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止觀法門 (No. 1924_ 慧思説 ) in Vol. 46

[First] []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24

南嶽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
公事朝奉大夫行尚書度支
員外郎護軍借紫朱頔撰 
鶴林示滅而來賢聖應世者非一。咸以六度
萬行通達大智。安住於法界拔濟於群迷。金
文寶軸具載於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證
一切性。不於三界現其身。意達正覺之眞源
顯毘盧之實相。則見乎南嶽大師之止觀也。
大師靈山佛會之聖衆三世化縁。於衡岫密
承佛旨親聽法音。總馬鳴龍樹之心要。具菩
提涅槃之了義。故著止觀上下二論遣眞妄
於一念。明體相之無迹。空拳舒手無物可見。
則止觀之理自是而顯。寂照其門由是而入。
爲出世之宗本作佛種之導師。不歴僧祇直
超聖位。嗟夫斯教雖大顯示啓來者。而人世
未之普見流于海外。逮五百年咸平中日本
國僧寂照以斯教航海而來復歸。聖朝天禧
四年夏四月靈隱山天竺教主遵式將示。生
生之佛種咸成上上之勝縁。乃俾刻其文又
復以序爲請。重念如意稱珠已還。合浦虚室
生白坐見法身。顧鑚仰之未至抑稱讃之無
取。但願一切信心見者能修。修者能證。對
諸境而不動。於諸法而無染。一受不退一得
永得。盡未來際常與南嶽大師倶生行如來
事焉

南嶽禪師止觀序
 天竺寺沙門遵式述 
止觀用也本乎明靜。明靜徳也本乎一性。性
體本覺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二
謂之體。體無所分則明靜安寄。體無不備則
明靜斯在。語體則非一而常一。語徳乃不二
而常二。秖分而不分秖一而不一耳。體徳無
改疆名爲萬法之性。體徳無住疆名爲萬法
之本。萬法者復何謂也。謂擧體明靜之所爲
也。何其然乎。良由無始本覺之明疆照照生
而自惑謂之昏。無始無住之本隨縁縁起而
自亂謂之動。昏動既作萬法生焉。掜目空華
豈是他物。故云。不變隨縁名之爲心。隨縁
不變名之爲性。心昏動也性明靜也。若知無
始即明而爲昏故可了今即動而爲靜。於是
聖人見其昏動可即也明靜可復也。故因靜
以訓止止其動也。因明以教觀觀其昏也。使
其究一念即動而靜即昏而明。昏動既息萬
法自亡。但存乎明靜之體矣。是爲圓頓是爲
無作。是如來行是照性成修修成而用廢。誰
論止觀體顯而性泯亦無明靜豁然。誰寄無
所名焉爲示物旨歸。止成謂之解脱。觀成謂
之般若。體顯謂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三。
如伊三點如天三目。非縱横也非一異也。是
爲不思議三徳是爲大般涅槃也。嗚呼此法
自鶴林韜光授大迦葉。迦葉授之阿難。阿難
而下燈燈相屬至第十一馬鳴。鳴授龍樹。樹
以此法寄言于中觀論。論度東夏獨淮河慧
文禪師解之授南嶽大師。南嶽從而照心即
復于性獲六根清淨位隣乎聖。斯止觀之用
驗矣。我大師惜之無聞後代。從大悲心出此
數萬言。目爲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
心要。分爲二卷。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
止觀之行。解行備矣猶目足焉。俾我安安不
遷而運到清涼池。噫斯文也歳月遼遠。因韜
晦于海外道將復行也。果咸平三祀日本國
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既登鄮
嶺解篋出卷。天竺沙門遵式首而得之。度支
外郎朱公頔冠首序。出俸錢模板廣而行之。
大矣哉斯法也。始自西傳猶月之生。今復東
返猶日之升。素影圓暉終環回於我土也。因
序大略以紀顯晦耳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南獄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行者若欲修之。當於下止觀體状文中學。若有所
疑不決。然後遍讀當有斷疑之處也。又此所明悉
依經論。其中多有經文論偈。不得不淨御之。恐
招無敬之
有人問沙門曰。夫禀性斯質託修異焉。但匠
有殊彫故器成不一。吾聞大徳洞於究竟之
理。鑑於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聞正法
爾。沙門曰。余雖幼染緇風少餐道味。但下
愚難改行理無沾。今辱子之所問莫知何説
也。外人曰。唯然大徳願無憚勞爲説大乘行
法。謹即奉持不敢遺忘。沙門曰。善哉佛子
乃能發是無上之心。樂聞大乘行法。汝今即
時已超二乘境界。況欲聞而行乎。然雖發
是勝心要藉行成其徳。但行法萬差入道非
一。今且依經論爲子略説大乘止觀二門。依
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願也。外人曰。善哉願
説充滿我意。亦使餘人展轉利益。則是傳燈
不絶爲報佛恩。沙門曰。諦聽善攝爲汝説
之。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
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虚妄因縁故非有而有。
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
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爲止。所言觀者。
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縁起不無虚
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爲觀。外
人曰。余解昧識微聞斯未能即悟。願以方便
更爲開示。沙門曰。然更當爲汝廣作分別。
亦令未聞尋之取悟也。就廣分別止觀門中
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觀依止。二明止觀境界。
三明止觀體状。四明止觀斷得。五明止觀作
用。就第一依止中復作三門分別。一明何所
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初明何
所依止者。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
三種差別。一出衆名。二釋名義。三辨
體状。初出衆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淨心。
又名眞如。亦名佛性。復名法身。又稱如來藏。
亦號法界。復名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
故言衆名。次辨釋名義。問曰。云何名爲自
性清淨心耶。答曰。此心無始以來雖爲無
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爲淨。何以故。
無明染法。本來與心相離故。云何爲離。謂以
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
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
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爲心。故言自性
清淨心也。問曰。云何名爲眞如。答曰。一切諸
法依此心有以心爲體。望於諸法法悉虚妄。
有即非有。對此虚僞法。故目之爲眞。又復諸
法雖實非有。但以虚妄因縁而有生滅之相。
然彼虚法生時此心不生。諸法滅時此心不
滅。不生故不増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
増不減。故名之爲眞。三世諸佛及以衆生。同
以此一淨心爲體。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
而此眞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爲如。又眞如者。
以一切法眞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
以爲眞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眞實亦不如
是。即爲僞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
從本已來離言説相。離名字相離心縁相。畢
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
眞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眞如也。問
曰。云何復名此心以爲佛性。答曰。佛名爲覺
性名爲心。以此淨心之體非是不覺。故説爲
覺心也。問曰。云何知此眞心非是不覺。答
曰。不覺即是無明住地。若此淨心是無明者
衆生成佛。無明滅時應無眞心。何以故。以
心是無明故。既是無明自滅淨心自在。故知
淨心非是不覺。又復不覺滅故方證淨心。將
知心非不覺也。問曰。何不以自體是覺。名之
爲覺。而以非不覺故説爲覺*耶。答曰。心體
平等非覺非不覺。但爲明如如佛故擬對説
爲覺也。是故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
悉倶離此即偏就心體平等説也。若就心體
法界用義以明覺者。此心體具三種大智。所
謂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是覺心體本具此
三智性。故以此心爲覺性也。是故須知同異
之義。云何同。謂心體平等即是智覺。智覺
即是心體平等。故言同也。復云何異。謂本覺
之義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種智性。出障
名智慧佛也。心體平等之義是體。故凡聖無
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異應如是知。問曰。
智慧佛者。爲能覺淨心。故名爲佛。爲淨心自
覺。故名爲佛。答曰。具有二義。一者覺於淨
心。二者淨心自覺。雖言二義體無別也。此義
云何。謂一切諸佛本在凡時。心依熏變不覺
動顯現虚状。虚状者。即是凡夫五陰及以
六塵。亦名似識似色似塵也。似識者。即六七
識也。由此似識念念起時。即不了知似色等
法。但是心作虚相無實以不了故。妄執虚相
以爲實事。妄執之時即還熏淨心也。然似識
不了之義。即是果時無明。亦名迷境無明。是
故經言。於縁中癡故似識妄執之義。即是妄
想所執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時無明熏
心故。令心不覺。即是子時無明亦名住地無
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變動。即是業識。妄境
熏心故令心成似塵種子。似識熏心故令心
成似識種子。此似塵似識二種種子。總名爲
虚状種子也。然此果時無明等雖云各別熏
起一法。要倶時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
相離相藉有故。若無似識即無果時無明。若
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即不成妄境。是
故四種倶時和合方能現於虚状之果。何以
故。以不相離故。又復虚状種子依彼子時無
住故。又復虚状種子不能獨現果故。若
無子時無明即無業識。若無業識即虚状種
子不能顯現成果。亦即自體不立。是故和合
方現虚状果也。是故虚状果中還具似識似
塵虚妄無明妄執。由此義故略而説之云不
覺。故動顯現虚状也。如是果子相生無始流
轉名爲衆生。後遇善友爲説諸法皆一心作
似有無。實聞此法已隨順修行。漸知諸法皆
從心作唯虚無實。若此解成時是果時無明
滅也。無明滅故不執虚状爲實。即是妄想及
妄境滅也。爾時意識轉名無塵智。以知無
實塵故。雖然知境虚故説果時無明滅。猶見
相之有。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滅。唯
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
迷理無明。但細於前迷事無明也。以彼麁滅
故説果時無明滅也。又不執虚状爲實。故説
妄想滅。猶見有虚*相謂有異心。此執亦是妄
想。亦名虚*相。但細於前以彼麁滅故言妄想
滅也。又此虚境以有細無明妄想所執故。似
與心異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細於前以
其細故名爲虚境。又彼麁相實執滅故説妄
境滅也。以此論之非直果時迷事無明滅息。
無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漸除者。果
時無明不得分分漸滅。但相微難彰。是故不
説住地分滅也。今且約迷事無明滅後。以説
住地漸滅。因由即知一念發修已來亦能漸
滅也。此義云何。謂以二義因縁故。住地無明
業識等漸已微薄。二義何。一者知境虚
智熏心。故令舊無明住地習氣及業識等漸
除也。何以故。智是明。法性能治無明故。二者
細無明虚執及虚境熏心故。雖更起無明住地
等。即復輕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
故。以能熏微細故。所起不覺亦即薄也。以此
義故。住地無明業識等漸已損滅也。如迷事
無明滅後既有此義。應知一念創始發修之
時無明住地即分滅也。以其分分滅故。所起
智慧分分増明。故得果時迷事無明滅也。自
迷事無明滅後業識及住地無明漸薄。故所
起虚状果報亦轉輕妙不同前也。以是義故。
似識轉轉明利。似色等法復不令意識生迷。
以内識生外色塵等倶細利故。無塵之智倍
明。無明妄想極薄還復熏心。復令住地無明
業識習氣漸欲向盡所現。無塵之智爲倍明。
了如是念念轉轉熏習故。無明住地垂盡所
起。無塵之智即能知彼虚状果報體性非有
本自。不生今即無滅。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以
唯心外無法故。此智即是金剛無礙智也。此
智成已即復熏心。心爲明智熏故。即一念無
明習氣於此滅無明盡。故業識染法種
子習氣即亦隨壞。是故經言。其地壞者彼亦
隨壞。即其義也。種子習氣壞。故虚状永泯。虚
状泯故心體寂照。名爲體證眞如。何以故。以
無異法爲能證故。即是寂照無能*證所*證
之別。名爲無分別智。何以故。以此智外無
別有眞如可分別故。此即是心顯成智。智是
心用。心是智體。體用一法自性無二。故名自
性體*證也。如似水靜内照照潤義殊而常湛
一。何以故。照潤潤照故。心亦如是。寂照義
分而體融無二。何以故。照寂寂照故。照寂
順體寂照*順用。照自體名爲覺。於淨心
體自照即名爲淨心。自覺故言二義一體。此
即以無分別智爲覺也。淨心從本已來具此。
智性不増不減。故以淨心爲佛性也。此就智
慧佛以明淨心爲佛性。又此淨心自體具足
福徳之性及巧用之性。復爲淨業所熏出生
報應二佛。故以此心爲佛性也。又復不覺滅
故以心爲覺。動義息故説心不動。虚相泯故
言心無相。然此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
動。非相非無相。雖然以不覺滅故説心爲覺。
亦無所妨也。此就對治出障心體以論於覺。
不據智用爲覺。又復淨心本無不覺。説心爲
本覺本無動變説心爲本寂。本無虚相説
本平等。然其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
非相非無相。雖然以本無不覺故。説爲本
覺。亦無所失也。此就凡聖不二。以明心體爲
如如佛。不論心體本具性覺之用也。問曰。若
就本無不覺名爲覺者。凡夫即是佛何用修道
爲。答曰。若就心體平等。即無修與不修成與
不成。亦無覺與不覺。但爲明如如佛故擬對
説爲覺也。又復若據心體平等。亦無衆生諸
佛與此心體有異。故經偈云。心佛及衆生是
三無差別。然復心性縁起法界。法門法爾不
壞。故常平等常差別。常平等故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常差別故流轉五道説名衆生。
反流盡源説名爲佛。以有此平等義故。無佛
無衆生。爲此縁起差別義故。衆生須修道。
問曰。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答曰。若心體
本有不覺者。聖人證淨心時應更不覺。凡夫
證得應爲覺。既見證者無有不覺。未證者
不名爲覺。故定知心體本無不覺。問曰。聖人
滅不覺。故得自證淨心。若無不覺。云何言滅。
又若無不覺即無衆生。答曰。前已具釋。心體
平等無凡無聖。故説本無不覺。不無心性縁
起。故有滅有證有凡有聖。又復縁起之有。有
即非有。故言本無不覺。今亦無不覺。然非不
有。故言有滅有證有凡有聖。但證以順用入
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但凡
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證知平等之體
也。問曰。心顯成智者爲無明塵。故自然是
智爲更別有因縁。答曰。此心在染之時。本
具福智二種之性不少一。法與佛無異。但爲
無明染法所覆。故不得顯用。後得福智二種
淨業所熏。故染法都盡。然此淨業除染之時。
即能顯彼二性。令成事用。所謂相好依報一
切智等。智體自是眞心性照之能智用由熏
成也。問曰。心顯成智即以心爲佛性。心起不
覺亦應以心爲無明性。答曰。若就法性之義
論之。亦得爲無明性也。是故經言。明與無明
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也。問曰。云何
名此心以爲法身。答曰。法以功能爲義。身以
依止爲義。以此心體有隨染之用故。爲一切
染法之所熏習。即以此心隨染故。能攝持熏
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染法。即此心性能持
能現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二種染法。皆依
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以爲
法身。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故名
爲子時阿梨耶識也。依熏現法之能與所現
之相和合。故名爲果報阿梨耶識。此二識體
一用異也。然此阿梨耶中即有二分。一者染
分。即是業與果報之相。二者淨分。即是心性
及能熏淨法。名爲淨分。以其染性即是淨性
更無別法。故由此心性爲彼業果染事所依。
故説言生死依如來藏。即是法身藏也。又此
心體雖爲無量染法所覆。即復具足過恒河
沙數無漏性功徳法。爲無量淨業所熏。故此
等淨性即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
諸淨功徳之用。即此恒沙性淨功徳。及能持
能現二種功能。并所持所現*二種淨用。皆
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爲
法身也。問曰。云何復名此心爲如來藏。答曰
有三義。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
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復有二種。一者如來
果徳法身。二者衆生性徳淨心。並能包含染
淨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藏名
藏。藏體平等名之爲如。平等縁起目之爲來。
此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
即此眞心而爲無明&T021400;藏所覆藏。故名爲所
藏也。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爲如。體備染淨二
用目之爲來。故言所藏名藏也。第三能生名
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爾。體具染
淨二性之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間
出世間法也。是故經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
因。又復經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
又復經言。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而生也。故
染淨平等名之爲如。能生染淨目之爲來。故
言能生名如來藏也。問曰。云何復名淨心以
爲法界。答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
心體法爾具足一切諸法。故言法界。問曰。云
何名此淨心以爲法性。答曰。法者一切法。性
者體別義。以此淨心有差別之性故。能與
諸法作體也。又性者體實不改義。以一切法
皆以此心爲體。諸法之相自有生滅。故名
虚妄。此心眞實不改不滅。故名法性也。其餘
實際實相等無量名字不可具釋。上來釋名
義竟。次出體状。所言體状者。就中復有三
種差別。一擧離相以明淨心。二擧不一不異
以論法性。三擧二種如來藏以辨眞如。雖復
三種差別。總唯辨此淨心體状也。第一明離
相者。此心即是第一義諦眞如心也。自性圓
融體備大用。但是自覺聖智所知。非情量之
能測也。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名
名。不可以相相。何以故。心體離名相故。體既
離名即不可設名以談其體。心既絶相即不
可約相以辨其心。是以今欲論其體状實亦
難哉。唯可説其所離之相。反相滅相而自契
焉。所謂此心從本已來。離一切相平等寂滅。
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亦有
相非。亦無相。非去來今。非上中下。非彼非此。
非靜非亂非染非淨。非常非斷。非明非暗。非
一非異等。一切四句法總説。乃至非一切可
説可念等法。亦非不可説不可念法。何以
故。以不可説不可念對可説可念。生非自體
法故。即非淨心是故但知所有可説可念。不
可説不可念等法。悉非淨心。但是淨心所現
虚相。然此虚相各無自實有即非有。非有之
相亦無可取。何以故。有本不有故。若有本不
有。何有非有相耶。是故當知。淨心之體不
可以縁慮所知。不可以言説所及。何以故。以
淨心之外無一法故。若心外無法。更有誰能
縁能説此心*耶。是以應知。所有能縁能説
者。但是虚妄不實。故有考實無也。能縁既不
實故所縁何得是實*耶。能縁所縁皆悉不實
故。淨心既是實法是故不以縁慮所知也。譬
如眼不自見以此眼外更有他眼。能見此眼。
即有自他兩眼。心不如是。但是一如。如外無
法。又復淨心不自分別。何有能分別取此心
*耶。而諸凡惑分別淨心者。即如癡人大張己
眼還覓己眼。復謂種種相貎是己家眼竟。不
知自家眼處也。是故應知。有能縁所縁者。但
是己家淨心。爲無始妄想所熏。故不能自知
己性。即妄生分別。於己心外建立淨心之相。
還以妄想取之以爲淨心。考實言之。所取之
相正是識相。實非淨心也。問曰。淨心之體。
既不可分別。如諸衆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
入。答曰。若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但以
分別不息説爲背理。作此知已當觀一切諸
法。一切縁念有即非有。故名隨順。久久修
習若離分別。名爲得入。即是離相體證眞
如也。此明第一離相以辨體状竟。次明不一
不異以辨體状者。上來雖明淨心離一切分
別心及境界之相。然此諸相復不異淨心。何
故。此心體雖復平等。而即本具染淨二用。
復以無始無明妄想熏習力故。心體染用依
熏顯現此等虚相無體唯是淨心。故言不異。
又復不一。何以故。以淨心之體。雖具染淨
二用。無二性差別之相。一味平等但依熏力
所現虚相。差別不同。然此虚相。有生有滅。淨
心之體常無生滅常恒不變故言不一。此明
第二不一不異以辨體状竟。次明第三二種
如來藏以辨體状者。初明空如來藏。何故名
爲空*耶。以此心性雖復縁起建立生死涅槃
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絶染淨之相。非
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
非有。如以巾望兎。兎體是無。但加以幻力故
似兎現。所現之兎。有即非有。心亦如是。但以
染淨二業幻力所熏故。似染似淨二法現也。
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是故經言。流
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倶不
可得。又復經言。五陰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
幻。若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説彼如幻。又復經
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
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倶離。此等
經文皆據心體平等。以泯染淨二用。心性既
寂。是故心體空淨以是因縁名此心體爲空
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也。問曰。諸佛體證淨
心可以心體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説爲非
有。衆生既未證理現有六道之殊云何無*耶。
答曰。眞智眞照。尚用即常寂説之爲空。況迷
闇妄見。何得不有。有即非有。問曰。既言非
有。何得有此迷妄。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見有。
何爲不得無迷。而横起迷。空華之喩於此宜
陳。問曰。諸餘染法可言非有。無明既是染因。
云何無*耶答曰。子果二種無明本無自體。唯
以淨心爲體。但由熏習因縁故有迷用。以心
往攝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麥本無自
體。唯以微塵爲體。但以種子因縁。故有粟麥
之用。以塵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塵無明亦
爾有即非有。問曰。既言熏習因縁故有迷用。
應以能熏之法即作無明之體。何爲而以淨
心爲體。答曰。能熏雖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
自滅。何得即作所起體*耶。如似麥子但能
生果。體自爛壞歸於微塵。豈得春時麥子
即自秋時來果也。若得爾者劫初麥子。今
仍應在過去。無明亦復如是。但能熏起後念
無明。不得自體不滅。即作後念無明也。若得
爾者無明即是常。法非念。念滅既非常故。即
如燈焔前後相因而起。體唯淨心也。是故以
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淨心爲
空如來藏也。問曰。果時無明與妄想爲一爲
異。子時無明與業識爲一爲異。答曰。不一不
異。何以故。以淨心不覺故。動無不覺即不
動。又復若無無明即無業識。又復動與不覺
和合倶起不可分別。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
異也。又不覺自是迷闇之義。過去果時無明
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時無明爲因也。動者自
是變異之義。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
爲因也。是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此是子
時無明與業識不一不異也。果時無明與妄
想不一不異者。無明自是不了知義。從子時
無明生故。即以彼子時無明爲因。妄想自是
浪生分別之義。從業識起故。即以彼業識爲
因。是故無明妄想不一。復以意識不了境虚
故。即妄生分別。若了知虚即不生妄執分
別。又復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亦無
無明。又復二法和合倶起不可分別。是故不
異。此是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也。以是
義故。二種無明是體。業識妄想是用。二種無
明自互爲因果。業識與妄想亦互爲因果。若
果無明互爲因者。即是因縁也。妄想與
業識互爲因者。亦是因縁也。若子時無明起
業識者。即是増上縁也。果時無明起妄想者。
亦是増上縁也。上來明空如來藏竟。次明不
空如來藏者。就中有二種差別。一明具染淨
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
一明染淨二法中。初明淨法。次明染法。初
明淨法。中復有二種分別。一明具足無漏性
功徳法。二明具足出障淨法。第一具無漏性
功徳者。即此淨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
復具有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徳法。所謂自性
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眞實識知義故。常樂我
淨義故。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唯是一
心。具有如起信論廣明也。淨心具有此性淨
法。故名不空。第二具出障淨徳者。即此淨心
體具性淨功徳。故能攝持淨業熏習之力。由
熏力故徳用顯現。此義云何。以因地加行般
若智業。熏於三種智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
來果徳三種大智慧也。復以因地五波羅蜜
等一切種行。熏於相好之性令起用顯現。即
是如來相好報也。然此果徳之法雖有相
別。而體是一心。心體具此徳故名爲不空。不
其心體義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體平等
非空不空故。問曰。能熏淨業。爲從心起爲心
外別有淨法以爲能熏*耶。答曰。能熏之法。
悉是一心所作。此義云何。謂所聞教法。悉是
諸佛菩薩心作。諸佛心。菩薩心。衆生心是一
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復以此教熏心解性。
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復是心作也。以解
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復是心
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於果徳。故
果復是一心作也。以此言之一心爲教。乃至
一心爲果。更無異法也。以是義故心體在凡
之時。本具解行果徳之性。但未爲諸佛眞如
用法所熏。故解等未顯用也。若本無解等之
性者。設復熏之徳用終不顯現也。如是眞
金本有器朴之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
但未得椎鍛而加故器朴等用不現。後加
以鉗椎朴器成器次第現也。若金本無朴器
成器之性者。設使加以功力。朴用成用終難
顯現。如似壓沙求油鑚氷覓火鍛氷爲器鑄
木爲瓶。永不可成者以本無性故也。是故論
言若衆生無佛性者。設使修道亦不成佛。以
是義故淨心之體。本具因行果徳性也。依此
性故起因果之徳。是故此徳唯以一心爲體。
一心具此淨徳。故以此心爲不空如來藏也。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復有二種差別。一明
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初明具足染性
者。此心雖復平等離相。而復具足一切染法
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經云。心性是
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即是能生生死。又復
經言。即是法身流轉五道説名衆生。即是能
作生死也。問曰。若心體本具染性者。即不可
轉凡成聖。答曰。心體若唯具染性者。不可得
轉凡成聖。既並具染淨二性。何爲不得轉凡
成聖*耶。問曰。凡聖之用。既不得並起。染淨
之性。何得雙有*耶。答曰。一一衆生心體
一諸佛心體。本具二性。而無差別之相。一味
平等古今不壞。但以染業熏染性故。即生死
之相顯矣。淨業熏淨性故。即涅槃之用現
矣。然此一一衆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
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熏作涅
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以是義故。一一
衆生一一諸佛。悉具染淨二性。法界法爾未
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後。不倶是以染熏
息。故稱曰轉凡。淨業起故説爲成聖。然其
心體二性實無成壞。是故就性説故染淨並
具。依熏論故凡聖不倶。是以經言。清淨法
中不見一法増。即是本具性淨非始有也。煩
惱法中不見一法減。即是本具性染不可滅
也。然依對治因縁清淨般若轉勝現前。即是
淨業熏故成聖也。煩惱妄想盡在於此。即是
染業息故轉凡也。問曰。染業無始本有何由
可滅。淨業本無何由得起。答曰。得諸佛眞如
用義熏心故淨業得起。淨能除染故染業即
滅。問曰。染淨二業皆依心性而起。還能熏
心。既並依性起。何得相除。答曰。染業雖依
心性而起。而常違心。淨業亦依心性而起。
常順心也。違有滅離之義故爲淨除。順有相
資之能故能除染。法界法爾有此相除之用。
何足生疑。問曰。心體淨性能起淨業。還能熏
心淨性。心體染性能起染業。還能熏心染性。
故乃可染業與淨性不相熏相生説爲相違。
染業與染性相生相熏應云相順。若相順者。
即不可滅。若染業雖與染性相順。由與淨性
相違故。得滅者。亦應淨業雖與淨性相順由
與染性相違故。亦可得除。若二倶有違義故。
雙有滅離之義。而得存淨除染。亦應二倶有
順義故。並有相資之能。復得存染廢淨。答
曰。我立不如是。何爲作此難。我言淨業順
心故心體淨性即爲順本。染業違心故心體
染性即是違本。若偏論心體即違順平等。但
順本起淨即順淨心不二之體。故有相資之
能。違本起染便違眞如平等之理。故有滅離
之義也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二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問曰。違本起違末便違不二之體。即應並
有滅離之義也。何故上言法界法爾具足二
性不可破壞耶。答曰。違本雖起違末。但是
理用故與順一味。即不可除。違末雖依違本。
但是事用故即有別義是故可滅。以此義故
二性不壞之義成也。問曰。我仍不解染用違
心之義。願爲説之。答曰。無明染法。實從心體
染性而起。但以體闇故。不知自己及諸境界
從心而起。亦不知淨心具足染淨二性而無
異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爲
違。智慧淨法實從心體而起。以明利故能知
己及諸法皆從心作。復知心體具足染淨二性
而無異相。一味平等以如此稱理而知。故名
之爲順。如似窮子實從父生父實追念。但以
癡故不知己從父生。復不知父意。雖在父舍
不認其父。名之爲違。復爲父誘説經歴多年。
乃知己從父生。復知父意。乃認家業受父教
勅。名之爲順。衆生亦爾。以無明故。不知己身
及以諸法悉從心生。復遇諸佛方便教化。故
隨順淨心能證眞如也。問曰。既説無明染法。
與心相違。云何得熏心耶。答曰。無明染法無
別有體故不離淨心以不離心故。雖復相違
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違木體而上騰。以
無別體不離木故還燒於木。後復不得聞斯
譬喩便起燈爐之執也。此明心體具足染性
名爲不空也。次明心體具足染事者。即彼染
性爲染業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
子。依此種子現種種果報。此無明及與業果
即是染事也。然此無明住地及以種子果報
等。雖有相別顯現説之爲事。而悉一心爲體
悉不在心外。以是義故復以此心爲不空也。
譬如明鏡所現色像無別有體。唯是一鏡而
復不妨萬像區分不同。不同之状皆在鏡中
顯現。故名不空鏡也。是以起信論言因熏習
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
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
眞實性故。以此驗之。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
空如來藏也。上來明具足染淨二法。以明不
空義竟。次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義。就中復
有六種差別。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二明
因果法身名別之義。三明眞體在障出障之
理。四明事用相攝之相。五明治惑受報不同
之義。六明共不共相識。第一明圓融無礙法
界法門者。問曰。不空如來藏者。爲一一衆生
各有一如來藏。爲一切衆生一切諸佛唯共
一如來藏*耶。答曰。一切衆生一切諸佛。唯
共一如來藏也。問曰。所言藏體具包染淨者。
爲倶時具爲始終具*耶。答曰。所言如來
藏具染淨者。有其二種。一者性染性淨。二者
事染事淨。如上已明也。若據性染性淨即無
以來倶時具有。若據事染事淨即有二種
差別。一者一一時中倶具染淨二事。二者始
終方具染淨二事。此義云何。謂如來藏體具
足一切衆生之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
別之差別也。然此一一衆生性中。從本已來
復具無量無邊之性。所謂六道四生。苦樂好
醜。壽命形量。愚癡智慧等。一切世間染法。及
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淨法。如是等無量差
別法性。一一衆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
義故如來之藏。從本已來倶時具有染淨二
性。以具染性故能現一切衆生等染事。故
以此藏爲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復具淨
性故。能現一切諸佛等淨徳。故以此藏爲出
障法身。亦名性淨法身。亦名性淨涅槃也。
然諸一一衆生。無始已來雖復各各具足染
淨二性。但以造業不同故。熏種子性成種子
用。亦即有別種子用別。故一時之中受報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