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肇論疏 (No. 1859_ 元康撰 ) in Vol. 45

[First] [Prev]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以明空也。文中有二。前正明空。後引經論證
成。今初也。將名取物。物非是名。故云物無當
名之實也。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者。將物
取名。名非是物。故云名無得物之功也。物無
當名之實下。覆疏前句也。是爲名不當實下。
又覆疏上句。直明名非實。實非名耳。名實無
當萬物安在者。名不當實。則名非名矣。實不
當名。則實非實矣。名實不當。萬物皆空。故云
安在。安在者何在也
故中觀云下 第二引經論證成也。先引中
觀論。後引成具等經。今云物無彼此者。通
是中論意也。亦可別指觀苦品一偈。偈云。自
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若彼人作苦。是亦名
爲作。今取此意反證也。此彼莫定乎一名下。
此不定此。彼不定彼。而惑者謂爲定有此彼
也。必然者決定也。志者志意。意有記録故名
爲志耳。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者。彼
此無定性。故云非有。於惑者則元不無也。既
悟此彼之非有又何物而可有哉者。彼此在
物既無。彼此又無物也。故知萬物非眞假號
久矣者。號名也。以非眞是假。故名爲空。是
以成具立釋名之文下。引成具及大品經證
成也。先引成具經及莊子。後引大品。今引成
具經。兼引莊子。助成此義也。成具光明定意
經云。是法無所有。強爲其名也。莊子云。以指
喩指之非指。不若非指喩指之非指。以馬喩
馬之非馬。不若非馬喩馬之非馬。此意云。此
以此指爲指。將彼指爲非指。彼亦以彼指爲
指。將此指爲非指。於馬亦然。各有一彼此。則
彼此無定。各有一是非。則是非無定也。而言
園林者。莊子爲膝園吏。故云爾也。如此則深
遠之言於何而不在者。無彼無此。此是深言。
成具固已有之。莊子亦作此説也。是以聖人
乘千化而不變下。以萬法是空。故聖人變之。
而不染也。千化萬變者。意言多也。變化非一。
故云千化。惑倒非一。故云萬惑。雖乘千化。出
生入死。而不爲生死所染。故云不變。雖履
萬惑。無所不爲。而不爲倒惑所壅。故云常通
也。必以其即萬物之自虚下。以法自空。不假
將空觀。本空法也。經云甚奇世尊下。引大
品經證成也。彼經云。如來建立衆生於實際。
古本云立處。今引古大品文也。明一切諸法
是實際。能令衆生知諸法皆是眞際。故云爲
諸法立處也。非離眞而立處下。非是離眞際。
別建立衆生於眞際。即明衆生是眞際。故云
立處即眞也
然則道遠乎哉下 第六會結以明空也。道
謂無生眞理也。聖謂般若眞智也。道遠乎哉
者。言不遠也。觸事皆是道。更無別道耳。聖遠
乎哉。言不遠也。體悟即是聖。更無別有聖人
肇論疏卷上
  大唐開元二十三年。歳在乙亥。閏十一月
三十日。楊州大都督府江都縣白塔寺僧
玄湜。勘校流傳日本國大乘大徳法
  使人發促無暇寫。聊附草本。多不如法。
幸恕之。後叡師源師還更附好本耳
天平勝寶六年七月十九日寫竟
 信定篁 
  文永二年七月十三日。於光明山東谷往
生院。敬奉書寫了。願以書寫力。自他開慧
眼矣同移
點了
 三論宗智舜春秋
六十七
 
  永仁二年甲午十月十五日。於東大寺新禪
院。以古本挍合之次。任愚推加點畢。魯魚
之至。越度有多歟。頗雖有其恐。粗鑿荒途。
後哲必加修治而已
抑今古本。文字多不定也。就中日本國大
乘大徳法師者。指道慈律師
 三論圓宗沙門 聖然 
  正安二年庚子二月一日。於八幡宮法園寺。
以先師上人第二傳點本。重加挍點了
 沙門 然悟習刃 


肇論疏卷中
 釋元康撰 
  般若無知論
此論第三明因申般若教也。而言般若者。梵
音。此云智慧也。無智者。無有取相之知耳。常
人皆謂般若是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
著。若有取著即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眞智。無
取無縁。雖證眞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
夫般若虚玄下 此論文有三章。第一正是
本論。第二劉公致問。第三肇師釋答。今初。本
論之中。文有三章。第一先序般若之因由。第
二正標無知之宗旨。第三問答料簡。今初序
中。文有四段。第一標宗旨。第二序什師。第三
歎秦王。第四明論意。今初也。般若之法。無相
故虚。幽隱故玄。玄黒也。幽深難測。義如玄
黒。河上注老子云。玄天也。此亦以天遠難明
義。同幽黒也。蓋是三乘之宗極誠眞一無差
者。蓋者不定之辭也。謂是而未敢爲是。故
云蓋是也。三乘皆有般若。皆因般若而得成
道。皆以般若爲宗本。皆以般若爲至極。然有
深淺不同。故有大小之異。以此義故。信般若
是眞是一無差之法也。然異端之論紛然久
矣者。般若之法。理性無差。比者學人釋有差
異。以其不能明般若之性。故異説不同。即如
遠法師集云。聞壹公以等智爲般若。情實不
甘。即其事也。何者。等智者是共有之智。上下
是同。如涅槃經云。一切衆生。皆有三種等智。
所謂婬欲。恐怖。飮食。小乘依此。故立等智。
此是麁近。未爲深妙。豈以此智而爲般若乎。
道一師不解。故云以此爲般若耳。今肇法師
亦彈此義。故云爾也。亦可常人或謂般若有
知。或謂無知不能分別。今詺此爲異端耳
有天竺沙門下 第二序什法師也。高僧傳
云。什法師父。是天竺國宰相子。名鳩摩羅焰。
祖父當紹位。乃避位不受。東遊龜玆。龜玆王
帛伅妹。體有赤靨。法生智子。諸圀娉之。皆
不肯應。乃見焰。心欲當之。王遂逼妻焰。焰遂
納之。生什法師。法師出家已後。又往天竺。故
云天竺法師也。而言鳩摩羅什者。本名鳩摩
羅耆婆。此云童壽。其父名鳩摩羅焰。母名耆
婆。今合取父母之名爲字。故云爾也。至此已
後。善解文什。故名爲什。此梗概。略取傳意。
非全文也。此是皎法師作傳云爾。餘處不見。
然此語或可然。或不然也。何者。若什法師至
此。善解文什。故云羅什者。高僧傳中。更有梵
僧。名佛駄什。亦解文什。然後名什乎。彼既不
然。此何獨然哉。以此言之。未必然也。少踐大
方者。老子云大方無隅。今借此語。以喩大
乘之法也。什法師七歳出家。先學小乘諸論。
至年十三。從參軍王子須利耶蘇摩受學。蘇
摩兄弟二人。兄名須利耶跋陀。弟名須利耶
蘇摩。蘇摩才辨絶倫。兄及諸人皆從受業。蘇
摩爲什説阿耨達經。什聞陰界諸法皆空無
相。怪而問曰。此經更有何義。而皆破壞諸
法。答曰。眼等諸法。非眞實有。什既執有根。
彼據因成無實。於是研覈大小。往復移時。什
方知理有所歸。遂專務方等。因廣求義要。受
誦中百十二門等。故云少踐大方也。又大方
者。謂天竺國。什雖生龜玆。早向天竺耳。研機
斯趣者。機是機根也。易云。知幾平聲其神乎。
又云。幾者動之漸。字與今別。義或可同也。或
不同也。而言同者。動之漸亦是心也。言不同
者。機但論心。動之微則泛論諸事耳。什法師
年二十。於龜玆王宮中受戒。住於新寺。又於
寺側古宮中。初得放光經。始就披讀。魔來蔽
文。唯見空紙。什知魔所爲。誓心逾固。魔去字
顯。仍習誦之。復聞空中聲。曰汝是智人。何用
讀此。什曰。汝是小魔。宜時速去。我心如地。
不可轉動。今指此事。故云爾也。獨拔於言像
之表者。周易有文言象辭。假文言象辭。方顯
易道。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文云。夫象者出意
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
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
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
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
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
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
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
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
者乃得象者也。今借此語用也。易之言象。本
明易道。什法師玄悟般若。不假言象也。妙契
於希微之境者。有本有得字也。契謂契會也。
説文云。契要也。案契刻木爲要也。然契有雌
雄。像於男女。雄爲左契。雌爲右契老子云
執左契。此之謂矣。希微者。老子云。視之不見
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今借此語。
以喩般若無聲無形。什法師能妙契會也。齊
異學於迦夷者。齊謂齊整也。異學是外道也。
迦夷是中天竺國名。此云赤澤國也。言迦夷
者。意言在西國破外道。未必克在中天竺也。
其事者。龜玆北界温宿國。有一外道。神辨英
秀。名振諸國。手撃王鼓而自誓曰。論勝我者。
斬首謝之。什法師既至。以二義相撿。則迷
悶自失。稽首歸依。今指此事也。楊淳風以東
扇者。風謂般若慧風。如淳和之風也。東扇。謂
扇般若之風於此東國也。其事者。什母先將
什至北天竺。遇一阿羅漢。名達摩瞿沙。見而
異之。謂其母曰。常當守護。此沙彌若年至三
十五。不破戒者。度人無數。如憂婆毱多。若破
戒者。無所能爲。正可才明絶世法師而已。遂
將什歸其母。後復往天竺。臨去謂什曰。方等
深教。應大闡眞丹。傳之東土。唯爾之力。但於
自身無益。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忘
躯。若必使大化流傳。能洗悟矇俗。雖後身
當爐钁苦而無恨。後遂傳法來此。故云東扇
也。將爰燭殊方而匿曜涼土者。將欲也。爰於
也。小爾雅云。爰易也。燭照也。涼土即涼州
也。涼有五涼。前涼張軌。後涼呂光。南涼吐蕃
烏孤。西涼季暠。今言涼者。沮渠蒙遜。五涼並
都姑臧。前後二涼並都姑臧可知。而南涼西
涼北涼亦都姑臧者。南涼初都武威西平。後
徙東都。又從姑臧。又反東都也。西涼初都姑
臧。後遷須泉。蒙遜初都張掖。後遷姑臧也。今
言涼者。是蒙遜涼也。言什法師將欲照燭此
國。所以在涼土。隱匿才智者。有所以也。其事
者。前秦主符堅。建元十三年正月。太史奏。有
星現於外國分野。當有大徳智人。入輔中國。
堅曰。吾聞西國有鳩摩羅什。襄陽有釋道安。
將非此耶。即遣使求之。至十八年九月。堅
遣驍騎將軍呂光。凌江將軍姜飛。率兵七萬。
西伐龜玆。臨發堅餞光於建章宮。謂光曰。夫
帝王應天而治。以子愛蒼生爲本。豈貪其地
而伐之。正以懷道之人故也。朕聞西域有鳩
摩羅什。深解法相。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
寶。若剋龜玆。可馳驛送什。光果剋龜玆。將什
東返。行至涼州。聞符堅爲姚萇所害。光乃竊
號關外。光死。子紹襲位。光庶子纂。殺紹自
立。光姪超。殺纂立其兄隆。總經十八年。呂
光父子不弘正道故。蘊具深解無所宣化。今
言此事也。所以道不虚應應必有由矣者。符
堅死此則無由也。姚興出是謂有由也。弘始
三年下。後秦姚興年號也。歳次星紀者。丑月
爲星紀。丑年爲赤奮若。今以月名詺年。故云
星紀。何者。爾雅釋名云。寅年攝提格。卯年單
閼。辰年執除。已年大荒落。午年敦&T025674;。未年協
洽。申年涒灘。酉年作㕺。戌年閹茂。亥年大淵
獻。子年困頓。丑年赤奮若月也。正月析木。二
月大火。三月壽星。四月鶉尾五月鶉火。六月
鶉首。七月實沈。八月大梁。九月降婁。十月娵
觜。十一月玄枵。十二月星紀。今弘始三年正
當丑年。年屬赤奮若。今以丑月之名。以代丑
年之名。故云弘始三年歳次星紀也。有人云。
十二年名。十二月名。皆是次第互用無苦在。
故以月名詺年也。秦乘入國之謀擧師以來
之意者。諸本皆云八國者。非也。今依古本
入國是也。三十國春秋云。呂隆懼南涼北涼
之逼。表奏請迎。隆遷于秦。呂光之嗣於是乎
絶。此乃是呂隆入秦國。非是八國也。高僧傳
云。弘始三年三月。有樹連理生于廟庭。逍遙
園。葱變爲薤。以爲美瑞。謂至人應入國。至五
月。興遣隴西公碩徳。西伐呂隆。隆軍大敗。至
九月隆上表歸降。方得迎什入關。故云入國
之謀也。師者兵衆也。擧兵以取什法師來耳。
意者北天竺之運數其然矣者。文選魯靈光
殿賦序云。自西京未央。皆見墮壞。而靈光
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扶持。以保漢室。今
効此語也。明符堅擧兵法。往取什法師。未
至而卒。今姚興擧兵往取。乃得歸來者。此是
北天之運。運數應爾也。而言北天者。大品
經云。般若於佛滅後。至南方。次至西方。後至
北方。北方大興盛。大智論釋云。北方謂北天
竺也。今謂北天竺。運數展轉。方至東國。故云
爾耳
大秦天王者 第三歎秦王姚興也。興初承
父之後。僭稱皇帝。後之皇帝。號自稱秦王。百
官皆隆號。改年弘始。今不稱天子。此云天王
耳。道契百王之端下。道居前王之表。故云
百王之端。徳潤洽於未來之世。故云千載之
下。遊刃萬機者。智刃也。莊子内篇養生章
云。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
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呼歴
然響然。奏
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
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伎。蓋至於是乎。庖丁
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伎矣乎始
臣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
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良庖歳更刀而割也。族庖月更刀而折也。今
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聞。而刀刃者無厚。以
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萬機者。尚書咎繇謨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
萬機。孔注云。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今
作機字。仍是單機字也。言秦王者。外能遊
智刃斷割國務。内能終日弘通佛道也。信季
俗蒼生之所天下。信言信是也。季者。孟仲季。
季末也。信秦王是季俗蒼生所仰如天。釋迦
遺法之所憑如杖。亦杖託之杖也。遺法杖之
而得興盛也。而言蒼生者。蒼是天色。莊子逍
遙篇云。天之蒼蒼。其正色耶。今云天生。故云
蒼生。所謂衆生也。時乃集義學沙門下。于時
集諸僧也。義學謂學義者也。秦時有逍遙園。
園中有觀。故云逍遙觀也。叡師云。逍遙園西
明閣。閣亦觀也。逍遙園在西京故城之北。臨
渭水也。躬執秦文與什參定方等者。什法師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弘始五年
四月二十三日。於逍遙園中。出大品經。秦王
躬覽舊經。驗其得失。今言其事也。其所開託
者下。明秦王所請譯經。開託法門者。非但取
益當時。乃爲末代津梁也。累劫者。意云當來
久遠利益也
余以短乏下 第四序論意也。短謂短學。乏
謂乏才。曾謂曾經也。厠謂間厠也。嘉善也。謂
經預間在五百人數會耳。以爲上聞異要始
于時也者。我以此時初聞異法要法耳。然聖
智幽微下。前且明曾聞般若。今明般若難解。
不可言説也。爲試罔像其懷下。懷抱罔像。然
似如有解。寄狂言以説之也。而言罔像者。莊
子外篇北遊章云。黄帝遊赤水之北。登乎崑
崙之丘。南望而遺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
使離誰朱索之而不得。使契詬索之而不得。
乃使罔象。罔象得之。黄帝曰。異哉罔象。乃可
以得之乎。郭注云。明得眞者。非用心也。罔象
焉即眞。今用此語也。字雖少異。本出莊子

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下 第二正標無知論
之宗旨。以爲論體也。文有五段。第一標宗。第
二辨相。第三融會。第四明體。第五總結。今
初。文中有三。初正標宗。次解釋。後引證。今
初引兩經標立無知宗旨也。此辨智照之用
而曰無相無知者。此亦是釋。但未正釋也。此
句如問。既云般若。正明智用。應是有知。乃云
無相無知。何故然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
照明矣者。此句如答也。果者決定也。定有無
相之知。則無取相之知。以無取相之知。以無
取相之知。明是無知也
何者夫有所知即有所不知下 第二解釋
也。有所知者。取相知也。若有取相知。則無無
相知也。又取相此即忘彼。知事即迷理。故知
有所知者。則有所不知也。以聖心無知無所
不知者。無此取相知。則有無相知也。又取相
既有所不知。即不取相則無所不知。理數然
矣。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者。無心取相而能
知萬物者。乃是聖人一切智之所知也
經云聖心無知下 第三引證也
是以聖人虚其心而實其照下 第二辨相
也。所言相者。非有相之相。乃是無相之相耳。
老子云。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今
借此語也。虚其心。謂不取相也。實其照。遍
知萬法也。故能默曜韜光者。以不取相。故
能潜照萬法也。鞱光者。謂藏匿智光。而不
取相也。虚心者。謂心無執著也。玄覽者。謂
幽鑒也。閉智者。謂不分別也。塞聽者。不聽納
也。又不*曜而*曜名爲默*曜無光而光名爲
韜光。無心而心謂之虚心。不*覽而*覽名爲
玄*覽。不知而知謂之閉智。無聽而聽謂之塞
聽。雖復閉智塞聽。而獨悟空空之理。故云
獨覺冥冥也。然冥冥語。出莊子。莊子云。照照
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今借此語。以喩空
空也
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下 第二融會
也。聖智窮盡幽微而不取相。故曰無知。聖神
應會機縁而不動念。故曰無慮也。神無慮故
下。此故字。或屬上。或屬下。皆得也。以聖神
無慮。故能自在於世間之表。即是自在義也。
以聖智無知。故能玄悟於事像之外也。智雖
事外下。雖云聖智玄照事外。即色知空也。非
謂離色有空也。雖云聖神自在於世間之表。
非謂不化衆生。終日在域中應化也。所以俯
仰順化下。俯謂低。仰謂擧。應見大者。爲現無
邊之身。是謂仰也。應見小者。爲現三尺之體。
是謂俯也。應化接誘衆生。無有窮已也。無幽
不察而無照功者。無幽微而不察。謂皆察也。
自亡其照功也。謂無知也。斯則無知之所知
下。此是無知之知。聖人神智之所應會也
然其爲物下 第四明體也。文中有三。初正
明體。次解釋。後引兩經證成。今初。言其者。
聖智也。物者。謂此聖智之爲物性也。此乃非
物名爲物耳。實而不有虚而不無者。知法皆
空。謂之實也。雖言是實。而體性非物。故言不
有。體性非物。即名爲虚。無所不知。故云不
無。亦可言以無知。故言不有。無所不知。故言
不無耳。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者。不無
此智。故言存也。不可論其相貌定有定無。故
言不可論也。唯獨聖智如此。故云唯也
何者欲言其有無状無名下 第二解釋也。
無状者。無状貌也。無名者。無名字也。聖以
之靈者。以用也。聖人用此靈通無所不知也。
聖以之虚故虚不失照者。雖虚而不失照鑒
之用也。無状無名故照不失虚者。雖照知而
不取相也。混而不渝者。混雜也。渝變也。出杜
預注春秋。雖混同萬法。而各各差別。不渝變
也。動以接麁者。有所動作。應接機縁。故云接
麁也。是以聖智之用下。常有用未嘗暫廢。只
自求其形相。不可暫得也
故寶積曰下 第三引兩經證成也。是維摩
經中。長者子寶積説偈文也。舊經云爾。今經
云。以無心意無受行也。不動等覺而建立諸
法。等覺即般若也。謂聖智不動而無所不爲。
故云建立衆生於實際也。所以聖迹萬端其
致一而已矣者。種種變現。故云萬端。同是般
若一致之所爲作。故云一耳
是以般若可虚而照下 第五總結也。般若
之智雖無知。而能鑒照眞諦之理。雖忘相而
可見知。然此忘字義。應是亡失之亡。諸本
皆作忘遺字。良以眞諦不可取相。故云*忘
耳。萬動可即而靜下。萬物起動。即動無動。聖
應無爲。無所不爲也。斯即不知而自知下。不
作有相知。自是無相知。不同有心爲。自是無
心爲也。復何知哉下。不知而知。即無定知。故
云復何知。不爲而爲。即無定爲。故云復何爲

問曰夫聖人眞心獨朗下 第三問答料簡
也。文有九番。然有四難。第一有一番能所難。
第二有一番名體難。第三有四番境智難。第
四有三番生滅難。前三難皆難無知。後一難
直難生滅。今初。問即難也。前論文云。智有窮
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
無知即無智也。無慮即無會也。今難此語耳。
意云。有能知能會。有可知可會。即是有知有
會。何得言無知耶。文中有二。前躡前難。後玄
搆難。雖有兩意。通難一義。合爲一難也。而言
眞心獨朗者。朗明也。謂般若之心。獨自朗悟。
無物無知。故云物物斯照也。應接無方下。
有縁皆應皆接。無有齊限。故曰無方。有所云
爲。皆與機縁應會。故云動與事會也。物物斯
照故知無所遺者。皆知。故無遺漏也。有本作
智字。義意雖同。望下不然也。動與事會故會
不失機者。有機則會。故不失也。會不失機故
有會於可會者。可會即衆生也。知無所遺故
*有知於可知者。有本云。必亦有知於可知。
煩長也。義雖無失。不如省要也。可知即所知
之理也。*有知於可知下。覆疏上句也。既知
既會下。聖不虚知。即是有知。聖不虚會。即是
有會。故曰既知既會。既有知會。何故言智有
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
焉耶。若夫忘知遺會下。第二玄搆難也。有本
言若云。亦得也。若以聖人雖有知會。而不言
我能有知我能有會也。即是聖人無私於知
會以成其私者。此是聖人之心。不私作知會
解。息*忘其知會。非謂無知無會也。而言以
成其私者。莊子外篇天道章云。孔子擧仁
義。以説老聃。聃曰。何謂仁義。孔子曰。忠心
勿愷悌。兼愛無私。是謂仁之情也。老聃曰。無
私焉乃私。郭注云。世所謂無私者。釋已而愛
人。夫愛人者。亦欲人之愛已。此乃其私。非亡
公而公者也。今借此語。明聖人雖無心取知
會。乃是知會。如無私乃成私耳。斯可謂不
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者。若云自*忘知會者。
此乃自不謂有知會。然知會之體非無。何得
言無知會乎。答曰夫聖人功高二義而不仁
下。答也。前難中雖有兩意。同難知會。今更不
分別。合作一答也。文中有三。第一序本宗。第
二述難意。第三結答。今初。功高二儀而不仁
者。二儀謂天地也。不仁者。老子云。天地不
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今借此語也。聖人功高天地。是即仁矣。而不
自矜其能。是謂不仁也。般若智明過於日月。
是即明矣。而忘其知。故曰彌昏。小爾雅云。彌
益也。彌久也。今取益義耳。豈曰木石鼓其
懷其於無知者。意云。聖人無知者。懷抱豈
同木石。名此爲無知乎。固不然也。誠以異於
人者神明下。人者神明。法有取相。是即知矣。
聖人神明不取法相。故曰無知。以無知故。不
可作事相取也。子意欲令下。第二述難意也。
文中有二。前躡前難意。後玄搆難意。令初也。
前難末云。聖人無私於知會。故名無知者非
也。不自有其知者。自不以知會爲有也。而未
嘗不有知者。有知在也。無乃乖於聖心下。無
乃乃也。如爾雅云。無定定也。無寧寧也。不顯
顯也。不承承也。言乃乖聖心。失文旨也。何者
經云下。釋經意。明所以乖聖心失文旨也。無
知無見者。一往爲知。明了爲見。亦可一往爲
見。明了爲知也。無作無縁者。作謂起作。縁謂
攀縁也。斯知自無知矣。豈待反照然後無知
哉者。聖心無所取相。故名無知。非是實有知
自忘其知。名爲無知也。若有知性空而稱淨
下。第二玄搆難意也。若以聖人實有般若之
知。但以其體性是空故曰無知者。非今無知
之本意也。*即不辨於惑智者。般若亦空。惑
智亦空。二倶是空。同是無知。是則無別也。三
毒四倒下。不但惑智。乃至三毒等皆爾。亦
以性空爲淨。與般若何異。何故獨稱般若無
知乎。若以所知美般若下。若以眞諦所知之
境無相故。歎美能知之智爲無知者。亦非也。
所知自常淨般若未嘗淨者。眞諦自空。般若
非空也。亦無縁致淨下。眞諦自空。不關般若。
何縁令般若同眞諦之空。而言無知乎。然經
云下。釋經中明般若無知本意也。將無以般
若體性眞淨本無惑取之知者。將無以者。意
言以也。如世説云將無同意言同也。以般若
體性不取著於眞諦。無惑取之知。故曰無知
耳。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者。從然經云
至此。文勢乃盡耳。以無有惑取之知。故言
無知耳。豈唯無知名無知者。又答前忘知遺
會也。非是自忘其知會。然後言無知。只此
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是以聖人下。第
三結答也。眞諦無兔馬之遺下。經説象馬兔
三獸度河。淺深有異。象盡河底而無遺。兔馬
未盡故有遺。今明般若觀眞諦。眞諦無遺。不
如兔馬。故云無兔馬之遺。般若之智鑒照窮
盡。故云無窮之鑒也。所以會而不差下。會機
縁不差失。當道理無取著。寂然泊然無知。而
遍知諸法也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下 第二有一番名體難
也。難中有二。先且泛序名體相召。然後正
致難。今初。言物無以自通者。物不能自呼召
得物體。故須立名以詺物。名能召物體。故名
爲通也。物雖非名下。物雖非是名。而有物當
名。名詺得物體也。是以即名求物下。即以物
名取物體。則物體可取。不能隱避也。而論云
聖心無知下。第二正致難也。意謂無知未甞
知下。明兩名別也。斯即名教之所通下。立知
無知兩名。本詺知無知兩體也。然論者欲一
於聖心下。論主云。知無知只是一聖心。而知
無知兩名別也。尋文求實下。以知無知兩名。
求其兩實。不相當也。何者下。釋所以不當
之意也。若聖心是知。即非是無知。故云無所
知無所辨。下句反此。若二倶無得無所得復
論者。若知無知倶不得聖心。即兩名皆不當
實。故不須復論也。答曰經云下。答文中有
二。先且序般若絶言之意。後正答其所難。今
初也。斯無名之法下。般若如此。乃是無名
之法。故不可以名言言之也。言雖不能言下。
雖不可言。假言方通。非言不傳也。是以聖人
日。智無知者。非實無知也。欲明聖智無
所取著。故言無知耳。辨相不爲無通鑒不爲
有者。若依前釋。以辨聖智。能通知諸法。故非
無知也。以通聖智無有執著。故非有知也。若
依後釋以辨相。故言聖智無知。其實非無知
也。以通鑒故言聖智有知。其實非有知也。非
有故知而無知下。覆上也。以非有故。有知即
無知。以非無故。無知即有知也。是以知即無
知下。結也。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者。莫以知
無知兩言有異。謂聖心有有無之別也
難曰夫眞諦境智深玄下 第三有四番境
智難也。四番連環更不分別。今初番也。眞諦
謂無生眞境。非般若妙智。不能測知也。聖智
之能在玆而顯者。般若有知。眞諦之功能也。
眞諦即般若之縁也者。般若所縁縁於眞諦
也。以縁求智智即知矣者。既有所知之縁。即
有能知之智。所知之縁既有法。能知之智應
有知也。答曰。以縁求智智非知也下。答文有
三。第一直釋答第二相形答。第三總結答。今
初。先標。後釋。今言不得以縁求智。令智有知
也。何者下。釋所以也。放光云不縁色生識
者。凡人皆縁色生識。所以有見。有見即有知。
聖人不縁色而生識。即是無見。無見即無知
也。又云五陰清淨下。五陰無相。故云清淨。般
若無知。故云清淨也。般若即能知也。五陰
即所知也。般若是能知之智。五陰是所知之
境也。所知即縁也。即是所縁之法也。夫知與
所知相與而有下。第二相形答也。雙辨眞俗
二諦。惑解兩智。與者共也。相與而有。謂惑智
惑境也相與而無。謂眞智眞境也。以俗諦有
相。故惑智有知。故云相與而有。以眞諦無相。
故眞智無知。故云相與而無也。相與而無故
物莫之有者。以眞諦無相故眞智無知。人莫
能令其有知也。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者。以
俗諦有相故。惑智有知。人莫能令其無知也。
物莫之無故爲縁之所起者。以人莫能令其
無知故。即相因而起也。物莫之有故縁所不
能生者。以人莫能令其有知故。即不相因而
起也。縁所不能生故照縁而非知者。謂眞智
也。雖照眞諦。不爲眞諦所生也。爲縁之所起
故知縁相因以生者。謂惑智也。境智相因而
得生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者。雙結
惑解兩知兩境也。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
故名知者。此謂惑智惑境也。眞諦自無相眞
智何由知者。此謂眞智眞境也。所以然者下。
覆前兩義。今從此下至不從因縁有故。即直
明惑境惑智也。而言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
知者。所知不自得所知名。以因能知。故得所
知名也。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者。所知既
因能知而得名。能知亦因所知而得名也。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縁法者。彼此迴互相因
而生。即是因縁所生法也。縁法故非眞者。以
從縁生則非眞也。非眞故非眞諦者。既從縁
生即是俗諦也。故中觀曰下。引中論意。非
全文。此意明俗諦。言勢隨及眞耳。今言眞諦
曰眞下。從叱至不見有法無縁而生。明眞智
眞諦也。眞諦既名眞。眞故即不從因縁而生
也。故經曰不見有法無縁而生者。有法皆從
縁生。無有有法而非縁生。則明非縁生者。是
眞諦也。涅槃經云。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
縁生。諸經之中。通有此意。今泛引也。是以眞
智觀眞諦下。第三總結答也。智不取所知此
智何所知者。以不取所知故。名無知也。
然非無知但眞諦非故知所眞智亦非知者。
不同木石之無知。故云然非無知也。但以眞
諦非是有相之所知故。眞智不取相。名爲無
知耳。而子欲以縁求智下。子者男子之通稱
也。子以眞諦所縁之法是有。而令般若有知
也。縁縁自非縁於何求知者。眞諦之縁自無
其相。眞智之法。何得有知耶。難曰論云不
取者下。第二番也。執前不取之言。以爲難耳。
爲無知故不取下。爲無所知故言不取。爲先
知然後忘取。故言不取耶。冥若夜遊者。無所
知則同夜行。不辨黒白。知則異於不取者。知
與不取異。則當知之時有取。然後忘知。始是
不取耳。答曰非無知故不取者。雙排兩難
也。當知之時。即不取相。故言無知耳。難曰論
云不取者下。第三番也。不物於物者。不以
物爲有物也。若以物爲有物。則是惑取。不以
物爲有物。則無惑取也。無取則無是下。既無
所取。何物是物。何物當聖人之心耶。既不當
聖心。云何聖人無所不知乎。答曰然無是無
當者。按成此語。實無可是。實無可當也。夫無
當則物無不當者。無當乃當眞理。無是乃是
眞理也。物無不是則是而無是者。是眞理雖
是無所是。當眞理雖當無所當也。盡見諸法
而無見者。盡見諸法。則有當有是。而無見者。
則無當無是也。難曰聖心非不能是下。第四
番也。非不能以萬物爲是物。然以無物可是
物故。聖人不以物爲有物耳。雖是不是是故
當是於無是矣者。物非是有故當是無。不以
物爲有物。應以物爲無物也。誠以般若無有
有相之知者。不同惑智有相知也。若以無相
爲無相又何異累於眞諦者。不作有相知。但
作無相知也。又不有有相知。但有無相知。如
此有何患累耶。答曰聖人無相者。聖人以無
相爲心也。既以無相爲心。不但無於有相。亦
乃無於無相也。若以無相爲無相下。若謂聖
人以無相爲相。有此無相之知。此則無相乃
成相。無知乃是知也。捨有而之無譬猶逃峯
而赴壑者。之適也。峯謂山。壑謂水。避山而赴
水。倶有害身之患也。處有不有下。處有不
取有相。居無不取無相也。然亦不捨於有無
者。即有爲不有。非謂離有爲不有。即無爲不
無。非謂離無爲不無也。和光塵勞者。老子云。
和者和其光。同其塵。今借此語。以明聖人和
光同塵。在有同有。在無同無。同有。不取有。
同無不取無也。周旋者。往來也。寂然而往下。
寂泊倶是靜也。往即寂往。往無往矣。來即
泊來。來無來矣。恬淡無爲者。恬然淡然。無所
施爲。雖無所爲。而無所不爲也。淡音去聲也。
莊子外篇天道章云。夫虚靜恬淡寂漠無爲
者。天地之本。道徳之至也
難曰聖心雖無知下 第四有三番生滅難
也。三番即爲三。今初番也。應接機縁不失機
會。故云應會不差耳。存之者。存而不應也。可
乎者。有本云何乎。有本云可乎。皆得言聖心
可得生滅乎。答曰生滅者生滅心也者。謂凡
言生者生於心。滅者滅於心也。聖人無心生
滅焉起者。既無有心。無可生滅也。然非無心
下。非是木石之無心。但是無知之無心。故曰
無心心。應亦如是也。是以應會則信若四時
之質者。小雅云。質信也。家語云。明王之治百
姓。其化可守。其言可復。伏音其迹可履。故其
信如四時也。呂氏春秋云。天地之大。四時化
常。其信至也。春秋感精符云。人主與日月同
明。四時合信也。今以聖人應物。事如四時春
秋冬夏。至時必應也。直以虚無爲體者。有
本上句無之字。則應云信若四時質直。此句
則云以虚無爲體。今依前釋直字向下也。直
者但也。獨也。但以聖心虚無。故不可取。既不
可取。是則無相。無相故無生無滅也
難曰聖智之無下。第二番也。般若無知。此
是聖智之無。惑智性空。此是惑智之無也。般
若無知。亦無生滅。惑智性空。亦無生滅。兩無
何異耶。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下。聖智無有
知。惑智知體。皆無別也。所以無者是義也。雖
同言無。其義各異也。何者夫聖心虚靜下。謂
聖心無執著也。無有執著之知。而言其空
也。可曰無知下。可名此爲無知。不得名爲知
空也。惑智有知下。謂惑智有執著也。有此執
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知無下。可名此
爲知空。不得名爲無知也。無知即般若之無
下。般若無取相。故曰無知。惑智體性空。故曰
知無。知無即是眞諦之實相耳。言用即同而
異下。論用則本同成異。論寂則本異成同也。
同故無心於彼此下。言同邊則彼此無差別。
言異邊則彼此各有殊。謂般若有照境之力。
眞諦有發智之功也。亦可言異。則般若有鑒
照之功。眞諦無也。是以辨同者下。言同者。謂
異法爲同也。言異者。謂同法爲異也。斯則不
可得而異下。究竟言之。不可得定異。不可得
定同也。何者内有獨鑒之明下。釋前寂同而
用異也。内有獨鑒之明。即般若用也。外有萬
法之異。即眞諦用也。萬法雖異下。雖有實理。
要以般若照之。方得顯也。内外相與以成其
照功者。由内見外。由外發内。故曰相與也。此
聖所不能同用也者。此即用異。聖人不能令
同也。内雖照而無智下。照而無知。即是智
寂。實而無相。即是境寂。兩法體性同皆是無
也。内外寂然相與倶無者。兩法皆寂。倶是
空也。此聖所不能異寂者。此即寂同。聖人不
能令異耳。豈曰續鳧截鶴下。此語出莊子。莊
子外篇駢拇章云。長者不爲有餘。短者不爲
不足。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
即悲。故性長長非所斷。性短短非所續。今借
此語。以明境智雖異而同。不待同而後同也。
夷平也。盈滿也。岳山也。壑溪也。誠以不異於
異者。即以不異者爲異也。故雖異而不異者。
既以不異爲異。異不可爲異也。於無異法中
而説諸法異者。諸不異爲異也。亦不一相下。
不一不異。即非同非異也。難曰論云言用則
異下。第三番。即就用寂爲難也。未詳般若
之内即有用寂之異者。有本云。即有用寂之
異不也。有本無不字。今不用不字也。直問般
若之内何得復有用寂之異乎。若有不字。則
是兩端爲有爲無也。答曰用即寂下。更泯用
寂也。寂用體一下。寂用既是體一。同從理出。
而有異名也。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者。非謂
離用之外別有一寂。爲用之主也。是以智彌
昧下。彌益也。逾越也。聖智彌昧。其用越明。
聖神益靜。其應越動也。豈曰明昧動靜之異
者。雖云明昧動靜。又復泯之爲一也。故成具
云不爲而過爲者。不爲過於爲也。無心無識
下。無心無識。深復知覺也。是則窮神盡智下。
謂此二經。窮盡神妙智慧。極言象外之談論
也。即之明文下。通謂此般若無知論也。以此
論之明文。則聖心無知可於見也。亦可即指
此上二經。爲即之明文也
隱士劉遺民書問
般若無知論有三章。第一正是論文。第二劉
公致問。第三肇師釋答。今是第二劉公致問
也。廬山遠法師作劉公傳云。劉程之。字仲思。
彭城人。漢楚元王裔也。承積慶之重粹。體方
外之虚心。百家淵談。靡不遊目。精研佛理。以
期盡妙。陳郡殷仲文譙圀桓玄諸有心之士
莫不崇。拭祿尋陽柴桑。以爲入山之資。未旋
幾時。桓玄東下格稱。永始逆謀始。劉便命
孥考室林藪。義熙公候咸辟命皆遜辭以免。
九年。大尉劉公。知其野志冲邈。乃以高尚人
望相禮。遂其放心。居山十有二年。卒有説
云。入山已後。自謂是國家遺棄之民。故改名
遺民也。初生法師入關。從什法師禀學。後還
廬山。得無知論。以示劉公。劉公以呈遠法師。
因共研盡。遂致此書。問其幽隱處。雖言迹在
於劉公。亦是遠法師之意也
遺民和南下 書有三章。第一序暄涼。第二
正致問。第三總結。今初暄涼中。文有數節。通
是一段也。而言和南者。外國致敬之辭也。頃
飡徽聞有懷遙佇者。頃者俄頃。謂比來也。飡
者耳中承聞。如飡食也。徽美也。聞者名聞。雖
是聞字。而作問音也。承聞美名懷中遙思相
見。故云遙佇。佇待也。音寄壅隔増用抱蘊
者。當爾之時。南是晋。北是秦。兩國既其不
通。書信難得。傳寄懷抱。以此増加蘊積也。弟
子沈痾下。有本云枕。亦可然也。今以沈滯痾
疾。在草澤之中。瘵猶是疾也。因慧明道人北
遊下。謂此已前。曾有慧明道人向北。通書信
也。古人不以形疎致淡下。形雖乖疎。而情不
淡薄。悟解相關。即爲近矣。而言古人者。世説
云。嵆康呂安暫一相思。則千里命駕。安時尋
康。康不在。見嵆熹。熹要安過。安不應。直書
門上作鳳字。古鳳字凡中著鳥。謂熹爲凡鳥。
故不過也。是以雖復江山悠邈不面當年下。
悠邈皆是遠也。不面當年。謂當今之年。不對
面也。企懷風味。謂懷抱企慕肇法師體。風理
味也。鏡心像迹。謂鏡照其心於肇法師無知
論。論如肇法師之像及迹也。佇待也。悦忻也。
懃勞也。良信也。緬然無因瞻霞永歎者。緬遠
也。南北隔絶。無因相見。瞻望雲霞。長歎息
也。有本作遐遠字。不及雲霞字也。順時愛敬
者。順四時自愛自敬也。冀行李承問者冀望
也。左傳注云。行李使人也。有人云。古時字
少。即以李字當履。相仍不改。以至于今。李猶
是履。履謂人信行履來往也。望得書問。故云
承問耳。伏願彼大衆康和者。康樂也。外國法
師常休納者。什法師也。休謂休泰。納謂内
也。出鄭玄註詩耳。上人以悟發之一器而遘
玆淵對者。遘遇也。有本作構。謂架構也。上人
謂肇法師也。器謂才器。悟解發明。故云悟發。
問答深玄。故云淵對也。想開究之功足以盡
過半之思者。爾雅云。究窮也。周易繋辭云。知
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所以然者。彖謂斷
也。斷一卦之吉凶。故名爲彖。尋易彖辭。則於
易道思慮通悟。過於一半。今謂此論開究般
若義過於半。如彖辭之開易道也。故毎惟乖
濶憤愧何深者。爲肇法師能如此開究般若
之理。故毎欲相見。思惟南北乖闊。懷抱憤結
愧歎何深也。彌厲者。厲嚴也。恂恂穆穆者。爾
雅云。恂恂慓也。廣雅云。恂恂敬也。王肅注
論語云。恂恂温恭貌也。穆穆和順也。宿心者。
本心求隱。今從本志。故云遂也。上軌者。軌是
車軌。軌訓法也。通謂佛法爲上軌也。亦可別
説廬山徳衆軌則也。感寄之誠日月銘至者。
感遠法師之思。寄在佛法之中。至誠明顯。如
日月也。而言銘者。銘記也。有人云。銘訓明
也。明已云誠如日月也。遠法師頃恒履宜者。
履休宜也。思業精詣者。心思精業行詣。詣進
也。乾乾宵夕者。周易乾卦九三之爻辭云。君
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今用此語也。言宿夜
精懃也。自非道用潜流理爲神御者。説文云。
御者使馬也。尚書云。御治也。按乘馬曰御。
御馬字經史皆作馭也。以遠法師用道潜流
於心内。用理御心神。故能然也。孰以過順
之年下。孰誰也。誰何也。過順謂六十已上也。
論語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六十已上老人。神氣
湛然。如此懃厲也。所以憑慰既深下。仰憑法
師。俯慰思深。不能仰謝。故云逾絶也。此才
運清俊旨中沈允者。運才思清雅俊逸。意旨
中當沈深允愜也。易云允當也。尚書允執其
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孔安國注云。允信
也。推渉聖文婉而有歸者。左傳云。婉曲也。説
文云。婉順也。聖文謂佛經。推驗佛經。肇法師
所作。有旨歸也。披味殷勤下。披閲翫味手
不釋也。眞可謂浴心方等之淵下。謂肇法師。
將心於大乘水中得浴。將懷於幽玄之津取
悟。亦可劉公自云。今尋此論。有如此也。而言
津者。爾雅云。津極也。若令此辨遂通下。此
*辨謂無知論也。宣流天下爲通也。般若衆
流。謂諸部般若也。殆不言而會者。殆字有多
義。易云。殆差也。廣雅云。殆敗也。鄭玄註云。
殆幾也。毛長詩傳云。殆始也。今依鄭玄也。殆
者是幾也。幾者是近也。此論若流通天下。
則般若之理。不待言近可契會也。可不欣乎
者。意言欣也。再言者。謂大欣也。廣雅云。欣
喜也。然其理微者辭嶮者。道理既幽微。言
辭則嶮絶。如前云。知非爲知。欲以通其鑒。不
知非不知。欲以弁其相。*弁相不爲無。通鑒
不爲有。又云。言用則同而異。言寂則異而同。
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等。並是
言語嶮絶處也。唱獨者應希者。謂肇法師。唱
此般若無知之義。文理獨絶。難應和也。其事
者。文選宋玉對楚王問云。客有歌於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
爲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爲陽
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引商引羽雜
以流徴。屬而和不過數人。是其曲彌高。和
彌寡也。苟非絶言像之表下。若絶言像之人。
則無所復疑。且非其人。則執文多滯。謂言般
若是智。不得無知也。言謂文言。像謂象辭也。
意謂若以縁求智之章下。歎前答中善巧
也。婉轉謂迴曲皆盡也。無所間然。謂無有間
阻不通處也。但暗者難可頓曉下。叙問意也
方言云。曉明也。餘疑如後問也。想縱容之
暇復能粗爲釋之者。廣雅云。縱容擧動也。國
語云。暇閑也。粗略也。然書中縱容字皆單作。
今此論諸本皆作縱容也。釋者。小雅云。釋
解也。字林云漬米。今謂解釋問義。如漬米之
釋也
論序般若之體下 第二正致問也。文中有
二。前通問。後別問。今初。通之中。先牒前文。
然後作問也。夫聖心冥寂下。正作問也。謂冥
然寂然。理之至極。與空無同也。不疾而疾
不徐而徐者。謂至人神變寛急也不疾而疾。
則無定疾。不徐而徐。則無定徐也。此語出莊
子。莊子外篇天道章云。桓公讀書於堂上。輪
扁斵輪於堂下。釋搥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
公之所讀者何言。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
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公之所讀者。古人
之糟粕而已矣。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
議。有説則可無説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
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得於手應於心口不能言也。而有
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喩臣之子。臣之子亦
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輪古
人與其不可傳者死矣。然則公之所讀者。古
人之糟粕已矣。是以知不廢寂下。明動靜不
二也。運物成功者。運轉衆生。令向善道。功業
成也。雖處有名之中而遠與無名同者。老子
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云有
名是有也。無名是無也。聖人雖在有而同無
也。斯理之玄固常所彌昧者。爾雅云。固久
也。彌益也。昧冥也。此理玄妙。常來久所昧
處。非但於今論方始生疑也。但今談者下。第
二別問也。總有三問。第一問智體是有知是
無*知。第二問照境有相無相。第三問境智相
對有是無是。有當無當。今初。言談者。自謂
也。所疑於高論。謂疑於肇法師之論耳。欲求
聖心之異者。爲有知邪爲無知耶。爲謂窮靈
極數妙盡冥符耶者。此是有知也。爲當窮般
若之靈照。極聖智之心數。妙能盡知冥符法
性耶。爲將心體自然靈怕獨感耶者。爲當般
若之體自然無知。精靈恬泊。不與衆生相感
應耶。然則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體者。雖無
所不知。以慧爲體。故是知也。而言定者。定心
知法。名爲定慧耳。此言定慧爲體。猶是十大
地中心數定也。慧以爲般若體耳。十心數者。
所謂想欲觸慧念思解脱境定受也。則群數
之應固以幾乎息矣者。若自然寂泊無所感
應。此則無知。固者。易注云。固牢也。幾者。此
字凡有三音。一者機音。二者紀音。三者祈音。
易云。知幾其神乎。又云幾者動之微。此是機
音也。如人幾歳。此是紀音。今云幾者是祈音
也。論語云。不幾乎一言而可以興邦。此是
紀音也。左傳*注云。幾近也。郭象注莊子云。
幾盡也。夫心數既玄下。覆前句也。聖人心數
既玄。何謂更有其照。照謂慧也。略不言定。具
足應言心數既玄。何得孤運定慧以定慧爲
體乎。神淳化表下。覆後句也。聖人既心神
恬泊淳和。在世間之表。何得復有慧明獨存。
不與衆生相應會乎。當有深證者。應當有別
深證悟。更爲我*辨之。廣雅云。*辨別也。疑者
當以下。第二問照境有相無相也。文中有二。
前明覩變之知應是有。後明覩變之知異無
相。覩變之知若是有。何得言無知。覩變之
知異無相。當知必是有也。撫會者。撫化衆生。
與縁契會也。應機者。應接機縁也。覩變者。覩
見變動也。而論旨云本無惑取者。汝論但云
無有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之。而未言所以
不惑取之意者也。謂宜先定聖人下。第二明
覩變之知異無相也。爲當見空爲當見有耶。
見無相即是見空。見變動即是見有。而言
者。兼見有也。若覩其變下。若見變動。即是有
相非無相也。若唯照無相下。若倶見空。則
不見有衆生可撫接教化也。無會可撫而有
撫會之功下。既無會可撫。何言聖人有撫會
之功耶。幸復誨之者。幸復示誨。誨教也。論云
無當則物無不當下。第三明境智相對有是
無是有當無當也。先牒。後難。今初牒也。夫
無當下。正難也。無當而物無不當。乃是當
無。故云至當。無是而物無不是。乃是是無。故
云眞是。斯則有是有當。何謂無是無當乎。若
謂至當非常當下。若言當無爲至當。非謂當
有是常當。是無爲眞是。非謂是有之常是
者。理固應然。常是常當是惑。至當眞是是悟。
此兩義本別。不須論也。汝論本意亦不謂至
當非常當爲非當。眞是非常是爲非是也。以
袪其惑者。袪遣也
論至下 第三總結也。詳省者。詳審省察也。
亦好相領得者。得汝意也。但標位似各有本
者。遠法師以法性爲宗本。謂性空非法性。肇
法師以性空爲眞諦。與遠法師不同也。頃兼
以班諸有懷者。班者班賦也。出爾雅。案賦
分布也。有懷謂有懷抱悟解人也。屡有撃其
節者。謂多有撃難要節之人也。而恨不得與
斯人同時者。歎訝肇法師云。能恨不得同
時也。彼時諸人。知是肇法師所作。而云爾者。
借古事以美之。故云然也。史記云。蜀人揚得
意爲狗監侍上。上讀子虚賦而美之曰。獨
不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中司馬相如。
言爲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
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請爲天子遊獵賦。賦
成奏之。天子大悦。今言諸人之美肇論。如漢
武帝之子虚賦。故歎不同時也
答劉隱士書
論有三章。此下第三肇法師釋答也
不面在昔佇想用勞下 答書亦有三章。第
一叙暄涼。第二正答。第三總結。今初。叙暄涼
中。乃有兩書。前略後廣。所以然者。古人作書
皆有重複。前略後廣。時使然也。今言不面
在昔者。此是古維摩經中語。彼經云。維摩詰
語文殊師利言。不面在昔辱來相見。意言昔
來未曾對面也。既未曾對面。故佇想用勞。佇
待也。用以也。披尋反覆欣若暫對。尋來書及
問。欣喜如暫對面也。涼風屆節下。爾雅云。涼
風北風也。今謂以方言之。是謂北風。以時言
之。是謂秋風也。屆至也。佳者好也
服像雖殊妙期不二下 廣書也。一道一俗。
故云服像殊也。身雖有殊。心期不別也。有本
單作其字也。江山雖緬理契則隣者。一南一
北。故云江山緬。緬遠也。處雖緬遠。契理相
近也。契謂木契。喩理合也。所以望途致想
虚襟有寄者。爲心期不二理契相隣。故望途
路。常寄懷抱。在於劉公也。君既遂嘉遯之
志標越俗之美者。易有*遯卦。*遯有嘉*遯肥
*遯。今言嘉*遯。嘉者善也。*遯者隱也。字林
云。*遯者遷逃也。劉公本有隱心。今得遂志。
超越俗人。故稱爲美。獨恬事外歡足方寸者。
恬靜也。謂眞居山在人事之外。心中歡悦。
方寸是心也。毎一言集何嘗不遠者。毎有聚
集言論。皆深遠也。古賢誡子書云。昔侍座
於先帝時。有三長史。倶來會座。帝謂之曰。爲
官長者。當清當愼當勤。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及去。帝謂余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
先唱爲本。對曰。愼乃爲本。夫清不必有愼愼
無不清。猶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也。帝
曰。卿擧比來愼者爲誰。乃擧數人。帝曰。卿所
擧人。亦各其愼。然天下至愼其唯阮嗣宗。毎
與之言。言及懸遠。未嘗臧否人物。今用此
事也。喩林下雅詠高致悠然者。晋朝嵆康。
阮藉。阮咸。山濤。王戎。向秀。劉靈等七人。在
於山陽竹林倶隱。不事王侯。高尚其志。今謂
劉公如此也。清散未期厚自保愛者。清閑散
適無有期限。願自保養愛護也。願彼山僧無
恙道俗通佳者。于時遠法師在山。徒衆七百。
今言此衆也。爾雅云。恙憂也。風俗通。恙病
也。易傳云。上古患恙蟲食其心。凡相問曰。無
恙乎。道即僧衆。俗謂俗人。于時有雁門周續
之豫章雷次宗南陽宗炳及劉公等。同在山
隱。今謂此諸俗人也。承遠法師勝常以爲欣
慰者。肇法師年少。遠法師老宿。南北乖隔。二
國不同。未曾相見。而遙相欽敬。故承勝常而
憙爲慰也。雖未清承然服膺高軌者。遠法
師是安法師弟子。名高一代。高僧傳云。廬山
釋慧遠。承習有宗。天下學士。皆取折中。今肇
法師。亦遙挹也。雖未曾清耳禀承。然亦服膺
遠法師高軌。服膺謂以胸臆服地禀受也。高
軌謂高行也。企佇之勤爲日久矣者。企望佇
待已久也。公以過順之年下。歎遠法師徳也。
以六十已上老年。神氣湛然益嚴也。養徒幽
巖抱一沖谷者。養徒衆在幽山中也。抱一者。
懷道也。老子云。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又云。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
今借此語爲用也。遐邇仰詠者。遐遠。邇近
也。何美如之者。無美可比也。毎亦翹想一隅
懸庇霄岸者。云我毎向東南隅。翹心想望遠
法師也。遠法師。道徳高遠。欲似雲霄之岸
也。亦如雲霄。如涯岸也。亦可直指東南雲霄
之涯岸也。而云庇者。爾雅云。庇蔭也。無由寫
敬致慨良深者。無因由至彼申寫敬仰。良深
慨歎。良信也。君清對終日下。謂劉公常對遠
法師。多歡賞也。此大衆者。京師什法師徒衆
也。于時翻譯徒衆。凡有三千耳。如宜者。如常
休宜也。秦主道性自然者。此是後秦主姚興
也。今歎姚興之道徳耳。然道徳兩字。道經云。
要人多式之。不時精*辨。釋名云。道導也。所
以通導萬物。説文。徳得也。外得於人。内
於已今謂理之自然爲道。人能行即爲徳。
何以明之。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
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
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云。道可道非
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謂道也。又云。生而不
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徳。又云。上
徳不徳。是以有徳。下徳不失徳。是以無*徳。
是謂徳也。今先歎秦王道性。然後歎其有徳
耳。司馬彪云。性者人之本。蔡邕勸學云。性者
心之本也。天機者。機心也。莊子云。其嗜欲
深者天機淺。今言秦王天機深。故超邁凡俗
也。城塹三寶下。歎其徳也。與三寶作城塹。以
弘道爲事務也。由使異國勝僧遠方而至者。
由秦王有徳故。異國勝僧等。方從遠國來也。
靈鷲之風萃乎玆土者。佛在靈鷲山説法。今
謂此風萃集於此也。領公遠擧下。當時有僧。
姓支。名法領。往西域歸。華嚴等諸大乘經。
今言其遠向異國得方等經。與千載下爲津
梁。梁謂橋梁也。請大乘禪師一人者。佛駄
跋陀羅也。此人博學。善解華嚴。而以禪觀
爲行。于時慧觀慧嚴等向西域。於彼請一大
徳東歸。彼土大徳平章。非佛駄*跋陀羅不
可。遂共來此。正當什法師來。時至長安。然其
意氣高邁。禪觀深遠。謂什法師曰。觀君所譯。
未出人意。因何乃得高名。什法師曰。由吾老
朽爲衆所推。何必徳稱美談也。復縁向門徒
説云。吾見本國。五舶發來。人或漏泄此語。僧
䂮等以爲顯異惑衆。集僧擯之。禪師曰。吾
身若浮萍。去留甚易。但懷抱未申。以爲恨
耳。於是出藍田關。南至荊州。廬山遠法師遣
人迎之。屈入山翻譯禪經。從其禀受禪法。
乃作解擯書送長安。解其擯事。以爲説在同
意。非爲異人。不是顯異惑衆。其復遂下宋都。
譯華嚴經。今之華嚴是也。今言其未擯時事
耳。三藏法師一人者。弗若多羅也。高僧傳云。
弗若多羅。出十誦律。三分獲二。而多羅卒。曇
摩流支續譯。言三藏者。是多羅未卒時事也。
又此是曇摩流支。何以明之。以文言本末精
悉。則是譯律已了。故知然也。又此是佛陀耶
舍譯四分律。何以明之。佛陀耶舍至長安。秦
王請其譯四分律。然耶舍曰。無本。但誦文而
已。始欲遣人書出。秦王疑其遺忘。乃遣耶
舍誦戸籍藥方數萬言。明日覆之。不遺一字。
遂請誦出律本。令人書之。然後翻譯也。毘婆
沙師一人者。曇摩掘多也。道標師舍利弗
阿毘曇論序云。弘始九年。曇摩掘多。曇摩耶
舍等。命書梵文。至十年尋應合出。但以彼此
不相領悟。恐未盡善。至十六年漸閑秦語。令
自宣譯。然後筆受。什法師。是弘始十一年
卒。今作答書。是什法師在世之事。正言
出未言翻譯。明知是弘始九年事也。什法師
於大石寺下。言上諸人共什法師出新經也。
法藏淵曠下。淵深曠大。謂經論日多。故云異
聞也。夙夜匪懈者。毛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
人。一人謂天子也。匪不也。懈怠也。邕邕肅肅
者。邕邕和也。然邕字與壅字義同。是和。書
云致之*壅熙。亦是和義。爾雅作邕字也。肅
謂齊整也。本末精悉若覩初制者。律本具足。
欲似佛初制。時問中事發言奇新者。時時問
其事。言語奇異也。猥參嘉運者。猥衆也。衆多
也。謂數參預善事耳。自不覩釋迦祇桓之集
下。自謂獨自也。獨不見祇桓盛集爲恨。餘無
所恨也。字林云。自從也。而慨不得與清勝君
子同其法集者。謂不得與劉公同此集爲恨
耳。生上人頃在此下。竺道生也。數年謂過
三年已上也。言話者。禹邁反。毛詩云。其維哲
人告之話言。古訓云。話言古之善言也。説
文云。會合善言也。謂生法師語話之間。常稱
歎劉公也。中途還南君得與相見者。中途歸
南。故君得相見也。未更近問惘悒者。近更
不得書問。惘惘悒悒也。威道人至得君念佛
三昧詠下。似是劉公寄附也。遠法師作念佛
三昧詠及序。劉公等皆和。今言其事也。撿遠
法師集。此但有三昧詠序。無三昧詠及和。收
集不謹也。序云。夫稱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
謂。思專則志一不撓。想寂則氣虚神朗。氣虚
則智恬其照。神朗則幽無不徹。斯二乃是自
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此作興寄既高者。
興謂與喩。寄謂寄意。子夏詩序云。詩有六
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
六曰頌。今言興即興也。寄即比也。有本作奧
奇非也。辭致清婉者。辭章情雅理致婉媚
也。能文之士率稱其美者。解文人皆稱善也
可謂遊渉聖門扣玄之唱者。此念佛三昧詠。
可謂遊渉聖人門戸。扣撃玄旨之妙唱也。因
來何少者。怪因行附來者少耳。什法師以午
年出維摩經者。弘始八年屬午也。條記誠言
者。記誠信之言也。義承有本者。謂承什法
師也。來問婉切難爲郢人者。婉曲切要難酬
答也。郢人者。莊子雜篇徐無鬼章云。莊子送
葬。至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以堊
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匠石運斧成風
而斵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
無君聞之。召匠石曰。甞試爲寡人爲之。匠
石云。臣嘗能斵之。然臣質已死久矣。自夫
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矣。郭象
注云。非夫不動之質忘言之對。則雖有至言
妙斵。而無所取之。今謂劉公之問。事同匠石。
肇公之答。事同郢人。問能而答難也。貧道思
不關微兼拙於筆語者。思慮不關渉於幽微。
筆語復非巧妙。小雅云。關達也。微無也。且至
趣無言下。至理不可説。即不二法門也。如什
法師共佛陀耶舍。在秦王座。秦王問實相義。
二人相視竟無所答也。云云不已者。云言也。
已止也。雖復多言。無所論*辨也。聊以狂言
者。妄言也
疏云稱聖心者冥寂理極同無下 第二章
正答問也。文亦有二。前通答。後別答。今初
也。以此爲懷自可忘言内得下。理既深玄。忘
言心内自得。所不論耳。復何足以人情之所
異下。何足何得也。據孝經何足猶何能也。人
情淺近。至理深遠。何得以近情而求遠理耶」
云談者謂窮靈極數妙盡冥符下 第二
別答前三問。即爲三章。今答第一智體有知
無知問也。文中有四。第一正答問。第二*辨
聖心。第三斥謂情。第四詰謬計。雖有四章。通
是答問。今初牒其前言也。意謂妙盡冥符不
可以定慧爲名者。妙盡冥符。此是般若之心。
一相不二。何得言其中有定慧二名耶。靈泊
獨感不可稱群數以息者。此是般若之心。無
不鑒照。何得言不應群數耶。兩言雖殊妙
用常一者。妙盡冥符爲一言。靈泊獨感爲一
言。一是動也。一是靜也。於我見迹則動靜有
異。於聖本心則動靜不二也
何者夫至人玄心默照下 第二*辨聖心也。
*辨聖心即以釋前答也。文中有二。前離*辨
聖心離釋兩意。後合*辨聖心合釋兩意。今先
*辨聖心。然後釋妙盡冥符不可以定慧爲名
也。玄心謂心合玄理也。默照謂潜照幽微也。
理極同無。謂見空無之理。即與無同。無同
故爲極也。既曰爲同同無不極者。既與無同。
即是極智。無有不極之義也。何有同無之極
而有定慧之名者。既與虚無理同。名之爲極。
何得於此極智。更有定慧兩名耶。定慧之名
非同外之稱耶者。言此兩名是同無極智外
名。不關極智體也。若稱生同内有稱非同者。
若定慧二名生於同無極智之内者。有此二
名。則非同無之智矣。若稱生同外稱非我也。
若定慧兩名生於同無智外。此之二名不關
於智。我謂智也。又聖心虚微妙絶常境下。釋
虚泊獨感不可稱群數已息也。虚微謂虚
無微妙也。常境謂常人境界。聖心不同。故云
妙絶也。感無不應會無不通者。有感皆應。故
無不應。有會必通。故無不通也。冥機潜運
其用不勤者。冥機謂神心。神心潜用。不勤勞
也。毛長詩傳云。勤勞也。爾雅云。勤病也。何
爲而息者。應化不息也
且夫心之有也下 第二合辨聖心合釋兩意
也。而其心之有者。凡論心之所以爲有者。以
其謂法而有故名心有耳。有自不有故聖心
不有有者。有法當體。自非是有。故聖心不
以有爲有耳。不有有故有無有者。不以有法
爲有。故知有非是有也。無有故則無無者。
法既非有。亦非是無也。無無故聖心不有不
無者。前言無有。此言無無。法體既其無有無
無。所以聖心不有不無耳。不有不無其神乃
虚者。聖心不有不無。乃爲虚妙。何者夫有
也無也心之影響也下。覆疏釋前聖心不有
不無也。聖心非有。妄謂爲有。聖心非無。妄謂
爲無。有無之於聖心。如影響之於形聲。非眞
本也。言也像也影響之所攀縁者。攀縁影響
之有無。故有言象。非謂影響之有無於言象。
文語到説。故云爾也。何者。縁心謂有故言有。
謂無故言無。縁此有有無之心。故有有無之
彖耳。言象。謂易云。文言象詞。以喩説有
説無之言。象有象無也。喩如説有。是塊然
之有。説無。是豁爾之無。塊然是物塊。豁爾是
虚空。此皆象也。即此象上有有無之言耳。有
無既廢下。聖心非有非無。故云既廢。不得妄
謂爲有爲無。故云心無影響也。影響既淪則
言像莫測者。聖心既非有非無。則不可言有
言無。象有象無。言象所不能測得聖心也。言
像莫測則道絶群方者。易言方以類聚物以
群分。今謂聖心不可言有言無。則與群方諸
類永絶也。道絶群方故能窮盡極數者。以
與群方永絶。故窮盡靈智。究極心數也。窮靈
極數乃曰妙盡者。以窮極故。能無所不知。無
所不鑒。故云妙盡也。妙盡之道本乎無寄者。
既云妙盡。即是般若。既云般若。何有寄著耶。
無寄在乎冥寂者。既云無寄。所以冥然寂然
也。冥寂故虚以謂之者。既云冥寂。則無有名
字。而云般若者。虚假爲名也。妙盡在乎極數
者。既云妙盡。必窮心數也。極數故數以應
之者。雖云極數。能以數應。如經中説變化云
爲無所不作也。數以應之故動與事會者。以
心數應物。有感必臨。無不契會也。虚以謂之
故道超名外者。假立名字。所以超名字之外
也。道超名外因謂之無者。以聖心超名字之
外。莫知何名。故名無心耳。動與事會因謂之
有者。以聖心應物。故名有心耳。謂之有者應
謂有下。謂聖心謂爲有者。應彼謂有之
人。強謂爲有。聖心不然也。故經曰聖智無知
下。引經爲證。此是大品經之大意。無的文也。
又是思益經意。彼經云。我得涅槃時。唯得
諸法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
知也。此言無相寂滅之道者。此經云無相之
道也。又釋此無知無爲之言。言無相之道也。
有本云。此無言無相寂滅之道。謂此無知無
爲。是無言無相之道耳。豈曰有而爲有下。
豈曰者。言不如此也。言有未必爲有。言無未
爲無。動靜亦然耳
而今之談者多即言以定旨下 第三斥謂情
也。今之談者。謂多時講論之人。亦可指劉公
也。多即言以定旨。謂執文取定也。尋大方
而徴隅懷前識以標玄者。老子云。大方無隅。
又云。前識者道之華。以標玄也。而言前識。
今言至理大方無隅。何以徴責其隅。前識非
玄。何以懷前識以標玄也。而言前識者。河上
注云。不知而言知。爲前識也。存所存以必當
者。存彼所存之法。以爲必當理也。所存者。
謂聖人有心也。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下。
聞知定謂知。故謂知爲有。聞無定謂無。故謂
無爲空也。有無之境邊見所存下。有無二邊。
名爲邊見。邊見之人。存此有無。此有無二見。
不是中正不二之道也。何者萬物雖殊然性
本常一者。一謂無相空也。不可而物然非不
物者。不可爲有物。然後非無物也。可物於物
則名相異陳下。有本直云可物。則名相異陳。
理亦無爽。望不句例。則可物於物本是也。
以物爲物。故云可物於物。不以物爲物。故云
不物於物。名相爲陳謂有也。物而即眞謂空
也。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下。不以物爲有物。不
以物爲無物也。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
捨者。杜預注春秋云。捨置也。非有故不可取。
非無故不應捨也。不捨故妙存即眞下。爾雅
云。靡無也。以不可捨故。即是眞空。以不可取
故。無因有名相也。故經曰般若於諸法無取
無捨下。大品經也。此攀縁之外下。此是思慮
之外至理。故不可以有無詰責也
請詰夫陳有無者下 第四詰謬計也。詰責
謬計聖心爲有之人也。夫智之生也極於相
内者。此言凡智也。世諦有相。故凡智有知。凡
智之生起。於有相之内。不過此也。法本無相
聖智何知者。此言聖智也。聖智見眞諦。眞
諦無相。故聖智無知也。世稱無知者下。世間
凡言無知者。是木石等法也。靈鑒幽燭形于
未兆者。此是聖智也。聖智靈鑒。照見幽微。未
形之事已見也。形者現也。于者於也。兆謂卦
兆也道無隱機寧曰無知者。無有隱機之道。
而不知也。機者微小也。以靈鑒幽燭及道無
隱機而義。寧可言無知乎。亦可靈鑒幽燭爲
一義。形于未兆爲一義。道無隱機爲一義也。
且無知生於無知無無知也者。無知者。謂無
所知也。以無所知故云無知。此無知之名。生
於無識也。知者聖智也。聖智無彼無知。故云
無知無無知也。無有智也謂之非有下。無
有故言非有。無無故言非無也。所也虚不失
照下。虚是無也。照謂有也。虚而照。無即有
也。照而虚。有則無也。泊然永寂靡執靡拘
者。泊然謂恬泊也。拘謂拘執也。言寂滅故不
可執也。孰能動之令有下。誰能起動令其有。
安靜令其無耶。故經曰眞般若者非有非無
下。大品經意也。何則言其非有者下。其謂聖
心也。言聖心非有者。非是有相之有耳。但言
非有。不得遂是無。故云非謂是非有。非有是
定無也。言聖心非無者。非是無物之無耳。但
言非無。不得遂是有。故云非謂是非無。非
無是定有也。如東西中三處相望。言中非東。
不言即是西也。言中非西。不言即是東也。准
前作語。應云言其非東者。言其非是東。非謂
是非非東。東是定西也。言其非西者。言其
非是西。非謂是非西。非西是定東也。問曰。言
其非有者。可言非是有。何得非非有。言其
非無者。言其非是無。何得非非無。以非有非
無是中故也。東西中亦准於此。言其非東者。
言其非是東。何得非非東。言其非西者。言其
非是西。何得非非西。以非東非西是中故也。
答。若非有非無是中。何勞別用中名乎。東西
中亦爾也。又非東未必即是非東。南北亦非
東也。非西直非西未必即是非西。南北亦
非西也。以非東非西。形非有非無。則可知矣。
非有非非有下。覆疏前語耳。是以須菩提終
日説般若下。大品經文也。彼經云。諸天子聞
須菩提説般若。天子云。諸夜叉語言尚可解。
須菩提所説不可解。須菩提言。諸天子不解
不知耶。我無所説也。此絶言之道下。此謂般
若絶言語道不知。何以傳之也。而言知何以
傳者。不知所傳也。如古詩云。枯桑知天風
海水知天寒。言不知也。枯桑無葉。所以不知
天風。海水不凍。所以不知天寒。知乃是不知
耳。庶參玄君子下。庶望也。爾雅云。庶幾尚
也。尚謂冀尚。冀尚亦望之別名也。謂劉公既
參契玄理之耳
又云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下 第二答
前第二境智有相無相問也。前第二問中文
有兩段。前明覩變之知應是有。後明覩變之
知異無相。今先答後問。然後答前問也。談者
似謂無相與變下。談者即劉公也。言不一者。
謂異也。覩變則異乎無相下。明不一之所以
也。謂見變動即是有相非無相也。見無相則
無所見。不能撫接應會也。然則即眞之義或
有滯也者。若然則滯經中色即是空之義。色
即是空故。名爲眞耳。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
色下。大品經習應品文也。若如來旨下。若如
所難來意。則色空別也。前心見色。後心見空
也。若一心見色下。出其過也。一心見色。則唯
是色而不見空。何謂即空。下句反此也。然則
空色兩陳莫定其本者。空色各別。故曰兩陳。
既其各別。莫知經中相即之本意也。又云空
色兩陳。不知色爲空本。空爲色本也。是以經
云非色者。釋經本意。如下説也。誠以非色
於色不非色於非色者。誠信也。信將非色之
言非於色耳。不是非於非色也。若非色於非
色下。却難也。若經云非色於非色者。則是説
太虚非色爲非色耳。此欲明何理耶。太虚非
色。凡人共知。此非眞理。豈經中所明非色之
本意也。若以非色於色下。*辨經之本意也。
若經言非色非於色者。明知色不異於非色
耳。故知變即無相下。變即有也。無相無也。
色既即空。有即無也。群情不同故教迹有異
者。人心各別。故聖教不同。説有説空。言有異
也。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者。楚詞注云。考校
也。爾雅云。考成也。玄籍謂經也。本謂本盡
也聖意。謂至人無心也。豈復眞僞殊心空有
異照耶者。尋經意則眞僞不殊心。空有不異
照。眞謂眞諦。僞謂俗諦。空有亦眞俗也。是以
照無相下。既空有不異。故照無仍照有。所以
不失撫會之功。見有仍見無。所以不乖無相
之旨也。造有不異無下。覆疏上意也。廣雅云。
造詣也。小雅云。造適也。未甞不有下。未甞未
曾也。未曾不見有。此有猶是無。未曾不見無。
此無猶是有耳。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者。此是舊大品放光經語耳。今經云實際也。
實際是平等正覺所知之法也。故名實際爲
等覺耳。亦可言覺謂般若實際般若等。故
詔實際爲等覺。如涅槃云。十二因縁名爲智
慧。經云如胡瓜名爲熱病。何者。胡瓜雖
非熱病。能生執病。故名熱病。因縁雖非智慧。
證智慧。故名智慧。今亦如是。實際非是
覺。與覺相似。故名等覺耳。以此而推寂用何
妨者。何得謂異耶。如之何謂覩變之知異無
相之照乎者。傷劉公言異也。之是語助。不計
義也。直言如何將覩變之知異無相也。亦可
云如之何者。言無如之何也。無如之何猶是
無奈何也。汝言覩變之知異無相。則奈汝何

恐談者脱謂空有兩心下 第二答第二問
中。前問覩變之知應是有也。即接前變之餘
勢。因以答之。恐汝謂兩心有異。故言覩變
之知是有非無耳。若能捨己心於封内下。己
心於封執之内無著。故云捨也。玄機謂至理
也。求至理於事相之外也。齊萬有於一虚者。
莊子有齊物篇。今借此意也。知萬有同一虚
無耳。曉至虚之非無者。莊子云。至虚極守靜
篤。今借此語。名至理也。至理虚無。是即色之
無。非斷無也。當言至人終日應會下。知有
即無。雖有何妨。故云應會無所不爲也。與物
移推。謂進退同世間也。乘運撫化。謂乘機運
萬化也。未始爲。謂未曾有爲也。聖心若
此何有可取者。答前未釋所以不取之理也。
此何所有所取而復須釋耶。有本云。何有何
取。言不可取也
又云無是乃所以爲眞是下 第三答前第三
境智相對。有是無是有當無當也。亦可如來
言耳者。亦可如汝來問之言。但未必然也。若
能無心於爲是而是於無是者。無心以是爲
是。而以無是爲眞是。此則言有眞是。亦無
爽也。當亦然也。則終日是不乖於無是者。無
必爲是。雖是而無。是當亦然也。據此言之。故
前云亦可如來言耳。但恐有是於無是下。恐
以有是爲定是。有當爲定當。則不可矣。所以
爲患者。以此爲病耳。何者若眞是可是下。釋
所以爲患也。則名相以形美惡是生者。有眞
不眞。有可不可。則有美惡二名起。故有美惡
兩心生。大爲過患矣。生生奔競孰與止之者。
生而復生。奔起交競不息。誰能與其止遏也。
是以聖人空洞其懷者。字林云。洞字動音。疾
流貌也。今謂洞徹空虚懷抱不分別也。居動
用之域而止無爲之境下。身在動用之地。心
在無爲之界。迹在可名之内。本在絶言之所
也。寂寥虚曠莫可以形名下。老子云。寂兮
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釋名云。無聲
曰寂。無色曰寥。曠也。莫無也。今謂至人如
此耳。而曰眞是可是下。非劉公也。既其如此。
何有眞是可爲是。至當可爲當乎。喩曉也。雅
正也。旨意也。恐是當之生下。恐眞是至當之
名生。人謂如此耳。物者人也。彼自不然何足
以然耶者。彼謂聖心也。聖心不如此。何得言
如此耶
夫言迹之興異塗之所由生也下 第三總結
也。其前書末云。遠法師亦好相領得。標位似
各有本。或當不必理盡同也。又云。諸人
有撃節者。今結意明不同撃節所以也。言迹
者。莊子外篇天運章云。老聃謂孔丘曰。夫六
經先王之陳跡。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
跡也。夫跡履之出。而跡豈履哉。此謂言
之於心。猶迹之於履也。言者所喩也。迹者
能喩也。又即以言爲迹。故云言迹耳。凡有言
有迹。異見從此而生也。而言有所不言下。言
但言所可言。所不可言者。言不能説也。迹但
迹所可迹。所不可迹者。迹不能迹也。是以
善言言者下。善以言言於心者。言所不言
處耳。善以迹迹於履者。迹所不迹之處耳。
至理虚玄擬心已差況乃有言者。理本絶心。
心擬已失。何況以言言得理耶。明我所解者。
不可以言尋也。恐所示轉遠者。所指示更遠
也。即如問書已遠於論。若更有問答更遠
矣。庶通心君子下。謂劉公心悟玄理。故曰通
心耳。於文外相求。不可執文致難也。而言君
子者。白虎通云。可爲人君。能子萬人。故云君
子。今謂大人可爲君長。故名君子。子者男子
之通稱也。如刺史爲使君。帝王使人與百姓
爲君子。即君長之義也。若以子萬人爲君子。
則是一人之號。非餘人所當耳
肇論疏卷中
東南院本記云
保安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於太宰府點了。
疏本草書。仍有不定。後者正之云云
令同法寫點之。 □移點敷々。重以正本。可
挍合而已。如本記云。覺樹僧都御點也。尤
可沈思云云
 沙門聖然 

肇論疏卷下
 釋元康作 
  涅槃無名論。并表上秦主姚興
此論第四明果申涅槃教也。論文有二。前表。
後論。今初表。云涅槃之道妙絶言象。言象苟
絶。豈有名哉。而有名者。假涅槃名也。既云假
名。則實無名矣。今明實故。云涅槃無名。肇法
師本因秦王而作此論。論成以上秦王。故有
此表。表者表彰。表己心故。名爲表也。古來凡
有四秦秦始皇一也。名曰亡秦。符堅二秦也。
名曰前秦。姚萇時三秦也。名曰後秦。沮渠蒙
遜時四秦。名曰僞秦。今言秦王者。是後秦姚
萇子姚興。興字略。有本作秦主。主亦王也。白
虎通云。王者往也。天下之所歸往。故名爲王

僧肇言者 表文有二。前且稱歎秦王。後明
作論因起。初文有四。一歎秦王。二叙涅槃。三
明國恩。四自謙退。今初也。肇聞天得一以清。
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
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天下正。
音征。爲始皇名征。時
人爲諱正。呼以爲征
肇法師。略取彼意。文小
改變也。伏惟陛下叡喆欽明。叡聖也。喆智也。
欽敬也。明曉也。字林云。陛下階陛也。言不敢
直指聖人。指其階陛之下耳此倒釋
句。知之
道與神
會。語倒。乃是神與道會也。妙契環中。語出
莊子。此以喩中道無生理也。莊子内篇云。彼
是善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
乎無窮。郭象注云。是非反覆相尋無窮。謂之
環中。環中空也。今言秦王妙契會於此也。理
無不統。既契環中。諸理皆統。云無不統也。
故能遊刃萬機。遊刃及萬機事如前解。弘道
終日。終日弘道耳。語倒也。威被蒼生垂文作
則。言秦王威。被及蒼生。蒼生者天生也。莊子
云。天之蒼蒼其正色也。書云。彼蒼上蒼蒼
皆天也。言垂示文章。作世間之軌則也。有本
云。衣被蒼生。亦可然也。周易繋辭注云。衣被
萬物。或然不如前也。所以域中有四大王一
居焉。莊子云。道大。天大。地大。王大。故云四
大。以王能威被蒼生。垂文作則。類比餘大

涅槃之道下 第二叙涅槃也。蓋是三乘之
所歸。言三乘學人。皆歸此道也。方等之淵府。
諸大乘經。皆名方等。十二部中。有方廣部。方
廣即方等也。以其方弘正等。故云方等。然方
等所明言迹非一。莫不皆以涅槃爲窮理盡
性究竟無餘。故云淵府。淵者淵池。府者府
庫。淵池水深。府庫財多。毛詩云。淵深也。眇
漭希夷絶視聽之域。眇然漭然。無聲無色。故
云絶視聽也。幽致虚玄殆非群情所測。測量
也。言涅槃理致幽深。非諸人之所測量也。殆
幾也。幾近也其音
近非群情能測量也
肇以人微。 第三申國恩也。微微少也。謙
辭耳。猥衆也。學肆謂學問之處也。周禮云。司
市常以陳肆辦物。而學中陳引書史。如市肆
列萬物也。肆陳也。今謂習學之處。名爲學肆
耳。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十九事什公。三
十一亡。十餘年也。雖衆經殊致勝趣非一。大
品法華等。各有意趣也。然涅槃一義。常以
聽習爲先。但言聽涅槃義。不言經也。尋下論
文。往往有引涅槃文處。或可什公亡後。見涅
槃經也
但肇才識闇短  第四謙退也。識闇才短耳。
漢書云。蒙荷也。漠漠不分明也。爲竭愚不已
如似有解。竭盡愚心。自謂不止。遂如有解也。
然未經高勝先唱不敢自決。似是見新涅槃
經本。未有高勝之人先講。故云不自決耳。不
幸什公去世諮參無所。不幸無幸也。先師既
亡。何所諮問也。而陛下聖徳不孤。論語。徳不
另。必有隣也。神契。謂契於神理。亦可心
神契會。不待言也。目撃道存。莊子外篇田子
方章云。仲尼見温伯雪子不言。子路曰。夫子
欲見温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也。仲尼
曰。若夫人者。目撃而道存。亦不可以容聲也。
快盡。説文云。快喜也。以啓末俗。故能振彼玄
風。啓玆末俗。至姚興時。大弘佛法。今稱此事

一日遇蒙答安城候嵩書問無爲宗極下 第
二正明作論因縁也。文亦有四。一序作論之
元由。二明作論之本意。三重序元由。四重
明論意。今初。言遇蒙答者。姚興於什法師亡
後。通四科義。一通不住法住般若中義。二通
聖人放大光明義。三通三世義。四通一切法
空義。通第四義云。夫道者以無爲爲宗。若其
無爲。復何所有耶。安城候姚嵩作書。難第一
第二第四。不難第三三世義也。難第四義云。
不審明道之者。以何爲體。若以妙爲體。若以
妙爲宗者。雖在諦先而非極。若以無有爲妙
者。必當有不無之因。因稱倶未冥。詎是不二
之道。故論云。無於無者。必當有於有。有無相
生。猶脩短之形。然則有無之津。乃是邊見所
存。姚興次第答其所難。通第四難云。吾意
以爲道止無爲。未悟所以宗也
何者。夫衆生所以久流轉者。皆由著欲故也。
具如此論文所明。肇公因此語。遂作涅槃論。
今言遇蒙答書。即此書也。斯乃下。已前是姚
興語。此下肇公稱歎也。自非道參文殊。參雜
也。侔並也。玄湜意。參交參也。玄道
交文殊大聖也。侔並未詳
此二菩薩。
一是法王子地菩薩。一是一生補處菩薩也。
孰能正之。以參並菩薩。故能如此耳。使夫聖
教卷而復舒幽旨淪而更顯也。以宣揚玄道
爲法城塹。故佛教雖卷。今時更舒。幽旨雖淪
今時更顯也。淪沒也。尋玩慇懃。尋讀玩味。不
能捨離。且忻且悟。交在懷抱。動手舞蹈。無閑
暇也。豈直當時之勝範。豈直言不但也。範法
也。方者將來也。莊注云。凡言方。且未來也」
然聖旨淵玄下 第二作論之本意也。以姚
興意旨深玄。故作論申明之也。可以匠彼先
進拯拔高士。先進大徳僧也。高士高才俗士
也。言姚興之言。可以爲先進大徳之匠耳。可
拔高才執迷之俗士耳。懼言題之流或未盡
上意。言題是執著名言題目之類。以其見理
微言約。故未盡姚與之意。故作論以明之也。
庶擬孔易十冀之作。庶望也。孔子作十翼賛
成易道。我今作十演。賛成姚主之意也。十翼
者。古有兩釋。一云八卦一。説卦二。序卦三。
雜卦四。卦詞五。爻詞六。彖詞七。象家詞八。
係詞九。文言十。二云。易有上下二經。各有彖
詞象詞繇詞。是爲六。文言七。係詞八。説卦
九。雜離卦十。豈貪豐文。言不求多文也。毛長
詩傳云。豐茂也。圖以弘顯幽旨。圖度弘顯
姚主之幽旨也。論有九折十演。折難也。演答
也。説文云。演水流也。義亦如之。博採衆經託
證成喩。廣採衆文旨。爲證爲喩也。亦可擧喩
證成也。迎述陛下無名之致。賛述涅槃無名
之理致也。豈曰關詣神心。自言不能關渉造
詣姚主之心也。不能窮盡道理契當佛意也。
有本云。關詣語俗也。聊以擬儀玄門。擬謂准
擬。儀儀像也。准像玄理之門。分布班告學徒
者耳
論末章云下 第三重序元由也。姚興通初
義末章。有此語耳。云比來諸家釋第一義諦。
謂如此耳。大甚逕廷。逕遠也。廷直也。言如一
物逕廷。然直去不可迴轉。有此一類人也。傷
之甚耳。今姚主謂。諸家云第一義大空。甚
空逕廷非常過人情也。若無聖人知無者
誰。此姚主難諸家也。實如明詔實如明詔。肇
公述成也。夫道恍惚窈冥。老子云。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惚不定也。
窈冥深邃也。説文釋之耳。若無聖人誰與道
遊。言有聖人證聖道與道遊行耳。頃諸學士
下。言此學者。聞大虚。心中躊躇怏怏。廣雅
躊躇猶豫也。蒼頡篇云。怏怏反懟也。今言反
懟。有所恨也。幸遭高判宗途㦎然。言諸人有
幸。遭遇姚主高判。心中決了也。呼量反。蒼頡
云。彼帛之聲
扣關之儔蔚登玄室。扣謂撃打也。關謂玄
門之關也。儔類也。蔚者
慰音
蒼頡云。草木盛貌也。
言學競造玄門。若草木繁盛耳。眞可謂下。稱
歎姚主此言。如法輪再轉
今演論之作 第四重明論意也。演論謂答
家也。曲辨。謂委曲盡辨也。寂彼廓然。寂滅
也。滅彼言迹。廓然空寂也。排方外之説。莊
云。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内。聖人
論而不議。春秋經云。先生之志。聖人議而不
辨。今明六合之外委曲。故排莊子方外不言
之説也。條録如左。條録&MT05990;牒如後。後爲左也。
若少參聖旨下。或參姚主意。亦或參佛意。故
云若少參也。如其有差願承指授。若有差失。
伏承指示教授也
涅槃無名論九折一覇體 二徴出 三搜玄 四難
差 五責異 六詰漸 七譏動 
八窮原
九考得
 十演一開宗 二位體 三超境 四妙存
五辨差 六會異 七明漸 八動寂
九通古
十玄得
泥曰泥洹涅槃下。此少許語。諸本不
定。或在九折之前。或在十演之後。或在開
宗之後。今謂在前爲便。取此爲定也。又有本
於此語之前表文之後。題涅槃論名。然後始
言泥洹泥曰等語。亦可然也。古人翻經。多
稱泥曰。次泥洹。後涅槃。故云之前後異出耳。
言楚夏不同者。夏是中國。楚是邊國。書云。夷
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注云。諸夏中國也。
所以夏稱中國者。皇甫士安帝王世紀云。禹
受封爲夏伯。在禹貢豫州方外之南。於秦漢
前。屬頴川。本韓地。今河南陽翟是也。避舜子
於陽城頴川。今河陽城也。夏受禪於平陽。或
在安邑。玄湜謂。疏主雖引爾許古迹。以釋中
夏。此但是外書。周孔典籍。論此九州之大唐
中夏殊。未消論意也。何者。論主肇公言泥
曰等三名之別何也。只道西方五天竺國。呼
喚不同。雖名目有殊。而其義一也。所以楚夏
者。謂五天語。亦比此大唐楚夏之別也。如
大唐呉兒。喚火爲燬。詺水爲錘。呼來爲離。呼
喚雖殊。義皆一也。豈可以葱嶺之東爲中國
乎。中國獨五天是也。就四天下論之。亦五天
爲中。三千大千論之。亦五天爲中。故三世諸
佛。中天竺中國出世也。幸智者詳之。次疏主
曰。言夏者。白虎通云。夏大也。此意以居中處
大。故云夏也。九折十演者。九難九答。合有十
八。開宗一義。是答家之本。亦屬於答。故有十
演。合成十九章也。折謂摧折難家之意。演謂
演暢答家之意。小雅云。演廣也。表中雖已言
之。至此聊復更釋耳
開宗第一 論有十九章。今第一章。開涅槃
之宗。如孝經之初有開宗明義章。今將談大
道。非言不啓。故亦建言開宗也。無名曰者。大
涅槃宗。以無名爲主。故云無名也。經稱有
餘涅槃無餘涅槃者。諸大小乘經。通有此説
也。涅槃者秦言無爲亦名滅度。涅槃梵語。此
國所無。何者。自書契已來。但言人事。至於涅
槃般若曾所未談。莊云。六合之外聖人存而
不論。即其義也。此土既無其言。不知將何所
譯。今言無爲滅度。但是義翻之也。肇公是
後秦時。故曰秦言也。妙絶於有爲。不壞假名。
名無爲等。迥然不同。爲妙絶也。大患永滅。大
患者身也。又是身云患。未必即身也。老子云。
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患也。超
度四流。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也。斯蓋
鏡像之所歸絶稱之幽宅。經説諸法。如鏡中
像。令人修學。歸於此處也。亦可直謂諸法
體性畢竟本空。如鏡中像。人皆悟此。即涅槃
也。涅槃性空也。言此涅槃。畢竟性空。諸佛齊
證。即是安隱幽玄之宅也。而曰有餘無餘者。
經也。良是出處之異號應物之假名。處字上
聲讀。非去聲之出處耳。出者出也。處者入也
住也。所以大般涅槃或名有餘或曰無餘者。
無有有無之別體也。如喚眼爲目。亦如左目
右目義一也。故知出與入。殊而一也。故出
處之異號。但是應物假設之名耳。良信也。聖
人出則爲有餘。處則爲無餘。應見出者爲之
出。應見處者爲之處。故云應物耳。余嘗試言
之者。小雅云。甞當也。當試言也。語出莊子。
夫涅槃之爲道也者。言涅槃之道。如下所説
也。寂寥虚曠不可以形名得。此道絶言像也。
夫盡像在乎亡言。言亡在乎無像。像所不能
像。非像也。言所不能言。非言也。若非像非
言。則不當像於言。不當像於言。則寂泊幽寥。
虚通曠遠。故云不可以形名得也。微妙無相
不可以有心知。言其思慮所不及也。超群有
以幽昇量太虚而永久。超越三界二十五有。
幽遠高昇群物之外。量同法界。廣大虚空。非
塵沙暦數之所能知。故云量太虚而永久也。
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弗不。罔無。眺
傍視。隨後尋。尋求不得涅槃之蹤跡。眺視不
見涅槃之頭首。老子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
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
是謂道紀。借此意以言道耳。六趣不能攝其
生。凡品物之生。不出六趣。言六趣不能攝其
生也。力負無以化其體。無常大力能負萬物。
而不能變化涅槃之體。明涅槃無體也。漠漭
忽怳若存若亡。言漠漠漭漭不知邊際。忽忽
怳怳無定處所。不當有無。故云若存若亡耳。
五目莫覩其容二聽不聞其響。五目謂肉眼。
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二聽兩耳也。又天
耳。人耳也五目不覩其形。明無形也。二聽不
聞其響。明無聲也。言涅槃之道。非色聲也。冥
冥窈窈誰見誰曉。莊内篇云。至道之精。窈窈
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今明。涅槃之體更
過於此。幽深窈冥。難可窺曉也。彌綸靡所
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彌遍。綸通。言涅槃
之道。非直被通有情無情。亦出有情無情之
外。故云靡所不在。亦猶牽曳出有無之表。表
外也。然則言之者失其眞下。涅槃無言。言則
失眞。涅槃無知。知則反愚。涅槃非有。有則乖
性。涅槃非無。無則傷體。而言愚者。無知無
見。似如愚昧。大品色鈍故般若鈍。即其義也。
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以理不可言。故掩室
杜口。掩室事者。有云佛初成道。欲度迦葉。假
設方便。投彼寄宿。遂以毒龍之室。安置如來。
毒龍欲害。降伏入鉢。示施法化義。如掩室耳。
湜謂此解不當。下釋是也。直是如來初成道
時。於三七日。思惟未説。似如掩室不開門也。
此甚
當耳
大智論云。佛初成道。五十七日。不説法
門。是掩室義也。淨名杜口於毘耶。杜閉塞義。
淨名在毘耶離城。問諸菩薩不二法門。各各
説已。次問文殊。言如我意。一切諸法無言無
説。是爲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淨名
言。何等是入於不二法門。時誰摩詰默然無
言。文殊讃云。是眞入不二法門也。乃至無
言無説。故云杜口也。亦以理中無言。言不得
理。理不可言。故不語耳。須菩提及釋梵前已
出訖。斯皆理由神御故口以之默。以理御神。
神無有言。口爲之然耳。豈曰無辨辨所不能
言也。心將縁而慮息。口欲辨而辭喪。故云豈
無。但不能言耳。經曰眞解脱者離於言數。此
等諸文。是涅槃經中。解脱大意。非全文也。論
曰涅槃非有亦復非無。此等是中論所明。涅
槃大意也。亦非全文耳。尋夫經論之作也豈
虚搆哉。小雅云。尋用也。言用經論而興製
作。亦非搆虚也。搆造也。果有其所以不有。果
果敢。決定義也。言涅槃果有其不有之所以。
故不可説爲有。無亦然也。亦合云。涅槃果有其
不無之所以。故不可
説之爲無。擧有既然。無
亦如此。故云無亦然耳。
何者本之有境則五陰
永滅。於有境中。窮本涅槃。以五陰永滅。不
可言有也。推之無郷幽靈不竭。毛詩云。郷所
也。推究涅槃。入於無中。則幽微精靈不可窮
盡。故云不竭也。抱一湛然。懷抱一相。湛然無
變也。湜謂涅槃懷含蘊抱。無所不包義也。無生性空統
之。萬法一義也。此義已無有遷遷然湛湛然也
萬累都捐。説文捐棄也。言煩累皆棄耳。與道
通洞神而無功。此道神妙。誰欲稱之。故無已。
已尚無之。誰復論功耳。至功常在。雖無已無
功。而功大矣。大則爲常則不滅。故曰常在。冲
而不改。字書云。冲虚也。涅槃之道。體性虚
無。何所遷變。故云不改也。有無絶於内。涅槃
之中。不當有無。本來寂滅。故云絶於内也。稱
謂淪於外。涅槃之外。無稱謂也。稱謂謂名字
耳。既云涅槃無名。名何所有哉。視聽之所不
曁。左傳曁至。小雅曁及也。言涅槃如此耳。四
空之所昏昧。外道得四無色定。名曰空定。生
四空處。將爲涅槃。而不識眞實涅槃。故昏
昧也。恬乎而夷怕焉而泰。夷平也。老子云。視
之不見曰夷。泰通泰也。恬虚寂泊。甚自空淨
耳。九流於是乎交歸。九流者。謂道流。儒流。
墨流。名流。法流。陰陽流。農流。縱横流。雜
雜流。亦云小説流也。言此文字語言。皆是
佛説。並會涅槃。故云交歸。此即金剛經云。是
故如來説一切法皆是佛法。此之謂也。衆聖
於是乎冥會。上句會法。則無法不會於涅槃。
此句會人。亦無人不會於玆道。是故如來説
一切人何是聖人。故大品云。佛即衆生。衆生
即佛。故云衆聖於此乎冥會耳。斯乃希夷之
境太玄之郷。希微。夷坦。境界。太大。玄幽。郷
域也。涅槃微而坦。大而幽。何界域之不遍。故
云夷境玄郷也。而欲以有無題牓下。涅槃言
語道斷。而欲以有以無題牓名目。標指方域。
其可得乎。不亦邈哉。而云爾者。不亦遠矣。故
云邈哉。邈遠也
覈體第二 覈實也。責覈涅槃之體。故云如
此也。有名曰夫名號不虚生稱謂不自起。有
名是難。難家謂。涅槃應有名字。不得言無也。
此兩句一意。皆明有因縁。故有名耳。蓋是返
本之眞名神道之妙稱者。中本起經云。一切
諸法本。因縁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爲沙
門。今言反本。是達本源也。神道謂神妙之道
也。謂如來大覺始興。佛初成道也。法身初建。
始得五分法身。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見也。
澡八解之清流。以八解爲之請流。而澡浴也。
内有色相外觀色。一解脱也。内無色相外觀
色。二解脱也。淨解脱身證。三解脱也。空處
定。四解脱也。識處定。五解脱也。無所有處
定。六解脱也。非有想非無想定。七解脱也。滅
盡想定。八解脱也。出大品等經。憩七覺之茂
林。以七覺爲茂林。而憩息也。擇法覺分。精進
覺分。念覺分。定覺分。喜覺分。捨覺分。除覺
分爲七。亦出大品涅槃等經。蕩無始之遺
塵。無始已來遺餘塵垢。所謂習氣也。三明鏡
於内。内心也。天眼宿命漏盡明也。神光朗於
外。外謂法界也。結僧那於始心。僧那僧涅。此
梵語也。翻爲四弘誓願。初發心時。先弘此願
耳。終大悲以赴難。終以大悲之心。赴救衆生
之苦難也。仰攀玄根。仰求玄理之根源也。俯
提弱喪。俯下也。提接也。言大聖下接微弱
將喪之衆生。故云俯提弱喪也。超邁三域獨
蹈大方。邁越也。超過也。蹈踐也。三域三界
也。大方大乘也。啓八正之平路坦衆庶之夷
塗。啓開。開八正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爲八也。出大品涅
槃等經耳。衆庶衆生也。夷塗猶上平路也。騁
六通之神驥。廣雅云。騁奔也。字林云。驥千里
馬也。以六神通之俊驥而馳騁也。天眼耳他
心宿命如意漏盡。爲六通也。乘五衍之安車。
衍梵語云摩訶衍。摩訶大也。衍乘也。言五者
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縁覺乘。佛乘也。此
之五乘。入如來乘。皆名爲大。故乘五衍也。言
安車者。曲禮云。大夫七十而致仕。則安車
賜之以几杖。適四方時即乘安車。自稱曰老
夫。注云。安車者坐乘也。若今之小車耳。玄湜
問曰。佛既乘彼大乘。只可喩以大車。今云坐
乘如似小也。何耶。代疏主答曰。既稱老夫。老
必大也。以人攝乘。人大乘大。既大且安耳。言
餘乘未安。故詺佛乘爲安車也。亦如前五衍
義。小乘入如來乘。皆名大乘也。經曰。是大乘
安隱快樂。即其義也。此是中道。非如曲禮耳。
至能出生入死與物推移。應物之生爲出。出
生也。應物之滅爲入。入死也。進退隨同世間。
故云與物。言推移即進退也。洽霑洽也。施施
設也。化母。正道能育萬物。如子從母而生。千
變萬化。不出道體。佛盡其源。故云化母也。玄
樞者。玄謂幽玄。樞樞要也。謂至理幽玄。教門
樞要。佛窮盡之耳。廓虚宇於無疆。開廓法宇。
無有疆界也。如華嚴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是
也。曜薩雲以幽燭。薩雲梵語也。此云一切
智。照燭幽暗。故云燭幽。亦法光潜照。故云燭
幽也。將絶朕於九止。將欲也。絶滅也。朕迹也。
九止謂九居也。欲界中除三惡趣。取人天爲
一。四禪中除第四禪。取前三禪爲三。無想天
爲一。四空爲四。合九居也。九類衆生居止之
處。爲九止耳。玄湜謂曰。既云除第四禪。復云無
想爲一。此豈非彼四禪天乎。幸詳之
永淪大虚。長沒虚中也。而有餘縁不盡餘迹
不泯。餘縁謂所應化度衆生也。餘迹謂有餘
身迹。未亡泯也。玄湜謂。此諸語皆是前九折
家之難詞耳。難意云。既能廓虚宇曜薩雲將
絶朕。如此即令淪同大虚。迥無一物。何得
復有衆生未度。餘縁不盡也。佛身尚存。餘迹
不泯也。若直讀疏。都不見折難之意。今指出
其文。似如可解。幸鑒者詳之。如錯勿哂也。次
疏業報猶魄聖智尚存。魂者身之主。既有其
身。必有餘業。業必須受。受之曰報。如木槍償
對食馬麥等。是謂業報之事。尚如魂魄。魂魄
必存身中。有身有魂。即令招業。故云業報猶
魂耳。猶如也。故下句云聖智尚存。存在也。佛
既有智慮猶在。即知業不可忘也。亦折難之
詞耳。玄湜意。經曰陶練滓穢如練眞金。練金
之法。水中陶汰。鑪中冶鑄。言聖人陶練塵滓
如此也。無餘者下。翻上有餘。即無餘也。大患
莫若於有身。身患最大。若如也。故云莫若也。
智動最先。故云莫先也。滅智以淪虚。謂淪沒
同於虚空也。脩塗。脩塗長路也。弗已無止也。
經曰智爲雜毒形爲梏桎。智慧離好。終勞神
識。如食雜毒。終能害身。説文云。桎足械也。
梏手械也。文云。桎械梏枷害身之具。淵默
以之而遼患難以之而起。淵深也。默寂也。言
有身有智。則分別患難由之而生。至於幽微
之道。則遼遠也。故云淵默以之而遼。患難
以之而起耳。灰身滅智捐形絶慮。捐棄也。言
身既如此。患難須磨滅。令同灰塵棄絶智慮。
使無患累耳。内無機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
内若無智。則無機動之心。亦無照察之慮。外
若無身。則無寒暑之患。亦無資費之勞也。超
然與群有永分下。謂鑒知諸法性本自空義。
如超超然與群有長別。其實不別。不別者何。
蓋色即空。空即色也。對凡未解。似若永分。聖
鑒體之。豈唯無色。空亦無也。寂焉無聞。無音
聲故不可聞。無萌兆故不可見。莫知所之。不
知所適也。其猶燈盡火滅膏明倶竭。涅槃第
九卷云。一闡提人。見於如來畢竟涅槃。猶
如燈滅膏油倶盡也。然則有餘可以有稱下。
結難也。謂有餘涅槃可名爲有。無餘涅槃可
名爲無也。忻尚於冲默。愛重空者。聞無餘則
欣喜貴尚而求之也。彌仰於聖功。愛重有。聞
有餘則信仰功徳而求之也。斯乃典誥之所
以垂文下。典籍誥訓。垂布文理也。謂諸大乘
經。群聖行路。故云軌轍。軌者作車之法。轍謂
車之轍迹也。使夫懷徳者自絶下。懷徳者。聞
涅槃非有。則不求也。宗虚者。聞涅槃非無。則
不學也。自絶者。謂無心求。靡託。謂無託。無
託心處也。無異杜耳目於胎&T021400;下。杜塞耳目
於胎&T021400;之中。而責有辨。宮商不可得也。掩玄
象於雲霄之外。而令辨玄素不可得也。玄象
謂天象也。玄黒幽。幽然也。素白也。而論旨竟
莫知所歸。不知何所明也。幽途故自蘊而未
顯。道理蘊積。故未顯明也。靜思幽尋寄懷無
所。無安懷抱處也。豈謂。不謂也。朗大明於幽
室。衆生暗昧如冥室。今作此説。非謂朗冥
室令其見也。衆生無知無聞。今作此説。非是
奏玄響令聞也。小雅云。奏詣皆進也
位體第三 尚書云。位次也。如階品次高下
不同。今明涅槃體相次第。故云爾也。無名曰。
無名是答。答家明涅槃本無名字。故曰無名
也。蓋是涅槃之外稱下。涅槃正體非有非無。
言有言無。乃是應物云假名。故云外稱也。
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器像者耽形。存稱謂者。
謂著名字人也。志器像者。謂著形相人也。封
封執。耽耽著也。名也極於題目下。言名字者。
但能遊在於題目之内。已外不能名也。形但
盡在於方圓之内。降此之外本能形也。方圓
有所不寫下。言方之與圓。不能圖寫得非方
圓之法。題目亦不能傳得非題目之法也。焉
可以名於無名下。焉可者不可也。無名者。非
題目法。無形者非方圓法。所謂涅槃也。難
序云有餘無餘者下。前難中所序有餘無餘
也。信是權寂致教之本意下。謂序有餘。是權
教意。所序無餘。是實教意。權謂顯也。實謂隱
也。但未是玄寂絶言之幽致下。玄寂謂寂滅
眞理也。環中空也。術者道路也。韓子云。棄灰
於術者斬指。此古法也。子獨不聞正觀之説
下。二經是正觀文也。然則聖人在天下寂漠
虚無下。言聖人應物如此也。無執。謂無所執
著也。無競。謂不與物競也。涅槃云。世智説
有。我亦説有。世智説無。我亦説無也。即其事
耳。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此二喩喩後。不
喩前也。不知所以來而來。不知所以往而往
也。恍焉而有下。此亦是來往義也。動而逾
寂。逾越也。越動越寂。越隱越彰也。變化無
常。言不恒也。其爲稱也因應而作。謂因應化。
故有稱謂動作耳。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
本是無名。從應化故。方有有無之名耳。無名
之道于何不名。于於也。雖曰無名。無所不名
種種名也。是以至人下。明種種應現也。原
夫能天能人者。原本也。若實是人。則不能爲
天。若實是天。則不能爲人耳。果以非天非人。
而能應化人天耳。其爲治也。謂聖人治化世
間也。應而不爲下。雖應化而終無心有所爲
作固事。而爲無所施設也。施莫之廣。廣施設
也。爲莫之大。言大聖凡所施爲。人天六道。小
聖小賢。更莫能加莫能過。故云施莫之廣。爲
莫之大也。返於小成。返在小也。歸于無名。返
歸無也。經曰菩提之道不可圖度下。此是修
行道地經文也。然則涅槃大道下。結歸非有
非無耳 而惑者下。非惑計也。豈足以牓玄
道而語聖心者乎。不得以有無邊見。題牓涅
槃之道。語般若之心也。題謂名題。牓者牓示。
言涅槃無名。不可如此而得耳。意謂至人寂
泊無兆下。通示至人之相也。隱顯同源者。謂
隱顯無別。即如下説也。何則佛言吾無生不
生下。無有生處。而不受生。此大品經文也。彼
具文云。菩薩終不受胞胎。終不受五欲。無生
不生。終不爲生法所汚。今加以無形不形。准
生言之耳。以知存不爲有者。此結不有也。以
此文證。故知存不爲有也。有本云。以知存不
爲有更加亡不爲無者。非也。亡不爲無。自在
後文。不闕此段也。經言菩薩入無盡三昧。此
下方明亡不爲無耳。此經未詳。又云入於。般
涅槃而不入於涅槃。此涅槃經文也。彼云般
涅槃時。不般涅槃耳。以知亡不爲無者。此句
始結不無也。以此經文。故知亡不爲無耳。亡
不爲無雖無而有下。此兩句但覆疏非有非
無耳。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絶言
像之徑爲句也。果決定。定出有無之域。定絶
言像之經也。斷矣者。判斷分明。可得知矣也。
子乃云下。非前説也。無乃乖夫神極。無乃乃
也。無乃乖者。意言乖也。經曰法。身無像應物
以形下。形現也。縁境也。萬機頓赴而不撓其
神。言聖應感之道。一時適赴萬縁。心神不
撓亂。説文云。撓字擾音。文字集略云。撓者曲
行也。一時各對千難。而思慮無所撓濁也。動
若行雲止若谷神。行雲雖動而無心。谷神雖
止亦無心也。謂山谷之神老子谷神不死。是
謂玄牝。謂能養神。如山谷之神。則不必死也。
注云谷養神者。非也。無器而不形。有縁皆現
也。無感而不應。有扣皆應也。然則心生於有
心。衆生有心感之。則現形像耳。故金流而不
燋者。莊子云。至人也物莫之傷也。大浸稽天
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今言不
焦即不熱也。日用而不動老云。用之不勤。
勤勞也。紛紜自彼於我何爲。紛紜縁自紛紜
也。聖人常靜。我者聖人也。所以智周萬物而
不勞。聖智通鑒萬物。何所苦勞者。爲無心也。
身形應八方而無患害者。爲無身無我也。益
不可盈損不可虧。欲益之而不可益。欲損之
而不可損也。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樹。痾癘
病也。逵道路也。爾雅九達謂之逵。雙卷泥洹
經云。佛將涅槃。向拘尸國。中路患痢。後至雙
樹。遂即涅槃。今言何有斯理也。涅槃經云。佛
正説法。至第十卷。中途現病。此亦痾癘中逵
也。靈竭天棺體無焚燎。佛涅槃後。疊纒綿&T046345;
入金銀槨。次銅次鏡。盛滿香油。以火焚之。此
是轉輪聖王之法。故云天棺也。焚燎皆燒也。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尋常耳目見者。見滅燒
盡。大謂聖亦然耳。尋殊應之迹。尋遂事迹。有
謂言定有。無謂言定無也。秉執規矩以擬大
方。賈逵注國語云。秉執也。規圓矩方也。大方
謂大乘也。老子云。大方無隅。何得執規矩以
擬議耶。欲以智勞至人下。謂有智爲勞有形爲
患也。捨有入無因以名之。捨有爲入無爲。名
涅槃也。故云因以名之耳。豈所謂採微言於
聽表。言微言深妙。可以意得。玄根沖邃。可以
理宣。執言取相者。此非採微言於視聽之表。
拔玄根於虚無之境也
徴出第四 徴責涅槃出有無外。故云徴出
也。有名曰夫渾元剖判萬有參差。剖開也。判
分判也。老子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謂之爲
道。今言渾元。即斯道也。易云。天地未分。謂
之大易。元氣始萌。謂之大初。氣形之端。謂之
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大素。質形已具。謂之太
極。形氣既分。曰兩儀。以人參之。曰三才。今
言參差者。即三才之間。萬有諸法如此也。有
既有矣不得不無下。言有法終歸於無也。必
無因有耳所以高下相傾。擧體例。皆相待有
也。此自然之數者。言理極數自然矣。數極
於是。理數極此也。化母所育理無幽顯。化母
道也。育養也。若幽若顯皆道生也。恢詭譎怪
無非有也。恢大也。詭戻也。譎乖也。怪異也。
今云。此等諸法皆是有也。詭譎字。或有從心
者。字林爾也。有化而無無非無也。有變化即
成無也。然則有無之境理無不統。理皆統攝
諸法也。經曰有無二法攝一切法。此是諸經
大義也。虚空謂太虚也。數縁盡。以智數斷煩
惱惑盡也。非數縁盡。謂不由智數。自然而斷
者。如須陀洹人。初得果已。三惡道業自然
而盡。不由智數斷之令無。智所斷者。謂五見
及疑也。數縁盡即涅槃也。此言涅槃是無爲
法。不得非無也。覈責覈也。爲定是有。爲當是
無果。若無也無則無差。若定是無。無則無別。
同無爲之無也。總而括之即而究之。雙論有
無兩法也。無有異有而非無下。異有即是無。
異無即是有也。而曰有無之外可有妙道下。
非前説也。吾聞其語矣雖聞此語。心未信

超境第五 超謂超越。境謂境界。明涅槃之
法。超越有無之境界也。無名曰有無之數
法無不該。誠信也。該括也。統攝也。然其所統
俗諦而已。而有無之法。但攝俗法也。經曰
眞諦何也下。此是引經文。或是釋經語。引經
文者。通眞俗兩句。皆是經文也。釋經語者。經
言眞諦者。涅槃是也。經言俗諦者。有無是也。
何則有者有於無下。對明有無。皆俗法也。然
則有生於無下。有從無生。無從有生也。有無
相生其猶高下相傾。此直世間之事耳。然則
有無雖殊倶未免于有。言有言無。皆俗諦有
法也。此乃言像之所以形下。言必言於有無。
像必像於有無。是之與非。皆因有無而起。或
有以有爲是。以無爲非。或有以無爲是。以
有爲非也。豈是統夫幽極。此之有無。既是是
非之境。不得統攝涅槃幽極法也。良以有無
之教止于六境耳。有無之數。但在六塵境界
也。六境之内非涅槃之宅故借出以祛之耳。
六境既非涅槃。故云涅槃出有無耳。云言也。
庶希道之流。庶冀望也。希冀慕也。髣髴謂近
眞而非眞也。幽途謂玄道也。託情謂安心也。
絶域謂至理也。得意亡言。取意棄言也。言者
所以在意。得意亡言。吾安得亡言之人。與之
言哉。體者解也。解其非有非無。明是中道也。
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不離有
無。條然別有一妙有。謂之涅槃也。經言三無
爲下。解前無爲難也。紛撓謂邪亂也。篤甚
也。尤過也。絶有之稱莫先於無。破有要假於
無。故説三無爲明涅槃。是數縁滅以破衆生
有病耳。故借無以明其非有。借無爲名。明涅
槃不是有爲也。明其非有非謂無也。但言非
有。非即無也
搜玄第六 搜謂搜括。玄謂玄妙。搜括玄妙
之所在。故云搜玄也。有名曰論云涅槃既不
出有無下。牒前語也。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
無而得之下。定宗也。求之無所使應都無然
復不無其道。既無定求之處。則應都無涅槃。
而復不得云無涅槃也。其道不無則幽途可
尋。言幽玄途略可尋求耳。所以千聖同轍。千
聖言多佛。多佛謂諸佛。諸佛皆同此轍。轍車
轍。喩正道也。諸佛皆遵此轍。無有虚返。虚返
者。謂前無涅槃。然後却返也。其道既有下。既
有涅槃之道。而復言其不出不在。必應有意。
願欲聞也
妙存第七 非有非無。是謂妙有。故云妙存
也。無名曰夫言由名起下。言因名字。名字因
體相也。相因可相無相無名也。若以義分之。
則因可相屬前科。謂相貌因可相而立也。無
相無名下。覆遣前語。諸法無相。是故無名。以
無名故無言説。以無言説故不可聞也。若以
文勢讀之。則相因可相。無相無名爲句也。經
曰涅槃非法非非法下。涅槃十九云。如來涅
槃非有非無。非有爲非無爲等。今述彼大意
也。子欲聞之耶。而汝欲聞。當爲説也。小雅
云。而如汝乃。爾若皆汝也。雖然善吉有云。此
大品經文也。庶述其言亦可以言。汝既望述
其言。今亦可以言説也。淨名曰不離煩惱而
得涅槃。此是彼舍利弗章中語耳。天女曰不
出魔界下。即淨名天女語也。彼云佛説婬怒
癡性。即是解脱。解脱佛界也。婬怒癡魔界也。
然則玄道存於妙悟。若然者。妙悟即見道也。
妙悟存於即眞。知即俗是眞是謂妙悟也。即
眞則有無齊觀。既知即俗即眞。即有無齊一
同實相也。齊觀即彼已莫二。既能齊觀。則此
彼何別。已是此也。所以天地與我同根。同一
道根也。萬物與我一體。同一道體也。同我
則非復有無。既知同矣。更無有無之別也。異
我則乖於會通。若言萬物與我異者。則不能
會通也。所以不出不在下。正以萬物無別故。
道在其中。體之則不出。惑之則不在也。何則
夫至人虚。心默照下。釋所以不出不在也。虚
心者無執。默照者潜通也。妙理皆盡。故無不
統耳。懷六合於胸中下。四方上下六合也。明
見六合於心中。而心智有餘力也。明見萬有
於心中。而心神無滯執也。至能拔玄根於未
始。無始已來。玄理根源。而能拔出。又如群動
即靜也。恬淡淵默妙契自然。恬淡靜也。淵
默如淵之澄靜也。妙契謂妙悟也。自然謂天
然之理也。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處有不
同有也。居無不同無也。居無不無故不無於
無下。居無不同無。亦不無於無也。處有不同
有。亦不有於有也。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
無。正以處有不有故不在有中。不有於有故
不出有中。居無不無故不在無中。不無於無
故不出無中耳。然則法無有無之相下。若然
者。則知諸法無有無之相等也。無有定有定
無相。無有定有定無知也。聖無有無之知故
則無心於内下。心是内法。數是外法也。此
彼寂滅物我冥一。此謂内心也。彼謂外法也。
物我亦是内外彼此也。泊爾無朕乃曰涅槃。
寂泊無迹也。圖度絶矣。言不可測度也。容可
責之於有無之内下。何容可責於有無之内
求涅槃也。又可徴之於有無之外。容字貫下
句。何容復可問有無之外徴涅槃乎
難差第八 史記云。言論相拒。謂之難。今難
三乘三位兩種差別。故云難差也。有名曰涅
槃既絶圖度下。領前言也。斯則窮理盡性下。
窮盡至理究竟物性也。理其然矣。謂其理實
然。無有差別也。而放光云三乘諸道。大品經
文也。金剛般若亦云爾也。佛言昔我爲菩薩
名曰儒僮於燃燈佛所已入涅槃。儒僮之名。
諸經散説。已入涅槃。是法華文。彼云。於此時
間。我説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今
所引者。義意與法華有別。法華燃燈佛涅槃。
今引言儒僮涅槃。恐是舊經。翻譯有異也。於
七住初獲無生忍。關河大徳。凡言住者。皆是
地也。儒僮菩薩見燃燈時。位當七地。得無生
忍也。進修三位者。謂八九十三地也。若涅槃
一也則不應有三下。雙難前三乘之三。及三
位之三也。如其有三則非究竟者。若有三乘。
若有三位。明知未究竟之道。下既云究竟。何
有昇降之殊。昇謂高昇。降謂降下也。衆經
異説下。諸經各説不同。何爲耶中正耶
辨差第九 辨別也。分別三乘差別。故云辨
差也。至於三位差別。下第十四章中重難。第
十五章中方答耳。無名曰然究竟之道理無
差也。言究竟之道。實無差別也。法華云下。引
正法華文也。以倶出生死故同稱無爲。皆同
無爲。而有差別也。所乘不一故有三名。隨
其所乘之因不同。故有三乘之果耳。結其會
歸一而已矣。結論終歸同一無爲也。此以人
三三無爲非無爲有三者。以三人分無爲成
三耳。無爲無三也。故放光下。説聲聞結盡。習
不盡已來。通是經文也。請以近喩。將事顯理
也。如人斬木。斬去一尺。一尺在木。不關虚
空。斷除煩惱亦復如是。但在於人。不關無爲
也。夫群生萬端下。明根性不同。大小有異。深
者大。淺者小。厚薄亦然。所以倶之彼岸下。之
適也。小雅云。造之如往適也。彼岸豈異異自
我耳者。彼岸不異。異自三人也。衆經殊辯
其致不乖也。經説同一無爲。復云三乘差別。
以解脱是同。故云同一無爲。以斷結有異。故
云三乘差別。言雖有異。理致不乖也
責異第十 責三乘之異。故云責異也。有名
曰倶出火宅則無患一也下。法喩雙明也。三
子倶出火宅。三乘同出生死也。而彼岸無異
異自我耳者。牒前言也。若我即無爲下。若
一則人法無別。不得言法同而人別也。若我
異無爲下。若異即人法全別。不得言人會無
爲也。無爲自無爲下。明所以異不同是一。
故曰不通也。然則我與無爲下。雙結一異兩
關也。一則不合有三乘。異則不得有一乘也。
三乘之名何由而生者。一異兩關。既無有三。
何得有三乘名字耶
會異第十一 會釋三乘之異。故云爾也。無
名曰夫止此而此下。此謂有爲。彼謂無爲。在
有則同有。在無則同無也。所以同於得者得
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老子云。得者同
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
失者。失亦失之也。而在有同有在無同無。事
如在得同得。在失同失。所言得失者。則善惡
是非等也。我適無爲我即無爲者。定宗也。無
爲雖一何乖不一耶。法雖是一。不妨人自不
一也。譬猶三鳥出網下。此喩分明歴然可見
也。如是三乘衆生下。合喩分明也。樊者籠
也。莊云。雉十歩一啄。百歩一飮。不蘄畜乎樊
中。郭注云。蘄求也。樊所以籠雉也。今以惑妄
樊籠繋衆生。如雉在于籠也。然則我即無爲
下。我謂三乘人也。無爲謂三乘法也。所以無
患雖同下。覆明前法喩兩種同異也。昇虚有
遠近。明三鳥異也。幽鑑有深淺者。明三乘異
也。無爲即我*我即無爲也。既雙明法喩。此
類可知也。今結答意。偏明法耳。無爲涅槃。即
三乘人。三乘人亦即無爲涅槃更無別也。此
非*我異無爲。明所以有三也
詰漸第十二 詰責也。漸消也。出廣雅。今詰
三乘漸斷煩惱。不能頓盡也。有名曰萬累滋
彰本於妄想。滋彰多也。老子云。法令滋彰。盜
賊多有。而本由妄想。所以萬累多也。妄想
既袪則萬累都息者。袪遣也。有本作去。亦是
除遣也。二乘煩惱盡。故云得盡智。菩薩得無
生法忍。故云得無生智也。二乘得盡智。結縛
永除。菩薩得無生智。妄想都盡。結縛既除心
則無爲者。悟無爲也。心既無爲理無障翳。若
悟無爲。則於理明見無障翳也。經曰是諸聖
智不相違背不出不在其實倶空。此大品經
習應品文也。二乘但出。即不在也。菩薩之人。
不出世間。知諸法皆空故也。又曰無爲大道
平等無二。此正法華文也。既曰無二。則不容
異心。法既無二。體法之者。不應心有異也。不
體則已體應窮微。已止也。若不體止而不論。
既論體悟。則應窮盡微。妙也。而曰體而不
盡是所未悟也。難前以未盡無爲。故有三也。
所未能解。故云未悟也
明漸第十三 明三乘漸悟。故云爾也。無名
曰無爲無二則已然矣。無爲之中。無有二法。
已如前説也。結是重惑下。結謂煩惱。煩惱重
惑。而言頓盡。不解此也。經曰三箭中的三獸
渡河。此鞞婆沙論文也。名論爲經。故云經曰。
如迦旃延造發智論。名發智經也。三箭謂三
人射箭也。的即渡齊也。三獸謂象馬兎也。中
度無異下。三箭皆中。中無異也。三獸皆渡。渡
無異也。獸力有不同。故入的有淺深。入水
亦有淺深耳。三乘衆生下。合喩也。十二因縁
如河津也。四眞諦法如射的也。絶僞即眞同
昇無爲。斷煩惱結。故云絶僞。證悟涅槃。故云
即眞也。昇高昇也。然其乘不一下。三機不同。
故所行之法各別也。夫群有雖衆然其量有
崖。萬有非一。故云群有。雖云不一。終有涯畔
也。正使智猶身子下。正猶身子之智滿願之
辯。不能知群之畔齊。況虚無而能頓盡乎。書
不云乎下。言爲學日益。謂漸益知見也。爲道
日損。謂漸損學華也。損謂損折耳。爲道者
爲於無爲者也。修無爲道。故名爲道也。爲於
無爲而日日損。修無爲道。而言漸損也。此豈
頓得之謂。此不謂頓損。故云漸損也。要損之
又損之以至於無損者。損之更損。然後都盡。
無可頓損也。經喩螢日智用可知者。維摩云。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今言佛智如日。聲聞如
螢。何能頓除煩惱令盡。即同佛耶。所以優劣
不同。故有三乘之別耳
譏動第十四 譏判菩薩進修渉動。故云如
此也。此章乃是前第八難差章中之義。今更
發起。然後答也。有名曰經稱法身已上入無
爲境下。七地已上菩薩悟無生忍。得法性身。
心形如此。何得云儒僮菩薩進修三位。廣積
衆徳耶。夫進修本於好尚下。進修爲有好尚
之心。積徳謂有渉求之意也。好尚則取捨情
現下。取勝捨劣。有損有益也。既以取捨爲
心下。若有此心。則非寂滅也。此文乖致殊下。
謂取捨寂滅。兩文乖異。理致殊別。而今會在
一人之上。事如指南爲北。曉悟迷人。不可得

動寂第十五 動即是寂。故云動寂也。無名
曰經稱聖人無爲下。聖人自在。無爲即爲。爲
即無爲也。無爲故雖動而常寂下。雖動常寂。
故曰無爲。雖寂常動。故無不爲也。物莫能一
者。人不能令其常寂也。物莫能二者。人不能
令其常動也。逾動逾寂者。雖動常寂。故越動
越靜也。逾寂逾動者。雖寂常動。故越動越靜
也。所以爲即無爲下。以動而常寂。故爲即無
爲也。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雖異不可言異
也。道行曰心亦不有亦不無。此謂聖人心也。
不有者下。擇上不有不無也。何者有心則衆
庶是也下。衆庶謂衆生。庶品衆也。衆庶止於
妄想下。衆生止有妄想心。大虚無鑒照也。豈
可以止妄想下。不得以衆生之有大虚之無。
爲無生之道般若之心也。是以聖心不有不
可謂之無下。明聖心也。不有不於有。不可即
言無。下句反此也。不有故心想都滅下。既云
不有。明知無心想也。既云不無。明知契妙理
也。理無不契故萬徳斯弘。既契妙理。所以修
徳齊物。既滅心想所以忘己無我也。所以應
化無方下。復明動寂不二義也。經曰心無所
行無所不行信矣。聖心如此。何不信也。儒僮
曰昔我於無數劫下。此是當得記時之言。言
今施華知空。故名施耳。又空行菩薩入空解
脱門。此智度論文也。言今行空。不應取證也。
然則心彌虚行彌廣下。第二正答也。七地已
上。心益空行益大。何得不進修耶。是以賢
劫稱無捨之檀者。賢劫經第四云。一切諸法
無有與者。是曰布施也。成具美不爲之爲者。
彼經云。不爲而過爲也。禪典唱無縁之慈者。
彼經廣明無縁大慈義也。思益演不知之知。
彼經云。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也。聖
旨虚玄殊文同辯。旨意也。諸經殊文同辨聖
意。動即寂也。豈可以有爲便有爲下。言不可
也。菩薩住盡不盡平等法門下。維摩經也。而
以南北爲喩下。非前難耳
窮源第十六 窮涅槃之根源。故云如此也。
有名曰非衆生無以御三乘下。謂人能御法。
因能成果也。然必有衆生下。既云人能御法。
則先有人。既云因能成果。則後有果也。是則
涅槃有始下。學而始成。故有始也。而經云涅
槃無始無終湛若虚空者。無始終則不生滅。
如虚空則常住也。若如虚空下。虚空不可學
成。涅槃何得然耶
通古第十七 涅槃之法。古今同一。故云通
古也。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像而物無非我
者。字林云。洞音動。疾流也。比來學者。皆作
同音。空故無象。故以萬物爲己體也。會萬物
以成已下。聖人無體。以萬物之體。爲己體耳。
何則非理不聖下。非悟理不成聖。非聖人不
悟理也。理而成聖者。既悟理成聖。則聖與
理不異也。肇公此言。妙盡幽極也。故天帝曰。
大品文也。又曰見縁起爲見法性。大品大集
皆有此文。斯則物我不異之効者。十二因縁
即是。明知萬物不異己體。以此文爲効驗也。
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者。戢謂欽歛也。戢
阻立
文選詩云戢翼希驤首。乘流畏暴鰓。言
歛翼也。玄機謂聖人心也。未萌之事。未現無
兆。至人歛心預見之也。藏冥運於既化者。冥
運亦是聖心也。過去之事。已往無形。至人運
心。却見之也。總六合以鏡心。觀現在也。四方
上下曰六合。至人之心。皎明如鏡。照萬事耳。
一去來以成體。知三世同體也。言聖人以此
三世萬物爲體。無別體也。故物不遷云。道遠
乎哉。觸物而眞也。即三世萬物耳。眞者物
性即無生。無生即眞。眞即空也。聖人體此空
理以成聖。故云成體也。古今通下。謂聖人知
古今。終始不別。本末不二。浩汗然大均平。得
此心者。名曰涅槃耳。亦可以古今終始本末
等。法體平等。是大涅槃也。經曰不離諸法而
得涅槃者。即維摩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也。
又中論云。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又
諸法無邊故下。此謂諸法與菩提同也。以知
涅槃之道存於妙契。契會妙理。即是涅槃也。
本乎冥一者。知萬法冥然一體。是謂妙契也。
然則物不異我下。覆明不二也。物我玄會歸
于無極者。物我同歸無極之理也。進之不先
下。推進涅槃於先而不先。抑退涅槃於後而
不後。既而不先不後。有何始終乎。天女曰
下。維摩文也。耆年謂舍利弗也。言汝得解脱
有久近乎。解脱既無久近。我止此室亦無久
近。今引此文。直明解脱無久近也。解脱涅槃
也。久近始終也
考得第十八 考挍得涅槃之人。故云者得
也。有名曰經云衆生之性極於五陰之内下。
此通説諸經大意也。然則衆生之性頓盡於
五陰之内者。五陰盡則衆生盡也。又云衆生
局在五陰内。故名爲盡耳。涅槃之道獨建於
三有之外者。涅槃出世間。故建立涅槃三界
外也。邈然殊域下。一内一外。故曰殊域。既言
殊域。故不得言衆生得涅槃也。果若有得下。
若定言衆生得涅槃。則有衆生五陰外。而言
其得也。若必止五陰下。若衆生局在五陰内。
而復言得涅槃。則五陰不定無也。五陰若都
盡下。五陰若盡。則無人得涅槃也。此結難之
大意耳
玄得涅槃第十九 雖得涅槃。乃是無得之
得。無有定得。故云爾也。無名曰夫眞由離起
下。離著則成眞。有著則成僞也。著故有得下。
心中有著。則有所得。若離著反此也。而云
無名者。無有得名也。是以則眞者。同眞則謂
准則也。依眞無著。則成於眞。依僞有著。則成
於僞也。子以有得爲得故求得於有得者。此
乃法僞同僞也。吾以無得爲得故得在於無
得者。此是則眞同眞也。且談論之作必先定
其本者。本宗也。既論涅槃下。依涅槃宗。而説
涅槃也。若就涅槃以興言下。若就涅槃本宗
爲言。則一切諸法。體性皆空。皆是涅槃眞體。
復何得耶。何者下。釋涅槃之眞性也。妙盡常
數者。不同諸法之數。亦可是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亦得但是心數也。融冶二儀者。融通
天地。如鑪冶之鎔金。無不同也。滌蕩萬有者。
洗滌除蕩無不空也。均天人下。明不二也。内
視不見巳者。内視涅槃。不見其已體也。返聽
不聞我者。却聽涅槃。不聞其聲也。我者涅槃
也。未嘗有得下。非二邊也。經曰涅槃非衆生
者。此論凡所引經。乃有二體。一者標名。二者
不標名。標者是經全文。不標者是諸經大況。
未必全然。多如此也。今此所引。是諸經之大
況耳。維摩詰云至不復更滅。淨名全文也。此
明下。釋經意也。雖滅不滅。故言無滅耳。然則
衆生非衆生下。已前皆是鑪冶總答。此下正
答所難。明玄徳也。衆生自空。故無能得之者。
涅槃亦空。故無可得之者也。放光云菩提從
有得耶下。此引大品文。以明涅槃耳。從此至
然則都無得耶答曰不也。皆是經文也。有謂
有心。無謂無心。餘句亦爾。皆論心也。又以有
所得爲得。無所得爲無得。餘句亦爾。又以
有相爲有得。無相爲無得餘。句亦爾。又以有
人法爲有得。無人法爲無得。餘句亦爾。都無
得者。謂總無有法得如虚空也。是義云何者。
既五句皆非。云何得耶。答曰無所得故名得
者。即以無所得。名爲得耳。亦以得無所得名
爲得耳。亦可直以無得即名爲得耳。是故得
無所得也。以是義故。雖得涅槃。亦無得也。亦
可言得涅槃得於無得也。無所得謂之得者
誰獨不然乎者。此句諸本不同。人多不解。
遂加咸字。迷誤於人。今此本皎然可見也。
若以無得謂爲得。不以有得名爲得者。諸法
皆無得。何人獨不得耶。然則玄道在乎絶域
故不得以得之者。此謂眞諦也。眞諦性空。與
有乖絶。乃是無眞之眞。故有無得之得耳。妙
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者。此謂般若也。
般若玄妙。物像之外。乃是無物之物。故有
不知之知也。大像隱於無形故不見以見之
者。此謂法身也。法身無邊。故云大像雖云大
像。不見其體。故云隱於無形。既是無形之形。
故云不可見而見也。大音匿於希聲故不聞
以聞之者。此謂一音也。一音説法無有定聲。
故云希聲。雖云大音。不聞其聲。故云匿於希
聲。既是無聲之聲。故云不聞而聞也。大像大
音。語出老子。借文明意耳。至能括嚢終古者。
易坤卦云。括嚢無咎無譽。子夏云。括結也。謂
涅槃之道苞括終古。如括嚢之盛物耳。終古
者。終極上古也。道達群方者。道引通達也。群
方萬方也。亭毒蒼生者。亭毒養育也。蒼生
天生也。衆生是天之所生。故曰蒼生。疎而不
漏下者。通謂上三句。皆不漏也。嚢括終古。終
古無遺。導達群方皆盡。亭毒蒼生。蒼生不失。
故總言不漏耳。老子云。天網恢恢疎而不漏。
借語以明涅槃也。汪哉洋哉者。毛詩注云。汪
洋水盛大也。尚書注云。洋洋美貌也。何莫由
之哉者。何物不由涅槃也。故梵志曰下。此
八師經文也。此經一卷云。有外道。名耶旬。作
此語也。無崖者。謂無邊際也。靡不成就者。謂
能成就衆生也。靡不度生者。謂能度衆生也。
然則三乘之路開者下。此結涅槃論之大意
也。涅槃是三乘之路。是眞而非僞。是賢聖之
道。無名之致。顯於此矣。又釋。此通結上來
諸論也。三乘之論路開。謂宗本也。眞僞之途
辨。謂不遷不眞空也。賢善之道存。謂般若無
知也。無名之致顯。謂涅槃無名也
肇論疏卷下
  建長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丑刻於戒壇院
僧房一交了 三論末資汙道沙門聖守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