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慧普覺禪師語録 (No. 1998A ) in Vol. 47

[First] [Prev+100] [Prev]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處鬧處日用應縁處思量分別處參忽然眼
開。都是自家屋裏事
今時士大夫學道。多是半進半退。於世事上
不如意。則火急要參禪。忽然世事遂意。則便
罷參。爲無決定信故也。禪乃般若之異名。梵
語般若。此云智慧。當人若無決定信。又無智
慧。欲出生死。無有是處
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第十九



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第二十
 徑山能仁禪院住持嗣法
慧日禪師臣蘊聞 上進 
示無相居士鄧直殿
子立
欲學此道。須是具決定信。逢逆順境。心不動
搖。方有趣向分。佛言。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
專向佛功徳。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
無難。又云。信能超出衆魔路。示現無上解脱
道。如上所説教有明文。佛豈欺人耶。若半明
半暗。半信半不信。則觸境遇縁。心生疑惑。乃
是於境界心有所著。不能於此道決定無疑。
滅煩惱本遠離諸難。諸難者爲無決定信。被
自己陰魔所撓。若能一念縁起無生則不越
此念。即時超出魔路。所謂魔路亦非他物。乃
是昧却此心。於此心外妄生差別諸見。而此
心即隨差別妄念流轉。故成就魔境。若能直
下信。此心決定本來成佛頓亡諸見。即此魔
路。便是當人出生死菩提路也
參禪人。看經教及古徳入道因縁。但虚却心。
不用向聲名句義上求玄妙求悟入。若起此
心。即障却自己正知見。永劫無有入頭處。盤
山云。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不可忽。
淨名云。法過眼耳鼻舌身意。欲徹此法。先須
屏除六根門頭。使無少過患。何爲過患。被色
聲香味觸法所轉。而不能遠離。於經教及古
徳言句上。求知見覓解會者是。苟能於經教
及古徳入道因縁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歸。
則於自境界他境界。無不如意。無不自在者。
徳山見僧入門便棒。臨濟見僧入門便喝。諸
方尊宿。喚作劈面提持直截分付。妙喜喚作
第一等拕泥帶水。直饒向一棒一喝下。全身
擔荷得已。不是丈夫漢。被他驀頭澆一杓惡
水了也。況於一棒一喝下。求奇特覓妙會。乃
是不喞𠺕中。又不喞𠺕者
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中士聞道。如印印水。
下士聞道。如印印泥。此印與空水泥無差別。
因上中下之士故。有差別耳。如今欲徑入此
道。和印子撃碎。然後來與妙喜相見
示眞如道人
火宅塵勞。何時是了。安樂得一日。便是千萬
日樣子也。於一日中。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縁
諸境。便與三世諸佛諸大菩薩相契。不著和
會。自然成一片矣。世尊説火宅喩。正爲此也。
經云。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
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爲火所燒我當
爲説怖畏之事。具在經中。是舍唯有一門而
復狹小。謂信根狹劣在火宅中。無智慧而戀
著塵勞之事爲樂。不信有出火宅露地而坐
清淨妙樂故也。若在其中。信得及識得破。
不戀著幼稚戲處。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縁諸
境。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脱出三界之處。何
以故。佛不云乎。於一切境。無依無住。無有分
別。明見法界廣大安立。了諸世間及一切法
平等無二。故遠行地菩薩。以自所行智慧力
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雖得佛境界藏。而示
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
道行。而不捨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
行一切出世間法。此乃火宅塵勞中眞方便
也。學般若人。捨此方便。而隨順塵勞。定爲魔
所攝持。又於隨順境中。彊説道理。謂煩惱即
菩提。無明即大智。歩歩行有。口口談空。自不
責業力所牽。更教人撥無因果。便言。飮酒食
肉不礙菩提行盜行婬無妨般若。如此之流。
邪魔惡毒入其心腑。都不覺知。欲出塵勞。如
溌油救火可不悲哉。塵勞之儔。爲如來種。教
有明文。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
乃生此華。在火宅塵勞中。頭出頭沒。受無量
苦。忽於苦中而生厭離。始發無上菩提之心。
塵勞之儔爲如來種。正謂此也。俗人學道。與
出家兒。逈然不同。出家兒自小遠離塵勞。父
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身居清淨伽藍。
目覩紺容聖相。念念在道。心心無間。所觀底
書。無非佛書。所行底事。無非佛事。不見可
欲。受佛禁戒。佛所讃者。方敢依而行之。佛所
訶者。不敢違犯。有明眼宗師。可以尋訪。有良
朋善友。可以咨決。縱有習漏未除者。暫時破
佛律儀。已爲衆所擯斥。以俗人較之。萬不
及一。俗人在火宅中。四威儀内與貪欲瞋恚
癡爲伴侶。所作所爲。所聞所見。無非惡業。然
若能於此中。打得徹。其力却勝我出家兒。百
千萬億倍。打得徹了。方可説煩惱即菩提無
明即大智。本來廣大寂滅。妙心中清淨圓明。
蕩然無一物可作障礙。如太虚空一般。佛之
一字亦是外物。況更有塵勞煩惱恩愛作對
待耶。在火宅中打得徹了。不須求出家。造妖
掜怪。毀形壞服。滅天性絶祭祀。作名教中罪
人。佛不教人如此。只説。應以佛身得度者。即
現佛身而爲説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
宰官身而爲説法。乃至應以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爲説法。
又云。治生産業。皆順正理。與實相不相違
背但只依本分。隨其所證。化其同類。同入
此門。便是報佛深恩也。但念念不要間斷。莫
管得不得便是夙與般若無縁。今生未打得
徹。臨命終時亦不被惡業所牽。於日用二六
時中。亦不被塵勞所困。後世出頭來亦得現
成受用。學道無他術。以悟爲則。今生若不悟
儘崖。到盡未來際常存此心。今生雖未悟。亦
種得般若種子。在性地上。世世不落惡趣。生
生不失人身。不生邪見家。不入魔軍類。況忽
然心華發明耶。當此之時。三世諸佛證明有
分。諸大祖師無處安著。非是彊爲。法如是
故。眞如道人欲學此道。但只依此做工夫。久
久自然撞著矣。如上所説。乃一期應病與藥
耳。若作實法會。又却不是也。古人云。見月
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寫至此興雖未已而紙
已盡。且截斷葛藤更數日。眞如道人。又連黏
此軸來致謝曰。聞前日老師興尚未已。更望
鋪華錦上。不識可否。予應之曰。已展不縮。
復爲續此葛藤云。歸到家了。自然不問程途。
見眞月了。自然不看指頭矣。佛説一大藏教。
大喩三千。小喩八百。頓漸偏圓。權實半滿。
無不是這箇道理。淨名云。依於義不依語。依
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佛只説因語入義。不
説因義入語。禪家千差萬別。種種言句亦如
是。今時學道人。不問僧俗。皆有二種大病。
一種多學言句。於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種不
能見月亡指。於言句悟入。而聞説佛法禪道。
不在言句上。便盡撥棄。一向閉眉合眼。做死
模樣。謂之靜坐觀心默照。更以此邪見。誘引
無識庸流曰。靜得一日。便是一日工夫。苦
哉。殊不知。盡是鬼家活計。去得此二種大
病。始有參學分。經云。不著衆生所言説。一
切有爲虚妄事。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
無言説。又云。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
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辨
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所以云。依義不
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語默二病不
能除。決定障道不可不知。知得了始有進修
趣向分。第一莫把知得底爲事業。更不求妙
悟。謂我知他不知。我會他不會。墮我見網
中。爲我相所使。於未足中生滿足想。此病尤
重。於語默二病。良醫拱手。此病不除。謂之
増上慢邪見人。除夙有靈骨。方能到這裏。得
轉身一路。既能轉身。即能轉物。既能轉物。方
謂之了義人。既了其義。即了此心。既了此心。
試於了處微細揣摩。元無可了。於無可了處。
剔起便行。有時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有時
將丈六金身却作一莖草。種種變化。成就一
切法。毀壞一切法。七顛八倒。皆不出此無
所了心。正當恁麼時。不是如來禪。不是祖
師禪。不是心性禪。不是默照禪。不是棒喝
禪。不是寂滅禪。不是過頭禪。不是教外別
傳底禪。不是五家宗派禪。不是妙喜老漢杜
撰底禪。既非如上所説底禪。畢竟是箇甚麼。
到這裏莫道別人理會不得。妙喜老漢亦自
理會不得。眞如道人請自看取
示空慧道人
擔荷此事。直是具決定志。一棒打不回頭底。
若半進半退。似信不信。縱得箇入頭處。亦
禁大鑪鞴烹鍛不得。況欲向千差萬別處作
主宰耶。妙喜這般説話。如在鬧市裏颺石頭。
著者方知。空慧道人。不須疑著
乍得心身寧靜。切須努力。不得便向寧靜處
挅根。教中謂之解脱深坑可畏之處。須教轉
轆轆如水上葫蘆。自由自在。不受拘牽。入淨
入穢。不礙不沒。方於衲僧門下。有少親近
分。若只抱得不哭孩兒。有甚用處。空慧思

大珠和尚云。心逐物爲邪。物從心爲正。雖一
期應病與藥。未免垛生招箭。而今未了底聞
此語而不疑。則大珠空費老婆心。已了底聞
此語而不疑。則心與物倶是剩法。畢竟如何。
不許夜行。投明要到
既有箇趣向。狗子無佛性話。冷地裏謾提撕
則箇。若道知是般事便休。我説此人智眼未
明在。妙喜雖似平地起風雷。然亦不出雪峯
道底
五通仙人問佛。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
那一通。佛遂召五通仙人。五通仙人應諾。佛
云。那一通汝問。我今時有一種弄泥團漢。往
往多在那一通處。錯認定盤星
國師三喚侍者話。瑞巖喚主人公話。睦州擔
板漢話。投子漆桶話。雪峯輥毬話。風穴佛
話。這六箇老古錐。各欠悟在。妙喜恁麼道。大
似掉棒打月。旁觀看之不爲分外
示廓然居士謝機
學世間法。全仗口議心思。學出世間法。用口
議心思則遠矣。佛不云乎。是法非思量分別
之所能解。永嘉云。損法財滅功徳。莫不由茲
心意識。蓋心意識乃思量分別之窟宅也。決
欲荷擔此段大事因縁。請猛著精彩。把這箇
來爲先鋒去爲殿後底。生死魔根一刀斫斷。
便是徹頭時節。正當恁麼時。方用得口議心
思著。何以故。第八識既除。則生死魔無處棲
泊。生死魔無棲泊處。則思量分別底。渾是般
若妙智。更無毫髮許爲我作障。所以道。觀法
先後。以智分別。是非審定。不違法印。得到這
箇田地了。儘作聰明。儘説道理。皆是大寂滅。
大究竟。大解脱境界。更非他物。故盤山云。
全心即佛。全佛即人。是也。未得如是。直須
行住坐臥勿令心意識得其便。久久純熟。自
然不著用力排遣矣。思之
龐居士一日在草菴中獨坐。驀地云。難難十
碩油麻樹上攤。龐婆聞得接聲云。易易百草
頭上祖師意。女子靈照云。也不難也不易。飢
來喫飯困來睡。妙喜曰。此三人同行不同歩。
同得不同失。若以心意識。搏量卜度。非獨不
見三人落著處。十二時中亦自昧却自己本
地風光。不見本來面目。未免被難易不難易
牽挽。不得自在。欲得自在。請將此三人道
底。作一句看。妙喜已是他泥帶水。下註脚了
也。古徳有言。但辦肯心。必不相賺。只恐當人
信不及。於日用應縁處。被外境所奪。不能純
一做工夫。則成間斷。當間斷時。未免方寸擾
擾。正擾擾時。却是箇好底時節。佛言。居一切
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眞實。便是這箇道
理也這箇道理。説似人不得。唯證悟者擧起
便知落處
梁武帝問達磨。朕造寺度僧。不可勝數。有何
功徳。達磨曰。無功徳。帝曰。云何無功徳。達
磨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之隨形。
雖有而非實。曰如何是眞功徳。答曰。淨智
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徳。不以世求。帝始
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答曰。廓然無聖。曰對
朕者誰。答曰。不識。帝不契。達磨遂渡江之
魏。如今要見眞功徳。不用別求。只向不識處
薦取。若透得此二字。一生參學事畢
祖師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
性。無喜亦無憂。眞實契此心者。内不見有能
證之人。外不見有所證之法。祖師説箇轉處
與隨流皆爲迷。此心向外取證之者。赴箇程
限耳。佛説一大藏教。大喩三千。小喩八百。
只是説程限底文字而已。若謂如來實有恁
麼事。則是謗佛法僧
心火熾然。熠熠不息。貪欲瞋恚癡。繼之如鉤
鎖連環。相續不斷。若無猛烈志氣。日月浸
久。不覺被五陰魔所攝持。若能一念縁起無
生。不離貪欲瞋恚癡。倒用魔王印。驅諸魔侶。
以爲護法善神。且非彊爲。法如是故。故淨
名云。佛爲増上慢人。説離婬怒癡。爲解脱耳。
若無増上慢者。佛説婬怒癡性即是解脱。増
上慢謂大闡提敗善根非器衆生。不信有佛
乘。生死岸頭可憑可仗者。如此輩人雖不信。
然亦於平等法無所欠少
龐居士問馬大師云。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
舟時如何。祖云。我這裏無水亦無舟。更説甚
麼筋骨。居士於言下頓息諸縁。遂回南嶽。見
石頭和尚。一日石頭問居士。自見老僧後。日
用事作麼生。居士云。若問某甲日用事。直是
無開口處。頭云。知子恁麼方始問子。居士遂
述一偈曰。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
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爲號。丘山絶點埃。
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這箇是俗士中參
禪樣子。決欲究竟此事。請依此老法式。彼既
丈夫。我寧不爾。不可忽。勉之勉之
示覺空居士唐通
以斯道覺斯民。儒者之事也。吾佛亦曰。性覺
妙明。本覺明妙。又佛者覺也。既已自覺。而以
此覺覺諸群迷。故曰大覺。又徳山曰。捫空追
響。勞汝心神。夢覺覺非。覺亦非覺。彦擧道
友。儒釋倶學。而不偏故。取是義而名其所居。
曰覺軒。以此軸來求法語。仍書尾囑之曰。覺
軒之義。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
等等呪。彦擧既知是義。大神大明無上無等
等矣。又何必妙喜再下註脚。然彦擧之意。非
獨欲發明是義。以自覺而已。蓋因是義以覺
諸未覺者。法施之普亦佛菩薩之用心也。予
嘉其志。故直書以示之。凡登是軒者。當見
其義而亡軒可也。苟執軒以爲義。則非獨不
了其義。而亦未覩其軒也。軒義倶亡。覺心
獨朗。始可與言覺也矣。覺義深遠。言不能盡。
繼之以偈曰。覺空空覺空空。覺覺覺空空空
亦空。欲識無窮好消息。都盧只在此軒中。信
筆信意。一揮以塞來命而已
示新喩黄縣尉
妙喜與如是老人。素昧平昔。紹興丙子暮春。
邂逅渝川江亭。一見便得之。詞色之間雖未
相酬酢。而心已許之。既而來驛舍。吐露若
合符契。自慶驗人之眼不讓古人。又喜般
若社中得一箇英靈漢。可以扶此大法幢。然
此大法炬。爲吾家内外護。次日同赴任宰飯。
飯罷復坐兀齋。如是老人盡發所蘊字字句
句。皆有落著。不似今時士大夫説。世之所謂
口鼓子禪。因説夢一巡。到這裏方信三世諸
佛説夢。六代祖師説夢。天下老和尚説夢。即
今妙喜與如是老人。又在夢中説夢。忽然有
箇沒量大漢。夢裏覺來。方信三世諸佛所説
者。不是夢。六代祖師所説者。不是夢。天下
老和尚所説者。不是夢。何以故。夢與覺一。
語與默一。説與無説一。所以云。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如是之法。
説亦如是。默亦如是。三世諸佛亦如是。六代
祖師亦如是。天下老和尚亦如是。妙喜即今
與老如是人。所説者亦如是。所證者亦如是。
如是老人。當如是受用。如是修行。與如是
人。説如是事。令未得者得入如是境界。同報
佛恩。使如是之法。衆生界中相續不斷。則如
是老人。不虚説夢。妙喜老漢不虚證明矣。且
道。如何是不虚證明底道理。還委悉麼。如
是如是且截斷葛藤
示羅知縣
聰明利智之士。往往多於脚根下蹉過此事。
蓋聰明利智者。理路通。纔聞人擧著箇中事。
便將心意識領覽了。及乎根著實頭處。黒漫
漫地不知下落。却將平昔心意識學得底引
證。要口頭説得。到心裏思量計較得底。彊差
排。要教分曉。殊不知。家親作祟。決定不從
外來。故永嘉有言。損法財滅功徳。莫不由茲
心意識。以是觀之。心意識之障道。甚於毒
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聰明利
智之士。以心意識爲窟宅。行住坐臥未甞頃
刻不與之相酬酢。日久月深。不知不覺。與之
打作一塊。亦不是要作一塊。爲無始時來行
得這一路子熟。雖乍識得破欲相遠離。亦不
可得。故曰。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而心意識眞
是無爾回避處。除是夙有靈骨。於日用現行
處。把得住作得主識得破。直下一刀兩段。便
從脚跟下做將去。不必將心等悟。亦不須計
較得在何時。但將先聖所訶者。如避毒蛇猛
虎。如經蠱毒之郷。滴水莫教入口。然後却以
三教聖人所讃者。茶裏飯裏。喜時怒時。與朋
友相酬酢時。侍奉尊長時。與妻兒聚會時。行
時住時坐時臥時。觸境遇縁。或好或惡時。獨
居暗室時。不得須臾間斷。若如此做工夫。道
業不成辦。三教聖人皆是妄語人矣。士大夫
平昔在九經十七史内。娯嬉興亡治亂。或逆
或順。或正或邪。無有一事不知。無有一事不
會。或古或今。知盡會盡。有一事一知。一事不
會。便被人喚作寡聞無見識漢。他人屋裏事。
盡知得盡。見得盡識得。下筆做文章時。如缾
注水。引古牽今。不妨錦心繍口。心裏也思量
得到。口頭亦説得分曉。他人行履處。他人逆
順處。他人邪正處。一一知得下落。一一指
摘得。無纖毫透漏。及乎緩緩地問他。爾未託
生張黄李鄧家作兒子時。在甚麼處安身立
命。即今作聰明説道理。爭人爭我。縱無明
使業識。檢點他人。不是能分別邪正好惡底。
百年後却向甚麼處去。既不知來處。即是生
大。既不知去處。即是死大。無常迅速生死事
大。便是這些道理也。儒者亦云。死生亦大矣。
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臘月三十日。無常
殺鬼到來。不取爾口頭辦。不遷怒不貳過。
孔子獨稱顏回。謂聖人無怒無怒。則不爲血
氣所遷。謂聖人無過。無過則正念獨脱。正
念獨脱則成一片。成一片則不二矣。邪非之
念纔干正。則打作兩橛。作兩撅則其過豈止
二而已。不遷怒不貳過之義。如是而已。不必
作玄妙奇特商量。士大夫學先王之道。止是
正心術而已。心術既正。則邪非自不相干。邪
非既不相干。則日用應縁處。自然頭頭上明。
物物上顯。心術是本。文章學問是末。近代學
者。多棄本逐末。尋章摘句。學華言巧語以相
勝。而以聖人經術。爲無用之言。可不悲夫。孟
子所謂不揣其本。而欲齊其末。方寸之木。可
使高於岑樓是也。孟弼正是春秋鼎盛之時。
瞥地得早能回作塵勞惡業底心。要學出生
死法。非夙植徳本。則不能如是信得及把得
住作得主宰。時時以生死在念。眞火中蓮華
也。既以生死事在念。則心術已正。心術既正。
則日用應縁時。不著用力排遣。既不著排遣。
則無邪非。無邪非則正念獨脱。正念獨脱則
理隨事變。理隨事變。則事得理融。事得理融。
則省力纔覺。省力時便是學此道得力處也。
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得無限力。得如此
時。心意識不須按捺。自然怗怗地矣。雖然
如是。切忌墮在無言無説處。此病不除。與
心意識未寧時無異。所以黄面老子云。不取
衆生所言説。一切有爲虚妄事。雖復不依言
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説。纔住在無言説處。則
被默照邪禪幻惑矣。前所云毒蛇猛虎尚可
回避。心意識難防。便是這箇道理也。日用
隨縁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雜念起時但擧
話頭。蓋話頭如大火聚。不容蚊蚋螻蟻所泊。
擧來擧去。日月浸久。忽然心無所之。不覺
噴地一發。當恁麼時。生也不著問人。死也
不著問人。不生不死底也不著問人。作如是
説者也不著問人。受如是説者也不著問人。
如人喫飯喫到飽足處自不生思食想矣。千
説萬説。曲説直説。只爲羅孟弼。疑情不破。
他時後日驀然失脚&T050460;著鼻孔。妙喜忉忉怛
怛。寫許多惡口。却向甚處安著。妙喜自云。
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起倒在人。畢竟不干這
一片田地事。寫至此。一軸紙已盡。且截斷葛

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第二十



大慧普覺禪師法説卷第二十一
 宋徑山能仁禪院住持嗣法
慧日禪師臣蘊聞 上進 
示鄂守熊祠部
近世士大夫多欲學此道。而心不純一者。病
在雜毒入心。雜毒既入其心。則觸途成滯。
觸途成滯。則我見増長。我見増長。則滿眼滿
耳只見他人過失。殊不能退歩略自檢察看
逐日下得床來。有甚利他利己之事。能如是
檢察者。謂之有智慧人。趙州云。老僧逐日除
二時粥飯是雜用心。餘外更無雜用心處。且
道。這老漢在甚處著到。若於*這裏識得他
面目。始可説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
然。未能如是。當時時退歩向自己脚跟下子
細推窮。我能知他人好惡長短底。是凡是聖。
是有是無。推窮來推窮去。到無可推窮處。如
老鼠入牛角。驀地偸心絶。則便是當人四楞
塌地。歸家穩坐處。妙喜不得已説*這惡口。
於了事漢分上看來。正是不識好惡。撒屎撒
尿。忽然撞著箇皮下有血底。爛椎一頓也怪
他不得。今既無其人。不妨教*這漢恣意亂
説。已是不識好惡。不免向泥裏洗土説些沒
滋味話。然第一不得向我説處會。此是士大
夫作聰明底第一義也。世間出世間法。不得
言一。不得言二。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一二
有無。於光明藏中亦謂之毒藥。亦謂之醍醐。
醍醐毒藥本無自性。作一二有無之見者。對
病醫方耳。光明藏喩太虚空。一二有無喩日
月晝夜。夜暗時太虚空未嘗暗。晝明時太虚
空未嘗明。日月晝夜自相傾奪。如一二有無
之見相傾相奪。於光明藏無異。可中有箇英
靈漢。不受*這般惡水溌。一念縁起無生。只
*這相傾相奪底。皆是當人逐日受用底家事。
前所云醍醐毒藥是也。士大夫學此道。多求
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
及乎緩緩地根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脚亂無
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呑熱
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
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麁。如來説爲可憐愍
者。近世士大夫。千萬人中覓一箇半箇無此
病者。了不可得。紹興丙子秋。經由鄂渚邂逅
熊使君叔雅一見傾倒。便以此道相契却。能
退歩向實頭處著到。如説而行。不似泛泛者。
彊知彊會彊領略。直要到古人脚&T050460;實地處。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