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意方能識體。夫理藉下。明用章所依及生
起者。教能詮理故教居初。詣理須行行即
眼智。是故居次。次辨所詣即是理境。是故
居次。辨取理人自他得失。是故居次。若從
生起似如四章共成體相。解釋文旨當分
高深。倶能顯體豈須相假。問。初教相章與
釋名何別。答。彼釋通名但得名教。今判
同異故云教相。問。既云體相那列教相。
答。雖語能詮意在所詮。不約能詮無以
辨所。約眼智章能所亦爾。如前通徳徳是
所詮。明能通名能至於所。以所顯能故云
通徳。故釋名四段意在絶待。體相四章意在
境界。是故四章文四義二。章意在一。法華
下。明用章意者。前釋名中既用玄文待絶
二妙。故今顯體。還用疏中四一顯實。實不異
彼是故用之。此四一名本出光宅。光宅疏
意。以三三爲權指於昔教。以四一爲實
指於法華。昔三無果故三但三。今教無三
四種皆一。故云四一。今家和舊亦作四一。
數同名異不全同舊。舊云果一今云理一。
若無理印則同魔説。舊云因一今云行一。
因語則單。行通因果。人教二一與舊不殊。
玄文有破今不具論。玄文復以十妙而爲
十一。今且依四以對四章。故經云。爲令衆
生開佛知見。取所知見而爲理一。但教菩
薩即是人一。常爲一事即是行一。爲衆生
説即是教一。疏釋理一約能知見。又爲四
釋謂四智四門四位觀心。能所相對四章義
足。智是眼智。門是教相。觀心秖是禀教證
智。次位秖是眼智所階。以契於理。於中先
明教相中。初文更明來意故也。名即是教
故云教相。但前釋名。名通凡聖大小偏圓。
不能尋之求於別體。別體不顯欲捨偏
從圓。無由能致。今明此章分其相別。教
家之相。故云教相。言通別者。如大經三十
三云。佛言。須陀洹者名爲逆流。迦葉難言。
若如是者阿羅漢乃至佛。亦得名爲須陀
洹耶。佛乃至須陀洹亦名佛耶。迦葉正以
通名難於別體。以逆流名通一切故。若
言所斷三結名須陀洹。乃至三十四心名
爲佛者。則名體倶別。前止觀名其名既通。今
以別體甄於通名。故不必須名體倶別。又
如成論止觀異時。薩婆多宗止觀同時。雖
有同時異時之言。豈可以彼同時爲圓異
時爲別。是故須以教相簡之。前釋名中。意
且總語衍門三諦。亦可義兼三藏眞諦。今
顯體中欲委分別從寛就狹。所以始自凡
夫終至圓極。皆名止觀。初明有漏者界内
法也。止善所治謂殺盜等。行善所生謂放生
等。由行由止故得善名。名止行善。四禪等
者。準下攝法此據多分。若委説者。如四禪
中各有一心。名爲止相。餘並屬觀。又第四
禪復是止相。餘屬觀相。今通云止者通屬
定故。四無量心前三觀相捨心止相。又悲令
離苦亦是止相。慈令與樂亦是觀相。喜心
具二兼於止觀。今通云止者。此之四心非
定不剋。六行觀者。別論亦可厭下爲止。欣
上爲觀。通云觀者有欣厭故。故大論下約
譬斥奪。大經亦云。除摩黎山能出栴檀。餘
無出者。且以出世三乘望於有漏名眞智
慧。故有漏法非今所用。次若二乘下。明三
藏析法所有法門。一切事定多屬止者。且從
定故大判爲止。若別論者。且如十想見道
有三。謂無常苦無我。修道有四。謂食不淨
世間不可樂死不淨。此七屬觀 無學道三。
謂斷離盡。此三屬止亦可倶觀一一文下。
皆云智慧相應故也。判爲止者既名事禪。
禪宜屬止。又無學後三其名近止。故判屬
止。八背亦可前三屬觀後五屬止。色望無
色無色宜作止名説故。九次第定練八背
捨。亦可隨彼以分止觀。既倶云定故判屬
止。有此不同。是故文中皆云一往。言有作
四諦慧等者。一往雖復從禪判止。彼大經
中九想等文。皆在慧聖行中。既以慧爲名
復判屬觀此之下斥拙度法。以巧望拙拙
不名觀者。止觀二法同滅色故。是故滅名
且與止號。次釋如文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二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明巧度。先列即次第三觀通名爲巧望
拙得名。若大論中引喜根等名巧度者。
即指三教。是則次第與不次第。倶名爲巧。
今從初説故亦名巧。次正釋。初次第中先止
後觀。初明止中初體眞止。案文解釋其文
尚略。具起應以四性推檢。破性計已具二
空故方名得空。次第二止者。初且通語三
乘所證。而大同小異。若二乘下釋不須方
便。次引經云動止心常一者。止即是空動
即入假。空心入假故云常一。次第三止中
云偏行等者。斥前二止故也。意之所趣曰
行。意之所依曰用。初體眞止倶觀二諦。偏
趣於眞依眞起行故。次方便止亦倶觀二
諦。偏趣於俗。雖依俗起行未觀中道故
並名偏。故今斥之不會中道。又涅槃住空
名爲偏行。出假流動名爲偏用。又知俗非
俗義通二種。縁生之俗及出假俗。二俗倶寂
故云寂然。此三止名等者釋疑。此是大師謙
退之辭。次釋論下。證三止意。何但映望三
觀使名有憑。大論亦許隨義立名。言依
三觀立三止者。大小乘經止觀二名皆悉
並立。況止觀秖是定慧異名。既定慧之名處
處並列。故今望觀以立止名。所以瓔珞三觀
義必兼止。故成論中有止觀品。四阿含中凡
有佛教令修二法。即是止觀。又婆沙十七
云。諸比丘問上座云。樹下閑房爲修何法。
上座答言。當修二法。所謂止觀。又問。多修
止觀爲何所得。答。得初果乃至阿羅漢果。
如是次第問五百比丘。皆云修止觀二法。
阿難白佛。佛亦云修止觀二法。阿難歎
言。善哉善哉。如來與弟子所説皆同。句義
味同。又淨名云。法身者從止觀生。大瓔珞
云。若欲學諸法深入善本。當見菩薩力
修習止觀。大小經論一切皆爾。次詳此下。
與釋名中對辨同異。言髣髴者。上音彷下
音佛。非謂合同故云也。所言同者。前云止
息約煩惱息。今云體眞體妄即眞。前云停
止約心往理。今云隨縁心隨俗理。前不止
止約理不當止與不止。今息二邊。空邊如
止假如不止。中道不當空假二邊似不止
止。其相異者。前之三止共成一諦。今之三止
各成一諦。前三成次三等者。次之與後並
指體相。綺文互説是故不同。前釋名三成
體相三。故體相三一一皆假釋名三成。何
者。如體眞止必息見思停心眞諦。及見眞
理非止不止。體眞既爾。餘二例然。是故一一
皆具前三。下句云後一具前三者。複疎上
句云體相中一。皆具釋名中三故也。次明
三觀者。先依經列。彼本業瓔珞有兩處文。
明此三觀。下卷佛爲普賢文殊等七菩薩
説。具如第一卷引。上卷明十迴向中一。一
迴向各各有十所縁境界。第十向中第十觀
者。名爲無相第一義觀得入初地。初地已
上三觀一心。言三觀者。從假入空名二諦
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爲方便因是
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
心心寂滅自然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
薩。今文依彼略三五字耳。從所言去。解
釋經意。初釋入空復名二諦。文有五重。初
通途約詮能所共論。何者。俗是能詮空是所
詮。若無能詮無以識所。是故須立二諦之
名。又會空下。第二約證況修説。先法次譬
後合。初法中云會空之日秖應見空。尚空
假倶見。況由觀假見眞。而不得云二諦
觀耶。是故不得不立二諦。如雲除等者。次
擧譬也。雲即是障。障除名發。發即開也。如
雲除時上空一色顯。下萬象必明。上顯譬見
眞。下明譬見俗。雲譬見思惑上顯必下明。
是故須二諦。由眞下合譬。由眞合上顯假
顯合下明。由見眞故其假更顯。今由下況
釋。明證眞時尚見二諦。今始修眞由觀假
得。何意不名二諦觀耶。故云今由等也又
俗下。第三約破用説也。若有所破必有能
破。能破即是所用眞諦。能所不孤是故倶立。
又分別下。第四約情智説。今家釋諦凡大
小乘皆對情智義方盡理。故以大經釋瓔
珞文。大經三十二云。隨自意者。如五百比丘
各説身因。五百皆問舍利弗言。佛説身因
何者是耶。舍利弗曰。汝等亦各得正解脱。自
應知之。何縁方更作如是問。有比丘言。
我等未得正解脱時。意謂無明以爲身因。
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有説愛有説行。有説
飮食及五欲等。如是五百各各説已。共詣佛
所。右繞却坐各述己説。身子白佛誰爲正
説。佛言。五百比丘無非正説。各説己證名
隨自意。亦名隨智。如已吒羅長者。稱佛
爲幻人。佛因廣説一切幻法種種不同。隨
順物情名隨他意。亦名隨情。如云世人心
之所見者。名爲世諦。出世人心之所見者
名第一義諦。世諦屬情第一義屬智。情智
共合得二諦名。名隨自他意。亦名隨情智。
此約藏通二教二諦。義當今文初觀意也。
後之二教準説可知。如説三徳云。如來名
號十萬不同。般若一法説種種名。解脱亦爾。
多諸名字。是名隨情。安置諸子自亦住中。
是名隨智。修徳性徳名隨情智。今準初觀
尚具情等三種二諦。何況一種。問既未契
眞只應隨情。何得餘二。答。通初後故故須
遍説。今文正以教行二種。以顯初修成二
諦義次問下料簡。有八重問答。初問者。
以前初觀第三釋意難第二觀。初觀破俗
用眞。次觀破眞用俗。二觀既倶破一用一。
亦應倶得名二諦觀。何故第二名平等耶。
答意者。倶名二諦觀於理實通。但前後名同
優劣混濫。是故第二從勝立名。所言勝者。
前但用眞今能用俗。眞唯自利俗則益他。
自行兼人故名爲勝。次問者。以第三觀。難
第二觀。第二望初從勝受名。第三望初何
不從勝。第二偏用尚名平等。第三用等應
名平等。而但名爲中道觀耶。答意者。前之
二觀倶有破用。當觀而論倶不平等。第二望
初初後合説。故至第二方名平等。此從破
用相對名等。今第三觀當觀而論。已自平
等。望前二觀翻爲末等。是故但成更破更
用。今此倶照不對破用。是故但從能用立
稱。故此第三二倶無滯。縱在地前未入中
道。邊滯已破但用於中。又中道觀非不平
等更名平等。復成混濫。次問雙難前二倶
觀二諦。亦應倶入。何故初但入眞次但入
俗。答中意者。但答初觀準知第二。初既倶
觀而不倶入。第二亦爲破空用假。破用不
等入亦不同。次問者。前已難於眞俗破用。
今以眞中難於俗諦。三諦之中但擧眞中
難一俗者。二倶名俗何須別難。眞中即是
界内外眞。即有所破界内外俗。眞中是理容
可稱諦。所破非理何得稱諦。答意者。法性
是理理即是諦。既倶法性故倶稱諦。次問者。
諦故無惑故無生死。既倶稱諦倶涅槃耶。
答意者。眞俗雖異倶得名諦。世出世異倶
名涅槃。涅槃即是出世安樂。故世安樂亦名
涅槃。次問者。涅槃即是無漏無爲。二諦倶得
名爲涅槃。亦應倶得名爲無漏。答意者。夫
入無漏必須正見。既許世間亦有正見。即
名世間無所漏失。次問者。以無漏故即是
無生。既許眞俗倶名無漏。亦應眞俗倶名
無生。答意者。無生之名亦通二諦。故借大
經三十二文外道計答。猶如世間有四種
無。一者未生名無如泥無瓶。二者滅已名
無。如瓶破已。三者異相互無。如牛馬互無。
四者畢竟名無。如龜毛兎角。今借第三互
無爲答。即是出世無世間生。世間亦無出
世之生。所言借者。雖非正義然約世諦。四
無非謬。權借以爲適時之答。下去例爾。次
問者。從假之言爲破不破。答中開爲三十
六句。具如下文煩惱境中。今初且對文中四
句。破謂破假入謂入空。不破而入即體法
無學。破入即是析法無學。破不入謂得禪外
道。不破不入即一切凡夫。破與不破倶名
從假。亦倶入空即前二句。謂破不破倶名
從假。而不入空即後二句。次單釋第二觀
中。異時相望稱平等者。此第二觀得名平
等。非獨從此第二觀得。初觀用眞而破於
俗。此復用俗而破於眞。兼前乃成雙用雙
破。前後相望名爲異時。至今第二方名平
等。次今當下。有兩重譬合。初譬入空次顯
入假。凡夫生盲眞俗倶瞑。慧眼開已。見眞諦
空亦見俗色。從假下。合入空譬。雖見二
諦但能用眞。未能分別不能用俗。故譬
中云不能分別種種等也。四種四諦名爲種
種。卉是草之都名都標三草。木是樹之總稱
總擧二木。根莖枝葉疏中譬於信戒定慧。四
教各具此四法故。四種道滅名之爲藥。四
種苦集名之爲毒四教區分故種類各別。故
初入空未能分別。是故名爲不能用假。次
重譬者。慧眼開後即入假時。亦見二諦名
見空色。分別前來所破之色。洞見諸
根等不同。了四四諦名識種類。達於藥病
因起不同。名解因縁。展轉相望互論麁細。
治苦集邊名之爲藥。藥資法身故名爲
食。識藥識病名爲皆識。善能授藥名爲皆
用。遍四四諦故並云皆。所被九界名爲益
他。此譬下合也前後二觀倶觀眞俗。此能
分別望前故等。次釋中道者。初正鎖瓔珞
經文。經中釋前二觀竟。即云。因是二空觀
爲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自然進入初地。今初釋方便者。有二種。一
者雙亡二者雙照。初言二空者。空假空空。
空即是遮遮即是亡。由前異時雙亡方便。今
入中道任運雙亡。亡即是中故云心心寂
滅。又初觀下。次釋雙照。初二觀時用空用
假。由前異時雙用方便。用即是照照即是中。
故引經云心若在定等也。生即是俗滅即
是眞。故住中道能知生滅。知秖是照意在
於此。以皆中故故得任運。此之任運由前
作意。更互亡照而爲方便。入中道時故能
爾也。次問者。引經釋妨以證今文。入初地
時方乃名等。是故先問偏相云何。答中意
者。所言偏多不見性者約次第義。次問者
難向答文。向答兩觀屬偏定慧。故不見性。
復引大經以難前答。慧眼在於法眼之前。
尚得云見。但言不了云何而言兩全不見。
此文是大經佛答師子吼云。慧眼見故而不
了了。佛以佛眼見則了了。菩薩行故見不
了了。若無行故見則了了。住十住故見不
了了。不住不去見則了了。云何而言行向
等位亦不見耶。答意者。所言兩眼倶不見
者。約次第義。兩觀既屬偏假偏空。則慧法
眼倶不見性。汝所引經慧眼見者。慧眼雖
爲十住之位。借別名圓故云十住及慧眼
見。依圓爲語。初住已去實是佛眼。故知此
借圓住。名爲慧眼。非謂慧眼十住能見。次
引法華以證慧眼。世尊究竟尚名慧眼。豈
況十住不得名慧。佛慧眼者。見畢竟空空
即是中。慧眼即是佛眼故也。言如斯者。指
前住中慧眼不了。不及世尊慧眼究竟。如
無明夜見中道色。餘無明在故見不了。空中
鵝雁亦復如是。有餘無明與眼作障。故令
見中鵝雁不了。故大經第八云。譬如遠觀
空中鵝雁。爲是虚空爲是鵝雁。諦觀不已
髣髴見之。十住菩薩於如來性少分知見。
亦復如是。空如無明鵝等如性。不了之言
在彼十住慧眼菩薩。何關二乘偏空慧眼。是
則別教地前皆悉不見。況通菩薩及兩二
乘。復引法華穿鑿等喩。證第三觀圓住方
見。法華疏中爲鎖經文。觀約四教教約五
時。當知教觀倶成約教。方顯彼部稱爲獨
妙。彼寄四教以釋觀者。初三藏教以衆生
爲高原。習觀爲穿鑿。證理爲清水。通觀
以乾慧爲乾土。性地爲濕土。見眞爲清
水。別觀以空觀爲乾土。假觀爲濕土。見中
爲清水。圓觀以五品爲乾土。六根爲濕。初
住爲清水。彼約教中。通約漸中四時教也。
三藏爲乾土。方等般若爲濕土。法華爲泥。
見中爲水。二義並以初住爲水。令約修
觀但修頓觀。圓教初心並名清水。不同彼
疏剋取初住方名清水。判位雖殊初後不
二。故令即是依經起觀。二教下結前約
教。言二教者。藏通也。故彼二教如乾濕土
全未有水。別教如泥。教道雜故不名清水。
初心知中是故但云二教不詮。二行不到者。
行即是觀。結前約觀即空假二觀。謂兩二乘
通別入空。空行所攝。三藏菩薩通別出假。假
行所攝。是故總云二觀不到。次第觀中中道
雖非今文所用。證道同故。是故伹云二行
不到。權教尚爾況復餘耶。故云遍空乃至無
有是處。次此三觀下。與前釋名三觀辨異。
準釋三止意亦可知。此依摩訶衍等者。判
前巧度次第三觀。雖有空假倶屬衍門。故
此三觀用昔教中相待名義。以爲總詮。次第
教相以爲能顯。次第三諦以爲所顯。爲是
義故非圓頓相。雖非圓頓本爲顯圓。復
非別教但云依衍。故下結人位通大小。以
義等者。此依大品摩訶衍門。釋三觀相。既
未被會但成次第。以次第義隨次第相。三
觀條然一一各別。此總標別相。若論下。約
觀智人以釋別相。義即是教。教隨相別顯
體不同。故使觀等未能融即。前二觀權中
道觀實。三觀展轉遞爲淺深。觀因智果。因既
差別。果亦如之。故使三智展轉優劣有前
有後。觀法雖通行人各別。故使三觀攝於
大小。一切諸位咸入其中。通含二教故云
諸位。旁挾聲聞故通於小。是故若言次第
則唯在於大。若論其人則通收大小。故觀
智後更論於人。故知空觀二乘唯小。通教菩
薩義通於大。別雖入空一向在大。通別並
有入假菩薩。亦一向大。通教利根後心有
分。謂被接者。別人初地方乃現前。是故諸
位大小不同。若論權門唯應廢藏。且從次
第故亦置圓。次明圓頓。用絶待名以爲能
詮。一諦三諦以爲所顯。上下文相對當分明。
於中初止次觀後明同時。初明止中有法
喩合。初法文中。止爲能縁諦爲所繋。是故
經云。繋縁法界法界不異能所一故。次譬
中。雙譬止諦三一不二。止諦下合。初法説
中。止之與諦並即一而三。譬中通譬三一
不二。合中諦則即一而三。止則即三而一。
文似不同意顯止諦三一不二。不二而二。
以觀下。明觀也。觀之與境雖復互作觀發
之名。以觀故發以發故觀。同時體遍能所皆
悉即一而三。次譬中。亦譬三一不二。合止
約諦即一而三。觀之與境亦即一而三。所
觀是境所發是觀。合觀與止文翻倒者。亦
秖明於三一體等。然止觀既一縁照不殊。諦
境名異本是一法。法於止觀使無差別。仍
分能所而一而三。是故不須前後定執。譬
中言摩醯首羅者。色頂天主一面三目。嚴
彼天顏而照大千。嚴天顏者。譬衆徳備。
照大千者。譬於遍見。不權不實下。顯妙斥
麁。不權不實斥前三觀權實淺深。不優不劣
斥前三智優劣前後。不並不別寄伊字譬總
斥觀智。不大不小斥前三人諸位大小。次
引中論者。證三觀三止相即互融。次引金
剛。譬止觀與境其體不二。眼喩下合譬。可
見。然止觀諦境不二而二。義意似同不無
差別。止觀二法雖即不二寂照宛然。諦境二
法雖對止觀分於二名。然實無有二體之
別。故此喩文分於止觀以喩日眼。諦境一。
名同喩一色。眼日色三無前無後。若見下
結勸。勸曉文旨。何但下。總明開顯也。開
前諸名同一實相。此即擧況總標。何但此圓
三一相即。總前一切次第中名同開入實。
其相下。次示開相。初開顯體中次第三止三
觀。同成絶待一妙止觀。教既開已體無復
麁。次體眞下。約顯體名。開釋名中相待麁
名。即成妙名。名既即妙體亦無麁。還於體
眞具前釋名三止三觀。準例亦應隨縁方便
及息二邊。倶明三止三觀等妙。不更論者。
體眞已妙即是後二。故不復論。世人多迷以
相待名顯相待體。豈復至此識開次第及
相待名悉成絶耶。若得此意以銷下文。諸
義自顯。如此下結也。既云諸義但一念心。當
知一理應一切名。亦是一理應一切理。故
云不動乃至差別。經云下。引淨名證。雖多
下。引般若證。衆名下結成也。既開前來一
切名義。圓外無法故云皆圓。用如此名顯
於妙體。是故名爲教相顯體。相待絶待等者。
結歎。相待絶待結前釋名成不思議。對體
結前次第教相所顯成不思議。立名之法
各主所詮。故云對體。今開顯竟。名無別趣
體無別理。皆遍一切不障一切。故云無
礙。皆攝一切無所減少。故云具足無減。具
足故頓無減故圓。如此方能顯止觀體○次
明眼智者。依教起行亦是以能而顯於所。
初且總釋亦名來意。初云體則非知非見等
者。所顯之體。實非眼智及以因果。所言非
者。非由能顯方始有所。以有所故令能
有功。還由於能令所可見。故云雖叵知
見由於眼智則可知見。故云眼見智知。此
以佛眼一切種智。爲能知見。如此妙體依
名而説。尚已是難。況名下體而可示人。雖
叵下。總明能顯。理雖若是。約事必須眼智
止觀以爲能顯。止觀爲因下。別判也。由於
止觀方得智眼。由於智眼方能顯體。是故
止觀名爲遠因智眼名近。其體冥妙下。釋
能顯意。其體既妙何可分別。然寄眼智使
體可見。三止者下。正釋也。初釋次第近遠
二因。即三止三觀以對三諦。成於三眼三
智故也。初明三止者。隨縁止中言陀羅尼
者。總持諸法圓頓三止。倶得名爲陀羅尼
也。今明次第故約出假持法義便。故云分
別藥病。又大論明陀羅尼者。屬慧性故宜
對出假。若言五百陀羅尼。一一皆是中道
正慧則非此中意也。法眼豁開破障通無知
者。具能知病識藥及以授藥。能破事中障
於神通化道無知。不以二相見諸佛土者。雖
引彼文用義稍別。彼以如來發得天眼。對
斥小宗修得天眼。即顯大乘住不思議。名
不二相而亦能見三土不同。今方便隨縁常
在俗諦。不同凡夫之有。不同二乘之無。
名不二相。出假分別淨土因果。名見諸佛
土。是則下。結成次第意也。問下料簡也。初
約慧眼一切智廣辨。次餘二眼二智略例。初
問可見。次答中。先約四句依大經文。彼經
十五廣釋四句。今但借彼知見之名。非全
意。問。前文因觀發者爲智。今此以因
聞生者爲知。文既不同云何用此而釋於
彼。答。名異義同。聞是慧性觀亦慧性。問。亦
知亦見對二乘竟。見而非知。何得重對辟
支佛耶。答。前據佛世聞教二乘。二人倶是
亦知亦見。見而非知。據無佛世獨覺辟支
佛。是故重以支佛別對。復次下重約信法
以對知見。問。前明眼智止觀爲因。今何得
以信法爲因。答。聞同於觀思同於止。義
類相似故得對之。次明不次第者。初總斥。
云不如此者。一心不同次第故也。如前下
開前遠由成不次第。次得體下。開前近由
成不次第。次眼故下。明近由體同。遠由既
其止觀相即。近由亦應眼智不二。因果相順
故也佛眼下。釋眼智也。王三昧去引證佛
眼具五眼。故云一切悉入其中。大品下引
證佛智具三智。故皆云學。三智四智至下
當釋。問下料簡智眼。初問者。言欲得者。或
是一人前後欲得。或是多人各各欲得。但
云當學豈名一心。答意者。法在一心説必
次第。豈説次第。令法縱横。金剛下。明五眼
者。皆云佛有故在一心。秖約一眼有五用
者。應云佛眼而有四用。云何言五。答。此
約五眼而論體用。故佛眼爲體四眼爲用。
若作總別者。如涅槃是總三徳是別。五眼
亦爾。秖是圓常不思議眼。名爲佛眼。而有
見中乃至見於色等五用。故得五名。是則
佛己一體五眼開發。非爲本無至佛方有。
所以者何下釋。然此五眼天親無著非不解
釋。未若智論最爲委悉。三十九云。佛肉眼
者。見因縁麁色。乃至亦過人所見名肉眼
者。見形顯色不異於人。人見不遠所見又
倒。如近看小則大。遠看大則小。乃至諸色
若遠觀者。則但見於空一顯色。大品云。如來
肉眼見於大千。論問曰。如來何故但見大
千。答。若佛肉眼應過大千。但以風輪爲隔
障故不見異界。又有菩薩住大千上。據
理亦合見大千外。問。何不修肉眼令見
遠耶。答。若無天眼則彊修肉眼。令見於
遠。又云。佛法難思。佛肉眼或能遠見故也。
若不及佛者。漸漸減之。二千一千乃至一
洲。是名肉眼小淨。故據理盡説。佛肉眼見
法界麁色。論依教道附近小宗。是故但云
見於大千。若但以先世施燈明等。及以輪
王終不能見至百由旬。若小菩薩亦不過
此。問。日月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人皆見之
見百由旬何足爲奇。答。日月有光令人
得見。餘色不爾。天眼乃見。人雖云見所見
猶倒。日月方圓五十由旬。所見不過如扇
許大。菩薩不爾。問。見何等色。答。見可見
色名爲肉眼。論中不明修肉眼法。若欲
比知施燈明等下因也。菩薩更加慈心伏
惑。故所見漸廣乃至大千。亦能照細色下
明天眼者。如微塵名爲細色。諸天天眼
下不見上。梵王不過見於大千。佛見過此
名佛天眼。大品云。佛告須菩提。佛天眼見
於尼吒。亦見十方恒沙世界。死此生彼及
善惡等。論無修相。如那律縁亦是其事。言
過天者。諸天報得極如梵王。今見十方尚
過那律。何況梵王。是故淨名正呵那律旁
折梵王。達麁細色下明慧眼者。言如二乘
所見者。且約次第一往而説。據理亦應云
過二乘。二乘但見大千之内麁細色空。佛
見法界假中倶空。大品云。云何名菩薩摩訶
薩慧眼淨。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薩不作是
念。有爲無爲世出世。漏無漏一切知見。論云。
肉眼見不遠。故修天眼。天眼虚誑故求慧
眼。論文既云一切知見。是故即是過二乘
也。修相者何。有人云。八道中正見是。能觀
五陰倒故。有云。能縁涅槃。有云。三脱門相
應慧能開涅槃門。有云。能觀實際通達悉
知。有言。定心知諸相。有云。空是。有云。十八
空是。有云。世出世是。是則名爲慧眼修相。
復有説言行於中道。問。二乘亦有慧眼。何
不云無法不見。答。二乘但能總相而見又
是有量。佛見無量無有邊底。佛與二乘既
二相不同。驗知修法二因各別。是故文中所
有衆釋不出空中。空屬二乘中屬於佛。彌
顯修發二義不同。如初三釋及第五下三
釋。是共二乘修相。仍是通教依即空慧。若
三藏二乘多依根本。與此不同。前第四釋
及最後釋。即是圓修。圓修實際後時發得方
名慧眼。是故亦應云過二乘。照達假名不
謬等。名法眼者。但云如菩薩所見者。如
別菩薩行向位中所見者是。亦寄次第故
云假名。假名即是十六門法。據理亦應云
過菩薩。任運眞化究竟藥病。名佛法眼。大
品云。云何名菩薩摩訶薩法眼。佛告舍利
弗。法眼人者。隨信隨法三空五根。此業此果
某身生*某處。*某菩薩退不退得記不
得記等。皆當知之。論云。菩薩摩訶薩初發
心時。雖得肉天慧眼等。以見衆生種種不
同。云何能得如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令
入。故名法眼。又法眼有二。一分別二乘。二
分別菩薩。分別二乘處處有文。分別菩薩
即此文是。廣列一切因果行相。一切種種諸
方便門。令衆生入是名法眼。既云一切因
果。復云分別菩薩。是故當知亦過菩薩。於
諸法中下。名佛眼者。但云見法實相從勝
爲名。大品云。云何佛眼。佛告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求佛道時。入金剛三昧得一切種
智。成就力無所畏十八不共知一切法云云
是名菩薩摩訶薩得菩提時佛眼淨相。論
云。有人言。十住菩薩得佛眼與佛無別。如
遍吉文殊具佛功徳。而不作佛廣度衆生。
是故生疑。故説佛眼遍見十方。是菩薩於
餘菩薩名大。於佛猶不遍知遍聞等也。
問。眼應云見云何言聞。答。衆生智慧從
六情入。能知六塵。人謂佛眼有所不聞。
然諸經論皆云佛及菩薩倶得五眼。故知並
作非張眼也。故今文中雖云佛有。理論衆
生一切具足。何者。眼智既以止觀爲因。止
觀圓融眼智亦爾。論欲遍説。是故委論深淺
不同。故經云下。引請觀音以證金剛。佛菩
提滿權實智足。以此二智。能生三有菩提佛
子。復云父母。而獨稱下。佛眼之意。故論四
十五料簡云。佛見一切非是慧眼。云何而
言慧眼見耶。答。慧眼成時轉名佛眼。乃至
四眼失本名字。如河入海失本河名。何以
故。肉天二眼有漏因縁。慧法二眼習氣未盡。
故捨本位入佛眼中。此仍寄於廢麁而説。
佛智下。釋一心三智。故知下結得名之由。
境之與諦下。明止觀不二。初以左右眼目
爲譬。諦之與境。猶如一物而得左右兩名
不同。一人在物左謂物爲右。一人在物
右謂物爲左。由人所在左右名生。而此一
物本未曾異。諦境亦爾。對止名諦對觀名
境。眼智二法以譬眼目者。秖是一物立二
種名。眼見智知亦復如是。秖是一法。雖從
止觀二法得名。圓頓止觀本來不二。故所
成眼智一體無殊。是故知見但從當體而
立二名。猶如眼目。諦境雖從所對立二。
則成所對體亦無殊。致使能對諦境無別。
今將下。立異顯體。體本不二。暫寄異名顯
不二體。何者。諦境眼智體雖不二。然智由
觀成。觀本對境。今還將境以顯於智。令觀
易明。觀明即智成。智成即體顯。眼由止成。
止本對諦。今還將諦以目於眼。今止可
解。止解即眼開。眼開即體顯。雖寄因顯法
不分張。故云雖作三説實是一法。用此下
結也。以能顯所。正用如向一法眼智。顯於
圓頓止觀體也。如此下。結歸師資所傳之
法。結上諸文歸於正行。正行有在出自本
師。言實非讀經安置等者。如空假中觀。先
明次第後不次第。引諸大乘證成門戸。乃
至止觀爲因眼智爲果。即一而三即三而
一。如是等相豈由經文而安布耶但避嫌
疑幸須引證。意外之事故云幸也○三明
境界者。秖是教相眼智所顯。前既已明教
相眼智。足顯所詮所知所見。無俟更説此
之一科。鈍根之人雖明前二。猶尚不了。更
此一科重明所顯。故知此則親明所顯。今初
明來意。不云教相但云眼智者。教相雖
復同是能顯。然教望於行則行親教疎。從
親而説。故但云眼智。通而言之並能顯體。
夫信行下。牒前兩章以明來意。信行牒前
教相宜在教相。名尚多聞。圓妙即是今妙
境界。法行牒前眼智。宜在定慧名宗深
觀。正境亦是今妙境界。綺文飾句故立兩
名。正爲前二辨所取境。是故更論。經云下。
正明境意者。何事説境。爲令自行識於三
眼及以三智所知所見。識所知見則令能
越依於教相。修止觀因得眼智果。是故應
須明境界也。若爲下化他意者。爲化他故
應須説境。若不説境。將何以爲説法之本。
本即境也。雖有境本必須隨情。故列隨情
隨智等三。令化物者依境而説。説於妙境
意在於此。先大師意次章安意。初文先列。
次釋。初譬聞者執門迷教。此中四譬譬執
者迷名。經文本譬外計邪常。諸文引用並
同經意。此文借用其意稍異。雖異彼文理
亦無失。依義不依語是故轉用。何者。貝聲
雖虚貝體是實。故喩有門。米秣柔軟可喩
空門。雪有非有。是故可喩亦空亦有。鶴飛
在空而不住空。是故可喩非空非有。凡情
下合。又三。初明大悲爲説。次雖聞下。明凡
情各執。三是諸等者結過。凡夫各執能通之
門。迷於所趣故不能見常樂我淨眞乳之
色。此則還依大經。如諸外道執常樂等失
能通門。是故還失所通之理。所以常途下。
明説者迷教。初明凡師迷教。執教之類其
流非一。如梁昭明所序諸師明二諦義。有
二十九人各釋不同。在廣弘明集。並不
達隨情咸乖佛旨。故知但是赴情名異。二
諦不殊故不可各執失佛方便。各執別名
而失一理。須曉一理而赴衆名。如婆沙中
何曾不明世諦及第一義諦。雖名同大乘
義終歸小。況大小乘諦各有赴情。故知二
十三家尚昧隨情之文。況復能知情智等
耶。雖服甘露等者。説文云。未冠而死曰殤。
禮云。十九已下曰長殤。十五已下曰中殤。
十一已下爲下殤。七歳已下爲無服之殤。是
故名殤以爲早夭。夭者中死也。甘露者即是
諸天不死之藥。故喩常住。如不死藥。雖各
執二諦甘露之名。喪於佛旨常住慧命。經稱
下。明二聖往因。以驗不了隨情之説。妙勝
定經云。佛告阿難。自我往昔作多聞士。共
文殊師利諍二諦義。死墮三途。文云彌勒
恐是文誤。故玄文所引即如彼經。諍於二
諦。經無量劫呑熱鐵丸。從地獄出値迦葉
佛。爲我解釋有無二諦。迦葉佛言。一切諸
法皆無定性。汝言有無是義不然。一切萬
法皆悉空寂。此二諦者亦有亦無。汝但知文
不解其義。汝於是義如聾如瘂。云何解
此甚深之義。我聞是已入於禪定。即見萬
法皆悉空寂。故知不見空寂之理。各各執
於隨情之文。尚墜三途。何能見諦。若得今
判隨情之意。諸釋妙融。今世下。明近代凡
夫不了隨情。鏗者堅也。如是下結。如文。若
識下。明識者達教。識佛赴縁不迷異説。
俯者下接也。隨情智下。釋隨情智。初正立。
一情一智共爲三諦。故名情智。言不得一
所論三者。圓修雖即始終並三。既約情智
以論三諦。須約諸位相望而説。次如相似
下。約位以判。故分眞俗以屬於情。位在六
根。讓於中道以屬於智。位在初住。則七信
已前爲眞所攝。八信已去爲俗所攝。是則
初住已上中道。亦有同體眞俗。六根清淨亦
有相似中道。故下章安作與奪釋。即是六根
奪其相似中道。與其相似眞俗。隨智下。次
明隨智中三諦。初約位判。皆屬聖者所證。
故從初住已上仍是分得。當知對情情非
不得相似三諦。但奪其中道推與初住
耳。非但等者況也。隨智三諦唯在聖心。如
淨名中不思議品。此並菩薩不思議俗。豈是
下地所能聞見。俗既如是眞亦復然。初住菩
薩所空色聲。故非凡小所能聞見也。三諦
下。歎釋三諦。從勝而説故但語雙非。能非
即中所非即二。不二而二以爲能所。第十九
中。釋十事功徳初云不與二乘共。不可
思議。聞者驚怪。乃至無有相貌。世間所無。
今文義言百非四句。經文正歎初地已上
正同初住。是故引證隨智三諦。章安釋此
云。聞深無底故驚。聞廣無邊故怪。性不自
顯故非内。性不他顯故非外。此之内外通
界内外。衆生即是故非難。七方便不測故
非易。非色法故非相。非心法故非非相。
又非界如故非相。非離界如故非非相。
非三世故非是世法。無邊無中故無相貌。
絶四離百故世間所無。諸非咸遣故總云
百。是句皆亡故略云四。四攝諸四。故且云
四。問。章安釋句不似雙非。何得爲證。答。
正明中道非於二邊。般若深故。解脱廣故。
二徳即是眞俗二諦。自謂内照他謂隨縁。
此亦眞俗異名而已。衆生即是約理而説。方
便不測約事而説。事理亦是眞俗異名。百界
之色一念之心亦是眞俗。下之二句。復作複
疎三諦而説。唯佛下引法華者。亦證隨智。
前約初住今唯在佛。唯佛謂釋迦也。與佛
謂十方三世。雖有初後同見三諦。不可下
斥奪。有法譬合。初住之中法性之一三諦之
三。尚非六根凡位所測。況復世情圖想能
知三諦之乳眞善妙色。五眼洞開方見諦境。
是則相似猶屬於盲。障中無明未破故也若
準法華。應約三教明不知之人。如是下
結。如文。今更下。引經中二諦。釋成今文三
諦之義。初文略示二諦以顯三諦。二之與
三教門開合。故得以二用顯於三。二既有
二。三豈無三。前約三諦粗論綱紀。今約
二諦委作相状。疑者下釋疑。先立疑云。諸
佛但依二諦説法故有三番。如何得例令
説三諦。亦有三番。令亦例下釋。若二若三
但是開合。前明二諦義已含三。今別説中
例於二諦亦作三者。謂常好中道等。大論
第五云。問。佛何故生兜率天。答。佛常居中。
彼兜率天在於六欲及梵天中。從彼天下
生於中國。中日降神中夜出城得菩提時
亦證中道。爲人説中中夜入滅。大品亦云。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中加前復成三番。
何者。中天中國中夜中日並是隨他。行中説
中是隨自他。中夜入滅及得中道即是隨
自。又此諸中皆是隨他。自證冥寂名爲隨自。
自他相對名爲自他。又一一下。更約隨情等
三明四悉相。若無四悉將何以曉自行化
他。初隨情廣餘二文略。初文先教次觀。即信
法二行也。初文從歡喜乃至發徹。須細約
三諦立四悉義。勿令混濫不能具記。乃
至觀心下。約觀也。文略前三故云乃至。約
第一義明三諦相也。如是等下。明教觀二
種得益之相。言應在一不在二等者。一謂
三中隨一。二謂三中隨二。逐語便故不
云眞等。遞互相望得益不同。應作七句。謂
應在俗不在眞中。應在眞不在中俗。應
在中不在眞俗。此是應在一不在二。以
成三句。應在二不在一亦爲三句。應具
在三以爲一句。一一悉中三諦皆爾。文中總
擧單益複益兩三之式。合三一句文略不論。
並約初門取益不同。如是七句莫不依
圓。宜樂既殊赴機各異故也。佛説生法等者。
複釋上文不同之相。生謂二諦無生謂中。
此且寄於中道之一二諦之二。餘有兩二兩
一及以具三。準向説之。若作二諦。生即是
俗無生是眞若作四諦。生是三諦無生是滅。
一切諸法比説可知。隨得益位名爲得
度。問。佛説生法。於無生法而得度者。乃是
衆生自度何關於佛。答。正由説生悟無生
法。乃是鑒機。知因説生而悟無生。功在
於佛何名自度。約第一義故云得度。若約
三悉亦可應云佛説生法。於無生法而生
歡喜生善破惡。故法華下。引證四悉。一一
悉中皆云種種者。一一悉檀所被無量。今
約修觀且以三諦二諦。名爲種種。若論經
意八教四味。方名種種。何故爾下釋經。先
對四悉。次何故性屬生善等者。重更料簡中
間二悉。初文是問。問意者。性之與行倶通
善惡。何故對經。性屬爲人行屬對治耶。若
通論下答也。性者不改爲義。宿善不改從
昔至今有可生義。今生其善故屬生善。
行謂爲作現作惡故。今斷其惡故屬對治。
言通論者且作通解。性雖在往於今亦成
有冥有顯。身口現作爲顯。潜伏在心爲冥。
行雖在現冥顯亦爾。今從四悉義便。是故
從別捨通。爲人生其冥伏之善。對治治其
彰露之惡。若顯善已生冥惡未起。則非今文
聖人隨情逗物之相。如佛未出下。約佛化
儀。以例性善行惡之相。三乘善根冥伏不
現。佛助生之名爲生善。凡夫外道惡行彰
露。佛對治之名爲治惡。種種憶想是第一
義者。更釋第一義也。未見理來無非憶
想。若遇佛法想皆成慧。三倒之中想倒居
中。以想正故心見自正。此約第一義釋三
諦也。如此四悉皆隨情也。餘二準例亦應
可見。是則三四下。以此合數責彼謬執。勸
令順教捨慢息諍。研心修觀觀成見諦。
乃可彰言決定而説。如雲除等者。三惑障
除。上顯即見中。下明見二諦。師子吼者。大
經云。師子吼者。名決定説。説諸衆生悉有
佛性。佛性即中道。私謂下。章安私釋。私者。
蒼頡云。不公也。既非大師當衆所説。又非
親對大師印述。故名爲私。若論二諦證雖
在聖本教凡夫。雖教凡夫實未證得。語
證則奪凡夫無分。故云併奪。論教則與凡
夫倶得。故云併與。若於凡邊奪眞而與其
俗。故云半與半奪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二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三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二明境智離合者。初釋諦中。先總次別。
先總序諸經者。諸經論諦離合不同。今以
不同通約四教。三藏下。即別約四教。於中
初明二三離合者。初明但二無三。次菩薩
下。寄人判諦。初文是俗。從後心下。即是眞
也。是故始終但有二諦。言令煩惱脂銷等
者。大論云。此菩薩雖有上妙五欲不生貪
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有王。有一大
臣自覆藏罪。王欲罰罪。語言。若得無脂
肥羊當赦汝罪。大臣有智繋一羊養以水
草。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
脂。王問。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
見無常空狼。令結使脂銷而功徳身肥。又此
菩薩未斷結使者。如有賊未得殺之。堅
閉一處自修事業。菩薩修無常觀。亦如閉
賊。猶是有漏而自作務。又離於五事。一
離惡道。二離貧窮。三離女身。四離形殘。五
離喜忘。得五功徳。一生貴家。二生人天。三
得男身。四諸根滿。五識宿命。三阿僧祇修
六度行者。阿僧祇此云無數。劫者時也。如
前所釋。倶舍云。八十中大劫大劫三無數。謂
六十數中第五十二數。名阿僧祇。謂積此大
劫成無數故。云三阿僧祇。六度行者。菩薩
修此六度各有滿時。初言檀滿者。如釋迦
菩薩本作王名毘尸。得歸命救護陀羅尼。
視諸衆生如母愛子。是時天帝知命將終。
求佛問疑遍求不得。却還天宮愁憂苦惱。
時天巧師名毘首羯磨。問天主言。何以愁
惱。答言。我求一切智人而不能得。毘首言。
大菩薩滿足六度不久成佛。天主偈
答。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華。三事因時多。
成果時甚少。毘首答言。優尸那種六度滿足
不久成佛。帝釋言。當往試之是菩薩不。汝
作鴿我作鷹。汝便詐怖入王腋下。毘首言。
是大菩薩。云何以是事惱之。釋云。我亦無
惡心如眞金須試。即如所説變入王腋。擧
身戰懼動自作聲。衆人皆言。是王大仁慈
一切宜救護。如是鴿小鳥歸之如入舍。菩
薩相如是作佛必不久。是時鷹在近樹。而
語王言。還我鴿來。王言。我前受此鴿非是
汝前受。我先發願度一切衆生。鷹言。欲度
一切衆生我非一切衆生耶。而何奪我食。
王言。汝須何食。我先作誓。若有衆生
歸我者。必救護之。鷹言。我須新肉熱血。王
云。無不由殺得之。云何殺一與一。思惟
心定而説偈言。是我此肉身。恒受老病死。
不久當臭爛。彼須我當與。持刀自割股
肉而授與之。鷹言。須逐道理令輕重等。
勿見欺也。王言。持秤來稱鴿。如言稱之。
鴿身轉重王肉轉輕。乃至身盡。諸臣親戚
却諸看人。王今如此無可看也。王言。任
看。若有成佛道當忍此大事。王以血塗
手攀秤欲上盡對於鴿。鷹言。何用如此
以鴿還我。王言。喪身無量今是求易佛道
之時。肉盡筋斷欲上而墮。乃自責言。汝須
堅固勿得迷悶。衆生墮憂海應須救護
之。何爲懈怠。尚不及地獄之苦十六分一。
我特精進猶患此苦。何況地獄中無有智
慧者。時諸天讃言。爲小鳥能爾。時天地六
動海水揚波。枯木生華天雨香水。諸佛來
讃必成佛也。鷹語鴿言。是眞菩薩。毘首言。
天主。汝有神力可令彼平復。釋言。不須
我也。王自作誓感發一切。帝釋語王言。心
不惱耶。王言。我心歡喜不惱不沒。釋云。
唯當信汝。菩薩言。若一心不惱以求佛
道者。使平復如故。語已平復。人天見之皆
大悲喜。歎未曾有。必當作佛。我當供養。尸
滿相者。如須陀摩王。是王精進常依實語。
欲入園遊戲始出城門。有一婆羅門來。從
我乞云。王是福徳人愍我貧窮。王言。須
待我還。適至園中有兩翅鳥王。名曰鹿
足。與山神共誓取一千王。已得九百九十
九王。唯少須陀摩王。從空飛來捉將王去。
諸女號哭哀慟一園。鹿足捉王至所住處。
置諸王中。須陀摩王涕零如雨。鹿足言。大刹
利。汝何以啼泣猶如小兒。人生有死會合
有離須陀答言。我不畏死。自恨生來不曾
妄語。而今失信。許婆羅門行施。辜負宿心
自招欺罪。是故啼耳鹿足言。還去七日。施
竟便來就死。若不來者我有力取。王還恣
心布施。立太子爲王。大會人民。王乃謝
云。我智不周小不如法。當見瞋怒。我今身
非己有當去。人民親戚留之願王留意垂
蔭此國。勿以鹿足鬼王爲慮也。當設鐵舍
奇兵衞護。鹿足雖神而不畏之。王説偈言。
實語第一戒實語升天梯。實語小人大。妄語
入地獄。我今守實語寧失身壽命。於是發
去至鹿足所。見來歡喜。汝實語人不失信
要。人皆惜命脱竟還來。汝是大人。時須陀王
廣讃實語呵責妄語。鹿足聞之信心清淨。
語須陀言。汝能説此。今相放捨。諸王各還
本國。如是語已諸王各去云云。忍成相者。如
羼提仙人。在於林間修行忍辱。時柯利王
將諸婇女。入園遊戲。飮食訖已王少睡息。諸
女采華於其林間見此仙人。加敬禮拜在
一面立。爾時仙人爲諸女人讃歎慈忍。其
言美妙聽者忘厭。久而忘去。王眠覺已不
見諸女拔劍逐蹤。見女在於仙人前立。嫉
妬隆盛恚目奮劍而擬仙人。汝作何事。仙
人答言。我修慈忍。王言。我今試汝。當以利
劍斬截手足及以耳鼻。若不瞋者乃知修
忍。仙言任意。王即拔劍截其手足及以耳
鼻。而問之言。汝心動不。答言。我修慈忍心
不動也。王言。汝一身在此無有勢力。雖口
言不動誰當信者。是時仙人即作誓言。若
我實是修慈忍者。血當爲乳。即變爲乳。王
大驚走將諸婇女而去。時林中龍神爲此仙
人。雨雷電霹靂致王毒害。遂不還宮精進
滿相者。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如第一卷
末。得珠墜海而抒大海。正使筋骨枯盡。終
不懈廢。誓得如意以給衆生。濟其身苦。諸
天問之。答云。生生不休。諸天見此精進助
其抒海。海水減半。諸龍見海水減恐海乾
竭。送珠與之。禪滿相者。如螺髻仙人名尚
闍梨。有人畫像作僧形者非。得第四禪出
入息斷。坐一樹下兀然不動。鳥見不動謂
之爲木。即於仙人髻中生卵。仙人定起。
覺其頂上有於鳥卵。即自思惟。我若起行。
鳥母永不復來鳥卵必壞。即更入禪定至
鳥子飛去。爾乃起行。般若滿相者。如劬嬪大
臣分閻浮提地以爲七分。城邑聚落皆使
均等。爲息諍故。百劫種相者。過三祇已百
劫種相。種即修也。即百劫中修於相業。問。
於何處種等。答。欲界人中南洲男身。佛出
世。非縁餘人能種故也。用意業第六識。
問。初種何相。答。有云。初種足下平初安立
故。然後種餘相。有云。紺眼。先以大悲視
衆生故。雖有此語義不必然。合時便種理
無前後。問。一思多思。答。一思種一相。一相
用百福。問。幾許爲一福。答。有云。輪王於四
天下自在爲一福。有云。如帝釋於二天自
在爲一福。有云。乃至六天。有云。除補處餘
一切人所有爲一福。有云。大千一切衆生共
爲一福。有云。大千衆生盲能治得差爲一
福。有云。大千人服毒治得差爲一福。有云。
大千人死救得爲一福。有云。一切人破戒
見。能爲説法令捨是事爲一福。有云。無
可譬。菩薩入第三僧祇。心思大行種相因
縁故福無量。唯佛能知。論二十二又云。菩薩
修十善各有五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初發五心乃至具足五心。如是百心名爲
百福成於一相。如是至三十二。名身清淨。
大經二十二文同。獲五神通者。未斷惑故
無無漏通。五通如助道中説。三十四心者。
今取論意與諸經論明斷少別。大論中云。
下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下時乃以九地
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云三藏菩薩位同
凡夫。以九無礙九解脱。合爲十八。見道中
八忍八智。合十六心。總前合成三十四心。
倶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初修禪時先已斷
竟。唯非想地九品見思全在。用九無礙九解
脱。以根勝故不復更修下八地定。不同聲
聞亦異縁覺。縁覺先曾離八地惑一坐證
覺。更於九地次第而修。更起無間解脱二
道。下八地中雖不斷惑。觀行次第法爾故
也。地地各有一十八心。九地便成一百六十
二心。見道十六合一百七十八心。菩薩不爾。
故但三十四心。此與倶舍不同。什公翻譯
及龍樹意。倶不應誤。不同意者。今且以一
意銷通。令二論理齊。倶舍取修禪時已斷
惑竟。不復更斷。智論依餘部。雖有漏斷
未名爲斷。至菩提樹但斷非想。八地倶得
名爲無漏。但是從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論
用義不等。又經云下。引大經一念六百生
滅。及成論師數解不同。秖明一念尚具多
念。以證無間三十四心。未足爲妨。次前
已下。辨異立中。三祇照俗樹下照眞。望前
名雙異於二乘及以菩薩。二乘菩薩在弟子
位。故云與弟子異而假立三諦。菩薩但照
下。釋出假立中道之相。既自無體但從倶
照假立中名。中名既假照中眼智亦復假
立。故云更加。離則下辨離合。若分屬弟子。
或佛自分。已屬前後故但有二。若全在佛
餘人所無。是故於佛得三諦名。所以五重
三諦之中無三藏者。以其中道無體故也。
次三乘人下。明通教離合。雖即同斷以菩
薩中有利根故。離眞出中故云眞異。次引
大論等者。智者即是利根見中。名見不空。
不空祇是不但空也。三徳具足名大涅槃。二
乘下。引大品文。如日之智即照中也。鈍者
始終但見於空。法華被會即非此中開合
義也。既空異下。正明開合。但不但空名爲
空異。一切智照但空。一切種智照不但空。
名爲智別。眞既含二智亦二別。於眞諦中
開出中道。故云則有兩諦之殊。而今合者且
據通教故云而今作二諦説但名眞諦。二
乘下。開出二乘利鈍菩薩。觀諦差別。別故
得有含中之義。言淨佛國土者。通教出假
菩薩亦爲衆生作淨土因。處處結縁衆生
機熟斷習成佛。名淨佛土。結縁之時名淨
土行。故淨名云。菩薩取於淨土皆爲饒益
諸衆生故。故云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
佛時。一切能捨衆生來生其國。結縁之時
以布施攝。成佛之時地多珍寶。諸能捨者
同生其土。而受五種布施化益。由攝生時
有五差故所謂人天及以四教。一切諸行無
非菩薩淨土之行。故有四土横竪攝物。此
依跨節。是則淨土義通諸教。今文且依通
教菩薩斷餘殘習爲淨土果。但是異於二
乘而已。若大經二十二明淨土義。但云願
攝其義則通。諸教觀別攝生皆然。上根菩薩
下。明利根菩薩開眞出中昔莊嚴下。破古
也。莊嚴云出。開善云不出。此由三乘共學
菩薩有但不但。古人不曉利鈍兩根。但諍
佛果出與不出。終未見今開合之意。故使
二家各朋己計。今文並破。是故皆云作義不
成。故知二家各得今文利鈍一邊。故云片
意。仍不能知出外別照中道之境用中道
智進破無明。故云片意。若不能知鈍根依
教。與二乘人同證眞諦。是亦但得今文片
意。若全得今意。出與不出義皆悉成。古來
名此等者。任二家所説各謂幽深。是非難
分古來無判。是故古人雙美二説。名此二
諦名曰風流。言風流者。動止合儀故許二
家出入無失。於今被破出入倶非。擧措失
儀風流何在。若依今用含中二諦。進退咸
美風流有餘。如僧傳中。有乘法師。先與一
法師住開泰寺。此師中途離開泰寺。後時
乘於本寺開講。序此佛果出二諦義。此師
難云。爲佛果出二諦。爲二諦出佛果。乘反
質云。爲法師出開泰。爲開泰出法師。答曰。
如鴛鴦鳥不住圊厠。乘曰。釋提桓因不與
鬼住。答曰。鳩翅羅鳥不棲枯樹。乘曰。猶如
大海不宿死屍。往復雖佳理竟未顯且如
大經三十六文末。佛説觀因縁智四種不
同。得菩提異。説是語時十千菩薩得一生
實相。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章安云。三乘同
觀第一義諦智解不同。一生二生乃是破
無明一品二品。實相是別理。法界是圓理。即
是利根接入別圓。破無明已八相作佛。是
爲佛果出外義也。但觀諸經會未得道。即
識所説共別之意。但空下辨異。是爲下結。
如文。次別教者。初明有無爲俗以異前二。
合前藏通眞俗二諦。同爲別教一俗諦耳。
俗者是下。釋俗諦義。凡言俗者隔別爲義。
含於有無義攝凡小。有此異故稱之爲
俗。勝鬘下。證二乘人爲俗所攝。雖謂爲
空亂故屬俗。引大經者。亦復如是。菩薩之
俗二乘謂眞。三十二云。我雖説衆生悉有
佛性。是佛自意語。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
能解。況復二乘及餘菩薩。我於一時在耆
闍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説世諦。舍利弗等
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
第一義諦。經文意者。隨情説於別教之俗
彼尚不識。況復隨智第一義諦。章安問。佛
於何處爲五百説。答。如華嚴中如聾如瘂
者是。此即別教眞之與俗二乘並迷。若論
下。正明開合者。雖有開合必須有中異
前兩教。不同通教約鈍無開。次明圓教
中初引大經者。本實無開爲衆生故方便
説開。法華亦爾。言助顯者。於一實諦開
爲二三。即名所開爲異方便。何者。既已開
竟復以所開助顯於實。若約理者。尚無一
實況復二三。但讃佛乘生謗沒苦。爲是
義故須明助顯。應以二義釋異方便。別
而言之。三藏爲異。通眞含中故不名異。通
而言之。三教皆名異方便也。別教教道非
全同故。況復通眞含帶而已。是則當知爲
他故開顯實故合。次明下。約二四論開合
也與前但是横竪不同。論其諦體更無差
別。於中又四。先判横竪。次則有下列。三生
滅下。正明開合。四以倫偈合。問。何名横
竪。答。三諦相望深淺不同。故名爲竪。苦集
滅道二二相望無復淺深。故名爲横。又以
二望二亦無深淺。但是能治所治不同。是
故四諦名之爲横。問。前三三四容可横竪。
圓融三四如何横竪。答。實如所問。今言横
竪者。如三諦中且據開一以爲二三。即
名二三以爲方便。方便望實亦得名竪。開
權顯實無復二三。何所論竪。既於一實
不分而分。分爲三諦。何妨此三非横非竪
而名爲竪。四諦亦爾。約方便教可説爲横。
無作四諦本來相即與誰論横。亦是不分而
分。分爲四諦。何妨非横非竪而名爲横。
如六即位非横非竪。而得名竪。諸波羅蜜
非横非竪。而得名横。故知横竪高廣不二。
今將下引中觀論者。但是觀諦巧拙四句。
攝持諸諦。二明下。約智論開合者。智不自
分還須約諦。故今文中皆云照諦。諦體恒
三智有増減者。約教相説増減不同。論其
實體亦無増減且依大體以三爲準。又復
三法諸文定故。今初且依諸經列智。以爲
問端。釋中初對一智至三智。一智者下。初
對三諦智有離合者。初從一智乃至四智
以觀三諦。以一對一乃至以四對三。文相
可見。文雖可見。如初一智觀於一諦。諦之
與智亦各含三。故次釋云此智觀三諦者。
此智即是向之一智。還引向來一智之文。開
成三義。既觀三諦智亦成三。若二智下。即
是二智觀於二諦。智諦雖二義已含三。如
云權即一切智反以道種智。觀於俗中有無
兩諦。若離權智以爲二智。離於俗諦以爲
眞俗。則智諦倶三。三智觀三一一主對無開
合異。故云可解。四智者。四智亦是權實二
智。對因果等是故成四。開合觀諦不出於
三。具如向説。言智慧者。若通途説智秖是
慧。倶通權實及以因果。如云般若翻爲智
慧。如大論云。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及以
修習智慧等者。此即智慧倶在於因。如云
止觀爲因眼智爲果。如來智慧諸佛智慧等。
此則智慧倶在於果。若云方便智慧。此則智
慧倶在於權。如云智慧甚深。此則智慧倶
在於實。今從別義故分因果。於別義中而
於慧上加道及種。於其智上更加一切及
種名者。道是因義。因果二文各加種者。種
謂種別。兼顯於權及以事類。因時用權權
智未周。至果智滿故復名種。果法遍故故
名一切。若得此意四義可知。問。三慧品中
品名三慧。文中所釋何以至四。答。因二果
二開各具三。故云三慧。文從合説因果共
論。故成四別。文中所釋又有四重並是論
文。皆著或言者。善判經文決斷諸釋。豈
過龍樹。毎於一文存於衆解。而亦不決臧
否者。以佛意多含順部類故。今人釋義未
閑經旨。故是一非諸。所言因中理體者。
二諦之理一念具足。果上滿者滿故有用。
故加一切。因中道慧理具中道。因中道種理
具二諦。若至果時。一切智見於中道。一切
種智見於二諦。此一切名不同二乘。對義
意別。因中道慧是實。道種是權。若至果時。
一切是實。一切種是權。言總別者。直語道
慧一切智故。故名爲總。各加種故。故名爲
別。直語道慧道種慧。故名爲單。轉慧名智
各加一切。是故名複。是則一權一切權一實
一切實。是故單複倶通因果。今亦從別故慧
單而智複。如是等下。結智照境。若因若果
倶三故也。例前可見故云秖是。若經中下。
擧例也。若得前來一智至四但觀三諦。則
曉諸經五至無量咸成三諦。故云使入。故
知小乘一切諸諦使入三諦。乃至大小倶入
於三或二或一。次約十一智者。餘諸經論但
列十智。唯大品中加如實智。言十智者。藏
通義同但分巧拙。通中以有共乘故也。復
有不共故加如實。小乘十智具如倶舍智
品中説。謂世智他心苦集滅道法比盡無生。
隨智不同照十一境。合而言之。亦不出三
諦。世及他心以照俗者。且約有漏。苦集等
八以照眞者。且約前二。如實一智以照中
者。共約兩教。是名下結歸。已明智開而諦
不開。故云而三諦不動。次復次下明倶開
者。隨其多少。如十一智照十一境等。乃至
如對二三。此則可見。倶不開者。唯一佛乘
佛智照實。既唯一實亦名開權。若智去結
歸顯體。今境界意意在實境。雖有開合實
爲所顯。次約諦智合辨者。諦智雙論故云
合也。四教兼接總爲五段。一一段中皆先
明境發智。次明智縁諦。縁之與發倶是
合明。初三藏中云兩諦共發者。唯三藏佛雙
照二諦。假立中名是故云共。通教中云眞
諦共發二眼二智者。含中故也次接中云
開眞出中者。若已被接得入證道。乃成三
諦。問者。何獨接通而不云藏。何獨別接而
不云圓。此問上來開眞出中故也。答中初
明通教須用別接。以機別故。若初後不聞
全屬前二。若從初即聞全屬後兩。復有一
人破二惑盡至第八地方聞中道聞已修
觀進破無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雖見中
道必假通教空假二觀爲前方便。必待別
理接之方聞。今言別接者。應具二義。一者
別教教隣近故。二者別理理異眞故。不以此
下。次明不接餘教之意。初明不接三藏
中云。不以此佛果者。若初地初住雖有八
相不受果名。通中九地二觀爲因。至第十
地八相爲果。若被接者破一品無明亦得
八相。仍從舊説故亦名果。是故唯將此果
接通。不以此果接三藏等者。有四義故。
一者接於可接。三藏因拙不可接故。二者
得受接名。方可用接。謂用前教有始無
終。已用七八不至九十。即用後教有終
無始。但用向地不須住行。中續接之故
得名接。三者不須接故亦不名接。如初
地初住已成眞因。亦破無明八相作佛。任
運流入何須更接。四者得受接義謂約教
分齊。文中初義即此第一不可接故。此第二
義正當通教可接者是。若接入教道在迴
向中。若接入證道即在初地。若接入圓亦
分教證。彼説可知。三祇百劫來入別教但
在十信。若來入圓但在五品。是故但成後
教初心。從初至後有始有終。雖從藏來
仍同當教。是故三藏不得接名。故雖接通
若從乾慧性地來者。亦不名接。義同三藏
初後心故。故四念處云。通有三種。一者因
果倶通即通教是。二者因通而果非通。即被
接者是。三者通別通圓。即是別圓。用於通
教而爲方便。但成別圓因果人也。是故菩
薩據位雖同。乾慧性地觀慧猶劣。是故亦復
不受接名。文云不將此果接十地之因
者。即第三義。是別接通。仍通七地八地爲
因。故稱十地八相爲果。豈將此果。却接
別教十地已破十品之因。此因自趣妙覺之
果。豈可却趣一品之果。若接初地。初地復
同已破一品。既無優劣何須用接。況復還
成以別接別。接別地前自用圓教妙覺之
果。或用別教妙覺之果。何須用此一品果
耶。況復此教初地非果。況當教妙覺本望此
果而生信心。何須至此方云被接。言不接
十住者。別教十地雖破十品。猶帶教道尚
不須接。況復將破一品八相。却接圓教十
住位耶。顛倒之義亦同十地。第四義者。即
文中云唯得以別接通。則是別理接於通
理。故今文意應須修觀進破無明。不分但
中不但中別。故知語地已含於住。豈有初
住更接十住。今文重云不接十住故不接
圓仍存別教教道故也。玄文以圓接通別
者。分於教證位行別故。今不云者約證道
故但約觀故。問。接與不接何者爲最。答。四
念處云。被接之人如土石爲基金寶累上。
豈如從下純累金剛。此歎始終倶妙故爾。
若賢位中諸菩薩等從漸來者。其功尚彊。何
者。諸法先熟藏理易明。如歴任居極富從
貧來。是故他方菩薩皆歎此土初心菩薩忍
苦捍勞。從於香積來此聽法者。權法未熟
是故經遊○次明得失中。初以思議不思
議雙標得失。自他倶爾是故雙標。圓離性
計及能化他。方名爲得。若言下。出性過之
相。此釋性義不殊諸文而語勢稍別。以諸
文中皆約自他單説故也。如單約智秖云
智自是智名自性智。由境故智名他性智。
境智因縁故智名共性智。離境離智故智
名無因智。若單約境準智可知。雖復單説
義必雙明是故此中境智對説。今初文云不
相由藉者。文似自然乃是自性。何者。智不
由境是自性智。境不由智是自性境。爲相
對説故云不相由。故智中云智由心生。自
能照境。如炬照物下。譬自性境也。若言下。
他性境智。言相由而有者。文似共性乃是
他生。智由於境名他性智。境由於智名他
性境。爲相對説故云相由譬長短相待者。
亦是兩向對説爲譬。長待於短如他性智。
短待於長如他性境。若言境不自境下。明
共性境智。文似無因乃是共性。何者。不獨
由智故境。亦不獨由境故境。境智因縁故
境。約智亦爾故成共生。既不專由故云不
獨。亦應譬云不獨由長不獨由短。由長
短故得有於長。亦由長短故得有短。如
因五寸及以一尺和合方知五寸爲短。和
合方知一尺爲長。是故境智倶名因縁。若
言下。無因性也。皆不如上三種者。如云不
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亦不由境智因
縁故境。智亦如是。亦應譬云不由短故
而有於長。不由長故而有於長。不由長
短得有於長。短亦如是。如云不由五寸
一尺長短。而知五寸之短。不由五寸一尺
長短。而知一尺之長也。此計意欲非於前
三。而所計最劣。所以者何下。釋計招過。過
増苦集而失道滅。初文是集。從業生故下
是苦。初集中云有四取等者。依於四句而
起取著。故名依倚。有依倚故自是非他。名
爲愛恚。愛恚生故亦生癡慢。如是次第八
十八使。故云一切。由意是非而生戲論。戲
論則爲諍競之本。諍競生故起於身業。轉
至未來苦海無已。苦果深廣故名爲海。當
知下。結計成過爲生死本。是故四計能爲
生死之本。名生死本。故龍樹下。約破性明
得。伐者傾倒也。即是破也。破他生云那得
相由者。亦約對破故云相由。準此破自。
文亦應云諸法非自。那得不相由境智。若
單説者。破自秖應云法不自生。那得自境
智亦如是。破他應云法不他生。那得由
智故境智亦如是。尚無自他及以共生。豈
有無因。能破四性不獨破他外計而已龍
樹正用此爲觀法。亦是用此通申佛意。成
諸教觀。而世人昧之別立觀法。誠爲未可。
故大經三十六。佛告須跋。汝今能觀於實
相。則破一切諸有苦。須跋言。何名實相。佛
言。無相之相名爲實相。須跋言。何名無相之
相。佛言。一切無自相亦復無他相。無自他
共相亦無無因相。乃至無有一切諸相。第
三十師子吼歎佛言。如來世尊破邪道。開
示衆生正眞路。行此道者獲安隱。是故稱
佛爲導師。非自非他之所作亦非共作無
因作。前令須跋聞常取果。即別圓意兼於
藏通。若師子吼歎如來者。唯在圓別。是故
諸教皆離性執。但於所破深淺不同。諸經
論中斯例甚衆。故此破性雖在衍門。三藏多
觀因縁生滅。既破生滅亦無自他共等三
計。況復生滅元破邪無。是故四教亦可通
用。今以下。次明今家用龍樹破法。滅前苦
集以成二空。性破即性空。無依即相空。空
非二邊故云常一。則能見於中智般若。次
以是下。不自生等以對四教。準應教教各
破四性。隨義便故。欲以此四攝彼四故。
故以四性對於四教。兼知四句義旨幽深。
故前後文以此四句總對別對。教教各四名
別對也。四句對四名總對也。復識四教因
縁不同。乃至四教自然亦別。並在一念一
時倶破。何者。如此方俗典有計元氣而生。
即是計自。有計父母而生即是計他。有
計由元氣故假於父母。即是計共。有計
自然即是無因。故莊云。天其運乎。地其處
乎。日月諍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綱維是。
孰居無事。而推行是。莊既不達縁起之法。
而亦不知誰張於天誰綱於地誰推日月。
不測其業故推依報而屬自然。老計守
雌自然猶薄。如此計者。欲比西方優劣天
隔。故知此土昏俗計自然等。有言無行。況
今文自然圓人所計。乃至自生是三藏所計。
故知義異名同。善須斟酌。文中但擧初後
中間準知。又第十卷釋君弱臣彊等。但以自
他各對界内界外二教。如第七卷釋助道
中。而以生等對四教進。但以生名與進義
同。望今復別。故知隨義不可一準。今此三
藏對於生生以爲自者。三藏人云。境常生
滅。豈關於智今境生滅。名自生境。無智
而已有必生滅。亦不由境*今智生滅。自生
智也。以生不生爲他性者。通教人云。由無
生智照境無生。他性境也。由無生境發無
生智。他性智也。如云諸法不生故般若不
生。般若不生故諸法不生。以不生生爲共
性者。別教人云。由於本有理體爲自。復藉
縁修方便爲他。眞縁和合能生一切。又出
假時由所化境及以大悲。内外和合方能利
他。又由諸法與俗智合方能利他。以不
生不生爲無因者。圓教人云。不可思議非
境非智若照不照境自天然。名境不生。若
觀不觀智常本有。名智不生。境智冥一。假
爲立名。文中略引身子淨名以證初後。中
間應以三乘無説以證通教。無言菩薩以
證別教。一一句中皆云苦集不生者。斥前
性計。有性計故苦集増長。是故今以法性
觀之。求生生之自不可得故。乃至求不生
不生之無因亦不可得。若當分者。即是當教
證無生理。是故句句皆云不可説。雖不下。
爲他還作四句而説。一一悉中皆作四説。
雖作下。結成二空。言如前者。具如向來始
從若言下。乃至心行處滅文是也。故金光
明下引證。彼四卷經第三散脂品云。不可思
議智光。不可思議智炬。不可思議智行。不可
思議智聚。不可思議智境。今文云照。經又
云光炬聚者。秖是歎智具徳耳智行者。秖
是智所導行。智境者。秖是智所照境。總而言
之秖是境智行三。一一皆云不思議者。明
境智行更互相冥。雖復相冥。境行必由智照
智導。故一一句皆云智也。今文爲明智境
相即。且略於行理亦應具。若破下判權實。
此是不思議權實。如是下。約教以判得失。
爲顯不思議故也。今此初約三藏教也。即
教教中皆有四性。從別義也。何以故下。釋
初三藏教。故對凡夫云有四性。下之三教
皆應有之。文無者略。凡有性計即屬凡夫。
凡夫有計成自行失。故後三教皆約自行
破性論得。又前二教聖於後同凡。若約化
他有四悉者。能有化他故名爲得。展轉相
望。乃至圓教互爲得失。別教執於眞縁等
四成性過者諸佛菩薩赴縁利物若執赴
機不同之説。各朋己見故成性過。作此
計者皆從初心。至迴向時方漸無執。至圓
教中。言教證倶實者。前之兩教教證倶權。
圓教教證倶皆是實。此並易明。但別教中教
權證實意稍難曉。人多迷之。使此別教其
義壅隔。是故今家借用地論教證二道。以消
別門。於中應須先知二意。一者約行。則地
前爲教登地爲證。何者。地前仰信登地現
前。豈有親證復存隔歴。二者約説。爲地
前説始終屬教。何者。如云眞如爲惑所
覆。或將十度以對十地。互不相收。或云。
須離二邊修眞如觀。或云。等覺入重玄門。
或云。五地習學世法。或云。八地入無功用。
等覺一位或有或無。斷十二品稱爲妙覺。
如是等例不可具載。悉是權施。爲引凡下
爲入地方便。入地自證權門自開。故云初
地即是初住入證道也。又云。初地不知二
地菩薩擧足下足。若約理説。名字觀行尚自
知圓。豈有初地不知二地。若云下位不
測於上。圓亦展轉迭不相知。何但別人教
門方便。今文非專判教優劣。但存次第及
不次第。迷之尚寛。若讀玄文。善須曉此教
證二道則別門可消。若依教修行彌須善
識。是故今文時時略用。若不曉者。初心明
理兩説不同若不識之措心無地。如云
初心知理即是。或云理具萬徳待行。或云
解圓行須漸次。或云理有不用諸法。如此
説者非別非圓非通非藏。教相不説推與
何耶。何故下釋教證。無思念下。正明圓教
自他之相。以明今文無失顯體○次明攝
法中初明來意立疑。次今則下釋中。先總
釋。不以名略令體不周。何者下釋也。止觀
各以一喩喩之。如炙得一穴治一切病。
如得如意珠名爲珠王。故大經三十一云。
猶如醫方悉爲治病於一名下説無量義。
或於一義説無量名。云何一名説無量義。
如大涅槃。亦名無生無出。無作歸依。窟宅
解脱。燈明無畏。彼岸等。大品下引證中。既
云一切皆學及一切入中。當知止觀攝一切
法。已如前引。今更下。開章別釋。實體止觀
以爲能攝。事理等六以爲所攝。所從於能
故云攝法。雖辨偏圓次不次等。但明實體
所攝法遍。豈所攝差降令體分張。且如成
論三藏一門。止觀品中先設問云。佛諸經中
告諸比丘。一切皆應修行二法。所謂止觀。
問。一切須修何但二法。答。止名定觀名慧。
一切善法此二攝盡。乃至散心聞思等慧亦
在此中。以此二法能辨道法故也何者。止
能遮結觀能斷滅。止如手捉觀如用鎌。止
如掃帚觀如除去。止如揩垢觀如清水。止
如水浸觀如火熟。止制掉心觀起沒心。乃
至多義不能具記。此中列章理乃至教。具
依彼論六重義門。雖大小不同能詮名等。
名通義別即此意也。他謂成論義通大乘。今
問何如華嚴大品大集。生起文相可見。從
事理下。略示向列六章攝相。略以事等攝
於六章。初事即攝五章。理但是理也。解即是
智。位通因果。因復攝於理惑智行。教他但
他餘並是自。自行化他因果攝盡。此之六章。
文六義二。各有次第及不次第。意唯在一。
同是圓頓止觀攝故。一以下解釋也。初文別
釋。義當次第及不次第。次文相攝。唯不次第
義當開顯。初別釋中初言理者。理不出二
秖是權實。開爲四者約能詮教。今約所詮
是故但二。縱隨教相亦不出二。次攝惑中。
亦約向理以辨於惑。故約迷於權實二理。
以辨惑體通別不同。迷理之本所謂無明
無明以爲因縁之首。故通別惑並約因縁。初
釋迷於權理。十二縁中言獨頭者。婆沙云。
不共無明不與使倶。問。亦有不共掉纒等
耶。答無也。人謂既有不共無明。亦應合有
不共掉等。一切染等盡有無明。唯有無明
獨有不共。故法華中。以蜈蚣等用喩獨頭。
&MT03231;貍等喩於相應。此等但喩二癡不同。
不見更有獨頭掉等。受所喜樂者。樂字
五孝
是十二下。束十二縁以爲三道。十二
因縁輪轉相生。是故三道亦輪轉相生。大論
第二。十二因縁論。婆沙。十地經等並同。倶舍
云。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初四句是以略攝
廣。故論云。應知縁起雖有十二而二三爲
性。三謂惑業事。二謂因果。就中又二。初兩
句正明相攝。下兩句釋妨。妨曰。何故過未
略而現在廣。釋曰。由中可以比知現在名
中故也。次從惑生惑謂愛生取 從惑生
業謂取生有。及無明生行。從業生事謂行
生識。及有生生。從事事惑生者謂從事生
事。即識生名色。乃至生受。從事生惑。謂
受生愛。成論云下。次引論證三道相。問。三
障三道但苦與報二名則別。業與煩惱二則
同者何耶。答。苦是報家之苦。亦報即是苦。故
知名異義同。問。三名既同障之與道二名不
同者何。答。能蔽聖道故名爲障。展轉互通
故名爲道。並從過患功能立名。今十二輪
爲三道者。能通與輪轉義同故。又與成論
同也論名業道業必以煩惱爲能通。必以
當苦爲所通。文雖擧業義已具三。故得引
證。故論十不善業道品問云。何名業道。答。
意即是業於中行故。故名業道。前行後三
中。後行前七中三是業非道。七亦業亦道。此
是具録論文。人未見論。秖見續在十二縁
後。便作十二因縁釋之。甚不可也。今先銷
論文。次會三道。論品雖題名業道品。今文
引用意通三道。意即是業者意地思也。於中
行者。行身等也。故知*身等爲意所行。名
爲業道。業之道故業即道故。名爲業道。前
行等者辨起先後。將教所列對起先後。文
列次第身口居先。意三居後。起之次第。意
三在先。身口居後。先起意地故云前行。文
列在後。故云後三。後動身口。故云後行。文
列在前。故云前七。中字但是助句而已。云
在此七及三中耳。亦如五陰文列與起麁
細更互。四諦因果亦復如是。然論文意。三是
業非道者。非身口故。亦業亦道者。身口
二業爲意業所行故。復名爲道。今文義立
意爲能通。亦得名道。是故後三通至身口。
故云而能通七。前七是業復爲意行。是故論
云亦業亦道。今文前七復立二義。一是所
行。如論文意。故云是業復是道。二是能通。
通至後世故復名道。意三即煩惱道。行於
身口即煩惱通業。業至後世即業通苦。故
知正用成論三業。以釋三道。引論釋成其
意在此。牽連等者。増一第四十。佛自看比
丘病。因責諸比丘言。汝爲何事而出家耶。
爲畏王等。爲欲捨於十二牽連。三世繋續
故名牽連。十二論等並大瓔珞文展轉不窮
猶如車輪。束縛下釋名。三世下。結成攝法。
若迷實理下。次明界外十二因縁。先對小辨
異。界外亦有相應獨頭。而與界内其體永
異。即障中道相應獨頭。亦是與界外見思
諸使合者。名爲相應。直爾障理名爲獨頭。
言相應者。如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見。又等
覺已來修離見禪。此即界外同體見也。方便
實報二土五塵。爲界外思。如此見思必有
無明。名爲相應。次依論釋相。故今文中引
寶性論。顛倒即是無明獨頭。顛倒是相應。即
二無明也。三種意生身中。三種倶名意生身
者。楞伽大慧問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
去。速疾無礙。名爲意生。此即從譬。故彼生
身譬如意去。彼經兩義而釋通名。初云。如
十萬由旬外憶先所見。念念相續疾至於彼。
次云。如幻三昧力憶本願故。生諸聖中。初
云憶處。次云憶願。二義並是意憶生故。名
爲意生。今山門家作意生故。名爲意生。經
即云憶。憶即作意。是故義同。次第四卷釋
三別名。初無常品云。意生三種。一入三昧樂
意成身。亦云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動故
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普入佛
刹。故以法爲自性。三種類倶生無作意成
身。謂了佛證法。成之與生並從果説。此約
通教及以別接。竪判次位。今家玄文並云
在前三教者。以通諸教釋義故也。既云
八地是覺法自性。驗知初文雖云五地。亦
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地即當入假位也。
種類倶生云了佛證法。即是入中。屬佛種
類未必自證。若接入別七地已前入別十
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證法是入迴
向。並非證道故名意生。仍本爲名兼不接
者。共結此位故並云地。三昧樂意尚攝三
藏二乘之人。況通二乘。今家玄文判楞伽經
意生之位。以劣而攝於勝。故指二乘等以
攝通別。若對別位未攝證道。是故但從地
前判位。故知今判與經意同。經文未攝別
位爲異。言五種者約開合耳。名唯有三
義開成五。於三昧正受。開出三藏二乘。於
覺法中開出別教十行。若作七種兩教二乘
各開爲二。別教十住義仍同於通教入空。故
下文云。凡有多種。若論九人生方便中。
則取圓教六根淨位攝入三種意生身中。亦
應可解。以並未斷無明未生實報。玄文不
云攝入三者。以觀勝故且置不論。又意
生之名宜在教道。三種意因移等者。因移果
易從下生上。束此下依論束爲三道。此十
下辨同異。此惑下結成攝法。並如文。料簡
中云及通菩薩等者。等取別教十住。塵沙
雖不潤生等者釋疑。疑云。界外潤生正由
無明。既不由塵沙何須先斷。釋曰。障化
道故。故須先斷。爲眞化方便。故先斷此惑。
斷已方能。進修中觀。破實報中相應獨頭。
塵沙爲枝無明爲本。探説後位故云皆去。
故知假觀正攝得塵沙等者。三種生身中。初
人既於彼界能斷塵沙。故云正攝。破塵沙
已必能進破無明。故名亦攝。若別論者。無
明始終。自爲中觀所攝。言若別圓二人等
者。約相攝説故取圓人。此中正意論於覺
法種類二人。別惑之名義兼無明。故云被
伏。若單論塵沙界内已斷。何須論伏。故於
界外但修中觀破彼無明。故云三道。從斷
位説故云初地。既但云地故知意生且論
權位。若不爾者。豈圓六根更入別地。二十
智者在玄義智妙中列。謂三藏有七。一世
智。二外凡。三内凡。四四果。五支佛。六菩薩。
七佛果。通教有五。一四果。二支佛。三入空
菩薩四出假菩薩。五佛果。別教有四。一十
信。二三十心。三十地。四佛果。圓教有四。一
五品。二六根。三四十心四佛果。彼文三佛同
在後列者。同是有教無人實果久滿。如此
列者且據大分。未爲委悉。亦爲三觀所攝
者。三觀攝之有通有別。通者藏通十智空
攝。別教假攝。圓教中攝。別者。藏通二乘。通
教入空菩薩。別教十住菩薩。乃至藏通兩佛
智。亦爲空觀所攝。三藏菩薩智。通教出假
菩薩智。別教行向菩薩智。並爲假觀所攝。
別教初地已去智。中觀所攝。此則次第三觀
攝。圓教智即爲一心三觀所攝。若且從一
往據位説者。圓教六根智七信已前。亦爲
空觀所攝。八信已上亦爲假觀所攝。初住
已上但爲中觀所攝。前三教智若開權顯
實。無復次第。若得此意。一期佛教所明諸
智並爲三觀攝盡。是故止觀攝一切智。次
攝一切行者。不出正助。故歴四教皆明
二行。毘婆舍那等者。引證正助。大經二十七
云。若言毘婆舍那破煩惱者。何故復修奢
摩他耶。今明以定助慧者。且擧須助是故
引之。其實定慧倶是正修。慈等事觀方名爲
助。四教相望。皆總以前助於後教。自行既
爾。説及化道亦復如是。亦以三觀攝四教
行。正助下明智導行。故前兩教束爲空行。
別教爲假。圓教爲中。藏通如文。假觀中言
俗理者。縁於俗諦恒沙三昧。言俗事者。縁
衆生病及神通等利生之事。中觀中云皆摩
訶衍者。具如大品廣乘品。於中善簡通別
之相方應今文。十二因縁即佛性者。即三佛
性。大經二十五云。無明有愛是二中間。即是
中道。如是中道能破一切生死。是則應破
二死三道成三佛性。具如第九約十二縁
明十乘中説。從復次下。廣明諸教正助行
相。始自有漏終于圓極。尋文可見。初明
事禪。次四念下。入空行法。四意止者。秖是四
念處。仁王經中名四意止。四境止心故名爲
定。三十七品至陰境十乘中説。四諦中三
是有爲者。苦集是有爲有漏。道諦是有爲無
漏。雖漏無漏而通屬有爲。十六行者。論文
廣明。今略出行相。苦下四行。謂無常苦空
無我。觀陰縁生念念生滅故無常。爲無常
所逼故苦。一相異相不可得故空。我我所不
可得故無我。集下有四。謂集因縁生。有漏
和合能招苦果。故名爲集。觀於六因能生
苦果。故名爲因。觀於四縁能生苦果。故名
爲縁。還受後有苦。故名爲生。滅下四行
者。謂盡滅妙離。一切苦盡故名爲盡。諸煩
惱滅故名爲滅。一切第一故名爲妙。超過
生死故名爲離。道下四行者。謂道正迹乘。
能至涅槃故名爲道。非顛倒法故名爲正。
聖人行處故名爲迹。運至三脱故名爲乘。
新經論名與此稍別。舊云空。新云不淨。舊
云盡。新云靜。舊名正。新云如。舊云迹。新
云行舊云乘。新云出餘名並同大意可見。
婆沙云。苦時亦見無常空無我。何故但説
苦。答。亦應説見無常等也。不説者有餘
之義。復次若説苦即是説餘。復次苦唯在
苦。無常通三諦空無我通一切法。餘三諦
下行相。各有料簡亦爾。四弘下。入假行法。
十八不共法。至下助道中説。今但對當而
已。已對九法餘九法闕。謂無異想。無不定
心。無不知已捨。並止攝。欲精進念慧解脱解
脱知見無減。並應觀攝。三三昧三解脱至第
七卷説。六度如隨自意及助道中説。乃至
下。入中行法。九種大禪並在地持。法界次第
中略釋。依彼略出名數。一自性禪。於聞思
前一心修止觀。或止觀同類法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第二一切禪。於中又二。一世間。二出世
間。世及出世。各有三種。一現法樂。二出生
三昧功徳。三利益衆生。第三難禪有三。一
捨禪而生欲界難。二具一切功徳過二乘
上難。三依禪得菩提難第四一切門有四。
謂四禪。五善人禪有五。謂四無量及不味
著。六一切行禪有十三云云七除惱禪有八。
八此世他世禪有九。九離見禪有十。百八三
昧楞嚴居首。名出大品大論廣解。十八空
第五卷廣釋。十喩。偈曰。幻焔月空響城夢影
像化。在後略解。及五百陀羅尼聞持爲首。
在大品。大論亦解此攝一切位者。
初來意中。先明無位。欲明於有。先辨無
者夫次位之來出自聖心。聖心本寂次位何
施。逗物根縁階級同異。自非絶位極聖焉
能判於諸下。是故先明無位之理。次方約
事説於諸位。又無故約眞有即寄俗。眞俗
不二故先辨眞。故楞伽第四佛語心品云。第
一義中無復次第。今文從義故云寂滅眞
如。又下文偈中云。十地則爲初。初地則爲
八第九則爲七。七亦復爲八。第二爲第三。
第四爲第五。第三爲第六。無所有何次。唯
此是四卷經文。餘所引者。並是七卷經文。經
云無位唯此一文。上下諸文盡明次位。然
多辨通別少明藏圓。若論智行通具四教。
以方等部多斥三藏位義復少。當知楞伽
約圓理邊明無次位。約事非無。縱明圓
事多是界外相即法門。是故經中圓位又少。
故彼經別序中。世尊受請入楞伽城時。以
神通力作無量寶山。山皆有佛。一一佛前
皆有羅刹及以衆會。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此
與淨名合蓋現變何殊。尚未及般若十方
請者。皆名釋提桓因。加説者皆名善現身
子。驗知彼部方等明矣。次位既爾。所論法相
亦應備四亦少三藏意如向説。即如羅刹
王本宮思佛。佛説幻化等法。即通教也。發
得善根離心意識入如來藏。即別圓也。若
準此意例餘可知。別序之文序圓尚少。驗
知正説圓義不多。故正宗中大慧問曰。淨一
切衆生自心現流爲漸爲頓。佛言。是漸非
頓。下文雖説佛淨衆生自心現流頓現一
切。此語漸極稱之爲頓。即別妙覺位耳。況
復文立五種種性。謂佛菩薩聲聞不定無性。
以未開權諸性尚隔。豈同法華敗種得記。
況復五法及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全是別義。
豈得執一言無次位耶。又大乘下明有次
位。向明無位亦是大乘。今復明有故云又
也。良以下和會有無。如前所説非證無位
不能辨位。復防愚夫偏執無位。是故結
云次位何嫌。若析下正明諸教次位。初三
藏。云七賢七聖者。七賢謂七方便。七聖謂
信行法行。信解見得。身證時解脱不時解脱。
二十七賢聖者。開初果向爲三。謂信行法
行無相行。及初果爲四。五第二果向。六第二
果。七第三果向八第三果。於此果中又開
爲十一。謂中生。行不行。樂定樂慧。轉世現。
信解見得身證。并前七爲學人十八。開無
學爲九。謂退護。住思。死不退。慧解脱倶解
脱不壞法。倶舍云。世尊説學人十八謂四
向三果。信法行。信解見得。家家一間。五含。
謂中生。行不行。上流。無學九。謂退護思住。
達不動。不退慧解脱倶解脱。此二十七名爲
福田。問。何縁身證不預其數。答。無漏三學
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滅定有漏不
是依因。故不預數。欲委悉知請尋本論。中
含四十。長者問佛。福田有幾佛答同倶舍。
餘之二門既各有論。亦應有位。今闕不論。
三乘共位如下次位中辨。通教之中。既無四
門論部之異。故但依經列共十地。次別位
者。亦如楞伽初地菩薩爲佛所加。百千萬
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至法雲地坐大蓮
華。今文正用瓔珞所列諸位。不得意成三十
心等者。事不獲已施設教道。權接物機非
佛本意。意在初地中道實相猶居地前伏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