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緇門警訓 (No. 2023_ 如巹續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石相似。便可食肉。若喫酒如喫屎尿相似。便
可飮酒。若見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
淫。若見已財他財如糞土相似。便可侵盜。饒
爾錬得到此田地。亦未可順汝意在。直待證
無量聖身。始可行世間逆順事。古聖施設豈
有他心。只爲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賺他向
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廣行遮護。千經所説
萬論所陳。若不去淫斷一切清淨種。若不去
酒斷一切智慧種。若不去盜斷一切福徳種。
若不去肉斷一切慈悲種。三世諸佛同口敷
宣。天下禪宗一音演暢。如何後學略不聽從。
自毀正因反行魔説。只爲宿熏業種生遇邪
師。善力易消惡根難拔。豈不見。古聖道見一
魔事如萬箭攅心。聞一魔聲如千錐箚耳。速
須遠離不可見聞各自究心。愼莫容易
  八溢聖解脱門
禮佛者。敬佛之徳也。念佛者。感佛之恩也。持
戒者。行佛之行也。看經者。明佛之理也。坐禪
者。達佛之境也。參禪者。合佛之心也。得悟
者。證佛之道也。説法者。滿佛之願也。實際
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然此八
事猶如四方四隅闕一不可。前聖後聖其揆一
也。六波羅蜜亦須兼行。六祖云。執空之人滯
在一隅。謂不立文字自迷猶可。又謗佛經罪
障深重。可不戒哉
  大智照律師比丘正名
梵語苾芻華言乞士。内則乞法以治性。外則
丐食以資身。父母人之至親。最先割捨。鬚&MT05516;
世之所重。盡以剃除。富溢七珍棄之猶同於
草芥。貴尊一品視之何啻於煙雲。極厭無常
深窮有本。欲高其志必降其身。執錫有類於
枯藜。&T016254;鉢何殊於破器。肩披壞服即是弊袍
肘串絡嚢便同席袋。清淨活命已沾八聖道
中。儉約修身即預四依行内。九州四海都爲
游處之方。樹下塚間悉是棲遲之處。攀三乘
之逸駕。蹈諸佛之遺踪。禀聖教以無違眞佛
弟子。遇世縁而不易實大丈夫。可以戰退魔
軍。揮開塵網。受萬金之勝供。諒亦堪消。爲四
生之福田。信非虚託。乞士爲義期。斯之謂

  捨縁銘
追遠報恩棄儒從釋。刮磨舊習洗滌世縁。截
斷衆流壁立千仞。文章筆硯盡把焚除。雪月
風花無勞嘲詠。酒殽財色更莫回頭。聲利榮
華豈須著眼。末流狂妄正法澆漓。但欲變形
何嘗渉道。雖云捨俗俗習不除。盡説出塵塵
縁不斷。纔親講肆擬作闍黎。未入叢林望爲
長老。避溺投火豈覺盲癡。却歩求前實爲顛
倒。釋心儒服代不乏人。釋服儒心世途目撃。
律防麁暴禪息妄縁。深究苦空常思厭離邪
師惡友畏若豺狼。善導良朋親如父母。低心
似地緘口如愚。摧挫我人消停意氣。端居靜
室課念遣時。送想樂邦一心待盡。若能如此
吾復何憂。厥或不然子當裁酌
  座右銘
四體不勤百事無闕。端坐受用寧知所來。但
養穢躯鮮營淨福。縱懷慚恥尚恐難堪。況處
學庠濫參聽教。求人長短壞彼規繩。假託他
縁閃避衆法。輕陵先覺熒惑後生。規度利名
結構朋黨。不遭惡疾必有餘殃。虚費精神終
無成結。昇沈由已善惡無門。福謝禍來雖悔
何及。斯言非妄汝曹思之
  規繩後跋
咨爾學衆聽吾直言。父母生身義當侍養。師
長受度理合供承。而乃遠別郷閭。躬栖講肆。
是宜親仁擇善。建志立身討論不棄於寸陰。
持守無忘於跬歩。若乃縱無明之逸馬。任業
識之野猿。見善不遷作惡無恥。或遭責罰。或
被擯治。豈不負累宗親恥辱師傅。濫他淨衆
枉彼施心。號無慚人遭不如意。且依律檢略
示條章。來學同遵令法久住
緇門警訓卷二終



緇門警訓卷第三
  撫州永安禪院僧堂記無盡居士撰
古之學道之士。灰心泯志於深山幽谷之間。
穴土以爲廬紉草以爲衣。掬溪而飮。煮藜而
食。虎豹之與隣。猿狙之與親。不得已而聲名
腥薌文彩發露。則枯槁同志之士不遠千里。
&T046345;糧躡屩來從之游。道人深拒而不受也。則
爲之樵蘇。爲之舂炊。爲之洒掃。爲之刈植。
爲之給侍奔走。凡所以効勞苦致精一。積月
累歳不自疲厭。覬師見而愍之。賜以一言之
益。而超越死生之岸。烏有今日所謂堂殿宮
室之華。床榻臥具之安。氈幄之温。簟席之涼。
窓牖之明。巾單之潔。飮食之盛。金錢之饒。所
須而具所求而獲也哉。嗚呼古之人吾不得
而見之矣。因永安禪院之新其僧堂也。得以
發吾之緒言。元祐六年冬十一月。吾行郡過
臨川。聞永安主僧老病物故。以兜率從悦之
徒。了常繼之。常陞座説法。有陳氏子一歴耳
根。生大欣慰。謂常曰。諦觀師誨。前此未聞。
當有淨侶雲集而僧堂狹陋。何以待之。願出
家貲百萬。爲衆更造。明年堂成。高廣宏曠殆
甲江右。常遣人來求文曰。公迫常於山而及
此也。幸卒成之。吾使謂常撃鼓集衆。以吾之
意。而告之曰。汝比丘此堂既成。坐臥經行惟
汝之適。汝能於此帶刀而眠。離諸夢想。則百
丈即汝。汝即百丈。若不然者。昏沈睡眠毒蛇
伏心。暗冥無知晝入幽瓖。汝能於此跏趺宴
坐。深入禪定則空生即汝。汝即空生。若不然
者。獼猴在檻外覩樝栗。雜想變亂坐化異類。
汝能於此横經而誦研味聖意。因漸入頓因
頓入圓。則三藏即汝。汝即三藏。若不然者。春
禽晝啼秋虫夜鳴。風氣所使曾無意謂。汝能
於此閲古人話。一見千悟。入紅塵裏轉大法
輪。則諸祖即汝。汝即諸祖。若不然者。狗齧枯
骨鴟啄腐鼠。鼓喙呀唇重増饑火。是故析爲
垢淨。列爲因果。判爲情想感爲苦樂。漂流汨
溺極未來際。然則作此堂者。有損有益。居此
堂者。有利有害。汝等比丘宜知之。汝能斷毘
盧髻。截觀音臂。刳文殊目。折普賢脛。碎維摩
座。焚迦葉衣。如是受者。黄金爲瓦。白銀爲
壁。汝尚堪任。何況一堂。戒之勉之。吾説不
虚。了常諮參悦老十餘年。盡得其末後大事。
蓋古徳所謂金剛王寶劍云。元祐七年十二
月十日南康赤烏觀雪夜擁爐書以爲記
  禪月大師大隱龜鑑
在塵出塵如何處身。見善努力聞惡莫親。縱
居暗室如對大賓。樂情養性逢危守貧。如愚
不愚修仁得仁。謙讓爲本孤高作隣。少出爲
貴少語最珍。學無廢日時習知新。榮辱愼動
是非勿詢。常切責已切勿尤人。抱璞刖足興
文厄陳。古聖尚爾吾徒奚伸安聞世俗自任
天眞奇哉快哉坦蕩怡神
  右街寧僧録三教總論
問曰。略僧史求事端其故何也。答曰。欲中興
佛道令正法久住也。曰方今天子重佛道。崇
玄門。行儒術。致太平已中興矣。一介比丘力
輪何轉。而言中興佛道耶。答曰。更欲助其中
興耳。苟釋氏子不知法。不修行。不勤學科。
不明本起。豈能副帝王之興乎。或曰。子有何
力令正法久住乎。答曰。佛言。知法知摩夷護
持攝受。可令法不斷也。又曰。諸師已廣著述。
何待子之爲耶。答曰。古人著述用則闕如。會
不知三教循環終而復始。一人在上高而不
危。有一人故。奉三教之興。有三教故。助一人
之理。且夫儒也者。三王以降則宣用而合宜。
道也者。五帝之前則冥符於不宰。昔者馬史
躋道在九流之上。班書拔儒冠藝文之初。子
長欲反其扑。而還其淳尚帝道也。孟堅思本
其仁而祖其義。行王道焉。自夏商周至于今。
凡幾百千齡矣。若用黄老而治。則急病服其
緩藥矣。由此仁義薄禮刑生。越其禮而逾其
刑。則儒氏拱手矣。釋氏之門周其施用。以慈
悲變暴惡。以喜捨變慳貪。以平等變冤親。以
忍辱變瞋害。知人死而神明不滅。知趣到而
受業還生。賞之以天堂。罰之以地獄。如範脱
土。若模鑄金。邪範漏模寫物定成其寢陋。好
模嘉範傳形必告其端嚴。事匪口談人皆目
撃。是以帝王奉信群下歸心。草上之風翕然
而偃。而能旁憑老氏兼假儒家。成智猶待於
三愚。爲邦合遵於衆聖。成天下之亹亹。復終
日之乾乾。之於御物也。如臂使手。如手運指。
或擒或縱。何往不臧邪。夫如是則三教是一
家之物。萬乘是一家之君。視家不宜偏愛。偏
愛則競生。競生則損教。已在其内自然不安。
及已不安則悔損其教。不欲損教則莫若無
偏。三教既和故法得久住也。且如秦始焚坑
儒術。事出李斯。後魏誅戮沙門。職由寇謙之
崔浩。周武廢佛道二教。矜衒已之聰明。蓋朝
無正人。唐武宗毀除寺像。道士趙歸眞率劉
玄靖同力謗誣。李朱崖影助。此四君諸公之
報驗何太速乎。奉勸吾曹相警互防勿罹愆
失。帝王不容法從何立。況道流守寶不爲天
下先。沙門何妨饒禮以和之。當合佛言一切
恭信。信于老君先聖也。信于孔子先師也。非
此二聖曷能顯揚釋教。相與齊行致君於犧
黄之上乎。苟咈斯言。譬無頼子弟無端闘競。
累其父母破産遭刑。然則損三教之大猷。乃
一時之小失。日月食過何損於明。君不見。秦
焚百家之書。聖人預已藏諸屋壁。坑之令勦
絶。楊馬二戴相次而生。何曾無嚼類耶。梁武
捨道後魏勃興。拓跋誅僧子孫重振。後周毀
二教隨牽復之。武宗陷釋門去未旋踵。宣宗
十倍興之。側掌豈能截河漢之流。張拳不可
暴虎兕之猛。況爲僧莫若道安。安與習鑿齒
交游崇儒也。爲僧莫若慧遠。遠送陸修靜。過
虎溪重道也。余慕二高僧好儒重道。釋子猶
或非之。我既重他。他豈輕我。請信安遠行事
其可法也。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斯之謂歟
  傳禪觀法
禪法濫觴自於秦世。僧叡法師序關中出禪
經。其文則明心達理之趣也。然譬若始有其
方未能修合。弗聞療疾徒曰醫書。矧以大教
既敷群英分講。註之者矜其辭義。科之者逞
其區分。執麈搖松。但尚其乘機應變解紛挫
鋭。唯觀其智刃辭鋒。都忘其詮不求出離。江
表遠公慨禪法未敷。於是苦求而得也。菩提
達磨祖師。觀此土之根縁。對一期之繁紊。而
宣言曰。不立文字。遣其執文滯逐也。直指人
心。明其頓了無生也。其機峻其理圓。故不免
漸修之徒篤加訕謗。傳禪法者自達磨爲始
焉。直下相繼六代傳衣。横枝而出。不可勝紀。
如曹溪寶林傳所明也道法師箋本於直指人心
下削本今依舊本補入
  洪州寶峯禪院選佛堂記丞相張商英撰
崇寧天子賜馬祖塔號慈應。諡曰祖印。歳度僧
一人。以奉香火。住山老福深。即祖殿後建天
書閣。承閣爲堂。以選佛名之。使其徒請記於
予。予三辭而請益堅。余謂之曰。古人謂選佛
而及第者渉乎名言爾。子以名堂。予又記之。
無乃不可乎。憐子之勤謾爲之記。夫選者。選
擇之謂也。有去有取有優有劣。施之於科擧
用之於人才。此先王所以厲世磨鈍之具。非
所以選佛也使佛而可選也。取六根乎。取六
塵乎。取六識乎。取三六則一切凡夫皆可以
作佛。去三六則無量佛法誰修誰證。取四諦
六度七覺八正九定十無畏。乃至十八不共
法。三十七助道品乎。取之則有法也。去四諦
六度。乃至三十七助道。品乎。去之則無法也。
去取有無眇然。如絲之留於心中。欻然如埃
之入乎胸次。此在修多羅藏。或謂之二障。或
謂之四病。或謂之不了義。或謂之戲論。或謂
之遍計邪見。或謂之微細流注。取之非佛也。
去之非佛也。不去不取亦非佛也。佛果可以
選乎。曰先生之論相宗也。吾祖之論禪宗也。
凡與吾選者心空而已矣。弟子造堂而有問。
宗師踞坐而有答。或示之以玄要。或示之以
料揀。或示之以法鏡三昧。或示之以道眼因
縁。或示之以向上一路。或示之以末後一句。
或示之以當頭。或示之以平實。或揚眉瞬目。
或擧拂敲床。或畫圓相。或劃一畫。或拍掌。或
作舞契吾機者。知其心之空也。知其心之空。
則佛果可以選矣。余曰。世尊擧花迦葉微笑。
正法眼藏如斯而已矣。後世宗師之所指示。
何其紛紛之多乎。吾恐釋氏之教中衰於此
矣。深河東人也。甘粗糲耐辛苦。久從關西眞
淨遊。孤硬卓立必能宏其教。蓋釋氏之教枯
槁以遺其形。寂寞以灰其慮。戒定密行鬼神
所莫窺。慈悲妙用幽顯所同。仰迫而後應。則
吾衆喪其伴侶。不得已而後言則六聚亡其
畛域。生死之變人之所畏也。吾未嘗有生安
得有死。則奚畏之。有利害之境人之所擇也。
吾未嘗有利安得有害。則奚擇之爲。夫如是
則不空於外而内自空。不空於境而心自空。
不空於事而理自空。不空於相而性自空。不
空於空而空自空。空則等等則大。大則圓圓
則妙。妙則佛。嗟乎吾以此望子。子尚無忽哉
  三祖鑑智禪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
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
相爭是爲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
虚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縁
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
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
相應。絶言絶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照失
宗。須臾返照勝却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
不用求眞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愼莫追尋。纔
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
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
滅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
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
有偏黨。大道體寛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
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
住。任性合道逍遙絶惱。繋念乖眞昏沈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疎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
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爲愚人自縛。法無
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
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虚華
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却。眼若不睡諸
夢自餘。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
忘縁。萬法齊觀歸復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
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
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倶息。狐
疑盡淨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虚明
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眞如法
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
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
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絶
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
有。若不如此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
語道斷非去來今
  戒定慧三學
資持云。一切佛法不出三學。以衆生迷心爲
惑動慮成業。由業感報生死無窮。欲脱苦果
要除苦因。故先以戒治其業。次以定慧澄其
惑。業分善惡故。止作兩行以相翻惑唯昏散
故。定慧二法而對破。病因藥差機藉教修。然
後業盡惑除。情亡性顯。教門雖廣豈越於斯
  釋法四依則見祖懷究竟
指歸唯在了義
依法不依人者。人唯情有。法乃軌模。性空正
性空通
大小也
體離非妄。即用此法爲正法依。涅槃
極教盛明斯轍涅槃云依法者即是法性
不依人者即是聲聞縁覺
若能反彼
俗心。憑準聖量。隱心行務知非性空乘持此
心以爲道路。一分知非明順空理。一分觀厭
明違有事。如此安心分名修趣法性眞道
依義不依語者。語是言説。止是張筌義。爲達
理化物之道化猶
變也
證解已後絶慮杜言。法尚應
捨何況非法。故經有捨筏之喩。人懷目撃之
莊子云目
撃而道存
豈不以言詮意表得意息。言月喩
妙指無宜不曉上明義假語顯
見義捨語也
今謂得義義乃是
言。眞行道者常觀常破常。觀依語常破隨義。
謂言隨義還是誦言上謂得義忘言仍
須遣義無有也
依智不依
識者。識謂現行隨塵分見。眼色耳聲耽迷不
覺。與牛羊而等。度同邪凡而共行上明六識妄
念人畜共依
故有淪墜已下令依佛智
即唯識觀今損過漸明也
大聖示教境是自心。下
愚氷執塵爲識外。所以化導無由捨之。是知
滯歸凡識倒遣聖心愚迷履歴常淪三倒。勇
勵特達念動即知。知倒難清名爲依識。知流
須返名隨分智。如是加功漸増明大。後見塵
境知非外來。境非心外是自心相。安有愚迷
生憎生愛。思擇不已。解異牛羊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此之兩經並聖
言量。凡入道者率先曉之。則無壅不通有疑
皆決。但爲群生性識深淺利鈍不同。致令大
聖隨情別説然據至道但是自心故。經云。三
界上下法我説唯是心。此就世界依報以明
心也。又云。如如與眞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
生身佛説唯心量。此據出世法體以明心也。
終窮至實畢到斯源。隨流赴感還宗了義
  戒唯佛制不通餘人
行宗云。大千界内佛爲法王。律是佛勅。唯聖
制立。自餘下位但可依承。良以如來行果極
圓。窮盡衆生輕重業性。等覺已下猶非所堪。
況餘小聖。輒敢擬議。有如國家賞罰號令。必
從王出。臣下僣越庶人失信。亡敗無日。佛法
亦爾。若容他説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故也
  撮略諸文以嘆戒法
資持引標宗云。是汝大師以能軌物也。或云。
人足能有所至也。或云。大地生成住持也。道
品樓柱聖道所依也。禪定城郭定慧所憑也。
乃至如池如鏡。如纓絡如頭如器。又智論中
如重寶如命。如船如鳥翅等。尋之可知。又篇
聚中先明戒護。具列八喩。如王小子如月光。
如如意珠如王一子。如人一目如貧資糧。如
王好國如病良藥。又戒大序如海無涯如寶
無厭。僧祇戒本如猿猴鎖如馬轡勒。廣在經
律不復繁引。良以戒徳高廣故。非一物可喩。
偏擧諸像各得一端。不能全似
  佛在世時偏弘戒法
又云。雖談衆典。然於毘尼最所留意。故篇聚
云。世尊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爲必以威儀
爲主。是也。又經通餘人所説。律唯金口親宣。
大權影響但知祇奉。況餘小聖安敢措詞。又
復諸經説有時限。律則通於始終義。鈔云。始
於鹿苑終至鶴林。隨根制戒。乃有萬差等。具
斯三意永異餘經。偏弘之言想無味矣
  示僧尼戒相廣略
鈔云。問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
則五百此言虚實五百之言乃出智論
與律不同故問決之
答兩列定數
約指爲言約即
略也
故諸部通言不必依數。論其戒
體唯一無作。約境明相。乃量塵沙。且指二百
五十以爲持犯蹊徑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
八戒。可得指此而爲所防。今準智論云。尼受
戒法略則五百。廣則八萬。僧則略有二百五
十。廣亦同尼律儀
  度尼教意
業疏云。女人機發律中佛姨母大愛道尼
同五百女人心佛出家
深厭生死。
求佛出家。以無弘道遠化益故。抑而不許。後
還舍衞便自剃&MT05516;披衣。倚僧坊立祈聽受戒。
時爲三請。便授敬法必具依行。即感具戒。記
云。女性鄙弱人少敬信。故無弘化之益。反更
毀辱正法減半。由佛不許。却還城中輒自變
形。復至祇桓倚門而住。阿難代請佛。令傳教。
能行八敬。即與出家愛道等聞即發具。戒疏又
云。二十衆受者。爲明女報惑深智淺喜生慢
怠。必欲受具僧尼各十。方發勝心。又云。若依
神州自宋已前究勘僧史尼一衆受謂從大僧
一衆邊受
諸律中八敬受者。但專愛道。餘五百尼十一
衆受故。求那跋摩此翻功
徳鎧
聖者言。若無二衆但
一衆受。如愛道之縁者得也。何以知然。及論
本法止前方便。未有可成。還約僧中羯磨。方
感後師子國鐵索羅等十一尼。學宋語通方
二衆受
  尼八敬法
事鈔尼衆篇云。善見佛初不度女人出家。爲
滅正法。五百年後爲説八敬聽出家。依教行
故。還得千年。今時不行隨處法滅。會正記云。
佛成道後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許度。阿
難爲陳三請。佛令慶喜傳八敬向説。若能行
者聽汝出家。彼云。頂戴持。言八敬者。一者百
歳比丘尼見初受戒比丘。當起迎送禮拜問
訊請令坐。二者比丘尼不得罵謗比丘。三者
不得擧比丘罪説其過失。比丘得説尼過。四
者式叉摩那已學於戒。應從衆僧求受大戒。
五者尼犯僧殘。應半月在二部僧中行摩那
埵。六者尼半月内當於僧中求教授人。七者
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八者夏訖當詣僧
中求自恣人。如此八法應尊重恭敬讃歎。盡
形不應違
  出家超世
業疏云。横約諸有無思離染故。樹出家樂處
閑靜。若有貪著終成金鎖。引出方便唯斯一
道。如華手經云。有四法轉身。即在善來比丘
蓮華化生現増壽命。一者自樂出家。亦勸助
人令欣出家。二者求法無勌。亦勸他人。三者
自行和忍。亦勸他行。四者習行方便深發大
願。又出家功徳經云。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
徳無邊。譬如四天下滿中羅漢百年供養。不
如有人爲涅槃故於一日夜出家受戒。謂猶
前施雖多有竭。是欲界繋爲法出家。非三界
業故。説過前。又云。縱起寶塔至忉利天。亦劣
出家功徳者一時欣出雖未可數。然其積微
是高勝本
  沙彌五徳
鈔引福田經云。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二
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委棄身命遵崇
道故。四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五者志求大
乘爲度人故。記云。此之五徳出家大要。五衆
齊奉不唯小衆。終身行之。不唯初受。又業疏
云。斯徳始終通於五衆。倶堪物養人天師範
故。使誦持無輕受體及形服也
  三衣興意
鈔引薩婆多云。欲現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
六種外道無此三名爲異外道故。分別功徳
論爲三時故。制有三衣。冬則著重。夏則著輕。
春則著中。亦爲諸虫故。智論云。佛聖弟子住
於中道故。著三衣。外道裸身無恥。白衣多貪
重著也。十誦爲異外道故。便以刀截。知是慚
愧人衣。雜含經云。修四無量者。並剃鬚髮服
三法衣出家也。準此而名則慈悲者之服。華
嚴云。著袈裟者捨離三毒等。四分云。懷抱於
結使不應著袈裟。薩婆多五意制三衣也。一
衣不能障寒。三衣能障故。二不能有慚愧。三
不中入聚落。四乃至道行不生善。五威儀不
清淨故。制令畜三。便具上義。僧祇云。三衣者。
賢聖沙門標幟。鉢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爲
應執持。三衣瓦鉢即是少欲少事等。當宗外
部多爲寒故。制三。四分又云。三世如來並著
如是衣故。業疏云。如律中説。如來因諸比丘
畜長。不自節約。是以初夜著一衣。乃至後夜
著第三。明旦因制如衣法初
  引示袈裟功能
又引大悲經云。但使性是沙門汚沙門行。形
是沙門披著袈裟者。於彌勒乃至樓至佛所
得入涅槃。無有遺餘。悲華經云如來於寶藏
佛所發願。成佛時我袈裟有五功徳。一者入
我法中或犯重邪見等四衆。於一念敬心尊
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恭敬
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
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飮食充足。四者若
衆生共相違反。念袈裟力尋生悲心。五者若
在兵陣持此小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若我
袈裟無此五力。則欺十方諸佛。濟縁引賢愚
經云。佛告阿難。古昔無量阿僧祇劫。此閻浮
提於山林中有一師子。名&T050376;迦羅毘秦言
堅誓
躯體
金色光相明顯時獵師剃頭著袈裟。内佩弓
箭以毒箭射之。師子驚覺即欲馳害。見著袈
裟念言。此人不久必得解脱。所以者何。此染
衣者三世聖人標相。我若害之。則爲惡心向
三世聖賢
  大教永斷繒綿皮物
鈔又引央掘經。繒綿皮物若展轉來離殺者
手。施持戒人。不應受者是比丘法。若受者非
悲不破戒。涅槃云。皮革履屣憍奢耶衣。如是
衣服悉皆不畜。是正經律。今有一方禪衆。皆
著艾布。豈非順教
記云。已前律制但據蠶家。大教轉來不許受
用。乃知聲聞行劣但取離非。菩薩慈深遠推
來處。雖離殺手無非殺來足踏坐具
身披三衣
皆霑業分。非大士可忍。豈比丘所宜。請考經
文少懷信仰。廣叙利害見章服儀。離殺手者
非蠶家故。不受者應法大小倶順故。受者非
悲違大順小故。小從大出。望制雖順約義還
違。故知持戒行慈方符聖旨。縱情受用全乖
道儀。故章服儀云。且自非悲之語。終爲永斷
之言。據此爲論頗彰深切。次引涅槃乃終窮
囑累。決了正教明文制斷。何得遲疑
  擧現事以斥妄行
記云。據僧傳中所叙。南岳道休二師不衣綿
帛。並服艾絮。故南山律師云。佛法東漸幾六
百載。唯斯衡岳慈行可歸。今時禪講自謂大
乘不拘事相。綾羅闘美紫碧爭鮮。肆恣貪情
背違聖教。聖不聞衡岳但服艾絮以御風霜。
天台四十餘年唯披一衲。永嘉食不耕鉏衣
不蠶口。荊溪大布而衣一床而居。良由深解
大乘。方乃專崇苦行。請觀祖徳勿染邪風。則
禀教修身。眞佛子矣
  示衣財體如非
業疏云。但以邪心有渉貪染。爲利賣法。禮佛
讀經斷食諸業。所獲贓賄皆曰邪命物。正乖
佛化故特制也。如經中説。比丘持糞掃衣。就
河所洗。諸天取汁用洗自身。不辭穢也。外道
持淨&T073554;。次後將洗。諸天遙遮勿汚池也。由邪
命得體不淨故。以此文證心清淨者。是正本
也。雖求清淨財體應法。綾羅錦繍倶不合故。
世多用絹細者。以體由害命特須制約。今五
天及諸胡僧倶無用絹作袈裟者。親問彼云。
以衣爲梵服行四無量。審知行殺而故服之。
義不應也。以法衣順道。錦色班綺耀動心神。
青黄五綵眞紫上色。流俗所貪故。齊削也。資
持云。感通傳中天人云。佛法東傳六七百載。
南北律師曾無此意。安用殺生之財。而爲慈
悲之服。師何獨拔此意。南山答曰。余因讀智
論。見佛著粗布伽梨。因懷在心何得乖此。及
聽律後便見蠶衣臥具。縱得已成並斬壞塗
埵。由此重増景仰。又云。復見西來梵僧咸著
&T073554;。具問答云。五天竺國無著蠶衣。由此興
念著章服儀等。義淨三藏内法傳中反加毀
誹。彼學小乘有部故。多偏執。今宗大乘了義。
非彼所知
  示敬護三衣鉢具法
事鈔云。十誦護三衣如自皮。鉢如眼目。乃至
云。所行之處與衣鉢但無所顧戀。猶如飛鳥。
若不持三衣。入聚落俗人處犯罪。僧祇亦云。
比丘三衣一鉢須常隨身。違者出界結罪除
病。當敬三衣如塔想。五分三衣謹護如身薄
皮。常須隨身如鳥毛羽飛走相隨。四分行則
知時非時。不行所行之處。與衣鉢倶猶如飛
鳥羽翮相隨。諸部並制隨身。今時但護離宿
不應教矣。記云。今時希有護宿。何況常隨多
有畢生。身無法服。是則末世護宿猶爲勝矣。
但内無淨信慢法輕衣。眞出家兒願遵聖制。
業疏云。所以衣鉢常隨身者。由出家人虚懷
爲本。無有住著。有益便停故。制隨身若任留
者更増餘習。於彼道分曾無思擇故。有由也
  示開制本縁
資持云。象鼻者即犯衆學不齊整。戒文注顯
然。今皆垂肘。豈知歩歩越儀犯吉。今準感通
傳天人所示。凡經四制世多迷執略爲引之。
彼云。元佛初度五人。爰及迦葉兄弟。並制袈
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西土王臣皆披白&T073554;
搭左肩上故。佛制衣角居臂異俗此一
制也
後徒似
漸多。年少比丘儀容端美。入城乞食多爲女
愛。由是制衣角在肩後。爲風飄聽以尼師壇
鎭之此二
制也
後有比丘爲外道難言。袈裟既爲可
貴。有大威靈。豈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
丘不能答。以事白佛。由此佛制還以衣角。居
于左臂。坐具還在衣下此三
制也
於後比丘著衣不
齊整。外道譏言。状如婬女。猶如象鼻。由此始
制上安鉤紐。令以衣角達於左臂達即
至也
置於腋
下。不得令垂如上過也今須準此乍可挑著左肩若
垂臂肘定判非法歩歩結罪
舊云今在左臂爲正但
不得垂尖角者非也
  鉢制意
事鈔引僧祇云。鉢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
十誦云。鉢是恒沙諸佛標誌。不得惡用。善見
云。三乘聖人皆執瓦鉢。乞食資生。四海以爲
家居故。名比丘。中阿含云。鉢者。或名應器。
言體者。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鐵也。五分律云。
有用白銅鉢者。佛言。此外道法。若畜得罪。佛
自作鉢坏以爲後式。十誦律云。畜金銀木石
等鉢非法得罪。言色者。四分云。應熏作黒色
赤色。律文廣有熏法素瓦白鐵油塗者。並爲
非法。言量者。四分云。大受三斗。小受斗半。
中品可知。此律姚秦時譯彼國用姫周之斗。
若準唐斗。上鉢受一斗。下者五升。乃至云。然
則諸部定量雖無一指。然多三斗斗半爲限。
但此器名應器。須依教立律云。量腹而食度
身而衣。取足而已。言通増減必準正教
  坐具教意
鈔引四分爲身爲衣爲臥具故。制長佛二搩
吒革手。廣一搩手半。廣長更増半搩手。諸部
論搩不定。今依五分佛一搩手。長二尺。準唐
尺則一尺六寸七分強。此用二尺爲搩手。準
姫周尺也。十誦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伽論
亦同。鼻柰耶云。新尼師壇。故者縁四邊以亂
其色。若作者應安縁。五分須揲四角不揲則
已。四分云。若減量作。若疊作兩重並得。十誦
不應受單尼師壇。離宿吉羅。摩得伽云。離宿
不須捨墮。非佛制故。亦不應離宿。記云。爲
身者恐坐地上有所損故。次爲衣者。恐無所
藉三衣易壞故。爲臥具者。恐身不淨。汚僧床
榻故
緇門警訓卷三終



緇門警訓卷第四
  漉嚢教意
鈔云。物雖輕小所爲極大。出家慈濟厥意在
此。今上品高行尚飮蟲水。況諸不肖焉可言
哉。故律中爲重蟲命。偏制飮用。二戒由事常
現。有用者多數故也。記云。出家之人修慈爲
本。慈名與樂。無殺爲先。物類雖微保命無異。
此乃行慈之具。濟物之縁。大行由是而生。至
道因茲而剋。同儔負識勿以爲輕
  引大教説淨以斥倚濫
資持引地持論云。菩薩先於一切所畜資具。
爲非淨故。以清淨心捨與十方諸佛菩薩。如
比丘將現前衣物。捨與和尚闍黎等。涅槃云。
雖聽受畜要須淨施。篤信檀越是也。今時講
學專務利名。不恥五邪。多畜八穢。但隨浮俗。
豈念聖言。自下壇場經多夏臘。至於淨法一
未霑身。寧知日用所資無非穢物。箱嚢所積
並是犯財。慢法欺心自貽伊戚。學律者知而
故犯。餘宗者固不足言。誰知報逐心成。豈信
果由種結。現見袈裟離體。當來鐵葉纒身。爲
人則生處貧窮衣裳垢穢。爲畜則墮於不淨
毛羽腥臊。況大小兩乘通名淨法。倘懷深信。
豈憚奉行。故荊谿禪師輔行記云。有人言。凡
諸所有非已物想。有益便用説淨何爲。今問
等非已財。何不任於四海。有益便用。何不直
付兩田悲敬
二田
而閉之深房封於嚢篋。實懷他想
用必招愆犯盜忽謂已財仍違説淨。説淨而施。
於理何妨。任已執心後生倣傚。故知不説淨
人。深乖佛意。兩乘不攝。三根不收。若此出家
豈非虚喪於戲
  八財不淨長貪壞道
鈔云。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種。三貯積穀帛。
四畜養人僕。五養繋禽獸。六錢寶貴物。七氈
褥釜&T055114;。八象金飾床及諸重物。此之八名經
論及律盛列通數。顯過不應。又律經言。若有
畜者非我弟子。五分亦云。必定不信我之法
律。由此八種皆長貪。壞道汚染梵行。有得穢
果故。名不淨也。乃至云。律中在事小機意狹
故。多開畜。又涅槃云。若諸弟子無人供須時
世饑饉。飮食難得。爲欲護持建立正法。我聽
弟子受畜金銀車乘田宅穀米貿易所須。雖
聽受畜。如是等物要須淨施。篤信檀越。記云。
上明大乘機教倶急。下明小乘機教倶緩。律
在事者違事故。輕則顯經宗。於理違理故。重
小機意狹不堪故。開反上。大乘堪任故重。世
人反謂小乘須戒。大教通方幾許誤哉
  勸廣開懷利隨道擁
僧網篇云。眞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
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良
由虚妄之俗可棄。眞實之道應歸。是宜開廓
遠意除蕩鄙懷。不吝身財護持正法。況僧食
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應隨喜。而人情忌愜
用心不等。或有閉門限礙客僧者不亦蚩乎。
鳴鐘本意豈其然哉。出家捨著尤不應爾。但
以危脆之身。不能堅護正法。浮假之命不肯
遠通。僧食違諸佛之教。損檀越之福。傷一時
衆情。塞十方僧路。對謬後生所敗遠矣。改前
迷而復道不亦善哉慳食獨啖餓鬼
之業是謂大迷
或問僧事有
限外客無窮。以有限之食供無窮之僧。事必
不立。答曰。此乃鄙俗之淺度瑣人之短懷。豈
謂清智之深識達士之高見。夫四輩之供養。
三寶之福田。猶天地之生長山海之受用。何
有盡哉。故佛藏經言。當一心行道隨順法行。
勿念衣食所須者。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供諸
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盡。由此言之。勤修戒
行至誠護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乃至云。俗
教尚謂憂道不憂貧。況出家之士高超俗表。
不憂護法而憂飮食。其失大甚也
  辯燒身指大小相違
資持云。義淨三藏寄歸傳。廣斥世人燒身然
指。意謂菩薩大士之行。非出家比丘所宜。古
來章記相傳引誡。講者寡聞用爲口實。此由
不知機有淺深。教分化制律明自殺。方便偸
蘭燒指然香。違制得吉。梵網所制。若不燒身
臂指非出家菩薩。犯輕垢罪。此蓋小機急於
自行。期盡報以超生。大士專在利他。歴塵劫
而弘濟。是以小律結其大過。大教嘆其深功。
況大小兩教倶是聖言。一抑一揚豈容乖異。
且經明出家菩薩。那云不許比丘彼云捨身非
沙門所爲等
列苦行遺身豈是專存通俗彼云經中所
明事存通俗
荊谿所
謂依小不燒則易。依大燒之則難。保命貪生
物情皆爾。今以義判且爲三例。一若本白衣
不在言限。或全不受戒。依此經中足指供養
勝施國城。若依梵網直受大戒順體奉持。然
之彌善。二若單受小戒位局比丘。不燒則順
本成持。燒之則依篇結犯。三若兼受大戒名
出家菩薩。燒則成持。不燒則成犯。若先小後
大。或先大後小。並從大判不犯律儀。若此以
明粗分進否。豈得雷同一概頓斥爲非。然有
勇暴之夫。情存矯誑邀人利養。規世聲名故。
壞法門。乃佛教之大賊。自殘形體。實儒宗之
逆人。直是惡因終無善報。今時頗盛聾俗。豈
知則義淨之誡。亦有取矣
  律制雜學以妨正業
鈔文云。五分云。爲知若會等知事差僧及
法食會集等
學書
不得爲好廢業。不聽卜相及問他吉凶。四分
開學誦文書。及學世論爲伏外道。雜法中新
學比丘開學算法。十誦好作文頌莊嚴章句。
是可怖畏不得作。毘尼母論佛言。吾教汝一
句一偈。乃至後世應行者即行之。不應行者
亦莫行之。後世比丘所説亦爾。記云。以書算
卜術俗典文頌。倶是世法非出家業。爲因縁
故時復開之。今時釋子名實倶喪。能書寫則
稱爲草聖。通俗典則自號文章。擇地則名爲
山水。卜術則呼爲三命。豈意捨家事佛隨順
俗流之名。本圖厭世超昇翻集生死之業。故
智論云。學習外典如以刀割泥。泥無所成而
刀自損。又如視日光令人眼暗。然往古高僧
亦多異學。或精草隷。或善篇章。或醫術馳名。
或陰陽顯譽。皆謂精窮傍渉餘宗。無非志在
護持助通佛化。故善戒云。若爲論議破於邪
見。若二分經一分外書。不犯四分開誦。此
其意耳。今或沽名邀利附勢矜能。形厠方袍
心染浮俗。畢身虚度。良可哀哉
  解行無實反輕戒律
資持云。十誦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專精律
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可學習經論。
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大聖呵責
終非徒爾。又彼律云。佛見諸比丘不學毘尼。
遂讃嘆毘尼面前賛嘆。波離持律第一。後諸
上座長老比丘從波離學律也。今持纔霑戒
品。便乃聽教參禪。爲僧行儀一無所曉。況復
輕陵戒檢毀呰毘尼。貶學律爲小乘。忽持戒
爲執相。於是荒迷塵俗肆恣兇頑嗜杯臠。自
謂通方。行婬怒言稱達道。未窮聖旨錯解眞
乘。且戒必可輕。汝何登壇而受。律必可毀汝
何削髮染衣。是則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成
自毀。妄情易習至道難聞。拔俗超群萬中無
一。請詳聖訓能無從乎
  歸敬三寶興意
歸敬儀云。然則熏習日久取會無由。事須立
敬設儀。開其信首之法。附情約相顯於成化
之功。然後肝膽塗地。形骸摧折。知宇宙之極
尊。則敬逾天屬天屬即
父母也
曉教義之遠大。則道越
常迷即七略
經史等
乃至云。小乘論云。敬者。以慚爲體
也。由我徳薄前境尊高故。行敬也。今反無慚
不恥深可咲也。大乘論云。由信及智故。敬於
彼信故。非邪智故。興敬故。引誠教信智及慚
敬之本矣。又引論云。歸依者回轉之語。由昔
背正從邪流蕩生趣今佛出世興言極尊。遂
即回彼邪心。轉從正道故也。於是乃立歸法
有五等之差。始於背俗之初。終於入道之極。
皆歸三寶以爲心師之迹也。所師極矣。所爲
大矣。故増一阿含經云。無恭敬心於佛者。當
生龍蛇中。以過去從中來。今猶無敬。多睡癡
等斯爲良證。大悲經云。佛過去時行菩薩道。
見三寶舍利塔像。師僧父母耆年善友。外道
諸仙沙門婆羅門。無不傾側謙下敬讓。由是
報故。成佛已來山林人畜無不傾側以敬於
佛。又俗禮云。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傲不可
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是也
  求歸三寶功益
敬儀云。是知初心後進必須憑師善友。今依
止三寶常樂親近故。大智論云。若菩薩未入
法位。遠離諸佛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
度。安能度人。是故不應遠離諸佛。譬如嬰兒
不離其母。行道不離糧食。熱時不離涼風。寒
時不欲離火。度水不離好船。病苦不離良醫。
是故菩薩常不離佛。何以故。父母親友人天
王等。不能益我度諸苦海。唯佛世尊令我出
苦。是故常念不離諸佛。又如善生經云。若人
受三自歸。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
擧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三歸者。其
福過彼。不可稱計。又校量功徳經云。四有洲
中滿二乘果。有人盡形供養。乃至起塔不如
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歸依佛法僧。所
得功徳不可思議。以諸福中三寶勝故
  列示三寶名相
歸敬儀云。然三寶爲敬謁之尊。是以明其相
状行者云。歸命常住法身。所謂如來成就十
力四無所畏。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大慈大
悲三念處等。一切種智無上調御。功徳智慧
微妙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安慰世
間普覆一切。無障無礙無所分別。不可以智
知。不可以識識。而能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常擧右手安接衆生。放大光明除無明暗。
百福莊嚴萬徳圓滿。雨甘露雨轉正法輪。濟
益衆生出生死海。是故號佛衆聖中尊無上
法王
十二部經梵語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和伽那四伽陀五優
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目多伽九
闍陀伽十毘佛略十一阿浮達摩十二優波提舍唐言一契
經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無問六因縁七譬喩八本事九
本生十方廣十一
未曾有十二論議
上中下善義味清淨。自然具足
開現梵行。最上第一。度於彼岸甚深實相。平
等大慧自性清淨。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而此
正法境界無礙。爲衆生説不違實義。由是無
上出世良藥。彼滅衆生無始煩惱
三乘淨僧所有三慧聞思
修也
是菩薩道。披弘誓鎧
策精進馬。執忍辱弓放智慧箭。殺煩惱賊。直
心深心。決定正趣無上。第一平等正道不離。
念佛念法念僧。受行諸佛一切言教。常以六
度度諸衆生。常以四攝攝諸含識。爲尊爲導。
爲依爲救。安置衆生佛菩提道。是故號僧法
朋善友。常以方便利益世間。是良福田。眞供
養者
  三寶住持全由戒法
資持云。三寶四種一體理體就理而論。化相
一種局據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時。功由戒
力運載不絶故。如舟焉何以然耶。由佛法二
寶並假。僧弘僧寶所存。非戒不立。如標宗中
順則三寶住持。違則覆滅正法。又如華嚴云。
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等
  明理三寶功高歸之益大
歸敬儀云。由此三寶常住於世。不爲世法之
所凌慢。故稱寶也。如世珍寶爲世所重。今此
三寶爲諸群生三乘七衆之所歸仰。故云正
歸。若無專信雜事邪神。雖受歸戒不得聖法。
故經云。歸依於佛者眞名清信士。終不妄歸
依其餘諸天神。斯何故耶。以眞三寶性相常
住。堪爲物依。自餘天帝身心苦惱。有爲有漏
無力無能。自救無暇。何能救物。唯出世寶有
力能持。言歸依者。如憑王力得無侵害。今憑
正寶威福無涯故。使神龍免金翅之誅。信士
超夜叉之難。五種三歸皆歸此寶。或即名之
同相三寶。由理通三世義盡十方。常住三寶
此爲至極。經云。若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
生不墮惡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
一時聞解熏本識心。業種既成淨信無失。況
能立願歸依奉爲師範。固當累劫清勝義無
陷沒。如經有人受三歸依。彌勒初會解脱生
死。此乃出苦海之律梁。入佛法之階位
  住持三寶
住持三寶者。人能弘道萬載之所流慈。道假
人弘三法於斯開位。遂使代代興樹處處傳
弘。匪假僧揚佛法潜沒。至如漢武崇盛初聞
佛名。既絶僧傳。開緒斯竭及顯宗開法遠訪
身毒。致有迦竺來儀演布聲教。開物成務發
信歸心。實假敷説之勞。誠資相状之力。名僧
寶也。所説名句表理爲先。理非文言無由取
悟。故得名教。説聽之縁。名法寶也。此理幽奧
非聖莫知。聖雖云亡影像斯立。名佛寶也。但
以群生福淺不及化源。薄有餘資猶逢遺法。
此之三寶體是有爲。具足漏染不足陳敬。然
是理寶之所依持。有能遵重相從出有。如俗
王使巡歴方隅。不以形徴故敬齊一。經云。如
世有銀金爲上寶。無銀有鋀亦稱無價。故末
三寶敬亦齊眞。今不加敬更無尊重之方。投
心何所起歸何寄。故當形敬靈儀心存眞理。
導縁設化義極於斯。經云。造像如麥獲福無
量。以是法身之器也。論云。金木土石體是非
情。以造像故。敬毀之人自獲罪福。莫不表顯
法身。致令功用無極故。使有心行者。對此靈
儀莫不涕泣横流。不覺加敬。但以眞形已謝。
唯見遺踪如臨清廟自然悲肅。擧目摧感如
在不疑。今我亦爾。慈尊久謝唯留影像。導我
幔幢是須傾屈接足而行禮敬如對眞儀。而
爲説法。今不見聞。心由無信。何以知耶。但用
心所擬三界尚成。豈此一堂頑癡不動。大論
云。諸佛常放光説法衆生罪故。對面不見。是
須一像既爾。餘像例然。樹石山林隨相標立。
導我心路無越聖儀
  化相三寶
化相三寶者。謂釋迦如來爲佛寶也。所説滅
諦爲法寶也。先智苦盡爲僧寶也。此化相三
寶。或名別相體。是無常四相所遷滅。過千載
但可追遠。用増翹敬。以賢劫中三佛已往。無
我第四群生何依。長淪苦海解脱無路。是以
能仁膺期出世。三祇修錬萬行功圓。纖瑕去
而法性凝清。片善具而報化微妙。爾後上生
兜率下降王宮。三十歳居道樹成佛。四十九
年住世教化。説法三百五十度。宣演八萬四
千門。王臣外護於四海九州。師僧内傳於人
間天上。利益廣大傳法難思故有偈云
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爲床坐遍三千。若不傳
法度衆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傳法有五
一受持 二看讀 三諷誦 四解説 五書

外護内護流傳。即佛法僧寶不斷也
  仁宗皇帝讃三寶文
  讃佛
天上天下金仙世尊。一心十號四智三身。度
脱五陰超踰六塵。生靈歸敬所謂能仁
  讃法
萬法唯心心須至靜。由彼一心能生萬行。背
覺爲妄悟眞則聖。稽首法門昭然佛性
  讃僧
六度無懈四恩匪常爲人眼目助佛津梁。體
潤一雨心熏衆香。道無不在此土他方
  大慧禪師看經回向文
某甲業力障魔神志錯亂。所歴根鈍自然想
來。脱略混淆顛倒重疊。臨文徇意字誤句差。
乖清濁之正音。泥解會之邪見。或事奪其志
心不在經。問對起居斷絶隔越。久誦懈怠因
事憤嗔。嚴潔或渉於垢塵。肅敬或成於涜慢。
身口服用之不淨。衣冠禮貌之弗恭。供不如
儀處非其他。卷舒揉亂墜落汚傷。種種不專
不誠。大慚大懼。恭願諸佛菩薩。法界虚空界
一切聖衆。護法善神天龍等。慈悲憐憫懺滌
罪愆。悉令誦經功徳周圓畢遂。某甲回向心
願尚慮譯潤。或誤註解。或非傳授差殊音釋
舛錯。校對仍改之失。書寫刊刻之訛。其師其
人悉爲懺悔。仗佛神力使罪消除。常轉法輪
起濟含識
  懶菴樞和尚語
佛誡羅睺羅頌云。十方世界諸衆生。念念已
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
屈。六凡四聖同此一性。彼既如是我何不然。
直須内外資熏一生取辦。更若悠悠過日。是
誰之咎。古徳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
度此身
天台智者大師云。何不絶語言置文字。破一
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微塵者。衆生妄念也。大
千經卷者。衆生佛性也。衆生佛性爲妄念所
覆。妄念若破則佛性現前。此老人爲固執文
字語言者。興此歎也。此亦是金鎞刮膜之義。
他日眼開方知得力
楞嚴經云。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
種種業。若不以戒攝心者。縱饒解齊佛祖。未
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況平平之人。清涼國
師以十願律身者。良有以也。戒以愼爲義。又
曰。洗心曰齋。防患曰戒
  四句偈
經中四句偈者。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也。
若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則不能受持
四句偈。若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則能
受持四句偈。山野看來。人人皆能受持。知者
萬中有一。何故如此。秖爲此經被他前塵蓋
覆。不自覺知也
  示比丘忖己徳行受食
忖己徳行全缺應供者。徳行全可以應供。徳
行缺則不可應供。今之比丘或年三四十歳。
或年五六十歳。未嘗一日不應供也。徳行全
耶。徳行缺耶。所以云。學道不通理覆身還信
施。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年齒既高園中
蕈不生。教有明文。不可不信。若也一念回光。
日消萬兩黄金
  示比丘愼勿放逸
増一阿含經云。眼以色爲食。耳以聲爲食。鼻
以香爲食。舌以味爲食。身以觸爲食。意以法
爲食。涅槃以無放逸爲食。如今叢林中三八
念誦。鳴鐘集衆。維那白云。衆等當勤精進如
救頭然。但念無常愼勿放逸。此語與増一頗
同。往往聞者以爲常例。如風過樹略不餐采。
佛祖之意遂成虚設矣
  菩薩三事無厭
智論云。菩薩唯有三事無厭。一者供養佛無
厭。二者聞法無厭。三者供給僧無厭。今之學
者雖未至菩薩地位。撥棄因果者或有之。更
不究先聖之微言。殊不知即理而事即事而
理。事理圓融法爾如是。故永明云。擬欲蛭嫌
海量蜜掩日光乎
  戒定慧
戒定慧三學者。衆生自性本有之物。不因修
證而得。非唯諸佛菩薩具足。一切凡夫悉皆
具足。自性無善惡。無持亦無犯。是自性戒。自
性無靜亂。無取亦無捨。是自性定。自性本無
知而無所不知。是自性慧。諸佛菩薩知有故
得受用。一切凡夫不知有故不得受用。知有
不知有似乎少異。而戒定慧未嘗少異也
  誡觀檀越四事從苦縁起出生法終南山
宣律師爲弟子慈忍作
損害生命名苦業。筋骨斯盡名苦縁。經云。食
者從耕種鋤刈收治。颺簸窖藏運輦舂磨。炊
爨蒸煮。聊設供給奉送。又種菜造牆漑灌田
園。營爲醤酢。計一鉢食出一鉢汗。汗在皮肉
即是其血。一食功力出於作者一鉢之血。況
復一生凡受幾食。始從耕種乃至入口。傷殺
無數雜類小虫。是以佛戒日受一食支持性
命。寄過一生。衣服者養蠶殺繭。取柔織絡染
浣裁縫。衆縁調度無量辛苦。計上下衣資凡
殺幾蠶。出幾氣力。蠶繭入湯受幾痛苦。是故
佛教著糞掃衣。障弊陋質。冀得修道。房舍者。
從起立牆壁穿坑掘地。傷殺土蟲。斫伐材木
傷林樹蟲。造磚瓦時殺泥水蟲。放火陶治殺
柴草虫。作人苦力施主費財。飮食衆縁勞損
甚大。始成一房。是故行者依於塚樹草蓐自
安。念食是苦節身而食。念衣殺命著糞掃衣。
念房舍臥具從苦縁生。志樂頭陀三月一移。
念四事難消少欲知足。經云。受檀越食如饑
饉世食子肉想。受施主衣如熱鐵纒身。入房
舍時如入鐵&T055114;。受床座時如熱鐵床。寧破此
身猶如微塵。不以破戒之身受人供給。三塗
苦報皆爲愛衣貪食樂好房舍。若破戒因縁
還償施主。或作奴婢鞭打驅策。或受畜生形
披毛帶角。生償筋骨死還皮肉。負重力盡起
而復倒。虚受信施樂不足言。及償施主苦過
萬倍。是故教汝知慚知愧。愼護後世莫破戒
受施。名爲淨心
  誡觀末法中校量心行法
凡夫解義皆因聽學。爲知法人。身犯四重畜
八不淨。財食噉俗饌無羞無恥。知而故犯。不
畏後世。是故令汝校量心行。先淨禁戒後方
聽經。汝用五誡得名淨心。古者大徳講華嚴
經。唯一卷疏。於後法師作三卷疏。今時講者
十地一品。出十卷疏。各逞功能競顯華誦。文
字浩博寄心無所。然文者當體即義。何須人
語。今時愚人競求於名。不求於法。法尚不可
著。何況著文字。法離文字言語斷故大集經
云。經文是一。講者異説。各恃己見壞亂正法。
天神瞋故三災倶起。以是因縁佛法淡薄。如
一斛水解一升酪。看似酪色食即無味。諦思
講論人情測佛。佛智境界豈人能測。如是審
察名爲淨心
  誡觀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僕。牛驢車乘。
田宅種植園林花果。金銀粟帛。屏風&T073554;被。好
枕細席。箱匱盆瓮。銅器槃椀。上好三衣。牙床
坐褥。房舍退屋。廚庫碓磨。脂麫藥酒。雜鮭醤
酢。異種口味。王公貴重多人顧識。生縁富貴
數過親舊。餉送弔問申訴衙府。身爲衆首門
徒強盛。講説相難好喜音樂。常居一寺評量
僧事。迭相擯罰借問旱潦豐儉。盜賊水火毒
獸之事。經過酒店市&MT01617;屠膾。獵射之家。親友
婦女琴瑟詩賦。圍棋雙陸。讀外書典。高語大
咲。嫌恨諍競。飮酒食肉。綾羅衣服。五色鮮
明。勤剃鬚&MT05516;。爪利如鋒。畜八不淨財寶富足。
於此等事貪求愛著。積聚不離名眞破戒。經
云。此等比丘名禿居士。名披袈裟賊。名禿獵
師。名三塗人。名無羞人。名一闡提。名謗三
寶。名害一切檀越眼目。名生死種子。名障聖
道。遠離此等十種惡名。即爲淨心
  誡觀六難自慶修道法
一者萬類之中人身難得。如提謂經説。今得
人身難於龜木。二者雖得人身中國難生。此
土即當邊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經律。三者
雖有正法信樂復難。今隨力信不敢疑謗。四
者人身難具。今受男形根無殘缺。相貌成就。
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纒染出家甚
難。今得割愛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佛淨戒。
六者雖受禁戒隨戒甚難。汝可於戒律中尊
重愛樂。慚愧愼護。於此六事若不觀察。即便
放逸深障聖道。既超六難常應喜慶。難得已
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爲淨心
  戒賢論師祈祷觀音文
聞性空持妙無比。思修頓入三摩地。無縁慈
力赴群機。明月影臨千澗水。比丘某甲稽首
歸命。大慈悲父觀世音菩薩。仰願他心道眼
無礙見聞。動大哀憐冥熏加被。一者願某甲
早斷漏結速證無生。三業圓明六根清淨。二
者願某甲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具足辯才四
無礙解。凡是聖教熏習其心。一歴耳根永無
忘失。功徳智慧莊嚴其身。根根塵塵周遍法
界。三者願某甲上求佛果下度群生。梵行早
圓三輪空寂。直至成佛。於其中間捨身受身。
常爲男子隨佛出家。發菩提心。自利利他行
願無盡。然後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
障礙。而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生
彼國已滿諸大願。足菩薩行。與諸衆生皆成
佛道
  永嘉眞覺禪師發願文
稽首圓滿遍知覺。寂靜平等本眞源。相好嚴
特非有無。慧明普照微塵刹。稽首湛然眞妙
覺。甚深十二脩多羅。非文非字非言詮。一音
隨類皆明了。稽首清淨諸賢聖。十方和合應
眞僧。執持禁戒無有違。振錫携缾利含識。卵
生胎生及濕化。有色無色想非想。非有非無
想雜類。六道輪迴不暫停。我今稽首歸三寶。
普爲衆生發道心。群生沈淪苦海中。願因諸
佛法僧力。慈悲方便拔諸苦。不捨弘願濟含
靈。化力自在度無窮。恒沙衆生成正覺。説此
偈已。我復稽首歸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
僧前承三寶力。志心發願修無上菩提。契從
今生至成正覺。中間決定勤求不退。未得道
前身無横病。壽不中夭。正命盡時不見惡相。
無諸恐怖。不生顛倒。身無苦痛心不散亂。正
慧明了。不經中陰。不入地獄。畜生餓鬼。水陸
空行。天魔外道。幽冥鬼神一切雜形。皆悉不
受。長得人身聰明正直。不生惡國。不値惡王。
不生邊地。不受貧苦。奴婢女形黄門二根。黄
髮黒齒頑愚暗鈍。醜陋殘缺盲聾瘖唖。凡是
可惡畢竟不生。出處中國正信家生。常得男
身六根完具。端正香潔無諸垢穢。志意和雅
身安心靜。不貪嗔癡三毒永斷。不造衆惡恒
思諸善。不作王臣不爲使命。不願榮飾安貧
度世。少欲知足。不長畜積。衣食供身。不行偸
盜。不殺衆生。不噉魚肉。敬愛含識。如我無異。
性行柔軟。不求人過。不稱己。善不與物諍。怨
親平等。不起分別。不生憎愛。他物不悕。自財
不悋。不樂侵犯。恒懷質直。心不卒暴。常樂謙
下。口無惡説。身無惡行。心不諂曲。三業清淨
在處安隱。無諸障難。竊盜劫賊。王法牢獄枷
杖鉤鎖。刀鎗箭槊猛獸毒虫。墮峯溺水火燒風
飄。雷驚霹靂樹折岩頽。堂崩棟朽撾打怖畏。
趁逐圍遶執捉繋縛。加誣毀謗横註鉤牽。凡
諸難事一切不受。惡鬼飛災天行毒癘。邪魔
魍魎若河若海。崇山穹嶽居止樹神。凡是靈
祇聞我名者。見我形者。發菩提心。悉相覆護
不相侵惱。晝夜安隱無諸驚懼。四大康強六
根清淨。不染六塵心無亂想。不有昏滯不生
斷見。不著空有遠離諸相。信奉能仁不執己
見。悟解明了生生修習。正慧堅固不被魔攝。
大命終時安然快樂。捨身受身無有怨對。一
切衆生同爲善友。所生之處値佛聞法。童眞
出家爲僧和合。身身之服不離袈裟。食食之
器不乖盂鉢。道心堅固不生憍慢。敬重三寶
常修梵行。親近明師隨善知識。深信正法勤
行六度。讀誦大乘行道禮拜。妙味香花音聲
讃唄。燈燭臺觀山海林泉。空中平地在間所
有。微塵已上悉持供養。合集功徳迴助菩提。
思惟了義志樂閑靜。清素寂默不愛喧擾。不
樂群居常好獨處。一切無求專心定慧。六通
具足化度衆生。隨心所願自在無礙。萬行成
就精妙無窮。正直圓明志成佛道。願以此善
根。普及十方界。上窮有頂。下極風輪。天上人
間六道諸身。一切含識。我所有功徳。悉與衆
生共。盡於微塵劫。不惟一衆生。隨我有善根。
普皆充薫飾。地獄中苦惱。南無佛法僧稱佛
法僧名。願皆蒙解脱餓鬼中苦惱。南無佛法
僧稱佛法僧名。願皆蒙解脱畜生中苦惱。南
無佛法僧稱佛法僧名。願皆蒙解脱天人阿
脩羅。恒沙諸含識八苦相煎迫。南無佛法僧。
因我此善根普免諸纒縛。南無三世佛。南無
脩多羅菩薩聲聞僧微塵諸聖衆。不捨本慈
悲攝受群生類。盡空諸含識歸依佛法僧。離
苦出三塗。疾得超三界。各發菩提心。晝夜行
般若。生生勤精進。常如救頭然。先得菩提時。
誓願相度脱我行道禮拜。我誦經念佛。我修
戒定慧。南無佛法僧。普願諸衆生悉皆成佛
道。我等諸含識堅固求菩提。頂禮佛法僧。願
早成正覺
  隨州大洪山遂禪師禮華嚴經文
南無毘盧教主華藏慈尊。演寶偈之金文。布
琅函之玉軸。塵塵混入刹刹圓融。十兆九萬
五千四十八字。一乘圓教大方廣佛華嚴經。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
惟心造。常願供養常恭敬七處九會佛菩薩。
常願證入常宣説五周四分華嚴經。常願供
養無休歇九十刹塵菩薩衆。常願悟入常宣
説大方廣佛華嚴經。伏願某甲生生世世在
在處處。眼中常見如是經典。耳中常聞如是
經典。口中常誦如是經典。手中常書如是經
典。心中常悟如是經典。願生生世世在在處
處。常得親近華藏一切聖賢。常蒙華藏一切
聖賢慈悲攝受。如經所説願悉證明。願如善
財菩薩。願如文殊師利菩薩。願如彌勒菩薩。
願如普賢菩薩。願如觀世音菩薩。願如毘盧
遮那佛。以此稱經功徳。以此發願功徳。願
與四恩三有法界一切衆生。消無始以來盡
法界虚空界無量罪垢。願與四恩三有法界
一切衆生。解無始以來盡法界虚空界無量
冤業。願與四恩三有法界一切衆生。集無
始以來盡法界虚空界無量福智。同遊華藏
莊嚴海。同入菩提大道場。南無大方廣佛
華嚴經
  桐江瑛法師觀心銘
心焉心焉。本自天然。卓爾獨立湛寂孤堅。妙
中至妙玄中又玄。無來無去不變不遷。非迷
非悟絶聖絶賢。思不可及強以言詮。由體明
覺遂生諸縁。鏡含萬象海納百川。收之兮神
潜方寸。舒之兮光充大千。變化自在作用無
邊。乃生乃佛爲實爲權。迷之則浩浩不返。悟
之則了了相傳。心焉汝靈心焉汝靈。語汝莫
忘誨汝須聽。汝具萬法兮本自圓成。萬法具
汝兮其體空平。境非實境名是假名。汝昔不
悟兮枉受伶俜。汝今自覺兮可保堅貞。觸途
莫滯念起即惺。六塵不染三毒乃清。休更鼓
之令濁兮失本明。宜自澄之令淨兮歸元精
緇門警訓卷四



緇門警訓卷第五
  終南山宣律師賓主序
夫損己利他者。蓋是僧家之義也。害物安身
者。非爲釋子之理也。有賞善罰惡之能。斷是
非不平之事。若是先人後己契諸佛之慈心。
如或爾死我活乖六和之妙行。爲主者倘存
仁義。感十方衲子之雲臻。若乃私受人情。招
千里惡名之遠播。爲賓者懷恭執禮有義。而
到處安身。苟取狂圖無義。而隨方惹怨。今者
幸生中國。得頼空門脱萬丈之火坑。抛千重
之覊網如囚出獄似鳥開籠。履布金積善之
場。住七寶無殃之地。天龍恭敬神鬼欽崇。非
桑蠶而著好衣。不耕田而飡美饌。何須結怨
饕利非理。圖財求蝸角之虚名。閉人天之坦
路。取龜毛之小利。穿地獄之深坑。積恨結於
今生。受波吒於後世。縱使滿堂金玉牽纒自
己愚身。直饒羅綺盈箱闘亂子孫。業重少求。
儉用免逼迫於心田。知足除貪。播馨香於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