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止觀法門 (No. 1924_ 慧思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見恒河。即是共相故。復以彼等別業尤重爲
障故。至彼河邊但見種種別事不得水飮。即
是共中不共也。復據彼同類同造餓業。故同
於恒河之上不得水飮。復是共相之義。於中
復所見不同。或見流火。或見枯竭。或見膿血
等無量差別。復是共中不共。若如是顯現之
時。隨有同見同用者。即名爲共相識。不同見
聞不同受用者。即是共不共相識。隨義分
別。一切衆生悉皆如是可知也。就不共相中
復有共義。謂眷屬知識。乃至時顧同處同
語同知同解。或暫相見若怨若親。及與中人
相識及不相識。乃至畜生天道互相見知者。
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熏心共相性。故心
縁熏力顯現。如此相見相知等事。即是不共
相中共相義也。或有我知見他他不知見我
者。即於我爲共。於他爲不共。如是隨義分別
可知。又如一人之身即是不共相識。復爲八
萬戸蟲聽依故。即此一身復與彼蟲爲共相
識。亦是不共中共相義也。以有此共相不共
相道理故。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爲體。而有相
見不相見同受用不同受用也。是故靈山常
曜而覩林樹潜輝。丈六金躯復見土灰衆
色。蓮花妙刹反謂丘墟。莊嚴寶地倒言砂礫。
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此明不空如來藏
中藏體一異六種差別之義竟。上來總明止
觀依止中何所依止訖
大乘止觀法門第二




大乘止觀法門第三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次明何故依止。問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
觀。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
本則難破壞。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觀也
若不依*止此心修於止觀則不得成。何以
故。以從本以來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故。又
此心體本性具足寂用二義。爲欲熏彼二義
令顯現故。何以故。以其非熏不顯故。顯何所
用。謂自利利他故。有如是因縁故。依此心修
止觀也。問曰。何謂心體寂用二義。答曰。心體
平等離一切相。即是寂義。體具違順二用。即
是用義。是故修習止行即能除滅虚妄紛動。
令此心體寂靜離相。即爲自利。修習觀行令
此心用顯現繁興。即爲利他。問曰。修止觀者
爲除生死。若令顯現繁興此即轉増流浪。答
曰。不然。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執情不在
大用。是故熾然六道權現無間。即是違用顯
現。而復畢竟清淨不爲世染。智慧照明故相
好圓備。身心安住勝妙境界。具足一切諸佛
功徳。即是順用顯現也。此明止觀依止中何
故依止竟。次明以何依止。就中復有三門差
別。一明以何依止體状。二明破小乘人執。三
明破大乘人執。初明以何依止體状者。問曰。
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意識依止此
心修行止觀也。此義云何謂以意識能知名
義故。聞説一切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
以虚妄因縁故有諸法。然虚妄法有即非有。
唯一眞心亦無別眞相可取。聞此説已。方便
修習知法本寂唯是一心。然此意識如此解
時。念念熏於本識増益解性之力。解性増已
更起意識。轉復明利知法如實久久熏心。故
解性圓明照己體。本唯眞寂意識即息。爾時
本識轉成無分別智。亦名證智。以是因縁故。
以意識依止眞心修止行也。是故論言。以依
本覺故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妄心。能知名
義爲説本覺。故得始覺即同本覺。如實不有
始覺之異也。問曰。上來唯言淨心眞心。今言
本識意有何異。答曰。本識阿梨耶識。和合
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上共不
共相中。已明眞如與阿梨耶同異之義。今更
爲汝重説。謂眞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
是用。如似水爲體。流爲相。波爲用。類此可
知。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説名阿
梨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爲本。
是故論云。以種子時阿梨耶識與一切法作
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經云。自性清淨
心。復言。彼心爲煩惱所染。此明眞心。雖復體
具淨性。而復體具染性故。而爲煩惱所染。以
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一性説爲淨心。就相
與染事和合説爲本識。以是義故上來就體
性以明。今就事相説。亦無所妨。問曰。熏本識
時即熏眞心以不。答曰。觸流之時即觸於水。
是故向言増益解性者。即是益於眞心性淨
之力也。是故論云。阿梨耶識有二分。一者覺。
二者不覺。覺即是淨心。不覺即是無明。此二
和合説爲本識。是故道淨心時更無別有
阿梨耶。*道阿梨耶時更無別有淨心。但以體
相義別故。有此二名之異。問曰。云何以意識
依*止淨心修觀行。答曰。以意識知名義故。
聞説眞心之體。雖復寂靜而以熏習因縁故。
性依熏起顯現世間出世間法。以聞此説故。
雖由*止行知一切法畢竟無相。而復即知性
依熏起顯現諸法不無虚相。但諸凡惑無明
覆意識。故不知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虚
相無實。以不知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是故
我當教彼知法如實。以是因縁即起慈悲。乃
至具行四攝六度等行。如是觀時意識亦念
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攝慈悲等種子。復不令
心識爲*止所沒。即是用義漸顯現也。以久久
熏故眞心作用之性。究竟圓興法界徳備。三
身攝化普門示現。以是因縁以意識依*止淨
心修觀行也。次明破小乘人執。問曰。但以意
識修習*止觀豈不成*耶。何故要須依*止淨
心。答曰。意識無體。唯以淨心爲體。是故要須
依*止。又復意識念念生滅前非其後。若不以
淨心爲依*止者。雖修諸行無轉勝義。何以
故。以其前念非後念故。如前人聞法後人未
聞。後人若聞無勝前人之義。何以故。倶始一
遍聞故。意識亦爾。前後兩異前雖曾聞隨念
即滅。後若重聞亦不増勝。何以故。前後二念
倶始一遍聞故。又復如似前人學得甲字
已命終。後人更學乙字。即唯解乙字不識甲
字。何以故。前後人異故。意識亦爾。前滅後生
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増廣。若以淨心爲
體。意識念念引所思修熏淨心性。性依熏
起以成種子。前念念滅後念起時。即與前念
所修種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法即勝於前
一念。如是念念轉勝。是故所修成就若不久
熏尚自種子力劣。便則廢失所修不成。何況
全無依*止。直莫前後相熏而得成就也。以
是因縁唯用意識不假依*止。無有是處。問曰。
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識。何得所聞所思皆得
成就。答曰。博地凡夫乃至聞教畜生等。有
所修習得成者。尚由本識爲體故成。何況二
乘。但彼自不知此義非彼不假淨心也。問曰。
不聞教畜生。豈無淨心爲體。答曰。造作癡
業尤重。熏心起報亦即極鈍。雖有黠慧之
性及有宿生*黠慧種子。但以現報所障故。
不得有用。故不聞教非是無淨心也。次明破
大乘人執。問曰。但用淨心修行*止觀即足。
何用意識爲。答曰。已如上説。由意識能知名
義。能滅境界。能熏本識。令惑滅解成故須意
識也。問曰。淨心自性寂靜即名爲*止。自體
照明即名爲觀。彼意識名義及以境界體性
非有。何論意識尋名知義滅自心境界*耶。答
曰。若就心體而論實自如此。但無始已來爲
無明妄想熏故。不覺自動顯現諸法。若不方
便尋名知義依義修行。觀知境界有即非有
者。何由可得寂靜照明之用。問曰。淨心自知
己性本寂即當念息。何用意識爲。答曰。淨心
無二。復爲無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爲
無塵智熏無明盡滅。方得念息。問曰。但息於
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須智熏寂照始現。答曰。
若無無塵智熏心裡。無明終不可滅。無明
不滅念即叵息。問曰。我今不觀境界。不念名
義。證心寂慮泯然絶相。豈非心體寂照眞如
三昧。答曰。汝證心時。爲心自證。爲由他證。
爲證於他。若心自證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
靜。若爾一切衆生皆不作心求於寂靜。亦應
心住。若言非是自然而證。蓋由心自作意
自證名爲自證者。作意即是意識。即有能所
即名爲他。云何得成心自證也若非他證。但
心自止故名自證者。若不作意即無能所。云
何能使心證。若當作意即是意識即是他證。
若言衆生體實皆證。但由妄想不知體證。故
有其念能知心體本性證寂。不念諸法故念
即自息。即是眞如三昧者。爲是意識能知本
寂。爲是淨心能知本寂。若是淨心自知本寂
不念諸法者。一切衆生皆有淨心。應悉自知
本寂。故自息滅妄識。自然而得眞如三昧。
以不修不得故知淨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
意識能知淨心本證即自息滅。故但是意識
自滅非是意識能證淨心。是故説言。心自證
者意識知心本證之時爲見淨心。故知本證
爲不見淨心能知證也。若言不見淨心能知
證者。不見佛心應知佛證。若見淨心故知證
者。淨心即是可見之相。云何論言心眞如者
離心縁相。又復經言。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
界。以此驗之。定知意識不見心也。以見與不
見無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設使心體本證*妄
念之心不可息也。若言妄識雖不見淨心。而
依經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於淨心令
心自知本證。即不起後念名爲自證者。汝依
經教知心本寂之時。爲作寂相而知。爲不作
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
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無所繋便更馳散。若
言作意不令馳散者。即有所縁。既有所縁即
還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若言七識能見
淨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證
故不起後念。即名爲自證者。是亦不然。何以
故。以七識是我執識故。不能見心本寂。又復
若爲能縁之所縁者。即非淨心。如上心體状
中已説。既所縁非實。故熏心還生妄念也。以
是義故無有道理。淨心自證不起後念也。若
言由他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體自寂靜
故。但以有六七識等名之爲他。由有此他故
説他心不證。是故乃可證他。何須以他證心
也。若言心體雖復本寂。但以無始無明妄念
熏故。有此妄念習氣在於心中。是故心體亦
不證寂。故須他證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習
氣令心證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
習氣。彼即自滅者。彼未滅間有何所以不起
新念也。若無別法爲對治者。彼諸習氣法應
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義故。由他
所證亦無道理。若言不須用他證心但證於
他。以他證故習氣自滅者。是亦不然。他既
有習氣爲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習
氣種子者。妄念何由可證也。又復淨心無
道理能證於他。若能證他者。一切衆生皆有
淨心。應悉自然除於妄念也。若言妄念前後
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爲證他者。爲前止
後爲後止前若言前念止後念者。前在之時
後識未生。後若起時前念已謝不相逐及。云
何能止。若言後念止前念者。亦復如是不相
*逐及。云何能止。若前念起時即自嫌起。嫌
之心熏於本識令不起後念者。心不自見。
云何自嫌。若後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於本
識令不更起後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時爲知
前心是空故嫌。爲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
即是無塵智也。汝云何言不須此智。又若知
是空則應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
無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實空而不能知故。又
復不知前念空故。執有實念而生嫌心即是
妄想。何以故。以其於空妄起實有想故。此能
嫌之心既是無明妄想故。即是動法復言熏
心。此乃亦増不覺。重更益動生起之識。於
是雲興而言能令後念不起者。蓋是夢中之
夢未惺覺也。故作斯説彷彿不睡者。必應不
言如此。又復若言不作心念諸法故念不起
者。爲淨心不作心念。爲是意識不作心*念。
若是淨心不作心念者。本來何因作心念法。
今忽何因不念法也。若是意識不念法者。意
識即是其念。若言意識不作心念法者。爲對
見法塵而不*念。爲不對見法塵而不*念。爲
對而不見而不*念。爲全不對塵名爲不*念。
若不對塵云何説爲意識。何以故。以識者必
識所識故。若對而不見即是頑瞽之法。若見
而不念爲何所因而得不*念。爲知空故所以
念。謂爲有故所以不*念。若知是空
無塵之智。對而不見見而不念。二倶無妨。何
故汝言不須此智。若謂爲有即不能不念。又
復謂有之時即已是念。又復謂爲有故。即是
無明妄想而復不念。譬如怯人閉目入闇道
理開眼而入。唯有外闇倒生怕怖閉目而入。
内外倶黒反謂安隱。此亦如是。念前法時唯
有迷境無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時心境倶闇。
反謂爲善。又復若不作意念法心則馳散。若
作意不念諸法。作意即是亂動非寂靜法。云
何得名證心也。但以專心在此不念故。即以
此不念爲境。意識爲此境所繋故。於餘境界
無容攀縁。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謂於諸法
無復攀縁。遂更深生寶玩將爲眞法。是以策
意相續不休。以晝夜久習熟故。不須作意自
然而進。但不覺生滅常流刹那恒起。起復不
知無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
位。便言我心寂住。應是眞如三昧。作如是計
者且好不識分量也。雖然但以專心一境故。
亦是一家止法。遠與無塵之智爲基。近與&T026260;
猴之躁爲鎖。比彼攀縁五欲游戲六根者。此
即百千萬倍爲殊爲勝。但非心體寂照眞如三
耳。是故行者爲而不執即是漸法門。若欲
成就出世之道必藉無塵之智也。此明止觀
止中以何依止竟。上標五番建立中第一
止觀依*止訖。次明止觀境界者。謂三自性
法。就中復作兩番分別。一總明三性。二別明
三性。所言總明三性者。謂出障眞如及佛淨
徳悉名眞實性。在障之眞與染和合名阿梨
*耶識。此即是依地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
名分別性。此是大位之説也。所言別明三性
者。初辨眞實性。就中復有兩種。一者有垢淨
心以爲眞實性。二者無垢淨心以爲眞實性。
所言有垢淨心者。即是衆生之體實事染之
本性。具足違用依熏變現。故言有垢。而復
體包淨用自性無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現之
相常寂。復稱爲淨。故言有垢淨心也。所言無
垢淨心者。即是諸佛之體性淨徳之本實。雖
具法爾違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復備
自性順用之能。淨熏滿故事淨徳顯。故言無
垢。雖從熏顯。性淨之用非増。假遣昏雲。體照
之功本具。復稱淨也。故言無垢淨心。然依熏
約用。故有有垢無垢之殊。就體談眞。本無無
染有染之異。即是平等實性。大總法門。故言
眞實性。問曰。既言有垢淨。亦應稱無垢染。答
曰。亦有此義。諸佛違用即是無垢染。但爲令
衆生捨染欣淨。是故不彰也。二明依他性者
亦有二種。一者淨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
性。清淨分依他性者。即彼眞如體。具染淨
二性之用。但得無漏淨法所熏。故事染之功
斯盡。名爲清淨。即復依彼淨業所熏。故性
淨之用顯現。故名依他。所現即是所證三
身淨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徳是也。問曰。性染
之用何謂由染熏滅故不起生死。雖然成佛
之後此性豈全無用。答曰。此性雖爲無漏所
熏故不起生死。但由發心已來。悲願之力熏
習故。復爲可化之机爲縁熏示違之用亦得
顯現。所謂現同六道示有三毒權受苦報應從
死滅等。即是清淨分別性法。問曰。既從染性
而起云何名爲清淨分。答曰。但由是佛徳故。
以佛望於衆生故。名此徳以爲清淨。若偏據
佛徳之中論染淨者。此徳實是示違染用。問
曰。既言依他性法。云何名爲分別性。答曰。
此徳依於悲願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
將此徳對縁施化。即名分別性法也。問曰。無
垢眞實性。與清淨依他性竟有何異。答曰。無
垢眞實性者。體顯離障爲義。即是體也。清淨
依他性者。能隨熏力淨徳差別起現爲事。即
是相也。清淨分別性者。對縁施設爲能。即是
用也。所言染濁依他性者。即彼淨心雖體具
違順二用之性。但爲分別性中所有無明染
法所熏故。性違之用依熏變現虚状等法。所
謂流轉生死輪迴六趣。故言染濁依他性法
也。問曰。性順之用未有淨業所熏。故不得顯
現。雖然在於生死之中豈全無用*耶。答曰。
雖未爲無漏熏故淨徳不現。但爲諸佛同體
智力所護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識漸發道
心。即是性淨之用也。問曰。一切衆生皆具性
淨等爲諸佛所護。何因發心先後復有發不
發。答曰。無始已來造業差別。輕重不同先後
不一。罪垢輕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
蒙。問曰。罪垢重者性淨之用豈全無能。答
曰。但有性淨之體不壞。以垢重故更不有能
也。問曰。上言凡聖之體皆具順違二性。但由
染淨熏力有現不現。何故諸佛淨熏滿足而
不妨示違之用有力。凡夫染業尤重而全使
性順之用無能也。若以染重故性淨無能。亦
應淨滿故染用無力。既淨滿而有示違之功。
定知染重亦有性順之用。答曰。諸佛有大悲
大願之熏。故性違起法界之染徳。能令机感
斯見。衆生無厭凡欣聖之習。故性順匿無邊
之淨用。不使諸佛同鑑無淨器可鑑。故大聖
捨之以表知机有染徳可見故。下凡尋之明
可化也。是故淨滿不妨有於染徳。染*重不
有於淨用。三明分別性者。亦有二種。一
者清淨分別性。二者染濁分別性。所言清淨
分別性者。即彼清淨依他性法中。所有利他
之徳。對彼内證無分別智故。悉名分別。所謂
一切種智能知世諦種種差別。乃至一切衆
生心心數法無不盡知。及以示現五通三輪
之相。應化六道四生之形。乃至依於内證之
慧。起彼教用之智。説己所得示於未聞。如斯
等事悉名清淨分別性法。此義云何。謂雖起
無邊之事。而復畢竟不爲世染不作功用。自
然成辦故言清淨。即此清淨之覺隨境異用
故言分別。又復對縁攝化令他清淨。攝益之
徳爲他分別故言清淨分別性也。所言染濁
分別性法者。即彼染濁依他性中。虚状法内
有於似色似識似塵等法。何故皆名爲似。以
皆一心依熏所現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實故
名爲似。由此似識一念起現之時。即與似塵
倶起。故當起之時即不知似塵似色等是心
所作虚相無實。以不知故即妄分別執虚爲
實。以妄執故境從心轉皆成實事。即是今時
凡夫所見之事。如此執時。即念念熏心還成
依他性。於上還執復成分別性。如是念念虚
妄互相生也。問曰。分別之性與依他性既迭
互相生竟。有何別。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
依熏故起。但是心相體虚無實。分別性法者。
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虚。即妄執以爲
事。是故雖無異體相生而虚實有殊。故言
分別性法也。更有一義。以明三性。就心體
平等名眞實性。心體爲染淨所繋依。隨染淨
二法名依他性。所現虚相果報名分別性。又
復更有一義。就依他性中即分別爲三性。一
者淨分。謂在染之眞即名眞實性。二者不淨
分。謂染法習氣種子及虚相果報即是分別性。
二性和合無二即是依他性也。問曰。似識妄
分別時。爲是意識總能分別六塵。爲六識各
各自分別一塵。答曰。五識見塵時各與意識
倶時而起。如眼識見似色時。即是一意識
倶時。分別妄執也。餘識亦如是。是故意識總
能分別妄執六塵五識。但能得五塵不生分
別妄執。問曰。妄執五塵爲實者。爲是五意
識。爲是第六意識。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
識與第六別。但能分別者悉名意識。上來
是明第二止觀所觀境界竟。次明第三止
觀體状。就中復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
以明止觀體状。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
状。初就染濁三性中復作三門分別。一依分
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眞實性以
示。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状者。先從觀入止。
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
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爲實有形質堅礙
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
此法是虚。以不知法是虚故。即起妄想執以
爲實。是故今時意裡確然將作實事。復當念
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瞋
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
即名觀門。非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
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
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彊觀諸法。唯
是心相虚状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
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謂
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
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裡確然執爲實時。即
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
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
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
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
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復
有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爲實時。但是
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
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次明依他性中止
觀體状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謂因前
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此中即解一切五
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虚相猶如
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虚。作此解者即
名爲觀。作此觀已復作是念。此等虚法。但以
無明妄想妄業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顯現。
猶如熱病因縁眼中自現空華。然此華體相
有即非有不生不滅。我今所見虚法亦復如
是。唯一心所現有即非有。本自無生今即無
滅。如是縁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虚相之執即
滅。即名從觀入止。既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
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顯現即名從止起觀。
若從此止行*徑入眞實性觀者。此即名從
止入觀也。次明第三眞實性中止觀體状者。
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因前依他性中止
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
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復作是念。既言心
外無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爲無
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爲心耶。爲異彼無外
別有淨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爲觀。即復念
言。無是無法對有而生。有尚本來不有。何有
無法以爲淨心。又復無法爲四句。攝淨心即
離四句。何得以此無法爲淨心也。作此念時
執無之心。即滅則名爲止。又從此止更入觀
門。觀於淨心作如是念。二性之無既非是心
者。更有何法以爲淨心。又復此心爲可見
耶。爲不可見耶。爲可念耶。爲不可念耶。作此
分別時即名爲觀。即復念言心外無法。何有
能見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縁念此
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縁所縁。即是心外有智
能觀此心何名爲如。又復我覓心之心體唯
是淨心。何有異法可縁可念也。但以妄想習
氣故。自生分別。分別之相有即非有。體唯淨
心。又復設使分別即知正是淨心分別也。喩
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
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於華。反更開
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謂種種眼根是己
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
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
更覓於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
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
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於淨心。是故當知。
能覓淨心者。即是淨心。設使應生分別亦即
是淨心。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
爲隨順眞如。亦得名爲止門。久久修習無明
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眞如。亦無異
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眞如爲大寂
靜止門。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
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
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眞如用義
也。此名從止起觀。又復熾然分別而常體寂。
雖常體寂而即縁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上
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
性縁起爲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
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
他性入無生性。除眞實性入無性性。就眞實
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
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
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僞是眞。息異執以
辨寂。即是無眞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
性。或云無眞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
根本眞如三昧。最後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
雙現前也。又復行者。若利*机深識則不須從
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
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
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後依第
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
第三性修也。又復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
三番並學資成第三番也。問曰。既言眞實性
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眞實。答曰。執二
無以爲眞實性者即須除之。故曰無無性妄
智分別淨心。謂爲可觀者亦須息此分別異
相。示其無別眞性可得分別。故言無眞性。但
除此等於眞性上横執之眞。非謂除滅眞如
之體。復更有譬喩。能顯三性止觀二門。今當
説之。譬如手巾本來無兎。眞實性法亦復如
是。唯一淨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兎
現。依他性法亦復如是。妄熏眞性現六道相
也。愚小無知謂兎爲實。分別性法亦復如
是。意識迷妄執虚爲實。是故經言。一切法如
幻。此喩三性觀門也。若知此兎依巾似有唯
虚無實。無相性智亦復如是。能知諸法依心
似有唯是虚状。無實相性也。若知虚兎之
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兎有即非有本來不生。
無生性智亦復如是。能知虚相唯是眞心。心
所現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
來是有。不將無兎以爲手巾。無性性。智亦復
如是。能知淨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爲
眞實性。此即喩三無性止門也。是故若欲捨
離世諦當修止門入三無性。若欲不壞縁起
建立世諦。當修觀門解知三性。若不修觀門
即不知世諦所以縁起。若不修止門即不知
眞諦所以常寂。若不修觀門便不知眞即是
俗。若不修止門即不知俗即是眞。以是義故。
須依幻喩通達三性三無性。如幻喩能通達
三性三無性。其餘夢化。影像。水月。陽焔。乾
城。餓鬼等喩。但是依實起虚執虚爲實者。悉
三性。類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諸喩依實起
虚故。偏喩依他性亦得也。但虚體是實即可
喩眞實性。虚隨執轉即可喩分別性。是故此
等諸喩通譬三性。解此喩法次第無相即可
喩三無性也。又更分別夢喩以顯三性三無
性。譬如凡夫慣習諸法故即於夢中心現諸
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由無始已來果時無
明及以妄想熏習眞實性故。眞心依熏現於
虚相果報也。彼夢*裡人爲睡蓋所覆故。不能
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爲實
事。是故夢*裡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
亦復如是。意識爲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
他。咸是眞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爲實。是
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言。是身如
夢爲虚妄見。虚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
別性。此即縁起三性爲觀門也。然此夢中所
執爲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
法亦復如是。但是虚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
即是無相性也。又彼夢中虚相。有即非有。唯
是夢心更無餘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自他
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餘法。即是無
生性也。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
因縁故名爲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
眞實性法亦復如是。平等無二。但以無明染
法熏習因縁故。與染和合名爲本識。然實本
識之外無別眞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此即
除滅三性爲止門也。以是喩故。三性三無性
即可顯了。此明止觀體状中約染濁三性。以
明止觀體状竟。次明清淨三性中止觀體状。
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状。二
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状。三明眞實性中止觀體
状。第一分別性中止觀體状者。謂知一切諸
佛菩薩所有色身。及以音聲大悲大願。依報
衆具殊形六道變化施設。乃至金躯現滅舍
利分頒泥木彫圖表彰處所。及以經教威儀
住持等法。但能利益衆生者。當知皆由大悲
大願之熏。及以衆生*机感之力。因縁具足
熏淨心。故心性依熏顯現斯事。是故唯是眞
性縁起之能道理即無實也。但諸衆生有無
明妄想故。曲見不虚。行者但能觀察。知此曲
見執心。是無明妄想者即名爲觀。以知此見
是迷妄故。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唯是自心所
作。如是知故實執止息即名爲止。此是分別
性中從觀入止也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三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四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
故。此中即知諸佛淨徳唯心所作虚權之相
也。以不無虚相縁起故。故得淨用圓顯示酬
曠劫之熏因。即復對縁攝化故。故得澤霑細
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淨心縁起寂而常
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爲觀門。依此觀門作方
便故。能知淨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徳。有即非
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爲止門。此*止及
觀應當雙行。前後行之亦得。次明眞實性中
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淨徳唯
是一心。即名爲觀。復知諸佛淨心是衆生淨
心。衆生淨心是諸佛淨心無二無別。以無別
故。即不心外觀佛淨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
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知我心佛心本來一
如。故名爲止。此名眞實性中止觀門也。上來
清淨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從此
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復從此
止入第三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故得我
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以
大悲方便發心已來熏習心故。即於定中起
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爲。法界大用
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
雙現前也。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
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
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
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問曰。既言佛
心衆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説有佛與衆生之
名。答曰。心體是同。復有無障礙別性。以
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熏習。以有熏
力別故。心性依熏現有別相。以約此我執之
相故。説佛與衆生二名之異也。問曰。諸佛既
離我執。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
若離我執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
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時。各別發願。
各修淨土。各化衆生。如是等業差別不同。熏
於淨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此十方三世
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眞如之體有此差
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
法爾是故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
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
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
何故經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
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言。唯是一法身。一
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眞心雖復平等而復具
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即具衆像之性
者。則不迷法界法門。問曰。眞心有差別性故。
佛及衆生各異不同。眞心體無二故。一切凡
聖唯一法身者。亦應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
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
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
此體同之義者。他所修徳亦有益己之能。是
故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徳。即是己功
徳者。是爲奇特之法。又復經言。與一切菩薩
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
聖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徳。皆是己之功徳。
是故應當隨喜。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自
然得道。答曰。若此眞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
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眞
如既復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
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徳復知他之所
修。即是己徳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
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須知若但自修不知
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不得他益。即如窮
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
貧窮苦止宿草庵。則其義也。是故藉因託縁
速得成辦。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
糞之價。問曰。上言諸佛淨徳者有幾種。答
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
利之中復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報身。三者
淨土。利他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順化。二者違
化。順化之中有其二種。一者應身及摩菟
化身。二者淨土及雜染土。此是諸佛淨徳。問
曰。利他之徳。對縁施設權現巧便可言無實。
唯是虚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徳。即是法報二
身。圓覺大智顯理而成常樂我淨。云何説言
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徳實是常樂我淨不
遷不變。正以顯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復正以
顯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縁起之用。然用無
別用。用全是心。心無別心。心全是用。是故
以體體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廢常用。
以用用體非有即有。熾然法界而不妨常寂。
寂即是用名爲觀門。用即是寂名爲止行。此
即一體雙行。但爲令學者泯相入寂故。所以
先後別説止觀之異。非謂佛徳有其遷變。又
復色即是空名之爲止。空非滅色目之爲觀。
世法尚爾。何況佛徳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問曰。佛徳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衆生亦有
即非有。應不妨不滅。答曰。佛徳即理顯。以成
順用故。所以常住。衆生即理隱。以成違用故。
所以生滅。常住之徳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
而有。故不妨常住。生滅之用亦雖有即非
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生滅也。此約清
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状竟。第三番體状竟
也。次明第四止觀除障得益。就中復有三
門分別。一約分別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約依
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約眞實性以明除障
得益。初明分別性中所除障者。謂能解不知
境虚執實之心。是無明妄想故即是觀行成。
以觀成故。能除無明妄想上迷妄。何謂迷妄
之上迷妄。謂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
以此迷故。即執爲非迷。復是妄想。此
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
也。是故行者。雖未能除不了境虚執實之心。
但能識知此心是癡妄者。即是能除癡妄之
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進修止
行。即是得益。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喩顯。
如人迷東爲西。即是妄執。此是一重迷妄
也。他人語言。汝今迷妄謂東爲西。此人
作是念。我所見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執
爲非迷者復爲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
迷妄。此人有何過失。謂有背家浪走之過。若
此人雖未醒悟。但用他語信知自心是迷妄
者。即無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謂雖
復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雖復證知諸
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無明執實是妄想
者。即常不信己之所執。堪能進修止行漸趣
槃。若都不知此者即當隨流苦海増長
三毒。背失涅槃寂靜之舍也。此明分別性中
觀行斷得之義。所言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
益者。謂依彼觀行作方便故。能知諸法本來
無實。實執止故即是能除果時迷事無明及
以妄想也。復於貪瞋漸已微薄。雖有罪垢不
爲業繋。設受苦痛解苦無苦即是除障。復依
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故無塵智用
隨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別性中止行除
障得益。次明依他性中止觀斷得者。初明觀
門。此觀門者與分別性中止門不異。而少有
別義。此云何也。謂彼中止門者必縁一切法
是虚故。能遣無明。無明滅故執實妄心即止。
然此縁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更無
異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觀亦就但彼由縁虚
故。能滅實執。故名爲止。此即由知無實故。
便解諸法是虚。因縁集起不無心相。故名爲
觀。彼以滅實破執爲宗。此以立虚縁起爲旨。
故有別也。以是義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
者是何。謂依此觀方便進修堪入依他性止
門。又復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
依他性中觀行斷得也。所言依他性中止門
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能知一
切虚相唯是一心爲體。是故虚相有即非有。
如此解故能滅虚相之執。故名爲止。以此止
故能除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虚相。又復無明
住地漸已損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
等三昧。又無生智用現前。復即成就眞實性
中觀行即名得益。問曰。觀門之中亦成就如
幻化等三昧。此止門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
昧有何別也。答曰。觀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復
觀中知法縁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縁起即寂
亦如幻化故有別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
障得益。次明眞實性中止觀除障得益者。初
明觀門。此觀門者初與依他性中止門無
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止門必縁一
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體是一心。是故得
滅虚相之執。然此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即
是此中觀門更無異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觀
即就不相離也。然彼雖縁一心但以滅相爲
宗。此中雖知虚相非有但以立心爲旨故有別
也。是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義是何。謂依
此觀作方便故。堪能勝進入止門也。問曰。唯
心所作與唯是一心。爲一爲異。答曰。唯心所
作者。謂依心起於諸法非有而有。即是從
體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謂知彼所起之體
相有即非有體是一心。即是滅相入實證也。
此明眞實性中觀行斷得也。所言止行除障
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
體不可分別。從本已來常自寂靜。作此解故。
念動息滅。即名爲止。以此止行能滅無明住
地及妄想習氣。即名除障。大覺現前具足佛
力。即名得益。此明眞實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也。問曰。除障之時。爲敵對除爲智解熏*除。
答曰。不得敵對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時
未有其解。解若起時惑先已滅。前後不相
見。故不得敵對相除。如是雖由一念解心起
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識之中惑染種子仍在。
未滅故解心一念滅時還起惑用。如是解惑
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増益解性之
力。以成解用種子。即彼解用熏成種子之時
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如似以香
熏於臭衣。香氣分分著衣之時臭氣分分而
滅。惑種亦爾。解種分成惑即分滅也。以惑
種分分滅故惑用漸弱。解種分分増故解用
轉彊。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説敵對除。但有
語無義。然彼小乘亦還熏除而不知此道
理也。問曰。解熏心時爲見淨心。故得熏
爲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
皆依一心而起。以是義故。解惑之用悉不離
心。以不離心故起用之時。即自熏心更無所
由。如似波浪之用不離水故波動之時即動
水體。是以前波之動動於水故更起後波也。
解惑之熏亦復如是。類此可知。問曰。此三性
止觀爲有位地。爲無位地。答曰。不定。若就
一相而言。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十迴向依
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滿足眞實性中止行成。
若更一解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
性中止行成。佛果眞實性中止行成。又復地
前隨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
地三性止行究竟滿足。又復位位行行倶行
三止。即時凡夫始發心者亦倶行三性止行。
但明昧有殊。託法無別也。又復總明三性止
觀除障得益。謂三性止行成故離凡夫行。三
性觀行成故離聲聞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
成故得寂滅樂爲自利。三性觀行成故縁起
作用爲利他。此爲得益。斯辨第四止觀斷得
竟。次明第五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
淨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衆生圓同一相之
身。三寶於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斯莽然不二。
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内寂。用無用相
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
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淨
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淨
之能興。大供具滿無邊刹。奉獻三寶惠施四
生。及以吸風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合多
離一。殊形六道。分響十方。五通示現。三輪
顯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頂。下居兜率之天。
託影於智幻之門。通靈於方便之道。揮二
手以表獨尊。蹈七歩而彰唯極。端坐瓊臺思
惟寶樹。高耀普眼於六天之宮。遍轉圓音於
十方之國。蓮花藏海帝網以開張。娑婆雜土
星羅而布列。乃使同形異見一唱殊聞。外色
衆彰珠光亂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樹潜輝。玉
質常存權形取滅。斯蓋大悲大願熏習力故。
一切法法爾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縁起之用
也。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
故徳用縁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
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又止行成故不爲世
染。觀行成故不爲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
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又止行成故
知生死即是涅槃。觀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
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倶不可得。
觀行成故知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問曰。
菩薩即寂興用之時。三性之中依於何性而
得成立。答曰。菩薩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
即寂興用。兼以餘性助成化道。此義云何謂
雖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即知不妨非有而
有。不無似法顯現。何以故。以縁起之法法爾
故。是故菩薩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憫念衆生。
復依分別性觀門故。知一切衆生受大苦
惱。依依他性觀門故。從心出生攝化之用。依
眞實性觀門故。知一切衆生與己同體。依分
別性止門故。知一切衆生可除染得淨。依依
他性止門故。不見能度所度之相。依眞實性
止門故。自身他身本來常住大般涅槃。又若
初行菩薩欲有所作先須發願。次入止門即
從止起觀。然後隨心所作即成。何故須先發
願。謂指剋所求請勝力加故。復何須入止。謂
欲知諸法悉非有故。是故於一切有礙之法
隨念即通。何故即從止起觀。謂欲知一切法
皆從心作故。是故於一切法有所建立隨念
即成也。若久行菩薩即不如是。但發意欲作
隨念即成也。諸佛如來復不如是。但不縁而
照不慮而知。隨機感所應見聞不發意而事
自成也。譬如摩尼無心欲益於世。而隨前感
雨寶差別。如來亦爾。隨所施爲不作心意而
與所益相應。此蓋由三大阿僧祇劫熏習淳
熟故得如是。更無異法也
    心性自清淨 諸法唯一心
    此心即衆生 此心菩薩佛
    生死亦是心 涅槃亦是心
    一心而作二 二還無二相
    一心如大海 其性恒一味
    而具種種義 是無窮法藏
    是故諸行者 應當一切時
    觀察自身心 知悉由染業
    熏藏心故起 既知如來藏
    依熏作世法 應解衆生體
    悉是如來藏 復念眞藏心
    隨熏作世法 若以淨業熏
    藏必作佛果 譬如見金蛇
    知是打金作 即解於蛇體
    純是調柔金 復念金隨匠
    得作蛇蟲形 即知蛇體金
    隨匠成佛像 藏心如眞金
    具足違順性 能隨染淨業
    顯現凡聖果 以是因縁故
    速習無漏業 熏於清淨心
    疾成平等徳 是故於即時
    莫輕御自身 亦勿賤於他
    終倶成佛故
此明止觀作用竟。上來總明五番建立止觀
道理訖。凡禮佛之法。亦有止觀二門。所言
觀門禮佛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與
我身同一淨心爲體。但以諸佛修習淨業熏
心故。得成淨果差別顯現遍滿十方三世。然
一一佛皆具一切種智。是正遍知海是大慈
悲海。念念之中盡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盡
欲救度一切衆生。一佛既爾。一切諸佛皆悉
如是。是故行者若供養時。若禮拜時。若讃歎
時。若懺悔時。若勸請時。若隨喜時。若迴向
時。若發願時。當作是念。一切諸佛悉知我
供養。悉受我供養。乃至悉知我發願。猶如生
盲之人於大衆中。行種種惠施。雖不見大衆
諸人而知。諸人皆悉見己所作受己所施。與
有目者行施無異。行者亦爾。雖不見諸佛而
知諸佛皆悉見己所作受我懺悔。受我供養。
如此解時。即時現前供養與實見諸佛供
養者。等無有異也。何以故。以觀見佛心故。佛
心者大慈悲是也。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嚴
好。乃至能得想作無量諸佛。一一佛前皆見
己身供養禮拜者。亦是現前供養。何以故。以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問曰。前之一番供養
實有道理。可與現前供養無異。此後一番想
作佛身者則無道理。何以故。以實不見佛身
假想作見。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時。
所有衆生現前所見佛者。亦是衆生自心作
也。是故經言。心造諸如來以是義故。即時心
想作佛則與彼現前見佛一也。又復乃勝二
現見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見之佛實
從心作由無明故。妄想曲見謂從外來非是
心作故。即是顛倒不稱心性縁起之義。是故
經言。聲聞曲見。又復經言。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所言如來者即是眞如淨心依熏縁
起果報顯現故名如來。彼謂心外異來故
言不能見也。我今所見諸佛雖是想心所作。
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眞心。故心中現此諸
佛。是故所見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眞心之相。
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壞眞寂不壞縁起。是
故勝彼二乘現前見也。又若我以想心熏眞
心故。眞心性起顯現諸佛。而言是妄想者。
道場會衆皆以見佛之業熏眞心故。盧舍那
佛在於眞心中現彼諸菩薩。亦是妄想。若彼
菩薩所見之佛實從心起見時。即知不從外
來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見諸佛亦從心起。亦
知不從外來。何爲言是妄想。又復彼諸菩薩
所修見佛之業。悉是心作還熏於心。我今念
佛之想。亦是心作還熏於心。彼此即齊。是故
彼若非妄我即眞實。問曰。若一切諸佛唯由
衆生自心所作者。即無有實佛出世。答曰。
不妨一切諸佛出世。而即是衆生自心所作。
何以故。謂由一切諸佛一切衆生同一淨心
爲體故。然此淨心全體唯作一衆生。而即不
全體復作一切凡聖如一衆生。是淨心全
體所作。其餘一一凡聖悉皆如是。一時一體
不相妨礙。是故若偏據一人以論心者。此
人之體即能作。一切凡聖。如藏體一異中釋
此義也。由此義故。一切諸佛唯是我心所作。
但由共相不共相識義故。雖是我心能作諸
佛而有見不見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識中具
明。以是義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
眞心與諸佛悲智之熏相應故。於眞心中顯
現諸佛自得見之。此所現之佛以我假想見
佛之業。與佛利他之業相應熏心起故。此佛
即是我共相識也。是共相識故。即是眞實出
世之佛爲我所見。若無見佛之業與佛利他
之徳相應熏心者。一切諸佛雖是我淨心所
作。而我常不得見佛。是故若偏據諸佛以
論淨心。即諸佛淨心作一切衆生。但佛有慈
悲智力熏心故。得見一切衆生。若偏據衆生
以論淨心。即衆生淨心作一切諸佛。但衆生
有見佛之業熏心故。得見一切諸佛。是故假
想熏心者。*即心中諸佛顯現可見。所見之佛
則是眞實出世之*佛。若不解此義故謂釋迦
如來是心外實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
是執者雖見釋迦如來亦不識也。又復行者
既如是知一切諸佛是心所作故。當知身及
供具亦從定心出生。以是義故。當想自身
心。猶如香藏王。身諸毛孔内。流出香煙雲。其
雲難思議。充滿十方刹。各於諸佛前。成大香
樓閣。其香樓閣内。無量香天子。手執殊妙
香。供養諸最勝。或復想自身。遍滿十方國。身
數等諸佛。親侍於如來。彼諸一一身。猶如大
梵王。色相最殊妙。五體禮尊足。知身又供具。
悉是一心爲。不生妄想執。謂爲心外有。復知
諸菩薩。所有諸供具。悉施諸衆生。令供養諸
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
供諸如來。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復迴施
衆生。供獻諸最勝。深入縁起觀。乃能爲此
事。此觀門禮佛。止門禮佛者。當知一切諸
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從心作。有即非有。
唯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
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
即是虚妄自體非有。如是禮者即名止門。復
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廢息觀行。應當止觀
雙行。所謂雖知佛身我身及諸供具體唯一
心。而即從心出生縁起之用熾然供養。雖復
熾然供養。而復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
等無念。是故經言。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
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此是止觀雙行也。
凡食時亦有止觀兩門。所言觀者。初得食時
爲供養佛故。即當念於此食是我心作。我今
應當變此疎食之相以爲上味。何以故。以知
諸法本從心生還從心轉故。作是念已。即想
所持之器以爲七寶之鉢。其中飮食想爲天上
上味。或作甘露。或爲粳糧。或作石蜜。或爲
酥酪。種種勝膳等。作此想已。然後持此所
想之食施與一切衆生。共供養三寶四生等
食之。當念一切諸佛及賢聖。悉知我等作此
供養。悉受我等如是供養。作此供養已。然後
食之。是故經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
諸賢聖。然後可食。問曰。既施與三寶竟。何
爲得自食。答曰。當施一切衆生共供養三寶
時。即兼共施衆生食之。我此身中八萬戸蟲。
即是衆生之數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蟲安
樂。不自爲己。又復想一鉢之食。一一米粒
復成一鉢上味飮食。於彼一切鉢中一一
米。復成一鉢上味飮食。如是展轉出生滿十
方世界悉是寶鉢。成滿上味飮食。作此想已。
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衆生。令供養三寶
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後自食令己身中諸蟲
飽滿。若爲除貪味之時。雖得好食。當想作種
種不淨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惡之食。悉
是心作虚相無實。何故得知以向者鉢中好
食。我作不淨之想看之。即唯見不淨。即
不見淨故。將知本時淨食亦復如是。是心所
作此是觀門。止門喫食者。當觀所食之味及
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別味之舌等。一一觀
之。各知從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體唯
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
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
虚妄自體非有。此名止門。凡大小便利亦有
止觀。所言觀者。當於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
淨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當變此不淨
令作清淨。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
淨香水。或滿*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
棄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
切衆生。即復知此淨相唯是心作虚相無實。
是名觀門。所言止門者。知此不淨之處。及身
所棄不淨之物。唯是過去惡業熏心故。現此
不淨之相可見。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
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問曰。上來所有淨
不淨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熏所起。何得
現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答曰。心體具足一
切法性。而非縁不起。是故溷中穢相由
業而得現。寶池*酥酪無往縁而不發。若能加
心淨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熏心故。淨相得
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淨之縁。
淨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蓋過去之業定能
熏心起相。現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如
此於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餘
一切淨穢境界。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
相。故得現在除去憎愛亦能遠與五通爲方
便也。然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但可閉目
假想爲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是
故諸大菩薩乃至二乘小聖五通仙人等。能得
即事改變無而現有。問曰。諸聖人等種種變
現之時。何故衆生有見不見。答曰。由共相
識故得見。由不共相識故不*見。問曰。菩薩
神通與二乘神通有何差別。答曰。二乘神通
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見法故有限有量。菩
薩神通由知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
外無法。故無限無量也。又菩薩初學通時亦
從假想而修。但即知諸法皆一心作。二乘
唯由假想習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
論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別也
大乘止觀法門第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