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四明尊者教行録 (No. 1937_ 宗曉編 ) in Vol. 46

[First] [Prev]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十三問理消伏義。鈔自簡云。是則惑性相待
非闕智斷。今詰曰。理消伏義既云非關約行
智斷。爲指理境非關智斷耶。爲約迷事非關
智斷耶。爲據性徳之行非關智斷耶。爲並約
四義非關智斷耶
十四問。理性若無消伏義者。約行消伏都非
性起耶。若然。大師那云。今原性徳種子。若悲
心智慧莊嚴顯出眞身。皆了因爲種子。若慈
心福徳莊嚴顯出應身。皆縁因爲種子。今文
約行消義非悲智莊嚴耶。約行伏義非慈福
莊嚴耶。若無本性種子。如何顯示約行圓修

十五問。鈔云。惑性相待非關智斷名消理毒
者。爲約本淨不染五住名理消耶。爲用觀智
照理忘惑名理消耶。若云本淨不染都未渉
修者。那云今觀諸法唯心染體悉淨名治理
毒耶。若云惑性相待推惑即性名消理毒者。
此即約行推撿入空顯是修成。何謂約理。荊
溪那云理則性徳縁了。那云本自二空即性
徳義耶
十六問。若云毒義雖成消義全闕者。今家應
不合云。原乎因果根本。即是性徳縁了。此之
性徳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性徳了因非理消
義耶。性徳縁因非伏義耶
十七問。若云惑性相待非關智斷行消義者。
此則修性理殊。智斷體別。大師那云。始則起
自了因。終則菩提大智。始則起自縁因。終則
涅槃斷徳。如何特陳惑性相待名理消毒。非
關約行智斷義耶。性徳了因非智體耶。性徳
縁因非斷體耶
十八問。鈔云。惑性相待名消理毒者。此對惑
之性爲修徳境耶。性徳境耶。若云修境。則約
所起對。理自具。而爲研覈成消伏義。亦但屬
修約行明矣。若云性境。法性自爾。非作所成。
此性對惑名消理毒者。能對性既云消義全
闕。應取但中之理爲能對性耶。應取清淨眞
如爲能對性耶
十九問。鈔云。或謂性惡是理毒者。毒義雖成。
消義全闕。若有。應破性惡者詰曰。若爾。輔行
那云。又此理具變爲修具。一一修具無非理
具。令識修具全是理具。乃達理具即空即中。
此之理具既即空中。亦莫破性惡法門耶。大
師云。修徳相貌在性徳中。此亦斷性惡耶。理
具空中擧修徳相貌。豈非今約理消伏義乎
予謂若憑鈔語。一家所宣性徳法門都成無
用。圓修智行倶成有作。何哉。以謂理具諸行
應破性惡法門故。若言性惡理毒消義全闕。
則顯同縁了始有。奈何修徳非圓融耶。夫如
是則修性之説傾矣。圓頓之道廢矣。述作裨
賛宗乘。那忽特違大義也
四明尊者教行録卷第二









四明尊者教行録卷第三
 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 
  別理隨縁二十問
光明玄當體章問答偈
絳幃問答三十章
開幃試問四十二章
教門雜問答七章
四種四諦問答
  別理隨縁二十二問并序
有當宗學者。問余曰。仁於指要鈔中。立別教
眞如有隨縁義耶。余曰然。客曰。且如法藏師。
著疏釋起信論。專立眞如具不變隨縁二義。
乃云。不變即隨縁。隨縁即不變。仍於彼五教
中。屬乎終教。亦兼頓教。而對破唯識宗談眞
如之理。唯論不變不説隨縁。審究唯識。正是
今家別教。彼終頓二教所明不變隨縁。乃
是今家圓教之理。仁那云別理隨縁耶。余語
曰。藏師約何義。判唯識所談眞如不隨縁耶。
客曰。起信疏云。唯識宗只以業相爲諸法生
起之本。彼之眞如無覺無知。凝然不變。不
許隨縁。但説八識生滅。縱轉成四智。亦唯是
有爲。不得即理。故詮法分齊唯齊業識。余曰。
灼然。若云眞如性有覺知。則可熏變。乃説隨
縁。既唯頑騃。乃不受熏。既不受熏。安能隨
縁。變造諸法。因詰之曰。別教眞如無覺知耶。
若無覺知。何故得名佛性。故輔行云。今家
教門所明中道唯有二義。一離斷常。屬前
二教。二者佛性。屬。後二教。別教中道既名佛
性。佛非覺義耶。若中理頑騃。本無覺知。焉是
大覺果人之性。況性以不改爲義。若因無覺
義。至果方有。此則改轉。那名性耶。又妙樂
云。凡別教中立佛果者。有其三意。一者以理
性爲佛界。二者以果頭爲佛界。三者以初地
去分名佛界。別教既立佛界。豈有頑騃之佛
耶。藏疏既約眞如無覺知故凝然。凝然故不
隨縁。別理既有覺知。驗非凝然。既非凝然。那
不隨縁耶。客遭此詰。兀然失措。余乃語曰。子
既不知所以。安得妄有破立。余既憫其無知。
乃立數十問。徴其謬破立者。令少知別理有
隨縁義。客曰。願聞
一問。藏疏既云。唯識宗齊於業相以爲諸法
生起之本。故彼眞如不説隨縁。荊溪既立
別教眞如在迷能生九界。則以眞如爲生法
本。乃永異業相爲生法本。安云別理不隨縁

二問。藏疏又云。唯識宗未明業相等與眞如
同以一心爲源。故説眞如無覺知凝然不變。
不許隨縁。荊溪既釋別教根塵一念爲迷解
本云。理性如來爲善惡本。豈非業相等與眞
如同以一心爲生法之源耶。既爾。安云別理
不隨縁耶
三問。藏疏既云。唯識宗但説八識生滅。縱轉
成四智。亦唯是有爲。不得即理。荊溪既立別
理名爲佛性。豈是轉八識成四智耶。別理既
是佛性。即隨淨縁。成於果佛。那云不隨縁

四問。藏疏五教既皆不立理具三千。但就不
變隨縁。立終頓圓三教。請子委陳三教之理
隨縁之相。若無異相。安立三教。若有異相。便
請細説
五問。藏疏圓教既未談理性本具諸法。與今
家圓教得泯齊否。彼圓望今圓。尚自天殊。安
將終教之理與今圓等
六問。藏疏不談理具諸法。爲知而不談。爲不
知耶。若知而不談者。則有隱覆深義之過。若
元不知者。則不善談圓。安得與今圓同。彼
圓尚不同今圓。況終教耶
七問。藏疏既未談理具諸法。是則一理隨縁
變作諸法。則非無作。若不成無作。何得同今
圓耶
八問。藏疏圓教談事事無礙主伴重重。似今
色香中道諸法趣色等義。與而論之。似今圓
教。彼終教不變隨縁得作此説否。若説事事
無礙。乃是彼圓。非終教也。若未得然者。尚望
彼圓不及。安齊今圓耶
九問。彼終教不變隨縁。與金錍所明不變隨
縁。同耶異耶。若異。則非今圓。若同。金錍明
眞如是萬法。由隨縁故。萬法是眞如。由不變
故。約此二義。立無情有佛性也。終教雖立
隨縁不變。而云。在有情得名佛性。在無情但
名法性。不名佛性。既分二派。徒云不變。正是
變也。既違金錍。那名圓理。須知權教有名無
義。以有佛性之言約解約理説故。約解約理
尚未云遍。非權是何
十問。金錍云。客曰。何故權教不説縁了二因
遍耶。余曰。衆生無始計我我所。從所計示。未
應説遍。涅槃經中帶權説實。故得以空譬正。
未譬縁了。若教一向權。則三因倶局。如別初
心聞正亦局。藏性理性一切倶然。所以博地
聞無情無。依迷示迷。云能造是。附權立性。云
所造非。上皆金錍
不移一字
二因不遍。尚云帶權。正局
有情。的屬別。終教既爾。那執是圓
十一問。藏疏明判頼耶爲生法之本故名分
教。則顯眞如爲生法本乃名終教。子今既信
別理無住能造諸法。若不隨縁。安能造法

十二問。他宗皆不云無住。子今曲解所依法
性可覆爲無住。縱子作此曲解。只如終教眞
隨妄轉造立諸法。是可覆義否。若不可覆。所
造諸法得云一多相入事事無礙否。若爾。何
異彼圓。若不爾者。非覆是何。豈眞如理性不
自在耶。當知終教但理以無住故。不可守佛
界之性。爲妄扼縛。壓作九界。正當可覆義。禀
此教者。雖信眞如變造諸法。未知事事當處
圓融。以此教未詮理性頓具諸法故。若禀今
圓者。既知性徳本具諸法。雖隨無明變造。乃
作而無作。以本具故。事既即理故。法法圓常
遍收諸法。無非法界。終教所詮既其不爾。那
得齊今圓教耶
十三問。終教説眞如是本覺。別教説眞如是
佛性。性非本耶。佛非覺耶。名義既齊。安得不

十四問。唯識宗説。眞如無覺知故不能迷。終
教談眞如有覺知故能迷。能迷故能悟。故立
隨縁。別理既有覺知。那不能爾耶。若能者。那
不隨縁
十五問。子云。別理無住能造諸法。只是理能
造事。乃偏一之義者。豈非但有隨縁義無不
變義。子元不知不變則終教分教同詮。隨縁
則獨在終教。故明不變未必隨縁。若説隨縁。
必有不變。以是眞如性隨縁故。若隨縁時改
變。則不名性也
十六問。子云。別教云不即。終教説即。爲不同
者。蓋子迷名全不究理。以彼不談性具九界。
乃是但理隨縁作九。若斷無明。九界須壞。若
九界即是眞如理者。大意與止觀皆以是義釋
即如云初心是後心是等
何須
除九。豈非九界定能障理耶。若謂不然。終教
還説九界皆是法界一一遍收否。若説。與彼
圓何別。若不説者。安稱即耶。況彼圓既未談
性具三千。雖説一一遍收。尚未有遍收所以。
若比今圓。不成即義。況終教耶
十七問。子云。性具九界不得云差別者。蓋未
知理中自有立一切法義也。故妙樂云。理則
性徳縁了等。又若謂性具諸法不名差別者。
何故妙經疏云。若知地具桃李。即識實中有
權。解無差別即是差別。若知桃李竪相。即
識權中有實。解差別即無差別。既以地具桃
李爲權。此權名爲差別。豈非性具九界得稱
差別耶
十八問。止觀別教一念心爲迷解本。引楞伽
理性如來藏爲善不善因。子意謂。此句若證
終教。則是隨縁義。若證別教。則非隨縁義者。
且今引文略。彼經具云。七識不流轉。不作苦
樂因。無明
體空
如來藏爲善不善因。若生若滅。受
苦樂。與因倶。眞如
成事
既能爲因。又即生滅。此
文如何作不隨縁解耶。若謂不引生滅等文
則非隨縁者。且唯識宗中。可云眞如爲善惡
因否。又次文以大論池水喩。此如何通。故
云。如大池水。象入則濁。珠入則清。當知池水
爲清濁本。珠象以無清濁之縁。今問。池水還
隨此二縁爲清濁否。若隨者。如何作不隨縁
解耶
十九問。輔行釋別教發心云。煩惱之中有如
來藏。凡夫生盲常與藏倶。而不知見。故流轉
生死。却爲藏害。且別教菩薩既見衆生如是
故發心。豈可云眞如不隨縁耶
二十問。子云。指要爲破安國師立問故。特立
別理隨縁者。蓋子不解安國問意。致茲謬説。
如彼問云。別教眞如不隨縁。起信眞如能隨
縁。未審起信爲別爲圓。若別。文且相違。若
圓。乖彼藏疏。且初云隨縁不隨縁者。蓋爲泛
學者妄謂別教不談隨縁起信乃説隨縁故。
順常情而爲問端。既共知起信談於眞如隨
縁。故定之曰。未審此隨縁義是別是圓。蓋
泛學之者不知眞如隨縁通於兩教故。茲雙
定。後正難云。若謂起信是別。且違論文。以
論文一心攝世出世法及相大。明具無量性
功徳。是本具千如故。又十住八相是圓教
分眞。任運垂應是圓位故。若定判屬別。則
違論此文也。若定判屬圓。則乖藏疏。以疏
不約心具百界爲攝世出世法。及無量性功
徳不約性善性惡釋之。又十住八相不説分
眞而辨。乃云是伏見思住願力神通而作故。
若判屬圓。則違疏中此等文故。子今若執安
國定判終教是今圓者。何故正難云。若圓乖
彼藏疏。藏疏正用終教釋乎起信。若終教是
圓者。作圓説之。恰順藏疏。那云若圓乖彼藏
疏耶
  光明玄當體章問答偈
 慈雲懺主問 四明法師答 
遵式稽首延慶法主。竊聞。邇曰縱辯宣揚金
光明甚深法門。自惟。匏繋無縁擁座。且此經
玄義示第五當體得名。此意幽邃。曾彌夕思
之不解。謹成偈句。奉以諮承。願説授外。一爲
開決。顒俟報音之來矣
    云何是法性 自體金光明
    爲當從義立 爲當質亦成
    法性本非質 金色由何生
    若從義所立 還是假名字
    全金爲法界 塵塵悉平等
    懺悔何所滅 讃歎何所榮
    罪福既無二 空導是虚聲
    空藏空全現 地藏地難傾
    云何此同異 願決我疑情
    蓮華與稻稗 當體若何評
    例同一切法 師子弦願鳴
知禮和南靈山懺主。自傚顰禁足接武講科。
雖爲道未深。且格言有在。茲蒙雄問。起自大
悲。俾我推尋。令他悟解。因縁事冗。久失報
投。今漫奉酬。幸希細覽
    法性具諸色 名爲微妙色
    法性具諸義 名爲第一義
    此義與此色 豈可分爲二
    性火即眞空 楞嚴顯其意
    色性即智性 起信彰其致
    千如相非相 刹那方可寄
    一理空不空 毘盧方遍處
    窮色盡隣虚 即是本來地
    究心志刹那 即是眞如智
    鼻嗅功徳香 舌嘗妙法昧
    世間相得常 良由住法位
    法身流五道 良由具權智
    心狂金石翳 色病念想醉
    心色理無殊 質義安曾異
    衆生迷本源 確爾分情器
    依空行懺讃 法界體全備
    光明照世間 眞金諸法貴
    究竟眞實體 顯召不從譬
    撃發此玄微 知君二嚴備
    我以此籌量 更請研精粹
遵式再以伽陀禀問延慶法兄。能一披覽。尚
俟報音
    涅槃四無説 因縁故立字
    復言第一義 有言有實義
    有無與眞俗 云何辨同異
    諸法即眞如 無名無有字
    眞如即諸法 隨縁有差異
    起必性三千 云何勿名義
    水火性眞空 空誰分一異
    循業而發現 從末方殊致
    建立全由俗 云何勿名義
    色性即智性 良由體無二
    無二無是非 無非本來地
    却俟盡隣虚 云何方顯智
    元是一精明 分爲六種義
    方便有多門 歸元性無二
    無二即如如 云何有香味
    藥病性相應 心色方便治
    水火各升沈 頓爾成乖棄
    縁起唯從性 云何顯不二
    諸法如大幻 一多互相寄
    體幻即爲眞 何勞共遠離
    盡塵忘刹那 云何存沒意
    觀心初不忍 今何忍此意
    取捨雖在我 其如且猶豫
    人天大導師 云何無決智
    觀心亦觀色 唯只觀心地
    色不名觀心 心無不包義
    同異與相攝 云何得其意
    觀心唯一念 一念三千備
    三千含身土 獨遺觀色義
    三千洎外境 云何得齊致
知禮謹率愚抱。再答靈山懺主來問。幸希
采矚
    涅槃一實諦 遮顯非殊致
    依言及離言 悉是眞如義
    此俗洎此眞 非情是隨智
    二諦皆名眞 此眞有名字
    若了性三千 此是圓成義
    法法盡眞常 名實皆尊貴
    依此偏計法 如何得爲類
    其體若空華 何實當名字
    心色體無二 情中堅執異
    欲破堅執情 須推到邊際
    若知依理藏 法法無遺棄
    寄此顯圓常 何曾求遠離
    雖是一精明 體具三千義
    依正理内含 根境性中備
    唯心即唯色 唯香亦唯味
    唯觸唯是音 此理好思議
    水火力相傾 明暗能更治
    即此相違中 彌見相從意
    相違彰具徳 相從表不二
    智者善思量 本末何曾異
    觀心理趣深 乍似相違義
    出自旋總持 誰當不猶豫
    濫作流通人 自省居何位
    片言難折獄 再思方可矣
    九界約修心 三道寄心治
    此從外境觀 外破内方著
    約理雖相合 據迷且分二
    究竟知所以 敢將情力置
    三法皆稱妙 唯心最玄祕
    於心見法界 生佛齊一致
    迷己逐他物 確爾立情器
    見色便見心 灼然全性起
絳幃問答三十章
 四明法師問 淨覺法師答 
天禧改元春二月四日。延慶座主出山家教
義凡三十條。褰絳幃問諸子。其詞惟要。其旨
甚微。俾無或者興布教之功。令不敏者奮強
學之志。門人仁岳率爾而對。斐然成章。非求
魯國一字之褒。蓋請武津四擇之誡。既有傳
寫。故茲叙云
一問。三藏初果苦忍眞明。何故復云滅非眞
諦。四皆稱諦。爲諦眞耶。爲諦俗耶
答。原夫三藏理唯一眞觀有四諦理因觀顯。
故云苦忍眞明。理顯觀忘。故云滅非眞諦。何
者。蓋由滅無之眞離幻之俗。雖則知苦斷集
修因證果。皆生滅之事行。非空寂之理體。究
論法性。何所迷悟。故大師云。三藏法性自天
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
淨。然而由於苦忍方明於眞如。析色盡處乃
見於空。雖能析所析倶非是空。而見空者。由
於析色故也。是知苦忍眞明滅非眞諦義無
相違。又上明必下顯。諦俗則諦眞。豈前後異

二問。因縁停心與支佛正觀何別
答。因縁停心者。則爲初心行人多愚癡之心
起斷常之見。是以令觀三世因縁。對而治之。
故荊溪云。三世相續故不斷。三世迭謝故不
常等。此但略知因縁生相。未知因縁滅相。支
佛正觀者。非秖觀三世而已。乃至能觀百千
萬世。復知生而知滅。兼諦俗而諦眞。二觀稍
殊。不可相濫也
三問。諸文皆云。支佛觀因縁斷惑。觀相如

答。諸文異説。今試粗陳。若如阿含所明。中乘
觀因縁相。有逆有順。從無明至老死名順。從
老死至無明是逆。生滅皆然。此乃大概而説。
若如四念處。委辨推尋觀破之相。或以愛支
爲首。或以取支爲首。亦有逆順。且如愛支爲
首者。即推貪愛因何而生。即知此貪因愛而
起。乃至行因無明。無明因過去一切煩惱。又
順推。此愛能生於取。取生於有。有生未來二
十五有生死等。若觀破者。觀愛即現在汚穢
五陰性念處。乃至觀無明即過去汚穢五陰
性念處。又若觀於有即善不善五陰性念處。
乃至觀未來生死即果報生死無記性念處。
是名逆順觀察破四顛倒。顛倒滅則無明滅。
乃至老死滅上皆略義采
四念處文義
取支爲首者。即見惑
之人也。逆順推破例如愛支。又如止觀。明禪
境中。寄修辨發。以有支爲首。又釋籤明四教
觀因縁。皆從愛起。如此諸説不同者。良由
根性有殊故。修入不等。今準輔行判因縁觀。
凡有二種。一者推果知因。二者推因知果。若
念處及止觀即推因知果也。釋籤即推果知
因也。然此二種之義應用念處爲正。以正能
順因縁之義故。因縁既以無明爲首。今觀愛
取即無明也。故大師廣示修相。良在茲焉
四問。阿含既但説三藏。何故八萬諸天便發
大道
答。良以漸頓法門體元不二。小大根性理本
無差。蓋遇熏不同。故得脱有異。今諸天悟大。
豈孤然哉。審應昔世曾以小乘諦境修乎大
乘觀智。今聞本境即發宿種也。譬如先置毒
藥服於酪中。今再服酪。即能殺人也。然由如
來知機知時。隨熟隨脱。故但用生滅四諦而
赴大小兩縁。此即顯露不定教也。問在鹿苑
時。秖云諸天得法眼淨。至般若會。方乃指云。
獲無生忍。是則聲聞等衆。不知諸天便發大
道。據此莫成祕密教義耶。答。比見學人。多作
此説。詰其所以。言無所從。且祕密教者。乃是
備談漸頓等教。各對大小諸機。互不相聞。方
名祕密。非謂小益不知大益爲祕密也。若鹿
苑中祕密之相。如大論説。諸菩薩所見無量
阿僧祇人得二乘。無量阿僧祇人得無生忍
等是也。今八萬諸天但爲説小。與諸聲聞同
見同聞。何祕密之有哉。況大師親指爲顯露
不定。豈不信乎
五問。通教受接之後。合作後二教位次修證。
大品經文何故只以第十地爲果耶
答。此由大品十地。兼含衍門三教之義耳。如
初地菩薩名爲伏忍。二三兩地名柔順忍。四
地已去名無生忍。乃至游戯神通淨佛國土
等皆通三教也。故輔行中。釋十地爲如佛
云。若被接者至此。既破一品無明。亦能八相。
故云如佛。豈非十地名義通三教耶。若爾。何
故輔行明被接云。謂用前教有始無終。已
用七八不至九十。即用後教有終無始。但用
向地不須住行。中續接之故得名接。此豈非
被接之後依後教位次耶。答若據經文。則無
別位。而大師得經深旨。自以十地通於三教。
故荊溪具約兩教位次。引而伸之。欲令被
接之義區以別矣。引廣決略。乃作者之意

六問。通教菩薩約何義留習潤生
答。留謂固留。非觀力未充不能進斷。何則以
此教菩薩已於性地及八人地中伏結順理。
爲諸衆生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
竟。如三藏菩薩。於中忍中。三祇行行至已辦
地。自合眞理必顯正習皆除。如三十四心。有
何不可。但以度生心廣淨土時長故。扶之以
誓願慈悲。留之而潤生化物。所以須留習者。
爲無妙應之眞體故。用作受身之本矣。故妙
玄云。通教亦得有應。但是作意神通灰身滅
智無常住本。約何起應。斯爲誠證矣
七問。倶舍以塵沙爲習氣。如何留之潤生
答。大師明通教習氣。凡有二種。謂煩惱障法
障之習氣。法障即界内塵沙也。若留習潤生
者。此正爲煩惱之習氣耳。以由煩惱是染汚
無知。無明爲體。能招生死故。塵沙是不染汚
無知。劣慧爲體。不招生死故。應云。菩薩爲潤
生故。須留煩惱之習。爲化物故。須破塵沙之
習。則知二習其體稍殊
八問。方等既有四教。爲是文文皆須四解。爲
復各有文詮耶
答。或皆須四解。或各有文詮。逗會多途。不可
一揆。如大師釋請觀音經。始從病相。乃至繋
念數息聞呪得益。並約十種行人説之。即皆
須四解也。如釋十六觀經。正爲頓機。不通漸
入。即各有文詮也。或一經具明四教。各有文
詮。如淨名之類也。所以須四解者。爲部教
倶帶請觀
音經
各有文詮者。爲部帶教不帶十六
觀經
故知方等教相難明。不可一概也
九問。般若既只衍門三教。何故仁王經説四
無常偈
答。斯乃以藏助於衍也。且彼經云。普明王依
過去七佛之法。請百法師。一日二時。講般若
波羅蜜八千億偈竟。第一法師爲王説偈。即
無常等四。豈非正宣般若傍演無常。所以然
者。普明既爲斑足所捉。將赴其死。恐王戀著
身命國土。是故偈意皆勸捨身及國土等。至
聞偈畢。諸王皆證三門空定。還是衍門得益
之相耳。故今家明通等三教。倶用藏教而爲
助道。即此意也
十問。通教三乘共行。如何説菩薩遠邊
答。三乘同觀幻有。皆取但空。從大分説。故云
共行。菩薩非止偏空。兼知中實。從利根説。故
得遠邊。是知若云共教。則菩薩須在當分。唯
得近邊。乃有局定之妨也。若云通教。則菩薩
或被後接。即得遠邊。乃有從容之美也。一家
所立名義之巧。其若是乎
十一問。別教獨菩薩法。如何説二乘近邊
答。且如通教。不名共教者。蓋有菩薩遠邊之
義也。今亦例然。所立別教不名不共教者。蓋
有二乘近邊之義也。但以方等般若中別教
二乘共聞。爲近邊義耳。蓋大論約菩薩與二
乘不共聞。立不共般若。今別教既有共聞。則
非不共聞。故約此義説於近邊矣
十二問。別教不談即理。何故能造之心是佛
性耶
答。此教眞如在迷能生九界。雖不即理。眞如
豈離於心。如妙樂云。別教法界不出於心。今
謂即不即理。譬如一源之水佛界
眞如
分爲九派
隨九
界縁
九派雖異一源事不
即理
派水豈殊源水心是
佛性
是則能造之心終日不即終日是性也。若爾。
何異圓教不即不離義耶。答。圓教性具九界
起於修九。全修是性。故云不離。但由迷修。
各自謂實。故云不即。別教眞中無九。須斷九
歸眞故不談即理。九中有眞。而依眞生九。故
能造是佛性。今人見事理不即之説。作霄壤
頓異而解者。能造是性。此如何通。眞如隨縁
不可與言無也
十三問。別教理性既有三因。何故別修縁了
答。理性有三因者。皆但中之徳也。別修縁了
者。皆二邊之行也。邊既非中。修則成別。何
哉。先以聲聞空心斷於見愛。次以菩薩假智
斷於塵沙。斯乃從空邊而入有邊。用別惑而
除通惑。如此二邊縁了具足。始爲中道遮照
方便。須登初地正顯但中。即三因横在佛界。
故妙樂云。別教雖有三徳之語。三皆在性。而
不互融。故成別義。若三皆在修。前後而得道
理。成縱。故知性中縁了不是修中縁了。豈同
圓教正因縁了全是三千空假中修徳縁了即
性徳縁了。不可烈火而濫圓伊
十四問。別人初心爲甚不修中觀
答。蓋邊表之中。如雲外月。用雖全於遮照。但
是清淨眞如體不具於見思。安能起對法界。
況復本來迷久。頓悟爲難。既著有心強。則縁
中力弱。故令始行先觀偏眞者也
十五問。今家以即離分於圓別。既判華嚴具
此二教。彼經何文談即談離耶
答。荊溪謂。華嚴經意兼含義難分判。祖尚斯
説。今何敢評。然而委尋大師引用彼經證於
圓別。亦可意解。且如止觀引。心如工畫師。造
種種五陰等。證於圓教。玄義亦引此文。證於
別教。故知談即。不談即難得顯文。但以得意
不得意。而分兩教。何者。圓人謂心具而造。則
諸法無生即在其中矣。別人謂心不具而造。
則諸法自住離在其中矣。若乃諸位行相或
一多相即。或次第別陳。荊溪已在諸文備載。
此不繁述
十六問。既將華嚴心造一切。以立千如妙境。
是則彼經已明開顯。何故云開權局此
答。正由法華能開華嚴故。得將心造之文立
千如之境。如荊溪明法華佛慧。須發四味兼
帶之大小。豈不以乳味兼權之教全同醍醐
一實之詮。又如大師判華嚴爲枝條。法華爲
根本。須會枝別以入本圓。今引用者。從會入
後説也
十七問。既云法華是醍醐。何故大經云從摩
訶般若出涅槃耶
答。所判二經倶是醍醐。蓋有兩番。次第熟脱。
若云法華是醍醐者。即初番熟脱。八千聲聞
無量損生菩薩等是也。若云般若出涅槃者。
謂鈍根之人於法華不入 更用般若洮汰方
至。涅槃即後番熟脱。五千起去人天被移等
是也。雖有兩番。初番爲正。故荊溪云。法華已
開。功非彼得。大陣既破。餘黨不難也
十八問。經云我聞。何故須用四教解釋
答。若釋法華前經。蓋明部教兼帶等別機縁
大小之殊。若釋法華。意在開偏咸令會實。又
復應以藏通等四入頓漸等四。揀前四味我
聞不同顯出法華。我聞亦異。則所聞法體超
過八教。故妙樂云。若消諸經。但用藏等。其文
稍通。若釋法華。無頓等八。擧止失措。問。法
華既爾。涅槃云何。答。妙樂釋我聞云。大經顯
圓。今乃義開耳。故知二經不無少異
十九問。釋方便品題云。妙達於方。即是眞祕
既開顯已。那得云祕
答。觀乎眞祕之言。不同隱祕之義。若爲實施
權。權名隱實。則方便之名正當隱祕。若開權
顯實。實外無權。則方便之名即是眞祕。蓋指
權方之祕即是實相之眞。故云眞祕。又十界
百界即空即中。離言説相。離心縁相。故云眞
祕也
二十問。常觀三徳。能所倶四。試陳行相
答。此妙樂觀心四一之文也。文以三徳對理
教行三。和合三法成假名。人即觀行如來等。
而云能所倶四者。蓋顯境觀不二也。何則且
所觀之四者。謂迷中三道即本有三徳。衆生
妄我即理性如來。能觀之四者。謂見思王數
修空假中。如是三觀亦全三徳。還用妄我爲
觀行如來。是則兩重四一。皆即障是徳。擧妄
全眞。能觀所觀只一四一。故知境自照境。心
不知心。佛之知見於茲悟入
二十一問。釋一大車體及具度等。既皆從果
徳。如何用此爲十乘觀法耶
答。衆生本心具佛果徳。雖迷轉三道。必體包
十乘。故輔行云。理性車體具度資成。白牛觀
照在一念心。是知理乘全駕於佛乘。因徳豈
慚於果徳。所謂不動而運。不行而至。善惡不
離於車體。故言更無餘乘。果理要在於行門。
方名等賜諸子。妙樂云。人天善惡與法界同。
故父果車是子理車。但開其情假名等賜。即
其義也
二十二問。大通應佛只在同居。何故名結縁
本土
答。若唯談權教。可云應佛只在同居。今既已
説圓乘。即是法身。而依本土。如法華中龍女
所讃。指釋迦作遮那之身。劫火所燒。以娑婆
爲寂光之土。大通身土豈不然乎
二十三問。聲聞之法的就何義開爲經王
答。的就偏眞之理。開爲實相之理。所謂三千
三諦統攝自在故稱王。釋籤云。三乘已證權
理。以理開理易明。今據此也
二十四問。博地在事。那云理即
答。只縁在事故云理即。蓋指三障之事即三
徳之理。故妙樂云。理無所存。遍在於事。亦可
云。理即簡於後五事即之義。名字乃至究竟。
豈非解行因果等事耶。如妙玄云。聖人得事。
凡夫得理。記釋曰。聖人得於因果化他感應
之事。衆生但得非因非果迷中之理。故知理
即簡非事即。乃貶斥之義耳
二十五問。性徳之行何故須聞性惡
答。不聞性惡則無性徳之行。何哉。衆生本來
未曾離惡。若迷性具。須藉別修。故先空次假。
縁理斷九。苟或了惡是性。從性立行。不亦性
行。須聞性惡耶。且如圓人依第六王數爲發
觀之始。既知王數即是性惡。用此發觀。豈非
性行。是則性惡全是智照無減之義。孱然行
起眞流無作之義明矣。經云。不斷癡愛。起諸
明脱。斯之謂歟
二十六問。圓教四諦約何義故得稱無作
答。但約苦集理具。則知道滅空虚。以理不可
除故。功無所作。從本迷故。全菩提涅槃爲煩
惱生死。於今悟故。全煩惱生死爲菩提涅槃。
四不相傾。一一絶待。皆由四諦元是一理故
也。大經玄義云。非苦非苦因。非苦盡非苦對。
而是一實等。豈一實理而有作爲取
二十七問。畢竟空觀纖塵不立。何故空中具
一切法
答。三諦倶空。方名畢竟。一切諸法悉在其中。
且如眞諦空有。具二乘界法。俗諦空有具菩
薩界法。中道雙遮空二邊具佛界法。中道雙
照空佛界具九界法。不前不後。非一非三。三
諦頓亡。即纖塵息矣。百界圓足即諸法宛然。
是知三千倶空。未始不具。三千倶假。未始不
空。此唯一家所談。他莫能及
二十八問。同體如何説九界權相
答。若據同體言之。則百界一念不可分別。今
説九界權相者。蓋佛界九界不分而分。則非
權非實。而權而實也。何者。雖九權皆實。而相
相宛然。淨之與穢參而不雜。且如地獄一界。
雖具十界。豈以地獄性相便同畜生等性相
耶。故知九權是三千少分。不妨非局而局。無
差而差。一實是三千全分。故能非遍而遍。差
而不差。但以一實不出九權。少分不離全分
故。云同體也。若理若果莫不咸然。如荊溪云。
物理本來性具權實。又云。至果契本權實。豈
同他宗謂理無九界果唯一眞。同體權相何
由可説
二十九問。一切依正或云衆生業感。或云諸
佛變現。是二何者爲定耶
答。二義相須不可偏判。若其依正千差苦樂
萬品者。乃衆生業感也。如云苦樂由生非佛
所作。然此業感復是諸佛妙應。隨衆生心而
爲變現。蓋折伏攝受令成熟得脱。如云苦樂
由佛不關衆生。雖諸文中隨縁別陳。究論二
義不可暫缺。良由衆生心地三千與佛心地
三千不殊故。得染淨互通感應無忒。衆生迷
故。於佛依正而計差別。諸佛悟故。於衆生依
正而得自在。是知果中勝用不異三道流轉。
又如聖人變化所造。不出衆生三世變造。故
云亦令衆生變心所見
三十問。人有生死。物有凋變。何故經云世間
相常住
答。若知常住之體具足三千。則生死凋變皆
常住標幟之相也。從本自爾。非今始然。既知
生是性生乃至變是性變。性元不動。相豈非
常。但局情未忘。則生死相反。儻唯心所見則
凋變皆如。自非性具之談。安會相常之旨。雖
藏疏謂之不變肇論謂之不遷。若以今望他
則皆有言無義。荊溪云。永異諸説。梁肅曰。抗
折百家。豈虚言哉。良有以也
  開幃試問四十二章
諸子勤勤習學。而於一家教觀津要。若何領
會。由是敬率諸部文義四十二條。開幃試問。
幸徴文説義。一一答上。庶幾開發後昆也。天
聖甲子歳五月既望。延慶座主云
一問。待麁明妙。獨褒法華。合對四時三教皆
名爲麁。文中何故同於諸經。先待鹿苑而爲
麁耶
二問。絶待釋妙。絶麁開麁。亡能亡所。究論此
意。是何法門方能絶待
三問。金剛藏説。佛甚微智辭異意同。空有不
二不異不盡。意明三諦皆是經體。荊溪何故
特云空假即中方爲經體
四問。因果宗成方能取體。合先明宗方辨於
體。約何義故前體後宗
五問。斷權疑近疑。生實信遠信。爲妙經用
者。且斷疑生信。自是行者智能。那云是經力
用耶
六問。名等四章重重已約四教五時判後論
開。何故第五更明教相
七問。生滅四諦既皆屬事。若唯諦事。何能入

八問。無生因縁十二法皆不生滅。即一一常
住。那云此教初不知常
九問。別教四諦依何義故得名無量
十問。苦集滅道是迷悟因果。正是修得之法。
圓教何故名爲無作
十一問。三藏教説實有爲俗。析滅歸眞。如何
析之令實有滅。請陳行相
十二問。界内兩教倶有三乘。藏教何故三因
大異。通教何故三因大同
十三問。三藏教中自有小乘中乘大乘。法華
何故都以三藏爲小乘學者
十四問。金錍引大經一十。復次遮邪計空非
佛性喩。離一十空外。爲指何空是佛性喩

十五問。義例點不思議境。凡有四意。首於無
情境立佛乘義。此爲是色具耶。心具耶。若云
色具。止觀正云。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若是心
具者。何謂無情。立佛乘耶
十六問。智者自於普賢道場。見宿世事。證法
華三昧。何故却云南嶽授天台圓頓之理
十七問。觀於縁生。縁生即空。空假不二名爲
三觀。荊溪云。作此説者。尚未成通。離此觀外
通教三觀。其相如何
十八問。圓理所具惑業之法與性惡。同耶異
耶。若同。性中惑染體相如何。若異。果理究顯
有修惡耶
十九問。爲令衆生開佛知見。約心辨相。歸趣
如何
二十問。妙玄以五重玄義。別對四悉。有何深

二十一問。百界千如。百如千界。互辨名數。妙
旨如何
二十二問。圓教二諦約教行證明隨情智。其
相如何
二十三問。四念處云。一念心中具十界苦惑。
名無作苦集。佛界辨相修性如何
二十四問。三教我聞並約耳根。圓教教即是
聞。辨相和會旨趣如何
二十五問。大經八教具八別耶。若具何謂知
常。不具如何論別
二十六問。大經四教知常。故得相即。既異方
等。必同法華。若同。法華開廢等耶。若異。四
教云何相即
二十七問。化儀化法兩種四教。判釋佛法罄
無不盡。云何妙樂謂之法華超八教外
二十八問。昔經今經談圓不別。荊溪何故却
云。始自華嚴終至般若。但次第三諦攝
二十九問。依法華約修約證明三慧。分齊如

三十問。學佛乘者。廣尋教觀。進修己行。畢竟
的指。何文開發信解。請陳相状
三十一問。法華本門授記數倍衆經。云何但
於事成遠報。證入如何
三十二問。大乘眞伊喩不思議。如何却云一
點在上
三十三問。大經五事對五佛性。據文伸義。深
旨如何
三十四問。智者心要唯有一偈云。實心繋實
境等與止觀。同耶異耶。若同。非別有心要。若
異。名壞驢車
三十五問。若遇他求安心要道。指何法門示
令易解
三十六問。如學妙乘者。初修聞慧。要行如

三十七問。生佛皆具三千。同異如何。宜究其

三十八問。金錍云。木石無心之語出自小宗。
隨縁不變之言生乎大教。此約何義分大小
耶。若云半滿者。通無隨縁不變之言。別有木
石無心之稱。若云眞中者。別妨同前。若云偏
圓者。通別定非小宗。其妨彌甚
三十九問。名詮三法。教判四章。何故妙宗云。
五重玄義本是經中所詮觀法
四十問。寂光既具金寶泥沙之異。那得經云
唯佛一人居淨土耶
四十一問。圓人初心頓以果地三徳而爲觀
體所以如何
四十二問。止觀云。以觀觀昏。即昏而朗。以止
止散。即散而寂。荊溪對釋此二句云。照此昏
體。一觀而三名。即昏而朗。寂此散體。三止而
一名。即散而寂。且一觀昏耶。三止散耶。三觀
朗耶。一止寂耶。不然。何以對釋云即昏而朗
即散而寂耶
  教門雜問答七章
 四明法師問 門人自仁答 
大中祥符七年。講授次。未知學者淺深之解。
因出數問。請各答上
一問。荊溪云。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
性徳之行。然則由性惡而修性行。説聽久矣。
的論旨趣未審。若何
答。荊溪立此二句意。顯圓宗無作之行耳。蓋
由圓人創心修觀者。皆以見思王數。而爲發
觀之端故。若前三教人。以教不談性具九
界。則見思王數不即性惡。既非性惡。定爲
能障。故須別修觀智破此惑心。方顯本有
常住之體。遂致惑智待對境觀不忘行成有
作矣。今圓實教中既詮性具九界。則見思王
數即是性惡。惑既即性。只以此惑而爲能觀。
惑既爲能觀。其孰爲所觀。能所一如。境觀不
二。輔行所謂非但所觀無明法性體性不二。
抑亦能觀觀智即無明是。以是義故。方知初
心修觀造境即中無不眞實。功由性惡。融通
無作之行於茲成矣
二問。法華既顯一實。何故玄文釋題而明二

答。法華爲開權顯實之教。廼一代之所歸。五
時之極唱。若不以二妙甄之。則一乘顯實妙
義難彰矣。且初相待論判麁妙者。彼此互形
曰相。以他望己爲待。蓋待前四時七教之麁。
方顯法華一乘之妙。良以昔日諸經機縁未
熟。部味教觀兼但對帶。不若法華淳圓絶妙。
是故爲麁。故經曰。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
已今當説此法華經最爲第一。以故此經淳
一無雜。獨得妙名。良由以也。次絶待論開麁
顯妙者。絶前諸麁。無可形待也。蓋以法華之
妙有絶麁之功故。使昔日四時七教之麁。一
經法華開顯。以一妙乘貫而絶之。麁即是妙。
妙外無麁。權即是實。實外無權。譬如神仙九
轉丹砂點鐵成金。一成眞金。不復爲鐵。故經
曰。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指汝所行是菩
薩道。開方便門。示眞實相。一開之後。無所間
然。無小無大。咸歸佛界。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更無餘乘。直顯一實。是名絶待論妙也。然此
二妙若非相待以判。則不顯法華超過諸説。
若非絶待以開。則不知法華妙一切法。解釋
一題陳茲二妙。茲所謂抗折百家超過諸説
者。其爲吾祖乎
三問。行妙中所論慧聖行。與上智妙。如何揀

答。慧行智妙其實不同。良由智妙是通論其
解故。釋籤所謂解即是智是也。若慧行者。慧
是妙觀。照於妙理。不假助縁。而名慧行。是
則智妙是依理生解。慧行是照理之行。行解
既分。可知是異。然則智爲行本。則行藉智生。
行能成智。則智藉行成。行解相資缺一不可

四問。一切大乘經論皆談一切衆生本性清
淨。台宗明性具十界。六既是穢。如何合諸經
論耶
答。十法界六穢四淨。台宗既云性具。即是性
惡法門。安得不清淨乎。明此應具二義。一約
情智説。二約迷悟分。情智者。如云以情分別
諸法皆邪。離情分別諸法皆正。今之圓人應
用佛眼種智了達一念染情體具十界互融自
在則一切諸法悉皆清淨。荊溪所謂故知刹
那染體悉淨者是也。二約迷悟分者。當知迷
則十界淨穢倶染。悟則十界淨穢倶淨。台宗
所明十界性惡法門悉皆清淨。正約悟解邊
説也。故荊溪曰。三千在理同名無明。豈非迷
故三千倶迷也。三千無改無明即明。豈非悟
故三千倶悟乎。然此二義猶是對修門説。若
直約平等法界而言之。則非修非性。非迷非
悟。非淨非穢。一切衆生不勞造作。本性靈明。
具足十界。不受諸垢。故經曰。五道清淨不受
色。有學此者成大道。豈非一切衆生法界本
淨乎
五問。一切依正或云衆生業力。或云諸佛變
現。究論何者爲定耶綘幃亦有此問。答文
大同小異。故此重録
答。不可專執。要須二義相承可也。當知諸佛
變現依正種種不同。意在折伏衆生令彼斷
惡修善超凡入聖故也。故曰。苦樂由佛。不關
衆生。若衆生業力者。蓋衆生自造其業。而感
依正差別之報。故曰。瓦礫七珍由生所感。非
佛所作矣。若定執衆生業力所感非佛變現。
則顯諸佛無度生之功。若定執諸佛變現非
衆生業力。則墮外道無因果之論。以是義故。
諸佛變現由衆生業力。衆生業力全諸佛變
現。二義相須依正成立
六問。台宗説。一空一切空。又云。空中具一切
法。其相云何耶
答。夫言空者。必空假中一心三觀之道也。此
道始則佛大聖人金口中乃龍樹大士造論。
後則北齊台衡祖承。然則雖曰佛祖宣揚。其
實一切衆生身心本體。所言空觀者。一切法
倶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空爲妙觀遣蕩
之法也。所言假觀者。一切法倶假。無中無空。
而不假。此假爲妙觀立法之法也。所言中觀
者。一切法倶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中爲妙
觀絶待之法也。此三三一一三。無寄諦觀。名
別體同。妙體天然。不勞造作。終日遣蕩。而法
法圓成。終日立法。而法法離相。終日絶待。而
二邊宛然。今之圓人解了三觀體性相即。則
達空中二觀。不有纖塵。而諸法備矣
七問。止觀破法遍中。先約四句破見思假。次
約藥病破塵沙惑。後約眞縁破無明惑。次第
如此。如何謂之一心三觀破法遍耶
答。言不頓舒。文似次第。文雖次第。意實圓
融。文似次第者。爲對破三惑故。先空次假後
中。意實圓融者。良由行人修之。乃擧一即三。
非前非後。故云。説時非行時。即茲意也
  四種四諦問答
 四明法師問 門人自仁答 
四種四諦出自大經。祖誥備陳尋常説示。猶
恐聞者領略不親。暗於文義。今因講次。即此
命題。仰各形言而伸釋之。延慶座主問
答。原夫四諦而不減三又不増五者。蓋藥病
相對。因果義足故。而台宗以是對四教者。莫
不攝偏圓含二理。一期化道始終備矣。藏通
則詮界内眞諦。別圓則詮界外中道。又理雖
二種。而教分四殊。藏通爲界内巧拙。別圓爲
界外巧拙。又前二詮眞。眞理不殊。別圓詮
中。中分但不但。藏通所有諸法皆由業惑搆
造。別圓所有諸法皆佛性變造。通稱爲諦者。
諦是審實爲義。又是諦了爲義。此並總示。後
更別陳
藏教生滅四諦者。苦集滅道皆生滅法也。欲
明其旨先示四相。所謂重檐逼迫繋縛等。是
苦相。見愛煩惱能招來果。是集相。戒定慧無
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相。二十五有子果倶
斷。是滅相。如止觀云。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
心流注。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次究
其旨者。生滅之意也。此教所化三乘是界内
鈍根。觀智既拙。而不能解了六凡法界當體
即空。乃次第析盡方見於空。是故六凡於生
滅境中。隨事而辨。則諸法念念遷移。如燈焔
焔。似水涓涓。故謂之生滅四諦也。若論眞諦。
法性自天而然。則非生非滅矣。問。既云。因
滅會眞。滅非眞諦。何云道滅是眞苦集是俗。
答。婆沙所謂俗謂苦集。第一義謂道滅。荊溪
釋此。謂合四爲二也。又苦集迷眞。道滅順
眞。此乃對分迷悟也。又有苦集時則無道滅。
有道滅時則無苦集。此藥病對治之義耳。又
有眞諦時則無四諦。有四諦時則無眞諦。輔
行所謂更互相傾也。若論三乘進修。又初門
不同。聲聞則以苦諦爲初門。縁覺則以集諦
爲初門。菩薩則以道諦爲初門。況大經云。凡
夫有苦而無諦。二乘有苦而有諦。當知一
乘之人既知苦斷集。慕果修因。故云有苦有
諦。凡夫則不然矣。此上諸義並不出乎生滅
境觀。覈其所以。祇縁藏教之人迷眞重故。從
界内事以立茲名
二通教無生四諦者。四諦名相與三藏同。若
論教旨則異。故曰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
道不二相。滅無滅相。輔行所謂觀所生心與
前不別。能觀觀智即空爲異。即空異者。藏是
生滅觀智。通是無生觀智也。中論曰。諸法不
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説無生。
亦是通教談於四性無生幻故。故言無生。如
大品曰。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説如幻等。
非其義歟。又淨名謂。法本不生。此因不生也。
今亦無滅。此果不生也。因果既不生。故言無
生矣。而如此者。良由此教所詮三乘根性觀
智巧故。則能體了六凡幻法當處即空。既即
眞空更無一法可以當情。故謂之眞空一寂涅
槃也。又復應知。通教雖受即空之名。若以圓
望之。有言無實。何者。以通教教旨非是全體
起用全理成事故。夫言即者是也。全體是用。
全用是體。體用不二。乃圓教所談也。別教雖
詮中實之理。理在事外。尚非即義。況通教乎。
是知通教但有即名而無即義明矣。當知此
教由迷眞輕故。從界内理立無生名
三別教無量四諦者。此教所詮別菩薩法。歴
劫行行修習河沙佛法。故稱無量。然所修雖
曰無量。若指其要。不出藥病四種。故曰。苦有
無量相。十界果報不同故。集有無量相。塵沙
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縁覺所
知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既有苦
集之病。則有道滅之藥。藥病種種對治不同
者。良由此教如來藏理而爲塵沙煩惱所覆
故。修塵沙法門而對治之。故輔行曰。照知一
心。起無量心。心無量故。迷解無量。迷則十
界苦集。悟則十界道滅。即此意也。然此教論
理則是界外中道佛性。此性爲一切法而作
依持。但其體不論性具。唯論性起故。使諸法
當體不即。荊溪所謂派出不云理。是故知是
別是也。問。圓教詮具法中道。隨縁起三千之
用。何故不受無量之名。答。彼圓從實相理乃
稱無作。此教既是附權立性。云所造非。安
得與圓同哉。當知別教所以與圓異者。良由
界外鈍根迷理之甚。貶之爲無量四諦矣
四圓教無作四諦者。此四立名無作。直指其
要。不出以性奪修。是故諸行無作。今廣此意
乃有其三。一藥病相即。如妙玄云。以迷理故。
菩提煩惱名集諦。涅槃生死名苦諦。以能解
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
當知即之一字衆妙之門。煩惱生死乃衆生之
病。今以一實理觀體而導之。病即藥。藥即病。
藥病一如。更無所作。故云無作。一實外無餘。
止觀曰。陰入界如。無苦可捨。塵勞本清淨。無
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
無滅可證。而如此者。良由圓教所詮不出一
實。一實之外更無餘法。龍樹所謂除諸法實
相。餘皆落魔事。實相無相。遍一切法。無生死
相。無涅槃相。所有諸相相相眞實。是故四
諦倶稱無作。故四教義云。約一實以明四實
諦。此四畢竟不可得。即是一實諦。是名無作
四實諦也。非其義歟。三性惡融通圓實教中。
所有苦集即是性惡。道滅即是性善。今論性
徳之行。若全性起修。則一一行業皆悉無作。
若全修在性。則介爾有念莫不圓成。是知性
雖本有不改。而不妨全性具三千起爲修徳
三千。修雖修治造作。而不妨全修徳三千即
是性具三千。如是則性外無修。修外無性。
修性一如體用相即。故玄籤云。在性則全修
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
爾是也。大哉圓乘於修於性既無増減。無
作之義於茲更明。他宗不明性具。萬法盡屬
有爲。以是較之。誠不可與同日而語矣。圓論
三義併顯無作。只縁此教迷中輕故。從界外
理以立斯稱
以上四聖諦義謹按山家教觀。略述梗概如
斯。自仁言詞孟浪。學問疎慵。伏惟和尚不棄
荒蕪。肯賜慈覽。至幸 門人自仁謹答
四明尊者教行録卷第三



四明尊者教行録卷第四
 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 
  答日本國師二十七問
草庵録紀日本國師問事
再答日本國十問
答泰禪師佛法十問
再答泰禪師三問
天童凝禪師上四明法師第一書
四明法師復天童凝禪師第一書
天童又上四明第二書
四明又復天童第二書
天童又上四明第三書
忠法師天童四明往復書後叙
草庵録紀天童四明往復書
  答日本國師二十七問并序準行業碑。則云
二十問。若據傳寫諸
本。並載二十七問。恐續後問答
參入前文。今依二十七問 行
 日本國師問 四明法師答 
皇宋咸平六年癸卯歳。日本國僧寂照等。齎到
彼國天台山源信禪師於天台教門致相違問
目二十七條。四明傳教沙門知禮憑教略答。
隨問書之
諸方匠碩或一披覽。無吝斤削云
  天台宗疑問二十七條。恭投函丈。伏冀垂
慈。一一伸釋。不勝至幸
 日本國天台山楞嚴院法橋上士位
内供奉十大禪師  源信  上 
一問。法華三周授記作佛云云。近代疑者云。
爲是初住佛。爲是妙覺佛。若是妙覺者。大師
常云。初住八相佛也。若是初住者。圓頓速疾
經一二生尚可究竟。況經無數劫耶
答。三周所授乃八相應身記也。此之八相始
從初住分顯法身。終至妙覺究竟法身。皆能
現此益物之相。三周得入者不局初住。如疏
云。身子既是上根利智。必是超入。而多云初
住者。蓋指其首耳。又皆云經無數劫者。與物
結縁。作淨佛國土因也。若無衆多受化之機。
如何現身説法耶。若論法身之本。乃即座而
得。豈待經無數劫乎
二問。譬喩品記云。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
恐是爾前見思倶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
心尚退。近代疑者云。別教初住界内見惑皆
已斷盡。豈第六住見猶未盡退作凡夫逆罪
人耶
答。若常程別教皆云初住斷見更不起諸重
過也。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頓斷。思惑乃
經諸位方盡。此常所談別教分齊也。今記主
見云身子六住尚退復起重罪。遂以義求。恐
有教門見思倶斷。至六心時。思猶未盡。見
亦餘殘。所以能牽惡道也。此是記主約義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