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苑珠林 (No. 2122_ 道世撰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聖迹隱顯 隨人廢興 至誠即感
    匪信難矜 冀存敬學 教被眞宗
    迷斯厥理 寧解困窮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八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九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雜要篇第九十此有十部
  述意部 四依部 四果部 四食部
淨口部 鳴鍾部 入衆部 求法部
衰相部 雜行部
述意部第一
夫神理無聲。因言辭以寫意。言*辭無迹。縁
文字以圖音。故字爲言蹄。言爲理筌。音義
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應用彌綸宇宙。
雖迹繁翰墨而理契乎神。但以經論浩博具
録難周。記傳紛綸事有廣略。所以導達群方
開示後學。設教縁迹煥然備悉。訓俗事源
欝爾咸在。搜檢條章討撮樞要。緝綴紙筆具
列前篇。其餘雜務汲引濟俗。現可行者。疏
之於後。冀令昏昧漸除法燈遐照也
四依部第二
夫根鈍時澆信堅難具。行淺徳劣智正易迷。
要須機教相符文理洞備。故經曰。雖誦千章
不行何益。今立正義須憑宗意。教有權實。行
有昏明。故得月而指自忘。得意而言自息。豈
意得道門猶行封滯。故經説四依區分三位。
一是人四依。即是四依開士。謂從初賢至於
極聖。人資無漏。法體性空。據此依承聖無邪
倒。二是行四依。即是乞食著糞掃衣。頭陀蘭
若樹下而坐。三是法四依。如下具述。立此三
法成末代之龜鏡。信是衆行之宗師。大聖致
詞終無虚設。准教行事畢正非邪。初二四依
非今俗用。附在別章且述法依。驗知邪正
惟以無相好佛尚惑魔形。況有識凡夫能無
受亂。故立法依顯成楷定也
第一依法不依人者。人惟情有。法乃軌模。性
空正理。體離非妄。即用此法爲正法依。涅
槃經極教盛明斯轍。今行事者隨情妄述。多
棄法逐人。從人起則。致乖遺寄陷溺身心。
若能反彼俗心憑准聖量。隱心行務知非性
空。乘持此心以爲道路。一分知非明順空理。
一分厭觀。明違有事。如此安心名修趣法
性眞道
第二依義不依語者。語是言説。正是張筌。義
達理。化物之道。證解已後慮絶杜言。法
尚應捨何況非法。故經有捨筏之喩。人懷目
撃之談。不以言筌意表。得意息言。月喩妙
指。無宜不曉。今謂得義。乃是誦言。眞行道
者。常觀常破。常觀依語。常破隨義。謂言隨
義。還是誦言。但無始妄習執見鏗然。靜退
詳研方知此過。不爾奔飛追聲不及。又
思惟
第三依智不依識者。謂識現行隨塵分別。眼
色耳聲耽迷不覺。與牛羊而等度。同邪凡而
共行。大聖示教境是自心。下愚氷執塵爲識
外。所以化導無由。捨之是知。滯歸凡識。倒遣
聖心。愚迷履歴。常淪三倒。勇勵特達。念動
即知。名爲依識。知流須返。名隨分智。如是
加功漸増明大。後見塵境知非外來。境非心
外是自心相。安有愚迷生増生愛。思擇不
已解異牛羊。有人問。卿立如此論明智
愚如何達觀猶稱凡識。答聖智無涯積空顯
徳。豈惟一述即謂清升。此但得語。隨言還
執。深知此執。無始習熏。三祇無間。方能傾
盡。雜血之乳。不可漏言。起伏之相。於是乎
在。如經説。初地行施餘隨分修。高軌立儀
令人修學。何言一解剩能窮智。必智可窮。未
曰高勝。今人口誦其空心未忘有。騰空不起
入火逾難。倶是心相封迷故爾。後得通達隨
心轉用。豈不鳥之游空。自常如布之火澣。
不足怪也
第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此之兩經
竝聖言量。凡入道者。率先曉之。則無事不
通。有疑皆決。但群生性識深淺利鈍不同。致
令大聖隨情別説。然據至道但是自心。故經
云。三界上下法義唯心。此就世界依報以明
心也。又云。如如與眞際。涅槃及法界。種種
意生身。佛説唯心量。此據出世法體以明
心也。終窮至實畢到斯源。隨流赴感還宗
了義。故加以法約定權機也
如大集經云。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四
依法亦不可盡。何等爲四。依義不依語。依智
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
人。云何依義不依語。語者若入世法而有可
説。義者解出世法無文字相。語者若説布施
戒忍進禪智慧調伏擁護。義者知施戒忍進
禪智慧入於平等。語者稱説生死。義者知生
無性。語者説涅槃味。義者知涅槃無性。語
者若説乘隨所安止。義者善知諸乘入一相
智門。語者若説諸捨。義者三種清淨。語者説
身口意受持淨戒功徳威儀。義者了身口意
皆無所作而能護持一切淨戒。語者若説忍
辱斷除恚怒貢高憍慢。義者了達諸法得無
生忍。語者若説勤行一切善根。義者安住精
進無有始終。語者若説諸禪解脱三昧三摩跋
提。義者知滅盡定。語者悉能聞持一切文字
智慧根本。義者知是慧義不可宣説。語者説
三十七助道之法。義者正知修行諸助道法
能證於果。語者説苦集道諦。義者於滅諦。
語者説無明根本乃至生縁老死。義者知無
明滅乃至老死滅。語者説助定慧法。義者明
解脱智。語者説貪恚癡。義者解不善根即
是解脱。語者説障礙法。義者得無礙解脱。語
者稱説三寶無量功徳。義者三寶功徳離欲
法性同無爲相。語者説從發心至坐道場修
集莊嚴菩提功徳。義者以一念慧覺一切法。
舍利弗。擧要言之。能説八萬四千法聚是名
爲語。知諸文字不可宣説。是名爲義
云何依智不依於識。識者四識住處。何等爲
四。色識住處。受想行識住處。智者解了四
識性無所住。識者若識地大水火風大。智者
識住四大法性無別。識者眼識色住。耳鼻舌
身意識法住。智者内性寂滅外無所行。了知
識法無有憶想。識者專取所縁思惟分別。智
者心無所縁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識者行有爲法。智者知無所行無爲法性無
有識知。識者生住滅相。智者無生住滅相。舍
利弗。是名依智不依於識
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
分別修道。了義經者。不分別果。不了義經
者。所作何業信有果報。了義經者。盡諸煩
惱。不了義經者。呵諸煩惱。了義經者。讃白
淨法。不了義經者。説生死苦惱。了義經者。
説生死涅槃一相無二。不了義經者。讃説
種種莊嚴文字。了義經者。説甚深經難持難
了。不了義經者。多爲衆生説罪福相令聞法
者心生欣慼。了義經者。凡所演説必令聽者
心得調伏。不了義經者。若説我人衆生等。無
有施受者。而爲他説有施受。了義經者。説
空無相無願無作。無有我人衆生作者受者。
常説無量諸解脱門。是名依了義經不依不
了義經。云何依法不依於人。人者攝取人見
作者受者。法者解無人見作者受者。人者
凡夫善人信行人八人四果人辟支佛人菩薩
人。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樂。憐愍世
間生大悲心。於人天中多所饒潤。所謂諸佛
等。依世諦故。爲化衆生。故作是説。若有攝
取如是見者。是謂依人。如來爲化攝人見者。
故説依法不依於人。一切平等無別異性。猶
如虚空。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終不復離一
相之法。同一法性。是故言依一切法不依於
人。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四依無盡
四果部第三
如修行道地經云。其修行者已得初果道迹。
知諸五欲皆歸無常。不能盡除。所以者何。由
見色聲香味細滑之念。故起愛欲未能斷除。
譬如梵志。淨潔自喜。詣下舍後。卒汚於指。行
語金師。指汚不淨。以火燒之。金師諫曰。勿
發是心。有餘方便除此不淨。以灰土拭之。用
水洗之。設吾火燒卿不能忍。火熱毒痛自觸
其身。更甚于前。梵志子聞即懷瞋恚。便罵
金師。莫以己心量度他人。自不能忍謂人不
堪。吾無所用手有垢汚。不敢行路畏人觸
我。吾儻近之失吾道徳。世所道術天文地理。
一切典籍無不知之。曷因不淨著五手指。勿
得停久。當隨我言除其指穢也。金師聞之。燒
鉗正赤以榻彼指。梵志得熱痛不能忍。掣
指著口。金師大笑。謂年少言。卿自稱譽。聰
明博學。採古知今。無不該通。清淨無瑕。於
今無耐。持不淨指含著口中。當知輕躁未
足爲師。梵志報曰。不遭痛時見指不淨。適
遇火毒即忘指穢。求道如是。長夜修習離於
愛欲。適見好色婬意還動。所以者何。諸根
未制。諸漏未盡。邪根未除。正定未發。宿愛
不除。染欲還起。於是頌曰
    以見色欲求所習 雖便解義至道迹
    頭戴想華續聞香 如江詣海志欲然
第二道迹斯陀含人。自念我身。不宜習此婬
欲如餘凡夫。説情欲穢樂於無欲。晝夜觀察
修習汚露。婬怒癡尠得往來道。一反還世
斷勤苦原。以得往還。於諸愛欲無起清淨。婬
怒癡薄。心常未斷。固有惱患。譬如男子有
婦端正面目無瑕。以諸瓔珞莊嚴其身。夫甚
愛敬。雖有是色。然是婬鬼。非是眞人。
人肉血以爲飮食。有人語夫。卿婦羅刹肉血
爲食。夫不信人數數語之。夫心遂疑意欲試
之。夜臥揚出鼾聲如眠。婦謂定眠。竊起出
城。詣於塚間。夫尋逐後。見婦脱衣及諸寶
飾却著一面。面色變惡。口出長牙。頭上焔
然。眼赤如火。甚爲可畏。前近死人。手掴其
肉。口齧食之。夫見如是。爾乃知之非人是
鬼。便急還家臥於床上。婦即尋還來趣夫
床。復臥如故。其夫見婦莊嚴瓔珞面色端正。
乃還親近。假使念之在於塚間噉死人肉。心
雖穢厭又懷恐悑。迴心觀婦還起欲心。得
往還道斯陀含人若見外形端正姝好。婬意
還動。若説汚露瑕穢不淨婬意即滅。於是頌

    變化人身如脱鎧 作婬鬼形詣塚間
    便噉死屍如食飮 夫爾乃知是羅刹
第三道迹阿那含人。得不還者。見前得往還
者。心自念言。吾於欲界三結已薄。其餘
耳。還觀聖諦見欲愛之瑕。多苦少安。不宜
習欲如凡衆庶。志在情欲如倉蠅著屍。吾
何不除。令婬怒癡得滅無餘。得盡漏禪然後
安隱。譬如有人在於盛暑。不能堪熱求扇自
扇。慕水洗浴。往來如是。見婬怒癡。以爲甚
熱。念求不還。於是修行作惡露觀。永脱色
慾及諸怒癡。諦見五陰所從起滅。滅盡爲
定。知見如是。便斷五結而無陰蓋。得不還
道。阿那含果不退還世。以脱愛欲無有諸
癡。婬鬼之患即獲清涼。無有衆熱。若覩色
欲常見不淨則知瑕穢。譬如遠方有賈客來
各當疲極。値二十九日夜冥無月。至於半夜
來到城門。門閉不開。繞至南牆有汪水天雨
之池。死屍鷄狗雜類之蟲。或活或死。或沈
或浮。百千萬億。跳踉戲樂。并及城中掃除
糞穢。髮毛便利悉棄水中。衆人遠客。初未
曾至不識是非。疲極飢渇恣意飮之。并患熱
乏脱衣沐浴。身覺止疲安隱喜臥。至於天明
疲解寤已。更詣池所欲取水用。見水不淨非
常汚惡。或有捨走。或有閉目。或有塞鼻。或
有嘔吐。於是頌曰
    譬如城傍水 種種居不淨
    遠來値門閉 衆共止此池
    初來不覺知 飢渇而取飮
    并洗除熱乏 疲極得臥寐
    天曉至水邊 審覩知不淨
    衆人共厭惡 各各懷嘔吐
    以得第三道 見欲樂不安
    入禪定無患 觀欲如瑕水
爾時那含。修行道時。樂於禪定。省于愛欲。
如彼*賈客惡不淨水。亦如嬰兒癡弄不淨。年
漸長大捨前所戲更樂餘事。至於老邁悉捨
前法。以法自娯。已得不還之道亦復如是。
見諸生死五道所樂。猶如小兒戲。轉更精進。
欲脱始終。不樂求生。於是頌曰
    譬如有小兒 在地弄不淨
    年遂向長大 捨戲轉樂餘
    修行亦如是 求護度三界
    爾時遂精進 具足成四道
第四無學羅漢。修行道時。以在學地不樂始
終都無所樂。弗貪三界。斷一切結。三毒永
亡。志念根力及諸覺意。見滅爲寂譬如王放
醉象牙利凶惡遇者皆死。亦如毒龍常吐毒
氣値者悉亡。亦如蚖蝮常懷瞋毒觸者並害。
三毒煩惱亦復如是。興觸皆害墜墮三界。唯
有十力覺意解脱。無能除斷。修行自念。當
如今時。已成羅漢。得無所著。諸漏永盡。修
潔梵行。所作已辦。棄捨重擔。逮得己利。生
死已斷。獲平等慧。成無學法。以度彼此。於
是頌曰
    其王放醉象 凶害牙甚利
    諸龍蛇懷毒 遇者皆當死
    皆化令調伏 還得善攝心
    衆患盡無餘 三界無所畏
    修行住學地 不動成聖道
    已逮得己利 度苦常獲安
    已絶於五品 具足成六通
    蠲除諸塵勞 如水*澣衣垢
    是謂爲正士 隨順佛聖教
    最上無塵垢 故説無學地
四食部第四
如増一阿含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衆生
之類有四種食長養衆生。何等爲四。所謂段
食。或大或小。更樂食念食識食。是謂四食。
彼云何段食。謂今人中所食入口之物可食
噉者。是謂段食。云何更樂食。謂衣裳繖蓋
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諸餘身體
所更樂者。是謂更樂食。云何念食。謂意中
所念所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説。或以體觸。及
諸所持之法。是謂念食。云何識食。謂意之
所知。梵天爲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爲
食。是謂識食。以此四食流轉生死
又増一經云。世尊告阿那律曰。一切諸法
由食而存。眼以眠爲食。耳以聲爲食。鼻以
香爲食。舌以味爲食。身以細滑爲食。意以
法爲食。涅槃以無放逸爲食
爾時佛告諸比丘。如此妙法夫觀食有九事。
人間有四食。一段食。二更樂食。三念食。四
識食。復有五種。是出世間食。一禪食。二
願食。三念食。四八解脱食。五喜食。是出世
間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辦出
世之食
又正法念經云。若有衆生。信心悲心以種種
食施人。命終生質多羅天受種種樂。命終得
受人身。大富饒財。常行正法
又正法念經云。若有衆生見諸病人。施其湯
藥令離病苦。命終生欲境天受五欲樂。從天
命終若得人身。大富多財。若見病人臨終渇
病。以石蜜漿。若氷水施。此人命終生清涼天
受天快樂。從天命終得受人身常離飢渇
又五分律云。若月直&MT01142;食人。欲知生熟鹹
酢。得貯掌中舌舐甞之齊法經不許口嘗者爲
無好心貪心嘗故
淨口部第五
如十誦律云。云何漱口。佛言。以水著口中。
三迴轉之。是名淨口法
又僧祇律云。爾時世尊大會説法。有比丘口
臭。在下風而住。佛知而故問。是比丘何故
獨坐。答言。世尊。制戒不聽嚼木。所以口
臭。恐熏汚人。故在下風。佛言。聽用嚼木。極
十六指。極短四指以上。嚼時當在屏處先
淨洗手。嚼己水洗棄之。嚼時不得咽之。若
醫言爲差病。須咽者聽。若無齒者。當用灰
虜土塼礓石草木洗口。已食若食上欲行
當淨水。先洗手器然後行水。若手汚者。
當以葉承取。若口飮時。不得沒脣使器著
額。當拄脣而飮。飮時不得盡飮。當留少許
洮蕩已從口處棄之。行水人當好護淨器。若
見沒脣著額者。當放置一處以幟。令
人知不淨。若行非時漿飮。亦如前法
又僧祇律云。比丘晨起應淨洗手。不得麁
洗五指。復不得齊至腋。當齊手腕以前令淨。
不得粗魯洗不得揩令血出。當以巨摩草
若灰土澡豆
皂莢
洗手。揩令作聲。淨洗手已更相
揩者。便名不淨。應更洗手。比丘食前當
手。若摩頭捉衣。等更須洗比丘尚爾
白衣亦然
讀經受食
准用行之手淨尚爾。何況手殺生命
血噉肉以汚身口。縱欲傳法心亦不淨
又四分律云。時諸比丘患屋内臭。佛言。應灑
掃。若故臭以香泥泥。若復臭應屋四角懸

又十誦律云。時有比丘不嚼楊枝口中氣臭。
白佛。佛言。聽嚼楊枝。有五利益。一口不苦。
二口不臭。三除風。四除熱病。五除痰癊。復
有五事利益。一除風。二除熱。三口味。四能
食。五眼明
又四分律云。不嚼楊枝有五過失。一口氣臭。
二不善別味。三熱癊病不消。四不引食。五
眼不明
又五分律云。嚼已應洗棄之。以恐蟲食故死。
又三千威儀云。用楊枝有五事。一斷當如度。
二破當如法。三嚼頭不得過三分。四梳齒當
中三齒。五當汁澡自用
刮舌有五事。一不得過三反。二舌上血出當
止。三不得大振手汚僧伽梨若足。四棄楊枝
莫當人道。五當著屏處
鳴鍾部第六
如付法藏經云。時有國王名罽膩吒。貪虐
無道數出征伐。勞役人民不知厭足。欲王四
海戍備邊境。親戚分離。若斯之苦。何時寧
息。宜可同心共摒除之。然後我等乃當快
樂。因王病虐以被鎭之。人坐其上須臾氣
絶。由聽馬鳴比丘説法縁故。生大海中作千
頭魚劍輪迴注斬截其首。續復尋生次第更
斬。如是展轉乃至無量。須臾之間頭滿大海。
時有羅漢爲僧維那。王即白言。今此劍輪聞
稚音。即便停止。於其中間苦痛小息。唯
願大徳垂哀矜愍。若鳴揵*稚延令長久。羅
漢愍念爲長打之。過七日已受苦便畢。而此
寺上。因彼王故。次第相傳。長打揵*稚。至
於今日。猶故如本
述曰。既知經意。鳴鍾濟苦。兼以集衆。即須
維那。將欲打鍾。斂容合掌。發願利生之意。
因鍾念善。便受苦畢
又増一阿含經云。若打鍾時。願一切惡道諸
苦並皆停止。若聞鍾聲兼説偈讃。得除五
百億劫生死重罪
    降伏魔力怨 除結盡無餘
    露地撃揵*稚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響音 盡當來集此
依別經偈云
    聞鍾臥不起 護塔善神瞋
    現在縁果薄 來報受蛇身
    所在聞鍾聲 臥者必須起
    合掌發善心 賢聖皆歡喜
    洪鍾震響覺群生 聲遍十方無量土
    含識群生普聞知 拔除衆生長夜苦
    六識常昏終夜苦 無明被覆久迷情
    晝夜聞鍾開覺寤 怡神淨刹得神通
依宣律師住持感應記云。祇桓戒律院内有
銅鍾重三十萬斤。四天王共造欲集大千聖
衆。目連以通力撃之。聲震遠聞。臺高七丈。
鍾形如呉地者。四面多有日月星辰山川河
海之像。兼斗斛稱尺之形。目連所撃隨事所
表聲出告知。凡僧打者。但聲出而已。其戒
場院内復有大鍾。臺高四百尺。上有金鍾重
十萬斤。形如杯器。上有千輪王像。亦有千
子。各各具足。復有九龍八功徳水種種諸相
莊嚴。此之大鍾劫初之時輪王所造。聖人受
戒。已得通者撃之。聲震三千。一切聖人聞
皆證果。惡趣聞者識宿命。祇桓別有論師
院。有一銅鍾形如腰鼓。是乾闥婆王之所造
也。上有梵王帝釋魔王四王八部男子等像。
若有異學外道欲來撃論。則使神通羅漢撃
之。聲震三千。諸外道等將欲撃揚聞此鍾聲。
諸根訥鈍無敢發言。若有好心請決疑者。聞
此鍾聲開發菩提得不退轉
復有別院名修多羅院。有一石鍾形如呉樣。
如青碧玉可受十斛。鼻上有三十三天像。四
面以金銀隱起。東西兩面有大寶珠。陷在腹
中。大如五升。八角分曜。状若華形。周匝作
十方諸佛初成道像。至初日出時。鍾上有諸
化佛説十二部經。舍衞城童男童女。悉來聽
之聞法證聖。犯欲之者則不聞法。摩尼大將
以金剛杵撃之。百億世界中聲。聞於光明中
悉聞百千釋迦佛説修多羅經。此鍾是拘樓
秦佛所造。彼佛滅度後。娑竭龍王收去。至
釋迦佛興。龍復將來。至佛滅度已鍾先唱言。
却後三月當般涅槃。鍾鼻諸天聞皆洟泣。龍
後將去
又阿難房前有一銅磬。可受五升。磐子四
邊悉黄金鏤。作過去佛教弟子文。鼻上以紫
磨金爲九龍形。背上立天人像。執椎撃之。聲
振三千。音中亦説諸佛教誡弟子法。此磬
梵天王造。及佛滅後。娑竭龍王亦收入海宮

入衆部第七
如四分律云。凡欲入衆當具五法。一應以慈
心。二應自卑下如拭塵巾。三應知坐起法。若
見上座不應安坐。若見下座不應起立。四
至彼僧中不爲雜説談世俗事。若自説若請
他説。五若見僧中不可意事心不安忍。應
作默然住之。故智度論云。佛聖弟子住和合
故有二種法。一賢聖語。二賢聖默今見齋會之
處。後生前
到。已得上好之處若見上座老師。來都不起迎送遜讓
坐處。滅法之深。寔猶年少。復見向他貴勝之家。或經
新喪重孝。或爲考妣遠忌設齋。僧衆放蕩
情歡閙亂衆。豈免俗譏高僧之
三千威儀經
云。凡欲上床當具七法。一庠踞床。二不得匍
匐上。三不使床有聲。四不得大拂床有聲。五
不得大吒歎息思惟世事。六不得狗群臥。七
以時節早起。地持論云。若見衆生當慰問歡
顏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若菩薩知他衆
生有實功徳。以嫌恨心不向人説。亦不讃歎。
有讃歎者。不唱善哉。是名爲犯衆。多犯是
犯。染汚起故。梁攝論云。菩薩若見衆生當
歡笑先言然後共語故
五分律云。不忍辱人有五過失。一兇惡不忍。
二後悔恨。三多人不愛。四惡聲流布。五死
墮惡道
求法部第八
如増一阿含經云。若不成就六法。則不能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何等爲六。一不樂聞。二
雖聞法不攝耳聽。三不爲知解。四未得法不
方便勤求。五所得法不善守護。六不成就順
忍。反此六種則能遠塵垢得法眼淨
又薩婆多論云。無有白衣得佛道者。要有三
十二相。出家著法衣威儀具足。雜心論云。
知足現在處起。少欲於未來世處起。現在不
取一錢難。未來不取轉輪王易。又涅槃經
云。於未得之財不生貪名少欲。於己得之財
不生貪名知足。知足是現在。少欲是未來
衰相部第九
如分別縁起初勝法門經云。世尊告曰。老有
五種衰損。一者鬚髮衰損。以彼鬚髮色變壞
故。二者身相衰損。形色膚力皆衰損故。三
者作業衰損。發言氣上喘息逾急身顫掉故。
住便僂曲。以其腰脊皆無力故。坐即低屈。身
羸弱故。行必按杖。身虚劣故。凡所思惟智
識愚鈍念惛亂故。四者受用衰損。於現資具
受劣故。於戲樂具一切不能現受用故。於
諸色根所行境界。不能速疾明利而行。或不
行故。五者命根衰損。壽量將盡隣近死故。
遇少死縁不堪忍故。阿含經云。頭白有四因
縁。一者火多。二者憂多。三者病多。四者種
早。白人病痩有四因縁。一少食。二有憂。三
多愁。四有病。未調有四事先不語人。一頭
白。二老。三病。四死。是四事亦可避。亦不可
却。一切味不過八種。一苦。二澁。三辛。四鹹。
五淡。六甜。七酢。八不了了味
雜行部第十
四分律云。跋難陀比丘在道行。張大圓蓋。
諸居士遙見。謂是王若大臣。恐*悑避道。諦
視乃知。比丘白佛。佛言。比丘不應持蓋在道
行。亦不應懸。爲天雨雨時。聽在寺内。樹
皮若葉若竹作蓋。亦不許捉王大扇。若行
患熱。聽以樹葉雜物作扇。時諸比丘患蟲
草塵露墮身上。佛言聽作拂。若以草樹皮葉。
或以縷線。裁碎繒帛作。時有比丘得尾拂。佛
言。聽畜。時有年少比丘不解時事數相渉。聽
用算子記數
又四分律云。時諸比丘自作伎。若吹唄供
養。佛言。不應爾。彼畏愼不敢令白衣作伎
供養。佛言聽
又佛言。彼不知供養塔飮食。誰當應食佛言。
比丘。若沙彌。若優婆塞若經營作者應食
又薩婆多論云。凡出家人市買之法。不得下
價索他物。得突吉羅。衆僧衣未三唱得益
價。三唱已不應益。衆僧亦不應與衣。已屬
他故。比丘三唱得衣。不應悔。設悔莫還。衆
僧亦莫還
又新婆沙論問。異生聖者。誰有*悑耶。有
作是説。異生有*悑異生舊
名凡夫
聖者無*悑。所以者
何。聖者已離五*悑畏故。五悑畏者。一不活
畏。二惡名畏。三怯衆畏。四命終畏。五惡趣

又雜寶藏經云。佛言。此如意珠是摩竭大魚
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剛
堅也。有第一力。耐使一切被毒之人見悉消
滅。又見光觸身亦復消毒。第二力者。熱病
之人見則除愈。光觸其身亦復得差。第三力
者。人有無量百千怨家。捉此珠者悉得親善。
諸天一爪甲價直一閻浮提人物
又四分律云。時諸比丘患蛇入屋。未離欲比
丘恐*悑。佛言。聽驚。若以筒盛棄之。若以繩
繋置地解放。有鼠入屋。作檻盛出棄之。患
蠍蜈蚣蚰蜒入屋。若以弊物。若泥團掃箒。
盛裹棄之。在外解放。若房舍夜患蝙蝠。晝患
燕鳥入。佛言。聽織作籠疏障。若作向櫺子
遮。時有老病比丘。拾虱棄地。佛言。不應爾。
聽以器盛。若綿拾著中。若虱走出應作筒
盛。若虱出筒應作蓋塞隨其寒暑加以
膩食將養之也
又四分律云。時六群比丘誦外道安置舍宅
吉凶符書呪枝節呪刹利呪。知人生死吉凶
呪。解諸音聲呪。佛言。不應爾。彼教他彼以
活命。佛言。皆不應爾
爾時世尊在毘舍離國。時諸離奢乘象馬車
乘輦輿。捉持刀劍。來欲見世尊。彼留刀杖
在寺外。入内問訊世尊。時白衣持刀劍來
寄諸比丘藏。畏愼不敢受。佛言。爲檀越牢堅
固藏擧者聽
又五百問事云。不得口吹經上塵。像塵准之。
雖非正經然須愼之。亦不得燒故經。得重罪
如燒父母。不知有罪者輕
又僧祇律云。然火向有七事無利益。一壞眼。
二壞色。三身羸。四衣垢壞。五臥具壞。六生
犯戒縁。七増世俗話。看病法者。僧祇律云。
病人有九法成就。必當横死。一知非饒益食
貪食。二不知籌量。三内食未消而食。四食
未消而擿吐出。五已消應出而強持。六食
不隨病。七隨病食而不籌量。八懈怠。九無

又月上女經云。維摩詰妻。名曰無垢。其妻九
月生女。名爲月上
又佛説離垢施女經云。波斯匿王有女。名曰
維摩羅達。晋言離垢施。厥年十二。端正殊妙
極有聰慧
又轉女身經云。須達長者妻。名曰淨日。有女
名無垢光
頌曰
    捨遺簡要 冀捨危嶮 萬行貞固
    六塵方掩 烈烈霜心 昭昭玉
    如彼瓊珪 皎無瑕點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九



法苑珠林卷第一百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傳記篇第一此有六部
  述意部 翻譯部 雜集部 般若部
興福部 暦算部
述意部第一
蓋聞。九河疏跡策蘊靈丘。四徹中繩書藏
玉。亦有青丘紫府三皇刻石之文。緑檢
黄繩六甲靈蜚之字。豈若如來祕藏譬彼明
珠。諸佛所師同夫淨鏡。鹿苑四諦之法。尼園
八藏之文。香山巨力豈云能負。龍宮寶篋亦
未能籌。良由吾師釋迦徳本深搆樹自三祇
之初。妙果獨高。成於百劫之末。總法界而
爲智。竟虚空以作身。寧惟氣禀二儀道周萬
物而已哉。故身無不在。量極規矩之外。智無
不爲。用絶思議之表。不可以人事測。豈得以
處所論乃三界之大師。萬古之獨歩。吾自庸
才談何以盡。縱使周公之制禮作樂。孔子之
述易刪詩。予賜之言語。商偃之文學。爰及
左元放葛稚川河上公柱下史。並驅於方
内。何足道哉。自我含靈福盡法王斯逝。遂
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應身粒碎流血
何追。爭決最後之疑。競奉臨終之供。嗚呼智
炬慈雲消滅。長夜諸子誠可悲夫。於是瞻相
好於香檀。記筌蹄於貝葉。三藏受持。四依
補處。而我師風無墜。特恃斯乎。但正像&T033064;
移群情矯薄。人代今古曁乎季運。既當徂北。
東漸所以金人夢劉莊之寢。摩騰佇
蔡愔之勸。遺教之流漢地。創發此焉。迄今
六百餘年矣。自後康僧會。竺法護。佛圖澄。
鳩摩羅什。繼踵來儀。盛宣方等。遂使道生
道安之侶。慧嚴慧觀之徒。並能銷聲桂冠翕
然歸向。爰至 皇唐。玄奘法師徳隆終古聲
高宇宙。渉歴諸國百有五十。翻譯經論千有
五百。盡善盡美。可稱可賛。前後寶軸。幾向
五千。法門弘闡。緇門繁熾。道俗蒙益。焉可
勝言。吾少習周孔之文典。晩慕黄老之玄言。
倶是未越苦河。猶淪火宅。可久可大。其惟
佛教也歟。遂乃希前代之清塵。仰群英之遠
迹。歸斯正道。拔自沈泥。本號離欲之逸人。摧
邪之大將。吾欣儔黨。其謂此乎。今列前後翻
譯。總有一十八代所出衆經五千餘卷。佛法
東流三度滅法失譯經本。三百一十部。五百
三十八卷。今此所列總述帝王年代大小乘
經部帙綱要。具録人法寄存大本。兼述古
今道俗英賢博學。依傍佛經。所出百家諸子
向有三千餘卷。又列帝王前後興福多少。又
列佛降閻浮隱顯年代。略算時節。如是要用
並附其後。庶將來哲同鑒博記矣
翻譯部第二
竊觀上代有經已來。賢徳筆受。毎至度語。無
不稱云譯胡爲漢。且東夏九州名西域爲天
竺者。是總名也。或云身毒。如梵稱此方爲脂
那。或云眞丹。或作震旦。此蓋承聲有楚夏
耳。若當稱漢。漢止劉氏兩代一號。已後禪
讓魏晋不同。須依帝王稱謂甄別。今爲此録
悉改正之。又胡之雜戎。乃是西方邊俗。類
方有羌蠻夷之屬。何得經書乃云胡語。佛
生天竺。彼土士族婆羅門者。總稱爲梵。梵
者清淨也。承裔光音色天。其光音天。梵世
最爲下。劫初來此食地肥者。身重不去。因即
爲人。仍其本名。故稱爲梵。語言及書既象
於天。是以彼云梵書梵語。如舊日僧悉稱
俗姓。云釋迦者。起自秦代。有沙門釋道安。
獨拔當時。居然超悟。乃云。既存剃染紹繼釋
迦。子雖異父而姓無殊。今者出家宜悉稱釋。
及翻四含。果云四姓出家同一釋種。衆咸歎
服。其四姓者。一刹帝利。此是王種。二婆羅
門。是高行人。三名毘舍。如此土民。四名首
陀。最爲卑下。如此土皂隷。而安正當晋秦之
時。刊定目録。刪注群經。自號彌天。揩摸季
葉。猶言譯胡爲秦。此亦崑山之一礫。未盡美
焉。但上來有胡言處。並以梵字替之。庶後
哲善談得其正眞者也
後漢朝譯傳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經律等三
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譯經一百
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
前魏朝傳譯僧六人。所出經律等一十三部
二十
四卷
南呉孫氏傳譯道俗四人。所出經傳等一百
四十八部一百八十五卷。失譯經一
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一卷
西晋朝傳譯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經戒等四
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卷。失
譯經八部一十五卷
東晋朝傳譯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經傳等二
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失譯
經五十三部五十六卷
前秦符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四十部
二百三
十八卷
西秦乞伏氏傳譯僧一人。所出經十四部
一卷。失譯經
八部十一卷
後秦姚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一百二十
四部六百六
十二卷
北涼沮渠氏傳譯道俗八人。所出經傳三十
二部二百二十四卷。失
譯經五部一十七卷
宋朝傳譯道俗二十三人。所出經傳二百一
十部四百九
十卷
前齊朝傳譯道俗一十九人。所出經傳四十
七部三百四
十六卷
梁朝傳譯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經律傳等九
十部七百八
十卷
後魏元氏傳譯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經論傳
録八十七部三百
二卷
後齊高氏傳譯道俗二人。所出經論七部五十
三卷
後周宇文氏傳譯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經論
天文等三十部一百
四卷
陳朝傳譯道俗三人。所出經論傳疏等四十
三百四
十七卷
隋朝傳譯道俗二十餘人。所出經論等九十
餘部五百一
十餘卷
皇朝傳譯僧等十有一人。所出經論等二百
餘部千五
百餘卷
衆經律論傳合八百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
五萬六千一百七十紙
百二十六除新
翻經
大乘經一譯二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一
萬一千四十二紙
六十六
*袟
大乘經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七
千二百九十紙
四十九
*袟
小乘經一譯一百八部四百三十五卷六
千六百九十紙
四十九
*袟
小乘經重翻九十六部一百一十四卷
九百七十七紙
六*袟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
千八百一十三紙
二十八*袟
大乘論七十四部五百二卷。九
千一百三十紙
五十二*袟
小乘論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萬
二千一百七十七紙
六十八*袟
賢聖集傳四十九部一百八十四卷。
二千八百八紙
一十八*袟
雜集部第三
自仙苑告成金河靜濟。敷字群品汲引塵曚。
隨機候而設謀猷。逐性欲而陳聲教。綱羅
一化統括大千。受其道者難訾。傳其宗者易
曉。遂能流被東夏。時經六百。翻譯方言。卷
數五千。英俊道俗。依傍聖宗。所出文記三
千餘卷。莊嚴佛法顯揚聖教。文華旨奧殊妙
可觀。歴代隱顯部*袟散落。雖有大數。不足
者多。尋訪長安減向千卷。唯聞廬山東林之
寺。即是晋時慧遠法師所造伽藍。綱維住持
一切諸經及以雜集。各造別藏安置並足。知
事守固禁掌極牢。更相替代傳授領數。慮
後法滅知教全焉。今隨所見聞者。具列如
後見有者
冀補茲處
耆闍崛山解見僧
祐録
衆經目
  右二部西晋沙門竺法護出
即色游玄論 辯三乘論
蒙論 聖不辯知論
道行指歸 本業四諦序
本起四諦序
  右七部七卷。至東晋哀帝時。沙門支遁
字道
毘曇指
  右一卷。*至哀帝時沙門竺僧虔撰
歴游天竺記
  右*一卷。*至東晋平陽沙門釋法顯撰
法性論 明報應論
釋三報論 辯心識論
不敬王者論 沙門袒服論
佛影讃 妙法蓮華經序
修行方便禪經序
三法度論序 大智度論序
大智度論要略鈔二十卷
問大乘中深義十八科并羅什
法師答
  右十三部。總有三十五卷。*至晋孝武及
安帝時。廬山沙門釋慧遠撰
神無形
  右*一卷。*至東晋帝時。楊都瓦官寺沙
門釋僧敷撰
維摩詰經子注五卷 窮通論
  右二部六卷。*至晋孝武帝時。廬山東林
寺沙門釋曇詵撰是遠法
師弟子
人物始義*論
  右*一卷。*至晋武帝時。沙門釋法暢撰
高逸沙門*傳
  右*一卷*至晋孝武帝時。剡東仰山沙門
釋法濟撰
立本論九篇 六識指歸十二首
  右二卷。*至晋孝武帝時。荊州上明寺沙門
釋曇微撰
馬鳴菩薩傳 龍樹菩薩傳
提婆菩薩傳 實相論什法
師注
  右四卷。至後秦晋安帝時。天竺國鳩摩羅
什法師譯撰
般若無知論 不眞空論
物不遷論 涅槃無名論
  右四卷。*至晋安帝時。京兆沙門釋僧肇

釋駁*論
  右*一卷*至晋安帝時。沙門釋道常撰
善不受報論 佛無淨土論
應有縁論 頓悟成佛論
佛性當有論 法身無色論
二諦論
  右七卷。*至宋朝初。龍光寺沙門釋竺道生

三寶記二十卷 淨住子二十卷
宣明驗三卷 雜義記二十卷
  右四部六十三卷。齊司徒竟陵文宣王
子良撰
承天達性論 寃魂志二卷
誡殺訓一卷
  右此三部。齊光祿大夫顏之推撰
述僧中食論一卷
  右此一部南齊沈休文撰
冥祥記十卷
  右*此一部齊王琰撰
出三藏集記十六卷 法苑集一十五卷
弘明集一十四卷 世界記十卷
薩婆多師資傳五卷
釋迦譜四卷 大集等三經記
賢愚經記 集三藏因縁記
律分五部記 經來漢地四部記
律分十八部記 十誦律五百羅漢記
善見律毘婆沙記
  右十四部七十二卷。至梁朝*楊州建安寺
沙門釋僧祐撰
衆經要攬法偈二十一
  右*一卷梁武帝時。沙門釋道歡撰
起信論疏二卷
  右一部梁太清四年。眞諦法師出
衆經要抄一部并目録十八卷
  右一部梁帝勅莊嚴寺沙門釋僧旻等。於
定林上寺撰出
華林佛殿衆經目録四卷
  右此一録四卷。梁帝勅安樂寺沙門釋僧
紹撰
經律異相一部并目録五十五卷
名僧傳并序目三十一卷
衆經供聖僧法五卷
衆經目録四卷
衆經護國鬼神名録三卷
衆經諸佛名三卷十六
年出
衆經擁護國土諸龍名録一卷
衆經懺悔滅罪法三卷
出要律儀二十卷
  右此九部一百二十二卷。梁帝勅莊嚴寺
沙門釋寶唱等撰集
大般涅槃經子注七十卷
  右此一部七十卷。梁朝建安寺沙門釋慧
明注
林八十卷
  右此一部八十卷。梁簡文帝勅開善寺沙
門釋智藏等二十大徳撰
内典博要四十卷
  右此一部四十卷。湘東王記室虞孝敬撰
頗同皇覽類苑之流。後得出家改名

高僧傳十四卷并目録
  右此一部。梁朝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

伐魔詔一卷
  右*此一部。梁朝僧會撰
轉法輪論一百八十卷
  右此一部一百八十卷。梁朝勅大徳并學
士撰
婆羅門天文二十卷
  右一部二十卷。梁武帝天和年。摩勒國沙
門釋達摩流支法師譯出
大品經子注五十卷或百卷
  右一部。梁武帝注
法寶連壁二百卷
  右*此一部。梁簡文帝蕭綱。在儲宮日。躬
覽内經。指揮科域。令諸學士編寫連成。
有同華林遍略
京師塔寺記二十卷
  右*此一部。梁朝尚書兵部郎中兼史學
士臣劉璆勅撰
神不滅論一卷
  右*此一部。梁朝鄭道子撰
婆藪槃豆傳一卷 翻外國語七卷
衆經通序二卷
  右三部十卷。陳朝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
法師拘那羅。陳翻云眞諦。譯出
雒陽地伽藍記五卷
  右此一部五卷。至元魏鄴都期城郡守楊
衒之撰
五明論明 醫方 工巧
 呪術 因明
  右此五論。至魏明帝時。波頭摩國三藏律
師攘那跋陀羅共闍那耶舍。於長安舊城

周衆經要二十二卷
一百二十法
  右此二部二十三卷。魏丞相王宇文黒
命沙門釋曇顯等撰
釋老子化胡
十八條難道
  右二卷周朝。新州願果寺沙門釋僧勐撰
散華論八卷
  右一部八卷。周朝楊州栖玄寺沙門釋慧
善撰
至道論 淳徳論 遣執論
不殺論 去是非論 修空論
影喩論 法界寶人銘
厭食想文 僧崖菩薩傳
韶法師傳 驗善知識傳
  右此十二部十二卷。周朝武帝。沙門釋
亡名著
三寶集十一卷
  右一部十一卷。周朝武*帝。沙門釋靜
藹依諸經撰
三教
  右此一卷。周朝武*帝。沙門釋道安撰
笑道論三卷
  右一部三卷。周朝武帝勅前司隷母極
伯甄鸞銓。衡佛道二教作
周高祖問難佛法二卷
  右一部二卷。周武帝共前僧鄴都任道林
論議武帝勅撰
王氏破邪論一卷
  右一部一卷。周武帝時。相州前沙門王明
廣對衞元嵩破佛法事
安民論十二卷 陶神論十卷
因果論二卷 聖迹記一卷
  右四部二十五卷。隋朝相州大慈寺沙門
釋靈裕撰
對根起行雜録集三十六卷
三階位別録集四卷
  右二部四十卷。隋初西京眞寂寺沙門釋
信行撰
衆經録七卷
  右此七卷。隋朝開皇十四年。大興善寺沙
門釋法經等二十大徳奉 勅撰。楊化寺
釋僧穆。日嚴寺沙門彦琮。區域條分覶縷

十種大乘論一卷
  右*此一部隋大興善寺沙門釋僧璨撰
論場三十一卷
  右此一部三十一卷。隋大興善寺沙門成
都釋僧琨集
凡聖六行法二十卷亦有十卷七卷五
卷三卷一卷成者
  右此一部凡四十六卷。隋滄州逸沙門釋
道正撰
摩笈多傳四卷
通極論一卷 辯教論一卷
辯正論一卷 通學論一卷
善財童子諸知識録一卷
新譯經序 福田論一卷
僧官論一卷 西域玄志十卷
  右此十部二十二卷。隋朝日嚴寺沙門釋
彦琮撰
述釋道安智度論解二十四卷





存廢論一卷 傷學論一卷
厭修論一卷
  右四部二十七卷。隋朝長安舍衞寺沙門
釋慧影撰
旌異傳二十卷
  右一部二十卷。隋朝相州秀才儒林郎侯
君素。奉文皇帝勅撰
通命論二卷
  右此一部兩卷。隋朝晋王府祭酒徐同
卿撰
外内傍通比較數法一卷
  右此一卷。隋朝翻經學士涇陽劉憑撰
開皇三寶録一十五卷
  右此一部一十五卷。隋朝翻經學士成都
費長房撰
衆經法式十卷
  右此一部十卷。隋開皇十五年。文帝勅令
有司撰
翻經法式論十卷
諸寺碑銘三卷
  右此二部十三卷。後隋翻經沙門釋明則
所撰
序内法一卷 内訓一卷
  右此二卷。後隋翻經沙門釋行炬撰
香城甘露五百卷
  右此一部五百卷後隋勅慧日道場沙門
釋智果并有司共撰
三徳論一卷 入道方便門二卷
鏡喩論一卷 無礙縁起一卷
十種讀經儀一卷 無盡藏儀一卷
發戒縁起二卷 法界圖一卷
十不退論一卷 禮佛儀式一卷
  右此十部一十二卷。大唐西京延興寺沙
門釋玄琬撰
破邪論一卷 辯正論八卷
  右此*兩部九卷 皇朝終南山龍田寺沙
門釋法琳撰
析疑論一卷
續詩苑英華十卷
注金剛般若經一卷 諸經講序一卷
  右此四部十三卷。*皇朝西京紀國寺沙門
釋慧淨撰
内徳論一卷
  右*此一卷。*皇朝門下典儀李師政撰
辯量三教論三卷
禪觀四詮論十卷
  右此二部十三卷。*皇朝京師西明寺沙門
釋法雲撰
注僧尼戒本二卷疏記
四卷
注羯磨二卷疏記
四卷
行事刪補律儀三卷
釋門正行懺悔儀三卷
釋門亡物輕重儀一卷
釋門章服儀一卷
釋門歸敬儀一卷
釋門護法儀一卷
釋氏譜略一卷
聖迹見在圖賛一卷
佛化東漸圖賛二卷
釋迦方志二卷
古今佛道論衡四卷
大唐内典録十卷
續高僧傳三十卷
後集續高僧傳十卷
廣弘明集三十卷
東夏三寶感通記三卷
西明寺録一卷
感通記一卷
桓圖二卷
遺法住持感應七卷
  右此二十二部一百一十七卷。皇*朝西明
寺沙門釋道宣撰
禪林記三十卷
  右*此一部。西京弘福寺沙門會隱西明寺
沙門玄則等十人。*皇朝麟徳二年奉
勅北門西龍門修書所於一切經略出
注金剛般若舍衞國二卷
  右此一部*兩卷。*皇朝麟徳二年西明寺
沙門玄則注
大唐西域傳十二卷
  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門玄
奘奉 勅撰
法苑珠林一百卷
諸經要集二十卷
大小乘禪門觀十卷
受戒儀式四卷
禮佛儀式二卷
大乘略止觀一卷
辯僞顯眞論一卷
敬福論三卷
四分律討要五卷
分律尼鈔五卷
金剛般若集註三卷
  右此十一部一百五十四卷 *皇朝西
京西明寺沙門釋道世字玄惲撰
大唐衆經音義二十卷
  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門釋玄
應撰
注新翻能斷金剛般若一卷
注二帝三藏聖教序一卷
  右此二卷 皇朝西京普光寺沙門釋玄

西京寺記二十卷
沙門法琳別傳三卷
沙門不敬録六卷
  右此三部二十九卷 *皇朝西京弘福寺
沙門釋彦琮撰
注般若心經一卷
  右*此一卷 *皇朝武侍極字愍之注
注涅槃經四十卷
  右此四十卷 *皇朝辯州刺史李玄震注
是英
公弟
中天竺行記十卷
  右此*一部 *皇朝朝散大夫王玄策撰
西域志六十卷
圖畫四十卷
  右此二部合成一百卷 *皇朝麟徳三年
勅令百官撰
冥報記二卷
  右*此一部 *皇朝永徽年内吏部尚書唐
臨撰
冥報拾遺二卷
  右*此一部 *皇朝中山郎餘令字元休。
龍朔年中撰
六道論十卷
  右此一部十卷 *皇朝左衞長史兼
文館學士陽尚善撰
顯常論二卷
  右此兩*卷 *皇朝李玄冀撰
辯眞論一卷
  右*此一卷 *皇朝元萬頃撰
歸心録三十卷
  右此三十卷。右威衞録事蕭宣慈撰
般若部第四
大般若經梵本二十萬頌。翻成六百卷合有四
處一十
六會慈恩寺
玄奘法師譯
  第一會在王舍城鷲峯山説。梵本一十三
萬二千六百頌
  右翻成四百卷七十九品單譯
  第二會在王舍城鷲峯山。説梵本二萬五
千頌
  右翻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重譯
當大品放光光讃三本總八十卷
今翻成七十八卷依梵本同
  第三會在王舍城鷲峰山説。梵本一萬八
千頌
  右翻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單譯
  第四會在王舍城鷲峯山説。梵本八千頌
  右翻成一十八卷二十九品*重譯
當小品道行新道行明度四本
今翻成一十八卷。依梵本同
  第五會在王舍城鷲峯山説。梵本四千頌
  右翻成一十卷二十四品單譯
  第六會在王舍城鷲峯山説。梵本二千五
百頌
  右翻成八卷一十七品*重譯
當勝天王般若
  第七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梵
本八百頌
  右翻成二卷無品*重譯
當文殊般若
  第八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梵
本四百頌
  右翻成一卷無品*單譯
  第九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梵
本三百頌
  右翻成一卷無品*重譯
當金剛般若
  第十會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末尼寶藏殿上
説。梵本三百頌
  右翻成一卷無品*單譯
  第十一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
施波羅蜜多。梵本二千頌
  右翻成五卷無品*單譯
  第十二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
戒波羅蜜多。梵本二千頌
  右翻成五卷無品*單譯
  第十三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
忍波羅蜜多。梵本四百頌
  右翻成一卷無品*單譯
  第十四會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説
勤波羅蜜多。梵本八百頌
  右翻成二卷無品*單譯
  第十五會在王舍城鷲峯山。説定波羅蜜
多。梵本八百頌
  右翻成二卷無品*單譯
  第十六會在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説
慧波羅蜜多。梵本二千五百頌
  右翻成八卷無品*單譯
此十六會序。長安西明寺沙門玄則撰
興福部第五
自釋教之來振旦。開濟極焉。發悟疏通廓清
塵染。其中瑞應。具編前聞。具述數條。用
後學。昔士行尋教意在大乘。將發西域。乃
有留難。遂以經投火。經身不灰。火爲之滅。
遂東達此土。即放光經是也。又曇無讖獲涅
槃經。至於涼土。盜者夜竊。擧而不起。稽首
謝焉。周武之&T020717;法也。象毀經焚。咸見藏經
相從騰上奄入空際。如斯衆矣。不可具書。
然弘教在人。有國爲本。度人立寺。圖像譯經。
時約相求。故叙由來昌明佛教。而漢魏以往。
固無得而稱聞。晋宋迄今輒略銓序
晋世祖武皇帝大弘佛事
廣樹伽藍
晋惠帝雒下造興
常供百僧
晋敏帝於長安造通
靈白馬二寺
  右西晋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譯經一十
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晋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龍宮二
寺。度丹陽千僧
晋肅宗明帝興皇道場二寺。
集義學百僧
晋顯宗成帝造中興鹿野二寺。
集義學千僧
晋太宗簡文帝造像度僧。立寺。
干起木塔
晋烈宗武帝造皇泰初
立本起寺
晋安帝於育王塔
大石寺
  右東晋一百四載。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
所。譯經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
二萬四千人
宋高祖武帝口誦梵本手寫戒經。造靈
根法王等四寺常供千僧
宋太宗明帝造丈八金像。解齋感佛舍
利。造弘普中寺。召請名僧
宋太祖文帝奉齋不殺。造禪
寺。常供千僧
  右宋時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譯經二
一十部。僧尼三萬六千人
齊太祖高帝手寫法華口誦般若。四月八日常鑄金像。
七月十五日普寺造盆。供僧三百。造陟屺
止觀
二寺
齊世祖武帝昭玄游賢二寺。三百
名僧。三教格量四年教定
齊高宗明帝寫一切經。造千佛像。口誦般若。常持
法華。造歸依寺。召集禪僧。常侍六齋
  右齊時合寺二千一十五所。譯經七十二
部。僧尼三萬二千五百人
梁高祖武帝制五時論傳四方等。造光宅同泰五
寺。常供千僧。國内普持六齋八戒
梁太宗簡文帝茲敬報恩二寺。刺血自寫般若
十部。願畢日不食而齋。撰集記
二百餘卷。法寶連
壁亦二百餘卷
梁中宗元帝造天居天宮二寺。供有
千僧。自講法華成實
  右梁時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譯經二
百四十八部。僧尼八萬二千七百人
梁宣帝
梁明帝
  右二主中興社稷。荊州造天皇陟屺大明
等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
尼三千二百人
陳高祖武帝楊州造東安級皇天居四寺。寫一切
經一十二藏造金銅像一百萬區。度
七千人。治
故寺三十二所
陳世祖文帝寫五十藏經。度僧尼二
千人。治故寺六十
陳高宗宣帝*楊州禁中造太皇寺七級木塔。又造
崇皇寺刹高十五丈。下安佛爪。造金
像二萬餘區。治故寺五十所。故像一百
三十萬區。寫十二藏經。度一萬人
  右陳時五主四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
十二。國家新寺一千七百。官造者六十八
所。郭内大寺三百餘所。僧尼三萬二千人。
譯經十一部。興地圖云。梁武都下舊有七
百餘寺。屬侯景作亂焚燒蕩盡。有陳既統
國及下民備皆修葺。表塔相望星羅揚輦。
經像之富不可殫言

太祖道武皇帝於虜地造十五級塔。又立開
泰定國二寺。寫一切藏經。造
千金像。三百名
僧。毎月法集
魏高宗文成帝重復佛教。更闡釋門。
凡度僧尼三萬人




魏顯祖獻文帝造招隱寺
召坐禪僧
魏高祖孝文帝於鄴造安養寺。召四方僧。六宮
持年三長月六齋。月別造像。放
人出家。手不釋卷。須便爲誦。爲先皇
再治大行供施。度僧尼一萬四千
魏世宗宣武帝於式乾殿自講維摩。造普
大定四寺。常供千僧
魏肅宗孝明帝於鄴下造
大覺寺
魏敬宗孝莊帝造五精舍
一萬石像
西魏武帝長安造陟屺寺。
供二百僧
大帝造般若寺。用給貧者。
口誦法華。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臨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國家
大寺四十七所。北臺常安。鐫石置龕。東
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
造寺者三萬餘所。總度僧尼二百餘萬。譯
經四十九部。佛教東流此焉爲盛。唯太武
時信用司徒崔皓佞説。&T020717;廢正教。潜隱
七年。後知詐佞戮誅崔氏。還復佛教光闡
於前
齊高祖文宣皇帝登祚受禪。於僧明稠禪師受菩
薩戒。畿内斷肉禁酒放鷹除網。
又斷天下屠殺。年三月六。勸民齋
戒公私薫辛。亦除滅之度人八千
齊肅宗孝明帝爲先皇寫經一十二藏。合三萬
八千四十七卷。度三千許
齊世祖武成帝造寶塔轉
大品經
  右高齊六君二十八載。皇家立寺四十三
所。譯經一十四部。度人與魏相接
周孝明帝爲先皇造織成像。高二丈六尺。
等身檀像一十二躯。并諸侍衞
周太祖文帝於長安造追遠陟岵大乘等六寺。度僧
千人。又造五寺。供養實禪師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龕一萬餘躯。寫
般若經三千卷。六齋八戒常弘不
  右周時宇文氏五帝二十五年。合寺九百
三十一所。譯經一十六部。孝愍皇帝。創
基未久。佛法不閑。高祖神武皇帝。不信
三寶。現報重患
隋高祖文皇帝開皇三年周朝廢寺。咸乃興立之。
名山之下各爲立寺。一百餘州立舍
利塔。度僧尼二十三萬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寫經
四十六藏。一十三萬二千八十六卷。修故經三千八百五
十三部。造像十萬六千五百八
區自餘別造不可具知之
隋焬帝爲孝文皇帝獻皇后。長安造二禪定并二木塔。
并立別寺一十所。官供十年。修故經六百一十
二藏。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十萬。一千
區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區度僧六千二百
  右隋代二君四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
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萬六千二百人。譯
經八十二部
大唐高祖太武皇帝
纂堯居晋。契武基周。雲起龍騰。撫斯令世。
叶一主以興運。因九合而樂推。發自參墟克
定京室。子俗之規已布。約法之教使申。并
集五星化覃四表。地紐還正。天維更張。自
東徂西。遠安邇肅。而義旗初指。經途華陰。
望祀靈壇。以求多祉。神祠之右。式搆伽藍。寔
曰靈仙。妙同神製。金碧交映。&MT02027;藻相輝。
盡觀巉巖。斜臨貝闕。華堂森聳。近對蓮峯。
寫像書經。備修褆福。又於京内造會昌勝業
慈悲證習仙尼寺。又捨舊居爲興聖寺。
并州造義興寺。竝堂宇輪象。設彫華。
武徳元年。於朱雀門南通衢之上普建道場。
設無遮會。詵詵法侶。若鷲嶺之初開。濟濟
名賓。似鶴林之始集。車馬偪側。士女&T051150;填。
競庇禪枝。如爭褉飮。又爲太祖元皇帝元貞
皇后。造栴檀等身像三*區。圖九五之神儀。
四八之靈相。剞劂之飾。既有劣於優填。
鋈金之華。實無慚於斯匿。又於其年仲春之
月。命沙門四十九人。入内行道。遂使天宮
梵説。再流響於紫微。王域悶典。復揚音於
黄屋。爾後崇信不墜於時
太宗文皇帝。禀太易太初之氣。資天皇天帝
之靈。幽房啓高陽之基。姚墟搆重華之業。赤
光流戸紫氣衝天。龍顏鳳臆之形。日角月懸
之兆。河目海口之異。豐上鋭下之奇。聰聖
玄覽。知來藏往。探幽入微。窮神盡性。凡厥
天授。其體自然。往潜初徳。經綸天下。屬隋
氏版蕩㝢内分崩。火燎崑峯。水飛滄海。皆
爲逐鹿之意。名開愆號之儀。河右以來。龍
蛇等斃。中原之地。玉石倶焚。遂使地表天
垂。競有來蘇之歎。上京要服。人興抒軸之
悲。我皇居帝子之親。膺天册之命。龔行九
伍。總統六軍。莫不瓦解氷銷風從草偃。凱
歌獻捷無與論功。既而氛祲廓清區宇平一。
高祖凝神。毓聖馳想煙霞之外。往以萬方昏
墊。百神愆祀。屈頴陽之高風。拯率土之沈
溺。黔黎蒙再造之徳。庶類荷裁成之恩。不
以黄屋爲心。俯以蒼生爲念。脱屣之懷。無忘
於靈府。釋貧之志。有形於明發。喜禘郊之
記。忻宗祐之有主。考時練日。傳大寶
於少陽矣。自光膺&MT01142;撫作貳春宮。聿遵三善。





爰貞萬國。及天下重啓寶暦惟新。臨赤縣而
大誓莊嚴。撫黔黎而廣興利益。開四等之日。
遍燭堯雲。揚六度之風。横流舜雨。貞觀元
年獻春之月。受 詔闔京衆僧徳行之者。竝
令入内殿行道。各滿七日。有司供備務在精
華。至三年帝恐年穀不登。憂矜在慮。爰發綸
旨。簡精誠宿徳并侍者二七人。於天門街祈
雨七日。聖力冥扶。稼苗重稑。家豐萬箱之
斂。國富九年之資。自爾已來常豐不絶。往
以初建義旗神兵剋殄矢石之下。恐結寃魂。
其年冬令京城僧尼七日行道。所有衣服悉
用檀那。籍此勝因竭誠懺盪。戰場之處竝置
伽藍。昭仁等覺十有餘寺。至三年春。又奉
 詔令僧尼毎月二七日行道轉仁王等經。
官給齋供用爲常法。又勅波頗三藏。兼閑
三教。備擧十科。釋慧乘等一十九人。興善
翻譯。又爲太武皇帝。於終南山造龍田寺。
并送武帝等身像六躯。永充供養。又爲穆太
后造弘福寺。寺成之後。帝親幸焉。自點佛
睛極隆嚫施。因喚大徳十人親到言論。
時寺主道意語。言及太后悲不自勝。掩涙
呑聲久而言曰。朕以早喪慈親。無由反哺。
風樹之痛。有切*于懷。庶憑景福上資冥祐。
朕比以老子居左。師等不有怨乎。意曰。僧等
此者安心行道。何敢忘焉。帝曰。佛道大小朕
以久知。釋李尊卑通人自鑒。豈以一時在上。
即爲勝也。朕以宗承柱下。且將老子。居先植
福。歸心投誠。自別比來檀捨。僉向釋門。凡所
葺修。倶爲佛寺。諸法師等。知朕意焉。又爲
 穆皇后。於慶善館側造慈徳寺。沙門玄奘。
振錫五天。搜揚正法。旋鑣八水。思闡微言。
十有九年。奉 詔翻譯。前後褒賞。格顯常
倫。中使相望。無空旬日。躬留神思。爲製序
之。控引經宗。褒揚佛理。所度僧衆。三萬餘
人。至於金銀等身眞珠像等。動過萬計。差
難備擧。今上皇帝。乃聖乃神。多能多藝。無
爲之政。遠嗣離連。有道之風。寔方炎昊。
田息頌。比屋可封。山涜効靈。中外褆福。
棟梁三寶。荷負四生。宿殖善根。久修勝業。
崇信之道。發自天資。孝敬之心。率由其性。
昔在儲貳。明發永懷。爰遣有司。奉爲文徳皇
太后造慈恩寺。考茲形勝。襟帶市朝。爰命
鳧人。開基締搆。甫移銀牓。即此金園。法侶
摩肩。朝貴延首。其地高墉負槨百雉紆餘。
成結隅九重延袤。於是廣闢寶坊。備諸
煥。瞻星潤景。置臬衡繩。玉舄垂輝。金
鋪耀彩。長廊中宿。反宇于霄。浮柱繍栭。上
圖雲氣。飛軒鏤檻。下帶虹蜺。影塔儼其相望。
經臺欝其並架。罄丹青之鉅艧。殫藻繢之
奇。寶鐸鏘風。金盤承露。疏鐘夜撤。清梵
朝聞。定慧之所依憑。靈異之所栖宅。又叙
文帝序經意。爲述
聖記。文多不載。曁乎恭膺寶位慶祚惟新。思
罔極於 先皇。濡惠津於群品。鼎湖之駕。邈
矣不追。長陵之魂。悠然滋永。聿興淨業。摽樹
福田 先帝所幸之宮。翠微玉華。並捨爲寺。
供施殷厚。像設彫華。毎至武皇穆后之諱。
盡京僧尼七日行道 太宗及文徳皇太后忌
日。普及僧尼。三七日行道。造像書經度僧設
供。備諸聞見。可略言焉。顯慶之際。常令玄奘
法師入内翻譯。及慈恩大徳。更代行道。不替
於時。又出 詔爲皇太子。西京造西明寺。因
幸東都。即於雒下。又造敬愛寺。寺別用錢。各
過二十萬貫。寺宇堂殿。尊像幡華。妙極天
仙。巧窮神鬼。又爲諸王公主。於西京造資戒
崇敬招福福壽二十餘寺。爰勅内宮。式摸
遺影造繍像。一格擧高十有二丈。驚目駭聽。
絶後光前。五色相宣。六丈交映。託修揚於
素手。寫滿月於雙鍼。麗越燕緹。絢逾蜀錦。
布護列九華之釆。紛綸含七耀之光。送在
慈恩。長充供養。萬機餘暇。八正爲心。親紆
聖思。躬操神筆。製大慈恩寺隆國寺碑文及
書。湛露凝華。縟緹流韻。刋乎貞石。傳之不
朽。撃揚至理。藻鏡玄沖。屡 詔緇黄。考窮名
教。毎論之席。躬自覽焉。詮定是非。事詳論
集。既告成天地。登岱勒封。讓徳上玄。推功
大聖。乃發明 詔。班示黎元。天下諸州。各
營一寺。咸度七僧。隨有嘉祥。用題厥日。逖
聽圖史。修覽帝王。道被區寰。仁沾動植。
日觀以崇祀。昭明堂以闡化。牢籠眞俗。
嚢括古今。未有我皇之盛也。總章元年下詔
西京更置明堂乾封二縣。用旌厥徳。傳諸後

  右三代已來一國寺有四千餘所。僧尼六
萬餘人。經像莫知億載。譯經一千五百餘

暦算部第六
大唐貞觀十三年冬十月。勅遣刑部尚書劉
徳威禮部侍郎令狐徳棻侍御史韋悰雍州司
功毛明素等。問法琳法師曰。依辯正論第五
卷云。姚長謙暦言。佛是昭王甲寅歳生。穆王
子之歳始滅度者。因何法顯傳云。聖殷
王時生。推於像正之記言。佛周平王時出。依
道安作論云。確執桓王。費長房爲録。固言莊
代。何故傳述乖紊無的可依。仰具顯先後不
同遐邇所以
法師對曰。琳聞。大聖應生。本期利物。有感
斯現。無機不矚。故經云。一音所暢。各隨類
解。論聲既爾。語體亦然。而傳記所明。非無
析理。琳今正據。取彼多家。先列其眞。後陳
其妄。謹依魏國曇謨最法師齊朝尚統法師
及修暦博士姚長謙等。據周穆王天子傳。周
書異記前。漢劉向列仙傳序。并古舊二録。後
漢法本内傳。及傅毅法王本記呉尚書
闞澤等衆書。准阿含經等。委細推究。冀得依
實。佛是姫周第五主昭王瑕。即位二十三
年癸丑之歳。七月十五日。現白象形。降自
兜率。託淨飯宮。摩耶受胎。故後漢法本内傳
云。明帝問摩騰法師曰。佛生日月可知以
不。騰曰。佛以癸丑之年七月十五日託陰摩
耶。即此年也。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歳四月
八日。於嵐毘園内波羅樹下。右脇而誕。故普
曜經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周書異記云。
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歳四月八日。江河泉
池忽然汎漲并皆溢出。宮殿人舍山川大地
咸悉震動。其夜即有五色光氣。入貫太微遍
於西方。盡作青紅之色。昭王即問太史蘇由
曰。是何祥耶。蘇由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
故現此瑞。昭王曰。於天下何如。蘇由曰。即時
無他。至一千年外聲教被此。昭王即遣鐫石
記之。埋在南郊天祠前。佛生即當此年。昭王
四十二年壬申之歳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
家。故瑞應經云。太子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半
人於窓中叉手白言。時可去矣。因命馬
行。即此年也
周第六主穆王滿。二年癸未二月八日。佛年
三十成道。故普曜經云。菩薩明星出時豁然
大悟。即此年也。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歳二
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滅度故涅槃經
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出種種光。地大震
動。聲至有頂。光遍三千。即周書異記云。穆
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歳。二月十五日旦。
暴風忽起發損人舍。傷折樹木。山川大地皆
悉震動。午後天陰雲黒。西方有白虹十二道。
南北通過。連夜不滅。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
何徴也。扈多對曰。西方有大聖人滅度。衰相
現耳。佛入涅槃即此年也。始自昭王二十四
年甲寅之歳誕應已來。總算年月至今大唐
咸亨二年己亥之歳。正經一千六百載。
算至今大唐乾封三年更有十九年。帖前總
有一千六百三十七年。復算從乾封三年至
開元十一年癸亥之歳。更有五十五年。帖前
總計當一千六百九十二年。又案王玄策西
域行傳云。摩伽陀國菩提寺大徳僧&T049271;那去
線陀據經算出云。釋迦菩薩年至十九四月
十五日初夜出城。至三十成道。至七十九入
般涅槃。已來算至咸亨二年。算始有一千
三百九十五年爲西國暦算共此不同故。延
促有異。前出是後述非也
今按法
顯傳云。聖出殷王時生者。但法顯雖外游諸
國。傳未可依。年月特乖殊俗實爲河漢。又異
二安乙丑尚統甲寅。諸無所據。未足可驗。又
像正之記罕見依憑。安公爲論據羅什記。
羅什記者承安世高。安世高者。以漢桓帝時
在雒陽。翻譯信執筆者。據桓帝時。但羅什秦
時始來。世高漢朝先至。二師相去垂隔三百
年。信彼相承依而爲記。非是安論。造次謬陳。
竝由當時傳者之過。又隨翻經學士費長房
言。佛莊王時生者。房以二莊同世。周莊十年
即魯莊七年也。但據常星爲驗而云佛生。未
悟*常星。別由他事
又*案文殊師利涅槃經云。佛滅度後二百
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化五百仙人訖。還
歸本土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入於涅槃。*常
星之瑞。即其時也。長房言二月八日生者。
乃是四月。非二月也。然長房所判未究事根。
長房云。周以十一月爲正。言四月者。今二月
也。雖云二月終是四月。*案春秋一部。年用
魯侯之年。月取周王之月。星本瑞於周世。須
據周之日月。長房乃云。佛以莊王。十年二
月八日生者。太爲猛浪。若是二月不應論
星。長房又云。佛以四月八日下託胎者。託
胎既用周月現生還是周辰。今言二月。是亦
非也。若周十一月爲正。如來不容十一月生。
凡人正月胎即十月生。四月胎即正月生。佛
俯同世。七月胎故。乃四月生。王邵齊誌云。
周四月者。夏之六月。以此却推。四月生者。
是七月胎。今言六月。取其節氣。雖授七月。
終屬六月。信知王邵所説不差。又長房言。
佛以周惠王十九年癸亥二月明星出時成
道者。亦有大過。何者*案劉向古舊二録云。
周惠王時已漸佛教一百五年後老子方説五
千文。若以惠王之時始成佛者。不應經教已
京雒。又計惠王即莊王孫也。以癸亥年。
推其相去。唯三十年。不應始得成佛。經已
來此。尋如來化世四十九年迦葉結集在佛
沒後。法門東漸。正是周時。劉向之言。誠非
謬矣。長房之録定不可依。詳夫聖應無方。理
難窺測。況乃東西夐遠。年代遐遙。復遭六
從衡。秦焚五典爲年紀者不少。序帝暦
者多家。而互有差違。増減出沒。皆師己意。
各謂指南。琳今粗述見聞詳諸史牒。略有遐
邇楊確先後
感應縁略引
三驗
叙三寶感通靈應嘉祥意
叙後漢明帝感通初至意
宋沙門求那感通換頭意
夫三寶弘護各有司存。佛僧兩位。表師資之
有從。聲教一門。顯化道之靈府。故佛僧隨
機。識見之縁出沒。法爲除惱。滅障之候常
臨。所以捨身偈句。*常列於懸崖道法文言。
總集在於龍殿。良是三聖敬重。籍顧復之劬
勞。幽明荷恩。慶靜倒之良術。所以受持讀
誦必降徴祥。如説修行無不通感。天竺往事
固顯常談。震旦見縁紛綸*常有。士行投經
於火聚。焔滅而不焦。賊徒盜葉於客堂。既
重而不擧。或龕藏騰於天府。或呈瑞於王
臣。或七難由之獲銷。或求二因之果遂。斯
徒衆矣。不述難聞。敢隨傳録。用呈諸後。故
經不云乎。爲信者施。疑則不説。至如石開
矢入。心決致然。水流冰度。情疑頓斷。斯
等尚爲士俗常傳。況慧捷重空。道超群有。心
量所指。窮數極微。因縁之業。若影隨形。祥
瑞之徒。有合符契。義非隱默。故述而集之。
然尋閲前事。事出傳紀。志怪之與冥祥。旌
異之與徴應。此等衆矣。備可覽之。恐難信其
文。故重勸其敬也
仗那國舊都達麗羅川中有大伽藍。側
有刻木慈氏像。高百餘尺。金容晃曜。靈鑑
潜通。有阿羅漢名末田底迦。携挈匠人。昇
覩史多天。親觀妙色。三返畢功。有此像來。
法流東漸。逮于炎漢。明帝内記云。永平七
年。歳在甲子。秋九月晝星西見。帝夢神人
身長丈六。面作眞金色。頂有日月光明。飛
行自在出沒無礙。曉問臣吏。莫不咸慶。太
子舍人燉煌傅毅奏稱。臣聞外國淨飯王太
子。號悉達多。捨轉輪王位。出家成道名釋迦
文。陛下夢警。將無感也。即勅使西尋過四十
餘國。屆舍衞都。僧云。佛久滅度。遂抄聖教
六十萬五千言。以白馬馱還。所經嶮隘餘畜
皆死。白馬轉強嘉其神異。雒陽立白馬寺
焉。貝葉眞文西流爲始。佛光背日東照爲初。
於是聲教霑洽馳鶩福林。風猷鼓扇載驅上
國。源派樞要寔建此晨。周書亦云。丈六身
似赤銅色以爲別爾。誠感未純。教來流及」
宋京師中興寺。有求那跋陀羅。此云功徳賢。
中天竺人。幼學五明諸論陰陽呪術。靡不該
博。落髮之後。專精志學博通三藏。爲人慈和
恭恪。事師盡禮。頃之辭小乘師。進學大乘。大
乘師試令探取經匣。即得大品華嚴。師嘉歎
曰。汝於大乘有重縁矣。於是講誦弘宣莫能
詶抗。至宋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車朗
表聞。宋太祖遣信迎接。既至京都。太祖交
言欣若傾蓋。初住祇桓寺。後譙王鎭荊州。
請與倶行安止辛寺。王欲請譯華嚴等經。而
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懷愧歎。即旦夕禮懺
請觀世音乞求冥應。遂夢有人白服持劍。&T016254;
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故憂耶。跋陀具以事
對。答曰。無所憂。即以劍易首更安新頭。語
令迴轉。又曰。得無痛耶。答曰。不痛。豁然
便寤。心神喜悦。旦超道義備領宋言。於
是就稱。元嘉將末。譙王屡有怪夢。跋陀答
曰。京都將有禍亂。未及一年。元凶搆逆。及孝
建之初。譙王陰謀逆節。跋陀顏容憂悴。未及
發言。譙王問其故。跋陀諫之懇切。乃流
而曰。必無所冀。貧道爲客。不得扈從。譙王
以其物情所信。乃逼與倶下。至梁山之敗。大
艦轉迫。去岸懸遠。判無令濟。唯一心稱觀
世音。手捉邛杖。投身江中。水齊至膝。以杖
刺水。水流深駛。見一童子尋後而至。以手牽
之。顧謂童子汝小兒何能度我。恍惚之間覺
行十餘歩。仍得上岸。即脱納衣。欲賞童子。
顧覓不見。擧身毛竪。方知神力焉。後於秣陵
界鳳皇樓西起寺。毎至夜半輒有推戸而喚。
視不見人。衆屡厭夢。跋陀燒香呪願曰。汝
宿縁在此。我今起寺行道禮懺。常爲汝等。
若住者爲護寺善神。若不能住各隨所安。既
而道俗十餘人。同夕夢見鬼神千數。皆荷擔
移去。寺衆遂安。今陶後渚白塔寺。即其處

頌曰
    稽首諸佛 願護神威 當陳誠請
    罔或尤譏 沈晦未寤 圓覺所歸
    久淪愛海 舟檝攸希 異執乖競
    和合是依 玄離取有 理絶過違
    慢乖八正 戲入百非 同捨異辯
    染淨混微 簡金去礫 琢玉除羈
    能仁普鑒 疑慮研機 契成大道
    敦敢毀誹 諤諤崇徳 唯唯侵衰
    惟願留聽 慶有發揮 望矜悃悃
    垂誨慈悲 採集聖教 纂要承暉
    十周方成 三業勞疲 冀傳末代
    聞略知機 八邪息諍 四句殄非
    祛惑存信 熏成智微 含生同感
    願各轉依
法苑珠林卷第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