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統紀 (No. 2035_ 志磐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二十年。以付慶喜。慶喜持法宣化亦二十
年。以付商那。下而至於十三世曰龍樹。
始以文字般若著所證三觀之道。曰中觀
論。曁譯傳東夏。於是北齊以宿悟已證立
爲觀法。以授南岳。南岳承其旨。悟法華
淨六根。以授天台。天台始立五時張八教。
用明法華開顯之妙。而大暢乎境觀之旨。時
則有章安。執筆載爲疏論。其道遂大明。法
華天宮繼世講演。嗣其法者唯左溪。左溪
門學。獨荊溪能承正統。述諸記以賛祖謨。
則清涼異議爲之寢息。以文字廣第一義
諦。則莫若茲時之盛。以故世之學者取
龍樹例爲九祖以奉清祀。其有由矣。
自荊溪以來。用此道以傳授者。則有興道
邃師至行修師講道不絶。會昌多難教卷散亡。正
定妙説高論外琇竦二法師三世。唯傳止觀之論。迨
乎螺溪。法運將泰寂師天假呉越錢忠懿王求遺書
於海東。於是教籍復還。寶雲嗣興。敷揚二
紀。而四明法智。以佛所生子垂迹海隅。一
家教部毘陵師未記者。悉記之。四種三昧人
所難行者。悉行之。斯慈雲之極言也。當是
時有爲異説者。如昭圓諸師。世方指爲山
外。而法智獨擅中興教觀之名。自興道訖
四明凡八世。所以紹隆正統而顯揚大教
者。有在於是。是宜等而上之用陪位於九
祖。以尊大其道爲可爾。然則今之宗門列
刹。凡所以講天台四明之道者。有能起龍
樹至法智。通祀爲十七祖。以並爲之位。誠
有見於後學尊祖重道之心也。謹議
佛祖統紀卷第五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門志磐撰 
歴代會要志第十九之一
自有佛法以來。所以知三教之並興。諸宗
之互立與夫世變之不常。固已繋之編年。至
欲考一事之本末。則歳月散漫莫之可尋。
今故開張衆目會其事要。俾討論典故者
識某事於某朝某年之下。茲但擧略以指廣
云耳
    君上奉法 屢朝拜佛 天書御製
    聖君護法 試經度僧 特恩度僧
    進納度僧 士夫出家 沙門封爵
    僧職師號 不拜君父 不稱臣僧
    崇禮高行 沙門著書
君上奉法
漢明帝。問摩騰法師曰。佛出世何不及此。
答曰。佛雖不往。然光明及處。千年五百。皆
有聖人傳佛聲教。而往化之
呉主皓問佛法於闞澤。答曰。孔老法天。諸
天奉佛
晋元帝。召潜法師講經。著屐登殿○明帝
幸興皇寺。集義學沙門講道○成帝召義
法師入禁中授五戒○召潜法師講般若
經○召支遁法師入禁中講經○簡文幸
瓦官。聽汰法師講放光般若經
宋高祖設齋内殿。沙門道照陳詞。帝稱善○
文帝率公卿。日集祇洹寺。聽求那跋摩講
華嚴十地品○帝與侍中何尚之論佛理
○帝聞生法師佛性義。詔求沙門述生法
師頓悟義○孝武召猷法師内殿説法○四
月八日内殿灌佛齋僧
齊高帝。幸莊嚴寺。聽達法師講維摩經○
武帝華林園受八關齋戒○帝不豫。詔諸沙
門祈佛七日。天香滿殿
梁武帝。重雲殿講經。沙門法彪爲都講○
召旻法師入殿。講勝鬘經。公卿畢集○帝
集諸沙門製文。永斷酒肉○帝服田衣
禮婁約法師受具足戒。公卿道俗受戒者。
四萬八千人○召雲光法師内殿講經。天雨
寶華○帝幸同泰寺捨身○京城大疫。爲
百姓設救苦齋。幸同泰寺行清淨大捨。開
涅槃經題設道俗大齋五萬人○帝幸同泰
寺講涅槃經○帝幸同泰寺發金字般若
經題。聽法者三十萬人○幸同泰寺設盂蘭
盆齋○簡文帝四月八日。建齋度人。親爲
願文陳武帝迎佛牙於杜姥宅。設四部無
遮大會○幸大莊嚴寺捨身。群臣表請還
宮○幸大莊嚴寺發金光明經題○勅大
内設仁王齋○召瓊法師於重雲殿。講大
品般若經○太極殿設無礙大會。行捨身
法○集沙門行方等懺法華懺金光明懺
○宣帝召&MT01184;法師。爲七廟講大品般若經
○後主召聚法師。赴太極殿講金光明經。
○詔顗禪師赴太極殿。講大智度論題。般若
經題。詔顗禪師居光宅寺。帝幸寺聽講仁
王經。躬禮三拜○詔顗禪師赴崇正殿。爲皇
太子授菩薩戒
北魏孝文。詔徳法師一月三入殿説法。帝數
幸王園寺。與沙門談論佛法○幸白塔寺
聽登法師講成實論○詔四月八日迎洛京
諸寺佛像。入閶闔宮受散花禮敬○宣武
御式乾殿講維摩經。西域沙門至者三千

北齊文宣。幸遼陽甘露寺。禪居深觀。勅非
軍國大事不得聞○武成詔藏法師。赴太
極殿講華嚴經
隋文帝。詔興法師。太興殿授菩薩戒○晋王
迎顗禪師至揚州。設千僧齋受菩薩戒
唐太宗詔常法師入内殿。爲皇后太子授
菩薩戒○奘法師譯瑜伽師地論。勅寫新譯
經論頒賜九道總管○武后詔藏法師講新
譯華嚴經。師指殿隅金師子爲譬。集其言
爲金師子章○中宗詔於化度寺設無遮
大會○召藏法師入殿授菩薩戒○召北
宗秀禪師居内道場。禮爲國師○玄宗召
淨禪師至闕問道○肅宗召不空三藏灌
頂授戒○詔南陽忠禪師問道○召隣法師
入禁中講經○代宗詔建盂蘭盆會。設七
廟神座迎行衢道○詔徑山欽禪師入見。
賜號國一禪師○徳宗幸安國寺設盂蘭
盆供○順宗詔尸利禪師咨問禪理○憲
宗問觀法師華嚴法界。豁然有得。封大統
清涼國師○召鵝湖義禪師問佛性○召
章敬憚禪師咨問禪法○召寛禪師咨問
禪要○穆宗遣兩街迎請汾陽業禪師。中
夜説法端坐而逝○敬宗幸興福寺觀叙法
師講經
文宗。詔圭峯密禪師問佛法○宣宗遣使
以師禮召鹽官安禪師。力辭。勅所居爲齊
豐寺○召辯禪師入見問道○懿宗於禁
中延名僧設講座自唱經題手録梵文
○設萬僧齋自升座爲讃唄。長眉僧來應
供。陵空而去
五代唐莊宗。召三聖然禪師問法
大宋太祖。詔沈義倫。以金銀字寫金剛經。
召蘊法師講演○詔超法師等入内誦金字
大藏經○上手金剛經常自讀誦。謂趙普
曰。不欲甲冑之士知之。但言讀兵書○
太宗召赤脚道者入見。問南方禪律如何
化物云云○幸開寶塔問。僧何人。曰塔主。
上曰。朕塔因何卿作主○上問。僧何來。答
曰。廬山臥雲菴。上曰。臥雲深處不朝天○
詔兩街僧録省才進盂蘭盆儀○眞宗召
浮石矩法師講四十二章經○仁宗頂
冠觀音像。以朝百官○勅韶州迎六祖衣
鉢。入京供養○詔左街璉禪師入對化成
殿○召舜禪師入對便殿。賜紫衣銀鉢○
乾元節勅福聖塔院。建大齋。施袈裟○神
宗勅大内設千僧齋。施金剛經袈裟○詔
淨慈本禪師。住京師慧林。入對延和殿○
徽宗嘉州奏。古樹有定僧。詔輿至禁中。曰
我遠法師弟慧持也。上令圖形製讃○欽宗
高宗即位遣八輦。召金山勤禪師。詣行在
説法○高宗幸上竺大士殿。炷香賜萬歳香
山爲大士供○孝宗遣内都監。至徑山問
道於杲禪師○靈山琳法師入見問道○幸
上竺問訥法師歳旦光明懺之旨。賜錢建
十六觀堂。内翰樓鑰作記○勅禁中建内觀
堂。一遵上竺制度○佛生日召上竺訥法
師。領五十僧。入内觀堂行護國金光明三
昧。賜帛五十匹。歳以爲常○召靈隱遠禪
師入對選徳殿○召天竺靈隱徑山及三教
之士。集内觀堂賜齋○召上竺訥法師獨
對選徳殿。問大士靈迹法華經旨○召雁
山中仁禪師入對禁中○幸上竺禮大士。
賜白雲堂印。令三學諸宗並詣白雲堂。公
擧用印○召靈隱光禪師入對。賜號佛照
○召靈隱光禪師入對。進宗門直指○召
雪竇印禪師入見。奏對大説。即日住徑山
○上稱壽皇。召訥法師入内殿注金剛

屢朝拜佛漢武帝幸甘泉宮。禮祭天金人
漢人未知佛
故謂之金人
明帝。拜洛陽聖冡佛舍利塔○呉王孫皓拜
沙門康僧會受戒○梁武帝北面禮遺約
法師受戒○陳武帝率群臣拜佛牙○後
主三命智者。請講仁王經○北魏太祖所
經郡國。見沙門皆致敬○孝文迎洛京諸
像。入宮禮敬○北齊文宣命三藏譯經。帝
躬禮梵文○隋文帝詔延法師升御座。拜跪
受戒○唐高宗迎鳳翔佛骨。入内禮敬○肅
宗禁中立道場。禮敬講讃○代宗鑄金像
成。率百僚致拜○徳宗迎鳳翔佛骨入禁
中禮敬○憲宗迎佛骨入禁中禮敬○懿
宗迎拜佛骨
大宋眞宗上元幸寺觀。百拜已上○徽宗迎
佛牙入内敬禮製讃○孝宗幸上竺大士
殿。問訥法師合拜不合拜。師曰。不拜則各
自稱尊。拜則遞相恭敬。上忻然致拜
天書御製
梁武帝製水陸儀文。於金山修供○亮法師
撰涅槃疏。帝親製序○帝親製涅槃大品淨
名三慧諸經義記○唐太宗奘法師新譯經
論。御製聖教序○高宗御製慈恩寺碑○
武后御製華嚴經序○中宗淨三藏譯經。
御製聖教序○睿宗菩提流志譯寶積經。
御製聖教序○玄宗御注金剛般若經○代
宗不空三藏重譯仁王經御製序○憲宗般
若三藏譯本生心地經御製序○穆宗御
製南山律師讃至今齋
用此讃
宋太宗。天息災三藏譯經。御製聖教序○詔
以御製祕藏詮縁識論搖詠命兩街箋
注。入藏頒行○眞宗法賢三藏譯經。御製聖
教序○御製崇釋論○登封泰山。御製重修
佛像記○詔趙安仁編修太平祥符法寶録
御製序○詔以太宗御製妙覺集入大藏
○御注四十二章經。御注遺教經○右街祕演
請以御製法音集箋注入藏○仁宗御製三
寶讃。賜宰輔譯經院○御製天竺字源序。
賜譯經院○御製景祐法寶録序○高宗幸
太學製文宣王及七十二弟子讃○孝宗御
書靈感觀音之寺。賜上竺山○御書太白名
山。賜天童朴禪師○佛照光禪師住阿育王
山。賜御書妙勝之殿爲舍利殿額○御製
原道論○御製圓覺經。賜徑山印禪師
聖君護法
隋文帝。勅有毀佛天尊像者大逆不道論○
詔諸有佛像碎身遺影所在。官檢送寺莊嚴
時當周武
毀法之後
唐徳宗。京兆尹宇文炫。乞以廢寺爲學舍
材。勅不許○勅寺觀嚴潔。不得容外客居
住○宣宗裴休言。寺觀多爲官僚寓客蹂
踐。詔今後不得在寺居止
宋太祖。詔寺院經周朝未毀者聽存。已
毀寺佛像許移置存留○詔諸郡銅像依舊
存○詔如聞道場。夜集士女無益修持。並
加禁止○太宗謂近臣曰。儒人多薄佛。向
爲中竺佛金剛座令蘇易簡作碑。指佛爲
夷。遂別命爲之○詔嶺南僧置妻孥。所在
長吏深宜戒厲。○眞宗侍讀孫奭請損修
寺度僧。上曰。釋道二門有助世教。安可即
廢○詔京城鬻酒肉者。去寺觀百歩外。酤
市於僧者。重論其罪○臣僚言。愚民侫佛
蠹害國政。上曰。佛教使人遷善。安可禁止
○詔諸寺觀殿階上。不許人民袒露坐臥○
詔新譯頻那夜迦經。葷血爲祀。不許入藏
○祥符勅品官毀辱僧尼。口稱禿字者。勒
停見任。庶民流千里○徽宗宣和勅呉國
公主敬重空門。品官庶民有毀辱僧尼者。
照祥符三年指揮○孝宗鄭國公主出家。勅
品官庶民有毀辱僧尼者。照祥符宣和勅
旨。僧尼犯。官司不得理行。須奏聞取旨
試經度僧
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經度僧。山陰靈隱
僧童大義。誦法華試中第一○肅宗勅白衣
誦經五百紙。賜明經出身爲僧。時僧標試
中第一○代宗勅童行策試經律論三科。給
牒放度○敬宗勅僧背經百五十紙。尼百紙。
許剃度○宣宗勅毎歳度僧。依戒定慧三
學。擇有道性通法門者
梁末帝勅天下僧尼。入京城比試經業
唐末帝誕節度僧。立講經禪定持念文章議
論爲四科
周世宗。勅男子十五誦經百紙女子七十紙。
郡考試聞祠部給牒
宋太祖。詔沙門殿試經律論義十條。全中
者賜紫衣○太宗雍熙詔天下係帳童行並
與剃度。今後讀經及三百紙。方許係帳○
至道詔兩浙福建路。毎寺三百人。歳度一
人。尼百人度一人。誦經百紙。讀經五百紙。
爲合格○眞宗詔釋道歳度十人。特放一
人不試經業○詔天下童行。試經業剃度
○仁宗詔試天下童行誦法華經。中選者
得度。參政宋綬夏竦監試
孝宗。上竺訥僧録。乞行試經度僧
特恩度僧
漢明帝。五岳道士角法不勝。司空劉峻士庶
張子尚後宮陰夫人道士呂惠通等。並求出

隋文帝。勅士庶出家。是歳度僧五十萬○煬
帝詔七日行道。總度千僧
唐太宗正觀元年。度天下僧尼三千人○九
年詔度僧尼三千人。務取徳業精明者○
二十二年。奘法師謂。弘法須人度僧爲要。
乃詔毎寺度五人。凡一萬七千人○玄宗不
空三藏建灌頂壇。度人千萬數○勅毎郡度
眞行童子三人○睿宗普度僧道三萬人○
文宗勅僧尼非正度。許具名申省給牒。時入
申七十萬人
後唐明宗閩王。度僧二萬人
宋太祖長春節。度童行八千人○太宗普度
童子十七萬人○眞宗登封泰山。詔天下寺
觀各度一人。陪位僧道各度弟子一人○
以呉國大長公主出家。詔童子十人度一人
○詔僧道係帳童行普與剃度。是歳度僧尼
二十四萬五千七百七十人。道士女冠七千
一百七十人○仁宗判都省馬亮。請無得收
度眞刑文身者○神宗勅錢唐天竺觀音院。
歳度一人以奉香火
進納度僧
唐肅宗至徳初。宰相裴寃請鬻度牒。謂之
香水錢○聽白衣誦經賜出身。或納錢百
緡請牒剃度
宋神宗。司諫錢公輔言。遇歳饑河決乞鬻
度牒○高宗勅賣四字師號○自治平末。
始賣度牒。舊以黄紙僞爲者多。至是戸部
朱異奏。令僧道用勅綾牒○詹叔義上表。
乞住賣度牒○勅僧道始令納免丁錢。謂
之清閑錢
士夫出家
漢明帝。司空劉峻陰夫人等皆出家
梁武帝。通事舍人劉刕表求出家。賜名
惠地
敬帝。補闕宗殆棄官出家。號無名。有息心
銘行於世○北魏孝文。京兆王太子興表
求出家。賜名僧懿○太后馮氏。出俗爲尼。
居瑤光寺○宣武太后高氏。出俗爲尼。居
瑤光寺○度支尚書裴植母夏侯氏。年七十
出家爲尼。入嵩高山○孝莊太后胡氏。出
俗爲尼。居瑤光寺
唐高祖。釋智岩初爲中郎將。棄官爲僧。異
僧謂之曰。卿八十一出家矣○高宗。武后
生皇子。賜名佛光王。踰月。詔於奘法師寺。
出家落髮○武后初爲宮人。出業感寺爲
尼。高宗見之納後宮○代宗。宰相杜鴻漸
臨終。命朝服加僧伽梨剃鬚髮。別衆而
逝。依沙門法焚軀。○穆宗。幽州節度劉總
剃髮爲僧。封大覺師。賜臘五十○宣宗。初
封光王武宗忌之遁去作沙彌。至鹽官爲
書記。武宗崩。百官迎王即位
梁太祖。呉越王幼子令因爲僧伽同三十
臘○唐莊宗。騎將史銀鎗。悟禪道出家名
契澄
宋眞宗。呉國長公主出家。法名清裕○宰相
旦薨。遺令請大徳施戒。剃髮著三衣火
葬。楊億與其子議。但以三衣置棺中○高
宗。給事中知瀘州馮檝。別僚佐著僧衣。升
座説偈而化
沙門封爵
梁武帝。勅沙門惠超爲壽光殿學士
北魏明元。封沙門法果爲宜城子。加封安
城公。謚靈公
唐太宗。勅沙門智威爲四大師。封朝散大
夫○高宗時勅惠威爲四大師。封朝散大
即法華天宮
二威法師也
武后封法朗九人。爲縣公。賜
袈裟銀龜袋○中宗封萬囘法雲公○勅慧
範封正議大夫。上庸郡公。惠珍九人。並朝散
大夫封縣公○勅惠範加銀青光祿大夫。萬
歳朝散大夫。封縣公。廣清殿中監充功徳
使○睿宗萬囘卒。贈司徒虢國公○法藏法
師卒贈鴻臚卿○玄宗菩提流志卒。贈鴻臚
卿○肅宗沙門道平。爲金吾大將軍。破安
祿山反賊○代宗沙門不空封特進鴻臚卿。
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肅國公。食邑三千
戸。卒贈司空○徳宗沙門圓照充内供奉鴻
臚卿○僖宗沙門妙行誦經見佛大士。賜
號常精進菩薩。爵開國公
宋太宗譯經三藏天息災。試光祿卿。法天施
護。並試鴻臚卿。月給酥酪錢○仁宗譯經
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法護卒○欽宗東京
留守宗澤承制命沙門法道。補宣教郎。參
謀軍事
僧職師號
晋安帝。秦主以僧&MT03037;爲國僧正。法欽爲僧
録○宋文帝勅尼寶賢爲京邑尼僧正○
孝武勅道猷爲新安寺法主○勅道溫爲都
邑僧正○順帝勅法持爲天下僧正
齊高帝詔法頴爲京邑僧主○武帝勅玄暢
法獻爲僧主。分任江南北事
梁武帝詔雲光法師爲大僧正
陳文帝。勅寶瓊爲京邑大僧統○宣帝勅曇
瑗爲國僧正○後主勅惠&MT01184;爲京邑大僧正
○北魏文成勅師賢爲沙門統○勅曇曜爲
昭玄沙門都統
北齊文宣詔高僧法常爲國師○勅曇延法
師爲昭玄上統○置昭玄十統。以沙門法
上爲大統。尊爲國師
隋文帝。勅僧猛爲隋國大統○詔曇遷爲昭
玄大沙門統
唐太宗。詔杜順和尚入見。錫號帝心○武
后勅神秀禪師入京行道。歴三朝皆禮爲國
師○玄宗沙門一行號稱天師○勅辯才爲
朔方管内教授○肅宗召南陽惠忠禪師入
見。號稱國師○代宗詔南岳法照爲國師
○徳宗賜澄觀清涼法師教授和上○憲宗
賜沙門知玄悟達國師○封澄觀大統清涼
國師。○勅沙門端甫録街左僧事。靈邃録右
街僧事○穆宗勅沙門惟英充兩街僧統○
文宗左街僧録内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師
大達法師端甫。右脇而滅○勅沙門雲端充
左右街僧録○宣宗勅靈晏充左右街僧録
○勅知玄法師充三教首座○勅三教首座
辯章充左街僧録。僧徹充右街僧録○懿宗
延慶節勅左街僧録惠照大師清蘭。右街僧
録明徹大師彦楚。講論佛法○勅沙門覺暉
充左右街副僧録
漢呉越王錢俶。奉沙門徳韶爲國師
宋太宗呉越國僧統賛寧入見。賜號通惠大
師○眞直史館編修賛寧遷右街僧録○
賜四明延慶知禮法智大師○賜天台東山
本如神照大師○仁宗賜三藏法護普明慈
覺傳梵大師○神宗天竺海月大師惠辯補
都師○高宗賜法道寶覺圓通法濟大師○
賜徑山宗杲大惠禪師○孝宗賜靈山子琳
慈受大師○賜上竺若訥右街僧録○賜上
竺若訥左街僧録慧光法師○賜靈隱惠遠
佛海禪師○賜靈隱徳光佛照禪師
不拜君父
晋成帝。相國庾氷議。令沙門盡敬王者。何
充抗論不行○安帝。桓玄議。令沙門盡敬
王者。廬山遠法師抗辨不行
宋孝武。制沙門盡敬君上。前廢帝制停致

隋煬帝。詔沙門道士致敬王者。沙門明瞻抗
詔。謂僧無敬俗之典。遂寢
唐太宗。詔僧道致敬父母。逾年停致敬○
高宗。勅僧道無得受父母尊長拜○玄宗。
勅僧道致敬父母。逾月罷致敬
不稱臣僧
齊武帝。沙門僧鍾見上稱貧道。上以問王
儉。對曰。晋宋以來多稱貧道。而使預座
唐肅宗。勅僧尼朝會表奏毋得稱臣禮記。儒
有上不臣
天子下不事諸侯。漢王
儒仲見光武稱名不臣
崇禮高行
宋明帝。詔猛法師月給錢三萬車輿吏力。僧
瑾賜法技一部
梁武帝。惠約法師毎入朝。必設特榻。帝座
居其側○勅法雲法師爲大僧正。官給吏

陳宣帝。詔割始豐縣調。以奉顗禪師
隋文帝。靈藏律師居大興善寺。勅左右僕
射兩旦參問起居○曇延法師升御座南
面授法
唐太宗。四祖道信禪師四徴不起。就賜珍
繒。以旌其道○代宗。詔徑山欽禪師入見。
賜號國一。勅杭州長吏。月至候問
宋太祖。呉越僧統賛寧入見。一日七宣。賜號
通慧
沙門著書
梁武帝。沙門慧皎撰高僧傳十四卷起漢永
平盡梁天監。開徳業爲十科
隋文帝。翻經學士費長房。進開皇三寶録
唐高宗。沙門道宣撰續高僧傳三十卷。起梁
天監盡唐正觀○沙門道世撰法苑珠林一
百卷。總括大藏分門類事○徳宗。湖州刺史
于頔進沙門皎然杼山詩集。藏於御書殿
梁末帝。沙門歸序進經論會要。詔入大藏。
賜演教大師
晋天福沙門可洪。進大藏經音義四百八十

周世宗。沙門義楚進釋氏六帖勅付史館。
賜紫衣縑幣
宋太祖。呉越壽禪師著宗鏡録一百卷○沙
門文勝奉勅修大藏隨函索隱六百六十卷
○太宗翰林李昉等。進太平廣記。其間録佛
法者三十卷○通慧大師賛寧進續高僧傳
三十卷。起唐正觀。勅入大藏。又撰鷲嶺聖
賢録五十卷。僧史略三卷○眞宗。沙門道原
進景徳傳燈録三十卷○譯經潤文官趙安
仁。修藏經録二十一卷。賜名大中祥符法寶
録○沙門道誠著釋氏要覽三卷○益州進
沙門仁賛釋氏會要四十卷○仁宗。三藏惟
淨進新譯經音義七十卷○三藏惟淨。進新
譯大藏目録二帙。賜名天聖譯教録。賜光梵
大師紫衣○參政王隨進刪修景徳傳燈録
十五卷○駙馬都尉李遵勗廣傳燈爲三十
卷。賜名天聖廣燈録○沙門契嵩進輔教編
定祖圖正宗記。勅入大藏。賜明教大師紫衣
縑幣○徽宗。沙門惟白進續燈録。勅入大
藏。賜佛國禪師金襴衣○尚書王古閲大
藏撰法寶標目八卷○石門惠洪撰禪林僧
寶傳三十卷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一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二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門志磐撰 
歴代會要志第十九之二
    宿命前身 放生禁殺 祈禱災異
    國朝典故 諸國朝
宿命前身
晋武帝。羊祐前身造武當山寺。今供給偏重。
云云
梁武帝。岳陽王蕭察鎭越。知前身是許詢
與曇彦造塔。云云
北齊文宣。使人乘駝出城。奄然如夢。至山
腹寺取經函。群沙彌曰。高洋駝來。引見老
僧。問曰。高洋作天子何如。云云
唐太宗。威禪師前身是陳徐陵。聽智者
經立五願。後生縉雲朱氏。投章安爲師○
栽松道者。託生周氏女。遇四祖出家。是爲
五祖忍○玄宗。房琯與道士邢和璞過夏。
入廢寺使人掘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徳與
永禪師書。悦然悟前身爲永○沙門法秀
有異僧引入終南山。見朱門榜曰回向。老
宿指宮房曰。此唐天子舊室。命侍者取玉
簫曰。向居此好聲樂。謫爲人間主
○徳宗。西川節度韋臯初生。有梵僧曰。此
諸葛武侯後身
○憲宗。齊君佐梵僧與一棗食之。即悟前
身是講經僧。乃投靈隱出家名鑑空
○僖宗。知玄國師見一珠入左股痛甚。上
有晁錯二字。玄知宿業即右脇而逝。世稱
玄是袁盎後身云云
宋仁宗。參政張方平出知滁州。至僧舍見
楞伽經。手迹宛然。知前身爲書經僧○宰
相曾公亮。前身是禪門青草堂○頴州官妓。
口作蓮華香。蜀僧曰。此女前爲尼。誦法華
三十年○哲宗。蘇軾前身五祖戒禪師
○放生禁殺
隋文帝。詔天下正五九月及六齋日。不得
殺生命○智者禪師至岳州講金光明經。
化一郡五縣。一千餘所咸捨漁
梁武帝。勅太醫不得以生類爲藥。郊廟
牲牷。皆代以麪。宗廟用蔬菓
北魏獻文。勅祭天地宗社勿用牲。歳活七
萬五千牲命
北齊文宣。受戒不食肉。禁境内屠殺
唐高祖。詔正五九及月十齋日。不得行刑屠
釣○武后。勅斷天下屠釣○肅宗。詔天下
立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顏眞卿撰碑
宋太祖。詔民間二月至九月。不許採捕彈
射。著於令○眞宗。詔天下州郡放生池悉
與興復。無池之處沿江淮州郡近城五里。並
禁漁捕○諸曁令潘華。依普賢懺法不令
捕江湖間魚。及奉詔還闕。夢魚爲人形者
數萬。號哭沸天。皆云長者去矣。吾輩不免
烹矣。云云 ○天竺慈雲法師奏請西湖爲
放生池。毎歳四月八日。郡人會湖上縱魚
鳥。爲主上祝壽。仁宗。四明延慶法智法師。
毎歳佛生日放魚鳥祝聖壽。郡以上聞。勅
樞密劉筠撰碑立於寺門
祈禱災異
晋簡文。有烏巣太極殿。召尼道容授八關
齋戒。烏運巣而去○妖星爲變。召沙門法
曠行懺。星爲之沒○孝武。西天渉公至長
安。常呪龍致雨。秦主尊事之
齊武帝不豫。召諸沙門祈佛。感天香滿殿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