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起信論疏筆削記 (No. 1848_ 子璿録 ) in Vol. 44

[First] [Prev+100] [Prev]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見。斯亦不出心動之義。若欲各擧別義者。眞
實知識等亦有別義。應云心起分別非眞識
知。心離分別即是眞實識知義故。乃至心若
起業。則不自在。心離業繋即得自在等。當知
心動義通。餘皆是別也
論若心下。三別彰滿足。疏妄心等者。若於心
外見法而生追求。終不能足。却有所少。亦可
若有一法在於心外。是可念者。則性中功徳
有所欠少。如人於他求物。當知家間所無。淨
徳等者。以心性無外故。一切功徳皆悉具足。
則可忘懷而契之。不可起心而求之。當知有
所見者。皆是虚妄。以從分別生故。此意顯異
權宗所説佛果無漏功徳並是修生。今此論宗
但即修顯。本自有故。金銀生像可以喩之
論名爲下三結得名。雙約因果。如前所明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五
 長水沙門子&MT01805;録 
一悲行中論佛本在因者。爲菩薩時所行
諸行。以慈悲爲本。無不先以利他爲首。攝化
衆生也。諸波羅蜜下。謂以諸度攝令附己。化
令從善也。以布施攝貧窮。持戒攝毀禁等。此
通二利故。維摩經云。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
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
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定攝諸亂意。以決定
慧攝諸無智
二大願。疏廣大心者。即四弘中衆生無邊誓
願度。亦同金剛中。佛令發菩提心人普度四
生九類。彌勒所釋。亦云廣大心。長時心者。此
同華嚴行願。經説衆生界盡。我行方盡。以衆
生界無有盡故。我此行願亦無有盡。上則約
處横説。故云等衆生界。此則約時竪論。故云
盡於未來
三方便。疏悲深者。直見衆生如父母等。亦不
如見同己身方爲至深。智深者。了唯心故。知
諸衆生本無性故元無念故。舊來涅槃不待
滅故。小乘權教不能亡此相者。蓋縁智淺。今
實教菩薩反之。故云深也。兼上謂兼悲深。不
顛倒者。衆生本與己同。同皆無相。故見異相
即成顛倒。今皆反此也。長時所以者兼釋廣
大所以。疏文闕略也。若不能了同己身亡其
相者。豈能如此普度永度耶。徴所以者。意云。
以何義故。得如己身。而又不取衆生相耶。依
眞如門等者。以此門中顯一切法皆即眞故。
皆同如故。故得彼身我身平等無二。豈不愍
之而欲度耶。又既同一眞皆悉無相。誰爲能
度誰爲所度。故不取其衆生之相。然此段文
細尋其意。但將以取一切下兩句。隔就前段
爲釋廣長所以。從而亦不取下。爲擧本大智。
下之徴釋但顯不取相之所以。詳之可見
二顯果三。一牒擧前因。論大方便智者。説有
通別。通者。方便即智復有二義。一者謂隨順
出離之智。皆方便故。此通金剛無間已下。不
唯地前。故十地位後名爲滿足方便。圓覺亦
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二者此智是大
悲之方便故。若無智爲方便。則非大悲墮愛
見故。故前説衆生而不取衆生之相。疏中釋
爲智深也。然或有因智而起悲。知物同己方
欲度故。或因悲而起智。不知所以裁之。學方
便故。其實兩説。左右兼通。別者。證眞名智。
渉俗爲方便。即根後之異名也。則是斷根本
無明見法身。是智之功起不思議業。化利益
生是方便力也。今之論意具此通別
二明自利果疏自利果者。同智淨相也。果位
法身即是因中本覺。擧因顯果故。云見本法
身。前擧果顯因。則云依法身説本覺。與此互
相顯也
三明利他果三。初明用甚深。疏業用。即不思
議業相。微妙難解心言罔及。不用先謀而後
起化。故曰甚深非作意等。攝論等者。具云。若
佛果是無分別智所顯離分別者。諸佛何得
依衆生作利益事。如理不顛倒。無功用作事
故重説偈曰。如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如此
不分別。種種佛事成。此顯如來三業無功用
作事。倶不思議摩尼梵語。此云離垢。亦云増
長。舊云如意。此喩如來身意二業。若隨其所
對現像不同。即喩佛身業。若隨人所須出種
種物。即喩佛意業也。天鼓則天帝所有。修羅
軍來其鼓音中自然出聲。則言賊來。去言賊
去。喩佛口業也。此之二物雖有其用。而無思
慮故。可喩佛自然之三業爾。成自事者。現像
發聲各隨其用。而辦事業。亦可取珠鼓自事。
但喩身口皆無思慮。同喩意業也
二顯用。廣大疏稱理用者。以即體之用體遍
用遍。倶無方所。若不然者。豈曰眞如用耶
三用而常寂二。初正顯。論又亦等者。前無所
化衆生相。此無能化應用相。望於前文。故云
又亦。用常寂者。雖現種種身不動眞實際。雖
説種種法常住無言理
二徴釋疏三身者。今雖通擧。意責化身化身
是用相故。論法身智相身。合之爲眞身也。理
智無二故。第一等者。約二諦料揀也。意明是
無相故非世諦也。是無爲故離施作也。疏廢
機者。不對衆生説也。妙理即法身。本智即智
相身。無應化等者。凡是有相皆屬世諦。以從
機感縁所生故。今既廢機故云更無。但隨等
者。有感斯應也。既逐縁生縁無自性。用則常
寂。故云無用。此有二義。得言無用。一者屬因
因即悲智。然有親疎。疎即是智親即是悲。依
智起悲故。故論云。從後得智流出大悲心。若
無其因化終不起。如二乘無悲。凡夫無智。何
有化耶。二者屬縁。即根熟衆生。若無其縁化
亦不起。以十方中有無佛世故。斯則二義相
須因縁具足。乃得成辦。既屬因縁。何有化體
而可得耶。如波下喩。故用下合。寂即體也。故
杜順云。用則波騰鼎沸。全眞體以運行。體
則鏡靜川澄。擧隨縁而會寂。涅槃下引證。
此身者。化身也。等者。彼文具云。吾今此身即
是常身法身金剛不壞之身。以三身皆有常
義故復言法身以揀濫也。恐人不曉法身之
相。故乃擧喩。猶若金剛不可壞也。如如即法
身。智即報身。獨存者。法報合故。重牒如如。
表無二故。名法身者。攝智歸如約本立稱。然
涅槃即攝用歸體。攝論即直顯眞身。雖言説
不同。而義意不異。疏雖眞下。經云。佛眞法身
猶若虚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寂而常用。斯
之謂也
一應身論二。一約識擧人。疏凡夫等者。二乘
迷於本識故。凡夫即十信已還一切凡夫也。
信位雅信眞如已知唯識。然其事識麁顯猛
利。任運分別心外法也。今見等者境通染淨。
雖見是佛猶屬淨境。亦謂心外。亦可等者。前
以事識爲所依。今以事識爲所覺。言所覺者。
但能知有。非謂覺斷。然所依即是所覺竟無
異爾。依此麁識等者。其猶明鏡對質現像不
同。豈有質陋而像美耶。斯則妍媸在質。而鏡
無好惡。應身之目由此而立
二釋見麁所以。疏迷唯心者。佛從心内現。反
見心外來。不知唯識故云迷心。論取色下迷
境也。由迷唯識現。取遂見心外實有境界。不
知即空。故取分齊也。不能盡知者。不知色如
其心無分齊故。但見分齊。故不盡也
疏不達下文三。一略消其文。不達者。色自心
生。本無其體元是自心。心無分齊故。令色等
亦無分齊。今凡夫二乘不達此義見從外來。
故作分齊而取也
疏問佛身下。二廣陳問答。通有十四。今初佛
身凡識不分難也。衆生識者。以論云不知轉
識現。故意明佛身是轉識所現。而凡小不知。
今問意云。轉識有漏屬於衆生。應身無漏自
屬於佛。何故淨身唯茲染識。豈非凡聖染淨
不分耶
疏答衆生下二。源同派異迷悟答。衆生至無
二者。標本也。衆生是妄以對於妄故。言眞心。
諸佛是相以對於相故。云其體平等者。顯無
増減。無二者。一體不分。謂衆生眞心即是諸
佛之體。無有増減不分二別。但衆生下釋未
顯用也。以無明有力。遂令眞如體隱。但現染
法起於九相。眞既無力故。不能現應身淨用。
如水爲風所撃。但起波而不能現像也。以彼
下出用顯所以也。内熏妄心者。如前文云。以
有眞如法故。即熏習無明。令其妄心厭生死
苦樂求涅槃等。今文通説故。云熏妄心。厭求
劣者。凡夫二乘雖有厭求。而未能起勇猛精
進唯心大行。故所現用但是應身麁而且顯。
厭求増者。三賢已上乃至十地所見報身。漸
漸微細。以隨厭求増勝現故。厭求息者。無明
盡故。所證窮故。始覺等者。無妄可斷故。始覺
同本覺。無生可度故。化身歸法身。平等者。始
本平等眞應平等。故再言之。無二無別亦復
如是。未至下結答。既佛身麁細皆由欣厭勝
劣。此不亦唯識之義耶。是故論云轉識現

疏問若據下三。眞起識現相違難。意云。上説
隨流迷眞故不起用。反流悟理。是故起用。當
知此用是從眞起。何得論言轉識所現
疏答轉識下四。隨流反流相資答。依此等者。
論云。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此識等者。轉識
是眞心隨流所成。性相不離故云和合。和合
即梨耶識也。離眞不立者。妄必依眞如波依
水。故論云。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
相不離覺性。又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
覺離妄不顯者。以用不自起必假於縁。此有
二義。一約自體説。謂衆生本有眞如是用之
體。若無妄心爲所熏縁。而此眞用莫之能起。
起之何爲以有妄心爲所熏。故即顯眞心有
其功力。令其厭求。漸於自識而現用相也。二
約佛體説。謂佛應化之用。若非衆生爲縁。亦
無由起。起亦無用。彼此推之誠由妄也。若離
於妄實無用相。故眞如門唯顯自體。及至果
海亦泯同一覺。故下文云。無有彼此色相迭
相見也。次前疏云。用還歸體平等無二。故執
等者。如淨眼人不見空華。全失明者。亦不見
華。患熱翳者。乃見空華。故華嚴云。如翳眼所
觀非内亦非外。世間見諸佛。應知亦如是
疏問若據下。五心佛外佛差別難。意云。若如
前説。眞如之體假於妄縁。而起用者。斯則衆
生自己眞心麁細之用。何得説爲他佛報化
身耶
疏答衆生下。六心體佛體無差答。佛體等者。
意云。衆生眞心既即諸佛眞體。當知衆生所
起應化。即是諸佛應化。此即先指體同也。華
嚴下引證。義一者。體也。眞如之體無差別故。
既從下結答用同。據前答問合云。何得不是
衆生眞心之應化耶。疏文但結法身。法身即
是衆生眞心。故存略也
疏問義若下。七師資義一文異難。意云。若言
佛法身起用。即衆生眞心之用者。斯則自佛
起用還自教化。何故復言佛悲願力熏令起
用耶
疏答即此下。八文異還同一義答意云。佛之
悲願即是衆生眞心之悲願。無二無別。若就
佛説名佛悲願。若就衆生説。即是眞心之悲
願也。謂無下釋成。謂眞心即是悲願性故。性
是佛體。佛體所起之用。宜名佛悲願也。猶如
一物本屬大家。男女各用皆稱己有。性起者。
性無彼此。用何成二耶
疏問衆生下九心佛不起化用難。以前云衆
生眞心即同佛體。諸佛應化即是衆生之用。
故意云。衆生眞心無不皆有。何故諸佛能起
化用。衆生不能起耶
疏答未有下。十未起厭求乖用答。如前第二
答中所説詳之
疏問既下。十一不能熏令發心難。如前所説。
衆生所以能起厭求。皆由本覺内熏之力。既
若元有本覺。何不同他諸佛早熏起厭求耶」
疏答無明下。十二引前因縁互闕答。廣如前
自體相熏習中問答所辨
疏問若眞心下。十三眞佛何假修因難。意云。
若從行生。則本未是佛。何得前云衆生眞心
同諸佛體。而論應化之身乎
疏答此約下。十四因果無性同源答。意云。所
言從行生者。但以本覺隨流成染。始覺反流
成淨。故有行致之説。如其剋就眞心。則與佛
體竟無有異。此則因果迷悟悉無差別。今疏
一向約始覺同本覺。顯無差別者。以果例因

疏上來下。三權實對辨。實教如上所辨。若權
教所説。衆生諸佛互爲増上縁。故文於自識
而現影像。今此疏文且就衆生一邊而論 故
假佛悲智爲増上縁。自識有見佛種子爲因
縁。託佛所現化身爲本質。然於自識變起影
像而見於佛。唯此影像是自識現。故云唯識。
若彼本質自攝歸佛識。非屬衆生。若如此説。
還是於自識外。別自有佛本質。何成一切唯
心。非同今文所説應化唯是自心所現。縱説
由佛悲願。此亦自心悲願無二無別。故今引
彼對辨。要知權實有異也。餘如下指廣説

一約識擧人。論究竟地。即第十地。非謂妙覺
也。順業識者。謂業相展轉現諸境界。是則境
從識生。十住已去諸菩薩等。深達此理依此
修行。故見報身佛也。初發意言。即信成就發
心也。亦可初信已去名初發心。此中但是依
三昧心所見者。即前平等縁也
依正二報者。其實此中文有三段。謂從初至
無量好爲正報。從所住至莊嚴爲依報。從隨
所下。是通明二報。顯無邊無盡之相也。初文
疏身無分齊者。無量即無分齊。故經云。如來
色無盡。依身有相者。色即是身依彼色身有
大相也。依相有好。即依大相流出小相。斯則
身有異相。相皆妙好也。然相下釋現相好意
也。楷公亦云。表徳名相愜情稱好。若無功徳
則不敬重。若不敬重則不憶念。以念佛者。利
益深故。故現相也。世人苟能易彼常情念世
美色之心。而念佛相者。則其道可庶幾矣。然
吾未見好徳如好色者也。悲夫。嚴身者。嚴飾
佛身令其妙好。若不妙好則不愛樂。若不愛
樂則不親近。不親近故則不聞法。乃至解脱
佛意在茲故示其好。智度論云。醜人説妙法
聽者心不欣。肇公云。爲尊形者。亦相好爾。
豈俗飾之在心乎
二依報疏能依等者。依正相稱皆廣大故。以
無邊功徳之身。住無量莊嚴之土。是所宜也。
莊嚴之相。具在諸經。不能備引。頗胝迦者。此
云水玉。或云水珠
三通明無盡二。一横顯無邊。論隨所下此明
正報即根根無邊。依報即塵塵周遍。無窮盡
者。以不可涯畔故。疏由此下。釋見無分齊。所
以以菩薩順唯識理。了色唯心無有分齊。由
此解故。所見之相稱彼觀心。皆遍法界互融
自在也。地上已去親證此理故。無所疑。然於
其中隨彼智力。所見優劣淺深不同。如下論
云地前少分見若得淨心。所見微妙。乃至菩
薩地盡見之究竟。今就通説不分優劣。下文
自知
二竪顯無盡。論隨其下。若常有感佛之機。佛
則爲之常住。苟不見者。非其器故。功過在機。
不在於佛。如月於器。不顯現者由器破故。如
下即明非三災等水火風也。如次能壞初二
三禪。且第四禪未出三界。尚不能壞名不動
也況佛之果報出超三界依眞而住。而可壞
耶。故法華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衆生
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
滿。若準華嚴所説。無有一法不是毘盧遮那
佛身。無有一塵不是華藏世界海。今意同
彼。故依正皆言無量等也。三結果由因等者。
意令衆生修樂因證樂果也。此與前科相次。
正同華嚴四分之初二也。準地持論。十信種
因。十住已去。解方便。初地分得。八地已上圓
滿相續佛地究竟
論如是至成就。結果由因也。初一句結上依
正二果。皆因下有三因。諸波羅蜜等是縁了
二因。總名資熏。不思議熏是正因習熏也。具
足下釋名也。以報是酬因爲義。上之依正皆
無量者。爲酬因時無漏不思議所熏修。故疏
無障礙者。謂依正不相妨。大小互相入。根根
塵塵皆遍法界。互現無盡。此有六句。謂依中
現依依中現正等。故云無礙。不思議事者横
無邊際竪無窮盡。不壞諸相。一一周遍殊勝
清淨。豈思議之所及乎。十度謂施戒忍進定
慧方便願力智。深行者。皆順性故。如下所説。
於眞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等。二因者
生了也。即縁了二因倶名生因。正因即了因
也。但開合異爾。樂相等者。報既酬因必須相
稱。因修既妙。得果寧麁。故此樂相名爲報

重牒分別者。廣明前之二身隨見差別。一應
疏簡凡異小者。此且説凡夫一類所見。不論
二乘。斯則十信已前異生凡夫也。黒象脚者。
觀佛三昧海經云。觀佛相好者。如人執鏡照
自面像。若生垢惡不善心者。見佛純黒。猶如
炭人。釋子衆中有五百人。見佛色身猶如灰
人。比丘衆中有一千人。見佛色身如赤土人。
優婆塞衆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如黒象脚。
優婆夷衆中有二十四人。見佛色身猶如聚
墨。如彼經第三説。五百釋子昔毘婆尸佛像
法之中。有長者子。名日月徳。有五百子不信
佛法。同遇身病。父即教令稱三寶名。敬父教
故。三稱未畢而各命終。以稱佛故。生四天王
天。天上命盡。以邪見因墮大地獄。以苦所逼。
然之教。乃稱佛名。以念佛故。從地獄出
生貧賤家。如是尸棄乃至迦葉佛出。但聞佛
名不見佛形。以聞如是六佛名故。生釋種中
宿業因縁見佛灰色。佛令稱七佛及彌勒名
號。并稱其父。雨涙懺悔。乃見如來金色相好。
成阿羅漢。又有一千比丘。於然燈佛末法之
中。出家學道。於和尚所生不淨心。其師已是
阿羅漢果。後諸弟子隨壽脩短。將命終時無
所依怙。師令一心稱然燈佛。乘茲善力得生
天上。天上壽盡。以前虚食信施之業。墮餓鬼
中。八萬四千歳。後墮畜生。畜生罪畢爲貧賤
人。復因前世出家力故。稱南無佛。以稱佛故。
八千世中常値佛世。而眼不見。乃至今日遇
佛釋迦。見如赤土。正長五尺。是時世尊即現
胸上徳字。令比丘讀。讀已懺悔。見佛金色即
爲授記。次第作佛。又優婆塞衆中有十六人。
昔曾於閻浮提。皆作國王。隨順惡友非法説
法。墮阿鼻獄。由曾聞法。今得遇佛而見世尊。
如黒象脚。佛令懺悔。並見金色。成阿羅漢。又
寶蓋燈王佛像法中。有一比丘。入婬女舍。持
鉢乞食。諸婬女等盛滿*鉢飯而戲之言。汝
顏色可惡。猶若聚墨。身所著衣状若乞人。比
丘聞已。擲*鉢空中現通而去。諸女見已悔恨
發願。由以施食因縁。二千劫中常不饑渇。以
惡口罵比丘及婬欲因縁故。墮黒闇地獄。由
前發願力故。今得遇佛而見佛身。猶如聚
黒。佛令懺悔。成阿羅漢。如是四衆各各異
見差別不同。由自業故。觀佛色身優劣如是。
三尺身者。即瞿師羅長者所見。提謂等者。佛
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提謂路過以根熟故。
佛力制之。車馬不進。渠謂山林神祇幻作。如
此遂尋見佛。謂是樹神。以偈歎問曰。容顏甚
奇特。猶若紫金山。未審誰家子。種族是何人。
未知何所證。因何此處居。不食來幾日。未知
何所須。佛偈答云。我是金輪王聖帝族中子。
厭俗如涕唾。出家證菩提。成道來七日。無人
施我食。提謂即以糗蜜奉施。聞法得果證須
陀洹。若準此説。以提謂先未識佛。疑是樹
神。非謂見樹神相。智者詳之。二乘等者。其實
聲聞即見佛爲老比丘相。縁覺見佛爲辟支
也。然此亦未是出世相。以非是樂相故
二報三。一住上分見劣四。一明能見淺深。論
少分見者。意明少分見報身之用。由此菩薩
以深信力。入眞如三昧。能知法界一相。所見
報身知身無有去來分齊之相。故後譯云。初
行菩薩見中品用。疏見眞如理者。由入似觀
見眞理故。遂見報相無有去來。惟心影現不
離眞如也
二明所見分齊。論無來去者。不同凡小見佛
王宮生雙林滅。有來去相。疏性無分別者。無
去來相離分齊相。知事即理不可分別。如像
即鏡無定量故。然分別字合是分齊字。下文
云。然此菩薩猶自分別。後文準此
三釋無分齊所以。論唯依心現者。了境唯識
也。不離眞如者。知相即性也。疏二。初牒難釋
通。釋無下指論文。攝論下正牒難。或問曰。準
攝論説。地上菩薩方見報身。云何今文地前
亦見耶。故此牒之。彼據下正釋通。彼論約證
相應説。今論説此菩薩發直等三心。修無住
等四方便。隨順眞如不執色相。雖非親證故
見。而能信解深達唯心。故見樂相。雖見樂相
亦不同地上親見微妙。是故前文但云。知彼
色相無來去等也
既非下。二結會重辨。若言全見。即有相違既
言分見。足可通會。如疏可見
論然此下。四簡地上者。以此菩薩雖達唯心。
猶未覺斷事識。事識既在分別不亡。不同地
上得無分別證相應故
論若得下。二地上分見勝淨心等者。初地名
也。與證相應過於地前。故云微妙。從於二地
至第十地。漸漸又細。故云轉勝。地盡者。第十
地也。然轉勝之言亦通能見之智。以智用勝
故。所見勝也。疏漸細者。十重報相身土不同。
後後勝於前前。故云漸細。金剛後心即解脱
道。用歸體者。約能見即始覺歸本覺。約所見
即報身歸法身。他受用土歸法性土。用既歸
體則無所見。故云究竟。反此則未究竟。窮源
二字各通二義。謂斷窮妄染之源。即生相盡
也。證窮眞如之源。即法身現也。然復詳此論
中見究竟言。意明第十地中所見報相最極
微細。此外更無殊勝之相。故云究竟。非謂相
盡證窮名爲究竟。若如疏釋。未敢聞命。以次
文云。若離業識則無見相。此文方可作相盡
證窮而解也。智者請詳
論若離下。三究竟位無見二。初明無見也。以
佛位中更無報身可見之相。以離微細念故。
惟一心在有何可見
論以諸下二釋所以。法身無相彼此念絶。一
眞平等。何相見之有。迭遞也
一問論云何現色等者。報應屬色法身既離
於色。云何能現報應之色。如虚空無色。終不
能現色。此可類之
論答下二。初釋法身能現二。初標也。法身是
色體者。意明法身雖非是色而是報化之體。
故能現色。即同虚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
相發揮。疏言總者。據文亦是標爾
論所謂下釋二。初總明不二。色心不二者。性
相同如體用一致也。疏謂彼下法喩可知
論色性下二別明相即二。初色即心以色性
即智者。報化之色對縁所成。自無其性。即以
本覺法身智爲體性。法身之體既無形相。以
用從體遂令報化亦無形相。以無形故故名
智身。智身即法身也。故金剛論目法身爲智
相身。化身爲異相身。疏文可知
論智性下。二心即色也。即色者。法身之智。既
爲色體。報化之色現時。即是全體起用。即此
報化遍一切時。便是法身遍一切處也。疏如
水等者。明體遍在用中。有報化處即有法身。
故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衆生及國
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即顯
前段如波全即於水也。疏不言者略也
二釋所現。論隨心能現者。有兩意。一隨彼各
各差別之心。而現無量差別依正也。二一切
諸色皆隨眞如心性所現。遂令依正皆無分
齊。以心無分齊故。無量菩薩及報身者。横應
則彼彼不同。竪説則地地有異。故皆無量。莊
嚴者。通佛菩薩及與依報。相好珍寶莊嚴之
義。廣如華嚴。各各差別者。依正不同。身相
有異故。皆無分齊者。正報則根根周圓。依報
則塵塵遍滿。不相妨者。顯前差別而無分齊
也。若有相妨。即有分齊。非成周遍。又相妨
故。則壞諸根之相等。今以不壞相而等遍故。
皆無分齊。不動遍而各異故。各各差別。故云
而不相妨。此非下遮疑。恐常情聞此分別欲
知。及不能知便生疑惑故此遮止。如小乘尚
不知菩薩境界。豈況凡夫能測如來功徳耶。
以眞如下出所以。既是眞如之用。安可以有
漏心識。能知此顯不思議也。疏以彼下可知。
於中下牒釋菩薩。初約能化釋。準華嚴説。具
有十身之異。豈唯菩薩耶。亦可下約所化釋
然前正後兼也。頓赴者。既多機頓感。佛亦頓
赴。是故報身亦無量也。此即機應無礙。以一
一下釋前各各差別已下文。以如次三句釋
三句。對文可見。即大小無礙也。餘文可知」
會相入實者。上來先説從眞如門起生滅門。
今則會彼生滅入於眞如。前則從本起末。此
則攝末歸本無不皆從法界流。無不還歸於
法界。即二門不二也。亦同智論云。若無空義
者。一切法不成。又云。先分別諸法。後説畢竟
空。然説之雖異法乃同時。文不頓書。故成前
後。又若不分別。焉知此是空。故次明也。一標
論即入者。非色滅空。不捨縁故。故淨名云。明
無明爲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於其中平等無
二者。是爲入不二法門。五陰者。三科之初能
攝有爲一切法故。陰謂陰覆能覆眞理。令不
顯現。亦名爲蘊。蘊積含藏有爲法故。能造所
造二具八法。皆色陰攝。受想行識諸心心所
名爲四陰。倶屬於心
初觀色。疏先觀色等者。五蘊之首。最初現
故。故大般若亦復先明。境從心起等者。如
前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等。又云。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既離
見無境。復何可念。此約所念説也。非直等者。
恐謂心能生境境在心中。心外既無心内應
有故。作此觀以袪彼惑。前則等者。以心是色
之根本故。約心而求色。若依此文正是觀色。
未是觀心。如因推我空。徴求蘊法
一喩論方不轉者。東方不曾暫轉爲西。但迷
人謂爲西相。圓覺云。譬如迷人四方易處。東
喩眞心。西喩五陰等。不轉喩無念也
二法疏已滅等者。約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推
求動性。無得如於東方推西相不得故。前云。
覺心初起心無初相等
三結論知心無念者。覺知眞心本不動也。疏
方便者。能所未亡故。正觀者。心境雙泯故。問
前標所觀通於心色。云何雙結但約心耶。答
心細色麁本末殊。等觀色空則未必得入。觀
心空則必能入也。然此會相之文。今復詳之。
但可從初至眞如門爲標。從所謂下是釋。結
文如疏科。就釋中分法喩合。法中初至無念。
是正觀察。推求即觀察也。五陰等是所觀。五
陰者。總擧初科。色心下別指法體。色通根境
心通王數。六塵別擧所縁。畢竟無念者。此即
正觀生滅色心。歸無念眞如也。念通能所今
皆寂故。名爲無也。非推之使無。本自無故。故
言畢竟。今言推求者。以先未知使令知故。斯
則心之與色總而觀之也。以心下釋所以。何
故色心境界皆無念耶。以此同是眞心現故。
眞心離相。故云無形。以無相故求不可得。能
現之心尚所叵得。所現蘊法豈可存乎。如前
論云。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知無念之言。早
已色心倶盡。非謂後文方始觀心。智者請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五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六
 長水沙門子&MT01805;録 
對治邪執者。乖眞曰邪。取著名執。相形曰
對。攻撃名治。則前正義是能治。今邪執是所
治。正義既顯邪執自亡。今則叙釋其相也。論
一切下正標。若離下反顯。我是根本起復由
之故。云依我而有離我而無
二徴列。疏總相等者。不能分別五蘊差別。但
總相執取爲主宰也。然其我相有於四種。一
衆生相。是過去衆縁和合之所生故。二壽者
相。是現在一期住壽不斷縁故。三人相。是
未來數於餘趣而受生故。四我相。是三世之
總主故。故今云。我爲總相主宰也。此是下揀
濫。此約學大乘。初心凡夫聞大乘教。不解佛
旨。隨自妄心曲裁聖典。習以性成。故作此見。
非是外道者。彼有三宗。所計不同。如前已説。
今非此類。計一切等者。計色等法各自有實
體性故。攝論云。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等。
以二乘人依二麁事識。修行但。了法中無我。
不知法體全空。如前云。見從外來取色分齊
等。於染淨境執有自性。故名法執。其猶翳目
既存空華豈滅
論云何下疏二。初約義通辨。此五何別者。牒
外所問。約果者。於如來法身之上。起於執故
通因果者。皆依如來藏之所執故。如來藏性
通於因果。又於五中。初二多是習頓教空教。
及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次二多是習大乘
法相。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後一唯是外
道邪見所執。如科文者。如下可見
問此下。二問答釋名。問意云。眞如是法。於此
生執合是法執。云何反名人我執耶。此一向
約所執以成難。一云下約能執者以通。此則
約有人我者作此執故。非約所執得名。二云
下約所執法以通。本覺是人者。以所執法
中有一分覺照義。屬智故名爲人。執此爲我
故。名人我也。理實者。約寂體説。即當所觀屬
於法也。執事空爲法體者。此即世間頑虚之
空。是識所孌由色所顯。非是三乘所證理法。
故云事空。執此事空爲眞法體故
一執縁論法身如空者。金鼓經云。佛眞法身
猶若虚空。華嚴云。普賢身相如虚空。淨名云。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
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又經云。虚空無
中邊。諸佛身亦然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
此文至多。不能具引
二執相。疏礙相等者。謂衆生定執佛有三十
二相等色。見有去來。取色分齊質礙等相。迷
意等者。佛意以空有無相無礙之義。喩同法
身體。不言虚空便是法身。斯迷喩爲法也。法
喩不分最爲淺近
一立論空相者。以虚豁無礙爲相也。是妄法
者。妄識所變故。是色所對故生大覺中如一
漚。故一人發眞歸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殞誠
爲妄法。疏情有者妄情見有。理合是妄。論體
無不實者。有二意。一明眞體之中無此不實
之妄空故。二明空體自無本不實故。疏云。理
無正當。初義兼於後義
二釋論對色故。有者與色法相對待故。離色
所顯。故名爲空。若無色顯空不得有。可見相
者。以是空一顯色故。有色處則見無空。無色
處則見有空。有時無時亦爾。令心生滅者。有
時則見有。心生見無心滅。無時則見無心生。
見有心滅。既能引心生滅。豈若法身。若是法
身不合令心生滅。疏相待者。釋前對色故有
也。妄念縁者。釋前是可見相。非法身者。法身
異此。無有無處無有無時。亦無一相可得。尚
不可以智知。豈容妄念所縁。今既妄念所及。
故非法身。論若無色下正顯體無也。以能顯
之色尚不可得。所顯之空理應是虚。楞嚴亦
云。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又云。色相既無誰明
空質。疏文可知
三結疏結情有者。亦是釋無色之所以。即前
依轉相有現相義。然此且是正釋。論一切境
界者。即色空倶攝也。疏結理無者。亦是轉釋。
或名反釋。即前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乃至得
涅槃等。是知虚空但是眞性之中一分妄相。
故楞嚴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辨法同
喩等者。即因便取喩。非論正意。若據論意。但
約爲遮情執之有。故以爲喩。非謂表於眞如
體遍。故前云。寂莫如空。次云。廣大性智非如
虚空等。有智請詳
二眞非妄。疏豈同等者。有兩義。一究竟不究
竟故。二覺知不覺知故。故圓覺疏云。方之海
印越彼太虚。華嚴云。解如來身非如虚空。無
量功徳妙法所圓滿故。問上云。正義爲能治。
邪執爲所治前既已顯正義。此文只應但明
邪執。何故復有能治之文。豈不重耶。答前文
正義雖是能治。以未能約執對顯。今此文中
逐段別擧執相。將前正義別別對破。斯則由
此邪執。顯得前義正眞。亦由前義明得此執
僞妄。故須別擧治文也。只如此段對治之文。
即當前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又
云。非有相非無相。又云。依此法身説名本覺。
又智淨相法出離鏡。又以法身爲智身等。並
此能治之文也
一執縁論涅槃空者。圓覺云。生死涅槃猶如
昨夢。眞如空者。楞嚴云。言妄顯諸眞。妄眞同
二妄。又云。無爲無起滅不實如空華等。疏大
品等者。具云。時五百天子默然憶念。云何説
涅槃等亦如夢耶。善現知諸天子作如是念。
而告之言。若當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説爲如
幻如夢。何以故。從本已來本自空故
二執相。疏不知等者。本爲破於有取之心。故
説爲空。空者意明離名離相之義。不無圓成
實體具性功徳。不了佛意謂同遍計之法擧
體全空。斯則傷之太甚
三治論自體不空者。即前如實不空。以有自
體義及前體大不増減等。具功徳者。即前所
示相大大智慧光明義等是此對治文也
一執縁論體備等者。圓覺云。無上法王有大
陀羅尼門。名爲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眞如菩
提涅槃及波羅蜜等。圓覺即如來藏之異名
也。更有諸經不能具引
二執相。論不解者。此是表詮令生信解。不同
前二遮詮遣執。故言不解。不言爲破著也。下
皆如此
三治論依眞如義説者。此約眞性顯功徳也。
眞體本一義説有差。既於一體之上。説功徳
義。即差別而無差別也。疏二之不二者。上論
云。雖實有此諸功徳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
一味唯一眞如。以無分別離分別相等。論因
生滅等者。此對妄法顯功徳也。既對妄顯此
亦差即無差也。疏不二之二者。如前文云。若
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
法界義等。如上等者。即能治之文
一執縁。論諸法不離眞如者。圓覺云。一切衆
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華嚴云。三
界所有唯是一心。又云。未曾有一法得離於
法性
二執相。疏隨縁等者。此明眞如隨無明縁。成
世間法。以不敏故。謂眞體中本有此染
一奪。疏淨徳妙有者。即不空如來藏也。大抵
同前第二中能治之文。廣如相大中辨。妄染
理無者。有二意。一眞理中無此妄染。即空如
來藏也。二據妄自性道理亦無。上文云。以一
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又云。一切法如鏡
中像無體可得等。妄不入眞者。即不相應也。
上文云。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妄
體本空。將何入眞與眞相應
二縱破論無有是處者。妄若實有。證時不合除
滅證者。既能除滅。當知妄本不有。以眞體證
時畢竟不無故。近有人聞性具義。不能深究
理趣。便謂本性具有十界色心漏無漏法。起
用之時。各於本法自體上。起名全體之用。宛
如第八識中含種無異此同前段執
性徳同色心
又説眞性除
無明有差別義即同此段執
法性本有染
往往形於簡牘。疑誤
後生反謗圓文。却謂方便。菩薩懸知今日。垂
此對治。善哉大士悲救何甚。儻無悛意。確乎
迷情。豈唯邪見之門不扃。抑亦阿鼻之路尤
近也。悲夫。廣有破斥。已見別章
一執縁。疏各二法者。謂執縁執相對治之文。
皆雙顯生死涅槃二法。在文可見。論有生死
涅槃者。此是勝鬘經文。已如前引。又經云。無
始時來性爲諸法依止。由此有諸趣及證涅
槃果
二執相。論不解等者。佛意言。如來藏是迷悟
所依之根本。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然則生死
無初涅槃無盡。不達此理遂成始終之見。下
文具顯。亦同圓覺剛藏三問中第三問也。文
云。若諸衆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一切如來
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亦如楞嚴第四所明。斯
則生死涅槃悉有始終也。疏外道等者。謂數
論師。以彼依非想定發世俗通。應於邪道。知
過去八萬劫事。過此即不知以生死智通。知
未來八萬劫死此生彼之事。後亦不知也。彼
之所計冥性是常。從此生於世間諸法。冥寞
難知。故云冥性。云何而生。謂從冥初生覺從
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唯量。謂色聲香味觸。
從五唯量生五大。謂地水火風空。從五大生
十一根。謂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作業根
手脚口大小便根及心平等根。爾時名生死成。
執一神我爲受用主。我思勝境。冥性變生爲
我受用。我受用故。爲境纒縛不得解脱。
若不思冥性不變。神我解脱名爲涅槃。此有
二十五諦。冥性爲初。能變起故
一生死無初。論無明無始者。即前依如來藏
有生滅心等。又云。一切衆生不名爲覺。以從
本來未曾離念故。説無始無明。皆是能治之
文。疏仁王等者。彼經第一云。善男子。一切衆
生煩惱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
界。三界無衆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
外別有一衆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説。非
七佛之所説也。大有經者。彼勝論師説有六
句。一實。二徳。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
此六句中彼有大性。能有一切法離一切法
別有體故
二中論涅槃無後際者。即前云。所謂心性不
生不滅。又云。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又云。法身
顯現起用無斷等。皆是能治之文
一執縁論人無我者。小乘藏中所説以根非
利故。但爲分別蘊中無人。令證人空也
二執相。論説不究竟者。未説法空教名半字。
然有多義名不究竟。一行但行自利未能利
他。二智但得生空智不得法空智。三斷但斷
煩惱不斷所知。四證但證生空理不證法空
理。五得但得有餘無餘涅槃。不得無住處涅
槃。見五陰者。雖於蘊中不見人相。而見蘊
等是其實法。既執陰法實有。故見三界不安
猶如火宅。希求出離如救頭然。望到寂滅安
樂之處
三治論五陰自性不生等者。即前眞如門云。
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説名字心縁等相。畢
竟平等。又云。一切法即眞實性等。又同相。文
云。一切衆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下文復云。
以信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會相入實
文中皆是能治也
二究竟離者。前且據其病状隨病設藥。故對
空説有。對有説空。未能究竟。今則具約眞理
一切皆遣。言説道斷心行處滅。平等一味。方
名究竟。是則對治符於依言眞如。究竟符於
離言眞如也。一總顯。論染淨無自相者。所以
得名染者。以待淨立。當知染相非自相也。淨
相亦爾。餘本末有空生佛。乃至世出世等。倣
此而知。故淨名云。若見垢實性。即無淨相。順
於滅相。是爲入不二法門。疏因待者。若染法
因待淨成。即淨法還爲染待。如是展轉墮無
窮過。無因待等者。若本無染爲因爲待。則何
有淨爲所成法。相待無相待下。或問曰。此諸
染淨應可在迷之時。未得離於相待。悟後方
得相待即無相待耶。故此釋云。法體本爾。非
謂由悟始得如是。以染淨法本離言説分別。
畢竟平等。何須待悟方始無耶。如下自釋
二類求疏顯上非心者。此顯非智等一句。上
則總標非色非心。今此非智等重示非心義
也。顯上非色者如前可見。亦可此句重覆前
非色等義。謂非色心智識等。即以攝盡世出
世間一切相待諸法皆無也。今恐聞此無。故
便作無解墮於斷見。今則覆疏有無倶絶也。
又是覆前對治離中能治所治空有之法。倶
不立也。前則以藥治病。此則藥病倶遣。究竟
離義於斯顯矣。論畢竟不可説相者結也。此
有兩意。一約時。謂明色心等相。非唯暫時不
可説。盡於未來畢竟亦不可説。二約法。非謂
法體不可作色心等相。説餘一異凡聖因果
生死涅槃一切相。畢竟不可説故。前眞如門
云。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説相。離名字相等。
今則相盡歸如。合於本體。入眞如門也
一正會伏疑者。和會佛意。以釋疑難。此疑不
顯但有釋文。伏而不現。故云伏疑。疏離性者。
本性無故。本性既無。何相之有。如前所離之
文。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種種言説者。
即前顯示正義之文也。假言等者。如假筏渡
河意不在筏。以此土衆生皆以聞思修入三
摩地故。須以音聲爲佛事也。故經云。此方眞
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又經云。總持無文字。佛以文字説
二辨意。論離念歸如等者。意令離前邪執有
無等念。歸於眞如故。智論云。念想觀已除言
語法皆滅。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三釋成論令心生滅者。心通眞妄。但依主持
業之異詳之。實智即本覺能入即始覺。十地
已還不得入者。蓋縁有念也。故前文云。一切
衆生不名爲覺。以從本已來念念生滅未曾
離念故
分別發趣道相者。前雖正義已顯。邪執又亡
直論見解。苟無偏僻。然於發心趣求修證階
降殊。未諳悉。若止而不進。則前解何爲。有解
無行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亦如有目無足。豈
到前所。苟或進之則知復何往。故此分別。令
知知已令進。則免其叨濫上流。及自輕退屈
爾。自此已下則釋立義分中所立乘義也。一
標意釋名者。文中但有標章釋名。而無標意
之語。恐章字誤爲意字。智者詳之。疏覺道者。
即所證菩提果也。佛果圓通。故名爲道。論發
心即發三種心。修行即始從信位終至金剛。
已還所行二利諸波羅蜜。一一皆能趣向上
位故。疏欲明等者通叙其意。明即分別也。種
類不同者。釋相之一字。即發心與行各有不
同故。名相也。如發心横有眞信成就
發心等
學他發
心等也
竪有淺信成就
發心
證發心解行
發心通於深淺
故行則可知
一標論發心三種者。義有通別。通則總名發趣。
故標云。發心修行趣向義故。別則前二是發
起。後一是開發。又心爲所發。人及菩提爲能
發。謂人能起發菩提能引發。謂此人有内勳
爲因縁。善根爲増上縁。菩提爲所縁境。由此
衆縁而發其心。斯則以能望所。名爲發心。又
隨位別有能所發趣之義。至文當辨
二徴列。疏十信等者。斯則十信滿心人爲能
發。直等三心爲所發。又十信滿心爲能趣。十
住位爲所趣。二位出入心同時。義如前説。解
法空者。即下云。以知法性無慳貪。乃至無無
明等。知即解也。順行十度者。下説順性修行
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等。能所發趣例
上可知。初地等者。此以二地乃至佛果。辨能
所發趣等義。前二下料揀優劣。相似者。以有
分別心故。名相似覺。眞實者。以得無分別智
故。即隨分覺。通約證理。故云眞實。然此三中
初該信住。次該行向。後該地果。此三種心從
因至果。一切行位靡不足矣
一問論依何等人者。約何位人説發心義。修
何等行者。由行何行而得發心。據下答意。即
依十信位人。修信進念等十種善行。十千劫
滿至第十信滿心。則能發也
疏前信等者。即明此答中。前後兩科意也。一
能修人疏多門者。謂小乘及權實等異。已見
前文。於此三中今取實教。明三聚義如疏分

二所修論信業果報者。業通善惡。果通樂苦。
果能酬因故名爲報。此通而言也。非約總別。
十善者。即不殺等十。非謂十種信心。若信等
十下文方配。疏謂有下聞熏通師教。内熏兼
體相。善根者。若準過去。還因熏力所成。今望
現在且名宿善。就因所論故名爲根。能信下
即止滅相義也。昔雖有善以創熏故。善根微
劣方成其種。未能起信勤求諸行。今以再習
再熏。及三事併力故能起也。是則善根在昔
爲所成。在今爲能起。正同法華繋珠解珠之
譬也。福徳分。分即因義。此十善行始成世間
有漏福。終成出世無漏福故。亦即福徳中之
一分也。以福有無量故。亦即福徳之分齊也。
顯非智慧故。論厭生死等者。信解漸増故。能
知三界不安猶如火宅。所以厭之。知菩提佛
果是極清涼。所以求之。疏菩提分等。亦如前
説。此二分并上福徳分至果成就。如次爲智斷
恩之三徳也。行因者欣厭之事。情動於中因
此起行。故名行因。問修十善因已是其行。云
何目爲行因耶。答望後出世之行。故以世善
爲因。斯則世間有漏行。與出世無漏行爲因
也。問厭生死求菩提。豈非出世行耶。答雖有
此心未有其事。厭欲之言思之可見。又此厭
求但是事善。未與理觀相應。不名正行。然據
此文猶在信前未入十信。且爲十信作方便
也。如世起厭求心欲行善者。豈便是十信人
耶。故疏云。上皆辨行因者。是此義也。次云。
修行信心。方是正十信位。論得値等者。佛即
據位合是應身。於中隨機現化不定一種。謂
作父母眷屬等。已如前説。今但言佛者。據本
而言也。亦可偏擧以佛形得度者説。親近承
事供給供養。亦可親承者。謂親得承受佛之
教誨也。既爲現身必聞法要。即聞法生解。修
行信心。疏行縁者。即用熏習中差別縁也。謂
約等者。以前云。因縁具足乃得成辦。故不可
闕。十信心者。謂信進念定慧施戒護捨願也。
於此位中具起四種信心。行五種妙行。修習
眞如三昧。漸入漸深以至成熟。堪入初住爾」
三行成論一萬劫者。約根利鈍料揀有四句。
一利根不精進。二利根精進此二劫數
皆不可定
三鈍根
精進。極遲一萬劫。四鈍不精進。此乃困而不
學。何足以議其劫數耶。今此論中取第三者。
故云一萬劫。故本業經云。是信相菩薩十千劫
行十戒法。當出十信心入初住位。又彼經云。
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善法。亦退亦出。若値
善友能信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疏行成
者。本疏云。時滿行成。時謂十千劫。行謂十信
心滿至出心也。論諸佛菩薩者。即前所値佛
菩薩等。此中既教令發心。猶在信位所値之
佛。或化或報也。疏約勝縁者。即佛及菩薩衆
生苦。正法滅皆是勝縁。佛菩薩等既垂誨勗。
焉不發心。我等毎遇微智片福之人。有所勸
喩。尚自發心。況佛及菩薩親授教誨耶。或觀
一切衆生與己無異。但以迷眞執妄。枉受輪
迴。是故起大悲心。咸欲濟度。自愧力小事與
願違故。且發心趣求佛果。剋備神用。方堪拯
濟。故十地經云。見諸衆生孤獨無侶。生哀愍
心。此如有人見民疲極。賦重役繁正令不行。
罔知所訴。自惟無力如何治之。因而進徳修
業求薦取仕。務去民瘼。令上下無怨以致治
也。或見佛法將滅衆生無依。爲欲護持。又寡
道力故。發心修行以希入證。隨其力用方能
振擧。然夫言法者。具教理行果。今之滅者。但
於四中約教行滅。理果不滅。教滅者。且佛垂
教。意在弘通若沈廢不行即是滅義。不必如
始皇之煨燼師子之焚燒。正如序中沈貝葉
之義也。行滅者。無人修故。故智論云。法滅
者。謂修行滅。今所護持亦唯教行。即書寫讀
誦隨分解説。奬勸後學。使燈燈相續明明無
盡。是護教也。若剋己修進勗勵有縁。令佛種
不斷。是護行也。若復細詳。理果二法亦有滅
義。然與上教行相因而滅。由無教故無行。無
行故無證。無證故無果也。此四雖皆名滅。而
滅義不同。謂教行唯斷滅理法唯隱滅。果約
性相兼於二義故。涅槃説有二種因縁。令正
法久住。一者内有持戒比丘。二者外有篤信
檀越。又説釋迦遺法最後滅時。諸比丘等不
是闕乏供養。令佛法滅。却因四事豐足憍恣
心生。天魔得便。釋迦遺法從是永滅。苟或發
心趣求佛果。豈唯持戒。故其佛法無以見滅。
今論中言或者。即不定義。於前三中隨當一
事。即能發心也。勝縁下然此菩薩萬劫修行。
器用非淺。因縁發趣豈唯此三。故今略而擧
之。以二利行中縁有無量。不可具載。故云略
也。於中下配自他。以由他所教。出自己心二
不同故。亦同下配所發心。直心者。下云。一者
直心正念眞如法故。以蒙親教。遂能發心。正
念眞如離於沈掉一切邪曲。名爲直也。深心
者。爲欲護法故。須創意備修萬行。具諸功徳
即成此心。餘同即大悲心也。如文可見
三結成。疏不墮凡小等者。故十地論説令護
二行。謂護煩惱行及二乘行。若初心人聞責
凡夫行。却落二乘行。聞呵二乘行却入凡夫
行。不肯行於中道。今得信心成就故不墮。爾
習種性者。本業經中從因至果。攝爲六種性。
謂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迴向道種性。
十地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今即初也。順内
熏者。反與眞如體相相順。此揀地上無分別
心之相應也。以地上與理合故。名爲相應。今
此地前但隨順故。名爲相應。以未得無分別
心故。定當得果者。由住佛果之正因故。謂此
菩薩入正定聚。與佛正因相應。既順其因決
定得果故。云入如來種中種即因也
一内因論善根微少者。根劣也。以夙熏善種
不能多故。疏惑重者。貪瞋熾然不能制故。論
値佛者。此通滅後見佛形像。亦得供養故。疏
倒求者。樂修五戒十善。但希人天果報。人天
不離生死。合是所厭而反求之。故云倒也。約
果言因故。論云。種子異求者。謂怖畏生死。樂
觀諦縁。求二乘果。雖出三界。未能究竟不與
三世諸佛同塗。故云異也。論進退等。如下自
辨。然此段文從初至供養。合倶是徳薄。以善
根等是徳本故。餘皆行劣也詳之
二外縁。論或有供養至墮二乘地。盡是辨求
大乘者。進退之相也。疏時未滿者。以約鈍根
精進者説故。以色見佛者。既以色見聲求是
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前云。不知轉識現
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或見如來塑畫形像
等。住相供僧者。不能達三輪體空無住行施
也。隨劣教者。此與前起二乘種子別。前則因
劣。此則縁劣也。學他迹者。但隨彼而行。自無
決擇㩭他外迹。不自照心。此則見他退而還
退。或心闌而自退。此等者。結揀。以悲智是菩
提心體故。夫大乘行人最初發菩提心。要先
有智了眞性本有無明本空。求斷本空無明。
求證本有眞性。次須具悲盡於未來。度衆生
界。然後以願要制。不令暫捨無致疲勞。此三
具故。方是眞正大乘初行。既不同彼。故云非
也。然此中發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發求
道之意。非同信滿發心入住。則如今之行人
始發大乘信心之者。此即猶在信位之初也」
二結成論惡縁者。五欲及二乘。退失者失所
發心不入信位。退凡夫地。此以五欲爲惡縁
故。墮二乘地者。此以二乘爲惡縁故。故經云。
百千萬人發菩提心。若一若二至於佛果。餘
皆墮二乘也。又經云。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
華三事。因時多得果甚少。然此前後勝劣相
望。各有七事。且劣之七事者。一位次劣十信
初心
二内熏劣
三善根劣
四時限劣未經
萬劫
五外縁
色相
見佛
六起行劣人天
二乘
七究竟劣退入凡
夫二乘
勝之七
事者。一位次勝十信
位滿
二内熏勝
三善根勝久植
徳本
四時限勝經一
萬劫
五外縁勝遇佛
受教
六起行勝直深
悲等
究竟勝正定
不退
一牒章。論發何等心者。前之所説但是能發
之因縁。未知所發之心作何行相。故此徴

二標徴。疏向理等者。眞如妙理體離無有一
異。凡聖染淨等一切邊邪之相。若欲造詣。必
須正念。正念即正慧正慧即是直心也。斯則
理無別故。向心必直。故占察經説。眞如能成
行人質直心故。如蛇行性曲入筒則直。三昧
調心亦復如是。此中正念即眞如三昧也。二
行本者。此直心通與二行爲本也。下之二心
別爲行本。所以此通與二行爲本者。謂念眞
如具無漏功徳。一切衆生同有此性。皆當作
佛。以知具徳故。能起自利行。以知性同故。能
起利他行行所
依本
又以念眞如非前際生非後際
滅故。能令二行究竟無有疲厭行不
斷本
又知此性
離言説分別。畢竟平等故。能令二行離相成
無漏因行相
應本
故此一心通爲二本也。論樂集等
者。樂謂希欲專注決定之謂也。由是知之不
如好之。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疏備具萬徳
者。六度萬行一切皆修。所修之行一一翻對
妄染。以顯性上河沙功徳。如以智慧翻破無
明。顯成性上大智慧光明義等。是知修行蓋
爲顯徳故。約所成以解修行。據此則不唯深
心。亦得名廣大心。以萬行齊修故
皆徹心
源故
今論標之以竪。故曰深心。釋之以横。
故云一切。意以二文相顯也。故今疏文亦兼
二義。若有深而不廣徹理之
一行
或復廣而不深多行
世善
皆非大乘之行。今此兼明以成菩薩之大行
矣。自利行本者。深心願樂故。若不願樂。安能
行之。是故爲本。論欲拔等者。欲謂希望。與樂
字義同。可以互言。疏廣拔物苦者。廣大心也。
三界普度無怨親故。令得菩提者。第一心也。
逈出人天及二乘故。若不爾者。寧曰大悲。然
拔物苦。正是大悲令得菩提。是大慈也。以菩
提是樂果慈能與樂故。今論但擧大悲拔苦。
必有大慈與樂。故疏兼而釋之也。若無此心。
焉能度脱。故云行本。妙行下顯略攝廣。文雖
三種。義包一切。理事兼行自他倶利。攝無不
盡也。以此下正配諸行。三聚戒者直心即攝
律儀戒。正念眞如離諸過故。深心即攝善法
戒。悲心即攝衆生戒。三徳者。直心成斷徳即
法身。深心成智徳即般若。悲心成恩徳即解
脱。三身即如次配法報化。是彼者。即指信成
就發心之人。迴自己心趣向三處故名迴向。
實際者。眞如即是眞實際故。菩提者。以一切
善行皆以大智爲其首故。衆生可知。據此則
三中初一爲離相行。後二是隨相行。離相是
總。隨相是別。説雖前後行即同時。以前一具
後二故。雖觀空而萬行迢然。後二同前一故。
雖渉有而一眞寂爾。苟或互闕。即二乘斷空
凡夫有漏。初後相濟方爲大乘中道妙行也。
由是諸行雖多。此三攝盡。更有三法三寶三
菩提三涅槃等。一切三法類此配之故。淨名
説此以爲淨土之行。故經云。直心是菩薩淨
土。菩薩成佛時。不諂衆生來生其國。深心是
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徳衆生來生
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
就慈悲喜捨。衆生來生其國等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六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七
 長水沙門子&MT01805;録 
一問論上説下。引前所説以爲義宗。即前
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虚
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等。又眞如門及眞
如體相中具説。何故下對以成難。意云。衆生
眞如即同佛體。但念眞如。便可得道。何用別
更修諸行耶。斯乃但可只用直心。不合更説
後二
初喩論摩尼等者。寶體雖淨而相不淨。故要
治之
一正合論眞如等者。約體雖本來空寂。約相
則現有塵勞。若不起行對治。無以得同諸佛。
將知佛與衆生但體同。而相不同也。衆生相
則六染熾然。諸佛相則衆善普會。霄壞之遠
何可雷同。故天台圓教具明六即。即故眞如
平等。六故行位元殊。豈同闇證但理而已。故
宜修進蠲去塵惑。若其但念未免沈空。止觀
相須方爲佛法。目足之喩宜可思焉
二委釋。論以垢等者。謂衆生從無始來。背覺
合塵。於色聲等一切法上。起貪瞋等無量煩
惱諸垢染法。今既覺知過患。宜起對治。所治
之垢既多。能治之善寧一。其猶病多藥非一
種故。修一切行也。金剛亦云。以無我無人。修
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等
三順眞。論自然等者。諸不善行既違眞理。一
切善行誠宜順眞。疏外違等者。如行布施外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