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界次第初門 (No. 1925_ 智顗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爲義。息倒歸眞。故
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
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爲善。或加以道名。以
能通至樂果也
一不殺生 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
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偸盜 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
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婬 即是止善。止前於非妻妾婬欲
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語 即是止善。止前虚言誑他之惡
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
五不兩舌 即是止善。止前搆鬪兩邊之惡
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六不惡口 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
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七不綺語 即是止善。止前綺側乖理之
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八不貪欲 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
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
之觀行善
九不瞋恚 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
者當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見 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
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
慧之善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三歸戒初門第十三
  一歸佛 二*歸法 三*歸僧
次十善而辨三歸者。如來未興於世。爾時已
有十善之化。是爲世間舊善。豈有三寶之可
歸。大聖初成正覺。方因提謂長者。開授三歸
之戒。翻邪歸正。以爲入聖之根本。三乘行者。
歸宗進行。此爲初首也。三歸之用。正破三邪。
濟三塗。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歸爲本。
通發一切戒品及諸出世善法。豈同十善之
舊法耶。問曰。十二門禪亦是舊法。今何故不
三歸前説。答曰。若依説教時節實如所問。但
今欲次論修行戒定之次。則不得爾。今次三
歸之下。備出諸戒科目。並同此意
一歸依佛 佛陀秦言覺者。自覺覺他。故名
爲佛。歸者以反還爲義。反邪師還事正師。故
名歸。依者憑也。憑心靈覺。得出三塗及三界
生死也。故經云。歸依於佛者。終不更歸依其
餘諸外天神也
二歸依法 達磨秦言法。法云可軌。大聖所
説。若教若理。可爲心軌。故言法也。歸者反邪
法還修正法。故名歸。依者憑佛所説。法得出
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法者。永離
於殺
三歸依僧 僧伽秦言衆。衆名和合。出家三
乘行者。心與佛所説事理法合。故名爲僧。歸
者反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
行之伴。故名歸。依者憑心出家三乘正
伴。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僧
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諸外道也
五戒初門第十四
  一不殺生戒 二不偸盜戒 三不邪婬戒
 四不妄語戒 五不飮酒戒
次三歸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論云。念佛如醫
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藥
禁忌。今所以次三歸而明諸戒品。意在此也。
故佛爲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歸已。即授五
戒。爲優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則非
清信士女。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
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
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
量。若約出世。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
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
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
能堅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
止爲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
之惡。故名防止
一不殺生戒 云何名殺生。若實知是衆生。
發心欲殺而奪其命。起身業有作已。是名殺
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其餘繋閉鞭打等。
是殺方便非正罪
二不偸盜戒 云何名盜。知他物生盜心。取
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事。名
不偸盜戒。其餘計校乃至手捉未離地等。是
盜方便非正罪
三不邪婬戒 云何名邪婬。若女人爲父母
兄弟姉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出
家戒法護。乃至自婦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
兒。及非道處。如是犯者。名爲邪婬。若不作是
事。名不邪婬戒其餘言戲。以物相要。乃至捉
手觸身。未遂婬事。皆爲邪婬方便非正罪
四不妄語戒 云何名妄語。不淨心欲誑他。
隱覆實事。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若不
作是事。名不妄語戒。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
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皆是妄語方便。不謂
正罪
五不飮酒戒 云何名酒。酒有三種。一者穀
酒。二者果酒。三者藥酒。若乾若濕。若濁若
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
不飮者。是名不飮酒戒也
次此應明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一日一夜八
戒。出家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
戒。比丘比丘尼十種得戒。五篇七聚相。乃至
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及三千威儀。八萬律
儀。是中皆應次第略出科目。辨大聖從麁至
細制戒之意。事轉繁多具列云云。今欲且逐要
出諸禪定智慧法門科目次第。此諸戒中事
數。至下第六卷。別更隨要者出之
四禪初門第十五
  一初禪 二二禪 三三禪 四四禪
今次諸戒品而辨四禪者。上所明戒相。雖復
麁細有殊。終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惡。既未除
細亂。豈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羅皎潔。志
在禪門。專修五法五法在下
別出科目
則色界清淨四大
自現身中縁。是以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
勝妙支林功徳爾乃因超欲網果居色界。通
名禪者。禪是西土之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
五蓋等一切諸惡。故云棄惡。或翻功徳叢林。
或翻思惟修。今不具釋。而言根本者。以無量
心背捨勝處一切處神通變化及無漏觀慧等
種種諸禪三昧。悉從四禪中出。故稱根本
初禪有五支  一覺支 二觀支 三喜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一覺支 初心在縁名爲覺。行者依未到地。
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
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徳利
益。故名覺支
二觀支 細心分別名爲觀。行者既證初禪
功徳。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
徳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等功徳。欲界之
所未有。故名觀支
三喜支 欣慶之心名爲喜。行者初發禪時。
乃有喜生。但分別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觀
心分別。所捨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得初禪。利
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則歡喜無量。故名喜

四樂支 怡悦之心名爲樂。行者發初禪時。
乃即有樂。但分別喜動踊心息。則恬然靜
慮。受於樂觸怡悦之安快。故名樂支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
初證禪時。乃即著定。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
法。故有細微之散。若受喜樂心。自然與定
法一。故名一心支
二禪有四支  一内淨支 二喜支 三樂
支 四一心支
一内淨支 心無觀覺之渾濁。故名内淨。行
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
心内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淨。故名内
淨支
二喜支 欣慶之心名之爲喜。行者初得内
淨時。即與喜倶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
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内淨之喜。歡喜無
量。故名爲喜支
三樂支 怡悦之心名之爲樂。行者喜踊之
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於内淨喜中之悦樂。
故名爲樂支*也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
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停不動。故名爲一
心支
三禪有五支  一捨支 二念支 三慧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一捨支 離喜不悔。此心名捨。行者欲離二
禪時。種種因縁。訶責於喜。喜既滅謝。三禪即
發。若證三禪之樂。則捨二禪之喜。不生悔
心。故名爲捨。亦名三禪。樂初生時。是樂三
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禪壞。故須行捨」
二念支 念名愛念。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
從内起。應須愛念。將息則樂得増長。乃至遍
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發三禪之
樂。此樂微妙。難得増長遍身。若非善巧之解
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
四樂支 怡悦之心名之爲樂。行者發三禪
樂已。若能善用捨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
則増長遍身怡悦受樂安快三禪之樂。三禪
爲最樂。若離三禪。餘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
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一。澄渟不動。名一
心支
四禪四支  一不苦不樂支 二捨支 三
念支 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樂支 中庸之心。不苦不樂。行者
欲離三禪時。種種因縁。訶責於樂。樂既謝滅。
則不動之定。與捨倶發。故内心湛然。不苦不
樂也
二捨支 離樂不悔此心名捨。行者既得第
四禪不動眞定。則捨三禪難捨之樂。不生悔
心。故名捨支。亦云。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
定起動念心。若心行捨。則無動念之乖也
三念清淨支 念者愛念也。行者既得四禪
眞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徳。方便將養令
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爲念。亦云是四禪中
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
得四禪捨倶之定。捨念將息。則心無所依。泯
然凝寂。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淨木無波
湛然而照萬像皆現。何故此四禪中。獨名不
動定也。初禪覺觀動。二禪喜所動。三禪樂
所動。是四禪中先離憂喜。今復除苦樂。故名
眞定也。三界勝定。無復過此若三乘行人。善
巧照了分明。則因此定發眞無漏。有漏外道
無慧方便。入此定時。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
無想定。謂爲涅槃。是爲邪倒。非涅槃也。從初
至四禪。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從
四禪中分派。出十八功徳。故名支也
四無量心初門第十六
  一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 三喜無量心
四捨無量心
次四禪而辨四無量心者。四禪但是自證禪
定功徳。而未有利他之功。故樂大功徳者。當
憐愍一切衆生。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定。此四
通名無量心者。從境以得名。以所縁衆生無
量故。能縁之心。亦隨境無量。故悉受無量
心名
一慈無量心 能與他樂之心。名之爲慈。若
行者於禪定中。念衆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
生定。名爲慈定。是慈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
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名慈
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 能拔他苦之心。名之爲悲。若
行者於禪定中。念受苦衆生令得解脱時。心
數法中生定。名爲悲定。是悲相應心。無瞋無
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
是爲悲無量心*也
三喜無量心 慶他得樂。生歡悦心。名之爲
喜。若行者於禪定中。念衆生令離苦得樂歡
喜時。心數法中生定。名爲喜定。是喜相應心。
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
滿十方。是爲喜無量心
四捨無量心 若縁於他無憎無愛之心。名
之爲捨。行者於禪定中。念衆生悉念同得無
憎無愛如證涅槃。寂然清淨。如是念時。心數
法中生定。名爲捨定。是捨相應心。無瞋無恨
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是
爲捨無量心
四空定初門第十七
  一虚空處定 二識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
四非有想非無想處定
次無量心而。辨四空處定者。四無量心中。
雖有大功徳。而未免形質之患累。若行人厭
色如牢獄者。則心心樂欲出離色籠。故*次無
量以明四空處定。通言空者。此四定體無形
色。故名爲空。各依所證之境。爲處境法持心。
心無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處定 若滅三種色縁空而入定者。名
空處定。行者厭患色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
觀智。破於色故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
種種相。入無邊虚空處。心與虚空之法相應。
是爲虚空處定
二識處定 若捨空縁識而入定者。名識處
定。行者厭患虚空。虚空無邊。縁多則散。能破
於定。即捨虚空。轉心縁識。心與識法相應。名
爲識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 若捨識處心。依無所有法
而入定者。名無所有處定。行者厭患於識
三世之識無邊。縁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縁
識。轉心依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
爲無所有處定。有人解云。捨多識取少識。縁
之入定。名無所有處定也
四非有想非無想定 若捨二邊之想而入定
者。名非有想非無想定。行者厭患無所有處
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更有定名非有想
非無想處。即捨無所有處。縁念非有非無想
之法。心與非有非無想法相應。是爲非有想
非無想處定。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
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實知有
細想。依四衆而住。故云非無想得失。合而立
名。故云非有想非無想處定。略明三界十二
門禪。極在於此也
六妙門初門第十八
  一數 二隨 三止 四觀 五還 六淨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門者。前來所明禪定。雖
復深遠。而並是世間舊法。從初至後。厭下攀
上。地地之中。都未有觀慧照了出世方便。故
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門禪。不能發眞悟道。
是以生死無絶。意在此也。今之六法。前三是
定。後三是慧。定愛慧察。能發眞明。出離生
死。豈同上也。此六通言妙門者。涅槃爲妙門。
謂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眞妙泥洹。故云
妙門。一家所明。有十種六妙門。今但略出次
第相生一科。六門以爲次者。此六門既是亦
有漏亦無漏禪。於餘亦有漏亦無漏禪中。淺
而且局。故以爲次也
一數息門 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爲數。
行者爲修無漏眞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麁
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
則麁亂靜息。心神停住。是爲入定之要。故以
數息。爲妙門*也
二隨息門 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爲隨。
行者雖因數息心住而禪定未發。若猶存數
則心有起念之失。故須放數修隨。心依於息。
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若
心安明淨。因是則諸禪自發。故以隨爲門也」
三止門 息心靜慮。名之爲止。行者雖因隨
息心安明淨。而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
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於止。故捨隨修止。
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
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爲門
四觀門 分別推析之心名爲觀。行者雖因
止證諸禪定。而解慧未發。若住定心。則有無
明味著之乖。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是中
多用實觀四念處也。若觀心分明。則知五衆
虚誑。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顛倒既無。
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爲門
五還門 轉心反照。名之爲還。行者雖修觀
照。而眞明未發。若計有我能觀析破於顛倒。
則計我之惑。還附觀而生。同於外道。故云是
諸外道計著。觀空智慧。不得解脱。若覺此
患。即當轉心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
虚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
方便自然而朗。故以還爲門
六淨門 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爲淨。行
者修還之時。雖能破觀之倒。若眞明未發。而
住無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穢濁覺知。此
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因此眞明開發。即斷
三界結使。證三乘道。故云。其清淨得一心者。
則萬邪滅矣。以淨爲門。意在此也
十六特勝初門第十九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長短 四
知息遍身 五除諸身行 六受喜 七受樂
 八受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攝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觀無常 十三觀出散
 十四觀離欲 十五觀滅 十六觀棄捨
次六妙門而辨十六特勝者。此二種禪定。大
意雖同。而六妙門。一往竪淺横廣。十六特勝。
則竪長横局。長則位遠難窮。次後而明也。皆
稱特勝者。解釋別有因縁事。具出云云。但此
禪始從調心。終至非想。地地皆有觀照。能發
無漏。而無厭惡自害之失。故受特勝之名。諸
師多以此十六對四念處觀。若作此釋。則進
退約位。但與六妙門齊。分別二種。對特勝之
相。竪横不同。略如下辨。適取意用之
一知息入 修習特勝之初。正依隨息。故以
知息入爲門。即代初數息調心之法。所以然
者。數息則闇心而數。故觀慧不明。今知息入。
則照息分明。故解慧易發。是以用知息入爲
調心法也。若將十六特勝。横對四念處者。從
知息入去。有五特勝。並屬身念處觀
二知息出 修特勝者。當以此知息出代數
息初調心法也。意如前釋。若對念處猶屬身
念處觀*也
三知息長短 修特勝者。藉觀以調心。心既
靜細。則照了漸明。若得麁住細住。及欲界定。
定中暗障薄。即便覺息入出。長短之相也。若
對念處。猶屬身念處觀*也
四知息遍身 修特勝者。從欲界定。與觀相
扶。入未到地。故證未到地定時。即覺身及定
法。悉皆虚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
無。既於定中。照了分明。染著心薄也。若對念
處。猶屬身念處*也
五除諸身行 修特勝者。從未到地。欲入初
禪時。常應觀析。因此若發初禪覺觀之法。則
身心豁然開朗。如明眼人開倉。即自了了。見
倉中所有。分別所證境界。皆虚假空無人我。
既無人我。誰作諸事。誰受禪定。是則顛倒所
起身業。皆悉壞滅。故云除諸身行。若對念處。
齊此猶屬身念處觀
六受喜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
初禪。喜支即能照了。因是喜生無過。故云
受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勝。並屬受念處

七受樂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
初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於樂支。不起見
著。以無所受。而受樂觸。故云受樂。若對念
處。猶屬受念處觀
八受諸心行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扶。
若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
倒。於一心中。獲得正受。故云受諸心行。若
對念處。齊此猶屬受念處觀*也
九心作喜 修特勝者。離初禪入二禪時。常
自照了。因是若發二禪内淨喜。則眞喜從觀
慧而生。故名心作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
勝。並屬心念處觀*也
十心作攝 修特勝者。既因觀慧。得二禪一
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故云心作
攝也。若對念處。猶屬心念處觀
十一心作解脱 修特勝者。離二禪入三禪。
常有觀照。是故若發三禪即能照了。雖得妙
樂。心不耽著。無累自在。故云心作解脱。若對
念處。齊此猶屬心念處觀
十二觀無常 修特勝者。離三禪入四禪時。
常修觀照。是故若發四禪不動定時。即自觀
達。定中心識虚誑。念念生滅。故云觀無常也。
若對念處。從此有五特勝。皆屬法念處觀
十三觀出散 修特勝者。從四禪入虚空處
時。加修觀智。内外照了。是故若證空定之時。
即知能離色界。縁空之識。自在逍散。而虚誑
不實。心不愛著。故云觀出散。若對念處。猶屬
法念處觀
十四觀離欲 修特勝者。離虚空處定。入識
處時。常以觀慧。内自推撿。欲離虚空處。離欲
之心。是故發識處定。即能觀達。識定虚誑不
實。心不愛著。故云觀離欲。若對念處。猶屬法
念處觀
十五觀滅 修特勝者。離識處入無所有時。
以智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是故若發無
所有處定。即自觀達無所有處虚誑不實。心
不住著。故云觀滅。若對念處。猶屬法念處觀」
十六觀棄捨 修特勝者。離無所有。修非有
想非無想定時。即自以智觀察所修之法。能
修之心。是故若發非想定時。即觀照分明。知
非想處兩捨之定。猶有細想。四衆和合而有
虚誑不實。非是涅槃安樂眞法。則心不愛著。
特勝行者。若於地地。修觀照了。則地地之中。
顛倒不起。心不染著。隨其因縁會處。即於是
地。發眞無漏。證三乘道。略辨特勝竟。言少則
意難見。讀者必須細心比類令知地地之中。
與根本禪四空證定。一往雖同。而觀慧有別
*也
通明禪初門第二十
  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虚空處 識
處 少處 非有想非無想處 滅受想定
次十六特勝。而辨通明禪。此禪竪深横細。
定觀精巧。過於特勝。故次後辨之。而不次九
想背捨後辨者。此禪雖是實觀深細。而未具
無漏得解。廣大對治之用。於破煩惱義劣。故
不次背捨等安之。亦以非其氣類。今次十
六之後。正應從容得所也。言通明者。辨此
禪相。具出大集經中。但經不別出名目。而北
國諸禪師。坐證此法者。欲以教人。必須標名
傳世若用根本禪説。雖定名一往相似。而行
相逈異。還用此名。説者行人便作常解。則大
乖其妙。若安十六特勝觀法。雖小相似。而名
目都不相關。若對背捨勝處等。名之與觀。
條然併異。既進退並不同餘禪。豈可用餘禪
名説。故別爲立自名。名曰通明。所言通明者。
修此禪時。必須三事通觀。故云通明。亦以能
發六通三明。故云通明。但此禪境界繁多。非
可傳述。今止列大集經中所出科目示知有
此一法門異常所傳禪也
初禪六支 大集經云。言初禪者。亦名爲
具。亦名爲離。離者謂離五蓋。具者謂具足
五支。言五支者。覺觀喜樂安定。一覺支者。云
何名覺。如心覺大覺。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
是名覺。云何名觀。心行大行。遍行隨喜。是名
爲觀。云何名喜。如眞實知大知小。心動其
心。是名爲喜。云何名爲樂。行於此法。心悦
受於樂觸。是名爲樂。云何名爲安。謂心安身
安。受於樂觸。是名爲安。云何名爲定。謂若心
住大住不亂。於縁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爲

二禪三支 大集經云。言二禪者。亦名爲離。
亦名爲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三支。謂
喜安定也
三禪五支 大集經云。言三禪者。亦名爲離。
亦名爲具。離者謂離五蓋。具者具足五支。謂
念捨慧安
四禪四支 大集經云。言四禪者。亦名爲離。
亦名爲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四支。謂
念捨不苦不樂*定
空處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觀身厭患。遠
離身相。一切身觸喜觸樂觸。分別色相。遠離
色陰。觀無量空處。是名比丘得空處定也
識處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修奢摩他毘
婆舍那觀。心意識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以得
遠離是三種受。是名比丘得識處*定
少處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觀三世空。知
一切行。亦生亦滅。空處識處。亦生亦滅。作是
觀已。次第觀識。我今此識亦識非識。若非
識者。名寂靜我。云何求斷此識。是名得少
處定
非想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有非想心。
作是思惟。我今此想。是苦是漏。是瘡是癰。是
不寂靜。若我能斷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
寂靜。若有比丘。能斷如是想非非想者。是
名獲得無想解脱門。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
思惟。若有受想。若有識想。若有觸想。若有空
想。若有識想。若非想非非想等。皆名麁想。
我今若修無想。無想三昧。則能永斷如是
等想。是故見於非想非非想爲寂靜。如是見
已。入非非想定。已不愛不著。破無明。彼無
明已。名獲阿羅漢果。前三種定。二道所斷。
後第四定。終不可以世俗道斷。凡夫於非想
處。雖離麁煩惱。而亦有十種細法。以其無麁
煩惱故一切凡夫。謂是涅槃。凡夫者。外道欝
頭藍弗是也
滅盡定 大集經云。憍陳如。若有比丘。修習
聖道。厭離四禪四空處觀。滅莊嚴之道。而
入滅盡定也
 今此所述。通明禪支。並出大集經文。是中
未有一句私解。讀者自具尋思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九想初門第二十一
  一脹想 二青瘀想 三壞想 四
塗漫想 五膿爛想 六噉想 七散想
八骨想 九燒想
次通明禪。而辯九想者。上所明禪。雖有定
慧。但是實觀。未有得解之觀。則對治力弱。從
九想已去。所明禪定。悉有得解之觀。於對治
重煩惱病中。力用爲強。如伐堅樹。若用軟斧。
斷之不斷。應更取強斧。九想既是得解觀之
初。故次而*辯之此九通名想者。能轉心轉
想。故名爲想。所謂能轉不淨顛倒想。故此九
法皆言想也
一脹想 若觀人死屍。肨脹如韋嚢盛風。異
於本相。是爲脹想
二*青瘀想 *若觀死屍。皮肉黄赤瘀黒青
黤。是爲青瘀・想
三*壞想 若觀死屍。風吹日曝。轉大裂壞
在地。是爲壞・想
四*血塗漫想 若觀死屍。處處膿血流溢。
汚穢塗漫。是爲血塗漫・想
五*膿爛想 若觀死屍。蟲膿流出。皮肉壞
爛。滂沱在地。是爲膿爛・想
六噉想 若觀死屍。蟲蛆唼食。鳥挑其眼。狐
狗咀嚼。虎狼爴裂是爲噉想
七散想 若觀死屍。禽獸分裂。身形破散。筋
斷骨離。頭手交横。是爲散想
八骨想 若觀死屍。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筋
連或分散狼藉。如貝如珂。是爲骨想
九燒想 若觀死屍爲火所焚。爆裂煙臭。薪
盡形滅。同於灰土。假令不燒。亦歸磨滅。是爲
燒想
八念初門第二十二
  一念佛 二念法 三念僧 四念戒 五
念捨 六念天 七念入出息 八念死
次九想而辯八念者。爲除恐怖也。若修九想
時。思惟死屍可惡。因此驚怖。&T020839;然毛竪。及爲
惡魔惱亂。憂懼轉増。若存心八念。恐怖即除。
故以爲次也。通言念者。内心存憶之異名也。
專心存憶八種功徳。故名爲八念。非但能除
世間驚怖。若能善修。亦除世間三界生死一
切障難也
一念佛 若遭恐怖及衆障難之時。應當念
佛。佛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神
徳無量。如是念已。恐怖障難即除
二念法 若有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法。佛
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
通達無礙。是爲念法
三念僧 念僧者。僧是佛弟子衆。具足五分
法身。中有四雙八輩。三乘得果。應受供養
禮事。世間無上福田。是爲念増也
四念戒 念戒者。戒是能遮諸惡。安隱住處。
是中戒有三種。所謂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
律儀能除身口諸惡。定共能遮煩惱惡覺。道
共能破無明。得慧解脱。是爲念戒
五念捨 念捨者。有二種。一者捨施捨。二者
捨煩惱捨。捨施捨。能生大功徳。捨煩惱捨。因
此得智慧入涅槃。是爲念捨也
六念天 念天者。謂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
在天。復有四種天。一名天二生天三淨天四
生淨天。如是等果報清淨。利安一切。是爲念

七念阿那 念阿那般那者。如十六特勝明。
出入息也如是念時。能除心亂。入於正道。何
況世間恐怖。是爲念阿那般那也
八念死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
他因縁死。是二種死。常隨此身。無可避處。是
爲念死
十想初門第二十三
  一無常想 二苦想 三無我想 四食不
淨想 五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七不
淨想 八斷想 九離想 十盡想
次八念而*辯十想者。大智度論云。九想如縛
賊十想如殺賊。若爾即應次前九想而明。但
爲修九想時。有恐怖等障故。須説八念。既得
離諸恐怖。則心安無障。故次説十想也。通言
想者。能轉心轉想也。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
等想。故名爲想。前三想爲斷見諦惑説。中四
想爲斷思惟惑説。後三想爲修無學道者説。
是以。壞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斷三界結使。證
無漏之聖果也
一無常想 觀一切有爲法無常。智慧相應
想。名無常想。一切有爲法有二種。一者衆生。
二者國土。是二皆新新生滅。故無常也
二苦想 觀一切有爲法苦。智慧相應想。名
苦想。若有爲法無常者。即是苦常爲三苦八
苦之所遷逼。故名苦也
三無我想 觀一切法等無我。智慧相應想。
名無我想。若有爲法悉是苦者即無我。以無
自在故。亦以苦從縁生無有自性。無自性中。
我不可得也
四食不淨想 觀諸飮食不淨。智慧相應想。
名食不淨想。世間飮食。皆從不淨因縁。故有
如肉從精血水道中生酥酪等。皆亦隨事觀
之。悉是不淨也
五世間不可樂想 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智
慧相應想。名爲世間不可樂想。有二種世間。
一者衆生。二者國土。有過惡無可樂也
六死想 觀死智慧相應想。名爲死想。若一
期果報。常爲二種死之所逐者。則出息不報
入息也
七不淨想 觀自他身不淨。智慧相應想。名
爲不淨想。若觀此身内有三十六物。外則九
孔。惡露常流。從生至終。無一淨也
八斷想 觀涅槃離生死。智慧相應想。名爲
斷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無煩惱者。當斷
結使證涅槃也
九離想 觀涅槃離生死。智慧相應想。名爲
離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離生死者。當離
生死證涅槃也
十盡想 觀涅槃結使及生死盡。智慧相應
想。名爲盡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結使
及生死。未盡結使。及生死業。證涅槃也
八背捨初門第二十四
  一内有色相外觀色 二内無色相外觀色
三淨背捨身作證 四虚空處背捨 五識
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 七非有想非
無想背捨 八滅受想背捨
次十想而*辯八背捨者。前九想十想。既是壞
法對治觀門。則横局而竪短。對治定觀諸禪。
皆未具足。若證聖果。則無三明八解脱等。諸
大功徳也。今欲具明一切無漏對治。觀練熏
修禪定。故次而*辯之。若修此觀。練諸禪定。
證聖果時。則成大力羅漢。具足六通三明。及
八解脱。願智頂禪。無諍三昧等。諸功徳也。此
八通名背捨者。大智度論云。背是淨潔五欲。
捨是著心。故名背捨。若發眞無漏慧。斷三界
結業盡。即名解脱也
一内有色相外觀色 内有色相者。不壞内
色。不滅内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外色。不滅
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所以然者。爲修
流光故。不應初背捨中壞滅内身骨人也。欲
界結使難斷。故須以不淨心觀外色也。此初
背捨位在初禪。能捨自他及下地。故名背捨」
二内無色相外觀色 内無色相者。壞内色。
滅内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外色。不滅外色
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所以然者。行者爲入
二禪内淨故。壞滅内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
猶觀外不淨之相*也
三淨背捨身作證 淨者縁淨故名淨。行者。
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皎
潔猶如妙寶之色。故名縁淨身作證者。以無
受著心。而受三禪中遍身樂。故名身作證也」
四虚空處背捨 若滅根本四禪色。及三背
捨四勝處。八一切處中色。一心縁無邊虚空
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
無我虚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
向不迴。是爲虚空處背捨
五識處背捨 若捨虚空。一心縁識入定時。
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虚
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迴。
是爲五識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 若捨識。一心縁無所
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
無我。虚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
向不迴。是爲無所有處背捨*也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 若捨無所有處。一
心縁非有想非無想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
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虚誑不實。心生厭
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迴。是爲非有想非
無想背捨*也
八滅受想背捨 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是
爲滅受想背捨。所以者何。諸佛弟子。患厭散
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
身證而想受滅也
八勝處初門第二十五
  一内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
知勝見 二内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
是名勝知勝見 三内無色相外觀色少亦
爾 四内無色相外觀色多亦爾 五青勝
處 六黄勝處 七赤勝處 八白勝處」
次八背捨。而*辯八勝處者。背捨雖能有背捨
淨潔五欲之用。既是初觀。於縁中轉變。未得
自在隨心。若欲得觀心純熟。轉變自在。必須
進修勝處觀也。故次而明之。故大智度論
作譬云。如人乘馬能破前陣。亦能自制其馬。
故名勝處*也。亦名八除入
一内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
勝見 内有色相。外觀色少。初背捨而言少
者。縁少故名少。若觀道未増。故須觀少因縁
觀多畏難攝轉變不得隨心。若觀少好醜法
中不淨。轉變自在。通達無礙。心無取。捨不起
愛。憎是名勝知勝見也
二内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
勝見 内有色相外觀色。如初背捨而言多
者。觀多因縁。故名多觀。心既調則。觀多無
妨。故言多。若於多好醜不淨境中。轉變自
在。通達無礙。心無取捨。不起愛憎。是名勝知
勝見也
三内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
勝見 内無色相如二背捨。外觀色少。若好
若醜等。皆如初勝處也
四内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
勝見 内無色相如二背捨。外觀色多。若好
若醜等。皆如二勝處也
五青勝處 若觀青色。轉變自在。少能多多
能少。光色照曜勝於背捨。所見青相亦不起
法愛。是名青勝處也
六黄勝處 類如青勝處中分別
七赤勝處 類如青勝處中分別
八白勝處 亦類如青勝處中分別。今用四
色爲勝處。依大智度論也。若纓絡經中。則
以四大爲四勝處也
十一切處初門第二十六
  一青一切處 二黄一切處 三赤一切處
四白一切處 五地一切處 六水一切處
七火一切處 八風一切處 九空一切處
十識一切處
次八勝處而辯十一切處者。勝處雖能少。觀
中轉變自在而未普遍。今十一切處所觀普
遍。是以次而明之。故大智度論云。背捨爲初
門。勝處爲中行。一切處爲成就也。三種觀足。
即是觀禪體成就。通稱一切處者。皆從所觀
境遍滿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
一青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青色。使
遍一切處皆青也
二黄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黄色。使
遍一切處皆黄也
三赤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赤色。使
遍一切處皆赤也
四白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白色。
使一切處皆白也
五地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地色。使
一切處皆地色
六水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水色。
使一切處皆水色也
七火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火色。使
一切處皆火色*也
八風一切處 還取前背捨勝處中少風色。使
一切處皆風
九空一切處 還入前虚空背捨定。使一切
處皆空也
十識一切處 還入前識處背捨。使一切處
皆有識也
十四變化初門第二十七
  初禪二變化 二禪三變化 三禪四變化
四禪五變化合十四變化
次十一切處而辯十四變化者。上所明觀禪。
正體雖備猶未*辯其功用。今欲學六通之用。
必須先修變化心也。通言變化者。能使無而
欻有有而欻無。故名爲變化也
一初禪二變化 一初禪初禪化。能變化自
地也。二初禪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
二禪三變化 一二禪二禪化。能變化自地
也。二二禪初禪化。能變化下初禪地也。三二
禪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三禪四變化 一三禪三禪化。能變化自地
也。二三禪二禪化。能變化下二禪地也。三三
禪初禪化。能變化下初禪地也。四三禪欲界
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四禪五變化 一四禪四禪化。能變化自地
也。二四禪三禪化。能變化下三禪地也。三四
禪二禪化。能變化下二禪地也。四四禪初禪
化。能變化下初禪地也。五四禪欲界化。能變
化下欲界地也
六神通初門第二十八
  一天眼通 二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四
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
次變化而*辯六神通者。此有三意不同。若
依報得神通。得神通方能變化。若是修得神
通。則先修變化。方得神通。今此既約修得次
第。故次變化而*辯神通。此皆名通者。*纓絡
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
礙。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 修天眼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
色界四大清淨造色住。眼根中即能見六道
衆生死此生彼。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是
爲天眼通
二天耳通 修天耳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
色界四大清淨造色住。耳根中即能聞六道
衆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爲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修他心智者。若於深禪定中。
發他心智。即能知六道衆生心及數法。種種
所縁念事。是爲他心通
四宿命通 修宿命通者。若於深禪定中。發
宿命智。即能知自過去一世二世百千萬世
乃至八萬大劫宿命。及所行之事。亦能知六
道衆生所有宿命。及所作之事。是爲宿命
智也
五身如意通 修身通者。若於深禪定中發
得身通。通有二種。一者飛行速到山障無礙。
二能轉變自身他身。及世間所有。隨心自在。
是爲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 修漏盡通者。若於深禪定中。發
見思眞智則三漏永盡。是爲漏盡神通也
九次第定初門第二十九
  一初禪 二二禪 三三禪 四四禪
五空處 六識處 七無所有處 八非有
想非無想處 九滅受想次第定
次六通而*辯九次第定者。上所明禪。雖體用
具足。而並是觀禪。未明練熟調柔之相。今欲
修練觀禪體用。令純熟入體。及起時心無間
念。故次明也。通言次第定者。若入禪時。深心
智慧深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無異
念間。雜故名次第定也
初禪次第定 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入初禪定時。是中初禪定觀均齊。
自識其心。其心次第而入無有刹那雜念。間
入初禪定。是爲初禪次第定
二禪次第定 若從初禪。入二禪時。是中二
禪定觀均齊。自識其心。其心次第而入。無有
刹那雜念間入二禪定。是爲二禪次第定
三禪次第定 意類如初禪二禪中明
四禪次第定 意亦類如初禪二禪中明
五虚空處次第定 意亦類同初禪二禪中明」
六識處次第定 意亦類如初禪二禪中明
七無所有處次第定 意亦類同初禪二禪中

八非有想非無想處次第定 意亦類同初禪
二禪中明
九滅受想次第定 若從非有想非無想。入
滅受想定時。於是定前。自識其心要期心利。
心心次第而入。無有刹那雜念間入滅受想
定。是爲滅受想次第定也
三三昧初門第三十
  一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次九次第定而*辯三三昧者。九次第定體。乃
即是三三昧。但有離合名數。多少不同制立
有異。其意云云。所以者何。九次第定。通練諸
禪。自無別體。三三昧亦爾。故知體無異法。而
無定名。九定名數雖多。不取中間。三昧名數
雖少。而通中間合取九定。一往從諸禪理事
以得名三昧。一往從諸禪事理而受稱。是爲
小異。故次九定以明三三昧也。通言三昧者。
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已來。常
曲不端。得是直故。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 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
入諸定。觀初禪及方便中。則一切覺觀倶禪。
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
入諸定。觀中間禪。則一切無覺有觀禪。皆悉
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
入諸定。觀無覺無觀禪中。則從二禪乃至滅
受想定一切定。觀諸無覺無觀。皆悉正直。故
名無覺無觀三昧也
師子奮迅三昧初門第三十一
  有二種師子奮迅三昧 一奮迅入 二奮
迅出
次三三昧而*辯師子奮迅三昧者。大品經中
佛自誠言。菩薩依九次第定。入師子奮迅三
昧。三三昧與九定法相既同。故次三三昧而
明。於義無乖也。所言師子奮迅者。借譬以顯
法也。如世師子奮迅。爲二事故一爲奮却塵
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異於諸獸。此三昧亦
爾。一則奮除障定細微無知之惑。二能入出
捷疾無間。異上所得諸禪定也。故名師子奮
迅三昧
一入禪奮迅 師子奮迅入三昧者。離欲惡
不善法。有覺有觀入初禪。如是次第入二禪
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
想處。滅受想定。是爲奮迅入也
二出禪奮迅 師子奮迅出者。從滅受想定
起。還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起。
還入無所有處。如是識處空處四三二禪初
禪。乃至出散心中。是爲奮迅
超越三昧初門第三十二
  一超入 二超出
次師子奮迅而*辯超越者。大品經佛自誠言。
菩薩依師子奮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
超越者。能超過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
一超入三昧 云何名超入三昧。離諸欲惡
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從初禪
起超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
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初禪。從初禪
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二禪。二禪起
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三禪。三禪起入
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四禪。四禪起入滅
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空處。空處起入滅受
想定。滅受想定起入識處。識處起入滅受想
定。滅受想定起入不用處。不用處起入滅受
想定。滅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
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是爲諸佛菩薩超
入三昧相。若聲聞人但能超入一。而不能超
二。況能如上所明自在超也。是中明超入有
三種。一順入超。二逆入超。三順逆入超也。細
心約義自作可解
二超出三昧 云何名超出三昧。從滅受想
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
定起還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無
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
起入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起住散心中。散心
中起入識處。識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
空處。空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四禪。四
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三禪。三禪起住
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二禪。二禪起住散心中。
散心中起入初禪。初禪起住散心中。是爲諸
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若聲聞人超出。但能
超一禪出。而不能超二。何況能自在超出也。
是中超出有三種。一順超出。二逆超出。三順
逆超出。足前三種超入。合爲六種超越三昧。
如來於此六三昧。而入涅槃也。齊此明三乘
行行共禪竟也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四諦初門第三十三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次超越而辯四諦者。但上來所説。諸無漏禪
中。乃禪禪悉有四諦觀慧。彼既明禪相。則隱
理顯事。從事以立名。是以雖有四諦觀法。而
不從諦得名。如嚢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見
者。是以今更。次諸禪後。明四諦等八科慧行
法門。此四通言諦者。諦以審實爲義。此四諦
法門。正爲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詮
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審實也。若由因感果。
則應先因而後果。今悉先果而後因者。教門
引物爲便。故皆先果而後因也
一苦諦 苦以逼惱爲義。一切有爲心行。常
爲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爲苦。苦有三種。
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別有
通。別者三苦即別對三受。苦受從苦縁生。情
覺是苦。即苦苦也。樂受。樂壞時生苦。即是壞
苦。不苦不樂受。常爲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
若通論三苦。則三受通有三苦也。所以然者。
三受之心。即是苦。通從苦縁生故。通是苦。苦
三受之心。通爲壞相。所壞故通是壞苦也。三
受之心。通是起役運動不停之相。故通是行
苦也。若三受心。若別若通。無非是苦者。當知
苦是審實而有。故名諦也
二集諦 集以招聚爲義。若心與結業相應。
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爲集。集有三
種業。攝一切業。一不善業。即十不善也。二善
業。即十善也。三不動業。即十二門禪也。具如
前*辯。煩惱者。二種煩惱攝一切煩惱。一屬
愛煩惱。二屬見煩惱。是二煩惱出一切三毒。
五蓋。十使。九十八煩惱等。皆如前*辯。若此
煩惱與前業合。則未來定能招聚三界死生
苦果。即是集諦也
三滅諦 滅以滅無爲義。結業既盡。則無生
死之患累。故名爲滅。若發見思無漏眞明。具
三十四心斷結者。則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
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
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也。因滅故果滅。捨
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
槃。眞滅度也。滅理不虚。故名爲諦
四道諦 道以能通爲義。正道及助道。是二
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爲道。正道者。實觀三
十七品。三解脱門。縁理慧行。名爲正道。次下
當出科目。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
及諸禪定。皆是助道。具如上出。復次正道者。
謂見諦八忍八智十六心。思惟九無礙九解
脱十八心。眞無漏慧。名爲正道。其餘方便對
治。諸禪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脱等。皆是助
道。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審實不虚。即名道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 二苦 三空 四
無我
集諦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縁 四生」
滅諦下四行 一盡 二滅 三妙 四離」
道諦下四行 一道 二正 三跡 四乘」
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爲十六
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
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次於四諦之
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愈明通。
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爲義。修此十六觀法。
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或時從理得名。即
十六諦也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行者。觀五受陰。因縁
生。新新生滅。故無常也。二苦行者。觀五受
陰。若無常即是苦。爲無常之所逼也。三空行
者。觀五受陰。一相異相無故。空即是空。四
我者。觀五受陰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
無相。是爲無我行也
集諦下四行 一集行者。觀煩惱有漏累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