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肇論 (No. 1858_ 僧肇作 ) in Vol. 45

[First] [Prev]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858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
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菩薩。
爰傳玆土。抑亦其例。至如彌天大徳童壽桑
門。竝創始命宗圖辯格致。播揚宣述。所事玄
虚。唯斯擬聖默之所祖。自降乎已還。歴代古
今。凡著名僧傳。及傳所不載者。釋僧叡等三
千餘僧。清信檀越謝靈運等八百許人。至能
辯正方言節文階級。善覈名教精捜義理。揖
此群賢語之所統。有美若人。超語兼默。標本
則句句深達佛心。明末則言言備通衆教。諒
是大乘懿典。方等博書。自古自今著文著筆。
詳汰名賢所作諸論。或六七宗。爰延十二。竝
判其臧否。辯其差當。唯此憲章無弊斯咎。良
由襟情泛若。不知何係。譬彼淵海數越九
流。挺拔清虚。蕭然物外。知公者希。歸公採
什。如曰不知。則公貴矣。達猥生天幸。逢此正
音。忻躍弗已。饗讌無疲。毎至披尋。不勝手
舞。誓願生生盡命弘述。達於肇之遺文。其猶
若是。況中百門觀。爰洎方等深經。而不至増
乎。世諺咸云。肇之所作故是誠實眞諦。地
論通宗。莊老所資猛浪之説。此實巨蠱之言。
欺誣亡沒。街巷陋音。未之足拾。夫神道不
形。心敏難繪。既文拘而義遠。故衆端之所詭。
肇之卜意豈徒然哉。良有以也。如復徇狎其
言。願生生不面。至獲忍心。還度斯下。達留連
講肆二十餘年。頗逢重席。末覩斯論。聊寄
一序。託悟在中。同我賢余請俟來哲。夫大分
深義。厥號本無。故建言宗旨。標乎實相。開空
法道。莫逾眞俗。所以次釋二諦顯佛教門。但
圓正之因。無上般若。至極之果。唯有涅槃。故
末啓重玄。明衆聖之所宅。雖以性空擬本。無
本可稱。語本絶言。非心行處。然則不遷當
俗。俗則不生。不眞爲眞。眞但名説。若能放曠
蕩然。崇玆一道。清耳虚襟。無言二諦。斯則淨
照之功著。故般若無知。無名之徳興。而涅
槃不稱。余謂此説周圓。罄佛淵海。浩博無涯。
窮法體相。雖復言約而義豐。文華而理詣。語
勢連環。意實孤誕。敢是絶妙好辭。莫不竭玆
洪論。所以童壽歎言。解空第一。肇公其人。斯
言有由矣。彰在翰牘。但宗本蕭然。莫能致
詰。不遷等四論。事開接引。問答析微。所以稱


肇論
 後秦長安 釋僧肇 作 
  宗本義
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縁會。一義耳。何則。一
切諸法。縁會而生。縁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縁
離則滅。如其眞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故知
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
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實
相。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言不
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
無耳。若以有爲有。則以無爲無。夫不存無以
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雖觀有而無所取
相。然則法相爲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爲住無
所住矣。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謂
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云正觀。若其異者。
便爲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是
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爲差耳。漚和
般若者。大慧之稱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
形證。漚和功也。適化衆生。謂之漚和。不
染塵累。般若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
之門渉有。渉有未始迷虚。故常處有而不染。
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謂一念之
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歴
然可解。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
滅。故謂盡耳。無復別有一盡處耳
  物不遷論第一
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余則謂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無去來。無動
轉者。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
於諸動。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
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然則動靜未
始異。而惑者不同。縁使眞言滯於競辯。宗途
屈於好異。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何者。夫
談眞則逆俗。順俗則違眞。違眞故迷性而莫
返。逆俗故言淡而無味。縁使中人未分於存
亡。下士撫掌而弗顧。近而不可知者。其唯
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復寄心於動靜之際。
豈曰必然。試論之曰。道行云。語法本無所從
來。去亦無所至。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
至方。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夫
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
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
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
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所
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傷夫
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對眞而莫覺。既知往物
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
何所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責向
物於今。於今未甞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
來。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
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
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
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
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嵐偃
嶽而常靜。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
動。日月歴天而不周。復何怪哉。噫。聖人有言
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是以聲聞悟非常以
成道。縁覺覺縁離以即眞。苟萬動而非化。豈
尋化以階道。覆尋聖言。微隱難測。若動而靜。
似去而留。可以神會。難以事求。是以言去
不必去。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
謂往耳。豈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也。故成具
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訶衍
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斯皆導達群方。兩
言一會。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
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
住。故雖靜而常往。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
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然則莊生之所
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
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
人之所見得也。何者。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
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白
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
猶昔人。非昔人也。隣人皆愕然。非其言也。所
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
是以如來因群情之所滯。則方言以辯惑。乘
莫二之眞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
其唯聖言乎。故談眞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
動之説。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徴
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者。而
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
也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
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
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然
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説。苟得其會。豈殊文之
能惑哉。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
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
也。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
矣。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
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
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
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
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象風
馳。璇璣電捲。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是以如
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成山
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歩。果以功業不
可朽故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
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故經云。三災
綸。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何者。果不倶
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倶
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復
何惑於去留。踟蹰於動靜之間哉。然則乾坤
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苟能契
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
物不遷論
  不眞空論第二
夫至虚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鑑之妙趣。有物
之宗極者也。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
無之間哉。是以至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
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
以其即萬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
也。是以聖人乘眞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
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
故能混雜致湻。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
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
知象非眞象。象非眞象故。則雖象而非象。然
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潜微幽隱。殆非群
情之所盡。故頃爾談論。至於虚宗。毎有不同。
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衆論
競作。而性莫同焉。何則。心無者。無心於萬
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虚。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夫言
色者。但當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後爲色哉。此
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本無者。情
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
無。無亦無。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
眞有。非無。非眞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
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
物之情哉。以夫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以
物物非物。故雖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
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眞。然則眞諦獨靜於名
教之外。豈曰文言之能辨哉。然不能杜默。聊
復厝言以擬之。試論之曰。摩訶衍論云。諸法
非有相。亦*非無相。中論云。諸法不有不
無者。第一眞諦也。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
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寥虚豁。然後爲眞諦
者乎。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僞即眞。
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
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
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眞物。
物非眞物。故於何而可物。故經云。色之性空。
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
自虚。豈待宰割以求通哉。是以寝疾有
眞之談。超日有即虚之稱。然則三藏殊文。統
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眞諦。無成無得。世
俗諦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無得之僞
號。無得即是有得之眞名。眞名故。雖眞而非
有。僞號故。雖僞而非無。是以言眞未嘗有。言
僞未嘗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經云。
眞諦俗諦謂有異耶。答曰無異也。此經直辯
眞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豈以諦二而
二於物哉。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
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
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
者不絶虚。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眞有。若有
不即眞。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故童子歎曰。説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縁故諸
法生。瓔珞經云。轉法輪者。亦非有轉。亦非無
轉。是謂轉無所轉。此乃衆經之微言也。何者。
謂物無耶。則邪見非惑。謂物有耶。則常見
爲得。以物非無。故邪見爲惑。以物非有。故常
見不得。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眞諦之談也。故
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中觀云。物從因縁
故不有。縁起故不無。尋理即其然矣。所以然
者。夫有若眞有。有自常有。豈待縁而後有哉。
譬彼眞無。無自常無。豈待縁而後無也。若
有不自有。待縁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眞有。有
非眞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不無者。夫無則
湛然不動。可謂之無。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
則非無。以明縁起故不無也。故摩訶衍論
云。一切諸法。一切因縁故應有。一切諸法。一
切因縁故不應有。一切無法。一切因縁故應
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縁故不應有。尋此有無
之言。豈直反論而已哉。若應有。即是有。不應
言無。若應無。即是無。不應言有。言有。是爲
假有以明非無。借無以辨非有。此事一稱
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
同。然則萬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
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何則。欲言其有。
有非眞生。欲言其無。事象既形。象形不即無。
非眞非實有。然則不眞空義。顯於玆矣。故放
光云。諸法假號不眞。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
人。幻化人。非眞人也。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
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
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
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故中觀
云。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爲此。以彼爲彼。彼亦
以此爲彼。以彼爲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
者懷必然之志。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
無。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
知萬物非眞。假號久矣。是以成具立強名之
文。園林託指馬之況。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
而不在。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
常通者。以其即萬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
也。故經云。甚奇世尊。不動眞際爲諸法立處。
非離眞而立處。立處即眞也。然則道遠乎哉。
觸事而眞。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不眞空論
  般若無知論第三
夫般若虚玄者。蓋是三乘之宗極也。誠眞一
之無差。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有天竺沙
門鳩摩羅什者。少踐大方。研機斯趣。獨拔於
言象之表。妙契於希夷之境。齊異學於迦夷。
揚湻風於東扇。將爰燭殊方而匿糴涼土者。
所以道不虚應。應必有由矣。弘始三年。歳次
星紀。秦乘入國之謀。擧師以來之意也。北天
之運。數其然也。大秦天王者。道契百王之端。
徳洽千載之下。游刃萬機。弘道終日。信季俗
蒼生之所天。釋迦遺法之所仗也。時乃集義
學沙門五百餘人於逍遙觀。躬執秦文。與什
公參定方等。其所開拓者。豈謂當時之益。乃
累劫之津梁矣。余以短乏。曾厠嘉會。以爲上
聞異要。始於時也。然則聖智幽微。深隱難測。
無相無名。乃非言象之所得。爲試罔象其懷。
寄之狂言耳。豈曰聖心而可辨哉。試論之曰。
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
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辨智照之用。而曰無相
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
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
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虚其心
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
光。虚心玄鑒。閉智塞聽。而獨覺冥冥者矣。然
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
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
知。故能玄照於事外。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
雖世表。終日域中。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
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
之所會也。然其爲物也。實而不有。虚而不無。
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何者。欲言其有。
無状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聖以之靈。故
虚不失照。無状無名。故照不失虚。照不失虚。
故混而不渝。虚不失照。故動以接麁。是以聖
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得。故寶
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云。不動等覺而
建立諸法。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已矣。是
以般若可虚而照。眞諦可亡而知。萬動可即
而靜。聖應可無而爲。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爲
而自爲矣。復何知哉。復何爲哉
難曰。夫聖人眞心獨朗。物物斯照。應接無
方。動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動與事
會。故會不失機。會不失機故。必有會於可會。
知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必有知於可知。
故聖不虚知。必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虚會。既
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耶。若夫忘知遺
會者。則是聖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耳。斯
可謂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答曰。夫聖人
功高二儀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彌昏。豈曰木
石瞽其懷。其於無知而已哉。誠以異於人者
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子意欲令聖人
不自有其知。而望人未嘗不有知。無乃乖於
聖心。失於文旨者乎。何者。經云。眞般若者。
清淨如虚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縁。斯則知自
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若有知性
空而稱淨者。則不辨於惑智。三毒四倒亦皆
清淨。有何獨尊於般若。若以所知美般若。所
知非般若。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亦無
縁致淨歎於般若。然經云般若清淨者。將無
以般若體性眞淨。本無惑取之知。本無惑取
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
無知矣。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
之眞諦。眞諦無兎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
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
知者矣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雖非
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是以即名求
物。物不能隱。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
知。意謂無知未嘗知。知未嘗無知。斯則名
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然論者欲一於聖
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未見其當。何者。若
知得於聖心。無知無所辨。若無知得於聖心。
知亦無所辨。若二都無得。無所復論哉。答
曰。經云。般若義者。無名無説。非有非無。非
實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則無名之法。
故非言所能言也。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
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今試爲子
狂言辨之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爲有。用
之彌勤。不可爲無。不可爲無。故聖智存焉。不
可爲有。故名教絶焉。是以言知不爲知。欲以
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辨相不爲
無。通鑒不爲有。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
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
異。而異於聖心也
難曰。夫眞諦深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玆
而顯。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眞諦。眞諦則般
若之縁也。以縁求智。智則知矣。答曰。以縁求
智。智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縁色生識。是
名不見色。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般若
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縁也。夫知
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相與而無。故物
莫之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物莫之無故。
爲縁之所起。物莫之有故。則縁所不能生。縁
所不能生。故照縁而非知。爲縁之所起。故
知縁相因而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
矣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眞諦自
無相。眞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
所知生於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
既相生。相生即縁法。縁法故非眞。非眞。故非
眞諦也。故中觀云。物從因縁有。故不眞。不從
因縁有。故即眞。今眞諦曰眞。眞則非縁。眞
非縁。故無物從縁而生也。故經云。不見有法
無縁而生。是以眞智觀眞諦。未嘗取所知。智
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無知。但眞諦
非所知。故眞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縁求智。故
以智爲知。縁自非縁。於何而求知
難曰。論云不取者。爲無知故不取。爲知然後
不取耶。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游。不
辨緇素之異耶。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
取矣。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
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難曰。論云不取者。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
惑取也。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誰當聖心。
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答曰。然。無是無當者。
夫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
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故
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雖無是
可是。故當是於無是矣。是以經云。眞諦無相
故般若無知者。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若
以無相爲無相。有何累於眞諦耶。答曰。聖人
無無相也。何者。若以無相爲無相。無相即爲
相。捨有而之無。譬猶逃峰而赴壑。倶不免於
患矣。是以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雖
不取於有無。然亦不捨於有無。所以和光塵
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爾而來。恬淡無
爲。而無不爲
難曰。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是以
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然則聖心有時
而生。有時而滅。可得然乎。答曰。生滅者。生
滅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然非無心。但是
無心心耳。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耳。是以聖
人應會之道。則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虚無爲
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倶無生滅。何以異
之。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
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虚
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
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無
知。即般若之無也。知無。即眞諦之無也。是以
般若之與眞諦。言用即同而異。言寂即異而
同。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是以
辨同者同於異。辨異者異於同。斯則不可得
而異。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内有獨鑒之明。外
有萬法之實。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内外相
與以成其照功。此則聖所不能同。用也。内雖
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内外寂然。相與倶
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是以經云諸法不
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
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也。故經云。甚
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説諸法異。又云。般若
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
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般若之
内。則有用寂之異乎。答曰。用即寂。寂即用。
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而主
於用也。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
動。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故成具云。不爲
而過爲。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斯則窮
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文。聖心可知

般若無知論
  劉遺民書問附
遺民和南頃餐徽聞。有懷遙佇。歳未寒嚴。體
中如何。音寄壅隔。増用抱蘊。弟子沈痾草
澤。常有弊瘵耳。因慧明道人北遊。裁通其情。
古人不以形疏致淡。悟渉則親。是以雖復江
山悠邈。不面當年。至於企懷風昧。鏡心象迹。
佇悦之勤。良以深矣。緬然無因。瞻霞永歎。順
時愛敬。冀因行李。數有承問。伏願彼大衆康
和。外國法師休納。上人以悟發之器。而遘
玆淵對。想開究之功。足以盡過半之思。故以
毎惟乖闊。憤愧何深。此山僧清常。道戒彌勵。
禪隱之餘。則惟研惟講。恂恂穆穆。故可樂矣。
弟子既以遂宿心。而覩玆上軌。感寄之誠。日
月銘至。遠法師頃恒履宜。思業精詣。乾乾宵
夕。自非道用潜流。理爲神御。孰以過順之年。
湛氣若玆之勤。所以憑慰既深。仰謝逾絶。去
年夏末。始見生上人示無知論。才運清俊。旨
中沈允。推渉聖文。婉而有歸。披味殷勤。不能
釋手。直可謂浴心方等之淵。而悟懷絶冥之
肆者矣若令此辨遂通。則般若衆流。殆不言
而會。可不欣乎。可不欣乎。夫理微者辭險。
唱獨者應希。苟非絶言象之表者。將以存象
而致乖乎。意謂答以縁求智之章。婉轉窮盡。
極爲精巧。無所間然矣。但暗者難以頓曉。猶
有餘疑一兩。今輒題之如別。想從容之暇。復
能麁爲釋之。論序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虚
不失照。照不失虚。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
法。下章云。異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
之耳。又云。用即寂。寂即用。神彌靜。應逾動。
夫聖心冥寂。理極同無。不疾而疾。不徐而徐。
是以知不廢寂。寂不廢知。未始不寂。未始不
知。故其運物成功化世之道。雖處有名之中。
而遠與無名同。斯理之玄。固常所彌昧者矣。
但今談者。所疑於高論之旨。欲求聖心之異。
爲謂窮靈極數。妙盡冥符耶。爲將心體自然。
靈怕獨感耶。若窮靈極數。妙盡冥符則寂
照之名。故是定慧之體耳。若心體自然。靈怕
獨感。則群數之應。固以幾乎息矣。夫心數既
玄。而孤運其照。神湻化表。而慧明獨存。當有
深證。可試爲辨之。疑者。當以撫會應機覩變
之知。不可謂之不有矣。而論旨云本無惑取
之知。而未釋所以不取之理。謂宜先定聖心
所以應會之道。爲當唯照無相耶。爲當咸覩
其變耶。若覩其變。則異乎無相。若唯照無相。
則無會可撫。既無會可撫。而有撫會之功。意
有未悟。幸復誨之。論云。無當。則物無不當。
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
無不當。故當而無當。夫無當而物無不當。乃
所以爲至當。無是而物無不是。乃所以爲眞
是。豈有眞是而非是。至當而非當。而云當而
無當。是而無是耶。若謂至當非常當。眞是非
常是。此蓋悟惑之言本異耳。固論旨所以不
明也。願復重喩以祛其惑矣。論至日。即與遠
法師詳省之。法師亦好相領得意。但標位似
各有本。或當不必理盡同矣。頃兼以班諸有
懷。屡有撃其節者。而恨不得與斯人同時也」
  答劉遺民書
不面在昔。佇想用勞。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
二月疏。并問。披尋返覆。欣若暫對。涼風屆
節。頃常如何。貪道勞疾多不住耳。信南返不
悉。八月十五日。釋僧肇疏答。服像雖殊。妙期
不二。江山雖緬。理契則隣。所以望途致想。虚
襟有寄。君既遂嘉遯之志。標越俗之美。獨恬
事外。歡足方寸。毎一言集。何嘗不遠。喩林下
之雅詠。高致悠然。清散未期。厚自保愛。毎因
行李。數有承問。願彼山僧無恙。道俗通佳。承
遠法師之勝常。以爲欣慰。難未清承。然服膺
高軌。企佇之勤。爲日久矣。公以過順之年。湛
氣彌厲。養徒幽巖。抱一沖谷。遐邇仰詠。何美
如之。毎亦翹想一隅。懸庇霄岸。無由寫敬。致
慨良深。君清對終日。快有悟心之歡也。即此
大衆尋常。什法師如宜。秦王道性自然。天
機邁俗。城塹三寶。弘道是務。由使異典勝僧。
方遠而至。靈鷲之風。萃於玆土。領公遠擧。乃
千載之津梁也。於西域還。得方等新經二百
餘部。請大乘禪師一人。三藏法師一人。毘婆
沙法師二人。什法師於大石寺出新至諸經。
法藏淵曠。日有異聞。禪師於瓦官寺教習禪
道。門徒數百。夙夜匪懈。邕邕蕭蕭。致可欣
樂。三藏法師於中寺出律藏。本末精悉若覩
初制。毘婆沙法師於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毘
曇胡本。雖未及譯。時問中事。發言新奇。貧道
一生。猥參嘉運。遇玆盛化。自恨不覩釋迦
祇桓之集。餘復何恨。而慨不得與清勝君子
同斯法集耳。生上人頃在此。同止數年。至於
言話之際。常相稱詠。中途還南。君得與相見。
未更近問。惘悒何言。威道人至。得君念佛三
昧詠。并得遠法師三昧詠及序。此作興寄既
高。辭致清婉。能文之士。率稱其美。可謂游渉
聖門。扣玄關之唱也。君與法師當數有文集
因來何少。什法師以午年。出維摩經。貧道
時預聽次。參承之暇。輒復條記成言。以爲
注解。辭雖不文。然義承有本。今因信持一本
往南。君閑詳。試可取看。來問婉切。難爲郢
人。貧道思不關微。兼拙於筆語。且至趣無言。
言必乖趣。云云不已。竟何所辨。聊以狂言。不
詶來旨耳。疏云。稱聖心冥寂。理極同無。雖處
有名之中。而遠與無名同。斯理之玄。固常
彌昧者。以此爲懷。自可忘言内得。取定方寸。
復何足以人情之所異。而求聖心之異乎。疏
曰。談者謂窮靈極數。妙盡冥符。別寂照之名。
故是定慧之體耳。若心體自然。靈怕獨感。則
羣數之應。固以幾乎息矣。意謂妙盡冥符。不
可以定慧爲名。靈怕獨感。不可稱羣數以
息。兩言雖殊。妙用常一。迹我而乘。在聖不殊
也。何者。夫聖人玄心默照。理極同無。既曰
爲同。同無不極。何有同無之極。而有定慧之
名。定慧之名。非同外之稱也。若稱生同内。
有稱非同。若稱生同外。稱非我也。又聖心虚
微。妙絶常境。感無不應。會無不通。冥機潜
運。其用不勤。群數之應。亦何爲而息耶。且夫
心之有也。以其有有。有不自有。故聖心不有
有。不有有。故有無有。有無有故。則無無。無
無故。聖人不有不無。不有不無。其神乃虚。
何者。夫有也無也。心之影響也。言也象也。影
響之所攀縁也。有無既廢。則心無影響。影響
既淪。則言象莫測。言象莫測。則道絶群方。道
絶群方。故能窮靈極數。窮靈極數。乃曰妙盡。
妙盡之道。本乎無寄。夫無寄在乎冥寂。冥
絶故虚以通之。妙盡存乎極數。極數故數
以應之數以應之。故動與事會。虚以*通之。
故道超名外。道超名外。因謂之無。動與事會。
因謂之有。因謂之有者。應夫眞有。強謂之然
耳。彼何然哉。故經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
無爲而無所不爲。此無言無相寂滅之道。豈
曰有而爲有。無而爲無。動而乖靜。靜而廢用
耶。而今談者。多即言以定旨。尋大方而徴隅。
懷前識以標玄。存所存之必當。是以聞聖有
知。謂之有心。聞聖無知。謂等大虚。有無之
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何者萬
物雖殊。然性本常一。不可而物。然非不物。可
物於物。則名相異陳不物於物。則物而即眞。
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不物於物。
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無也。非有所
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不捨故妙存即眞。不
取故名相靡因。名相靡因。非有知也。妙存即
眞。非無知也。故經云般若於諸法。無取無
捨。無知無不知。此攀縁之外。絶心之域。而欲
以有無詰者。不亦遠乎。請詰夫陳有無者。夫
智之生也。極於相内。法本無相。聖智何知。世
稱無知者。謂等木石太虚無情之流。靈鑒幽
燭。形於未兆。道無隱機。寧曰無知。且無知
生於無知。無無知也。無有知也。無有知也。謂
之非有。無無知也。謂之非無。所以虚不失照。
照不失虚。*怕然永寂。靡執靡拘。孰能動之
令有。靜之使無耶。故經*云。眞般若者。非有
非無。無起無滅。不可説示於人。何則。言其非
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言其非無者。
言其非是無。非謂是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
非非無。是以須菩提終日説般若。而云無所
説。此絶言之道。知何以傳。庶參玄君子。有以
會之耳。又云。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爲
當唯照無相耶。爲當咸覩其變耶。談者似謂
無相與變。其旨不一。覩變則異乎無相。照無
相則失於撫會。然則即眞之義。或有滯也。經
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若如來旨。觀色空時。應一心見色。一心
見空。若一心見色。則唯色非空。若一心見
空。則唯空非色。然則空色兩陳。莫定其本也。
是以經云非色者。誠以非色於色。不非色於
非色。若非色於非色。太虚則非色。非色何所
明。若以非色於色。即非色不異色。非色不異
色。色即爲非色。故知變即無相。無相即變。群
情不同。故教迹有異耳。考之玄籍。本之聖意。
豈復眞僞殊心。空有異照耶。是以照無相。不
失撫會之功。覩變動。不乖無相之旨。造有不
異無。造無不異有。未嘗不有。未嘗不無。故
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以此而推。寂用何
妨。如之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恐談
者脱謂空有兩心。靜躁殊用。故言覩變之知。
不可謂之不有耳。若能捨已心於封内。尋玄
機於事外。齊萬有於一虚。曉至虚之非無者。
當言至人終日應會。與物推移。乘運撫化。未
始爲有也。聖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釋
不取之理。又云。無是乃所以爲眞是。無當乃
所以爲至當。亦可如來言耳。若能無心於爲
是。而是於無是。無心於爲當。而當於無當者。
則終日是。不乖於無是。終日當。不乖於無當。
但恐有是於無是。有當於無當。所以爲患耳。
何者。若眞是可是。至當可當。則名相以形。美
惡是生。生生奔競。孰與止之。是以聖人空洞
其懷。無識無知。然居動用之域。而止無爲
之境。處有名之内。而宅絶言之郷。寂寥虚曠。
莫可以形名得。若斯而已矣。乃曰眞是可
是。至當可當。未喩雅旨也。恐是當之生。物謂
之然。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耳。夫言迹之興。
異途之所由生也。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
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
尋迹所不能迹。至理虚玄。擬心已差。況乃有
言。恐所示轉遠。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於文
外耳
  涅槃無名論第四
表上秦主姚興
僧肇言。肇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
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叡哲欽明。道與
神曾。妙契環中。理無不統。游刃萬機。弘道終
日。威被蒼生。垂文作則。所以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一焉。涅槃之道。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
之淵府。渺漭希夷。絶視聽之域。幽致虚玄。殆
非群情之所測。肇以人微。猥蒙國恩。得閑居
學肆。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雖衆經殊致。勝
趣非一。然涅槃一義。常以聽習爲先但肇才
識闇短。雖屡蒙誨喩。猶懷疑漠漠。爲竭愚不
已。亦如似有解。然未經高勝先唱。不敢自
決。不幸什公去世。諮參無所。以爲永慨。而陛
下聖徳不孤。獨與什公神契。目撃道存。快盡
其中方寸。故能振彼玄風。以啓末俗。一日遇
蒙答安城候姚嵩書。問無爲宗極。何者。夫衆
生所以久流轉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
止於心。即無復於生死。既無生死。潜神玄默。
與虚空合其徳。是名涅槃矣。既曰涅槃。復何
容有名於其間哉。斯乃窮微言之美。極象外
之談者也。自非道參文殊。徳慈侔氏。孰能
宣揚玄道。爲法城塹。使夫大教卷而復舒。
幽旨淪而更顯。尋玩殷勤。不能暫捨。欣悟交
懷。手舞弗暇。豈直當時之勝軌。方乃累劫之
津梁矣。然聖旨淵玄。理微言約。可以匠彼先
進。拯拔高士。懼言題之流。或未盡上意。庶擬
孔易十翼之作。豈貪豐文。圖以弘顯幽旨。輒
作涅槃無名論。論有九折十演。博采衆經。
託證成喩。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豈曰關詣
神心。窮究遠當。聊以擬議玄門。班喩學徒耳。
論末章云。諸家通第一義諦。皆云廓然空寂。
無有聖人。吾常以爲太甚徑庭不近人情。若
無聖人。知無者誰。實如明詔。實如明詔。夫道
恍惚窈冥。其中有精。若無聖人。誰與道遊。頃
諸學徒。莫不躊躇道門。怏怏此旨。懷疑終
日。莫之能正。幸遭高判。宗徒&T011422;然。扣關之
儔。蔚登玄室。眞可謂法輪再轉於閻浮。道光
重映於千載者矣。今演論之作旨。曲辨涅槃
無名之體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談。條牒如
左。謹以仰呈。若少參聖旨。願勅存記。如其有
差。伏承指授。僧肇言。泥曰。泥洹。涅槃。此三
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

  九折十演者
開宗第一
無名曰。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秦言無
爲。亦名滅度。無爲者。取乎虚無寂寞。妙絶於
有爲。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
是鏡像之所歸。絶稱之幽宅也。而曰有餘
無餘者。良是出處之異號。應物之假名耳。余
嘗試言之。夫涅槃之爲道也。寂寥虚矌。不可
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
以幽升。量太虚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
罔眺其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
體。潢漭惚恍。若存若往。五目不覩其容。二
聽不聞其響。冥冥窈窅。誰見誰曉。彌綸靡所
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
眞。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
傷其躯。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
毘耶。須菩提唱無説以顯道。釋梵約聽而雨
華。斯皆理爲神御。故口以之而默。豈曰無
辯。辯所不能言也。經*云。眞解脱者。離於言
數。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晦不明。不寒不
暑。湛若虚空。無名無説。論曰。涅槃非有。亦
復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尋夫經論之
作。豈虚搆哉。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
有。有其所以不無。故不可得而無耳。何者。本
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郷。而幽靈不竭。
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則萬累都
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洞。抱一湛然。故神而
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與道通洞。故
沖而不改。沖而不改。故不可爲有。至功常存。
故不可爲無。然則有無絶於内。稱謂淪於外。
視聽之所不曁。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
怕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衆聖於是乎冥
會。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郷。而欲以有無題
榜。標其方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覈體第二
有名曰。夫名號不虚生。稱謂不自起。經稱有
餘涅槃無餘涅槃者。蓋是返本之眞名。神道
之妙稱者也。請試陳之。有餘者。謂如來大覺
始興。法身初建。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覺之茂
林。積萬善於曠劫。蕩無始之遺塵。三明鏡於
内。神光照於外。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
赴難。仰攀玄根。俯提弱喪。超邁三域。獨蹈大
方。啓八正之平路。坦衆庶之夷途。騁六通之
神驥。乘五衍之安車。至能出生入死。與物推
移。道無不洽。徳無不施。窮化母之始物。極
玄樞之妙用。廓虚宇於無疆。耀薩雲於幽燭。
將絶朕於九止。永淪太虚。而有餘縁不盡。餘
迹不泯。業報猶魂。聖智尚存。此有餘涅槃也。
經曰陶治塵滓。如錬眞金。萬累都盡。而靈
覺獨存。無餘者。謂至人教縁都訖。靈照永滅。
廓爾無朕。故曰無餘。何則。夫大患莫若於有
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絶智
以淪虚。然則智以形倦。形以智勞。輪轉修途。
疲而弗已。經曰。智爲雜毒。形爲桎梏。淵默以
之而遼。患難以之而起。所以至人灰身滅智。
捐形絶慮。内無機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
然與群有永分。渾爾與太虚同體。寂焉無聞。
怕爾無兆。冥冥長往。莫知所之。其猶燈盡
火滅。膏明倶竭。此無餘涅槃也。經云。五陰永
盡。譬如燈滅。然則有餘可以有稱。無餘可以
無名。無名立。則宗虚者欣尚於沖默。有稱生。
則懷徳者彌仰於聖功。斯乃誥典之所垂文。
先聖之所軌轍。而曰有無絶於内。稱謂淪於
外。視聽之所不曁。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懷徳
者自絶。宗虚者靡託。無異杜耳目於胎殻。掩
玄象於雲霄外。而責宮商之異。辯玄素之殊
者也。子徒知遠推至人於有無之表。高韻絶
唱於形名之外。而論旨竟莫知所歸。幽途故
自蘊而未顯。靜思幽尋。寄懷無所。豈所謂朗
大明於冥室。奏玄響於無聞者哉
位體第三
無名曰。有餘無餘者。蓋是涅槃之外稱。應物
之假名耳。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器象者耽
形。名也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
不寫。題目有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
於無形者哉。難序云。有餘無餘者。信是權寂
致教之本意。亦是如來隱顯之誠跡也。但未
是玄寂絶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環中之妙術
耳。子獨不聞正觀之説歟。維摩詰言。我觀如
來無始無終。六入已過。三界已出。不在方。不
離方。非有爲。非無爲。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
知。無言無説。心行處滅。以此觀者。乃名正
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放光云。佛如虚空。
無去無來。應縁而現。無有方所。然則聖人之
在天下也。寂莫虚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
而後應。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弗知
其所以來。隨之因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總
焉而亡。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
無常。其爲稱也。因應而作。顯迹爲生。息迹爲
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稱。本乎
無名。無名之道。於何不名。是以至人居方而
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
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
能天能人耳。其爲治也。故應而不爲。因而
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爲。故爲
莫之大。爲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
故乃歸乎無名。經曰。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
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
天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然則涅槃之道。
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而惑者覩神變因謂
之有。見滅度便謂之無。有無之境。妄想之域。
豈足以標榜玄道。而語聖心者乎。意謂至人
寂*怕無兆。隱顯同源。存不爲有。亡不爲無。
何則。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
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爲有。經云。菩薩入
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又云。入於
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爲無。亡不爲
無。雖無而有。存不爲有。雖有而無。雖有而
無。故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故所謂非無。然則
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絶言象之徑。斷
矣。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
勤莫先於有智。故絶智以淪虚。無乃乖乎神
極。傷於玄旨者也。經曰。法身無*象。應物而
形。般若無知。對縁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
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
神。豈有心於彼此。情係於動靜者乎。既無心
於動靜。亦無象於去來。去來不以象。故無器
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
心生於有心。象出於有象。象非我出。故金石
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動。紜紜
自彼。於我何爲。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
充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寧復痾
癘中逵。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尋殊應之迹。秉執規矩
而擬大方。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捨
有入無。因以名之。豈謂採微言於聽表。抜
玄根於虚壤者哉
徴出第四
有名曰。夫渾元剖判。萬有參分。有既有矣
不得不無。無自不無。必因於有。所以高下相
傾。有無相生。此乃自然之數。數極於是。以
此而觀。化母所育。理無幽顯。恢恑憰怪。無
非有也。有化而無。無非無也。然則有無之境。
理無不統。經曰。有無二法。攝一切法。又稱三
無爲者。虚空。數縁盡。非數縁盡。數縁盡者。
即涅槃也。而論云。有無之表。別有妙道。妙於
有無。謂之涅槃。請覈妙道之本。果若有也。雖
妙非無。雖妙非無。即入有境。果若無也。無即
無差。無而無差。即入無境。總而括之。即而
究之。無有異有而非無。無有異無而非有者。
明矣。而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謂
之涅槃。吾聞其語。未即於心也
超境第五
無名曰。有無之數。誠以法無不該。理無不統。
然其所統。俗諦而已。經曰。眞諦何耶。涅槃
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是。何則。有者有於
無。無者無於有。有無所以稱有。無有所以稱
無。然則有生於無。無生於有。離有無無。離無
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傾。有高必有下。
有下必有高矣。然則有無雖殊。倶未免於有
也。此乃言*象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豈
是以統夫幽極。擬夫神道者乎。是以論稱出
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内。六
境之内。非涅槃之宅。故借出以祛之。庶
道之流。髣髴幽途。託情絶域。得意忘言。體
其非有非無。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
稱哉。經曰三無爲者。蓋是群生紛繞。生乎
篤患。篤患之尤。莫先於有。絶有之稱。莫先於
無。故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
捜玄第六
有名曰。論自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
無。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不出
有無。則不可離有無求之矣。求之無所。便應
都無。然復不無其道。其道不無。則幽途可尋。
所以千聖同轍。未嘗虚返者也。其道既存。
而曰不出不在。必有異旨。可得聞乎
妙存第七
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無
相無名。無名無説。無説無聞。經曰。涅槃非
法。非非法。無聞無説。非心所知。吾何敢言
之。而子欲聞之耶。雖然。善吉有言。衆人若
能以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吾當以無言言
之。庶述其言。亦可以言。淨名曰。不離煩惱而
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則玄
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眞。即眞即有無
齊觀。齊觀即彼已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
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何
則。夫至人虚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
胸中。而靈鑒有餘。鏡萬有於方寸。而其神
常虚。至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
淡淵默。妙契自然。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
居無不無。故不無於無。處有不有。故不有
於有。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無者也。然則
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知。聖無有無之
知。則無心於内。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於
外。於外無數。於内無心。彼此寂滅。物我冥
一。*怕爾無朕。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絶
矣。豈容可責之於有無之内。又可徴之有無
之外耶
難差第八
有名曰。涅槃既絶圖度之域。則超六境之外。
不出不在。而玄道獨存。斯則窮理盡性。究竟
之道。妙一無差。理其然矣。而放光云。三乘
之道。皆因無爲而有差別。佛言。我昔爲菩
薩時。名曰儒童。於然燈佛所。已入涅槃。儒童
菩薩。時於七住初獲無生忍。進修三位。若涅
槃一也。則不應有三。如其有三。則非究竟。究
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衆經異説。何以取
中耶
辯差第九
無名曰。然究竟之道。理無差也。法華經云。第
一大道無有兩正。吾以方便爲怠慢者。於一
乘道分別説三。三車出火宅。即其事也。以倶
出生死。故同稱無爲。所乘不一。故有三名。統
其會歸。一而已矣。而難云。二乘之道。皆因無
爲而有差別。此以人三。三於無爲。非無爲
有三也。故放光云。涅槃有差別耶。答曰無差
別。但如來結習都盡。聲聞結習不盡耳。請以
近喩。以況遠旨。如人斬木。去尺無尺。去寸無
寸。脩短在於尺寸。不在無也。夫以群生萬端。
識根不一。智鑒有淺深。徳行有厚薄。所以倶
之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豈異。異自我耳。
然則衆經殊辯。其致不乖
責異第十
有名曰。倶出火宅。則無患一也。同出生死。則
無爲一也。而云彼岸無異。異自我耳。彼岸。
則無爲岸也。我則體無爲者也。請問我與無
爲。爲一爲異。若我即無爲。無爲亦即我。不得
言無爲無異。異自我也。若我異無爲。我則非
無爲。無爲自無爲。我自常有爲。冥會之致。又
滯而不通。然則我與無爲。一亦無三。異亦無
三。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也
會異第十一
無名曰。夫止此而此。適彼而彼。所以同於得
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我適無
爲。我即無爲。無爲雖一。何乖不一耶。譬猶三
鳥出網。同適無患之域。無患雖同。而鳥鳥各
異。不可以鳥鳥各異。謂無患亦異。又不可
以無患既一。而一於衆鳥也。然則鳥即無患。
無患即鳥。無患豈異。異自鳥耳。如是三乘衆
生。倶越妄想之樊。同適無爲之境。無爲雖同。
而乘乘各異。不可以乘乘各異。謂無爲亦異。
又不可以無爲既一。而一於三乘也。然則我
即無爲。無爲即我。無爲豈異。異自我耳。所以
無患雖同。而*升虚有遠近。無爲雖一。而幽
鑒有淺深。無爲即乘也。乘即無爲也。此非
我異無爲。以未盡無爲。故有三耳
詰漸第十二
有名曰。萬累滋彰。本於妄想。妄想既祛。則萬
累都息。二乘得盡智。菩薩得無生智。是時妄
想都盡。結縛永除。結縛既除。則心無爲。心既
無爲。理無餘翳。經曰。是諸聖智不相違背。
不出不在。其實倶空。又曰。無爲大道。平等
不二。既曰無二。則不容心異。不體則已。體
應窮微。而曰體而未盡。是所未悟也
明漸第十三
無名曰。無爲無二。則已然矣。結是重惑。可謂
頓盡。亦所未喩。經曰。三箭中的。三獸渡河
中渡無異。而有淺深之殊者。爲力不同故也。
三乘衆生。倶濟縁起之津。同鑒四諦之的。絶
僞即眞。同*升無爲。然則所乘不一者。亦以
智力不同故也。夫群有雖衆。然其量有涯。正
使智猶身子。辯若滿願。窮才極慮。莫窺其畔。
況乎虚無之數。重玄之域。其道無涯。欲之頓
盡耶。書不云乎。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爲
道者爲於無爲者也。爲於無爲而曰日損。此
豈頓得之謂。要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損耳。
經喩螢日。智用可知矣
譏動第十四
有名曰。經稱法身已上。久無爲境。心不可以
智知。形不可以象測。體絶陰入。心智寂滅。而
復云進修三位。積徳彌廣。夫進修本於好尚。
積徳生於渉求。好尚則取捨情現。渉求則損
益交陳。既以取捨爲心。損益爲體。而曰體絶
陰入。心智寂滅。此文乖致殊。而會之一人。無
異指南爲北。以曉迷夫
動寂第十五
無名曰。經稱聖人無爲而無所不爲。無爲。故
雖動而常寂。無所不爲。故雖寂而常動。雖寂
而常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常寂。故物莫能
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
寂逾動。所以爲即無爲。無爲即爲。動寂雖
殊。而莫之可異也。道行曰。心亦不有亦不無。
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無者。不若無心之
無。何者。有心則衆庶是也。無心則太虚是也。
衆庶止於妄想。太虚絶於靈照。豈可止於妄
想。絶於靈照。標其神道。而語聖心者乎。是以
聖心不有。不可謂之無。聖心不無。不可謂之
有。不有。故心想都滅。不無。故理無不契。理
無不契。故萬徳斯弘。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
所以應化無方。未嘗有爲。寂然不動。未嘗不
爲。經曰。心無所行。無所不行。信矣。儒僮曰。
昔我於無數劫。國財身命。施人無數。以妄想
心施。非爲施也。今以無生心。五華施佛。始名
施耳。又空行菩薩。入空解脱門。方言今是行
時。非爲證時。然則心彌虚。行彌廣。終日行。
不乖於無行者也。是以賢劫稱無捨之檀。成
具美不爲之爲。禪典唱無縁之慈。思益演不
知之知。聖旨虚玄。殊文同辯。豈可以有爲便
有爲。無爲便無爲哉。菩薩住盡不盡平等法
門。不盡有爲。不住無爲。即其事也。而以南北
爲喩。殊非領會之唱
窮源第十六
有名曰。非衆生無以御三乘。非三乘無以成
涅槃。然必先有衆生。後有涅槃。是則涅槃有
始。有始必有終。而經云。涅槃無始無終。湛若
虚空。則涅槃先有。非復學而後成者也
通古第十七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
造。會萬物以成已者。其唯聖人乎。何則。非理
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爲聖者。聖不異理也。
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
於色中求。亦不離色中求。又曰。見縁起爲見
法。見法爲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
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
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同。窮
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經
曰。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曰。諸法無邊故。菩
提無邊。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
本乎冥一。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
會。歸乎無極。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
於其間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考得第十八
有名曰。經云衆生之性。極於五陰之内。又云。
得涅槃者五陰都盡。譬猶燈滅。然則衆生之
性。頓盡於五陰之内。涅槃之道。獨建於三有
之外。貌然殊域。非復衆生得涅槃也。果若有
得。則衆生之性不止於五陰。必若止於五
陰。則五陰不都盡。五陰若都盡。誰復得涅槃

玄得第十九
無名曰。夫眞由離起。僞因著生。著故有得。離
故無名。是以則眞者同眞。法僞者同僞。子
以有得爲得。故求於有得耳。吾以無得爲得。
故得在於無得也。且談論之作。必先定其本。
既論涅槃。不可離涅槃而語涅槃也。若即涅
槃以興言。誰獨非涅槃。而欲得之耶。何者。夫
涅槃之道。妙盡常數。融治二儀。蕩滌萬有。均
天人。同一異。内視不已見。返聽不我聞。未
嘗有得。未嘗無得。經曰。涅槃非衆生。亦不異
衆生。維摩詰言。若彌勤得滅度者。一切衆
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一切衆生。本性常滅。
不復更滅。此名滅度。在於無滅者也。然則
衆生非衆生。誰爲得之者。涅槃非涅槃。誰
爲可得者。放光云。菩提從有得耶。答曰不也。
從無得耶。答曰不也。從有無得耶。答曰不也。
離有無得耶。答曰不也。然則都無得耶。答曰
不也。是義云何。答曰無所得故爲得也。是
故得無所得也。無所得謂之得者。誰獨不然
耶。然則玄道在於絶域。故不得以得之。妙
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大象隱於無形。
故不見以見之。大音匿於希聲。故不聞以聞
之。故能嚢括終古。導達群方。亭毒蒼生。疎
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故梵志曰。吾
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涯。靡不成就。靡不
度生。然則三乘之路開。眞僞之途辯。賢聖之
道存。無名之致顯矣
涅槃無名論
肇論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