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No. 1974_ 妙叶集 ) in Vol. 47

[First] [Prev]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蕅益道人智旭著 
夫念佛三昧名爲如來勝異方便。凡聖均收。
利鈍悉被。以一念頓歸佛海。可謂至圓至頓
第一了義者也。而世之迷義徇名者。見有五
逆衆惡十念往生之説。反以爲專攝凡劣但
化鈍根。可謂昧佛妙旨。謗讟深經矣。予因
慨。末世行人多疑多障。難悟難開。于此深妙
法門。非著事而忘理。必執理而撥事。著事者
猶堪作下品生因。執理者竟淪于惡取空見。
蓋至此而直指之道翻成斷滅深坑。非藉金
錍。誰扶翳膜。爰有妙叶導師。法紹宗乘。教興
蓮社。應永明角虎之記。暢寶王三昧之談。境
觀並彰。纖疑悉破。闡惟心之致。依正宛然。示
自性之源。感應不忒。俾達者以理融事。而理
非事外。愚者亦因事入理。而事挾理功。誠除
惑之前茅。生西之左券也。顧二百餘年。幾成
廢典。流通機塞。蓮大師尚欲見而未能。而願
力不磨。韓居士乃從萬融禪師處遘得之。予
既獲借讀。如飫醍醐。悲劫濁之方殷。喜津
梁之有在。急謀付梓以廣厥傳。普願見聞隨
喜。種樂土之圓因。讀誦思惟。證寶王之法印。
轉相曉悟。共脱沈淪。庶不負此希有良縁也

  右序編録乎淨信堂初集今鈔出冠于篇首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總目
  卷上
  極樂依正第一
斥妄顯眞第二
訶謬解第三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闢斷空邪説第六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勸修第九
  卷下
  勸戒殺第十
勸持衆戒第十一
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正行第十三
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三昧儀式第十五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十大礙行第十七
羅顯衆義第十八
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正示廻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附眞妄心勝劣圖説
附破妄念佛説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
 四明鄞江沙門妙叶集 
念佛三昧稱爲寶王者。蓋於一切三昧之中
最上三昧者也。首獨唱於廬山。後遍流於天
下。歴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於世。證驗良
多。自昔至今富於編簡。若禪若教無不尊崇。
是聖是凡悉皆景仰。但末代淺根因藥致病。
以極樂淨土不求之於西方。而求之於分別
縁影。多流此見。内懷痛傷。嗟彼唐喪其功。雖
修無感。乃以淨土諸經及各宗疏鈔。採其奧
旨述以成編。雖其言之不文。莫敢裁於胸臆。
自爲警省敢聞於人。故以寶王三昧念佛直
指定其名焉
  極樂依正第一
原夫無上正遍知覺聖主世尊普應機宜。從
兜率宮降神於世。故四十年中説法三百餘
會。皆令群有同證眞常。乃至末後靈山會上
方説法華。俾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出
世本懷於茲暢矣。然出世度生之道非但釋
迦。三世如來莫不咸爾。而於釋迦一代施化
法門之中。求其所以機宜相感生佛縁深至
簡至易而功高徑捷者。無越求生淨土一法
門也蓋念佛法門。首因法藏比丘於無量劫
前爲大國王。聞世自在王佛説法。遂棄國出
家而成比丘。其佛復爲廣説二百一十億佛
刹莊嚴人天善惡麁妙不同等事。法藏聞已。
即於佛前發四十八種大願。願成佛時。國中
無有三途三毒八苦八難九惱十纒等一切障
礙。生我國者皆住正定。得忍悟心解脱勝智
之人。乃至十念得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其時大地震動。天雨妙花。空樂自鳴。佛與其
記。今已得果。成佛十劫。因昔願勝。功徳神通
光明力無畏等超過十方。佛號阿彌陀。其阿
彌陀佛所居之國。從是娑婆世界直西過十
萬億國土。名曰極樂。或曰安樂。今見在彼。以
昔大願及神通力。而爲説法攝取十方世界
念佛衆生。衆生生者得不退轉。刹那尚莫勝
數。何況歴劫度脱。其生彼者有何限極。微塵
恒沙所不能兪。其佛國土莊嚴勝妙超過十
方。有諸寶池。隨其大小皆七寶成。或有大池。
其量盈廣。正住其中。底布金沙。邊鋪階道。其
池之上復有樓閣。千層萬疊廣博妙好。光明
赫奕不可具説。其池之内八功徳水香美清
徹盈溢充滿。爲十四支。於諸無量莊嚴具中。
尋流上下。出聲演説無量法門。是妙水中復
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水注葉間四
色四光。三輩九品行列次第。香潔微妙映蔽
其國。寶地平正願力所成。於其地上復有七
重欄楯七重行樹。寶幢臺榭旛蓋珠纓各各
無量殊特妙好。周廻間列莊嚴其國。又於虚
空。甫諸天衣天香天花天繒天樂。各各無量。
繽紛散漫遍虚空界。如是無量諸莊嚴具。皆
金銀瑠璃硨磲碼瑙毘楞伽甄叔迦等金剛摩
尼如意珠王不可思議衆寶所成。是衆寶内
各放無量百千萬億寶色光王。互相輝映。一
一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光交羅不相障礙。
極虚空際不可窮盡。如是無量一一光明一
一莊嚴。與虚空中天樂香花珍禽鈴網其聲
雅正。宮商清徹。鏗鏘應節。流出無量無邊
微妙之音。其音遍滿。不間不斷。悉能演説苦
空無我諸波羅蜜。歎菩提道讃佛法僧。或説
念處正勤根力覺道。諸菩薩行。諦縁願度。力
無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不可
思議無量法門。其所説法。三世十方依正色
心融通無礙。及勸精進。如佛音聲等無有異。
其國衆生聞是法已。悉皆念念隨其所樂。速
能證入三乘勝行一切道品無量解脱。如從
佛聞。得無差別。縱是凡夫。聞此法故自然精
進。尚無一念疲倦之心。云何更有退轉。又彼
國土純一男子無有女人。蓮華化生不處胎
胞。妙服美味能成法喜。從其所欲。悉隨念
至。無寒暑晝夜。無生老病死。無土石諸山。無
三途惡道。往來虚空。經行樹下。欲作佛事示
現神通。悉從心念。又復壽命無極。如是種種
快樂無極。故名極樂。況復彌陀世尊功徳光
明威神相好各八萬四千。如紫金山。處大蓮
華師子之座。莊嚴赫奕超過虚空。大海彌盧
所不能及。眉間白毫功徳増勝。如日舒光衆
明悉絶。光中化佛菩薩聲聞各放光明。遠照
塵刹攝受衆生。彼二大士亦復如是。文殊師
利普賢大行諸大菩薩皆住彼國。一生補處
其數甚多。諸上善人倶會一處。悉爲良友。以
佛爲師。親近慈容。聞第一義。頓超三界即
證無生。十地高超二覺圓滿。況能於念念中
供養十方三寶。成就一切法門。遊戲神通淨
佛國土。乃至入於三途六道。舒光破暗救苦
衆生。或復塵刹分身。隨機化導。應病與藥。如
佛弘慈。於念念中。圓滿普賢所有行願。具文
殊智。有大勢力。如觀世音。同證菩提。同佛所
住。則一切衆生性雖昏昧。得聞此説。誰不歡
喜而生信樂。然彼妙土及莊嚴事。雖具我心。
若非彌陀如來於過去世爲度衆生行菩薩道
不可稱計。焉得成就。當知彼佛行願無邊莊
嚴無盡。是故如來居彼國土。大願圓滿寶土
斯成。依正莊嚴悉皆具足。如是莊嚴依正境
界。假使各十方面百恒河沙微塵刹數菩薩
聲聞。以大辨才如實稱揚。盡未來時。不可窮
極。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説。至心信樂欲
生彼國者。應如佛教。圓發三心。具足衆戒。不
犯威儀。然後直心正向。觀彼國土一切依正
無量莊嚴勝妙境界。及彼如來八萬相好功
徳光明清淨之身。或復隨取一相一境乃至
如來眉間白毫相光。遠離虚妄或一念至十
念。或一日至七日。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
往生。其有直信有彼國土有彼如來願力威
神。不生疑惑。但能一心不亂執持名號者。不
出所期亦得生彼。何待色身報滿然後得生。
當知阿彌陀佛接引衆生。令離苦海過彼慈
親。於先劫中已立大誓。無苦不忍。無行不
臻。無願不立。無法不説。爲度我故方便百千。
今正是時。目睛不瞬。垂臂待我。已歴十劫。念
念不捨。甚於剖心。乃至其心激切。入生死中。
遍歴三道。地獄猛火不辭勞倦。我若廻心向
佛。如子戀母。正慰所懷。則不逾當念便得
往生。何必更經十念之頃。然後得生
  斥妄顯眞第二
行人欲生彼國出離生死。先當深識求生彼
土眞妄之心。且謂如是極樂世界爲是在境。
爲是在心。若在於心。但有虚想。無土可生。若
在於境。雖有生處。又復失心。若謂心境二
倶求生。則我身心是一。寧生兩處。若謂心境
是一一心求生。則自今心境宛爾。難説是一。
又極樂娑婆淨穢不同。況是世尊垂教。勅令
捨穢求淨。一義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謂處
處皆是西方極樂。或謂心淨則是極樂。或云
極樂不離這個。若作此解。皆名邪見。而余因
不得以默矣。彼若謂極樂在心。即便妄認此
心住在我今身中。既在身中。但名求心。何名
求生。豈我世尊不知極樂在心。而説在西方
十萬億國土之外耶。又豈不能指説内心。而
但能説外境耶。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現在説法。實境宛然。此是聖人誠言。焉敢
不信。而不知此縁影心外之極樂正即是我
眞心。我此眞心如彼大海不増不減。而汝妄
謂爲境。汝謂極樂在縁影心。此縁影心如海
一漚。生滅全妄。而汝妄謂爲心。汝若固執妄
見。不信外有極樂。信在汝縁影心内者。汝縁
影心無體。不可以心求生於心。而不知彼極
樂雖在西方。西方即我眞心。眞心無性。即彼
名體以顯我心。名體本空。亦即我心而示其
相。心境一體生佛同源。求彼佛。即求自心。非
外求也。究自心。須求彼佛。豈他惑哉。如是則
取捨忻厭。熾然着相。任我所求。豈復外心。心
能具故。則知此心圓裹一切依正境界。乃至
色心淨穢。生佛因果。三世十方諸法。含攝無
外。同一受用。求一外相。了不可得。雖無外
相。不分而分。淨穢宛爾。故當如是而求。豈可
求之於妄心也。如是願求。佛所印可。與彼世
之不識本心。愚癡無智。不求西方極樂之佛。
但向自己肉團縁影妄心中求。謂是唯心淨
土本性彌陀者。實遼遠矣。然彼極樂國土非
依縁影妄心。又彼彌陀色身非在衆生陰體。
若向我今四大縁影身心中。求本性自己之
佛。不求西方極樂之佛。則妄心生滅。佛亦生
滅。佛生滅故。三昧不成。縱求有得。但成生滅
之佛。還生生滅之土。不成正行。經云。以輪廻
心。生輪廻見。彼圓覺性亦同輪轉。即此義也。
若欲離諸妄見直生彼者。但求西方十萬億
國土外極樂彌陀之佛。以稱性妙觀。如實觀
之。使彼如來本覺相好於彼顯現。合我衆生
始覺眞心。於此發明。始本相冥。生佛互感。三
昧乃成。正行斯立。不生滅土始可生也。故知
此心遍一切處。尚不聞於地獄。何止極樂。但
地獄苦處今順性而求離。極樂九品今順性
而求生。但依修多羅教。順佛法音。求離苦得
樂從凡入聖。實不出吾之心性。故名惟心淨
土本性彌陀。非謂從妄心中求。妄心無體。焉
得名爲惟心本性之佛耶。彼向自己縁影妄
心中求者。以色身及山河大地十方刹海爲
外境也。此向自己不動眞心中求者。即十方
刹海大地山河爲内心也。若知十方刹海即
内心。則打成一片。故我任意於中捨穢取淨。
厭東忻西。不出自心。以實有彼大願果佛能
接引故。故求無不得。若謂十方刹海爲外境。
則打作兩橛。故纔動念即乖法體。即失其用。
不得自心。以但有此性具因佛無力用故。故
雖求無得。又妄心但是虚妄縁影。惑爲色身
之内。無土可生。眞心舍育一切塵刹。本具
極樂依正。求之必生。妄心捨外趣内。眞心即
外爲内。内無外故。外求有相果佛。即求自心。
内非實故。内求無體縁影。不見自心。妄心心
境宛然。眞心即心即境。妄心生滅無據。眞心
不動不搖。妄心在因無果。始終生滅。眞心
因果一致。性修交徹。故知從眞心妄心求者。
其別若是。論時則何啻日劫相倍。論處則何
但天地懸殊。論體眞則圓裹十虚。妄則居於
身内。論用眞則横截娑婆。直出生死。妄則煮
砂爲飯。經劫難成。是故行人發菩提心求生
淨土。豈可但求自己縁影妄心。不求西方極
樂眞佛。良可痛傷。譬如欲西而面東。欲升而
抱石。從水求火。從火覓水。奚可得焉。嗟今之
人不識眞心遍一切處。即色顯體。而妄認縁
塵影事。謂是本性。謬之甚矣。譬如有人。認賊
爲子。其家財寶必被消滅。分別影事妄認爲
心。亦復如是。若或識子是賊。賊不爲害。知意
是妄。妄亦奚傷。但不可認彼爲是極樂依正
也。四明法智大師所以有指妄即眞之説。觀
佛觀心之談。終不撥於極樂依正實境。奈何
後世邪見蜂起。魔侶熾然。破滅佛法。斷佛
種性。妄計極樂妙土在我縁影心中。而不肯
西求。可勝顛倒。彼閭巷之人未聞正説。以此
邪見密相傳授。疑誤人者雖不逃於地獄苦
報。尚有可恕。而我出家四衆圓頂方服者同
此見解。尤可傷憫。倘若眞爲生死。則必以
此説爲是。若有障重之人。於此法門不能隨
順者。則當更審縁影妄心境界云何。此虚妄
心既無有體。但隨我生滅。遂即妄説爲我。妄
認我故。便謂此心住在我今色身之内。謂此
色身住於今之世界。謂此世界還住今之虚
空之中。此虚空性廣大難量。遍舍塵刹。如是
則空大界小。心劣於身。一念轉微。不可擧示。
豈可以至微至末一念無體之妄心。而於此
求極樂依正之妙境乎。不可求而求。豈不甚
惑。既了此義。則知如是空性無邊。雖不可
量。元不出我大覺清淨心中。如彼片雲點太
清裏。況諸世界在虚空耶。況此色身在世界
耶。況此妄心在色身耶。故知妄微身著。界大
空圓。從纖至洪。不出我今本心之内。故知我
心如空。彼空如塵。我心廣大無涯無底。圓裹
十方三世一切虚空微塵刹土一切衆生色身
妄念。欲求一法在於心外。了不可得。何特西
方極樂非心外耶。造次顛沛尚不可離。況淨
行莊嚴要期西邁。透脱生死。豈求外耶。經
云。認悟中迷。晦昧爲空。空晦暗中。結暗爲
色。色雜妄想。想相爲身。聚縁内搖。趣外奔
逸。昏擾擾相以爲心性。一迷爲心。決定惑爲
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
是妙明眞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
唯認一浮漚體。目爲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
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又云。妙覺
明心遍十方界。舍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
嚴妙覺王刹。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猶如
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虚空耶。以是義
觀。既十方空刹依正色心是我本有。我今決
志求生本有之土。求見本有之佛。有何不可
而謂外求。我既願求。心能感故。彼佛爲我顯
現之時。即我自家底本有心佛顯現。心佛眞
實。何有外來。既無外來。彼佛顯時。即我心
顯。我心顯時。即彼佛顯。我心即是彼佛之心。
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體無二。性本圓融。何
可捨彼西方極樂内心之佛。而妄計別有惟
心佛也。或曰。雖妄心。豈不亦具依正之法。何
必使人求乎外境。答曰。妄心設具一切依正
之法。豈不亦具西方極樂。若知西方極樂一
如娑婆之實境可求。可説心具。若謂此心即
是心外更無實境。此則但是妄心虚想。有何
實焉。而謂心具。又即境之心名眞心。離境之
心名妄心。故知眞妄雖同。即離爲異。即得離
失。即是離非。其旨明矣。又如法師少康。因念
佛故。稱佛名時。佛從口出。状若連珠。亦存其
相。使其衆會皆得見也。佛既有相。土焉不
實更有一等。謂於事則有。於理則無。或云。
處處皆是淨土。傷哉此輩。深惑難祛。又禪宗
南陽國師。爲禪客擧無情説法之話。雖不專
言淨土旨趣。亦痛末世向縁影求佛者多。故
此説中不得不備
  呵謬解第三
念佛三昧名三昧王。境界甚深卒難究竟。古
今師授互有不同。至於天台其説大備。慈恩
賢首各引其長。企仰禪宗亦極明顯。但後學
淺陋莫得指歸。尚未升堂。焉能入室。尋門未
得。異見多途。遂將禪宗六祖大師壇經説淨
土處。暗地搏量隨語生解。便謂本無淨土。不
必求生。而不知我大師非但所説隨機。實乃
義符經旨。縱隨其語但言淨土不必生。亦不
説無淨土。淨土既有。生理昭然。何故初機
執指爲月。若依大師所云。迷人念佛求生於
彼。悟人自淨其心。又云。東方人但心淨即無
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
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
愚不了。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
處一般。又言淨土遠近但隨衆生善根不同。
而佛土焉有遠近之異。是謂不必求生也。然
要衆生永斷十惡八邪。具修十善八正。又令
妙識心地性王不離此身。但迷悟有異。若悟
則能行慈悲喜捨。能淨平直等善。即是觀音
勢至釋迦彌陀。若迷則分別人我。邪心虚妄
塵勞之殊。即是須彌海水之境。龍鬼地獄之
黨。今詳大師旨意。但能心淨則隨處皆淨。實
與維摩會上佛。足按地變穢爲淨。其諸大衆
各各自見坐寶蓮華。義實無二。則經所謂隨
其心淨即佛土淨。其説明矣。大師之辯豈不
稱可佛心深符經旨。但聖人説法遮表不同。
其有位未至於此者。不可引彼遮詮而自誑
也。況一大藏教或説遮詮一切皆非。何必求
生。或説表詮。一切皆是。必當求生。此二法説
同出佛口。義無有殊。豈可偏執遮詮之説。頓
棄表詮求生之義耶。若果直謂於土不必捨
穢取淨而但淨其心者。則大師亦當謂人但
淨心而已。不必令人斷諸惡業而修善行也。
今既令人斷惡行善。則必於土捨穢取淨。其
義益明。故佛説遮詮之時。正欲顯於表詮令
求生。説表詮時。正是依於遮詮知無生。故
知曹溪令人因心先淨則報境自淨。不令求
生遮詮也。盧山令人佛報境淨則因心自淨。
教必求生表詮也。然佛祖説法因果不二。非
前非後。二義未甞相離。雖使人所入不同。而
法體本一。奈何今人纔聞遮詮之説謂是。便
謂表詮之談爲非。自生退障。良可憫傷。不
知大師作此遮詮不必求生之説。正是顯於
表詮令求生淨土故也。又如釋尊一代聖教
諸部歴談。無非一味。而於顯説法中。定多讃
顯説。於密説義中。必特稱密説。各宗當部而
置別談。然佛豈無別談妙於此者。蓋欲應機
使衆會受持。得以一志無猶豫也今像季中
扶宗樹教。豈無抑揚之時。六祖既欲弘一行
三昧。理宜杜絶諸乘。盧山特欲闡念佛三昧。
使之横超直截。正當圓攝群機。後學豈可妄
生二見。宜詳審之。又謂東方西方之人心淨
無罪不淨有愆者。正謂東方惡境麁強。佛已
滅度。不能心淨。如俗在家。火宅萬煎。縱修亦
失。譬如小石入水即沈。故必求生西方。彌陀
聖衆現在。境勝行深。逃子既囘。佛親誨益。如
出家在寺。善縁具足決不退轉故。生彼國心
淨無愆。如彼大石乘船入水不沈故也。又東
方西方理本一體。彼佛國土非但境勝。其佛
現在能除愆罪。心必清淨聖地可階。故必遠
勝娑婆。須求生也。若是根勝如曹溪會中者。
尚能入生死大海。尋聲救苦教化衆生。何必
求生。其或道力未充。妄効先覺。自不求生。教
人亦不求生。譬如救溺。無船彼此倶溺。可奈
何哉。又我大師實弘禪宗之六祖。所説豈非
闡揚少室之禪。乃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
用修禪。若依此語。則謂不必持戒修禪矣。而
不知心若平則我待物無不乎。物我既乎。豈
可殺他自養。盜彼自利。分男女相而行非行。
語不眞實。而更飮酒使醒醉異時。心平既無
此犯戒之相。則一切戒皆在其中。豈可全不
持戒與劫殺人等而云心平。是知作此心平
何勞持戒之語。正是顯於大戒也。禪字乃是
梵語。此翻靜慮。或翻正定。或翻一行三昧。豈
有行直之人其心慮而不靜。其住定而不正。
其行有不一者。是知何用修禪之語。正是顯
於深禪也。大師行超天人之表。道隆像季之
間。恐後學著法泥跡。於戒體中。説何勞持
戒之語。於禪境中。説何用修禪之言。例此則
知。亦於必當求生淨土法中。而説不必求生
之語也。後學猶轉泥跡。謂實不必求生。愚之
甚也。蓋大師所説反勸也。諸祖所談順讃也。
非順則無以啓進修之路。非反則不顯圓頓
之修。反勸順讃。悉應當時之機。無有實法。
如云逢佛殺佛。豈眞殺佛乎。若殺佛之語是
實。則文殊仗劍。亦是眞殺佛乎。苟隨古人之
語。不求古人之心。謂實不必求生者。正所謂
醍醐上味爲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矣。
是故大師稱彼三諦圓妙之理。於有生中説
無生。於無證中説修證。二邊叵得。中道不存。
合教乘圓頓法門。坦然明白。如掲日月於昏
衢。無不蒙照。而謂禪宗於念佛三昧淨土旨
趣有所未盡。可乎。若夫河西綽公。長安善導。
信源禪師。智覺慈覺。豈非繼其後者。皆能
遠禀遺音。力弘斯道。道珍。懷玉。行業厥彰。
圓照諸師其驗益著。況今禪林爲病僧念誦。
及荼毘十念稱佛名號。俾其往生事載典章。
餘風尚在。更奚惑焉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夫念佛三昧者。實使群生超三界生極樂之
徑路也。始自鷲嶺敷宜。次羨廬山繼軌。十
方稱讃諸祖傳持。自昔至今。有自來矣。但其
説或不能一。致後學不得其歸。獨天台三觀
法門理冠群經。超乎衆説。禀教得旨。其益難
思。故後學不可不以此爲舟航也。夫三觀者。
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來恢揚。至於
智者妙悟。所謂空則一切皆空。假則一切皆
假。中則一切皆中。倶破倶立。倶非破立。圓融
絶待。難議難思。統諸部之玄門。廓生佛之境
智。極萬法之源底。顯淨土之圓修。念佛三昧
非此法門。則有所未盡也。四明大師發揚妙
旨。以論後學。今悉用其語。求生淨土。雖不外
乎世間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圓妙三
觀法門。釋彼十六觀經奧旨。使人開解起行。
何由必生。十六觀者。初觀落日。所以先標
送想向彼佛也。初心行人雖了根塵皆是法
界。而心想羸劣。勝境難現。是故如來設異方
便。即以落日爲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圓人
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
日之心。縁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
斯乃以法界心。縁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
界。豈不即空假中。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
日劫者。以根境空寂。則心日無礙。以縁起假
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體顯
現。日觀既成。則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
一而三。不可思議。日觀既爾。餘觀例爾。應知
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觀。以爲想相之
法。次觀清水。復想成氷。良以彼土琉璃爲地。
此地難想。且令想氷。氷想若成。寶地可見。如
上且以所見落日及氷。以爲方便。次觀地觀
樹觀池。及以總觀樓地池等。已上六觀皆所
以觀彼土之依報也。至於觀華座者。爲三聖
之親依。觀寶像者。類三聖之眞體。欲觀於
佛。先觀於座。眞佛難觀。要先觀像。乃至普觀
往生。雜觀佛菩薩等七觀。皆所以觀彼土之
正報也。後三觀者。明三輩九品之人自此而
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今亦
觀者。爲令行人識別三品優劣。捨於中下而
修習上品往生故也。然諸觀皆用經所示相。
憶持在心。爲所觀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託
境想成。發明心目。又經題云佛説觀無量壽
佛經者。佛是所觀勝境。擧正報以收依果。述
化主以包徒衆。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則當但
觀彼佛也。欲觀彼佛者。則當先觀彼佛如虚
空量。端嚴微妙廣大色身。一一身分八萬四
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
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
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縁覺
僧衆。一一微妙廣大。不可具説。但當憶想
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諸佛。以見諸
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
無縁慈攝諸衆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
佛前。得無生忍。又云。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
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
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
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
佛現前授記。是爲遍觀一切色身相。故知十
六妙觀以觀佛爲要。八萬相好都想難成。故
令但觀眉間毫相如五須彌。此想若成。八萬
皆現。此爲要門也。若修前諸觀。心得流利。觀
已宏深。則可稱彼毫量而觀。使八萬相好自
然皆現。疏中令觀劣應毫相。乃爲未修前諸
觀者。及爲雖修觀未成者。故於佛身別示初
心可觀之相。爲三昧門也。又慈雲法師但令
直想阿彌陀佛丈六金躯坐於華上。專繋眉
間白毫一相。其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外
有八稜。中表倶空。右旋宛轉在眉中間。瑩
淨明徹不可具説。顯映金顏。分齊分明。作此
想時。停心注想堅固勿移。此想若成。則三昧
現前矣。是故觀佛三昧經云。若人至心繋念。
端坐觀念色身。當知心如佛心。與佛無異。雖
在塵勞。不爲諸塵之所覆蔽。作是觀者。是眞
念佛。是知觀佛功徳。其事如是。又彼世尊相
好光明微妙廣大。衆生狹劣想念難成。佛令
於眞身觀前先令想像。佛必坐座。又先觀座。
座觀若成。則當想像。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
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
當一心繋念諦觀彼佛。夫法界身者報佛法
性之身也。滿足始覺名爲報佛。究顯本覺名
法性身。始本相冥能起應用。然非衆生能感。
則諸佛亦豈能應。能感如水。能應如日。是
故始覺合本。猶白月昇天。應入淨想。如影現
百川。有感有應。此二道交。是爲入衆生心想
之義也。又法界身者即佛身也。無所不遍故。
以法界爲體。若能得此觀佛三昧。則觀解心
契入佛體。佛體入觀解心。斯乃始覺解於本
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有解有入。此二相應。
是爲入衆生心想中也。當知今之心觀非直
於陰心觀本性佛。乃託他佛以顯本性。是故
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心全是本覺。故
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惟心觀立。二義
相成。是今觀法。又經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
佛者。所以示今觀佛。當明修性不二之旨。言
作佛者。此有二義。一者淨心能感他方應佛。
謂諸佛法身本無色相。由衆生淨心依於業
識熏佛法身故。能見佛勝應色相。二者三昧
能成自己果佛。謂衆生以淨心想。成就觀佛
三昧。故能使自己終成作佛。此之二義。初作
他佛。次作己佛。當知果佛從證。非是自然。即
是而作。全性成修。顯非性徳自然是佛也。言
是佛者亦有二義。一者心即應佛。前言性本
無相心感故有。則心佛有無條然永異。今泯
此見。故則衆生之心全是應佛。以離此心外
更無佛故。二者心即果佛。既心是果佛。故知
無有成佛之因。以衆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
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此之二義。初是應
佛。次是果佛。當知果佛本具。非從縁成則作
而是。全修成性。顯非修徳因縁成佛也。若以
作是顯於三觀。則空破假立。皆名爲作。二
邊之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爲是。中道之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倶破倶立。全作而是。則三
諦倶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則能破三惑
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
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
即徳。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義
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之三觀。爲十六觀之總
體。一經之妙宗也。文出此中。義遍初後。是故
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或曰。何不依經所
説惟以事想直生淨土。乃顯慧觀之門。使初
心難入耶。答曰。觀慧事想乃至人中微善。但
得一心。皆可生於淨土。但麁妙之不同耳。麁
則惟彼事想。妙則專乎心觀。疏云。良以圓解
全異小乘。小昧惟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
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
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爲縁。熏乎心
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
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
日觀佛。其旨明矣。又應了知。法界圓融不思
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擧體作生作佛作
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一極微。無非
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擧
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
物不具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
是故今家立於惟色惟香等義。又云。毘盧遮
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衆生
性徳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
覺之體。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
性徳。故四三昧通名念佛。若此觀門託彼安
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眞佛體。
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無
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
名爲大乘觀也。又仁王般若經云。佛問波斯
匿王。汝以何相而觀如來。王言。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無前際中際後際。不住三際。不離
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
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
界。乃至非見聞覺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
眞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觀如來身。佛言。應如
是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此義益明矣。又
云。若其然者。何不直觀彼土眞身之妙。而
又此經教人先修像觀耶。答。娑婆教主稱讃
樂邦。務引衆生出離五濁。教觀彼佛六十萬
億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華上寶像
者。開示方便使觀麁見妙也。繼之以丈六八
尺之像者。隨順下凡使觀小見大也。蓋麁妙
異想。悉從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
迹。能觀之性初無差別。所觀之境寧可度量。
是故圓頓之談一音普被。開示其次第而非
漸。隨順其根器而非偏。並啓觀門全彰實相。
像教之源豈不在茲。此是念佛三昧單提直
截之旨。始終不二之談。大乘圓頓之道。如日
月普照天下後世。使知眞妄之心即一而不
同。而理有所詣也。可謂不離日用。解行觀慧
悉皆具足。學者可不盡其心哉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夫觀慧三昧者。當以斯觀慧之旨。觀彼極樂
依正。使此心純熟。心境理一。而直生於彼
土也。道場正觀者。以彼雖達觀慧之旨。而六
根所對尚留塵境。或有退轉故。於道場聖像
乃至莊嚴供具。即與極樂依正一體而觀。行
人雖未離娑婆。以此心觀一故。如已生淨土
矣。於命終時。莫不感應。且如行人懺悔行事
清淨道場莊嚴供事。至於一香一華。豈不即
彼三諦之理。若不以此諦理。事事之中正念
觀察。使勝行有歸。則於大乘圓頓之道。不能
開顯。如彼佛土。有無量一一莊嚴之具。皆從
彼佛初修菩薩行時。因行所感。因行既立。果
土現前。故莊嚴具勝妙無盡。我今觀果知因。
則知三昧道場一一莊嚴與彼極樂因果無
二。豈不亦各各成大三昧。顯諸法門圓融微
妙。如極樂土等無差別。亦自即彼嚴具爲妙
身相。身相供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正互
融顯法界理。如諸佛土不可思議。豈可視爲
土木所成境耶。故知或境或心或身或土。同
一受用自在無礙。經云。以波羅蜜所生一切
寶蓋。於一切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
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
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
香。周遍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寶衆妙
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
夢歡喜心所生一切佛所住處寶宮殿。無著
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等。以是觀之。則知
極樂依正之境乃是彌陀如來因行所成。今
感其果。我此道場既是生淨土因。勝劣雖有
不同如海如渧。而其氣分豈不與同體耶。因
是義故。則道場中六根所對香華燈燭勝旛
寶蓋一切供具。乃至衣服臥具飮食醫藥諸
受用具。一色一香及一微塵。無非三昧。無
非法門。皆能使人發乎妙解悟心證聖。雖未
聞音。亦能表現念佛三昧諸大法門。亦即一
切生佛之身境智無礙。亦能與我同行。爲眞
法侶。行人敢輕視之。使不發妙悟倶生彼國。
可乎。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縁。智慧了境同三
昧。義亦若是。能作此觀。則根境一致。何但我
之三業爲能修也。又如地獄苦具刀杖劍火。
以彼先造惡因所使。皆能搖動爲蛇爲狗爲
蟲爲鳥。穿骨入體。作諸苦事。況道場中
諸莊嚴具。而不依正同源皆解脱法。與我共
成三昧者乎。又道場莊嚴形皆異物。尚能使
人發乎妙解。況今所奉尊像。恭敬供養。盡心
竭志。如父如母。豈不能令我解脱速生安養。
且如一佛二菩薩像置道場中。爲的對懺悔
之主。餘像是伴。總名爲正。諸莊嚴具悉名爲
依。是則主伴依正。與彼極樂依正。雖麁妙不
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願力。同佛眞身。扣
之則靈。求之則應。有何差別。既無差別。則於
此像豈可但作土木膠漆金彩所成之見。而
不作西方極樂大願相好眞身之佛觀耶。若
於像中不見眞身。則其心不一。三昧難成。妙
悟不深。失之甚矣。蓋今所見之像。與彼眞身
實無二致。但以彼佛大慈普遍。於無二身。隨
機應現。示眞示化。或示形像。而我亦眼障尚
深。於一法中。所見自異。於佛眞身。而謂像
耳。則知此像豈實像哉。譬如觀經三輩九品
接引之佛。隨其品位。所遣從勝至劣。各各不
同。故知我所見像。實亦當我所見。豈佛慈
不普。而示我以像哉。雖然見有不同。皆即彌
陀一體。又如經説懺彼眼障漸薄。見佛座已。
先見一佛二佛。障又薄時。漸漸見佛遍虚空
界。以彼例此。若我懺願求生之心與理相應。
先見佛像及化。後能見佛眞身。又如華嚴會
上。佛體本一。大菩薩衆見佛是廣大無量天
冠莊嚴舍那之身。三乘見佛是王宮降生老
比丘身。我等凡夫故。應見佛是土木所成之
身。不爾。云何普賢觀經但懺眼罪而得見佛。
是知佛本一體。或眞或像。實見者自異耳。又
昔有人。刻木爲母。母身本木。人有借覓於母。
或與或悋。木母亦能形喜慍色與眞母同。彼
世間孝意所感。尚能若是。況我無量大願神
通之佛即眞寶像。不及木母者乎。況古今造
像徴驗不一。或放光明。或示瑞應。乃至身生
舍利。水溺火焚不壞者。載之傳記。不可具
陳。則我道場像主即是彌陀如來眞實色身。
而我障故。謂是像耳。縱彼直謂是像。亦能入
前像觀。從像見眞。豈不顯同體之妙。經云。佛
清淨身遍一切處。又云。一切諸法無非佛法。
何特此像而非佛乎。或問。離一切相。即名爲
佛。佛身尚非。何況此像與佛同耶。答。若於相
非佛。何止於像。離舍那報身。亦非是佛。若一
切非佛。即一切是佛。何非佛耶。若知此義。則
悟我今所奉尊像不離願海。具大神方。能攝
能受。所有一切方無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
悲常樂我淨相好光明。與彌陀全身等無差
別。而我於中懺悔行事。當如乞人得近帝王。
常懷慚戰。畏愛兼抱。渇仰攝受。冀求出離。況
復歴劫難過。今既遭逢。豈可輕易使勝行不
進自作障難耶。又念彼佛。哀憫我故。垂示像
身。受我懺悔。既受我懺。則一切重罪定得消
滅。必生淨土。於是心得歡喜。忽如天廓地
清。獲得法眼。彼極樂國可如目覩。故知眞像
一致之説非不甚深。學者宜盡其誠。莫作異

  闢斷空邪説第六
釋迦如來一代聖教。一本於善惡果報因縁
諸法。爲始終不易之正教也。雖有百非超脱
之句。豈必離乎因縁法哉。奈何今時有一等
斷人善根極惡闡提之輩。不識佛祖爲人破
執除疑解粘去縛之談。隨他脚後跟轉。妄謂
除此心外諸行皆空。無佛無法。非善非惡。錯
認妄識是眞。謂此心外無法可得。遂即撥無
因果排斥罪福。言一切菩薩諸佛形像秖是
個金銀銅鐵土塊木頭。一大藏教亦秖是個
樹皮。揩不淨底故紙。本非眞實。何足依憑。於
一切善行功徳。無不一一掃除謂言著相。一
路談他之短。顯己之長。或存所參話頭而又
謂不可固執。索性使人内外空索索谿達地
了。即乃潜行諸惡及婬怒癡等。反謂於道無
礙。自賺賺他。内心腐爛殆不可聞。譬如師
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此等見解其類
甚多。必是天魔波旬昔恨未消所遣來者。令
同我形服壞我道法而無遺餘。嗚呼痛哉。若
如彼見。謂形像非佛。不知何者是佛。紙墨非
經。不知何者是經。若自心是佛。何物非心。而
獨謂聖人之像非心非佛耶。又心既是佛。何
人無心。而獨謂汝心是佛。使人非像非經耶。
不知衆生之心全體在迷。必假聖人形像經
法。而表見之使人有所悟解也。若有悟解。則
識生佛眞心平等遍一切處。經云。諸佛説空
法爲度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化。又
云。寧可説有如須彌山。不可説無如芥子許。
縱證空法。猶滯小乘。豈能如大菩薩等。從空
入有證於俗假。於衆生界如佛度生者也。是
故小乘空見是大乘菩薩所棄。佛説空法是
未了義。又佛説空法。乃即有顯空。空不離有。
得名眞空。今人説空。離有方空。空成斷見。深
爲可畏。如陷坑宑永不可出。永嘉云。棄有著
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斯之謂也。善星
比丘妄説法空。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欲。生
陷泥犁。豈不是後人龜鑑。後人不以爲戒。復
蹈其已覆之轍。如盲引盲衆。使師及弟子自
甘沒溺。可悲甚矣。又若孝子。聞父過惡。以承
彼生育之恩。猶尚不忍。況我釋氏之子負出
世恩。於佛形像法言恣意輕毀。安然不懼。可
不痛傷。此人必向五無間獄大熱猛焔之中。
各各自受今日謬解之報。豈虚語哉。縱是徳
山丹霞亦但如文殊等。一時爲人破執顯理
耳。豈欲以此教後世耶。今爲其後者不識先
人之方便。更喫彼已吐之唾。一向謬謂拆佛
殿燒木佛是究道之行。可謂顛倒。若遵彼遺
説。惟能燒拆便是道者。今天下釋子皆當如
文殊師利。以劍自隨。有佛殺佛。無佛斫像。即
是道矣。更不須以佛所傳定慧等學而爲道
耶。又佛法門得久住者。全頼經像形服威儀
善行乘法而已。不知捨是何據而得久住者
哉。是故佛説。於諸經像敬之不至。尚獲大
罪。況更輕毀。罪逆可知。妙經有云。提婆達多
昔作仙人阿私陀時。爲釋迦師。釋迦自以其
身而爲床座奉上供養。令我具足六度相好
金色無畏攝法。乃至不共神通道力。成佛度
生等者。皆因達多善知識也。今釋迦已得證
果。欲相成其道。不説法空。但逆讃其法。微損
佛足小指。尚不逃於地獄長劫之痛。何況後
五百歳。斷人善根妄説法空者。豈能免苦果
耶。又佛説法空。蓋欲令人體空斷惡。奈何不
識佛意。而反滯空退善。豈不顛倒。又彼於
諸不善尚説無礙。不知善法何礙而欲不修。
古人以不落因果答學者問。而五百世墮野
狐身。非百丈老人。不能脱之。況今妄説法空
撥無因果。不懼後世。恣意妄談。非止毀於經
像。又將素食之人比之牛羊。説法之人叱爲
虚解。罪將安極。不知慧解如人之目。道行如
人之足。有目無足。雖見而不能行。有足無
目。雖行而不能見。以不見故必墮坑塹。以
不行故奚到寶所。雖不能到。還識是非。既墮
坑塹。身命倶失。如經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
導。以如盲故行必墮凶。以如導故必到寶所。
豈可反叱經教之談爲虚解也。然則解行雖
各爲要。設使有行無解。莫若慧解爲優。譬如
羅漢應供象身挂纓。其義可了。又若有解無
行。菩提可發。有行無解。難會圓乘。故知文殊
解深爲諸佛之師。普賢行大作群生之父。豈
可偏滯一隅而自執也。禪宗南嶽尚以不似
一物不無修證不可汚染。爲悟道入門之要
旨。況今人邪見若是之深。豈不速疾陷於極
苦之處。楞嚴云。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
起。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縁覺。
又云。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
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不禮塔廟。摧毀
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
葉。或是疊華。肉身眞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
實爲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
誤衆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則知
世尊於妄説法空之人。及未得謂得未證謂
證者。預已授其入獄之記。明鑑若是。今人豈
能逃佛所記哉。或曰。彼達多入獄無苦。我奚
畏焉。不知達多因心欲逆讃釋迦之道。故在
地獄非但無苦。且如三禪天樂。然以身口似
謗故。在地獄之中。還如身口所作。具受無
量種苦。佛師尚爾。況今人効之。使人於經
像間不生尊敬。視猶土木。待如故紙。令彼不
識因果。薄於罪福。遠佛教誡。近五逆行。如是
惡報其能免乎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釋迦如來所垂念佛法門。統法界群機而無
外者也。實文殊普賢所證大人境界。天台四
明判與華嚴法華同部。味屬醍醐。即禪宗所
謂單傳直指之道。永明四料簡中謂。無禪
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慮不開
悟。誠向上一路也。奈何今人因於名利所謀
不遂其志。乃作色長歎而自悔云。噫我平生
一切都罷了。參禪非我所望。不知且念些阿
彌陀佛。以度生世。苟不折本足矣。於是反怠
其身。曾未深省。倘或忽遇些些兒得志趣。便
自無量惡作依舊一時現前。莫之能禦也。念
佛如此。何益之有。今詳其見。彼謂參禪雖妙
而難。如造萬間大厦。念佛雖麁且易。如作一
隙草窟。見地若此。譬如饑世得遇大王百味
珍膳。認作草菜之食。以如意珠王。視爲魚
目。可不哀哉。不知禪佛二門發行雖異。到家
一著。其理是同。當知所以發行異者。如參禪。
枯來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見。
又不遇正知見人。縱不退轉。多入魔道。無佛
力救護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雖
無正解及師友開發。但直信有佛身土。發志
即生。縱滯邪小。亦還於正。有彌陀願力救護
故也。是名發行有異。非謂法門地位深淺有
異也。是知參禪即念佛。念佛即參禪。禪非佛
不得往生。佛非禪不得觀慧。念佛參禪豈有
二致。若知此義。則當乘彼功名富貴得志之
時。一刀割斷。即便猛發大心。力行斯道。於世
所有妻子寶貨頭目髓腦乃至身命。不自悋
惜。決志求生。豈可直待悔吝失節不得已之
際。以此最上法門。但作草窟魚目小道之見。
以苟且之法而欲修之。可傷可惜甚矣。若能
因是悔吝。從公一時放下。生大乘寶所之見。
辨決定不退轉心。譬如隨風順流之舟更加
櫓棹。豈不疾有所至。何幸如之。問。若是。則
禪書有云。如何是佛。答乾屎橛。答麻三斤。云
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
太平。乃至魔來也殺。佛來也殺。且道與念
佛三昧尊敬戀慕畏愛渇仰之心及到家之
旨。如何同耶。答。念佛者。本持念彼西方極樂
世界報身阿彌陀佛也。此佛報身有無量相
好光明化佛菩薩聲聞願力功徳。不可具説。
此爲佛身。又佛所依境有諸寶池地樹幢網
欄臺鈴旛華水等一切莊嚴。此爲國土。然彼
佛以身爲土。以土爲身。身土無礙。心境圓通。
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蘊入界處一切諸
法。直至無上菩提。及能殺所殺之義。一切時
一切處。無障無礙。非縛非脱。縱横逆順。皆即
彌陀清淨色身。何以故。心即境。境即心。身即
土。土即身。生即佛。佛即生。此即彼。彼即此。
及青黄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諸法
或心或身。亦一一無不自在。無不解脱。尚
不間於婬怒癡是梵行。塵勞儔是法侶。何特
乾屎橛麻三斤非是佛耶。此既是佛。何須於
淨地上。特地示現降生。剜肉做瘡。起度生
想。如此正好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却省得許
多作模作樣。六年苦行。降魔説法。於無生滅
平等法中。唱生唱滅。賣弄千端。攪動世界。惱
亂一切。使平地上死人無數。豈不天下太平。
咦到這裏。切忌錯會。不得動著。動著則喫我
手中痛棒有分。若謂此説是曹溪門下搕&T016206;
堆頭觸著得底。且未曾夢見在。我早打折爾
驢腰間。恐不容汝如此計較。答。亦不外此計
較。又汝莫謂計較有心計較無心。我幾曾計
較來。問。只此早是計較了。答。我適來説什麼
底。問者不會。良久又問。若一切是佛。則糞箕
苕箒皆可酬彼所問。何特以極劣乾屎橛而
作答耶。答。既一切是佛。則門窓戸闥目前諸
境皆可爲問。何特取是勝之佛而爲問耶。故
知問者心地本純。太取其高。而答者欲破彼
執。反取其劣耳。若知屎橛非劣則佛亦且非
優。豈可謂彼語有不同。而妄認禪佛。爲異行
哉。問。此念佛法門若如此奇特。與少室指心
成佛之説。台宗觀心觀佛之談。初無有異。可
謂不出一念顯三千妙法。而三觀宛然不離
萬法。究一眞如門。而一心頓了。且教我鈍根
後學之人。如何修行得相應去。答。但肯發行。
何慮不成。譬如空谷之間。有聲皆答。聲大則
大鳴。聲細則細響。隨彼發聲。無不克應。正如
樂國以三輩九品攝受衆生。亦隨其根利鈍
深淺邪正遲速而導之。應生何品。無遺機矣。
如谷應聲高低共作。若能勤加精進。必不唐
捐。又況時無先後。何嫌鈍根。以是義故。則
知一切法門即一法門。一法門即一切法門。
豈特禪佛不二。擧釋迦一代施化之道。不出
念佛一法門矣。又此法門量廣大。故攝機無
外。何間愚智之根。奉勸後賢。於此法門莫生
異見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夫二土者即諸佛折攝二門也。行人聞上所
説依正之境。則能如彼經旨。了知此土實苦
彼土實樂。雖聞觀慧法門圓融微妙。而直見
二土儼然皆即實境。非如淺信之人謂。彼土
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光影幻化虚妄不實。處
處皆是西方等解。深知彼土亦如此土。端確
的實而無謬誤。若人能具此智。不爲世間一
切邪解偏見諸惡知識之所回轉。則當正觀
二土苦樂淨穢。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爲方
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謂二心。一者厭離
心。二者忻樂心。於此娑婆生厭離故。則能
隨順釋迦所説折門。於彼極樂生忻樂故。則
能隨順彌陀所示攝門。以此二門精進修行。
念佛三昧必定成就。何謂折門。以聞如上所
説極樂勝妙。則應如理觀察此娑婆世界皆
苦無一樂者。三塗地獄日夜燒然。餓鬼旁生
不可堪忍。修羅忿戰。人處何安。根塵與八苦
交煎。因果共四生昇墜。時有寒暑。境是沙
泥。晝夜推遷。無常不住。又復受身臭穢。男女
異形。所需衣食艱難麁惡。壽命不永。衆苦
相生。縱有生於天宮。報盡還歸極苦。又不知
人中樂即是苦親正是寃。顛倒攀縁不求出
路。從業致業展轉不休。如是苦惱不可具陳。
故當厭離也。何謂攝門。行人聞説娑婆實苦
如是。則於彼土西方極樂生大忻樂。彼極樂
土寶地寶池無三惡道。莊嚴妙勝超過十方。
無寒暑晝夜推遷。無生老病死結業。純男無
女。蓮華化生。衣食自然。能成法喜。壽命無
量。身光莫窮。聞法音則應念知歸。覩相好而
刹那悟道。如是種種快樂無量。得名極樂。故
當忻樂也。若能於此一門。精進修習日夜不
休。隨順佛教。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作
苦海想。作火宅想。於諸寶物作苦具想。飮食
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刹
噉人鬼想。況復生死不住。長劫奔波。實可厭
離。於知識若經卷中。聞彼佛願力國土莊嚴。
於念念中。稱彼理趣生安隱想。生寶所想。生
家業想解脱處想。彌陀如來菩薩僧衆。如慈
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於怖畏
急難之中。稱名即應。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
來救護想。應念出離想。如是功徳無量。實可
忻樂。若於此折門。不能修行。厭離不深。則娑
婆業繋不脱。若於彼攝門。不能修行。忻樂不
切。則極樂勝境難躋。是以行人欲生淨土成
就念佛三昧。當齊修二門。爲發行最初一歩
也。若不修此二門。雖了觀慧之旨。但成虚解。
縱欲生彼。以不忻厭。無因可得。若能修此二
門。不識觀慧之旨。雖可生彼。但事想故。位非
上輩。若能熾然忻厭。圓修觀慧。既生而復上
品者矣。學者豈可謂此説固執著相而輕棄
也。或曰。何不諸縁放下一念萬年。使心與理
會境與神融。自然合法。何必忻厭取捨若是
之深。答。若謂諸縁放下是道。只起一念放下
之心。便不名爲放下。却與道反遠。類於斷
見外道。故鵞湖云。莫秖忘形與死心。此個難
醫病最深。又云。若還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
做工夫。又佛十八不共法中。有精進無減。又
六波羅蜜因精進故方得成滿。且放下者。但
放下世間業縁耳。豈是放下精進體道之心
哉。古人所謂坐在無事甲裏。正是此輩。若謂
放下自在是道。而不勤加精進一心修行。豈
得心會境融打成一片與道合耶。若知不放
下是放下。熾然忻厭取捨。即是不忻厭取捨。
修即無修。念即無念。則名無功用行。亦名
無作妙心。奚難速證中道之理。又修故離斷。
無修離常。斷常既離。則異乎所問。而直生安
樂世界。以二大士爲同修。日與彌陀佛相對。
彼時知何法而不可問。何行而不可學。何疑
而不可除。何求而不可得。既無退轉。則此忻
厭豈不是成無上正覺之大因行哉
  勸修第九
夫淨穢同心生佛一理諸法本等。奚假勸修。
其奈衆生迷心作境淨穢斯分。對待相成縛
脱迴異。纒縛多劫不覺不知。故須勸娑婆苦
海衆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行人既聞如
上所説二種法門。則必深知淨穢苦樂之土
眞實不謬。便當發行求生。如彼農民得利自
趨。止之不可得也。然彼農民近爲一歳饑寒
之苦。尚甘日夜不休朝愁暮苦。具經年載而
不自倦。況彼三昧行者若一念精勤超歴劫
娑婆之苦。何止一歳饑寒。登九品極樂之安。
何止一年温飽。以彼較之。優劣可知。是尤
不必待人勸也。又前示人折攝二門。其旨已
明。如云此是金玉此是砂石。雖三尺孺子。亦
必棄石而求金。不勸而自取。蓋因識其貴賤。
行者亦爾。既明識此土是苦。彼土是樂。此是
生死沈溺。彼是自在解脱。亦必捨此穢土。而
求彼淨土。自然念念不住。心心不息。如救
頭然聞教便行。奚待更勸。苦樂二土是佛所
説。諦信不疑。修則自得。今人見屎尿。則必搐
鼻攅眉。嫌其臭穢。便欲速去。見錦綺。則必舒
顏展笑。貪其瑩潔。便欲速得。彼暫時美惡幻
境尚不能一忍。而憎愛熾然。況長劫極樂極
苦之處。而不速生忻厭。可謂愚之甚惑之深
矣。又此娑婆世界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聖
隱伏。一切衆生奔波苦海。猶失父之兒。若不
以極樂願王爲歸。則誰爲救護。又況此界六
道雜還。人天雖優。報盡則墜。今且以人處
竪修論之。彼神仙之黨未離空地。尚不易至。
況彼天乎。彼生天者。以三品十善之因生三
界天。自劣至優。各歴多劫。不能如願。成小敗
廣。如海如滴。中間或遇邪惡魔黨。永退永
失。敢言得出三界。而望四果四向之地。況歴
信住行向諸地而超此耶。若能修此念佛法
門求生淨土。雖在凡地。不出一生。即便横截
三界五道生死。徑超諸有。蒙佛接引頓生安
養。於彼上品蓮臺托質。花開見佛。聞法悟
道。不離當念闊歩大方。供養一切三寶。教化
一切衆生。彌勒世尊降生之時。再來此地。同
佛弘慈。所有歴劫父母妻子兄弟姉妹寃親
等境。諭以道品。告以昔因。皆令證果。則其行
願豈不廣大耶。此娑婆世界所有三障一切
結業。更不能累我。如是功徳。若一念失修。便
屬後世。豈宜自緩。況又世事千端生縁萬擾。
如鎖如鉤。連環不斷。心則念念不住。身則在
在無休。役我升沈。障我本性。歴劫至今。曾未
休息。無常遷變不可久留。縱壽百年不逾彈
指。今日明日難保其存。忽於眼光落地之際。
不覺刹那異生。隨其業因受形別類。披毛戴
角著地飛空。今日見解都忘。恍忽三途六趣。
飄零多劫不知自歸。可謂大苦。縱是彌勒出
世。而我生處何知。尚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何
況經教圓談。雖受異身。保惜深重。因業致
業。從冥入冥。懼死貪生。不異今日。若非即於
目下當念之間。効彼先覺丈夫。猛發大心立
決定志。奮揚擧鼎拔山之力。一截截斷跳出
稠林。使兩頭撒開中間放下。安能行業昭著
光動人天。群有蒙恩。諸佛護念。閉三惡趣。開
總持門。即使不待娑婆報滿便得往生者也。
若又更待處所穩便。衣食豐饒。充足香華。事
事稱意。思前算後。卜彼良時。報盡恩寃。圓
成善事。然後發行。假使虚空界窮。亦無此日
矣。所謂晴乾不肯去。直待雨淋頭。古云。即今
休去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斯之謂也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
 四明鄞江沙門妙叶集 
  勸戒殺第十
相國裴公美休甞著圓覺經疏序。其略曰。夫
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眞
淨明妙。虚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以是觀
之。則知蜎飛蠕動至微之物。及彼大身師象
巴蛇之類。與十方佛圓覺妙心。虚徹靈通同
一眞淨。奚可分優劣乎。生佛既同。人雖至
靈。豈不亦與彼等同一體性。共禀四大五行
之質。同生天地之間。如虚鼠危燕之類。上應
乾象肖乎日月。反能司人災福。焉得不及人
也。此理既明。乃知人與物類性均天倫。彼既
無別。豈可逞我一時之強暴。乘彼之微弱而
盜行殺戮哉。又彼所以異於人者。但因無始
妄想極重惡業所牽。故不覺不知。改頭換面。
異類受形耳。非謂心體有異也。體既無異。又
與彼類倶在生死。云何析其皮骨。潰其血
肉腸胃肝膽。或稱量買賣。煎煮百端。咀嚼其
躯。恣取甘美。於一時間。飫我貪饕。適我口
腹。曾不顧懼未來惡道長劫之痛。可謂失之
甚也。人雖或謂優彼。但業對未至耳。豈眞優
於彼哉。況彼類中。有報盡當爲人者爲天者。
有聖人諸佛菩薩示同其類者。我障不識。奚
可殺彼所極愛重之身命。資我片時之口欲。
忽爾人業報盡。反有不及彼者。奚謂彼類是
我食啖而定不及我乎。又況我身昔同彼類。
彼類同我。於類類中。亦曾互爲父母兄弟妻
子姉妹諸親眷屬。形體變流。心亦迷沒。不復
相識。妄謂彼劣。今殺食之。即殺我父母先親
眷愛。又我身不離四大。亦殺自己四大故身
也。又佛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以未來必
成佛故。尚當供養給侍如父母想。奚忍殺之。
若殺之。是亦殺未來佛也。可不懼乎。嗟今傷
殺之人不識先因。爲親之時。於逆境中多生
違逆。從親起寃。從寃結恨。寃恨連讎世世不
失。於是相生相殺展轉不已。如彼海潮盈虧
往來不能自止。審彼約己。可不痛傷。故梵
網經中。既禁自殺。乃至教他方便讃歎誓呪
教。及因縁法業。皆制令永斷。此佛誠教
誡也。我若不止相呑食者。則必令彼佃獵漁
捕惡求之人展轉滋多。使水陸空行一切衆
生藏竄無地。纔入其手。毛羽鱗甲一時傷毀。
哀聲未絶。便供食啖。或易他物以養吾體。豈
知一切物類怕死貪生之心本與我同。若能
知是先親。同斷殺業。亦能全乎孝道。經云。孝
名爲戒。即戒殺爲孝也。且彼物類性具先知。
避不擇時。逃不擇處。況復天地寛闊。亦有自
養之處。今故不能自生。而兩恰相値。必入
人之手者。蓋以先因不可逃耳。先因既不可
逃。今因自當深思痛戒。倘或不戒。則彼此殺
害之業必如前牽入其類。亦安可逃耶。經云。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縁會遇時。果報
還自受。豈虚語也。故我世尊滿淨覺者。現相
人中。於諸法會。以此戒殺之訓。叮嚀告誡。非
不再三。且以此戒列於諸乘之首。於梵行中
非不嚴切。又復示現琉璃大王盡殺釋種。佛
亦頭痛。及金鎗之報垂誡於世。欲使人知因
果難逃而同止其殺也。可不信乎。或謂佛必
無此而爲物示此者。則聖人有誑人之過。佛
既無過。此奚不實。此既是實。佛自尚爾。何況
於人。故知報償之理如影隨形。又如世人平
生友善。但或一言之忤一物之負尚結寃至
死。況加以白刃恣食其肉。可忘深恨乎。且彼
世典亦有不合圍不揜群。釣而不網。戈不射
宿。及聞其聲不忍食肉之訓。正與吾佛三藏
漸教計食三種淨肉之説。頗同。雖不如大乘
方等盡止殺業。亦止殺之漸也。止殺之漸尚
有至徳及禽獸之譽。何況口悉素餐。身必麻
襦。意專慈忍。不暴一物。使各遂其生。豈不徳
化無邊可稱譽也。且古聖尚不肯暴露枯骨。
枯骨無知。心猶不忍而葬之。何況有命血肉
同靈之物乃可殺食耶。老子曰。馳騁田獵令
人心發狂。又曰。射飛逐走。發蟄驚巣。縱暴殺
傷。非理烹宰。乃至行住坐臥擧動施爲所傷
殺物。其於天地空中。必有司命。欽承上帝
好生之徳。隨其輕重。悉筆記之。毫髮無失。使
彼生則減紀。招不如意。死則墮獄。備受衆
若。所有刀山劍樹。斬剉煎煮。抽腸拔肺。剥皮
啖肉。切骨削髓。繳首挑眼。焚脚燒手。諸大地
獄靡不經歴。拂石塵沙無可喩其壽命。縱彼
大獄之報有盡。於百千劫復墮餓鬼。於如是
劫又墮畜生。於畜生中必殺一酬一。殺心若
重。或殺一報之千萬乃至無盡。方與相殺之
人如前相値。或殺或食。以償宿債錙銖無差。
如其先有微善得生人中。尚世世貧窮孤苦。
多病短命。癲&T028835;失志。盲聾瘖瘂。疥癲癰疽。膿
血諸衰。百千等苦以自莊嚴。衆怨境界畢集
其身。親族棄捨不可堪忍。此皆殺業既深。故
受如是極苦也。是以梓童帝君有化書戒殺
之篇。書經亦云。作惡降之百殃。不其然乎。又
況異類亦有仁心。理不可殺。羔羊跪乳。慈鳥
返哺。有行孝之禮。胡犬護主。獬豸不屈。有忠
直之能。蜂蟻君臣。鴛鴦夫婦。雁行兄弟。嚶鳴
友朋。觀彼群生。與人何異。人雖至靈。反不能
推同體之慈以及含識。更殺彼命以養一己。
可謂靈乎。可謂仁乎。又如陸亘大夫問南泉
云。弟子食肉是。不食是。泉云。食是大夫祿。
不食是大夫福。義亦可了。縱彼世俗延會賓
客。及行時祭之禮。豈無蘋藻瓜果。庶羞可
薦之儀。得全齋戒之道也。譬如經説。昔有屠
殺之子。欲求出家。因不肯殺。其父以刀及羊
并子共閉密室。諸若不殺羊。當殺於汝。其子
因即自殺。縁是功徳便生天上。於多劫中受
天快樂。是知不殺之人既生善處。必善其身。
世世得長壽之報。又能以徳遠及子孫世代
矣。然今佛法欲滅。如一絲繋於九鼎。多有爲
佛弟子。不能體佛慈悲。飮啖自若。見素食
人。反謗爲小乘爲魔頭。甚至比爲牛羊爲鵝
豕。或謂其心太毒。及百般綺語訐露其過。此
等惡人雖天神見而怒之謂若啖人羅刹。其
如世人得彼類已反謂之條直也。嗚呼此佛
法將滅之兆。不可不知。夫子産於魚。尚發得
其所哉之歎。齊王不忍。乃稱無傷仁術之言。
戴記殺獸有不孝之談。書生救蟻中甲科之
選。當知殺與不殺損益昭然。況我釋氏四衆
乃可行此殺業乎。楞嚴云。以人食羊。羊死爲
人。人死爲羊。汝償我命。我償汝債。以是因
縁。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又云。生生死死。互來
相啖。惡業倶生。窮未來際。法華云。佃獵漁
捕。爲利殺害。販肉自活之人。皆勿親近。又有
偈云。若欲殺生者。應作自身觀。自身不可殺。
物命無兩般。此等誠訓寧不昭然。或有邪見
之人。謂彼衆生倶妄生妄死。罪福本空。殺之
無報者。則何不道我等亦妄求妄食。舌味本
空。食之無益也。是以既有貪心。豈無報境。若
云此類不食何用。則蜈公蛇虺皆無用者。可
食之乎。以上所述乃是審己例彼。平等不殺。
仁人各行之道。若我出家之子欲修念佛三
昧。正欲清淨三業解寃釋結生於淨土。豈可
不斷殺食。於臨終時而自障乎。大藏經中廣
有教旨。諸佛一音始終不二。三教聖訓莫不
皆然。片紙之中豈能備引。但願法界衆生聞
斯義趣。體道好生。同躋仁壽。倶盡天年。免諸
寃結。更能如法化人。充聖人慈濟之道。使
彼已悉證慈心。必同造於蓮華之域。成正覺

  勸持衆戒第十一
惑者問曰。今聞念佛直指戒殺之説。可謂指
體投機事理悉備。實善世利物之訓也。敢問。
爲只此殺業當極戒之。爲兼盜婬妄等諸惡
悉宜深戒之耶。若當悉戒。何以語之略也。答。
噫是何言也。子豈不聞經有具足衆戒之説。
奚獨戒殺。但殺業最重。通於貴賤。人所難除。
故於正行之首。先令斷殺。庶可具乎衆戒。故
語之詳耳。戒體豈有取捨哉。又若戒徳不修。
憑何立行。如器欲貯醍醐先滌不淨。修三
昧者亦復如是。必衆戒清淨乃可得成。縱其
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亦方便制抑自勸自
心。省身悔過修四念處。了知世間樂少苦多。
無常敗壞不久磨滅。一切諸法皆不清淨。如
夢幻無我。設諸方便而使必斷。豈可隨妄念
而失其宰。又戒徳雖具。若不使身心澄定息
諸世間伎能雜術。乃至一切若善若惡能分
念者。設不屏去。何能一心修此三昧。三昧不
一。往生何由。然今一切衆生無明業識遍周
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塵勞魔黨
牽拽將去。全身陷沒。求出無期。譬如遊魚雖
逸一絲可繋。其害非不大也。心念尚爾。況
身行哉。今既修此三昧。正欲如箭一心取的。
不待此身報盡跳出稠林。決生淨土。豈可失
戒攀縁志行因循。使三昧不成。更入惡道可
不痛傷。若果聞之不戒。則臨終無驗。莫謂佛
力無感應也
  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精進者。不爲世間八風所退。又不爲身心異
見一切大小病縁而怠其行。故名精進也。行
人既依勸發。永斷殺業。漸具衆戒。欲入三昧。
於三昧中。或被一切強軟二魔内外惑亂。行
有退轉者。則當堅強其志。重加精進。如金剛
幢不可摧毀。如須彌盧不可搖動。如彼大海
衆毒莫壞。假使行人聞佛記云。汝今雖修此
行。彼安養土必不得生。即當答言。善哉世
尊。我先受佛記。求生極樂。釋迦佛言。一切衆
生皆當發願願生彼國。尚不間於女人根闕
十惡五逆阿鼻之輩。何況於我。我今道行雖
微。不造五逆。數過十念。必當得生。佛豈自誑
肯違本願。況十方諸佛示廣長舌相證明斯
事。是故我今必定求生。不敢退轉也。如是名
爲行人金剛延幢勇健之力。佛記尚不能退
其初志。何況天魔惡黨。人中水火盜賊強邪
境界。及妻妾情愛而能動我行願哉。或曰。我
見世人。雖修而不得生者何耶。答。蓋其見異
而行不莊故也。問。如是則虚喪其功耶。答。豈
虚其功。彼亦必承彌陀願力。今世不生。二
世必生。二世不生。三世必生。若但一念一動
歸向彼佛。必在當來多世定得往生。是名皆
得不退轉者。豈有不生者乎。故知生彼國者
得不退轉。修此行者亦得不退轉也。但彼後
世生者枉受多劫輪迴之苦。故須一生取決。
豈可自二其志墮在他世往生者乎。其中若
有宿業所使願行有虧。常當一心誦此拔一
切輕重業障得生淨土陀羅尼。若持一遍。即
滅身中所有一切五逆十惡等罪。若持一十
萬遍。即得不廢忘菩提心。若持二十萬遍。即
感菩提芽生。若持三十萬遍。阿彌陀佛常住
其頂。決生淨土。此呪世所誦者。雖此藏本。
其音聲句讀多訛謬。今所傳者乃是近代三
藏法師沙羅巴所譯。比他本。最爲詳要。修是
行者。故宜誦之爲正行之直指。今附録於此。
呪曰
奈麻辣怛納 特囉耶也 奈麻阿哩也 阿
彌打跋也 怛達哿怛也 阿囉喝帝 三迷
三不達也 怛的也撻 唵 阿彌哩帝 阿
彌哩打 嗢巴偉 阿彌哩打 三巴偉 阿
彌哩打 葛哩比 阿彌哩打 薛帝 阿彌
哩打 帝際 阿彌哩打 韋羯蘭帝 阿彌
哩打 韋羯蘭帝 哿彌爾 阿彌哩打 哿
哿奈 羯哩帝葛哩 阿彌哩打 頓度比
蘇哇哩 薩哩哇 阿勒撻 薩怛爾 薩哩
 哿哩麻 吉哩舍 吉哩也 葛哩 莎
與奈
同音
亦名無量壽如來根本眞言。誦此得大精進。
速生淨土
  正行第十三
如上所述依正二境乃至精進。雖皆圓妙。悉
是求生之方。未爲正行。此下所陳乃是正行
之旨。何謂正行。行者既發此志。必使身心清
淨入於道場。先當觀察。我及盡虚空界微塵
刹海一切衆生。常在生死大海。歴劫不休。飄
零沈溺。於六道中。無歸無救。若不令其普得
解脱。何名正行。於是等觀寃親之境。即此
境上起大悲心。如虚空量廣大普覆。又作是
念。我今此身如彼瘡疣寃業苦聚。若不以此
布施衆生。等修三昧令彼解脱。則違佛教誡。
違我本願。衆生受苦甚可畏愍。我今發心。如
師子王出窟。不求伴侶。不求護助。嚬呻哮吼。
摧伏一切。定不爲彼弊魔惡黨之所退轉。如
是大心既立。然後審彼古賢念佛正行。當擇
自然寂靜之方。及非先曾穢染之地。所費先
當盡己所有。乃可匃人。如法建立道場。下
以香泥。上懸寶蓋。中奉三身及九品像。極令
嚴淨。布諸旛華。供事畢備。皆令瑩淨微妙。次
則著新淨衣。燒香然燈。安設坐具。無始所有
一切善根。普爲衆生回向淨土。莊嚴行願。若
不如是回向。生因奚得。於是三心圓發。五體
投誠。觀佛相好。胡跪合掌。乃至運心普縁
無邊刹海一切衆生及我此身。自昔至今流
浪不返。深爲可痛。涕涙悲泣求佛垂慈。不覺
此身如大山崩。歸命三寶。手&T016254;香華。想遍法
界。請佛歎徳。敬禮投誠。剖腹洗腸發露過罪。
修行五悔。旋繞歸依。於是端坐面西。觀佛相
好。誦經念佛。出入經行。晝夜六時克期練行。
如或障深未感。至死爲期。於中不得刹那念
世五欲。如是一心。若不往生。則我佛是大妄
語者。故此三昧其神若是。此三昧者諸佛所
讃。諸聖同遵。始則唱於廬山。終則流於天下。
歴代傳弘皆以此爲歸趣。但三昧儀軌雖多。
惟慈雲所撰詳略得中。宜熟味之。此是第一
上行境界甚深。學者於中當竭其力。愼不可
捨此而趨彼也。若或根機不等勝行難全。亦
必處於淨室。使内外肅清。隨意立行。禮佛懺
悔。日定幾陳。精進一心誓不中悔。或專誦經。
或專持呪。或但執持名號直求往生。或能深
達法義觀佛依正。若至得見好相。即知罪滅
縁深亦生彼國。如經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
徳因縁得生彼國。若有聞説阿彌陀佛。執持
名號。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命
終。佛與衆聖現前接引即得往生。故知執持
名號即是多善根多福徳因縁也。又有未能
盡斷世縁。亦修世善。於極樂國諦信不疑。念
念戀慕不忘。於前行門隨意修習。四威儀内
以此爲歸。觸境則達彼淵源。臨事則力行方
便。臨命終時必生彼也。然此諸行詳略雖有
不同。而其法力本等。但存心或有緩速。故佛
應亦有遲疾。學者不可不知。又有慈雲十念
法門。毎於晨朝。盥漱已畢。靜處面西。宜亦修
行。此實往生極樂之初因。願必不可失也。如
上行相。義具委明。可謂義無餘蘊矣。或曰。某
於念佛之際。雖運身口。而心念紛飛不能自
制。且如何用心得不散亂。答。能運身口之念。
母論其散。但不間不斷。自能一心。亦可即名
一心。惟行之不休爲度。固不必憂散亂矣。譬
如父母喪愛子龍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
一。豈制之令一也。此心本不可制。實在行人
勤怠耳
  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道場既備。供事已陳。一一無不如儀。豈可隨
時空過。則當依教運之以觀慧。解之以妙境。
承此勝心立無作行。則生死海必枯。淨土必
生矣。時有客在坐。雍容自如端莊雅重。内
蘊不怯之貌。忽作禮而問曰。今觀師誨。則知
運心廣大深淺咸該。然皆建立道場。使供事
畢備。乃安心處靜。方可起修之説也。若余生
於晩輩。機鈍寡聞。自昔至今。竛俜湖海。周
旋境邑。或去或來。雖欲處靜進功。量力未
得。若能即於旅次不假道場。亦可六時行道。
三業無虧。誦呪持經。稱名禮懺。一一如儀
期生安養。一同道場功行。庶我輩可以奉行。
伏願弘慈啓迪未聞之旨。曲垂始終方便。答。
大哉問也。世人欲修三昧。謂必所需百事具
足然後發行。今子之志可謂拔乎其類矣。非
此問。不發吾之所蘊。使悉被餘機也。蓋聖
人垂教。如一味雨。三草二木各得敷榮。況念
佛三昧普攝群機。子若求決生淨土。當知四
威儀中皆爲道用。豈特妨於客途哉。子若欲
就斯立行者。最初當先立不欺心。藏徳露&MT03073;
愼毋矜耀。始從脚根下。便要内外穩當。次則
必放下諸縁。休息萬事。預宜熟讀淨土經呪
五悔懺法。極令通利。又應修習所行威儀。必
使端莊雅重。乃如前説。起眞正信心。運大
悲智。普爲衆生。如理觀察二土淨穢苦樂兩
報。實可厭忻。於此發行。既在客途。居處不
一。如雲如水。故不必莊嚴道場。但一清淨身
心。服隨分淨勝之服。於六齋日。或客何處。即
具蕞爾香華之供。供養三寶。表有所施。正當
於三寶前。拜跪稽顙。立廣大願。誓不退轉。在
處生世以此爲歸。更不生中悔心。雖無道場
莊嚴。即於是日爲始。至形壽盡毎日六時修
行此法。香燈有無毋固必矣。問。三昧既須一
心。人事則有萬緒。且如何修行佛事世事不
相妨礙。答。譬如捕鳥入籠。身雖在籠。心憶園
林。兩不妨礙。籠但繋身。不能繋彼求出之心。
事但拘身。有能拘我願往之志。所謂三界如
籠。此身如鳥。求出即願往。園林乃淨土也。故
知妄縁萬緒不礙眞心。何況客中他事少惱。
自不渉他。身心坦如正好進修。問。法門次第
願更委曲。使進修之人臨事不惑。答。日三夜
三時分不差。是其次第。今在客中。或日初時
至。若有像處。或自有像隨身。則當口誦身禮。
或默誦身禮。對像而修。如無佛像。或對經
卷。或但面西遙禮。或但除東向隨方修禮。當
具如道場儀式。若有時在道登舟。及不得已
一切治身動用之事不可撥置。則佛事世事
同運也。又當念此世務本爲養身。我身行道
功亦不棄。即與三昧同體也。問。我聞心無二
用。得一失一。如何二事同運。答。子豈不聞籠
鳥之喩。已自委明。又如一心不妨眼見耳聞
身作心憶。應用無盡。何止二事。用既無盡。則
當就彼一切動用之中。一心持誦小阿彌陀
經一卷。或上品。或楞嚴勢至章。及誦淨土呪。
或三或七至百多遍。又稱佛號。或三百五百
至千及不計數。爲入懺佛事。回向已方入懺。
其禮懺儀式具出慈雲懺儀。從一切恭敬。次
禮三寶。運香歎佛。禮拜懺悔。至於旋繞歸依。
皆當隨其文義節段。一一想我此身恭對淨
土佛前。或以道場形像佛前跪拜瞻繞。一一
明了不使昏亂禮畢。觀佛及白毫相等。量時
而止。於是如前念誦經呪佛號回向畢。方爲
初日分佛事。以此想禮與道場行法一同。但
加身禮爲異耳。又其所誦之音雖隨人境好
惡而輕重之。當令聲默相半。沈大雅重。俾
兩肩之人隱聞。切不可與人多語。又當於未
作務前。或先於佛前燒香一炷。或更不能。但
隨手拈物爲香。就先散之。至時但運想耳。於
餘時。惟宜獨坐獨行。遠離喧雜及聚衆間談。
戲謔侮弄哂笑歌歎吟詠筆硯。使人忘失正
念等事。是爲日初分佛事。其日中分後分與
夜三分亦然。是爲六時行法。念彼夜中人定
境寂。用功正宜與日不同。行者既爲生死事
大。豈可隨於懈怠而恣睡眠。縱歴寒暑之極。
愼勿脱衣。法服數珠宜置近處。手巾淨水不
離坐隅。或有所需。皆應預備。又應觀彼信根
厚薄不惱他人不使人厭。於此無礙。則當微
出其聲。如琴如瑟。細而沈重。大而不雌。使天
神歡喜降護鬼畜聞聲解脱。則其功彌深。或
在船中及在他家卑隈之處。皆當察境察人
一心精進。方便宛轉以竭其行。切不可於中
起人之過彰人之惡。又不可盡人之歡傾人
之美。縱遇時間處便。或有他事異人爲礙者。
亦當擇於僻處端坐面西。合掌至膺聲默隨
宜。如前想禮。與作務不異。又若於作務之時。
事訖身間。不拘其懺多少乃至一句一拜未
圓。即當連音隨誦。至彼佛前身禮圓滿。若於
佛前端禮之時。忽有他事急爲。亦不拘懺多
少。乃至一句一拜未圓。即當隨所作處想禮
圓滿。切不可入懺未多而重起懺。又此客中
想禮蓋出乎不得已者。不可暇時亦以想禮
而怠其身。又不可以此想禮加於作務之時。
而於間時反虚擲也。於淺信人不可遽然勸
修。於深信人又不可不密啓之使其自肯。又
不可使化功歸己。如春育物。不見其功。彼依
道場所修者。名順中易行。從客中而修者。名
逆中易行。若以逆中易行。比之於順中易行。
不啻若天地之懸遠矣。逆中易行其功蓋著。
問。此想禮與身禮同否。答。同。子豈不聞。三
業者意爲身口之主。主既注想。焉得不及乎
身口也。又如懺中運念香華及此身心遍至
之旨。豈不亦但念想也。例此可知。問。若爾。
但心想禮可不運身口耶。答。意業雖勝。若全
身口。名三業圓修也。其默誦之義例此可知。
又能以此想禮之數。於空時填禮。其行尤壯。
問。六時行法之外如何用心。答。或觀佛相好。
持呪誦經。稱名頂禮等行。念念不捨克期往
生。如行路人。歩緊到速。歩緩到遲。當如是用
心也。若人身心力弱。不能具修六時行法。但
克定經懺之目。毎日或三五時。雖不厭乎加
多。亦不可一時増減而改其所立之行也。問。
客中三昧之説圓融次第於世罕聞。若爾。則
依道場所修者爲不必耶。答。如人墮海。求船
未得。忽遇横木。且執之得達岸也。豈可無
船又棄其木而自喪哉。況又客中去住隨主
厭忻。得無罣礙。可不進功。如上是爲客途所
修三昧。此三昧者境界甚深功能廣大。合佛
妙心稱揚莫盡。四三昧中名非行非坐三昧。
亦名隨順四威儀三昧。正被大機。小智小根
隨分受益。以此三昧比於道場。或缺身禮。餘
儀亦同。子當以此三昧精進受持一志西馳。
切不可因循而更滯於生死也。如上自爲正
行。余又觀今世之人。或有志於斯道者。纔聞
其易。即作易想便妄謂得證。纔聞其難。即生
退屈。便盡失其志。縱有信心頗切者。又流入
邪見叢裏。密相傳授以誤多人。其傳授之法
千形萬状。至有不可聞者。皆能羅罩人心。使
其自肯。非行漸張。師徒倶陷。豈能若爾正心
下問之切也。客作禮曰。某崎嶇於客中久矣。
毎想生死無常。欲修未得。但慮口體之養。於
法行道場不得起修爲恨。今宿生縁幸得聞
此説。可謂如甘露灌頂徹骨清涼。敢謂決志
受持。如從今日如寃爲親更無餘恨。從是身
心放下。如息重擔自在坦然。願世世生生頂
戴受持。寧斷命根誓不退失。普使一切法門
皆悉了知。在處在客。於逆順中。不礙道用。同
成三昧。可謂群生之大幸。可謂學佛者之大
幸也。此既可修。則知一切奔馳世務。流蕩四
方勞生販賣。邸店市&MT01163;商賈負道。百工伎藝
男女老幼奴婢黄門。受人驅役不自在者。於
彼一切行住坐臥著衣喫飯語默動靜及被牢
獄者。於喜怒哀樂之間。未有不可修時。況出
家四衆在家四民。有居可處有暇可修。所欲
皆具得自在者。寧不進其行也。客又曰。今有
聞極樂過十萬億佛土之遙。而望途怯遠。聞
生者多是一生補處。而恥躬弗逮者云何。答
曰。彼等豈知如上所説十方空界悉是我心。
心淨則十萬非遙。心垢則目睫猶遠。但期心
淨。何算程途。如少頃睡眠夢行千里。豈以
常時爲比較哉。理既有土可生。切不可謂但
能心淨即是更不須生於彼土也。乃復禮曰。
唯敬受來教。又曰。某初聞是説。先所未聞。謂
師但隨自意以垂其言。今聞三昧之名。乃知
來自聖典實應機宜。如青天白日。可謂後學
之誡訓也。豈是爲我曲説哉。願筆記之。永爲
將來之訓。更求垂示道場所修始終微細正
行法門。普利斯世。則其幸尤大。余曰。善哉。
當盡子意而與彼説之。客乃謙恭而退。其客
名行一。字志西。自言。曾讀智覺禪師萬善同
歸集甚熟。後遊廬山見始祖遠公遺跡因發
願念佛云
  三昧儀式第十五
念佛法門嚴建道場之事。并供養儀式。及預
治衣服鞋履。更衣沐浴。門頬出入。方便正修。
禪誦懺禮等清淨法則。具如慈雲尊者懺儀
等文。此不再具。如所期日至。當於七日之
前營理庶事倶畢。必先使身心靜定。期於懺
内障盡行圓。又起首必六齋日。又期日之前
或三日或七日。佛前香華淨水等供。不宜不
謹。蓋有佛天先降森嚴此處。辟除魔事穢惡
等障。使行人於道場中三昧成就故。於此道
場。當作淨土想。作解脱處想。作寶所想。作定
得往生想。無輕視之。又當返觀世間無窮之
苦。如得避冤。永不再入。又不可將平日難割
捨事。蘊之於心。存其餘念。與正懺時作障。使
勝行不進虚喪其功。恐難再會。儀云。不得刹
那念世五欲
行者十人已還。多則不許。須預審擇其人可
不。觀彼平日行止無大麁過。或信根淳厚。離
諸卒暴。音聲和雅。儀軌端莊。受人約束。爲生
死故。不生悔惱。肯存謙下。可作同修。若無是
人。止四三人亦善。或一已尤妙。不可失察
反使敗壞軌則惱亂清修。又於衆中。宜推尊
一人徳重行熟者。或別請久爲師範者。作方
等道場之主。主行懺事。使一衆觀其儀禮。聽
其擧揚作大依止。於中或時示現逆順之相。
毋見過失。其人亦可審已謙辭或赴或止
其禮誦儀式。或拜或跪或坐或立。叉手合掌
恭敬旋繞。皆當一一端莊雅重。收視隔聽。
攝境歸心。未達者當問先覺。愼勿自恃其力
使身心搖動或欹或倚。衆雖預集。當於隔宿
之前。沐浴盥漱。換服履等。使道具如儀。懺首
鳴引磬。領衆入道場。除内護二人外。餘不許
同入。各周旋燒香了。依修懺位。朝佛三禮以
祈感降。禮畢環繞立定。主懺出衆白文一篇。
讃佛讃水。乞祈三寶加護證明。俾於正修之
時。無魔無障。必生淨土。祷畢就擧過去正
法明讃。念大悲呪七遍。如意輪呪七遍。毘盧
灌頂呪七遍。主懺候擧呪之時。即以手執水
盂。於香爐上請熏。約半卷許。方傳與右邊之
人。次砂次香次華亦然。如是右旋展轉三匝。
三呪畢。復擧大悲呪。周圍灑淨。及各處欲經
過所。先明燈已。當最前挑燈照路。次則執盂
灑水。次捧盤撤砂。次提罏行香。後隨處散
華。領衆從佛座後轉。先於道場内。右繞熏灑。
圓滿三匝。使砂水邊皆遍。次從道場外及施
生處所。到禪悦堂。亦繞轉一匝。次淨厨。次東
淨浴室。脱著處。晏息處。間處及要路。凡行人
及經過處。或繞彼屋皆當熏灑一匝。是故以
灑爲界。名爲結界。經云。界如金剛城牆。蓋遵
此義。又撒沙者。換土淨地結地界也。灑水
者。即去垢鎭彊結方隅界也。行香者。使香雲
如懸蓋於空結虚空界也。散華者。顯瑩結鮮
明莊嚴法界也。如上一切法用悉是我大悲
聖主及神呪力加持。故砂水到處爲佛寶土。
以是因縁。邪魔不能入。外道不能壞。而我三
昧可成也。又此界相愼不可破。若破此界。便
爲不祥。必使一衆道行難成多障。何謂界相。
界相有二。有内有外。内界相者。即修懺道場
四方際畔是也。外界相者。即屋際外八方砂
水到處是也。内人出至外界裏必止。越外界
爲破界。外人入至内界外必止。越内界名破
界。或辨事人以手指及衣裾。入内界簾幕内
一分許。亦爲破界。或葷穢惡人入外界片時。
亦爲破界。破界之兆不吉可知。若如經旨。則
當重建道場。再行懺悔。乃能遠破界之相也。
行人可不畏哉
其有身心之力不及。於此法行不能具修。若
欲但修五時者。當止日中時。欲修四時者。又
止夜中時。欲修三時者。又再止日後時。若欲
但修二時者。惟在早晩之間也。又行雖隨意
而立。立定之後不許改易。但可増修。不可退
減。縱有病縁官事。亦當想念。豈可隨或勤
怠。或興或廢。朝立暮改。使其正行不純一也。
今欲修此道者。必先取彼念佛法則及淨土
經懺呪等。前後排布。如意多少。安頓諦當。再
三審實我能行不。譬如有人。浮身渡水。察水
遠近。不致疲絶。而乃渡之。行人亦爾。觀自勤
怠。觀法廣略。而乃取之。不當趁一時之勇而
立即時而廢。又不可別有誦持心不專注。如
人發箭。心一則中。念佛法門亦復如是。若能
行純心一。應念得生。遊戲極樂。於一念中所
獲功徳。豈易量哉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已上所述種種方便。皆是衆生起心進行上
求之心。而不知我世尊下化願力種種方便
無所不至。過於衆生上求之心百千萬倍。不
得爲喩。如經所謂。阿彌陀佛慈悲光明遍照
法界普覆衆生。作大救護。不令墜墮。阿彌陀
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衆生。作大攝受
不令漏失。阿彌陀佛陰入界身遍同法界普
示衆生。令彼了悟。不令退轉。是故十方世界
一切衆生皆我彌陀願力所持。猶彼慈母愛
惜嬰兒懷抱乳哺不令失念。父母愛兒但止
一世。報盡則休。佛念衆生世世不捨。以是義
故。能於我佛大願之中。一稱其名。滅八十億
劫生死重罪。信有旨矣。蓋我彌陀願力常在
世間救苦衆生。衆生能念。豈不速應。譬彼母
救嬰兒水火之難。何待兒求。兒若能求。母必
倍愛。惟彼歴劫逃逝。自甘退失不受救者。誠
難救焉。縱有五逆具造。十惡滿心。毀謗妄
語。虚誑説法。無罪不造。臨命終時。應墮阿
鼻。其相已現。必入地獄之人。若能遇善知識
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一念改悔。能十稱其名
者。尚能變地獄之相爲淨土。而得往生。若能
以是觀行莊嚴。及能先排所造之業者。豈不
克應。喩昔有人。懼虎上樹。因失聲故。稱南無
佛三字。後値釋迦得道。況彼命終苦逼。猛勵
十念。而不感彰。問。我聞彌陀願力遍一切處。
今觀此説。但能救彼將入地獄。及未命終之
人。其已入者似不能救。如不能救。則知彌陀
及諸佛願力有不遍之處耶。答。子豈不聞。諸
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
成體。若知諸法尚不離於衆生之心。豈離彌
陀本體而願力有不遍處耶。問。若爾。如何地
獄之人長劫受苦。未聞有能救護者。答。子又
當觀今之市鄽屠肆之内。聚生而殺日夜不
休。未聞有能止其殺者。殺因既不能止。獄報
亦無能救。然則殺在彼。而報在我。但因果難
逃耳。豈彌陀願力不遍。而地獄無救護者耶。
譬如有人。頗知經義合佛妙心。而於身三口
四等惡。承宿習故。不能滅除。因不滅故。其
人命終之時。不遇善友提奬念佛。直入地
獄。於地獄中受無量苦。雖受諸苦。善因不
滅。於諸苦事皆能照察。觸境知心。既知是
心。亦知生佛一體。以一體故。即知正是如來
微妙清淨之身。由能覺了生佛一故。則當其
人正受苦時。悉如夢事了彼苦相即是菩提。
此心淳熟無錯謬故。又能促彼多劫地獄極
苦之報。一時輕受。其人於是雖受衆苦。得無
苦相。反起代受苦心。是以不求出離。以此妙
解合佛心故。彼昔所曾供養之佛。乃至曾於
名像所歸敬佛。及經卷中所信解佛。或念彌
陀機感相投之佛。彼佛則必如我解境。還現
如是廣大如虚空量威徳熾盛光明之佛。相
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獄最上之頂。垂肩
彈指慈音告勅。於其支體放大光明。其音隨
光直至地獄淵源之底。其獄所有鐵城鐵門
鐵網銅柱。乃至刀山劍樹&T055114;湯鑪炭一切苦
具。承光照者無不摧碎灰滅。如影如風了無
踪跡。又彼一切牛頭馬面鬼吏獄卒。銅狗鐵
鷹鐵蛇鐵嘴諸蟲鳥等。承光照故。如菩薩相
慈視愛念。其受苦人及同獄苦囚。忽得本心
増益善念。見彼光明又聞告勅。如深井底仰
望雲漢。擧眼上視見佛勝身。踴躍歡喜頭面
頂禮。悔過自責。與同苦者發菩提心。隨光
直上至佛所已。摩頂授記接足作禮。聽佛説
法應念悟道。即能飛行遊戲神通。淨佛國土
同佛生處。如大菩薩成無上道教化衆生。難
可窮極。問。若從因果。則此佛光但照勝解之
人出獄。衆囚無與。如何一時同出。答。譬如有
一惡逆之人。罹於官禍。入獄之時。由彼一惡
爲因。衆過倶生。則必展轉累乎妻子父母親
戚知識人等同受苦果。其善行人出獄之時
亦復如是。豈不亦令同受苦者展轉生善。悉
承佛力皆生樂處。若此則我彌陀願力實遍
一切時處。豈特不能救護已入地獄衆生耶。
若謂獄報未盡先欲使之令出。獄因無善。而
欲佛光下照。其可得乎。更能以彼省己。奚不
自悔。問。若待獄報盡時佛光來照。我必報盡
自出。何須佛光照耶。答。若非佛光。報盡雖
出。於三惡道未知何生。則必各各自重至微。
展轉歴於多劫多無量劫不思議劫。方至人
中。猶自貧窮下賤癃殘百疾。受諸大苦。又因
求不得苦。惡念轉甚。若無微善。還墮地獄。如
盲入棘林。何由能脱也。若承佛光下照威力。
則能轉重輕受。轉長短受。轉多少受。又能一
出地獄便生佛土。豈可言不須佛光照耶。若
作此見。得大重罪。經云。假使大千世界滿中
大火。念彼佛者直過無疑。何況一己之火而
不可滅。即此義也。又云。彌陀如來悲心激
切。乃至於無間獄大火輪中。代諸衆生受諸
苦惱。方便救脱令生安養。況未淪墜之人而
不救護。又云。彼佛慈力普覆世間一切衆生。
於彼佛身刀斫香塗。以慈力故不二攝受。是
故彌陀願力下化衆生激切之心。於茲可見。
何況以種種形身同衆生。於諸時處作化事
者。實難可測。若不諦信。未可謂知法者。或謂
衆生全體是佛。未審誰是能救所救者。余只
向他道。汝欠悟在
  十大礙行第十七
詳夫一心平等體性無虧。衆生雖纒綿於業
識之中。靡不有出塵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
彰。一事虧心。萬善倶失。成小敗廣。得者還
稀。況乎物欲交傾。死生遷變。遞相倣効。易地
皆然。使我如來於三大阿僧祇劫。捨無數頭
目髓腦國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進承事
知識。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門因茲障
礙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滅。可不痛傷。我今
既爲釋迦之子。不以力爭。坐令法界群有永
失慧目。甚於割切身肉也。是故我今依經創
立十種大礙之行。名十不求行。人雖不故願
於礙。但於此間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礙現前
之時。俾我身心先居礙中。而衆魔諸惡障礙
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爐。火
雖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種大礙之行今當説。
一念身不求無病。二處世不求無難。三究心
不求無障。四立行不求無魔。五謀事不求易
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於人不求順適。八
施徳不求望報。九見利不求霑分。十被抑不
求申明。此十種大礙之行攝一切諸礙。惟上
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聞此
十句義。於諸礙中一一皆能照察覺悟。省身
體道。持之不失。則能入諸魔界不爲群魔退
轉其心。循諸色聲不爲色聲惑亂其志。乃至
憎愛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場。我心先居礙
中。彼礙豈能爲礙。礙若無礙。則於道行尚可
直進。何況得於自然無礙之境。道豈不可進
哉。譬如高崖之木。雖久旱如焚。尚不改其秀
色。何況再澤滂霑而又加於三春之令。豈不
敷榮茂實者乎。又如根缺之人。運用雖艱。而
於求食之計。有不勝之巧。若以求得之計。移
之於求道。豈在礙不能行道乎。當知此礙即
是一切衆生大善知識。亦是一切衆生良佑
福田。可以了死脱生。可以超凡入聖。於諸世
間所有美味上服金剛珠玉一切衆寶。所不
能及。是故若非以礙爲道。則於非礙反成爲
礙。何以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世無難則驕
奢必起。心無障則所學躐等。行無魔則誓願
不堅。事易成則志成輕慢。情益我則虧失道
義。人順適則内心自矜。徳望報則意有所圖。
利霑分則癡心必動。抑申明則人我未忘。以
是義故則知十無礙道能生是過。及成如是
一切不吉祥事。爲障道因縁。何以故。貪欲生
必破戒退道。驕奢起必欺壓一切。學躐等必
未得謂得。願不堅必未證謂證。志輕慢必稱
我有能。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内自矜必執我
之是。意有圖必華名欲揚。癡心動必惡利毀
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是十種過從凡妄生
皆名邪見。展轉生起無量惡法。遍虚空界。必
令衆生墮於地獄。豈可於此不生敬愼。若能
體茲礙境。識病因縁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了
難境界體難本妄。難亦奚傷。解障無根。即障
自寂障不爲礙。達魔妄有究魔無根。魔何能
嬈。量事從心。成事隨業。事不由能。察情有
因。於情難強。情乃依縁。悟人處世。觀人妄
爲。人但酬報。明徳無性。照徳非常。徳亦非
實。世利本空。欲利生惱。利莫妄求。受抑能
忍。忍抑爲謙。抑何傷我。是故大聖化人以病
苦爲良藥。以患難爲解脱。以障礙爲逍遙。以
群魔爲法侶。以事難爲安樂。以弊交爲資糧。
以逆人爲園林。以市徳爲棄屣。以踈利爲富
貴。以受抑爲行門。如是則居礙反通。求通反
礙。於此障礙皆成妙境。故得之與失自不能
知。人奚於中強生取捨。是以如來於障礙中
得菩提道。至若爲半偈時之遇羅刹。作仙人
世之値歌利。瓦石來撃之増上慢比丘。木盂
爲孕之大毀謗嬖女。及鴦屈摩羅之輩。提婆
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佛悉與其記。化令成
佛。豈不以彼逆而爲吾之順。以彼毀而爲吾
之成也。何況時薄世惡。人事異常。於學道人
豈無障礙。於今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
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寶因茲而失。可不惜。諸
愚故依經聊述所知。願勿嫌棄。倘因聞此義
故障礙現前。反能勇進於道。可謂得斯旨焉
  羅顯衆義第十八
夫念佛三昧者名一行三昧也。蓋彼行人既
了深旨。能持一心。惟念彼土。惟憶彼佛。知身
土無二。了憶念亦一。乃得名爲一行也。雖名
一行。亦當以彼一切世出世間無量法門諸
功徳行以爲助道。則往生行疾。是故一切諸
行悉爲淨土而修。無別岐路。名一行耳。譬如
衆流入海同得海名。萬善同歸得名一行。以
是義故。則一切念處正勤根力覺道四弘六
度皆淨土行。乃至彈指之善。及散心念佛。或
一稱名。或擧一手一禮一讃。或一瞻仰。乃至
或奉一香一水一華一燈一供養具。或一念
修習至於十念。或發一施一戒一忍禪定智
慧一切善根回向極樂。願力持故。雖有遲疾。
皆得往生。如經所説喩。昔有人。以小滴水寄
於大海。願不壞不失不異不竭。雖經多劫。要
還元水。其人經多劫已。如寄所取果得元水。
不壞不竭。此亦如是。以小善根回向極樂。如
寄滴水。雖經異生。善根不失亦不壞竭。生彼
無疑。是以大乘小乘有漏無漏散心定善事
想觀慧。皆名一行。悉得往生。惟除外道種性。
故云。但辨肯心。必不相賺。又經所謂一稱
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良可深信。其有因心未
起善行未立。身心未屈。先期感應者。不可與
其同語也。是故釋迦聖主一代至談。有無量
三昧無量解脱。無量行願總持相應無量法
門。惟念佛一門圓攝無外。悉皆具足。如彼大
海呑納衆流性無増減。如如意珠置高幢上。
能滿一切衆生願求。體無虧損。此三昧寶王
能攝能具亦復如是。由是義故。始我世尊以
此三昧遍告衆會非不再三。彼會所有承聽
大根之士。若文殊等。及三乘聖賢天龍八部。
無不傾心而歸信也。逮法流東土。有大至人。
於彼廬山闡揚遺化。彼信奉者如風行草上。
極天下之望。無不美其教焉。自佛至今將二
千三百餘載。中有聖賢之人高僧巨儒農商
仕賈匹夫匹婦奴婢黄門。或自行而勸人。或
著文而作誓。重法如寶。輕身若塵。臨難不懼。
臨死不顧。挺身立行。力修此道者。何知其幾。
或修隨喜。或信歸依。乃至隨得盡己之誠而
行者。其數益衆。誠所謂列宿塵沙莫況其多
也。或有半信不信猶豫不決之人。尚生彼國
疑城邊地。何況正信行者哉。傳記所載萬不
及一。自古及今咸受其賜。豈筆舌所能盡述。
縱欲別修道品。但假自心之力。或有退轉着
魔之患。惟此法門因仗佛力。修則必成。無復
魔業。永不退轉。又此三昧非但遠魔。亦於人
間。一切縣官口舌。是非患難。水火盜賊。惡人
凶事。乃至一切虎狼蟲獸鬼魅妖精。不吉祥
事。不能侵害。又亦不爲一切疫痢傷寒癰疥
下賤眼耳鼻舌諸病所惱。如其願行無虧。皆
能排遣。惟於人中名聞利養甜愛軟賊及嗔
心嗔火。雖有佛力。蓋是自咎。不能救焉。行人
當深加精進以攘却之。若一念因循。必爲所
奪。然彼軟魔但能害淺信貪怠失念之人。其
精進者如剛火得水反堅。焉敢小近而睥睨
也。是故行人因佛捭魔。非止此身安樂。又得
三昧成就天人護助。臨終正念往生。其往生
之際瑞應非一。或天樂盈室。或異香滿室。或
光明照體。或寶座現前。或彌陀垂臂親自來
迎。或菩薩執臺授手而接。乃至預知時至。正
念不謬。諸障忽空。自能沐浴加趺。會衆説法。
叉手告別。或更勉人進道盡偈擲筆合掌而
逝。或臨終之後擧體如生。齒骨數珠燒之不
壞。光焔異常五色鮮明。祥物於空盤旋不散。
煙所至處舍利流珠觸物而生。此耳目之所
常有者也。若非平日履踐明白精進力感。焉
能若是。嗟今之人或有修而無効者。蓋彼信
根淺薄。因地不眞。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内則
自矜。外欲顯曜。使人恭敬供養冀有所得。甚
至妄言得見淨境。或見小境及夢中善相。未
識是非先欲明説。此等卑下必爲如上魔侶
所惑。願行退失還隨生死苦趣。可不愼哉。雖
有道場持誦懺願儀式。不得不被人知。蓋出
於不得已。豈可特露其迹使觀行傾敗哉。是
則行人還當審諦密實自行。内懷慚愧勿露
其徳。至到家時。不被如上強軟二魔所惑可
也。中有宿障欲滅微見好相。如其不能蘊徳
聞人之耳。則其行必覆。所以遠公三覩聖相。
平日未甞言也。但除臨終時耳。至祷至祷。又
此三昧體性雖圓。所解則宜廣大。所行則宜
盡諸微細條章。革諸猥弊。乃至小罪猶懷大
懼。又當解隨大乘。行依小學。乃能合此三昧。
若知小不自小。小隨解圓。圓不離小。小即是
大。小大解行一理無分。即超世見。經云。孝養
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
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
果。不謗大乘。勸進行者。以上毎句是一法行。
古人各有法訓一章。茲不能述。又復當護人
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誦大乘經。解第一
義。親近善友。請問先覺。不執己見。不引己
長。志存忍辱。行當依經。聽聞正法。不毀僧
尼。息世雜善。不貪名利。遠離邪惡。處事必
忠。將過歸己。深誡綺語。一心不亂。視人如
佛。捐棄伎能。惟求往生。身必清淨。如是等
無量善行悉宜修習能助正道。更能割世染
心。於憎愛二境無諸留難。凝心如一。必生淨
土。其功甚大不可盡述。是故於此法中。密修
斯行。高而不名。得生彼者。何知其幾。然而有
名於傳記之人如大海之滴耳。豈可量其數
哉。若人能依教誡但行此行。尚能利益無量
寃業衆生。何況父母師長。法門眷屬。兄弟姉
妹。及平日中解我患難。提挈我者。不得其
利。故知但修此行。恩無不報。是以應當一心
念佛。阿彌陀佛及二大士境界甚深。於苦海
中難得親近。難得憶念。何以故。能憶念者必
解脱故。聞名尚難。何況親近。經云。若善男子
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
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
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
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是故十方如來示
大舌輪。殷勤勸勵。娑婆教主告誡叮嚀其辭
激切。俾令五濁衆生必修此道乃得度世。何
以故。蓋彼五濁衆生身心倶苦。以苦爲命。猶
水火聚。而佛特於苦處行悲最深正應機宜。
如水如月。感應道交故也。是故世尊自成正
覺至入涅槃。其音不二。於法説中。始從華嚴
會上。終極法華道場。玉音布告稱述何窮。彼
會所有大心勝志之士。承順茲旨。悉皆起願。
而求生也。何況我等末世鈍機流浪者哉。有
識之流須銘肌骨。自是彌陀願力不斷。代不
乏人。聖人以此唱之於前賢者以此繼之於
後。廓然遍乎十方三世。何止天下。霈然充
乎六道四生。奚但人倫。天神嚮化。鬼物順之。
若人非人無不讃仰。載諸行事。具諸典章。盈
溢乎海藏龍宮。遍布乎人間天上。深根固蒂
悉應群機。蓋皆我彌陀願力致然也。佛言。最
後惡世我法滅時。惟此教典多留百年。以度
群有。然則此法豈非我等殿後之至訓也。彼
飛禽名八八鴝鵒者。墮在愚癡妄想異類之
中。以能隨人稱名亦承三昧力故。尚于埋處
生蓮。何況於人。人而不如。可謂不知愧矣。余
生於末世。正値後五百歳。故人根淺薄疑惑
不信。又復異見邪解各執不同。遞相誘掖。使
彼正行之人多被惑亂傷感盈懷。是故集彼
禪教淨土諸文及諸經卷。取其極深至要之
義。述作此説。類以成編。流布世間。斥邪顯
正。普願法界衆生。於此説中一見開解了悟
眞心。知彌陀依正還在西方。達西方依正不
離本性。但含識者皆同往生。悉深入其階位
也。更願先覺不悋慈悲。見未悟人。如法教
導。前人若昧。可與隨根應病剖析幽微。更爲
宣説。彼若一念信解行願必成。往生可期。功
莫稱述。縱有異報牢固信樂不深。但一句染
神亦成縁種。展轉利益無盡無窮。勸發之功
非不大矣。若人果能如是不師於心。不欺不
妄。隨此正教。誨人不倦者。縱自不行。即爲已
行縱自未學。即爲已學。何以故。法界一相
無自他故。如昔有人。自於一生未曾修行。但
能二次悉傾己有。平等一心建會勸人同念
佛故。命終之時亦得往生。其事昭著。故知能
發慈悲之心。示攝受之相。及能利彼勸人念
者。所得弘多。誠爲無上法王所使。但不可執
己謂定不必修耳。是故三昧甚深法門如海。
顯利之事豈能盡言。聊記所聞爲世勸發
  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或有問曰。念佛勸發之書吾於古人見之多
矣。雖唱和相尋。言有同異。而義豈有異哉。若
此集者。除述依正明觀慧分折攝顯衆義等。
餘如斥妄顯眞之類。余若未之聞也。雖古之
至人。尚未肯盡。如有所待。況某於此而敢輕
視哉。余雖不能入直指之道。而亦獲新聞之
益。敢問何謂而作也。答曰。噫余傷世之不軌
道也而悉逐塊陷邪。故爲之説。豈余之好辨
哉。蓋出乎不得已也。又問。此三昧説既詳且
明。或謂難至。還可以一句而盡其義乎。答。何
必一句。亦可以一言而盡。何謂一言。所謂願
也。何謂一句。所謂戒解行向也。然此一部
之義不出戒解行向一句。戒解行向一句必
從願起。乃可以一言盡也。或廣或略卷舒自
由。豈復滯於一隅者哉。何謂爲戒。行人既修
三昧。若不持戒。雖有信心。爲彼世間惡縁雜
染相侵相奪。塵勞難遣。毀壞法身。令解入邪
不得往生。經云。若一日夜持沙彌戒持具足
戒。即得往生。故必當持戒也。何謂爲解。行人
修此三昧求生極樂。若不以此深慧妙解知
淨穢兩土東西敵立眞實不謬。又知即此淨
穢兩土全具我心不離當念。從何法修可得
生彼。經云。讀誦大乘解第一義乃得往生。故
必當正解也。何謂爲行。行人求生淨土。慧解
既正則必依解立行。六時行道三業無虧。直
進不退。決期生彼。經云。修行六念迴向發願。
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故必當立行也。何
謂爲向。行人欲必往生。於如是戒解行等所
生功徳。及今一切時處。與無始來大小善根。
一一回向淨土。臨終乃得決生。經云。回向願
求生極樂國。譬如辨事於家歸家得用。故必
當發迴向也。此四大法門一句之義能攝一
切善法。譬如四時成實穀果各得其要。失一
不成。此四法門亦復如是。若失其一。三昧不
成。是故須當四義具修乃滿一願也。問。只此
一句還成多句。答。多句即一句。一句即多句。
多句一句攝義皆盡。不可謂多句義詳而一
句義闕也。問。若是何不但説一句。答。多句
廣説。一句略言。廣略雖殊。蓋各爲其機皆能
顯道。豈可但一句説而廢廣説也。又問。彼三
家村裏匹夫匹婦行公行婆。東西不辨。菽麥
不分。此持戒等一言四義懵然無知。或惟一
心稱名。或但專勤禮拜而得往生。臨終徴驗
昭著何也。答。此一心中何法不具。既從慧解
信有二土。發行稱名回向求生。豈更破乎佛
戒。如是四義既具。諸行不立而成。遂得往
生成其初願。豈可名爲菽麥東西不分不辨
者哉。問。若爾行者但當一心諸行自具。更不
必立四義等也。答。若先知四義而一心者。如
以基地堅牢故則永無退轉。若先一心而具
四義者。雖得往生。於中忽遇魔惡邪黨。則多
有退轉。是知還以四義爲優也。繼時問衆將
散。忽有承上問意復作問曰。我聞淨土勸修
之書自古及今作者多矣。其辭義純善。悉應
機宜將遍於人間世。又依教得生者已廣。可
謂義無餘蘊矣。云何於今更有所作。使學者
有異解耶。今詳此集。義若述古。古人已明。不
須更説。義若別立。今人莫解。恐成臆見。若不
出二句而説。不知爲名耶。爲利耶。願聞其要。
答。噫陋矣。子之難誨難明也。吾聞古人立言
必祖佛經。既祖佛經。雖一句義。假使大千
世界塵數衆生皆如普賢。經劫而談。理趣猶
尚不盡。豈古人已説今人不可言哉。豈先佛
已説古人不可言哉。不知今人不述古人之
言。古人之言行不顯。古人不垂今人之誡。今
人之志慮無憑。又義雖述古。意趣不重。語雖
別立。理不異古。但以世去人逝所解異端。雖
決甲疑。復増乙病。乙病既復。丙疾又生。展
轉多岐流於岐見。又彼聖賢之書雖則山高
海積。泯滅者多。後學機遲。卒難尋究。是故於
彼廣文中。摘其精華簡要之義。急欲解當世
之惑。集以成帙。盡壬癸之沈痾。豈爲利名乎
哉。子之所問慚且愧矣。譬如大海添流。海豈
厭其深廣。巍山如土。山奚惡其崇高。又今人
之疑古所未聞。古人之偏今人莫至。去聖既
遠。故當依經辨明今人之疑也。又如滿室並
金之藥雖貴。若不診其疾而擇其對者用之。
非但疾之弗瘳。命亦難保。又經中一義萬解
萬明。何厭乎言之再聞。何憚乎言之未聞也。
子當以此三昧披究詳明。立大願行。直進於
道求生淨土。愼毋更待臨行決別之際。愛境
惜身。如生龜脱殼。萬苦攅心而自悔焉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有客問曰。念佛三昧直指始於極樂依正之
境。終則求生行願之門。無不畢備。但經有稱
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之句。某於
此語不能無惑。若果有此理。今觀世人若貴
若賤。於盡生中。未有不一稱其名者。則當
皆滅如是重罪悉生極樂世界矣。何故世人
依舊業識茫茫。死時如落湯螃蟹。昇墜不識
所之。滅罪之義何在。不應佛語有虚妄者。願
爲釋答。答曰。至哉問也。彼世間未悟之人因
子所問。於此三昧必不退轉直生淨土矣。今
世行人皆謂此説是方便勸進之語。豈知是
佛眞實之説必不我欺也。子豈不聞汝於無
量劫前與世尊釋迦牟尼同爲凡夫之義否。
而我世尊成道以來。已經爾所塵點劫數。此
塵點劫妙經委明。然我亦於爾所劫中。在凡
夫地漂零六道。造諸結業不可限量。同佛至
今久遠無異。如此塵劫安可稱量。假使有人。
於一生内不説餘善。但稱佛名。盡壽聲聲不
絶。隨其所稱之名。一一皆滅八十億劫生死
重罪。然盡一生以及他生稱佛。滅罪劫數雖
多。若比如是極大久遠塵點之劫。正如指上
土欲比大地土耳。豈可謂稱佛名能滅多劫
罪故。更無餘劫之業障我生淨土耶。而不知
未滅之罪劫數長久。無始無際。與佛同壽。實
過如是八十億等數量劫外。又如炬火雖熱。
欲消大地之雪。豈易融泮。故雖念佛滅罪。未
得生者。其義如是。況人長劫造業心堅。念佛
片時心弱。退易進難。又況與佛同爲凡夫之
前劫數轉倍。乃至煩惱無始。發心在近。罪
豈易滅。可不思之。今謂一日至七日一心不
亂。即得往生。及臨命終時一心不亂稱佛一
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乃至極惡逆人
臨終獄火相現。能稱十念悉生淨土者。蓋仗
我稱佛名號滅罪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
救護大願之力。譬如壯士正戰。墮圍臨危倉
卒之際。得一勇夫。與之強弓鋭刃良馬善策。
即便猛發其志。勇身馬上奮揚威武。努力揮
挽突圍而出。戰勝獲功偃寇施恩。歸奉其主
永享豐樂。此亦如是。彼佛接引生極樂國。
其義若此。故云。稱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
重罪。非謂如今念佛人今日三。明朝四。且猶
且豫。或見目前些兒聲色境界。便被牽拽將
去。全無把捉。與不曾念者一般。欲因一稱之
中眞實滅多劫罪。使便不爲障即生淨土。其
可得乎。然如此念者。聲聲非不滅如是劫數
罪。但因初心緩故。報生亦緩。止可作他世生
縁耳。或能稱念不息。雖成聚露成流之功。豈
得與前説較優劣速疾哉。若人精進能如前
説。生猶反掌。如箭取的決無不中。故知散心
念者。及雖志誠未離妄想者。或被如是劫外
之罪所障。但報在他生。不能即應其功。若勵
聲竭志勇猛念者。既滅爾所劫罪。由勇疾力。
餘劫之罪不爲障礙。便得十念成就往生淨
土。此義瞭然可見。決定無疑。豈可因悠悠念
佛之人。依舊業識茫茫。死時如落湯螃蟹。而
疑佛爲妄語。但是勸進之説哉。故知佛力廣
大遍覆一切時處。能攝我小善入佛大願。使
同一味。拔諸衆生置安樂地。使一切劫罪皆
得消滅。何止滅八十億劫之罪耶。如是稱佛
功徳實難可測。大乘圓頓横超直截之旨。於
斯可見。十疑論云。譬如十圍之索。千夫莫制。
童子揮刃。須臾兩分。如觀經下輩生因之説。
此喩纔念滅罪即生者也。又如佛世有人。於
佛衆會欲求出家。歴遍聖衆。悉以道眼觀察。
皆謂此人永無善種。無肯度者。後至佛所。佛
乃度之。比丘以是問佛。佛言。此人雖無善根。
但於無量劫前。非二乘道眼所知。此人因採
薪。爲虎所逼。上樹避之。忽失聲稱南無佛。以
此一稱名故。於此賢劫之中。値我得度。後當
會道。此明一生念佛未即獲報。於後世方得
往生者也。以此例之。則知一稱佛名。雖未著
何佛。尚能令人滅罪得道。何況彌陀願力超
過十方。專注彼佛稱名功徳所滅罪障可思
議耶。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是斯
説之明證也。故知若能稱彌陀名念念不休。
此功徳實難稱量。雖障重人有散心退轉者。
其於往生之驗必在將來。又稱佛屬口。惟論
其功。念佛在心。乃彰其徳。論功則在我不倦。
彰徳乃見佛現前。二義不同。優劣可見。口稱
尚爾。況心念乎。是故我今因汝所問。依經述
事。達諸同行決志之人。願於此義如説修行。
愼毋疑慮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法門廣大遍攝群機。易進功高衆行莫及。始
自鷲峰初演大器所歸。終至震旦流輝三乘
共證。其於法化益盛振古絶今。可謂最上微
妙不可思議極勝廣大法門者也。迨至東晋
遠祖。於彼匡廬唱立其教。繼時和者一百二
十三人。祖師三覩聖相如願往生。朝士劉遺
民作文立誓。亦見彼佛親自摩頂衣覆其體。
又與同志闕公則等。於命終時悉從其行。此
皆傳記所明。實人世共知者也。又晋翰林張
抗但持大悲呪十萬遍。宋江陵僧曇鑒以平
日毫芒之善悉回淨土。南齊揚都僧慧進願
誦法華爲淨土行。而此二人皆生彼國。可謂
行不虚矣。抗即見淨土在西屋間。良久而化。
鑒乃覩彌陀以水灑西曰。滌汝塵垢。清汝心
念。汝之身口倶致嚴淨。又覩瓶中生花。定起
與寺僧話別。進因誦經致病。乃願造法華百
部施人填吾所誦。造畢病愈。忽聞空中讃善。
隨即往生。此三人者其功尤難具述。又後魏
壁谷僧曇鸞棄仙學佛。修淨土眞長生法。臨
終乃令弟子高聲念佛。鸞即向西叩頭而亡。
空中天樂從西而去。隋僧道喩以旃檀香造
三尺彌陀之像。發願求生。後亦死而復甦。乃
於冥中親覩瑞應。見佛謂云。明星現時吾來
接引。及期果逝。其大行者。如唐京師善導
和尚。台州懷玉。汾州芳果二師。眞州自覺。睦
州少康。及并州惟岸等。皆不離大乘。建誓立
願具修是行。靈驗昭著感動天人。法雲普覆
含攝無窮。法雨遍濡充擴一切。其徳故非一
端。實不可具述矣。又陳隋天台智者國師。洎
傳法列祖。法智慈雲等。國初永明智覺禪師。
長蘆慈覺禪師。此大聖師。行超人天。徳臨三
有。掲昏衢之慧日。破苦處之導師。皆以此三
昧爲自利利他傑世化人之道。化儀既畢。皆
生上品者也。又唐長安尼淨眞。誦金剛經十
萬遍。將終五月内。十度見佛。兩度神遊極
樂。唐房翥因勸一人念佛。感動幽冥。長安李
知遙五會念佛。見空中神僧來接。得生淨土。
上黨姚婆念佛立化。并州温靜文妻修行如
願。又張鍾馗張善和皆爲殺業。獄相已現。十
念便歸。石晋鳳翔僧智通。宋明州僧可久。觀
智者遺文。一心修習。亦爾神遊淨土。見標名
華座者。出定之後。悉如其言。宋金太公。黄打
鐵。呉瓊初。皆爲惡業。因改悔精修。於往生時
悉有瑞應。荊王夫人。觀音縣君。馮氏夫人。雖
在女流。其徳反著。故知此勝法門凡有心者
皆可修行。奚間緇白男女老幼愚智異流極
惡最逆闡提之輩也。雉聞法音。尚生善道。
人能念佛。豈不西歸。如是則但慮人之弗修。
毋慮佛不垂應也。今依傳記。聊述所聞。俾同
志之士見賢思齊。爲日用行藏之警省耳。至
若四海八極之地。古往今來之時。耳目不接。
所聞未廣。歴時既久亡失者多。豈能盡述
  正示迴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詳夫邪見之源。實由於不正師友之教也。雖
是夙業所召。豈免於自心見惑哉。惑既不離
我心。報必難逃苦趣。況彼一染於識。萬化莫
回。所以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由是而作也。余
纔立斯志。即以此心縁娑婆業繋之大苦。念
極樂依正之逍遙。淨穢交參。生佛互顯。無量
義海聚之於心。法喜充盈。如不見我。理事無
礙。身土圓融。或匪筆舌所拘。蓋猶生淨土矣。
如是功徳無量無邊。我今願以如上功徳及
未來際觀集發心求生淨土一切善根。如法
性理。展轉無窮。自果從因。遍周塵刹。爲行爲
願回施衆生。一切圓成同生淨土。又願承茲
念力。悉使十方刹海并娑婆世界一切衆生
如我所願。若同若別。依正色心一時趣入樂
邦教主無量光明一毫端中。皆爲樂國。變現
自在遊戲神通。如佛所住。永無遺餘。我願方
滿。於是重復一心。攝我無始至今盡未來際。
若大若小三業所修一切無量善根。皆現在
前。普與衆生於極樂國一心回向。仰祈諸佛
神力彌陀願力。及二大士功徳之力。願此法
門願此善根遍我六根及諸支體。令我六根
境智自在。滿虚空界皆爲色身。悉能宣説如
是法門。以此根身。即於一切衆生之前。盡未
來際不生疲厭。供養恭敬如事世尊。五體投
地胡跪合掌。志心奉勸。勸以偈曰
    極樂世界最清淨 莊嚴微妙超世間
    彌陀願力同虚空 相好光明亦如是
    念念不離衆生界 普度我等生其邦
    我等自甘生死中 歴劫沈淪莫超越
    彼佛垂臂待已久 咨嗟彈指誠殷勤
    光明欲發蓮華開 今正是時願生彼
    身欲無常時欲過 衆苦交煎應當離
    願速念佛同修行 盡此報身生極樂
又願此集法門常在世間。如佛法身。作不請
友。利樂一切同生安養。願天龍八部常來護
持。於此法門不容毀滅。如法性理。永遠流通
與佛常住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下
  附眞妄心境圖説
眞妄心境勝劣之圖
此方相喩眞心大方廣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此圖所引乃上卷第二篇斥妄顯眞之説
中來。恐人觀彼猶有昧者。故作此圖再
述其旨。使後學易曉云
  此一大方相。喩大覺不生滅之眞心也。心
量不可爲喩。今姑以方相擬之。此一圓相
喩十方無邊虚空也。此十箇小方相。喩十
方各微塵數世界也。此人身中心字。喩汝
今胸中所蘊六塵縁影之妄心也。此妄影
心在我身中。身在世界。世界在空。空在大
覺本然眞心之中。故知此東穢西淨二土
實境兩形。遠隔十萬億國土之外。豈在汝
今虚妄縁影心中。佛祖有云惟心淨土本
性彌陀者。正在此以方相爲喩。能含裏十
虚大覺不生滅眞心中。若謂在汝即今妄
想縁影心中。可謂惑甚。楞嚴云。譬如百千
澄清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爲全潮
窮盡瀛渤。此是迷中倍人。即此義也。又云。
十方虚空生汝心内。如片雲點空。況世界
在空。豈能離我本然眞心也。又云。空生大
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
生。如是則淨穢等土不離眞心。又何礙於
著相求生耶。若能了遠即近求即無求。自
合理趣。此眞妄二心古人廣有妙釋。不能
具引。行者可不鑑乎
  附破妄念佛説一名直
指心要
念佛三昧者。大雄氏觀此娑婆有生老病死
等業繋諸苦。教人念彼阿彌陀佛。求生極樂
國土之法也。以彼佛身及彼國土清淨無比。
莊嚴第一依正極妙。故得名焉。彼佛衆會所
有大心菩薩。聞佛言教得生彼者。何止萬億。
自是法流天下。東土西國自始至今。如教生
者轉多。不可以微塵恒沙比其數量也。去聖
逾遠。人世澆漓。不知西方極樂實境見存。乃
錯解諸法在心一句。以爲玄妙。便妄認胸中
六塵縁影昏擾擾相爲心。謂樂土在内不求
生彼。顛倒甚矣。此六塵縁影皆屬前塵。本無
自體。前塵若無。此心即滅。云何更有彼土在
此心内耶。汝又謂心本在胸。心小在胸。焉可
著此廣大佛土耶。縱謂悟道便爲佛土在心
者。只可名爲見性悟道。焉可謂之淨土在心。
若人作此見者。實名邪見。縱是天魔惡賊外
道種性。亦超此見。世間無有此見最下劣矣。
可憐憫哉。汝今若欲悟眞實本然心者。先
當觀汝所認六塵縁影之心本在汝胸。胸住
於身。身居國土。此土及一切淨穢刹海悉在
虚空之内。此虚空界無際無外。十界依正一
切在中。廣大難思。此空雖大。我之天然不
動眞實本心。非大極大。又能圓裹如上最大
虚空。彼空在我眞心。尚如小片之雲忽點太
清之裏。云何娑婆極樂一切淨穢刹海。而不
在我本然心中耶。然則佛説諸法在心者。實
非在汝胸中妄想縁影心内也。乃在現前一
念本眞之心内也。此眞實心遠離知覺。超諸
聞見。永斷一切生滅増減之相。非始非今。性
本眞如。具含衆妙。乃十界迷悟之本。實不可
得而思議其廣大者。既一切身土皆在汝今
大覺不動眞心之中。與佛同證。則知極樂娑
婆等土雖是實境乃全我心。既全我心。我今
在意。於中捨東取西。厭穢忻淨。惡娑婆求極
樂。乃至憎生愛佛。恣意熾然著相而求。皆不
離我心也。如是而求。不離心故。故彼極樂彌
陀相好現時。即自心顯。自心顯時。即彼佛現。
又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
一體無二。故云惟心淨土本性彌陀。非謂西
方無土無佛。不須求生。但在汝生滅縁影之
中。名爲惟心本性也。又云。求彼佛即求自
心。求自心須求彼佛。義意甚明。云何今時有
等破法散僧。間道遊儒。與泛參禪理者。不
知即境即心求不礙眞之理。反於不二法中。
分内分外。辨境辨心。又教人捨外取内。背境
向心。使憎愛轉多分別更甚。而深違理趣也。
一分其境。便以極樂爲外。教人不必求生。一
分其心。便妄指六塵縁影虚僞妄想爲心。謂
極樂在内。因思此心無質。又謂本無一切因
果善惡修證之法。從是恣意妄渉世縁。教人
不須禮佛。燒香然燈誦經懺願等種種善行。
謂之著相。其上者又使彼縛心不動如頑石
相似壞亂禪法。甚者更令其放曠自如。言殺
盜婬業悉是空華無妨於道。因此邪見墮落
生死。直向阿鼻獄底最下一層而住。罪甚屠
酤。直待此見悔時。彼獄亦隨而壞。方乃得出。
又於身外田屋山河大地所依之境。雖見實
有。不敢説無。亦皆指爲心外之物。打作兩橛。
不能得成片段使心境一如。惟於著衣喫飯
因貪口體之重。不敢叱之爲外。而於天堂地
獄及極樂土等塵刹。雖曾聞名。因不見故。直
説爲無。反言某人某處快樂便是天堂。某人
某處苦楚便是地獄。曾不知彼眞心非幻而
亦實具天堂地獄刹海也。以此教人不必求
生。愚之甚矣。嗚呼汝既不識不生滅眞心含
裹太虚。妄認身内方寸縁影爲心。以賊爲子。
不求於佛。其見卑哉。經云。譬如百千澄清大
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爲全潮窮盡瀛渤。
如來説爲可哀憐者。正此輩也。是以我心實
與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彌陀願力威徳光明
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癡之力作一切佛事。無
時不引導於我。我心亦於彌陀願力大心之
内。修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無一善行而不
具含佛徳。了彼佛徳成我三昧。故知彌陀願
力始於發心終於究竟。無一法而不直趣我
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心亦於無始至今盡
未來際。修一切三昧。無一法而不攝歸佛海
成本來佛。以佛心即我心故。如是依正色心
因果淨穢雖同一心。而實不妨一一自分各
住其位於一心内也。以一心故。雖淨穢不同。
所求不出於眞心。以自分故。雖一心。而必
捨穢取淨也。捨穢取淨。則感應道交。見彼本
性彌陀。了悟一心。則淨穢自分。可悟惟心淨
土。如是而修。譬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
大海即自己也。豈有一行虚棄不成功徳者
哉。今彼三家村裏愚夫愚婦。雖不識理。以信
實有彼土故。於命終時。反得往生。彼畏有陷
空之人。因認縁影爲心。謂無外土故。雖修道
行。還受生死。如是則知。彌陀光明威徳願力
常在世間。化事不息。尚欲攝取逃逝專忘衆
生。況憶念佛者。豈不生也。又彼國土既勝。其
求生者亦必當深心起勝願行。或單稱名號。
專持一呪。及但旋繞禮拜。乃至燒香散華。六
時懺悔。盡撥世縁。一心專注。觀佛形容與白
毫相。心不懈廢。命終定生。更能孝養父母。奉
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
衆戒。不犯威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勸進行
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若得生彼。非止得
生。又能了知如上著實努力念念求生之時。
正是無念無求無生之理。何以故。即精修是
無修。非謂不修是無修也。若果謂一切放下
善惡無著坦蕩無礙爲無修者。又何異斷見
外道。非愚癡而何。豈不聞。古人以色相反爲
無相。以深修乃爲無修。以彼例此。法法皆爾。
可不審之。今念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又況塵
事連環。如鉤鎖不斷。若不能於是事縈心。塵
勞欝結時。及正當得志。歇手不得處。一割割
斷。起願立行。盡力一跳。焉得應念生彼。是故
我今作禮奉勸佛子。皆當一心精進而行也
  此説因吾卿大方李公居士。作勸念佛圖。
請著語於中。故述此云。時洪武乙亥九月
二十日書附
  跋語
淨直向讀雲棲大師法語。便知有淨土法門。
然猶謂淨業與禪正如春蘭秋菊。不妨各擅
其美。未知淨業即是無上深妙禪也。自丁亥
冬。登祖堂禮蕅益大師。聞禪淨不二之談。謂
不惟不可分。亦且無待合。雖慕之。而竊疑之。
今讀此念佛直指。方信蕅師實非臆説。兼信
永明大師四料簡語直不我欺。故力募衆縁。
刻印流通。而衆友亦各歡喜樂助。當知阿彌
陀佛弘誓願力貫徹于人心久矣。刻既成。敬
跋數語以識法喜。辛卯中秋望月。淨業弟子
車淨直書于四蓮居。時年六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