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翻譯名義集 (No. 2131_ 法雲編 ) in Vol. 54

[First] [Prev+100] [Prev]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問。有覺有觀。爲一法。爲是二法耶。答二法。
麁心初念。是名爲覺。細心分別是名爲觀。譬
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爲覺。後聲細微名爲
觀。問曰。如何毘曇説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
覺觀相應。今云何言麁心初念名爲覺。細心
分別名爲觀。答曰。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倶。
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衆
星不現。一切心心數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
三跋羅。此翻護。即是。無表思。第六識相應
善思也。又名無表色。有止惡防非功能故云
護。故金剛鈔。明戒體克出體性即無表思一
法也
三跋致。晋言發趣。或云至奏。奏爲也進也」
達嚫。尊婆須密論。作檀嚫。此云財施。解言。
報施之法。名曰達嚫。導引福地亦名達嚫。字
或從手。西域記正云達嚫拏者右也。或云馱
器尼。以用右手受人所施爲其生福故。肇云。
夫以方會人。不可以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
以一時周。是以會通無隅者。彌綸而不漏。法
澤冥被者。不易而普覆
周羅。立世毘曇云。閻浮人衣服莊嚴不同。
或有頂留一髻餘髻皆除名周羅髻。應法師
云。此譯爲小。謂小髻也。弘明集云。削髮毀
容。事存高素。辭親革愛。意趣聖方。祛嗜欲
於始心。忘形骸於終果。何眷戀於三界。豈留
連於六道哉。薩婆多云。剃髮剪爪是佛所制。
律云。半月一剃。此是恒式。涅槃云。惡比丘
相。頭鬚爪髮悉皆長利。是破戒之相。式觀應
世。廣説萬行之網目。緬想契理。唯唱四句
之網要。故十二年略教戒曰。諸惡莫作。衆善
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妙玄釋曰。諸惡即
七支過罪。輕重非違。如是等惡。戒所防止戒分
性遮。亦名主
客。又號新舊
諸善乃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
便。支林功徳。悉是清升。故稱爲善。自淨其意
者。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因果正助法門
能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
三攝盡。但由觀機樂欲爲善不同。應物隨宜。
示行有異。或辨根性。則分信法之殊。或陳
行相。則列別圓之異。且根性信法者。薩婆多
云。因聞入者是爲信行。因思入者。是爲法行。
曇無徳云。位在方便自見法少。憑聞力多。後
時要須聞法得悟。名爲信行。憑聞力少。自見
法多。後時要須思惟得悟。名爲法行。天台遠
討根源。久劫聽學。久劫坐禪。得爲信法種子。
其次行相別圓。若妙玄引涅槃明五行。一聖
行。謂戒定慧。爲自行因。二梵行。謂慈悲喜
捨爲因中化他。此二是地前修因行也。垂裕
記問。諸文或云聖梵是因。今何以梵行在果。
答聖梵二行並通因果。對於天行。以二爲因。
今云在果。何所疑也。三天行。謂初地已上。證
第一義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垂
裕記問。天既是證。何名爲行。答從天起行。故
名天行。故天行位在於地住。四嬰兒行。謂示
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謂示同
九道之身。現爲三障之相。此二皆是從果起
應之行。淨名疏云。嬰兒行從大慈善根而起。
病行從大悲善根而起。四教義云。同生善邊
名嬰兒行。同煩惱邊。名爲病行。然此五行。若
會三諦。聖行是眞諦。梵行。嬰兒。病行。是俗
諦。天行是中諦。又依法華。釋圓五行。經云。
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聖行。如來室。即圓
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柔和
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行。大經云。復有一
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此示行法
之綱要也
翻譯名義集



翻譯名義集
 *姑蘇景徳寺法潤大師法雲編 
  三徳祕藏篇第四十九
法寶衆名篇第五十
四十二字篇第五十一
名句文法篇第五十二
増數譬喩篇第五十三
半滿書籍篇第五十四
  三徳祕藏篇第四十九
光明玄云。法身般若解脱是爲三。常樂我淨
是爲徳。無二生死爲常。不受二邊爲樂。具八
自在爲我。三業清淨爲淨。章安疏云。法身之
身。非色非無色。非色故。不可以形相見。非無
色故。不可以心想知。雖非色而色充滿十方。
雖非非色。亦可尋求。即法身徳。般若徳者。非
知非字。亦非不知。非不字云云解脱徳者。非
縛非脱。非縛而縛。非脱而脱云云哀歎品曰。
云何名爲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
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
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脱
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
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
如是三法。爲衆生故。名入涅槃。章安釋云。若
約昔教。隱故名祕。覆故名藏。謂無常等覆於
常等。令常等隱。名祕密藏。今經開敝。如月
處空。清淨顯露。不如昔教。但以正法微妙不
可思議絶名離相。衆生不解。名爲祕密。法界
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爲藏。今釋祕
密藏文爲三。一譬三點。二譬三目。三合以三
徳。此之三文。一往而言。是從事入理。三點是
文字。此約言教見字
體篇
三目是天眼。此約修行

三徳是佛師。此即約理。又是佛印。印於教
行。凡有言説。與此相應。即祕密教。修習相
應。是祕密行證得相應是祕密理。從我今安
住下。是第四結祕密藏。安住三法是結三徳。
入大涅槃。結祕密藏。占察經云。復次彼心名
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
清淨之業。以諸佛法身從無始本際來。無障
無礙自在不滅。勝鬘經明二如來藏。一空如
來藏。謂若離若脱若異一切煩惱藏。二不空
如來藏。謂具過河沙不離不脱不思議佛法。
南岳止觀云。一空如來藏以此心體平等。妙
絶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
等法。亦復自性非有。二不空如來藏所謂具
有染淨二法以明不空。淨法中復有二種。一
具足無漏性功徳法。二具足出障淨法。染法
亦二種。一具足染性。二具足染事。淨覺説題
云。應知二種約在纒出纒二義分之。故彼經
云。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纒如來藏。不疑惑者。
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也。居式圓
覺疏云。空如來藏。即無住本。不空如來藏。即
所立法。此二釋違南岳止觀。又起信云。一者
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賢首釋云。此以如
實之中空無妄染。非謂如實自空。此則如實
之空。以妄空故。遂能顯示眞理。故云顯實。二
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徳故。
賢首釋云。此有二義。一異妄無體故。二異恒
沙有流煩惱故。故佛性論偈云。由客塵空故。
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圭山
略疏。三義釋藏。一隱覆名藏。二含攝名藏。三
出生名藏。又略鈔明五種。一如來藏。在纒含
果法故。二自性清淨藏。在纒不染故。此二就
凡位説。三法身藏。果位爲功徳所依故。四出
世間上上藏。出纒超過二乘菩薩故。此二就
聖位説。五法界藏。謂通因果。外持一切染淨
有爲。故名法界。内含一切恒沙性徳。故名爲
藏。僧遁注金剛三昧云。如來藏者。住自性
眞如也。諸佛智地名如來藏。能攝一切有情。
在如來智内。故名爲藏。有情惑染煩惱無明
所覆名有情境。若無明惑染境空。諸識不起。
境如故。名如來智。智如故即如來藏。長水釋
楞嚴云。如來藏四義喩海。一永絶百非。如海
甚深。二包含萬有。如海廣大。三無徳不備。如
海珍寶。四無法不現。如海現影。又尼犍經云。
王名嚴熾。有大薩遮。來入其國。王出遠迎。乃
爲王説。大王當知。依煩惱身。觀如來身。何以
故。此身即是如來藏故。一切煩惱。諸垢藏中。
佛性滿足。如石中金。木中火。地中水。乳中
酪。麻中油。子中禾。藏中金。模中像。孕中胎。
雲中日。是故我言。煩惱之中。有如來藏。涅槃
論云。身外有佛。亦不密。身内有佛。亦不密。
非有非無。亦不密。衆生是佛故微密。涅槃云。
如人七寶。不出外用名之爲藏。其人所以藏
積此寶爲未來故。所謂穀貴。賊來侵國。値遇
惡王。爲用贖命準四念處。乃是贖於藏通之命
則圓自有常住之命。故非所論
財難
得時。乃當出用。諸佛祕藏亦復如是。爲未來
世。諸惡比丘。畜不淨物。爲四衆説。如來畢
竟。入於涅槃。讀誦外典。不教佛經。如是等
惡。出現世時。爲滅諸惡爲説是經。是經若滅。
佛法則滅神智云。文有單複。所言複者。謂乘及戒。若
言不許畜八不淨。此是戒門事門。若説如來
畢竟涅槃。及遮外典。此是乘門理門。由無乘
戒。失常住命。若單説者。唯約戒門。扶律贖命
欲令學
者通達異名識自祕藏。故詳叙焉
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
即解脱。度即般若。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
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楞伽云。我所説者。
妄想識滅。名爲涅槃。肇師涅槃論曰。秦言無
爲。亦名滅度。無爲者。取其虚無寂寞。妙絶於
有爲。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
鏡像之所歸。絶稱謂之幽宅也。法華。金剛皆
云滅度。奘三藏翻爲圓寂。賢首云。徳無不備
稱圓。障無不盡稱寂。圭山正名寂滅。準肇
公云。泥洹盡諦者。豈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
寂滅。故謂之盡矣。或翻安樂。凡聖大小。皆有
涅槃。或名彼岸。肇師云。彼岸涅槃岸也。彼涅
槃岸。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我謂之
耳。智論云。槃名爲趣。涅名爲出。永出諸趣。
故名涅槃。或名泥曰。如嚴佛調云。佛既泥
*曰。微言永絶。新云梵本正名波利昵縛喃。此
云滅度。二教論云。涅槃者。常恒清涼。無復生
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莫知其所
以名。強謂之寂。其爲至也。亦以極哉。縱其雙
林息照而靈智常存。體示闍維。而法身恒在。
然涅槃法。若辨其義。應分有餘無餘之殊。
當揀少分究竟之異。言有餘無餘者。光明
云。若三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
無餘涅槃。言少分者勝鬘經云。知有餘苦。斷
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是名得少分涅
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究竟涅槃者。
大法鼓經云。乃至得一切種功徳。一切種智
大乘涅槃。然後究竟。法華云。不令有人獨
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初發大心。
當期究竟。故輔行云。菩薩初心常觀涅槃。自
行初修也。亦令衆生常觀涅槃。化他初修也。
安置諸子祕密藏中。化他後入也。我亦不久。
自住其中。自行後入也。故知自他初心。無不
皆修。自他後心。無不皆入。若欲修入。當依四
法。故涅槃云。有四法。爲涅槃近因。一近善知
識。二聽聞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説修行。若
言勤修苦行。是涅槃近因縁者。無有是處。一
近善知識者。止觀釋曰。大品云。佛菩薩羅漢
是善知識。六波羅密。三十七品。是善知識。法
性實際是善知識。佛菩薩等。威光覆育。即外
護也。六度道品入道之門即同行也。法性實
際諸佛所師即教授也。二聽聞正法等三句
即三慧也。華嚴云。我或爲衆生。説聞慧法。或
爲衆生。説思慧法。或爲衆生。説修慧法。故楞
嚴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眞諦云。散心名覆
器。無聞慧故。忘心名漏器。雖得而失。無思慧
故。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無修慧故。淨名疏
云。聞若不聽。無受潤因。聽而不思無深旨趣。
思而不修。終無證理。三慧若備。入道不疑。荊
溪釋云。念前聞思所依之境。當如聞思而修
行之。應知三慧有横有竪。横則名字已上。位
位有之。竪則名字爲聞。觀行爲思。相似爲修。
三慧具足能得相似分眞之定。名入祕藏
  法寶衆名篇第五十
*光明玄云。至理可尊。名曰法寶。論曰。般若
是一法。佛説種種名。爲諸衆生類。隨縁立異
字。如金體一似器用殊。鐶釧順人之好別。
缾盆隨時之應殊。雖千化以暫分。而一性以
不變。故曰泥洹眞法寶。衆生從種種門入也」
達摩。此翻爲法。唐明&MT04537;云。契之於心。然後
以之爲法。在心爲法。形言爲教。法有自相共
相。教乃遮詮表詮。天台明法。廣有八種。一教。
二理。三智。四斷。五行。六位。七因。八果。略言
三義。謂教行理。如闡義云以約修行始終三
義收盡。謂依教修行。行成契理。若以位分。約
教屬名字位。人禀教生解故。約行屬觀行相
似。依解修行故。約理在初住。分證本理故。然
於約行復須從容。若論造修。猶居名字。的取
行成方名觀行。凡當辨位須知此旨。若約能
詮所詮。但明教理。二教論曰。教者何也。詮理
之謂也。理者何也。教之所詮。教若果異。理豈
得同。理若必同。教寧得異。筌不期魚。蹄不爲
兎。將謂名乎。妙樂云。教有二種。詮理之教無
二。表行之教自分。詮理之教者。平等眞法界
佛不度衆生。表行之教者。祇由忘智親疎。致
使迷成厚薄。青龍疏云。有教行證。名爲正法。
有教有行無證名像法。像者似也。但有於教。
而無行證。名爲末法。行事鈔云。顯理之教。大
分爲二。一謂化教。此則通於道俗。二謂行教。
亦名
制教
雖局於内衆。大乘入楞伽云。教由理故
成。理由教故顯。當依此教理。勿更餘分別
達磨馱都。此云法界。妙樂云。所詮無外。故
名法界。賢首云。依生聖法。故云法界。清涼
云。法界者。一切衆生身心之本體也。起信云。
心眞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
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忘念。而有差
別。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天台釋云。
若迷無住。則三界六道紛然而有。則立世間
一切諸法。若解無住即是無始無明。反本還
源。發眞成聖。故有四種出世聖法。普門玄云。
世者爲三。一五陰。二衆生。三國土云云世是
隔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乃至依
報。隔別不同也。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
不相謬亂。故名爲間。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
名爲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爲界。今就一
法界。各有十法。所謂如是性相等。十界即有
百法。十界互相有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因
縁生法。六道是惑因縁生法。四聖是解因縁
云云是諸因縁法。即是三諦。因縁所生法。
我説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清涼。
新經疏云。統唯一眞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
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
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
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
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
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肇論曰。秦言無上正
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眞正無法不知
正遍知也。苑師云。阿此云無。耨多羅翻上。三
藐翻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覺也。孤山疏云。
極果超因故云無上。正則正觀中道。等則雙
照二邊。蓋果上三智也。發軫云。無上是理。正
等覺是智。正謂正中。即一切種智寂滅相也。
等謂平等。即行類相貌如實知也。裴相國云。
是諸佛所證最上妙道。是衆生所迷根本妙
源。故凡夫流浪六道。由不發此菩提心故。今
得人身。起慶幸意。當須秉心對佛像前燒香
散華。三業供養。立四弘誓發成佛心。故華嚴
云。菩提心者。名爲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發此心者。須識其體。體有二種。一曰當體。二
曰所依體。其當體者。所謂悲心智心願心。此
三種心。乃是當體。所依體者。自性清淨。圓明
妙心。爲所依體。性自具足號如來藏。惑不能
染。智無所淨。虚寂澄湛眞覺靈明。能生萬法。
號一大事。但由群生久迷此性。唯認攀縁六
塵影像。乍起乍滅。虚妄之念。以爲自心。一迷
爲心。決定惑爲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
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眞心中物。此之心體。
如肇師云。微妙無相不可爲有。用之彌勤不
可爲無。度一切諸佛境界經文殊言。菩提者。
無形相無爲。云何無形相。不可以六識識故。
云何無爲。無生住滅故。裴相國云。性含萬徳。
體絶百非。如淨月輪圓滿無缺。惑雲所覆不
自覺知。妄惑既除。眞心本淨。性含萬徳。故在
聖不爲得。體絶百非。故居凡不爲失。然欲發
此心者。當運慈悲而爲宗要。故華嚴海雲比
丘。告善財言。發菩提心者。所謂發大悲心普
救一切衆生故。發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間故。
一切群彙本無生死。妄風飄鼓。汨沒苦海。今
發大願。黒暗崖下。誓作明燈。生死波中永爲
船筏。此起悲心。拔衆生苦。一切凡夫。本性具
足性淨功徳。今迷寶藏貧窮孤露。今啓洪願
誓與群萌無上佛果究竟之樂。如一衆生未
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願擧脩途之初歩。宜
運成山之始簣。崇徳廣業。不倦終之昔住大
覺有王
仁林垂訪問曰。佛道覺云易成。經云。佛道長遠久受勤
苦乃可得成。若云難成。安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余
即答曰。了性則見本是佛。依自圓修乃易。昧性則欲求作
佛。依他別修乃難。慕圓宗者。起信樂心纔擧念時。已作
如來眞子。如回向
際。便成無上菩提
菩提。肇師云。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
以譯之。後代諸師皆譯爲道。以大論翻爲佛
道故。今問。如周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此
則儒宗仁義爲道。莊子曰。虚靜恬淡。寂寞無
爲者。天地之平而道徳之至。此則道家以虚
無爲道。今釋氏宗以何爲道。答曰。般舟經云。
諸佛從心得解脱。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
潔不受色。有解此者大道成。是知吾教以心
爲道。心乃自性清淨心也。其體湛寂。其性靈
照。無名無相。絶有絶無。心不能思。口不能
議。褒美稱爲第一義諦。或者問曰。如淨名云。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今安以心
而爲道耶。答究乎菩提非身心者。如肇師云。
無爲之道。豈可以身心而得乎。故度一切佛
境界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覺。不可以心覺。
何以故。身是無知如草木故。心者虚誑不眞
實故。是故菩提非身心也。然淨名中却云諸
佛解脱當於衆生心行中求者。天台釋云。今
觀衆生心行。入本性清淨智。窮衆生心源者。
即顯諸佛解脱之果。如勤求水不得離氷。寒
雖結水成氷。暖則釋氷爲水。故華嚴云。若能
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徳。凡夫由昧心
源。故隨妄念。能於妄念深照性空。名解大道。
故華嚴云。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此心智發能
爲佛母。號曰智度。是故智度亦名大道。故大
論云。智度大道佛善來。如用此智修習萬行。
其所修法。亦名大道。故法華云。爲滅諦故。修
行於道。由道是心。其性虚通遍一切法無非
是道。如金色女問文殊云。何謂爲道。答曰。汝
則爲道。又喜根云。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
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今問婬事穢汚。佛
道清淨。安指穢事名爲淨道。答觀婬怒癡相。
同水月。了染淨體。性如虚空。遇順無著。逢違
不瞋。於惡境界。得解脱門。乃行非道通達佛
道。是名無礙人。一道出生死。若起凡見。成地
獄業。如熱金圓取必燒手。如是無爲。名道人

阿婆磨。大論翻云無等等。佛名無等。般若
波羅蜜。利益衆生。全與佛相似。故名無等

目帝羅。此云解脱。荊溪淨名記云。若正用
功。上可作古買切。下作恥活切。功成之日。上
應作戸賈切。下應作徒活切。智論云。解脱知
見者。用是解脱知見。知是二種解脱相。有爲
無爲解脱。知諸解脱相。所謂時解脱。不時解
脱。慧解脱。倶解脱。壞解脱。不壞解脱。不可
思議解脱。無礙解脱等。分別諸解脱相牢固。
是名解脱知見無減云云問曰。解脱知見者但
言知何以復言見。答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譬
如繩二合爲一則牢堅。復次若但説知。則不
攝一切慧。如阿毘曇所説。慧有三種。有知非
見。有見非知。有亦知亦見。有知非見者。盡智
無生智。五識相應智。有見非知者。八忍世間
正見五邪見。有亦知亦見者。餘殘諸慧。若説
知則不攝見。若説見則不攝知。是故説知見
則具足
阿惟顏。應法師引十地經謂一生補處
阿鞞跋致。亦名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轉。不
退有三義。入空位不退。入假行不退。入中念
不退。妙樂云。般若是位。離二死故。解脱是
行。諸行具故。法身是念。證實境故。智論云。
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
膩地。此云依。法華疏云。利物以慈悲入室
爲首。渉有忍辱爲基。濟他以忘我爲本。能行
三法。大教宣通。即世間依止。名爲法師。垂裕
記云。皆言依者。以内有道法。可爲人天依止。
依者憑也。於佛滅後。憑此四人。取解故也。涅
槃四依品云。有四種人。能護正法。爲世所依。
初依示爲小乘内凡像。故經云。具煩惱性。能
知如來祕密之藏。二依示爲須陀洹像。三依
示爲斯陀含阿那含像。四依示爲阿羅漢像。
智者云。涅槃四依。義通別圓。若作別義者。如
古師云。地前名初依。登地至三地。名須陀洹。
五地名斯陀含。是第二依。七地名阿那含。是
第三依。八地至十地名阿羅漢。是第四依。若
作圓義者。準望別教。以住前爲初依。十住爲
三依。又始終判者。五品六根爲初依。十住
爲二依。行向爲三依。十地等覺爲四依。四果
配位。例別可見。此人四依。二行四依。律明糞
掃衣。長乞食。樹下坐。腐爛藥。此四種行上
根利器所依止故。三法四依。涅槃云。依法不
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
依不了義經
摩訶衍。大論云。摩訶此含三義。謂大多勝。
衍是乘也。勝鬘云。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
縁覺世出世間善法。世尊阿耨大池出四大
河。起信云。摩訶衍者。總説有二種。一者法。二
者義。所言法者。謂衆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
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云云
陀羅尼。大論秦言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
令不散不失。譬如好器。盛水水不漏散。惡不
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時。持令
不作。是名陀羅尼。肇翻總持。謂持善不失。持
惡不生。又翻遮持。輔行云。體遮三惑。性持三
智。熏聞云。遮二邊之惡。持中道之善。此從慧
性立名。闡義云。然則陀羅尼既是梵語。呪字
即當華言。經題華梵雙標。故云陀羅尼呪。若
爾何故云陀羅尼翻遮持耶。答古人見祕密
不翻。例如此土禁呪等法。便以呪名往翻。然
亦不失遮持之義。何者呪既訓願。如菩薩四
願。二願拔苦即遮惡義。二願與樂即持善
義。大論明三陀羅尼。一聞持陀羅尼。得此陀
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聞者。皆不忘失。
即是名持。二分別知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諸
衆生諸法。大小好醜。分別悉知。故分別陀羅
尼。即是義持。三入音聲陀羅尼。得此陀羅尼
者。聞一切語言音聲。不喜不瞋。一切衆生。如
恒沙等。劫壽惡言罵詈。心不憎恨。一切衆生。
如恒沙等。以讃歎供養。其心不動。不喜不著。
是爲入音聲陀羅尼。即是行持也。法華明三
陀羅尼。一旋陀羅尼。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
三法音方便陀羅尼。淨名疏釋云。旋者轉也。
轉假入空。得證眞諦。百千萬億者。即是從空
入假。旋轉分別。破塵沙惑。顯出恒沙佛法。法
音方便者即是二觀方便得入中
薩怛多般怛羅。資中曰。相傳云是白傘蓋。
喩如來藏性本無染遍覆有情也
蘇盧都訶。此云梵音決定。毘婆尸佛。説此一
呪。治一萬八千種病
胡蘇多。此云除一切。欝蒸熱惱。式棄佛所説

蜜奢兜。此云金鼓。隨葉佛所説呪。四拘留
秦佛説金剛憧呪。五拘那含牟尼佛説名聲
振十方呪。六迦葉佛説拯濟群生呪。七釋迦
世尊説金光照輝呪
阿牟伽皤&T049271;。此云不空羂索
咀儞也他。或呾姪他。此翻所謂
娑婆訶。或莎訶。此翻善説。又云散去
薩婆若多。般舟名薩雲若。大論云秦言一
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大品云。薩婆
若是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
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經曰。欲以一切智斷
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論問一心中得
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
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
習。答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爲令人信般若
波羅蜜故。次第差別品説
爾焔。或名爾炎。此云所知。又云應知。又云
境界。問如大論云是時過意地。住在智業中。
華嚴安云普濟諸含識。令過爾焔海。答由此
能知之智。照開所知之境。是則名爲過爾焔
海。故楞伽經第一曰。智爾焔得向。此乃全由
其境。以成其智名智業中
多伽梢。或多伽羅。此翻根智。維摩云。智度菩
薩母。淨名疏云。智度即是實智。實智有能顯
出法身之力故。如母能生。實智亦名如理
智。正觀眞諦如理而知則無顛倒。攝論云。順
理清淨名如理智。十八空論云。如理智即無
分別智。亦名正智。又名眞智。又名根本智
漚和倶舍羅。此云方便。維摩云。方便以爲
父。肇師云。方便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幽窮
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不知。謂之智也。雖達
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失無。在無不捨有。冥
空存徳彼我兩濟。故曰方便。淨名疏云。方便
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辨。如父能營求
長成。所言權智亦名如量智。遍觀俗諦。如事
數量則攝一切。十八空論云。如量智即無分
別後智。亦名遍智。又名俗智。又名後得智。佛
性論云。又此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
無礙。言無著者。見衆生界自性清淨。是如理
智相也。言無礙者。能通達觀無量無邊諸世
界故。是如量智相也。又如理智爲因。如量智
爲果。言爲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言爲果
者。由此理故知於如來眞俗等法。又如理智
是清淨因。如量智者。是圓滿因。清淨因者。由
如理智。三惑滅盡。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徳
圓滿。又如理智。即一心之體爲因。如量智即
一心之用爲果。二教論云。釋氏之教。理富權
實。有餘不了稱之爲權。無餘了義。號之爲實。
由此權實二智。而設權實二教也。北山云。眞
道焉可以修身。權道焉可以御化。眞道不可
以暫廢。故混而不滓。權道不可以久立。故捨
而合道也
  ◎四十二字篇第五十一
此録字母法門。通言門者。以能通爲義。妙玄
明四種門。一文字爲門。如大品四十二字。二
觀行爲門。釋論明修三三昧等。三智慧爲門。
法華云。其智慧門。四理爲門。大品云。無生
法。無來無去。言四十二字者。補注頌曰
    阿囉波遮那邏陀 婆荼沙和多夜吒
    迦娑磨伽他闍簸 馱奢呿叉哆若柁
    婆車摩火嗟伽他 拏頗歌醝遮吒*荼
大品云。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字等。語
等。諸字入門。智論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
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若聞字因
字乃至能了其義。是字初阿。後*荼。中有四
十。南岳釋字等者。謂法慧説十住。十方説十
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
等者。十方諸佛。説十住。與法慧説等。乃至十
地亦復如是。又一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
字。是名字等。發言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
法。皆互相在。是名諸字入門等也。前是事
釋。次是理解。華嚴善知衆藝童子告善財言。
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羅蜜門。清涼
疏曰。字母爲衆藝之勝。書説之本。故此偏明
之。文殊五字經云。受持此陀羅尼。即入一切
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纔誦一遍。如持一
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
上聲秦言
阿耨波陀。秦言不生。大
品云。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智論云。得是字
阿羅尼。菩薩若一切語中。聞阿字。即時隨義。
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二教論曰。萬化本
於無生而生。生者無生。三才肇於無始而始。
始者無始。然則無生無始。物之性也。有化有
生。人之聚也。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
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説無生。止觀云。若心具
者。心起不用縁。若縁具者。縁具不關心。若共
具者。未共各無。共時安有。若離具者。既離心
離縁。那忽心具。今問佛教因縁爲宗。論遣共
生。應屬所破耶。答單眞不立。獨妄難成。因縁
和合。從顛倒説。今觀實相。豈可順迷。故曰應
照理體本無四性。又復自行。雖離四執。化他
無妨四説。經説自性云。三界無別法。唯是
一心作。經説他生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縁。
或云。五欲令人墮惡道。或説共生云。水銀和
眞金。能塗諸色像。或説離云。十二因縁。非佛
所作。其性自爾。華嚴云。唱阿字時。入般若波
羅蜜門。名以菩薩威力。入無差別境界。疏云。
阿者入無生義。無生之理。統該萬法。菩薩得
此無生。達諸法空。斷一切障
羅闍。大論。秦言垢。大品云。羅字門。一切法
離垢故。華嚴云。唱多字門。入無邊差別門。
疏云。彼經第二。當囉字。是清淨無染。離塵垢
義。今云多者。應是譯人之誤
波羅末陀。秦言第一義。大品云。波字門。一
切法第一義故。楞伽云。謂第一義。聖樂言説。
所入是第一義。非言説是第一義。第一義者。
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説妄想覺境界。是故言
説妄想不顯示第一義。言説者。生滅動搖。展
轉因縁起。若展轉因縁起者。彼不顯示第一
義。又云。如爲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
得實義。如是愚夫。隨言説指。攝受計著。至竟
不捨。終不能得離言説指。第一實義。大集經
云。甚深之理。不可説。第一義諦無聲字。華嚴
唱波字門。名普照法界疏云。諸法皆等。即普
照法界
遮梨夜。秦言行。大品云。遮字門。一切法終
不可得故。論曰。若聞遮字。即知一切諸行皆
非行。今加釋曰。行始名因。行終名果。弘明集
云。纖芥之惡歴劫不亡。毫釐之善積世長存。
福成則天堂自至。罪積則地獄斯臻。此乃必
然之數。無所容疑。若造善於幽。得報於顯。世
謂陰徳。人咸信矣。造惡於顯。得報於幽。斯理
灼然。寧不信耶。又云。聖人陳福以勸善。示禍
以戒惡。小人謂善無益而不爲。謂惡無傷而
不悔。夫殃福蓋有其根。不可無因而妄致。善
惡當收其報。必非無應而徒已。又云。然則法
王立法。周統識心。三界牢獄。三科驗定。一
罪。二福。三道。罪則三毒所結繋業。屬於鬼
王。福則四弘所成。我固屬於天主。道則虚通
無滯。據行不無明昧。昧則乘分大小。智渉信
法。明則特達理性高超空有。又云。福者何耶。
所謂感樂受以安形。取歡娯以悦性也。今論
福者。悲敬爲初。悲則哀苦趣之艱辛。思拔濟
而出離。敬則識佛法之難遇。弘信仰而澄神。
縁境乃渉事情。據理惟心爲本虚懷不繋。其
福必回於自他。倒想未移。作業有乖於事用。
今觀弘明所立三科。其名雖美。所釋三義。其
旨猶失。以論十界。淆混不分。今謂十使十惡。
此屬乎罪。名爲黒業。報四惡趣。五戒十善四
禪四定。此屬於福。名曰白業。報處人天。三乘
摩訶衍。此屬乎道。感報四聖。此則凡聖界分。
因果事定。以此三科。收行盡矣。大論云。或説
三行。身行口行意行。身行者出入息。所以者
何。息屬身故。口行者覺觀。所以者何。先覺觀
然後語言。意行者受想。所以者何。受苦樂。取
相心發。是名意行。心數法有二種。一者屬見。
二者屬愛。屬愛主名爲受屬見主名爲想。以
是故説是二法爲意行。華嚴唱者字門。名普
輪斷差別。疏云。者字諸法無有。諸行既空遍
摧差別
那秦言不。大品云。那字門。諸法離名性相。
不得不失故。論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
來不去。華嚴唱那字門。名得無依門。名得無
依無上。疏云。那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説文字。
性相雙亡。故無依。能所詮泯。謂無上
邏求。秦言輕。大品邏字門。諸法度世門故。
亦愛枝因滅故。論曰。若聞邏字。即知一切法。
離輕重相。華嚴唱邏字門。名離依止無垢。疏
云。邏字悟一切法離世間故
陀摩。秦言善。大品陀字門。諸法善心生故。亦
施相故。論曰。即知一切法善相。華嚴唱柁
字門。名不退轉方便。疏云。悟一切法。調伏
寂靜。眞如平等無分別故。方爲不退轉方便。
南山云。策勤三業。修習戒行。有善起護。名之
爲作。作而無犯。稱之曰持。音義指歸云。持者
執也。執持所受之法。猶若捧珠執玉也。犯者
干也。謂干犯所受之法。略無護惜。如珠落玉
墮也。善者順也。起信云。以知法性體。無慳貪
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
欲過。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乃至以知法性體
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以善是
順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故太戊之時桑穀
生朝一暮大如栱。王懼。伊陟曰。臣聞妖不勝
徳。帝徳有闕。太戊從而桑穀枯死。殷道中興。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故帝辛之時。有雀生
烏。在城之隅。太史占曰。以小生大。國家必
昌帝辛驕暴。不修善政。殷國遂亡。經云。勿
謂小罪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然或
執自然之道。專非報應之説。蓋爲善而召禍。
此亦多矣。爲惡以致福。斯不少焉。故佛名經
云。行善者觸事轗軻。行惡者是事諧偶。致使
世間愚人謂之善惡不分。如堯帝徳化而値
洪水。湯王善政而遭久亢閔損行孝。以家貧。
顏回修仁而壽夭。遂謂貴賤自因命致。愚智
盡由天賦。妍醜本出自然。貧富非是業感。乃
曰誰尖荊棘盡禽獸。誰鑿江海與川源。暴風
卒起還自止。萬物須知是自然。不省聲和響
順。奚曉影直形端。不了三種之報差殊。焉悟
萬劫之行有異。故云。行惡得樂。爲惡未熟。至
其惡熟。自見受苦。修善遇苦。爲善未熟。至其
善熟。自見受樂。故大涅槃經明三種報。一順
現報。明主孝慈訓世則。祥雲布。壽星現。仁君
恩徳及物則醴泉涌。嘉苗秀。善既有徴。惡亦
可驗。樵客指熊而臂落。酒客啖肉以皮穿。
二順生報。今世雖行善惡之因。次生方受苦
樂之果。缾沙轉報於四天。有相改生於六欲。
三順後報。因造今身。報終後世。伽吒七反而
享餘慶。那律久劫以受遠福。此三種報。皆名
定業。又涅槃云。未入我法。名決定業。若入我
法。則不決定。大品云。菩薩行般若故。所有重
罪現世輕受。智論釋云。又如王子。雖作重罪。
以輕罰除之。以是王種中生故。菩薩亦如是。
能行般若得實智慧故。即入佛種中生。雖有
重罪云何重受。青龍疏云。不定有三。謂時定
報不定。報定時不定。時報倶不定。此中所轉。
是第二句。何者由報定故。轉重令輕。由時不
定故墮惡道業人間現受。其餘二句。一切都
滅。是故釋氏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考善惡
報應。皆我自業。則知三界循環斯皆妄識四
生磐泊。並是惑心。故古徳云。皆本一心而貫

婆陀。秦言縛。大品。婆字門諸法婆字門離
故。論曰。即知一切法無縛無解。華嚴唱婆
字門。名金剛場。疏云。悟一切法離縛解
故。方入金剛場
茶闍他。秦言不熟。大品。茶字門諸法茶字
淨故。論曰。即知諸法無熱相。華嚴唱茶
字門。名曰普輪。疏云。悟一切法。離熱矯穢。
得清涼故。是普摧義
沙。秦言六。大品云。沙字門。諸法六自在王
性清淨故。論曰。即知人身六種相。華嚴唱
史*我字門。名爲海藏。疏云。悟一切法。無罣
礙。如海含像
和波陀。秦言語言。大品。和字門。入諸法言
語道斷。論云。知一切法離語言相故。華嚴唱
縛字門。名普生安住。疏云。悟一切法言語道
斷故
多他。秦言如。大品。多字門入諸法如相不
動故。論云。諸法在如中。不動故。華嚴唱哆
*我字時。名圓滿光。疏云。悟一切法。眞如不
動故
夜他跋。秦言實。大品。夜字門入諸法如實
不生故。論云。諸法入實相中。不生不滅。華嚴
唱也字時。名差別積聚。疏云。悟如實不
生故。則諸乘積聚皆不可得
吒婆。秦言障礙。大品。吒字門入諸法制伏
不可得故。論云。知一切法無障礙相。華嚴唱
瑟吒字時。名普光明息煩惱
迦邏。秦言作者。大品。迦字門入諸法作者
不可得故。論云。知諸法中無有作者。華嚴唱
迦字時。名無差別雲。疏云。作業如雲。皆無差

娑。秦言一切。法苑云。一以普及爲言。切
以盡際爲語。大品娑字門。入諸法時不可得
故。諸法時來轉故。論云。即知一切法。一切種
不可得。一切有二種。一者名字一切。如云一
切皆懼死。無不畏刀杖。無色無身。不畏刀杖。
此名字一切也。二者實一切。大品云。一切者
所謂内外法。是二乘能知不能用一切道起
一切種。華嚴唱娑蘇*我字時。名降霔大雨。疏
云。即平等性
磨磨迦羅。秦言我所。大品。磨字門。入諸法
我所不可得故。論曰。若聞磨字。即知一切法。
離我所故。肇曰。我爲萬物主。萬物爲我所。又
生公曰。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爲我之所
有。淨名疏云。内心法想爲我。計十法界爲所。
華嚴唱磨字時。名大流湍激。衆峯齊峙。疏云。
即我所執性。我慢高擧。若衆峯齊峙。我慢則
生死長流湍馳奔激
伽陀。秦言底。大品。伽字門。入諸法去者不
可得故。論曰。即知一切法底不可得故。華嚴
唱伽上聲輕呼字時。名普安立。疏云。即一切法行
取性
多他阿伽陀。秦言如去。大品。他字門。入諸
法處不可得故。論曰。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
華嚴唱他他*可字時。名眞如平等藏。疏云。即
是杜處所性
音社提闍羅。秦言生。大品。闍字門。入諸法
生。不可得故。論曰。即知諸法生老不可得聞。
華嚴唱社字時。名入世間海清淨。疏云。即能
所生起
簸。大品。簸字門。入諸法簸字不可得故。論
曰。若聞濕波字。即知一切法。如濕波字不可
得。濕波字無義故不釋。華嚴唱鎖字時。名念
一切佛莊嚴。疏云。即安隱性
馱摩。秦言法性。大品。馱字門。入諸法性不
可得故。論曰。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唯
識論明三性。一遍計所執性。六七二識遍於
染淨一切法上。計實我法。名遍計所執。如繩
上蛇。頌曰。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
所執。自性無所有。二依他起自性。染淨諸法。
依他衆縁而得生起。故云依他。如麻上繩。頌
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縁所生。諸心心所依他
起故。亦如幻事非眞實有。爲遣執心心所外
實有境故。説唯有識。若執唯識眞實有者。亦
是法執。三圓成實性。唯一眞空圓滿成實。唯
麻獨存。唯識頌云。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證眞云。言於彼者。即於彼依他法上。遠離遍
計所執。便名圓成實性。古師總釋云。圓成是
眞。遍計是妄。依他淨分同眞。染分同妄。頌
曰。白日見繩。繩是麻。夜間見繩。繩是蛇。麻
上生繩。猶是妄。那堪繩上更生蛇。性宗釋圓
成云。本覺眞心。始覺顯現。圓滿成實。眞實
常住。三法皆具空有。初則情有理無。次則相
有性無。三則情無理有。相無性有。南岳云。心
體平等。名眞實性。心體爲染淨所熏。依隨染
淨二法。名依他性。所現虚相果報。名分別性。
唯識云。即依此三性。説彼三無性。初則相無
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法我性故。
佛密意説一切法佛性。又云。若時於所縁。智
都無所得。能所一如。無有二相。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華嚴唱馱字時。名觀察揀擇一
切法聚。疏云。即能持界性
&T049271;都餓切秦言寂滅。大品&T049271;字門。入諸
法定不可得故。論曰。即知諸法寂滅相。妙樂
云。此唱寂滅。是滅生之滅。非即生之滅。即生
之滅。是不滅故。如淨名云。法本不然。今則無
滅。是寂滅義。華嚴唱奢尸荷切字時。名隨順一切
佛教輪光明。疏云即寂靜性
呿。秦言虚空。大品呿字門。入諸法虚空不
可得故。華嚴唱佉字時。名修因地智慧藏。疏
云。即如虚空性
叉耶。秦言盡。大品叉字門。入諸法盡不可
得。華*嚴唱叉字時。名息諸業海藏。疏云。即
盡性
迦哆度求那。秦言是事邊得何利。大品哆字
門。入諸法有不可得故。論曰。即知諸法邊得
何利。華嚴唱娑蘇紇切上聲字時。名蠲諸惑障。
開淨光明。疏云。即任持處非處。令不動性
若那。或闍那。秦言智。大品若字門。入諸法
智不可得故。論云。即知一切法中無智相。華
嚴唱壤字時。名作世間智慧門。疏云。即能所
知性。佛地經明四智。一大圓鏡智者。如依圓
鏡。衆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
衆像影現地論云。大圓鏡智。離一切我我所執。乃至
能現能生一切境界。又云。此智是如來第八
淨識。資中云。離倒圓成。
周鑒萬有。名大圓鏡智
二平等性智者。證得一
切領受縁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三妙觀察
智者。住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辯
才。説諸妙法故。四成所作智者。勤身化業。示
現種種。摧伏諸伎引諸衆生。令入聖教成解
脱故然涅槃云。依智不依識。在聖名成所作智。在凡
名五識。在聖名妙觀察智。在凡名六識。在聖名平
等性智。在凡名七識。在聖名大圓鏡智。在凡名八識。雖
聖凡體一。而迷悟名異故。令依智誡不依識。傳燈智通禪
師。不會三身四智。遂謁六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
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
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説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
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
成四智。不離見聞縁。超然登佛地。吾今爲汝説。諦信永
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説菩提。通曰。四智之義。可得聞
乎。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
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説偈
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
於轉處不留性。繁興永處那伽定。六七因中轉。五八果
上轉。釋籤云。庵摩羅是第九。本理無染。以對眞性。阿梨
耶是第八。無沒無明。無明之性。即是智性。故對般若。末
那識。即是第七。執持藏識所持諸法。即此執持。名爲資
成。以助藏識。持諸法故。第六但能分別諸法故。與第七
同爲資成。是故今文不論第六。若準唯識論。轉於八識。
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者。則轉第八。爲大圓鏡
智。轉第七爲平等性智。轉第六爲妙觀察智。轉五識爲成
所作智。大圓鏡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報身。成所作智成
化身。妙觀察智遍於三身。此中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
途。屬對不與今同。何者彼居果位。三身仍別。此在因位。
三身互融。即此三身。祇是三徳。三徳據内。三身約外。
今從初心。常觀三徳。故與彼義。不可儡同。寶藏論云。智
有三種。一曰眞智。謂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
穢不二。二曰内智。謂自覺無明。割斷煩惱。心意寂靜。滅
無有餘。三曰外智。謂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鑒古今。皆
通俗事。又大品明
三智見薩婆若
阿施。秦言義。大品施字。經本作施字。門入
諸法施字不可得故。論曰。若聞他字。即知一
切法義不可得。華嚴唱曷攞多上聲字。名生死
境界智慧輪。疏云。即執著義性。執著爲生死
境。義即智慧輪
婆伽。秦言破。大品娑字入諸法破壞不可得
故。論曰。知一切法不可得破相。華嚴唱婆
蒲餓
字時。名一切智宮殿圓滿莊嚴。疏云。即
可破壞性。圓滿之言。不空譯爲道場
伽車提。秦言去。大品車字門。入諸法欲不
可得故。如影五衆亦不可得故。論曰。即知一
切法無所去。華嚴唱車上聲字時。名修行方便
藏。各別圓滿。疏云。即欲樂覆性
阿濕麼。秦言石。大品魔字門。入諸法魔字
不可得故。論曰。即知諸法牢堅。如金剛石。華
嚴唱娑蘇紇
麼字時。名隨十方現見諸佛。疏
云。即可憶念性
火夜。秦言喚來。大品火字門入諸法喚不可
得故。論曰。即知一切法無音聲相。華嚴唱訶
上聲上聲字時。名觀察一切無縁衆生。方便
攝受。令出生無礙力。疏云。即可呼召性。無縁
召令有縁故
末嗟羅。秦言慳。大品嗟字門。入諸法嗟字
不可得故。論曰。嗟字即知一切法。無慳無施
相。華嚴唱縒七可
字時。名修行趣入一切功徳
海。疏云。即勇健性
伽那。秦言厚。大品伽字門。入諸法厚不可
得故。論曰。即知諸法不厚不薄。華嚴唱伽
字時。名持一切法雲堅固海藏。疏云。即厚
平等性
土荼
那。秦言處。大品他字門。入諸法處
不可得故。論曰。即知諸法無住處。華嚴
時。名隨願普見十方諸佛。疏云即積集性
拏。秦言不。大品拏字門。入諸法不來不去。
不立不坐不臥。論曰。衆生空法空。華嚴唱拏
字時。名觀察字輪有無盡諸億字。疏云。
即離諸諠諍。無往無來。行住坐臥。謂以常觀
字輪故
頗羅。秦言果。大品頗字門。入諸法遍不可
得故。論曰。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華嚴唱娑
蘇紇
字。名化衆生究竟處。疏云。即遍滿果

歌大。秦言衆。大品歌字門。入諸法聚不可得。
論曰。即知一切五衆不可得。華嚴唱娑同前
迦*字。名廣大藏無礙辯。光明輪遍照。疏云。
即積聚蘊性
倉我切。大品醝字門。入諸法醝字不可得
故。論曰。即知醝字空。諸法亦爾。華嚴唱也
夷舸
蘇舸
*字。名宣説一切佛法境界。疏云。
即衰老性相
遮羅地。秦言動。大品遮字門。入諸法行不
可得故。論曰。即知一切法不動相。華嚴唱室
者字時。名於一切衆生界法雷遍吼。疏云。即
聚集足跡。謂聚集一切衆生。法雷即是足跡」
多羅。秦言岸。大品咤字門。入諸法驅不可
得故。論曰。若聞多字。即知一切法此彼岸不
可得。華嚴唱侘恥加切字時。名以無我法開曉衆
生。疏云。即相驅迫性。謂無我曉之。即爲驅迫」
彼茶。秦言必。大品茶字門。入諸法邊竟處不
終不生。過茶無字可説。論曰。即知一切法。必
不可得。華嚴唱陀字時。名一切法輪差別藏。
疏云。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輪。新譯乃是茶字。
大品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
一字。南岳大師。用表四十二位。初阿字門表
初住。後茶字門表妙覺。故曰過茶無可説字。
爲世執謂之法。衆聖所由謂之門
  名句文法篇第五十二
瑜伽云。佛菩薩等是能説者。語是能説相。名
句文身是所説相。成唯識論云。名詮自性。句
詮差別。文即是字。爲二所依。此非色心。屬不
相應行。名曰三假。婆沙問云。如是佛教以何
爲體。答一云語業爲體。謂佛語言。唱詞。評
論。語音。語論。語業。語表。是爲佛教。此語業
師也。二云名等爲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
列。安布聯合爲名句文。云何但以聲爲教體。
此名句師也。語業師難曰。名句文但顯佛教
作用。非是自體。名句師難曰。聲是色法。如何
得爲教體。要由有名。乃説爲教。是故佛教體
即是名。名能詮義。故名爲體。二師異見。氷執
不通。正理論中雙存兩義。故正理鈔云。案上
二説。各有所歸。諸論皆有兩家。未聞決判。西
方傳説。具乃無虧。何者若以教攝機。非聲無
以可聽。若以詮求旨。非名無以表彰。故倶舍
云。牟尼説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是
色行蘊攝。體即教體。語即語業。名謂名句。言
是色行蘊者。由聲屬乎不可見有對色在色
蘊收。名句屬不相應行在行蘊攝。體既通於
色行。則顯能詮之教。聲名句文四法和合方
能詮理。又復須知佛世滅後二體不同。若約
佛世八音四辯梵音聲相。此是一實。名句文
身。乃是聲上屈曲建立。此三是假。若約滅後
衆聖結集。西域貝葉。東夏竹帛書寫聖教其
中所載。名句文身咸屬色法。此則從正別分。
若乃就旁通説佛世雖正屬聲旁亦通色。如
迦旃延撰集衆經要義呈佛印可。斯乃通色。
滅後正雖用色旁亦通聲。以假四依説方可
解。作此區別教體明矣。瑜伽論云。諸契經體。
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十
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隨理無
舛謬。方爲眞教此叙體竟
便善那。此云文身。慈恩疏云。文身者爲名
句依而顯所表。顯有四義。一扇。二相好。三根
形。四鹽。如次能顯風涼大人男女味故。故名
爲顯。即喩此文身能顯於理。若依古譯翻文
爲味。但是所顯。非能顯也。大乘入楞伽云。文
身者。謂由於此能成名句。楞伽云。形身者謂
顯示名句是名形身。又形身者謂長短高下。
注曰。形身即字也。入楞伽云。字身者。謂聲長
短。音韻高下名爲字身。今問文與於字爲異
爲同。答若未改轉斯但名字。若已改轉文即
是字。是則依類像形爲字。形聲相稱曰文
那摩。此云名。楞伽云。名身者謂依事立名。
是名名身
波陀。秦言句。句謂句逗。逗止也。住也。大論
云。天竺語法衆字和合成語。衆語和合成句。
如菩爲一字提爲一字。是二不合則無語。若
和合名爲菩提。大乘入楞伽云。句身者。謂能
顯義決定究竟。成唯識論云。句詮差別如名
爲眼即詮自性。若言佛眼天眼乃顯句詮差
別也
阿耨窣覩婆。或輪盧迦波。天竺但數字滿
三十二。即爲一偈。號阿耨窣覩婆偈
蘊馱南。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
施他誦持
跋渠。法華文句云。中阿含翻品。品者義類
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或佛自唱品如梵
網。或結集所置。如大論大品一部結集
之家本唯三品
或譯人
添足如羅什什師以類加
之成九十品
彌底。此云正量。相宗明三種量。一現量。唯約
佛果起後得智見實相理有二。一定位。定心
澄湛境皆明證故名現量。現者明也。二散心
現量。如五識縁色等時。親明而取局附境體
分明顯現。現者親也。二比量。通約凡夫至等
覺比量生解。如遠見煙比知有火。雖不見火
言非虚故。三證言量。諸佛經教以爲證。准因
明論云。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
量及似唯自悟。明義有八。一能立三支。譬喩
宗因。由此譬況喩曉宗因。宗者所宗所主之
義。因者所以義。建立義。世親已前宗等皆爲
能立。陳那已後唯以一因二喩爲能立。宗是
所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現量。
六比量。七似現量。八似比量。因明疏云。刊定
法體要須二量。現量則得境親明。比量亦度
義無謬。度共相境無邪謬矣。宗鏡云。教無智
而不圓。木匪繩而靡直。比之可以生誠信。量
之可以定眞詮。杜狂愚之妄説。故得正法之
輪永轉。唯識之旨廣行則事有顯理之功言
有定邦之力
都羅。此云喜。釋論云。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
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衆生得從樂。因令
衆生得喜。又云。麁樂名樂。細樂名喜。譬如初
服藥時名樂。藥發遍身時名喜。智論明示教
利喜。示人好醜。善不善應行不應行。生死爲
醜。涅槃安隱爲好。分別三乘。分別六波羅蜜
名示。教者教言汝捨惡行善。利者未得善法
味故。心則退沒。爲説法引導令出。汝莫於因
時不求果。汝今雖勤苦果報出時大得利益。
令其心利故名利。喜者隨其所行而讃歎之。
故名爲喜。以此四事莊嚴説法。智論明三事
具足故大歡喜。一能説人清淨。二所説法清
淨。三依法得果清淨。論又問。是諸羅漢已證
實際無復憂喜。小喜尚無。況大歡喜。答羅漢
離三界欲。未得一切智慧。故於諸甚深法中。
猶疑不了是般若中了了解説。斷除其疑故
大歡喜
摩訶羅。此云無知。律中阿難攝衆無法。迦葉
訶言年少。阿難言。我今頭白。何故名年少。答
云。汝不善察事同年少。老年愚法豈不例之」
梵壇。此云默擯。梵壇令治惡性車匿。五分云。
梵壇法者。一切七衆不來往交言。若心調伏
爲説那陀。迦旃延經。令離有無即入初果。文
見闡釋迦注
唱薩。此言訛也。正言娑度。此云善哉
阿呼。此云奇哉
闍維。或耶旬。正名茶毘。此云焚燒。西域記
云。涅疊槃那。舊闍維訛也。通慧音義云。親問
梵僧未聞闍維之名
陀呵。云燒。纂要云。用照則暗不生。用燒則
物不生
僧柯慄多弭。此云有爲。大品云。一者有爲
法相。謂十八空智。乃至八聖道智。十力。四無
所畏。世間法。出世間法等。二者無爲法相。無
生無滅無住無異。無垢無淨。無増無減。諸法
自性。大論釋曰。有爲法相是作相。先無今有
已有還無故。與上相違即無爲法相。然此二
法。若約相即如般若云。佛告善現不得離有
爲説無爲。不得離無爲説有爲宗鏡云。或事理相
即亦得。此理是成
事之理。此事
是顯理之事
若約倶立。如華嚴云。於有爲界示
無爲理。不滅有爲之相宗鏡云。或理事不即亦得。
以全理之事非理。能依非所
依不壞
俗諦故
於無爲界示有爲之法。不壞無爲之性
宗鏡云。以全事之理非事。所依
非能依不隱眞諦故。若約倶泯
道智經云。所謂一
心本法非有爲故能作有爲。非無爲故能作
無爲
般遮于瑟。或般遮跋利沙。此云五年一大

般遮于旬。此云五神通人。經云。般遮于旬。
乃以其瑟。歌頌佛徳
四毘舍羅。念佛三昧經云。度脱五道四毘舍
羅。注云。此或言施戒法。此無慳義
沒栗度。此云耎。物柔曰耎
&T015445;昌制毘。此云細滑
之閏那。此云碎
四摩。此云別住。此處作法。餘不相通
嗢瑟尼沙。此云髻。無上依經云。欝尼沙頂
骨涌起。自然成髻。故名肉髻
烏瑟膩沙。此云佛頂
母陀羅。檇李曰。結印手也
迦私。或迦尸。此云光。能發光故。釋迦世尊
圓光一尋。阿彌陀佛光明無量。智論云。無量
有二種。一者實無量。二者有量之無量。見第
七卷
舍利。新云室利羅。或設利羅。此云骨身。又
云靈骨。即所遺骨分。通名舍利。光明云。此舍
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量上福
田。大論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經卷是法身舍
利。法苑明三種舍利。一是骨。其色白也。二是
髮舍利。其色黒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
菩薩羅漢。皆有三種。若佛舍利椎撃不破。弟
子舍利椎試即碎。感通傳天人王璠言。是大
呉蘭臺臣也。會師初達建業。孫主即未許之。
令感希有之事。爲立非常之法。于時天地神
祇咸加靈被。於三七日。遂感舍利。呉主手執
銅瓶。傾銅盤内。舍利所衝盤即破裂。火燒。椎
試倶不能損。遂興佛法。又多聞長子名那吒。
嘗以佛牙贈宣律師
太祖皇帝疑非眞牙。以火鍜之。了然不動。
遂成願文。太宗皇帝聖製頌曰
    功成積劫印文端 不是南山得恐難
    眼覩數重金色潤 手&T016254;一片玉光寒
    錬時百火精神透 藏處千年瑩彩完
    定果熏修眞祕密 正心莫作等閑看
眞宗皇帝聖製偈曰
    西方有聖號迦文 接物垂慈世所尊
    常願進修増妙果 庶期饒益在黎元
仁宗皇帝御製賛曰
    三皇掩質皆歸土 五帝潜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誇是聖 老君世上亦言眞
    埋躯祇見空遺家 何處將身示後人
    惟有吾師金骨在 曾經百錬色長新
徽宗皇帝。崇寧三年重午日。嘗迎請釋迦佛
牙。入内祈求舍利感應。隔水晶匣。出如雨點。
神力如斯。嘉歎何已。因以偈賛
    大士釋迦文 虚空等一塵
    有求皆赴感 無刹不分身
    王瑩千輪在 金剛百錬新
    我今恭敬禮 普願濟群輪
摩那末那。此云意生身。楞伽經明三種意生
身。山家法華玄。淨名疏。輔行記。伸明此義。
其名互出。後學披卷罔曉厥旨。由是不揆庸
淺。輒開二門
  初釋通號  次辯別名
原夫通號意生者。意謂作意。此顯同居之修
因。生謂受生。此彰方便之感果。故曰安樂作
空意。三昧作假意自性作中意。又意者如意
故。魏譯入楞伽經云。隨意速去。如念即至無
有障礙名如意身。又意者意憶故。唐譯大乘
入楞伽經文有
七卷
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
速疾無礙名意生身。此即從譬號意生身。彼
經兩義。釋此通名。初云大慧譬如心意。於無
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
相續。疾詣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
爲礙。意生身者。亦復如是。次云如幻三昧力。
神通自在。諸相莊嚴憶本成就衆生願故。猶
如意去。生於一切諸聖衆中。輔行釋云。初云
憶處。次云憶願。二義並是意憶生故。名爲意
生。然此通名。先達釋云。生方便已。憶先同居
所見凡境。智願熏修作意求生。神通化物。
今謂此解違文失旨。且違文者。淨名疏云。三
種意生身所不能斷。故生有餘。受法性身。是
則祖師釋名。從下以生上。先達解義自上而
來下顛倒談之。違逆文矣。其失旨者。經中
憶先所見本是喩文。先賢迷之而作法解。故
知舊釋未善通名也。然智者疏稱意生身。以
依宋譯楞伽故楞伽阿跋多羅
寶經文有四卷
荊溪記中名意成
身。以準唐譯楞伽故。雖二經名殊而義歸一
揆。以後譯經。取成就義號意成身。故記主云。
成之與生。並從果説。是則意之一字乃順於
因。生之一字則從於果。故知此名因果雙立
也。次辯別名者。初法華玄云。一安樂法意
生身。此欲擬二乘人。入涅槃安樂意也。二三
昧意生身。此擬通教出假化物用神通三昧
也。三自性意生身。此擬別教修中道自性意
也。今釋曰。初名安樂者。以舊經云安住心海
識浪不生故。智者立爲安樂法也。此乃用經
義以立名。二名三昧意生身者。以舊經云得
如幻三昧無量相力具足莊嚴隨入佛刹故。
智者立爲三昧意生也。然則今宗三諦倶受
三昧之名。此文既以神通而釋。則當俗諦三
昧。如釋籤云。若於諸知識所。但得俗諦三昧。
但破無知。名爲無明。今此三昧與彼文同。三
曰自性者。以舊經云覺一切佛法縁自得樂
相故。智者立爲自性意生。以別教中道是諸
法之自性故。淨名記云。若不見中則不見於
諸法自性。然此玄義。不用被接解釋。唯約前
之三教以伸者斯則順乎教旨也。良以作意
之名。從偏教立。由無照性之功。遂有別修之
行。所以圓教無此意耳輔行云。玄文不云攝
入三者。以觀勝故且置不論。又意生之名。宜
在教道。二淨名疏云。一三昧正受意生身。恐
是通教同入眞空寂定之樂故。涅槃云。聲聞
定力多故。不見佛性。二覺法性意生身。恐是
別教菩薩。雖證偏眞。而覺知有中道法性。三
無作意生身。此恐是圓教菩薩。觀於中道無
作四諦。圓伏無明。今釋曰。初名三昧。吾祖既
以眞空寂定而釋。此則屬乎眞諦三昧。以此
之定心寂不動。故名正受。位次言之如記主
云。若約通教。七地已上或至九地。此之初名。
全依經立經如
下引
二名覺法性者。覺謂覺知法性
乃是但中之理。以位言之。如記文曰。言自性
者。別住同通。應取十行。此之一名。亦依經
立。三名無作者圓中稱性。修徳行亡。故云無
作。以位言之。如記主云圓教既云伏於無明。
即知七信也。然茲疏文若約正接甄明。此用
通教一正。以釋初名。復以別圓兩接銷後二
義。若望玄文。前則無於三藏。後乃加乎圓教。
而此文中前無三藏者。乃順教旨。以界外之
土小乘未詮故。談意生不用三藏。後加圓
者。此順位義以由別圓似解未發眞修。皆名
作意。然淨名疏。明意生身。雖指勝鬘。及乎釋
義。全用楞伽。當知勝鬘但有通名。無別號矣。
三輔行記云。一入三昧樂意成身。亦云正受。
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動故。二覺法自性意成
身。即八地中普入佛刹故。以法爲自性。三種
類倶生無作意成身。謂了佛證法。今釋曰。初
之一名。既指通教三地已去。與前二文。名義
大同。如唐譯經云。三四五地入於三昧。離種
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浪波。了境心
現皆無所有。是名入三昧樂意成身宋譯魏譯則
名三昧樂正
受意
生身
二名覺法自性意成身者。與妙玄第二名
異義同。然記文中。既指八地入假。乃以覺了
如幻之法通達自在。名爲覺法自性。故唐譯
經云。謂八地中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
依。住如幻定。及餘三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
如華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如像。非
造所造與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
佛刹。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意成身宋譯
名覺
法自性性意生身。魏譯名
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
三名種類倶生無作行意
成身者。種以能生爲義。類從流類立名。中道
之觀。能生佛界。故此因位與果爲類。故曰種
類倶生也經中亦名
聖種類身
言無作者。別十回向。了佛
證法。故名無作。故唐譯經云。了達諸法自證
法相。是名種類倶生無作行意成身宋魏二譯
此名皆同
然第三名雖三文立名倶異。而同對中觀。復
與淨名第二之名義亦同矣。然荊溪師自斷
記文則云。此約通教及以別接。竪判次位。故
知輔行用通一正及別接也。問曰。凡作記者。
本扶於疏。何縁此記。釋意生身。但用通教。竪
論位次。有異智者二疏之義。答曰。準記示云。
故知今判與經意同。經文未攝別位爲異。是
知荊溪異智者者。爲順本經故。問曰。準經判
位。既唯在通。何縁智者用四教釋耶。答曰。
*祇由意生之義該乎九人藏教二乘。通教三乘
別三十心。圓十信位
以吾祖就義釋之。適時有異問曰。天台頓悟
法相朗然。淨名疏内焉稱恐是。法華玄中安
言欲擬乎。答曰。淨名記云。皆言恐者。尊重聖
典。兼示無執。三重階降。經文義含爲是何教。
所以立名既通。解義難局。或以偏圓而釋。或
約正接而伸。不固執之。乃云欲擬。問曰。小教
不談界外。二乘但謂無生。何嘗要心。生方便
耶。答曰。法性之土。雖昔未聞變易之身。在後
當受。何者期心趣果秉志修因。欲出煩惱之
方。願入涅槃之境。未亡取捨還有死生。如是
之懷。寧逃作意歟。人不曉之。却云約大乘判。
謬之甚矣。問曰。是時過意地住在智業中是
則大論明於實報既是智生。何故淨名定於
十地。猶通意生耶。答曰。淨名記云。一者但
是未極名意。二帶教道挫之言意。問曰。寶性
論云。二乘於無漏界。生三種意陰。未審意生
意陰同異云何。答曰。釋籤解云。二乘在彼三
中之一。今通言之故云三種。非謂二乘盡具
三也。言意陰者。由意生陰名爲意陰。又作意
生陰。名爲意陰。又意即是陰。名爲意陰。前之
兩釋從因得名。後之一釋從果立號。荊溪既
云。二乘在彼三中之一。此乃當於安樂法意。
是則經與論文。名雖小異。義實大同。昔因講
次。聊述梗概。今附此集。刊助來哲
  増數譬喩篇第五十三
太虚水月。並喩體空。兎角龜毛皆況名假。
因動背定。比舟行而岸移。由妄迷眞。譬雲
駛而月運。六道生死。若朽故之火宅。諸佛涅
槃譬清涼之寶渚。今欲開解遂集譬喩。俾聞
法人見月亡指。冀修行者。到岸捨筏。故引而
伸之
阿波陀那。此云譬喩。文句云。譬者比況也。
喩者曉訓也。至理玄微。抱迷不悟。妙法深奧。
執情奚解。要假近以喩遠。故借彼而況此。涅
槃經説喩。有八種。一順喩。二逆喩。三現喩。四
非喩。五先喩。六後喩。七先後喩。八遍喩。順
喩者。天降大雨。溝涜皆滿。溝涜滿故。小坑滿
等。如來法雨亦復如是。衆生戒滿。戒滿足故。
不悔心滿等。逆喩者。大海有本所謂大河。大
河有本所謂小河等。以喩涅槃有本。謂解脱
等。現喩者。衆生心性猶如獼猴。非喩者。如來
曾對波斯匿王説。有四山從四方來欲害於
人。王若聞者當設何計。王即答云。唯當專心
持戒布施。四山即是生老病死。常來切人。故
云非喩。先喩者。譬如有人貪著妙華欲取之
時。爲水所漂。衆生亦然。貪著五欲。爲生老病
死之所漂沒。後喩者。莫輕小惡以爲無殃。水
渧雖微。漸盈大器。先後喩者。譬如芭蕉生果
則死。愚人得養亦如是。如騾懷妊。命不久全。
遍喩者。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樹。其根深入。
有五由旬。枝葉四布。葉熟則黄。諸天見已。心
生歡喜。其葉既落。復生歡喜。枝變色已。又生
歡喜等。我諸弟子亦如是。葉色黄者。喩我弟
子念欲出家。其葉落者。喩我弟子剃除鬚髮
等。經中具説。以此樹等。遍喩佛弟子等。故云
遍喩。又第五卷明分喩云。面貌端正。如盛滿
月。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可即同於面。
雪山不可即是白象。不可以喩喩眞解脱。爲
衆生故。故作是喩雪山比象安責尾牙
滿月况面。豈有眉目
斫訖羅。此土翻輪。淨名云。三轉法輪於大
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言三轉。一曰示轉。二曰
勸轉。三曰證轉。所云法者。軌持名法。軌謂軌
則。令物生解。持謂任持不捨自體。輔行云輪
具二義。一運轉義。二摧碾義。文句云。轉佛心
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輔行云。以
四諦輪轉度與他。摧破結惑。如王輪寶能壞
能安。法輪亦爾。壞煩惱怨安住諦理。智論云。
諸佛法輪有二種。一者顯。二者密。顯謂顯露。
言顯義露。號顯露教。如在鹿苑顯爲五人説
小密爲八萬説大。密謂祕密。先達釋祕。乃分
二種。一者隱祕。在昔四時。權謀隱覆曰祕。神
用潜益曰密。二者眞祕。在今法華。昔所未説
爲祕。開已無外爲密。今論祕密。復有二種。一
者至理祕密。阿含云。甚深之理。不可説。第一
義諦無聲字。故楞伽云。我於某夜成道。某夜
入般涅槃。中間不説一字。依何密語。作如是
説。佛言依二密語。謂縁自得法。及本住法。發
軫釋云。自得法者。修徳也。本住法者性徳也。
是則如來道場所得實智。是法非思量分別
之所能解。亦不可以容聲矣。故法華云。止止
不須説。我法妙難思。言語道斷。故不須説。心
行處滅。故妙難思。所以掩舌摩竭。用啓息言
之津。杜口毘耶。以通得意之路。故達磨西來。
少林面壁。神光往彼。晨夕參承。夜遇大雪。堅
立不動。遲明過膝。師憫問曰。當求何事。光悲
涙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師曰。諸佛無
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而忍。豈以
小徳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眞乘。徒勞勤苦。光
聞師誨。潜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師前。師知
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爲法忘形。汝今
斷臂吾前求。亦可在。遂與易名慧可。光曰諸
佛法印可得聞乎。師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光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將心來與汝
安。光曰覓心了不可得。師曰我與汝安心竟。
據此達磨。但爲除病。道絶言説。二者言詞祕
密。如諸神呪。雖立語言詞句義密。人不能解。
究此密談之法。意在遮惡持善。故陀羅尼翻
爲遮持。遮謂遮惡。持謂持善。此釋龍樹二種
法輪。若依天台乃辨八教。頓漸祕密不定。示
佛設化之儀式。名化儀四教。藏通別圓釋佛
化物之法門。號化法四教。方味具足。應病授
藥。煩惱惡疾。自然消伏。宗鏡問。達磨以心傳
心。不立文字。何用廣引佛菩薩教。借蝦爲眼。
無自己分。答木匪繩而靡直。理非教而不圓。
以聖言爲定量。邪僞難移。用至教爲指南。依
憑有據。圭峯云。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
口必不相違。忠國師云。應依佛語一乘了義。
契取本源心地。轉相傳授。與佛道同。五祖莊
嚴大師一生訓徒。常擧維摩曰。不著世間如
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
首如空無所依。時有人問。此是佛語。欲得和
尚自語。師云。佛語即我語。我語即佛語。願諸
智者勿分別焉
一門。法華云。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天台
釋曰。別者一謂一理一道清淨。門謂正教。通
於所通。小謂不容斷常七方便等教理寛博。
則非狹小。衆生不能以此理教自通。將談無
機。故言狹小耳。通者理純無雜故言一。即理
能通故言門。微妙難知。故言狹小。教者十方
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故言一。此教能通
故言門
二翼。亦喩二輪。又譬二門故。止觀云。馳二輪
而致遠喩止觀以横周。鼓兩翅以高飛譬定
慧之竪徹。故荊溪咨左溪曰。疇昔之夜夢。披
僧服腋二輪。游大河之中。左溪曰。噫汝當以
止觀二法度群生於生死之淵乎。大品佛告
須菩提。譬如有翼之鳥飛騰虚空而不墮墜。
雖在空中亦不住空。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
復如是。學空解脱門。學無相無作解脱門。亦
不作證。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譬二門者。智
論云。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徳。二者智
慧。行施戒忍。是爲福徳門。知一切諸法實相。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爲智慧門。菩薩入福徳
門。除一切罪。所願皆得。若不得願者。以罪垢
遮故。入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二事
一故。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
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力。此以六度。合譬二
門。免踟躕於小逕。令優游於通衢也。寶積
喩二種縛。一見縛。二利養縛。又喩二種癰瘡。
一者見求他過。二者自覆己罪。又喩二種毒
箭雙射其心。一邪命爲利。二樂好衣鉢。此三
雙喩覽宜自照。中繩之謂君子不中繩之謂
小人焉
三目。涅槃云。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章安涅
槃疏云。摩醯首羅。居色界頂。統領大千一面
三目。三目一面。不可單言一三縱横。若並若
別。能嚴天顏。作世界主。徹照三千。不縱不
横。嚴主照世。一切皆成。三徳亦爾。縱横並
別。祕藏不成。不縱不横。祕藏乃成。天台云。
備説三徳。爲涅槃。雖三點上下而無縱。表裏
而無横。一不相混。三不相離。釋籤云。上
是縱義。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徳亦
爾。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爲惑所覆。表裏是横
義。雖二點居下。不同烈火之横。三徳亦爾。二
徳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故借
縱横之譬。顯非並別之法。斯可通喩十種三
法。如光明玄。學者覽之
四蛇。金光明云。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
蚖蛇。其性各異。天台釋云。二上升是陽。二下
沈是陰。何故相違。猶其性別。性別那能和合
成身。故大集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
命根入井無常有黒白二鼠日月囓藤將斷。旁
有四蛇欲螫四大下有三龍吐火張爪拒之三毒
其人仰望二象已臨井上。憂惱無託。忽有蜂
過遺蜜滴入口五欲是人唼蜜。全亡危懼
四喩。金光明經。四佛同擧山斤海滴地塵空
界。尚可盡邊。無有能計釋尊壽命。天台釋云。
若從信相所疑。應言壽有量。若從四佛釋疑。
應言壽無量。孤山索隱未善此文。執能喩之
有量。迷所況之無量。以下三無常之數。釋上
三常壽之身。報應淆混。疑釋顛倒。垂裕後昆。
當詳察焉
五味。聖行品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
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譬
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九部修多
羅。從九部出方等從方等出摩訶般若。從摩
訶般若出大涅槃。此喩一取相生次第。牛譬
於佛。五味譬教。乳從牛出。酥從乳生。二酥醍
醐次第不亂。二喩濃淡。此取一番下劣根性。
所謂二乘在華嚴座。不信不解。不變凡情故
譬其乳。次至鹿苑聞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
修行。轉凡成聖。譬轉乳成酪。次至方等聞彈
斥。聲聞慕大恥小。得通教益。如轉酪成生酥。
次至般若。奉勅轉教。心漸通泰。得別教益。如
轉生酥成熟酥。次至法華。三周説法。得記作
佛。如轉熟酥成醍醐。此乃約教竪辨。其如約
教横辨。兼但對帶多少可知。晋華嚴云。譬如
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
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又云譬如
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此
喩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天台準涅
槃五味演第三平地。開爲三時。方等如食時。
般若如禺中。法華如正午。釋籤問曰。應還取
涅槃本文。何以却取華嚴文耶。非但數不相
當。亦恐文意各別。答涅槃五味轉變而*祇
是一乳。華嚴三照不同。而*祇是一日。今演
平地之譬。以對涅槃後之三味數雖不等。其
義宛齊。又涅槃以牛譬佛乳從牛出。譬佛初
説大。乳出已後。其味轉變猶成分譬。故此下
文義立五味皆從牛出。未若華嚴日譬於佛。
光譬説教。日無縁慈非出而出衆機所扣。非
照而照。故使高山幽谷平地不同。同禀教光。
終歸等照。故用兩經。二義相成。佛出娑婆慈
濟群彙。經五十年普潤無方。而此二喩粲然
可觀。乃使感應之道彰矣。華嚴五喩別況五
蘊。文見心經輔中記也
六賊。原性明靜。因情昏散。狂心若歇。眞佛自
彰。當知塵識是賊。止觀如兵禪止心散
觀照心昏
喩雖遣
兵而討賊。法要即賊以成兵。如楞嚴曰。眼耳
鼻舌及與身心。六爲賊媒。自劫家寶媒訓謀謀
合二姓名
媒。六根能生六識。令著
六塵。所以六根如媒人也
金光明云。猶如世人馳
走空聚六根虚假
如空聚落
六賊所害愚不知避六塵汚染害
智慧命劫功
徳財故
名六賊
亦名六衰。妙樂云。衰*祇是賊。能損耗
故。法句經云。昔佛在時。有人河邊樹下學道。
經二十年。但念六塵色聲香
味觸法
心無寧息。佛知
可度。化作沙門樹下共宿。其夜月明。龜從河
出。野干欲噉。龜縮其頭尾及四足。藏於甲中。
狗不得便。須臾遠去。龜還入水。道人見此。語
沙門曰。龜有護命之鎧。野干不能得便。沙門
對云。世人不如此龜。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復
説偈曰。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
無患。須知無爲能殺其賊。故安般守意經云。
有外無爲有内無爲。外無爲者。眼不視色色壞
我眼
爲恩愛奴。一角大僊
因著色故。頸騎婬女
耳不聽聲鼓樂歌笑聞生惑著。五
百仙人。聞女歌聲皆失

鼻不受香種種香氣動諸結使
愛蓮華香池神訶責
口不味味沙彌味酪
爲酪中蟲
何況貪食
酒肉葱薤
身離細滑智論明術婆伽欲
火内發燒身爲灰
意不妄念楞嚴
云縱
滅一切見聞覺知。内守幽閑猶爲法塵分別影事惟無念三
昧經云。人生世間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穢念多故。一
善念者。得善果報一惡念者得惡果報。
如響應聲。如影隨形。若攝念者心不放逸
内無爲者。
數息相隨止觀還淨此名六妙門一數息。二隨
息。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又問曰。現有所念何以無爲。答身口爲戒。意
向道行雖有所念。本趣無爲也。無行經云。觀
身畢竟無。觀受内外空。觀心無所有。觀法但
有名。古徳云。見聞覺知本非因見色聞聲覺香
味觸心知六塵
當體虚玄絶妄眞。見相不生癡愛業。洞然全
是釋迦身無機子。復述短頌普勸。人間壽短
地獄苦長。惡須日息善要時揚
六喩。秦金剛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
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初喩夢者寢中神游
也。列子分六夢。一正夢平居
自夢
二愕夢驚愕
而夢
三思
思念
而夢
四寤夢覺而道
之而夢
五懼夢思懼
而夢
六喜夢善悦
而夢
周禮占六夢之吉凶。善見律明四種夢。一四
大不和夢。夢見山崩飛騰虚空。或見虎狼師
子賊逐。二先見故夢。晝見白黒及男女相。夜
剋夢見。三天人與夢。若善知識天人示善得
善。若惡知識示惡得惡。四想心故夢。前身修
福。今感吉夢。先世造罪。今感凶夢。石壁法師
釋夢喩云。如有一人眞如
一心
忽然睡著不覺無
明忽起
作夢
最初業
識相
轉識
種種事現識
起心分別六麁初
智相
念念
無間二相
續相
於其違順。深生取著三執
取相
爲善爲惡。
是親是疎四計名
字相
於善於親則種種慧利。於惡
於疎則種種凌損五起
業相
或有報恩受樂。或有報
怨受苦六業計
苦相
忽然覺來上事都遣覺唯心故。佛
如夢覺如蓮華
釋籤辨夢三觀云。如於夢中修因得果夢事
宛然即假也。求夢不可得即空也。夢之心性
即中也。止觀云。若體知心性非眞。非假。息縁
眞假之心。名之爲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
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
達中道圓照三諦。二喩幻者。楞伽云。如工
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衆生若
干形色。起種種妄想。釋籤云。焔幻之名。通於
偏圓。今從圓説一心三幻。淨名記云。具如幻
化。俗同眞異。一俗三眞。指要立三種幻。以性
奪修幻。但理隨縁幻。縁生無體幻。故指要云。
性本圓具遍發由熏。以性奪修。故修如幻。又
云然此尚非但理隨縁之幻。豈同縁生無體
之幻。方知如幻名同。幻義各異 三喩泡者。
淨名疏云。上水渧下水上水爲因。下水爲縁。
得有泡起。斯須即無 四喩影者。顏氏家訓
云。影字當爲光景之景。凡陰景者因光而生。
即謂景也。尚書云。惟景響。晋葛洪字苑傍加
於景
梵云頻婆帳。此云身影。淨名疏云。有
物遮光。則有影現。物異影異。物動影動。無明
行業。遮理智光。則有三事報身影現。業異從
生至死。流動非一 五喩露者。大戴禮云。露
陰陽之氣也。夫陰氣勝則凝爲霜雪。陽氣勝
散雨露。朝陽纔照薤露即晞。人生處世。
庵忽何期 六喩電者。經律異相。明四電
師。或云電是龍瞬眼生光。五經通義曰。電雷
光也。顧凱之曰。電陰陽相觸爲雷電。經取疾
速之象。令悟無常之法。性通達者當起信志
此釋六
種能喩
其所譬法。今述頌曰
    世界變成如幻化 愛想行起似浮泡
    法塵縁慮同觀影 身似露珠垂樹梢
    過去翻思事若夢 現前如電耀荒郊
    須知畢竟常空寂 自是無端與物交
六輪。本業瓔珞經云。鐵輪十信位。銅輪十住
位。銀輪十行位。金輪十向位。瑠璃輪十地。摩
尼輪等覺妙覺
七華。維摩經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天
台釋云。覺意即七覺支一擇法二精進三喜
四除五捨六定七念
七覺
調停生眞智因華。故智論云。無學實覺。此七
能到。故以爲華。又云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
華。天台釋云。一戒淨是正語
業命
二心淨是精進
念定
見淨是正見
正思惟
四斷疑淨是見
五分別淨六行淨
七涅槃淨是無
學道
又涅槃云。譬如有人而有七
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
然於病者心則偏重。章安釋云。或以七方便
根性爲七子。謂人天二乘三教菩薩。是七子
中。有起過者。心則偏重。又智論云。智度大道
佛善來。智度大道佛窮底。智度相義佛無礙。
稽首智度無子佛。古人立四義釋無子。一者
無等。一切衆生無與佛等。二云無礙。佛是法
王。於法自在。三云無子復有二義。一者就理。
佛能體悟無生眞理。名爲無子。二者就事。如
來生死種子已盡。故名無子。四者無子。亦有
二義。一者般若名爲佛母。母有七子。謂佛菩
薩及辟支佛並四果人。此七子中佛最居長。
故云無子。二者無明弊中無有智慧種子。故
云無子
八筏。郭璞云。水中&MT03118;筏。功徳施論云。如欲濟
川先應取筏。至彼岸已。捨之而去。智論引筏
喩經云。汝等若解我筏喩法。是時善法。宜應
棄捨。況不善法。斯乃無所得之要術。俾不凝
滯於物矣。故徳王品曰。譬如有王智論王
喩魔王
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嗔
恚。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捨篋逃走。
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後。一人藏刀。詐
爲親善。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
聚中。不見人物。即便坐地。聞空中聲云。今夜
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恐怖復捨而去。路値一
河。其水漂急。即取草木爲筏。截流而去。既達
彼岸。安隱無患。菩薩亦爾。聞涅槃經。觀身如
篋。四大如蛇。五旃陀羅。即是五陰。詐親即貪
愛。空聚即六入。六賊即外六塵。河即煩惱筏
即道品智論云筏
是八正道
到於常樂涅槃彼岸。又喩八
輪。正理論云。如世間輪有輻轂輞。八支聖道
似彼名輪。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輻。正語
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三事具足可乘轉
於通衢也
九喩。方等如來藏經。佛爲金剛藏菩薩。説一
法九喩。具有十文。經云。我以佛眼。觀一切衆
生。諸煩惱中。有佛智眼。有如來身。結加趺
坐。儼然不動。下有九翻長行偈頌寶性論。佛
性論具釋
圭山疏引
今略録示
一偈云。譬如萎變華論云貪煩惱亦
爾。初樂後不樂
華未開敷。天眼者觀見。如來身無染此法
身體
二云
譬如巖樹蜜説一
味法
無量蜂圍繞論云群蜂爲成
蜜嗔心齧諸人
方便取者。先除彼衆蜂。三云譬如彼粳糧説種
種法
&T032671;未除蕩論云如是癡心
纒。不見内堅實
貧者猶賤之。謂爲
可棄物。四云如金在不淨眞如
不變
隱沒莫能見
増上貪嗔癡。圭山云。上三種子。今喩麁
顯現行。發身口意。造一切業。故云増上
天眼者乃見。
即以告衆人。五云譬如貧人家根本無明無覆無
記。未有愛惡之
相。名無
明住地
内有珍寶藏法身爲萬
徳所依
主既不知見寶。
復不能言。六云譬如菴羅果此喩
見惑
内實不毀壞
報化身
佛性
種之於大地必成大樹王。七云譬如持
金像出纒
法身
行詣於他方裹以穢弊物此喩
思惑
棄之於
曠野。八云譬如貧女人。色貌甚醜陋喩八不
淨地垢
而懷貴相子當爲轉輪王喩成
報身
九云譬如大冶
鑄。無量眞金像喩成
化身
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黒土
八九十淨
地諸垢
又魏譯金剛云。一切有爲法。如星翳
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彌勒頌曰。見
相及於識。器身受用事。過去現在法。亦觀未
來世。論釋曰。譬如星宿爲日所映有而不現。
能見心法。亦復如是此譬
相分
又如目有翳則見毛
輪等色。觀有爲法。亦復如是。以顛倒見故
相分大雲釋曰。此喩若執在意見實我法。此翳配在第七。
以常行故。圭山云。既在第七。即知是見分。毛輪喩我法。
我法即第七家。
相分是第八也
又如燈識亦如是。依止貪愛法
住故此喩
識體
又如幻所依住處。亦復如是。以器世
間。種種差別。無一體實故此譬
又如露身亦如
是。以少時住故此譬
又如泡所受用事亦如
是。以受想因。三法不定故此喩受
用事故
又如夢過去
法亦如是。以惟念故此喩過
去法
又如電現在法亦
如是。以刹那不住故譬現
在法
又如雲未來法亦如
是。以於子時阿梨耶識爲一切法。爲種子根
本故此譬未
十寶。光明云。我當安止住於十地。十種珍
寶。以爲脚足。天台釋云。珍寶者十地。因可貴
諸地。即是珍寶也。脚足者十地是果。家之基。
故言脚足。又十度是十地之脚足。於餘功徳
非爲不修。隨力隨分。正以檀爲初地之足。檀
足若滿。得入初地。乃至智度足滿。得入十地。
又如法華十喩。況勝文見彼經
  半滿書籍篇第五十四
涅槃云。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
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懼不速成。尋便將
還。以愛念故。晝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誨
毘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
離佉。此去書。釋名曰書庶也。紀庶物也。春
秋左傳序云。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
文選注云。大竹名策。小竹名簡。木板名牘。尚
書序云。伏羲神農皇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
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
常道也。世歴明三古。伏羲爲上古。文王爲中
古。孔子爲下古。司馬遷史記辨六宗。一陰陽。
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
失也。二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
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不可易也。三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強
本節用不可廢也。四名者使人儉而善失眞。
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五法者。嚴而少恩。
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六道徳者。
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其爲術也。明陰陽
之大順釆儒墨之善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
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
多。班固漢書明九流。一儒流。順陰陽陳教化。
述唐虞之政。宗仲尼之道焉。二道流。守弱自
卑。陳堯舜揖讓之徳。奉周易之謙恭也。三陰
陽流。順天歴象敬受民時矣。四法流。明賞勅
法。以順禮制耳。五名流。正名列位。言順事成
矣。六墨流。清廟宗祀。養老施慧也。七縱横
流。謂受明使專對權事焉。八雜流。兼儒墨之
銓。含名法之訓。知國大體。事無不貫矣。九農
流。勸勵耕桑備陳食貨耳。彌天云。史遷六氏。
道家爲先。班固九流。儒宗爲上
悉曇章。西域悉曇章。本是婆羅賀磨天所
作。自古迄今更無異書。但點畫之間。微有不
同。悉曇此云成就所生。悉曇章是生字之根
本。説之爲半。餘章文字具足説名爲滿。又十
二章。悉名爲半。自餘經書記論爲滿。類如此。
方由三十六字母而生諸字。澤州云。梵章中。
有十二章。其悉曇章以爲第一。於中合五十
二字。悉曇兩字是題章總名。餘是章體。所謂
惡阿乃至魯流盧樓
毘伽羅。章若疏曰。此云字本。河西云。世間
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訶責
世法讃出家法。言詞清雅。義理深邃。雖是外
論。而無邪法。將非善權大士之所爲也。故以
此論。喩方等經。三藏傳云。其音不正。正云毘
耶羯剌諵。女感此翻爲聲名記論。以其廣紀
諸法能詮故。名聲名記。成劫初梵王説百萬
頌。住劫初帝釋略爲十萬頌
攝拖苾馱。此云聲明。西域記云。開蒙誘進。
先遵十二章。七歳之後。漸授五明。大論言。五
明者。一曰聲明。釋詁訓字詮目流別。二工巧
明。伎術機關。陰陽暦數。三醫方明。禁呪閑邪
藥石針艾。四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眞僞外道
言論
五曰内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大般若云。五
地菩薩。覺五明。此内五明也。外五明者。前四
明同。五曰符印
韋陀。亦名吠陀。此云智論。知此生智。即邪
智論。亦翻無對。舊云毘陀訛也。韋陀有四。一
阿由。此云方命。亦曰壽。謂養生繕性。二
殊謂祭祀祈祷。三娑麿。謂禮儀占卜兵法
軍陣。四阿達婆。謂異能技數禁呪醫方。索隱
引摩蹬伽經云。初人名梵天造一韋陀。次有
僊名自淨。變一爲四。一名讀誦。二名祭祀。三
名歌詠。四名穰災。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
子。各一韋陀。能廣分別。或云韋陀。是符檄。
漢書高紀曰。檄以木簡爲書。長尺二寸。用徴
召也。其有急事。則加鳥羽。挿之示疾速也
佉路瑟吒。或佉樓。謂北方邊處人書
僧佉論。正云僧企耶。此云數術。又翻數論。
輔行云。迦毘羅説經十萬偈名僧佉論。用二
十五諦。明因中有果。計一爲宗。言二十五諦
者。一者從冥初生覺。過八萬劫前冥然不知。
但見最初中陰初起。以宿命力。恒憶想之。名
爲冥諦。亦云世性。謂世間衆生由冥初而有
即世間本性也。亦曰自然。無所從故。從此生
覺。亦名爲大。即中陰識也。次從覺生我心者
此是我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諦。從我心
生色聲香味觸。從五塵生五大。謂四大及空。
塵細大麁。合塵成大。故云從塵生大。然此大
生多少不同。從聲生空大。從聲觸生風大。從
色聲觸生火大。從色聲觸味生水大。五塵生
地大。地大藉塵多故。其力最薄。乃至空大。藉
塵少故。其力最強。故四輪成世界。空輪最下。
次風。次火。次水。次地。從五大生十一根。謂眼
等根能覺知故。故名爲根。名五知根。手足口
大小遺根能有用故名五業根。心平等根。合
十一根。心能遍縁。名平等根。若五知根各用
一大。謂色塵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根還具
色。空塵成耳根。耳根還聞聲。地成鼻。水成
舌。風成身。亦如是。此二十四諦。即是我所。
皆依神我。名爲主諦。能所合論。即二十五
衞世師。正云鞞崽。所皆此云無勝。優樓僧
佉。計六遍造。但眼根火多。乃至身根風多。文
見金七十論。輔行云。優樓僧佉此云休留僊。
其人晝藏山谷。以造經書。夜則游行説法教
化。猶如彼鳥故得此名。亦名眼足。其人在
佛前八百年出世。亦得五通。説論十萬偈。名
衞世師
勒沙婆。此云苦行。以算數爲聖法。造經十萬
偈。名尼乾子。此三僊説無漏盡通。故唯五通。
宗鏡云。迦毘羅計因中有果。僧佉計因中無
果。勒沙婆。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毘世。此云勝異論。即六句義。於實句中有
九法。地水火風空時方等。計積極微。以成器
世間。此外道計極微常住不滅
尼羅蔽茶。西域記云。唐言青藏。記言書事
各有司存。史誥總稱。謂尼羅蔽茶。善惡見擧。
災祥備著。前漢書明劉歆七略輯。略輯與集
同。師古曰。謂諸書之總要。六蓻略六經也。
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占卜之書。
方技略。醫藥之書。説苑明人臣之行。有六正
六邪。一者萌兆未現。見存亡之機。名爲聖臣。
二者進善通道。功歸於君。名爲大臣。三者卑
身進賢。稱古行事。以勵主意。名爲忠臣。四者
明察早見。終無憂患。名爲智臣。五者守文
奉法。飮食廉節。名爲貞臣。六者國家昏亂而
不諭。犯主嚴顏。言主之過。身死國安。名爲直
臣。阮瑀論通士。以四奇。高人必有四難之
忌。言多方者。中難處也。術饒津者。要難求
也。意弘博者。情難足也。性明察者。下難事
也。阮瑀論質士以四短違人。必有四安之
報。少言詞者政不煩也僖所以不
能答郊勞也
寡知見者
物不擾也慶氏所以因相鼠也。左傳云。齊慶封來聘。
叔孫與慶食不敬。爲賦相鼠亦不知也
專一道者思不散也。混濛蔑者。民不備也」
路伽耶應法師譯云順世。本外道縛摩路迦
也。天台曰。此云善論。亦名師破弟子。慈恩
云。此翻惡對答。是順世者。以其計執隨于世
間之情計也。劉虯云。如此土禮義名教
逆路伽耶陀。應師云。逆路底迦。此云左世。天
台曰。此惡論。亦名弟子破師。慈恩云。此翻惡
徴問。左道惑世。以其所計。不順世間故也。劉
虯云。如此土莊老玄書。故楊雄斥老子曰。槌
提仁義。絶減禮學。吾無取焉。斥莊子曰。齊
生死同富貴。等貴賤。其有懼乎。然此半滿兩
乘。東夏偏弘。邪正二教。西域各習。世尊預鑑
以誡學焉。故十誦云。好作文誦莊嚴章句。是
可怖畏不得作。五分云。爲知差次會等學書
不得。爲好廢業。不聽卜相及問他吉凶。四分
開學誦學書及學世論。爲伏外道。故雜法中。
新學比丘開學算法。智論云。習外典如以刀
割泥。泥無所成。而刀自損。言内外典者。二教
論云。救形之教稱爲外。濟神之典。號爲内。
智度有内外兩經。仁王辨内外二論。方等明
内外兩律。百論言内外二道。通源記簡兩重
内外。一約域。二約教。約域即以世間爲内。出
世爲外。約教即以治心爲内治身爲外。是則
儒道之教縱曰治心。且無出世之理。倶屬域
内。釋氏之教雖有治身。亦爲出世之因。倶屬
域外。梁陳留處士阮孝緒。字士宗。撰七録十
二卷。一經典。二傳説。三子兵書。四文集。五
術伎。此五名爲内篇。六佛法。七僊道。此二名
爲外篇。南山以佛道爲方外之篇起於是矣。
莊子大宗師。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
游方之内者也。通源記問。彼既以道爲外。今
何判屬内耶。答彼且以神僊道徳之説非如
周孔治世之教。名爲外篇。今以佛教望之。其
實域内之談耳。言儒教者范曄云。碩徳爲儒。
楊雄云。通天地人曰儒。孔子姓孔。名丘。字仲
尼。魯國鄒邑平昌闕里人。爲魯司寇。自衞反
魯。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賛易道。以六經爲
教也。言道教者。隨書經籍志云。蓋萬物之奧
聖人之賾也。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
&MT04908;。楚苦縣厲郷曲仁里人。爲周守藏室之吏。
西入流沙。爲函谷關吏尹喜説五千言。即道
徳二經爲教也。言釋教者。老子西昇經云。吾
師化游天竺。善入泥洹。符子云。老子之師名
釋迦文。釋迦所説之法謂之釋教。後漢郊祀
志云。佛教以修善慈心爲主。不殺生類。專務
清尚。又以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所行善
惡後生皆有報應。所貴行善以練其精神。練
而不已。以至無生。而得爲佛也。有經書數千
卷。以虚無爲宗。包羅精七胡無所不統。善
吾師勝大之言。所求在一體之内。所明在
視聽之表。玄微深遠。難得而測。故王公大人。
觀生死報應之際。無不懅然自失也。寶王論
曰。三教之理。名未始異。理未始同。且夫子四
絶中。一無我者。謙光之義爲無我也。道無我
者。長而不宰。爲無我也。佛無我者。觀五蘊
空。爲無我也。上二教門都不明五蘊。孰辨其
四諦。六度萬行聖賢階級。蔑然無聞。但和光
同塵。保雌守靜。既慈且儉。不敢爲天下先各
一聖也。安用商摧其淺深歟。三教無我明矣。
弘明集云。秦景西使。摩騰東來。道暢皇漢之
朝。訓敷永平之祀。竺法蘭之入洛。康僧會之
游呉。顯舍利於南國。起招提於東都。南山云。
自教法東漸亟渉&T032876;烏瓜隆。三被屏除。五遭
拜伏。此非休明之代。乃是暴虐之君。故使布
令非經國之謨。乖常致良史之誚。事理難反。
還習舊津 初東晋成帝。咸康六年。庾氷輔
政帝在幼沖。爲帝出詔令僧致拜。時尚書令
何充謝廣等。建議不合拜。往反三議當時遂
寢 安帝元初中太尉桓玄上書令拜。尚書
令桓謙中書王謐等抗諫曰。今沙門。雖意深
於敬不以形屈爲禮。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内。
是以外國之君。莫不降禮。良以道在則貴。不
以人爲輕重。尋大法東流爲日諒久。雖風移
政變而弘之不易。豈不以獨絶之化。有日用
於陶漸。清約之風無時害於隆平者乎。玄又
致書遠法師。遠著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其
事由息。及安帝返政還崇信奉 有宋劉氏。
雖孝武大明六年。暫制拜君。尋依先政中原
元魏太武眞君七年。道士寇謙司徒崔皓讒
於佛法。帝然之。遂滅佛法逃僧梟斬。後延曇
始頂禮悔過廢經五載。帝被癘疾。遂誅崔氏
還興佛法 自晋失御中原國分十六。斯諸僞
政信法不虧。唯赫連㪍㪍據有夏州。兇暴無
厭。以殺爲樂。背像背上令僧禮之。後爲天震
而死。及葬又震出之。其子昌襲位破長安滅
佛法。逢僧斬戮沙門曇始被刀不傷。因爾改
心。尋爲北朝後魏所滅 周武帝初信佛法。
後納道士張賓及前僧衞元嵩之讒。將除佛
教安師著二教論抗云。九流之教。教止其身。
名爲外教。三乘之教。教靜其心。名爲内教。老
非教主。易謙所攝。帝聞之。存廢理乖。遂雙除
屏。不盈五載。身歿移。隋煬帝嗣録。改革前
朝。雖令致敬。僧竟不屈 唐祖太武出。沙汰
佛道詔太宗制拜君親勅。威秀道宣等上表。
及臣僚書。國議不行 武宗會昌五年。道士
劉玄靜趙歸眞非毀釋氏。沙汰佛寺。六年帝
崩。宣帝立復佛寺。誅劉玄靜毀罪。通源記云。
或責梁武崇佛。卒有侯景之敗者。蓋不知業
通三世因縁會遇果報還受之義故。文中子
曰。詩書盛而秦世滅。非仲尼之罪也。玄虚長
而晋室亂。非老莊之罪也。齋戒修而梁國亡。
非釋迦之罪也。此説明矣呉書云。呉主問三教。尚
書令闞澤對曰。孔老設
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
佛之設教。諸天奉行
翻譯名義集



翻譯名義集
 *姑蘇景徳寺普潤大師法雲編 
  唐梵字體篇第五十五
煩惱惑業篇第五十六
心意識法篇第五十七
陰界入法篇第五十八
  唐梵字體篇第五十五
西域五竺。經尚天書。東夏九州。字法鳥跡。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