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No. 1916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八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弟子法愼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
明觀
今辨此禪大意爲三。一者釋名。二者辨次位。
三者明修證。一釋名者所以此禪名爲通明
觀者。此觀方法出大集經文無別名目北國
諸禪師修。得此禪欲以授人既不知名字正
欲安根本禪。裡而法相逈殊若對十六特勝。
則名目全不相關。若安之背捨勝處觀行方
法條然別異。既進退並不相應。所以諸師別
作名目名爲通明觀禪。或有説言。華嚴經有
此名目。所言通者謂從初修習即通觀三事。
若觀息時即通照色心。若觀色乃至心亦如
是。此法明淨能開心眼無諸暗蔽。既觀一達
三徹見無閡故名通明。復次善修此禪必定
能發六通三明故。大集經明法行比丘修此
禪時欲得神通即能得之。今言通者。即是能
得六通。明者。即是能生三明。此因中説果故
言通明觀。問曰。餘禪亦能發六通三明。何故
獨此禪説爲通明。答曰。餘禪乃有發通明之
義。不如此禪利疾故名通明。問曰如大集經
亦有別釋此禪名義。故經言。所言禪者疾故
名禪。疾大疾住大住寂靜觀滅達離是名爲
禪。今何故別立名耶。答曰。彼經雖有此釋
於義乃顯。而名猶漫既不的有名目故。復更
立通明之名第二明次位者。此禪無別次位。
猶是約根本四禪四空立次位。但於一一禪
内更有増勝出世間觀定之法能發無漏及三
明六通疾利。亦於非想後心滅諸心數入滅
受想定故。不同根本暗證取著無有神智功
能。是故雖復次位同於根本而觀慧殊別。恐
人謬解故立別名。雖名有異而次位無差。問
曰。若此禪得入滅定。與九次第定有何異耶。
答曰。修此定時心心無間。亦得説爲九次第
定。然終非是具足九次第定法。是事在下自
當可見。若比准成實論解九定八解亦是具
足。第三明修證。此禪既無別次位。還約根
本次位辨修證也。第一先明修證初禪之相
如大集經説。言初禪者亦名爲具。亦名爲離。
離者謂離五蓋。具者謂具五支。五支者謂覺
觀喜安定。云何爲覺如心覺大覺思惟大思
惟觀於心性是名爲覺。云何爲觀觀心行大
行。遍行隨意是名爲觀。云何爲喜如眞實知
大知心動至心是名爲喜。云何爲安。謂心
安身安受安受於樂觸是名爲安。云何爲定。
謂心住大住不亂於縁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爲
定。即是彼經略釋修證通明初禪之相。推此
經文所明五支則與餘經論所明大異。故須
別釋今先釋如心。如心者即是初禪前方便
定發也亦即是未到地。但證不孤發要由修
習。云何修習行者。從初安心即觀於息色心
三事倶無分別。觀三事者必須先觀息道。云
何觀息。謂攝心靜坐調和氣息。一心諦觀息
想遍身出入。若慧心明利。即覺息入無積聚
出無分散。來無所經由去無所履渉。雖復明
覺息入出遍身。如空中風性無所有。是則略
説觀息如心相。次觀色如行者。既知息依於
身離身無息。即應諦觀身色如此色本自不
有。皆是先世妄想因縁招感。今世四大造色
圍虚空故。假名爲身。一心諦觀頭等六分三
十六物及四大四微一一非身。四微四大亦
各非實尚不自有。何能生六分之身三十六
物無身色可得。爾時心無分別即達色如。次
觀心如行者。當知由有心故。則有身色去來
動轉。若無此心誰分別色。色因誰生。諦觀此
心藉縁而有。生滅迅速不見住處亦無相貌。
但有名字。名字亦空即達心如行者。若不得
三性別異名爲如心。復次行者若觀息時。既
不得息即達色心空寂。何以故。三法不相離
故。色心亦爾。若不得色心三事。即不得一切
法。所以者何。由此三事和合。能生一切陰入
界衆苦煩惱。善惡行業往來五道流轉不息。
若了三事無生則一切諸法本來空寂。是則
略説修習如心之相。第二明證相。此亦具有
證欲界未到地相。行者如上觀察三性悉不
可得。其心任運自住眞如。其心泯然明淨名
欲界定。於此定後心依眞如法。心泯然入定
與如相應。如法持心心定不動。泯然不見身
息心三法異相。一往猶如虚空故名如心。即
是通明未到地也。次釋初禪發相如前引經
説此應具釋五支證相。今先據覺支爲本覺
義既成。釋餘四支則從可見。所以經言覺大
覺。覺者覺根本禪覺觸發相故名爲覺此事
如前説但輕重有異。大覺者豁然心目開明。
明見三事發相名爲大覺。此傍釋未是正意。
復次今當分別覺大覺義。所言覺者。覺世間
相也大覺出世間也此即對眞俗二諦釋之。
亦有漏無漏義意在此。今明世間則有三種。
一根本世間一期正報五陰是也。二義世間
者知根本之法與外一切法義理相關也。三
事世間者發五通時悉見一切衆生種類及世
間事也。世間既有三種。出世間對世間亦爲
三。所以者何。衆生根有下中上利鈍不等。是
故雖同證此初禪境界淺深其實有異。故須
約三義分別證初禪不同。第一先釋約根本
世間出世間。明覺大覺五支成初禪之相。即
爲二意。第一先明初禪發相。第二即釋成覺
大覺五支差別之相。一先明初禪發之相。即
爲三意品次不同。一者。初發。二次。三後。一
初發相行者。發初禪時。即豁然見自身九萬
九千毛孔空疎氣息遍身毛孔出入。雖心眼
明見遍身出入。而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
所經由去無所履渉。即見身内三十六物一
一分明。三十六物者。諸髮毛爪齒薄皮厚皮
筋肉骨髓脾腎心肝肺小腸大腸胃胞膽屎尿
垢汗涙涕唾膿血脈黄痰白痰癊肪&MT01543;腦膜。
此三十六物十是外物。二十六是内物。二十
二是地物。十四是水物。已見風水地相分明。
復覺諸物各有熱氣煎煮火相分明。觀此四
大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異。
亦如屠牛之人分肉爲四分。諦觀四分各不
相關行者亦爾。心大驚悟。復次行者非但見
身三十六物四大假合不淨可惡。亦覺知五
種不淨之相。何等爲五。一者見外十物相不
淨心生厭患。是名自相不淨。二者見身内。二
十六物内性不淨。是名自性不淨。三者自覺
此身從歌羅邏時父母精血和合以爲身種。
是名種子不淨。四者此身處胎之時在生熟
二臟之間。是名生處不淨。五者及其此身死
後捐棄塚間壞爛臭穢。是名究竟不淨。當知
此身從始至終不淨所成無一可樂甚可厭
惡。我爲無目忽於昔來著此不淨臭爛之身
造生死業。於無量劫今始覺悟。悲喜交懷。五
種不淨如摩訶衍論廣説。復覺定内心識縁
諸境界念念不停。諸心數法相續而起。所念
相異亦復非一。是名初禪初證之相。次明中
證相。行者住此定内三昧漸深覺息後五臟
内生息相各異。所謂青黄赤白黒等隨臟色
別。出至毛孔若從根入色相亦不同。如是分
別氣相非一。復見此身薄皮厚皮膜肉。各有
九十九重。大骨小骨三百六十及髓。各有九
十八重。於此骨肉之間有諸蟲。四頭四口九
十九尾。如是形相非一。乃至出入來去音聲
言語亦悉覺知。唯腦有四分。分有十四重。身
内五臟葉葉相覆猶如蓮華孔竅空疎内外相
通。亦各有九十九重諸物之間亦各有八十
戸蟲。於内住止互相使役。若行者心靜細時
亦於定内聞諸蟲語言音聲。或時因此發解
衆生言語三昧。身内諸脈心脈爲主。復從心
脈内生四大之脈。一大各十脈。十脈之内一
一復各九脈合成四百脈。從頭至足四百四
脈。内悉有風氣血流相注。此脈血之内亦有
諸細微之蟲依脈而住。行者如是知是知身
内外不實猶如芭蕉。復觀心數隨所縁時悉
有受想行識四心差別不同。三明後證之相。
行者三昧智慧轉深淨明利。復見氣息調和
同爲一相如瑠璃器非青黄赤白。亦見息之
出入無常生滅悉皆空寂。復見身相新新無
常代謝。所以者何。飮食是外四大入腹資身
時新四大既生。當知故身隨滅。譬如草木新
葉既生故葉便落。身亦如是。愚夫不了謂是
惜身。智者於三昧内。覺此身相無常所遷新
新生滅空無自性色不可得。復各一念心生
之時即有六十刹那生滅。或有人言。六百刹
那生滅迅速。空無自性心不可得。第二明釋
成覺觀五支之相即爲五。第一釋覺支經説
覺支云。覺大覺思惟大思惟大思惟觀於心
性。約此五句以明覺相。今先釋覺大覺二句。
此約世間出世間境界分別故。有此二覺之
異。世間境即是異相。出世間境即是如相。此
之如異即是眞俗二諦之別名也。今約觀門
淺深易見。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
三種上中下。如異既有三種覺大覺亦應爲
三也。論意分別假名爲異。分別四大實法同
體名爲下如。分別地大異餘三大名爲異。同
一無常生滅不異名次如。無常生滅名爲異。
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今即約禪爲下中上
品明觀門淺深之相。第一先明下品覺相。覺
氣息入出青黄赤白諸色隔別名爲覺。覺此
諸息同一風大無異名大覺。次覺三十六物
隔別名爲覺。覺餘三大無有別異名大覺。覺
於心數非一名爲覺。同是四心無異名大覺。
第二明中品覺者。息是風大名爲覺。覺息生
滅無常名大覺。覺餘三大各別名爲覺。覺同
一無常生滅不異名大覺。覺四心。差別不同
名爲覺覺無常生滅不異名大覺。第三明上
品覺者。覺息無常爲異者。此息爲八相所遷
故無常。何等爲八相。一生。二住。三異。四滅。
五生生。六住住。七異異。八滅滅。此八種相遷
法體別異非一名爲覺。覺息本空寂無八相
之異名大覺。覺餘三大各有八相別異名爲
覺。覺餘三大本來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
覺心八相所遷別異非一名爲覺。覺心本來
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所以者何。若心即
是八相。八相即是心者則壞有餘相。所以者
何。今息色亦即是八相。八相亦即是息色八
相無異故息。色心三事亦應無異。若爾説心
時即應是説息色。今實不爾壞亂世諦相故。
如人喚火應得水來。説心一向即是息色過
同於此。復次若離心有八相離八相有心者。
此則心非八相八相非心。若心非八相則心
但有名無相。無相之法是不名心。若八相離
心八相則無所遷。即不名八相。八相無所相
故。如是審諦求之則心與八相本自不有。亦
不依他有性性如虚空無一異相故名大覺。
覺前息色一一亦當如是分別。此則略説上
品覺大覺之相。次釋思惟大思惟二句。此還
約前覺大覺説。所以者何。初心覺悟眞俗之
相名覺大覺。後心重慮觀察名思惟大思惟。
對小覺後説思惟大覺後説大思惟。此義易
見不煩多釋。次釋觀於心性者即是返觀能
思惟大思惟之心也。所以者何。行者雖能了
於前境而不能返達觀心則不會實道。今即
返照能觀之心。爲從觀心生。爲從非觀心生
若從觀心生若從非觀心生二倶有過。當知
觀心畢竟空寂五句釋覺支竟。第二次釋觀
支。經云。若觀心行大行遍行隨意。觀心者
即是前觀於心性也。行大行者聲聞之人以
四諦爲大行。當觀心時即具四諦正觀。所以
者何。若人不了心故。無明不了造諸結業。名
爲集諦。集諦因縁必招未來名色苦果。是名
苦諦。若觀心性即是具足戒定智慧。行三十
七品故名道諦。若有正道則現在煩惱不生。
未來苦果亦滅。名爲滅諦。是名聲聞大行。若
縁覺人以十二因縁爲大行。若是菩薩即入
無生。正道正觀證於寂定瑠璃三昧。毛孔見
佛入菩薩位也。則略明三乘大行之道相也。
遍行者觀行未利。亦並約心而觀四諦。名爲
大行。今觀道稍利能遍歴諸縁。觀於四諦出
十六行觀故名遍行。隨意者。若是遍行雖在
定内得見諸縁。出禪定時則觀不相應。今隨
意者隨出入定觀一切法。任運自成不由作
意是名隨意。此則略釋觀支相也。第三明喜
支。喜支者。經言。如眞實知大知心動至心是
名爲喜。如眞實知者。即是上來觀於心性四
諦眞理也。大知者如上觀行。若心審諦停住
縁内稱觀而知。故言如眞實知。若豁然開悟
稱理而知心生法喜故名大知。心動至心者。
既得法喜心動。若隨此喜則爲顛倒。今了此
喜無即得喜性即得喜性故名至心。是名爲
喜。第四次明安支。安支者。經言。若身安心
安受安受於樂觸。是名爲安。身安者。了達身
性故。不爲身業所動即得身安。故名身安。心
安者。了達心性故。不爲心業所動即得心樂。
故名心安。受安者。能觀之心名之爲受。知
受非受斷諸受故。名之爲樂。故名受安受於
樂觸者。世間出世間二種樂法成就。樂法對
心故受於樂。第五次明定支者。經言。若心住
大住不亂於縁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爲定。心
住者。住世間定法持心不散故名住。大住者。
住眞如定法持心不散故。不亂於縁者。雖住
一心。而分別世間之相不亂也。不謬者。謬名
妄謬。諦了眞如妄取不起。故言不謬。不顛
倒者。若心偏取世間相。即隨有見沈沒生死。
不得解脱若心偏取如相即隨空見破世間因
果不修善法。是大可畏處。行者善達眞俗離
此二種邪命。名不顛倒。復次若二乘之人得
此心破四倒。名不顛倒。若是菩薩得此一心
能破八倒。名不顛倒。行者初得覺支成就。即
覺身息不實猶如芭蕉 今得住此一心定支
成就。心既寂靜於後泯然微細。即覺身息之
相不實猶如聚沫。是則略明下根行者證通
明初禪之相第二次釋約義世間明中。次根
行者進證初根五支之相即爲二。一者正明
義世間相。二者即釋成覺義。就第一釋義世
間爲二意。一明外義世間。二明内義世間。今
釋外義世間復爲三意。一正明根本世間因
縁。二明根本與外世界相關。三明王道治正。
第一釋覺知根本世間因縁生義。行者初得
初禪既已證見根本世間。爾時或見道或未
見道。今欲深知此根本世間一期果報因何
而生。爾時於三昧内心慧明利諦觀身内三
十六物四大五陰。以願知心願知此身何因
縁。有三昧智慧福徳善根力故。即便覺知。如
是身命皆由先世五戒業力。持於中陰不斷
不滅。於父母交會之時業力變識即計父母
身分精血二渧大如豆子以爲己有識托其
間。爾時即有身根命根識心具足。識在其間。
具有五識之性。七日一變如薄酪凝酥。於後
漸大如雞子黄。業力因縁變此一身内先爲
者五臟安置五識。爾時即知不殺戒力變此
身内。次爲肝臟。則魂依之。不盜戒力變此
身内以爲腎臟則志依之。不婬戒力變此身
内爲肺臟則魄依之。不妄語戒力變此身内
以爲牌臟則意依之。不飮酒戒力即變身内
以爲心臟則神依之。此魂志魄意神五神即
是五識之異名也。五臟宮室既成則神識則
有所栖。既有栖託便須資養五戒業力復變
身内以爲六府神氣。府養五臟及與一身。府
者膽爲肝府。盛水爲氣合潤於肝。小腸爲心
府。心赤小腸亦赤。心爲血氣。小腸亦通血
氣。主潤於心入一身。故大腸爲肺府。肺白
大腸亦白。主殺物益肺成化一身。胃爲脾府。
胃黄脾亦黄。胃亦動作黄間通理脾臟氣入
四支。膀胱爲腎府。腎府黒膀胱亦黒。通濕氣
潤腎。利小行腸故三焦合爲一府分。各有所
主。上焦主通津液清温之氣。中焦主通血脈
精神之氣。下焦主通大便之物。三焦主利上
下。五臟之神分治六府。六府之氣以成五官
之神。主治一身義。府臟相資出生七體。腎生
二體。一骨二髓。腎屬於水以水内有砂石。故
即骨之義也。肝生二體一筋二腸。肝爲木。木
爲地筋。故生筋腸也。心生血脈心色赤。屬血
以通神氣其道自然。脾生肌膚脾爲土肌膚
亦土。肺生於皮肺在衆臟之上故。皮亦是一
身之上。是爲五臟能生七體亦名七支。肺爲
大夫在上下捨不義肝。爲尉仁心在中央禀
種種脾。在其間平五味。腎在下衝四氣増長。
七體成身骨以柱之髓以膏之筋以縫之。脈
以通之血以潤之肉以裹之皮以覆之。以是
因縁則有頭身手足大分之躯。餘骨爲齒。餘
肉爲舌。餘筋爲爪。餘血爲髮。餘皮爲耳。識神
在内。戒力因縁則五胞開張。四大造色清淨
變爲五情。是以對塵則依情。以識知五色因
縁則生意識。塵謝則識歸五臟。一期果報四
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具足成就。此則略説
一期果報根本世間義所因由。問曰。若言識
從内出在五根間識別五塵。與外道義有何
異耶。答曰。如淨名經説。不捨八邪而入八正。
亦云。六十二見是如來種。此言何謂如是等
義。皆出提謂經明非人所作。若於此義不了
在下自當可見。第二釋内世間與外國土義
相關相。行者三昧智慧願智之力諦觀身時。
即知此身具彷天地一切法俗之事。所以者
何。如此身相頭圓象天。足方法地。内有空
種。即是虚空腹温暖法春夏背剛強法秋冬。
四季體法四時大節十二法十二月。小節三
百六十法三百六十日。鼻口出氣息法山澤
谿谷中之風氣。眼目法日月眼開閉法晝夜
髮法星辰。眉爲北斗。脈爲江河。骨爲玉石。
皮肉爲地土。毛法叢林五臟在内在天法五
星。在地法五岳在陰陽法五行在世間法五
諦内爲五神。修爲五徳。使者爲八卦治罪爲
五刑。主領爲五官昇爲五雲化爲五龍。心爲
朱雀。腎爲玄武。肝爲青龍。肺爲白虎。脾爲
句陳。此五種衆生則攝一切世間禽獸悉在
其内。亦爲五姓。謂宮商角徴羽。一切萬姓
並在其内。對書典則爲五經。一切書史並從
此出。若對工巧。即是五明六藝。一切技術悉
出其間。當知此身雖小義與天地相關。如是
説身非但直是五陰世間。亦是國土世間。第
三釋身内王法治正義。行者於三昧内願智
之力。即復覺知身内。心爲大王上義下仁故。
居在百重之内。出則有前後左右官屬侍衞。
肺爲司馬。肝爲司徒。脾爲司空。腎爲大海中
有神龜。呼吸元氣行風致雨通氣四支。四支
爲民子。左爲司命。右爲司録。主録人命。齊中
太一君亦人之主柱。天大將軍特進君王。主
身内萬二千大神。太一有八使者八卦是也。
合爲九卿。三焦關元爲左社右稷主姦賊。上
焦通氣入頭中爲宗廟。王者於間治化。若心
行正法群下皆隨則治正清夷。故五臟調和
六府通適。四大安樂無諸疾惱終保年壽。若
心行非法則群僚作亂。互相殘害故。四大不
調諸根暗塞。因此抱患致終。皆由行心惡法
故。經言。失魂即亂。失魄則狂。失意則惑。失
志則忘。失神則死。當知外立王道治化皆身
内之法。如是等義具如提謂經説。第二明内
世間義相關者。上來所説並與外義相關。所
以者何。佛未出時諸神仙世智等亦達此法
名義相對故説前爲外世間義也。是諸神仙
雖復世智辯聰能通達世間。若住此分別終
是心行理外未見眞實。於佛法不名聖人。猶
是凡夫輪迴三界二十五有未出生死。若化
衆生名爲舊醫。亦名世醫。故涅槃經云。世醫
所療治差已還復發。若是如來療治者差已
不復發。此如下説。今言内義世間者。即是如
來出世廣説一切教門名義之相以化衆生。
行者於定心内意欲得知佛法教門主對之
相。三昧智慧善根力故。即便覺知。云何知如
佛説五戒義爲對五臟已如前説。若四大五
陰十二入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縁悉人身内
也。即知四大此義爲對。五臟風對肝。火對
心。水對腎地對肺脾。若聞五陰之名尋即覺
知對身五臟。色對肝。識對脾。想對心。受對
腎。行對肺。名雖不次而義相關。若聞十二入
十八界。亦復即知對内五臟。十入十五界義
自可見。二入三界今當分別。五識悉爲意入
界。外五塵内法塵以爲法入界。此即二十三
界相關。意識界者初生五識爲根。對外法塵
即生意識名意識界。若聞五根亦知對内五
臟。憂根對肝。苦根對心。喜根對肺。樂根對
腎捨根對脾。五根因縁則具有三界。所以者
何。憂根對欲界。苦根對初禪。喜根對二禪。樂
根對三禪。捨根對四禪乃至四空定皆名捨
倶禪。當知三界亦爲五臟其義相關。聞説四
生亦覺知此義關五臟。所以者何。欲界具五
根。五根關五臟。五臟關四大。四大對四生。一
切卵生多是風大性身能輕擧故。一切濕生
多是水大性因濕而生故。一切胎生多屬地
大性其身重鈍故。一切化生多屬火大性火
體無而欻有故。亦有光明故。如來爲化三界
四生故。説四諦十二因縁六波羅蜜。當知此
三法藥神丹悉是對治衆生五臟五根陰故
説。所以者何。如佛説一心四諦義。當知集諦
對肝因屬初生故。苦諦對心果是成就故。道
諦對肺金能斷截故。滅諦對腎冬藏之法已
有還無故。一心已對脾開通四諦故。乃至十
二因縁六波羅蜜類此可知也。此三種法藏
則廣攝如來一切教門。是故行者。若心明利
諦觀身相。即便覺了一切佛法名義故。華嚴
經言。明了此身者。即是達一切。是則説内
義世間義相關之相。意在幽微非悟勿述。第
二次釋成覺五支義者。亦爲三義。一下。二次。
三上。今先釋覺支三義。一下覺大覺者。行
者於靜心内悉覺上來所説内外二種世間之
相。分別名義不同。即是隔別之相故名覺義
世。覺義世間故名覺。大覺者覺一切外名義
雖別而無實體但依五臟。如因肝説不殺戒
歳星太山青帝木魂眼識仁毛詩角性震等諸
法。此諸法不異肝。肝義不異不殺戒等。即是
如故名大覺。覺餘一切法如四臟亦如是。第
二次明覺大覺者。行者覺知肝雖如不殺戒
等一切法。而肝非肺脾心腎等一切法。了知
別異名爲覺。覺肝等諸法無常生滅不異。四
臟等諸法無常名大覺。第三次明上覺大覺
者。行者覺知肝等諸法八相別異名爲覺。覺
此肝等諸本來空寂無有異相名大覺。如此
分別覺大覺及世間出世間相。雖與前同而
亦有異。深思自當可見。次釋思惟大思惟者。
觀於心性之義類如前説。是則略明約義世
諦中。辯初禪覺支之相餘觀喜安定等亦當
如是一一分別。第三釋事世間者。此據得初
禪時獲六神通。見世諦事了了分明。如觀掌
内菴摩勒果此則現覩衆事不同上説以義
比類惟忖分別世事也。今就明事世間内亦
爲二意。第一正見事世間相。第二釋成覺觀
五支義。今釋第一事世諦相者。上根行人福
徳智慧利故。證初禪時有二因縁得五神通。
一者自發。二者修得一自發者是人入初禪
時深觀根本世間三事。即能通達義世間相。
覺義世諦時三昧智慧。轉更深利神通即發。
更得色界四大清淨造色眼成就。以此淨色
之心眼徹見十方一切之色事相分明。分別
不亂名天眼通。所餘天耳他心宿命身通亦
復如是。得五通故明見十方三世色心境界
差別不同衆生種類國土相貌一一有異。是
爲異見事世間也。故經言。深修禪定得五神
通。第二修得五通見事世間者。如大集經言。
法行比丘獲得初禪。入禪已欲得身通繋心
鼻端觀息入出。深見九萬九千毛孔息之出
入。見身悉空乃至四大亦復如是。如是觀已
遠離色相獲得身通。乃至四禪亦復如是云
何法行比丘獲得眼通。若有比丘得初禪。觀
息出入眞實見色。既見色已作是思惟。如我
所見三世諸色。意欲得見隨意即見。乃至四
禪亦復如是。云何法行比丘得天耳通。憍陳
如。若有比丘得初禪。觀息出入次第觀聲乃
至四禪亦復如是。云何法行比丘得他心智
通。若有比丘觀息出入。得初禪時修奢摩他
毘婆舍那。是名他心智乃至四禪亦復如是。
云何法行比丘得宿命智。憍陳如。若有比丘
觀出入息。得初禪時即獲眼通。獲眼通已觀
於初有歌羅邏時乃至五陰生滅。乃至四禪
亦復如是。既得五通。即能見十方三世九道
聖凡衆生種類國土所有一一相貌差別不
同。是名修得神通見事世間通達無閡。第二
次釋成覺觀五支義。今先釋覺。亦爲三義一
下。二中。三上。下覺大覺者。用天眼通徹見諸
色分別衆生種類非一。國土所有差別不同
名字亦異故名爲覺也。大覺者。即覺世間所
有但假施設。諦觀四大即不見有世間差別
之異。了了分明故名大覺。餘四通亦爾。第二
明次品覺大覺者。用天眼通見四大色即知
其性各異故名爲覺。知四大無常生滅。性無
差別故名大覺。餘四通亦爾。第三明上品覺
大覺者。用天眼通明見無常之法八相有異。
是名爲覺。覺知八相之法本來空寂一相無
相故名大覺。餘四通亦爾。此則略説用五神
通見事世間覺大覺相。思惟大思惟觀於心
性。成就覺支之相類如前説。餘觀支喜安定
等亦當如是一一分別。行者當知。若聲聞縁
覺得此禪故依定。獲得不壞解脱無礙解脱
三明六通故。名通明觀。若菩薩大士住此禪
時。即得無礙大陀羅尼。乃至四禪亦復如是。
次明二禪。自此已下乃至非想滅定禪門轉
復深妙。事相非一寧可具辯今但別出經文。
略釋正意而已。所言二禪者。經云。二禪者亦
爲名離。亦名爲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
三支。謂喜安定。釋曰。行者於初禪後心患
初禪覺觀動散。攝心在定不受覺觀。亦知上
地不實諦觀息色心三性。一心縁内覺觀即
滅。則發内淨大喜三昧。於定内見身如泡具
二禪行。次明三禪。經云。三禪者亦名爲離。
名亦爲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五支。謂
念捨慧安定。釋曰。行者於二禪後心患厭大
喜動散攝心不受。亦知上地不實攝心諦觀。
喜法即謝發身樂。即於定内見身如雲成三
禪行。次明四禪相。經云。四禪者亦名爲離。亦
名爲具。離者。謂同離五蓋。具者。具足四支。
謂念捨不苦不樂定。釋曰。行者於三禪後心
厭患樂法一心不受。亦知四禪非實諦觀三
性即豁然明淨三昧智慧與捨倶發。心不依
善亦不附惡正住其中即於定内見身如影
具四禪行。次明空處。經言。觀身厭患。遠離
身相一切身觸喜觸樂觸。分別色相遠離色
陰。一心觀無量空處。是名比丘得空處定。釋
曰。此可爲二義。一者通觀上下。二者但約自
地及以上。通上下者。經觀身厭患遠離身相
者。深知欲界之身過罪非一。身分皆不可得
也。身等三觸對初禪二禪三禪。對可見。分別
色相者。分別欲界色身乃至四禪色一一別
異。不實亦知空處未離色法也。遠離色陰及
觀無量空處者並如前。根本禪内滅三種色
法與虚空相應也。二並約自地釋者。觀身厭
患遠離身相者。厭患如影之色覆蔽於心。觀
此影色亦不可得也。身等三觸者別喜根前
已壞。此是四禪色起觸心生三觸也。分別色
相者。分別四禪喜樂及如影之色皆虚誑也。
遠離色陰及觀無量空處。不異前説。次明識
處定相者。經言。若有比丘。修奢摩他毘婆舍
那。觀心意識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以得遠離
是三種受。是名比丘得識處定。釋曰。心意
隨者。心者即是捨空定縁三性入識處定。行
者用三昧攝智慧。雖知三性不實爲免空難
一心縁識即入識處定也。自知此身不受三
受者。縁色四句空處雖離初句。而猶受後三
句今識處縁識入定則逈離色界四句。所有
四受悉屬於識。故云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亦
得言不受苦樂等三受也。已得遠離是三種
受名識處定相。次明少識處定相者。經言。若
有比丘觀三世空。知一切行亦生亦滅空處
識處亦生亦滅。作是觀已次第觀識。我今此
識亦非識非非識。若非識者是名寂靜。我今
云何求斷此識。是名得少識處定。釋曰。觀三
世空一切諸行亦生亦滅者。深觀自地及上
下心數悉是有爲之相虚誑不實。次第觀識
者。是觀識處亦識。非識非非識者。即通知
所有法不可得也。若非識者是名寂靜。我今
云何求斷此識者。即是念滅識之方便縁非
識之法。入少識處定也。次明非想定者。經
言。若有比丘有非心想。作是思惟。我今此想
是苦是漏是瘡是癰是不寂靜。若我能斷如
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寂靜。若有比丘能斷
如是非想非非想者是名獲得無想解脱門。
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思惟。若有受想。若有
識想。若有觸想若有空想。若非想非非想。是
等皆名麁想。我今若修無想三昧則能永斷
如是等想。是故見於非想非非想爲寂靜處。
如是見已入非非想定。已不受不著即破無
明。破無明已名獲阿羅漢果。釋曰。有非心想
者即無想定也。是苦是漏等。即是觀無想定
過罪也。若我能斷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
寂靜。非想者即是無想定也。及非非想者已
逆見上地之過應斷除。是寂靜者破非想定
故。獲涅槃之寂靜也。若有比丘能斷如是非
想。獲得無想解脱門者。一切三界之定皆名
爲想。今斷此想獲得無想三昧。即能於非想
定破無明發無漏。得阿羅漢果證涅槃也。法
行比丘若有受想已下即是重釋出上意。義
可見也。又經言前三種定二道所斷。後第四
定終不可以世俗道斷。凡夫於非想處雖離
麁煩惱。而亦具有十種細法。以其無麁煩惱
故。一切凡夫謂是涅槃。廣説如經。釋曰。此明
凡夫等智於非想不能發無漏也。次經云。憍
陳如。若比丘修習聖道。厭離四禪四空處觀
於滅莊嚴之道者。釋曰。此明通觀於想後得
入滅盡也。此義下背捨中當具説。行者入此
法門不取實際作證。具足大悲方便一切佛
法。起六神通度脱衆生。即是約一種法門明
摩訶衍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八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九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弟子法愼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五
明修證無漏禪。今明無漏有二種。一者對治
無漏。二者縁理無漏。故大集經云。有二種
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
捨等對治無漏也。縁事起行對治破諸煩惱
故。名行行無漏行也。二慧行者。即是四諦。
十二因縁眞空正觀縁理斷惑故。名慧行無
漏行也。第一前釋對治無漏。此約九種法門
明也。一九想。二八念。三十想。四八背捨。五
八勝處六十一切處。七九次第定。八師子奮
迅三昧。九超越三昧。今此九種禪通説爲對
治無漏。及次第淺深之義皆如前。第一卷中
説。今就此九種法門中。即有二種對治無漏
道。一者壞法道。二者不壞法道。壞法道者即
是九想八念十想是也。善修此三。若發眞無
漏。即成壞法阿羅漢也。二不壞法道。即是
背捨勝處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等
三昧。具足此禪。發眞無漏成不壞法大阿羅
漢也。今通釋第一壞法觀中三種法門。所以
此三法門。名壞法觀者。行人心厭六欲猶如
怨賊。故修九想以爲對治。作此觀時雖破壞
六欲而多生恐怖。若修八種正念恐怖即除。
既貪欲心薄又無怖畏。爾時欲斷三界結使
即應進修十想。十想成就。即便殺諸結賊成
阿羅漢。是人既壞滅欲界身相。不能具足三
界觀練熏修三明八解。故名。壞法也問曰。九
想與十想有何異耶。答曰。有異不異。異者九
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九想爲初學。十想爲
成就。九想爲因。十想爲果。故經云。二爲甘
露門。一者不淨觀門。二者阿那波那門。不異
者善修九想。即具足十想。此義在下當明之。
初釋九想觀門者。一脹想。二壞想。三血塗想。
四膿爛想。五青瘀想。六噉想。七散想。八骨
想。九燒想。此九種法門通稱想者。能轉心轉
想所謂能轉不淨中淨顛倒想。故名爲想。今
釋九想。即開爲四意。一明修證。二明對治。三
明攝法。四明趣道。一明修證者。行人先持戒
清淨令心不悔易受觀法。能破婬欲諸煩惱
賊。故爾時當先。觀人初死之時辭談言語息
出不反忽已死亡氣滅身冷無所覺知。室家
驚慟號天叫地。言説方爾奄便何去。此爲大
畏。無可免者。譬如劫盡火燒無有遺脱。如
偈説
    死至無貧富 無勤修善法
    無貴亦無賤 老少無免者
    無祈請可救 亦無欺誑處
    無捍格得脱 一切無免者
死法名永離恩愛之處一切有生之所惡。雖
知可惡甚無得免者。我身不久必當如是。同
於木石無所別知。我今不應貪著五欲不覺
死至同於牛羊。牛羊禽獸雖見死者跳騰哮
吼不自覺悟。我既已得人身識別好醜。當求
甘露不死之法。如偈説
    六情根完具 智鑒亦明利
    而不求道法 唐受身智慧
    禽獸皆亦智 欲樂以自恣
    而不知方便 爲道修善事
    既已得人身 而但自放恣
    不知修善行 與彼復何異
    三惡道衆生 不得修道業
    已得此人身 當勉自益利
行者思惟是已。即取我所愛人若男若女。脱
衣露體臥置地上於前如死尸想一心三昧觀
此死尸心甚驚畏破愛著心。此則略説死想
以爲九想前方便也。復次九想有二種。一者
利根。二者鈍根。若利根之人懸心存想死脹
等事悉得成就。若鈍根之人懸作不成必須
見人初死至尸所取是相已繋心修習。既見
相分明心想成就即發三昧。於後雖離死尸
隨想即見。一脹想者。行者對死尸邊見胮脹
如韋嚢盛風異於本相。此身中無主妄識役
御視聽言語。以此自誑今何所趣。但見空舍
胮脹項直。此身姿容妖媚細膚朱脣素齒長
眼直鼻平額高眉如是好身令人心惑。今但
見胮脹好在何處。男女之相亦不可識。即取
此相以觀我所愛人。作此訶責欲心臭屎嚢
胮脹可惡。何足貪著爲此沈沒。自念我身未
脱此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二壞想。行者
復觀死尸風吹日曝轉大烈壞在地。六分破
碎五臟屎尿臭穢盈流惡露已現。我所著者
以此觀之無可愛樂。我爲癡惑爲此屎嚢薄
皮所誑。如燈蛾投火。但貪明色不顧燒身之
禍。自念我身亦爾。未脱此法。一心三昧除世
貪愛。三血塗漫想。行者復觀死尸既見破壞
處處膿血流溢從頭至足點汚。不淨臭穢腥
臊胮脹不可親近。我所愛者以此觀之無可
愛樂。我爲癡惑坐是沈淪汚穢不淨好在何
處。自念我身未脱此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
四膿爛想。行者觀死尸風熱水漬日漸經久
身上九孔蟲膿流出皮肉處處膿爛。滂沱在
地臭氣轉増我所愛者以此觀之好容美貌
爲此昏迷。今見臭爛甚於糞穢何可貪著。自
念我身未脱此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五青
瘀想。行者復觀死尸膿血稍盡風日所變皮
肉黄赤瘀黒青&T065868;臭氣。轉増我所愛者以此
觀之桃華之色誑惑於我今何所在。自念我
身未脱此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六噉想。行
者復觀死尸蟲蛆唼食烏挑其眼狐狗咀嚼虎
狼爴裂身殘缺駁脱落可惡我所愛人以此觀
之本時形體清潔服飾莊嚴嬌態自惑。今見
破壞本相皆失甚可厭惡。自念我身未脱此
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七散想。行者復觀死
尸禽獸分裂身形破散風吹日曝筋斷骨離頭
首交横。我所愛人以此觀之人相何在。自念
我身未脱是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八骨想。
行者復觀死尸皮肉等已盡但見白骨。見骨
有二種。一者見筋相連。二者筋盡骨離。復
有二種。一則餘血膏膩染汚。二則骨白如珂
如貝。我所愛人以此觀之髑髏可畏堅強之
相甚於瓦石。柔軟細觸一旦皆失。自念我身
未免此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九燒想。行者
復到死尸林中。或見𧂐多草木焚燒死尸腹
破肥出爆裂煙臭甚可驚畏。或見但燒白骨
煙焔洞然薪盡火滅形同灰土。假令不燒不
埋亦歸磨滅。我所愛人以此觀之身相皆盡
甚於兵刃。沐浴香熏華粉嚴飾軟肥細體清
温諂佞。以此惑人今皆磨滅竟何所在。自
念我身未脱此法一心三昧除世貪愛二明九
想對治者。行者修九想既通。必須増想重修
令觀行熟利。隨所觀時心即與定相應。想法
持心無分散意。此則能破六欲除世貪愛。六
欲者。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儀恣態欲。四
言語音聲欲。五細滑欲。六人相欲。此六欲中
能生六種著。色欲者有人染著赤色。若赤白
色若黄白色黒色若赤黒色若青色若青白色
若桃華色。無智愚人見此等色沒溺迷醉。若
形貌欲有人。但著形貌面如滿月。修目高眉
細腰纖指相好端嚴。心即惑著。威儀欲者有
人著威儀恣態行歩汪洋揚眉頓臉含笑嬌盈
便生愛染。言語欲者有人但愛語聲若聞巧
言華説應意承旨音詞清雅歌詠讃歎悦動人
心。愚夫淺識爲之迷惑細滑欲者有人但愛
身形柔軟肥膚光悦猶若兜羅之綿。寒時體
温熱時體涼。按摩接待身服熏香。凡情沒溺
爲此危喪。雜欲者。有人皆著五事。人相欲者。
有人皆不著五事。但著人相若男若女雖見
上五事。若不得所愛之人猶不染著。若遇適
意之人則能捨世所重頓亡躯命。如是六欲
世世誑惑衆生。沈淪生死沒溺三塗。不得解
脱。若能善修九想對治除滅。則六欲賊破散
疾證涅槃。所以者何。初死想破威儀語言二
欲。次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次血塗漫想
青瘀想膿爛想多破色欲。次骨想燒想多除
細滑欲。九想除雜欲及所著人相欲噉。想散
想骨想偏除人相欲殘噉離散白骨中不見有
人可著故。以是九想觀能破欲結瞋癡亦薄。
三毒薄故九十八使山皆動。漸漸増進其道
以金剛三昧摧破結使山得三乘道。九想雖
是不淨觀因是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
溺人依之即得度也。三明攝法者。是九想法
縁欲界身色想陰攝。亦身念處少分。或欲界
攝或初禪二禪攝。未離欲散心人得欲界繋。
離欲人得色界。繋胮脹等八想欲界初禪二
禪中攝。淨骨想欲界初禪二禪四禪中攝。三
禪中樂多故無是想。四明九想趣道者。修九
想有二種。若按事而修此則但能伏欲界結
後別修十想以斷見思成無學道。二者若善
修九想即具十想從事入理此。則不煩別約
餘門修十想。所以者何如。行者觀人死時動
轉言語須臾間忽然已滅。身體胮脹爛壞分
散各各變異。是則無常。若著此身無常壞時
是即爲苦。若無常苦不得自在者是則無我。
不淨無常苦無我故。則世間不可樂著。觀身
如是。食雖在口腦涎流下與唾和合成味。而
咽與吐無異。下人腹中即爲糞穢。即是食不
淨想。以此九想觀觀身無常變易念念皆滅。
即是死想。以是九想厭世間樂。知煩惱斷即
安隱寂滅。即是斷想。以是九想遮諸煩惱即
離想。以九想厭世間故。知五陰滅。更不須
生是處安隱。即是盡想。若能如是善修九想
即具十想斷見思惑。當知是人必定趣三乘
道。復次摩訶衍中説若善修九想開身念處
門。身念處開三念處門。四念處開三十七品
門。三十七品開涅槃門。入涅槃故則滅一切
憂苦。菩薩憐愍衆生故。雖於九想能入涅槃。
而亦不取實際作證。所以者何。若色中無味
相衆生即不應著於色若。色中無離相今亦
不應從色得解脱。以色中有味故衆生則著
於色。色中有離相故衆生從色得解脱。而味
不即離離不即味。離味處無脱處離脱處無
味處。當知色即非縛非脱。爾時不隨生死不
證。涅槃但以大悲憐憫一切衆生。於此不淨
觀中成就一切佛法。大品經云。九想即是菩
薩摩訶衍。次釋八念法門。所言八念者。一念
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捨。六念天。
七念入出息。八念死。此八通稱念者。一心縁
中憶持不忘失故。名之爲念。今釋八念即爲
三意。一明教門所爲。二明修證三明趣道之
相。一明教門所爲者。佛弟子於阿蘭若處空
舍塚間山林曠野。善修九想外不淨厭患其
身而作是念。我云何將是底下不淨臭屎尿
嚢以自隨逐。爾時嗇然驚怖擧身毛豎。及爲
惡魔作種種形色來恐怖之。欲令其道退沒。
以是故念佛。次九想後説八念以除怖畏。如
經中説。佛告諸比丘。若於阿蘭若處有驚怖
心。爾時應當念佛恐怖即滅。若不念佛應當
念法恐怖即除。若不念法應當念僧恐怖即
除。故知三念爲除怖畏説也。問曰。經説三
念因縁爲除怖畏後五念復云何。答曰。是比
丘自布施持戒怖畏即除。所以者何。若彼破
戒畏墮地獄。若慳貪畏墮餓鬼。及貧窮中自
念。我有是淨戒布施。則歡喜上諸天皆是布
施持戒果報。我亦有是福徳。是故念天。亦能
令怖畏。不生十六行中。念阿那波那時細心
覺尚滅。何況怖畏麁覺。念死者念五陰身念
念生滅。從生已來恒與死倶。今何以畏死。是
五念佛雖不別説。當知是爲深除怖畏。所以
者何。念他功徳以除恐怖則難。念自功徳以
除怖畏則易。以是義故不別説。二明修證八
念。念佛者若行者於阿蘭若中。心有怖畏應
當念佛。佛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
陀。乃至婆伽婆。十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智
慧光明神通無量能度無量十方衆生。是我
大師救護一切我當何畏。一心憶念恐怖即
除。二念法者。行者應念是法。巧出得今世
果無諸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礙。巧
出者善説二諦不相違故。是法能出二邊故
名巧出。得今世果者諸外道法皆無今世果。
唯佛法中因縁展轉生。所謂持戒清淨故得
心不。悔得心不悔故生法歡喜。生法歡喜故
得心樂。得心樂故則能攝心。攝心故得如實
智。得如實智故得厭離。得厭離故得離欲。離
欲故得解脱。解脱果報故得涅槃。是名得今
世果報。無熱惱者無三毒生死熱惱也。不待
時者。諸外道受法要須待時節。佛法不爾譬
如薪遇火即然不待時。到善處者若行佛法
必至人天樂果三乘涅槃之處。通達無礙者
得三法印故通達無礙也。我修如是等法當
何所畏。一心憶念恐怖即除。三念僧者。行者
應念僧。僧是佛弟子衆。具五分法身。是中
有四雙八輩二十七人。應受供養禮事。世間
無上福田。所謂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
薩僧神。智無量能救苦難度脱衆生。如是聖
衆是我眞伴當何所畏。一心憶念恐怖即除。
四念戒者。行者應念是戒。能遮諸惡安隱住
處是中戒有二種。所謂有漏戒無漏戒。復有
二種。一律儀戒。二定共戒。律儀戒能遮諸
惡身得安隱。定共戒能遮諸煩惱心得内樂。
無漏戒能破無明諸惡根本得解脱樂。我修
如是之法當何所畏。一心憶念恐怖即除。五
念捨者。行者應念。捨有二種。一者捨施捨。二
者諸煩惱捨。捨施有二種。一者捨財。二者捨
法。是二種捨皆名爲捨。即是一切善法根本。
行者自念我有身已來亦有如是捨施功徳。
我當何畏。一心憶念怖畏即除。六念天者。行
者應念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彼諸天等
悉因往昔戒施善根。得生彼處長夜快樂。善
法護念我等復當憶念。天有四種。一者名天。
二者生天。三者淨天。四者義生天。如是等
天果報清淨。若我有戒施之善。捨命之時必
生彼處。當何所畏。一心憶念恐怖即除。七
念阿那波那者。如前六十特勝初門中説。行
者若心驚怖即當調息縁息出入覺知滿十。
即當發言念阿那波那。如是至十六神即歸。
一心念息恐怖即除。次念死者。死有二種。一
者自死。二他因縁死。是二種死常隨此身。若
他不殺自亦當死。何足生怖。譬如勇士入陣
以死往遮則心安無懼。如是一心念死怖畏
即除。是則略説八念對治恐怖。是中法相並
如摩訶衍廣分別。三明八念趣道之相者。若
如前説止是權除怖畏及諸障難。今明善修
八念即是一途入道法門。釋八念入道有二
意。一者次第修行入道之相。二者一一念各
得入道。次第修行入道者。行者欲求解脱煩
惱之病。先當念佛如醫王念法如良藥。念僧
如瞻病。念戒如禁忌飮食。念捨如將養。念天
如身病少差。念阿那波那使發禪定。念死即
悟無常四諦。若三界病盡即得聖道。二者明
一一念各是入道方法者。念佛即是念佛三
昧入道之相。如文殊般若及諸經中説。念法
者如經説。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若四諦十二
因縁六波羅蜜中道實相。如是等法皆是入
道之法。念僧者如觀世音三昧藥上等經中
説。念戒如前十種戒中説。念施如摩訶衍中
檀波羅蜜入道相中説。餘三念者若念天及
第一義天即入道。若念阿那波那入道之相。
具如通明中説。念死如下死想義中説。當知
八念隨修一念即得入道不須餘習。菩薩爲
求佛道故行是八念心無依倚。大悲方便廣
習法門以化衆生。當知八念即是菩薩摩訶
衍也。次釋十想法門。十想者。一無常想。二苦
想三。無我想。四食不淨想。五一切世間不
可樂想。六死想。七不淨想。八斷想。九離想。
十盡想。今釋十想即爲三意。一明次位。二明
修證。三明趣道想第一所言次位者。於佛教
所説諸法中有三種道。一見道。二修道。三無
學道。今此十。想即約三道以明位次。所以者
何。壞法人於乾慧地已具九想伏諸結。使今
修無常等三想即是總相觀。爲破六十二見
諸顛倒法。入見道中得初果故。次有食不淨
想等四想。此爲須陀洹斯陀含人入修道中。
欲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果故。説是四種別
相事觀助成正觀。斷思惟惑。後斷離盡等三
想。爲阿那含人行阿羅漢向修無學道。爲欲
斷離色無色愛證阿羅漢故説。當知十想約
三道以辯次位。一往義則可見。第二明修證。
一無常想者。觀一切有爲法無常智慧相應
故。名無常想。所以者何。一切有爲法新新
生滅故。屬因縁故。不増積故。生時無所從來。
滅時無所去處。故名無常。是中無常有二種。
一者衆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衆生無常者。
行者觀我及一切衆生。從歌羅邏來色心生
滅變異。乃至老死無暫停時。所以者何。一切
有爲悉屬生住滅三相遷變。故知無常所謂
欲生異生欲住異住欲滅異滅。如是變易無
常刹那迅速無暫停息。故知一切衆生悉皆
無常。世界無常者。如偈説
    大地草木皆磨滅 須彌巨海亦崩竭
    諸天住處皆燒盡 爾時世界何處常
復次如佛説無常觀有二種。一者有餘。二者
無餘。一切人物皆盡唯有名在。是名有餘。若
人物滅盡是名無餘。所以者何。若言以三相
故。一切有爲法爲無常者。三相自不可得。云
何有無常。如生時無住滅離生時亦無住滅。
若生時即有住滅即壞生相。以生滅相違故。
若言離生有滅住亦壞三相義。若離生則滅
無所滅故。當知三相不可得。若無有三相。云
何言無常。若不得無常相即見聖道。是名無
常想。問曰。若爾佛何故説無常爲聖諦。答曰。
爲對治破著常顛倒故。是中不應求實。若心
計無常爲實者即墮斷見。復次有餘無常想
如上特勝通明中説。無餘者在下慧行中當
廣説。問曰。何以聖行初門先説無常想。答
曰。一切凡夫未見道時各貴所行。或言持戒
爲重。或言多聞爲重。或言十二頭陀爲重。或
言禪定爲重。如是各各所行爲貴。更不復勤
求涅槃。佛言。是諸功徳皆是趣涅槃道分。若
觀諸法無常是爲眞涅槃道。如是種種因縁
故。諸法雖空而説是無常想。二苦想者。行者
應作是思惟。若一切有餘法無常遷變即是
苦想。所以者何。從内六情外六塵和合故。生
六種識。六種識中生三種受。謂苦受樂受捨
受。是三種受中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求不得怨
憎會五陰盛等。八苦之所逼切故名爲苦。復
次是苦受以事即是苦故。一切衆生所不欲。
是樂受以爲順情故。一切衆生所愛。若生貪
著無常敗壞即現受衆苦。後受地獄畜生餓
鬼等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皆從求樂生故。知
樂即是苦。捨受雖復情中不覺苦樂不取不
棄。理實無常遷逼亦爲大苦。如是觀時於三
界中不見樂相可生貪著。心生厭畏是名苦
想。問曰。若無常即是苦者。道聖諦有爲無常
亦應是苦。答曰。道聖諦雖無常而能滅苦不
生諸著。又與空無我等諸智慧和合故。但是
無常而非苦也。三無我想者。行者當深思惟
若有爲法悉是苦者。苦即是無我。所以者何。
五受陰中悉皆是苦。若是苦者即不自在。若
不自在是則無我。何以故。若有我自在者則
不應爲苦所逼。知苦即是無我。復次五陰十
二入十八界中。諸法從縁生則無自性故。若
即陰離陰。更求我等十六知見皆不可得。既
不得我則捨一切諸見執著心無所取。便得
解脱。是名無我想。是無常苦無我三想觀行
深細。在下釋苦諦中更當廣説。問曰。無常苦
無我。爲是一事爲是三事。若是一事一事不
應説三。若是三事佛何故説無常即苦。苦即
無我。答。三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觀門分別
故。有三種異。無常行想應是無常想。苦行想
應是苦想。無我行想應是無我想。無常不令
入三界。苦令知三界過罪。無我則捨世間。復
次無常生厭。苦生怖畏。無我拔出令得解脱。
復次無常者遮常見。苦遮令世涅槃見。無我
者遮著處見。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
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
固者是。如是等種種分別並如摩訶衍中廣
説也。四食不淨想者。行者雖知無常苦空無
我。若於飮食猶生貪著。當修食不淨想以爲
對治。諦觀此食皆是不淨因縁故有。如肉是
精血水道中生。是爲膿蟲住處。如酥乳酪血
變所成。與爛膿無異。飯似白蟲羹如糞汁。一
切飯食厨人執作汁垢不淨。若著口中腦有
爛涎二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状如
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糜
滓濁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釀酒滓。濁者爲屎
清者爲尿。腰有三孔風吹膿汁散入百脈。先
與血和合凝變爲肉。從新肉生脂骨髓。以是
因縁故生身根。從新舊肉令生五情根。從
此五根則生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
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
業。觀食如是本末因縁種種不淨。知内四大
與外四大則無有異。但以我見力故強計爲
我。有行者如是思惟知食罪過。若我貪著當
墮地獄餓鬼呑熱鐵丸。或墮畜生猪狗之中
噉食糞穢。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厭食故五
欲亦薄。即是食不淨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
想者。行者若念世間色欲滋味眷屬親里服
飾園觀國土人事等。則生樂想。惡覺不息障
離欲道故。行者應當深心諦觀世間過罪之
相。過罪有二種。一者衆生。二者國土。衆生
過罪者。一切衆生皆有八苦之患無可貪著。
復觀衆生貪欲多故。不擇好醜猶如禽獸。瞋
恚重故乃至不受佛語不敬聞法不畏惡道。
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理不識尊卑。或慳貪
憍慢嫉妬很戻諂誑讒賊邪見無信不識恩
義。或罪業多故造作五逆不敬三寶輕蔑善
人。世間衆生善者甚少弊惡者多。深觀如是
煩惱過罪應生厭離。如是不可親厚國土。過
罪者。如偈説
    或有國多寒 或有國多熱
    有國無救護 或有國多惡
    有國多饑餓 或有國多病
    有國不修福 如是無樂處
行者深觀欲界惡事如是無有樂處。乃至上
三界果報破壞時憂苦甚於下界。譬如極高
處墮落摧碎爛壞。經言。三界無安。猶如火
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若常觀是相則深生
厭離愛覺不生。是名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
者。行者若修上來諸想多少懈怠心生不能
疾斷漏。是時應須深修死無想。如佛説死想
義。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死想。佛言。
汝云何修。比丘言。我不望一歳活。佛言。汝爲
放逸修死想者。復有比丘言。我不望七月活。
有比丘言。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活。
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者。有比丘言。從
旦至食。有一比丘言。一食頃。佛言。汝等皆
是放逸修死想者。有一比丘偏袒白佛言。我
於出息不保入息。入息不保出息佛言。善哉
善哉。是眞修死想者。是眞不放逸行。若能如
是修死想者。當知是人破懈怠賊。一切善法
恒得現前。是名修死想也。七不淨想者。如前
通明觀。見身三十六物五種不淨。是中應廣
説。八斷想。九離想。十盡想者。縁涅槃斷煩惱
結使故名斷想。離結使故。故名爲離想。盡諸
結使故名爲盡想。問曰。若爾者一想便足。何
故説三。答曰。如前一法三説。無常即苦苦即
無我。此想亦如是。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
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當知壞法人成
就十想。即成阿羅漢具足二種涅槃故説。九
想十想爲壞法道也。十想義種種分別。具如
摩訶衍中廣説。第三明趣道相者即有三種
一者漸次入壞法道。具如前説。二者非次第
壞法道。從初發心即具修十想斷諸結使得
阿羅漢果具足二種涅槃故。摩訶衍云。若於
煖頂忍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離諸煩惱是
離想。得無漏道斷結使是斷想。入涅槃時滅
五受陰不復相續。是名盡想當知從初乾慧
地來即説離想等。此則異前所説三想併在
後無學道中也。三者隨分入道。若於十想之
中隨修一想善得成就。即能斷三界結使得
阿羅漢。證二種涅槃。故經云。善修無常能
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三界結使
永盡無餘。當知無常即是具足入道不煩惱
想。下九想亦當如是。一一分別趣道之相。復
次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時心廣大故。欲爲
一切衆生習甘露法藥。雖知諸法畢竟空寂。
而亦具足成就十想。是菩薩於一一想中。次
第入一切法門旋轉無閡爲衆生説。當知十
想即是菩薩摩訶衍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九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十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弟子法愼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六
從背捨已去有六種法門。並屬不壞法道所
攝。利根聲聞具此六法發眞無漏。即成不壞
法大力阿羅漢。故摩訶衍云。不壞法阿羅漢
能具無諍三昧願智頂禪。今分此六種法門
即爲四意。謂觀練熏修。一者背捨及勝處一
切處。此三門並屬觀禪。故摩訶衍云。背捨是
初行。勝處是中行。一切處是後行。悉爲對治
破根本味禪中無明貪著及淨法愛也。二九
次第定即是錬禪。三師子奮迅三昧即是熏
禪。四超越三昧即是修禪。今釋第一觀禪即
爲二意。一先釋三番修觀禪方法。二明觀禪
功能。第一釋三番觀行方法者。一先釋背捨。
二次釋勝處。三釋一切處也。先釋八背捨。八
背捨者。一内有色相外觀色是初背捨。二内
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捨。三淨背捨身作證
是三背捨。四虚空處背捨。五識處背捨。六
不用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八滅受
想背捨。今釋背捨即爲五意。一釋名。二明次
位。三辯觀法不同。四明修證。五分別趣道之
相。第一釋名此八法門所以通名背捨者。背
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背捨。言淨潔五
欲者。欲界麁弊色聲香味觸。貪著是法沈沒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