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神僧傳 (No. 2064_ ) in Vol. 50

[First] [Prev]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聞開堂北戸聲。婦人速曰。兒子來矣。因奔赴
堂内則聞哭。哭畢家人謁師問安否。見盤中
粥。問師曰。弟子等夜來實避殃禍。不令師知
家内無人。此粥誰所造。師笑不答。堂内青衣
驚曰。亡者夜何故横臥。手即汚麪足又染泥。
何謂也。師乃指所造粥以示之。擧家驚異

慧因
僧慧因。善三論及法華金剛經。常爲講説。至
徳中黄昏時見一人入門云。王請法師。因遂
僵仆。惟心頂煖七日却蘇。云初隨使者至一
城。極甚宏麗。入見王從數百人。下殿至閣門。
拜曰。弟子不幸主世名祿兼治罪。甚用爲苦。
聞上人善講金剛經。幸爲敷析。於是就坐講
畢。王施絹三百匹。遂令送歸。次見一講堂。有
百餘僧。相與談論。初極禮法少時各爭競。於
手指上各生鐵爪。共相拏掴血肉塗地。牛頭
巨卒以火燎之。盡成灰粉。須臾又復本身。因
驚懼却蘇蹶然而起。絹已在櫃與前數同。遂
得此施作功徳。自此更不講説。惟持經而已」
普滿
僧普滿。隨意所爲不拘僧相。或歌或笑莫喩
其旨。以言事往往有驗。故時人待之爲萬迴。
後於潞州佛舍中題詩數篇而亡。所記者云。
此水連涇水。雙珠血滿川。青牛將赤虎。還號
太平年題詩後人莫能知。及賊泚稱兵。衆方
解悟。此水者泚字。涇水者自涇州兵亂也。雙
珠者泚與滔也。青牛者興元二年乙丑歳。乙
者木也。丑者牛也。明年改元貞元。歳在丙寅。
丙者火也。寅者虎也。至是賊已平。故云青牛
將赤虎。還號太平年
神僧傳卷第七



神僧傳卷第八
地藏
釋地藏。俗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支屬也。心慈
而貎惡。穎悟天然。于時落髮出家。渉海徒行
振錫觀方。至池陽覩九子山。心甚樂之。乃徑
造其峯而居焉。藏甞爲毒螫
端坐無念。俄
有美婦人作禮饋藥云。小兒無知願出泉以
補過。言訖不見。視坐左右間沛然流衍。時謂
爲九子山神爲湧泉資用也。至徳年初有諸葛
節。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極無人。唯藏孤然閉
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
而食之。群老驚嘆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
下列居之咎耳。相與同構禪宇。不累載而成
大伽藍。本國聞之率以渡海相尋。其徒且多
無以資歳。藏乃發石得土。其色清白不磣初甚
如麪。而共衆食。其衆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
養命。南方號爲枯槁衆。莫不宗仰。龍潭之側
有白墡時闡
硎。取之無盡。一日忽召衆告別。
罔知攸往。但聞山塢石隕扣鍾嘶嗄所訝
趺而滅。年九十九。其屍坐于函中。洎三稔開
將入塔。顏貎如生。擧舁之際骨節若撼金鎖

鑒眞
釋鑒眞。姓淳于氏。廣陵江陽縣人也。總角隨
父入大雲寺。見佛像感動夙心。因白父求出
家。父奇其志許焉。後爲一方宗首。時日本國
有沙門榮叡普照等。東來募法。眞許往。遂買
舟自廣陵齎經律法離岸。至越州浦止署風山。
眞夜夢甚靈異。纔出洋遇惡風濤。舟人顧其
垂沒。有投棄&T020229;
香木者。聞空中聲云。勿投
棄。時見舳艫各有神將介甲操仗焉。尋時風
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長三丈餘。色若錦文。後
入魚海。魚長尺餘。飛滿空中。次一洋純見
飛鳥。集于舟背壓之幾沒。洎出鳥海乏水。俄
泊一島。池且泓澄人飮甘美。相次達于日本。
其國王歡喜迎入城大寺安止。號大和尚。以
代宗廣徳元年無疾辭衆坐亡。身不傾壞。至
今其身不施苧漆。其國國王貴人信士。時將
寶香塗之
無漏
釋無漏。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次子也。少附海
艦達于中華。欲遊五竺禮佛八塔。既渡沙漠
渉于闐已西。至葱嶺入大伽藍。其中比丘皆
不測之僧也。問漏攸往之意。未有奇節。而詣
天竺。僧曰。舊記無名未可輒去。此有毒龍池
可往教化。如其有驗方利渉也。漏依請登池
岸。唯見一胡床。乃據而坐。至夜將艾雷電交
作。其怪物吐氣。蓬勃種種變現眩曜無恒。漏
瞑目不搖動。久之乃有巨蛇驤首于膝上。漏
悲閔之極爲受三歸而去。復作老人形來致
謝曰。蒙師度脱義無久居。吾三日後捨鱗介
苦。依得生勝處。此去南有盤石。是弟子捨形
之所。亦望間預相尋遺骸可矣。漏默許之。又
曰。必須願往天竺者。此有觀音聖像。禱無虚
應可祈告之。得吉祥兆可去勿疑。漏乃立於
像前入於禪定。如是度四十九日。身嬰虚腫
略無傾倚。旋有鼠兒猶彈丸許。咋左脛潰黄
色薄膿可累斗而愈。漏限滿獲應。群僧語之
曰。觀師化縁合在唐土。心存化物所利滋多。
足倦遊方空加聞見不可強化。師所知乎。漏
意其賢聖之言必無唐發。如是却迴。臨行謂
漏曰。逢蘭即住。所還之路山名蘭。乃馬前記
遂入其中。得白草谷結茅栖止。無何安史兵
亂。肅宗訓兵靈武。屢夢有金色人念寶勝佛
於御前。翼日以夢中事問左右。或對曰。有沙
門行迹不群居于此山。恒誦此佛號。召至。帝
視之曰。眞夢中人也。及旋置之内寺供養。累
上表章願還舊隱。帝心眷重。未遂歸山。俄云
示滅焉。一日忽於内門右闔之上化成雙足。
形不及地者數尺。閽吏上奏。帝乘歩輦親臨
其所。得遺表乞歸葬舊隱山之下。即時依可。
遣中使監護送導。先是漏行化多由懷遠縣。
因置廨署。謂之下院。喪至此神座不可輒擧。
衆議移入構別堂宇安之。至今眞體端然曾
無變壞
不空
釋不空。梵名阿目佉跋折羅。華言不空金剛。
止行二字略也。本北天竺婆羅門族。幼失所
天。隨叔父觀光東國。年十五師事金剛智三
藏。初導以梵本悉曇章及聲明論。浹旬已通
矣。後同弟子舍光慧𧦬扶件
等三七人。附崑
崙舶離南海。至訶陵國界遇大黒風。衆商惶
怖各作本國法。禳之無驗。皆膜拜求哀。乞加
救護。慧𧦬等慟哭。空曰。吾今有法。汝等勿
憂。遂右手執五股菩提心杵。左手持般若佛
母經夾。作法誦大隨求一遍。即時風偃海澄。
又遇大鯨出水。噴浪若山。甚於前患。衆商甘
心委命。空同前作法。令慧𧦬誦娑竭龍王經。
逡巡衆難倶息。既達師子國。王遣使迎之。極
備供養。一日王作調象戲。人皆登高望之無
敢近者。空口誦手印住於慈定。當衢而立。狂
象數頭頓皆踢徒郎
趺。擧國奇之。次遊五印
度境。屢彰瑞應。至天寶五載還京。是歳終夏
愆陽。詔令祈雨。制曰。時不得&T049271;雨不得暴。空
奏立孔雀王壇。未盡三日雨已浹洽。帝大悦。
後因一日大風卒起。詔空禳止。請銀瓶一枚
作法加持。須臾戢靜。忽因池鵝誤觸瓶傾。其
風又作急暴過前。勅令再止。隨止隨效。帝乃
賜號曰智藏焉。天寶八載許迴本國。乘驛騎
五匹至南海郡。有勅再留。至徳初鑾駕在靈
武風翔。空常密奉表起居。肅宗亦密遣使者
求祕密法。洎收京反正之日。事如所料。上元
末帝不豫。空以大隨求眞言祓除至七過。翼
日乃瘳帝愈加殊禮焉。肅宗厭世。代宗即位。
恩渥彌厚。又以京師春夏不雨。詔空祈請。如
三日内雨是和尚法力。三日已往而霈然者
非法力也。空受勅立壇。至第二日大雨云足。
一歳復大旱。京兆尹蕭昕詣寺謂爲結壇致
雨。不空命其徒取樺皮僅尺餘。繢小龍於其
上。而以爐香甌水置于前。轉吹震舌呼使呪
之。食頃即以繢龍授昕曰。可投此于曲江中。
投訖亟還。無冒風雨。昕如言投之。旋有白龍
纔尺餘。搖鬣振鱗自水出。俄而龍長數丈。状
如曳素。倏忽亘天。昕鞭馬疾驅未及數十歩。
雲物凝晦暴雨驟降。比至永崇里第衢中之
水已決渠矣。至永泰中香水沐浴東首以臥。
比面瞻禮闕庭。以大印身定中而寂。茶毘火
滅。收舍利數百粒。其頂骨不燃。中有舍利一
顆。半隱半現。勅於本院別起塔焉。初玄宗召
術士羅公遠與空角法。同在便殿。羅時時反
手掻背。空曰。借尊師如意。時殿上有花石。空
揮如意撃碎於其前。羅再三取如意不得。帝
意欲起取。空曰。上勿起此影耳。乃擧手示羅。
如意復完然在手。又北邙山有巨蛇。樵采者
往往見之。矯首若丘陵。夜常承吸露氣。見空
人語曰。弟子惡報。和尚如何見度。毎欲翻河
水陷洛陽城以快所懷也。空爲其受歸戒説因
果。且曰。汝以瞋心故受今報。那復恚恨乎。吾
力何及。當師吾言此身必捨矣。後樵子見蛇
&T023311;下。臭聞數里。又一日風雨不止。坊市有
漂溺者。樹木有拔仆者。遽召空止之。空於寺
庭中揑泥媼五六溜水作梵言罵之。有頃開
霽矣。嘗西蕃大石康三國。帥兵圍西涼府。詔
空入。帝御于道場。空秉香爐誦仁王密語二
七遍。帝見神兵可五百員在于殿庭。驚問空。
空曰。毘沙門天王子領兵救安西。請急設食
發遣。四月二十日果奏云。二月十一日城東
北三十許里。雲霧間見神兵長偉。鼓角喧鳴
山地崩震。蕃部驚潰。彼營中有鼠金色。咋弓
弩絃皆絶。城北門樓有光明天王。怒視蕃帥
大奔。帝覽奏謝空。因勅諸道城樓置天王像。
此其始也
道昭
沙門道昭。自云簡州人也。俗姓康氏。少時因
得疾不悟云。至冥司見善惡報應之事。遂出
家。住太行山四十年。戒行精苦。往往言人將
來事。初若隱晦後皆明驗。甞有二客來。一曰
姚邈。擧明經。一曰張氏。以資蔭。僧謂張曰。
君授官四政愼不可食祿范陽。四月八日得
疾當不救。次謂邈曰。君不利簪笏。如能從戎
亦當三十年無乏。有疾勿令胡人療之。其年
張官於襄鄧間。後累選。甞求南州。亦皆得之。
後又選果授虢州盧氏縣令。到任兩日而卒。
卒之日果四月八日也。後方悟范陽即盧氏
望也。邈擧不第從知於容州假軍守之名三
十年。累轉右職。後因別娶婦求爲儐者。因得
疾服嫗黄氏藥而終。後訪黄氏本末。乃洞主
所放出婢是胡女也
玄宗
釋玄宗。俗姓呉氏。永嘉人也。少時出塵氣度
寛裕。於本部永定山寶壽院。依常靜爲師。既
得戒已還諸方遊學。抵江陵詣朗禪師門決
了疑貳。復振錫他行。見紫金山悦可自心。留
行禪觀。此山先多虎暴。或噬行商。或傷樵子。
從宗卜居哮㘚絶迹。入山者無憚焉。一日禪
從擁集。見一老父趨及座前。拜跪勤恪。宗問
子何人耶答云。我本虎也。在此山中食啖衆
生。因大師化此。冥迴我心得脱業軀。已生天
道故來報謝。折旋之頃了無所見。以大暦二
年囑別門徒溘然而化。春秋八十六。二月入
塔立碑存焉
惠忠
釋惠忠。俗姓王氏。潤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
忽遇異僧。謂曰。所生貴子當爲天人矣。誕育
已來不食葷腥有異常童。禀性敦厚。年二十
三以經業見度。即神龍元年也。遂配莊嚴寺。
聞牛頭山威禪師造山禮謁。威見忠乃曰。山
主來矣。因爲説法。遂夙夜精勤。常頭陀山澤
飮泉藉草一食延時。毎用一鐺衆味同煮。用
畢懸於樹杪。方坐繩床宴坐終日如杌。衣不
易時寒暑一納。積四十年。遂彰靈應。州牧明
賢頻詣山禮謁。再請至郡施化道俗。天寶初
始出止莊嚴。忠以爲梁朝舊寺莊嚴最盛。今
已歳古凋殘興懷修葺。遂於殿東擬創法堂。
先有古木鵲巣其頂。工人將欲伐之。忠曰且
止。待鵲移去始當伐之。因至樹祝曰。此地造
堂當速移去。言畢其鵲&T072556;柴遷寓他樹。道俗
觀者莫不歎異。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爲
止其處。因乃定焉。雖汲引無廢神曠不撓。四
方之侶相依日至。以大暦三年山門石室前
有忠挂衣藤。是歳盛夏忽然枯悴。靈芝仙菌
且不復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無故水出繞
座而轉。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衆布薩。至晩
乃命侍者剃髮浴軀。是夜瑞雲覆刹天樂聞
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時風雨震蕩樹木摧折。
山中鳥獸哀鳴林&MT03184;。巖間哭聲數日方止。春
秋八十有七
崇惠
釋崇惠。姓章氏。杭州人也。穉秣之年。往禮徑
山國一禪師爲弟子。復誓志於潜落雲寺遁
跡。俄有神白惠曰。師持佛頂少結莎訶令密
語不圓。莎訶者成就義也。今京室佛法爲外
教凌轢。其危若綴旒。待師解救耳。惠趨程西
上。大暦三年大清宮道士史華上奏。請與釋
宗當代名流角佛力道法勝負。于時代宗欽
尚空門。異道憤其偏重。故有是請也。遂於東
明觀壇前架刀成梯。史華登躡如常磴道馬。
時緇伍互相顧望推排無敢躡者。惠聞之謁
開府魚朝恩。魚奏請於章信寺庭樹梯横架
鋒刃若霜雪。然増高百尺。東明之梯極爲低
下。時朝廷公貴市肆居民。駢足摩肩而觀此
擧。惠徒跣登級下層有如坦路。曾無難色。復
蹈烈火手探油湯。仍餐鐵葉號爲&T059163;飥。或嚼
釘線聲猶脆飴。史華怯懼慚惶掩袂而退。時
衆彈指歎嗟聲若雷響。帝遣中官鞏庭玉宣
慰再三。便齎賜紫方袍一副焉
靈坦
釋靈坦。姓武氏。太原文水人也。則天太后姪
孫。父宣洛陽令。母夏侯氏初妊坦也。夢神僧
授與寶鑑表裏瑩然。且曰。吾以此寄汝善保
護之。及長參神會禪師。大暦八年行化至梁
園。時相國田公神功供養邐迤。適維揚六合
方歎大法凌夷。忽聞空中聲云。開心地即見
菩薩如文殊像。曰與汝印驗。令擧頂以手按
之。尋觀有四指赤痕。其印跡恒見。又止潤州
金山。其山北面有一龍穴。常吐毒氣如雲。有
近者多病或斃。坦居之毒雲滅跡。又於江陰
定山結庵。俄聞有讃歎之聲。視之則白龜二。
坦爲受歸戒。又見二大白蛇身長數丈。亦爲
受戒懺悔。如是却往呉興林山造一蘭若。有
三丈夫衣金紫。趨歩徐正稱歎道場。元和五
年居華林寺。寺内有大將軍張遼墓。寺僧多
爲鬼物惑亂。坦居之愀然無眹矣。又揚州人
多爲山妖木怪之所熒惑。坦皆遏禦焉。至十
年忽見二胡人。自稱龜茲音丘
國來。彼無至
教。遠請和尚敷演。十一年五月十三日。告衆
將赴遠請。至季秋八日卒。壽一百八。僧臘八
十四
慧聞
釋慧聞。信安人也。多勸勉檀那以福業爲最。
甞於瀫江鑄丈八金身像。州未聽許銅何從
致。且曰。待大施主。居無何有清溪縣夫婦二
人。將嫁資鑑來捨。聞爲誓祝之曰。此鑑鼓鑄
若當佛心前。乃是夫婦發心之至也。迨脱模
露像果然。鑑當佛心胸間矣。又甞往豫章勸
化獲黄金數鎰。俄遇賊劫掠事急。遂投金水
中。曰慮損君子福田。請自澇漉。聞去賊徒入
水求之不得。及聞到州金冥然已在其院。時
山路有虎豹。聞或逢之。將杖叩其腦曰。汝勿
害人。吾造功徳。何不入縁。明日虎&T004720;野猪投
聞前弭尾而去。凡擧事皆成。歸信如流多奇
異焉
難陀
釋難陀者。華言喜也。未詳種姓何國人。其爲
人詭異不倫。恭慢無定。當建中年中。無何至
于岷蜀。張魏公延賞之任成都。喜自言。我得
如幻三昧。入水火貫金石。變現無窮。初入蜀
與三少尼倶行。或大醉狂歌。戍將將斷之。及
僧至且曰。某寄跡桑門別有藥術。因指三尼
此妙歌管。戍將反敬之。遂留連。爲辦酒肉。夜
會客與之劇飮。其三尼及坐。舍睇調笑逸態
絶世。飮將闌僧謂尼曰。可爲押衙踏某曲也。
因徐進對舞曳緒迴雪。迅赴摩跌技又絶倫
也。良久曲終而舞不已。僧喝曰。婦女風耶。
忽起取戍將佩刀。衆謂酒狂驚走。僧乃拔刀
斫之背踣於地血及數尺。戍將大懼。呼左右
縛僧。僧笑曰無草草。徐擧尼三枝笻枝也。血
乃酒耳。又甞在飮會令人斷其頭釘耳於柱
無血。身坐席上。酒至瀉入脰徒垢
瘡中面赤。
而歌手復抵節。會罷自起提首安之。初無痕
也。時時預言人凶衰。皆謎語事過方曉。成都
有百姓供養數日。僧不欲住。閉關留之。僧因
走入壁縫中。百姓牽遽漸入。唯餘袈裟角。頃
亦不見。來日壁上有畫僧焉。其状形似日月
色。漸薄積七日空有黒跡。至八日黒跡亦滅。
僧已在彭州矣。後不知所之
和和
和和者。莫詳氏族。其爲僧也狂亂。發言多中。
時號爲聖。有越國公主適榮陽鄭萬鈞數年
無子。萬鈞請曰。吾無嗣願得一子。唯師降恩
可乎。師曰。遺我三千匹絹。主當誕兩男。鈞如
言施之。和取絹赴寺云修功徳。乃謂鈞曰。主
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爲公主作兒。又曰。公
主腹小能併妊二男乎。吾當使同年而前後
耳。公主遂妊。年初歳終各誕一子。長曰潜曜。
少曰晦明。皆美丈夫博通有識焉
義師
釋義師者。不知何許人也。状類風狂言語倒
亂。貞元初巡呉苑乞丐。事多先覺。人以此疑
之。市肆中百姓屋數間。義師輒操斧斫劑其
簷禁之不止。其人數知其神異。禮白之曰。弟
子藉此生活無壞我屋。迴顧曰。汝惜乎。投斧
而去。其夜市火連延而燎。唯所截簷屋數間
存焉。好止廢寺中。無冬夏常積聚壞幡蓋木
佛像。以代薪炭。又於煨火燒炙鯉魚。而多跳
躍灰坌蒲頓
彌漫。撫掌大笑。不具七筯而食。
面垢不靧
靧之輒陰雨。呉人以爲占候及將
死飮灰汁數十斛。乃念佛而坐。士庶觀之。滿
七日而死。時盛暑色不變支不摧。百姓舁出
郊外焚之
代病
釋代病者。天台人也。姓陳氏。誕育之辰祥光
滿室。隣里驚異。七歳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
母求出家。母纔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
親。乃送於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
止東京。次於河陽爲民救旱。按經繢八龍王
立道場。啓祝畢投諸河。擧衆咸覩畫像沈躍
不定。斯須雲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
此歸心者衆。先是三城間多暴風雹。動傷苗
稼雉堞。號稱毒龍爲害。代病爲誦密語。後經
歳序都無是患。共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暦元
年登太行遊霍山。乃深入幽邃結茅而居。有
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路。會逢代病。盜叩頭
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
中山神廟晋絳之間傳其肹蠁。代病入廟勸
其受歸戒。絶烹燀
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
頷首聽命。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寘毒於酒
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給曰。妾家
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衆生願。
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飮具以情告。
代病執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爲之

烈聞者驚怪。以酒供養自茲始也。汾隰
西河人有疾。只給與淨水。飮之必瘳。貞元中
奄然跏趺示滅
廣陵大師
僧有客於廣陵亡其名。自號大師。廣陵人因
以大師呼之。大師質甚陋。好以酒肉爲食。常
衣繐裘盛暑不脱。繇是蚤蟣聚其上。僑居孝
感寺。獨止一室。毎夕闔扉而寢。率爲常矣。性
狂悖好屠犬彘。日與廣陵少年鬪毆。或醉臥
道傍。廣陵人倶以此惡之。有一少年以力聞。
甞一日少年與人對博。大師大怒以手撃其
博局盡碎。少年笑曰。騃兒何敢逆壯士耶。大
師且罵而唾其面。於是與少年鬪撃。而觀者
千數。少年卒不勝竟遁去。自是廣陵人謂大
師有神力。大師亦自負其力。往往剽奪市中
金錢衣物市人皆憚其勇莫敢拒。後有老僧。
召大師而至。曰僧當死心奉教戒。柰何食酒
肉殺犬彘。剽奪市人錢物。又與少年同鬪撃。
豈僧人之道耶。一旦吏執以聞官。汝不羞天
耶。大師怒罵曰。蠅蚋徒嗜膻腥耳。安能知龍
鶴之心哉。然則吾道亦非汝所知也。且我清
中而混其外者。豈若汝齪齪無大度乎。老僧
卒不能屈其詞。後一日大師自外來歸既入
室閉戸。有於門隙視者。大師坐於席。有奇光
自眉端發。晃然照一室。觀者奇之具告群僧。
群僧來見大師眉端之光。相指語曰。吾聞佛
之眉有白毫相光。今大師有之果佛矣。遂相
率而拜。至明日清旦。群僧倶集於庭候謁大
師及開戸而大師已亡矣。群情益異其事。因
號大師爲大師佛
靈默
釋靈默。俗姓宣氏。毘陵人也。初參豫章馬大
師。因住白砂道場。經于二載。猛虎來馴。近林
産子意有所依。又住東道場。地僻人稀。山神
一夜震雷暴雨懸崖委墜。投明大樹倒欹庵
側樹枝交絡。茅苫略無少損。遐邇聞旃皆來
觀歎。後遊東白山。俄然中毒。而不求醫閉關
宴坐。未幾毒化流汗而滴乃復常矣。元和初
久旱民皆狼顧。默沿&T023311;見青蛇夭矯瞪目如
視行人不動。咄之曰。百姓溪渇苗死。汝胡不
施雨救民耶。至夜果大雨。合境云足。民荷其
賜。厥後澡沐焚香。端坐繩床而卒。壽七十二。
法臘四十一
澄觀
釋澄觀。姓夏侯氏。越州山陰人也。年甫十一
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誦法華經。十四遇恩
得度。便隷此寺。觀俊朗高逸弗可以細務拘。
後將撰華嚴疏。於寤寐之間見一金人。當陽
挺立以手迎抱之。無何咀嚼都盡。覺即汗流。
自喜呑納光明遍照之徴也。起興元元年正
月。貞元三年十二月畢功。成二十軸。乃飯千
僧以落成之爲疏。時堂前池生五枝合歡蓮
華一華。皆有三節。人咸歎伏。觀常思付授。忽
夜夢身化爲龍。矯首于南臺蟠尾于山北。拏
欔碧落鱗鬣耀日。須臾蜿蜒化爲千數小龍。
騰躍青冥分散而去。蓋取象乎教法支分流
布也。遂於中條山棲巖寺住。寺有禪客拳眉
剪髮。字曰癡人。被短褐操長策。狂歌雜語。凡
所指斥皆多應驗。觀未至之前。狂僧驅衆僧
洒掃曰。不久菩薩來此。以元和年中示滅。春
秋七十餘
隱峯
釋隱峯。俗姓鄧氏。建州邵武人也。稚歳憨狂
不狥父母之命。出家納法。元和中言游五臺
山。路出淮西。屬呉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
與賊遇交鋒未決勝負。峯曰。我去解其殺戮。
乃擲錫空中飛身冉冉隨去。介兩軍陣過。戰
士各觀僧飛騰。不覺抽戈匣刃焉。既而游遍
靈跡。忽於金剛窟前倒立而死。亭亭然其直
如植。時議靈穴之前當&T072505;就爇。屹定如山併
力不動。遠近瞻覩驚歎希奇。峯有妹爲尼。入
五臺嗔目咄之曰。老兄疇昔爲不循法律。死
且熒惑於人。時衆已知。妹雖骨肉豈敢携貳。
請從恒度。以手輕攘僨然而倒。遂茶毘之收
舍利入塔。號鄧隱峯。遺一頌云。獨絃琴子爲
君彈。松柏長青不怯寒。金礦相和性自別。任
向君前試取看
圓觀
釋圓觀。不知何許人。居于洛。率性疎簡。時與
李源爲忘形之友。同止慧林寺但日給一器。
隨衆僧飮食而已。如此三年。一日源忽約觀
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藥。觀欲游長安由
斜谷路。李欲自荊入峽。爭此二途。半年未決。
李曰。吾已不事王侯。行不願歴兩京道矣。觀
曰。行無固必請從子命。遂自荊上峽。行次南
浦泊舟。見數婦女條達錦襠負罌而汲觀俛
首而泣曰。某不欲經此者。恐見此婦人也。李
問其故。觀曰。其孕婦王氏者。是某託身之所
也。已逾三戴尚未解㝃。唯以吾未來故。今既
見矣。命有所歸。釋氏所謂循還者也。請君用
符呪遣其速生。且少留行舟葬吾山谷。其家
浴兒時亦望君訪臨。若相顧一笑是識君也。
後十二年當中秋月夜。專於錢唐天竺寺外。
乃是與君相見之期也。李追悔此一行。召孕
婦告以其事。婦人喜躍還。頃之李往授符水。
觀沐浴而化。婦生一子焉。李三日往看。新兒
果致一笑。明日李迴棹歸慧林寺。詢問弟子
方知已理命矣。李常念杭州之約。至期到天
竺寺。其夜月明忽聞葛洪井畊有牧童歌竹
枝者。乘牛扣角。雙髻短衣。徐至寺前乃觀也。
李趨拜曰。觀公健否。曰李公眞信士。我與君
殊途。愼勿相近。君俗縁未盡但且勤修。不墮
即遂相見。李無由序語。望之&T023356;然。觀又歌竹
枝前去。詞切調高。不知所終
智𧦬
釋智𧦬扶件
不知何許人也。少而英偉長勤
梵學。遂負箱帙遍歴名山。至衡岳寺憩息月
餘常於寺閑齋。獨自尋繹疏義。復自咎責曰。
所解義理莫違聖意乎。沈思兀然。偶擧首見
老僧。振錫而入曰。師讀何經論窮何義理。𧦬
疑其異。乃自述本縁。因加悔責。又曰。倘蒙
賢達指南請受甘心。鈐口結舌不復開演矣。
老僧笑曰。師識至廣豈不知此義。大聖猶不
能度無縁之人。況其初心乎。師只是與衆生
無縁耳。𧦬曰。豈終世若此乎。老僧曰。吾試爲
爾結縁。遂問𧦬。今有幾貲糧耶。𧦬曰。自南徂
北。裂裳裹足。已經萬里。所齎皆罄竭矣。見受
持九條衣而已。老僧曰。只此可矣。必宜鬻之。
以所易之直。皆作糜餅油食之物。𧦬如言作
之。約數十人食。遂相與至坰野之中散掇餅
餌。焚香長跪。祝曰。今日食我施者。願當來之
世與我爲法屬。我當教之得至菩提。言訖烏
鳥亂下啄拾地上。螻螘蠅蠁莫徴其數。老僧
曰。爾後二十年方可歸開法席。今且周遊未
宜講説也。言訖而去。𧦬由是精進不倦研摩。
義味滋多。志在傳授。至二十年却歸河北。盛
化鄴中。聽衆盈千數人。皆年二十餘。其老者
無二三人焉
素公
長安興善寺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皆素
之手植。唐元和中卿相多遊此院。桐至夏有
汗汚人衣。如輠
脂不可浣。昭國鄭相甞與
丞郎數人避暑。惡其汗汚。謂素曰。弟子爲和
尚伐此樹。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戲祝樹曰。我
種汝二十餘年。汝以汗爲人所惡。來歳若復
有汗。我必薪之。自是無汗矣。素公不出院。轉
法華經三萬七千部。夜常有狢子聽經。齋時
有烏鵲就掌取食。長慶初有僧玄幽。題此院
詩云。三萬蓮經三十春。半生不&T050460;院門塵。當
時以爲佳句也
弘道
釋弘道。不知何許人。居於千福寺。人言其晝
閉關以寐。夕則視事於陰府。十祈叩者八九
拒之。時河中少尹鄭復禮。始應進士擧十上
不第。方蹇躓憤惋。乃擇日齋沐候焉。道頗溫
容之。且曰。某未甞妄洩於人。今茂才抱積薪
之歎。且久不能忍耳。勉旃進取終成美名。然
其事頗異不可言也。鄭拜請其期。道曰。唯君
期須四事相就。然後遂志。四缺其一則復負
寃。如是者骨肉相繼三牓。三牓之前猶梯天
之難。三牓之後則反掌之易也。鄭愕視不可
喩。則又拜請四事之目。道持疑良久。則曰。愼
勿言於人。君之成名其事有四。亦可以爲異
矣。其一須國家改元之第二年。其二須是禮
部侍郎再知貢擧。其三須是第二人姓張。其
四同年須有郭八郎。四者闕一則功虧一簣矣。
如是者賢弟姪三牓率須依此。鄭雖大疑其
説。然欝欝不樂。以爲無復望也。敬謝而退。長
慶二年人有道其名姓於主文者。鄭以且非再
知貢擧。意甚疑之果不中第。直至改元。寶暦
二年新昌楊公再司文柄。乃私喜其事未敢
洩言。來春果登第。第二人姓張名知。實同年
郭八郎名言揚。鄭奇歎且久。因紀於小書之
杪。私自謂曰。道言三牓。率須如此。一之已異
其可至于再乎至于三乎。次至故尚書右丞諱
憲應擧大和二年。頗有籍甚之譽。以主文非
再知擧。試日果有期周之恤。爾後應大和九
擧敗於垂成。直至改元開成二年。高鍇器駭
再司文柄右轄。私異其事明年果登上第。第
二人姓張名棠同年郭八郎名植。因又附於小
書之末。三牓雖欠其一兩牓且無小差。閨門
之内私相謂曰。豈其然乎。時僧弘道已不知
所往矣。次年故附馬都尉顥應擧。時譽轉洽。
至改元會昌之二年。禮部柳侍郎璟再司文
柄。都尉以状頭及第。第二人姓張名潜同年
郭八郎名京。弘道所説無差焉
清公
釋清公。居巴山之隈。不知何許人。常默其詞。
忽復一言未甞不中。西川節帥段文昌父鍔
爲支江宰。後任江陵糺。文昌少好屬文。長自
渚宮困於塵土。客遊成都謁韋。南康臯。臯與
奏釋褐。道不甚行。毎以事業自負。與遊皆
高明之士。遂去南康之府。金吾將軍裴邠之
鎭梁川。辟爲從事。轉假廷評裴公府罷公自
府遊聞清公之異。徑詣清公求宿。願知前
去之事。自夕達旦曾無一詞。忽問曰。中間
極盛旌旆而至者誰。公曰。豈非高崇文乎。對
曰非也。更言之。公曰。代崇文者。武黄門也。
清曰。十九郎不日即爲此人。更盛更盛。公尋
徴之。便曰。害風妄語阿師不知。因大笑而已。
由是頗亦自負。戸部員外韋處厚出任開州
刺史。叚公時任都官員外判鹽鐵案公送出
都門。處厚素深於釋氏。洎到鵠鳴先訪之。清
喜而迎處厚。處厚因問還期。曰一年半歳一
年半歳。又問。終止何官。對曰。宰相須江邊
得。又問。終止何處。僧遂不答。又問。叚十九
郎何如。答曰。已説矣。近也近也。及處厚之歸
朝正三歳重言一年半歳之驗。長慶初叚公
自相位節制西川。果符清公之言。處厚唯不
喩江邊得宰相。廣求智者解焉。或有旁徴義
者。謂處厚必除浙西夏口。從是而入拜。及文
宗皇帝踐祚。自江邸首命處厚爲相。至是方
驗。與鄒平公同發使修清公塔。因刻石紀其
事焉。又趙宗儒節制興元日問其移動。遂命
紙作兩句詩云。梨花初發杏花初。甸邑南來
慶有餘。宗儒遽考之。清公但云。害風阿師取
次語。明年二月除檢校。右僕射鄭餘慶代其

惟瑛
僧惟瑛。未詳何許人。善聲色兼知術數。士人
陸賓虞擧進士。在京與之往來。惟瑛毎言小
事無不必驗。至寶暦二年春賓虞欲罷擧歸
呉。告惟瑛以行計。瑛留止一宿。明旦謂賓虞
曰。君來歳成名不必歸矣。但取京兆薦送必
在高等。賓虞曰。某曾三就京兆未始得事。今
歳之事尤覺甚難。瑛曰。不然。君之成名必以
京兆薦送。他處不可也。至七月六日若食水
族則殊等與及第必矣。賓虞乃書於晋昌里之
牗。日省之。數月後因於靖恭北門。候一郎官。
適遇朝客。遂迴憩於從孫聞禮之舍。既入聞
禮喜迎曰。向有人惠雙鯉魚。方欲候翁而烹
之。賓虞素嗜魚。但令作羹。至者輒盡。後日因
視牗間所書字則七月六日也。遽命駕詣惟
瑛。且紿之曰。將遊蒲關故以訪別。瑛笑曰。水
族已食矣。遊蒲關何爲。賓虞深信之。因取薦
京兆府。果得殊等。明年入省試畢。又訪惟瑛。
瑛曰。君已登第名籍不甚高。當在十五人之
外。状元姓李名合曳脚。時有廣文生朱俅者。
時議當及第。監司所送名未登科。賓虞因問。
其非姓朱乎。瑛曰。三十三人無姓朱者。時正
月二十四日。賓虞言於從符。符與石賀書壁。
後月餘放牓。状頭李郃。賓虞名在十六。即三
十人也。惟瑛又謂賓虞曰。君成名後當食祿
於呉越之分。有一事甚速疾。賓虞後從事於
越。半年而暴終
文爽
釋文爽。不知何許人。早解塵纓抉開愛網。從
師問道。天然不睡。困憊之極亦惟趺坐。後獨
棲丘隴間。霖雨浹旬旁無僮侍。有一蛇入爽
手中蟠屈。時有人召齋。彼怪至時不赴。主重
來請見蛇驚懼失聲。蛇乃徐徐而下。固命往
食。爽辭過中不食。翌日有狼呀張其口。奮躍
欲噬咋之状者三。爽閔其饑。復自念曰。穢
嚢無悋施汝一飱。願疾成堅固之身。汝受吾
施同歸善會。斯須狼乃弭耳而退。及其卒日
空中鐘罄交響。遲久方息
鑑空
釋鑑空。俗姓齊氏。呉郡人也。少小苦貧雖勤
於學而寡記持。壯歳常困。遊呉楚間。已四五
年矣。元和初値錢唐荒儉。乃議求餐于天竺
寺。至孤山寺西餧甚不前。因臨流雪涕悲吟
數聲。俄有梵僧臨流而坐。顧空笑曰。法師秀
才旅遊滋味足未。空曰。旅遊滋味則已足矣。
法師之呼一何乖謬。梵僧曰。子不憶講法華
經於同徳寺乎。空曰。生身已四十五歳矣。盤
桓呉楚間未甞渉京口。又何洛中之説。僧曰。
子應爲飢火所燒不暇記憶故事。遂探嚢出
一棗大如拳許曰。此吾國所産。食之者。上智
知過去未來事。下智止於知前生事耳。空飢
極食棗掬泉飮之。忽欠伸枕石而寢。頃刻乃
悟。憶講經於同徳寺如昨日焉。因増涕泣。問
僧曰。震和尚安在。曰專精未至。再爲蜀僧矣。
今則斷攀縁也。神上人安在。曰前願未滿。悟
法師焉在。曰豈不記香山石像前戲發大願
乎。若不證無上菩提。必願爲赳赳貴臣。昨聞
已得大將軍矣。當時雲水五人惟吾得解脱。
獨汝爲凍餒之士也。空泣曰。某四十許年日
唯一餐。三十餘年擁一褐浮俗之事決斷根
源。何期福不完乎。坐於飢凍。僧曰。由師子座
上廣説異端。使學空之人心生疑惑。戒珠曾
缺羶氣微存。聲渾響清終不可致。質傴影曲
報應宜然。空曰。爲之奈何。僧曰。今日之事吾
無計矣。他生之事警於吾子焉。乃探鉢嚢取
一鑑。背面皆瑩徹。謂空曰。要知貴賤之分修
短之期。佛法興替。吾道盛衰。宜一鑒焉。空照
久之謝曰。報應之事。榮枯之理。謹知之矣。僧
收鑑入嚢。遂挈而去。行十餘歩旋失所在。空
是夕投靈隱寺。出家受具足戒。後周遊名山
愈高苦節。大和元年詣洛陽。於龍門天竺寺
遇河東柳珵。向珵親説其由。珵聞空之説事。
皆不常且甚奇之。空曰。我生世七十有七。僧
臘三十二。持鉢乞食尚九年在世。吾捨世之
日佛法其衰乎。珵詰之。默然無答。乃索&T031753;
硯題數行於經藏北垣而去。曰興一沙衰恒
河沙。兎而罝。犬而拏。牛虎相交與角牙。寶檀
終不滅其華
無著
無著文喜禪師。入五臺山求見文殊。忽見山
翁。著揖曰。願見文殊大士。翁曰。大士未可
見。汝飯未。著曰未。翁引入一寺引著升堂命
坐。童子進玳瑁杯。貯物如酥酪。著飮之覺心
神清朗。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曰。末代
比丘少奉戒律。曰多少衆。曰或三百或五百。
著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曰龍蛇混雜凡聖
同居。曰衆幾何。曰前三三後三三。遂談論及
暮。翁命童子引著出。行未遠悽然悟翁即文
殊也。不可再見。稽首童子乞一言爲別。童子
有無垢無染即眞常之語。言訖童子與寺倶
隱。但見五色雲中文殊乘金毛獅子往來。白
雲忽覆之不見
知玄
悟達國師知玄。與一僧邂逅京師。時僧患迦
摩羅疾。人莫知其異也。皆厭惡之。知玄視候
無倦色。後別僧謂知玄曰。子後有難可往西
蜀彭州茶隴山相尋。有二松爲誌。後知玄居
安國寺。懿宗親臨法席。賜沈香爲座。恩握甚
厚。忽膝生人面瘡。眉目口齒倶備。毎以飮食
餧之。則開口呑啖。與人無異。求醫莫效。因憶
舊言。乃入山相尋。見二松於烟雲間。信所約
不誣。即趨其處佛寺煥儼。僧立於山門顧接
甚歡。天晩止宿。知玄以所苦告之。曰無傷也。
山有泉旦濯之即愈。黎明童子引至泉所。方
掬水間。瘡忽人語曰。未可洗。公曾讀西漢書
不。曰曾讀既曾讀之。寧不知袁盎殺晁錯乎。
公即袁盎吾晁錯也。錯腰斬東市。其寃何如
哉。累世求報於公。而公十世爲僧。戒律精嚴
報不得其便。今汝受賜過奢。名利心起故能
害之。蒙迦諾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自此
不復爲寃矣。時知玄魂不住體。急掬水洗之
其痛徹髓絶而復蘇。其瘡亦旋愈。回顧寺宇
莽不復見。因卓菴其處遂成大寺。知玄感其
異。思積世之寃非遇聖賢何由得釋。因述懺
法三卷。蓋取三昧水洗寃業之義。名曰水
懺云
神僧傳卷第八



神僧傳卷第九
金剛仙
僧金剛仙者。西域人也。居于清遠峽山寺。能
梵音彈舌搖錫而呪物。物無不應。善囚拘鬼
魅束縛蚊螭。動錫杖一聲。召雷立震。是日峽
山寺有李朴者。持斧翦巨木。刳而爲舟。忽登
山見一盤石上有穴。覩一大蜘蛛足廣丈餘。
四蛇齧卉窒其穴而去。俄聞林木有聲暴猛
吼驟。工人懼而縁木伺之。果覩枳首之虺長
可數十丈。屈曲蹙怒環其蛛穴。東西其首。俄
而躍西之首吸穴之卉團。而飛出穎脱倶盡。
後迴東之首大畫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
蜘蛛馳出。以足擒穴之口。翹屈其毒。丹然若
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虺懵然而復蘇。擧
首又吸之。蛛不見更毒虺。虺遂倒於石而殞。
蛛躍出縁虺之腹咀。内齒折二頭倶出絲而
嚢之。躍出穴去。朴訝之返峽山寺語金剛仙。
仙乃祈朴驗穴振環杖而呪之。蛛即出於僧
前儼若神聽。及引錫觸之。蛛乃殂於穴側耳。
及夜僧夢見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
復能織耳。禮僧曰。願爲福田之依。語畢遂亡。
僧及覺布已在側。其於精妙奇巧非世繭絲
之所能製也。僧乃製而爲衣。塵垢不觸。後數
年僧欲往番禺泛舶歸天竺。乃於峽山金鎖
潭畔搖錫大呼而呪水。俄而水闢見底矣。以
澡瓶張之。有一泥鰍魚可長三寸許。躍入瓶
中。語衆僧曰。此龍矣。吾將至海門以藥煮爲
膏塗足則渡海若履坦途。是夜有白衣叟挈
轉關榼詣寺。家人傳經曰。知金剛仙好酒。此
榼一邊美醞一邊毒醪。其榼即晋惠帝曾用
酖牛將軍者也。今有黄金百兩奉公。爲持此
酒毒其僧也。是僧無何。取吾子欲爲膏恨伊
之深痛貫骨髓。但無計而奈何。傳經喜受金
與酒。得轉關之法詣金剛仙。仙持盃向口次。
忽有數歳小兒躍出就手覆之。日酒是龍所
將來而毒師耳。僧大駭詰傳經。傳經遂不敢
隱。僧乃問小兒曰。爾何人而相救。兒曰。我昔
日之蛛也。今已離其惡業。而託生爲人七稔
矣。吾之魂稍靈於常人。知師有難故飛魂奉
救。言訖而沒。衆僧聆之。共禮金剛仙。求捨其
龍子。僧不得已而縱之。後仙果泛舶歸天竺

懷信
釋懷信者。居處廣陵別無奇蹟。會昌三年癸
亥歳。武宗爲趙歸眞排毀釋門。將欲堙滅教
法。有淮南詞客劉隱之薄遊四明。旅泊之宵
夢中如泛海焉。回顧見塔一所東度。是淮南
西靈寺塔。其塔峻峙校胡太后永寧塔少分
耳。塔第三層見信凭闌與隱之交談。且曰。暫
送塔過東海。旬日而還。數日隱之歸揚州。即
往謁信。信曰。記得海上相見時否。隱之了然
省悟。後數日天火焚塔倶盡。白雨傾澍。傍有
草堂一無所損。由是觀之。東海人見永寧塔
不謬矣
智廣
釋智廣。姓崔氏。不知何許人也。徳瓶素完道
根惟固。化行洪雅特顯奇蹤。凡百病者造之。
則以片竹爲杖指其痛端。或一撲之無不立
愈。爲癵者則起。跛者則奔。其後益加神驗。或
遇病者一掴一叱皆起。或令燒紙緡掇散飮
食。或遇甚痛惱者。捩紙蘸水貼之亦差。甞循
江瀆池呪食飼魚。經夜其魚二尺已上。億萬
許皆浮水面而殞。聊躡流水救十千魚生忉
利天也。自咸通初至九座山。忽逢巨蟒欲來
呑師。師錫自飛&T016114;拄其口。師入其口趺坐入
定。神來謝罪師不顧之。逮出定蟒化爲石矣。
繼而雷雨大作湧沙成地。山神移山。八維蔭
映。以乾符三年示寂
從諫
釋從諫。姓張氏。南陽人。徙居廣陵爲土著姓。
身長八尺眉目魁奇。越壯室之年忽頓悟眞
理。遂舍妻子從披削焉。於是研精禪觀心境
明白。不逾十載耆年宿徳皆所推服焉。及來
洛師遂止敬愛寺。既年徳並成緇黄所宗。毎
赴供皆與賓頭盧尊者對食。其爲人天欽奉
若此。唐武宗嗣暦改元會昌。愛馭鳳驂鶴之
儀。薄點黒降龍之教。乃下郡國毀廟塔令沙
門復。初諫公乃烏帽麻衣潜于皇甫枚之溫泉
別業。後岡上喬木駢欝巨石砥平。諫公夏日
常於中入寂。或補毳事。忽一日頽雲駛雨。霆
撃石傍。諸兄走往林中。諫公恬然跏坐若無
所聞者。諸兄致問。徐曰。惡畜生而已。至大中
初宣宗復興内教。諫公歸東都故居。其子自
廣陵來覲。適與諫遇于院門。威貎崇嚴不復
可識。乃拜而問從諫所居。諫公指曰。近東頭。
其子既去遂闔門不出。其割裂愛網又如此。
咸通丙戌歳夏五月。忽遍詣所嚮信家。皆謂
曰。善建福業。貧道秋初當遠行。故相別耳。至
秋七月朔。清旦盥手焚香念慈氏如來。遂右
脇而臥。呼門人玄章等誡曰。人生難得。惡道
易淪。唯有歸命釋尊勵精梵行。龍華會上當
復相逢。生也有涯與爾少別。是日無疾奄化。
行年八十餘矣。玄章等奉遺旨送屍于建春
門外尸陀林中施諸鳥獸。三日復視之。飢貎
如生無物敢近。遂覆以餅餌。經宿有狼狐跡。
唯啗餅餌而豐膚宛然。乃依天竺法闍維訖。
收餘燼起白塔于道傍。春秋奉香火之薦焉
普聞
釋普聞。唐僖宗第三子。生而吉祥。眉目風骨
清眞如畫。性不茄葷。僖宗鍾愛之。然以其無
經世意。百計陶寫之終不可回。中和元年天
下亂。僖宗幸蜀。親王宗室皆逃亡。聞斷髮逸
遊謁石霜諸。諸與語歎異曰。汝乘願力而來
乃生王家。脱身從我火中蓮也。聞夜入室問
祖師別傳事。諸曰。待按山點頭即向汝道。聞
因契悟。依止數歳。乃請遍遊名山。諸曰。逢乾
即止。遇陳便住。於是遠遊。過昭武抵大乾。遙
望山巓蔚然深秀。問父老曰。彼有居者否。老
曰。有一陳嗣者。久隱其中。因悟師言。即撥草
至山。陳嗣一見乃分坐同住。因乞菜種於嗣
願求斗斛。嗣曰。豈有斗斛與之一合。遂入山
墾種。後谷口之人相謂曰。前日僧入山經今
不出。必爲虎所啗。往視之見茅廬一所。行者
數人指呼百諾。而重岡複嶺菜已青矣。蓋畊
種菜者。乃山神所投。行者乃虎也。陳嗣覺師
之勝乃曰。吾居此毎苦惡獸毒蟲之多。公來
皆屏跡。道徳非吾所及。吾種之縁其屬公乎。
既而道徳播聞緇徒雲集。遂成巨刹。忽有老
人跪請曰。我乃龍也。家于此山以行雨。不職
上天有罰當死。願賜救護。師曰。汝得罪上帝
我何能致力。雖然汝可易形來。俄化爲小蛇。
師以錫杖引入淨瓶。良久風雷挾坐榻山嶽
搖振。師宴坐達旦。天宇澄霽蛇自瓶出。有頃
復爲老人形而謝曰。若非藉師法力則血肉腥
穢此地矣。無以報徳。山中無水何以安衆。當
以水延師道場也。即於峻谷窮源刮成石穴
湧泉一泓。始雖涓涓終焉衍溢。遂成一湖。今
在半山龍湖之名。蓋始於此。沍寒不氷大旱
不竭。其流四出灌漑田數百頃。邦人神之建
祠其上。歳時享祀焉。今遇上元乃師誕辰。龍
必朝謝有祥雲瑞氣之應。院之右十五里有
隋義寧歐陽太守之廟。即今福善王也。廟食
至是歴二百七十餘載。其神極靈禍福此邦。
民敬畏之牲牢享祭無虚日。師見而閔焉。一
日杖策之祠下。説偈見意。復與之約曰。能食
素持不殺戒乃可爲隣。是夕里之父老夢神
云。我今受禪師戒不復血食。祭我當如比丘
飯足矣。如是易血食以齋羞。至今遵之。神人
相安。神顯靈異。護持此山。或云。師嘗與神以
道力角勝負。廟傍有松巨幹參天。師擧手抝
下拂地三匝。而神實拂其二。遂屈而從之。一
日集徒曰。吾將他適。院事付聰教二門人。乃
説偈曰。我逃世難來出家。宗師指示箇歇處。
住山聚衆三十年。對人不欲輕分付。今日分
明説以君。我歛目時齊聽取。寺衆凄然堅請
且爲佛法住世。師曰。汝等豈不知達磨隻履
西歸普化全身脱去之旨耶。何以去來生滅
視吾也。既而跨虎凌晨抵信州應供。到彼僧
房集。供罷就長者更覓一分與行者。長者謂
師獨行不諾所請。遂覓水一盂。噀杖爲虎高
馭而去。至開元寺。而龍湖寺僧至彼追之。乃
祝之曰。吾不復歸山中。已有聰禪師矣。故龍
湖無開山祖師之塔。惟有跨虎菴基。爲古今
之證。又有禪師照水自寫眞像。至今存焉。勅
謚圓覺禪師。凡有所禱其應如響。而院前有
師所坐之杉。至今間生異花
懷濬
釋懷濬者。不知何許人也。憨而且狂。乃逆知
未來之事。其應如神。乾寧中無何至巴東。且
能草書筆法天然。或於寺觀店肆壁書佛經
道法。以至歌詩鄙俚之詞。靡不集其筆端矣。
與之語阿唯而已。里人以神聖待之。刺史于
公患其惑衆。繋獄詰之。乃以詩通状。辭意在
閩川之西東。然章句靡麗。州將異而釋之。又
詳其旨疑在海中。疑爲杯渡之流。行旅經過
必維舟而謁。辨其上下峽之吉凶貿易經求
物之利鈍。客子懇祈。惟書三五行終不明言。
事後多驗。時荊南大校周崇賓謁之。書遺曰。
付皇都勘爾。後入貢因王師南討。遂縶南府
終就戮也。押牙孫道能謁之。書字付竹林寺。
其年物故。營葬於古竹林寺基也。皇甫鉉知
州。乃畫一人荷校一女子在傍。尋爲娶民家
女遭訟錮身入府矣。有穆昭嗣者。波斯種也。
幼好藥術。隨父謁之。乃畫道士乘雲提一匏
壺。書云。指揮使高某牒衙。推穆生後以醫術
有效。南平王高從誨令其去道從儒。簡攝府
衙。推屬王師伐荊州。濬乃爲詩上南平王曰。
馬頭漸入揚州路。親眷應須洗眼看。是年高
氏輸誠於淮海遂解重圍。其他異迹多此類
也。嘗一日題庭前芭蕉葉云。今日還債業。州
縣無更勘窮往來多見殊不介意。忽爲人所
害身首異處。刺史爲其茶毘焉
辛七師
辛七師。陝人。辛其姓也。始爲兒時甚謹肅。未
甞以狎弄爲事。其父母倶異而憐之。十歳好
浮圖氏法。日閲佛書。自能辨梵音不由師教。
其後父爲陝郡守。先是郡南有瓦窰七所。及
父卒辛七哀毀甚。一日發狂遁去。其家僮蹟
其所往至郡南。見辛七在一瓦窰中端坐。身
有奇光璨然若煉金色。家僮驚異。次至一窰。
又見一辛七在焉。歴是七窰倶有一辛七在
中。繇是陝人呼爲辛七師
簡師
雲居道簡禪師。久入先雲居之室。爲堂中第
一座。屬先雲居將順寂。主事請問南堪繼嗣。
居曰堂中簡。主事意謂令揀擇可當者。僉曰。
第二座可然。且備禮請。第一座若謙讓即堅
請第二座。師既密承授記略不辭免。即自持
道具入方丈攝衆演法。主事等不愜素志。罔
循規式。師察其情乃潜棄去。其夜安樂樹神
號泣。詰旦主事大衆奔至麥莊。悔過哀痛請
歸院。衆聞空中連聲唱曰。和尚來也
契此
釋契此者。不詳氏族。或云四明人。形裁腲
烏罪
蹙額皤腹。言語無恒寢臥隨處。常
以杖荷布嚢入鄽。市肆見物則乞。至於醯醤
&T072369;纔接入口。分少許入嚢。號爲長汀子布
袋師也。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以此奇
之。又甞就人乞啜。其店則物售。袋嚢中皆百
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現相表兆。亢陽即
曳高齒木屐市橋上豎膝而眠。水潦則係濕
草屨。人以此驗知。以天復中終于奉川郷。邑
人共埋之。後有他州見此僧。亦荷布袋行。江
浙之間多畫其像焉
阿足師
阿足師者。莫知其所來。形質癡濁神情不慧。
時有所言靡不先覺。居雖無定多寓閿郷。憧
憧往來爭路禮謁。山岳檀施曾不顧瞻。人或
憂或疾。獲其指南者其驗神速。時陝州有富
室張臻者。財積鉅萬。止有一男年可十七。生
而愚騃。既攣手足。既懵言語。惟嗜飮食口如
&MT03184;。父母鍾愛盡力事之。迎醫求藥不遠千
里。十數年後家業殆盡。或有謂曰。阿足賢聖
見世諸佛。何不投告。希其痊除。臻與其妻來
抵閿郷。叩頭抆涙求其拯濟。阿足久之。謂臻
曰。汝寃未散尚須十年。愍汝勤虔爲汝除去。
即令選日於河上致齋廣召衆多同觀度脱。
仍令齎致其男亦赴道場。時衆謂神通。而觀
者如堵跂竦之際阿足則指壯力者三四人。
扶拽其子投之河流。臻洎擧會之人莫測其
爲。阿足顧謂臻曰。爲汝除災矣。久之其子忽
於下流十數歩外立于水面。戟手謂其父母
曰。與爾寃仇宿世縁業。頼逢聖者遽此解揮。
儻或不然未有畢日。挺身高呼都不愚癡。須
臾沈水不知所適
惟靖
釋惟靖。呉門人也。年三十許入國寧寺巡僧
房。唱曰。要人出家請留。下至經藏院。見二衆
闍黎大徳慧政。便跪拜伸誠願容執侍。政公
允納與翦飾。於天台受具。嘗侵星赴禪林寺
晨粥。而多虎豹隨到寺門。虎踞地若伺候。靖
出復隨。遲明巨跡極多。靖恐人知以鋤滅虎
跡。俄患背疽困睡。有鴆鳥糞于瘡所。非久全
愈。又虞氷雪備粳粒半斗。毎日以銚合菜煮
食。置粳於地窖中。過期用米常滿不耗。靖乃
築之而云。吾被此物知非理也。卒時年七十

齊州僧
史論在齊州時出獵。至一縣界憩蘭若中。覺
桃香異常訪其僧。僧不及隱。言近有人施二
桃。因從經案下取出獻論。大如飯椀。論時饑
盡食之。核大如雞卵。論因詰其所自。僧笑曰。
向實謬言之。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險。貧
道偶行脚見之。覺異因掇數枚。論曰。請去騎
從與和尚偕往。僧不得已導論北出。荒榛中
經五里許抵一水。僧曰。恐中丞不能渡此。論
志決往。乃依僧解衣。載之而浮登岸。又經西
北渉二水。上山越&T023311;數里。至一處。瀑泉怪石
非人境也。有桃數百株。枝幹掃地高二三尺。
其香破鼻。論與僧各食一蔕。腹飽矣。論解衣
將盡力包之。僧曰。此或靈境不可多取。貧道
常聽長老説。昔有人亦甞至此。懷五六枚迷
不得出。論亦疑僧非常。取兩顆而返。僧切戒
論勿言。論至州使招僧。僧已逝矣
蜆子和尚
京兆蜆子和尚。事迹頗異居無定所。自印心
於洞山。混俗閩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
一納。逐日沿江岸。採掇蝦蜆以充其腹。暮即
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自爲蜆子和尚。
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眞假。先潜入紙錢中。
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
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虚與我同
根生。嚴後赴莊宗詔入長安。師已先至。毎日
歌唱自拍。或乃佯狂。泥雪去來倶無蹤跡。厥
後不知所終
扣氷古佛
扣氷澡光古佛。初參雪峯。峯曰。子異日必爲
王者師。後自鵝湖歸溫嶺結菴繼居將軍巖。
二虎侍側。神人獻地。爲瑞巖院。學者爭集。甞
謂衆曰。古聖修行須憑苦節。吾今夏則衣楮。
冬則扣氷而浴。故世人號爲扣氷古佛。後住
靈曜。天成三年應閩王之召。延居内堂。敬拜
曰。謝師遠降。賜茶次師提起槖子曰。大王會
麼。曰不會。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留十日以
疾辭。至十二月二日。沐浴升堂告衆而逝。王
與道俗備香薪荼毘。祥耀滿山。收舍利塔於
瑞巖正寢。謚妙應法威慈濟禪師。自是至今
遠近祈禱靈異非一
全宰
釋全宰。俗姓沈氏。錢唐人也。孩抱之間不喜
葷血。其母累覩善徴。勸投徑山法濟大師削
染。及修禪觀亭亭高竦不雜風塵。慕十二頭
陀以飾其行。諺曰。宰道者焉。迨乎諸方參請。
得石霜禪師印證密加保任。入天台山闇巖。
以永其志也。伊巖與寒山子所隱對峙。皆魑
魅木怪所叢萃其間。宰之居也。二十餘年。惡
鳥革音山精讓窟。出入經行鬼神執役。或掃
其路。或侍其傍。或代汲泉。或供菜果。時時人
見宰未甞言後終於鎭國院
延壽
僧延壽。字冲玄。總角誦法華經。五行倶下。六
旬而畢。投四明翠巖禪師出家。衣無繒纊食
無重味。復往參韶國師發明心要。甞謂曰。汝
與元帥有縁。他日當大作佛事。惜吾不及見
耳。初住天台智者巖。九旬習定。有鳥斥鷃巣
於衣裓苦得
後於國清行法華懺。夜見神人
持戟而入。師訶之曰。何得擅入。對曰。久積善
業方到此中。夜半繞像見普賢前蓮花在手。
遂上智者巖作二鬮。一曰一生禪定。二曰誦
經萬善莊嚴淨土。乃冥心精禱得誦經萬善。
乃至七度。於是一意專修淨業。振錫金華天
柱峯誦經三載。禪觀中見觀音以甘露灌其
口。遂獲辨才。初演法於雪竇。建隆元年忠懿
王請住靈隱。二年遷永明。日課一百八事未
甞暫廢。學者參問。指心爲宗以悟爲則。日
暮往別峯行道念佛。旁人聞螺貝天樂之聲。
忠懿王嘆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專
功也。乃爲立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居永明
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與衆受菩薩戒。
夜施鬼食晝放生命。皆悉回向莊嚴淨土。時
人號爲慈氏下生。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晨起焚香告衆加趺而化
全清
釋全清越人也。得密藏禁呪之法。能厭劾鬼
神。時有市儈王家之婦患邪氣。言語狂倒。或
啼或笑。如是數歳。召浦治之。乃縛草人長尺
餘。衣以五綵。置之於壇。呪禁之良久。婦言。
乞命。遂誌之曰。頃歳春日於禹祠前相附耳。
如師不見殺即放之遠去。清乃取一&T036274;歩後
鞭驅蒭。靈入其中而呦呦有聲。緘器口以六
乙泥。朱書符印之瘞于桑林之下。戒家人勿
動之。婦人病差。經五載後値劉漢宏與董昌
隔江而相持越城陷。人謂此爲窖
藏。掘打
&T036274;破。見一鴉闖
然飛出。立於桑杪。而作人
語曰。今得見日光矣。時清公已卒也
自新
釋自新。姓孫氏。臨淄人也。濯戒尋師曾無懈
廢。聞膺禪師化被鍾陵。往參問焉。從雲居長
往迴錫隱廣徳山中。屬兩浙文穆王錢氏率
吏士躬征苑陵入山寺。群僧皆竄。唯新晏如。
問曰。何不避。對曰。東西倶是賊。令老僧去何
處逃避。王驚其訏直迴戈遣歸。見武肅王問
之。言無所屈加之高行。造應瑞院居之。假號
曰廣現大師。初新甞入宣城山采藥。穿洞深
去。始則闍昧尋見日分明。行僅數里。洞側有
別竅。溪水泛泛然。隈一大松枝下有草菴。一
僧雪眉擁衲坐禪。旁有一磬火器。新撃磬遂
開目驚曰。嘻師何縁至此。乃陳行止揖坐。取
石敲火煎茗。香味可愛。日將夕矣。僧讓菴令
新宿。顧其僧上松巓大巣内。聞念法華經聲
甚清亮。逡巡又咄罵云。此群畜生毛類何苦
生人恐怖。速歸林薄不宜輒出叱去。新窺之
乃虎豹弭耳而去。明日謂其僧曰。願在此侍
巾屨。僧曰。自此百日草枯四絶人烟非師棲
息處。又問莫飢否。相引至溪畔。有稻百餘穗。
收其穀手挪三掬黄梁。挑野蔬和煮與食。後
遣回去。送至洞口曰。相遇非偶然也。所食茶
與菜糜師平生不乏食矣。遂遵路迴本院。已
月餘日命同好再往尋之失洞蹤跡。後在浙
中充寶塔寺主。以天福中卒于住寺。年八十
餘。今影在冷水灣前小院存焉
法本
釋法本。不知何許人也。循良守法行止庠序。
言多詭激。天福中至襄州禪院。與一僧同過
夏。朝昏共處。心地相於法本甞言曰。貧道於
相州西山中住持竹林寺。寺前有一石柱。他
日有暇必請相訪。其僧追念此言。因往彼尋
訪洎至山下村中投一蘭若寄宿。問其村僧
曰。此去竹林寺近遠。僧乃遙指孤峯之側曰。
彼處是也。古老相傳昔聖賢所居之地。今則
但有名存耳。故無院舍。僧疑之。詰朝而往。既
至竹叢。叢中果有石柱。罔然不知其涯涘。當
法本臨別云。但扣其柱即見其人。其僧乃以
小枝撃柱數聲。乃風雲四起咫尺莫窺。俄然
耳目豁開樓臺對聳。身在三門之下逡巡。法
本自内而出。見之甚喜問南中舊事。乃引其
僧度重門升祕殿參其尊宿。尊宿問其故。法
本云。早年襄州同過夏期此相訪。故及山門
也。尊宿曰。可飯後請出。在此無座位。食畢法
本送至三門相別。既而天地昏暗不知所進。
頃之宛在竹林中石柱之側。餘並莫覩。即知
聖賢之在世隱顯難既。金粟如來獨能化現
者乎
點點師
點點師者。不知何許人也。雖事削染恒若風
狂。有命齋食者。酒肉不間。毎日將夕輒市黄
白麻紙筆墨寘懷袖以歸所居之室。雖有外
戸且無四壁。入後闔扉人不得造。初隣僧小
童躡足伺之。見秉燭箕踞陳紙筆於前訶責
大書。莫曉其文字。往往咄嗟如決斷處置。久
之從明闇間熟視之閃爍若有人森列。状如
曹吏。襦裳皆非世之服飾。觀者怖懼而退。詰
其故怒而不答。居數歳。卭筰
之人咸神異
之。後不知所終
行遵
釋行遵。福州閩王王氏之仲子。開運中状貎
若七十餘。然壯力不衰。或詢其年臘則必杜
默。於閬中寓光國禪院。院徒以法律住持。人
不知遵之能否。有李氏子家命齋。飮噉之次
歘起出門。叫噪若有所責。謂李曰。今夜有火
自東南至于西北街。隣居咸令備之。是夕果
然煨燼無遺。衆問其故。曰昨一婦女衣紅秉
炬而過。老僧恨追不及耳。又於趙法曹家指
桃樹下云。有如許錢不言其數。趙乃召人發
之。畚
鍤方興適遇客至。爲家童所取。喧喧
之際盡化爲青泥。或經行人塜墓知其家吉
凶。至於風角鳥獸聞見之間。預言災禍後必
合契。故州閭遠近咸以預言用爲口實。終于
晋安玉山。緇徒爲荼毘焉
僧緘
釋僧緘。俗姓王氏。京兆人。恒居于淨衆寺。髭
髮皓白而面色紅潤逍遙然。人莫測其情僞。
有華陽進士王處厚者。於僞蜀落第入寺寫
憂於松竹間見緘。緘曰。得非王處厚乎。處厚
驚曰。未嘗相狎何遽呼耶。緘曰。偶然耳。處厚
心知其異。咨曰。和尚某身跡奚若。緘曰。子將
來之事極於明年。而今而後事可知矣。意言
蜀將亡也。囑令勿洩。一日緘於案頭拈文卷。
覽之則處厚府試賦藁。曰考乎眞僞。非君燭
下之文。何多誑乎。遂探懷袖賦藁示之。此豈
非程試之眞本乎。處厚驚竦不已。乃曰。僕後
偶加潤色。用補燭下倉卒之過也。師何從得
是本乎。緘曰。非但一賦。君平生所作之者皆
貯之矣。明日訪之。携處厚入寺。謁太尉豳公
杜琮之祠。坐於西廡下。俄有數吏服色厖雜。
自堂宇間綴行而出。降階再拜。緘曰。新官在
此便可庭參。處厚惶懼而作。緘曰。此輩將爲
君之驅策。又何懼乎。寧知泰山擧君爲司命
否。仍以夙負壯圖未酬前志請候登第後施
行。復檢官祿簿見來春一榜人數已定。君亦
預其間。斯乃陰注陽受也。策人世之名食幽
府之祿。此陽注陰受也。處厚震駭不知所裁。
但問明年及第姓名。緘索紙筆立書一短封
與之。誡之嚴密藏之。脱洩禍不旋踵。至春試
罷。緘來處厚家留一簡云。暫還弊廬。無復再
面也。後往寺覓之。已他適矣。乃拆短封視之。
但書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
百日爲程。及榜出有八士也。二王處厚與王
愼言也。王居一焉。惡其百日爲程。處厚唯狎
同年。置酒高會極遂性之樂。由是荒亂不起。
是夜暴亡。同年皆夢。處厚藍袍槐笏驅殿而
行。驗其策名之榮。止一百二十日。詳其緘之
年生於文宗太和初。成名在宣宗大中。王處
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餘歳矣
智暉
釋智暉。咸秦人。姓高氏。童稚時至精舍輒留
止如家。圭峯溫禪師見而異之爲剃髮。年二
十受滿足戒。師事高安白水本仁禪師十年。
而還洛京。愛中灘佳山水創屋以居。號溫室
院。日以施水給藥爲事。人莫能淺深之。梁開
平五年忽欲造圭峯山行。翛然深往坐嵒石
間如常寢處。顧見磨衲數珠銅&MT03299;椶笠。藏石
壁間。觸之即壞。斂目良久曰。此吾前身道具
也。因就其處建寺以酬夙心。方薙草有祥雲
出衆峯間。遂名曰重雲。虎豹引去。有龍湫險
惡不可犯。暉督役夷塞之以爲路。龍以移他
處。但見雲雷隨之。後唐明宗聞而佳之。賜額
曰長興。住持四十餘年。節度使王彦超微時。
甞從暉游欲爲沙門。暉熟視曰。汝世縁深當
爲我家垣牆。彦超後果鎭永興申弟子之禮。
周顯徳三年夏詣永興。與彦超別囑以護法。
彦超泣曰。公遂忍棄弟子乎。暉笑曰。借千年
亦一別耳。七月二十四日書偈一首。乃加趺
而化。閲世八十有四。坐六十有四夏。初暉居
中灘。有病比丘爲衆惡棄之。比丘哀曰。我以
宿業白癩。師能爲我洗摩。暉爲之無難色。俄
有神光異香。方訝之。忽失所在歸視瘡痂亦
皆異香也
谷泉
釋谷泉。未詳其姓氏。泉南人也。少聰敏性耐
垢汚。大言不遜流俗憎之。去爲沙門。撥置戒
律任心而行。造汾陽謁昭禪師。昭奇之密受
&T040879;。南歸放浪湘中。聞慈明住道。吾往省覲。
慈明問曰。白雲横谷口。道人何處來。泉左右
顧曰。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墳。慈明呵曰。未
在更道看。泉乃作虎聲。慈明以坐具摵之。泉
接住推置繩床上。慈明亦作虎聲。泉大笑。山
有湫毒龍所蟄。墮葉觸波必雷雨連日。過者
不敢喘泉。慈明暮歸。時秋暑。捉其衣曰可同
浴。慈明掣肘徑去。於是泉解衣躍入霹靂隨
至。腥風吹雨林木振搖。慈明蹲草中。意泉死
矣。須臾晴霽。忽引頸出波間曰㘞
後登衡
嶽之頂靈峯寺住懶瓉嵒。又移住芭蕉。將移
居保眞。大書壁曰。余此芭蕉菴幽占堆雲處。
般般異境未暇數。先看矮松三四樹。寒來燒
枯杉。飢餐大紫芋。而今棄之去。不知誰來住。
住保眞菴。蓋衡湘至險絶處。夜地坐祝融峯
下。有大蟒盤繞之。泉解衣帶縛其腰。中夜不
見。明日杖策遍山尋之。衣帶纒枯松上。蓋松
妖也。又自後洞負一石像至南臺。像無慮數
百斤。衆僧驚駭莫知其來。後洞僧亦莫知其
去。遂相傳爲飛來羅漢。嘗過衡山縣見屠者
斫肉。立其旁作可憐態。指其肉又指其口。屠
問曰。汝唖耶。即肯首。屠憐之割巨臠置盆中。
泉喜出望外發謝而去。一市大笑。而泉自若。
化於嘉祐十五年六月六日。閲世九十有二。
坐六十四夏。郴人塔之至今祠焉
鑛師
鑛師者。海壇戍卒之子。自七八歳不喜魚肉
甘嗜野菜。毎見家厨烹燀
毛鱗。則手掬沙
灰投于爨&T055114;。貴其不食。自言開元寺塔隋朝
中我造也。多説未萌事後皆契合。便請出家。
因披法服。頂有香氣如爇沈檀。時號爲聖僧。
侍御史皇甫政請入府署。因作肉鎚子百數。
惟一是素者。盤器交雜悉陳于前。意驗之凡
聖耳。鑛臨筵徑拈素者啖之。餘者手拂而作。
皇甫部曲一皆驚嘆。自言壽止十三當定歸
滅至是果終
志言
僧志言。自言姓許。壽春人。落髮東京景徳寺
七倶胝院事清璲。璲見其相貎奇古直視不
瞬。心異之爲授具戒。然動止軒昂語笑無度。
多行市里褰裳疾趨。擧指畫空佇立良久。時
從屠酤遊飮啗無所擇。衆以爲狂。璲獨曰。此
異人也。人有欲爲齋施輒先知以至。溫州人
林仲芳自其家以摩納來獻。舟始及岸遽來
取去。仁宗毎延入禁中。徑登座加趺。飯畢遽
出未甞揖也。或陰卜休咎書紙揮翰甚疾。初
不可曉其後多驗。仁宗春秋漸高嗣位未立。
默遣内侍至言所。言所書有十一郎字。人莫
測何謂。後英宗以濮王第十一子入繼。衆始
悟。普淨院施浴。夜漏初盡。門扉未啓。方迎
佛。而浴室有人聲。往視則言在焉。其具齋薦
鱠者。并食之。臨流而吐。化爲小鮮群泳而去。
海客遇風且沒。見僧操縆引舶而濟。客至都
下遇言。忽謂之曰。非我汝奈何。客記其貎。眞
引舟者也。將死作頌不可曉。已而曰。我從古
始成就逃多國土今南國矣。仁宗遣内侍以
眞身塑像置寺中。榜曰顯化禪師。其後善者
禮之見額瑩然有光。就視之得舍利
宗本
釋圓照。諱宗本。出於管氏。常州無錫人也。性
質直少縁飾貎豐碩言無枝葉。年十九師事
蘇州承天永安道昇禪師。其住瑞光。民有屠
牛者。牛逸赴本跪若自訴。遂買而畜之。其住
淨慈。歳大旱湖井皆竭。寺之西隅有甘泉自
湧。得金鰻魚因浚爲井投魚其間。寺衆千餘
人汲以不竭。民張氏有女子死。夢其母曰。我
以罪爲蛇。既覺得蛇於棺下。持以詣本。乃爲
説法。復置故處。俄有黒蝉翔棺上。而蛇失所
在。母祝曰。若我女當入籠中。當持汝再詣淨
慈。如其祝。本復爲説法。是夕夢女曰。二報已
解脱矣。其顯化異數如此。元符二年十二月
甲子將入滅。沐浴而臥。門弟子環擁請曰。和
尚道遍天下。今日不可無偈。幸強起安坐。索
筆大書五字曰。後事付守榮。擲筆憨臥若熟
睡然。撼之已去矣。門弟子塔師全身於靈嵒
寺。閲世八十。坐五十二夏
悟新
釋悟新。姓王氏。韶州曲江人也。魁岸黒面如
梵僧状。依佛陀院落髮。以氣節蓋衆好面折
人。初住雲嵒。已而遷翠嵒。舊有淫祠。郷人禳
禬酒胾汪穢無虚日。新誡知事毀之。知事辭
以不敢掇禍。新怒曰。使能作禍吾自當之。乃
躬自毀折。俄有巨蟒蟠臥内。引首作呑噬之
状。新叱之而遁。安寢無他。未幾再領雲嵒。建
經藏。太史黄公庭堅爲作記。有以其親墓誌
鑱於碑陰者。新恚怒曰。陵侮不避禍若是。
語未卒靈光翻屋雷撃自戸入析其碑陰中分
之。視之已成灰燼。而藏記安然無損。晩還住
黄龍。學者雲委。屬疾退居晦堂。政和五年十
二月十五日泊然而逝。訃聞諸方衲子爲之
嗚咽流涕。茶毘得舍利五色。閲世七十二。坐
四十五夏。塔于晦堂之後
淨梵
僧淨梵。嘉禾人。姓笪氏。母夢光明滿室見神
人似佛。因而懷娠。生甫十歳依勝果寺出家
祝髮。從湛謙二法師學教得其傳。初住無量
壽院。凡講法華經十餘過。大觀中結二十七
僧修法華懺。毎期方便正修。二十八日連作
三會。精恪上通感普賢受羯摩法。呼淨梵比
丘名聲如撞鍾。時長洲縣宰王公度親目其
事。題石爲記。又甞夢黄衣人請入冥見王者。
令檢簿云。淨梵比丘累經劫數講法華經。即
遣使送歸。一日禪觀中合衆皆見金甲神人
胡跪師前。又在他處懺期蒙韋馱天點檢。大
衆中有戒不嚴淨者。先以預定後果懺法不
全。時姑蘇守應公有婢爲祟所惱。請師授戒。
其妖即滅。葛氏請施戒薦夫。見夫繞師三匝
而去。待制賈公見師道行。即補爲管内法主。
師住持十餘年。亡後焚軀有舍利五色
道隆
婺州僧道隆。雲遊諸方寓江州能仁寺。所爲
不常但呼爲風和尚。紹興元年行化抵瑞昌
投宿天花寺。夜有男子垂泣言。弟子不幸在
生前廣造惡業現墮牛身。一尾生於頭上形
模醜異。願師慈悲爲我懺悔令脱此苦。明日
至若山湯氏家。一門男女悉出作禮。啓告曰。
前日牛産犢甚怪。尾出頭上。恐於寒家生災。
願和尚暢此因縁以洗宿咎。須臾驅牛前來。
掉頭搖尾若乞憐状。隆咄曰。汝昔者作業茲
日難逃。雖受此形本性何異。豈不聞潙山和
尚示衆言。中有響句裏藏機。汝若於斯會得。
便見靈光動耀照徹十方佛與衆生本同一
體。其或未然當爲説偈。牛受記畢隨隆歸寺。
觀者以千數。牛見人俛而不食如羞&T049543;態。除
夕忽殂。隆夢來謝。遂領衆然炬爇之
靈芝
靈芝律師。重造明州五臺戒壇成。有一老人
神氣超邁眉鬚皓白。進而啓曰。弟子有三珠
奉獻以爲壇成之賀。言訖忽然不見。因置其
珠于壇心。屢現光相。其後有壇主會十師大
開戒法。越二日夜分有一僧登壇。忽覩珠光
外徹内現善財童子。僧乃驚呼。衆起視之悉
皆環禮。自是毎夜僧衆益伸虔懇。而珠之所
現。或金色佛或六臂觀音。或紫竹碧柳。或奇
木怪石。或迦陵頻伽飛舞左右。或月蓋長者
或龍神獻珠。神變非一。見者聞者皆謂希有」
常羅漢
嘉州僧常羅漢者。異人也。好勸人設羅漢齋
會。故得此名。楊氏媼嗜食雞。平生所殺不知
幾千百數。既死家人作六七齋具黄籙醮。道
士方拜章。僧忽至告其子曰。吾爲汝懺悔。楊
家甚喜設座延入。僧顧其僕云。去街東第幾
家買花雌雞一隻來。如言得之。命殺以具饌。
楊氏泣請曰。尊者見臨。非有所愛惜。今日啓
醮筵。擧家内外久絶葷饌。乞以付隣家。僧不
可必欲就煮。食既熟就廳踞坐。拆肉滿盤分。
置上眞九位。乃食其餘。齋罷不揖而去。是夕
賣雞家及楊氏悉夢媼至謝曰。在生時罪業
見責爲雞。頼羅漢悔謝之賜。今既脱矣。自是
郡人作佛事薦亡。幸其來以爲冥塗得助。紹
興末年卒。肉身久而不壞
膽巴
國師膽巴者。一名功嘉。葛刺思西番突甘斯
旦麻人。幼從西天竺古達麻失利。傳習梵祕
得其法要。世祖中統間帝師八思巴薦之。時
懷孟大旱。世祖命禱之立雨。又甞呪食投龍
湫。頃之奇花異果湧出波面。取以上進。世祖
大悦。樞密副使月的迷失鎭潮。而妻得奇疾。
膽巴以所持數珠加其身即愈。又甞爲月的
迷失言異夢。及已還朝期後皆驗。元貞間海
都犯西番界。成宗命禱于摩訶葛刺神。已而
捷書果至。又爲成宗禱疾遄愈。賜予甚厚。且
詔分御前校尉十人爲之導從。成宗北巡。命
膽巴以象輿前導。過雲川語諸弟子曰。此地
有靈怪恐驚乘輿當密持神呪以厭之。未幾
風雨大至。衆咸驚懼惟幄殿無虞。復賜碧鈿
杯一。大徳七年夏卒。皇慶間追號大覺普惠
廣照無上膽巴帝師
神僧傳卷第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