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No. 1974_ 妙叶集 ) in Vol. 47

[First] [Prev]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74

<#0354_1/>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爲寶王者。如摩尼珠。普雨
一切諸三昧寶。如轉輪王。普統一切諸三昧
王。蓋是至圓至頓之法門也。始自華嚴終至
法華。一代時教。無不讃揚此寶王三昧。始
自文殊普賢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薩聖祖。
無不修證弘通此寶王三昧。而世之昧者。猶
以爲自性彌陀非即樂邦教主。惟心淨土不
在十萬億西。妄認六塵縁影爲自心相。全不
知十方法界一一無非即心自性也。可不哀
哉。元末明初。鄞江有大善知識。厥名妙叶。
深憫邪見。述爲念佛直指二十二篇。世久失
傳。故雲棲老人毎欲見之。而不可得。神廟年
間。古呉萬融禪伯偶于亂書中得此遺帙。與
唐飛錫法師所撰寶王論同爲一編。皆雲棲
老人所未見也。韓朝集居士。先刻寶王論板
置于雲棲。予續刻此直指板留于佛日。客歳
幻寓長于。有車&MT04122;蕃居士。秉受歸戒。聽講唯
識心要及南岳大乘止觀。遂專心修淨土行。
今夏禁足九旬。執持名號。因念今時狂妄之
徒薄視念佛法門。以大悲心手輯古今淨土
法語一册。名曰念佛須知。分爲信解發願修
行證驗四門。蓋信願行三乃生西之要筏。而
證驗則擧果以勸因也。節録甫成。適予應祖
堂請。重到長于。遂虚心乞予讐較可否。予曰。
居士之志則善矣。但淨土法語從古迄今充
楹積棟。曷擇其簡切精到者而流通之。不尤
易取信乎。以予觀居士命名立科之旨。則叶
師直指最爲相似。何以言之。彼第一極樂依
正。第二斥妄顯眞。第三訶謬解。乃至第八
示折攝。皆居士所謂信解門也。第九勸修。即
居士所謂發願門也。第十勸戒殺。乃至第十
八羅顯衆義。皆居士所謂修行門也。第十
九一願四義謂戒解行向。是重申以願攝信
行也。戒亦是行。解即是信。向仍是願。一
願便具四義。四義乃滿一願。明信願行本
非條別。願居於中而統前後。厥義彰矣。第
二十示滅罪義。第二十一示列祖行。皆居
士所謂證驗門也。第二十二正示廻向普勸
往生。例同經論有流通分。從始至終。雅合
居士之旨若此。居士何不捨己從人樂取於
人以爲善乎。於是居士踴躍歡喜再拜稽首。
而謝曰。某乃知妙叶大師先得我心之所同
然。又能發我之所未發也。今得奉此遺編。
誓當刊布流通。用薦先人早生淨土。又願普
與法界有情。決定信入此門。永不退轉。請
更序厥縁。以爲同志者告。噫如車居士。亦可
謂勇於自利利他者矣。讀是書者。愼勿負此
苦心也哉
  庚寅冬十有一月之吉古呉蕅益道人智旭
識於祖堂幽栖寺之大悲壇右






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蕅益道人智旭著 
夫念佛三昧名爲如來勝異方便。凡聖均收。
利鈍悉被。以一念頓歸佛海。可謂至圓至頓
第一了義者也。而世之迷義徇名者。見有五
逆衆惡十念往生之説。反以爲專攝凡劣但
化鈍根。可謂昧佛妙旨。謗讟深經矣。予因
慨。末世行人多疑多障。難悟難開。于此深妙
法門。非著事而忘理。必執理而撥事。著事者
猶堪作下品生因。執理者竟淪于惡取空見。
蓋至此而直指之道翻成斷滅深坑。非藉金
錍。誰扶翳膜。爰有妙叶導師。法紹宗乘。教興
蓮社。應永明角虎之記。暢寶王三昧之談。境
觀並彰。纖疑悉破。闡惟心之致。依正宛然。示
自性之源。感應不忒。俾達者以理融事。而理
非事外。愚者亦因事入理。而事挾理功。誠除
惑之前茅。生西之左券也。顧二百餘年。幾成
廢典。流通機塞。蓮大師尚欲見而未能。而願
力不磨。韓居士乃從萬融禪師處遘得之。予
既獲借讀。如飫醍醐。悲劫濁之方殷。喜津
梁之有在。急謀付梓以廣厥傳。普願見聞隨
喜。種樂土之圓因。讀誦思惟。證寶王之法印。
轉相曉悟。共脱沈淪。庶不負此希有良縁也

  右序編録乎淨信堂初集今鈔出冠于篇首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總目
  卷上
  極樂依正第一
斥妄顯眞第二
訶謬解第三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闢斷空邪説第六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勸修第九
  卷下
  勸戒殺第十
勸持衆戒第十一
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正行第十三
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三昧儀式第十五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十大礙行第十七
羅顯衆義第十八
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正示廻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附眞妄心勝劣圖説
附破妄念佛説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
 四明鄞江沙門妙叶集 
念佛三昧稱爲寶王者。蓋於一切三昧之中
最上三昧者也。首獨唱於廬山。後遍流於天
下。歴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於世。證驗良
多。自昔至今富於編簡。若禪若教無不尊崇。
是聖是凡悉皆景仰。但末代淺根因藥致病。
極樂淨土不求之於西方。而求之於分別
縁影。多流此見。内懷痛傷。嗟彼唐喪其功。雖
修無感。乃以淨土諸經及各宗疏鈔。採其奧
旨述以成編。雖其言之不文。莫敢裁於胸臆。
自爲警省敢聞於人。故以寶王三昧念佛直
指定其名焉
  極樂依正第一
原夫無上正遍知覺聖主世尊普應機宜。從
兜率宮降神於世。故四十年中説法三百餘
會。皆令群有同證眞常。乃至末後靈山會上
方説法華。俾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出
世本懷於茲暢矣。然出世度生之道非但釋
迦。三世如來莫不咸爾。而於釋迦一代施化
法門之中。求其所以機宜相感生佛縁深至
簡至易而功高徑捷者。無越求生淨土一法
門也蓋念佛法門。首因法藏比丘於無量劫
前爲大國王。聞世自在王佛説法。遂棄國出
家而成比丘。其佛復爲廣説二百一十億佛
刹莊嚴人天善惡麁妙不同等事。法藏聞已。
即於佛前發四十八種大願。願成佛時。國中
無有三途三毒八苦八難九惱十纒等一切障
礙。生我國者皆住正定。得忍悟心解脱勝智
之人。乃至十念得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其時大地震動。天雨妙花。空樂自鳴。佛與其
記。今已得果。成佛十劫。因昔願勝。功徳神通
光明力無畏等超過十方。佛號阿彌陀。其阿
彌陀佛所居之國。從是娑婆世界直西過十
萬億國土。名曰極樂。或曰安樂。今見在彼。以
昔大願及神通力。而爲説法攝取十方世界
念佛衆生。衆生生者得不退轉。刹那尚莫勝
數。何況歴劫度脱。其生彼者有何限極。微塵
恒沙所不能兪。其佛國土莊嚴勝妙超過十
方。有諸寶池。隨其大小皆七寶成。或有大池。
其量盈廣。正住其中。底布金沙。邊鋪階道。其
池之上復有樓閣。千層萬疊廣博妙好。光明
赫奕不可具説。其池之内八功徳水香美清
徹盈溢充滿。爲十四支。於諸無量莊嚴具中。
尋流上下。出聲演説無量法門。是妙水中復
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水注葉間四
色四光。三輩九品行列次第。香潔微妙映蔽
其國。寶地平正願力所成。於其地上復有七
重欄楯七重行樹。寶幢臺榭旛蓋珠纓各各
無量殊特妙好。周廻間列莊嚴其國。又於虚
空。甫諸天衣天香天花天繒天樂。各各無量。
繽紛散漫遍虚空界。如是無量諸莊嚴具。皆
金銀瑠璃硨磲碼瑙毘楞伽甄叔迦等金剛摩
尼如意珠王不可思議衆寶所成。是衆寶内
各放無量百千萬億寶色光王。互相輝映。一
一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光交羅不相障礙。
極虚空際不可窮盡。如是無量一一光明一
一莊嚴。與虚空中天樂香花珍禽鈴網其聲
雅正。宮商清徹。鏗鏘應節。流出無量無邊
微妙之音。其音遍滿。不間不斷。悉能演説苦
空無我諸波羅蜜。歎菩提道讃佛法僧。或説
念處正勤根力覺道。諸菩薩行。諦縁願度。力
無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不可
思議無量法門。其所説法。三世十方依正色
心融通無礙。及勸精進。如佛音聲等無有異。
其國衆生聞是法已。悉皆念念隨其所樂。速
能證入三乘勝行一切道品無量解脱。如從
佛聞。得無差別。縱是凡夫。聞此法故自然精
進。尚無一念疲倦之心。云何更有退轉。又彼
國土純一男子無有女人。蓮華化生不處胎
胞。妙服美味能成法喜。從其所欲。悉隨念
至。無寒暑晝夜。無生老病死。無土石諸山。無
三途惡道。往來虚空。經行樹下。欲作佛事示
現神通。悉從心念。又復壽命無極。如是種種
快樂無極。故名極樂。況復彌陀世尊功徳光
明威神相好各八萬四千。如紫金山。處大蓮
華師子之座。莊嚴赫奕超過虚空。大海彌盧
所不能及。眉間白毫功徳増勝。如日舒光衆
明悉絶。光中化佛菩薩聲聞各放光明。遠照
塵刹攝受衆生。彼二大士亦復如是。文殊師
利普賢大行諸大菩薩皆住彼國。一生補處
其數甚多。諸上善人倶會一處。悉爲良友。以
佛爲師。親近慈容。聞第一義。頓超三界即
證無生。十地高超二覺圓滿。況能於念念中
供養十方三寶。成就一切法門。遊戲神通淨
佛國土。乃至入於三途六道。舒光破暗救苦
衆生。或復塵刹分身。隨機化導。應病與藥。如
佛弘慈。於念念中。圓滿普賢所有行願。具文
殊智。有大勢力。如觀世音。同證菩提。同佛所
住。則一切衆生性雖昏昧。得聞此説。誰不歡
喜而生信樂。然彼妙土及莊嚴事。雖具我心。
若非彌陀如來於過去世爲度衆生行菩薩道
不可稱計。焉得成就。當知彼佛行願無邊莊
嚴無盡。是故如來居彼國土。大願圓滿寶土
斯成。依正莊嚴悉皆具足。如是莊嚴依正境
界。假使各十方面百恒河沙微塵刹數菩薩
聲聞。以大辨才如實稱揚。盡未來時。不可窮
極。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説。至心信樂欲
生彼國者。應如佛教。圓發三心。具足衆戒。不
犯威儀。然後直心正向。觀彼國土一切依正
無量莊嚴勝妙境界。及彼如來八萬相好功
徳光明清淨之身。或復隨取一相一境乃至
如來眉間白毫相光。遠離虚妄或一念至十
念。或一日至七日。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
往生。其有直信有彼國土有彼如來願力威
神。不生疑惑。但能一心不亂執持名號者。不
出所期亦得生彼。何待色身報滿然後得生。
當知阿彌陀佛接引衆生。令離苦海過彼慈
親。於先劫中已立大誓。無苦不忍。無行不
臻。無願不立。無法不説。爲度我故方便百千。
今正是時。目睛不瞬。垂臂待我。已歴十劫。念
念不捨。甚於剖心。乃至其心激切。入生死中。
遍歴三道。地獄猛火不辭勞倦。我若廻心向
佛。如子戀母。正慰所懷。則不逾當念便得
往生。何必更經十念之頃。然後得生
  斥妄顯眞第二
行人欲生彼國出離生死。先當深識求生彼
土眞妄之心。且謂如是極樂世界爲是在境。
爲是在心。若在於心。但有虚想。無土可生。若
在於境。雖有生處。又復失心。若謂心境二
倶求生。則我身心是一。寧生兩處。若謂心境
是一一心求生。則自今心境宛爾。難説是一。
又極樂娑婆淨穢不同。況是世尊垂教。勅令
捨穢求淨。一義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謂處
處皆是西方極樂。或謂心淨則是極樂。或云
極樂不離這個。若作此解。皆名邪見。而余因
不得以默矣。彼若謂極樂在心。即便妄認此
心住在我今身中。既在身中。但名求心。何名
求生。豈我世尊不知極樂在心。而説在西方
十萬億國土之外耶。又豈不能指説内心。而
但能説外境耶。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現在説法。實境宛然。此是聖人誠言。焉敢
不信。而不知此縁影心外之極樂正即是我
眞心。我此眞心如彼大海不増不減。而汝妄
謂爲境。汝謂極樂在縁影心。此縁影心如海
一漚。生滅全妄。而汝妄謂爲心。汝若固執妄
見。不信外有極樂。信在汝縁影心内者。汝縁
影心無體。不可以心求生於心。而不知彼極
樂雖在西方。西方即我眞心。眞心無性。即彼
名體以顯我心。名體本空。亦即我心而示其
相。心境一體生佛同源。求彼佛。即求自心。非
外求也。究自心。須求彼佛。豈他惑哉。如是則
取捨忻厭。熾然着相。任我所求。豈復外心。心
能具故。則知此心圓裹一切依正境界。乃至
色心淨穢。生佛因果。三世十方諸法。含攝無
外。同一受用。求一外相。了不可得。雖無外
相。不分而分。淨穢宛爾。故當如是而求。豈可
求之於妄心也。如是願求。佛所印可。與彼世
之不識本心。愚癡無智。不求西方極樂之佛。
但向自己肉團縁影妄心中求。謂是唯心淨
土本性彌陀者。實遼遠矣。然彼極樂國土非
依縁影妄心。又彼彌陀色身非在衆生陰體。
若向我今四大縁影身心中。求本性自己之
佛。不求西方極樂之佛。則妄心生滅。佛亦生
滅。佛生滅故。三昧不成。縱求有得。但成生滅
之佛。還生生滅之土。不成正行。經云。以輪廻
心。生輪廻見。彼圓覺性亦同輪轉。即此義也。
若欲離諸妄見直生彼者。但求西方十萬億
國土外極樂彌陀之佛。以稱性妙觀。如實觀
之。使彼如來本覺相好於彼顯現。合我衆生
始覺眞心。於此發明。始本相冥。生佛互感。三
昧乃成。正行斯立。不生滅土始可生也。故知
此心遍一切處。尚不聞於地獄。何止極樂。但
地獄苦處今順性而求離。極樂九品今順性
而求生。但依修多羅教。順佛法音。求離苦得
樂從凡入聖。實不出吾之心性。故名惟心淨
土本性彌陀。非謂從妄心中求。妄心無體。焉
得名爲惟心本性之佛耶。彼向自己縁影妄
心中求者。以色身及山河大地十方刹海爲
外境也。此向自己不動眞心中求者。即十方
刹海大地山河爲内心也。若知十方刹海即
内心。則打成一片。故我任意於中捨穢取淨。
厭東忻西。不出自心。以實有彼大願果佛能
接引故。故求無不得。若謂十方刹海爲外境。
則打作兩橛。故纔動念即乖法體。即失其用。
不得自心。以但有此性具因佛無力用故。故
雖求無得。又妄心但是虚妄縁影。惑爲色身
之内。無土可生。眞心舍育一切塵刹。本具
極樂依正。求之必生。妄心捨外趣内。眞心即
外爲内。内無外故。外求有相果佛。即求自心。
内非實故。内求無體縁影。不見自心。妄心心
境宛然。眞心即心即境。妄心生滅無據。眞心
不動不搖。妄心在因無果。始終生滅。眞心
因果一致。性修交徹。故知從眞心妄心求者。
其別若是。論時則何啻日劫相倍。論處則何
但天地懸殊。論體眞則圓裹十虚。妄則居於
身内。論用眞則横截娑婆。直出生死。妄則煮
砂爲飯。經劫難成。是故行人發菩提心求生
淨土。豈可但求自己縁影妄心。不求西方極
樂眞佛。良可痛傷。譬如欲西而面東。欲升而
抱石。從水求火。從火覓水。奚可得焉。嗟今之
人不識眞心遍一切處。即色顯體。而妄認縁
塵影事。謂是本性。謬之甚矣。譬如有人。認賊
爲子。其家財寶必被消滅。分別影事妄認爲
心。亦復如是。若或識子是賊。賊不爲害。知意
是妄。妄亦奚傷。但不可認彼爲是極樂依正
也。四明法智大師所以有指妄即眞之説。觀
佛觀心之談。終不撥於極樂依正實境。奈何
後世邪見蜂起。魔侶熾然。破滅佛法。斷佛
種性。妄計極樂妙土在我縁影心中。而不肯
西求。可勝顛倒。彼閭巷之人未聞正説。以此
邪見密相傳授。疑誤人者雖不逃於地獄苦
報。尚有可恕。而我出家四衆圓頂方服者同
此見解。尤可傷憫。倘若眞爲生死。則必以
此説爲是。若有障重之人。於此法門不能隨
順者。則當更審縁影妄心境界云何。此虚妄
心既無有體。但隨我生滅。遂即妄説爲我。妄
認我故。便謂此心住在我今色身之内。謂此
色身住於今之世界。謂此世界還住今之虚
空之中。此虚空性廣大難量。遍舍塵刹。如是
則空大界小。心劣於身。一念轉微。不可擧示。
豈可以至微至末一念無體之妄心。而於此
求極樂依正之妙境乎。不可求而求。豈不甚
惑。既了此義。則知如是空性無邊。雖不可
量。元不出我大覺清淨心中。如彼片雲點太
清裏。況諸世界在虚空耶。況此色身在世界
耶。況此妄心在色身耶。故知妄微身著。界大
空圓。從纖至洪。不出我今本心之内。故知我
心如空。彼空如塵。我心廣大無涯無底。圓裹
十方三世一切虚空微塵刹土一切衆生色身
妄念。欲求一法在於心外。了不可得。何特西
方極樂非心外耶。造次顛沛尚不可離。況淨
行莊嚴要期西邁。透脱生死。豈求外耶。經
云。認悟中迷。晦昧爲空。空晦暗中。結暗爲
色。色雜妄想。想相爲身。聚縁内搖。趣外奔
逸。昏擾擾相以爲心性。一迷爲心。決定惑爲
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
是妙明眞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
唯認一浮漚體。目爲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
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又云。妙覺
明心遍十方界。舍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
嚴妙覺王刹。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猶如
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虚空耶。以是義
觀。既十方空刹依正色心是我本有。我今決
志求生本有之土。求見本有之佛。有何不可
而謂外求。我既願求。心能感故。彼佛爲我顯
現之時。即我自家底本有心佛顯現。心佛眞
實。何有外來。既無外來。彼佛顯時。即我心
顯。我心顯時。即彼佛顯。我心即是彼佛之心。
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體無二。性本圓融。何
可捨彼西方極樂内心之佛。而妄計別有惟
心佛也。或曰。雖妄心。豈不亦具依正之法。何
必使人求乎外境。答曰。妄心設具一切依正
之法。豈不亦具西方極樂。若知西方極樂一
如娑婆之實境可求。可説心具。若謂此心即
是心外更無實境。此則但是妄心虚想。有何
實焉。而謂心具。又即境之心名眞心。離境之
心名妄心。故知眞妄雖同。即離爲異。即得離
失。即是離非。其旨明矣。又如法師少康。因念
佛故。稱佛名時。佛從口出。状若連珠。亦存其
相。使其衆會皆得見也。佛既有相。土焉不
實更有一等。謂於事則有。於理則無。或云。
處處皆是淨土。傷哉此輩。深惑難祛。又禪宗
南陽國師。爲禪客擧無情説法之話。雖不專
言淨土旨趣。亦痛末世向縁影求佛者多。故
此説中不得不備
  呵謬解第三
念佛三昧名三昧王。境界甚深卒難究竟。古
今師授互有不同。至於天台其説大備。慈恩
賢首各引其長。企仰禪宗亦極明顯。但後學
淺陋莫得指歸。尚未升堂。焉能入室。尋門未
得。異見多途。遂將禪宗六祖大師壇經説淨
土處。暗地搏量隨語生解。便謂本無淨土。不
必求生。而不知我大師非但所説隨機。實乃
義符經旨。縱隨其語但言淨土不必生。亦不
説無淨土。淨土既有。生理昭然。何故初機
執指爲月。若依大師所云。迷人念佛求生於
彼。悟人自淨其心。又云。東方人但心淨即無
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
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
愚不了。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
處一般。又言淨土遠近但隨衆生善根不同。
而佛土焉有遠近之異。是謂不必求生也。然
要衆生永斷十惡八邪。具修十善八正。又令
妙識心地性王不離此身。但迷悟有異。若悟
則能行慈悲喜捨。能淨平直等善。即是觀音
勢至釋迦彌陀。若迷則分別人我。邪心虚妄
塵勞之殊。即是須彌海水之境。龍鬼地獄之
黨。今詳大師旨意。但能心淨則隨處皆淨。實
與維摩會上佛。足按地變穢爲淨。其諸大衆
各各自見坐寶蓮華。義實無二。則經所謂隨
其心淨即佛土淨。其説明矣。大師之辯豈不
稱可佛心深符經旨。但聖人説法遮表不同。
其有位未至於此者。不可引彼遮詮而自誑
也。況一大藏教或説遮詮一切皆非。何必求
生。或説表詮。一切皆是。必當求生。此二法説
同出佛口。義無有殊。豈可偏執遮詮之説。頓
棄表詮求生之義耶。若果直謂於土不必捨
穢取淨而但淨其心者。則大師亦當謂人但
淨心而已。不必令人斷諸惡業而修善行也。
今既令人斷惡行善。則必於土捨穢取淨。其
義益明。故佛説遮詮之時。正欲顯於表詮令
求生。説表詮時。正是依於遮詮知無生。故
知曹溪令人因心先淨則報境自淨。不令求
生遮詮也。盧山令人佛報境淨則因心自淨。
教必求生表詮也。然佛祖説法因果不二。非
前非後。二義未甞相離。雖使人所入不同。而
法體本一。奈何今人纔聞遮詮之説謂是。便
謂表詮之談爲非。自生退障。良可憫傷。不
知大師作此遮詮不必求生之説。正是顯於
表詮令求生淨土故也。又如釋尊一代聖教
諸部歴談。無非一味。而於顯説法中。定多讃
顯説。於密説義中。必特稱密説。各宗當部而
置別談。然佛豈無別談妙於此者。蓋欲應機
使衆會受持。得以一志無猶豫也今像季中
扶宗樹教。豈無抑揚之時。六祖既欲弘一行
三昧。理宜杜絶諸乘。盧山特欲闡念佛三昧。
使之横超直截。正當圓攝群機。後學豈可妄
生二見。宜詳審之。又謂東方西方之人心淨
無罪不淨有愆者。正謂東方惡境麁強。佛已
滅度。不能心淨。如俗在家。火宅萬煎。縱修亦
失。譬如小石入水即沈。故必求生西方。彌陀
聖衆現在。境勝行深。逃子既囘。佛親誨益。如
出家在寺。善縁具足決不退轉故。生彼國心
淨無愆。如彼大石乘船入水不沈故也。又東
方西方理本一體。彼佛國土非但境勝。其佛
現在能除愆罪。心必清淨聖地可階。故必遠
勝娑婆。須求生也。若是根勝如曹溪會中者。
尚能入生死大海。尋聲救苦教化衆生。何必
求生。其或道力未充。妄効先覺。自不求生。教
人亦不求生。譬如救溺。無船彼此倶溺。可奈
何哉。又我大師實弘禪宗之六祖。所説豈非
闡揚少室之禪。乃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
用修禪。若依此語。則謂不必持戒修禪矣。而
不知心若平則我待物無不乎。物我既乎。豈
可殺他自養。盜彼自利。分男女相而行非行。
語不眞實。而更飮酒使醒醉異時。心平既無
此犯戒之相。則一切戒皆在其中。豈可全不
持戒與劫殺人等而云心平。是知作此心平
何勞持戒之語。正是顯於大戒也。禪字乃是
梵語。此翻靜慮。或翻正定。或翻一行三昧。豈
有行直之人其心慮而不靜。其住定而不正。
其行有不一者。是知何用修禪之語。正是顯
於深禪也。大師行超天人之表。道隆像季之
間。恐後學著法泥跡。於戒體中。説何勞持
戒之語。於禪境中。説何用修禪之言。例此則
知。亦於必當求生淨土法中。而説不必求生
之語也。後學猶轉泥跡。謂實不必求生。愚之
甚也。蓋大師所説反勸也。諸祖所談順讃也。
非順則無以啓進修之路。非反則不顯圓頓
之修。反勸順讃。悉應當時之機。無有實法。
如云逢佛殺佛。豈眞殺佛乎。若殺佛之語是
實。則文殊仗劍。亦是眞殺佛乎。苟隨古人之
語。不求古人之心。謂實不必求生者。正所謂
醍醐上味爲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矣。
是故大師稱彼三諦圓妙之理。於有生中説
無生。於無證中説修證。二邊叵得。中道不存。
合教乘圓頓法門。坦然明白。如掲日月於昏
衢。無不蒙照。而謂禪宗於念佛三昧淨土旨
趣有所未盡。可乎。若夫河西綽公。長安善導。
信源禪師。智覺慈覺。豈非繼其後者。皆能
遠禀遺音。力弘斯道。道珍。懷玉。行業厥彰。
圓照諸師其驗益著。況今禪林爲病僧念誦。
及荼毘十念稱佛名號。俾其往生事載典章。
餘風尚在。更奚惑焉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夫念佛三昧者。實使群生超三界生極樂之
徑路也。始自鷲嶺敷宜。次羨廬山繼軌。十
方稱讃諸祖傳持。自昔至今。有自來矣。但其
説或不能一。致後學不得其歸。獨天台三觀
法門理冠群經。超乎衆説。禀教得旨。其益難
思。故後學不可不以此爲舟航也。夫三觀者。
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來恢揚。至於
智者妙悟。所謂空則一切皆空。假則一切皆
假。中則一切皆中。倶破倶立。倶非破立。圓融
絶待。難議難思。統諸部之玄門。廓生佛之境
智。極萬法之源底。顯淨土之圓修。念佛三昧
非此法門。則有所未盡也。四明大師發揚妙
旨。以論後學。今悉用其語。求生淨土。雖不外
乎世間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圓妙三
觀法門。釋彼十六觀經奧旨。使人開解起行。
何由必生。十六觀者。初觀落日。所以先標
送想向彼佛也。初心行人雖了根塵皆是法
界。而心想羸劣。勝境難現。是故如來設異方
便。即以落日爲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圓人
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
日之心。縁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
斯乃以法界心。縁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
界。豈不即空假中。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
日劫者。以根境空寂。則心日無礙。以縁起假
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體顯
現。日觀既成。則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
一而三。不可思議。日觀既爾。餘觀例爾。應知
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觀。以爲想相之
法。次觀清水。復想成氷。良以彼土琉璃爲地。
此地難想。且令想氷。氷想若成。寶地可見。如
上且以所見落日及氷。以爲方便。次觀地觀
樹觀池。及以總觀樓地池等。已上六觀皆所
以觀彼土之依報也。至於觀華座者。爲三聖
之親依。觀寶像者。類三聖之眞體。欲觀於
佛。先觀於座。眞佛難觀。要先觀像。乃至普觀
往生。雜觀佛菩薩等七觀。皆所以觀彼土之
正報也。後三觀者。明三輩九品之人自此而
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今亦
觀者。爲令行人識別三品優劣。捨於中下而
修習上品往生故也。然諸觀皆用經所示相。
憶持在心。爲所觀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託
境想成。發明心目。又經題云佛説觀無量壽
佛經者。佛是所觀勝境。擧正報以收依果。述
化主以包徒衆。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則當但
觀彼佛也。欲觀彼佛者。則當先觀彼佛如虚
空量。端嚴微妙廣大色身。一一身分八萬四
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
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
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縁覺
僧衆。一一微妙廣大。不可具説。但當憶想
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諸佛。以見諸
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
無縁慈攝諸衆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
佛前。得無生忍。又云。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
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
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
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
佛現前授記。是爲遍觀一切色身相。故知十
六妙觀以觀佛爲要。八萬相好都想難成。故
令但觀眉間毫相如五須彌。此想若成。八萬
皆現。此爲要門也。若修前諸觀。心得流利。觀
已宏深。則可稱彼毫量而觀。使八萬相好自
然皆現。疏中令觀劣應毫相。乃爲未修前諸
觀者。及爲雖修觀未成者。故於佛身別示初
心可觀之相。爲三昧門也。又慈雲法師但令
直想阿彌陀佛丈六金躯坐於華上。專繋眉
間白毫一相。其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外
有八稜。中表倶空。右旋宛轉在眉中間。瑩
淨明徹不可具説。顯映金顏。分齊分明。作此
想時。停心注想堅固勿移。此想若成。則三昧
現前矣。是故觀佛三昧經云。若人至心繋念。
端坐觀念色身。當知心如佛心。與佛無異。雖
在塵勞。不爲諸塵之所覆蔽。作是觀者。是眞
念佛。是知觀佛功徳。其事如是。又彼世尊相
好光明微妙廣大。衆生狹劣想念難成。佛令
於眞身觀前先令想像。佛必坐座。又先觀座。
座觀若成。則當想像。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
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
當一心繋念諦觀彼佛。夫法界身者報佛法
性之身也。滿足始覺名爲報佛。究顯本覺名
法性身。始本相冥能起應用。然非衆生能感。
則諸佛亦豈能應。能感如水。能應如日。是
故始覺合本。猶白月昇天。應入淨想。如影現
百川。有感有應。此二道交。是爲入衆生心想
之義也。又法界身者即佛身也。無所不遍故。
以法界爲體。若能得此觀佛三昧。則觀解心
契入佛體。佛體入觀解心。斯乃始覺解於本
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有解有入。此二相應。
是爲入衆生心想中也。當知今之心觀非直
於陰心觀本性佛。乃託他佛以顯本性。是故
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心全是本覺。故
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惟心觀立。二義
相成。是今觀法。又經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
佛者。所以示今觀佛。當明修性不二之旨。言
作佛者。此有二義。一者淨心能感他方應佛。
謂諸佛法身本無色相。由衆生淨心依於業
識熏佛法身故。能見佛勝應色相。二者三昧
能成自己果佛。謂衆生以淨心想。成就觀佛
三昧。故能使自己終成作佛。此之二義。初作
他佛。次作己佛。當知果佛從證。非是自然。即
是而作。全性成修。顯非性徳自然是佛也。言
是佛者亦有二義。一者心即應佛。前言性本
無相心感故有。則心佛有無條然永異。今泯
此見。故則衆生之心全是應佛。以離此心外
更無佛故。二者心即果佛。既心是果佛。故知
無有成佛之因。以衆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
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此之二義。初是應
佛。次是果佛。當知果佛本具。非從縁成則作
而是。全修成性。顯非修徳因縁成佛也。若以
作是顯於三觀。則空破假立。皆名爲作。二
邊之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爲是。中道之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倶破倶立。全作而是。則三
諦倶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則能破三惑
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
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
即徳。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義
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之三觀。爲十六觀之總
體。一經之妙宗也。文出此中。義遍初後。是故
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或曰。何不依經所
説惟以事想直生淨土。乃顯慧觀之門。使初
心難入耶。答曰。觀慧事想乃至人中微善。但
得一心。皆可生於淨土。但麁妙之不同耳。麁
則惟彼事想。妙則專乎心觀。疏云。良以圓解
全異小乘。小昧惟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
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
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爲縁。熏乎心
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
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
日觀佛。其旨明矣。又應了知。法界圓融不思
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擧體作生作佛作
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一極微。無非
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擧
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
物不具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
是故今家立於惟色惟香等義。又云。毘盧遮
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衆生
性徳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
覺之體。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
性徳。故四三昧通名念佛。若此觀門託彼安
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眞佛體。
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無
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
名爲大乘觀也。又仁王般若經云。佛問波斯
匿王。汝以何相而觀如來。王言。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無前際中際後際。不住三際。不離
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
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
界。乃至非見聞覺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
眞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觀如來身。佛言。應如
是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此義益明矣。又
云。若其然者。何不直觀彼土眞身之妙。而
又此經教人先修像觀耶。答。娑婆教主稱讃
樂邦。務引衆生出離五濁。教觀彼佛六十萬
億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華上寶像
者。開示方便使觀麁見妙也。繼之以丈六八
尺之像者。隨順下凡使觀小見大也。蓋麁妙
異想。悉從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
迹。能觀之性初無差別。所觀之境寧可度量。
是故圓頓之談一音普被。開示其次第而非
漸。隨順其根器而非偏。並啓觀門全彰實相。
像教之源豈不在茲。此是念佛三昧單提直
截之旨。始終不二之談。大乘圓頓之道。如日
月普照天下後世。使知眞妄之心即一而不
同。而理有所詣也。可謂不離日用。解行觀慧
悉皆具足。學者可不盡其心哉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夫觀慧三昧者。當以斯觀慧之旨。觀彼極樂
依正。使此心純熟。心境理一。而直生於彼
土也。道場正觀者。以彼雖達觀慧之旨。而六
根所對尚留塵境。或有退轉故。於道場聖像
乃至莊嚴供具。即與極樂依正一體而觀。行
人雖未離娑婆。以此心觀一故。如已生淨土
矣。於命終時。莫不感應。且如行人懺悔行事
清淨道場莊嚴供事。至於一香一華。豈不即
彼三諦之理。若不以此諦理。事事之中正念
觀察。使勝行有歸。則於大乘圓頓之道。不能
開顯。如彼佛土。有無量一一莊嚴之具。皆從
彼佛初修菩薩行時。因行所感。因行既立。果
土現前。故莊嚴具勝妙無盡。我今觀果知因。
則知三昧道場一一莊嚴與彼極樂因果無
二。豈不亦各各成大三昧。顯諸法門圓融微
妙。如極樂土等無差別。亦自即彼嚴具爲妙
身相。身相供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正互
融顯法界理。如諸佛土不可思議。豈可視爲
土木所成境耶。故知或境或心或身或土。同
一受用自在無礙。經云。以波羅蜜所生一切
寶蓋。於一切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
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
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
香。周遍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寶衆妙
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
夢歡喜心所生一切佛所住處寶宮殿。無著
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等。以是觀之。則知
極樂依正之境乃是彌陀如來因行所成。今
感其果。我此道場既是生淨土因。勝劣雖有
不同如海如渧。而其氣分豈不與同體耶。因
是義故。則道場中六根所對香華燈燭勝旛
寶蓋一切供具。乃至衣服臥具飮食醫藥諸
受用具。一色一香及一微塵。無非三昧。無
非法門。皆能使人發乎妙解悟心證聖。雖未
聞音。亦能表現念佛三昧諸大法門。亦即一
切生佛之身境智無礙。亦能與我同行。爲眞
法侶。行人敢輕視之。使不發妙悟倶生彼國。
可乎。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縁。智慧了境同三
昧。義亦若是。能作此觀。則根境一致。何但我
之三業爲能修也。又如地獄苦具刀杖劍火。
以彼先造惡因所使。皆能搖動爲蛇爲狗爲
蟲爲鳥。穿骨入體。作諸苦事。況道場中
諸莊嚴具。而不依正同源皆解脱法。與我共
成三昧者乎。又道場莊嚴形皆異物。尚能使
人發乎妙解。況今所奉尊像。恭敬供養。盡心
竭志。如父如母。豈不能令我解脱速生安養。
且如一佛二菩薩像置道場中。爲的對懺悔
之主。餘像是伴。總名爲正。諸莊嚴具悉名爲
依。是則主伴依正。與彼極樂依正。雖麁妙不
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願力。同佛眞身。扣
之則靈。求之則應。有何差別。既無差別。則於
此像豈可但作土木膠漆金彩所成之見。而
不作西方極樂大願相好眞身之佛觀耶。若
於像中不見眞身。則其心不一。三昧難成。妙
悟不深。失之甚矣。蓋今所見之像。與彼眞身
實無二致。但以彼佛大慈普遍。於無二身。隨
機應現。示眞示化。或示形像。而我亦眼障尚
深。於一法中。所見自異。於佛眞身。而謂像
耳。則知此像豈實像哉。譬如觀經三輩九品
接引之佛。隨其品位。所遣從勝至劣。各各不
同。故知我所見像。實亦當我所見。豈佛慈
不普。而示我以像哉。雖然見有不同。皆即彌
陀一體。又如經説懺彼眼障漸薄。見佛座已。
先見一佛二佛。障又薄時。漸漸見佛遍虚空
界。以彼例此。若我懺願求生之心與理相應。
先見佛像及化。後能見佛眞身。又如華嚴會
上。佛體本一。大菩薩衆見佛是廣大無量天
冠莊嚴舍那之身。三乘見佛是王宮降生老
比丘身。我等凡夫故。應見佛是土木所成之
身。不爾。云何普賢觀經但懺眼罪而得見佛。
是知佛本一體。或眞或像。實見者自異耳。又
昔有人。刻木爲母。母身本木。人有借覓於母。
或與或悋。木母亦能形喜慍色與眞母同。彼
世間孝意所感。尚能若是。況我無量大願神
通之佛即眞寶像。不及木母者乎。況古今造
像徴驗不一。或放光明。或示瑞應。乃至身生
舍利。水溺火焚不壞者。載之傳記。不可具
陳。則我道場像主即是彌陀如來眞實色身。
而我障故。謂是像耳。縱彼直謂是像。亦能入
前像觀。從像見眞。豈不顯同體之妙。經云。佛
清淨身遍一切處。又云。一切諸法無非佛法。
何特此像而非佛乎。或問。離一切相。即名爲
佛。佛身尚非。何況此像與佛同耶。答。若於相
非佛。何止於像。離舍那報身。亦非是佛。若一
切非佛。即一切是佛。何非佛耶。若知此義。則
悟我今所奉尊像不離願海。具大神方。能攝
能受。所有一切方無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
悲常樂我淨相好光明。與彌陀全身等無差
別。而我於中懺悔行事。當如乞人得近帝王。
常懷慚戰。畏愛兼抱。渇仰攝受。冀求出離。況
復歴劫難過。今既遭逢。豈可輕易使勝行不
進自作障難耶。又念彼佛。哀憫我故。垂示像
身。受我懺悔。既受我懺。則一切重罪定得消
滅。必生淨土。於是心得歡喜。忽如天廓地
清。獲得法眼。彼極樂國可如目覩。故知眞像
一致之説非不甚深。學者宜盡其誠。莫作異

  闢斷空邪説第六
釋迦如來一代聖教。一本於善惡果報因縁
諸法。爲始終不易之正教也。雖有百非超脱
之句。豈必離乎因縁法哉。奈何今時有一等
斷人善根極惡闡提之輩。不識佛祖爲人破
執除疑解粘去縛之談。隨他脚後跟轉。妄謂
除此心外諸行皆空。無佛無法。非善非惡。錯
認妄識是眞。謂此心外無法可得。遂即撥無
因果排斥罪福。言一切菩薩諸佛形像秖是
個金銀銅鐵土塊木頭。一大藏教亦秖是個
樹皮。揩不淨底故紙。本非眞實。何足依憑。於
一切善行功徳。無不一一掃除謂言著相。一
路談他之短。顯己之長。或存所參話頭而又
謂不可固執。索性使人内外空索索谿達地
了。即乃潜行諸惡及婬怒癡等。反謂於道無
礙。自賺賺他。内心腐爛殆不可聞。譬如師
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此等見解其類
甚多。必是天魔波旬昔恨未消所遣來者。令
同我形服壞我道法而無遺餘。嗚呼痛哉。若
如彼見。謂形像非佛。不知何者是佛。紙墨非
經。不知何者是經。若自心是佛。何物非心。而
獨謂聖人之像非心非佛耶。又心既是佛。何
人無心。而獨謂汝心是佛。使人非像非經耶。
不知衆生之心全體在迷。必假聖人形像經
法。而表見之使人有所悟解也。若有悟解。則
識生佛眞心平等遍一切處。經云。諸佛説空
法爲度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化。又
云。寧可説有如須彌山。不可説無如芥子許。
縱證空法。猶滯小乘。豈能如大菩薩等。從空
入有證於俗假。於衆生界如佛度生者也。是
故小乘空見是大乘菩薩所棄。佛説空法是
未了義。又佛説空法。乃即有顯空。空不離有。
得名眞空。今人説空。離有方空。空成斷見。深
爲可畏。如陷坑宑永不可出。永嘉云。棄有著
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斯之謂也。善星
比丘妄説法空。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欲。生
陷泥犁。豈不是後人龜鑑。後人不以爲戒。復
蹈其已覆之轍。如盲引盲衆。使師及弟子自
甘沒溺。可悲甚矣。又若孝子。聞父過惡。以承
彼生育之恩。猶尚不忍。況我釋氏之子負出
世恩。於佛形像法言恣意輕毀。安然不懼。可
不痛傷。此人必向五無間獄大熱猛焔之中。
各各自受今日謬解之報。豈虚語哉。縱是徳
山丹霞亦但如文殊等。一時爲人破執顯理
耳。豈欲以此教後世耶。今爲其後者不識先
人之方便。更喫彼已吐之唾。一向謬謂拆佛
殿燒木佛是究道之行。可謂顛倒。若遵彼遺
説。惟能燒拆便是道者。今天下釋子皆當如
文殊師利。以劍自隨。有佛殺佛。無佛斫像。即
是道矣。更不須以佛所傳定慧等學而爲道
耶。又佛法門得久住者。全頼經像形服威儀
善行乘法而已。不知捨是何據而得久住者
哉。是故佛説。於諸經像敬之不至。尚獲大
罪。況更輕毀。罪逆可知。妙經有云。提婆達多
昔作仙人阿私陀時。爲釋迦師。釋迦自以其
身而爲床座奉上供養。令我具足六度相好
金色無畏攝法。乃至不共神通道力。成佛度
生等者。皆因達多善知識也。今釋迦已得證
果。欲相成其道。不説法空。但逆讃其法。微損
佛足小指。尚不逃於地獄長劫之痛。何況後
五百歳。斷人善根妄説法空者。豈能免苦果
耶。又佛説法空。蓋欲令人體空斷惡。奈何不
識佛意。而反滯空退善。豈不顛倒。又彼於
諸不善尚説無礙。不知善法何礙而欲不修。
古人以不落因果答學者問。而五百世墮野
狐身。非百丈老人。不能脱之。況今妄説法空
撥無因果。不懼後世。恣意妄談。非止毀於經
像。又將素食之人比之牛羊。説法之人叱爲
虚解。罪將安極。不知慧解如人之目。道行如
人之足。有目無足。雖見而不能行。有足無
目。雖行而不能見。以不見故必墮坑塹。以
不行故奚到寶所。雖不能到。還識是非。既墮
坑塹。身命倶失。如經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
導。以如盲故行必墮凶。以如導故必到寶所。
豈可反叱經教之談爲虚解也。然則解行雖
各爲要。設使有行無解。莫若慧解爲優。譬如
羅漢應供象身挂纓。其義可了。又若有解無
行。菩提可發。有行無解。難會圓乘。故知文殊
解深爲諸佛之師。普賢行大作群生之父。豈
可偏滯一隅而自執也。禪宗南嶽尚以不似
一物不無修證不可汚染。爲悟道入門之要
旨。況今人邪見若是之深。豈不速疾陷於極
苦之處。楞嚴云。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
起。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縁覺。
又云。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
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不禮塔廟。摧毀
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
葉。或是疊華。肉身眞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
實爲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
誤衆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則知
世尊於妄説法空之人。及未得謂得未證謂
證者。預已授其入獄之記。明鑑若是。今人豈
能逃佛所記哉。或曰。彼達多入獄無苦。我奚
畏焉。不知達多因心欲逆讃釋迦之道。故在
地獄非但無苦。且如三禪天樂。然以身口似
謗故。在地獄之中。還如身口所作。具受無
量種苦。佛師尚爾。況今人効之。使人於經
像間不生尊敬。視猶土木。待如故紙。令彼不
識因果。薄於罪福。遠佛教誡。近五逆行。如是
惡報其能免乎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釋迦如來所垂念佛法門。統法界群機而無
外者也。實文殊普賢所證大人境界。天台四
明判與華嚴法華同部。味屬醍醐。即禪宗所
謂單傳直指之道。永明四料簡中謂。無禪
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慮不開
悟。誠向上一路也。奈何今人因於名利所謀
不遂其志。乃作色長歎而自悔云。噫我平生
一切都罷了。參禪非我所望。不知且念些阿
彌陀佛。以度生世。苟不折本足矣。於是反怠
其身。曾未深省。倘或忽遇些些兒得志趣。便
自無量惡作依舊一時現前。莫之能禦也。念
佛如此。何益之有。今詳其見。彼謂參禪雖妙
而難。如造萬間大厦。念佛雖麁且易。如作一
隙草窟。見地若此。譬如饑世得遇大王百味
珍膳。認作草菜之食。以如意珠王。視爲魚
目。可不哀哉。不知禪佛二門發行雖異。到家
一著。其理是同。當知所以發行異者。如參禪。
枯來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見。
又不遇正知見人。縱不退轉。多入魔道。無佛
力救護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雖
無正解及師友開發。但直信有佛身土。發志
即生。縱滯邪小。亦還於正。有彌陀願力救護
故也。是名發行有異。非謂法門地位深淺有
異也。是知參禪即念佛。念佛即參禪。禪非佛
不得往生。佛非禪不得觀慧。念佛參禪豈有
二致。若知此義。則當乘彼功名富貴得志之
時。一刀割斷。即便猛發大心。力行斯道。於世
所有妻子寶貨頭目髓腦乃至身命。不自悋
惜。決志求生。豈可直待悔吝失節不得已之
際。以此最上法門。但作草窟魚目小道之見。
以苟且之法而欲修之。可傷可惜甚矣。若能
因是悔吝。從公一時放下。生大乘寶所之見。
辨決定不退轉心。譬如隨風順流之舟更加
櫓棹。豈不疾有所至。何幸如之。問。若是。則
禪書有云。如何是佛。答乾屎橛。答麻三斤。云
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
太平。乃至魔來也殺。佛來也殺。且道與念
佛三昧尊敬戀慕畏愛渇仰之心及到家之
旨。如何同耶。答。念佛者。本持念彼西方極樂
世界報身阿彌陀佛也。此佛報身有無量相
好光明化佛菩薩聲聞願力功徳。不可具説。
此爲佛身。又佛所依境有諸寶池地樹幢網
欄臺鈴旛華水等一切莊嚴。此爲國土。然彼
佛以身爲土。以土爲身。身土無礙。心境圓通。
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蘊入界處一切諸
法。直至無上菩提。及能殺所殺之義。一切時
一切處。無障無礙。非縛非脱。縱横逆順。皆即
彌陀清淨色身。何以故。心即境。境即心。身即
土。土即身。生即佛。佛即生。此即彼。彼即此。
及青黄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諸法
或心或身。亦一一無不自在。無不解脱。尚
不間於婬怒癡是梵行。塵勞儔是法侶。何特
乾屎橛麻三斤非是佛耶。此既是佛。何須於
淨地上。特地示現降生。剜肉做瘡。起度生
想。如此正好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却省得許
多作模作樣。六年苦行。降魔説法。於無生滅
平等法中。唱生唱滅。賣弄千端。攪動世界。惱
亂一切。使平地上死人無數。豈不天下太平。
咦到這裏。切忌錯會。不得動著。動著則喫我
手中痛棒有分。若謂此説是曹溪門下搕&T016206;
堆頭觸著得底。且未曾夢見在。我早打折爾
驢腰間。恐不容汝如此計較。答。亦不外此計
較。又汝莫謂計較有心計較無心。我幾曾計
較來。問。只此早是計較了。答。我適來説什麼
底。問者不會。良久又問。若一切是佛。則糞箕
苕箒皆可酬彼所問。何特以極劣乾屎橛而
作答耶。答。既一切是佛。則門窓戸闥目前諸
境皆可爲問。何特取是勝之佛而爲問耶。故
知問者心地本純。太取其高。而答者欲破彼
執。反取其劣耳。若知屎橛非劣則佛亦且非
優。豈可謂彼語有不同。而妄認禪佛。爲異行
哉。問。此念佛法門若如此奇特。與少室指心
成佛之説。台宗觀心觀佛之談。初無有異。可
謂不出一念顯三千妙法。而三觀宛然不離
萬法。究一眞如門。而一心頓了。且教我鈍根
後學之人。如何修行得相應去。答。但肯發行。
何慮不成。譬如空谷之間。有聲皆答。聲大則
大鳴。聲細則細響。隨彼發聲。無不克應。正如
樂國以三輩九品攝受衆生。亦隨其根利鈍
深淺邪正遲速而導之。應生何品。無遺機矣。
如谷應聲高低共作。若能勤加精進。必不唐
捐。又況時無先後。何嫌鈍根。以是義故。則
知一切法門即一法門。一法門即一切法門。
豈特禪佛不二。擧釋迦一代施化之道。不出
念佛一法門矣。又此法門量廣大。故攝機無
外。何間愚智之根。奉勸後賢。於此法門莫生
異見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夫二土者即諸佛折攝二門也。行人聞上所
説依正之境。則能如彼經旨。了知此土實苦
彼土實樂。雖聞觀慧法門圓融微妙。而直見
二土儼然皆即實境。非如淺信之人謂。彼土
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光影幻化虚妄不實。處
處皆是西方等解。深知彼土亦如此土。端確
的實而無謬誤。若人能具此智。不爲世間一
切邪解偏見諸惡知識之所回轉。則當正觀
二土苦樂淨穢。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爲方
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謂二心。一者厭離
心。二者忻樂心。於此娑婆生厭離故。則能
隨順釋迦所説折門。於彼極樂生忻樂故。則
能隨順彌陀所示攝門。以此二門精進修行。
念佛三昧必定成就。何謂折門。以聞如上所
説極樂勝妙。則應如理觀察此娑婆世界皆
苦無一樂者。三塗地獄日夜燒然。餓鬼旁生
不可堪忍。修羅忿戰。人處何安。根塵與八苦
交煎。因果共四生昇墜。時有寒暑。境是沙
泥。晝夜推遷。無常不住。又復受身臭穢。男女
異形。所需衣食艱難麁惡。壽命不永。衆苦
相生。縱有生於天宮。報盡還歸極苦。又不知
人中樂即是苦親正是寃。顛倒攀縁不求出
路。從業致業展轉不休。如是苦惱不可具陳。
故當厭離也。何謂攝門。行人聞説娑婆實苦
如是。則於彼土西方極樂生大忻樂。彼極樂
土寶地寶池無三惡道。莊嚴妙勝超過十方。
無寒暑晝夜推遷。無生老病死結業。純男無
女。蓮華化生。衣食自然。能成法喜。壽命無
量。身光莫窮。聞法音則應念知歸。覩相好而
刹那悟道。如是種種快樂無量。得名極樂。故
當忻樂也。若能於此一門。精進修習日夜不
休。隨順佛教。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作
苦海想。作火宅想。於諸寶物作苦具想。飮食
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刹
噉人鬼想。況復生死不住。長劫奔波。實可厭
離。於知識若經卷中。聞彼佛願力國土莊嚴。
於念念中。稱彼理趣生安隱想。生寶所想。生
家業想解脱處想。彌陀如來菩薩僧衆。如慈
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於怖畏
急難之中。稱名即應。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
來救護想。應念出離想。如是功徳無量。實可
忻樂。若於此折門。不能修行。厭離不深。則娑
婆業繋不脱。若於彼攝門。不能修行。忻樂不
切。則極樂勝境難躋。是以行人欲生淨土成
就念佛三昧。當齊修二門。爲發行最初一歩
也。若不修此二門。雖了觀慧之旨。但成虚解。
縱欲生彼。以不忻厭。無因可得。若能修此二
門。不識觀慧之旨。雖可生彼。但事想故。位非
上輩。若能熾然忻厭。圓修觀慧。既生而復上
品者矣。學者豈可謂此説固執著相而輕棄
也。或曰。何不諸縁放下一念萬年。使心與理
會境與神融。自然合法。何必忻厭取捨若是
之深。答。若謂諸縁放下是道。只起一念放下
之心。便不名爲放下。却與道反遠。類於斷
見外道。故鵞湖云。莫秖忘形與死心。此個難
醫病最深。又云。若還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
做工夫。又佛十八不共法中。有精進無減。又
六波羅蜜因精進故方得成滿。且放下者。但
放下世間業縁耳。豈是放下精進體道之心
哉。古人所謂坐在無事甲裏。正是此輩。若謂
放下自在是道。而不勤加精進一心修行。豈
得心會境融打成一片與道合耶。若知不放
下是放下。熾然忻厭取捨。即是不忻厭取捨。
修即無修。念即無念。則名無功用行。亦名
無作妙心。奚難速證中道之理。又修故離斷。
無修離常。斷常既離。則異乎所問。而直生安
樂世界。以二大士爲同修。日與彌陀佛相對。
彼時知何法而不可問。何行而不可學。何疑
而不可除。何求而不可得。既無退轉。則此忻
厭豈不是成無上正覺之大因行哉
  勸修第九
夫淨穢同心生佛一理諸法本等。奚假勸修。
其奈衆生迷心作境淨穢斯分。對待相成縛
脱迴異。纒縛多劫不覺不知。故須勸娑婆苦
海衆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行人既聞如
上所説二種法門。則必深知淨穢苦樂之土
眞實不謬。便當發行求生。如彼農民得利自
趨。止之不可得也。然彼農民近爲一歳饑寒
之苦。尚甘日夜不休朝愁暮苦。具經年載而
不自倦。況彼三昧行者若一念精勤超歴劫
娑婆之苦。何止一歳饑寒。登九品極樂之安。
何止一年温飽。以彼較之。優劣可知。是尤
不必待人勸也。又前示人折攝二門。其旨已
明。如云此是金玉此是砂石。雖三尺孺子。亦
必棄石而求金。不勸而自取。蓋因識其貴賤。
行者亦爾。既明識此土是苦。彼土是樂。此是
生死沈溺。彼是自在解脱。亦必捨此穢土。而
求彼淨土。自然念念不住。心心不息。如救
頭然聞教便行。奚待更勸。苦樂二土是佛所
説。諦信不疑。修則自得。今人見屎尿。則必搐
鼻攅眉。嫌其臭穢。便欲速去。見錦綺。則必舒
顏展笑。貪其瑩潔。便欲速得。彼暫時美惡幻
境尚不能一忍。而憎愛熾然。況長劫極樂極
苦之處。而不速生忻厭。可謂愚之甚惑之深
矣。又此娑婆世界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聖
隱伏。一切衆生奔波苦海。猶失父之兒。若不
以極樂願王爲歸。則誰爲救護。又況此界六
道雜還。人天雖優。報盡則墜。今且以人處
竪修論之。彼神仙之黨未離空地。尚不易至。
況彼天乎。彼生天者。以三品十善之因生三
界天。自劣至優。各歴多劫。不能如願。成小敗
廣。如海如滴。中間或遇邪惡魔黨。永退永
失。敢言得出三界。而望四果四向之地。況歴
信住行向諸地而超此耶。若能修此念佛法
門求生淨土。雖在凡地。不出一生。即便横截
三界五道生死。徑超諸有。蒙佛接引頓生安
養。於彼上品蓮臺托質。花開見佛。聞法悟
道。不離當念闊歩大方。供養一切三寶。教化
一切衆生。彌勒世尊降生之時。再來此地。同
佛弘慈。所有歴劫父母妻子兄弟姉妹寃親
等境。諭以道品。告以昔因。皆令證果。則其行
願豈不廣大耶。此娑婆世界所有三障一切
結業。更不能累我。如是功徳。若一念失修。便
屬後世。豈宜自緩。況又世事千端生縁萬擾。
如鎖如鉤。連環不斷。心則念念不住。身則在
在無休。役我升沈。障我本性。歴劫至今。曾未
休息。無常遷變不可久留。縱壽百年不逾彈
指。今日明日難保其存。忽於眼光落地之際。
不覺刹那異生。隨其業因受形別類。披毛戴
角著地飛空。今日見解都忘。恍忽三途六趣。
飄零多劫不知自歸。可謂大苦。縱是彌勒出
世。而我生處何知。尚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何
況經教圓談。雖受異身。保惜深重。因業致
業。從冥入冥。懼死貪生。不異今日。若非即於
目下當念之間。効彼先覺丈夫。猛發大心立
決定志。奮揚擧鼎拔山之力。一截截斷跳出
稠林。使兩頭撒開中間放下。安能行業昭著
光動人天。群有蒙恩。諸佛護念。閉三惡趣。開
總持門。即使不待娑婆報滿便得往生者也。
若又更待處所穩便。衣食豐饒。充足香華。事
事稱意。思前算後。卜彼良時。報盡恩寃。圓
成善事。然後發行。假使虚空界窮。亦無此日
矣。所謂晴乾不肯去。直待雨淋頭。古云。即今
休去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斯之謂也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
 四明鄞江沙門妙叶集 
  勸戒殺第十
相國裴公美休甞著圓覺經疏序。其略曰。夫
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眞
淨明妙。虚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以是觀
之。則知蜎飛蠕動至微之物。及彼大身師象
巴蛇之類。與十方佛圓覺妙心。虚徹靈通同
一眞淨。奚可分優劣乎。生佛既同。人雖至
靈。豈不亦與彼等同一體性。共禀四大五行
之質。同生天地之間。如虚鼠危燕之類。上應
乾象肖乎日月。反能司人災福。焉得不及人
也。此理既明。乃知人與物類性均天倫。彼既
無別。豈可逞我一時之強暴。乘彼之微弱而
盜行殺戮哉。又彼所以異於人者。但因無始
妄想極重惡業所牽。故不覺不知。改頭換面。
異類受形耳。非謂心體有異也。體既無異。又
與彼類倶在生死。云何析其皮骨。潰其血
肉腸胃肝膽。或稱量買賣。煎煮百端。咀嚼其
躯。恣取甘美。於一時間。飫我貪饕。適我口
腹。曾不顧懼未來惡道長劫之痛。可謂失之
甚也。人雖或謂優彼。但業對未至耳。豈眞優
於彼哉。況彼類中。有報盡當爲人者爲天者。
有聖人諸佛菩薩示同其類者。我障不識。奚
可殺彼所極愛重之身命。資我片時之口欲。
忽爾人業報盡。反有不及彼者。奚謂彼類是
我食啖而定不及我乎。又況我身昔同彼類。
彼類同我。於類類中。亦曾互爲父母兄弟妻
子姉妹諸親眷屬。形體變流。心亦迷沒。不復
相識。妄謂彼劣。今殺食之。即殺我父母先親
眷愛。又我身不離四大。亦殺自己四大故身
也。又佛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以未來必
成佛故。尚當供養給侍如父母想。奚忍殺之。
若殺之。是亦殺未來佛也。可不懼乎。嗟今傷
殺之人不識先因。爲親之時。於逆境中多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