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論明麁細二種心境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
依因依縁因是不覺縁是妄境者。只謂不覺
自心妄生外境。故知境無自性。從心而生。和
合而起。故云心生即法生。因滅則縁滅矣。以
水體不滅動相相續者。此況眞心自體非動
非止。因無明風起生死動搖。若妄風息時心
之動相即滅。非心體滅。以心體是所依萬法
是能依。若無所依能依非有。故知一心之體
爲群有之依。猶如太虚作萬像之體。又本識
有二義。一妄染義。凡夫所住。二眞淨義。
地所住。佛地單住眞如。但名無垢識 問。諸
佛單住眞如名無垢識者。無垢淨識即是常
住眞心。爲復諸佛決定有心。決定無心 答。
據體則言亡四句意絶百非。約用則唯智能
明。非情所及。華嚴經云。佛子。如來心意識倶
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古釋云。
如來心。意識倶不可得者。約體遮詮也。但應
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者。寄用表詮也。一師
云。識等有二。一染二淨。佛地無有漏染心及
心所。而有淨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強識
劣故。於心王上以顯無染。約彼智所以明無
量。若必無王所智依何立。經云。如來無垢識。
是淨無漏界解脱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則有
心王明矣。一師云。以無積集思量等義故。説
心等叵得。就無分別智以顯無量。非無心體。
上之二解倶明心意識有。又云。佛果實無
心意意識及餘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
言智無量故知如來心。經云。唯如如及如如
智獨存佛地。論中五法攝大覺性。唯一眞法
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餘法。此二説約無。
若依前有。未免増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若
依後無。未免損減。亦不通能知佛心言。既云
知如來心。不可言無心。可知明非無心矣。又
心既是無。智何獨立。亦違涅槃滅無常識獲
常識義。若有無二義雙取未免相違若互泯
雙非寧逃戲論。若後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
同眞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云如智。豈離
心外而別有如。是則唯如不乖於有。前宗以
純如之體。故有淨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
知即眞之有與即有之眞。二義相成。有無無
礙正消經意者。言不可得者以心義深玄言
不及故。寄遮顯深。言但以智知如來心者。
託心所寄表顯深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
絶相。欲言其無。幽靈不竭。欲謂之情。無殊色
性。欲謂無情。無幽不徹。是知佛心即有即無。
即王即數。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
有心。亦非不有心數。非依於王。亦非不依王。
一一皆爾。圓融無礙。清涼記釋云。言佛無心
有智。成相違過。心王最勝。尚説爲無。智無所
依。豈當獨立。如無君主。何有臣下。今先別會
二宗。後通合二宗。先會法性宗意云。心即是
如。智即如智。離心無如則知有如已有心矣。
況即體之用稱如智。即用之體即是眞如。如
一明珠。珠體即如。明即如智。豈得存如亡於
心矣。前宗以純如下。會法相宗意云。即如之
有。有豈乖如。如鏡即虚則有心無失。是知即
眞之有通會二宗。即眞之有是法相宗。即有
之眞是法性宗。兩不相離方成無礙眞佛心
矣。又心中非有意亦復非無意者。非有是不
即義。二相別故。亦非不有是不離義。無二體
故。又非有者。以無二體互攝盡故亦非不有
者。二相不壞力用交徹故
宗鏡録卷第三十三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三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境識倶遣。衆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
答。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
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忘求解
脱。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倶空。能
離八倒成得眞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寶性論
云。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一者本
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
相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我波羅蜜。一者
遠離諸外道邊。以離虚妄我戲論故。二者遠
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有二種法。如
身有樂波羅蜜。一者遠離一切苦。二者遠
離一切煩惱習氣。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
波羅蜜。一者不滅一切諸有爲行。以離斷見
邊故。二者不取無爲涅槃。以離常見邊故。勝
鬘經云。世尊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
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
所以如來唯證四徳涅槃祕密之藏 問。既經
云。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
常見非正見者。云何教中。或説無我又説於
我。豈不相違耶 答。夫説常與無常我與無
我。但形言跡皆是方便。所以肇論云。菩薩於
計常之中演非常之教。以佛初出世便欲説圓
常之妙門眞我之佛性。爲一切外道。皆妄執
神我。遍十方界。起於常見。若説眞常樂我淨
恐濫邪解。且一時拂下情塵故。云無常無樂
無我無淨。又二乘及權假菩薩。不知諸佛祕
旨。執方便門怱怱取證。皆住無我之理以爲
究竟。世尊又愍不達。遂乃具説常樂我淨。若
有於此究竟之説。明見眞我佛性。人木蟲塵
分明無惑。尚不住於中道。豈更見有常無常
我無我二見之所亂乎。或若雖聞常樂我淨之
名。只作常樂我淨之解。隨語生見昧自眞心。
則我無我之藥。成我無我之病。故知眞我難
辯。非證不明。如大涅槃經云。譬如二人共爲
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如是二人互相往
反。是時貧人見是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
心中貪著。王子後時捉持是刀逃至他國。於
是貧人後於他家寄臥止宿。即於眠中䆿語
刀刀。傍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問言。汝言刀
者。何處得耶。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設所
屠割臣身。分張手足。欲得刀者。實不可得。臣
與王子素爲親厚。先與一處雖曾眼見。乃至
不敢以手&T016113;觸。況當故取。王復問言。卿見
刀時相貌何類。答言。大王。臣所見者。如羖羊
角。王聞是已欣然而笑語言。汝今隨意所至
莫生憂怖。我庫藏中都無是刀。況汝乃於王
子邊見。時王即問諸群臣言。汝等曾見如是
刀不。言已崩背。尋立餘子紹繼王位。復問輔
相。卿等曾於官藏之中見是刀不。諸臣答言。
臣等曾見。覆復問言。其状何似。答言。大王。
如羖羊角。王言我庫藏中何處當有如是相
刀。次第四王皆檢校求索不得。却後數時。先
逃王子。從他國還。來至本土。復得爲王。既登
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
皆見。覆復問言。其状何似。答言。大王。其色
清淨。如優鉢羅華。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
説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黒
蛇。時王大笑。卿等皆悉不見我刀眞實之相。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説
我眞相。説已捨去。喩如王子持淨妙刀逃至
他國。凡夫愚人説言。一切有我有我。如彼貧
人止宿他舍䆿語刀刀。聲聞縁覺問諸衆生。
我有何相。答言。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言如
米。或如稗子。有言我相住在心中熾然如日。
如是衆生不知我相。喩如諸臣不知刀相。菩
薩如是説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
我相。如問刀相答似羊角。是諸凡夫次第相
續而起邪見。爲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
説於無我。喩如王子語諸臣言。我庫藏中無
如是刀。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説眞我。名曰佛
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喩如淨刀。善男子。若
有凡夫能善説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
善能分別隨順宣説。是等當知即是菩薩相
貌 問。平等空門一心大旨。既美惡無際凡
聖倶圓。何乃受潤有差苦樂不等 答。萬事
由人自召。唯心一理無虧。美惡但自念生。果
報焉從他得。如傳奧法師云。但以内有惡業
則外感邪魔。若内起善心則外値諸佛。斯則
善惡在己。而由人乎哉。是以西施愛江。嫫母
嫌鏡。實爲癡也。且君子尚求諸已。而不怨天
尤人。況菩薩歟。若能深信斯談。則可以虚心
絶想頓入法空矣。故起信論云。或有衆生無
善根力。則爲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
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
心境界。則滅終不爲惱。是知聖者正也。心
正即聖。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當
天草木無邪影。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
之原。只爲凡夫執作頼耶之識。成生死苦惱
之因。聖者達爲如來藏心。受涅槃常樂之果。
若云阿頼耶識。則有名無體。以情執有不究
竟故。當證聖時其名即捨。若云如來藏心。
則有名有體。以本有非執故。至未來際不斷
故。如以金作鐶。鐶相虚金體露現。如來藏
作頼耶。頼耶相虚藏性現。今衆生以隨情執
重故。多認頼耶。不信有如來藏。以不信故自
既輕慢。又毀滅他人。謗法之愆無過此失。念
念昧如來法界之性。歩歩造衆生業果之因。
惡業日新苦縁無盡。於安隱處生衰惱心。向
解脱中成繋縛果。受焔口針喉之體。經劫
而飢火焚燒。作披毛戴角之身。觸目而網羅
縈絆。或墮無間獄。抱劇苦而常處火輪。或
生修羅宮起。鬪諍而恒雨刀劍。或暫居人界。
刹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天宮。倏忽而五衰
陷墜。長沈三障。不出四魔。皆爲不知如來藏
心。失唯識妙性背眞慈父傭賃外方。捨大智
王依投他國。是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
西來指眞歸而不歸。示正見而弗見。都爲藏
識熏處無始堅牢。執情厚而如萬疊氷崖。疑
根深而似千重闇室。今者廣搜玄奧不厭文
繁。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説。無一
法不順。能成孝義之門。無一念不和。盡爲無
諍之道。則六入空聚畢竟無人。五陰舍中豁
然虚寂。是以内無所作外無所依。外無所依
萬有不能絆。内無所作千慮不能馳。遂得靜
佛邊疆。絶一塵而作亂。匡法國土。無一境而
不降。可謂會天性於此時更無異種。定父子
於今日。唯我家風。如鴦崛魔羅經云。常受
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
知一切衆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乃至若彼
衆生去來現在。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
死受一切苦。斯由輕慢如來藏故 問。但了
一心不求諸法。紹隆三寶自行化他。得圓滿
妙覺位不 答。覺心無易則開佛知見。佛知
見開無幽不矚。不二之相佛眼所見。一實之
道佛智所知。照窮法界之邊。洞徹眞原之底。
上成諸佛。下化衆生。靡不由茲自他倶利。夫
欲正修行者。不歸宗鏡皆墮邪修。或滯權小。
此宗鏡正義。過去十方一切諸佛。於此圓修
已成。現在一切諸佛現成。未來一切諸佛當
成。過去一切菩薩已學。現在一切菩薩現學。
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所以起信論明。須先
正念眞如之法。石壁鈔云。謂一切行門皆從
眞如所起。以是行原故。非眞流之行。無以契
眞。何有契眞之行不從眞起。此乃是所信法
中之根本故。所以萬縁所起。起自眞如。會縁
所入入於眞如。菩薩發心先念眞如。菩薩起
信亦先信眞如。菩薩所行亦契會眞如。又問。
云何是信眞如之相。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眞
如之相。以眞如理中本無諸法。若見諸法爲
有。是信諸法。不信眞如。是以無夙植廣大菩
提一乘種子之因縁者。卒難起信。故祖師頌
云。大縁與信合或得入宗鏡者。是知非小縁
矣。如楞伽經云。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攝受
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縁覺聲聞。攝受諸
佛菩薩縁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衆生。攝受
一切衆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
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
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 常得化生建立
大乘。十自在力現衆色像。通達衆生形類希
望煩惱諸相。如實説法。如實者不異。如實
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虚僞息。是名如實。又
云。佛言。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
樂世事永息。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世
事永息者。則攀縁已斷。可謂遇圓滿寶藏頓
絶希求。到常樂涅槃更無所至。是凡聖之際
如達家郷。爲迷悟之依已窮根本。大涅槃經
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華嚴經偈云。種種變
化無量力。一切世界微塵等。欲悉了達從心
起。菩薩以此初發心。寶藏論本際品云。是
以本際無名。名於無名。本際無相。名於無
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眞一理沈。道宗事
隱。是以無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過限
量界一體無二。故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
所印。即本際也。然本際之理。無自無他。非一
非異。包含一氣。該入萬有。若復有人自性清
淨含一而生。中無妄想即謂聖人。然實際中
亦無聖人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若復有人
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濁亂。則
謂凡夫。然實際中亦無凡夫法如微塵許而
有異也。故經云。佛性平等廣大難量。凡聖不
二一切圓滿。咸備草木周遍螻蟻。乃至微塵
毛髮莫不含一而生。故云能了知一萬事畢
也。是以衆生皆乘一而生。故云一乘。若迷故
則異。覺故則一。故云前念是凡後念即聖。又
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
一。故云以一之法功成萬像。故經云。一切若
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眞一萬
差。萬差眞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
皆無有異也。乃至萬物含一而生。即彼萬
物亦爲一也。何以故。以本一故末則無異。譬
如檀生檀枝非椿木也。故法華經偈云。十方
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乘者。即一心也。一切
萬有十方虚空。皆從眞如一心之種子所現。
如檀生檀枝。蘭生蘭葉。乃至本末中邊更無
異相。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
慮不畢。若能如是究竟圓通。此外更無不了
之法。則無理而不明。無事而不盡。以一法
能成一切法故。如華嚴疏云。若入此觀法則
智與心相應。是以因由心學。果是心成。境由
心現。解由心起。分位神通是心。力用造作
是心。現起分別是心。決擇所得是心。乃至尋
求知識造詣佛土並皆是心。心外無得。何所
疑耶。故知心垢則娑婆現相。心淨則華藏含
空。迴轉而恒起識輪。交羅而匪離心網。故海
幢不起寂定。廣作十方佛事之門。善財不出
道場。遍歴一百十城之法。是以文殊即自心
能證之妙慧。善財至彌勒。一心佛果滿後。却
令見文殊。因位將極令返照心原。更無有異。
始動念故。再訪文殊不見其身者。但了自
心空般若故。是眞見文殊。普賢是自心所證
法界無盡妙行。善財雖遍法界參諸善友。欲
見普賢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
座前。而起念求隨念即見。普賢在如來前初
無動移。此正顯觀心即見希奇之相。見聞證
入由覩前相。即是見心。所以普賢身相如
虚空遍一切處。故以普眼菩薩等入百千三
昧求覓普賢不見。只謂離念入定厭境求眞。
不知塵塵是文殊念念即普賢故。是以善財
一人。運悲智而横廣十方。修願行而竪窮
三際。從初至後因滿果圓。明顯一心以爲牓
樣總攝一切。始行菩薩諸觀行人。皆倣此修。
離此觀心別無殊勝。乃至六度萬行。若不了
自心皆成權漸。果歸生滅。報在人天。若能運
心福智無盡。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知
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
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
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
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徳多少隨心優劣。如舍
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
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
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
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爲
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
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
不及佛心。問曰。如汝説福田妙故得福多。而
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答曰。良田雖復得福
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爲内主。田是外
事。菩薩本縁經偈云。若行慧施時。福田雖
不淨。能生廣大心。果報無有量。故知福從心
生不因田出。別請五百阿羅漢。不如依次一
凡僧。何者以平等心福勝。取捨心福微。則勝
劣由心。豈在田乎。施法既爾。六度萬行亦然。
所以清涼鈔云。因該果海。果徹因原。以極果
由於始信。信依本智而起。今不離本智故。斯
則以因成果。攝果酬因。然因有二種。一約本
有。恒沙性徳信解行願等無不具故。二約修
起。謂依本信徳而起信心。依本解徳而起解
心。如起信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
修行檀波羅蜜等故。一一修起。皆帶本有。倶
來至果。無間道中一時頓圓。解脱道中因果
交徹。名爲得果。果亦有二。一者本有菩提
涅槃。一切佛性本覺具故。二者修起今證菩
提。始覺悟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
究竟覺則二果無礙。然二因本從本覺體上
起來。則二因與本果無礙。始覺既同本覺。則
果全同於二因。則二因與二果交徹。故因該
果海果徹因原。又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
果也。雖得佛道不捨菩薩行。果徹因也。華
嚴論云。善財一念發心。頓無能所。了三世
性。性絶古今。自覺自心。本來是佛。不成正
覺。不證菩提。身心性相無證修者。不成不
壞。本來如是。隨縁動寂不壞有無。所行諸
行皆唯智起。斯宗鏡旨。是善巧智之所知。廣
大心之所信。如華嚴經云。知一切衆生種種
所縁。唯是一相悉不可得。一切諸法皆如。
金剛善巧智。是以上至妙覺極聖之位。中及
大權菩薩修行之門。下至底下凡夫生死之
地。皆同一心無有高下。迷之自墮。悟之即
昇。迷悟似殊眞心靡易。古徳云。不鏡方寸虚
負性靈。又云。自己不明。則是空受例物。如此
開示不負前機。持王庫之眞刀。得雪山之正
味。證解信入之者。直紹寶王。見聞隨喜之
人。能成佛種。斯恩難報。莫等尋常。任肩負
頂戴盡塵沙劫中。亦不能報一句之恩。仰思
曠古求法之人。釋迦文等。投身大火。翹足深
林。析骨剜身。剥皮刺血。乃至常啼東請。善財
南求。藥王燒手。普明刎頭。皆是知恩報徳之
人。爲法忘躯之士。今勸後學生殷重心。勿得
自輕虚擲光景。問。妙明眞心覺王祕旨。理
雖圓頓正解難成。更希善巧之門。重證將來
之信 答。前已引法説。今更將喩明此宗鏡。
一心是諸法自性。如一珠有八萬四千孔。入
一孔全收珠體。似一月影現一切水。一一影
不離月輪。又若分白栴檀片片而本香無異。
猶布青陽令處處而春色皆同。是則一法明
心萬縁指掌。皎然法喩可以收疑 問。凡曰
提宗直陳正義。何須引喩廣具繁文 答。爲
未直下頓悟之人。不無方便。如方便心論云。
若就喩者。凡聖同解。然後可説。如言是心動
發猶如迅風。一切凡夫知風動故。便得決了
心爲輕躁。若不知者。不得爲喩。問曰。何故
不但説正義而説喩也。答曰。凡説喩者。爲明
正義。又云。凡欲立義當依四種知見。何等爲
四。一者現見。二者比知。三以喩知。四隨經
教。又法華經云。智者可以譬喩得解。今但取
正解圓明。非論法説喩説。若不悟道徒執絶
言。今所言者。皆是提宗唱道之言。極妙窮原
之説。如云萬句浮言不及一句妙理。千般魚
目不及徑寸明珠。夫一句妙理者。即宗鏡之
言也。斯言不可辯而自通。不可解而自釋。所
以云。善言不辯。辯言不善 問。佛旨開頓漸
之教。禪門分南北之宗。今此敷揚依何宗教
答。此論見性明心。不廣分宗判教。單提直
入頓悟圓修。亦不離筌罤而求解脱。終不執
文字而迷本宗。若依教是華嚴。即示一心廣大
之文。若依宗即達磨。直顯衆生心性之旨如
宗密禪師立三宗三教。和會祖教。一際融通。
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絶無寄宗。三
直顯心性宗。教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説相教。
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眞心即性教。先
叙禪宗。初息妄修心宗者。説衆生雖本有佛
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諸佛
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在。
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由心故。各有分限
故須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無所不
知。如鏡昏塵塵盡明現。須修禪觀。遠離
雜。調息調身。心注一境等。二泯絶無寄宗者。
説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
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
界無佛衆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
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設有一法勝過涅
槃。我説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
所作皆是迷妄。如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
方免顛倒。始名解脱。三直顯心性宗者説一
切諸法。若有若空。皆唯眞性無相無爲。體非
一切謂非凡非聖。然即體之用。謂能凡能聖
等。於中指示心性復有二類。一云。即今能言
語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
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了此天眞自
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性如虚空不
増不減。但隨時隨處息業養神。自然神妙。此
爲眞悟。二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説。妄念本寂
塵境本空。本空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
知。是汝眞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縁生。
不因境起。知之一字衆妙之門。若頓悟此空
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爲我相人相。覺
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
妙門。唯在此也。此上兩説皆是會相歸性。故
同一宗。次佛教三種。一密意依性説相教者。
佛説三界六道悉是眞性之相。但是衆生迷
性而起無別自體。故云依性。然根鈍者。本難
開悟。故且隨他所見境相。説法漸漸度之。故
云説相。説未彰顯。故云密意。此一教中自有
三類。一人天因果教。説善惡業報令知因果。
二斷惑滅苦教。説三界無安皆如火宅之苦。
令斷業惑之集修道證滅等。三將識破境教。
説上生滅等法不關眞如。但各是衆生無始
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識是其根本。
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
分所縁。此八識外都無實法 問。如何變耶
答。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
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縁此執爲實我法。如
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
時執爲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
身相及外世界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
有我及諸境。既悟本無我法。唯有心識。遂依
此二空之智。修唯識觀及六度四攝等行。漸
漸伏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所顯眞如。十
地圓滿轉八識成四智菩提。眞如障盡成法
性身大涅槃之果。此第三將識破境。與禪門
息妄修心宗而相扶會。以知外境皆空故。不
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我法之妄修
唯識之心。二密意破相顯。性教者。據眞實
了義。則妄執本空更無可破。無漏諸法。是眞
性隨縁妙用永不斷絶。又不應破。但爲一類
衆生執虚妄相。障眞如實性難得玄悟故。佛
且不揀善惡垢淨性相一切訶破。以眞性及
妙用不無而且云無。故云密意。又意在顯性
語乃破相。意不形於言中。故云密也。此教説。
前教中所變之境既皆虚妄。能變之識豈獨
眞實。心境互依空而似有。且心不孤起託境
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現。心如境謝。境滅心
空。皆假衆縁無自性故。是以一切諸法無不
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故空中無五陰
六根因縁四諦。無智亦無得。生死涅槃平等
如幻。此教與禪門泯絶無寄宗全同。三顯示
眞心即性教直示自心即是眞性。不約事相
而示。亦不約破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
隱密之意。故云示也。此教説。一切衆生皆有
空寂眞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
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爲佛性。亦
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問。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 答。
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説眞性不同虚空木
石。故云知也。非如縁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
了達之智。直是眞如之性自然常知。起信論
云。眞如者。自體眞實識知。華嚴經云。眞如照
明爲性。又問明品説。智與知異。智局於聖不
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覺首等諸
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等是佛境界智。何
等是佛境界知。文殊頌答云。諸佛智自在。
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又
頌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
淨。開示諸群生。既云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
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知。故法華中
開示令得清淨者。即是寶性論中。離垢清淨
也。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究竟。經
論所明有二種清淨二種解脱。或只得離垢
清淨解脱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
清淨解脱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禪調伏
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自性解脱。漸
修令得離垢清淨離障解脱。成圓滿清淨究
竟解脱。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經問
何佛境界智。此問證悟之智。云何佛境界
知。此問本有眞心。答智云諸佛智自在三世
無所礙。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識
是分別。分別非眞知。唯無念方見。又若以智
證之。即屬所詮之境。眞知非境界故。瞥起照
心即非眞知故。非心境界。以不起心爲玄妙。
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即妄想。故非眞知。是以
眞知必虚心遺照。言思道斷矣。北宗看心是
失眞旨。若有可看即是境界也。寶藏論云。知
有有壞。知無無敗。其知之智有無不計。既
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是以此眞心
自體之知。即無縁心。不假作意任運常知。非
渉有無永超能所。水南和尚云即體之用曰
知。即用之體爲寂。如即燈之時即是光。即
光之時即是燈。燈爲體光爲用。無二而二也。
又云。知之一字衆妙之門。如是開示靈知之
心。即是眞性。與佛無異。故名顯示眞心即
性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
摽心爲本原。文殊擇知爲眞體。如何破相之
黨。但云寂滅。不許眞如説相之家。執凡異
聖。不許即佛。今約教判定。正爲斯人故西域
傳。心多兼經論無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執
文以名爲體故。達磨善巧揀文傳心。摽擧其
心是
名也
默示其體知是
心也
喩以壁觀令絶諸縁。
絶諸縁時問斷滅不。答。雖絶諸念亦不斷
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
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
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
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他自悟方驗
眞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絶餘疑。故
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
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起。
欲求默契。不遇機縁。又思惟達磨懸絲之記。
達磨云。我法第
六代後。命若懸絲
恐宗旨滅絶。遂言知之一字衆
妙之門。問。悟此心已如何修之。還依初説相
教中令坐禪不。答。若惛沈厚重難可策發。掉
擧猛利不可抑伏貪嗔熾盛觸境難制者。即
用前教中種種方便隨病調伏。若煩惱微薄
慧解明利。即依本宗。一行三昧。如起信論
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身正意不依氣息
形色。乃至唯心無外境界。法句經偈云。若
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流。云何
名爲定。即不起滅定。現行坐之威儀。不於
三界現攀縁之身意。然此教中以一眞心性。
對染淨諸法。全揀全收。全揀者。如上所説。
但剋體直指。靈知即是心性。餘皆虚妄。故云
識非心。非境非智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
衆生。離四句絶百非也。全收者。染淨諸法無
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業。乃至四生六道雜
穢國土。心悟故。從體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
辯六通妙身淨刹無所不現。既是此心現諸
法故。法法全即眞心。如人夢所現事。事事皆
人。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鏡現影。影影皆
鏡。故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
慧身。不由他悟。起信論云。三界虚僞唯心所
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皆分
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云一切法如
鏡中像。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爲一心。一心者。
名如來藏。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惡。受
苦受樂。果與因倶。故知一切無非心也。全揀
門攝前第二破相教。全收門攝前第一説相
教將前望此。此則迥異於前。將此望前。前則
全同於此。深必該淺。淺不至深。深者直顯出
眞心之體。方於中揀一切收一切也。如是收
揀自在性相無礙。方能於一切悉無所住。唯
此名爲了義。上之三教攝盡一代經論之所
宗。三義全殊。一法無別。就三義中。第一第
二空有相對。第三第一性相相對。皆迢然易
見。唯第二第三破相與顯性相對。講者。禪者。
倶迷爲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爲眞性。
故今廣辯空宗性宗有其十異。空宗唯破相。
性宗唯顯性。權實有異。遮表全殊。不可以遮
詮遣蕩排情破執之言。爲表詮直示建立顯
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機誘引一期權漸之説
爲最。後全提見性眞實之門。如上判教分宗。
言約義豐最爲殊絶。初則歴然不濫後。則一
味融通可釋群疑能歸宗鏡。十異者。一法義
眞俗異者。空宗未顯眞性。但以一切差別之
相爲法。法是俗諦。照此諸法。無爲無相無生
無滅爲義。義是眞諦。性宗以一眞之性爲法。
空有等種種差別爲義。經云。無量義者。從
一法生。華嚴經云。法者知自性。義者知生
滅。二心性二名異者。空宗一向目諸法本原
爲性。性宗多目諸法本原爲心。起信論云。一
切諸法從本已來。唯是一心。良由所説本性
不但空寂而乃自然常知故。應目爲心。三性
字二體異者。空宗以諸法無性爲性。性宗以
虚明常住不空之體爲性。性字雖同。而體異
也。四眞智眞知異者。空宗以分別爲知無分
別爲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
爲智。以該於理智通於凡聖之眞性爲知。知
通智局。華嚴經云。眞如照明爲性。起信論
云。眞如自體眞實識知。五有我無我異者。空
宗以有我爲妄。無我爲眞。性宗以無我爲
妄。有我爲眞。故涅槃經云。無我者名爲生
死。我者名爲如來。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
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却諸
餘。表者直示當體如諸經所説。眞如妙性。毎
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爲非
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詮。遣非蕩跡。絶
想祛情。若云知見覺照靈鑒光明朗朗昭昭
堂堂寂寂等。皆是表詮。若無知見等體。顯何
法爲性。説何法不生不滅等。必須認得現今
了然而知即是我之心性。方説此知不生不
滅等。如説鹽云不淡是遮。云鹹是表。説水云
不乾是遮。云濕是表。空宗但遮。性宗有遮有
表。今時人皆謂遮言爲深。表言爲淺。故唯重
非心非佛無爲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
良由只以遮非之詞爲妙。不欲親自證認法
體。故如此也。又若實識我心不同虚空性自
神解。非從他悟。豈藉縁生。若不對機隨世語
言。於自性上尚無表示眞實之詞。焉有遮非
方便之説。如今實未親證見性之人。但傚依
通情傳意解。唯取言語中妙。以遮非泯絶之
文。而爲極則以未見諦故。不居實地。一向託
空。隨言所轉。近來尤盛。莫可遏之。若不因
上代先賢多聞廣學。深入教海妙達禪宗。何
能微細指陳始終和會。顯出一靈之性。剔開
萬法之原。是以具録要文同明宗鏡。七認名
認體異者。謂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體且如
世間稱大。不過四物。如智論云。地水火風是
四物名。堅濕煖動是四物體。今且説水。設有
人問。毎聞澄之即清。混之即濁。堰之即止。決
之即流。而能漑灌萬物洗滌群穢。此是何物。
擧功能義
用而問之
答云是水擧名
答也
愚者認名謂已解。智
者應更問云。何者是水徴其
體也
答云。濕即是水
剋體
指也
佛法亦爾。設有人問。毎聞諸經云。迷之
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此擧功能
義用問也
答云。
是心擧名
答也
愚者認名便爲已識。智者應更問。
何者是心徴其
體也
答。知即是心指其
體也
此一言最
親最的。餘字餘説皆疎。如云非性非相能言
能語等是體。縁慮動用等是心。即何異他之
所問也。以此而推水之名體。名唯一字餘皆
義用。濕之一字。貫於清濁等萬用萬義之中。
心之名體亦然。知之一字。亦貫於貪瞋慈忍
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處。直須悟得。水是名。
不是水。濕是水。不是名。即清濁凝流。無義不
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心。知是心不是名。即
眞妄善惡。無義不通也。空宗相宗。爲對初
學及淺機恐隨言生執故。但標名而遮其非。
唯廣義用而引其意。性宗爲對久學及上根令
忘言認體故。一言直示達磨云。指一言以直示。
即是知字一言。若言即
心是佛。此
乃四言矣
若領解不謬。親照靈知之性。方於體
上照察義用。故無不通矣。八二諦三諦異者。
空宗唯二諦。性宗攝一切性相及自體。總爲
三諦。以縁起色等諸法爲俗諦。縁無自性諸
法即空爲眞諦。一眞心體非空非色能空能
色爲中道第一義諦。九三性空有異。空宗説
有即遍計依他空即圓成。性宗即三法皆具
空有之義。遍計即情有理無。依他即相有性
無。圓成即情無理有。十佛徳空有異。空宗
説。佛以空爲徳。無有少法。是名菩提。性宗一
切諸佛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相好
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縁。十異歴然二門奐
矣。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宗禪心。然後禪
教雙亡佛心倶寂。倶寂則念念皆佛無一念
而非佛心。雙亡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
教。如此則自然聞泯絶無寄之説。知是破我
執情。聞息妄修心之言。知是斷我習氣。執情
破而眞性顯。即泯絶是顯性之宗。習氣盡而
佛道成。即修心是成佛之行。頓漸互顯。空有
相成。若能如是圓通。則爲他人説無非妙方。
聞他人説無非妙藥。藥之與病。只在執之與
通。故先徳云。執則字字瘡疣通則文文妙藥。
如上依教依宗撮略和會。挑抉宗旨之本末。
開析法義之差殊。校量頓漸之異同。融即眞
妄之和合。對會遮表之迴互。褒貶權實之淺
深。可謂卷教海之波瀾湛然掌内簇義天之
星象奐若目前。則頓釋群疑豁然妙旨。若心
外立法立境。起鬪諍之端倪。識上變我變人。
爲勝負之由漸。遂乃立空破有。賓有非空。崇
教毀禪。宗禪斥教。權實兩道。常爲障礙之因。
性相二宗。永作怨讐之見。皆爲智燈焔短心
鏡光昏。終不能入無諍之門。履一實之道

宗鏡録卷第三十四
 丁未歳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宗鏡録卷第三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説此法門是無始終説。不定方所亦無時
分。以無時之時理無間斷。無處之處説遍十
方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
無盡法輪。令諸衆生反本還原。窮未來際無
有休息。華嚴疏云。夫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
法界無生本亡時分。故經頌云。諸佛得菩提。
實不計於日。又云。此圓教法門。以會縁入實
體者有二。一以本收末。以諸聖教從眞流故。
不異於眞。二會相顯性。謂彼一切差別教法。
從縁無性即是眞如。是故虚相本盡眞性本
現。如來言説皆順於如。故金剛三昧經云。如
我説者。義語非文。衆生説者。文語非義又理
事無礙體者。謂一切教法。雖擧體即眞。不礙
十二分等事相宛然顯現。雖眞如擧體爲一
切。不礙一味湛然平等。夫一乘三乘一性五
性。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
二。若入理雙拂則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
能三能一。是故競執是非達無違諍。大集五
部雖異不離法界本原。涅槃各説身因佛許
無非正説。此宗鏡機。是圓教攝。則圓根所
對大小倶含。故先徳云。教海宏深包含無外。
色空交映徳用重重。語其横收五教乃至人
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
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
滴迥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
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
今依宗鏡。若約教唯依一心而説。則何教非
心。何心非教。諸經通辯。皆以一心眞法界爲
體。如來所説十二分教。親從大悲心中之所
流出。大悲心從後得智。後得智從根本智。根
本智從清淨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無所從。
無有法離於法界而有。華嚴經頌云。未曾有一
法。得離於法性。即一切衆生迷悟本。若不迷
此即不成迷。以無顛倒執著輪迴生死故。若
不悟此即不成悟。以無如法修行證窮果故。
所以眞如一心爲迷悟依。夫立教之本無出
意言。以意詮量。從言開演。故基師云。至理澄
寂。是非之論息言。般若幽玄。一異之情絶慮。
息情慮故非識非心。絶言論故。非聲非説。法
非聲説。説遍塵沙。理無識心。心該法界。心該
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説遍塵沙。此亦無説爲
説。非心作心心開二種。無説爲説説乃兩門。
心開二種者。一心生滅門。二心眞如門。釋
生滅門者。只如三界循環斯皆妄識。四生盤
泊並是惑心。榮辱迅譬石光。古今駛過拍毱。
此則生滅門也。釋眞如門者。只如摩羅淨識
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隱顯雖異膚
内更明。染淨縁分法身澄止。此則眞如門也。
言説乃兩門者。一大機受法。則教説滿乘。二
小聖聞思。則藏開半字。神鍇和尚云。教起所
由者。如來一代説法。欲令衆生悟佛知見。佛
知見者。所謂平等眞心諸法無二。無二之法
即是實性。實性之體。離有離無。不生不滅。理
自恒眞。不由觀智所顯。道常顯露實無翳障。
平等眞心者。若法相宗。眞即是智。將智證
眞三乘無別。即是眞家之心依主釋也。若法
性宗。眞即是心。體同名別眞心即平等。持
業釋也。故經云。泥洹眞法寶。衆生從種種
門入。種種之門是能通所通唯一道。又云。經
説門不同。或文字爲門。大品經明四十二字
門是也。或觀行爲門。釋論明菩薩修三三昧
縁諸法實相是也。或智慧爲門。法華經云。其
智慧門難解難入是也。或理爲門。大品經云。
明無生法無來無去即是佛也。依教門通觀。
依觀門通智。依智門通理。理爲門。復通何處。
教觀智等諸門悉依於理。能依是門。所依何
得非門。雖無所通。究竟遍通是妙門也。則衆
妙之門。一眞心之所依也。華嚴經云。譬如日
出先照高山。日譬於佛。光譬説教。日即無縁
之慈。非出而出。隨衆機之所扣。非照而照。説
華嚴如高山。説方等如食時。説般若如禺中。
説法華如正中。説涅槃如平地。若菩薩大人
蒙般若光。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無此用。譬
如七日嬰兒若視日輪令眼失光。以無明全
在喪一切智明故。外道闇證。譬如夜遊。以未
承正教之照故。菩薩利他譬如日中作務施
運役之功。然平地高山同承日照。小根大器
咸禀教光。約能照則無淺深。對所照自分前
後。如大車等賜一雨普霑。道絶始終。理無
偏黨。若得宗鏡一乘之光。平等大慧自他兼
利。更無差別。故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以新
毒藥塗大鼓。於衆中撃令出聲。雖無心欲聞。
若有聞者。遠近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謂
一闡提。纔聞即能破無明惑名爲近死。聞未
即益作後世因。名爲遠死止觀釋云。一切衆
生心性正因。譬之如乳。聞了因法。名爲置毒。
正因不斷。如乳四微。五味雖變四微恒存。是
故毒隨四微。味味殺人。衆生心性亦復如是。
正因不壞。了因之毒。隨正奢促。處處得發。或
理發教行證發。如辟支佛利根。根熟出無佛
世自然得悟理發亦爾。久植善根。今生雖不
聞圓教。了因之毒任運自發。若聞華嚴日照
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發。聞已思惟。思惟即
悟。是爲觀行發。若是六根淨位進破無明。是
相似證發。若見道損生亦是證發。今依華嚴
立五教。天台立四教。乃至八教。且華嚴一心
立五教。約識而論者。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識
頼耶。但得其名。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滅
之義。以其眞理未能體通。但説凝然不作諸
法。第三大乘終教。於此頼耶得理事通體。不
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以許眞如隨縁
而作諸法。以阿頼耶識所熏淨法。與能熏染
法各差別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無有
他故非異。始教約法相差別門説。終教約體
相容門説。爲第一義眞心也。謂如來藏性。依
此有諸趣等。第四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眞心。
差別相盡離言絶慮。不可説也。以一切染淨
相盡無有二法可以體會。故不可説。如淨名
所顯入不二門也。第五圓教。約性海圓明法
界所起。唯一法界性起心。即具十徳。問。云
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答。約
法通收。由此甚深所起一心具五義門。隨以
一行攝化衆生。一小乘。攝義從名門。二始
教。攝理從事門。三終教。理事無礙門。四頓教
事盡理顯門。五圓教。性海具徳門。五義相
顯唯一心轉。祕密義記云。佛子。善聽。譬如
暗家寶人不知故。無燈明故。於彼&T016113;觸誤謂
爲蛇所毒。由誤故毒氣入身。其身膖脹受種
種苦。智者見已。即將燈明示以利寶。其所螫
人即見此寶。身内毒氣即能除愈。以得此寶
故飛行無礙。見人恭敬。諸惡者。皆以慈心相
向惡心消滅。由無怨讐故得無所畏。無所畏
故安隱快樂。行者亦爾。由不知法性家内實
徳寶故。爲八萬四千塵勞。由知親近善友聞
法故。返塵勞垢。爲八萬四千道品法。除自然
執。又知因縁空。又知佛性常住。又知言語道
亡心行處滅。又開悟法界縁起。由是一切諸
法。從一地不至一地。會是淨心中。是故諸煩
惱及諸淨心不從他方來。一手反覆耳。智者
不須疑也。又前所譬。暗家實寶即是顯清淨
法門爲對治染法。對治有五。一者小乘教。即
對治外道不依。因縁起自然執。二初教。即對
治小乘由於因縁。有執。已前總名有爲縁起。
三者終教。即對治初教一切諸法無常苦空
無我執。此名無爲縁起。由眞如隨縁。名爲無
爲縁起。四者頓教。即對治終教念念紛紛起
有言説。即自體縁起。窮源盡性一念不生。故
爲自體。五者圓教。即對治頓教寂默言説心
行處滅一切歸寂源。不能一即一切一切即
一自在等。此法界縁起。動靜具足。故名性起。
圓融無礙取捨都盡。即三毒即佛故。若小乘
雖隨起對治。唯知第六識。不知由心有諸法
故。言心者。即八識心王。又小乘不知常樂我
淨心萬法主故不可得故。如虚空故不可治。
雖有如是法。以不知所因故不知由心有萬
法故。不覺心源故。唯取小果皆滅色取空。若
不滅色取空。知色即是空。即得入初教。次初
教人如上諸次第所起法。皆言識變有識外
不有。識者即第八識。約識性亦不可得纔證
此心。即知諸法因縁生。縁生無自性。雖證此
法猶有刹那生滅。故名有爲。證凝然眞如故。
次終教人云。一切諸法不出一心。是一心。譬
如大海濕性。依一心。所有諸法如大海波瀾。
雖攝波入水。而不滅波浪。雖波瀾紛紛起。而
不減寂水。如是雖攝萬境入一心。而不減萬
境。雖萬境紛紛起。而不減一心。何以故。一心
所有故。是故眞該妄末。妄達眞源。性相融通
本末平等。雖自性無生不失義果。雖不失業
果自性無生。雖得一心不得無盡。故不得重
重。故名一實諦。自此已前諸教。依漸次階位
即名漸教。次頓教者。一念不生。即是佛也。
何以故。一切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相。下
自衆生。上盡諸佛。一切所作事不遺一毛。諸
皆如夢 故成佛度生猶此夢攝。不明一中多
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等。次圓教所明。以十
十無盡顯其義。以十十重重辯其相。隨擧爲
主。萬法爲伴。由主不防伴。伴不*防主。倶周
遍法界 問。如上所説重重無盡者。且何物
重重。何物無盡。何法廣大。何法圓融。何法包
含。何法祕密 答。則是一切凡聖心相重重。
心性無盡。是心廣大。是心圓融。是心包含。
是心祕密若無此。一心爲宗。則教門無一法
可興。諸佛無一字可説。既全歸心旨。廣備
信根。圓解已周纖疑不起。不可唯憑口説。密
在心行。但以定水。潜澄慧燈轉耀。若一向
持文。求理執教談宗。如入海算。塵砂仰空。
數星宿。終不親見。去道尤&T049271;。昔人云。如天
地。終日轟轟不及眞理。是故學人去文取理
端坐凝情。以心眼自看。是名專住一境修定
勝因也。又圓教義者。本末融通理事無礙。説
眞妄則凡聖昭昭而交徹。語法界則理事歴
歴而相收。佛知見一偈開示而無遺。大涅槃
一章必盡其體用。如華嚴經云。無有智外如
爲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又云。無有
少法與法同止。以擧心攝境則無心外之境。
擧境攝心則無境外之心。以性無二相即性
故相隨性融。隨一皆攝。是以性外無相。則
何法不融。理中立事。則何門不入。可謂觸
目菩提一念圓證。所以無量義經云。無量義
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古人云。
此是出生義。法華經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
此是收入之法。則三乘萬化從實相生。究竟
還歸一實相。則初後不離一心。本末咸居正
位。如法華經云。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可以
知大乘家業紹佛種位。又初則一出無量。後
乃無量歸一。今無量非無量。一亦非一。即
證法華三昧。又先徳目爲教海者。以含衆法。
喩如大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
映空天。即是圓教。總攝諸教歸眞。並皆空淨
理事無礙。如交映色空。色不礙空。空不礙
色。徳用重重即唯明唯深。具十玄門重重無
盡。即事事無礙。如海十徳互相周遍。即心
海包容深廣無際矣。所以守護國界主陀羅
尼經偈云。一字演説一切法。多劫無有窮盡
時。一一字門亦復然。此住寶篋眞言地。生法
師釋。法華經一毫之善。擧手低頭皆已成佛
言。無非佛流。即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
法流。況内法耶。大小等教。皆從如來大悲所
流故。是知無有一法不從心原性空而出。如
源出水。似空出雲。以十方如來證心成佛。佛
即是心所有萬善萬徳悲智願行。無不從此
流矣。又約金師子章論五教者。一此師子雖
是因縁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可得名愚
人法。是聲聞教。二即此縁生諸法各無自性。
徹底唯空。名大乘初教。三雖復徹底唯空不
礙幻法宛然。縁生幻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
教。四即此師子與金二相。互奪兩亡情謂不
存。倶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絶栖心無寄。
名大乘頓教。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
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眞。萬像紛然參而不雜。
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歴然。力
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此名最上乘
也。次天台立四教者。一藏教。明因縁生滅四
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二通教。三人同
禀。明因縁即空無生四眞諦。正爲菩薩傍通
二乘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空。三人同證。此
藏通二教倶不識常住眞心。皆以滅心爲極
果。三別教。是不共之名。明因縁假名無量
四聖諦理。約化菩薩不共二乘。若教別者。具
演恒沙佛法。別爲菩薩。若理別者。藏識有
恒沙俗諦之理。乃至智斷行位因果。倶與三
教事別。雖知一心不空無盡之理。即今未具。
猶待次第生起。執教道而不融。據行布而成
別。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縁無作四諦教理。正
説中道。即一切法圓理不偏。智圓則一成一
切成。斷圓則不斷而斷。行圓則一心具足萬
行。位圓則一地具足一切地。因圓則雙照二
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果圓則妙覺不思議
三徳之果。即一念心圓具法界。約觀心明四
教者。淨名疏云。今但論即心行用。識一切
教門皆從初心觀行而起。四教既攝一切經
教。若一念觀心分明。能分別一念無明因縁
所生之心。四辯歴然。則一切經教大意皆約
觀心通達。就此即爲四意。第一約觀心明三
藏教相者。即是觀一念因縁所生之心生滅。
析假入空。約觀門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觀生
滅四諦入道。即是脩多羅藏。故増一阿含云。
佛告諸比丘。謂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爲
一法。心是一法離心無一切法也。智度論云。
初轉法輪經至大涅槃。結修多羅藏。此只
是約心生滅説四聖諦。即是法歸法本之義
也。觀心出一切毘尼藏者。佛制戒時問諸比
丘。汝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
有持也。若無心作則不名犯。犯義不成。不
説持也。故重心發戒。無心則不發戒。若言。
從心出阿毘曇藏者。四卷略説名毘曇心。達
磨多羅處中而説。名爲雜心。如此皆是約心。
而辯毘曇無比法者分別諸心心數法。一切
法不可比也。第二約觀心明通教者。觀心因
縁所生一切法。心空則一切法空。是爲體假
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也。
第三約觀心明別教者。觀心因縁所生。即假
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無明阿頼耶識分
別無量聖諦。一切別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
此起也。第四約觀心明圓教者。觀心因縁所
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法無所積聚。不縱不横
不思議中道二諦之理。一切圓教所明行位
因果。皆從此起。如輪王頂上明珠。是則四
教皆從一念無明心起。上來數引華嚴經。明
破微塵出三千大千世界經卷。義意在此也。
又約頓漸不定祕密。通前四教總立八教。一
頓教。如華嚴無聲聞乘。故名爲頓。二漸教。
即三藏及方等般若。漸引入圓教三不定教。
謂一音異解。或説大而得小果。或説小而得
大道。故名爲不定。四祕密教。此有二種。一
顯露祕密。謂同席異聞不得道。果互不相知
故名祕密。二祕密祕密。唯佛能證。密令衆
生而得開悟。不可指示。總前四教而成八教。
又教分五味。釋論云。旃延子明六度限劑而
滿者。此調雜血衆生爲乳也。大品云。菩薩發
心與薩婆若相應者。此欲調乳入酪也。大品
云。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又如淨名
中得不思議解脱者。皆能變身登座。而復能
受屈被訶者。此欲調酪爲生酥就熟酥也。大
品云。菩薩發心即坐道樹成正覺轉法輪度
衆生者。是調熟酥爲醍醐也。此乃從一開一。
接引酥酪之機。後即會一歸一。成熟醍醐之
衆。終無別法更有卷舒。本迹相收機應冥合。
又分半滿之教。小乘爲半。大乘爲滿。又三
乘爲半。一乘爲滿。如涅槃經明半字及滿字
等。説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説滿
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縁而説隱
顯。又如月喩品。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
月性本無虧盈。隨縁所見故有増減。此即是
大乘宗中説也。如智儼法師依華嚴一乘宗
辯者。不待説與不説常半而常滿。隱顯無別
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増減無異路。正同
宗鏡所録法門。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
形。不壞前後而同時。常居一際而前後。當
舒即卷。當卷即舒。故知以教照心。以心明
教。諸佛所説悉是自心。輔行記引華嚴經頌
云。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
彼人眞見佛。寶性論云。有神通人見佛法滅。
以大千經卷藏一塵中。又華嚴云。善哉善哉。
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故明四諦十
二因縁境。八萬四千法門不出一心。若得此
意。八年廣演法華在乎一念。經五十劫詎動
刹那。例一代逗機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
矚目。乃至涅槃三徳在一心中。則大經一部
全標方寸。無邊教法攝一刹那千枝萬葉。同
宗一根。衆籍群經咸詮一法。如上所引五味
八教半滿等文。然雖分判一代時教。皆是一
心融攝。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
不異。合而不同。恒沙義門。無盡宗趣。皆於
一乘圓教宗鏡中現。所以古徳云。契之於心。
然後以之爲法。在心爲法形言爲教。法有自
相共相。教有遮詮表詮。故知就事雖分。約
理常合。乃至開爲恒沙法門。究竟不離一心
之旨。若從一心中方便開示成其教迹者。即
不可定其權實時分前後。以是如來逗機一
期方便。竊不得自生決定解耶有乖正法。如
法華玄義云。約五味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
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論半滿。猶同
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
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
有五味。則有方便慧解。權實倶遊如鳥二翼。
雖復倶遊行藏得所。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
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
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
等彈訶。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
酥。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爲三乘。
滿則獨爲菩薩。於漸成熟酥。若法華付財。廢
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
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慇懃稱歎方
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次約觀分別
者。唯識宗立二種觀。華嚴宗立四觀。天台
教立三觀。普賢門立十觀。唯識二觀者。一唯
心識觀。二眞如實觀。進趣大乘方便經云。若
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
一唯心識觀二眞如實觀。學唯心識觀者。所
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
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往念。
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縁。不自覺知。於
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所有縁念。當使心隨
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内心自生想念非一
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内心自生長短
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
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
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
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
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
見有差別也。眞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
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華嚴
四觀者。此約一心眞如法界。就理事行布圓
融成四種法界。對此法界爲四種觀門。此四
觀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故名爲觀。一事
觀。謂迷悟因果染淨歴然。二理觀。謂我法倶
空平等一相。三理事無礙觀。謂彼此相遍隱
顯成奪同時無礙。四事事無礙觀。謂觀事法
以理融故。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若依此一心
無礙之觀。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
盧遮那法界。經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於
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台教
三觀者。三觀義云。夫三寸之管氣序不衰。一
尺之表朝陽可測。是知得其道者。豈遠乎哉。
三觀詣理之妙門。今明此義。故借爲喩也。仰
佛法遐蹤。神功浩曠。求茲非遠。寄以一心。
體之有原。總乎三智。若其假方便以致殊。會
歸一道寂然而雙照。三觀之名出自瓔珞經。
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
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
天台疏問曰。三觀倶照二諦。有何等殊。答
曰。前觀雖照二諦破用不等。次觀亦照二諦
破用平等。既不見中道。但是異時平等。第
三觀者。得見中道雙照二諦。即是一時平等
也。若修觀心。還用前二觀雙亡雙照之方便
也。雙亡方便者。初觀知俗非俗。即是俗空。
次觀知眞非眞即是眞空。非眞非俗即是中
道。因是二空觀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今明一
心三觀者。一明所觀不思議之境者。即是一
念無明心。因縁所生十法界以爲境也。此心
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諸心諸法。譬眠法
覆心。一念之内夢見一切諸心諸事。若正眠
夢之時謂經無量。如法華經。説夢見初發心
乃至成佛無量諸事。比其覺時。反觀只是一
念眠心也。心譬自性清淨心。眠法覆心譬於
無明。無量夢事譬恒沙無知覆一切恒沙佛
法。夢事不實善惡憂喜。譬見思惑覆眞空也。
若不細尋夢譬。不思議之疑終無決理。故諸
大乘經多説十喩。但諸法師不圓取譬。意止
偏得虚僞空邊。不見譬無量無明法性邊也。
故三諦之境義不成也。二明能觀者。若觀此
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
非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
即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諸
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現。此即觀行即也。三
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
眼也。若得六根清淨名相似證。即十信位也。
若發眞無漏名分證眞實。即此是初住也。經
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大
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當知是
菩薩爲如佛也。智度論云。三智其實一心中
得佛。欲分別爲人説。令易解故。所以次第
説耳。又總明三種三觀。一者別相三觀。二
者通相三觀。三者一心三觀。一別相三觀者。
歴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眞。尚不
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
觀俗。尚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
雙照二諦。三通相三觀者。則異於此。從假
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眞諦中道亦通是空
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眞空中道
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
俗眞通是中也。是則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
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中無空。而不假。一
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
解心無不通也。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
可得不可説。而能圓觀三諦也。即淨名經云。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是以
在境。爲一諦而三諦。在心爲一觀而三觀。在
果爲一智而三智。如一圓珠。珠相喩有。珠
徹淨喩空。圓明喩中。三無前後。此喩一諦
而三諦。若以明鏡照之。珠上三義一時頓
現。即喩一觀而三觀。若就鏡中觀珠。珠之與
鏡非一非異。則喩心境二而不二。爲眞覺也。
妙觀者。觀一念心爲所縁境。返觀此心。從何
來。去至何所。淨若虚空名空觀。觀境歴
歴分明名假觀。雖歴歴分明而性常自空。而
境觀歴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語
默行住。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
來不去。不有不無。不住不著。不垢不淨。不
愛不取。不虚不實。不縛不脱。皆不生不滅
之異名。義無別也。即空不住空。即假不住
假。即中不住中。是名中。何以故。爲即空。空
有何可住。即假幻化影。復何可住。二邊既
無可住。豈有中可住。故曰三諦無住是名爲
中。當須如此。空中無空只勿空。假中無假只
勿假。中中無中只勿中。當如是照。照中無照
只勿照。若見如是理。即見萬物而自虚也。此
三觀者。是不思議境。若闕一觀境智不成。故
云不思議備收一切法。一切雖多十法界收
盡。既其鎔融。一則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又
具十如。一如又具三種世間。謂五陰衆生國
土。千如則有三千世間。名不思議假。此假
即空即中。若無中攝理不遍。若無十界收事
不盡。若無十如因果不具。若無三種世間依
正不足。故知實相悉總諸法。重重無盡。融
融無礙。猶如帝網。名不思議境也。凡聖同
有此理。故云己之三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
互遍亦爾。故得依正終日炳然無所分別。法
界洞朗爲顯此境。故云觀不思議境也。如三
觀頌云。空觀如性不可得。假觀相含法界。
邊中觀體等理無二。即一而三常宛然。又空
觀了諸法無自性故。二假觀。此空處具諸法
故。三中觀。空假無別體故。唯一眞心故。以
空是心之性。即是眞空非是但空。以假是
心之相。即是妙假非是偏假。性相分三而非
三。眞心冥一而非一。非一而三觀宛然。非
三而一心不動。又即一而三相不同。如鏡體
一有光明影像差別之相。即三而一體無異。
如影像光明倶同一鏡。又古釋三觀義云。一
念心起。起無起相。徹底唯空。三際寂然。了
不可得。無見聞覺知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相。
空觀也。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間相。國土世間
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間一
千。染淨一切色心是也。衆生世間一千。六凡
四聖假質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
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也。念外無一毫
法可得。法外無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圓明。
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淨。因而能果。
有而能無。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爾有
心。即具三千也。一處見多。多處見一。一念
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現。喩天帝珠
網。此假觀也。一念心起。起而無起。三際寂
然。無起而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雙照空
假。此中觀也。説即有三名字照時不作三
一解。只念念見自心性。任運非三非一。亦
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觀。念想斷處。
一切時中任運心常三觀也。人無圓機。自謂
我是凡穢。我多煩惱。我智慧劣。我是生死
人。此乃翳眼見空華。空實無華也。圓人觀
明。觸事全同古佛。非分同也。何以故。法性
圓理三徳三身。只是一念不可分故。此圓理
亦無次位。爲人未能任運常觀。觀有斷續。我
性未破。破而未盡故。分六即四十二位。點空
接引令至無修耳。或謂凡人但有佛法身性。
未有報化徳用。此乃別教中解。圓觀惑業苦
三本自無性全是三徳。三徳本無住處。住惑
業苦中。三身三道悉是假名。畢竟空中了不
可得。無惡可捨。無道可證。纔見有一毫理
可依泊者。便是妄境牽生心。三觀不明也。學
人嫌惡貪瞋癡。作意斷除。殊不知此嫌惡心
自是惑也。若纔覺起即照此起處。自無性不
可取捨。三觀明也若別作對治。別作眞如實
相解。別作佛菩薩想。別運身心遍法界想。並
非圓意。圓人即念無念耳。若謂能覺知識別
者是心。此是心苗。非心性也。故云動是法
王苗。寂是法王根。心性者。三觀明時是也。
三觀明時。不見有情無情。佛與衆生。若罪
若福。在我觀内。在我觀外。在我觀中。皆不
可也。若不明三觀。妄情計佛性在身中。計
遍草木上。經中喚作遍計所執性。外道所宗
四教所不攝。況圓人解乎。夫中觀難明。圓
解微妙。凡言中者有二種中。一但中。二圓
中。如首楞嚴經明八還義。若析前塵。見無
還處。見性獨妙。但中也。見與見縁。元是菩
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此圓中
也。又空假即中。但中也。中即空假。不但中
也。即是圓中。如藏通二教是但空。即析色體
塵。歸徹底自性之空。如別圓二教。是不可
得空。具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傅大士頌云。獨
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
林何處生。釋曰。若能内觀返照獨精自心。何
言詮所及。故云其實離聲名。了此一念心。起
處不可得。是名空觀。即於空處見縁生法。似
有現顯。故云一切法。是一切法非於無性無
像。而有得有像。是名假觀。求空不得空。尋假
不得假。非空非假。全是一心。是名中觀。念念
具三觀之法。塵塵成佛智之門。故云三觀一
心融萬品。則煩惱荊棘。五陰叢林。生死根
株。我慢原阜。更從何處而起。故云荊棘叢林
何處生。普賢觀云。止觀十門者。一心行稱
理攝散名止。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三由理
事交徹而必倶。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四理
事形奪而倶盡。故止觀兩亡而絶寄。五絶理
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
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
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
觀亦見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
見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
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
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
法界而無散動。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
普眼齊照。十即此普門之智爲主故。頓照普
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爲伴。無盡無盡
宗鏡録卷第三十五
 *丁未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宗鏡録卷第三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觀門略有二種。一依禪宗及圓教。上上根
人。直觀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倶觀
内外咸等。即無觀之觀。靈知寂照。二依觀
門。觀心似現前境。雖權立假相。悉從心變。
如觀經中。立日觀水觀等十六觀門上生經
中觀兜率天宮彌勒内院等。諸章鈔釋云。言
觀一字理有二種。一觀矚二觀察。初觀矚者。
如前五識縁五塵境。矚對前境。顯現分明無
推度故。現量性境之所攝故。次觀察者。向自
識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尋境分劑故。今立觀
門即當第二觀察。約能觀之心出體有四。一
剋性出體。唯別境慧。此慧能揀去散亂染無
記等。擇留善淨所變境故。二能所引體。定
引慧故。三相應體。五蘊除色。四眷屬體。并
色五蘊。問。相應四蘊心王心所取其何者爲
能觀察。答。先辯心王。次明心所。若八識心
王。唯取第六。問。前五七八倶能縁慮。何以不
取。答。且前五識。有漏位中唯現量縁實五塵
境。第八唯現量縁三境故。種子根身器世間
境性唯無記。第七有漏位中常縁第八見分
爲境。非量所收。今能觀心因教比知變起相
分。比量善性獨影境攝故。唯第六有此功能。
問第六心王有其幾種。答。義説有四。一明了
意識。與前五識同縁五塵分明顯了。二定中
意識。引得上定定中所起。三獨散意識。不與
前五同縁。爲揀明了。故立獨名。又非定中所
起。故名爲散。獨於散位而生起故。四夢中意
識。於睡眠位起此識故。問。四中何者是能
觀心。答。得上定者。定中意識。現量觀故。未
得定者。獨散意識能爲觀體。次明心所者。有
五十一法。總分六位。且通辯諸識有漏位中
相應者。前五識各有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