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歴代三寶紀 (No. 2034_ 費長房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雜心十一卷上四論同本
別譯廣略異
  解脱道論十三卷
婆須蜜論十卷  立世阿毘曇十
法勝阿毘曇七卷  阿毘曇心五卷
阿毘曇心四卷上二論同本
別譯廣略異
  四諦論四卷
三法度論三卷
  金七十論二卷
倶舍論偈一卷  明了論一卷
遺教論一卷
小乘阿毘曇失譯録第六十部二十七卷
衆事分阿毘曇十二卷  三彌底論四卷
甘露味阿毘曇二卷  分別功徳論三卷
辟支佛因縁論一卷  六足阿毘曇一卷
十六無漏心解一卷  十報法三統略一卷
斷十二因縁解一卷  旨解一卷
歴代三寶紀卷第十



歴代三寶記卷第十五
上開皇三寶録表
臣房言。臣聞有功於國史録其勳。有政於民
碑傳其徳。況如來大聖化洽無窮而不垂美。
百王流芳千載者也。臣竊尋覽。自漢魏已來
代有翻譯。而録目星散經多失源。世罕綴修
時致間絶。縁此佛以正法付囑國王。是知教
興寄在帝主。伏惟陛下應運秉圖。受如來
記。紹輪王業。統閻浮提。愍世間昏開慧日
照。廣緝經像大啓伽藍。闡解脱之門。導天人
之路。建善舟檝濟拔蒼生。斯實曠古一代盛
歟。豈臣庸微輕敢妄述。但昔毀廢臣在染衣。
今日興隆還參法侶。時事所接頗預見聞。因
綱歴世佛法縁起。始自&T073115;周莊王甲午佛
誕西域後漢明皇永平丁卯經度東歳。迄今
開皇太歳丁巳。歴一千二百七十四載。其間
靈瑞帝主名僧代別。顯彰名開皇三寶録。凡
十五卷。庶法無隱冀經有弘。不任下情惶悚
戰懼。輕冒奉表上録以聞。伏願天慈垂神降
省謹言
開皇三寶録總目序
開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大興善寺翻
經學士臣成都費長房上
竊惟三寶所資四生蒙潤而世有興毀。致人
自昇沈。興則福業恒感天堂輪王人主。毀則
罪報常受地獄餓鬼畜生。論益物深無過於
法。何者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
法。故勝天王般若經云。若供養法即供養佛。
是知法教津流乃傳萬代。佛僧開導止利一
時。故賢劫之興千佛同其化。脩短之壽四聖異
其年。雖復住世延促有殊。取其宣揚弘法無
別。莫不煎熬愛海濟含識以趣涅槃。鏨鑿慢
山度蒼生以會般若。然般若玄寂。非因聲難
以通。聲必託形。不藉相無由顯。所以境稱忍
刹。總百億之須彌。世號娑婆。統三千之國土。
區分三界五濁之穢土沙。形別六道二乘之鄙
羊鹿。大聖慈愍俯降迦毘。丈六金容應王宮
之裏。三十二相炳太子之身。十九出家三十
成道。四十九載處在世間。假以言音方便演
暢。無染之法金口自宣。一音敷揚萬類各解。
機縁匪一教有塵沙。阿難總持渧無遺失。譬
別器水瀉之異瓶。雙樹入般涅槃。迦葉王城
結集一千羅漢迭察迭書。著之葉皮布乎天
竺。五百中國各共奉持。十六大王皆同擁護。
後漢之始方屆脂那。帝世交參十有六代。翻
彼域語作此方言。相承迄今五百餘祀。古舊
二録條目殘亡。士行道安創維其缺。爾來間
有祖述不同。各紀一方互存所見。三隅致隔
故多失疑。又齊周陳並皆翻譯。弗刊録目靡
所遵承。兼値毀焚絶無依據。頼我皇帝維地
柱天。澄靜二儀廓清六合。庭來萬國化攝九
州。異出遺文莫不皆萃。臣幸有遇屬此休時。
忝預譯經禀受佛語。執筆暇隙寢食敢忘。十
餘年來。詢訪舊老。搜討方獲。雖粗緝綴猶慮
未周。廣究博尋求敬俟來俊。今之所撰集。
略准三書以爲指南。顯茲三寶。佛生年瑞依
周夜明。經度時祥承漢宵夢。僧之元始城塹
棟梁。毘賛光輝崇於慧晈。其外傍採隱居歴
年國志典墳僧祐集記諸史傳等僅數十家。
擿彼翠零成斯紀翮。扇之千載風於百王。
共秉智炬之光。照時昏暗。同傳法流之潤。洽
世燋枯。闡我皇猷導開厥始。昔結集之首。並
指在某國城。今宣譯之功。理須各宗時代。故
此録體率擧號。稱爲漢魏呉及大隋録也。失
譯疑僞。依舊注之人。以年爲先。經隨大而次。
有重列者。猶約世分總其華戎。黒白道俗
合有一百九十七人。都所出經律戒論傳。二
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位而
分之爲十五軸。一卷總目。兩卷入藏。三卷帝
年。九卷代録。代録編鑒經翻譯之少多。帝年
張知佛在世之遐邇。入藏別識教小大之淺
深。昔&T073115;潜之鼎出現。彰漢室之將隆。近周毀
之法重興。顯大隋之永泰。佛日再照。起自大
興之初。經論冥歸。發乎開皇之始。事扶理契。
合此會昌。述紀所由。因斯而作。所以外題稱
曰開皇三寶録云。其卷内甄爲歴代紀
開皇三寶紀卷第一  帝年上周秦
合二十六主四百八十一年
周 莊王     十五年今*止取六年入
九年佛生
  僖王     五年
惠王     二十五年
襄王     三十三年
傾王     六年
匡王     六年四年佛
入涅槃
定王     二十一年
簡王     十四年
靈王     二十七年
景王     二十五年
敬王    四十三年二十六年。阿育王
起八萬四千寶塔
元王     八年
眞定王    二十八年
孝王     十五年
列王   二十四年
元安王    二十六年
夷*列王    七年
顯聖王    四十八年
順靜王    六年
&T049543;王     五十九年
秦 昭襄王    五年
  孝文王    一年
莊襄王    三年
始皇帝    三十七年
二世皇帝   三年
始皇帝子   四十六
開皇三寶録卷第二帝年前漢
次新後漢
合二十六主四百一十四年

 高帝     十二年都長
  惠帝     七年
呂后攝    八年
文帝     二十三年
景帝     十六年
武帝     五十四年
昭帝     十三年
宣帝     二十五年
元帝     十六年
成帝     二十六年
哀帝     六年
平帝     五年
新 王莽     十七年治長
  更始帝    二年亦長

 光武帝    二十三年
  明帝     十八年十年
譯經
章帝     十三年
和帝     十七年
殤帝     一年
安帝     十九年
順帝     十九年
沖帝     一年
質帝     一年
桓帝     二十一年
靈帝     二十二年
獻帝     三十年
開皇三寶録卷第三帝年下魏晋宋
齊梁周大隋
合四十五主三百八十一年
魏 文帝     七年都雒
  明帝     十三年
齊王     十四年
高貴郷公   六年
元帝     五年
西
 武帝     二十六年都雒
  惠帝     十六年
懷帝     六年
愍帝     四年都長

 元帝     六年都建
  明帝     三年
成帝     十七年
康帝     二年
穆帝     十七年
哀帝     四年
海西公    五年
簡文帝    二年
孝武帝    二十四年
安帝     二十二年
恭帝     一年
宋 武帝     三年都建
  前廢帝    一年
文帝     三十年
孝武帝    九年
中廢帝    一年
明帝     八年
後廢帝    五年
順帝     二年
齊 高帝     五年都建
  武帝     十年
廢帝     半年
新安王    半年
明帝     四年
東昏侯    二年
南康王    一年
梁 武帝     四十八年都建
  簡文帝    二年
孝元帝    四年都江
西
 齊王     二年都長
周 略陽王    二年都長
  明帝     三年
武帝     十八年
宣帝     二年
靜帝     十年

 開皇來    十七年都大
開皇三寶録卷第四譯經
後漢
總一十二人
三百五十九部五百七
十五卷

沙門迦葉摩騰  一部一卷
  沙門竺法蘭   五部
卷經
沙門安世高   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
七卷經律
沙門支婁迦讖  二十一部六十三
卷經
優婆塞都尉安玄 二部三卷
沙門竺佛朔   二部三卷
沙門支曜    十一部十二卷
沙門康巨    一部一卷
清信士嚴佛調  七部十卷
沙門康孟詳   六部九卷
沙門釋曇果   一部二卷
沙門竺大力   一部二卷
諸失譯經   一百二十五部二百五十
九卷經呪
開皇三寶録卷第五譯經
魏呉
總道俗一十人
合*三百七十一部。五百六卷
魏沙門曇柯迦羅  一部一卷
  沙門康僧鎧   二部四卷
沙門曇帝    一部一卷
羯磨
沙門白延    六部八卷
沙門支彊梁接  一部六卷
沙門安法賢   二部五卷
呉沙門維祇難   二部六卷
  沙門竺律炎   三部三卷
優婆塞支謙   一百二十九部一百五十
二卷經
沙門康僧會   一十四部二十九卷
經及注
諸失譯經    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
一卷經
開皇三寶録卷第六譯經
西晋
總道俗一十三人
合四百五十部。七百一十七卷
西
沙門竺法護   二百一十部三百九十
四卷經戒
  沙門畺梁婁至  一部一卷
沙門安法欽   五部一十二
卷經
沙門無羅叉   一部二十
卷經
清信士聶承遠  三部四卷
沙門竺叔蘭   二部五卷
承遠子清信士道眞 五十四部六十六卷
經及目録
沙門白法祖   二十三部二十五
卷經
沙門釋法立   四部十三
卷經
優婆塞衞士度  一部二卷
沙門支敏度   二部十三
卷經
沙門釋法炬   一百三十二部一百四十
二卷經
沙門支法度   四部五卷
失譯經    八部一十五
開皇三寶録卷第七譯經
東晋
總道俗二十七人
合二百六十七部。五百六十四卷

沙門帛尸梨蜜多羅 三部十一卷
  沙門支道根   二部七卷
沙門康法邃   一部七卷
沙門竺曇無蘭  一百一十部一百一十二
卷經呪戒
沙門康道和   一部三卷
沙門迦留陀伽  一部一卷
沙門僧伽提婆  五部一百一十
七卷經論
沙門卑摩羅叉  二部五卷律
雜事
沙門曇摩    一部二卷
律要
沙門佛馱跋陀羅 一十五部一百一十五
卷經戒論
沙門釋法顯   六部二十四卷
經戒論傳
沙門祇多蜜   二十五部四十六
卷經
外國居士竺難提 二部三卷
沙門釋法力   一部一卷
沙門釋嵩公   三部三卷
沙門釋退公   一部一卷
沙門釋法勇   一部一卷
沙門釋慧遠   十四部二十五
卷論讃
沙門釋僧敷   一部一卷
沙門釋曇詵   二部六卷
注論
沙門支道林   七部七卷論
旨歸
沙門竺僧度   一部一卷
旨歸
沙門釋道祖   四部四卷
目録
沙門支敏度   一部一卷
都録
沙門康法暢   一部一卷
沙門竺法濟   一部一卷
沙門釋曇微   二部二卷論
旨歸
諸失譯經    五十三部五十
卷經呪
開皇三寶録卷第八譯經
二秦
總一十六人
合一百六十三部。九百*一十四卷

沙門曇摩持   二部二卷戒
壇文
  沙門釋慧常   一部一卷
沙門曇摩蜱   一部五卷
沙門鳩摩羅佛提 一部二卷
沙門曇摩難提  五部一百一十四
卷經論集
沙門僧伽跋澄  三部二十
卷經
沙門僧伽提婆  三部五十卷阿
毘曇等
沙門釋道安   二十四部二十八卷經
注及解志録

沙門竺佛念   一十三部八十六
卷經論
  沙門曇摩耶舍  二部二十三卷
經阿毘曇
沙門弗若多羅  一部五十八
卷律
沙門鳩摩羅什  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
卷經論
沙門佛馱耶舍  四部六十九卷
經律戒
沙門釋僧叡   一部一卷經
録目
沙門釋僧肇   四部四卷
沙門釋道恒   一部一卷
開皇三寶録卷第九譯經乞伏西秦沮渠
北涼元魏高齊陳氏
總二十
七人
二百四部九百*一
七卷
乞伏
西秦
沙門聖堅  十四部二十一
卷經
  諸失譯經   八部十一
卷經
沮渠
北涼
沙門釋道龔   二部十二
卷經
  沙門釋法衆   一部四卷
沙門僧伽陀   一部二卷
沙門曇摩讖   二十*四部一百五十
一卷經戒
安陽侯沮渠京聲 一部二卷
禪法
沙門浮陀跋摩  一部六十卷
阿毘曇
沙門釋智猛   一部二十
卷經
沙門釋曇覺   一部十五
卷經
諸失譯經    五部一十七卷
經佛名
元魏
北臺
沙門釋曇曜   二部四卷
經傳
  沙門吉迦夜   三部二十五
卷經
沙門釋曇辯   一部一卷
元魏
南京
沙門曇摩留支 三部八卷
  沙門菩提留支  三十九部一百二十
七卷經論
沙門釋法場   一部一卷
沙門釋曇靖   一部二卷
沙門勒那婆提  六部二十
卷經論
沙門佛陀扇多  十部十一卷
經論
元魏
鄴都
優婆塞瞿曇般若留支 十五部八十*四卷
經戒
  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 三部七卷
期城郡太守楊衒之 一部五卷
寺記
清信士李廓   一部一卷
經録

沙門那連提耶舍  七部十卷
經論
  優婆塞萬天懿  一部一卷

沙門倶那羅陀   四十五部二百三十二卷
經論疏傳語
  王子月婆首那  一部七卷








沙門須菩提   一部八卷
開皇三寶録卷第十譯經
總二十三人。
合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
  宋沙門佛陀什  三部三十六卷
律戒羯磨
沙門釋智嚴   一十四部*二十六
卷經
沙門釋寶雲   四部一十五
卷經
沙門釋慧嚴   一部三十六
卷經
沙門伊葉波羅  一部十卷阿
毘曇
沙門求那跋摩  七部四十八卷
經論記
沙門僧伽跋摩  五部二十七卷阿
毘曇集偈
沙門求那跋陀羅 七十八部一百六十一
卷經集譬喩
沙門曇摩蜜多  一十部一十二
卷經
沙門畺良耶舍  二部二卷
沙門曇無竭  二部六卷
安陽侯沮渠京聲 三十五部三十六
卷經
沙門功徳直   二部七卷
沙門釋慧簡   二十五部二十五
卷經
沙門釋僧璩   一部二卷
羯磨
沙門釋法頴   三部三卷戒
本羯磨
沙門竺法眷   六部二十九
卷經
沙門釋翔公   一部二卷
沙門釋道嚴   二部三卷
沙門釋勇公   四部四卷
沙門釋法海   二部二卷
沙門釋先公   一部一卷
沙門釋道儼   一部二卷
開皇三寶録卷第十一齊梁周
釋經
總五十一人。
合一百六十九部。一千三百二十六卷
  齊沙門曇摩伽陀耶舍 一部一卷
沙門摩訶乘   二部二卷
經律
沙門僧伽跋陀羅 一部一十八
卷律
沙門釋法意   二部二卷
沙門求那毘地  三部
卷經
沙門釋法度   二部二卷
沙門釋法願   二部二卷
沙門釋王宗  二部七卷經
及録目
沙門釋曇景   二部四卷
沙門釋法尼   一部二卷
沙門釋道政   一部一卷
沙門釋道備   五部五卷
經偈
竟陵文宣王蕭子良 一十七部二百五十
九卷經抄
常侍庾頡    一部一卷
沙門釋超度   一部七卷
律例
沙門釋法化   一部一卷
沙門釋法瑗   一部三卷
注經
沙門釋慧基   一部一卷
注經
文宣王記室王巾 一部*一十卷
僧史
  梁沙門尼僧法  二十一部三十五
卷經
沙門釋僧盛   一部一卷
戒法
沙門釋妙光   一部一卷
沙門釋僧祐   一十四部六十三卷
集記傳
沙門釋道歡   一部一卷
沙門曼陀羅   三部一十一
卷經
沙門僧伽婆羅  一十一部三十八卷
經論傳
清信士木道賢  一部一卷
王子月婆首那  一部一卷
沙門眞諦    一十六部四十六卷
經論疏記
沙門釋僧旻   一部八十八
卷經抄
沙門釋僧紹   一部四卷
録目
沙門釋寶唱   八部一百七
卷雜録
沙門釋法朗   一部七十二
卷注經
沙門釋智藏   一部八十卷
義林
武皇帝蕭衍   一部五十卷
注經
沙門釋慧令   一部十二卷
經抄
沙門釋慧晈   一部十四卷
僧傳
優婆塞袁曇允  一部二十卷
論抄
簡文帝蕭網   一部二百卷
法集
湘東王文學虞孝敬 一部三十卷
典博要
  周沙門釋曇顯  二部二十三
卷經要
沙門攘那跋陀  一部一卷
沙門達摩留支  一部二十卷
梵天文
沙門闍那耶舍  六部一十七
卷經
沙門耶舍崛多  三部八卷
沙門闍那崛多  四部五卷
沙門釋僧&MT02188;  二部二卷
沙門釋慧善   一部八卷
沙門釋忘名   十二部十二卷
論銘傳
沙門釋淨藹   一部十一卷
三寶集
沙門釋道安   一部一卷
開皇三寶録卷第十二譯經
大隋
總一十九人
合七十五部 四百六十二卷

洋川郡守曇法智 一部一卷
  沙門毘尼多留支 二部二卷
沙門那連提耶舍 八部二十八
卷經
沙門釋僧就   一部六十
卷經
沙門闍那崛多  三十一部一百六十
五卷經
沙門釋法上   三部二十三卷
數及論録
沙門釋靈祐  八部三十卷
論記
沙門釋信行  二部三十五卷
三階集
沙門釋法經   一部七卷
録目
沙門釋寶貴   一部八卷
沙門釋僧粲   一部一卷
沙門釋僧琨   一部三十
雜論
沙門釋彦琮   六部九卷論
傳録
沙門釋慧影   四部二十七卷智
解及論
廣州司馬郭誼  一部二卷
儒林郎侯君素  一部十卷
晋王府祭酒徐同卿 一部*二卷
翻經學士劉憑  一部一卷内
數術
勅有司撰    一部十卷衆經法
開皇三寶録卷第十三大乘録
入藏目
五百五十一部
一千五百八十六卷

修多羅有譯一  二百三十四部八百八
十五卷
  修多羅失譯二  三百三十五部四百
二卷
毘尼有譯三   一十九部四十
毘尼失譯四   一十二部一十
四卷
阿毘曇有譯五  四十九部二百三
十八卷
阿毘曇失譯六  二部
開皇三寶録卷第十四乘録
入藏目
*五百二十五
一千七百
一十二卷

修多羅有譯一  一百八部五百二
十七卷
  修多羅失譯二  三百一十七部四百八
十二卷
毘尼有譯三   三十九部二百八
十五卷
毘尼失譯四   三十一部六十
七卷
阿毘曇有譯五  二十一部三百五
十*一卷
阿毘曇失譯六  十部二十
七卷
  右開皇三寶録一十四卷總目訖此通
一十五卷。其後十三十
四大小乘入藏目録合
一千七十六部。三千二百九十二卷
衆經別録二卷未詳作者
似宋時述
大乘經録第一卷上
總四百三十八部。九百一十四卷。右三百七
十部。七百七十九卷
三乘通教録二 右五十一部九十七卷
三乘中大乘録三 右一十七部。三十八卷
小乘經録第四卷下
總六百五十一部。一千六百八十二卷。右四
百三十六部。六百一十卷
第五篇目本闕
大小乘不判録六 右一百七十四部。一百八
十四卷
疑經録七 右一十七部。二十卷
律録八 右一十二部。一百九十五卷
數録九 右六部。一百二十一卷
論録十 右六部。一百五十二卷
都兩卷十篇。一千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
六卷
出三藏集記録 齊建武年律師僧祐撰
新集撰出經論録一 四百二十部一千八
百一卷
新集撰出經縁録二 三十四部二百九
十四卷
新集序四部律録三 十四部一百八十卷
新集安公古異經録四 九十二部九十二卷
新集安公失譯經録五 一百四十一部一百
四十六卷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録六 五十九部七十九

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録七 二十四部二十四

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録八 一千三百六部
一千五百七十卷
新集抄經録九  四十六部三百五十二卷
新集安公疑經録十  二十六部三十卷
新集疑經僞撰雜録十一  二十部二十六

新集安公注及雜志十二 二十四部二十
八卷
都十二件合二千一百六十二部四千三百
二十八卷
魏世衆經録目 永熙年勅舍人李廓撰
大乘經目録一 二百一十四部
大乘論目録二 二十九部
大乘經子注目録三 一十二部
大乘未譯經論目録四 三十三部
小乘經律目録五 六十九部
小乘論目録六 二部
有目未得經目録七 一十六部
非眞經目録八 六十二部
非眞論目録九 四部
全非經愚人妄稱目録十 十一部
都十件經律論眞僞四百二十七部二千五十
三卷
齊世衆經目録  武平年沙門統法上撰
雜藏録一 二百九十一部八百七十四卷
修多羅録二 一百七十九部三百三十卷
毘尼録三     一十九部二百五
十六卷
阿毘曇録四    五十部四百二
十一卷
別録五      三十七部七十
四卷
衆經抄録六    一百二十七部一百三
十七卷
集録七      三十三部一百四
十七卷
人作録八     五十一部一百
六卷
都八件經律論眞僞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
三十四卷
梁世衆經目録 天監十七年勅沙門寶唱撰
衆經目録卷第一
凡二百六十二部六百七
十四卷
  有譯人多卷經一 六十九部四百六
十七卷
無譯人多卷經二 五部一十
九卷
有譯人一卷經三 九十部九十
無譯人一卷經四 九十八部九十
八卷
衆經目録卷第二
凡二百八十五部四百卷
  有譯人多卷一  一十七部一百二
十卷
無譯人多卷二  五部一十
七卷
有譯人一卷三  五十部五十
無譯人一卷四  二百一十三部二百一
十三卷
衆經目録卷第三 凡三百六十二部一千六
百八十二卷
  先異譯經一   四十五部多卷二百七
十九
三十八部一卷三十
八卷
禪經二     九部多卷三十
八卷
三十一部一卷三十
一卷
戒律三     六十八部二百七
十五卷
疑經四     六十二部六十
七卷
注經五     四十部二百四
十六卷
數論六     三十一部三百六
十七卷
義記七     三十八部三百四
十一卷
衆經目録卷第四 凡一百二十九部九百八
十五卷
  隨事別名一   一十三部四百一
十三卷
隨事共名二   三十五部四百七
十卷
譬喩三     一十*五部三十
六卷
佛名四     一十四部一十
九卷
神呪五     四十七部四十
七卷
總四卷都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三
千七百四十一卷
大隋衆經目録 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所法
經等二十大徳撰
大乘修多羅藏録一
合七百八十四部一
千七百一十八卷
  衆經一譯分 合一百三十三部四百二
十一卷
衆經異譯分 合一百九十五部五百三
十二卷
衆經失譯分 合一百三十四部二百七
十五卷
衆經別生分 合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
十四卷
衆經疑惑分 合二十一部三十
衆經僞妄分 合八十部一百九
十六卷
小乘修多羅藏録二
合八百四十二部一千
二百一卷
  衆經一譯分 合七十二部二百九
十二卷
衆經異譯分 合一百部二百七
十卷
衆經失譯分 合二百五十部二百七
十二卷
衆經別生分 合三百四十*一部三百四
十六卷
衆經疑惑分 合二十九部三十
一卷
衆經僞妄分 合五十三部九十
三卷
大乘毘尼藏録三
合五十部八十三卷
  衆律一譯分 合十二部三十
二卷
衆律異譯分 合七部
衆律失譯分 合十二部一十
四卷
衆律別生分 合十六部一十
六卷
衆律疑惑分 合一部
衆律僞妄分 合二部十一
小乘毘尼藏録四
合六十二部三百八十
一卷
  衆律一譯分 合一十五部一百九
十八卷
衆律異譯分 合八部一百二
十六卷
衆律失譯分 合二十九部三十
五卷
衆律別生分 合六部
衆律疑惑分 合二部
衆律僞妄分 合三部
大乘阿毘曇藏五
合六十八部二百八十一

  衆論一譯分 合四十二部二百
六卷
衆論異譯分 合八部五十
二卷
衆論失譯分 合一部
衆論別生分 合一十五部一十
九卷
衆論疑惑分 合一部
衆論僞妄分 合一部
小乘阿毘曇藏六
合一百一十六部四百八
十二卷
  衆論一譯分 合一十四部二百七
十六卷
衆論異譯分 合八部六十
六卷
衆論失譯分 合五部二十
二卷
衆論別生分 合八十六部一百
七卷
衆論疑惑分 合一部
衆論僞妄分 合二部
佛滅度後抄集録七
合一百四十四部六百
二十七卷
  西域聖賢抄集分 合四十八部一百一
十九卷
此方諸徳抄集分 合九十六部五百
八卷
佛滅度後傳記録八
 合六十八部一百八
十五卷
  西域聖賢傳記分 合一十三部三十
此方諸徳傳記分 合五十五部一百五
十五卷
佛滅度後著述録九
合一百一十九部一百
三十四卷
  西域聖賢著述分 合一十五部一十
九卷
此方諸徳著述分 合一百四部一百一
十五卷
  右九録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
一十卷
前六家録搜尋並見故列諸家體用
如右 右録一卷似是秦時釋利防
等所齎來經目録
漢時佛經目録一卷似是伽葉摩騰創譯四
十二章經目即撰録
朱士行漢録一卷
舊録一卷前漢劉向搜集
藏書所見經録
釋道安録一卷
 聶道眞録一卷
釋僧叡二秦録一卷
 朱士行漢録一卷
竺道祖衆經録四卷魏世呉世晋
雜録河西僞録
竺法護録一卷*晋
 支敏度録一卷
又都録一卷 釋王宗録二卷前齊
釋弘充録一卷 釋道慧宋齊録一卷
釋道憑録一卷  釋正度録一卷
王車騎録一卷  始興録一卷
廬山録一卷 趙録一卷似是趙時未見
經致疑姓氏
岑號録一卷 菩提流支録一卷
釋僧紹華林佛殿録四卷 梁天監十四年勅
沙門釋僧紹撰
靈裕法師譯經録一卷 衆經都録八卷似是
總合
諸家未
詳作者
  右二十四家録檢傳記有目。並未嘗見
故列之於後。使傳萬世
歴代三寶紀卷第十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