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義例 (No. 1913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増信。引諸論以助成。觀心爲經。諸法爲緯。
織成部帙。不與他同。問大師口決純爲治
病。爲復更有餘心要耶。答諸皆治病。唯有
一偈云。師嘗教誡言。實心繋實境實縁次
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釋曰。心若繋
境。境必繋心。心境相繋名爲實縁。復由後心
心心相續。心心相繋名迭相注。即是心注
於境境注於境。境注於心。心心境境念念
相注如是次第刹那無間。自然從於觀行相
似以入分證。故云入實
止觀義例卷上



止觀義例卷下
 天台沙門湛然述 
第六行解相資例者。如分別中總以十義
分別十章。於中且約自行化他。則前八自行。
於中去果論因則果報爲果非今正意。前七
爲因正明修相。於七因中。前五生解後二爲
行。分別文中雖以起教取譬。於自起教化他
義當於解。越次取文兼化他故。故自行解唯
前五章是也。大意雖有行及果報等文。但
是示行及果報等。令知始末。非謂即是修行
相也。何者。修行倶須二十五法以爲方便。
十乘十境以爲正修。所以者何。若無十境
則無體。若無十法名壞驢車。故知必須五章
以生妙解。於生解中大意則略解始終。自他
因果則文略而意寛。次四專在名體則文理
倶廣。故以廣解導於行。始使二十五法隨教
甄分。會開廢麁。方可得名妙行之首也。是故
五章一不可廢。若用此解而修十法。則但釋
十法名宗次第。於理自足。而今文中相猶廣
者。爲鈍根者仍恐不曉觀法次第。故引前解
入觀委論。又恐繁文故。於陰入具釋十法九
境比知。是故諸文不無旁正。且如十境。只一
念心行之地也。一一顯示境相不同行之種
也。一一起於十乘觀法行之雨也。一一轉成
不思議境行之牙也。一一發心行之幹也。一
一安心行之葉也。一一破遍乃至正助行之
華也。一一次位以至離愛行之果也。若無六
事道樹不端。次第雖爾。若從人説上根即
於境種而生於果。故文云。直聞是言病即。除
愈爲中下根更須後法。是故文云。至長者所
爲合衆藥。又於十乘一一復須了其文旨。一
一皆依不思議寂照止觀。文之髓也。一一
乘相生起次第。文之骨也。一一引事助成行
相。文之肉也。廣破古舊問答釋疑。文之膚也
又釋名等四文兼於膚義。兼於肉意即骨也。
意下所詣即是髓也。若無四事法身不成。是
故讀者行者須知緩急。無得謬指偏言僻意
令行不周。修行之來豈過集解而起方便。行
因得果果滿教他。他機我應感應斯息。自他
同歸滅理眞性。今之一部意唯若是。故此十
章攝無不盡
第七喩疑顯正例者。此所學宗同禀一師。文
理相承終無異解。忽遇僻者因問異答。事不
獲已而徴喩之。問頓教有幾種。答有漸頓及
頓頓。喩曰夫講貫之法先觀本文。本文立名
不可取異。求異會釋仍須體同。頓頓之名經
論不出。一家著述諸部所無。若名體。倶無。修
行何託。若以頓頓是圓。如圓圓等此義可爾。
既分二頓漸頓爲圓。更加頓頓爲何所擬
此二位者斷惑何殊。答二位不同。若漸頓者
初住已前四住先除。若頓頓者初住已前圓。
伏五住登。住已去圓破五住。喩曰。初住已前
四住先除。引證屬圓處處皆爾。故圓教四念
處云如。冶鐵作器本爲成器。非爲除垢。麁垢
先除非關漸次頓頓。既云登住圓破即顯。住
前五住全在。當知此義非別非圓。圓則初住
唯破無明。不應入住。五住倶斷別須住前。
五住全在。住破四住行破塵沙。登地方破一
品無明。故知非別離二別立無教可憑。
二頓修成其相何別。答漸頓觀者空觀先成。
頓頓觀者三觀倶證。喩曰。此甚違背一家教
文。既云漸圓。是四教中圓。應依六即判此圓
位。則不應云空觀先成。何者。五品即是觀行
三觀。六根即是相似三觀。初住已去分證
三觀。如何乃云空觀先成。又復不識見思先
落似位之意。若先成者何名似即頓頓。既云
三觀倶證。爲是何位。若在初住與漸頓何別。
若在住前都無此理若云住前但伏初住倶
斷。諸教無文方成邪説。問據何得知有二種
頓。答準玄文。八教謂漸頓祕密不定漸又四
謂藏通別圓。此四兼前名爲八教。漸中既有
最後一圓。漸外又復更立一頓。故知前圓但
是漸圓。別立一頓即是頓頓。頻將此義以難
他人。他無對者唯我獨知。喩曰。依此所判
則有多妨。一者不識教名之妨別立一頓。乃
是華嚴最初頓部。佛初成道未游諸會。不從
漸來直説於大。大部在初故名爲頓。部仍兼
別不得妙名。豈以兼別之經。翻爲頓頓法華
獨顯却號漸圓。二者不識漸開之妨。言漸開
者。準法華玄。華嚴頓後別爲小機不動不降。
施於漸教。漸教之初先説三藏。三藏教後彈
斥洮汰。方具用四故云開出。故玄文中自鹿
苑來至般若會。皆名爲漸。豈此漸中有於圓
教。便名漸圓。又玄第十漸頓判教。自華嚴來
至般若會。皆有漸頓。華嚴圓教與方等般
若中圓。圓既不殊。亦應並名爲頓頓。何獨華
嚴。若方等般若中圓。名漸圓者。則華嚴圓教
亦名漸頓何關餘部。三者不識教體之妨。若
漸開出四。如開拳爲指唯指無拳。合四爲漸。
如合指爲拳唯拳無指。存漸則教唯有四。沒
漸則教唯有七。倶存必一邊無體。立八則體
陜名寛。四者抑挫法華之妨。近代判教。多
以華嚴爲根本法輪。以法華爲枝末法輪。唯
天台大師靈鷲親承大蘇妙悟。自著章疏以
十義比之。迹門尚殊本門永異。故玄文中凡
諸解釋。皆先約教判則三麁一妙。次約味判
則四麁一妙。如何以麁。稱爲頓頓。以妙翻
作漸圓。五者不識頓名之妨。若從行爲名
圓只是頓。是故舊題圓頓止觀。若從味立稱
則頓異於圓。故判初味云。高山頓説。若將
判味兼帶之頓。以斥判教獨顯之圓。一何誤
哉。一何誤哉。六者違拒本宗之妨。本師
賛爲獨妙學者毀爲漸圓。抑實揚權有何利
益。七者違文背義之妨。經云。已説今説當説。
而於其中法華第一華嚴至般若名已説。無
量義經名今説。大般涅槃經名當説。依彼
所判則已説第一。何關法華。如此獨知聞者
掩耳。問從漸開四并前但七何成八教答
開出四已仍有一漸。喩四如前。第三妨中足
知迷誤。彼既不知漸。從鹿苑以至般若。將
何別立一漸教耶。若知鹿苑至般若來。約時
名漸終不輒判四教中圓。名爲漸圓。豈判法
華劣於乳教。問法華經部爲是何頓知非
頓頓。喩曰。此非但不識頓漸之名。亦乃
不曉結文之意。玄文釋前四味教竟。次以漸
等結釋法華云。非頓漸祕密不定。初云。今法
華是顯露非祕密。是定非不定。結非祕密不
定祕密不定通前四時。次云。是漸頓非漸
漸。結非前頓後漸教。言漸頓者。約前四時
漸中有頓。頓中有漸。今法華經迹門圓説。與
頓中其義不殊。但異漸中漸耳。言漸漸
者。鹿苑一方等三般若二頓中之漸。即是別
教與漸中漸其義不殊。故不須簡頓中之頓。
同漸中之頓。亦同法華。是故頓教不須別
簡。故玄後文今法華迹門與諸經有同有異。
本門與諸經一向異。同者謂諸部中圓。異者
謂諸部中兼於三教。不見此意望聲釋義。便
謂法華但是漸頓非頓頓也。文中只云非
漸漸。何曾復云不是頓頓。問復何得知法華
是漸頓。華嚴是頓頓。答據法華中諸聲聞
人從於小來。經歴諸味至法華會。方始開頓。
故知法華是漸頓也。華嚴居初不經諸味。故
是頓頓。喩曰。今法華圓極頓足。此從於法
不從於人。不應聲聞從於漸來。即依聲聞判
經爲漸。況復聲聞不過五百千二二千。此等
但名開權顯實。又有菩薩開顯何獨聲聞。如
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等。又下文云。無
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説。得法利者大喜充
遍身。又有顯本。如分別功徳品中三千微塵
數。乃至一四天下。又八世界塵數初發菩
提心。況下方現并妙音東來。嚴王諸營
從。文殊所教化。如是諸衆何曾歴四味。應
當從此方判經爲頓頓。況復法師品現在若
滅後。若有聞一句皆與授佛記。華嚴經衆雖
不游漸。有二義故不及法華。一帶別。二覆
本。豈闕二義便稱頓頓。具二義者稱爲漸
耶。問亦有菩薩法準聞頓而獨從聲聞判
耶。答據多分説。喩曰。如前所引。應以八界及
聞一句爲多。而反以聲聞爲多者。非但
理不會。亦乃讀文未熟。應知聲聞鈍根菩薩。
法華經前機縁未熟。不堪聞頓。更以方等般
若調治。方堪來至法華聞頓。是故應判此法
華經是開漸顯頓。故名漸頓。人不見之。謂非
頓頓。問據何得知漸圓之教。四住先落。答
如引仁王長別苦輪。既云別苦。知是漸頓。如
引法華六根清淨。云肉眼等。知是頓頓。喩
曰。此一家義前後皆引仁王以證法華。法華
云。無漏意根。仁王云。長別三界。兩經皆是四
住先落。且於界内得無漏名有漏業除。故云
長別。當知二處文義本同。如何分擗以證
兩頓。問三種止觀中圓頓止觀是何頓耶。答
是漸頓。何以得知。如第一卷以譬喩三
止觀。以通者騰空喩於圓頓。至第七卷識通
塞中。中即三觀破於神通。神通被破故非頓
頓。文云。別則略指三門。大意在一頓。又三止
觀竟。又云。今依經更明圓頓。又第五卷安心
文末。初約三止觀結數。次又約一心止觀結
數。又第一結發心文。先三止觀結。次云。又
以一止觀結。此等皆是三止觀外別一頓頓
之正文也。喩曰。一往引證似有所憑。子細推
求都無所據。何以故。以違文故生多妨故。
何者。如破神通及依經。更明文在序中。序
是章安所置。説止觀時未有此序。如何預將
正文破之。又三觀本傳南嶽。如何弟子反破
師宗。乃成逆路伽耶。論又南嶽禀承慧文。
龍樹既破師法。觀心論中何須更云歸命祖
師。況兩處神通其義各別。序中以頓行者譬
通者履空。空無淺深履者階降。空喩頓理
履譬行儀。行雖階差仍名圓漸。理無深淺
不當偏圓。第七卷中以歩馬神通喩横別三
觀。神通即是別相之中。故以中即三觀。破横
別之中。如何不見近文。遠破未生之序。次依
經文更明者。前以三喩證三文竟。更依華嚴
以證圓文。故云。更明再治定文意在於此。如
何見一更字。便於三外立頓頓名。若引華嚴
即名頓頓者。玄第十卷亦引華嚴方等般若
證於頓。華嚴既其非是漸圓。方等般若
寧非頓頓。言別則略指三門。大意在一頓
者。彼料簡文問略明三種止觀。略與大意
名相似同。是故重問云何同異。答中分於通
別二意。通則略指只是大意。別則*略與大
異不同。以不同故略有三種。大意但在三中
之一。故文云。漸與不定置而不論。人不見之。
便於三外別立頓頓。安心文末。先以次第三
觀結數。次以一心結數次第義。當於別一心
義當於圓。此圓還同初總安心爲結數。故義
開三別。次還依本以結一心。不見此意。異説
便生。言發心文末一止觀結者。大意五章文
相寛總。是故皆以止觀結之。或時唯用一止
觀結。如六即文六文皆一。或復唯用三止觀
結。如隨自意文末。或時倶用三一結之。如前
所引。復闕無結文。如常行等三種三昧。又
若倶用三一結者。只是通別不同。何者。一種
結云。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心息即是止。當
知三種無不發心邪僻心息。又三種結者亦
是通義。以通三故。是故結之。始從三藏終至
圓頓。皆悉有於漸頓不定。具如第三偏圓文
中及玄文第十判教中。四教是別。三種是
通。此第一文。不歴四教一一三結。總以四
教共爲三結。以三對一三復爲別。人不見之。
便以又以之言憑茲別立。深不可也。問兩種
頓位同異云何。答住前則別登住則同。喩
曰。凡列位者皆須準教及以古師。一家立位
唯分四別。一期教迹因果顯著。有始有終莫
過此四。三藏則四果支佛百劫僧祇。通教則
三乘共位及名別義通別圓並立五十二位。
但行有&T049271;促斷伏不同。圓依法華更加五品。
一家所用諸部咸然。輒不曾聞兩頓之位。已
如前破。問何故分別立。二頓耶。答由根利
鈍立二不同。喩曰。自昔承禀一圓家教法。
不見二頓而分兩根。處處文中但云華嚴兼
於利鈍。利則圓教鈍則別人。或一一教中而
分三根。或信法二行以分利鈍。是則教教部
部無不皆然。來至法華同入一實。無容開會
同一根性。仍稱爲鈍。覆權隱迹有鈍有利。
而名爲利。深不可也。問方等中四漸中開
四。兩四中圓爲何同異。答但是四。教中圓皆
是漸圓。喩曰。此師不識漸教之義。是故不知
方等只是漸中之一。謂言漸教與方等殊。即
便答云。但是四教皆名爲漸。若知不別云何
便答。但是之言借使法華會前四教中圓。皆
名漸圓。法華開權獨顯一圓。何故仍立漸圓
之稱。若爾但識四教從漸之言。不了法華開
廢等意。因茲暗立漸頓之言。問涅槃中圓復
何差別。答亦是漸圓。喩曰。若如所判。始自鹿
苑終至涅槃。一概漸圓。玄文何故若破光宅。
光宅仍以法華異昔。引昔通謾尚乃破之。此
師禀受山門。翻更不如光宅。應云涅槃雖四
前三知圓。方等雖四三不入實。漸中開四不
殊方等。諸文盛説何足復疑。依彼所論涅
槃圓伊便成無用。復有一行乃是徒設。
涅槃四教倶入圓不。答有不入者。十仙外道
即是其流。喩曰。徒聞涅槃入實之言。不曉捃
拾得入之意。若十仙不入三修豈聞。初後倶
無。中間寧入。十仙不入。世尊何故爲其説
常。破云。汝外道中因雖是常而果無常。我佛
法中因是無常而果是常。乃至陳如色常受
想行識常。餘諸外道大意皆爾。如何謬判以
爲無常。易見之文尚謬。況復難見耶。問止
觀第一卷後多種譬文。如迦陵頻伽聲。擣萬
種爲丸。在大海浴。阿伽陀藥等爲喩何頓。
答並是漸頓。何以故。猶在&T021400;中。萬種須擣。須
待諸水入於大海。合諸藥爲阿伽陀。故是
漸頓。若不出&T021400;。諸水是海。不擣萬種。不合爲
藥。任運自具方是頓頓。喩曰。此中二失。一者
不曉喩旨。二者違於自言。不曉喩者。夫言喩
者但約少分。故大經云。不可以喩喩眞解脱。
如雪山類象。豈可求其尾牙。擧扇喩月。豈
可求其光挂。況本文意。意在一法。具是諸
法。取現見者以之爲喩。未入海諸水不具。
未擣爲丸衆氣不足。自餘諸鳥&T021400;中不鳴。餘
藥雖合治病不遍。故用此等以爲頓喩。如何
破喩而爲漸圓。養子不肖過而難他喩。即
事也。二違自言者。自立大意以爲頓頓。此等
喩文皆在大意。如何自斥以爲漸圓。問第一
卷中實非父子兩謂路人。此喩何等。答實非
骨肉是前兩教。兩謂路人是後兩教。喩曰。此
深不見文中喩意。文以界内界外各有一理。
理各兩教以爲能詮。並用四諦以爲迷解文
中自合。瞋以譬集。打譬苦。若兩謂父子瞋
打薄者。以譬直教。兩謂路人瞋打厚者以
*喩紆迴。此謂道諦智解不同。故使滅諦即
離亦別。若即解者苦集即理。如路人爲父子。
若離解者苦集異理。如父子爲路人。當知實
非骨肉兩謂路人。但約拙教一離義爾。亦闕
分判界内外。是何等拙而便跨節以爲四教。
具如止觀記中釋。問漸之與別爲同爲異。答
此二不同。漸則開四。別不開四。喩曰。既其不
識漸教開四。徒與別教辨異何益。今言漸別
皆應開四者兩文不同。漸教開四已如前説。
別開四者具如別教四弘之中。約四諦境皆
歴四教。但須委知開四所以。然於別人。自
行化他未必全立四教之名。但云界内界外
曲直巧拙。自行則次第竪入。化他則隨縁横
被。被機雖横行終成竪。自行雖竪遍學成横。
如初入空偏用析體。以破見思。仍是偏用一
門自行。若至十行爲利他故。方始遍習析體
八門。及以無量無作八門。爾時所習乃得名
横。是則自他四教義足。讀文不委義理輕
疏。而便謬判別不開四。問商略之文爲是
何處。答挹流尋源已下文是。喩曰。此亦二
失。一者不曉新舊文意。二者商略謬判祖承。
初不曉文意者。舊文十章前五是序後五是
正。故舊本初云。竊念述聞共爲十章。商略等
五名爲竊念。己之私竊念興序故。開章等
五名爲述聞。述已親從法會聞故。再治改者。
良以。竊念不應連接。述聞爲十故廢商略。五
章之名章名雖廢仍存其文。述聞五章次第
在。亦沒章名。新移商略之文以爲引證
之例。首加止觀等字用爲通序。則以挹流等
文用擬別序。人不見之。便爲亂説空張。舊本
商略以消別序。新文柰何商略之文復彰祖
承之後。甚不可也。問挹流已下正當舊本祖
承之文。如何將爲商略文耶。答正是商略有
師無師。故云商略。喩曰。舊釋商略云。略
佛經粗彰圓意。故云商略。即引華嚴了達賢
首聞圓等文。今乃判他祖承之文。而爲商
略有師無師。既將祖承以爲商略。祖承儻更
指後辨差。從始至終重重妄説。問有情心
法并有情之色。及外依報。此之三法頓及頓
頓起觀何殊。答頓頓隨觀即具諸法。漸頓心
具餘□則無。喩曰。據此答文却用漸圓爲頓
頓。何者四教中圓奚嘗不云三處具法。故四
念處圓文中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唯
觸。二處具法正是四教末後之圓。今謬判爲
頓頓文者。驗知諸判但用胸襟。又漸圓既知
心具諸法。諸法遍攝。豈隔色耶。色攝入心心
即是色。如何謬判唯心具耶。若別教人初心
色心並不具法。何獨色耶。漸頓迴互教門
雜矣。教門既雜依教修觀。冥如夜遊。問此
二種觀初心何別。答頓頓觀者初發心時三
諦倶觀。漸頓觀者先觀中道離於二邊。二觀
先成見思前破。後證中道三諦方*同。喩曰。
雖指文中三處五處以立頓頓。既無正義。約
觀判位亦無正文。大師唯引諸經明位。以證
四教。不見引證。四教之外別立一頓。況彼諸
處頓頓之文。盡是四教最後之圓。彼以此圓
判爲漸圓。云初發心者。先觀中道一切教法。
都無此文。別則先觀二邊。方乃見思先落。豈
有但觀中道先破見思。圓別不成都無所據。
問一心三觀與三觀一心。二文何別。答一
心三觀即是假。三觀一心即是空。非三非一
即是中。爲破歩馬神通。故云空假。若論頓
頓一中具三。喩曰。本論三觀須有所以。此
是佛法大體。又是一家要門。凡用其名須得
指實。既用此三格一切法。應曉三意。方盡其
門。一者對境成觀。如觀一心爲不思議境。及
破法遍等文是也。二者覆*疏收束。如第一
卷合散非合非散。三一非三非一等。是三者
寄名義立。如門非門非門非不門。權實非權
非實等。是此三觀一心一心三觀。都非此之
三觀意。只是翻對破彼縱横觀。縱觀唯約次
第之三而不得一。故以即一而三破彼縱義。
故云一心三觀破竪通塞。横觀唯得各別之
一。而不得三。故以即三之一破彼横文。故云
三觀一心破彼横通塞。人不見此。便加雙非
以對三觀。又文自云。空即三故破歩渉。假即
三故破乘。馬中即三故破神通。彼師乃云。
爲破歩馬神通故云空假歩馬。元是單空單
假何須更以空假破之。破於横別歩馬神通。
正用圓教一中具三。何故別云。若論頓頓一
中具三。此是違文謬説。令迷文者信之。亦是
立觀違文。令誤觀者輒受。問相待絶待有
何同異。答頓頓是絶待漸頓是相待。喩曰。誤
之甚矣。依此所判則應相待絶待倶非頓頓。
何者以玄文中判今法華。具有二義。謂相待
絶待。若爾何處別有頓頓絶耶。又依彼所
判。則唯華嚴是絶法華純待。若知法華具
有二義。復以待絶分爲二頓。當知此判自語
相違。據斯以論倶迷二待。何者。二待並須非
漸唯頓判爲相待。又判爲漸。此復一重自語
相背。凡言相待。待前諸教爲漸爲麁。方今法
華是頓是妙。頓居漸後兼所破説。對漸明頓
故云漸頓。人不見之。徒分待絶以對二經。又
亦不識絶待之意。絶於所待。名絶待者方是
妙頓。彼乃離頓待別立絶名。何爲頓頓。
問此法華之文具足二待。豈可離文判屬二
塗。答會竟無二未會則別。喩曰。此師非但迷
於玄文待絶之名。亦乃不達法華開會之意。
一代教法會在法華。彼判法華唯有相待。更
立何部稱爲會經。若以法華會入華嚴。實
無開顯之説。若爾兩倶未會應別立一經以
會斯二。若以觀會會則無文。今家所判以法
華之絶。絶彼華嚴。當知華嚴未絶明矣。又何
但未絶。亦乃無待。以兼別故獨顯不成。尚非
相待絶何所寄。會竟無二還歸法華。何故判
之。云非頓頓。問法華之文豈有不會。答對
前稱待應無別理。喩曰。若據此答定判。法華
唯有相待。雖有相待理亦不周。但得待前之
言。失於能對之妙。縱使法華但有相待。終成
不曉所待之名。所待即前諸麁。前謂華嚴。
若望彼所判還負己宗。華嚴既麁頓頓何在。
法華咸妙頓頓不疑。相待既然絶待可判。
修觀之法準義用文。既同法華。應依會義因
何對昔而分二*塗。又以法華爲不會。乃將華
嚴爲絶待。答修觀不同於教。是故觀二教一。
喩曰。凡修觀者必依於教。若觀二教一其理
不成。法華既融。只應還依融義修觀。其虚立
二觀。謬以*絶爲華嚴會義。既歸法華頓頓之
名徒設。況教一觀二。一觀無文。又與立宗
全成乖互。本立華嚴爲頓頓。頓頓却歸於法
華。頓義既歸於法華。言判爲漸者謬矣。
觀本依教無教。如何立觀。答根別。喩曰。此乃
臨急之説不思前後相違。觀既隨根。根本順
教。有根無教同於本迷。若以頓頓爲華嚴。則
漸圓無教。若以法華爲漸教。則頓頓無文。
曰。云何名爲頓頓觀相。答前即後故名
空。後即前故名假。前後不二名中。喩曰。後
即是前何異。前即是後徒於不二。前後謬立
空假之名。實未能知三觀相状。又自説云。
頓頓如法華六根清淨位。但云六根清淨不
云先斷見思。故知是頓頓。漸圓如仁王十
信菩薩位。既云長別苦海。即是先除見思。
云漸頓。喩曰。自言相違不可窮盡。初以
法華爲漸頓。今以法華爲頓頓。況復不知山
門諸部。並將仁王以證法華。法華云。無漏意
根。仁王云。長別苦海。無漏與別苦但有因果
之殊。不見義同。從文分二。又云。前文既云。
大意在一頓。當知五略正明頓頓。釋名已去
並是漸頓。喩曰。大意與下文但是廣略之殊。
如何分二。故分別中將大意對八章十義。分
別廣略即其一焉。豈有略頓而廣漸耶。又第
五初列前六重。以開解令依解以立行。如何
以解爲頓頓。以行爲漸圓。依解起行行既違
解。此乃目視東而足西。膏南而明北。又
若大意唯在於頓頓。何故大行通引三乘。若
下文唯在於漸圓。何故復有一心止觀及中。
即三觀破前神通。又若大意唯在頓頓。何故
發心。四諦四弘十種發心皆列四教下文屬
漸。破亦同前。文既相違依何立行。又云。此
之兩觀初心修觀大難分別。須自入觀方乃
得知。喩曰。如破遍初初入無生。咸須依教。況
大章生解以導行。初既云分別大難。信是
解心冥。昧解既冥昧入觀無。由彼解未明便
推入觀。何異闇證増上。鼠即鳥空而宣入
證之言。令他生於聖想。忽令領納實墜
過。人實得説尚招愆違想。故當重釁。又
若實得爲何位次。若假名與他何異。若五品
位便同大師。子實不裁證者自了。願不欺聖
無違自心。又云。依頂法師。十二部經觀心
之文。修觀必得。喩曰。夫三觀者義唯三種。
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
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
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爲圓觀。三託
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爲觀以導
執情。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故十二部觀
寄事立名。雖有三觀之名。十境十乘不列。一
部名下唯施一句。豈此一句能申觀門。若此
一句足得修行。十境十乘便成煩&T039917;。故知偏
指文中。一句兩句。以爲頓頓。義同頑境體心
踏心。十卷之文便成無用。兼出大師虚構之
愆。問漸圓觀但中中。是實相不。答非即實
相體是但中。喩曰。實相與但中體同名異。實
即倶實權即倶權。若約教釋文但中在別。修
觀次第仍居後心。四教中圓一切諸文。並皆
初心圓修三觀。彼將此觀屬頓頓人。別爲圓
人立但中觀。遍尋諸部都無此文。唯煩惱境
中斥失玄云。不住調伏不住不調伏。初心修
中成雙非失。如何拾失以判法華。苦哉苦
哉。不可救濟。問初心修中既非實相。是涅
槃不。答是涅槃。喩曰。涅槃實相大小名通。初
心修中既非實相。若非實相亦非涅槃。若是
涅槃亦是實相。若是實相即是從初常觀涅
槃。如何乃云非是實相云是涅槃。若從初心
是小涅槃。*此通別二種菩薩偏是一往。通
*塗而説。若別論者。通教菩薩至第七地。恐
墮涅槃。如三惡道。別教初心但名眞諦。仍不
得立涅槃之名。故知初觀唯在於頓。言非實
相是涅槃者。無教可憑。問豈有但中名爲初
心觀涅槃也。答有也。喩曰。不知求教但任己
言。須無即無須有即有。一家教相不見
判。但中涅槃。問如其必有二種頓者。大師
何不分明顯説。答如大意在一頓等。即其文
也。又頂法師涅槃疏釋不次第五行中云。十
信斷或即是漸頓不斷。*或者即是頓頓。喩
曰。大意一頓已如前破。彼引涅槃疏親共對
撿。全無此文。應是續後謬。思便將想心證義。
文所不載。故使再撿無文。又大師諸文文所
不載。何須更引章安之文。況復再撿全無。
何勞苦據。況復不次第行正是四教中圓。
數數常云有八教故。故有二頓。喩曰。八教中
意具如前破。又云。二頓初心非一向異。雖
異而同雖同而異。喩曰。無將此異質竅。他
人不許漸圓即是頓頓。理窮無據。同異混和。
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何觀相。答是漸頓
非頓頓。喩曰。此師已執初心修觀。但聞中道。
便謂漸圓而不曉於言偏理圓。故大意云。勿
守語害圓誣罔聖意。故經論名數或具或偏。
言下之旨理必周備。大師以備具釋偏言。故
大意中云。空即不空等自語相違。亦如前破。
問初心起觀。若捨二邊但觀中道。何異
教但有中名。如何初心見此但理便默不。答
喩曰。言若有旨言勝不言。言既無歸不言
勝説。凡修觀者須立解心。解心未成輒立此
觀。言究理極以至無言。又云。據文須分兩
種頓異。初心修觀實難分別。喩曰。前云。教唯
有一觀則有二。此中復云。文雖分兩兩觀難
分。據茲又成文二觀一。前後違反不可復論。
故知學宗不得輒爾。此時猶可曠累多生。仍
使未來不逢善友。問別教地前爲登地雙亡
雙照方便。其義如何。答地前雙亡登地雙照。
至第二地又亡又照。喩曰。非但觀門失緒。亦
乃文義參差。既云地前以爲初地亡照方便。
當知正亡正照合在初地。如何乃云登地雙
照地前雙亡。具如止觀第三卷中。此是讀文
未周。不須別破。問何名四三昧是通修。念
佛是別修。答頂法師誤。應云四三昧是別修
念佛是通修。喩曰。此師自誤。推失與他。今
言。通修者。以四三昧攝一切行。故曰通反
以爲別。念佛通收諸行不遍。乃是通中之
一。故名爲別。反名爲通深不可也。又云。三
賢十聖住果報者。此兼兩教。圓教三賢別教
十聖。喩曰。言果報者。是實報土既生果報即
是圓教四位之人。此師但見是賢聖之名。便
分以爲別圓兩教賢聖之稱。乃借別名圓倶
生實報。即是正明圓位。若言別教賢聖位。不
合生彼而判十地。屬別者圓四十位倶破無
明。因何乃分十地屬別人。又約證道地即是
住。何須分別。縱存教道。則十地以含兩教。
亦無分義。問彼問人曰。聲問經漸名漸圓
者。八界發心不從漸來。從此應判以爲何教。
答頓頓人也。喩曰。難已如前。何不從於八界
塵數爲判頓頓而名漸圓。自此已前略明觀
失教失不論。歸命諸賢聖。願捨是非心。爲樹
涅槃因。非欲貶量失
止觀義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