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西方合論 (No. 1976_ 袁宏道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觀一相故。四者。或晨朝十念百念。乃至千念
故。五者。或但懺諸麁重習氣。及十不善業故。
六者。或爲怖生死。發願往生。或遇苦難。發
願往生。但不得作人天及諸福徳願故。七者。
或但持八戒五戒。乃至但戒殺盜婬妄故。八
者。一切喧場不能卒離。但時時生厭離心故。
九者。於諸世法中人。不能即斷。但不隨順故。
十者。如觀經下品中説。或但臨終十念故。如
上諸法。但能至心受持一法者。皆得往生。唯
不得疑信相參。若有疑者。一切諸行。悉不成
就。如人夜中獨趨遠道。不得生疑。是故衆生
聞法疑者。不如不聞。何以故。彼無聞者。但不
聞法。非有障難。此則自作障難故
西方合論卷之九



西方合論卷之十
  第十釋異門
夫西方大旨。經中自明。淨土要門。諸論具
釋。如天親。智者海東越溪等。皆抉發幽微。
擧揚宗趣。近則雲棲和尚。所著小本疏鈔。條
分類析。精宏淵博。眞照夜途之長炬。截苦海
之輕舟。諸師所發。已無餘蘊。但諸經中。隨時
立教。逗根説義。時有差別。致生學者疑畏。
今略爲拈出。博採諸論。附以管見。會歸一
處。以便參攻
  一刹土遠近釋  二身城大小釋
三壽量多少釋  四花輪大小釋
五日月有無釋  六二乘有無釋
七婦女有無釋  八發心大小釋
九疑城胎生釋  十五逆往生釋
一刹土遠近者。問大小本經。皆云西方。去此
十萬億刹。觀經獨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二
説誰正。釋以遠近無定故。故言亦遠亦近。何
故。凡言某方者。某方至某方。至某方幾城幾
刹者。是從色身建立。身相虚故。是故所計
方向道里。亦皆不實。不得言誰近誰遠。如滇
人言燕地遠。是從滇計故。燕實無遠。齊人
言燕地近。是從齊計故。燕實無近。又如十
歩之地。蟻子即遠。大象即近。不應言遠是
實。何故。是地不當從蟻計故。亦不應言近是
實。何故。是地不當從象計故。又則計十歩
者。亦非是寔。何故。是地既不從蟻不從象。亦
不當從人計故。智度論曰。隨世俗所傳。故説
有方。方實不可得。問曰。何以言無方是方亦
有亦常。如經中説。日出處是東方。日沒處是
西方。日行處是南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日有
三分合。若前合。若今合。若後合。隨方日分。
初合是東方。南方西方亦如是。日不行處是
無分。答曰。不然。須彌山在四域之中。日繞須
彌。照四天下。欝怛羅越日中。是弗婆提日出。
於弗婆提人。是東方。弗婆提日中。是閻浮提
日出。於閻浮提人。是東方。是實無初。何以
故。一切方皆東方。皆南方。皆西方。皆北方。
汝言日出處是東方。日行處是南方。日沒處
是西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是事不然。問曰。
我説一國中方相。汝以四國爲難。以是故。東
方非無初。答曰。若一國中日與東方合。是爲
有邊。有邊故無常。無常故是不遍。以是故。但
有方名而無實。是則方所尚不可得。豈有程
途。然亦不廢方所及程途故。何故。以不當從
閻浮提計。亦可即閻浮提計故。如日雖非東
西出沒。亦可言東出西沒故
二身城大小者。問聲王經曰。阿彌陀佛。與
聲聞倶。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
十千由旬。觀經曰。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
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
山。佛眼如四大海水。今計一海八萬四千
由旬。四海合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眼
五百六十萬由旬。計所住城。尚少于眼三十
二萬六千由旬。何況其身。不應身城懸絶如
是。釋海東疏中。亦有此問。疏曰。彼佛有衆多
城。隨衆大小。城亦大小。大城之中。示以大
身。小城之中。現以小身。聲王經言。十千由旬
者。是與聲聞倶住之城。當知。佛身相當而住。
觀經所説身高大者。當知。其城亦隨廣大。與
諸大衆倶住處。故先徳云。法華中淨光莊嚴
土。唯演頓故。淨名中衆香佛土。純菩薩故。所
以彼佛但現高大之身。若安養土。頓漸倶談。
聲聞菩薩。共爲僧故。故使佛示生身法身二
種之相。三十二相。通于生法。大小共見。若
八萬相。局在法身。大乘賢聖。方得見也。是故
應以藏塵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爲稱機。現
藏塵尊特身。應以八萬尊特之相。得四益者。
佛爲稱機。現八萬尊特身。應以三十二尊特
之相得四益者。佛爲稱機。現三十二尊特身。
如毘盧遮那。聲聞視聽。隔于對顏。不妨菩
薩。更見大身。何故。佛身隨所被機。大小如
日光隨隙分大分小。而是日光無大小故
三壽量多少者。經云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
僧祇劫。又云。彼佛至般泥洹時。觀世音菩薩。
乃當作佛。既當入滅。即是有量。釋。先徳云。
藏通補處彰佛有量。別圓補處。顯佛無量。以
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更無彼此。迭相見故。同
一法身。一智慧故。菩薩機忘。如來應息。名補
佛處。實異藏通。前佛定滅。後佛定生。故金光
明。四佛降室。疏乃釋云。若見四佛同尊特身。
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衆一故。若見四
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子衆多故。故知。
全法界身。非生非滅。豈得竪分當現。横論彼
此。既非生滅。無量義成。且淨佛刹中。摩刹水
樹。皆是佛身故。經中云。是諸衆鳥。皆是阿彌
陀佛變化所作。智度論曰。衆生甚多。若佛處
處現身。衆生不信。謂爲幻化。心不敬重。有衆
生從人聞法。心不開悟。若從畜生聞法。則便
信受。如本生經説。菩薩受畜生身。爲人説法。
人以説法希有故。無不信受。有人謂畜生。是
有情之物。以樹木無心。而有音聲。則皆信受。
以是故。水樹禽鳥。皆是佛身變現故。若佛壽
量有盡者。道場國土。及諸水鳥音聲。亦應有
盡。若有盡者。不應有補。若無盡者。不應言
滅。如虚空分齊。非有分齊。非無分齊。以不思
議智。照之可得
四花輪大小者。小本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
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
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蓮華。或一由
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夫人世車輪。大不逾
丈。縱復輪王千輻金輪。縱廣不過一由旬何
得大小相懸乃爾。釋花輪大小。亦如身城。以
衆生機有大小故。身城水樹。現有大小。蓮華
亦然。如初地化百佛刹。見佛百葉花。二地化
千佛刹。即見千葉。三地萬葉。四地億葉。五地
千億。六地百千億。七地百千億那由他。八地
百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九地百千萬
億阿僧祇國土微塵數。十地十不可説百千
億那由他佛微塵數。以自受用身有大小故。
見花亦爾。非是花有大小故。甞聞僧言。海邊
有阿育王舍利塔。衆生見者。光明各異。有
見無光者。有見光如細豆許者。有見如棗炬
者。有見如指頂大者。有見大如斗者。如斗
者千不一見。衆生同一肉眼所見尚異。何況菩
薩聲聞。乃至人天等。功用懸絶。所感花輪。
焉得不殊。如此土中。刹利貴種。飛樓傑閣。遍
滿城邑。寒微煢子。敝茅土窟。乃至不得。不
應難言大小懸殊。何故。是自福徳所招故。寶
池花相。應亦如是
五日月有無者。諸本或言。日月虚空。或言處
空。而不運轉。或不言有無。或直言無有。又經
曰。彼佛光明普照佛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映蔽日月。諸聲聞衆。皆有身光。能照一尋。
菩薩光照。極百千尋。二菩薩光明。常照三千
大千世界。如是雖有日月。如爝火之處太陽。
豈有光照。若日月不能照者。應無晝夜。何故。
經言。晝夜六時。及與清旦食時等事。明知。
亦是權説。借此晝夜。喩彼時分。非爲實事。且
晝夜往來者。是衆生心明暗傾奪。感有此相。
故淨佛國土。不應有此。如忉利而上。尚不假
明日月。何況極樂。縱令有者。亦是彼化國衆
生。色空見未盡。現有如是日月相故。而實佛
土。無有日月。如大論曰。釋迦文佛。更有淨國
土。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
如釋迦文佛。此隨機感説。亦不妨説有故
六二乘有無者。問天親菩薩無量壽偈曰。大
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乃至不聞二乘名。何
況有實。是諸經中皆言。國土聲聞不可稱量。
何故釋。先徳云。二乘生者。皆是臨終。回小向
大。以習小功深。聞佛所説。及風柯水響。皆
演小故。暫證小果。漸次増進。至菩薩位。非是
住小。是故説無二乘者。有二義。一是決定二
乘不生。是寔無故。二是不住二乘。是畢竟無
故。辟如二人同官郎署。一人官止于此。一人
將遷。止郎署者。可以稱郎。以無後官故。將遷
官者。不定是即。以即畢竟改故。以是故淨土
不得言有二乘。以畢竟至菩薩位故
七婦女有無者。聲王經中。阿彌陀佛。亦有父
母。何得言無女人。釋。此亦化作。如化鸚鵡。
海東疏曰。聲王經。説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有
父母者。是變化女。非寔報女。又復雖有父母。
而非胎生。實是化生。假爲父母。如彼經言。
若四衆能正受佛之名號。以此功徳。臨命終
時。阿彌陀佛。即與大衆。住此人所。令其得
見。見已慶悦。倍増功徳。以是因縁。所生之
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花中。
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當知。父母
假寄之耳。或説。聲王經中。説有父母。是顯彼
佛所住穢土。是義不然。何故。彼經既説寶蓮
化生。又言。二菩薩侍立左右。此等悉是淨土
相。不異觀經所説故。當知。彼經所説。提婆達
多及魔王等。悉于淨土。變化所作。不由此等
爲非淨土。如化畜生非穢土故
八發心大小者。魏譯三輩之中。皆有發菩提
心。觀經下品。直言十念。諸經互異。今欲知會
者。諸經皆是發大菩提心。以爲因故。何故。若
是最初無大因者。其人雖復經耳。亦生疑難。
何得頓聞頓信。是故當知。下品十念者。亦是
宿植大因。後生退墮故。其臨終遇善知識。如
旱苗得雨。萌芽頓發故。若無因者。知識尚不
得遇。何況信受。如聰慧貴遊之士。多有愈
聞愈不信者。即知。一聞頓念。非是小縁。不
應以一生作惡。便謂此人無大因故。經云。世
間人民。得聞阿彌陀名號。若慈心喜悦。毛
髮聳然。涙即出者。皆是累世嘗行佛道。或
他方佛所嘗爲菩薩。是故不論顓愚黠慧。凡
至心念佛者。皆是多劫深植善根。發大菩提
心故。何故。所謂善根者。不專言智慧。若復
無根。如種焦穀。豈有芽出。如世間弈棋小
事。有無知賤流。頓學頓精者。有智士習之。
終身居末品者。即知是因。小枝無因。尚不
得入。何況大法。是故若有信是希有難信之
法者。是人即是大心菩薩故
九疑城胎生者。元魏譯曰。若有衆生。墮于疑
悔。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不思議智。
無等智。威徳智。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
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以此因縁。於五百
歳。處花胎中。猶如苑觀宮殿之想。不見佛。
不聞法。是名胎生。魏譯曰。不了佛智。然猶信
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是故胎生。宋譯
曰。衆生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妄
生分別。深著世樂。人間福報。是故胎生。王
氏本曰。若有衆生。修諸功徳。願生彼刹。後復
疑悔。不信有彼佛刹。不信作善得福。其人雖
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臨命終時。佛乃化
現其身。令彼目見以心悔故。其過差少。亦
生彼刹。是謂胎生。今按前二譯。但不信自
性。不了佛智。名胎生故。宋譯則直言修善求
生人天者爲胎生。極樂國中。無胎生故。若王
氏。則又以不信佛刹。不信罪福。暫信暫不
信。爲胎生。異前譯中。聞名起信。及修習善
本。二種往生。大約淨土中。略言九品。廣言千
萬品。亦不能盡。如今生人中者。種種福報。
種種罪業。各各不同。是故諸譯。雖互異。皆
爲實語。就中元魏譯。旨趣尤奧。以不信自
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根者。即
頓了自心。不從他得。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
未悟而修。終隔疑胎。胎以裹蔽爲義。未悟之
人。諸障未徹。合得是報。此等當在中下下上
品攝。何故下品後二種。經歴六劫十二劫。方
得花開。此但五百歳故。若如王本。則信佛猛
利。未若最後二種。又所生在其刹邊地。不應
五百歳得見佛故
十五逆往生者。大經曰。唯除造五無間惡業。
誹謗正法及諸聖人。觀經則五逆十惡。臨終
十念。皆得往生。當知。大經揀五逆者。以誹
謗故。何故。入淨土以信爲導師。誹謗是信
之賊。如水無所不容。但不容火。以火自不能
容故。如風無所不入但不入石。以石自不堪
入故。誹謗之人。燒正法如猛焔。障佛智如鐵
壁。是故法海慧風。無因得受。觀經。揀誹謗
不揀五逆者。義同文異。以五逆雖至惡。尚無
決定不信之見。不應揀故。然有大心之人。始
或不信。後因啓發。猛省前失。如韓昌黎。始斥
佛骨。後歸依大顛。張無盡。初詆佛書。欲著無
佛論。後觀淨名經。大有省發。卒爲宗門龍
象。尤是法中希有之事。是故儒林英特。或
有謬聽先入。誤謗佛法。但速圖改悔。即是
盛事。不應以謗爲障難故
西方合論卷之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