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No. 1850_ 智旭述 ) in Vol. 44

[First] [Prev]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便。隨其所應。利樂衆生。是故
妄念心滅
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 現見諸法實性者。
根本智證眞也。顯照染淨差別者。後得智照
俗也。了俗由證眞。故説爲後得。如眼除膜。見
空見色。非果有先後也。餘並可知
 二釋任運利生疑
問。若諸佛有無邊方便。能於十方任運利益
諸衆生者。何故衆生不常見佛。或覩神變。或
聞説法。答。如來實有如是方便。但要待衆生
其心清淨。乃爲現身。如鏡有垢。色像不現。垢
除則現。衆生亦爾。心未離垢。法身不現。離垢
則現 文亦可知。問。但離心垢便見法身。何
須念佛觀佛稱名禮拜等。答。佛是先證我心
性者。念之。觀之。稱之。禮之。皆是除心垢之
妙方便也。三解釋分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五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六
 靈峯蕅益沙門智旭述 
 四信分二。初正明習信心。二更示勝
異方便。初中二。初徴。二釋。今初
云何習信分。此依未入正定衆生説。何者
爲信心。云何而習 前文分別行正道
相中。明發心已入正定聚。雖亦略示不定位
中所之行。然未詳明。故今特爲初機更示
之也
 二釋二。初釋信心。二釋習。今初
信有四種。一信根本。謂樂念眞如法故。二信
佛具足無邊功徳。謂常樂頂禮恭敬供養。聽
聞正法。如法行。迴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
大利益。謂常樂行諸波羅蜜故。四信正行
僧。謂常供養諸菩薩衆。正自利利他行故
 信根本者。眞如即是一切三寶根本。謂我
現前介爾心性。離虚妄相。平等平等。即眞如
體大。名爲法寶。雖復覓之了不可得。而性自
神解。靈明不昧。即眞如相大。名爲佛寶。一切
色心依正。十方虚空。千如百法。並此介爾心
中所現之影。與能現心無是非是。不可分離
剖析。即眞如用大。名爲僧寶。究竟説此一心
三寶。名之爲佛。所以具足無邊功徳。必應頂
禮恭敬供養。聽聞所説正法。如法行。迴向
一切智也。詮此一心三寶。名爲教法。此一
心三寶。名爲行法。證此一心三寶。名爲果法。
所以有大利益。必應依教起。依作證。常
行諸波羅蜜也。隨分證此一心三寶。名
之爲正行僧。故於他菩薩衆。必常供養。自亦
二利之行。入於僧數中也。言供養菩薩
衆者。此有二意。一約權漸初機。誡令遠二乘
衆。恐染法執。墮其地故。二約圓頓初機。已知
二乘定當作佛。總名爲菩薩故
 二釋習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五門行。能成此信。所謂施門。戒門。忍門。
精進門。止觀門 此即六波羅蜜。從初即是
隨順眞如之行。而作五門説者。若至信成就
後。則一一皆到彼岸。無有不智之禪。無有不
禪之智。故不妨説六。今爲未入正定聚人。倘
以止觀分二門。無由契會眞如性故。所以合
爲一也。當知前四門是助行。止觀門是正行。
正助合行。以成福徳智慧二種莊嚴。顯發眞
如也
 二別釋五。初釋施門。五釋止觀門。今初」
云何施門。謂若見衆生。來從乞求。以已資
財。隨力施與。捨自慳著。令其歡喜。若見衆
生。危難逼迫。方便救濟。令無怖畏。若有衆
生。而來求法。以已所解。隨宜爲説。行如
是三種施時。不爲名聞。不求利養。亦不貪著
世間果報。但念自他利益安樂。迴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隨力施與者。未入正定聚
人。未可責以竭盡施等。但得捨自慳著以破
惡。令他歡喜以生善。即名爲財施也。方便救
濟。即無畏施。以已所解。隨宜爲説。即是法
施。言已所解。則決非強不知以爲知。言隨宜
説。則決能隨順四悉檀意。若説法不當機。則
所説爲非量矣。不爲名聞利養。是斷現在有
漏。不著世間果報。是斷未來有漏。此二即是
迴事向理。但念自他利益安樂。即是迴自向
他。迴向阿耨菩提。即是迴因向果。隨一一
行時。皆悉具此三種迴向。方得成就波羅蜜
義。故特首於施門示之。當知五門無不皆爾」
 二釋戒門
云何戒門。所謂在家菩薩。當離殺生。偸盜。
邪婬。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慳貪。瞋嫉。諂誑
邪見。若出家者。爲欲折伏諸煩惱故。應離憒
鬧。常依寂靜。習止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
心生大怖。慚愧悔責。護持如來所制禁戒。不
令見者有所譏嫌。能使衆生捨惡善 在
家戒品。十善收盡。離殺生。則慈護有情。蜎飛
無損。離偸盜。則一針一草。不與不取。離邪
婬。則於己妻妾。作知足想。離妄言。則所言誠
實。一切不欺。離兩舌。則隱惡揚善。不傳彼
此。離惡口。則永無粗獷。令他喜樂。離綺語。
則言皆有義。不生放逸。離慳貪。則常思惠捨。
無所希求。離瞋嫉。則不爲損惱。隨喜他榮。離
諂誑邪見。則忠良正直。深信因果。是以惡無
不止。善無不行。生無不攝。即爲三聚淨戒也。
出家戒品。即是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
等。並入大乘菩薩戒攝。若不護持佛所制戒。
既非白衣。又非沙門。無所目也。既非小乘。又
非大乘。無所歸也。常依寂靜者。謂住阿蘭若
處也。止足頭陀等行者。頭陀。亦云杜多。此翻
抖擻。有十二知足勝行。一者住阿蘭若處。二
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
五者節量食。六者中後不飮果漿蜜漿等。七
者著糞掃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塚間住。十者
樹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臥。此
十二行。名爲端嚴微妙之行。西土初祖摩訶
迦葉。終身行此勝行。佛於天人大衆之中讃
云。正法久住。全頼此人。所以分半座而令坐。
付法眼以傳心也。乃至小罪心生大怖者。譬
如渡海浮嚢。設損一微塵許。亦有沈溺之患。
故須慚愧責。補過遷善也。慚則尊重已靈。本
與如來無二無別。如何肯使放逸爲非。愧則
念我瑕疵。佛菩薩等悉如悉見。如何覆藏而
不改革。是以自悔自責。止惡行善。能令衆生
不生譏嫌。即便使其捨惡善。故知十戒及
具戒等。一一皆是三聚淨戒。一一皆是摩訶
衍也
 三釋忍門
云何忍門。所謂見惡不嫌。遭苦不動。常樂
觀察甚深句義 見惡不嫌。生忍也。亦名耐
怨害忍。遭苦不動。法忍也。亦名安受苦忍。常
樂觀察甚深句義。第一義忍也。亦名諦察法

 四釋精進門二。初總明精進意。二別示精
進法。今初
云何精進門。所謂諸善行。心不懈退。當
念過去無數劫來。爲求世間貪欲境界。虚受
一切身心大苦。畢竟無有少分滋味。爲令未
來遠離此苦。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大悲利益
一切衆生 諸善行者。通則六度四攝。別
則四種三昧。所謂常行三昧。如般舟等。常坐
三昧。如一行等。半行半坐三昧。如法華等。非
行非坐三昧。如覺意等也。心不懈退者。總明
三種精進也。當念過去等者。被甲精進也。爲
令未來等者。攝善精進也。大悲利益等者。利
樂精進也
 二別示精進法
其初學菩薩。雖行信心。以先世來。多有重
罪惡業障故。或爲魔邪所惱。或爲世務所纒。
或爲種種病縁之所逼迫。如是等事。爲難非
一。令其行人。廢善品。是故宜應勇猛精進
晝夜六時禮拜諸佛。供養。讃歎。懺悔。勸請。
隨喜。迴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無有休息。令
惡障消滅。善根増長 此即普賢十大願王。
亦即占察經中地藏大士所示懺法。亦即法
華方等諸三昧中十科行道法也。言十願者。
一禮敬諸佛。二稱讃如來。三廣供養。四懺
悔業障。五隨喜功徳。次第小異。並皆可知。六
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即今勸請所攝。八常
隨佛學。九恒順衆生。即今發願所攝。十普皆
迴向。即今迴向無上菩提也。言十科者。一嚴
道場。二淨三業。乃至十坐禪等。諸三昧儀。開
合不同。詳略有異。此未暇述。唯供養讃歎禮
拜。必具有之。而懺悔已下五事。合爲一科。總
名五悔。謂懺悔能滅業障。勸請能滅魔障。隨
喜滅嫉妬障。迴向能滅著二邊障。發願能滅
多退忘障。故名五悔也。既云六時行道。必須
理事並資。方克有濟。愼勿師心苟簡。尤勿借
此邀利邀名。庶令惡業障消。善根増長耳。問。
若人已被魔邪所惱。世務所纒。病縁所逼。如
何得此勝行耶。答。此中文意。原是勸使及
時精進。勿令魔邪世務病縁得其便耳。然設
被魔邪所惱。若能依法精進。則魔事必除。設
被世務所纒。即須撥遣世務。此精進。設被
病縁所遇。亦須不惜身命。此精進。如慈雲
大師。忍苦行請觀音懺。不唯除病。兼獲勝
辯。芳軌具存。誠可依用。又設大病伏枕。不能
起坐。亦有覺意三昧。良可進。或復即於臥
時。運想行此供養等。晝夜六時。存心不懈。
如念佛直指所示渉事兼之法。病中亦可
准用。必能滅障。増長善根。又或依下文專念
阿彌陀佛。亦得解脱也。四釋精進門竟
五釋止觀門三。初總標。二各釋。三結益。今初」
云何止。觀門。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
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各別。漸
次増長。至於成就。任運雙行 息滅一切戲
論境界者。謂息滅見思戲論。塵沙戲論。無明
戲論。見思戲論息。則一切有境界滅。塵沙戲
論息。則一切空境界滅。無明戲論息。則一切
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境界滅。隨順一心眞如
門也。明見因果生滅之相者。謂明見無明因
生。則十界果生。無明因滅。則十界果滅。塵沙
因生。則二乘果生。塵沙因滅。則二乘果滅。見
思因生。則六凡果生。見思因滅。則六凡果滅。
隨順一心生滅門也。一心二門。本不相離。一
心止觀。亦無先後。但約初機之人。久隨生滅。
未達眞如。故須先即觀之止。名爲奢摩他
觀。令觀生滅即是眞如。對治生死涅槃執著。
即止之觀。名爲毘鉢舍那。令觀眞如擧
體生滅。増長善根及與大悲。如此展轉互
漸令増長。若至發心住中。眞實止觀成就。自
然任運雙行也
 二各釋三。初釋止。二釋觀。三釋雙行。初中
三。初明相。二明證相。三勸。初又三。初
方便。二正。三揀成不成。今初
止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 
此文雖略。已含二十五前方便。住寂靜處。即
是阿蘭若處。即攝具五縁也。結跏趺坐。必調
五事。端身正意。即訶五欲棄五蓋行五法也。
具加大小止觀。須者尋之
 二正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
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此先揀所觀之境
也。不依氣息者。謂一切氣息。來無所從。去無
所至。當體不可得故。故不依此以阿那般
那三昧。以阿那般那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
也。不依形色者。謂一切形色。分析乃至微塵。
皆無所有。故不依此以九想十想八背捨
等諸定。以九想乃至八背捨皆不可得故。皆
即摩訶衍也。不依虚空者。謂對色。名空色。尚
非有云何有空。故不依此以空一切處三
昧。以空三昧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不依
地水火風者。謂推析地無堅性。水無濕性。火
無熱性。風無動性。當體不可得故。故不依此
勝處一切處等三昧。以勝處一切處等
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乃至不依見聞覺
知者。謂由色聲香味觸法境界。説有見聞覺
知。今推所見所聞等並非實有。則能見能聞
等安得有實。故不依此以識一切處三昧。
以識三昧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
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 此次揀能
觀之心也。前云不依氣息乃至不依見聞覺
知。即是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也。然所謂不依
氣息等者。直是了達氣息乃至見聞覺知本
不可得。除此分別氣息乃至覺知之想念耳。
非謂果有氣息乃至覺知。而作意蠲除之也。
若有蠲除之想。即是不達諸法本空。或墮外
道無想定中。或墮二乘滅盡定中。非是大乘
奢摩他觀。故云亦遣除想
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 此結明不
依諸法。亦無除想之所以也。一切法者。即指
氣息乃至見聞覺知也。氣息本來不生不滅。
本來無相。故無可依。亦無可除。乃至見聞覺
知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相。故無可依。亦無
可除也
前心依境。次捨於境 此結明不依氣息一
段文義也
後念依心。復捨於心 此結明一切分別一
段文義也
以心馳外境。攝住内心 此申明前一段文
意也
後復起心。不取心相 此申明後一段文意

以離眞如。不可得故 此結成止門者應
觀一切妄念無相。體即眞如。設離眞如。則無
氣息乃至見聞覺知可得。所以不依氣息。乃
至見聞覺知。設離眞如。亦無除想可得。所以
亦遣除想也。原此奢摩他觀。初段即攝境歸
心。明氣息形色等。唯是分別想念所見。本非
實有。故無可依。次段即觀心無相。明此所除
分別想念。亦本非有。故名爲遣。是則所觀能
觀。二皆無性。故前文云。若知動心即不生滅。
即得入於眞如門也。此爲上根直示觀不思
議境界之法。若能於此悟入。則一法中自具
十乘。以其能覺悟故。即菩提心。以其離沈掉
故。即妙止觀。以其無法當情。即破法遍。以其
了知能觀所觀皆即眞如。即識通塞。以其順
三脱門。即成道品。下云。行住坐臥。一切時
。即成對治。漸次得入眞如三昧。即知次位。
究竟折伏一切煩惱。即能安忍。信心増長。速
成不退。即離法愛也。二正
 三揀成不成
行住坐臥。於一切時如是行。恒不斷絶。漸
次得入眞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煩惱。信心
増長。速成不退 此明依前所説而勤之。
必得成就也
若心懷疑惑。誹謗不信。業障所纒。我慢。懈
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一疑惑。二誹謗不
信。三業障所纒。四我慢。五懈怠。有一於此。
即不能入。可不戒哉。初明相竟
 二明證相二。初正明證相。二辨析魔事。
今初
復次依此三昧證法界相。知一切如來法身。
與一切衆生身。平等無二。皆是一相。是故説
名一相三昧。若習此三昧。能生無量三昧。
以眞如是一切三昧根本處故 法界相。即
眞如體。無相不相之實相也。心佛衆生。三無
差別。故名一相三昧。梁本名一行三昧。約所
證名一相。約能證名一行。當知一行即一相
也。文殊般若所示一行三昧。正與此同亦即
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亦即法華實相三昧。
此是三昧中王。故能生無量三昧也
 二辨析魔事二。初示魔事相。二示對治法。
初中三。初明致魔之由。二明魔事之相。三明
魔亂之失。今初
或有衆生。善根微少。爲諸魔外道鬼神惑亂
 不種善根。則此三昧名字不可得聞。況能
習。能習此。當知是人必有善根。但善根
深厚。則彼魔事無由得發。如日輪當空。必無
魑魅。由善根微少乃致魔亂。所以前文勗令
行五悔也
 二明魔事之相二。初辨形聲。二辨起過。今

或現惡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迷其意。或
現天形。或菩薩形。乃至佛形。相好莊嚴 此
先辨魔所現形也。若行人恐怖習重。多現惡
形以怖之。若行人貪愛習重。多現美色以迷
之。若行人智慧力弱。多現諸天菩薩佛形以
誑之。皆所謂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也。問。
昧人。得見佛菩薩形。安知不是善根開發。感
應道交。乃概名之爲魔事耶。答。圓覺經云。非
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良以行人
昧時。所見境界。若與三昧相應。乃名善相。
只此善相。仍不可作聖解。苟不與三昧相
應。定屬魔事。今根本眞如三昧。既非念
佛禮懺求感應時。更不可作感應道交妄解。
坐受其惑也
或説總持。或説諸度。或復演説諸解脱門。無
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諸法。畢竟空寂。本性
涅槃 此隨辨假佛菩薩等所説魔聲也。正
三昧之人。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乃至亦遣
除想。當知亦并不依總持。不依諸度。不依諸
解脱門。乃至不依本性涅槃。才依本性涅槃。
必將撥棄因果。妄計空劫已前。威音那畔。一
段烏有先生境界。喚作眞如三昧。豈所謂若
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眞如者耶。初辨
形聲竟
 二辨起過
或復令知過去未來。及他心事。辯才演説。無
滯無斷。使其貪著名譽利養 此下皆明見
魔形。聞魔聲。所起一切過失相也。今先明似
善根相。然此行止者。唯爲息滅無始無明。
證無漏智。不應希求五通四辯。今未得無漏。
先獲宿命他心及辯才等。則必墮在名利坑
中。如提婆達得五通。遂造三逆。可爲殷鑒

或數瞋數喜。或多悲多愛。或恒樂昏寐。或久
不睡眠。或身嬰疹疾。或性不勤策。或卒起精
進。即便休廢。或情多疑惑。不生信受。或捨本
勝行。更雜業。愛著世事。溺情從好 此明
雜染不定諸魔相也。或改其所習。令以爲奇。
或順其所習令不能捨。廣如佛頂受想二陰
中説
或令證得外道諸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
於定中。得好飮食。身心適悔。不饑不渇 此
亦似善根相。實是邪定。非出世定也
或復勸令受女等色。或令其飮食乍少乍多。
或使其形容或好或醜 此亦雜染不定諸魔
相也。二明魔事之相竟
三明魔亂之失
若爲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
 兩種似善根相。則爲諸見所亂。必起煩惱。兩
種不定雜染。則爲煩惱所亂。亦起諸見。並彼
往昔微小善根。亦退失矣。可不哀哉。初示魔
事相竟
二示對治法二。初治邪。二歸正。今初
是故宜應審諦觀察。當作是念。此皆以我善
根微薄。業障厚重。爲魔鬼等之所迷惑。如是
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刹那即
滅 對治有三。二是方便。一是正。二方便
者。一是審諦觀察。覺知皆是魔事。不生一念
迷亂心也。二是自念善根微薄。業障深重。反
躬責己。悔過遷善也。一正者。念彼一切皆
唯是心。心外無法。不離一相三昧也
 二歸正
遠離諸相。入眞三昧。心相既離。眞相亦盡 
遠離諸相者。以三對治滅魔事也。入眞三昧
者。依於尋思名義自性差別。發如實智也。心
相既離者。得無分別智也。眞相亦盡者。觸無
所得也。具如唯識加行通達二位廣明。須者
尋之
從於定起。見諸煩惱皆不現行。以三昧力壞
其種故。殊勝善品。隨順相續。一切障難。悉皆
遠離。起大精進。恒無斷絶 此明善止者。
不唯遠離魔事。即能登發心住。入淨心地。圓
具奢摩他毘鉢舍那也。二明證相竟
 三勸二。初正勸。二明益。今初
若不此三昧行者。無有得入如來種性。以
餘三昧。皆是有相。與外道共。不得値遇佛菩
薩故。是故菩薩於此三昧。當勤習。令成就
究竟 餘三昧者。指依氣息形色等諸三昧
也。雖六妙門。十六特勝。九想。十想。背捨。勝
處。一切處等。種種三昧。皆能發無漏慧。證三
乘果。然必已發無漏。方不與外道共。若未發
無漏。或亦隨禪受生。則與外道相去無幾。乃
至九次第定。前八亦並與外道共。滅受想定。
雖云不共。仍依有頂遊觀無漏而入。未是全
不共也。又雖得滅盡定。若未斷盡上地思惑。
仍生五不還天。仍與外道同在捨念清淨地
中。不得値遇諸佛菩薩。是故唯此眞如三昧。
乃能得入如來種性也。若得此三昧。則所生
一切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有覺有
觀等三三昧。乃至觀錬熏一切三昧。一一
皆名不共三昧。以達其不可得故。皆是摩訶
衍也。如客比丘。宿佛房中。佛入初禪乃至四
禪。客皆隨入。佛乃更以異相而入初禪客便
茫然不知佛入何定。當知佛前所入。是用共
禪故客能知能入。佛後所入。是不共禪。故
客不復知也。又法華三變淨土。佛亦仍用背
捨勝處及一切處三種三昧。而其神用。遠非
二乘所能測識。皆由不共三昧。融彼共相。令
共三昧。皆成不共。故云眞如三昧。能生無量
三昧也
 二明益
此三昧。現身即得十種利益。一者常爲十
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爲一切諸魔
惡鬼之所惱亂。三者不爲一切邪道所惑。四
者令誹謗深法重罪業障。皆悉微薄。五者滅
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増
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
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常爲一切世間所敬。九
者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
終不現起。十者若住於定。不爲一切音聲等
縁之所動亂 眞如乃是諸佛菩薩平等法
身。故眞如三昧。即獲平等用熏之益。常爲
十方諸佛菩薩之所獲念。此即總相益也。二
者能觀妄念無相。自伏愛種。故魔不能亂。三
者能觀妄念無相。自伏見種。故邪不能惑。四
者轉謗爲信。能觀深法。故罪障漸薄。如湯消
氷。五者以信除疑。如明破闇。故惡覺觀滅。六
者了知如來境界。不離心之眞如。故信得増
長。七者信一切法本性涅槃。故遠離憂悔。勇
猛不怯。八者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定當作
佛。故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如常不輕菩薩。始
雖被人打罵。終必爲人敬信歸仰。九者以信
解力伏煩惱種。故雖不住定。不起現行。十者
知一切音聲等縁。皆唯心現。不取不捨。故不
能動亂其正定也。初釋止竟
 二釋觀二。初明應。二明相。今初
復次若唯止。心則沈沒。或生懈怠。不樂衆
善。遠離大悲。是故宜應兼於觀。云何
耶 善止者。即止是觀。不沈不掉便入眞
如根本三昧。獲十利益。乃至入正定聚。不復
退轉。何勞更明觀法耶。今爲不得意人。心
必沈沒。或懈怠不樂衆善。而墮凡外。或遠離
大悲。而墮二乘。故復示以應兼觀也
 二明相三。初四諦觀。二弘願觀。三起行
觀。今初
謂當觀世間一切諸法生滅不停。以無常故
苦。苦故無我。應觀過去法如夢。現在法如電。
未來法如雲。忽爾而起。應觀有身悉皆不淨。
諸蟲穢汚。煩惱和雜 此先明苦諦觀也。一
生滅不停。是無常行。無常故苦。即是苦行。苦
故無我。過去如夢了不可得。現在如電刹那
不住。未來如雲忽起無所從來。即無我行。諸
蟲穢汚等。即不淨行。此四行觀。對治凡外一
切見愛無不盡也
觀諸凡愚所見諸法。於無物中。妄計爲有 
此即集諦觀也。妄計。即惑。惑。即集諦。此觀
正治凡外貪著三有。兼治愚法聲聞妄生恐怖」
觀察一切從縁生法。皆如幻等。畢竟無實。
觀第一義諦。非心所行。不可譬喩。不可言説
 此即滅諦觀也。縁生如幻。則即事而眞。眞
非事外。故非心所行。不可譬喩言説。正治凡
外非滅計滅。兼治二乘捨有覓空。權位菩薩
棄邊取中
觀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皆因無明熏習力故。
受於無量身心大苦。現在未來。亦復如是。無
邊無限。難出難度。常在其中。不能覺察。甚爲
可愍 此即道諦觀也。若能覺察無明因果。
便是出要度脱之道。愍物迷此。即爲下文弘
願觀本。正治凡外不知出要。兼治二乘不起
大悲。初四諦觀竟
 二弘願觀
如是觀已。生決定智。起廣大悲。發大勇猛。
立大誓願 此總明依四諦境。發四弘誓。上
求佛道。名決定智。下化衆生。名廣大悲。弘能
任重。名大勇猛。毅能道遠。名大誓願也
願令我心離諸顛倒。斷諸分別 此即煩惱
無盡誓願斷也。自未度脱。欲度他人。無有是
處。故首明之。其實四弘在一心中。非有先

親近一切諸佛菩薩。頂禮供養。恭敬讃歎。聽
聞正法。如説行。盡未來際。無有休息 此
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也。不離顛倒分別。則不
能親諸佛菩薩。不勤供養聽法。則不能
量度生法門。是故四弘宛轉相成
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衆生 此即衆
生無邊誓願度也
令住涅槃第一義樂 此即佛道無上誓願成
也。同一切衆生皆成佛道。非願獨成佛故。二
弘願觀竟
 三起行觀
作是願已。於一切時。隨已堪能。行自利利
他之行。行住坐臥。常勤觀察。應作不應作。是
觀 此即以行填願也。自他本自不二。
由於顛倒分別。妄見有殊。今既隨順眞如法
性。依四諦觀而發四弘。故於一切時中。隨已
堪能。或自利之行。能爲衆生作増長縁。即
是利他。或利他之行。能破自心顛倒煩惱。
即是自利。乃至一行一住一坐一臥。苟可自
利利他。則應作之。苟不可以自利利他。則不
應作。設使自雖有益。能令人損。或雖有益他
人。自墮名利。皆亦不應作也。發菩提心者。最
宜勤加觀察。二釋觀竟
 三釋雙行
復次若唯觀。則心不止息。多生疑惑。不隨
順第一義諦。不出生無分別智。是故止觀應
行 善觀者。即觀是止。念念與菩提
心相應。便契第一義諦不思議境。此觀便是
無分別智。今爲不得意人。散心縁四諦境。雖
發弘願。不知四諦秖是一心。多生疑惑。故於
本來無二法中。巧示雙行方便
謂雖念一切法皆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
滅。自性涅槃。而亦即見因縁和合。善惡業報。
不失不壞 此示即止而觀也。念一切法自
性涅槃。一心眞如門也。止也。即見因縁業報
不失不壞。一心生滅門也。觀也。秖於不生不
滅性中。妄有因縁生滅。則四諦皆唯一心明
矣。以世間因果。即苦集。出世因果。即道滅。
十界差別。皆是心生滅門。皆依眞如門故」
雖念因縁善惡業報。而亦即見一切諸法無
生無性。乃至涅槃 此示即觀而止也。既依
眞如而有生滅。則知生滅諸法。同一眞如。別
無自性矣。二各釋竟
 三結益
行止者。對治凡夫。樂著生死。亦治二乘執
著生死而生怖畏。行觀者。對治凡夫不
善根。亦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小心過。是故止
觀互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必不能
得無上菩提 觀生滅即眞如。名止。生死本
空。何可樂著。生死無性。何須怖畏。觀眞如即
生滅。名觀。因果宛然。安得不勤善。同體在
迷。安得不普濟度。蓋一心二門。本不相離。故
一心止觀。決不可偏也。爲成無上菩提。所
以二行作一門説。初正示習信心竟
 二更示勝異方便二。初泛明念佛除障。二
的指求生極樂。今初
復次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或値寒熱。風
雨不時饑饉等苦。或見不善可畏衆生。三毒
所纒。邪見顛倒。棄背善道。習行惡法。菩薩在
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値遇諸佛菩薩。恐不能
成就清淨信心。生疑欲退者。應作是念。十方
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
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衆生。作是念
已。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如是
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餘佛刹中。見
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趣 初學菩薩。已
解一心眞如生滅二門而信行。但止觀力
微。境縁粗惡。未入正定聚中。不能保其無退。
故更示此勝異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度
脱佛心中之自身也。須知前止觀門。名念自
佛三昧。今示念佛菩薩。即念他佛三昧。以念
佛及菩薩。不生妄想分別。即是止行。了知諸
佛菩薩。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諸衆生。
即是觀行。所以止觀時。設見佛菩薩形。知
是魔事。不生取著。今念佛菩薩時。設更別商
止觀。大似騎牛覓牛矣。然正念佛菩薩時。或
得見佛菩薩。即應了知唯心所現。萬勿取著。
勿生喜動。勿向人説。如遠公生平三見聖相。
不語一人。此爲要訣。唯至臨終見佛菩薩。方
是感應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以佛菩薩
得大神通。決定護念有縁念佛衆生。不失時
故。言發大誓願者。爲度衆生求生淨土。非爲
自身獨出生死。有此菩提弘願。方是往生正
因。不然。縱令念佛菩薩。與佛菩薩氣分不相
契合。不能生淨土也
 二的指求生極樂
如經中説。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
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迴向願生。決定得
生。常見彼佛。信心増長。永不退轉。於彼聞
法。觀佛法身。漸次行。得入正位 十方諸
佛。淨土無量。經論多指歸極樂者。略有四意。
一者阿彌陀佛。與此土人最有縁故。乃至窮
村僻塢。若男若女。若長若幼。若智若愚。無不
知稱阿彌陀佛名者。二者法藏比丘願力勝
故。諸佛果徳雖實平等。因中願力任運攝生。
無差別中有差別故。三者令人繋念得專心
故。若不專歎。則衆生既欲生西。又欲生東。心
無一定。淨業難成。所以十方諸佛。同出廣長
舌相。讃此一門。令人專憶。四者阿彌陀佛。即
法界藏身。極樂世界。即蓮華藏海。故見一佛。
即爲見無量佛。生一土。即爲生無量土。念一
佛。即是念一切佛。即爲一切佛所護念。以法
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
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因該果徹。
更無二故。餘如淨土經論廣明。不能備述也。
信分竟
 五利益分四。初總勸聞思。二別示聞思
功徳。三誡誹謗護大罪。四結示大乘功能。
今初
云何利益分。如是大乘祕密句義。今已略説。
若有衆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廣大法中。生
淨信覺解心。入大乘道無有障礙於此略
論。當勤聽受。思惟習。當知是人。決定速成
一切種智 淨信覺。解心者。若約圓妙絶待
言之。則信即解。解即信。如來名世間解。亦可
名究竟信也。今約初機言之。有信無解。能長
煩惱。有解無信。能長邪見。故並擧淨信覺解
兩心。以爲入大乘道之正轍也。聽受者。聞慧
也。思惟者。思慧也。習者。慧也。三慧資
無漏種。令起現行。故能速成一切種智
 二別示聞思功徳
若聞此法。不生驚怖。當知此人。定紹佛種。速
得授記 此別示聞慧功徳也
假使有人。化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令住十善
道。不如於須臾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徳無量
無邊 此別示思慧功徳也。一是世間善法。
一世出世上上善法故
若一日一夜如説行。所生功徳。無量無邊。
不可稱説。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阿
僧祇劫。説不能盡。以眞如功徳無邊際故。
行功徳亦復無邊 此別示慧功徳也。
能顯性。所以功徳與法性等。不可盡説也。二
別示聞思功徳竟
 三誡誹謗獲大罪
若於此法生誹謗者。獲無量罪。依阿僧祇劫。
受大苦惱。是故於此應決定信。勿生誹謗。自
害害他。斷三寶種 由有自心一體三寶。方
有世間一切三寶。若謗此法。即是斷三寶種。
罪報之大。甚於五逆十惡也
 四結示大乘功徳
一切諸佛。依此行成無上智。一切菩薩。由
此證得如來法身。過去菩薩。依此得成大乘
淨信。現在今成。未來當成。是故欲成自利利
他殊勝行者。當於此論勤加學 此正所
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三世菩薩。非
此不成大乘淨信。故勸欲成二利行者。必當
學也。此四段文。即順四悉檀説。可准思
之。二正説五分竟
 三結施迴向
我今已解釋甚深廣大義功徳施群生令見眞
如法 初二句。結前所説。第三句。以此功
徳普施群生。第四句。迴向眞如實際。同成究
竟大菩提也

大乘起信論者。佛祖傳心之正印。法性法相
之總持也。如來昔以大乘阿毘曇。付與彌勒。
摩訶般若。付與文殊。般若破執有而顯妙有。
毘曇破惡空而顯眞空。一音所宣。曾無異旨。
佛滅五百年後。異見滋生。馬鳴大士。應佛懸
記。重興正法。始則示爲計我外道。後乃廣顯
二空妙宗。作無我大師子吼。破凡外二乘偏
執。宗百洛又大乘經典。造此略論。申暢一心
二門。即生滅而顯眞如。收般若眞空不空之
妙旨。即眞如而辨生滅。闡毘曇。幻有不有之
玄詮。厥後龍樹依般若而造中論。還以空義
成一切法。護法依毘曇而解唯識。還以幻有
顯二種空。故知馬鳴。龍樹。護法。三大菩薩。
同契佛心。曾無稍異。奈何以文解義。泥名相
而昧旨歸。伐異黨同。竪門庭而堅鬪諍。謬談
聖旨。錯解眞乘。千百年來。竟同長夜。哀哉末
葉。誠可痛心。旭以業障深纒。未登正位。夙因
微善。遊刃圓宗。客歳盡散學人。志圖證。今
春偶遇戒子。邀入新安。頃從湯泉白嶽。還寓
歙浦迴龍。竊爲二三子商究楞伽。復以餘力。
再解茲論。最喜此地枯寂。不異桃源。兼愛主
人率眞。絶無世態。食粟米飯。噉豆腐滓。僅十
一日。草疏遂成。是役也。上藉諸佛菩薩馬鳴
大師加被之力。所以略無疑滯。又頼允持循
公法主外護。故無他縁所侵。至於性相關頭。
種種問辯。則戒子堅密時公之啓予者多矣。
是月二十有八日閣筆故跋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