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四念處 (No. 1918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病與藥令得服行。皆令悟入菩薩正位。是名
檀波羅蜜。以施衆生。故經言。有法門名無盡
燈。即此意也。下九波羅蜜例爾。彼解十波羅
蜜對十地。初檀滿但是約位耳。直於禪中修。
具百波羅蜜觀法界。神通遍照。法界一切衆
生。衆生蒙光。罪垢煩惱皆悉除滅。是名止分。
亦是共念處力云云。二分同類。以修縁念處
觀。得法界縁起。以無縁慈悲修身。赴機得如
來一身。爲無量身。無量身爲一身。非一非無
量。自在能現十法界像。處處應現。往只同是
一五陰。用有強弱。界内力弱。只見偏眞。界外
力強能見圓滿。今時三種念處。具足三徳。性
念處顯爲法身。共念處顯名摩訶般若。縁念
處顯名解脱。所調伏衆生之處名爲解脱。復
次亦以性念處爲般若。共念處爲解脱。縁念
處爲法身。法身即法性。見法性即見佛性。即
得中道。得中道即得菩提。得菩提即住大涅
槃。即得諸佛法界。法界即法身。法身遍法
界用故住大涅槃。種種示現三種念處名三
點。不縱不横爲大涅槃。得色解脱。受想行識
五種涅槃具二十徳。名四念處。坐道場轉法
輪。若圓爲雙樹。非偏非圓中間入涅槃。諸行
功徳莊嚴。名常樂我淨。是稱歎新醫。從遠方
來曉八種術。遠方者。從法身地。起慈悲誓
願應衆生。衆生根縁不同。是以現種種身。説
種種法。法華云。長者驚入火宅。爲度衆生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愚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
三菩提云云。登初地時。得二十五三昧。凡十
番破二十五有。破二十五空。破二十五無
明。得無畏地。不畏三惡四趣有邊。不畏聲聞
縁覺空邊。不畏大衆威徳。二邊中間皆不畏。
以修性念處故云云。得自在地。若至地獄不受
熾然碎身等苦。至一切處無一切苦。能以須
彌入芥子。芥子含須彌。毛孔注滿四海。海内
一毛孔。以修共念處力云云。得二十五三昧。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一切事一切理。皆無所
畏。皆自在皆名王三昧。以本修縁念處故。初
地既如此。從二地乃至妙覺。可以意知。不俟
更説。當知四念處。有如此大功徳力。何況
後諸法門耶。有眼有意者。自當耽味。何俟
囑耶
四念處卷第三



四念處卷第四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説
*門人章安灌頂記 
第四圓教四念處者。爲三。一大意。二停心。三
念處。大意開四門云云。若説若行。多用非有
非無門云云。餘法易知。別圓須解。一明位有
高下。二明法之偏圓。三明斷不斷。四明具不
具。五明通不通。位高下者。別教十信伏界
内見思。十住斷界内見思。又斷界外上品塵
沙。十行斷中品塵沙。十迴向斷下品塵沙伏
無明。登初地見中道斷無明。乃至等覺。妙覺
斷無明盡。圓教初有五品弟子。名外凡。十
信名内凡。皆圓伏無明。而界内見思。自然
而盡。如火燒鐵。鐵雖未融。垢在前去。正慧觀
無明。無明未除。見思前盡。若登初住斷一品
無明。乃至十住斷十品無明。與別家十地齊。
若登初行。又斷一品無明。與別家等覺齊。若
至二行。與別家妙覺齊。若登三行。所有智
斷。別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四行乃至十行
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所有智斷。皆非境
界。但知十二品斷無明。爲己家之極果。不
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構塼石爲基。以金寶
飾上。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
有殊。亦寶非寶別。法説譬説。簡別朗然。不須
惑矣。二法偏圓者。類如小乘斷通惑。不除別
惑。聞甄迦羅彈琴。迦葉起舞。天冠問曰。耆
年解脱何故如此。迦葉答言。聲聞之惑我己
斷盡。此是菩薩勝妙功徳。故吾於此不能自
安。如四方風不動須彌。毘嵐風至碎如腐草。
當知聲聞斷通。不能知別。無漏力弱不能自
安。別教初心止伏見思。地前止。斷界内見
思。登地分分伏無明。分分斷無明。此則偏斷
圓伏也。若作界外。別説者。登地斷別見。
二地至六地。斷別欲界思。七地斷別色無色
界思。此亦偏斷之義耳。又作不思議六塵義
者。入無量禪。作無記變化色住。復入力禪
捨。復入力禪起。復入力禪。無量百千億劫。倒
修凡夫事。至八地已上。猶是無色界果報。
不可思議六塵。何以得知地持解。等覺無垢
地。始得離見。見清淨禪。當知離欲界色無色
惑。倶至等覺。乃盡方是圓義。若八地始離
無色界果報者。是偏斷之義也。故大經云。十
地爲無我輪惑所轉。無我只是見惑。若見惑
先斷。不應至無垢地。若見至無垢地者。乃
圓義耳。以是推之。偏斷則是別意也。圓斷
惑者。始外内凡。即圓伏三界之惑。初住即
圓斷無明。二住至等覺。皆圓斷無明。以此推
之。圓別斷則明矣。三斷不斷者。別但明斷
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斷。證道不
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眞不論斷不斷。今
亦如是。若不思議觀内。不見有煩惱。可斷
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煩惱即菩
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云。佛爲増上慢人。説
斷婬怒癡。名爲解脱。無増上慢者。婬怒
性即是解脱。無行經云。婬怒即是道。又云。
六十二見爲如來種。即六根六塵。而無限
礙。只眼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脱門。華嚴
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於一塵中。具十方三
世諸佛。八相成道轉法輪度衆生皆不斷。而
明了也。四具不具者。若只作一法不作一切
者。此是別意。若一法一切法趣。一切是
趣。不過趣尚不可得。況有趣非趣。趣一即
法性。法性即法界。無一法出法界外。若
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説如幻如化。故知一法
具一切法。即圓意也。五諸功徳通不通者。
若別意。只一地不關餘地。若圓意一地一切
諸地。故大品云。若聞阿字門。即解一切義。
茶無字可説。初阿具足四十一字。後*茶
亦具四十一字。從初地具有住持生長荷負
義。至後究竟。亦具三義。大論云。有始入中入
終入。實是一入而有初中後。問若作圓意若
爲判不思議二諦。答偏圓倶通。是世諦相。非
通非塞是眞諦相。大意竟。二五停心者。私謂
五品是也。即事而理其相自彰何者初教以
數息事。停散動。圓家以信理除疑惑。又信是
道元。故當初品。又信是功徳母。如彼氣命。又
信順不動即是停心。故信品是一停心也。初
教以不淨事觀停貪欲。圓家以讀誦除穢染。
若著文字。染汚法性。是爲染法。非求法也。
文字性離即是解脱。解脱清淨。是第二停心
也。初教以慈停瞋。圓以慈故。有説。説無祕
悋。悋有祕。恚則非慈相。當知慈故能説。第三
品停心也。初教以因縁觀停癡。圓以六度。度
於六蔽闇去明生。是第四品停心也。初教以
念佛。停逼迫。圓以即事而理。理即法佛。法佛
豈逼迫佛法。無能逼所逼。無逼無逼者。無
逼法。是第五停心。當知信事即理。文字即
解脱。慈即寛弘度蔽彼岸。一切平等。是圓
家五停心也。以五品爲停心。其義已顯。更重
擧四弘四三昧。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
別。此則信事順理。道元功徳母。未度苦諦。
是初停心。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爲未解
集諦。令解集諦。即第二讀誦解脱停心也。大
悲拔苦兩誓願云云。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
是以無悋之慈而説法。第三停心也。未入
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度蔽彼岸。第
四停心也。大慈興兩誓願云云。又指四三昧。
爲第五停心也。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
道罪。自有人數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佛。
名即破覺觀。帖然心定。故普門品云。若有
衆生多於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
無明。淨名云。一念知一切法。是爲坐道場。皆
是念佛法門也。常行出般舟。諸佛倚立現前。
覩法界佛也。常坐出文殊問般若。繋縁法界
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出方等法
華。如是作已。却坐思惟諸佛實法。法華云。當
成就四法。一爲諸佛護念云云。此語初心行人
久行道者。如安樂行。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
攝其心。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我心自空罪福
無主。作是懺悔。名大懺悔云云。非行非坐通
四法一通衆經。二通諸善。三通諸惡。如賢者
戎家業等不妨用心。四通無記。行住坐臥
語默。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夫達者懸解。
迷者未悟。如嚢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見者。
今更點對冀得超然。前三藏中以事縁。事
謂數息不淨乃至念相好等。今則不爾。以理
觀縁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生死是
衆生之息命。涅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
數而可散動。明寂對於數息也。煩惱是底下
之穢惡。菩提是尊極之淨理。對前顯後故以
文字解脱。對不淨停心也。大悲誓願拔因果
苦。若有我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若無我所
以慈悲心自拔。拔他對前顯後云云。大慈誓願
與因果樂者。若十二因縁癡尚無自樂。況與
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樂耳。對前云云。行四
三昧皆是念佛。破障道罪。前教念生身應相
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大異。故擧四
三昧。爲第五停心也。次修十觀成五停者。五
停上求。上求何等。一信順不思議。一實四
諦是也。信一念具十法界生死即苦諦。一心
具十法界煩惱即集諦。集諦即菩提。菩提是
道諦也。生死苦諦即涅槃是滅諦也。此四非
四。此一非一。而名實諦煩惱遍。一切處。一切
處皆是菩提。棄此菩提更何處求菩提。如此
生死苦諦。遍一切處。皆是涅槃。棄此涅槃。更
何處求涅槃。畢定停心。於此煩惱上求菩提。
畢定停心。於此生死上求涅槃。信即是求非
別求也。是名信一實諦成於停心也。又云何
停心。停心欲下化須發眞正心。衆生不知
生死即涅槃。未度苦諦。菩薩爲此而起大
悲誓。令得解脱。既得脱已即是令度苦諦。衆
生未知煩惱即菩提。菩薩爲此而起大悲。
令得解脱。既得脱已。即是令度集諦。衆生
解煩惱即是菩提即是安於道諦。衆生若
解生死即是涅槃即是而得滅諦。是爲菩薩
下化衆生。言眞正者。無行經云。若發心求菩
提。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蓋指發三方
便菩提心也。此乃菩提心魔。大經云。自此之
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若人爲説此法名善
知識魔。經言。涅槃爲生死者。指貪著界外涅
槃。成變易生死也。經言。生死即涅槃者。指分
段生死。即大涅槃。況復變易而非涅槃。以
眞正菩提心。眞正化也。將此下化。以成停
心。初名上求。次名下化乘。何等法向上向
下。所謂善修止觀。生死即涅槃。涅槃名止也。
止心心性名爲大定大涅槃深禪定窟。故涅
槃即是止也。觀煩惱即是菩提即觀也。實相
之慧。名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名爲般若。法華
曰。定慧力莊嚴即上求。以此度衆生即是
下化。當知止觀是所乘之法。專此止觀成
於停心。既能乘向上向下。向上應得果。向
下應得度。既不果不度者。何物妨礙。而
不獲。當知破法不遍。當研生死即涅槃。横破
十法界鯁塞。煩惱即菩提。竪破十法界鯁塞。
菩提涅槃道即通也。不即六法那忽即六法。
是故須破不離六法那忽離六法。是故須破
不即不離。菩提道通以此破法。成於停心
。既破法遍。應與理會。那猶不合。當更細檢。
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那忽併破一切諸
法。皆魔羅網。那忽併取。須明識通塞。若迷生
死非涅槃。十法界皆塞。迷煩惱非菩提。十法
界亦塞。達生死即涅槃。十法界寂滅。名之爲
通。煩惱即菩提十法界。癡如虚空不可盡。老
死如虚空不可盡窮。無明無見始見終。名之
爲通。如此善知識。不思議險道通塞之相。
以成停心云云。既識通塞。云何於坦道中修。
於道品。若生死身不淨乃至心無常。此析法
四枯道品。涅槃即生死指此意也。若初修不
淨。後修於淨。乃至初修無常。後修於常。此
即四榮道品生死成涅槃此之謂也。若即不
淨。即修非淨非不淨。乃至即無常。修非常非
無常。此是非枯非榮於其中間入般涅槃。此
之謂也。故經言。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具
百句解脱。名百斤金。煩惱即菩提。名首楞
嚴三昧修治。於心猶如虚空。亦名王三昧。是
名善修道品。以成停心也。既善修道品。自
能流入三解脱門。未入而難起。方救他而難
起皆何對治。若慳蔽難起。觀慳即菩提。受不
受亦受亦不受。乃至五不受檀即法界檀義
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是中一二三慳。即菩
提。不取不捨。餘蔽亦如是。又對治轉治不轉
非等云云。是名助道。成於停心云云。行人
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増上慢起。當如之何觀。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理涅槃也。能如此
解。與修多羅合。文字涅槃也。所觀如文。文
如觀。觀行涅槃也。六根清淨相似涅槃也。
無明破佛性理顯。分眞涅槃也。等諸佛同大
覺。究竟涅槃也。當自觀察。是何等位撫臆論
心。莫自欺欺他。是名識次位。助成停心也。
行人行道。欲熟未熟。多動内外障難。毎須安
忍。令内外障不能動搖。能忍成道事不動亦
不退。是心薩埵。外謂毀譽八風。内謂強軟
兩賊。生死不能羅。煩惱不能染。十法界見愛。
皆爲侍者。分段變易。二死寂然以安侍者。侍
者以供給役運。是名安忍。以成停心也。順
道法愛不生者。夫將登而崩。將過而墮。此
非小事。大有所失。行者愼之莫起法愛。故
云涅槃即生死。涅槃貪著故。生死即涅槃。無
退不生。故於十法界法。一無所染。名順愛
不生。而生般若。般若者。如人有眼。能避險
從平。何須傍教。是名十觀成五停心。一一
心皆須十觀。總有五十觀云云。初品觀十法界
衆生即是佛。十法界五陰即是法。衆生與佛
無二無別。衆生陰佛陰無毫芥之殊。三世
佛事。衆生四儀。無不具足。諸波羅蜜是名爲
僧。大論云。衆生無上佛是。法無上涅槃是。
又至名僧者。第一義是信順隨喜而無疑惑。
是名初隨喜品。將此心讀誦。名第二品。能少
分説名第三品。兼行六度名第四品具足六
度。造立僧坊。四事如理。乃至般若名第五
品。五品成熟名觀行位。一品既須十觀。四
品亦如是。十觀成五品。如上説。以想慧純
熟轉爲十信心。初隨喜一實之理。無二無別
轉成信心。信慧分別。冏冏無滯。於此信中
具一切佛法。如金剛寶藏。無所缺減。故二
眞正發心度下崇上。轉成念慧眞正。故經
云。百生千生。千萬億生。令心正念以正念
故。如來善護念。又如七覺中。心沈以念起之。
破生死即涅槃。若心散時以念觀攝之。令
煩惱即菩提。是爲眞正發念也。三善修止觀
轉成精進。心者。經言一心勤精進故得三。
菩提一切衆行精進爲本。正觀明白純無間
雜爲精。不染愛見爲進云云。四破法遍。轉成
定心。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是大散亂。今
觀十界生死即涅槃。達一切法解脱相。究
竟常寂滅相終歸於空。體常寂滅是名横破
生死。轉成定心起染愛煩惱。煩惱即菩提。
是竪破十法界。無礙徹至法性。轉成定心
也。五善知通塞。轉成慧心。若起十界愚癡。名
爲生死。若起十界貪瞋。名爲煩惱。觀生死即
涅槃。煩惱即菩提。菩提非一非三。是名慧心
也。六善修三十七品。轉成不退心若四枯道
品。雖不退入分段。而不進變易。猶名爲退。今
枯道品。又非榮非枯道品。出到不生不
生彼岸。故名不退心也。七修對治助道。轉
成迴向心。迴生死向涅槃。迴煩惱向菩提。迴
因向果迴事入理。故言迴向心也。八善識次
位。轉成護心。若叨上濫下起増上慢。即是
菩薩旃陀羅。今不執生死作涅槃。不執煩惱
作菩提。又三業於涅槃無染。於菩提無著。是
名護心也。九安忍内外強軟。轉成戒心菩薩
戒具防形心。若起二乘心是破戒。知諸法不
生。無心無念不倚不著。名不破戒。大集云。
寧捨身命不求小乘。名持戒心也。十順道
法愛不生。轉成願心者。菩薩發願求大涅槃。
不取不證。大品云願求菩提不以小爲足。足
即住以不足故涅槃不應住。用此十心成一
一住。十住有百名百法明門。十行十向十地。
轉増倍千法明門。萬法明門。千萬百萬
不可説。不可説明門。故瓔珞云。十信爲諸
道大勝者。受名。名住行向地耳。若復前推十
信。是内凡相似之位。名柔順忍。亦名伏忍。界
内煩惱圓融。無明圓伏。得六根清淨。云何
淨眼中取相淨。塵沙無明淨。乃至意
三種淨故。不障三身三徳。三身三徳皆與眞
相似。相似故名六根清淨。廣説如法華。云
何六根互清淨。大品云。眼中眼不可得。眼中
耳不可得。乃至眼中鼻舌身意。皆不可得。是
爲六根互清淨。又眼中眼相不可得。眼中耳
相不可得。乃至鼻舌身意相皆不可得。是爲
六根相互清淨。眼中眼性不可得。眼中耳性
不可得。乃至鼻舌身意性皆不可得。是爲六
根性互清淨。若名不可得是俗清淨。相不可
得是眞清淨。性不可得是中清淨。又名相性。
皆不可得是俗清淨。不可得亦不可得是眞
清淨。非俗非眞。不可得是中清淨。但以眼爲
本。互淨諸根。耳鼻舌身意各各爲本。各各
互淨諸根。互*淨如上説。云何六根互用。於
根中。能見無量百千萬億。不可説不可
説。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虚空等世界中。十法
界衆生色。若依若正若内若外。若上若下悉
見悉知。是爲眼根用。即於眼中。聞無量百
千萬億。不可説不可説。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虚空等世界中。十法界衆生。若依若正兩
種音聲。地獄燒煮聲。大論云。考掠聲。象馬
車牛楚毒聲。餓鬼求食聲。修羅鬪諍高大聲。
無數種人聲。苦受等三受聲。乃至有頂入禪
出禪聲。大論云。所愛時聲。比丘比丘尼讀
誦音聲。空無我聲。菩薩解義聲。諸佛演法
聲。其耳明利故悉能分別知。是爲眼能耳
用。又於眼中。知無量百千億。不可説不可
思。虚空十法界香。若依若正。鐵圍大海地
中諸衆生。修羅男女。大勢小輪。群臣諸宮
人。乃至於梵世。光音及有頂。比丘衆。菩薩
衆。在在方世尊。聞香悉能知。是爲眼有鼻
用。即於眼中。知無量百千萬億。不可説不可
*思。虚空此界中衆味法門於食等。於法亦
等。如純陀八斛四斗爲涅槃佛事。若好不
好。若美不美。至其舌根變成上味。如天甘露
無不美者。又知十法界衆生堪能法味。於大
衆中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又令天
龍人神聞其所説言論次第皆樂來聽受。又
諸菩薩諸佛常樂向其處。説法聞皆受持。
又能出深妙之音。是爲眼有舌用。即於眼中。
知十法界衆生百千萬億不可説不可思虚空
等。觸身如淨明鏡。衆生皆喜見。其身淨故三
千内外依正。山林河海皆於身中現。地獄已
上。有頂已還。所有正報生時死時。若好若醜。
悉於身中現二乘菩薩悉於身中現。唯獨自
明了餘人所不見。十方三世佛。從初發心中
間行行。乃至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悉於身中
現。佛境界既爾。況復餘耶。是爲眼中有身用。
又於眼中。能知百千萬億不可説不可思虚
空等。十法界所念若干種。一時能悉知。是
爲眼中有意用。其聞聲知香味觸法。亦有互
用。皆如上説。當知六識所有無明。所有智慧。
並是縁因縁因種*縁因性。七識所有無明。
所有智慧。並是了因。了因種。了因性。八識所
有無明。所有智慧。並是正因。正因種。正因
性。如是三種種。三相。三性。未發名爲六根
清淨。三種若發。即眞正開佛知見。若小乘
法門*析滅諸根。入空取證。今大乘報身。即
是法界不須更滅。能於諸根作此互用。一根
具六。六六三十六法門。正受清淨能此互用。
故淨名云。或有佛土光明爲佛事。或佛土音
聲爲佛事。或以香味衣服爲佛事。或無言寂
滅爲佛事。皆此意也。此有似有眞。如法華所
明。即相似。如華嚴所説。即是眞。故明闇不相
除。顯出佛菩提。只言斷而言即解脱。只言不
斷。復云結習盡者。華不著身。非斷非不斷。
中論斷斷。中論不斷。此乃不思議圓融方
便。宜斷即斷。如此土大士度剛強衆生。宜不
斷即不斷。如香積土聞香即入律行也。仁王
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十善
即十信也。三界苦即界内惑*圓融也。大經
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爲佛眼。法華云。雖
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此皆明相似
位之文也。若觀如來藏心地法門。即是觀如
來眼耳鼻舌身。豁然眞發得見佛性。或因聞
發三智。現前三身具足。華嚴云。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得如來一身
無量身。湛然應一切。衆生機感即能垂應。作
八相成道百世界作佛。或現二乘身利益衆
生。乃至作地獄身利益衆生。諸佛加之。能
爲大菩薩説法。此即發眞之文也三明四念
處觀者。先約經示。大經云。其後不久。王復得
病醫占王病。定應服乳。王者八倒衆生也。其
後病者初倒伏。後倒起。故言不久也。定服乳
者。應授四榮之術也。正是今之念處意耳。
又譬有人以毒塗鼓衆中打之。近者死。遠者
未死。後打毒鼓近遠倶死。初塗四枯。止枯
分殘。故言未死。今塗四榮。無明根斷。故近遠
倶死。亦是今四念處意也。又云。如鳥出籠纔
得離網。今二鳥倶飛高翔遠遊去住自在。
正是今四念處也。又云。初枯生死。不能照
明佛法。不能開悟衆生。於佛法無工夫。於
衆生無利益。故言枯雙樹今圓顯佛法。大益
衆生。夫有心者皆當作佛。八千聲聞得見佛
性。如秋收冬藏。成大果實。故言四榮莊嚴
雙樹。大經不令噉酒糟麥&T065000;。不與特牛同。
共一群不在高原。亦不下濕。下濕者凡邪四
倒也。高原者偏曲四倒也。酒糟是愚癡麥
&T065000;是瞋恚。特牛是貪欲。選擇中原安處其
子。法華云。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不令
二乘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開
示悟入佛之知見。解王頂上明珠與之。我
立大願。普令一切衆亦同得此道。無智
錯亂。迷惑不信受。是故於今日。決定説大
乘。又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説眞實。眞實者非
生死非涅槃。無邪無偏無倒無正。咄哉丈
夫。示昔繋珠。咄哉去來寶處在近。是故從本
垂迹。與法身眷屬。隱實揚權藏高設下共
化衆生。開示正道。内祕外視。令開顯令得
入妙。正是此四念處也。所言四者。不可思
議數。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一一皆是法界。
三諦具足攝一切法。出法界外。更無有
法界。無法界具足法界。雖無法具足諸法。是
不思議數也。華嚴云。一微塵中具一切。塵及
一切法。於一念具一切。念及一切法塵。即
是色念。即是心色心。即念處異名耳。大品
云。四念處。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四念處者。
於一念處。與三念處無二無別。一切法趣四
念處。是趣不過念處尚不可得。云何當有
不趣。此亦不思議意同也。普賢觀云。觀心
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觀
心既然。觀色亦爾。大經云佛性者。亦一非
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衆生悉一乘故
非一者。説三乘故。非一非*非一者。數非數
不決定故。當知四數不可決定。即不思議之
四也。法華經中八千聲聞得見佛性。大經
云。爲諸聲聞開發慧眼。天親以七種佛性釋
華。當知二經佛性理同。同圓同妙同大。
更不異也。而法華以一乘爲宗。約智明法相。
涅槃以常爲宗。約定明法相。智定左右之異
耳。法華指前經。亦云。以方便力故爲五比丘
説。當文云。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涅槃
開前經云。爲贖命故説大涅槃。明歴別五行
十功徳。當文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
大乘大般涅槃。故知二經是同。今取究竟實
説處。即是圓極不可思議四念處也。釋數
竟。念者觀慧也。大論云。念想智者。一法異
名。初録心名念。次習行爲想。後成辦名智。
處者境也元從不離薩婆若能觀之智。照
而常寂名之爲念。所觀之境寂而常照名之
爲處。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一相無相。
無相一相。即是實相。實相即一實諦。亦名虚
空佛性。亦名大般涅槃。如是境智無二無異。
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説智及
智處皆名爲般若。亦例云。説處及處智皆名
爲所諦。是非境之境而言爲境。非智之智而
名爲智。亦名心寂三昧。亦名色寂三昧。亦是
明心三昧。亦是明色三昧。請觀音云。身出
大智光。如燒紫金山。大經云。光明者即是智
慧。金光明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
此諸經皆明。念只是處。處只是念。色心不二。
不二而二。爲化衆生。假名説二耳。此之觀
慧。只觀衆生一念無明心。此心即是法性。
爲因縁所生。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心。三心
一心此觀亦名一切種智。此境亦名一圓諦。
一諦三諦三諦一諦。諸佛爲此一大事因縁。
出現於世。欲令衆生佛之知見開。諸佛出世
事足。大經云。王夷坦道。無量義經云。行
大直道無留難故。法華名具足道雖言三智
其實一心。爲向人説。令易解故而説爲三。若
教道爲言所斷煩惱。如翻大地河海倶覆
崩大樹根枝悉倒。用此智斷惑亦復如是。通
別塵沙無明。一時清淨。無量功徳諸波羅蜜。
萬行法門具足無減。佛法祕藏悉現在前。大
品云。諸法雖空一心具萬行。大經云。發心
畢竟二不別。法華云。本末究竟等。故名妙覺
平等道。當知此慧即法界心靈之源。三世
諸佛無上法母。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樂我淨
等亦復如是。亦名寶所。亦名祕藏。佛及一
切之所同歸。前三藏隘路不得並行。通教共
禀共行共入。入不能深。別教紆迴歴別遙
遠。即不能達。今此念處曠若虚空際。於無際
猶如直繩直入四海。故名圓教四念處耳。張
衡曰。翔鵾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黄雀。當前
三念處所不能及。唯圓念處。孤飛獨運凌摩
絳霄。無上無等無等等。竪無高蓋。故言無
上。横無儔列故言無等無等等。於十方三
世諸佛言無等等也欲重説此義。更引天親
唯識論。唯是一識。復有分別識。無分別識。
分別識者是識。識無分別者似塵識。一切
法界所有瓶衣車乘等。皆是無分別識。成三
性。無性名非安立諦。如彼具説。龍樹云。
四念處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四念處。一切法
趣身念處。即是一性色得有分別。色無分別
色分別色如言光明即是智慧也。無分別
色即是法界四大所成。皆是無分別等。是
色心不二。彼既得作兩識之名。此亦作兩色
之説。若色心相對。離色無心離心無色。若不
得作此分別色。無分別色。云何得作分別識。
無分別識耶。若圓説者。亦得唯色。唯聲唯
香唯味唯觸唯識。若合論。一一法。皆具足法
界諸法等。故般若等内照既等外化亦等。即
是四隨逐物情有難易。大論曰。一切法併
空何須。更用十諭。答空有二種。一難解空。二
易解空。十諭是易解空。今以易解空。諭難解
空。唯識意亦如是。但約唯識具一切法門。而
衆生有兩種。一多著外色。少著内識。二多
著内識。少著外色。如上界多著内識。下二
界著外色多内識少。如學問人多向外解。若
約識爲唯識。論者破外向内。今觀明白
法界法。皆是一識。識空十法界空識假十法
界假。識中十法界亦中。專以内心破一切
法。若外觀十法界即見内心。當知若色若
識。皆是唯識。若色若識皆是唯色。今雖説
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
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縁所生法。一句
名爲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説四句成一偈。
即因縁所生心。即空即假即中。故般若云。
受持一四句偈。與十方虚空等。法華云。聞一
偈亦與菩提記。一句亦然。三世亦如是。今
觀此只一心不可思議。十界恒現前。入
心地法門。故能不起寂滅。現身八會。只是一
句 一句有無量。無量中只一句。是爲不思
議。故如心諸佛然。如佛衆生然。是三無差別。
諸佛解脱當於一切衆生心中求。衆生心亦
當於諸佛解脱中求。始是*般若究竟等。未
了者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即一
切正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此不思議非
青黄赤白方圓長短。無名無相。究竟寂滅唯
當心知。口不能説。若有因縁善方便。用悉
檀亦可得説。以方便力爲比丘説。衆生無量
劫。自性心不爲煩惱所染。不染而染。難可
了知。迷妄即染。染即覆心。不見淨性。是以
久處生死。不能返本還源。源實難解。二乘尚
不聞其名。何況凡夫。今佛爲作習因。如大通
智所繋珠。至釋迦時方成果實。今此種子
漸漸積習。後遇聲光。發此種子。轉凡入聖。
漸漸積功徳。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若
不爾者無明覆法性。出十法界五陰重迷積
沓。若能超悟起二乘五陰乃至佛陰。華嚴
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
不由心造諸陰。只心作耳。觀無明心畢竟無
所有。而能出十界諸陰。此即不思議。如法華
云。一念夢行因得果。在一念眠中。無明心
與法性合。起無量煩惱。尋此煩惱即得法性。
問別圓倶作此。譬云何異。答別則隔歴。圓則
一念具。如芥子含須彌山。故名不思議。
華嚴性起云。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智人開
塵出經。是一念無明心。有煩惱法。有智慧
法。煩惱是惡塵善塵無記塵。開出法身*般
若解脱。法華云。如是性相等。一界十界百千
法界究竟皆等。今觀此無明心從何而生。爲
從無明爲從法性。爲共爲離。若自若他四皆
叵得。名空解脱門。只觀心性。爲有爲無爲。共
爲離。若常若斷。四倒不可得。名無相解脱門。
只此心性爲眞爲縁。爲共爲離。非四句所作。
名無作解脱門。無生而説生。生十法界
性也。無明性即是實性。亦言無明即是明。明
亦不可得。是爲入不二法門。但衆生迷倒。不
見心之無。心明成無明云云。問衆生自性清
淨。不爲煩惱所染。云何有無明生。答如前
責。生相不可得。而作十四難。佛皆不答。設
答只長邪見。大品中。問有亦不得道。無亦不
得道。乃至四句倶不得道。將非世尊不得道
耶。佛答實得非四句耳。金剛*般若云。
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虚。大論摩乾提*云。加
法應得道。佛答。汝若證我法。是時自當加。佛
有時知利益。亦答十四難。如答淨梵志。畢
故不造新答。我已知。汝云何知無明名。故
取有名新。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即知神及世
間常無常。衆生只爲愛見迷於自性。隨逐諸
妄。縁輪不息去道甚遠五百由旬。普賢觀云。
爲恩愛奴色使我眼。法華云。貪著生愛則爲
所燒。諸苦所因。貪欲爲本。不斷煩惱而入涅
槃。無明煩惱是如來種。若斷煩惱即斷佛種。
故言不動而運。大慈普覆十界衆生。衆生
無量。慈悲亦無量。非一廣大不可盡誓願。
非一廣大不可盡。是名縁念處。三種一心具
足。觀此身受心法。智慧性。名性念處。一性念
處一切性念處。觀身受心法。定慧均和能助
大道。名共念處。一共念處一切共念處。觀身
受心法。所有慈悲。名縁念處。一縁念處。*一
切縁念處。觀此一念無明心。即是衆生。衆生
即法性。法性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十法界。
念處利益十法界。衆生同於四念處。坐
道場轉不思議種種法轉。一切種智以爲根
本。無量功徳之所莊嚴。皆令衆生安置十地。
十種珍寶以爲脚足枯榮智慧以爲雙樹。若
見佛性非榮非枯。爲中間而般涅槃。雙照
二諦。總結四念處。雖別説示人。文言難見。
只一刹那心。即是因縁所生法。因縁心生滅
即是三藏。三十七品。因縁心空是通。三十
七品因縁心假是別。三十七品因縁心中。非
空非假即是圓。三十七品只是一念心。若横
無際。若竪無窮盡。三諦源然。此一念不横
不竪。若心即空即假即中是横觀。此心先見
空。次見假。後見中即是縱。今諦觀心中三
句。實不縱不横。不前不後。畢竟清淨。廣
法界。究竟虚空。觀心實性無有微塵知覺。
即是法名不覺。煩惱是道場。斷煩惱不名
涅槃。不生煩惱乃名涅槃。煩惱即菩提。生
死即涅槃。意在修三種念處。觀十界色名
身。十界受名受。十界識名心。十界想行名
法。法性色。一色一切色。一切色一色。一受
一切受。一切受一受。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
心。一想行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將智慧
性。觀十法界色性。名爲觀了達。色中非垢
淨名爲處。智慧性觀十界受性。名觀了
達。受中非苦非樂性名爲處。智慧性觀十界
心性。名爲觀了達。心性非常非無常性名爲
處。智慧性觀十法界法性名爲觀了達。法性
非我非無我名爲處。能所合標名性念處觀
也。次釋共念處觀。觀十法界色非垢非淨。
雙照二諦。垢之與淨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
是實性。次觀十界受。非苦非樂。雙照二諦。
苦之與樂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次
觀十界心。非常非無常。雙照二諦。常與
無常。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次觀
十界非常非無常。雙照二諦。常與無常其性
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次觀十*法界非我
非無我。雙照二諦我與無我。其性無二。無二
之性即是實性。是名共念處觀。次釋縁念處。
菩薩觀此身受心法。無縁慈悲無縁無念。如
磁石吸鐵。寂而常照雖無念。不覺而覺名爲
佛。具足恒沙法藏。虚空法門十方不可説。不
可説一微塵中。法界佛法僧究盡。實相而
無積聚。譬如貧人多所積聚乃名藏。解脱
不爾。無所積聚。無所積聚即眞解脱。解脱
即是如來。無所積聚乃名虚空。能觀此藏
大千經卷。聞此大藏是開佛知見。知見故
五眼具足。五眼具足即成菩提菩提即摩訶
若。即得法身。法身即眞解脱。三點不
不横名大涅槃。涅槃名諸佛法界。作是
觀心。是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擧足
下足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如來遺囑令於
念處修道。要在茲乎。問前五停心六根互
用。今念處證何功徳。答前説似解。相貌如
上。今修念處。進發十住眞位。前覩海邊平相
曠蕩若斯。況大海深廣。渺渺浩浩。可以智
知。無俟更
四念處卷第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