一卷是呪經
光世音經一卷出正法華經或云
光世音普門品
觀世音經一卷出新
法華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或云藥王藥上二菩薩
觀經或云藥王藥上觀
  
請觀世音經一卷一名請觀世音菩薩消
伏毒害陀羅尼呪經
文殊師利*授記經一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
濡首童眞經一卷
彌勒菩薩本願待時成佛經一卷
彌勒下生經一卷異出本
彌勒爲女身經一卷
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願經一卷
無言菩薩流通法經一卷抄大
虚空藏菩薩問持經幾福經一卷
寂調意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
説清淨調伏
大雲密藏菩薩問大海三昧經一卷抄方等
大雲經
寶日光明菩薩問蓮華國相貌經一卷
功徳寶光菩薩問護持經一卷
師子出雷音菩薩問文殊成佛時經一卷
師子*出雷音菩薩問文殊師利發心經一卷
  
自在王菩薩問如來警戒經一卷
薩陀波倫菩薩求深般若圖像經一卷
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一卷即是異出
離垢經
光昧菩薩造七寶梯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經
三曼陀&T075586;陀羅菩薩經一卷
寂意菩薩問五濁經一卷*
無言菩薩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經
儒童菩薩經一卷抄六度集或
云儒童經
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
菩薩十住行道品經一卷
菩薩十法住經一卷
菩薩十道地經一卷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與護公所出十
地大同小異
菩薩縁身五十事經一卷與五十縁身
行大同小異
菩薩三法經一卷
菩薩五法行經一卷
菩薩六法行經一卷
菩薩生地經一卷
菩薩所生地經一卷
菩薩戒自在經一卷
菩薩戒要義經一卷抄菩
薩戒
菩薩戒經一卷異出本
似抄
菩薩受戒經一卷異出
受菩薩戒次第十法一卷
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
菩薩初發心經一卷
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
菩薩莊嚴瓔珞經一卷
菩薩本願經一卷
菩薩本願行品經一卷
菩薩出要行無礙法門經一*卷
菩薩導行經一卷
菩薩諸苦行經一卷
菩薩宿命經一卷
菩薩奉施諸塔作願念經一卷
菩薩如意神通經一卷
菩薩懺悔法一卷
菩薩懺悔法一卷異本
菩薩受齋經一卷
菩薩布施懺悔法一卷抄決定
毘尼經
菩薩以明離鬼妻經一卷出六
度集
菩薩求五眼法一卷或云五
眼文
菩薩呵家過經一卷
菩薩呵睡眠經一卷
初發意菩薩行易行法一卷出十住論
易行品
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經一卷
六菩薩名經一卷
迦葉赴佛泥洹經一卷或云佛般泥洹
時迦葉赴佛經
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喩經一卷一名迦葉
詰阿難經
佛往慰迦葉病經一卷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
大迦葉遇尼乾子經一卷抄長
阿鋡
舍利弗問寶女經一卷
舍利弗嘆寶女説不可思議經一卷
舍利弗等比丘得身作證經一卷
舍利弗般泥洹經一卷出生
目連降龍經一卷或云降龍王經
或云降龍經
目連弟布施望即報經一卷
阿難同學經一卷抄阿*鋡
阿難見水光瑞經一卷
阿難見伎樂啼哭無常經一卷抄阿*鋡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或云阿難
問事經
阿難或經一卷抄人本
欲生經
佛命阿難詣最勝長者經一卷
迦旃延無常經一卷出生經
阿那律思目連神力經一卷
阿那律七念章經一卷
請般特比丘經一卷
請賓頭盧法一卷
尊者薄拘羅經一卷抄中
阿含
婆拘盧答異學問經一卷
尊者瞿低迦獨一思惟經一卷抄阿*鋡
優陀夷坐樹下寂靜調伏經一卷抄阿*鋡
羅漢迦留陀夷經一卷
羅漢遇瓶沙王經一卷抄阿*鋡
央掘魔羅歸化經一卷
佛降央掘魔人民歡喜經一卷
央掘魔悔過法經一卷
帝釋施央掘魔法服經一卷
鴦掘髻經一卷
*鴦掘魔母因縁經一卷
羅旬踰經一卷
浮彌經一卷抄増
阿*鋡
和難釋經一卷出生經
和難經一卷出生經
難提釋經一卷
金師精舍尊者病經一卷
調達問佛顏色經一卷
調達教人爲惡經一卷抄六
度集
波利比丘謗梵行經一卷
阿梵和利比丘無常經一卷
摩訶比丘經一卷
瞻婆比丘經一卷
拘提比丘經一
聰明比丘經一卷
善唄比丘經一卷
深淺學比丘經一卷
大悲比丘本願經一卷
沙曷比丘功徳一卷舊録云沙
曷比丘經
差摩比丘喩重病經一卷抄雜
阿含
坐禪比丘命過生天經一卷抄出
曜經
分衞比丘經一卷出生經
比丘各言志經一卷出生經
比丘疾病經一卷出生經
比丘求證人經一卷*
比丘於色厭離經一卷抄阿*含
比丘問佛何故捨世學道經一卷抄出
曜經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
比丘問佛多優婆塞命終經一卷抄中
阿*含
佛爲比丘説三法經一卷
佛爲比丘説大力經一卷
佛爲比丘説極深險處經一卷
佛爲比丘説燒頭喩經一卷抄雜
阿*含
佛爲諸比丘説莫思惟世間思惟經一卷
佛爲年少比丘説正事經一卷
佛看比丘病不受長者請經一卷抄出
佛度旃陀羅兒經一卷
大力士出家得道經一卷一名力士跋陀
經抄雜阿含
獵師捨家學道經一卷抄出*曜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抄出*曜
二老男女見佛出家得道經一卷
泥洹後諸比丘經一卷或云小般泥洹經或云泥洹
後變記經或云泥洹後比丘
  世變經或云佛般泥
洹後比丘世變經
外道出家經一卷
出家縁經一卷
泥洹後千歳中變記一卷或云千
歳變經
眞僞沙門經一卷或云眞
僞經
竊爲沙門經一卷
僧名數事行一卷
淳陀沙彌經一卷
瞿曇彌經一卷
瞿曇彌記果經一卷
佛母般泥洹經一卷
比丘尼現變經一卷
母子作比丘僧比丘尼意亂經一卷一名學人意
亂經出増一
  阿含
旃闍摩暴志謗佛經一卷出生經
優波離問佛經一卷
比丘諸禁律一卷
沙彌十戒經一卷舊録云
沙彌戒
沙彌威儀一卷
沙彌尼戒一卷
比丘尼十戒經一卷
受十善戒經一卷
摩訶僧祇部比丘隨用要集法一卷或云摩訶僧
祇律比丘要
  
清信士阿夷扇持經一卷出生經
釋種問優婆塞經一卷抄阿*含
優婆塞五法經一卷
賢者五福經一卷
賢者五戒經一卷*
賢者威儀一卷或云賢者
威儀法
優婆塞五戒經一卷
優婆塞威儀經一卷
弟子學有三輩經一卷或云三品
弟子經
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云死
更生經
弟子爲耆域術慢戒經一卷
弟子過命經一卷出生經
弟子問事佛吉凶經一卷
梵王變身經一卷
梵天詣婆羅門講堂經一卷
帝釋禮三寶供養經一卷
天帝釋受戒經一卷
釋提桓因詣目連放光經一卷
帝釋慈心戰勝經一卷
天於阿修羅欲鬪戰經一卷抄長
阿*含
諸天阿須倫鬪經一卷
比丘問佛釋提桓因因縁經一卷出雜
阿*含
比丘浴遇天子放光經一卷
明星天子問慈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悉鞞梨天子詣佛説偈經一卷抄雜
阿*含
歡樂過差天經一卷抄出*曜
三十三天園觀經一卷抄増一
阿*含
四天王經一卷後有呪似
後人所附
四天王案行世間經一卷*
諸天經一卷舊録云諸
天事經
天神禁寶經一卷抄義
諸天問如來警戒不思議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經
梵天策經一卷異出本
魔王變身經一卷
魔嬈亂經一卷與魔王試目
連大同小異
魔王入苦宅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魔作不淨色欲嬈亂經一卷抄阿*含
魔化比丘經一卷舊録云魔
比丘經
魔化年少詣佛説偈經一卷抄雜
阿*含
太白魔王堅信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佛弟子化魔子頌偈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魔女聞佛説法得男身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魔業經一卷
偈經一卷抄大集
開化魔經一卷方等
大*集
過魔法界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佛問阿須輪大海有減經一卷抄阿*含
轉輪聖王七寶見世間經一卷
轉輪聖王七寶具足經一卷
轉輪聖王發心求淨土經一卷
淨飯王般泥洹經一卷
頂生王因縁經一卷舊録云頂
生王經
頂生王故事經一卷
頻毘婆王詣佛供養經一卷*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
阿闍世王問瞋恨從何生經一卷
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
韋提希子月夜問天人經一卷
波斯匿王承佛神力到寶坊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波斯匿王問何欲最樂經一卷抄阿*含
波斯匿王詣佛有五威儀經一卷抄阿*含
波斯匿王欲伐央掘魔羅經一卷
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一卷抄阿
*含
波斯匿王祖母命終經一卷
波斯匿王女命過詣佛經一卷抄阿*含
流離王攻釋子經一卷
優填王經一卷
阿育王獲果報經一卷抄雜
阿含
阿育王於佛所生大敬信經一卷抄雜
阿含
阿育王供養道場樹經一卷抄雜
阿含
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經一卷抄雜
阿含
一切施王所行壇波羅蜜經一卷或云行檀
波羅蜜經
功徳莊嚴王八萬四千歳請佛經一卷
鏡面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察微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摩天國王經一卷上同
桀貪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犍陀王經一卷
薩羅王經一卷抄或云薩
羅國
長壽王經一卷抄出曜經非
安公所載者
阿質王經一卷
訶王經一卷異出
惟樓王師子潼經一卷或云惟樓師
子潼譬喩經
國王五人經一卷出生經
國王成就五法久存於世經一卷抄阿*含
國王厭世典經一卷抄出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卷舊録云舍頭諫
經一名虎
太子刷護經一卷
五百王子作淨土願經一卷
調伏王子心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阿那邠祁化七子經一卷抄阿*含
誨子經一卷
教子經一卷一名須達教子經舊
録云須達訓子經
福子經一卷
二童子見佛説偈供養經一卷
三幼童經一卷*
佛問四童子經一卷*
五百幼童經一卷出生經
童子問佛乞食事經一卷抄出*曜
童子善射術經一卷抄出*曜
逝童子經一卷與菩薩逝經
大同小異
長壽童子病見世尊經一卷
小兒聞法即解經一卷
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一卷或云菩薩修行
經或云長者修
  
長者梨師達多兄弟二人詣世尊經一卷抄中
阿含
長者賢首經一卷
長者夜輸得非常觀經一卷抄出*曜
長者命終生無熱天經一卷抄雜
阿含
長者命終生兜率天經一卷阿含
長者詣佛説子婦不恭經一卷抄阿*含
長者子制經一卷
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或云三
處惱經
長者命終無子付囑經一卷
獨富長者財物無付經一卷
慳貪長者經一卷抄與日難
經大同
最勝長者受呪願經一卷
申越長者悔過供佛經一卷
棄惡長者問菩薩法經一卷
質多羅長者請比丘經一卷
佛爲拘羅長者説根熟經一卷
佛神力救長者子經一卷
樹提摩納發菩提心誓願經一卷
郁伽居士見佛説法醒悟經一卷抄阿*含
毘羅斯那居士五欲娯樂經一卷抄阿*含
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抄中
阿含
離車不放逸經一卷
無畏離車白阿難經一卷阿含
七老婆羅門請爲弟子經一卷
四吒婆羅門出家得道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虚僞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服白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通達論經一卷*
婆羅門解知衆術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行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問佛布施得福經一卷
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抄中
阿含
婆羅門問世尊將來世有幾佛經一卷
婆羅門避死經一卷抄阿*含
逗遮婆羅門論議出家經一卷抄雜
阿含
善徳婆羅門求舍利經一卷
善徳婆羅門問提婆達經一卷
佛化火與婆羅門出家經一卷抄雜
阿含
不與婆羅門等爭訟經一卷
佛爲婆羅門説四法經一卷
佛爲婆羅門説耕經一卷抄雜
阿含
佛爲老婆羅門説偈經一卷抄雜
阿含
佛爲黄竹園老婆羅門説學經一卷抄中
阿含
佛爲頻頭婆羅門説像類經一卷
佛爲年少婆羅門説知善不善經一卷
佛爲憍慢婆羅門説偈經一卷
佛爲事火婆羅門説悟道經一卷抄阿*含
佛爲阿支羅迦葉説自他作苦經一卷
佛爲調馬聚落主説法經一卷抄阿*含
六師結誓經一卷
審裸形子經一卷出生經
外道問佛鬪戰生天因縁經一卷抄阿*含
外道問佛生歡喜天因縁經一卷抄雜
阿含
佛將比丘優婆乞人遊行遇外道説法經一卷
  
佛爲外道須深説離欲經一卷
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一卷
外道仙尼説度經一卷
仙人説阿修羅歸化經一卷抄阿*含
仙人撥劫經一卷出生經或云
仙人撥劫喩
五仙人經一卷出生經
寶海梵志成就大悲經一卷
寶海梵志請如來經一卷
無害梵志執志經一卷
光華梵志經一卷出生經
梵志勸轉輪王發菩提經一卷
梵志問佛師經一卷
梵志問世間減損經一卷
梵志向佛説夢經一卷
梵志子死稻敗經一卷
梵志避死經一卷
梵志觀無常得解脱經一卷
梵志喪女經一卷
佛開解梵志阿&T075586;經一卷抄阿含或云
梵志阿&T075586;
降千梵志經一卷抄阿*含
度梵志經一卷*
梵志試火恩經一卷*
梵志計水淨經一卷抄阿*含
梵志經一卷
寶女問慧經一卷抄四卷寶
女所
寶女問三十二相經一卷
寶施女經一卷
㮈女經一卷抄中
阿含
蓮華女經一卷
金色女經一卷異出本
不莊挍女經一卷
七女本經一卷
前世諍女經一卷出生經
三摩竭經一卷與分惒檀王
經大同小異
摩鄒女經一卷
摩鄧女經一卷抄與摩
鄒女同
女人欲熾荒迷經一卷抄出*曜
貧女爲國王夫人經一卷
羅閲城人民請佛經一卷
釋家畢罪經一卷出生經
過去鳴鼓人經一卷抄雜
阿含
過去彈琴人經一卷
殺身濟賈人經一卷出六
殺龍濟一國人經一卷出六
度集
墮珠海水中經一卷出生經
懈怠耕者經一卷舊録云懈
怠耕兒經
商人脱賊難經一卷
商人子作佛事經一卷抄長
阿含
昔有二人相愛敬經一卷抄出*曜
善生子經一卷舊録云善生子一
名異出六向拜經
尸迦羅越六向拜經一卷與護公大六
拜事同辭異
世間強盜布施經一卷抄増一
阿*含
舍衞人喪子發狂經一卷抄阿
*含
貧子得財發狂經一卷
乞兒發惡心經一卷
瓦師逃走經一卷抄出*曜
貧窮老公經一卷或云貧
老經
老母經一卷
孤母喪一子經一卷
負爲牛者經一卷出生經
子命過經一卷出生經
二僑士經一卷抄出
*曜
阿速達經一卷
樹提伽經一卷
鞞摩肅經一卷抄中
阿含
夫那羅經一卷
阿蘭那經一卷
那頼經一卷出生經
那先經一卷異出本
大意經一卷
釋摩男本經一卷
申日兜本經一卷
墮藍本經一卷或云墮藍本文別
録云是異出維藍
君臣經一卷出生經
夫婦經一卷出生經
舅甥經一卷*出生經
越難經一卷
日難經一卷即是越難經
後説事少異
鸚鵡經一卷抄中
阿含
菩薩身爲鴿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水牛王經一卷出生經
鹿王經一卷或云佛説昔
爲鹿王經
兎王經一卷出生經
拘薩羅國烏王經一卷出生經
雀王經一卷出六
度*經
孔雀經一卷出生經
野雞經一卷出生經
鷹鷂獵經一卷増一
阿含
羅婆鳥鷹所捉經一卷*
鵄鳥事經一卷抄阿*含
河中草龜經一卷
大魚事經一卷
三魚失水經一卷
雪山無猴猨經一卷
暴象經一*卷
&MT01403;烏經一卷或云
鳥喩經
蠱狐烏經一卷出生經
三種良馬經一卷*
四種良馬經一卷抄阿*含
群牛千頭經一卷
牧牛經一卷
犢子經一卷
驢駝經一卷
&T026596;狗齧王經一卷舊録云
&T026596;狗經
猘狗經一卷&T026596;
狗同
度脱狗子經一卷或云度
狗子經
猴猻與婢戲致變經一卷
鱉獼猴經一卷出生經
&MT00083;經一卷
王后爲&MT01139;蜋經一卷
居士沒故爲婦鼻虫經一卷
蛇行法經一卷抄阿*含
鬼問目連經一卷
目連見衆生身毛如箭經一卷抄雜
阿含
目連見大身衆生然鐵纒身經一卷抄雜
阿含
見一衆生擧體糞穢塗身經一卷抄雜
阿含
衆生頂有鐵磨盛火熾然經一卷抄雜
阿含
佛爲訶到曠野鬼説法經一卷抄阿*含
鐵城泥犁經
泥犁經一卷或云中阿
含泥犁經
勤苦泥犁經一卷
十八泥犁經一*卷
四泥犁經一卷
地獄經一卷
地獄衆生相害經一*卷
地獄罪人衆苦事經一卷
佛爲比丘説大熱地獄經一卷
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一卷
摩訶乘精進度中罪報品一卷
十法成就惡業入地獄經一卷
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獄經一卷抄阿*含
調達入地獄經一卷抄中阿含或云
調達入地獄事
調達生身入地獄經一卷抄出*曜
奪那祇全身入地獄經一卷
流離王生身入地獄經一卷
鹽王五天使者經一卷舊録云*鹽王
五使者經
福經一卷抄阿*鋡
數經一卷抄雜
阿含
時經一卷或云時
非時經
灌經一卷或云四月
八日灌經
意經一卷
寤意經一卷
正意經一卷
惡意經一卷抄阿*含
罵意經一卷
擧鉢經一卷
息恚經一卷抄中
阿含
福行經一卷抄阿*含
忍辱經一卷
福報經一卷
法觀經一卷
身觀經一卷*
多聞經一卷
受持經一卷抄阿*含
伏婬經一卷抄阿*含
離睡經一*卷
應法經一卷
樂想經一卷*
尊上經一卷
醫王經一卷抄阿*含
危脆經一卷
柔軟經一卷*
梵網經一卷與護公録所出梵網
六十二見大同小異
名稱經一卷
處處經一卷
閑居經一卷出生經
何苦經一卷
無懼經一卷
貧窮經一卷抄阿*含
求欲經一卷抄阿*含
分別經一卷
衰利經一卷
犯罪經一卷
慢法經一卷
邪見經一卷
放逸經一卷
無常經一卷
惡道經一卷抄阿*含
積骨經一卷
苦陰經一卷
法社經一卷
臘經一卷或云般泥洹後
四輩*灌臘經
受歳經一卷抄阿*含
密具經一卷出生經
腹使經一卷出生經
曉食經一卷抄修行道地
曉了食
普施經一卷抄阿
*含
持齋經一卷
盂蘭經一卷
雜讃經一卷出生經
甘露道經一卷
出*曜
海八徳經一卷
恒水戒經一卷舊録云
恒水經
寂志果經一卷
不壞淨經一卷抄雜
具善根經一卷
法施勝經一卷
人弘法經一卷抄大
雲經
壽命促經一卷抄雜
阿含
色無常經一卷抄阿含
戒消災經一卷舊録云
戒消伏
戒相應經一卷抄或云戒
相應法
護口意經一卷
修行慈經一卷
法滅盡經一卷
未曾有經一卷異出本
不淨觀經一卷抄長
阿含
心本淨經一卷抄文殊普
超三昧經
無母子經一卷
無吾我經一卷
大枯樹經一卷與安公録枯樹
經大同小異
水上泡經一卷
諸漏盡經一卷或云諸盡經
抄雜阿含
是我所經一卷出生
阿耨風經一卷抄阿*含
出曜華經一卷抄出*曜
華嚴淨經一卷
華嚴瓔珞一卷
觀世樓炭經一卷有三品
波若得經一卷
惟日雜難經一卷
處中行道經一卷抄雜
阿含
勸行有證經一卷
修行勸意經一卷抄中
阿含
多増道章經一卷舊録云多増道經
一名異出十報法
内身觀章經一卷
忠心政行經一卷出六度*集或云忠心經舊
録有大忠心經小忠心經
堅心政意經一卷或云堅
意經
罪業報應經一卷
分明罪福經一卷
捨諸世務經一卷
摩訶刹頭經一卷與灌經同
後事小異
天地成敗經一卷是抄
衆經
救護身命經一卷
清淨法行經一卷
金剛清淨經一卷或云金剛三昧本性
清淨不壞不滅經
眼色相繋經一卷
禪思滿足經一卷抄阿*含
修集士行經一*卷
承事勝己經一卷
法古造行經一卷
無始本際經一卷
大慈無減經一卷*
慈仁不殺經一卷
淨除業障經一卷抄淨業
障大本
栴檀塗塔經一卷
求欲説法經一卷
少多制戒經一卷
異信異欲經一*卷
相應相可經一卷
商人求財經一卷
比丘世利經一卷*
恒水流澍經一卷
信能渡河經一卷
積木燒然經一卷與枯樹經
大同小異
業喩多少經一卷
前世三轉經一卷
除恐怖品經一卷抄修行
良時難遇經一卷
説法難値經一卷
邪違法經一卷
邪業自活經一卷出生經
衆生身穢經一卷
業陰因事經一卷
求離牢獄經一卷
阿含正行經一卷
増一阿含經一卷抄増一
阿*鋡
摩訶乘寶嚴經一卷
十住毘婆沙經一卷抄十
住論
不退轉法輪經一卷
一音辯正法經一卷
精勤四念處經一卷
調伏衆生業經一卷
無病第一利經一卷抄出*曜
父母恩難報經一卷抄中
阿含
多倒見衆生經一卷
世間言美色經一卷
形疾三品風經一卷抄思惟略
要法
人受身入陰經一卷抄修行
*道地
斫毒樹復生經一卷抄出*曜
一切行不恒安經一卷抄阿*含
人身四百四病經一卷
人身八十種虫經一卷抄修行
道*地
人病醫不能治經一卷抄修行
道*地
祭亡人不得食經一卷
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犯戒罪報輕重經一卷
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或云方等慧經
或云要慧經
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
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或云無
崕際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
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沙門
法海譯或云樂瓔珞莊嚴
  
過去行檀波羅蜜經一卷
本行六波羅蜜經一卷
當來選擇諸惡世界經一卷*
四大色身生厭離經一卷
有衆生三世作惡經一卷
信人者生五種患經一*卷
以金貢太山贖罪經一卷
人民疾疫受三歸經一卷抄阿*含
受持佛名不墮惡道經一卷
第一四門經一卷出大十
二門經
第二四門經一卷
第三四門第三四門即名甘露道律經撿雜目録
或有不稱第三四門而直云甘露道律經
  
佛入甘露調意經一卷從第一四門至甘露調意凡
四品並是大十二門經一部
  後人分品寫出遂分成
四經生經一部亦如此
楞伽阿跋多羅寶一切佛語斷食肉章經一卷
  抄大楞伽經所出
或云楞伽抄經
三劫經一卷抄長
阿含
三小劫經一卷
三毒經一卷
三慧經一卷
三行經一卷抄阿*含
三因縁經一卷
三時過經一卷抄雜
阿含
四自在神通經一卷
四品學法經一卷
四食經一卷
四未曾有法經一卷抄阿*含
四種人經一卷
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抄阿含
五戰鬪人經一卷抄阿含
五陰成敗經一卷抄修行
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一卷
六齋八戒經一卷
七寶經一卷
七處三觀經一卷異出抄
雜阿含
八光經一*卷
八陽經一卷
八關齋經一卷異出
九傷經一卷
十報三統略經一卷異出
十二因縁章經一卷舊録云十
二因縁經
十一思惟念如來經一卷抄阿含或云十
相思惟念如來經
十二遊經一卷舊録云十
二由經
十二遊經一卷本大
同小異
十二頭陀經一卷
沙門爲十二頭陀經一卷
十二品生死經一卷
十八不共法經一卷出寶
女經
三十二相因縁經一卷與安公失源所出三
十二相大同小異
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與安公失源所出八
十種好大同小異
三十七品經一卷異本
三十七品經一卷異本
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一卷或云
遺日
  寶積三昧文殊
師利問法身經
空淨天感應三昧經二卷舊録云空
淨三昧經
自誓三昧經一卷内題云獨證品第四出比丘淨行
中與護公所出獨證自誓三昧大
  同小
佛印三昧經一卷
法華三昧經一卷
月燈三昧經一卷
定意三昧經一卷
般舟三昧念佛章經一卷
四百三昧名經一卷
庾伽三摩斯經一卷譯言修行略一名達磨多羅禪
法或云達磨多羅菩薩撰禪經
  
禪定方便次第法經一卷
禪要呵欲經一卷
禪祕要經一卷抄禪要祕密
治病經所出
治禪鬼魅不安經一卷抄禪要祕密
治病經所出
阿練若習禪法經一卷即是抄菩薩
禪法第一卷
禪法一卷
説數息事經一卷
恒河譬經一卷
須河譬喩經一卷
須河譬經一卷與前須河譬
大同小異
灰河經一卷
塵土灰河譬喩經一卷與前灰
河小異
水喩經一卷抄阿*含
鑄金喩經一卷
浮木譬喩經一卷
田夫喩經一卷抄阿*含
嬰兒譬喩經一卷抄阿*含
群牛譬經一卷抄阿*含
羊群喩經一卷
大蛇譬喩經一卷舊録云
大蛇經
飛鳥喩經一卷抄阿*含
鼈喩經一卷抄六
度集
馬喩經一卷
箭喩經一卷抄阿*含
木杵喩經一卷抄阿*含
毒喩經一卷出生經
毒草喩經一卷出生經或
云毒草經
毒悔喩經一卷出生經
調達喩經一卷*
爪甲&T016254;土譬經一卷舊録云爪
甲取土經
譬喩六人經一卷抄罵
意經
譬喩經一卷
譬喩經一卷異出
法句譬喩經一卷凡十七事或
云法句譬經
雜譬喩經一卷凡十一事安法師載竺法護經目有譬
喩經三百首二十五卷混無名目難可
  別新撰所得並列定卷以曉覽者尋此衆本
多出大經時失譯名然護公所出或在其中矣
梵音偈本一卷
陀羅尼偈一卷
阿彌陀佛偈一卷
後阿彌陀佛偈一卷
七佛各説偈一卷
讃七佛偈一卷
深自知身偈一卷舊録云
自知偈
禪經偈一卷抄禪經
中偈
恒惒尼百句一卷
五言詠頌本起一卷一百
十二首
道行品諸經胡音解一卷
灌頂七萬二千神王護比丘呪經一卷
灌頂十二萬神王護比丘尼呪經一卷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呪經一卷
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呪經一卷
灌頂宮宅神王守鎭左右呪經一卷
灌頂塚墓因縁四方神呪經一卷
灌頂伏魔封印大神呪經一卷
灌頂摩尼羅亶大神呪經一卷
灌頂召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呪經一卷
灌頂梵天神策經一卷
灌頂普廣經一卷本名普廣菩薩經或名灌頂隨願往
生十方淨土經凡十一經從七萬二
  千神王呪至召五方龍王呪凡九經是舊集灌頂總名大灌
頂經從梵天神策及普廣經拔除過罪經凡三卷是後人所
集足大灌頂爲十二卷其拔除過罪經
摘入疑經録中故不兩載
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呪一卷
般若波羅蜜神呪一卷異本
七佛所結麻油述呪一卷
七佛所結麻油述呪一卷異本
七佛神呪一卷
七佛神呪一卷結縷者
異本
大神母結誓呪一卷
大神將軍呪一卷
八吉祥神呪一卷古録云八
吉祥經
陀隣鉢經一卷
陀羅尼句經一卷
華積陀羅尼神呪一卷
持句神呪一卷
六神名神呪一卷
幻師阿夷鄒呪一卷
伊洹法願神呪一卷
幻師陂陀神呪一卷
醫王惟樓延神呪一卷或云阿難所問醫
惟樓延神呪
幻師&T075586;陀神呪一卷古録幻
&T075586;陀經
解日厄神呪一卷
摩尼羅亶神呪一卷
檀特羅麻油述神呪一卷
麻油述神呪一卷
羅亶神呪案摩經一卷
呪水經一卷
嚫水經一卷
龍王呪水浴經一卷
龍王結願五龍神呪一卷
五龍呪毒經一卷
十八龍王神呪經一卷
呪請雨呪止雨取血氣神呪一卷舊録云
血呪
藥呪一卷
呪毒一卷
呪時氣一卷
呪小兒一卷
呪齲齒一卷或云呪虫齒
或云呪齒
呪齲齒異本
呪牙痛
呪牙痛異本
呪眼痛
呪眼痛異本
呪賊一卷或云辟除
賊害呪
呪賊異本
卒逢賊結帶呪
七佛安宅神呪一卷
安宅呪一卷
三歸五戒神王名一卷安法師所載竺法護經目有
神呪三卷既無名題莫測同
  異今新集所得並列名條卷雖未
詳譯人而護所出呪必在其矣
右八百四十六部。凡八百九十五卷。新集
所得。今並有其本。悉在經藏
條新撰目録闕經。未見經文者如左
雜譬喩經八十卷舊録
所載
雜數經二十卷舊録
所載
出要經二十卷
阿惟越致轉經十八卷舊録
所載
摩訶乘經十四卷改字訓
日乘
蜀普耀經八卷舊録所載似
蜀土所出
行道經七卷
正法華三昧經六卷疑即是正法
華經之別名
摩訶乘優波提經五卷
三昧王經五卷
梵王請問經五卷
不退轉輪經四卷
佛從兜率降中陰經四卷出王宗
經目
四天王經四卷疑一部
四本
魔王請問經四卷
那先譬喩經四卷舊録
所載
度無極譬經三卷
長阿含經三卷疑是殘缺
長阿含經
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經三卷
釋提桓因所問經三卷
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經三卷
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三卷
儒首菩薩經二卷疑即是*儒首
菩薩分衞經
太子試藝本起經二卷
小本起經二卷舊録
所載
不思議功徳經二卷或云功
徳經
蜀首楞嚴經二卷出舊録所載
似蜀土所出
後出首楞嚴經二卷舊録所載
云有十偈
梵天王請佛千首經二卷又大梵天王
經二卷似此
深斷連經二卷
甘露味阿毘曇二卷或云甘露
味經二卷
弘道經二卷
乳王如來經一卷或云
瞻波國佛説戒經一卷
佛在誓枝山説法經一卷
佛三毒事經一卷
佛七事經一卷
佛開和伏經一卷
佛意行經一卷
佛醫王經一卷
因佛生三心經一卷
佛聚經一卷
如來智印經一卷
七佛本縁經一卷
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舊録云七
佛姓字經
釋迦文放鉢經一卷
佛袈裟經一卷
佛鉢經一卷
佛大衣經一卷
佛本記一卷舊録
所載
賢劫五百佛名一卷
現在十方佛名經一卷
過去諸佛*名一卷
千五百佛*名一卷
三千佛名經一卷
五千七百佛名經一卷
觀世音成佛經一卷
文殊因縁經一卷
文殊本願經一卷
文殊觀經一卷
彌勒受決經一卷
彌勒作佛時經一卷
彌勒難經一卷
彌勒須河經一卷
導師問佛經一卷
&T075586;陀菩薩百二十難經一卷
賢首菩薩二百問經一卷
持身菩薩經一卷或云持
身經
金剛女菩薩經一卷
善意菩薩經一卷
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舊録云阿惟
越致戒經
菩薩從兜率天降中陰經一卷
菩薩行喜經一卷
菩薩淨本業經一卷
菩薩初業經一卷
菩薩四事經一卷
菩薩十六願經一卷
菩薩五十徳行經一卷
菩薩教法經一卷
菩薩正行經一卷
菩薩出入諸則經一卷
菩薩内誡經一卷
菩薩常行經一卷舊録
所載
菩薩母姓字經一卷
菩薩家姓經一卷
菩薩比丘經一卷
菩薩經一卷
迦葉解經一卷
迦葉因縁經一卷
舍利弗問暑經一卷
迦葉獨證自誓經一卷舊録
所載
舍利弗嘆度女人經一卷
舍利弗生西方經一卷
舍利弗目連泥洹經一卷
摩訶目犍連與佛角能經一卷舊録
所載
目連所問經一卷
目連因縁經一卷
阿難得道經一卷舊録
所載
阿難般泥洹經一卷舊録
所載
阿難現變經一卷
難陀經一卷
阿那律念復生經一卷
滿願子經一卷
阿那含七念經一卷
羅漢菩子經一卷
賓頭盧取鉢經一卷
鳩摩迦葉經一卷
童迦葉經一卷出長阿含。或
云童迦葉解難
愛行比丘經一卷
愛身比丘經一卷
加丁比丘經一卷
栴比丘經一卷
善星比丘經一卷
六群比丘經一卷
自在王比丘經一卷
羅耶達比丘經一卷
比丘和須蜜經一卷
比丘法相經一卷
佛爲比丘説二事經一卷
玄戒未來比丘經一卷
沙門分衞見怪異經一卷舊録
所載
釋種子經一卷
蓮華色比丘尼經一卷
人詐名爲道經一卷舊録
所載
尊者婆蹉律經一卷
恒水不説戒經一卷
波羅提木叉一卷
大沙門羯磨一卷
大戒經一卷舊録
所載
五部威儀所服經一卷或云五部
僧服經
衣服制一卷舊録
所載
結界文經一卷
八歳沙彌降外道經一卷抄出曜舊録云八歳
沙彌折外異學經
八歳沙彌開解國王經一卷
罽賓二沙彌經一卷
沙彌離戒一卷
沙彌離威儀一卷舊録
所載
沙彌持戒經一卷
海洲優婆塞會經一卷
優婆夷墮舍經一卷
在家菩薩戒經一卷
在家律儀經一卷
賢者雜事經一卷
弟子本行經一卷舊録
所載
弟子修學經一卷
弟子行澤中遇賊劫經一卷
弟子精進經一卷
道本五戒經一卷舊録
所載
迦提羅越問五戒經一卷
威儀經一卷舊録
所載
那羅延天王經一卷
毘沙門王經一卷
大四天王經一卷
二十八天經一卷
爲壽盡天子説法經一卷舊録云命
盡天子經
諸天壽經一卷
魔現成佛經一
魔試佛經一卷舊録
所載
魔試目連經一卷或云弊魔試
摩目連經
魔王誡經一卷
阿須倫問八事經一卷舊録云何須
倫所問八事
淨飯王經一卷
佛葬閲頭檀王經一卷
阿育王作小兒時經一卷
小阿育王經一卷
優填王照逝心女經一卷
迦夷王頭布施經一卷
果尊王經一卷
佛居士經一卷
降恐王經一卷
摩羅王經一卷
遮羅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摩竭王經一卷舊録云摩
竭國王經
摩登王經一卷
尸呵遍王經一卷舊録云尼
呵遍王經
舍夷國經一卷
乾夷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羅提坻王經一卷或作國王羅
㙔經
摩訶惟越王經一卷
薩和達王經一卷
難國王經一卷
年少王經一卷舊録
所載
洴沙王經一卷
十四王經一卷
王以竹施經一卷
勸王持五誡經一卷
太子法慧經一卷舊録云太
子法慧
太子法施經一卷出六
度集
太子旃舍羅差經一卷
是光太子經一卷舊録
所載
長者盛徳經一卷
長者法心經一卷
長者難提經一卷舊録
所載
長者仁賢經一卷
長者洹羅越經一卷
長者子誓經一卷舊録
所載
佛問淳陀長者受樂淨行經一卷
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一卷舊録
所載
婆羅門問事經一卷
婆羅門等爭説經一卷
六師詣波斯匿王經一卷
尼犍齋經一卷
仙歎經一卷出六
度集
光味仙人覩佛身經一卷抄方等
大集
明星梵志經一卷
摩竭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觱辭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猛觀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法觀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兜率梵志經一卷
兜勒梵志經一卷
梵志拔陀經一卷
梵志計火淨經一卷
梵志問疑經一卷
梵志意經一卷
梵志好母經一卷
梵志婬女經一卷
梵志六師經一卷
天后賢女經一卷
徳女問經一卷
女利行經一卷舊録
所載
貧女少施獲弘報經一卷
貧女聽經蛇齧命終經一卷古録貧女聽經蛇
齧命終生天經
國王癡夫人經一卷舊録
所載
彌家女經一卷
四婦因縁經一卷舊録
所載
鍾磬貧乏經一卷抄出
淫人曳踵行經一卷舊録
所載
二人作沙門弟斷兄舌經一卷
氣嘘殺旃陀羅經一卷
眼能視殺人經一卷
孤獨三兄弟經一卷
老少倶死經一卷
劍他經一卷
須多羅經一卷舊録云須多
羅入胎經
羼提和經一卷抄六
度集
須陀利經一卷
不蘭伽經一卷
小申日經一卷
波羅柰媈四姓經一卷
大姓家主叩書不經一卷
提謂經一卷
強羅經一卷
墮迦經一卷舊録所載云
晋言堅強
金轉龍王經一卷
盤達龍王經一卷舊録
所載
蘇曷龍王經一卷
三龍王經一卷
菩薩作六牙象本事經一卷
菩薩作龜本事經一卷六度集
菩薩師子王經一卷
菩薩爲魚王經一卷出六
度集
象王經一卷出生經
虎王經一卷
鼈王經一卷或云菩薩曾
爲鼈王經
蠍王經一卷
毒龍蛇施經一卷
養牛經一卷
放牛法經一卷
牛米自供養經一卷舊録云牛米
供經
行放食牛經一卷舊録
所載
*墮釋迦牧牛經一卷舊録
所載
餓鬼經一卷
鐵杵泥犁經一卷
閻羅王經一卷
縁經一卷
藥經一卷
苦慧經一卷
慧達經一卷
法足經一卷
身數經一卷
選福經一卷
布施經一卷
助善經一卷
孝順經一卷
古來經一卷
度世經一卷
縁本經一卷
法藏經一卷
明住經一卷
善憩經一卷
植質經一卷
名相經一卷
怪異經一卷
滅怪經一卷
本鉢經一卷
案鉢經一卷
諸法經一卷
雜讃經一卷
法嚴經一卷舊録所載疑即
是等入法嚴
漸備經一卷疑是漸備
之一卷
壁四經一卷舊録
所載
與脱經一卷
伏願經一卷
寶見經一卷
眞提經一卷
明義經一卷
見在經一卷
雜事經一卷
釋學經一卷
釋論一卷疑是大智論
抄之一卷
旨解經一卷疑即義
旨雜解
賣智慧經一卷舊録
所載
初受道經一卷舊録
所載
度道俗經一卷
學經福經一卷舊録
所載
諸福徳經一卷
説人身經一卷
施色力經一卷
色入施經一卷
戒法律經一卷
止寺中經一卷舊録
所載
未生火經一卷
未生災經一卷
成敗品一卷經目或云成敗品第四
似是樓炭經之一品
念佛品經一卷
須彌山經一卷
閻浮利經一卷
世間珍寶經一卷舊録云世間
所望珍寶經
無端觝持經一卷舊録云無端
*觝總持經
安般行道經一卷舊録
所載
現道神足經一卷
成行無想經一卷
解慧微妙經一卷舊録
所載
失道得道經一卷舊録
所載
情心識經一卷舊録所載
云有注
撿意向正經一卷舊録
所載
悔過除罪經一卷
道徳果證經一卷舊録
所載
自僥倖經一卷
布施持戒經一卷
禮敬諸塔經一卷
浴像功徳經一卷
浴僧功徳經一卷
生西方齋經一卷
造浴室法經一卷
父子因縁經一卷舊録
所載
熒火六度經一卷舊録有明度經一卷
云一名熒火明度經
有疑往解經一卷
雜阿含經一卷舊録
所載
長阿含方法經一卷
六足阿毘曇一卷
小觀世樓炭經一卷舊録
所載
陀隣尼目佉經一卷
布施度無極經一卷疑是六度
集之一卷
内禪波羅蜜經一卷舊録
所載
令人孝有徳經一卷
甚深大迴向經一卷
人於出家者經一卷
心應深貪慕經一卷
地水火風空經一卷
求欲者除意經一卷
持戒教人殺生經一卷
七月十五日臘法經一卷
功高憍慢有二輩經一卷
歡喜布施有五事經一卷
鏘刺脚因縁經一卷出興起
行經
三夢經一卷
三悔處經一卷
三乘無當經一卷
四署經一卷
四輩經一卷舊録云四輩弟子
經或云四輩學經
四等意經一卷
四意止本經一卷
政斷經一卷
大四諦經一卷舊録
所載
四厚經一卷
暑經一卷
五穀世經一卷
五方便經一卷舊録
所載
五戒報應經一卷
五惟越羅名解説經一卷舊録
所載
五亂經一卷
五耶經一卷
五陰經一卷舊録
所載
中五濁世經一卷舊録
所載
六波羅蜜經一卷舊録
所載
六衰事經一卷
六禪經一卷
六度六十行經一卷
六輩阿惟越致經一卷
七衆經一卷
七流經一卷
七使經一卷
七輩人横死經一卷
大七車經一卷舊録
所載
七歳作善經一卷
八正八邪經一卷舊録
所載
八方萬物無常經一卷
八總持經一卷舊録
所載
八輩經一卷舊録
所載
八雙經一卷
八部僧行名經一卷舊録
所載
九結經一卷
九惱經一卷
九道觀身經一卷
十部僧經一卷
十二意經一卷
十二阿練若高行經一卷
十二部經名一卷
大十二因縁經一卷舊録
所載
十八難經一卷舊録
所載
三十二僧那經一卷
三十四意經一卷
五十徳相經一卷
五十二章經一卷舊録所載別有
孝明四十二章
六十品經一卷
六十二疑經一卷
七十二觀身經一卷
百法經一卷
百八愛經一卷舊録所載似抄
五蓋疑結經
二百五十戒經一卷諸録並云有
六種異出
惟日三昧經一卷
逮慧三昧經一卷舊録所載一名文殊師
利問菩薩十事行經
月電三昧經一卷
無言三昧經一卷
小安般舟三昧經一卷舊録
所載
阿和三昧經一卷
禪行斂意經一卷舊録云禪
行極
禪數經一卷舊録
所載
禪行法經一卷
須彌山譬經一卷
日月譬經一卷
海水譬經一卷
藥草喩經一卷
功徳天譬經一卷
賢劫譬經一卷
金剛譬經一卷
寶藏譬經一卷
明珠譬經一卷
聚木譬經一卷
四大譬經一卷
化譬經一卷舊録云
化喩經
般若波羅蜜偈一卷
佛清淨偈一卷
太子出國二十偈一卷
佛十力偈一卷
群生偈一卷舊録
所載
十方佛神呪一卷
大總持神呪一卷舊録云
總持呪
四天王神呪一卷
護諸比丘呪一卷出生經
十二因縁結縷神呪一卷
摩訶神呪一卷
移山神呪一卷
降魔神呪一卷
和摩結神呪一卷
威徳陀羅神呪一卷
異出般舟三昧經一卷
異出寶藏經一卷
異出普門經一卷目録云向
一萬言
異出義足二卷
異出四諦經一卷
異出菩薩本經一卷
異出逝童子經一卷
異出孫陀耶致經一卷
異出十善十惡經一卷
異出九傷經一卷
異出了本經一卷
  右合四百六十部。凡六百七十五卷。詳挍
群録。名數已定。並未見其本。今闕此經右
二都件。凡一千三百六部。合一千五百七
十卷已寫前件八百四十六部八百九十五卷在
藏未寫四百六十部六百七十五卷今闕
出三藏記集録下卷第



出三藏記集録下卷第五
 *釋僧祐撰 
新集抄經録第一
新集安公疑經録第二
新集疑經録第三
新集安公注經及雜經志録第四
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
長安叡法師喩疑第六
  新集抄經録第一
抄經者。蓋撮擧義要也。昔安世高抄出修行
爲大道地經。良以廣譯爲難。故省文略説。及
支謙出經亦有孛抄。此並約寫胡本。非割斷
成經也。而後人弗思肆意抄撮。或棋散衆品。
爪剖正文。既使聖言離本。復令學者逐
末。竟陵文宣王慧見明深。亦不能免。若相競
不已。則歳代彌繁蕪黷法寶。不其惜歟。名部
一成難用刋削。其安公時抄。悉附本録。新集
所獲。撰目如左。庶誡來葉無効尤焉
抄華嚴經十四卷
抄方等大集經十二卷
抄菩薩地經十二卷
抄法句譬經三十八卷
抄阿差末經四卷
抄淨度三昧經四卷
抄摩訶摩耶經三卷
抄胎經三卷
抄央掘魔羅經二卷
抄報恩經二卷少上卷
抄頭陀二卷抄律
中事
抄義足經二卷
抄法華藥王品一卷
抄維摩詰所説佛國品一卷
抄維摩詰方便品一卷
抄維摩詰問疾品一卷
抄安般守意經一卷
抄菩薩本業經一卷
抄菩薩本業願行品一卷
抄四諦經要數一卷
抄法律三昧經一卷
抄照明三昧不思議事經一卷
抄諸佛要集經一卷
抄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
抄普賢觀懺悔法一卷
抄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
抄未曾有因縁經一卷
抄阿毘曇五法行經一卷
抄諸法無行經一卷
抄無爲道經一卷
抄分別經一卷
抄徳光太子經一卷
抄魔化比丘經一卷
抄優婆塞受戒品一卷
抄優婆塞受戒法一卷
抄貧女爲國王夫人經一卷從華嚴經至貧女爲國
王夫人凡三十六部並
  齊竟陵文宣王所抄凡抄字
在經題上者皆文宣所抄也
般若經問論集二十卷即大智論抄或云要論
或云略論或云釋論
  右一部凡二十卷。廬山沙門釋慧遠。以論
文繁積學者難究故略要抄出
抄成實論九卷齊武帝永明七年十二月竟陵文宣王
請定林上寺釋僧柔小莊嚴寺釋慧次
  等於普弘
寺共抄出
淨度三昧抄一卷
律經雜抄一卷
本起抄經一卷
睒抄經一卷舊録
所載
五百梵律經抄一卷舊録
所載
大海深嶮抄經一卷上六抄經是舊
抄今並闕本
抄爲法捨身經六卷抄字在上似是文宣
王所抄今闕此經
法苑經一百八十九卷此一經近世抄集撮撰群經
以類相從雖立號法苑終入
抄數今
闕此經
  右抄經。四十六部。凡三百五十二卷。其
四十八部。一百五十一卷。並有經。其八
部。二百一卷。今闕
  新集安公疑經録第二   安法師造
外國僧法學。皆跪而口受。同師所受。若十二
十轉。以授後學。若有一字異者。共相推挍。得
便擯之。僧法無縱也。經至晋土其年未遠。而
憙事者以沙標金。斌斌如也。而無括正。何以
別眞僞乎。農者禾草倶在。后稷爲之嘆息。
金匱玉石同緘。卞和爲之懷恥。安敢預學次
見涇渭雜流龍蛇並進。豈不恥之。今列意謂
非佛經者如左。以示將來學士。共知鄙

寶如來經二卷南海胡作或云
寶如來三昧經
定行三昧經一卷或云佛遺定行
摩目揵所問經
眞諦比丘慧明經一卷或云慧明比丘經
或云清淨眞諦經
尼吒國王經一卷或云尼吒黄羅國王
經或云黄羅王經
胸有萬字經一卷或云胸現
萬字經
薩和菩薩經一卷舊録云國王薩
和菩*薩經
善信女經二卷或云善
信經
護身十二妙經一卷一名度世
護世經
度護經一卷或云度
護法經
毘羅三昧經二卷
善王皇帝經二卷或云善王皇帝功
徳尊經或爲一卷
惟務三昧經一卷或作惟
無三昧
阿羅呵公經一卷或云相國
羅呵公經
慧定普遍神通菩薩經一卷舊録云慧定普遍國
土神通菩薩經
陰馬藏經一卷或云陰馬
藏光明經
大阿育王經一卷云佛在波
羅奈者
四事解脱經一卷或云四事解
脱度人經
大阿那律經一卷非八念
者闕
貧女人經一卷名難陀者舊録云
貧女難陀經闕
鑄金像經一卷
四身經一卷
普慧三昧經一卷
阿秋那經一卷舊録云阿秋
那三昧經闕
兩部獨證經一卷
法本齋經一卷西涼州
來闕
覓歴所傳大比丘尼戒一卷*
  右二十六部三十卷
  新集疑經僞撰雜録第三
長阿含經云。佛將涅槃。爲比丘説四大教法。
若聞法律當於諸經推其虚實。與法相違則
非佛説。又大涅槃經云。我滅度後。諸比丘輩
抄造經典令法淡薄。種智所照驗於今矣。自
像運澆季浮競者多。或憑眞以構僞。或飾虚
以亂實。昔安法師摘出僞經二十六部。又指
慧達道人以爲深戒。古既有之。今亦宜然矣。
祐挍閲群經。廣集同異。約以經律。頗見所疑。
夫眞經體趣融然深遠。假託之文辭意淺雜。
玉石朱紫無所逃形也。今區別所疑注之於
録。并近世妄撰。亦標于末。並依倚雜經而自
製名題。進不聞遠適外域。退不見承譯西賓。
我聞興於戸牖。印可出於胸懷。誑誤後學。良
足寒心。既躬所見聞。寧敢默已。嗚呼來葉。愼
而察焉
比丘應供法行經一卷此經前題云羅什出祐案經
卷舊無譯名兼羅什所出又
無此經故
入疑録
居士請僧福田經一卷此經前題云曇無讖出案
讖所出無此故入疑録
灌頂度星招魂斷絶復連經一卷
決定罪福經一卷
無爲道經二卷
情離有罪經一卷
燒香呪願經一卷或云呪
願經
安墓呪經一卷
觀月光菩薩記一卷
佛鉢經一卷或云佛鉢記甲申年大
水及月光菩薩出事
彌勒下教一卷在鉢
記後
九十六種道一卷
  右十二部經記。或義理乖背。或文偈淺鄙。
故入疑録。庶耘蕪穬以顯法
灌頂經一卷一名藥師琉璃光經或名灌
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
  右一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魅陵鹿野
寺比丘慧簡。依經抄撰此經後有續命法
所以偏行於世
提謂波利經二卷舊別有提
謂經一卷
  右一部。宋孝武時。北國比丘曇靖撰
寶車經一卷或云妙好寶
車菩薩經
  右一部。北國淮州比丘曇辯撰。青州比丘
侍改治
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一卷
  右一部。齊武帝時。比丘道備所撰備易名
道歡
佛法有六義第一應知一卷未得本
六通無礙六根淨業義門一卷未得本
  右二部。齊武帝時。比丘釋法願抄集經義
所出。雖弘經義異於僞造。然既立名號
一部。懼後代疑亂。故明注于録
佛所制名數經五卷
  右一部。齊武帝時。比丘釋王宗所撰。抄集
衆經有似數林。但題稱佛制。懼亂名實。故
注于録
衆經要攬法偈二十一首一卷
  右一部。梁天監二年。比丘釋道歡撰。右合
二十部。二十六卷。疑經兩録合四十六部。
五十六卷。其三十八部失源。八部有人名
  新集安公注經及雜經志録第四
夫日月麗天衆星助燿。雨從龍降彪池佐
潤由是豐澤洪沾大明煥赫也。而猶有燋火
於雲夜。抱瓫於漢陰者。時有所不足也。佛之
著教。眞人發起。大行於外國。有自來矣。延及
此土。當漢之末世。晋之盛徳也。然方言殊音。
文質從異。譯*胡爲晋出非一人。或善*胡而
質晋。或善晋而未備*胡。衆經皓然難以折
中。竊不自量敢豫僧數。既荷佐化之名。何得
飡終日乎。輒以洒掃之餘暇。注衆經如
左。非敢自必。必値聖心。庶望考文時有合義。
願將來善知識不咎其默守。冀抱瓫燋火讜
有微益
光讃折中解一卷
光讃抄解一卷
般若放光品者。分別盡漏而不證八地也。源
流浩汗厥義幽邃。非彼草次可見宗廟之義
也。安爲折疑准一卷。折疑略二卷。起盡解一

道行品者。般若抄也。佛去世後。外國高明者
撰也。辭句質複首尾互隱。爲集異注一卷
大小十二門者。禪思之奧府也。爲各作注
大作注。大十二門二卷。小十二門一卷今有
了本生死者。四諦四信之玄藪也。爲注一卷
今有 密迹金剛經。持心梵天經
  右二經者。護公所出也。多有隱義。爲作甄
解一卷
賢劫八萬四千度無極者。大乘之妙目也。爲
解一卷
人本欲生經者。九止八脱之妙要也。爲注撮
解一卷今有
安般守意。多念之要藥也。爲解一卷今有
陰持入者。世高所出殘經也。淵流美妙至道
直逕也。爲注二卷今有
大道地者。修行抄也。外國所抄。爲注一卷
衆經衆行或有未曾共和者。安集之爲十
法句義一卷。連雜解共卷
義指者。外國沙門於此土所傳義也。云諸部
訓異。欲廣來學視聽也。増之爲注一卷
九十八結者。阿毘曇之要義。爲解一卷。連約
通解共卷
又爲三十二相解一卷
三界諸天混然淆雜。安爲録一卷今有
此土衆經出不一時。自孝靈光和已來。迄今
晋康寧二年。近二百載。値殘出殘遇全出全。
非是一人難卒綜理。爲之録一卷今有
答沙汰難二卷
答法將難一卷
西域志一卷
凡二十七卷其諸天録經録。及答沙汰難至
西域志。雖非注經。今依安舊録附之于末
僧法尼所誦出經入疑録
寶頂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歳
淨土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歳
正頂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歳
法華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歳
藥草經一卷 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歳
太子經一卷 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歳
伽耶波經一卷 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歳
波羅奈經一卷 中興元年出時年十二
優婁頻經一卷 中興元年出時年十二*歳
益意經二卷 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
承旨
般若得經一卷 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
承旨
華嚴瓔珞經一卷 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
  智遠
承旨
踰陀衞經一卷 天監四年臺内華光殿出
  時年十六
阿那含經二卷 天監四年出時年十六
妙音師子吼經三卷 天監四年出年十六
  借張家
出乘師子吼經一卷 天監三年出時年十五
勝鬘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歳
優曇經一
妙莊嚴經四*卷
維摩經一卷江家
序七世經一卷
  右二十一種經凡三十五卷
經如前件。齊末太學博士江泌處女尼子所
出。初尼子年在齠。齓。有時閉目靜坐。誦出此
經。或説上天。或稱神授。發言通利。有如宿
習。令人。寫出。俄而還止。經歴旬朔續復如
前。京都道俗威傳其異。今上勅見面問所以。
其依事奉答。不異常人。然篤信正法少修梵
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許。後遂出家。名僧
法。住青園寺。祐既收集正典。撿括異聞。事接
耳目。就求省視。其家祕隱。不以見示。唯得妙
音師子吼經三卷。以備疑經之録。此尼以天
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後所出

二十餘卷。厥舅孫質以爲眞經。行疏勸化收
合傳寫。既染毫牘必存於世。昔漢建安末。
濟陰丁氏之妻。忽如中疾。便能*胡語。又求
紙筆自爲*胡書。復有西域*胡人。見其此書
云。是&T040879;。推尋往古不無此事。但義非金
口。又無師譯。取捨兼懷。故附之疑例
薩婆若陀眷屬莊嚴經一卷二十
餘紙
  右一部。梁天監九年。郢州投陀道人妙
光。戒歳七臘。矯以勝相。諸尼嫗人僉稱聖
道。彼州僧正議欲驅擯。遂潜下都住普弘
寺。造作此經。又寫在屏風紅紗映覆香花
供養。雲集四部嚫供煙。塞事源顯發。勅付
建康辯覈疑状云。抄略諸經多有私意。妄
造借書人路琰屬辭潤色。獄牒。妙光巧詐
事應斬刑。路琰同謀。十歳謫戍。即以其年
四月二十一日。勅僧正慧超。令喚京師能
講大法師。宿徳如僧祐曇准等二十人。共
至建康。前辯妙光事。超即奉旨。與曇准僧
祐法寵慧令慧集智藏僧旻法雲等二十人。
於縣辯問。妙光伏罪。事事如牒。衆僧詳議
依律擯治。天恩免死。恐於偏地復爲惑亂
長繋東治。即收拾此經得二十餘本及屏
風。於縣燒除。然猶有零散。恐亂後生。故復
略記薩婆若陀長者。是妙光父名。妙
光弟名金剛徳體。弟子名師子
法苑經一百八十九卷
抄爲法捨身經六卷
  右二部。蓋近世所集。未詳年代人名。悉總
集群經以類相從。既立號。法苑則疑於別
經。故注記其名以示後學。卷數雖多猶是
前録衆經。故不入部最之限
  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
夫至人應世觀衆生根。根力不同設教亦異。
是以三乘立軌隨機而發。五時説法應契而
化。沿麁以至妙。因小以及大。階漸殊時教
之體也。自正法稍遠受學乖互。外域諸國或
偏執小乘。最後涅槃顯明佛性。而猶執初教。
可謂膠柱鼓琴者也。元嘉中。外國商人竺婆
勒。久停廣州。毎往來求利。於南康郡生兒。仍
名南康。長易字金伽。後得入道。爲曇摩耶舍
弟子。改名法度。其人貌雖外國。實生漢土。天
竺科軌非其所諳。但性存矯異。欲以攝物。故
執學小乘。云無十方佛。唯禮釋迦而已。大乘
經典不聽讀誦。反抄著衣。以此爲法常用銅
鉢無別應器。乃令諸尼作鎭肩衣。似尼師壇。
縫之爲嚢。恒著肩上而不用坐。以表衆異。毎
至出路相捉而行布薩悔過。但伏地相向而
不胡跪。法度善閑漢言。至授戒先作*胡語。
不令漢知。案律之明文授法資解。言不相領
不得法事。而竺度昧罔面行詭術。明識之衆
咸共駭棄。唯宋故丹陽尹顏竣女。宣業寺尼
法弘。交州刺史張牧女。弘光寺尼普明等。信
受其教以爲眞實。雖出貴族而識謝慧心。毀
呰方等既絶法雨。妄學詭科乖背律儀。來苦
方深良可愍傷。自正化東流大乘日曜。英哲
頂受遍寓服膺。而使迷僞之人專行偏教。莫
或振止。何其甚哉。昔慧導拘滯疑惑大品。
曇樂偏執非撥法華。罔天下之明。信己情之
謬。關中大衆固已指爲無間矣。至如彭城僧
淵誹謗涅槃舌根銷爛。現表厥殃。大乘難誣。
亦可驗也。尋三人之惑並惡止其躬。而竺度
之悖。以毒飮人。凡女人之性。智弱信強一受
僞教則同惑相埏。故京師數寺遂塵異法。東
境尼衆亦時染此風。將恐邪路易開淄汚不
已。嗟乎斯豈魔斷大乘故先侮女人歟。此實
開士之所痛悼。而法主所宜匡制也。大方便
經云。釋迦如來昔爲比丘。專以四阿含教化
謗毀方等。於無數劫受大苦報。從阿鼻出發
大乘心。致成正覺。後進之賢宜思防斷。古今
明誡可不愼乎
昔慧叡法師久歎愚迷。製此喩疑防於今日。
故存之録末。雖於録非類。顯證同矣
  喩疑第六      長安叡法師
夫應而不寂感之者至。感有精麁應亦不一。
影響理也。若以方斯之非徒乖其圓。乃亦喪
其方。故以備聞之悟喩其所疑。疑非膏肓
必爲治。若治所不至。喩復其如之何。並可詳
覽往喩。昔漢室中興。孝明之世。無盡之照。始
揮光此壞。於二五之照。當是像法之初。
自爾已來。西域名人安侯之徒。相繼而至。大
化文言漸得淵照。邊俗陶其鄙倍。漢末魏初。
廣陵彭城二相出家。並能任持大照。尋味之
賢始有講次。而恢之以裕義。迂之以配説。
下至法祖孟詳法行康會之徒。撰集諸經宣
暢幽旨。粗得充允祖聽曁今。附文求旨。義
不遠宗。言不乖實。起之於亡師。及至符并龜
茲三王來朝。持法之宗亦並與經倶集。究摩
羅法師至自龜茲。持律三藏集自罽賓。禪師
徒衆尋亦並集。關中洋洋十數年中。當是大
法後興之盛也。叡才常人鄙而得厠。對宗匠
陶譯玄典。法言無日不聞。聞之無要不記故
敢依准所聞。寄之紙墨以宣所懷。什公云。大
教興世五十餘年。言無不實。實無不益。益而
爲言無非教也。實而爲稱無非寶也。寶以如
意爲喩。教以正失爲體。若能體其隨宜之旨。
則言無不深。若守其一照。則惑無不至。今
此世界以雜爲名。則知本自離薄。本自離薄
則易爲風波。風波易以動。不淳易爲離。易動
易離。故大聖隨宜而進。進之不以一途。三乘
離化由之而起。三藏祛其染滯。般若除其虚
妄。法華開一究竟。泥洹闡其實化。此三津開
照。照無遺矣。但優劣存乎人。深淺在其悟。
任分而行。無所臧否。前五百年也。此五百
年中。得道者多。不得者少。以多言之。故曰正
法。後五百年。唯相是非執競盈路。得道者少。
不得者多。亦以多目之。名爲像法。像而非眞。
失之由人。由人之失。乃有非跋眞言斧戟實
化。無擇起於胸中不救出自脣吻。三十六國
小乘人也。此釁流於秦地。慧導之徒遂復不
信大品。既蒙什公入關開託眞照。般若之明
復得揮光。末俗朗茲實化尋出法華開方便
門。令一實究竟廣其津途。欣樂之家景仰沐
浴。眞復不知老之將至。而曇樂道人。以偏執
之。見而復非之。自畢幽途永不可誨。今大般
泥洹經。法顯道人。遠尋眞本。於天竺得之。持
至揚都。大集京師義學之僧百有餘人。師執
本。參而譯之詳而出之。此經云。泥洹不滅佛
有眞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有佛性學得
成佛。佛有眞我故聖鏡特宗而爲衆聖中王。
泥洹永存。爲應照之本。大化不泯眞本存焉。
而復致疑。安於漸照而排跋眞誨任其偏執
而自幽不救。其可如乎。此正是法華開佛知
見。開佛知見今始可悟。金以瑩明顯發可知。
而復非之。大化之由而有此心。經言闡提。眞
不虚也。此大法三門皆有成證。昔朱士行既
襲眞式。以大法爲己任。於中講中小
品。亦往往不通。乃出流沙尋求大品。既至于
填果得眞本。即遣弟子十人。送至雒陽。出爲
晋音。未發之間。彼土小乘學者。乃以聞王。云
漢地沙門乃以婆羅門書或亂眞言。王爲地
主若不折之。斷絶大法聾盲漢地。王之咎也。
王即不聽。時朱士行乃求燒經爲證。王亦從
其所求積薪十車於殿階下。以火焚之。士行
臨階而發誠誓。若漢地大化應流布者。經當
不燒。若其不應命也如何。言已投之。火即爲
滅。不損一字。遂得有此法華正本。於于填大
國輝光重壤踊出空中而得流此。此大般泥
洹經既出之後。而有嫌其文不便者。而更便
改之人情少惑。有慧祐道人。私以正本雇人
寫之客書之。家忽然火起。三十餘家一時蕩
然。寫經人於灰火之中求銅鐵器物。忽見所
寫經本在火不燒。及其所寫一紙陌外亦燒。
字亦無損餘諸巾紙寫經竹筒。皆爲灰燼。此
三經者。如什公所言。是大化三門無極眞體。
皆有神驗。無所疑也。什公時雖未有大般泥
洹文。已有法身經明佛法身。即是泥洹。與今
所出若合符契。此公若得聞此佛有眞我一切
衆生皆有佛性。便當應如白日朗其胸衿。甘
露潤其四體。無所疑也。何以知之。毎至苦問
佛之眞主亦復虚妄。積功累徳誰爲不惑之
本。或時有言。佛若虚妄誰爲眞者。若是虚
妄積功累徳誰爲其主。如其所探。今言佛有
眞業衆生有眞性。雖未見其經。證明評量意。
便爲不乖。而亦曾問此土先有經言一切衆
生皆當作佛。云何。答言法華開佛知見。
亦可皆有爲佛性。若有佛性。復何爲不得皆
作佛耶。但此法華所明。明其唯有佛乘無二
無三不明一切衆生皆當作佛。皆當作佛我未
見之亦不抑言無也。若得聞此正言。眞是會
其心府。故知聞之必深信受。同吾之肆學正
法者。小可虚其衿帶更聽往喩。如三十六國
著小乘者。亦復自以爲日月之明。無以進於
己也。而大心寥朗。乃能鄙其狂而偏執。自貽
重罪。慧道之非大品而尊重三藏。亦不自以
爲照。不周也。曇樂之非法華憑陵其氣。自以
爲是天下悠悠。唯己一人言其意亦無所與
讓。今疑大般泥洹者。遠而求之。正當以一切
衆生皆有佛性爲不通眞照。眞照自可照其
虚妄。眞復何須其照一切衆生。既有僞矣。別
有眞性爲不變之本。所以陶練既精眞性乃
發。恒以大慧之明除其虚妄。虚妄既盡法身
獨存。爲應化之本。應其所化能成之縁。一人
不度吾終不舍。此義如驗。復何爲疑耶。若
於眞性法身而復致疑者。恐此邪心無處不
惑。佛之眞我尚復生疑。亦可不信佛有正覺
之照而爲一切種智也。般若之明自是照虚妄
之神器。復何與佛之眞我法身常存。一切皆
有佛之眞性。眞性存焉。學不越崖成不乖本
乎。而欲以眞照無虚言。言而亦無。佛我亦無。
泥洹是邪見。但知執此照惑之明。不知無惑
之性非其照也。爲欲以此誣誷天下。天下之
人何可誣也。所以遂不開默而驟明。明此
照者。是惜一肆之上而有鑠金之説。一市之
中而言有虎者。三易惑之徒則將爲之所染。
皆爲不殺之物。亦得已而言之。豈其好明
人罪耶。實是蝮蛇螫手。不得不斬。幸有深識
者。體其不默之旨。未深入者尋而悟之。以求
自清之路。如其已不可喩。吾復其如之何
出三藏記集録下卷第五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
 釋僧祐撰 
四十二章經序第一    未詳作者
安般守意經序第二    僧會法師
安般注序第三      道安法師
安般守意經序第四     謝敷作
陰持入經序第五     道安法師
人本欲生經序第六    道安法師
了本生死經序第七    道安法師
十二門經序第八     道安法師
大十二門經序第九    道安法師
法鏡經序第十      僧會法師
  四十二章經序第一   未詳作者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
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問
群臣。此爲何神也。有通人傳毅曰。臣聞天竺
有得道者。號曰佛。輕擧能飛。殆將其神也。於
是上悟。即遣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博
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國寫取佛
經。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於
是道法流布。處處修立佛寺。遠人伏化願爲
臣妾者不可稱數國内清寧。含識之類蒙恩
受頼。于今不絶也
  安般守意經序第二   康僧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