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宗鏡録卷第八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確定一心心外無法。聖教所印理事圓通。
只如法華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縁果
報本末。初後不濫行相非虚。今唯説一心如
何合教 答。一心者即諸法實相也。亦諸法
實性也。然諸法即實相。實相即諸法。從心所
現性相全同。依本垂迹理事非異如群波動
而水體常露。以水奪波波無不盡。雖衆法似
起而心性恒現。以心收法法無不空。大品經
云。不見一法出法性外。又云。一切法趣色是
趣不過。如台教釋法華經十法界十如因果
之法。一切唯心造者。則心具一切法。一切法
者。只是十如。十如者。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縁如是果如
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相者。夫相以據
外覽而可別。釋論云。易知故名爲相。如水火
相異則易可知。如人面色具諸休否。覽外相
即知其内。昔孫劉相顯曹公相隱。相者擧聲
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若言有相闇者不
知。若言無相占者洞解。當隨善相者。信人面
外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衆生相
隱彌勒相顯。如來善知故遠近皆記。不善觀
者。不信心具一切相。當隨如實觀者。信心具
一切相也。如是性者。性以據内不改名性。又
性名性分。種類之義。分分而不同。各各不可
改。如火以熱爲性水以濕爲性等。不改約理。
種類約事。又性是實性。實性即是理性。極實
無過。即一心佛性之異名耳。又無行經云。稱
不動性。即不改義。今明内性不可改。如竹中
火性。雖不可見不得言無。燧人乾草遍燒一
切。心亦如是。具一切五陰性。雖不可見不得
言無。以智眼觀具一切性。如是體者。體是主
質義。此十法界陰入。倶用色心爲體質也。如
是力者。堪任義。如王力士千萬技能。病故謂
無病差有用。心亦如是。具有如來十力。煩惱
病故不能運動。如實觀之具一切力。如是作
者。運爲建立義。若離心者更無所作。故知心
具一切作也。如是因者。招果爲因。亦名爲業。
十法界業起自於心。但使有心諸業具足。若
無於心即無諸業。以一切善惡凡聖等業唯
心造故。如是縁者。縁名縁由助業皆是縁義。
無明愛等能潤於業。即心爲縁。離心縁不起
故如是果者。克獲爲果。若自心造善克獲樂
果。若自心造惡克獲苦果。如是報者。酬因爲
報。一念心正妙報相酬。一念心邪劣果潜
現。風和響順。形直影端故。則邪正在心得喪
由我。相爲本。報爲末。本末悉入縁生。縁生故
空。則空等也。相但有字報亦但有字。悉假施
設。則假等也。又相即無相。無相而相。非相非
無相。報亦然。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則中等也。
若三塗以表苦爲相。定惡聚爲性。摧折色心
爲體。登刀入&T055114;爲力。起十不善爲作。有漏惡
業爲因。愛取等爲縁。惡習果爲果。三惡趣爲
報。本末皆癡爲等。乃至菩薩佛類者。縁因爲
相。了因爲性。正因爲體。四弘爲力。六度萬行
爲作智慧莊嚴爲因。福徳莊嚴爲縁。三菩提
爲果。大涅槃爲報。本末皆智爲先導爲等。故
知十界十如善惡因縁。凡聖果報。皆是一心。
終無別法。斯乃發究竟菩提心者之慈父。度
虚妄生死野者之導師。轉凡入聖之津梁。會
俗歸眞之蹊徑矣。譬如天樂隨衆生念出種
種聲。亦如摩尼隨意所求雨種種寶。此心無
盡。孕法何窮。色法尚然。眞靈豈劣 問。凡聖
既同一心。云何聖人成一切種智。凡夫觸事
不知乎 答。只爲凡夫背覺合塵。爲塵所隔
迷眞徇妄被妄所遮所以教中誚之爲生盲。
不開智眼。訶之作聾俗。豈達眞聞。自心與他
心二倶不了。焉能博通萬類成一切種智乎。
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佛言。善男子。若
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若欲善能知自心者。乃至應先發起大慈悲
心。普爲衆生。歸依三寶。受菩薩戒等。是以
自心難知。莫能善察。不入宗鏡焉能照明。若
了自心即是頓發菩提心者。是以心之綿密
世莫能知。古人有心隱篇云。二儀之大。可以
章程測也。三綱之動。可以圭表度也。雷霆
之聲。可以鍾鼓傳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
也。故有象可覩。不能匿其量。有光可見不能
隱其跡。有聲可聞。不能藏其響。有色可察。不
能滅其性。以夫天地陰陽之難明。猶可以術
數揆而耳目知。至於人心則異於是矣。心居
於内。情伏於衷。非可以算數測也。凡人之心。
險於山川。難知於天。天有春秋冬夏旦暮之
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故。有心剛而
色柔。容毅而質弱。意強而行慢。性悁而事緩。
假飾於外以蔽其情。喜不必愛。怒不必憎。笑
未必樂泣未必哀。其藏情隱行未易測也。他
心尚不可測。外境則焉能知。故起信論云。衆
生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迷平等性
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
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
故。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但了一心諸塵
自會。起心背法即乖法體。既與法違則不通
達。若能順法界性合眞如心。則般若無知無
所不知矣 問。若了一心何用廣知諸法
答。一心是總。諸法是別。別雖從總事起千
差。若不子細通明遮照雙運。則理孤事寡不
入圓通。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
一義而不動。台教云。於諸法門文義教海。須
了非字非非字。雙照字非字。不可説。非不可
説。不可見。非不可見。何所簡擇。何所不簡
擇。何所攝。何所不攝。何所棄。何所不棄。是
則倶是非則悉非。能於墨色通達一切非。於
一切非通達一切是。通達一切非。非非是一
切法邪一切法正。若於墨色不如是解。則不
知字與非字。如蟲食木莫辯所歸。似鳥言空。
何知旨趣 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以何爲
中道 答。且約古師四句分別。如中論玄樞
云。問。汝以不生不滅爲中道。有此中道不。若
有此中道則不名中道。若無此中道。無亦不
名中。二倶不可得。何名中道。答。有四義。一
有此中道。何者本將中道破偏。何得無中道。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
則不成。空即中道也。二無此中道。何者爲破
偏病。是故説中。偏病既亡中藥須遣。若有中
道中還是病。三亦有中道亦無中道。何者至
理虚存故名亦有。無形無相故名亦無。如涅
槃經云。内外合故名爲中道。四非有中道非
無中道。何者既云中道何得是有。既云中道
何得是無。此是一往爲言耳。若更再論則非
四句。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問。若爾云何
取定。答。若也有執則無所不礙。若也無執則
無所不通。如智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被
縛。若不見般若是亦名被縛。若人見般若是
則名解脱。若不見般若是則名解脱。中道即
實相是有也。中道即性空是無也。亦名爲假
名。亦有亦無也。亦名爲中道。非有非無也。
故知無執則四句皆是。涅槃經云。有縁服毒
生。無縁服毒死。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或有
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此之謂矣。問。爲中即是
道。爲離中別有道。爲道即是中。爲離道別有
中。答。如彼中品人。此則是中而非道。如彼三
乘人道。此即是道而非中。如彼菩薩道。此即
亦中亦是道。如彼外道道。此即非中又非
道。今言中道者。即菩薩道。離中無別道。離道
無別中。即以道爲中。即以中爲道。此之中義。
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眞心遍一
切處故。所以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前辯所
見不同。故論得失。若入宗鏡則泯同平等。三
乘五性。若内若外。無非一心中道矣。又中道
者。以一眞心不住有無一邊。故稱中道。若
言其有。相不可尋。若言其無。性不可易。所以
菩薩以行契理觀一切法。雙遮雙照。雙亡雙
流。台教明雙亡正入常冥中道。無心亡照任
運寂知。雙亡即亡空亡假。故名爲寂。正入
只是入中。故名爲照。而亡而照。故曰雙流。遮
流約智用。亡照約智體。無心釋智體。智體
成就。不須作意念念忘照。而常任運。而寂而
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又能所雙寂故曰雙
亡。門理歴然稱爲正入。正入則理無不契。雙
亡則相無不寂。斯即不住空有。遮照分明不
滯二邊。方成正入。肇論云。有心者。衆庶是
也。無心者。太虚是也。衆庶處於妄想。太虚絶
於靈照。不可以處妄想。絶靈照而語聖心乎。
故須遮照無滯體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門。華
嚴經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
盡。住是不可思議地。思與非思倶寂滅。若唯
遮思議境者。則凡聖絶分。故非但遮常心。亦
應融常心。是則於中思議不可盡。遮融無二。
則思與非思體倶寂滅。方曰眞不思議也。是
則遮照無滯。理事不虧。即遮而照故。雙非即
是雙行。即照而遮故。雙行即是雙遣。不壞本
而常末。萬行紛然。不壞末而常本。一心恒寂。
所以色塵體寂香界性空。執作有無之邊邪。
達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圓願海。塵塵盡具
行門。應念而六度咸成。目撃而眞心普遍。如
無盡意菩薩經云。普賢如來國土。彼諸菩薩
當見佛時。尋能分別諸深妙義。具足成就。六
波羅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
波羅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羅蜜。若
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若見色寂
滅。即是具足毘梨波羅蜜。若不行色相。即是
具足禪波羅蜜。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
若波羅蜜。是諸菩薩即觀佛時。尋具如是六
波羅蜜得無生忍 問。此唯識門未了之人。
以何方便而爲開導 答。初覺之人先以比
知後當信驗。攝論云。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其
有未得眞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
聖教及正理。如教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理
顯者。如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
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又云。
外種内爲縁。外法種子皆是衆生感受用業
熏種子。依阿頼耶力所變現。是故外種離内
無別有種。如有頌言。天地風虚空。陂池方大
海皆眞内所作。外義倶非有。又頌云。聖教及
正理。各別有功能爲生於信慧。無一不成
故。是以識生此識説名相分。知此相唯内心
變外義不成故。如有頌言。於一端嚴婬女
身。出家耽欲及餓狗。嗅屍昌艶美飮食。三
種分別各不同。以前塵無決定相。唯心自分
妍醜。若外法是實。云何各隨自見不同。是以
比知。唯心自現非他境界。古徳云。菩薩從初
正信創發心時。即觀本識自性縁起因果之
體。得成正信。故攝論云。得彼本識説菩薩初
起。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縁。此之謂也。如實者。
無非一心。餘皆虚妄。若有猛提直入之者頓
悟圓信之人。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動塵
勞之位。遍坐一切道場。靡移所習之門。遊戲
十方國土。是以法華經偈云。得如是乘令諸
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
衆。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以是因縁。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除佛方便。若能依實。修行果滿不
離一念。如還原觀云。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
際絶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裏。初心正覺。攝
多生於刹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即無
生顯而幻有立。兩相泯而雙事存。攝法界而
攝一塵。擧一身而十身現 問。既以聖教正
理比知。已生勝解。欲入聖位縁何境界親證
修行 答。但了人法二空即入此觀。人法何
以成空。以唯有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
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識觀修加行。縁何
境界。縁意言分別爲境。離此無別外境。何以
故。此意言分別似文字言説及義顯現。唯有
意言分別。無別有名言。菩薩能通達名無所
有。則離外塵邪執。又此義依名言唯意言分
別。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義。義者即六識
所縁境離名無別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別故。
義亦無別體。菩薩通達義無所有。亦離外塵
邪執。又此名義自性差別。唯假説爲量。前已
遣名義。名義既無自性及差別。云何可立。若
離假説無別名義自性及名義差別。由證見
此二法不可得故。名爲通達。智整禪師六行。
法云。大乘頓悟菩薩。能觀唯識無外空者。謂
觀相空唯是空解。心作空解。無外相空是故
大根知唯識者。則滅空解離諸縁觀。故智論
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普觀諸法皆空。空
亦復空。滅諸觀得無礙般若波羅蜜。以此文
證無外相空。大根觀智則證空。空謂法空。空
有皆是妄見。悉是當時意分別作。如人心起
則唯見人。微塵心起則唯見微塵。空心起時
則唯見空。是故空有皆是心作。故諸凡聖見
境不同。皆是當時意言有異。是以世諦各唯
有識。覺無外邊。則名眞諦。以其二諦不相離
故。即以無外名爲眞諦。是故若能觀見唯識。
即知無外則亦達眞。此達眞時則無外解。
便遣世俗妄取之心。故攝論云。知塵無所有。
通達眞。知唯有識。通達俗。若不通達俗。無以
能得見眞。以離俗無眞故。若不通達眞。無以
遣俗。以俗無別體故。所以通達眞俗。由能解
唯識理故。以此文證。觀唯識者。即達二諦。能
遣妄心。雖復就實唯識無境。稱情則有凡聖
大小。謂若見塵意謂是人。如此意言則是凡
夫。若觀此身意謂是塵。如此意言則是二乘。
若觀細塵意謂體空。如此意言是小菩薩。若
觀空有知皆意言。即是大乘大菩薩人。故諸
衆生雖皆唯識。意言不同凡聖各異。故大根
人知唯識者。恒觀自心意言爲境。此初觀時
雖未成聖。分知意言。則是菩薩。故攝論云。初
修觀者。則是凡夫菩薩。此等能觀深法空者。
即亦曾逕小乘觀來。非是不解衆生無我。一
往即能頓見法空。故攝論云。若得法無我必
先得人無我。故知學大要先從小。雖復從小
漸頓仍別。謂觀生空執爲極者。後觀相空進
學名漸。若有久習。知小非極即解空空。名爲
頓悟。雖知心外無境。然入觀時亦從塵起以
其色塵唯佛不見。以佛常證唯識無境妄想
盡故。不見外塵故。彼論云。如來常不出觀故
寂靜。若大菩薩入眞觀時。則知唯識亦不見
塵故。彼論云。菩薩若入無分別觀。一切塵不
顯現。以此文證故知大聖入眞觀時皆不見
色。自餘凡聖莫問大小。未入空觀則皆見塵。
大根出觀雖妄見塵。若入觀時則知唯識。以
其自知妄作塵解無塵可破。便證唯心。若能
觀中了知唯心。後雖出觀妄見自他。尋復思
時知自妄見。不同凡小定執有外。乃至觀空
猶見能所。故彼論云。菩薩以無分別後智。觀
此因果相。然無顛倒。不執有外塵内根唯
識是實有法。故知大根一證唯心。後雖出觀
不執有外。若觀自心妄見境時。則知衆生各
唯有識。故大菩薩乃至佛來常知衆生唯心
妄見。謂知衆生或作名解。名則是凡意言分
別。情謂似外名字顯現。理是心作。是自心
相。或作名下所説法解。法義則是意言分別。
情謂有外法義顯現。理實法義亦是心相。
故彼論云。十二部經是名爲教。十二部經所
詮。是名爲理。心相似此理教顯現。以此文
證。所縁境界悉是心作。名爲心相。但此心
相。亦名心影。亦名相識及境界識。種諸凡小
謂與心異。理無別體實唯一識。故彼論云。唯
識不出二法。一者相識。二者見識。似塵顯現
名相。謂所縁境。似識顯現名見。謂能縁識。定
心亦爾。顯現似塵。謂異定心。一分似識。一分
似塵。此二實唯是識。以此文證。境界相識即
心無別。唯情妄見。以其唯是妄念作故。即
此是相識亦名相結。故彼論云。結有二種一
者相結。二者麁重結。相結難解。麁重結難滅。
心分別諸塵名相結。由此分別起欲瞋等惑
名麁重結。若得無分別智即解相結。相結不
起麁重結即墮滅。以此文證境是相結。凡
小迷執故名難解。是故諸法名之與義。皆是
心作。凡小不知。理實無始所縁名義。常是凡
夫意言分別。故彼論云。凡夫從本。來意言分
別有二種。一似名二似義。名義攝一切法皆
盡。此名義但是意言分別所作。離此無別餘
法。以此文證。故知凡夫妄見境界或名或義。
皆是當時意言分別。如食蒗蕩妄見針火。據
彼妄情意謂是實。不知妄見謂有外火。據實
唯是意作火解。火則唯是意言分別。謂有火
名。名是意言。謂有火事。事是意言。衆生妄見
自身他身地水火風等。皆亦似彼。雖復就實
義唯識無外。據凡妄情謂有能所。故彼論云。
唯識義不失。亦不無能取所取義。雖復據情
謂有内外理唯一心無別塵體。故彼論云。識
所變異雖有内外事相不同。實唯一識無有
塵等別體故知自他内外事相。唯是一心轉
變妄解。故諸大聖知生妄見。自恒不見凡所
見境。如人不食蒗蕩之者。唯見他人妄見針
火。自仍不見空中火事。佛知唯識。其事似此。
故不同凡妄見境界。以生妄見本無外塵。是
以如來恒不見色。唯凡與聖有見不見。但
眞異妄莫不唯識。凡唯識直是妄心故。唯
識論偈云。唯識無境界。無塵虚妄見。若佛唯
識但有眞心。故攝論云。唯有眞如及眞智獨
存説名法身。又唯識論云。諸佛如來行處。唯
有眞識更無餘識。以此文證。佛無識故。故不
同凡妄見外境以實唯識本無外故。業不同
者。一質異見。如人見水。鬼見爲火。魚謂住
處。天以爲地。又如舍利妄見穢土。螺髻菩薩
即此見淨。若使實有水火染淨。同處相妨不
得和合。以各妄見齊無外故。多心共處得作
別解。若諸衆生同業之者。妄見則同更無別
解。此同業者遞互爲因。妄想見聞唯心縁
合。故唯識論云。一切衆生虚妄分別。思惟
憶念彼説我聞。依彼前人説者意識。於此聽
人聞者意識。起如是心。彼説我聞。而實無有
彼前境界。是偈言遞共増上因彼此心縁合。
以此文證。業相由者。遞互爲因。各妄見聞。
以其六道皆心縁合。三界則是唯心轉作。故
十地經云。三界虚妄但一心作。論自釋言。一
心作者。唯心轉故。故知三界同見別見皆是
自心轉變解異。同見聞者。雖心縁合。心無形
相恒非内外。若謂心外有他心者。則是妄解。
實無外識。故唯識論云。而實無有外識可取。
乃至二乘知他心者。謂有外識。亦仍是妄。故
彼論云。虚妄分別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
以此文證。實無外識直是凡小妄作外解。故
彼論云。他心智者不如實知何以故。以自内
心虚妄分別。以爲他心。不能了知。問曰。若言
凡小作他心解。云何得與他心相應。釋言。由
先方便想作他解。似他解故得與相應凡小
不知自作他解。便謂我今知他人心。雖作他
解得與相應。謂有能所。猶非實知。故彼論云。
世間他心智者。於彼二法不如實知。以彼能
取可取境界虚妄分別故。以此等文證無外
識。故作外解。皆非實知。若觀心識本無形
相非彼非此。無來無去。不依外解息分別時。
則是實知一切生心。故智論云。若一切衆生
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虚誑者。佛不能知一切
衆生心心數法。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性實
虚誑無來無去故。佛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
法。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
無所乏短。心外如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
法。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衆生心心
數法。若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故能通
達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無所罣礙。以此文
證心無去來。佛知無外稱實能知。不同凡小
他心智者向外縁心猶雜妄識。故唯論識偈
云。他心知於境。不如實覺知。以非離識境。唯
佛如實知。以此文證佛知唯識自作他解無
外可取。以知自心作諸心解。永斷向外分別
之心。入楞伽經云。如實知一切諸法唯是自
心。是故不生分別之心。以此文證佛知他心
即是自心。離外分別。但縁自心。意言爲境。爲
諸衆生心識無邊。各各異解差別難量。佛離
外念一心遍知。如水不動萬像現中。此佛一
心知諸心時。一作多解。多即是一。如彼一水
照諸萬像。雖即一水而與水外萬像相應。佛
心亦爾。遍照他心。雖是一心作諸心解。而
與一切他心相應。由久修學唯識觀成。故離
外念方能遍知。故華嚴經頌云。摩醯首羅智
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
一念中皆明了。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
菩提智。云何當於一念中。不知一切衆生心。
故知諸佛念念遍知。此即是佛意言分別。雖
知世諦各唯識時。別知諸心。是佛分別。據恒
自覺唯自意言。離外念邊無復分別。故諸大
智觀唯識者。縁自意言知世諦時。即亦達眞
離外分別。是故大乘從凡至佛。皆觀自心意
言爲境。則知心外無別他心。凡聖等心雖非
内外。仍有因縁爲他變者。如維摩經云。即時
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
身如舍利弗。此變舍利弗令心異見。非有別
身改形換質。衆生心中修勝行者。則有無中
妄見佛業。由有勝業感佛神力。令心變異似
見化身。故攝論云。於他修行地中。由佛本
願自在力故。彼識似衆生變異顯現。故名變
化身。以此文證。如來化身如釋迦等。皆是凡
小自心變作。以妄見佛成道化生。後還妄見
如來滅度。此妄見者由佛變故彼論云。菩提
涅槃爲二。但變異他心。令他爲二。體實不
有。以此文證。佛變他心令妄見佛。心外無
佛。據諸凡小不知妄見。謂有外佛來度衆生。
故經偈云。佛不得佛道。亦不度衆生。衆生強
分別。作佛度衆生。故攝論云。由觀行人識爲
増上縁。故餘人識變異如觀行人。願力顯現。
故知定無外塵唯有本識。以此文證見聖化
者皆由佛力爲増上縁。故彼論云。淺行菩薩
欲作衆生利益事。於現在先發願竟。即入眞
觀。出觀後隨所欲樂方得成就。若深行菩薩
欲作利益衆生事。現在不須發願及入觀出
觀。但由本願力隨所欲作一切皆成。若聲聞
等得九定自在。因此定自在得六通自在。於
一物中隨願樂力。各能變異。爲無量種。若
諸塵實有自性。此事則不得成。以此文證。本
無外境聖力令他無中見化。以皆妄見無外
境故。若多聖人同處變物。各隨意成亦不相
礙。故彼論云。於一物中若多觀行人。別願同
能變異一境。此變異得成。何故得成。隨彼意
成。故實無外境。唯有識故。是故各隨彼意得
成。以此文證。於一處中多聖變化。隨意各別。
令諸衆生見境各異。和而不同。參而不亂。此
義甚深大根方知。故至佛來皆觀唯識。故彼
論云。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識觀。以
此文證。大乘入道同觀唯識。漸明至佛。言觀
唯識願樂位者。謂從師友聞説唯識。即能解
者。心生願樂。由有願樂學思量時。即是大乘
願樂位人。故彼論云。諸菩薩但由徳聞一切
法唯有識。依此教隨聞起信樂心。於一切法
唯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由此願樂意言分別
故。説菩薩已入唯識觀。作如此知。名入唯識
願樂位。以此文證學觀唯識即是大根菩薩
入道。上來總明大小入道淺深雖別皆唯修
慧。以其慧觀是正道體。若不修觀餘行皆非。
此明慧觀是入道體。如上所説。若了一切境
界唯是意言分別則意無所思。口無所説。攀
縁既息。名相即空。妙明眞心從此披露。故得
塵勞路絶生死河枯。念念冥眞心心合道。所
以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
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衆縁斷滅。何
以故。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

宗鏡録卷第八十六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道之門。觸途咸是簡要。分別。無出四門。
今約天台四教。藏通別圓。各有四門入道。前
三教四門廣在彼説。今引圓教四門堪當入
道。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
空門。止觀云。圓教四門妙理頓説。異前藏通
二教。圓融無礙。異於別教歴別。若有門即假。
寄於有以爲言端。而此有門亦即三門一門
無量門。無量門一門。非一非四而言一四。此
即圓門相也。若有爲門。即生死之有。是實
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
更無法可論。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無二
無別。擧有爲門端耳。實具一切法圓通無礙。
是名有門。三門亦如是。此門微妙不可思議。
豈同藏通拙度而但空。別教不融而隔別。又
圓四門皆妙無麁。若有門爲法界攝一切法。
況復三門。空門即是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
門餘二亦如是法相平等無復優劣。若爾無
四門之異。但因順根機赴縁四説。如四指指
一月月一指四。又如藏通別圓四教。如空中
四點雖四點似別不出一空。雖四指不同唯
指一月。一有門者。觀見思假。即是法界具
足佛法。又諸法即是法性因縁。乃至第一義
亦是因縁。大經云。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
提燈。是名有門。二空門者。觀幻化見思及一
切法。不在因不屬縁。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
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即三諦皆空也。三亦空
亦有門。幻化見思雖無眞實。分別假名則不
可盡。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於第一義而
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亦如大地一能生種
種芽。無名相中假名相説。乃至佛亦但有名
字。是爲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觀幻化
見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非世故非有。
非出世故非空。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中一
切中。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豈有見思而非實
法。是名非空非有門。云何一門即是三門。一
門尚是一切法。何止三耶。所以者何。觀因縁
所生法。是初門。一切皆初門。初門即空。一空
一切空。即是第二門。此初門即假。一假一切
假。即是第三門。此初門即中。一中一切中。即
是第四門。初門即是三門。三門即是一門。但
擧一門爲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即是圓教
四門。正是今之所用也。若爾何用前來種種
分別。但凡情闇鈍不説不知。先誘開之後入
正道。法華經云。雖説種種道。其實爲一乘。若
得此意。終日分別無所分別。涅槃名爲復有
一行是如來行。法華名正直捨方便但説無
上道。大品名爲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淨名
稱爲瞻蔔林不嗅。餘香華嚴稱爲法界。即是
此四門意也。故知若了一心。修行因果圓備。
猶如地萬物出生故。猶如海衆寶所聚故。猶
如車能運載故。猶如城善防護故。是以大涅
槃經云。佛言。我爲須達説言。長者。心爲城
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又華嚴入法
界品中。寶眼主城神眷屬圍遶。於虚空中而
現其身。種種妙物以爲嚴飾。手持無量衆色
寶華。以散善財。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
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莊嚴心城謂專
意趣求如來十力。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
除慳嫉諂誑。應清涼心城。謂思惟一切諸法
實性。應増長心城。謂成辦一切助道之法。應
嚴飾心城。謂造立諸禪解脱宮殿。應照耀心
城。謂普入一切諸佛道場聽受般若波羅蜜
法。應増益心城。謂普攝一切佛方便道。應
堅固心城。謂恒勤修習普賢行願。應防護心
城。謂常專禦扞惡友魔軍。應廓徹心城。謂開
引一切佛智光明。應善補心城。謂聽受一切
佛所説法。應扶助心城。謂深信一切佛功徳
海應廣大心城。謂大慈普及一切世間。應善
覆心城。謂集衆善法以覆其上。應寛廣心城。
謂大悲哀愍一切衆生。應開豁心城。謂悉
捨所有隨應給施。應密護心城。謂防諸惡欲
不令得入。應嚴肅心城。謂逐諸惡法不令其
住。應決定心城。謂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無
退轉。應安立心城。謂正念三世一切如來所
有境界。應瑩徹心城。謂明達一切佛正法輪
脩多羅中所有法門種種縁起。應部分心城。
謂普曉示一切衆生。皆令得見薩婆若道。
應住持心城。謂發一切三世如來諸大願海。
應富貴心城。謂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徳
聚。應令心城明了。謂普知衆生根欲等法。應
令心城自在。謂普攝一切十方法界。應令心
城清淨。謂正念一切諸佛如來。應知心城自
性。謂知一切法皆無有性。應知心城如幻。謂
以一切智了諸法性。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
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釋曰。夫
城者。能防外寇護國安人。堅密牢強即無衆
患。況心城須護密守關津。無令外縁六塵魔
賊所侵。内結煩惱姦臣所亂。防非禁惡。常
加瑩淨之功。立徳運慈。廣備莊嚴之事。遂得
四門無滯一道常通。力敵大千威臨法界。可
以撫提弱喪攝化無遺。伏外降魔永固眞基
矣。華嚴疏云。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人
衆三開門引攝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
理教。則無不倶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
性空則衆惑不入。見恒沙性徳。則萬行爰増。
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絶百非以
成解脱。養衆徳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
矣。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
斯多義。淨名疏云。佛法如城。能爲行人防非
擬敵。故名爲城。若護佛法即是護城。又陰界
入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衆生是王。而
種性具足恒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立一切
衆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爲天
魔外道之所欲壞。内爲通別見思之所侵。菩
薩爲護衆生本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諸愛
見也 問。聖人大寶曰位。若無位次即是天
魔外道。既有信入須假錬磨。於初心方便
門中證解唯識。約教所分有幾位次 答。有
五位門。準識論云。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
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
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
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
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乃至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性相資
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
能取引發眞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
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
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
識性相。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頌曰。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
能伏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
順決擇分。求住唯識眞勝義性。劑此皆是資
糧位攝。爲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
糧故爲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順解脱
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
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
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
有能伏滅功力。念彼不起二取現行。此二取
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習氣
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増過故
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
遍計所執實我。薩迦邪見而爲上首。百二十
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
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
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邪見而爲上首。見疑
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
提名所知障。乃至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麁
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
微未能伏滅。此位未證唯識眞如。依勝解力
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乃至所修勝
行。謂福及智等。釋云。本性住種姓者。未聞
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増
長。名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成
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
住種姓。菩薩地説。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
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此聞正法已去令
無漏舊種増長數習種姓。菩薩地説。聞十二
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善順惡
違具諸功徳。此亦如是。故名等流。依因善
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者。此上四力。攝論云。
能悟入中大乘多聞熏習相續。此乃因力。已
得奉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即善友力。已得
一向決定勝解。非諸惡友所能動搖。名作意
力。已善積習諸善根等名資糧力。隨眠義者。
隨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餘處。故
名隨眠。或隨増過故名隨眠隨。逐有情多増
過失故。名隨眠何。故眠者乃是増義如。人
睡眠眠。即滋多。故過失増是隨眠義。即二障
種也二加行位。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
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
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徳智慧資糧。順解脱分
既圓滿已。爲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
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
決擇分。順趣眞實決擇分故。乃至菩薩此四
加行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眞勝
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
故。非實安住眞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
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自心。
知所取非有。以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乃至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
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倶生者及二
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
除。全未能滅。乃至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
唯識眞勝義故。釋云。四總名順決擇分者。則
名眞實決擇分。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簡疑
品彼猶預故。擇簡見品彼不擇故。分者是支
因義。即擇法覺支。現前立少物者。心上變
如。名爲少物。此非無相故名帶相。若證眞時
此相便滅。相者即是空所執相。三通達位頌
曰。若時於所縁。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論曰。若時菩薩於所餘境。無分
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
名。實住唯識眞勝義性。即證眞如智與眞如
平等平等。倶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倶
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乃至此智雖有
見分。而無分別説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
分。而可説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
縁見分時不變而縁。此亦應爾。變而縁者。便
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
無相。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眞如名通達
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乃至前眞見道證唯
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
説。前眞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諸後得智有二分耶。乃至此智現身土等。爲
諸有情説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寧
有現身説法等事。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
四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
體法應非所縁。縁色等時應縁聲等。又縁無
法等應無所縁縁。彼體非實。無勝用故。由斯
後智二分倶有。釋曰。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
自體法應非所縁者。既無相分。自他之心他
身土等。離自己體之法不帶影像。應非所縁
縁。直親照彼不變爲相故。不同眞如。眞如即
是智自體故。問。若爾眞如應非所縁縁。無似
境相故。答。不然。帶如之相起故。離自體法既
無影像。不可言帶彼相起。如何説有所縁縁。
彼皆離自體故。既亦帶相起名所縁縁。色
等時應縁聲等。縁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
又縁無法等應無所縁縁者。不變爲無相爲
見所縁故。以無相分直照於無。無非有體。所
縁縁義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親縁
於無。此文理證也。四修習位頌曰。無得不
忍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
依。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爲斷餘障證得
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
取。故説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説爲無得。
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
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
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
無漏及證眞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
世。餘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數修此故
捨二麁重。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
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説爲捨。此能捨彼二麁
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依謂所依。即依他
起。與染淨法爲所依故。染謂虚妄遍計所執。
淨謂眞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
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
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
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
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爲有情證得如斯
二轉依果。或依即是唯識眞如生死涅槃之
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眞如。故無始來受生
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眞如。便得涅槃畢竟安
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
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
即眞如離雜染性。如雖性淨而相雜染。故離
雜染時假説新淨。即此新淨説爲轉依。修習
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
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二乘滿位
名解脱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云何證得二
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
眞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五究竟位頌曰。此
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脱身。大牟尼
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前。即是究竟
位相。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
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増。性淨圓明。故名無漏。
界者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徳故。或
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莊嚴
經論説四加行位。偈曰。爾時此菩薩。次第得
定心。唯見意言故。不見一切義。釋曰。此菩薩
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總相。一切諸
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煖位。此位名明。
如佛灰河經中所説。明此明名見法忍。偈曰。
爲長法明故。堅固精進故。法明増長已。通達
唯心住。釋曰。此中菩薩爲増長法明故。起堅
固精進。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
薩頂位。偈曰。諸義悉是光。由見唯心故。得斷
所執亂。是則住於忍。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
義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
執亂滅。此見即是菩薩忍位。偈曰。所執亂雖
斷。尚餘能執故。斷此復速證。無間三摩提。釋
曰。此中菩薩爲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三
摩提。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答。由能
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間
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乃至五位。第一資
糧位。初學唯識爲發心之始。第一發心分。依
止大菩提而發心故。菩薩善生有四義。一種
子勝。以菩提心爲種子故。二生母勝。以般若
波羅蜜爲生母故。三胎藏勝。以福智二聚
住持爲胎藏故。四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爲
乳母故。第二通達位頌曰。已知義類性。善住
唯心光。現見法界故。解脱於二相。論曰。此位
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爲性。則了一切諸
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
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脱能執所執。
第三見道位頌曰。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
以解二無故。善住眞法界。論曰。此位如彼
現見法界故。解心外無有所取物。所取物無
故亦無能取心。由離所取能取二相故。應知
善住法界自性。第四修道位頌曰。無分別智
力。恒平等遍行。爲壞過聚體。如藥能除毒。
論曰。此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
別智恒平等作及遍處行。何以故。爲壞依止
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此智力譬如阿
伽陀藥。能除一切衆毒。第五究竟位頌曰。縁
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別。速窮
功徳海。論曰。縁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
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縁故。問。云何總聚
縁。答。心根安法界是故此心名根。此後起觀。
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
實有故。如此知已速窮功徳海。即佛果功徳
海能速窮彼岸。故攝論偈云。福徳智慧二資
糧。菩薩善備無邊際。於法思量善決已。故了
義趣唯言類。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
心理。便能現證眞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體
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
二皆無。等住二無眞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
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
藥消衆毒。佛説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
中。了知念趣唯分別。勇猛疾歸徳海岸。釋
曰。復有現觀伽他如經。莊嚴論説。其中難解。
於此顯示福徳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
者。資糧有二種。一福徳資糧。二智慧資糧。謂
施等三波羅蜜多。是福徳資糧。第六般若波
羅蜜多。是智慧資糧精進波羅蜜多二資糧
攝。何以故。若爲智慧而行精進。是智慧資糧。
若爲福徳而行精進。是福徳資糧。如是靜
慮波羅蜜多亦通二種。若縁無量而修靜慮。
是福徳資糧。餘是智慧資糧。如是資糧。是誰
所有。謂諸菩薩長遠難度名無邊際。如無
邊語非無有邊。但以多故得無邊稱。此亦如
是。於法思量善決已者。要由定後思惟諸法。
方善決定。非餘所能。故了義趣唯言類者。謂
了知諸義唯意言爲因。若知諸義唯是言即
住似彼唯心理者。謂若了知似義顯現唯是
意言。即住似義唯心正理。便能現證眞法界。
是故二相悉蠲除者。謂從此後現證眞如。永
離所取能取二相。如入現證次當顯示。體知
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者。體知離心
無所縁義。彼無有故。即會能縁心亦非有。智
者了達二皆無者。謂諸菩薩了達此二悉皆
是無。等住二無眞法界者。謂平等住離義離
心眞實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者。謂諸菩薩
無分別智所有勢力。周遍平等常順行者。於
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法。猶如
虚空性平等故。内外諸法皆如是觀。故名周
遍常恒。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衆毒
者。滅謂除滅。依謂所依。即所依中雜染法
因極難了故。如谿谷林榛梗難入。過失聚者。
是雜染法熏習自性。佛説妙法善成立安慧
并根法界中者。謂由佛教善安其慧。置眞如
中及能縁彼根本心中。根本心者。謂縁如來
所有正教。總爲一相。應知即是無分別心。了
知念趣唯分別者。謂彼安住根本心已。爲説
正教。由後得智念諸義趣。知此念趣唯是分
別。勇猛疾歸徳海岸者。謂諸菩薩由無分別
智及後得智巧方便故。速趣佛果功徳海岸。
如是五頌總略義者。謂第一頌顯資糧道。第
二頌初半顯加行道。後半第三顯於見道。第
四一頌顯於修道。第五一頌顯究竟道。金剛
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
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
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衆生不異眞性不一
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
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
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爲無有分別。
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
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
我救度衆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菩薩心無
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爲入。菩薩如
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棄。何以
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徳。非心非影法爾清淨。
又云。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
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眞如種子爲妄
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
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
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
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
常起能起所起同時故。先以智導排諸障難。
出離蓋纒。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
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
唯性空大。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
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
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
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如上
經論所言諸佛菩薩四加行位唯識五位等。
皆從一心分其深淺。從本起末似現初心。因
末顯本復歸元地。所以經云。五位一覺從本
利入。若化衆生從其本處。如上諸位但是一
心。因智有淺深。證分初後。於行布中似有階
降。如愨疏云。首楞嚴經。於一念上立六十位。
如珠中影像物類雖多。珠全是一。一中含衆
像。衆像還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
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證。一心能生多心。
多心還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礙
宗鏡録卷第八十七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八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
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
初後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
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
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
如何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
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
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眞實
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
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此智。若
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
過覺觀。應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此
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説名無分別智。謂
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
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
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
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眞實義由已分別顯
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
分別眞實義。謂此義眞實。若智離五相縁眞
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眞實義。謂此法眞實。但
縁眞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爲性。是名無分
別智。無分別智衆行中最爲上首。更以偈顯。
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於眞
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爲體。無分別智與
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
於眞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
總以喩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
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
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縁實或縁虚。意識與五
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或證一分
爲實。或不證爲虚。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眞
實境無分別無言説。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
眞實境無分別。無言説。譬如人在意識中但
縁先所受塵。名縁虚境。有分別有言説。無
分別後智亦爾。縁虚境有分別有言説。又偈
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
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
如虚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答。了一切
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
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一切意有異。故知義
不成。過去等及夢。并餘二影像。無有爲攀縁。
然彼攀縁成。釋曰。若義成於境。無無分別
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於一物中各
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
等所取既不成就。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