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長短内外體析等。故知初總略云六道。還
翻下總明道滅。翻苦集心於道滅。故初
文云迷解本。譬如畫師下譬總也。畫師
菩薩身也。手如菩薩心性。筆譬所觀之心
諸色六道因果。洗蕩謂因果。墡彩謂
也。又修空如洗蕩。假觀如繢彩。亦是次
第三諦之相。所謂下別明道滅。一一諦中具
次第四教之相。初道諦中云紆通直通至
化城者。即生無生兩道品也。紆通直通至
者。即無量無作兩道品也。或云寶渚。渚
者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渚。亦曰水畔。今
陸極水際渚。道諦具足應明七科。且
念處餘六略無。紆直二種通至化城
見思惑。直通之中不不淨。但云身空等
者。以觀巧故不前拙。紆直二種通寶渚
中。初紆通中。具足應無常常非常非無
。今文中云乃至者。略却於常。所以且云
無常。無常即空者。此是約化他門。更重牒
前化城紆直。不不淨者。亦是通擧初二
觀法不淨等。悉皆無常。無常生滅也。無
常即空無生也。無量無作等對於始終。分別
知。常破塵沙。雙非破無明。乃至不淨亦
復如是。是人見滅去別明滅諦。文中皆取
斷位滅。於中亦具四教滅位。雖有無作
滅位之名。但是別人初地位耳。若爾。道諦何
故具列紆直二通至寶所耶。答。此約教證
二道以説。故四念處中問曰。別人既有無作
四諦。無作既勝何不勝而發心耶。答。別
家以無作是果。果不因故不縁之。雖
遠期中正意是縁無量心。初地無作由
之而得。故曰至果方成無作。若爾。秖應
地以爲無作。何故備列圓位始終。答。在
時但云地上。若入證道即是初住。地前
即成住前諸位。故寄此中備列諸位。初是
生滅位。次從是人見滅支佛無生位也。
是人見滅至妙覺別位也。從是人見滅
乃至妙覺圓位也。分別下總結四諦皆從
。言十六門道滅者。四教四門門門四諦。
是故得十六道滅。及一切者。及十方界一
切佛法也。從觀此一心下明境起解。一
心能通不可説心。及不可説法者。如前文
。爲迷解本。今此且以出假分別名爲
。通至法性非心法。九縛下簡非。煩惱
之中。有如來藏故云坐中。凡夫生盲常與
藏倶而不知見。以見故流轉生死。却爲
藏害故云所傷。二乘眇目偏眞熱病謂藏爲
鬼。鬼等四者譬四住惑。不四住體是珍
。棄背馳走竛俜辛苦。言五十餘年者。秖
寶煩惱得便。退大之後輪迴五道。脩
羅居於鬼畜之間故名爲餘。雖縛脱等者。
凡夫二乘升沈雖殊失藏義等。起大悲下正
弘誓。是爲下顯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五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明圓教無作弘誓者。四諦之體秖是三
諦。故以三諦總標誓境。一念心起與前不
別。能觀觀智與前永異。即此一念即是三
諦。不復更論迷解之本。若根若塵並是法
界。法界秖是三諦異名。次並是下三諦互融
故云並是。藏具諸法即是俗也。空中名同
別釋。云何下重釋也。並縁生者謂
念心並具百界千如等也。如是縁生悉皆
主無主故空。即此千如名爲妙假。即是
法性名爲妙中。結歸如文。非三而三下復
疎三諦還成三諦。非三而三假也。三而不三
空也。亦應更云非三非不三中也。文無者略。
非合非散中道雙非。而合即空。而散即假。非
非合非非散。非上雙非即是雙照。先明
後明雙照。二文中間論二諦者。以此圓
文無前後故。不一異即中也。而一空也。
而異假也。如此三諦在根在塵。如來藏者
即當假也。豈如來藏而無佛性。聞此圓頓
宗重者。良由近代習大乘者雜濫故也。
況像末情澆信心寡薄。圓頓教法溢藏盈函。
暫思惟便至冥目。徒生徒死一何痛哉。
有人云。聞而不行於汝何預。此未深知
遠之益。如善住天子經。文殊告舍利弗。聞
法生謗墮於地獄勝於供養恒沙佛者。雖
地獄地獄出。還得法。此以
法者。而爲校量。聞而生謗尚爲遠種
況聞思惟勤修習耶。譬如下擧喩也。夫以
事喩法皆是分喩。於中鏡喩其意最親。何
者。遍鏡是明遍明是像。非並非別不縱不
横。有伊字天目故也。不合散下重複
。如前可知。不一二三者。雖次第増秖是
三諦。三法非有名不一二三。二三無妨者。
此逐語便故略一字。智者因喩斯言有徴。
此一念心下合譬。欲理等復云生佛亦復
如是。今問世人云眞如。如何觀於衆生
身内等佛等生之眞如云云。華嚴下引證
理齊。故華嚴歎初住心云。如心佛亦爾。如
佛衆生然。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
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眞見
佛。身亦非是心。心亦非是身。作一切佛事
自在未曾有。若人欲知三世一切佛。應
是觀心造諸如來。若無今家諸圓文
。彼經偈旨理實難銷。引思益者。不
界等於生佛體即法界。故名爲愚。引淨名
者。三種解脱三種菩提三徳涅槃。不
別求。是故重引顯成思益。引普賢
者。毘盧遮那此翻遍一切處。煩惱體淨衆
徳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顯前兩經衆生
理遍。不之者尚隔無情。當知下總結
外。若爾下釋疑。此先疑云。若具三諦。華嚴
云何但言如空。及大品中云畢竟空。此擧下
疑也。文偏意圓不偏難。華嚴第三普
賢菩薩欲衆喜而説偈言。遊心法界
虚空。是人所知佛境界。既云佛界必具
。故今申云擧空爲端。空即具三故云
即不空等。何但空爾假中亦然。故引微塵及
以中道皆悉具三。言微塵有大千經卷者。
寶性論云。有神通人佛法滅。以大千經
一塵中。後有人破塵出卷。華嚴如來
性品云。佛子。譬如一經卷。如大千界所
有一切無記録。二千小千須彌山王。乃至
色欲天宮等大皆記其事文廣。時有一人
興於世。具足天眼此經卷在一塵内
是念言。云何經卷在一塵内而不
一切衆生。我勤方便破塵出卷。彼人即以
方便卷。佛子。如來智慧具足在於衆生
身中。爲惑所覆不見不知。如來天眼觀已
言曰。善哉善哉。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
覺知。我當彼覺悟聖道。令顛倒見
如來性。即時令彼修八聖道見如來性。一
地多種一丸多氣並喩於有。勿守語等者誡
勸也。勿偏語以害圓融。玉篇云。加言曰
誣。亦掩也。欺也。誷義大同。若得此解下明
四諦境。八萬四千不一心。言八萬四千
者。小乘經論如薩婆多云。佛爲衆生始終
法以爲一藏。如是至八萬。有云。一坐説
法以爲一藏。有云。半月説戒以爲一藏。有
云。佛自説六萬六千偈一藏。有云。塵勞
八萬八萬法藥。且擧不數故云八萬
具足應八萬四千。如倶舍初文云。牟尼
説法蘊數有八十千。後引婆沙約隨眠等
八萬四千。此小乘門非今正意。又報恩
第六亦有多解。一云。四十二字以爲一藏
餘同多論。若賢劫經佛初發心至舍利
凡有三百五十度門。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
一百。又對四分合八千四百。一變爲十合
八萬四千。彼經第二結一一名。名度無極
名唯有一百九十六。如三十七道品之
。但結爲一數。若各開之即三百五十。亦
別云於六度。但初文列有二十法。並
六爲名。古來例釋皆應六。若法華疏
。佛地三百五十。一一皆有十善。對四分
六根故成八萬四千。婆沙楞伽等其意大同。
總攅一切大小乘教。則有衆多八萬四千。合
而言之不四諦。法藏即苦。塵勞即集。對
治即道。波羅蜜即滅。大論二十六問。三昧與
陀羅尼何別答云。陀羅尼慧性三昧定性。故
定慧似屬道諦。八萬四千其數不殊。但
所治及以能治所治滅等。得四諦名。初
佛法界等者。佛法界根也。對法界塵也。
起法界識也。仍本迷説故曰根等。同名
更無差別。故知八萬無生死咸即涅
槃集道亦然。故皆法界。無明轉等者總結
。苦集二諦倶是無明。即是法界即是菩提
轉爲明。氷水之喩妙契玄理。如意珠喩妙
氷水。衆生於此下結責。於此融妙一法
界中。分別謂凡聖眞俗有情無情。故云
。此文亦名起誓之由。由思想故。是故下
正發誓。故名下顯是。前三下辨異示相。前
三教文直云四諦。今一一諦八萬四千。故知
此文是圓明矣。故曰宛然。邊高中下邊下中
高。名之爲宛。顯了可見故也。此四四弘一
一皆云一念心者。秖是根塵相對所
之心。分四別者。前之二教巧拙雖殊皆爲
心以爲極果。別人乃爲迷解之本。圓人
即知心是法界。縁此發心宛然可見。世人
何事固執一途。次問下料簡者。正約四悉
以爲料簡。初問意者。問前簡非。九縛一脱
併簡爲非。脱既該於兩教二乘。今顯是中
何故四教併言是耶。答中意者。有三悉意
前二。雖復取之。但在菩薩前兩
二乘仍非。於菩薩中三教者。同上求等
委消此中文相三悉
。有人云。此中問答問前判是屬非文者
然。若准彼爲問。應前既是非倶非。今
那是非倶是。准今答意意都不爾。答意但
三菩薩。何曾復云是非倶是。是故問
中通云併非。不是非併非。答中但云
薩倶是。不九非倶是。若准他意。九非亦
倶是故也。若究竟下次判權實。實即第
一義也。并前三悉即四悉也。爲四悉故説
四發心。譬如下至可知者。擧多譬文以譬
於實。祕方譬教。伽陀譬智。乳糜譬行。如意
理。亦是四悉意也。祕方世界。伽陀對治。
乳糜生善。如意第一義。故約四悉而歎
。華嚴云。阿伽陀藥衆生見者衆病悉除。華
嚴二十一云。如大摩尼具足十事。能出
故云具足。一出大海中。二工匠加治。三
轉精妙。四除垢。五火錬。六莊嚴。七貫以
。八置瑠璃柱上。九光明四照。十隨王意
兩。權實顯是等者。通用四教於權實。並
是者具如答中。其意可見。又一是者下
一是異名。以問答料簡中顯前三教同
一實。故今異名但對實辨。是故一實亦
大事。亦名不思議。亦名無作。初釋一大
者。一實不虚妙理也。一道清淨妙智行
也。一切無礙人等。人乘於道以契理也。義
妙位意兼三法。此約自行因果以釋。次
大者。自有大而非一。故今還以向一
大。此是一家之大故也。性廣理也。智斷行
也。大人契也。師子等者自既入位説教益
他。故師子吼説此妙法。果人所説。非但益
於四教凡位。及以博地一切凡夫。亦益四教
入位聖人。自行因果化他終極。開權顯實増
道損生。皆是諸佛大人之事。一大之事故云
大事。言因縁者。自他因果莫因縁。文擧
佛者。佛行願滿化道未窮。次釋不思議者。
自他大事無三諦。三諦皆悉言思道斷。即
大事無三諦。次又是者下次釋無作
先釋名云非作法故。乃至所作。問。此非
三藏中非佛作等。云何差別。答。名通
理別何足疑。次常境下釋無作體。體即
實相。實相無相。無相亦無。實智無縁。無縁亦
絶。何者。境雖無相常爲智縁。智雖無縁
境發。智雖境稱境無相。境雖智令
智無縁。無縁而縁照境無間。故云無縁
無相境。無相而相發智宛然。故云
無相境無縁智。故金光明第一云。是如如
智不相及相處。故境界清淨智亦清淨。處
即是境。境智倶淨。又云法如如智如如即是
境智相稱故也。境如如於智智如如於境
是故境智各云如如。有人讀云無縁智智
善讀句。問。觀心之人心智如何名
。任彼自答云云又是者下引證無作名爲
發心。此有三經同爲一卷。初卷題爲文殊
。次卷題云迦耶山頂。後卷題云象頭山
今文所引多是伽耶山頂經。三經並是文殊
發問義味大同。故今引云文殊問經。經云。佛
文殊。菩提相者出於三界。過諸名字
語道斷。過一切發諸發故。是名菩提
心住。是故菩薩摩訶薩過一切發。是發菩提
心住。無障礙發。如法性發。無發是發。不著
一切。不實際。不移不益不異不一。如
鏡中像。一一句下皆云是發菩提心住。住是
所依。初句是即破而立。從法性下是非
非立而論破立。如是皆名境發心。故云
發菩提心住。立即是隨。法性即是雙非雙照。
今文但是附彼經意。文兼義釋故小不同。
又彼經云。言我修無相此非無相。遣
滯言破言過。無作四弘實非破過。如過
破空故云過破。如淨名中言菩提者。不
身得。不心得。先廣破竟。次即立云
寂滅是菩提等。又髓即是假。破即是空。雙非
雙照即是中道。此約法界無縁大慈而發心
也。又約事理以對破隨。空假等義並應可
解。次若例下引例廣明。凡一切法皆如
。若破若隨雙非破隨。又前三下委悉簡
權實麁妙。此中乃是待麁歎實。亦格量歎。
總十三番前三後一。初上中下等是約
。以判權實。圓爲上上也。共不共是約
位判。別住行位與前二乘藏通等共。唯圓
共。別向雖即亦觀中道然須教。次淺
近等約行以判。前二行近別行猶曲。大小至
實約教以判 通別是小中大。圓是大中大。
三教果頭是偏中圓。圓教果頭是圓中圓。通
別是半中滿。圓是滿中滿。別教教權理實。是
權中實。圓教教理倶實。是實中實。望下偏圓
五雙。唯少漸頓一雙。應別教妙覺是漸
中頓。即生公所立頓悟義也。圓教初後是頓
中頓。眞中眞約諦以判。藏通眞俗若望
。名俗中眞。亦倶名俗。別教破俗亦俗中
眞。圓教即俗名眞中眞。了義等約義以判。
藏通義權是不了義。別帶教道而詮於中
是不了中了。圓教望別名了中了。玄等三
者約名歎理以判。別理是玄圓理又玄。別
證道。名麁中妙。圓教方名妙中之妙。偏
理名思議中不思議。圓理名不思議中不思
。故大論六十七云。不可思議亦不可思議。
誰當信者。但不可思議猶不可思議。況不可
思議復不可思議耶。久發心者乃能信受。云
何爲久。於一切法分別之爲久。
前諸義悉皆如是。若能下總結諸意。不
於權謬謂爲實。名爲體權。知權是權權
外無實。名爲實。總前十三。皆前三爲
後一爲實。依實發心能生諸佛。名爲佛種
亦復生於圓妙教中法種僧種。故華嚴第七
云。發菩提心佛種不斷。開示法藏
法種不斷。具足持戒威儀無缺。令僧種不
斷。又云。下佛種子於衆生田。生正覺芽
佛種不斷。不身命持正法法種
斷。善御大衆心無憂惱。令僧種不斷。
又云。讃歎大願佛種不斷。説十二部經
法種不斷。行六和敬僧種不斷。前一
自行後二全化他。今文意兼三佛種義
正在自行。以自他行皆悉能令三寶不
故也。譬如下擧十譬徳。此即約理以歎
生善滅惡徳也。以菩提心皆依理故。如金
剛等五生善徳也。如師子絃等五滅惡徳也。
初云金剛從金性生者。大論三十六云。如
金剛山從上穿下。至金剛際自性便止。一
切金剛皆金剛輪而爲自性。又金剛座亦從
金剛際自性而起。故佛菩提大悲爲性。從
大悲起。阿娑羅藥未相状。若欲之必
清水。欲菩提心必先運大悲心。命根
若存諸根則住。此論有漏異熟諸根。大悲若
存菩提不失。能持諸根故名爲勝。如太子
等者。大論四十云。如輪王太子雖成就
福祚威徳勝於諸王。況復長大紹輪王位。菩
薩亦爾。雖成佛福過二乘住極果。故
普明菩薩經云。聲聞雖生非如來種。如
夫人與下賤通。其所生者不王子。菩薩
初心名佛眞子。如刹利王縱與賤通所
者貴。即名王子。故知眞性夫人與二乘教
合。生二乘心佛眞子。無上教法縱與
生賤夫人合。生菩提心佛眞子。初菩提
心與究竟等。名王儀相。迦陵頻伽者。大
論二十八四十云。此鳥&T021400;中聲未出時已勝
諸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未無明&T021400;
法音過二乘。次滅惡中奏圓教絃偏絃斷
絶。奏者爲也。凡爲樂音皆稱爲奏。得一乘
乳三患自銷。運種智磓偏山嶽。那羅延
箭貫徹鐵圍。無縁大悲遍破一切。小大青三
牛凡野二四牙。雪山白香青黄赤及優鉢。拘
物分陀利。如是十六重。人中大力士名爲
健提。皆悉十十増。那羅延最後。如意如
。發大乘心猶勝二乘果地功徳。擧要下
要稱歎。三世諸佛豈有發菩提心
。若解下以一止觀結。亦結發心名爲
。止觀下明異名也。名異義同是故相即。
寶梁下約事以明生善滅惡菩提心。初
寶梁即是生善。彼經比丘品及沙門品云。
比丘有三十六垢。謂欲覺瞋恚。自讃。毀他。
求利。因利。求利損他。覆罪。親近在家。親近
出家。樂鬧。不敬三寶云云是非但不
比丘法。加復名爲比丘行。經又云。若非
梵行言梵行破戒言持。持戒者禮拜恭
。不惡者。是比丘得八輕法。謂癡。瘖瘂。
身痤白癩。醜。作貧痩婢。夭壽。人不敬得
。不佛。是人乃至大地無唾處。況來去
屈申。何以故。過去大王持此地持戒比
丘有徳之人。於中行道。況復餘物僧房四
事。若分一毛以爲百分。是人不於一
。以施主恩故。時衆中有淨行
欲色。有二百人佛。今文云六十
是翻譯前後不同。未餘部。云我等乍
死不果受他施一食。佛言。善哉善
哉。如是慚愧畏後世罪人。佛告言。二種人
受。一者精進。二者解脱。佛言。若得解脱
善法堅持戒。觀一切無常等。涅槃寂滅
求。如是比丘食人信施摶若須彌。必能報
施主之福。彼經在小功福尚然。況今止觀故
能報施主之恩。又如神驗記。有外道
佛經説人信施後爲牛馬以償施主。乃
五百比丘於時上座知之令五百誦
食訖偈已。語外道言。償債已訖牛馬何在。
外道發心。上座語言。説一法言能銷須彌
何況一食。一言尚爾。況復發心欲一切
若無徳受施。如論中虚受信施後爲肉山
自鏡録中身爲蕈等。應信施消與不消
如來密藏下滅惡徳也。初文是明所滅之惡
彼經第一迦葉問佛。云何名爲十惡惡者。佛
言。有又得縁覺子斷父命殺中重。盜
三寶物盜中重。若復有人其母出家得
阿羅漢共爲不淨。是婬中重。以不實事
毀如來。是妄語中重。若兩舌語壞賢聖僧。是
兩舌中重。若罵聖人。是惡口中重。言説壞
亂求法之人。名綺語中重。五逆初業是瞋恚
中重。若欲持戒人物是貪中重。邊見者
是邪見中重。經言五逆初業是瞋中重者。未
身口先起意地殺父方便。此瞋相應是
最重。若起十惡中下境尚已名惡。
恩徳田惡中惡。故大論云。他打而報
之爲惡。他人不打而打於他名爲大惡
己有恩而復打惡中惡。又此十中
前之四惡心境理教。大小乘中此四倶重。況
殺父之上復加聖逆。後之六惡大小乘異。故
口三惡及意地瞋大乘倶重。以他過讃毀
及謗。與口三過相渉入故。小乘則輕。餘意
地二。大小乘中心境理三。莫皆重。唯教
輕。如此等罪非恩徳田尚已成重。況復
於恩徳田耶。是故名爲惡中之惡。擧
輕是故擧耳。若能下明能滅菩提。先法
次譬。法中先列。次判。初列者。經云。若有
人具上十惡。若能解知如來説因縁法。無
衆生壽命人天丈夫。無我無年無
作者知者見者初教生無滅無行。是爲
。無染無著無善不善通教本性清淨別教
一切法本性清淨圓教解知信入不是人
向惡道。何以故下今文釋出初菩提心義
如百年下擧譬滅惡。彼經云。如百千歳極大
暗室。不燈明門窓牖。乃至無
針鼻孔日月珠火等光。此暗室中若然燈時。
先*暗不是言。我百千歳住今不
去。迦葉。若然燈時其暗已去。萬劫罪障修
於定慧。無我燈照罪暗不住。經文且喩初菩
提心耳。此經具四下判前經文以對四教
前注文。初菩提下擧淺況深。夫作罪時
皆計我人。我増生死。今觀生滅。求我叵
得。發四弘誓廣利於他尚至菩提。何獨自
身滅罪而已。初教拙度其功尚爾。況後三教
衍門菩提。行者下勸進。如暗處下擧譬勸進。
大經十八闍王領解云。伊蘭子者即是我身
無根信也。佛讃歎言。大王已於毘婆尸佛。初
菩提心。從是已來至我出世。未曾復墮
地獄苦。菩提之心乃有是果報。大王。
菩提之心。何以故。從菩提心
量罪。釋曰。罪身如伊蘭。三惡如暗處。發心
栴檀。觀行如光明。問下料簡。問前四弘
中四教通觀因縁生心。何故獨以密藏初教
而對因縁。答中二意。初對四句次第答。生
滅之法四中居初。因縁復居四句之首。以
初故云最初當名耳。次又因縁下約法相
通別答。因縁之法既是事相。初觀觀事對
初爲便。事相爲通。通於四教所觀境故。若
言下即是從別。初教亦有別受名。後三
通以因縁境。無生無量及以無作即是從
別。次約六即者。世有講者皆以初住
果佛者。亦由於六即之意。講者尚爾況
暗禪耶。初明六即所以。故先問云。爲初心
後心是。初即是理後即究竟。問今發心
理具名爲顯是。爲究竟方名
。答下約大論答。大品須菩提問佛。爲
初心菩提。爲後心菩提。論七
十五釋云。須菩提何故作此問耶。答。須菩
提聞上諸法不増不減心自生疑。若法不
増減。云何得菩提。唯佛能爾何關菩薩。佛
深因縁答。謂不但初心初心。所以
者何。若但初心。菩薩初心便應是佛。若無
初心。云何得第二二心。後以初爲本初
後爲期。佛以現喩此初後。譬如焦炷
初不初非後不後。燈喩菩薩道
炷喩無明。焔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
昧相應智慧無明惑。非初智初智
後智後智。論通三教故約斷位
今專約圓故通凡聖。理性尚乃得菩提
及以止觀。況復名字乃至究竟。今明發心
名字位。此名理期心果頭。果頭之理
初後無殊。約事差分六位階降。名六名
即不離。思之可知。是故菩提非初不
初非後不後。經論約斷今文通理。理不
發名爲理。發必依理名理。發
心在因名爲後。期心後果後。
故此發心須六即。初但名理是故非初。
理即是故故不初。後名居極是故非後。
後方極名不離後。此與斷位其義雖殊。
不即不離其意雅合。若智信下釋意也。信
心具謗言無。智極方滿不懼無分。則初
後倶是。謂極在佛凡夫永無。名爲後非。謂
凡有理理即是佛。名爲初非。離初後非
六即。初心雖即但名爲理。故離初非。極
果雖遙即故有分。故離後非。此六即義起
自一家。深符圓旨永無衆過。暗禪者多
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不六而復
。謂理下列名。此六下釋名離過。即故凡
亦必具。六故極唯在佛。是故始凡理具。而不
無趣求無怯。終聖在佛而無上慢以生
自大。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庶品多故。聖者。
風俗通云。聖者聲也。以其聞聲知情通
萬物故也。易曰。聖人者。與天地
徳與日月明。與四時序。與鬼神
其吉凶。今出世聖不其聲。知九界情
諦理。暢衆機法界徳。與二智明。
四機節。與衆聖其冥顯。理即下正
六即。初釋理即。約如來藏理三諦
者。一切衆生具如來藏。三諦無缺。如上圓
教四諦四弘中説。無始理具未曾聞名。此理
佛無毫差也。次亦是下會異名。次即寂
下以一止觀結。下文大同。名字下釋名字
。以理故。故有生死。生死用理。不
生死即是理故。名日用不知。如世人用
而不光之恩。周易意云云 未名故不
理性具三諦也。故全不凡中佛法。如
牛羊下擧譬不知。四方曰方。四維曰隅。牛
羊雖見而無了別。故知凡小不諸法實
相方隅。實中之實如方。實中之權如隅。此
不知於知。次或從下因聞故知。知
上所説實相之理。若不名從何能了。世
人蔑教尚理觀者誤哉誤哉。觀行下釋
行即。初以勝斥劣故行勝聞。聞意在行非
徒口説。故擧譬云如蟲蝕木。即大經第二
客醫語王。汝今不是説。如蟲*蝕
木偶得字。此蟲不是字非字。智人終
唱言是蟲解字。亦不驚怪。外道之徒得
常樂名。終不常樂之義。今亦如是。聞
行不文旨彼蟲道。是故應
聞行具足。必須下重誡勸也。心觀明了勸解。
必先於理起行。理慧相應勸行必先於
解。則此心觀與理相應。所行是依理起
觀。所言是依行而説。引華首者。此責説而
行。非須於説。故重引論聞慧四句
大論九十三云。有慧無多聞亦不實相
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
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無
智慧譬如人身牛。故大論云。如安息國
邊地生人。雖中國教化。根不具支
完。不義理邪見。皆名人身牛
也。有聞有智慧是所説應受。名字是聞觀
行是慧。故觀行即是第四句人也。若直聞
三諦此聞非即。若直暗證尚未
慧無聞。應第四恐在第三。如眼得日
者。此重擧譬譬第四句。此引金剛人有
目日光明照。日如多聞目如觀慧。聞慧具
足見三諦理。名種種色。雖色而非
。雖證得證必由茲。故引楞嚴以勸
觀。如楞嚴等者。經上卷云。云何當
三昧耶。佛言。譬如射先射大準次射
。次學的次學錢。次學杖次學
毛。次射一毛次射毛百分之一。如是名
射善成。於夜暗中聞音聲。若人非
人不心力之皆中。習三昧者亦復如
是。先學愛樂。學愛樂已次學深心。學
已次學大悲心。學大悲心已學四無量
四無量已學五神通。學五神通已便能
就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已便能成就第三
地觀。準者的外大小圓圍。的謂圍中兎形者
是。經文始從愛樂波羅蜜。成就三地。當
約漸漸中仍似通教位也。第三地觀即
斷見初。名一分成。今借彼喩其法。是
故圓人即觀頓理。如初射的中自親疎。射
者無二。故彼經下文自明圓意。堅意又問
現意天子。菩薩當何法是三昧。天子
答。欲三昧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
。是名行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
合散耶。天子曰。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
云何修習。若見凡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
又問。是三昧至何處。答。至衆生心行。隨
生心行行汚。隨佛至處是三昧至處。
此即圓頓三昧相也。若無六即。云何修習而
使濫。故借射的六即也。相似下釋
相似即。既云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射隣的
故不於先學準後方射的。一切世間
下引法華者。但是隨順相似實相不違
。但云思想皆是先佛經中所説。而不
説名經。若是分眞八相作佛。即如
淨名雖法輪菩薩行。即初住去菩薩
行也。分眞即下釋分眞即。入銅輪者。本業瓔
珞上卷經意。以六因位。而譬六輪乃至六性
六堅六忍六定六觀等。皆作瓔珞名者。以
此位莊嚴法身。言六輪者。謂鐵輪十信。銅
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向。瑠璃輪十地。
摩尼輪等覺。輪是碾惑摧伏等義。初破一品
三佛性。開三徳藏一分理。乃至等覺
漸深漸著。是圓家漸。如從下擧大經月喩品
以喩位義。如法華玄四句分別。開前合
三十三天。開後合前如十四般若等。前
後倶合如開示悟入。前後倶開如四十二字
若人應以下。釋分證位外功用也。佛身度
者。乃至九界具如普現色身三昧。三十三身
十九説法。經文具足十界意也。八部即天鬼
畜修羅。乃至應地獄得度即地獄界。四
衆即人及菩薩二乘。妙音加佛十界具足。言
普門者。如法華疏十義釋普。究竟下釋
竟即。智光圓滿猶是用大經月愛中意。菩提
智徳。涅槃屬斷徳。故云大涅槃斷。智斷
二徳更非異時。菩提名道宜智名。涅槃
寂滅宜斷名。智徳滿處復具斷徳。故云
果及果果。究竟而論。三菩提滿即三徳滿。果
及果果仍成教道。過荼無道者。道本能通至
於所通。所通既極能通亦休。廣如卷初。又道
是因義。以果滿故。故無因也。四十二字究
竟極故。又一一即中。皆云菩提。亦名止觀
即異名也。一一即中。最後皆以一止觀結。
故知在理名字及果倶名止觀。總以下總
六即而擧譬也。此是大經貧女譬意具
足六意。家有寶藏理即也。知識示之名字
即也。耘除衆穢觀行即也。漸漸得近相似即
也。近已藏開分眞即也。盡取用之究竟即也。
故第八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衆生悉
佛性即我義也。從無始來煩惱所覆不
見。譬如貧女舍内多有眞金之藏。家
人大小都無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
貧女言。我今雇汝。汝可我耘除衆穢。女
人答言。我今不能。若示我子眞金藏者。然
後乃當速爲汝作。是人答言。我知方便
汝子。女人復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
汝能知。是人復言。我今審知。女人答言。我亦
見并可我。是人即於其家出金藏
女人見已心大歡喜。起奇特想令家盡括
此喩始終。不六即則妙盡喩旨。釋籤第
五引疏委釋云云問下料簡也。有三重問答
初問者。六即既得六菩提。當知菩提亦
始終。理通凡下置而不論。餘之五即
五菩提論何別。故論五十八云。一者
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阿耨菩提故。
二者伏心菩提。於諸煩惱調伏其心。令
諸波羅蜜故。三者明心菩提。觀三世法總相
別相諸法實相諸波羅蜜故。四者出到菩提。
般若中般若。能滅諸惑十方
。出於三界薩婆若故。五者無上菩提。
謂坐道場菩提故。答意者。先且判異故
同。次會之去義雖本別今會使同。何
者。論不即是故成別。以五對五義稍似
同。發心無行與名字同。伏心未斷與
同。明心除暗與相似同。出到薩雲
分眞同。無上無過與究竟同。細尋論文
五即。從容對當理致宛齊。又用下既以
於五即。故可五名以對圓位。言圓位
者圓斷位也。住對發心乃至十地等覺以對
出到。妙覺對無上。次問者。問向次釋對
。諸教皆悉伏前斷後。何故此文十住斷
而行對伏。答中云眞道伏者。初住已上
皆是眞斷。何妨住去斷前伏後。如是乃至等
覺猶伏。普賢之名良由於此。例如下擧
斷前伏後。次第別對此竪會也。又從
下横會也。位位具五故名爲横。故地義去次
地論。一一地中具諸功徳。與諸位中具
五義同。次問者。六既約位亦應別。何意
獨用圓位釋耶。答意者。前之三教諸法非
即。通雖即但是界内。是故即名唯在
。如諸經論生死即是涅槃之流。若無
寧免上慢。若不即將何以辨圓異
。故云不爾。當其教下從容義釋非文正
。當前三教。教教各立六即之名何容
得。胡猶何也。言淺近者。一者六義非即。
二者前教未深。如三藏中眞諦爲理
即。詮眞爲名字。外凡爲觀行内凡爲相似
見道爲分眞羅漢爲究竟。三藏菩薩至
樹下猶居似位。三十四心分眞究竟。通別兩
教比説可知。然上來下結束顯示。前簡
中。九縛約苦諦沈。一脱約苦諦升。
升沈倶非顯是。是故並簡。次約四諦
智者。四四諦中皆以發心通望二乘。並是
曲等。次約四弘者。前約四諦境起解。既
優劣。簡劣從勝以於是。今約四弘
解起願。知行填。復亦隨境差降不
同。故約四弘行願簡也。縱有行願前三非
妙。是故復以六即之。故云展轉深細方
乃顯是。故知明月神珠等者。譬於結束顯示
也。大論九十九云。明月摩尼。此珠非
故曰神珠。今言九重陽數之極。是故擧
之以喩最深。亦不此文九。驪龍
者黒色無角雌龍也。又驪黒色馬也。今以
龍故曰驪龍頷者頭下骨也。曰頷車
。論云。此珠在此龍腦中。有福徳者方乃
之。如地獄器於罪者方乃得之。此珠
能出四事。乃至火燒不然等。故知龍在
珠在龍頷。其龍又毒。豈唯薄徳之所致耶。
此顯是初單約苦諦。次約四四諦。次約
四四弘。後六即。從廣之狹從麁至細。
方乃顯於圓妙之是。九但顯深不勞別對。夫
譬者何必盡取。如其對者數則不便。況
淵龍並須喩。法則煩重於義非急。況
復六即不四諦。又四弘中第四無作。若
權竟前三倶實。故四弘文末簡云。今顯
何故併言是。開權顯實則四倶是。將何簡
之故不可也。一往通取簡非一。二四爲
八合爲九重。六即以爲所顯菩提。用珠爲
譬有何不可。但四諦四弘及以六即並是能
顯。發菩提心並是所顯。一一皆顯菩提心
故。莫神珠故亦不便。言有志有徳方
乃得者。如大論十四云。能施太子欲
以濟衆生。先生龍宮而爲太子。父母愛
重即以自身金翅鳥。生閻浮提王太
。名爲能施。生已即能索物布施藏空不
足。聞龍珠海求。父母言。唯汝一
子藏物恣施云云日與五百賈客海道
行。有一盲人曾七反入海等云云七寶
諸人欲取。菩薩言。不取。諸人得已將還。
菩薩獨去。七日行水至臍。七日行水至腰。
七日行水至膝七日行泥。七日行華七日
毒蛇頭。過此至七寶城七重塹。塹有
毒蛇菩薩云。此非凡人必是菩薩大福
徳人。聽前入門。此龍失子未久猶故啼哭。
菩薩來婦有通智。知是己子兩乳流汁。
菩薩飮汝是我子。菩薩亦知是己父
。問。汝生何處。答。生閻浮提王太子
念衆生如意珠。母言。汝父頭上唯有
此珠以爲首飾。難得也。諸藏任取。菩薩
用即往見父。父念子故云須任取去。此
珠難得。閻浮提人以薄福故。不之。
太子曰。先以珠施次以法導。父言。汝若去
世當我珠。答曰。如教。菩薩得珠騰
而還。著長表上誓雨寶。故知少福而不
致。若不於生死之淵煩惱毒龍。何由
究竟菩提。故以苦諦升沈曲折行願六
即等簡。方顯圓是。競執等者重擧況喩。大
經第二斥三修中云。汝等當知。先所修習
無常苦等非是眞實。譬如春時有諸人等
大池浴。乘船游戲失瑠璃寶
是時諸人悉共入水。競執瓦礫草木。各各自
瑠璃珠歡喜持出乃知眞。是時寶
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
衆乃見寶珠故在水中。猶如仰觀虚空月
。是時諸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
珠。故不無常苦等以爲眞實。章安
云。春適悦時以譬欲境。諸人譬放逸之徒
大池譬生死。浴譬恚慢。乘船譬諸業。遊戲
愛果。失寶譬解。入水譬初教。求覓譬
劣三修。瓦石譬劣三修。各各謂生滅度
之想。内執在懷故云歡喜。向佛稱歎故云
持出。乃知非眞去譬常解。今以三教通例
三修。即以三教所觀境等名爲欲境。餘文
次第以三教意彼三修亦應可解。若作
通取四教菩薩。亦當於三修聲聞。是故
池喩雅合。自古講者消此喩文。未
帖帖。末學膚受等者。膚薄皮也。末代
淺學不顯是獨在圓妙。乃至開顯在
心中。將何以爲發心所期。所期既無。發何所
趣。發大心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五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釋修大行中。初明來意者。發心無行無
位可論。故云修行入菩薩位是修大行
之止觀者。標也。從夫下釋也。善解下擧
也。酪須鑽成酥假搖熟。故大經二十六云。
乳要得人功。水瓶鑽繩
二*酥已醍醐可獲。住前行行猶如鑽搖。凡
夫五品同譬於乳。六根如酪及生熟*酥。初
住已上名得醍醐。善能調停四種三昧。當
知六根初住可獲。從勝而説故曰醍醐。引
證如文。行法下擧略攝廣以列四名。通稱
下釋名也。三昧是通坐等是別。大論下引證。
論云。一切禪定心皆名三摩地。秦言正心行
。是心無始常曲不端。入正行處心則端
直。如蛇行常曲入筒則直。今文存略。故云
善心一處住等。初釋又略。但云調直。論又
云。三昧是通百八是別。今但對四以辨
。法界下解釋論文。四行通依法界一處
又別名中所言常坐。乃至非行非坐者。約
名。若從法爲名者。常坐名一行。常行
佛立。半行半坐名方等法華。非行非坐
隨自意等。一常坐下明所依教。教所
名言一行者。剪略身儀餘事。名爲
一行。非縁理得一行名。若所縁理名
者。四行莫皆縁實相。今初下開章。方
法者下列方法相必具三業。身開遮中云
可處衆者謂禪堂中。別處最勝故云彌善
結加者。先左後右與兩髀齊。大論第九問
云。有多坐法何故但令加趺坐耶。答。最安
穩故。攝持手足心不散故。魔王怖故。故偈
云。得道慚愧人安坐若龍蟠。見畫加趺坐
魔王亦驚怖。不俗坐及異外道翹立等
也。字書云。加趺者大坐也。故知此方未
坐法。但云大坐。今佛法坐其相如結。二趺
相加故云結加。大動曰動。小動曰搖。垂熟
萎。附物曰倚。自要於見理。
暫脇臥況復屍耶。言屍臥者仰臥也。亦
婬女臥。修羅覆臥並不爲。聖開右脇
尚不作。況復屍等。尸字應死。故禮云。
床曰屍。在棺曰柩。單作訓主非此文
。除經行等者。除即開也。爲睡故佛開
經行。若經行時避蟲地。十誦云。若經行
時應當直行遲不疾。又三千威儀經云。
經行有五處。一閑處。二戸前。三講堂前。四
塔下。五閣下。四分律。經行五益。一堪
。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
食便利等並同所開。不茲託事延緩
若睡已解食等事訖即非開。隨一佛方面
等者。隨向之方必須正西。若障起念佛所
向便故。經雖局令西方。障起既令
一佛。諸教所讃多在彌陀。故以西方
一準。時刻等者時中不刻許。刻
漏刻。一日一夜百刻。且附俗儀故云
也。言須臾者。三十須臾爲一晝夜。未必指
此但是通論。不暫廢故曰須臾。尚不
刹那有間。況復漏刻及須臾耶。故大師
傳中云。言不妄出息不虚黈。所開者下重
前開遮。不欺佛等者。欺物曰陵。論語曰。
君子不罔也。況復佛耶。大論六十一云。菩
薩求佛道時不身命。十方諸佛諸大菩
薩。皆共護念能成佛道。若爲菩薩而懈怠
者。貪著世名專勤求。是爲自欺亦欺
佛及諸菩薩。何者。自言我爲衆生而求
。而爲雜行魔得其便。不負心者。負者不
剋也。後不初名爲不剋。亦是自欺不誑
衆生者。誑亦欺也。亦誤也。令他誤解故也。
於先言而行雜行。故欺衆生即負自心
自心故即是欺佛。口説默者順行故默。
障故説。坐疲極者。疲者國語云。勞倦病
也。蒼頡云。嬾也。今此云疲。疲即是極。下句
疾病四大不調。不坐疲。是故云疾。内外
障者。煩惱見慢等名爲内障。魔惡知識等名
外障。但得專稱佛名懺。盡命無
故云以命自歸。與稱十方佛等者。釋疑也。
人疑。何故獨令彌陀佛。是故釋云
功徳正等。除亂故專。所以者何下擧譬也。
人極憂大哭則暢。若有極喜縱歌則暢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