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念佛三昧寶王論 (No. 1967_ 飛錫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念現在佛專注一境門第八
問。念未來佛即衆生是。已聞玄義。事廣理幽
也。又恐心散難檢。今欲一以貫之。專西方念
一佛。踐不退地。祛有漏心。乘扁舟於黄金之
池。禮彌陀於白玉之殿。以通三世。希沾九品。
不亦可乎。對曰。十住婆沙論。并龍樹菩薩造
釋華嚴經論易行行品云。菩薩道有難行。行
如陸地乘舟也。有易行行如水路乘舟也。阿
彌陀佛本願之力。若人聞名稱念。自歸彼國。
如舟得水。又遇便風。一擧千里。不亦易哉。則
釋迦如來父王眷屬。六萬釋種。皆生極樂土。
蓋佛與此界衆生。縁深也。專注一境。圓通三
世。不亦良哉。問曰。專注一境圓通三世。誠哉。
然稱念自歸往生彼國者。有爲虚僞。風多浪
鼓。曷若不馳想於外。但攝心於内。協無爲之
旨乎。對曰。有爲雖僞。捨之則道業不成。無爲
雖實。取之則慧心不朗。經云。厭離有爲功徳。
是爲魔業。樂著無爲功徳。亦爲魔業。子今厭
樂交爭。得不入於魔骨也。又若聖賢攝心。謂
之内。凡夫馳想。謂之外。苟以馳外爲亂。住内
爲定。復是内外所馳。非所以念佛三昧攝心
之意也。注維摩經羅什法師云。外國有一女。
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金。
邀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於道中。變身爲白
衣士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内
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
曰。何等爲菩提心。文殊言汝身是。問曰。云
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是故此。女
曾於迦葉佛所。多植善本。廣修智慧。聞是説
已。即得無生法忍。得是忍已。而將示欲之過。
還與長者子入林。既入林已。自現身死胮脹
爛臭。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爲
説法。亦得法忍。大覺未成。未暇閑任。故名爲
忍。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女身空。佛身空。
未始異也。菩提之義。豈得異乎。夫如是則。一
切有爲即無爲矣。一切内外非内外矣。然在
有而未甞有。有而常無。居無而未甞無。無而
恒有。何患之於佛有相心有念哉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問曰。易行難行之談。身即菩提之觀。其旨
鏡焉。人生在世。石火電火。失念蹉跎。悔無所
及。修道之人。尚不親心。況親於身。尚不親於
身。況身外歟。常恐。出息不還。屬於後世。
狂風飄蓬。茫茫何之。願示一念十念之門。此
生他生之計。答曰。夫淨土之會。功業之大者。
二乘乃澄神。虚無耽空。怖相。不念衆生。故無
淨土。而大乘有之。按悲華經云。阿彌陀佛。昔
爲轉輪王。名無諍念。七寶千子。悉皆具足。因
寶海大臣。爲善知識。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
取於西方極樂淨土。則諸經中知名。諸佛菩
薩聲聞等。皆昔之千子也。其長太子。名不瞬
觀世音也。次子名摩尼大勢至也。次子名王
衆文殊師利也。次子名能伽奴即金剛智慧
光明菩薩。次子名無畏即蓮華尊如來。次子
名菴婆羅即虚空光明菩薩。次子名善臂即
師子香菩薩。次子名泯圖即普賢也。次子名
蜜蘇即阿閦佛也。蜜蘇王子。一自發心已來。
行時歩歩。心心數法。常念諸佛。今登正覺。
生妙樂刹焉。吾謂經行廣陌。從歩幽林。則不
異蜜蘇之見。若鳴珂入伏。動珮翰天。肅肅羽
儀。駸駸車馬。安得不用心於歩歩之間哉。今
則例之。亦不移於前操矣。夫含齒戴髮。死生
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
世者。亦誠如所問。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
金剛菩提木槵。爲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爲
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
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
珠。縱今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
中。得見彼佛。如鑚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
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
失也。子宜勉之。又問。一念十念。往生淨土。
何者爲正。對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爲
正也。如佛所説。謗佛毀經。打僧罵尊。五逆四
重。皆一念惡葉成。墮無間獄。猶如箭射。今之
念佛生于淨土。亦一念善業成。即登極樂。猶
如屈臂。前一念五陰滅。後一念五陰生。如蝋
印印泥印壞文成。尚不須兩念。豈要至十念
哉。打僧罵尊。雖非正逆是五逆之類也。又
一念者。如經云。愛酪沙彌。生一念愛心。後生
酪中作蟲。又大薩婆長者妻。坐對明鏡。自愛
其身。海風破船。生故屍中作蟲。嬉戲往來。不
離其所。斯皆一念。非十念也。又大無量壽經。
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觀經十念。良有以也。
蓋爲遘疾尪羸力微心劣故。須十稱彌陀以
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猶栽植絲
髮其茂百圍也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第十
問曰。經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何用遠稱彌
陀。存想於極樂之國。近念諸佛。興敬於未
來之尊。此皆自外而求。豈曰是心是佛耶。對
曰。子問非也。子但引經。不知經之所趣。經者
觀無量壽經也。正明念阿彌陀之文矣。以念
佛故。佛從想生故。云是心是佛。安得竊取彌
陀之觀。反噬彌陀之心者哉。若爾。都不念佛。
而言是心是佛者。亦應都不想惡。而言是心
是惡耶。彼既不然。此亦焉可。況彼極樂之國。
彌陀至尊。十萬億之須彌山王。不與眼根爲
障礙。恒河沙之光明相好。由佛願力。而想成。
屈臂即得往生。寧計彼方之遠近也。問曰。是
心是佛。敬聞其理也。然此經所明十六妙觀。
韋提得之。則氷日可想。金山晃然。魔光佛光。
自觀他觀。邪正混雜。若爲澄渟。願一一示
之。令念佛人離師。獨坐心安若海也。對曰。
氷想者。爲琉璃地之張本也。日想者。作白毫
光之由漸也。依想而現。曰自曰正。不依想現。
則曰他曰邪。本則想白毫。白毫不現。而未想
紺目。紺目現。此乖其本心。豈不邪也。況諸想
歟。又魔光乃有影耀眼。佛光乃無影耀眼。故
楞伽偈云
    佛地名最勝 清淨妙莊嚴
    照耀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焔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問。今之光現者。熾焔壞目。非魔如何。光而
不耀。非佛如何。答。又光之眞也。令念佛人身
心澄渟清淨。光之僞也。令念佛人心躁動恍
惚。故涅槃經云。澄渟清淨。即眞解脱。眞解
脱者。即是如來明矣。又問曰。至人無思。而今
用想。豈不謬哉。對曰。不謬也。如大威徳陀羅
尼經云。超過有結。應發欲心想無欲事。今則
例之。欲修念佛。應發想心想無想事。故方等
賢護經云。惡欲想女。夢見於女。善欲想佛。夢
見於佛。吾謂。二想名同。善惡天隔。不可聞想
一概厭之。若苟厭之。雖不毀經。不謗佛。則必
生於無想天宮矣。若固執無想。而噬想佛者。
則名謗法。以謗法故。遽入十方無擇之囹圄。
未知出日。豈有天宮之望乎。縱令得生。名外
道天。非解脱路。涅槃經云。隨聞毒鼓。遠近倶
死。此亦如是。隨其撥想。遠近倶墮。經所謂。
或時離地。一尺二尺。往返遊行。斯之謂矣。豈
同於三界之流轉焉。豈同於九品往生焉。況
覆舟載舟水也。因倒因起地也。想妄即衆生。
想眞即諸佛。離想之外。更用何焉。問曰。事解
已竟。理何在耶。如般舟三昧經云。心起想即
癡。無想即涅槃。今之用想。不亦然乎。對曰。
不也。若存所想之佛能想之心。或避想佛。則
以惡取空。爲無想者。則癡之甚也。吾今了佛。
皆從想生。無佛無想。何癡之有。此乃觀空三
昧。非邪見也。子又問。理何在者。夫至人冥
眞體寂虚空。其懷雖復萬法並照。而心未甞
有。則眞智無縁。故無念爲名。俗智有縁。故念
想以生。又想不異空。空不異想。名第一義中
道之理也。此顯法身矣。空即是想。名俗諦之
理也。恒沙萬徳。皆依俗諦。此顯報身矣。想即
是空。名眞諦之理也。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
三昧。常空常化。和光利物。此顯化身矣。是則
以三觀。觀三諦。證三徳。成三身。乃至十種三
法。有何不可。而欲擯於清淨之想。取無想之
想耶。塞於禪定門。而取成佛之閾耶。楞伽密
嚴經。皆曰。寧起有見。如須彌者。謂信有因
果。存想念佛。生極樂淨國。故云。寧起有也。
不起空見。如芥子者。謂撥無因果。謗于念佛。
生阿鼻地獄。故云不起空也。吁可畏者。其在
茲焉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第十一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修
無上深妙禪定。令繼想白毫兼稱佛號。以祈
勝定。既契之後。心佛兩忘。信有之矣。但默念
泉澄。即三昧自至。亦何必聲喧里巷。響震山
林。然後爲道哉。對曰。誠如所問。聲亦無爽。
試爲明之。何者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
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
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
一也。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氷消。功徳叢
林。千山松茂。其義二也。遠而説之。金容熒
煌以散彩。寶華浙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
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
號。飄然輕擧。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鼓相
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其義五也。
具斯衆義。復何厭哉。未若喧靜兩全。止觀雙
運。叶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則兼忘心
佛誠如所問矣。故廬山遠公。念佛三昧序曰。
功高易進。念佛爲先。察夫玄音之扣心。聽則
塵累毎銷。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其孰能
與於此歟。言明證者。未若華嚴經偈云
    寧受無量苦 得聞佛音聲
    不受一切樂 而不聞佛名
夫然則佛聲。遠震開善萌牙。猶春雷之動百
草。安得輕誣哉。問曰。高聲下聲。稱佛名號。
敬承其義。十方淨土皆有如來。面之西方。何
滯之甚耶。對曰。子問非也。此是方等佛經。作
如是説。非人師之意也。豈可謗之。於方等經
歟。問曰。謹聞教矣。理在何焉。對曰。亦有其
理。如説癡人見。觀世音有十一面。即設難云。
何不安十二面耶。及隨其語。又設難云。何不
安十一面耶。子欲將東難西。其義若此。猶迷
未醒者。即以此身。令其安置。不背一方。則其
自悟矣。如其不悟。誠不可化。但可悲矣。又勝
天王經二行品。明如來八十種好。中有一隨
好光明功徳。名一切向。不背他矣。然佛不可
背。常面向於一切衆生。非如寃讎不欲相見。
慈之至矣。是其義也。智者大師。爰自撫塵之
歳。終于耳順。臥便合掌。坐必面西。大漸之
際。令讀四十八願。九品往生。光明滿山。天樂
遞奏。生于淨土。面西之義。不亦弘哉。問曰。
面向西方。敬聞教理。般舟之義。義在何耶。對
曰。梵云般舟。此云現前。謂思惟不已。佛現定
中。凡九十日常行道者。助般舟之縁。非正釋
其義也。問曰。淨土妙門。般舟之義。具聞剖
析。然近代已來。誰得登于安養之國。既無相
報。焉知所詣望爲明之。對曰。晋朝廬山遠法
師。爲其首唱。遠公從佛陀跋陀羅三藏。授念
佛三昧。與弟慧持。高僧慧永。朝賢貴士。隱逸
清信・宗炳・張野・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謝
靈運・闕公則等。一百二十三人。鑿山爲銘。誓
生淨土。劉遺民著文大略云。推交臂之灒淪。
悟無常之期。切審三報之相。催知險趣之難
拔。如其同志諸賢。所以夕惕霄勤。仰思攸濟
者也。然後妙觀大義。啓心正照識。以悟新。形
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
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彌穆。心
超樂。以自怡。臨三塗而緬謝。傲天宮以長辭。
紹衆靈以繼。軌捐大息以爲期。究茲道也。豈
不弘哉。遠公製念佛三昧序六。夫稱三昧者
何。思專想寂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移。想寂
則氣虚神朗。氣虚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
不徹。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
又諸三昧其名甚衆。功高易進念佛爲先。若
以匹夫衆定之所縁故。不得語其優劣。居可
知也。謝靈運淨土詠云。法藏長王宮。懷道出
國城。願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淨土一何妙。
來者皆菁英。頽年安可寄。乘化必晨征。子問
未見往生相報者。有晋朝闕公則。願生而來
報。後同誓友人。在東京白馬寺。其夜爲公則。
追忌轉經。于時林殿皆作金色。空中有聲曰。
我是闕公則也。所祈往生極樂寶國。今已果
矣。故來相報。言訖不現。支道林讃曰
    大哉闕公 歆虚納靈 神化西域
    跡驗東京 徘徊霄虚 流響耀形
    豈欽一賛 示以匪冥
又虞孝敬讃曰
    猗歟公則 先甘法味 知我者希
    其道乃貴 金光夜朗 玉顏朝睟
    不捨有縁 言告其類
  夢覺一心以明三昧門第十二
問曰。闕公往生金光相報。敬諾之矣。佛説一
切法如夢者。未知所念之佛。所生淨土亦如
夢否。若非其夢。則佛在心外。若是其夢。則佛
在夢中。如夢中得金覺無所獲。誠恐虚念於
三身。終歸於一妄。請爲辨之。對曰。非妄也。
何以知然。若修念佛三昧之人。如夢得金覺
無所獲者。則同於妄也。究竟因念佛。而生淨
土。豈曰妄哉。如習天眼法。先想珠火等光。
想之不已。實發天眼。孰曰妄焉。豈同夢金畢
竟無有莫。以遠事近。見擧夢爲喩。不得將念
佛往生全同於夢明矣。又華嚴經云。心佛與
衆生。是三無差別心迷也如夢。則九法界衆
生是矣。心悟也如覺。則一法界即諸佛是也。
迷悟祇在於一心。夢覺曾無於兩轍。經所謂
了。妄本自眞。則見盧舍那。縱是夢妄。亦何
爽焉。唯心察之。匪石其志
  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第十三
問曰。佛有三身。如何憶念。願示方便。令無
所失。對曰。夫佛之三身。法報化也。法身者如
月之體。報身者如月之光。化佛者如月之影。
萬水之内皆有月焉。此月爲多。爲一那不可
言一。萬水之月常差矣。不可言多。虚空之月。
常一也。如梵書伊字摩醯三目。縱横並別。皆
不可議也。經云。或現小身。丈六八尺者。皆衆
生心水中佛也。佛尚無形。豈有二哉。淨國穢
土亦自彼耳。若欲將念三身破三種障。今試
明之。爾佛身之生。從止觀生。止觀不均。其障
必起。念佛之人。修止心沈昏。闇障起。而障
化身佛。又須以觀心策之。念白毫光。破昏闇
障也。修觀心浮。無惡不造。而障報身佛。還
修於止。止一切惡。念諸佛。昔因恒沙功徳。
智慧圓滿。酬因曰報。破惡念障也。若二邊
障動詭状殊形。萬相紛綸。兩賊強軟。障法身
佛也。以中道第一義空。破之偈曰
    無色無形相 無根無住處
    不生不滅故 敬禮無所觀
所觀之理。如毘嵐猛風。吹散重雲。顯明法身
清淨寶月。破逼惱障也。應病與藥。不其然歟
此是天台智者大師所解。披尋未廣。實未曾見諸師有斯
妙釋也。止觀意前已略辨俟。在口釋非文字能徴也
我既化人。人亦化物。物我倶成。三昧彌興。
衆生無盡。三昧不絶也
已上六門。盡是念現在阿彌陀佛。以通三世
之意也。廣如安樂集。天台十疑論。咸法師釋
群疑論。往生傳。稠禪師法寶義論所解。亦如
飛錫先撰無上深妙禪門傳集法寶一卷。廣
明也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下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念過去佛因果相同門第十四
問曰。念現在佛。專注一境。已聞奧義。所念
之佛。窮玄極聖。尊號如來可矣。而能念佛人。
俯窺眞門。尚在凡位。安得叨竊言同正覺哉。
對曰。三昧海經云。所念之佛。如出胎師子
王。喩佛果也。能念佛人。如在胎師子王。喩佛
子也。因果雖殊。威神相繼。論其佛也。更何
異焉。欲令在胎師子便能哮吼飛落走伏者。
未之有也。出胎之後。可翹足而待。曾何闕
矣。而因果相同。其義一也。又法鼓經云。如波
斯匿王。與敵國戰。有中毒箭苦不可堪聞。有
良藥名消毒。王以藥塗鼓。以桴撃之。能令毒
箭聲下跳出。平復如故。若聞釋迦牟尼佛名。
及聞信方廣比丘名。能令身中三毒之箭聲
下跳出。是故此經。名大法鼓。釋迦即過去佛
果也。比丘即方廣人因也。滅罪相同。其義二
也。斯兩經雖未階極聖。聞名獲益。與佛不異。
故法華三昧師資傳五卷中説。隋朝南嶽思
大禪師。有弟子大善禪師。得慈悲三昧時。衡
陽内史。鄭僧果。素非深信。甞會出獵圍鹿數
十頭。謂縣令陳正葉曰。公常稱大善禪師。有
慈悲之力。其如此鹿何正葉。即率左右數人。
齊稱曰南無大善禪師一聲。于時群鹿飛空
而出。則以觀音神力。復何異哉。大善與智者
齊名於時矣。若不侮聖人之言。則念佛三昧
殄魔息災。猶金之在冶矣。豈得推移曛曉而
不習哉
  無心念佛理事雙修門第十五
問曰。圓念三世。或專面一方。謹聞幽義也。
皆有念有思有生有滅。安得與勝天王所問
經。以無所念心而修念佛之旨同焉。對曰。
無念之説。人多泣岐。不細精研。猶恐迷徑。今
以理事門辯之。言理門者。眞無念也。釋曰。有
之與無。即此念而本無矣。何者佛從念生。心
即是佛。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觸。佛不自佛。心
不自心。安得佛外立心心外立佛。佛既不有。
心豈有哉。無心念佛。其義明矣。故世人謂念
佛有念也。吾則謂念佛無念也。更何惑焉。又
念即是空。焉得有念。非念滅空。焉得無念。念
性自空。焉得生滅。又無所念心者。以無所住
也。而修念佛者。而生其心也。無所念心者。從
無住本也。而修念佛者。立一切法也。無所念
心者。念即是空也。而修念佛者。空即是念也。
不異之有此明中道矣。雙寂曰止也。雙照曰
觀也。定慧不均。非正受也。豈得三昧之名
歟。今則照而常寂。無所念心矣。寂而常照。而
修念佛焉。如來證寂照三摩地。念佛三昧究
竟之位也。故此三昧。能生首楞嚴王師子吼
定明矣。如菩薩念佛三昧經破相偈曰
    念佛眞金色 安住無著心
    觀法何名佛 攝心恒相續
    金色非如來 四陰亦如是
    離色非如來 想識應當知
    此是佛世尊 最勝寂靜處
    善能滅一切 外道諸邪見
    如龍王降雨 澤及於一切
此經明六度萬行。未有一法不是念佛三昧
者也。問曰。理門已竟。願示事門。令其學者得
眞無念。協般若波羅蜜。開無相大乘甚深禪
定。不亦博哉。對曰。夫理之與事。相去若何。
前明即事之理。今明即理之事。大品經云。佛
爲鈍根人。説諸法空寂。以其動生執見也。爲
利根人。説諸佛相好。如其蓮不染塵也則須
菩提。小乘解空第一。無名無相。及夫得記。當
來成佛。號曰名相如來。苟非大乘。常恐聲香
味觸得其便耳。逃遁未暇。安敢盤遊名相之
園苑歟。既達名相。故獲佛記也。言事門者。夫
佛生於心。般舟無念而已。至境出於我。法華
不速而自來。無所念心者。絶諸亂想也。而修
念佛者。善想一佛也。則文殊所説摩訶般若
經云。若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箭發皆
中。若人欲入一行三昧。隨佛方所。專稱名
字。念念相續。即於念中。見三世佛。如彼習
射。既孰之後。無心皆中。非無念也何耶。是以
方等曰。矻矻念勿休息。佛當現也。瓔珞經云。
道名一心。多想非道。坐禪三昧經云。菩薩坐
禪。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如清冷海中金須彌
山王。乃至功徳法身亦如是念。問曰。若言無
念是三昧者。直超無念。更何迂迴。而用於念
哉。對曰。楞伽經云。用楔出楔。俗諺云。使賊
捉賊。今則以念止念。有何不可。況念之熟也。
不謀而自成。不用力矣。如劍容舞劍。忽揮之
青雲。以鞘背承。未甞或失。庖丁解牛。投刄皆
虚。音合桑林之舞。此念之熟也。不亦明焉。故
起信論云。若知雖説無有能説可説。雖念亦
無能念可念。名爲隨順。若離於念。名爲得
入。得入者眞如三昧也。況乎無念之位。在於
妙覺。蓋以了心初生之相也。而言知初相者。
所謂無念。非菩薩十地所知。而今之人。尚未
階十信。即不依馬鳴大士。從説入於無説。從
念入於無念。實恐慕崇臺。而輕累土。倒裳索
領。其可得哉。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云。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
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
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
昧。譬如有人。一專爲憶。一人專念。如是二
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
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
何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歴生。不相違
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
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
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
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
相繼。得三摩提。斯爲第一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門第十六
問曰。不了心及縁。即起二妄想。今存所念之
佛。能念之心。豈非二妄想耶。對曰。楞伽經
云。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不生心者。即
種種遠離能相所相。吾今念千輪萬字紺目
白毫種種之相。皆吾自心。無佛可得。縁既不
有。心豈有哉。則能相之念。所相之佛。自遠離
矣。安得住於二妄想耶。前聖所知。轉相傳
授。妄想無性。於茲悟矣。又如觀佛實相觀身
亦然。遇境皆眞。無心不佛中道之理。遍於一
切。豈存於所縁之佛歟。又解云。如鼻有墨點。
對之明鏡。人惡其墨。但揩于鏡。其可得耶。好
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
得耶。未若洗分別之鼻墨。則一鏡圓淨矣。萬
境咸眞矣。執石成寶矣。衆生即佛矣。故續高
僧傳云。齊朝有向居士。致書通好於惠可禪
師曰。影由形起。響逐聲來。弄影勞形。不知形
是影本。揚聲止響。不識聲是響根。除煩惱而
求涅槃者。喩避形而覓影。離衆生而求佛性
者。喩默聲而尋響。故知。迷悟一塗。愚智非
別。無名作名。因其名是非生矣。無理作理。因
其理諍論起矣。幻化非眞。誰是誰非。虚妄無
實。何空何有。將知得。無所得失無所失矣。未
及造談。聊申此意。想爲答之慧可禪師。命筆
迷意。答居士曰。説此眞法。皆如實。契眞幽
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眞
殊。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破此
二見之徒輩。申辭措意。作斯書。觀身與佛無
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此二上士。依達磨大
師稱法之行。理觀用心。皆是念中道第一義
諦法身佛也。必不離念存於無念。離生立於
無生。若謂離之而別立者。斯不了煩惱即涅
槃。衆生即諸佛。安得悟彼瓦礫如眞珠哉。既
離之不可。即念佛而眞無念也。即往生而眞
無生也。夫如是則其義煥然。若秋天澄霽明
月出雲矣。豈同愚人觀指而不觀月哉
  諸佛解脱心行中求門第十七
問曰。念佛名眞無念。往生名眞無生。信矣維
摩經云。諸佛解脱。當於何求。當於一切衆生
心行中求。既曰一切心行中求。何不求於自
心。而乃求於外佛耶。對曰。子謂念佛三昧無
上妙禪。非心行中求者。不然也。爲子明之。夫
心之爲行者。行於三境也。一行善境。即念佛
三昧。善中之善。天中之天。二行不善境。謂
貪瞋癡等諸惡境界。三行無記境。謂其心不
住善惡。不縁若論。夫理性理。遍前三。語其順
理。唯留善境。經云。所謂取我是垢。不取我
是淨者。謂不了法性體無慳貪。違於法性。而
不行施。縱施住施。不能捨施。非垢如何。若能
了知隨順法性行檀波羅蜜。無慳施相。善順
於理。非淨如何。不善無記。乖於法性。不可與
善聯&MT01024;也。故勝天王問佛。六何菩薩。通達禪
波羅蜜。佛告大王。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
蜜。行禪波羅蜜。當觀此心行於何境。若善不
善無記境界。若行善境則勤修習。譬如蓮華
不停水滴一。不善海不得暫住。據斯金口。豈
有不善無記。而不擯之哉。是則順理。善心行
於善境熾然。念佛解脱在心行中。若謂念佛
心行。而非解脱者。不善無記二種心行。豈得
有哉。如斯解脱。迷之則滯於浩劫。悟之則證
如反掌。習禪明鏡。允茲在茲。如來世雄。考彼
群定。以念佛三昧。爲禪中王諸餘三昧。有待
有對者。皆匹夫之定耳。然寶王三昧。不住尊
相。不住卑相。邪相正相。生死相涅槃相。煩惱
相菩提相。靜相亂相。成正覺相。度衆生相。坐
道場相。無所得相。如是等相皆悉不住。猶如
夢覺廓無來去。故大品云。無去無來是佛。夫
如是則尚遣乎中道。豈住於邊徼哉。如諸海
無行經偈云
    譬如人 於夢中 得佛道 度衆生
    此無道 無衆生 佛法性 亦復然
    坐道場 無所得 若不得 則不有
    明無明 同一相 知如是 爲世尊
    衆生性 即菩提 菩提性 即衆生
    菩薩衆 亦不二 知如是 爲世尊
  三業供養眞實表敬門第十八
問曰。三昧觀門已聞奇唱。三業供養佛在滅
後。獻福何多。對曰。夫論供養法界海者。萬行
之中。能淨三業。皆名供養也。況浪思眞境。而
非供養哉。理趣曰。觀一切法。若常若無常。皆
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不亦明焉。又如
來在世。嚴薦表誠。皆言華雲香海。遍微塵刹。
猶恨其少。大士所以。入觀用想。須彌爲燈炷。
大海爲油盞。未展殷敬。故焚金色之僻。獻淨
明之塔。金身火焔洞照十方。則喜見菩薩。其
例矣。而今之人。但推於自心。或遙指華樹。乖
奉獻之儀。何慢之深也。子問佛在滅後獻福
何多者。試爲明之。且丁蘭刻木於堂。温清如
在。名光青史。人到于今稱之。爲眞孝子也。若
如來在世。金山晃耀。嚴相赫然。誰有覩之。不
發道意。獻華伸懇。不亦易哉。洎世雄晦迹月
隱重山。不奉眞儀。但傳貝葉。對之形像。發無
上意。能獻一華。此志此心足可嘉尚。有如是
者。不亦難哉。涅槃云。乃至獻一華。則生不動
國。是則一香一華一燈一樂。及以飮食。盡心
樂得奉薦三世諸佛者。淨土妙因。成聖元始。
安得輕易其事。而不遵之哉。若離於此行。而
聽無稽之言。獻心華點心燈。焚心香禮心佛。
而欲求於正覺者。亦何異騁猿猴之巧。守梅
林之望歟。及令彼衣心衣飯。心飯則困拒不
已。至於六度萬行。何乃排於空見之心哉。指
心指空之言。其過若此。不可不愼也。眞言門
中瑜伽觀行。亦約事門。表相不一向推心。常
嚴薦香華。六時無廢也
  無相獻華信毀交報門第十九
問曰。華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與毀。交報
在何。對曰。華即理也。色即空也。信之報者。
悲華經云。昔有王子。名無所畏。手持蓮華。
上寶藏佛。佛言。汝以蓮華。印於虚空。今與汝
號。名虚空印。當來成佛。世界名蓮華。佛號蓮
華尊。汝是也。國土及佛。皆約昔日所獻蓮華。
而爲號者。欲令明識行因感果之義也。何乃
沮檀度之獻華。而欲別遵之無相哉。毀之報
者。大方廣總持經説。昔有一比丘名淨命。住
於正見。持華供養。又一比丘名法行。住於邪
見。坐得四禪。常説空宗般若最勝。謗淨命法
師云。淨命所受諸華。不持供養。而自受用。坐
此一言。於六萬世。常無舌根。乃至成佛。猶居
五濁。彼何人耶。即釋迦是也。佛言。少聞之
人。於我法中。作二説者。命終之後。隨於地獄。
多百千劫。若以惡眼。視發菩提心人。得無眼
報。以惡口。謗發菩提心人。得無舌報。若唯修
一般若波羅蜜。得菩薩者。往昔迦尸迦王。行
菩薩行。時捨所愛身頭目髓腦。爾時此王豈
無智慧哉。則知六波羅蜜。應具足。修執一非
餘。是爲魔業。安得棄獻華之檀波羅蜜。而以
惡取空。僭易於般若眞無相哉。無舌之報。自
貽伊咎。如來所以。自引昔非。欲令衆生不覆
車於前轍耳。一華若此。一切土木形像。竹帛諸
經。剃髮僧尼。住持三寶。戒定慧學。無論福田
及非福田。悉可敬之。一切皆入眞實三業供
法界海中。有何不可。而欲略之哉。法華偈云
    若人於塔廟 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 敬心而供養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第二十
問曰。夫施燈長明。生日月宮。華香幡蓋。與
燈未異。盡生天之福也。而云皆已成佛道者。
何酬報之深哉。對曰。如帝王行幸。萬乘千官。
歩卒已來。皆帶御字。犯之天仗。死在斯須。
若鑾輅還宮。歩卒放散。歸乎村墅。苟稱於御
字。亦死在斯須。且歩卒是同。而生死有異。
蓋爲縁起之殊。有茲寵辱也。向若華蓋香燈。
不遇法華經。王命之天仗實。亦報在天宮。今
逢三昧寶王。猶當扈從。乃至獻一華。皆已成
佛道。斯則佛種。從縁起理教然耳。亦猶鳥向
須彌。皆同一色。水朝巨海。無復異名。故大寶
積經文殊普門會。會天龍八部。地獄畜生。色
聲香等。一切萬法。皆三昧者。亦猶毛容巨海。
芥納須彌。豈毛芥之神乎。蓋神者神之耳。則
知。解猶於目。行類於足。解正即行正。解邪即
行邪。魔佛淺深倶憑於解。故涅槃曰。於戒緩
者。不名爲緩。於乘緩者。乃名爲緩。乘者即慧
解之稱也。一行既爾。萬行皆然。法華三昧者。
即念佛三昧也。是以如來名此勝定。爲三昧寶
王。爲光明藏。爲除罪珠。爲邪見燈。迷衢者
導。王子金印。貧夫寶藏。空三昧聖三昧。陀羅
尼眞思惟。最勝觀如意珠。佛性法性僧性。無
盡藏勝方便。大慧光明。消惡觀法三昧等。故
知。教理行果。八萬四千波羅蜜門。皆是念佛三
昧之異名也。夫如是則獻一華。遍奉於三世
塵刹。念一佛體。通於未來世雄。如大地。而爲
射的。豈有箭發而不中者哉。不然則違思益
經。畏空捨空。行空索空之誚耳。客曰。醫去留
藥。商行寄金。前賢所藏。非其人。不可。弟子
昧道懵學。輒窺三昧之門。尚期無生。毎希一
實之唱。如上奧旨法之寶印。動寂雙照。理事
圓融。擧心咸眞。觸類而長。稱於南無。皆成於
佛道。散華彈指。盡超於菩提。經王所在而自
尊。目翳金錍而抉膜。二十門義。未甞聞諸欣
澡雪輕衆生之愆。得優游寶莊嚴之土。何斯
幸也。願不易此身。獲醍醐之妙記。悟當來諸
佛。即衆生是。焉遂稽首多寶塔。對之蓮華僧
與吾。普觀十方尊。圓念三世佛。長跪叉手。而
説頌曰
    一心憶念過去佛 亦憶未來諸世尊
    現在一切人中雄 亦學於其所説法
    無有一佛在過去 亦無現在及當來
    唯此清淨微妙禪 彼不可言證能説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下終
跋寶王論後
夫子曰。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
於衡也。夫然後行。漢書曰。坐則見堯於牆。食
則見堯於羹。道之不可須臾離也。如此雖然。
此特域中之道爾。首楞嚴經云。若諸衆生。憶
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
心開。予謂修念佛三昧。亦當如參前倚衡。與
夫見堯之義。行住坐臥。皆應憶念。何患不見
佛哉。此眞出世成道之要津也。修是三昧者。
當以安養爲期。蓋彌陀願力。以接引群生爲
務。大光普照。攝取不捨。凡存念者。盡得往
生。其利博哉。豈特見堯於牆於羹。但虚想乎。
政和七年十一月三日。於符離境舟中。因觀
唐釋飛錫念佛寶王論遂思。吾夫子。與漢史
之言。與佛合若符契乃紀於此帙。冀時觀之。
以自策焉。凡見聞者其亦勉。諸黄伯思長。孺
父謹書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