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止觀法門 (No. 1924_ 慧思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心淨性。心體染性能起染業。還能熏心染性。
故乃可染業與淨性不相熏相生説爲相違。
染業與染性相生相熏應云相順。若相順者。
即不可滅。若染業雖與染性相順。由與淨性
相違故。得滅者。亦應淨業雖與淨性相順由
與染性相違故。亦可得除。若二倶有違義故。
雙有滅離之義。而得存淨除染。亦應二倶有
順義故。並有相資之能。復得存染廢淨。答
曰。我立不如是。何爲作此難。我言淨業順
心故心體淨性即爲順本。染業違心故心體
染性即是違本。若偏論心體即違順平等。但
順本起淨即順淨心不二之體。故有相資之
能。違本起染便違眞如平等之理。故有滅離
之義也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二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問曰。違本起違末便違不二之體。即應並
有滅離之義也。何故上言法界法爾具足二
性不可破壞耶。答曰。違本雖起違末。但是
理用故與順一味。即不可除。違末雖依違本。
但是事用故即有別義是故可滅。以此義故
二性不壞之義成也。問曰。我仍不解染用違
心之義。願爲説之。答曰。無明染法。實從心體
染性而起。但以體闇故。不知自己及諸境界
從心而起。亦不知淨心具足染淨二性而無
異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爲
違。智慧淨法實從心體而起。以明利故能知
己及諸法皆從心作。復知心體具足染淨二性
而無異相。一味平等以如此稱理而知。故名
之爲順。如似窮子實從父生父實追念。但以
癡故不知己從父生。復不知父意。雖在父舍
不認其父。名之爲違。復爲父誘説經歴多年。
乃知己從父生。復知父意。乃認家業受父教
勅。名之爲順。衆生亦爾。以無明故。不知己身
及以諸法悉從心生。復遇諸佛方便教化。故
隨順淨心能證眞如也。問曰。既説無明染法。
與心相違。云何得熏心耶。答曰。無明染法無
別有體故不離淨心以不離心故。雖復相違
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違木體而上騰。以
無別體不離木故還燒於木。後復不得聞斯
譬喩便起燈爐之執也。此明心體具足染性
名爲不空也。次明心體具足染事者。即彼染
性爲染業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
子。依此種子現種種果報。此無明及與業果
即是染事也。然此無明住地及以種子果報
等。雖有相別顯現説之爲事。而悉一心爲體
悉不在心外。以是義故復以此心爲不空也。
譬如明鏡所現色像無別有體。唯是一鏡而
復不妨萬像區分不同。不同之状皆在鏡中
顯現。故名不空鏡也。是以起信論言因熏習
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
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
眞實性故。以此驗之。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
空如來藏也。上來明具足染淨二法。以明不
空義竟。次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義。就中復
有六種差別。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二明
因果法身名別之義。三明眞體在障出障之
理。四明事用相攝之相。五明治惑受報不同
之義。六明共不共相識。第一明圓融無礙法
界法門者。問曰。不空如來藏者。爲一一衆生
各有一如來藏。爲一切衆生一切諸佛唯共
一如來藏*耶。答曰。一切衆生一切諸佛。唯
共一如來藏也。問曰。所言藏體具包染淨者。
爲倶時具爲始終具*耶。答曰。所言如來
藏具染淨者。有其二種。一者性染性淨。二者
事染事淨。如上已明也。若據性染性淨即無
以來倶時具有。若據事染事淨即有二種
差別。一者一一時中倶具染淨二事。二者始
終方具染淨二事。此義云何。謂如來藏體具
足一切衆生之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
別之差別也。然此一一衆生性中。從本已來
復具無量無邊之性。所謂六道四生。苦樂好
醜。壽命形量。愚癡智慧等。一切世間染法。及
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淨法。如是等無量差
別法性。一一衆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
義故如來之藏。從本已來倶時具有染淨二
性。以具染性故能現一切衆生等染事。故
以此藏爲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復具淨
性故。能現一切諸佛等淨徳。故以此藏爲出
障法身。亦名性淨法身。亦名性淨涅槃也。
然諸一一衆生。無始已來雖復各各具足染
淨二性。但以造業不同故。熏種子性成種子
用。亦即有別種子用別。故一時之中受報不
同。所謂有成佛者。有成二乘果者。有入三塗
者。有生天人中者。復於一一趣中無量差別
不同。以此論之。如來藏心之内。倶時得*具
染淨二事。如一時中一切時中亦復如是也。
然此一一凡聖。雖於一時之中受報各別。但
因縁之法無定故。一一凡聖無始*以來具經
諸趣無數迴返。後遇善友教修出離學三乘
行及得道果。以此論之一一衆生始終乃具
染淨二事。何以故。以一衆生受地獄身時無
餘趣報。受天報時亦無餘趣報。受一一趣中
一一身時亦無餘身報。又受世間報時不得
有出世果。受出世果時無世間報。以是義
故。一衆生不得倶時具染淨二事。始終方具
二事也。一切衆生亦如是。是故如來之藏有
始終方具染淨二事之義也。問曰。如來之藏
具如是等無量法性之時。爲有差別爲無差
別。答曰。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
然此藏體復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
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此蓋無差別
之差別也。此義云何。謂非如泥團具衆微塵
也。何以故。泥團是假微塵是實。故一一微
塵各有別質。但以和合成一團泥。此泥團
即具多塵之別。如來之藏即不如是。何以故。
以如來藏是眞實法圓融無二故。是故如來
之藏全體是一衆生一毛孔性。全體是一衆
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餘一切所有世
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如一衆生世間法性。
一切衆生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一切諸佛所
有出世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是如來藏全
體也。是故擧一衆生一毛孔性。即攝一切衆
生所有世間法性。及攝一切諸佛所有出世
間法性。如擧一毛孔性即攝一切法性。擧其
餘一切世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即攝一切
法性如擧世間一一法性。即攝一切法性。擧
一切出世間所有一一法性亦復如是。即攝
一切法性。又復如擧一毛孔事。即攝一切
世出世事。如擧一毛孔事即攝一切事。擧其
餘世間出世間中一切所有隨一一事亦復如
是。即攝一切世出世事。何以故。謂以一切世
間出世間事。即以彼世間出世間性爲體故。
是故世間出世間性體融相攝。故世間出世
間事。亦即圓融相攝無礙也。是故經言心佛
及衆生是三無差別。譬如明鏡體具一切像
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若
此鏡體本無像性差別之義者。設有衆色來
對像終不現。如彼熾火雖復明淨不能現像
者。以其本無像性也。既見鏡能現像。定知本
*具像性。以是義故。此一明鏡於一時中。倶
能現於一切淨穢等像。而復淨像不妨於穢。
穢像不妨於淨。無障無礙淨穢用別。雖然有
此像性像相之別。而復圓融不異。唯是一鏡。
何以故。謂以此鏡全體是一毛孔像性故。全
體是一切毛孔像性故。如毛孔像性。其餘一
一微細像性一一麁大。像性一淨像性一穢。
像性等亦復如是。是鏡全體也。是故若擧一
毛孔像性。即攝其餘一切像性。如擧一毛孔
像性。即攝一切像性。擧其餘一一像性亦復
如是。即攝一切像性也。又若擧一毛孔像相
即攝一切像相。如擧一毛孔像相即攝一切
像相。擧其餘一一像相亦復如是。即攝一切
像相。何以故。以一切像相即以彼像性爲體
故。是故一切像性體融相攝。故一切像相亦
即相融相攝也。以是譬故。一切諸佛一切
衆生。同一淨心如來之藏不相妨礙。即應可
信。是故經言。譬如明淨鏡隨對面像現。各各
不相知。業性亦如是。此義云何。謂明淨鏡
者。即喩淨心體也。隨對者。即喩淨心體具一
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習。隨其熏別現報不
同也。面者。即喩染淨二業也。像現者。即喩心
體染淨二性依熏力。故現染淨二報也。各各
不相*知者。即喩淨心與業果報各不相*知
也。業者。染淨二業合上面也。性者。即是眞
心染淨二性。合上明鏡具一切像性也。亦如
是者。總結成此義也。又復長行問云。心性是
一者。此據法性體融説爲一也。云何能生種
果報者。謂不解無差別之差別。故言云何
能生種種果報也。此修多羅中喩意。偏明心
性能生世間果報。今即通明能生世出世果
亦無所妨也。是故論云。三者用大。能生世間
出世間善惡因果。故以此義故。一切凡聖一
心爲體。決定不疑也。又復經言。一切諸佛法
身。唯是一法身者。此即證知一切諸佛同一
眞心爲體。以一切諸佛法身是一故。一切衆
生及與諸佛即同一法身也。何以故。修多羅
爲證故。所證云何。謂即此法身流轉五道説
名衆生。反流盡源説名爲佛。以是義故。一切
衆生一切諸佛。唯共一清淨心。如來之藏平等
法身也。此明第一圓融無礙法界法門竟。次
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別之義。問曰。既言法身
唯一。何故上言衆生本住法身。及云諸佛法
身*耶。答曰。此有二義。一者以事約體説此
二名。二者約事辨性以性約體説此二名。所
言以事約體説二法身名者。然法身雖一。但
所現之相凡聖不同。故以事約體説言諸佛
法身衆生法身之異。然其心體平等實無殊
二也。若復以此無二之體。收彼所現之事者。
彼事亦即平等凡聖一味也。譬如一明鏡能
現一切色像。若以像約鏡。即云人像體鏡。馬
像體鏡。即有衆鏡之名。若廢像論鏡其唯一
焉。若復以此無二之鏡體。收彼人馬之異像
者。人馬之像亦即同體無二也。淨心如鏡凡
聖如像。類此可知。以是義故常同常別。法界
法門以常同故。論云。平等眞法界佛不度衆
生。以常別故。經云。而常修淨土教化諸衆生。
此明約事辨體也。所言約事辨性以性約體
説有凡聖法身之異名者。所謂以此眞心能
現淨徳故。即知眞心本具淨性也。復以眞心
能現染事故。即知眞心本具染性也。以本具
染性故。説名衆生法身。以本具淨性故。説名
諸佛法身。以此義故。有凡聖法身之異名。若
*廢二性之能以論心體者。即非染非淨。非聖
非凡。非一非異。非靜非亂。圓融平等不可名
目。但以無異相故。稱之爲一。復是諸法之實。
故名爲心。復爲一切法所依止。故名平等法
身。依此平等法身有染淨性。故得論凡聖法
身之異。然實無別有體。爲凡聖二種法身也。
是故道一切凡聖同一法身亦無所妨。何以
故。以依平等義故。*道一一凡一一聖各別法
身亦無所失。何以故。以依性別義故。問曰。如
來之藏體具染淨二性者。爲是習以成性。爲
是不改之性*耶。答曰。此是理體用不改之
性。非習成之性也。故云。佛性大王非造作法。
焉可習成也。佛性即是淨性既不可造作。故
染性與彼同體。是法界法爾亦不可習成。問
曰。若如來藏體具染性能生生死者。應言佛
性之中有衆生。不應言衆生身中有佛性。答
曰。若言如來藏體具染性能生生死者。此明
法性能生諸法之義。若言衆生身中有佛性
者。此明體爲相隱之語。如説一切色法依空
而起悉在空内。復言一切色中悉有虚空。
喩眞性。色喩衆生。類此可知。以是義故。如來
藏性能生生死。衆生身中悉有佛性義不相
妨。問曰。眞如出障既名性淨涅槃。眞如在障
應名性染生死。何得稱爲佛性*耶。答曰。在
纒之實雖體具染性。故能建生死之用。而即
體具淨性故。畢竟有出障之能。故稱佛性。若
據眞體具足染淨二性之義者。莫問在
出*障。倶得稱爲性淨涅槃。並合名性染生死。
但名渉事染化儀有濫。是故在障出障倶匿性
染之義也。又復事染生死唯多熱惱。事淨涅
槃偏足清涼。是以單彰性淨涅槃。爲欲
彼事淨之泥洹。便隱性染輪迴。冀得*廢斯
事染之生死。若孤題性染惑者。便則無羨
於眞源。故偏導清升愚子遂乃有欣於實際。
是故在障出障法身倶隱性染之名。有垢無
垢眞如並彰性淨之號。此明第二因果法身
名別之義竟。次明第三在障出障之義。問
曰。既言眞如法身平等無二。何得論在障出
障有垢無垢之異*耶。答曰。若論心體平等實
無障與不障不論垢與不垢。若就染淨二性。
亦復體融一味不相妨礙。但就染性依熏起
故有障垢之名。此義云何。謂以染業熏於眞
心違性故。性依熏力起種種染用。以此染用
違隱眞如順用之照性。故即説此違用之暗
以爲能障。亦名爲垢。此之垢用不離眞體故。
所以即名眞如心爲在障法身。亦名爲有垢
眞如。若以淨業熏於眞心順性故。性依熏力
起種種淨用。能除染用之垢。以此淨用順顯
眞心體照之明性。故即説此順用之照。以爲
圓覺大智。亦即名大淨波羅蜜。然此淨用不
離眞體故。所以即名眞心爲出障法身。亦名
無垢眞如。以是義故。若總據一切凡聖以論
出障在障之義。即眞如法身於一時中並具
在障出障二用。若別據一一凡聖以論在障
出障之義。即眞如法身始終方具在障出障
二事也。然此有垢無垢在障出障之別。但
約於染淨之用説也。非是眞心之體有此垢
與不垢障與不障。問曰。違用既論爲垢障。違
性應説爲礙染。答曰。具是障性垢性亦得名
爲性障性垢。此蓋平等之差別。圓融之能所。
然即唯一眞心。勿謂相礙不融也。問曰。既言
有平等之差別能所。亦應有自體在障出障
*耶。答曰。亦得有此義。謂據染性而説無一
淨性而非染。即是自體爲能障。自體爲所障。
自體爲在障。就淨性而論。無一染性而非淨。
即是自體爲能除。自體爲所除。自體爲出障。
是故染以淨爲體。淨以染爲體。染是淨淨是
染。一味平等無有差別之相。此是法界法門
常同常別之義。不得聞言平等便謂無有差
別。不得聞言差別便謂乖於平等也。此明第
三在障出障之義竟。次明第四事用相攝之
相。問曰。體性染淨既得如此圓融可解少分。
但上言事法染淨。亦得無礙相攝。其相云何。
答曰。若偏就分別妄執之事。即一向不融。若
據心性縁起依持之用。即可得相攝。所謂一
切衆生悉於一佛身中起業招報。一切諸佛
復在一衆生毛孔中修行成道。此即凡聖多
少以相攝。若十方世界内纖塵而不迮。三世
時劫入促念而能容。此即長短大小相收。是
故經云。一一塵中顯現十方一切佛土。又云。
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即其事也。又復經
言。過去是未來。未來是現在。此是三世以相
攝。其餘淨穢好醜高下彼此。明暗一異靜亂
有無等。一切對法及不對法。悉得相攝者。蓋
由相無自實起必依心。心體既融相亦無礙
也。問曰。我今一念即與三世等*耶。所見一
塵即共十方齊乎。答曰。非但一念與三世
等。亦可一念即是三世時劫。非但一塵共十
方齊。亦可一塵即是十方世界。何以故。以一
切法唯一心故。是以別無自別。別是一心。心
具衆用。一心是別。常同常異。法界法爾。問
曰。此之相攝既理實不虚。故聖人即能以自
攝他。以大爲小。促長演短。合多離一。何故
凡夫不得如此。答曰。凡聖理實同爾圓融。但
聖人稱理施作。所以皆成。凡夫情執乖旨。是
故不得。問曰。聖人得理便應不見別相。何得
以彼小事以包納大法。答曰。若據第一義諦
眞如平等實無差別不妨。即寂縁起世諦不
壞而有相別。問曰。若約眞諦本無衆相。故不
論攝與不攝。若據世諦彼此差別。故不可大
小相收。答曰。若二諦。一向異體可如來難。今
既以體作用名爲世諦。用全是體名爲眞諦。
寧不相攝。問曰。體用無二只可二諦相攝。何
得世諦還攝世事。答曰。今云體用無二者。非
如攬衆塵之別用成泥團之一體。但以世諦
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眞諦全體。故云體用無
二。以是義故。若眞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得
盡。即世諦中一一事相亦攝世諦中一切事
相皆盡。如上已具明此道理竟。不須更致餘
詰。問曰。若言世諦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眞諦
全體者。此則眞心遍一切處。與彼外道所計
神我遍一切處義有何異*耶。答曰。外道所計
心外有法。大小遠近三世六道歴然是實。
但以神我微妙廣大故。遍一切處猶如虚空。
此即見有實事之相異神我。神我之相異實
事也。設使即事計我我與事一。但彼執事爲
實彼此不融。佛法之内即不如。是知一切法
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縁起不無相別。雖復相
別其唯一心爲體。以體*爲用故言實際無處
不至。非謂心外有其實事。心遍在中名爲至
也。此事用相攝之義難知。我今方便令汝得
解。汝用我語不。外人曰。善哉受教。沙門曰。
汝當閉目憶想。身上一小毛孔即能見不。外
人憶想一小毛孔已。報曰。我已了了見也。沙
門曰。汝當閉目憶想。作一大城廣數十里即
能見不。外人想作城已。報曰。我於心中了了
見也。沙門曰。毛孔與城大小異不。外人曰
異。沙門曰。向者毛孔與城但是心作不。
外人曰。是心作。沙門曰。汝心有小大*耶。外
人曰。心無形相焉可見有大小。沙門曰。汝想
作毛孔時。爲減小許心作。爲全用一心作
*耶。外人曰。心無形段。焉可減小許用之。是
故我全用一念想作毛孔也。沙門曰。汝想作
大城時。爲只用自家一心*作。爲更別得他人
心神共作*耶。外人曰。唯用自心作城。更無
他人心也。沙門曰。然則一心全體唯作一
毛孔。復全體能作大城。心既是一無大小。故
毛孔與城倶全用一心爲體。當知毛孔與城
體融平等也。以是義故。擧小收大無大而非
小。擧大攝小無小而非大。無小而非大故大
入小而大不減。無大而非小故小容大而小
不増。是以小無異増。故芥子舊質不改。大無
異減故須彌大相如故。此即據縁起之義也。
若以心體平等之義。望彼即大小之相。本來
非有不生不滅。唯一眞心也。我今又問汝。汝
甞夢不。外人曰。我*甞有夢。沙門曰。汝曾夢
見經歴十年五歳時節以不。外人曰。我實曾
見歴渉多年。或經旬月時節。亦有晝夜。與覺
無異。沙門曰。汝若覺已自知睡經幾時。外人
曰。我既覺已借問。他人言。我睡始經食頃。
沙門曰。奇哉於一食之頃。而見多年之事。以
是義故據覺論夢。夢裏長時便則不實。據夢
論覺。覺時食頃亦則爲虚。若覺夢據情論。
即長短各論各謂爲實。一向不融。若覺夢
據理論。即長短相攝長時是短短時是長。而
不妨長短相別。若以一心望彼。則長短倶無。
本來平等一心也。正以心體平等非長非短
故。心性所起長短之相即無長短之實。故得
相攝。若此長時自有長體。短時自有短體。非
是一心起作者。即不得長短相攝。又雖同一
心爲體。若長時則全用一心而作短時即減
少許心作者。亦不得長短相攝。正以一心全
復作短時。全體復作長時故得相攝也。是
故聖人依平等義故。即不見三世時節長短
之相。依縁起義故即知短時長時體融相攝。
又復聖人善知縁起之法。唯虚無實悉是心
作。是心作故用心想彼七日以爲一劫。但以
一切法本來皆從心作故。一劫之相隨心即
成。七日之相。隨心即謝。演短既爾。促長亦
然。若凡夫之輩於此縁起法上妄執爲實。是
故不知長短相攝。亦不能演短促長也。此明
第四事用相攝之相竟。次明第五治惑受報
同異所由。問曰。如來之藏既具一切世法
出世法。種子之性及果報性。若衆生修對治
道熏彼對治種子性。分分成對治種子事用
時。何故彼先所有惑染種子事即分分滅也。
即能治所治種子皆依性起。即應不可一成
一壞。答曰。法界法爾所治之法。爲能治之所
滅也。問曰。所治之事既爲能治之事所滅者。
所治之性亦應爲能治之性所滅。答曰。不然。
如上已説。事法有成有敗。故此生彼滅性義
無始並具。又復體融無二。故不可一滅一存
也。是故衆生未修治道之前。雙有能治所治
之性。但所治染法之性依熏起用。能治淨法
之性未有熏力。故無用也。若修治道之後。亦
並具能治所治之性。但能治之性依熏力故。
分分起。於淨用所治之性無所熏力被對治。
故染用分分損減。是故經言但治其病而
不除法。法者法界法爾。即是能治所治之性。
病即是所治之事。問曰。能治所治可爾。其未
修對治者。即無始已來具有一切故業種子。
此種子中即應備有六道之業。又復一一衆
生各各本具六道果報之性。何不依彼無始
六道種子。令一衆生倶時受六道身*耶。答
曰。不得。何以故。以法界法爾故。但可具有無
始六道種子在於心中。隨一道種子偏彊偏
熟者。先受果報隨是一報之中。不妨自雜受
苦樂之事。要不得令一衆生倶受六道之身。
後若作菩薩自在用時。以悲願力故。用彼故
業種子一時於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衆生
也。問曰。據一衆生即以一心爲體。心體之中
實具六道果報之性。復有無始六道種子。而
不得令一衆生一時之中倶受六道之報者。
一切諸佛一切衆生亦同。以一心爲體故。雖
各各自具六道果報之性及六道種子。亦
應一切凡聖次第先後受報。不應一時之中
有衆多凡聖。答曰。不由以一心爲體故便不
得受衆多身。亦不由以一心爲體故要須
一時受衆多身。但法界法爾。若總據一切凡
聖。雖同一心爲體即不妨一時倶有一切凡
聖。若別據一衆生。雖亦一心爲體即不得一
時倶受六道報也。若如來藏中唯*具先後受
報之法。不*具一時受報之法者。何名法界法
門具一切法*耶。問曰。上言據一衆生即以
一心爲體。心體雖具染淨二性。而淨事起時
能除染事者。一切諸佛一切衆生既同。以一
心爲體。亦應由佛是淨事。故能治餘衆生染
事。若爾者。一切衆生自然成佛。即不須自修
因行。答曰。不由以一心爲體故。染淨二事相
除。亦不由以一心爲體故。染淨二法不得相
除。亦不由別心爲體故。凡聖二事不得相除。
但法界法爾。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爲體而不
相滅若別據一衆生。雖亦一心爲體。即染淨
二事相除也。如來之藏唯有染淨相除之法。
無染淨不相除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
法。問曰。向者兩番都言法界法爾。實自難信。
如我意者所解。謂一一凡聖各自別有淨心
爲體。何以故。以各各一心爲體故。不得於一
心中倶現多身。所以一一凡聖不倶受無量
身。又復各各依心起用故。不妨倶時有衆多
凡聖。此義即便。又復一一衆生各以別心爲
體故。一一心中不容染淨二法。是故能治之
法熏心時自己惑滅。以與他人別心故。不妨
他惑不滅此義亦便。何爲辛苦堅成一切凡
聖同一心*耶。答曰。癡人若一切凡聖不同
一眞心爲體者。即無共相平等法身。是故經
言。由共相身。故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汝
言一一凡聖各各別心爲體。故於一心中不
得倶現多身。是故一衆生不倶受無量身者。
如法華中所明無量分身釋迦倶現於世。亦
應不得以一法身爲體。若彼一切釋迦。唯以
一心爲法身者。汝云何言一心不得倶現多
身*耶。若一心既得倶現多身者。何爲汝
欲使一一凡聖各別一心爲體。故方得倶時
有凡聖*耶。又復經言。一切諸佛身。唯是一
法身。若諸衆生法身不反流盡源。即是佛法
身者。可言一切衆生在凡之時各各別有法
身。既衆生法身即是諸佛法身。諸佛法身既
只是一。何爲一一凡聖各各別有眞心爲法
身*耶。又復善才童子自見遍十方佛前悉
有己身。爾時豈有多心爲體*耶。又復一人夢
中一時見無數人。豈可有無數心與彼夢
諸人爲體*耶。又復菩薩以悲願力用故業
受生之時。一念倶受無量種身。豈有多淨心
爲體*耶。又復汝言一一凡聖各以一心爲體。
一心之中不得容於染淨二法。故所以能治
之法熏心時。自己惑滅。以與他別心故不妨
他惑不滅。此義爲便者。一人初修治道時。此
人惑染心悉應滅盡。何以故。以一心之内不
容染淨二法故。若此人淨法熏心心中有淨
法時。仍有染法者。此人應有二心。何以故。以
他人與我別心故。我修智時他惑不滅。我今
修智自惑亦復未滅。定如須有二心。若使此
人唯有一心。而得倶有染淨二法者。汝云何
言以一心之内不容染淨二法故。淨生染滅
*耶。是故諸大菩薩留隨眠惑在於心中。復修
福智淨法熏心而不相妨。又復隨眠之惑與
對治之智。同時而不相礙。何爲一心之内不
得容染淨二法*耶。以是義故。如來之藏一時
具包一切凡聖。無所妨礙也。問曰。既引如此
道理。得以一心爲體。不妨一時有多凡聖者。
何爲一衆生不倶受六道報*耶。又復修行之
人一心之中。倶有解惑種子不相妨者。有何
道理得以智斷惑*耶。答曰。蠓蟲如上已言。
法界法爾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聖。法界法
爾。一一凡聖。各各先後。隨自種子彊者受報。
不得一人倶受六道之身。法界法爾一心之
中。一時具有凡聖不相除滅。法界法爾一切
凡聖雖同一心。不妨一一凡聖各自修智自
斷其惑。法界法爾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
滿足除惑皆盡。不由一心之内不容染淨故
斷惑也。法界法爾惑未盡時。解惑同體。不由
別有心故雙有解惑。是故但知眞心能與一
切凡聖爲體。心體具一切法性。如即時世間
出世間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
若無道理者終不可成。如外道修行不得解
脱者。由不與心性解脱道理相應也。法界法
爾行與心性相應。所作得成行。若不與心性
相應。即所爲不成就。此明第五治惑受報不
同所由竟。次明第六共相不共相識。問曰。一
切凡聖既唯一心爲體。何爲有相見者有不
相見者。有同受用者有不同受用者。答曰。所
言一切凡聖唯以一心爲體者。此心就體相
論之。有其二種。一者眞如平等心此是體也。
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梨耶
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梨耶識中復有二種。一
者清淨分依他性。亦名清淨和合識。即是一
切聖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
和合識。即是一切衆生體也。此二種依他性
雖有用別。而體融一味。唯是一眞如平等心
也。以此二種依他性體同無二故。就中即合
有二事別。一者共相識。二者不共相識。何故
有*耶。以眞如體中具此共相識性不共相
性故。一切凡聖造同業。熏此共相性故。
即成共相識也。若一一凡聖各各別造別業。
熏此不共相性故。即成不共相識也。何者。
所謂外諸法五塵器世界等。一切凡聖同
受用者。是共相識相也。如一切衆生同修無
量壽業者。皆悉熏於眞心共相之性。性依熏
起顯現淨土。故得凡聖同受用也。如淨土由
共業成。其餘雜穢等土亦復如是。然此同用
之土。唯是心相。故言共相識。又此同用之土。
雖一切凡聖共業所起。而不妨一一衆生一
一聖人一身造業。即能獨感此土是故無量
衆生餘處託生不*廢此土。常存不缺。又雖一
一凡聖皆有獨感此土之業。而不相妨唯是
一土。是故無量衆生新生。而舊土之相。更無
改増。唯除其時。一切衆生同業轉勝土即變
異。同業轉惡土亦改變。若不爾者即土常一
定也。所言不共相者。謂一一凡聖内身別報
是也。以一一凡聖造業不同熏於眞心。眞心
不共之性。依熏所起顯現別報。各各不同自
他兩別也。然此不同之報唯是心相。故言不
共相識。就共相中復有不共相識義。謂如餓
鬼等與人同造共業。故同得器世界報。及遙
見恒河。即是共相故。復以彼等別業尤重爲
障故。至彼河邊但見種種別事不得水飮。即
是共中不共也。復據彼同類同造餓業。故同
於恒河之上不得水飮。復是共相之義。於中
復所見不同。或見流火。或見枯竭。或見膿血
等無量差別。復是共中不共。若如是顯現之
時。隨有同見同用者。即名爲共相識。不同見
聞不同受用者。即是共不共相識。隨義分
別。一切衆生悉皆如是可知也。就不共相中
復有共義。謂眷屬知識。乃至時顧同處同
語同知同解。或暫相見若怨若親。及與中人
相識及不相識。乃至畜生天道互相見知者。
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熏心共相性。故心
縁熏力顯現。如此相見相知等事。即是不共
相中共相義也。或有我知見他他不知見我
者。即於我爲共。於他爲不共。如是隨義分別
可知。又如一人之身即是不共相識。復爲八
萬戸蟲聽依故。即此一身復與彼蟲爲共相
識。亦是不共中共相義也。以有此共相不共
相道理故。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爲體。而有相
見不相見同受用不同受用也。是故靈山常
曜而覩林樹潜輝。丈六金躯復見土灰衆
色。蓮花妙刹反謂丘墟。莊嚴寶地倒言砂礫。
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此明不空如來藏
中藏體一異六種差別之義竟。上來總明止
觀依止中何所依止訖
大乘止觀法門第二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三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次明何故依止。問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
觀。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
本則難破壞。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觀也
若不依*止此心修於止觀則不得成。何以
故。以從本以來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故。又
此心體本性具足寂用二義。爲欲熏彼二義
令顯現故。何以故。以其非熏不顯故。顯何所
用。謂自利利他故。有如是因縁故。依此心修
止觀也。問曰。何謂心體寂用二義。答曰。心體
平等離一切相。即是寂義。體具違順二用。即
是用義。是故修習止行即能除滅虚妄紛動。
令此心體寂靜離相。即爲自利。修習觀行令
此心用顯現繁興。即爲利他。問曰。修止觀者
爲除生死。若令顯現繁興此即轉増流浪。答
曰。不然。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執情不在
大用。是故熾然六道權現無間。即是違用顯
現。而復畢竟清淨不爲世染。智慧照明故相
好圓備。身心安住勝妙境界。具足一切諸佛
功徳。即是順用顯現也。此明止觀依止中何
故依止竟。次明以何依止。就中復有三門差
別。一明以何依止體状。二明破小乘人執。三
明破大乘人執。初明以何依止體状者。問曰。
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意識依止此
心修行止觀也。此義云何謂以意識能知名
義故。聞説一切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
以虚妄因縁故有諸法。然虚妄法有即非有。
唯一眞心亦無別眞相可取。聞此説已。方便
修習知法本寂唯是一心。然此意識如此解
時。念念熏於本識増益解性之力。解性増已
更起意識。轉復明利知法如實久久熏心。故
解性圓明照己體。本唯眞寂意識即息。爾時
本識轉成無分別智。亦名證智。以是因縁故。
以意識依止眞心修止行也。是故論言。以依
本覺故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妄心。能知名
義爲説本覺。故得始覺即同本覺。如實不有
始覺之異也。問曰。上來唯言淨心眞心。今言
本識意有何異。答曰。本識阿梨耶識。和合
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上共不
共相中。已明眞如與阿梨耶同異之義。今更
爲汝重説。謂眞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
是用。如似水爲體。流爲相。波爲用。類此可
知。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説名阿
梨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爲本。
是故論云。以種子時阿梨耶識與一切法作
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經云。自性清淨
心。復言。彼心爲煩惱所染。此明眞心。雖復體
具淨性。而復體具染性故。而爲煩惱所染。以
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一性説爲淨心。就相
與染事和合説爲本識。以是義故上來就體
性以明。今就事相説。亦無所妨。問曰。熏本識
時即熏眞心以不。答曰。觸流之時即觸於水。
是故向言増益解性者。即是益於眞心性淨
之力也。是故論云。阿梨耶識有二分。一者覺。
二者不覺。覺即是淨心。不覺即是無明。此二
和合説爲本識。是故道淨心時更無別有
阿梨耶。*道阿梨耶時更無別有淨心。但以體
相義別故。有此二名之異。問曰。云何以意識
依*止淨心修觀行。答曰。以意識知名義故。
聞説眞心之體。雖復寂靜而以熏習因縁故。
性依熏起顯現世間出世間法。以聞此説故。
雖由*止行知一切法畢竟無相。而復即知性
依熏起顯現諸法不無虚相。但諸凡惑無明
覆意識。故不知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虚
相無實。以不知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是故
我當教彼知法如實。以是因縁即起慈悲。乃
至具行四攝六度等行。如是觀時意識亦念
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攝慈悲等種子。復不令
心識爲*止所沒。即是用義漸顯現也。以久久
熏故眞心作用之性。究竟圓興法界徳備。三
身攝化普門示現。以是因縁以意識依*止淨
心修觀行也。次明破小乘人執。問曰。但以意
識修習*止觀豈不成*耶。何故要須依*止淨
心。答曰。意識無體。唯以淨心爲體。是故要須
依*止。又復意識念念生滅前非其後。若不以
淨心爲依*止者。雖修諸行無轉勝義。何以
故。以其前念非後念故。如前人聞法後人未
聞。後人若聞無勝前人之義。何以故。倶始一
遍聞故。意識亦爾。前後兩異前雖曾聞隨念
即滅。後若重聞亦不増勝。何以故。前後二念
倶始一遍聞故。又復如似前人學得甲字
已命終。後人更學乙字。即唯解乙字不識甲
字。何以故。前後人異故。意識亦爾。前滅後生
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増廣。若以淨心爲
體。意識念念引所思修熏淨心性。性依熏
起以成種子。前念念滅後念起時。即與前念
所修種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法即勝於前
一念。如是念念轉勝。是故所修成就若不久
熏尚自種子力劣。便則廢失所修不成。何況
全無依*止。直莫前後相熏而得成就也。以
是因縁唯用意識不假依*止。無有是處。問曰。
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識。何得所聞所思皆得
成就。答曰。博地凡夫乃至聞教畜生等。有
所修習得成者。尚由本識爲體故成。何況二
乘。但彼自不知此義非彼不假淨心也。問曰。
不聞教畜生。豈無淨心爲體。答曰。造作癡
業尤重。熏心起報亦即極鈍。雖有黠慧之
性及有宿生*黠慧種子。但以現報所障故。
不得有用。故不聞教非是無淨心也。次明破
大乘人執。問曰。但用淨心修行*止觀即足。
何用意識爲。答曰。已如上説。由意識能知名
義。能滅境界。能熏本識。令惑滅解成故須意
識也。問曰。淨心自性寂靜即名爲*止。自體
照明即名爲觀。彼意識名義及以境界體性
非有。何論意識尋名知義滅自心境界*耶。答
曰。若就心體而論實自如此。但無始已來爲
無明妄想熏故。不覺自動顯現諸法。若不方
便尋名知義依義修行。觀知境界有即非有
者。何由可得寂靜照明之用。問曰。淨心自知
己性本寂即當念息。何用意識爲。答曰。淨心
無二。復爲無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爲
無塵智熏無明盡滅。方得念息。問曰。但息於
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須智熏寂照始現。答曰。
若無無塵智熏心裡。無明終不可滅。無明
不滅念即叵息。問曰。我今不觀境界。不念名
義。證心寂慮泯然絶相。豈非心體寂照眞如
三昧。答曰。汝證心時。爲心自證。爲由他證。
爲證於他。若心自證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
靜。若爾一切衆生皆不作心求於寂靜。亦應
心住。若言非是自然而證。蓋由心自作意
自證名爲自證者。作意即是意識。即有能所
即名爲他。云何得成心自證也若非他證。但
心自止故名自證者。若不作意即無能所。云
何能使心證。若當作意即是意識即是他證。
若言衆生體實皆證。但由妄想不知體證。故
有其念能知心體本性證寂。不念諸法故念
即自息。即是眞如三昧者。爲是意識能知本
寂。爲是淨心能知本寂。若是淨心自知本寂
不念諸法者。一切衆生皆有淨心。應悉自知
本寂。故自息滅妄識。自然而得眞如三昧。
以不修不得故知淨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
意識能知淨心本證即自息滅。故但是意識
自滅非是意識能證淨心。是故説言。心自證
者意識知心本證之時爲見淨心。故知本證
爲不見淨心能知證也。若言不見淨心能知
證者。不見佛心應知佛證。若見淨心故知證
者。淨心即是可見之相。云何論言心眞如者
離心縁相。又復經言。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
界。以此驗之。定知意識不見心也。以見與不
見無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設使心體本證*妄
念之心不可息也。若言妄識雖不見淨心。而
依經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於淨心令
心自知本證。即不起後念名爲自證者。汝依
經教知心本寂之時。爲作寂相而知。爲不作
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
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無所繋便更馳散。若
言作意不令馳散者。即有所縁。既有所縁即
還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若言七識能見
淨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證
故不起後念。即名爲自證者。是亦不然。何以
故。以七識是我執識故。不能見心本寂。又復
若爲能縁之所縁者。即非淨心。如上心體状
中已説。既所縁非實。故熏心還生妄念也。以
是義故無有道理。淨心自證不起後念也。若
言由他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體自寂靜
故。但以有六七識等名之爲他。由有此他故
説他心不證。是故乃可證他。何須以他證心
也。若言心體雖復本寂。但以無始無明妄念
熏故。有此妄念習氣在於心中。是故心體亦
不證寂。故須他證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習
氣令心證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
習氣。彼即自滅者。彼未滅間有何所以不起
新念也。若無別法爲對治者。彼諸習氣法應
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義故。由他
所證亦無道理。若言不須用他證心但證於
他。以他證故習氣自滅者。是亦不然。他既
有習氣爲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習
氣種子者。妄念何由可證也。又復淨心無
道理能證於他。若能證他者。一切衆生皆有
淨心。應悉自然除於妄念也。若言妄念前後
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爲證他者。爲前止
後爲後止前若言前念止後念者。前在之時
後識未生。後若起時前念已謝不相逐及。云
何能止。若言後念止前念者。亦復如是不相
*逐及。云何能止。若前念起時即自嫌起。嫌
之心熏於本識令不起後念者。心不自見。
云何自嫌。若後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於本
識令不更起後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時爲知
前心是空故嫌。爲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
即是無塵智也。汝云何言不須此智。又若知
是空則應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
無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實空而不能知故。又
復不知前念空故。執有實念而生嫌心即是
妄想。何以故。以其於空妄起實有想故。此能
嫌之心既是無明妄想故。即是動法復言熏
心。此乃亦増不覺。重更益動生起之識。於
是雲興而言能令後念不起者。蓋是夢中之
夢未惺覺也。故作斯説彷彿不睡者。必應不
言如此。又復若言不作心念諸法故念不起
者。爲淨心不作心念。爲是意識不作心*念。
若是淨心不作心念者。本來何因作心念法。
今忽何因不念法也。若是意識不念法者。意
識即是其念。若言意識不作心念法者。爲對
見法塵而不*念。爲不對見法塵而不*念。爲
對而不見而不*念。爲全不對塵名爲不*念。
若不對塵云何説爲意識。何以故。以識者必
識所識故。若對而不見即是頑瞽之法。若見
而不念爲何所因而得不*念。爲知空故所以
念。謂爲有故所以不*念。若知是空
無塵之智。對而不見見而不念。二倶無妨。何
故汝言不須此智。若謂爲有即不能不念。又
復謂有之時即已是念。又復謂爲有故。即是
無明妄想而復不念。譬如怯人閉目入闇道
理開眼而入。唯有外闇倒生怕怖閉目而入。
内外倶黒反謂安隱。此亦如是。念前法時唯
有迷境無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時心境倶闇。
反謂爲善。又復若不作意念法心則馳散。若
作意不念諸法。作意即是亂動非寂靜法。云
何得名證心也。但以專心在此不念故。即以
此不念爲境。意識爲此境所繋故。於餘境界
無容攀縁。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謂於諸法
無復攀縁。遂更深生寶玩將爲眞法。是以策
意相續不休。以晝夜久習熟故。不須作意自
然而進。但不覺生滅常流刹那恒起。起復不
知無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
位。便言我心寂住。應是眞如三昧。作如是計
者且好不識分量也。雖然但以專心一境故。
亦是一家止法。遠與無塵之智爲基。近與&T026260;
猴之躁爲鎖。比彼攀縁五欲游戲六根者。此
即百千萬倍爲殊爲勝。但非心體寂照眞如三
耳。是故行者爲而不執即是漸法門。若欲
成就出世之道必藉無塵之智也。此明止觀
止中以何依止竟。上標五番建立中第一
止觀依*止訖。次明止觀境界者。謂三自性
法。就中復作兩番分別。一總明三性。二別明
三性。所言總明三性者。謂出障眞如及佛淨
徳悉名眞實性。在障之眞與染和合名阿梨
*耶識。此即是依地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
名分別性。此是大位之説也。所言別明三性
者。初辨眞實性。就中復有兩種。一者有垢淨
心以爲眞實性。二者無垢淨心以爲眞實性。
所言有垢淨心者。即是衆生之體實事染之
本性。具足違用依熏變現。故言有垢。而復
體包淨用自性無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現之
相常寂。復稱爲淨。故言有垢淨心也。所言無
垢淨心者。即是諸佛之體性淨徳之本實。雖
具法爾違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復備
自性順用之能。淨熏滿故事淨徳顯。故言無
垢。雖從熏顯。性淨之用非増。假遣昏雲。體照
之功本具。復稱淨也。故言無垢淨心。然依熏
約用。故有有垢無垢之殊。就體談眞。本無無
染有染之異。即是平等實性。大總法門。故言
眞實性。問曰。既言有垢淨。亦應稱無垢染。答
曰。亦有此義。諸佛違用即是無垢染。但爲令
衆生捨染欣淨。是故不彰也。二明依他性者
亦有二種。一者淨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
性。清淨分依他性者。即彼眞如體。具染淨
二性之用。但得無漏淨法所熏。故事染之功
斯盡。名爲清淨。即復依彼淨業所熏。故性
淨之用顯現。故名依他。所現即是所證三
身淨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徳是也。問曰。性染
之用何謂由染熏滅故不起生死。雖然成佛
之後此性豈全無用。答曰。此性雖爲無漏所
熏故不起生死。但由發心已來。悲願之力熏
習故。復爲可化之机爲縁熏示違之用亦得
顯現。所謂現同六道示有三毒權受苦報應從
死滅等。即是清淨分別性法。問曰。既從染性
而起云何名爲清淨分。答曰。但由是佛徳故。
以佛望於衆生故。名此徳以爲清淨。若偏據
佛徳之中論染淨者。此徳實是示違染用。問
曰。既言依他性法。云何名爲分別性。答曰。
此徳依於悲願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
將此徳對縁施化。即名分別性法也。問曰。無
垢眞實性。與清淨依他性竟有何異。答曰。無
垢眞實性者。體顯離障爲義。即是體也。清淨
依他性者。能隨熏力淨徳差別起現爲事。即
是相也。清淨分別性者。對縁施設爲能。即是
用也。所言染濁依他性者。即彼淨心雖體具
違順二用之性。但爲分別性中所有無明染
法所熏故。性違之用依熏變現虚状等法。所
謂流轉生死輪迴六趣。故言染濁依他性法
也。問曰。性順之用未有淨業所熏。故不得顯
現。雖然在於生死之中豈全無用*耶。答曰。
雖未爲無漏熏故淨徳不現。但爲諸佛同體
智力所護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識漸發道
心。即是性淨之用也。問曰。一切衆生皆具性
淨等爲諸佛所護。何因發心先後復有發不
發。答曰。無始已來造業差別。輕重不同先後
不一。罪垢輕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
蒙。問曰。罪垢重者性淨之用豈全無能。答
曰。但有性淨之體不壞。以垢重故更不有能
也。問曰。上言凡聖之體皆具順違二性。但由
染淨熏力有現不現。何故諸佛淨熏滿足而
不妨示違之用有力。凡夫染業尤重而全使
性順之用無能也。若以染重故性淨無能。亦
應淨滿故染用無力。既淨滿而有示違之功。
定知染重亦有性順之用。答曰。諸佛有大悲
大願之熏。故性違起法界之染徳。能令机感
斯見。衆生無厭凡欣聖之習。故性順匿無邊
之淨用。不使諸佛同鑑無淨器可鑑。故大聖
捨之以表知机有染徳可見故。下凡尋之明
可化也。是故淨滿不妨有於染徳。染*重不
有於淨用。三明分別性者。亦有二種。一
者清淨分別性。二者染濁分別性。所言清淨
分別性者。即彼清淨依他性法中。所有利他
之徳。對彼内證無分別智故。悉名分別。所謂
一切種智能知世諦種種差別。乃至一切衆
生心心數法無不盡知。及以示現五通三輪
之相。應化六道四生之形。乃至依於内證之
慧。起彼教用之智。説己所得示於未聞。如斯
等事悉名清淨分別性法。此義云何。謂雖起
無邊之事。而復畢竟不爲世染不作功用。自
然成辦故言清淨。即此清淨之覺隨境異用
故言分別。又復對縁攝化令他清淨。攝益之
徳爲他分別故言清淨分別性也。所言染濁
分別性法者。即彼染濁依他性中。虚状法内
有於似色似識似塵等法。何故皆名爲似。以
皆一心依熏所現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實故
名爲似。由此似識一念起現之時。即與似塵
倶起。故當起之時即不知似塵似色等是心
所作虚相無實。以不知故即妄分別執虚爲
實。以妄執故境從心轉皆成實事。即是今時
凡夫所見之事。如此執時。即念念熏心還成
依他性。於上還執復成分別性。如是念念虚
妄互相生也。問曰。分別之性與依他性既迭
互相生竟。有何別。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
依熏故起。但是心相體虚無實。分別性法者。
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虚。即妄執以爲
事。是故雖無異體相生而虚實有殊。故言
分別性法也。更有一義。以明三性。就心體
平等名眞實性。心體爲染淨所繋依。隨染淨
二法名依他性。所現虚相果報名分別性。又
復更有一義。就依他性中即分別爲三性。一
者淨分。謂在染之眞即名眞實性。二者不淨
分。謂染法習氣種子及虚相果報即是分別性。
二性和合無二即是依他性也。問曰。似識妄
分別時。爲是意識總能分別六塵。爲六識各
各自分別一塵。答曰。五識見塵時各與意識
倶時而起。如眼識見似色時。即是一意識
倶時。分別妄執也。餘識亦如是。是故意識總
能分別妄執六塵五識。但能得五塵不生分
別妄執。問曰。妄執五塵爲實者。爲是五意
識。爲是第六意識。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
識與第六別。但能分別者悉名意識。上來
是明第二止觀所觀境界竟。次明第三止
觀體状。就中復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
以明止觀體状。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
状。初就染濁三性中復作三門分別。一依分
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眞實性以
示。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状者。先從觀入止。
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
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爲實有形質堅礙
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
此法是虚。以不知法是虚故。即起妄想執以
爲實。是故今時意裡確然將作實事。復當念
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瞋
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
即名觀門。非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
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
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彊觀諸法。唯
是心相虚状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
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謂
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
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裡確然執爲實時。即
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
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
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
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
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復
有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爲實時。但是
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
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次明依他性中止
觀體状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謂因前
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此中即解一切五
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虚相猶如
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虚。作此解者即
名爲觀。作此觀已復作是念。此等虚法。但以
無明妄想妄業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顯現。
猶如熱病因縁眼中自現空華。然此華體相
有即非有不生不滅。我今所見虚法亦復如
是。唯一心所現有即非有。本自無生今即無
滅。如是縁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虚相之執即
滅。即名從觀入止。既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
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顯現即名從止起觀。
若從此止行*徑入眞實性觀者。此即名從
止入觀也。次明第三眞實性中止觀體状者。
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因前依他性中止
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
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復作是念。既言心
外無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爲無
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爲心耶。爲異彼無外
別有淨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爲觀。即復念
言。無是無法對有而生。有尚本來不有。何有
無法以爲淨心。又復無法爲四句。攝淨心即
離四句。何得以此無法爲淨心也。作此念時
執無之心。即滅則名爲止。又從此止更入觀
門。觀於淨心作如是念。二性之無既非是心
者。更有何法以爲淨心。又復此心爲可見
耶。爲不可見耶。爲可念耶。爲不可念耶。作此
分別時即名爲觀。即復念言心外無法。何有
能見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縁念此
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縁所縁。即是心外有智
能觀此心何名爲如。又復我覓心之心體唯
是淨心。何有異法可縁可念也。但以妄想習
氣故。自生分別。分別之相有即非有。體唯淨
心。又復設使分別即知正是淨心分別也。喩
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
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於華。反更開
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謂種種眼根是己
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
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
更覓於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
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
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於淨心。是故當知。
能覓淨心者。即是淨心。設使應生分別亦即
是淨心。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
爲隨順眞如。亦得名爲止門。久久修習無明
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眞如。亦無異
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眞如爲大寂
靜止門。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
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
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眞如用義
也。此名從止起觀。又復熾然分別而常體寂。
雖常體寂而即縁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上
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
性縁起爲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
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
他性入無生性。除眞實性入無性性。就眞實
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
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
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僞是眞。息異執以
辨寂。即是無眞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
性。或云無眞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
根本眞如三昧。最後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
雙現前也。又復行者。若利*机深識則不須從
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
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
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後依第
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
第三性修也。又復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
三番並學資成第三番也。問曰。既言眞實性
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眞實。答曰。執二
無以爲眞實性者即須除之。故曰無無性妄
智分別淨心。謂爲可觀者亦須息此分別異
相。示其無別眞性可得分別。故言無眞性。但
除此等於眞性上横執之眞。非謂除滅眞如
之體。復更有譬喩。能顯三性止觀二門。今當
説之。譬如手巾本來無兎。眞實性法亦復如
是。唯一淨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兎
現。依他性法亦復如是。妄熏眞性現六道相
也。愚小無知謂兎爲實。分別性法亦復如
是。意識迷妄執虚爲實。是故經言。一切法如
幻。此喩三性觀門也。若知此兎依巾似有唯
虚無實。無相性智亦復如是。能知諸法依心
似有唯是虚状。無實相性也。若知虚兎之
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兎有即非有本來不生。
無生性智亦復如是。能知虚相唯是眞心。心
所現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
來是有。不將無兎以爲手巾。無性性。智亦復
如是。能知淨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爲
眞實性。此即喩三無性止門也。是故若欲捨
離世諦當修止門入三無性。若欲不壞縁起
建立世諦。當修觀門解知三性。若不修觀門
即不知世諦所以縁起。若不修止門即不知
眞諦所以常寂。若不修觀門便不知眞即是
俗。若不修止門即不知俗即是眞。以是義故。
須依幻喩通達三性三無性。如幻喩能通達
三性三無性。其餘夢化。影像。水月。陽焔。乾
城。餓鬼等喩。但是依實起虚執虚爲實者。悉
三性。類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諸喩依實起
虚故。偏喩依他性亦得也。但虚體是實即可
喩眞實性。虚隨執轉即可喩分別性。是故此
等諸喩通譬三性。解此喩法次第無相即可
喩三無性也。又更分別夢喩以顯三性三無
性。譬如凡夫慣習諸法故即於夢中心現諸
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由無始已來果時無
明及以妄想熏習眞實性故。眞心依熏現於
虚相果報也。彼夢*裡人爲睡蓋所覆故。不能
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爲實
事。是故夢*裡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
亦復如是。意識爲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
他。咸是眞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爲實。是
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言。是身如
夢爲虚妄見。虚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
別性。此即縁起三性爲觀門也。然此夢中所
執爲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
法亦復如是。但是虚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
即是無相性也。又彼夢中虚相。有即非有。唯
是夢心更無餘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自他
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餘法。即是無
生性也。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
因縁故名爲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
眞實性法亦復如是。平等無二。但以無明染
法熏習因縁故。與染和合名爲本識。然實本
識之外無別眞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此即
除滅三性爲止門也。以是喩故。三性三無性
即可顯了。此明止觀體状中約染濁三性。以
明止觀體状竟。次明清淨三性中止觀體状。
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状。二
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状。三明眞實性中止觀體
状。第一分別性中止觀體状者。謂知一切諸
佛菩薩所有色身。及以音聲大悲大願。依報
衆具殊形六道變化施設。乃至金躯現滅舍
利分頒泥木彫圖表彰處所。及以經教威儀
住持等法。但能利益衆生者。當知皆由大悲
大願之熏。及以衆生*机感之力。因縁具足
熏淨心。故心性依熏顯現斯事。是故唯是眞
性縁起之能道理即無實也。但諸衆生有無
明妄想故。曲見不虚。行者但能觀察。知此曲
見執心。是無明妄想者即名爲觀。以知此見
是迷妄故。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唯是自心所
作。如是知故實執止息即名爲止。此是分別
性中從觀入止也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三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四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
故。此中即知諸佛淨徳唯心所作虚權之相
也。以不無虚相縁起故。故得淨用圓顯示酬
曠劫之熏因。即復對縁攝化故。故得澤霑細
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淨心縁起寂而常
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爲觀門。依此觀門作方
便故。能知淨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徳。有即非
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爲止門。此*止及
觀應當雙行。前後行之亦得。次明眞實性中
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淨徳唯
是一心。即名爲觀。復知諸佛淨心是衆生淨
心。衆生淨心是諸佛淨心無二無別。以無別
故。即不心外觀佛淨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
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知我心佛心本來一
如。故名爲止。此名眞實性中止觀門也。上來
清淨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從此
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復從此
止入第三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故得我
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以
大悲方便發心已來熏習心故。即於定中起
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爲。法界大用
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
雙現前也。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
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
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
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問曰。既言佛
心衆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説有佛與衆生之
名。答曰。心體是同。復有無障礙別性。以
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熏習。以有熏
力別故。心性依熏現有別相。以約此我執之
相故。説佛與衆生二名之異也。問曰。諸佛既
離我執。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
若離我執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
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時。各別發願。
各修淨土。各化衆生。如是等業差別不同。熏
於淨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此十方三世
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眞如之體有此差
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
法爾是故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
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
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
何故經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
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言。唯是一法身。一
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眞心雖復平等而復具
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即具衆像之性
者。則不迷法界法門。問曰。眞心有差別性故。
佛及衆生各異不同。眞心體無二故。一切凡
聖唯一法身者。亦應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
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
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
此體同之義者。他所修徳亦有益己之能。是
故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徳。即是己功
徳者。是爲奇特之法。又復經言。與一切菩薩
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
聖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徳。皆是己之功徳。
是故應當隨喜。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自
然得道。答曰。若此眞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
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眞
如既復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
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徳復知他之所
修。即是己徳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
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須知若但自修不知
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不得他益。即如窮
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
貧窮苦止宿草庵。則其義也。是故藉因託縁
速得成辦。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
糞之價。問曰。上言諸佛淨徳者有幾種。答
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