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十二安心也。自行安心者。當察此心。欲何所
樂。若欲息妄令念相寂然。是樂法行。若樂聽
聞徹無明底。是樂信行。樂寂者。知妄從心
出。息心則衆妄皆靜。若欲照知須知心原。
心原不二。則一切諸法皆同虚空。是爲隨樂
欲自行安心。其心雖廣分別心及諸法。而信
念精進毫善不生。即當凝停莫動諸善。功徳
因靜而生。若凝停時。彌見沈寂。都無進忍。
當計校籌量策之令起。若念念不住。如汗馬
奔逸。即當以止對治馳蕩。若靜默然無記與
睡相應。即當修觀破諸昏塞。修止既久不能
開發。即應修觀。觀一切法無礙無異。怗怗
明利漸覺如空。修觀若久闇障不除。宜更修
止。止諸縁念無能無所。所我皆寂空慧將生。
是爲自修法行八番善巧布歴令得心安。信
行安心者。或欲聞寂定如須彌不畏八動。即
應聽止。欲聞利觀。破諸煩惱。如日除闇。即應
聽觀聽觀多。如日燋芽。即應聽止潤以定水。
或聽定淹久。如芽爛不生。即應聽觀令風日
發動使善法現前。或時馳覺一念叵住。即應
聽止以治散心。或沈昏濛濛坐霧。即當聽觀
破此睡熟。或聽止豁豁即專聽止。或聞觀朗
朗即專聽觀。是爲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若法行心轉爲信行。信行心轉爲法行。皆隨
其所宜巧鑚研之。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
十二。合爲六十四安心也。復次信法不孤立。
須聞思相資如法行者。隨聞一句體寂湛然
夢妄皆遣。還坐思惟心生歡喜。又聞止已還
更思惟。即生禪定。又聞於止還即思惟。妄念
皆破。又聞止已還更思惟。朗然欲悟。又聞
觀已還更思惟。心大歡喜。又聞觀已還更思
惟。生善破惡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聽少
思多。名爲法行。非都不聽法也。信行端坐。
思惟寂滅。欣踊未生。起已聞止。歡喜甘樂。
端坐念善。善不能發。起已聞止。信戒精進。
倍更増多。端坐治惡。惡不能遣。起已聞止。
散動破滅。端坐即眞。眞道不啓。起已聞止。豁
如悟寂。是爲信行。坐少聞多。非都不思惟。前
作一向根性。今作相資根性。就相資中復論
轉不轉。亦有三十二安心。化他相資亦有三
十二安心。合六十四。合前爲一百二十八安
心也。夫心地難安。違苦順樂。今隨其所願逐
而安之。譬如養生或飮或食適身立命。養法
身亦爾。以止爲飮。以觀爲食。藥法亦兩。或丸
或散。以除冷熱。治無明病。以止爲丸。以觀爲
散。如陰陽法。陽則風日。陰則雲雨。雨多則
爛。日多則燋。陰如定。陽如慧。定慧偏者。皆
不見佛性。八番調和。貴在得意。一種禪師不
許作觀。唯專用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
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思終不覩。又一師
不許作止。專在於觀。引偈云。止止徒自止。
昏闇無所以。止止即是道。觀觀得會理兩師
各從一門入以己益。教他學者。不見意。一向
服乳。漿猶難得。況復醍醐。若一向作解者。佛
何故種種説耶。天不常晴 醫不專散。食不恒
飯。世間尚爾。況出世耶。今隨根隨病迴轉。
自行化他有六十四。若就三番止觀。即三百
八十四。又一心止觀復有六十四。合五百一
十二。三悉檀是世間安心。世醫所治差已復
生。一悉檀是出世安心。如來所治畢竟不發。
世出世法互相成顯。若離三諦無安心處。若
離止觀無安心法。若心安於諦。一句即足。如
其不安。巧用方便令心得安。一目之羅。不能
得鳥。得鳥者。羅之一目耳。衆生心行各各不
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種心行。如爲
一人。衆多亦然。如爲多人。一人亦然。須
廣施法網之目。捕心行之鳥耳。如是委細種
種安心。利鈍齊收自他兼利。若有聞者頂戴
修行
宗鏡録卷第四十四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四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已上是引台教明定慧二法安心。次依華
嚴宗釋。華嚴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
中從定出。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
知。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説
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疏釋云。定
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
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契理不動。理定
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了無生。理觀也。
諸經論中。或單説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觀亦
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
定。如起信論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爲
止。而觀因縁生滅爲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
此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
是也。或倶通二。此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縁。
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倶泯非定非散。
或即觀之定。但名爲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
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爲觀。如以無分別智觀
名般若是也。或説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所
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
隨入一門。皆有剋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
顯無礙略分五對。第一對根境無礙。謂觀根
入定應從根出而從境出者。爲顯根境唯是
一心縁起無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
境入根出亦然。第二對理事二定無礙。謂分
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觀性空應入
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動故。入
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縁故。入
事即是入理而經文但云入正定。不言事理
及乎出觀。境中即云分別色相。斯事觀也。根
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觀也。亦合將根事對於
境理以辯無礙。第三對事理二觀無礙。謂欲
分別事相應從事觀起。而反從理觀起。以所
觀之境既眞俗雙融法界不二故。分別事智
即是無生之智。二觀唯是一心故。亦應將境
事理對根事理以辯無礙。第四出入無礙。以
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亂。若以事理
相望。應成四句。謂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
入理起。理入事起。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
謂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又
或以理觀對於事止。謂契理妄息也。或事觀
對於理寂。謂無念知境也。或事觀對於事寂。
謂觀於一境心不動搖也。或理觀對於理寂
亡心照極也。如百門義海云。明出入定者。謂
見塵性空十方一切眞實之理。名爲入定也。
然此見塵無性空理空時。乃是十方之空也。
何以故。由十方之心見於一塵。是故全以十
方爲塵。定亦不礙事相宛然。是故起與定倶。
等虚空界。但以一多融通同異無礙。是故一
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別入一際起。一際入差
別起。皆悉同時一際成立無有別異。當知定
即起起即定。一與一切同時成立。出入無礙
也。第五對二利體用無礙。謂於深根起定心
不亂。是體也。自利也。而不礙理舒於廣境。
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體用無
二故。自利即是利他。此上十義同爲一聚法
界縁起相即自在。菩薩善達作用無礙。又經
且約根境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
受。聲香三昧起。復應根根相對。謂眼根入
正受。耳根三昧起等。云色性難思等者。即
色等總持是色。陀羅尼自在佛等。亦應云分
別眼性難思有眼陀羅尼自在佛等。又眼中
云性空寂滅。即眼之度門。眼等本淨。亦應
云色等度門色等本淨。不唯取相爲染無心
爲淨而已也。又以智論三觀束之分別色相
等是假名觀也。性空寂滅。是空觀也。此二
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三無前後。皆是一
心。上來無礙。深妙難思。始學之流如何趣
入。今當總結。但能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念
慮不生自當趣入。是以事中即理。何曾有礙。
心外無境。念自不生。如是則入宗鏡之一心。
成止觀之雙運。方能究竟定慧莊嚴。自利利
他圓無盡行。又若心不安人在三界内。未入
止觀門非習學之者。情牽萬境意起百思。投
五欲旋火之輪。未曾略暇。陷五濁狴牢之處。
何省暫離。塵網千重。密密而常籠意地。愛
繩萬結。條條而盡繋情田。聳高阜於慢山。横
遮法界。洶長波於貪海。呑盡欲流。若蟻聚蜂
攅。攀縁役役。如鼠偸狗竊。結搆營營。八苦
之焔長燒。二死之河恒沒。輪迴生滅苦惱縈
纒。皆是不能自安心耳。今爲於生死長夜無
明塵勞三界大夢之中。獨覺悟人。割開愛網。
欲透苦原。將求如來大寂滅樂者。如前所述
安心之門。直下相應。無先定慧。定是自心之
體。慧是自心之用。定即慧故。體不離用。慧
即定故。用不離體。雙遮則倶泯。雙照則倶
存。體用相成遮照無礙。此定慧二法。修行
之要。祖佛大旨。經論同詮。所以法華經云。
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又云。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衆生。華嚴經頌云。衆生惑見恒隨縛。
無始稠林未除翦。與志共倶心並生。常相覊
繋不斷絶。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
所。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大
涅槃經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又云。先以定
動後以智拔。大智度論云。禪定爲父。智慧爲
母。能生一切導師。又云。以業力故入生死。以
定力故出生死。故云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
非禪無以發其照。何者謂禪無智但是事定。
若得智慧觀於心性。即爲上定。若智不得禪
乃爲散善分別。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
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若定慧雙運動寂融
通。則念念入三昧之門。寂寂運無涯之照。如
上種種開示種種證明。如是調停。如是剖析
削繁簡要。去僞存眞。以無數萬億諸方便門。
皆令一切含生盡入此宗鏡。如嚢中有寶。不
探示之。誰有知者。猶室中金藏。未遇智人。
何由發掘。若珠蔽内衣裏。弗因親友所示。爭
致富饒。似窮子之家珍。非長者之誘引。曷能
承紹。設或明了信入無疑。更在當人。剋己成
辦。錬磨餘習直取相應。一切時中不得忘照。
自量生熟各逐便宜。此是修定時。此是修慧
時。若掉散心須行三昧。若惛沈意宜啓慧門。
若處見修位中。此是行時。非是證時。若居
究竟即内。此是證時。非是行時。不可如二
乘怱怱取證。沈實際之海。溺解脱之坑。又
不可傚無聞比丘。妄指無生求昇反墜。似苦
行外道唯投見網期悟遭迷。斯定慧門是眞
修路。照宗門之皎日。泛覺海之迅航。駕大
白牛車之二輪。昇第一義天之兩翼。等學而
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衆生。爲法國土之王。
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全假雙修。散妄亂
而似風吹雲。破愚闇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
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爲大覺海之陰陽。作
寶華王之父母。備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
牆。以此相應能入宗鏡。前據台教明五百番
安心法門。皆爲逗機對病施藥。今依祖教更
有一門。最爲省要。所爲無心。何者若有心
則不安。無心則自樂。故先徳偈云。莫與心
爲伴。無心心自安。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
謾。法華經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淨名經
云。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即是除妄心之有。
外境本空。以心有法有。心空境空。故起信
論云。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
衆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
得。唯從虚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
滅則種種法滅故。是以但得無心境自不現。
既無對待逆順何生。以逆境故。生瞋惱強賊
干懷。以順境故。牽愛情華箭入體 能令心動
故稱不安。今若無心坦然無事。則萬機頓赴
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所以阿
難執有。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體無。而自
安言下成道。若不直了無心之旨。雖然對治
折伏。其不安之相常現在前。若了無心。觸
途無滯。絶一塵而作對。何勞遣蕩之功。無
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縁之力。又無心約教有
二。一者澄湛令無。二者當體是無。澄湛令無
者。則是攝念安禪。蠲消覺觀。虚襟靜慮 漸
至微細。當體是無者。則直了無生。以一念起
處不可得故。經云。一念初起無有初相。是眞
護念。寶藏論云。夫離者無身。微者無心。無
身故大身。無心故大心。大心故則智周萬
物。大身故則應備無窮。是以執身爲身者。則
失其大應。執心爲心者。則失其大智。故千經
萬論。莫不説離身心。破於執著。乃入眞實。譬
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爲器用。若有身者。則有
身礙。有身礙故。則法身隱於形&T021400;之中。若有
心者。則有心礙。有心礙故。則眞智隱於念慮
之中。故大道不通妙理沈隱。六神内亂六境
外縁。晝夜惶惶無有止息矣。夫不觀其心者。
而不見其微不觀其身者。而不見其離。若不
見其離微者。則失其道要。故經云。佛説非
身。是名大身。心亦如是。此謂破權歸實會假
歸眞。譬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爲器用。滅相混
融以通大冶。大冶者。謂大道。此大道冶中。造
化無窮流出萬宗。若成若壞體無増減。故經
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所言混融相者。但
爲愚夫著相畏無相也。所以説相者。爲彼外
道著於無相畏有相。所以説中道者。欲令有
相無相不二也。此皆破執除疑。言非盡理。若
復有人。了相無相平等不二無取無捨無彼
無此亦無中間。則不假聖人言説。理自通也。
如上所述。皆爲有心成障。若乃無心自然合
道。即是離其妄心眞心不動。如釋摩訶衍論
云。離心縁相者。心量有十。一者眼識心。二
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
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八者
阿頼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
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縁眞理。後一種心。得
縁眞理而爲境界。今據前九作如是説。離心
縁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説。甚深眞體非餘
境界。唯自所依縁爲境界故楞伽經云。非心
之心量我説爲心量者。謂以非心量。爲遣心
量。若以非心量爲是。斯即心量。今謂非心量
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如華嚴經
云。菩薩住是不思議即非心量。於中思議不
可盡。即之心量。以二相即奪故。思與非思
倶寂滅。又云。於非心處示生於心者。人多誤
解情作非情非情作情。若執於非心處示生
於心。是非情爲情者。既言示生。非眞無情
爲有情矣。大寶積經云。佛言。文殊。汝入不
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
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
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
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
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
思議三昧。繋心一縁。若久習成就。更無心
想恒與定倶。又先徳云。一念妄心纔動。即
具世間諸苦。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
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念妄心纔
動。即被諸有刺傷。故經云。有心皆苦。無心乃
樂。當知妄心不起。始合法身寂滅樂也 問。
本自無心妄依何起。答。爲不了本自無心名
妄。若知本自無心。即妄無所起。眞無所得。
問。何故有心即妄無心即無妄。答。以法界性
空寂無主宰故。有心即有主宰。有主宰即有
分劑 無心即無主宰。無主宰即無分劑。無
分劑即無生死。問無心者。爲當離心是無心。
即心得無心。答。即心得無心。問。即心是有
心。云何得無心。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問。
豈不辯知也。答。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
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
當知一切衆生恒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
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
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只謂衆生不了自心
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
恒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恒是心。理恒是心故
不動心相。心恒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
故即是衆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
生。以生佛倶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
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
別作解之處。倶是虚妄。猶如夢中。若未全
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
覺後絶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
議解處。倶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
法可得。佛即授記。無生義云。不退轉天子
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於我見與不見。我
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故知諸見從有心
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
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
無心倶空。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説鏡像
無心。從無心中説無心。人説有心。説人無
心。從有心中説無心。有心中説無心。是末觀。
無心中説無心。是本觀。衆生計有身心。説鏡
像破身心。衆生著鏡像。説畢竟空破鏡像。若
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
亦無畢竟空。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
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
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
性。照世間如日。智論問曰。若知心不可見。
佛何以故説如實知不可見心。答曰。有坐禪
人。憶想分別。見是心如清淨珠中縷。觀白骨
人。中見心次第相續生。或時見心在身。或見
在縁。如無邊識處。但見識無量無邊。破如是
等虚妄故。佛言。如實知衆生心。衆生心自相
空。故無相相。復次佛以五眼觀此心不可得。
肉眼天眼縁色故不見。慧眼縁涅槃故不見。
初學法眼。分別知諸法善不善有漏無漏等。
是法眼入實相中。則無所分別。如先説。一切
法無知者無見者。是故不應見。佛眼觀寂滅
相故不應見。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
復次五眼因縁和合生。皆是作相虚誑不實。
佛不信不用。是故言不以五眼見。又問曰。舍
利弗知心相常淨。何以故問。答曰。以菩薩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
心畢竟空常清淨。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
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爲有爲無。若有云何
言無心相。若無何以讃歎是無等等心當成
佛道。須菩提答。是無心相中畢竟清淨有無
不可得。不應難。舍利弗復問。何等是無心相。
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
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如
經云。若有衆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爲證
得如來智慧。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
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
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
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
不及故。又澄湛是事。當體是理。事有顯理
之功。亦有覆理之義。理有成事之力。亦有
奪事之能。各取則兩傷。並觀則倶是。何謂
顯理。若妙性未發。須假事行助顯莊嚴。如水
澄清魚石自現。何謂成事。若功行未圓。必
仗理觀引發開導。何謂覆理。若一向執事坐
禪反迷己眼。未識玄旨徒勞念靜。何謂奪事。
若天眞頓朗如日消氷。何須調心收攝伏&MT01332;
故經偈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
境界流。云何名爲定。是以不可執一執二定
是定非。但臨時隨用圓融得力。自諳深淺。若
也歸宗順旨。則理事雙消。心境倶亡。定慧齊
泯。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
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
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説俗而即眞。寂而常
照故説眞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
耶。斯則不唯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所
以圓覺經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
妄想縁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
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
有是處 問。既不得作有無之解。如何是正
了無心 答。石虎山前鬪。蘆華水底沈 問。
前標宗不言法相。云何已下更用廣説諸識
種現熏習差別義理瑜伽唯識百法五位事相
法門 答。祖佛大意唯説二空。證會一心眞
如本性。所以百法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
無我。云何一切法。所謂心法。云何二無我。
所謂人無我法無我。若一切衆生但得人法
倶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復更有何異法而
敷演乎。如瑜伽論。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説。
論云。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
通事大慈尊。請説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
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
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爲菩薩令於諸
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
廣爲有情常無倒説。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
法欲令證得。及欲現觀。或説究竟清淨眞如。
名爲瑜伽理中最極。一切功徳共相應故。是
以智者大師。於淨名疏中問云。今依龍樹之
學。何意用天親之義。答。龍樹天親。豈不同
入不二法門乎。今本爲佛教。隨義有所開而
用釋。何得取捨定執也。若分別界外結惑生
死及諸行名義。當細尋天親所作。若觀門遣
蕩安心入道。何過龍樹。若不取地論攝大乘
論相映望者。他或謂於非義理多端強説也。
故知菩薩製作。一一關於聖典。故非出自胸
襟。廣引證明令生聞慧。宗鏡纂集大意亦同。
若不先明識論天親護法等。剖析根塵微細
生死。又焉得依龍樹觀門遣蕩。如無差別無
可圓融。若不先胗候察其病原。何以依方
施其妙藥。只如淨名居士位臨等覺。尚有原
品無明實因疾未盡。現受後有生死實果疾
猶存。如淨名疏問。實報無障礙土。何得猶
有煩惱四分之因疾。答。開菩薩自體法界縁
集。即有四分。所以然者。取自體一實諦即是
貪愛。捨二邊生死即是瞋斷。迷一實諦無明
未盡。故猶有癡也。三分等取即是等分。此即
是根本之三毒。故請觀音經云。淨於三毒根
成佛道無疑。何況業繋凡夫分段生死之病。
然今時多不就已子細推尋及廣披聖典。教
觀倶昧理行全虧。唯尚隨語依通一時遣蕩。
拂迹而迹不泯。歸空而空不亡。以不出法塵
全爲影事。殊不識心王心所種現根隨微細
根塵生滅起處。心心流注念念現行。如醉如
癡懵無知者。智燈既闇定水全枯。未審何門
能得清淨。但學成現高茆之語名標衆聖之
前。都無正念修行之門。跡陷群邪之後。今
普使知病識藥。令得服行淨三毒之根見一
心之性。且如馬鳴龍樹。皆是西天傳佛心印。
祖師馬鳴製大乘起信論。廣説阿頼耶等三
細識六麁相。一心眞如生滅二門。龍樹製摩
訶衍論。引一百本大乘經。證説八識心王性
相微細等義。云何末學不紹先賢。可謂綆短
而不勾深泉。翅弱而弗能高逝。又若不先論
其事相之表。何以辯其體性之原。如世間法。
未見其海。爭識其波。未見其山。寧諳其土。今
欲總別雙辯理事具陳。不達事而理非圓。不
了理而事奚立。故云理隨事現。一多縁起之
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渉入而無礙。又從總出
別因別成總。不得別而何成總。不因總而豈
稱別。則理事總別一際無差。只爲今時但唯
執總滯理見解不圓。法眼將明而不明。疑心
欲斷而非斷皆是理事成礙。總別不通故四
弘誓願云。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
成。何乃虚擲寸陰頓違本願。守愚空坐辜負
四恩。若愚癡人不分菽麥。似牛羊眼罔辯方
隅。現今對境尚不圓明。臨終遇縁焉能甄別。
直須達事通理徹果窮因。無一法而不明。無
一塵而不照。則見聞莫能惑。境界不能拘。故
法華經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
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
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
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
等。故知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
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爲因。發起
染淨差別報應爲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
疑。則何由到一心總別之原。徹八識性相之
際。古徳云。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網。
擧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若秖集而不
叙。如無綱之網。若秖叙而不集。如無網之
綱。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
一乘。且如等覺菩薩。妙果將圓。却入幻網
門。倒學凡夫事。習世間三昧。具工巧神通。
今之所宗。且明大旨。須先立後破以洗情
塵。然即破立同時而無所破。不同權教定執
教相之有門。寧比小乘唯證析法之空理。今
則以別成總將偏顯圓。別成總而一際無差。
偏顯圓而萬法齊旨。開合自在隱顯無方。若
執之成萬有之瘡疣。若定之爲四魔之根蔕。
此百法明門。大乘菩薩初地方了。乃至十方
諸佛。本後二智倶證倶縁。若不證唯識之性。
不成根本智。無成佛之期。若不了唯識之相。
百法明門。不成後得智。闕化他之行。此唯識
百法者。乃是有爲無爲眞俗一切法之性相
根本。所以經云。若不證眞如焉能了諸行。若
不證唯識眞如之性。焉能了唯識百法之行
相。故云根本智證百法性。後得智縁百法相。
大乘起信論云。信成就發心略説有三。一發
正直心。如理正念眞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
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衆
生苦故。問。一切衆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
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眞如。何假復修一
切善行。救一切衆生。答。不然。如摩尼寶本
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
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眞如
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徳。而被無
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
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
集一切善行。救一切衆生。離彼無邊客塵垢
染。顯現眞法。起信疏云。一直心正念眞如
法者。即心平等。更無別岐何有迴曲。即是
二行之根本。二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
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來必具萬行。故言樂
集諸善行故。即是自利之行本也。大悲心者。
是普濟義。故言欲拔衆生苦故。即是利他之
行本也。又此初一直心。唯正念眞如之法。是
宗是本。因此起深重心大悲心是行。又開此
直心爲十心。一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
如如故。二甚深心。謂誓願觀眞如要盡原底
故。三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眞方便故。四堅
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五
無間心。謂觀此眞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
六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便覺察折
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七善巧心。謂觀眞
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八不二心。謂隨事
萬行與一味眞理融無二故。九無礙心謂理
事既全融通不二。還令全理之事而相即入
故。十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
顯現。無障無礙故。即此十心理行具足。且無
理不能導行。無行不能成理。可謂即眞如之
理。成眞如之行。無有一法能出唯識之性相
矣。是知一心爲萬法之性。萬法是一心之相。
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
中之一。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
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應須性相倶通方
得自他兼利。如首楞嚴經云。幻妄稱相。其性
眞爲妙覺明體。是以若偏執相而成妄。定據
性而沈空。今則性相融通眞妄交徹。不墮斷
常之見。能成無盡之宗。故知若欲深達法原
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
所以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又見解圓明是目。
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
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
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
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纔明。
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如華嚴經云。佛子。
譬如金師善巧錬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
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
教化衆生。皆爲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
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
堪用。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如先
徳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
行。即自心中有眞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
身。由心中有眞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
身中有眞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
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
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
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説 問。信入此法還
有退者否 答。信有二種。一若正信堅固諦
了無疑。理觀分明乘戒兼急。如此則一生可
辦。誰論退耶。二若依通之信觀力麁浮習重
境強。遇縁即退。如華嚴論云。如涅槃經。聞
常住二字尚七世不墮地獄。如華嚴經云。設
聞如來名及所説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必
得解脱至成佛故。何故經言第六住心及從
凡夫信位猶言有退。此意若爲和會。解云。十
信之中勝解未成。未得謂得。便生憍慢。不近
善友。不敬賢良。爲慢怠故。久處人天惡業便
起。能成就大地獄業。若一信不慢常求勝友。
即無此失。若權教第六住心可有退位實教
中爲稽滯者責令進修。如舍利弗。是示現聲
聞。非實聲聞。所作方便皆度衆生使令進策。
如權教中第六住心可説實退。何以故。地前
三賢總未見道。所修作業皆是有爲。所有無
明皆是折伏。功不強者。便生退還。若折伏
有力。亦不退失。如蛇有毒爲呪力故。毒不能
起。但於佛法中種於信心。謙下無慢敬順賢
良。於諸惡人心常慈忍。於諸勝己者諮受未
聞。所聞勝法奉行無妄。所有虚妄依教蠲
除。於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爲人生之法。法
合如然。但不長惡而生。何須慮退。華嚴疏云。
深心信解常清淨者。信煩惱即菩提。方爲常
淨。由稱本性而發菩提心。本來是佛。更無所
進。如在虚空。退至何所
宗鏡録卷第四十五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四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欲顯正宗先除邪執者。約外道小乘諸古
師等謬解唯識正理。凡有幾種 答。不達唯
識眞性。邪執蓋多。宗鏡所明正爲於此。如唯
識論云。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識
非無。或執内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體
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古徳云。或執外境如
識非無者。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
倶有。是第一義。論云。或執内識如境非有
者。釋曰。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論
云。或執識用別體同者。釋曰。即大乘一類菩
薩言八識體唯是一也。如一水鏡多波像生。
論云。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者。釋曰。此即經部
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
所故。雖於蘊中亦有心所。但於識上分位假
立。無別實有。慈恩大師釋護法菩薩唯識論
中。略有四種。一清辯順世。有境無心。二中
道大乘。有心無境。三小乘多部。有境有心。
四邪見一説。都無心境。又四句分別。一有
見無相。謂正量師不作相分而縁境也。二有
相無見謂清辯師。三相見倶有。餘部及大乘
等。四相見倶無。即安慧等。大乘起信論云。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
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
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説
有五種。云何爲五。一者聞脩多羅説如來法
身畢竟寂寞猶如虚空。以不知爲破著故。即
謂虚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虚空相是其
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
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
無色者則無虚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
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
一眞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
之義。非如虚空相故。二者聞脩多羅説世間
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眞如之法亦畢竟
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爲破著
故。即謂眞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
明眞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徳故。
三者聞脩多羅之藏無有増減。體備一切功
徳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
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眞如義説故。因
生滅故。染義示現説差別故。四者聞脩多羅
説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
切諸法不離眞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
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
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徳。不離
不斷不異眞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
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
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
息妄者。則無是處故。五者聞脩多羅説。依如
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
故。謂衆生有始。以見始故。復爲如來所得
涅槃有其終盡還作衆生。云何對治。以如來
藏無前後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説三
界外更有衆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説。又如
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
無後際故。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
爲説人無我。以説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
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
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復次究
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
自相可説。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
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説相。而有
言説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説引導
衆生。得其旨趣者。皆爲離念歸於眞如。以念
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但是不了正
因縁皆成外道。所執有四。一不知有情業縁。
執之爲道。或執自然。二不知共業所感空劫
執爲渾沌之氣。三不知空後成劫。執爲清濁
兩分。四不知上界有情下生。執爲天地變化。
故知見網難出邪解易生。如止觀細推觀諸
見境者。非一曰諸。邪解稱見。又解知是見
義。推理不當。而偏見分明作決定解。名之爲
見。夫聽學人誦得名相。齊文作解。心眼不開
全無理觀。據文者生。無證者死。夫習禪人
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誦
文者守株。情通者妙悟。兩家互闕論評皆失。
大約邪見有三。一佛法外外道者。本原有三。
一迦毘羅外道。此翻黄頭。計因中有果。二
漚樓僧佉。此翻休睺。計因中無果。三勒沙婆。
此翻苦行。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又入大乘
論迦羅所説。有計一過。作者與作一。相與
相者一。分與有分一。如是等名爲計一。優樓
佉計異。迦羅鳩駄計一異。若提子計非一非
異。一切外道及摩迦羅等計異。皆不離此四。
從三四外道派出枝流。至佛出時有六大師。
所謂富蘭那迦葉姓也。計不生不滅。末伽梨
&T049271;梨子。計衆生苦樂無有因縁自然而爾。
刪闍夜毘羅胝子。計衆生時熟得道八萬劫
苦盡自解脱。如縷丸線盡自止。阿耆多翅舍
欽婆羅欽婆羅。麁衣也。計罪報之苦以投
巖拔髮代之。迦羅鳩駄迦旃延。計亦有亦
無。尼犍陀若提子。計業所作定不可改。二附
佛法外道者。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
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犢子讀
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我在四句外。第五
不可説藏中。云何四句外道計。色即是我。離
色有我。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四陰亦如是。
合二十身見。大論云。破二十身見成須陀洹。
即此義也。今犢子計我。異於六師。復非佛
法。論諸皆推不受。便是附佛法邪人法也。
或云。三世及無爲法爲四句也。又方廣道人。
自以聰明讀佛十喩。自作義云。不生不滅如
幻如化。空幻爲宗。龍樹斥云。非佛法理。方廣
所作。亦是邪人法也。三學佛法成外道。執
佛教門而生煩惱。不得入理。大論云。若不得
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入空即墮無
中。入毘勒墮亦有亦無中。中論云。執非有非
無名愚癡論。倒執正法還成邪人法也。若學
摩訶衍四門。既失般若意。爲邪見火所燒。四
成邪人法。乃至若於觀支。忽解無明轉即變
爲明。明具一切法。或謂無明不可得。變爲明
明何可得。此不可得。亦具一切法。或謂法
性之明亦可得亦不可得。非可得非不可得。
一門即三門三門即一門。此解明利。所破無
不壞。所存無不立。無能踰勝。亦復自謂是
無生忍。如此解者。是圓教四門見發也。又
大乘四門皆成見者。實語是虚妄。生語見故。
涅槃是生死。起貪著故。多服甘露傷命早夭。
失方便門墮於邪執。故稱内邪見也。又此土
振旦亦有其義。周弘正釋三玄云。易判八卦
陰陽吉凶。此約有明玄。老子虚融。此約無明
玄。莊子自然。約有無明玄。自外枝派祖原出
此。今且約此以明得失。如莊子云。貴賤苦樂
是非得失。皆其自然。若言自然是不破果。不
辯先業即是破因。禮制仁義衞身安國。若不
行用滅族亡家。但現世立徳不招後世報。是
爲破果不破因。若言慶流後世并前。則是亦
有果亦無果也。約一計即有三行。一謂計有
行善。二計有行惡。三計有行無記。如玄理分
應爾。富貴不可企求。貧賤不可怨避。生無
足欣。死何勞畏。將此虚心。令居貴莫憍。處
窮不悶。貪恚心息安一懷抱。以自然訓物。作
入理&T004535;胤。此其徳也。徳有多種。若言常無
欲觀其妙。無何等欲。忽玉璧棄公相。洗耳
還牛自守高志。此乃棄欲界之欲。攀上勝出
之妙。即以初禪等爲妙。何以得知。莊子云。
皇帝問道觀神氣。見身内衆物。以此爲道。似
如通明觀中發得初禪之妙。若言諸苦所因
貪欲爲本。若離貪欲即得涅槃。此無三界之
欲。此得滅止妙離之妙。又法名無染。若染於
法是染涅槃。無此染欲得一道微妙。妙此諸
欲。欲妙皆無。汝得何等。尚不識欲界欲初禪
妙。況後欲妙耶。若與權論。乃是逗機漸引覆
相論欲妙。不得彰言了義而説。但息誇企之
欲。觀自然之妙。譣詖之行既除。仁讓之風斯
在。此皆計有自然而行善也。又計自然任運
恣氣。亦不運御從善。亦不動役作惡。若傷神
和不會自然。雖無取捨而是行無記。行業未
盡受報何疑。若計自然作惡者。謂萬物自然。
恣意造惡終歸自然。斯乃背無欲而恣欲。違
於妙而就麁。如莊周斥仁義。雖防小盜。不
意大盜。掲仁義。以謀其國。本以自然息欲。
乃掲自然而爲惡。此義可知也。已上外道及
内道執見有二。並決眞僞者。一就所起法並
決。二就所依法並決。一今通從外外道四句。
乃至圓四門外道見。通韋陀乃至圓門三念
處三解脱。名數是同。所起見罪繋縛無異。譬
如金鐵二鎖。又從外道四句。乃至圓門四見。
名雖清美。所起煩惱體是汚穢。譬如玉鼠二
璞。又從外道四句。乃至圓門四見。雖同研
錬有成不成。譬如牛驢二乳。又從外道四句。
乃至圓門四見。有害不害。譬如迦羅鎭頭二
果。所計神我乃是縛法。非自在我。各執己是
餘爲妄語。互相是非。何關如實。自謂眞道翻
開有路。望得涅槃方沈生死。自言諦當終成
邪僻。愛處生愛瞋處生瞋。雖起慈悲愛見悲
耳。雖安塗割乃生滅強忍。雖一切智世情推
度。雖得神通。根本變化有漏變化。所讀韋
陀世智所説。非陀羅尼力。非法界流。雖斷
鈍使如屈歩蟲。世醫所治差已更發。八十八
使集海浩然。三界生死苦輪無際。沈著有漏
永無出期。皆是諸見幻僞。豈可爲眞實之道
也。二約所依法異者。一切諸見各依其法。三
外外道是有漏人。發有漏法。以有漏心著於
著法。著法著心體是諍競。非但因時捉頭拔
髮。發諸見已謂是涅槃。執成見猛毒増鬪盛。
所依之法非眞。所發之見亦僞也。此雖邪法。
若密得意。以邪相入正相。如華飛葉動。藉
少因縁尚證支佛。何況世間舊法。然支佛雖
正。華葉終非正教。外外密悟。而其法門但
通諸見。非正法也。皆由著心於著法。因果
倶鬪斷奠。是邪法生邪見也。若三藏四門是
出世聖人得出世法。體是清淨。滅煩惱處。非
唯佛經是正法。五百所申亦能得道。妙勝定
云。佛去世後一百年。十萬人出家九萬人得
道。二百年時。十萬人出家一萬人得道。當知
以無著心不著無著法。發心眞正覺悟無常。
念念生滅。朝不保夕。志求出要。不封門生
染而起戲論。譬如有人欲速見王受賜拜職
從四門入。何暇盤停諍計好醜。知門是通途。
不須諍計。如藥爲治病。不應分別。速出火宅
盡諸苦際。眞明發時證究竟道。畢竟無諍。無
諍則無業。無業則無生死。但有道滅心地坦
然。因果倶無。鬪諍倶滅。唯有正見無邪見也。
復次四門。雖是正法。若以著心。著此四門。
則生邪見。見四門異。於修因時。多起鬪諍。譬
如有人久住城門分別瓦木。評薄精麁。謂南
是北非東巧西拙。自作稽留不肯前進。非門
過也。著者亦爾。分別名相廣知煩惱。多謂道
品。要名聚衆。媒衒求達。打自大鼓。竪我慢
幢。誇耀於他。互生鬪諍捉頭拔髮。八十八使
瞋愛浩然。皆由著心。於正法門而生邪見。所
起煩惱與外外道更無有異。論所計法天地
懸殊。方等云。種種問橋。智者所訶。人亦如
是。爲學道故修此四門。三十餘年分別一門。
尚未明了。功夫纔著年已老矣。無三種味。空
生空死。唐棄一期如彼問橋有何利益。此由
著心著無著法而起邪見。次通教四門體是
正法。近通化城。前曲此直。巧拙雖殊通處無
別。如天門直華餘門曲陋。不住二門倶得通
進。若數瓦木二倶遲壅。若不稽留法門。若
因若果倶無諍著。是名無著心不著無著法
不生邪見也。復次以著心著此直門。亦生邪
見。或爲名爲衆爲勝爲利。分別門相。瞋愛慢
結因此得生。譬如以毒内良藥中。安得不死。
以見著毒入正法中。増長苦集。非如來咎。利
根外道。以邪相入正相。令著無著成佛弟子。
鈍根内道。以正相入邪相。令無著有著成邪
弟子。豈不悲哉。別圓四門巧拙利鈍。倶通
究竟涅槃。因不住著。果無鬪諍。若封門起
見則生煩惱。與漚樓佉等。以此而觀。如明
眼人臨於涇渭。豈容迷名而不識清濁也。輔
行記釋云。金鐵二鎖者。大智度論云。譬在囹
圄桎梏所拘。雖復蒙赦更繋金鎖。人爲愛繋
如在囹圄。雖得出家更著禁戒如繋金鎖。今
借譬此内外生著。在獄鐵鎖如外計逢赦。金
鎖如内計。金鐵雖殊被縛義等。佛法雖勝見
繋無差。玉鼠二璞者。璞者玉也。鄭重玉璞。
若有得者與其厚賜。周人聞之規其厚賜。周
人風俗名死鼠爲玉璞。乃將詣鄭。鄭人笑之。
其人悟已答鄭人曰。楚人鳳凰其實山雞。以
楚王重鳳。有不識鳳者。路有擔山雞者。問
之曰。此何鳥。擔者知其不識。乃戲曰鳳*凰。
其人謂實。便問擔者販耶。答販。問幾錢。答
萬錢。用價買之。擬欲上王。得已便死。楚王
聞之愧而召問。王亦謂實。乃以十萬錢賜之。
故知周鄭之體淨穢永殊。無著如鄭。起見如
周。名同體異。此之謂也。有於三藏乃至圓教
四門之名。義如璞。起於見愛其如死鼠。牛
驢二乳者。又論云。餘處或有好語。亦從佛
經中出。若非佛法。初聞以好。久則不妙。譬
如驢乳。其色雖同抨但成糞。故佛法外道語。
同有不殺慈悲之言。搜窮其實盡歸虚妄。今
此亦爾。外計雖有有無等言。研覈無實。盡是
虚妄。佛法大小一十六門。雖云有無但破執
心。自歸正轍。故云有成不成。於外起計如驢
乳。藏等起計如牛乳。乳名雖同其體永別。見
名雖等所執各異。外雖除執無理可成。藏等
離著自入正轍。又大智度論云。謂佛教如牛
乳。修得解脱。如抨得酪生熟酥等。外道教猶
彼驢乳。本非出酪之物。外道之教無解脱味。
故抨驢乳但成屎尿。依外道教行。但招苦果
無所成益。迦羅鎭頭二果者。大涅槃經云。善
男子。如迦羅林。其樹衆多。唯有一株鎭頭迦
樹。二果相似。是果熟時。有一女人悉皆拾取。
鎭頭迦果唯有一分。迦羅迦果乃有十分。女
人不識。持來詣市。凡愚不識買迦羅迦。噉已
命終。有智人輩。聞是事已問是女人。汝於何
處得是果來。女人示處。諸人即言。彼方多
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株鎭頭迦樹。諸人
知已笑而捨去。經譬僧伽藍清濁二衆。今借
以譬内見外見。二見名同有害不害。如外見
發。説無因果歸於邪無。若内見起。猶執大
小經論所詮。害謂損其善根。故知或名同體
異不可雷同。或名異體同應須甄別。邪正既
辯。玉石俄分。不濫初修深裨後學。又華嚴
演義云。此方儒道玄妙不越三玄。周易爲眞
玄。老子爲虚玄。莊子爲談玄。老子道徳經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注云。一
者沖和之氣也。言道動出沖和妙氣。於生物
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生陰
氣。積沖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生積陽氣之
二。故云二生三。陰陽含孕。沖氣調和然後
萬物阜成。故云三生萬物。次下又云。萬物負
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上來皆明萬物自然
生也。莊子宗師篇云。在太極之先。而不爲高。
在六合之下。而不爲深。先天地生而不爲久。
長於上古而不爲老。注云。言道之無所不在
也。故在高爲無高。在深爲無深。在久爲無
久。在老爲無老。無所不在。所在皆無也。又
云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注云。知天之所
爲者。自然也。意云。但有知有爲。皆不爲而
爲。故自然也。今斷云。若以自然爲因者。斷義
也。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爲
因。是邪因也。又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即莊子
意。則萬物自然無使之然。故曰自然。即無
因也。如烏之黒。即莊子文。涅槃經意。周易
云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釋云。
一謂無也。無陰無陽乃謂之道。一得爲無者。
無是虚無。虚空不可分別。唯一而已。故以
一爲無也。若有境則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
不得爲一故。在陰之時而不見爲陰之功。在
陽之時而不見爲。陽之力。自然而有陰陽。自
然無所營爲。此則道之謂也。今斷云。若以陰
陽變易能生。即是邪因。又一者無也。即是
無因。若計一爲虚無自然。則皆無因也。則人
自然生應常生人。不待父母等衆縁。菩提自
然生。則一切果報不由修得。又易云。寂然不
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禮云。人生而靜。天
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後儒皆以言詞
小同。不觀前後本所建立。致欲渾和三教。但
見言有小同。豈知義有大異。是知不入正宗。
焉知言同意別。未明已眼。寧鑒名異體同。所
以徇語者迷。據文者惑。恐參大旨。故録示
之。且如外道説自然以爲至道。不成方便仍
壞正因。佛教亦説自然。雖成正教猶是悉檀
對治未爲究竟。以此一例其餘可知。又直饒
見超四句始出單四句。猶有複四句具足四
句。且單四句者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
非有非無。複四句者。一有有有無。二無有無
無。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四非有非無
有。非有非無無。而言複者。四句之中皆説有
無。具足四句者。四句之中皆具四故。第一
有句具四者。謂一有有。二有無。三有亦有
亦無。四有非有非無。第二無句中具四者。
一無有二無無。三無亦有亦無。四無非有非
無。第三亦有亦無具四者。一亦有亦無有。二
亦有亦無無。三亦有亦無亦有亦無。四亦有
亦無非有非無。第四非有非無具四者。一非
有非無有。二非有非無無。三非有非無亦有
亦無。四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上四一十六句
爲具足四句。第四絶言四句者。一單四句外
一絶言。二複四句外一絶言。三具足四句外
一絶言。有三絶言。上諸四見。一一皆有八十
八使相應。是見即外道見故。若約佛法。歴四
教四門。各生四見。又一種四門各一絶言。
如是一一六各有八十八使六十二見百八
等惑。百法鈔云。破邪執者。即二邊之邪執。
總有三種二邊。一外道斷常二邊。如有外道
一向執常。即四遍常論等是。此即常見邊。又
有外道一向執斷。即七斷滅論是。此即斷見
邊。第二小乘假實二邊。或有小乘一向執假。
即一説部等。執一切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
即是著假邊。又有小乘一向執實。即薩婆多
及犢子部等。執諸法皆實。即是著實邊。第
三大小乘空有二邊。即小乘有部等。執心外
有法。是著有邊。大乘清辯菩薩等。撥菩提
涅槃悉無。即是著空邊。顯中道者有二。一
假施設中道。二眞實中道。眞實中道有三。一
者能證淨分依他。是其妙有。智起惑盡。名
曰眞空。妙有眞空正處中道。二者能證有爲。
是其妙有所證眞理。名曰眞空。妙有眞空正
處中道。三者唯於法身上説本來實性。名爲
妙有。即此實性便是眞空。妙有眞空正處中
道。二假施設中道者。即佛於後得智中而假
施設。亦有三種。一者不斷不常中道。謂佛
經中説有異熟識爲總報主。此陰纔滅彼陰
便生。即不是斷。此破外道斷常二邊。又説
生滅不定名曰無常。即是不常。二者不假不
實中道者。謂佛經中説一切色心從種而生
者。即是不假。依此分位或有相形。即是不
實。稱實而談正處中道。此破小乘假實二邊。
三者不有不無中道。即經説我法遍計。即是
不有。依圓妙有。即是不無。離有離無正處中
道。此破大小乘空有二邊。是以欲執二邊之
情。即背中道之理。纔作四句之解。便失一乘
之門。須知非離邊有中。亦非即邊是中。若離
邊求中。則邊見未泯。若即邊是中。中解猶
存。是以難解難知唯深般若。執之如大火聚。
四邊不可觸之。了之若清涼池。諸門皆可入
矣。故知法無定相迴轉隨心。執即成非。達之
無咎。如四句法通塞猶人。在法名四句悟入
名四門。妄計名四執。毀法名四謗。是知四句
不動得失空生。一法無差昇沈自異。又唯
心訣破一百二十種見解云。或和神養氣而
保自然。或苦質摧形而爲至道。或執無著而
椿立前境。或求靜慮而伏捺妄心。或刳情滅
法以凝空。或附影縁塵而抱相。或喪靈原之
眞照。或殞佛種之正因。或純識凝神受報於
無情之地。或澄心泯色住果於八難之天。或
著有而守乾城。或撥無而同兎角。或絶見而
居闇室。或立照而存所知。或認有覺是眞佛
之形。或傚無知同木石之類。或執妄取究竟
之果。如即泥是瓶。或忘縁趣解脱之門。似
撥波求水。或外騁而妄興夢事。或内守而端
居抱愚。或宗一而物像同如。或見異而各立
法界。或守愚癡無分別而爲大道。或尚空見
排善惡而作眞修。或解不思議性作頑空。或
體眞善妙色爲實有。或修沈機絶想同有漏
之天。或學覺觀思惟墮情量之域。或不窮妄
性作冥初之解。或昧於幻體立空無之宗。或
認影像而爲眞。或捨虚妄而求實。或詺見聞
性爲活物。或指幻化境作無情。或起意而乖
寂知。或斷念而虧佛用。或迷性功徳而起色
身之見。或據畢竟空而生斷滅之心。或執大
理而頓棄莊嚴。或迷漸説而一向造作。或據
體離縁而堅性執。或忘泯一切而守己愚。或
定人法自爾而墮無因。或執境智和合而生
共見。或執心境混同亂能所之法。或著分別
眞俗縛智障之愚。或守一如不變而墮常。或
定四相所遷而沈斷。或執無修而祛聖位。或
言有證而背天眞。或耽依正而隨世輪迴。或
厭生死而喪眞解脱或迷眞空而崇因著果。
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或著隨宜所説而守
語爲眞。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或宗教
乘而厭自性之定。或弘禪觀而斥了義之詮。
或鬪奇特而但顧出身俄沈識海。或作淨潔
而唯求玄密反墮陰城。或起殊勝知解而斡
肉爲瘡。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或尋文
採義而飮客水。或守靜居閑而坐法塵。或起
有得心談無相大乘。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
旨。或廢説起絶言之見。或存詮招執指之機。
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原。或專記憶而住識
想邊際。或安排失圓覺之性。或縱任虧入道
之門。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爲。或守任眞無
事。而沈慧縛。或專計念勤思而失於正受。或
傚無礙自在而放捨修行。或隨結使而恃本
性空。或執纒蓋而妄加除斷。或保重而生法
愛。或輕慢而毀佛因。或進求而乖本心。或
退墮而成放逸。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或體
用各據而乖佛乘。或欣寂而住空失大悲之
性。或泯縁而厭假違法爾之門。或著我見而
昧人空。或迷現量而堅法執。或解不兼信而
滋邪見。或信不具解而養無明。或云人是而
法非。或稱境深而智淺。或取而迷物性。或
捨而乖即眞。或離而違因。或即而亡果。或非
而謗實。或是而毀權。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
門。或憎異境而壞法性三昧。或據同理而起
増上慢。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或是菩提而
謗正法輪。或非衆生而毀眞佛體。或著本智
而非權慧。或迷正宗而執化門。或滯理溺無
爲之坑。或執事投虚幻之網。或絶邊泯迹違
雙照之門。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或定慧
偏習而燋爛道芽。或行願孤興而沈埋佛道。
或作無作行修有爲菩提。或著無著心學相
似般若。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或住正位而
失俗本空。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眞如。或起了
知心而違背法性。或守眞詮而生語見。服甘
露而早終。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飮醍醐而成
毒。已上略標一百二十種見解。並是迷宗失
旨。背湛乖眞。掜目生華。迷頭認影。若敲氷而
索火。如縁木以求魚。畏影逃空。捫風捉電。苦
非甘種。砂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
和會。盡迷方便悉入見纒。不達正宗皆投見
網。綿密難出。如曲木曳於稠林。勢猛力強。
&MT04537;河漂於香象。所以天魔外道本無其種。
修行失念遂派其原。故知但有所重所依立
知立解絲毫見處不亡。皆成外道如華嚴經
頌云。以法無性故。無有能了知。如是解諸
法。究竟無所解。以法無自體。憑何作解。如
辯兎角之大小。了龜毛之短長。理事倶虚。可
取笑於天下。情塵自隔。實喪道於目前。如華
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祖師云。不用求
眞唯須息見。法華經云。此法非思量分別之
所能解。圓覺經云。若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
覺境界。如將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斯皆
是有作世俗之心。豈能探無作出世之旨。如
先徳云。俗務者。非但執耒運斤。名爲俗務。坐
馳五塵六欲。即是世務又專念。空無相願。亦
是世務。又念蒼生塗炭。慈悲慰拔。亦是世
務。若能念念於無念。非念非無念。一心中
覺。方非世務。是以若實悟宗之人尚不得。
無見無解。豈可更隨言執意。而起有見有解
乎。如大法鏡經云。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
如正理思擇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見。謂初
相見者。謂聞大乘經中所説。一切諸法皆無
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等言。不
善密意。但隨此言義便生勝解。謂佛所説一
切諸法定無自性定無生等。執著如是無性
等相。是名相見。彼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時
便謗三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
圓成實自性等。是知若謗此三性。則撥眞俗
二諦等一切法。所以有無二見。爲諸見本。若
能斷於諸見。自然以宗鏡相應。華手經云。爾
時世尊告舍利弗。所言正見。爲何謂也。舍
利弗。其正見者。無高無下等觀諸法。乃至
又正見者。無一切見。何以故。諸有所見皆是
邪見。無一切見即是正見。佛藏經云。佛言。
一切諸見皆從虚妄縁起。舍利弗。若作是念。
此是正見。是人即是邪見。舍利弗。於聖法
中拔斷一切諸見根本。悉斷一切諸語言道。
如虚空中手無觸礙。諸沙門法皆應如是。又
云。佛言。舍利弗。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唯是一義。所謂離也。何等爲離。離諸欲諸
見。欲者即是無明。見者即是憶念。何以故。
一切諸法憶念爲本。所有念想即爲是見。見
即是邪。是以若能離見。即成諸佛。十方稽首
萬類歸依。如中觀論云。瞿曇大聖主。憐愍
説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又夫遠
離二邊住於中道者。約華嚴經釋。略擧四種
以等一切。一者染淨約惑。二者縛脱通惑業。
三者有無通事理。四者一異約心境。何以有
此。謂成菩提。既離細念妄惑盡已。顯現法身
智慧純淨。若爲此見未免是邊。故經云。若有
見正覺解脱離諸漏不著一切世。此非證道
眼。今了於惑體性本空復無所淨。故離二邊。
又染淨交徹。故無住著。是曰離邊。縛脱者
謂昔常被惑業繋縛流轉無窮。今謂菩提釋
然解脱。若爲此見即是住邊。菩薩智了本自
無縛於何有解。無縛無解則無苦樂。故得離
耳。有無通事理者。若昔謂惑有。今了惑空。
昔謂心空。今知妙有。又眞樂本有。失而不知。
妄苦本空。得而不覺。今日始知空者妄苦。有
者涅槃。若如是知。並未離邊。又煩惱業苦
本有今無。菩提佛身本無今有等。皆三世有
法。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故。三世有無皆是邊
攝。眞智契理絶於三世。故離有無之二邊等。
一異有二。一者。心境不了則二。契合則一。亦
成於邊。二者。生佛有異。今了一性亦名爲邊。
今正覺了此中無有二。亦不有無二。若善見
者如理安住。故離此邊今一契菩提。一切都
寂。故云遠離。義淨禪師云。瑜伽則眞有俗無。
以三性爲本。中觀乃眞無俗有。實二諦爲先。
般若大宗含斯兩意。致使東夏則道分南北。
西方乃義隔有空。如上所説。或諸凡夫執有
著空情見非一。四倒八邪之執。五謗二見之
愚。或諸賢聖判教分宗智解亦別三時八教
之道。五性十宗之科。未顯圓文。或得或失。
若入宗鏡正解分明。體用相含心境交渉。空
具徳而徹萬有之表。事無礙而全一理之中。
又若究竟欲免斷常邊邪之見。須明華嚴六
相義門。則能任法施爲自亡能所。隨縁動寂
不壞有無。具大總持究竟無過矣。此六相義
是辯世間法。自在無礙。正顯縁起無分別理。
若善見者。得智總持門不墮諸見。不可廢一
取一雙立雙亡雖總同時繁興不有。縱各具
別冥寂非無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會。
詳法界内。無總別之文。就果海中。絶成壞
之旨。今依因門智照。古徳略以喩明六相
義者。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
相。六壞相。總相者。譬如一舍是總相。椽等是
別相。椽等諸縁和同作舍。各不相違。非作餘
物故名同相。椽等諸縁遞互相望。一一不同
名異相。椽等諸縁一多相成名成相。椽等諸
縁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名壞相。又椽即是舍。
爲椽獨能作舍。若離椽舍即全不成故。若得
椽時即得舍故。所以椽。非是少力。共成皆
是全力故。舍既即是椽。餘瓦木等總並是椽。
若却椽即舍無故。舍壞故不名瓦木等。是故
瓦木等即是此椽也。若不即椽者舍即不成。
椽瓦木等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椽
即瓦木等。一椽既爾。餘一切縁例然。是故
一切縁起法不成即已成也。別相者。椽等諸
縁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
即無總故。以因別而得總故。是故別者以總
爲別也。如椽即舍故名總相。即是椽故名別
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例
如若不即總不名別。若不即別不名總。問。若
相即者。云何説別。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別。若
不相即者。總在別外。故非總也。別在總外。
故非別也。同相者。椽等諸縁和同作舍。不相
違故皆名舍縁。非作餘物故名同相。總相唯
望一舍説。今此同相約椽木等諸縁説。雖體
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若不同者。椽等
諸縁互相違故。皆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
即是斷也。若相違不作舍。而執有舍者。無
因有舍。故即是常也。異相者。椽等諸縁隨
自形類相差別故。問。若異者應不同耶。答。
只由異故。所以同耳。今既舍成。同名縁者。
當知異也。又因同不異故。方説於諸法異耳。
是以經云。奇哉世尊。能於無異法中而説諸
法異前別相者。倶椽等諸縁別於一舍故。今
異相者。椽等諸縁。遞互相望。各各異故。若
不異者。壞本縁法不成舍故。即是斷。若壞縁
不成舍而執有舍。無因有者。即是常也。成
相者。以諸縁各住自法本不作故。舍義得成。
若椽作舍。即失本椽法故。舍義不得。成壞
相者。椽等諸縁各住自法。本不作故是壞義。
若椽作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無椽。不
得有舍。是斷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無椽即
無因。無因而有舍。即是常也。是故眞如一
心爲總相。能攝世出世間一切法故。約攝諸
法得總名。能生諸縁成別號。法法皆齊爲同
相。隨相不等稱異門。建立境界故稱成。不
動自位而爲壞。又云。一總相者。一合多徳
故。二別相者。多徳非一故。三同相者。多義
不相違故。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故。五成
相者。由此諸義縁起成故。六壞相者。諸縁
各住自性不移動故。此上六相義門。是菩薩
初地中觀。通世間一切法門。能入法界之宗。
不墮斷常之見。若一向別逐行位而乖宗。若
一向同失進修而墮寂。所以位位即佛階降
宛然。重重錬磨本位不動。斯則同異倶濟理
事不虧。因果無差迷悟全別。欲論大旨六相
還同夢裏渡河。若約正宗十地猶如空中鳥
跡。若約圓修斷惑。對治習氣非無。理行相
資。闕一不可。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別之道
無虧。普賢以行會理。根本之門不廢。如上
微細擇見眞實識心。可謂教觀相應境智冥
合。正助齊運目足更資。則定可以繼先徳
之後塵。紹覺王之末裔矣
宗鏡録卷第四十六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四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言正唯識義。約有幾種識 答。經論通辯
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
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頼耶識。正文
出護法菩薩唯識論十卷。此論釋天親菩薩
唯識三十頌文。慈恩大師製疏釋論此頌文。
初爲居士所掌。後有樂觀者。輸金一兩。慈恩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云。世親菩薩。樂博綜於
三乘。乃遍遊於諸部。知小教而非極。遂迴
趣於大乘。因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毘達磨攝
大乘品。遂悔謝前非謗法先見。持刀截舌用
表深衷。其兄無著菩薩。止其自割説以利害。
汝雖以舌謗法。豈截舌而罪除。應讃釋大乘
以悔先犯。菩薩敬從兄諾。因歸妙理。遂製十
地論・攝大乘論。故此二論。菩薩創歸大乘之
作。既而久蘊玄宗情恢奧旨。更爲宏論用暢
深極。採撮幽機提控精邃。著唯識三十頌。以
暢大乘之妙趣也。萬像含於一字。千訓備於
一言。道超群典。譽光衆聖。略誦既畢廣釋方
陳。機感未符杳從冥往。復有護法等菩薩。賞
翫頌文各爲義釋。雖分峯崐岫竦幹瓊枝。而
獨擅光輝頴標芬馥者。其唯護法一人乎。菩
薩果成先劫位克今賢。撫物潜資隨機利見。
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厭無常以禪
習。誓不離於菩提樹。以終三載。禪禮之暇
注裁斯釋文邁旨遠智贍名高。執破畢於一
言。紛解窮於半頌。文殊水火。則會符膠漆。
義等江湖。乃疎成清濁。平郊弭弭聳層峯而
接漢。堆阜峨峨。夷穹窿以坦蕩。俯鑚邃而無
底。仰尋高而靡際。疎文淺義派演不窮。浩句
宏宗陶甄有極。功逾千聖。道合百王。時有玄
鑒居士。識鳳鵷之&MT01490;羽。委麟龍之潜跡。毎
罄所資恒爲供養。深誠固志物竭積年。菩薩
誘接多端答遺茲釋。而誡之曰。我滅之後凡
有來觀。即取金一兩脱逢神頴當可傳通。終
期既漸奄絶玄遵。菩薩名振此州。論釋聲超
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歡。朝聞夕殞。豈悋金
璧。若市趍賢。如丘疊貨。五天鶴望未輒流
行。大師叡發天資識假循謁。無神迹而不瞻
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殷俯諦求。居
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囑。乃奉茲草
本并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毎置掌
中不殊眞説。自西霏玉牒東馳素象。雖復廣
演微筌。賞之以爲祕決。及乎神栖別館景阻
炎輝。清耳目以徴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
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云。我有美玉蘊櫝
藏之。誰爲善價。我今沽諸。基夙運單舛九
歳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毎庶幾緇服。浮俗
塵賞幼絶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別奉明
詔得爲門侍。自參預三千。即欣規七十。必
諧善願福果函丈。不以散才之質。遂得隨伍
譯僚。即事操觚餐受此論。初功之際十釋別
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
既爲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迹。大
師固問。基慇懃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趍白馬。
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以心祈。攬八藏
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
今東土榮賚。並目撃玄宗。幸復擢秀萬方。頴
超千古。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
群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
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禀者無依。況時
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指而
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爲一本。楷定眞謬權衡
盛。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
賢獨授庸拙。此論也。括衆經之祕。包群聖之
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
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其有隱括五明搜揚
八藏幽關毎擁玄路未通。囑猶毫毳丘盈。投
之以炎爍。霜氷澗積。沃之以畏景。信巨夜
之銀輝。昏旦之金鏡矣。雖復本出五天。然
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猶難。況
更摭此幽文誠爲未有。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問。此八種識行相如何 答。經論成立自
有明文。此八種識具三能變。一異熟能變。即
第八識。二思量能變。即第七識。三了別能
變。即前六識。唯識論云。識所變相雖無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