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經文句 (No. 1785_ 智顗智顗録 ) in Vol. 39

[First]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三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   録 
  釋懺悔品
諸大乘經多分散明懺悔。此經專以懺悔
當品。今先釋名。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
人得罪於王。伏款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爲伏
順從爲首。行人亦爾。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
不敢作非。故名懺悔。又懺名白法悔名黒法。
黒法須悔而勿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
論故言懺悔。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往日
所作惡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爲悔。往日所
棄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願勤修故名爲懺。
棄往求來故名懺悔。又懺名披陳衆失發露
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心厭悔捨離。
能作所作合棄故言懺悔。又懺者名慚悔者
名愧。慚則慚天愧則愧人。人見其顯天見其
冥。冥細顯麁。麁細皆惡故言懺悔。又人是
賢人天是聖人。不逮賢聖之流。是故懺悔。
又賢聖倶是人天。是第一義天。第一義天是
理。賢聖是事。不逮事理倶皆懺悔。又慚三乘
之聖天愧三乘之賢人。不逮此天人故名
慚愧。慚愧名懺悔。又三乘賢聖皆是人。第
一義理爲天。約此人天慚愧故名懺悔。又
三乘賢聖尚非菩薩之賢。況菩薩之聖。今
愧三十心之賢十地之聖。故名慚愧懺
悔。總此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名爲天。約
此人天論慚愧。故名懺悔。又三十心去自
判聖人。十信是賢人。約此賢聖論慚愧懺
悔。總此賢聖皆名人。第一義理名爲天。約此
人天論慚愧懺悔。合十番釋名也。次明懺悔
處者。大經闍王偈云。麁言及軟語皆歸第一
義。是故我今日歸依於世尊。又梵行品云。我
昔與汝等不見四眞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
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盡
已。則不受諸有。法華云。行處近處住忍辱地。
亦不行不分別。又云。寶處在近。汝可前進。即
滅化城即至寶所。此經云。我當爲是作歸
依處。歸依處者。即甚深無量法性也。法性
秖是諦理。諦理秖是妙境。諸佛所師寂滅眞
如祕密之藏。十方衆聖安住其中。若得其本
本立則道生。不得其處則平地顛墜。如盲
人入棘林。動轉罣礙。爲是義故須識懺悔處
也。故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衆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是名大懺
悔。是名莊嚴懺悔。是名無罪相懺悔。無罪
相者。此約空爲處也。莊嚴懺悔者。約俗諦
爲處也。大懺悔者。約中道爲處也。若三種
差別者。此是歴別論處爾。即一而三即三
而一者。此圓妙懺悔也。諸大菩薩修學佛
法而懺悔也。若識此法而懺悔者。最妙最上
懺悔處也。大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
是人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大品云。譬如負
人依投於王。*債主反更供養。何敢就其覓
物。書云。如牆頭草非其莖葉能高能長所依
得處也。行人若依法性爲懺悔處者。高出一
切諸處所也。行人若識此意。先當求覓法性
道理爲懺悔處也。次明懺悔法*者。法爲二
種。一正法。二助法。正法者。即是觀法性之慧
也。法性常故是觀亦常。法性樂我淨故觀慧
亦爾。法性不可思議。至深至妙無上無等
等者。觀慧亦爾。境智相冥無二之法。如如
不異者。境如智智如境。故言如如不異也。
經言。説智及智處。皆名爲般若。説智及智
處。皆名爲實相。説如不説不説如説。説不
説無二無別。以此觀慧歴一切法亦復如是。
故云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若行若住若明若
闇皆得不離見佛世尊。六根所對無非佛法。
耆婆攬草無非藥者。普能愈病。釋摩男所執。
一切砂礫皆變爲寶。阿那律空器悉滿甘露。
如是者。所觀之罪非復是罪。罪即實相。
所觀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實相。純是實相。
是名大懺悔也。助道懺悔者。若純用正懺亦
不須助。若正道闇昧不明了者。修助以助之。
所謂灰汁澡豆皂莢木患以助清水*爾。略
言勤用身口意而爲助也。身謂旋禮。口謂讀
誦。心謂策觀。而助開門。如順流順風助之以
篙棹去則疾也。如是略論正助也。四明懺
悔位者。若作一種解者謂。鄙濁凡夫應須
懺悔。離垢清淨者何用懺悔。此不如是故
新本業障滅品中説。人從父母禀身。十月懷
抱三年鞠養。撫念惟惟始能升頭戴髮。教方
教數始解作人。那忽違恩背義而行殺逆。天
大不覆此人。地雖厚不載此人。此人命
終直入地獄。如是逆罪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佛爲人天師。師嚴道尊。凡有所説若有違
犯罪莫大焉。初篇後聚那可違負。爾則欺佛
負心。復負三師七僧。此則佛海死屍華園
爛肉。此四重人應須懺悔滅除業障。多瞋墮
蛇虺。多欲墮鳩鴿。多癡墮蝨蟻。多慢墮飛
鳥。多諂墮修羅。外慳墮餓鬼。餓鬼常飢渇。
畜生相殘害。修羅多怖畏。是四惡道聞名尚
不可。況復當之。應須懺悔滅除業障。人中八
苦一苦尚不可忍。況八苦交横。應當懺悔滅
除業障。天上有五衰地獄等苦。色界天不
得速入定。求不得苦。無色界天有四心苦。
三界籠樊生死窟宅。應須懺悔滅除業障。若
出家人雖欲修道爲五煩惱所障。心不得停
心。爲四顛倒所惑。不得入四念處。亦須懺
除滅業障。念處治彼四倒。二惡不勤斷二
善不勤生。不得入如意足。煖法不發。亦須懺
悔。五根不生。喜有退墮。根生未有力。雖有
力未隣眞如。是四善根中應須懺悔滅除業
障。苦忍明發雖不墮三途。欲界七生次第應
受。一生尚苦。何況七生。雖斷欲界五下分六
品。餘三品在。亦應懺悔。雖斷五下八品盡餘
一品在。雖斷色盡餘無色分在。亦須懺悔。
雖入有餘涅槃猶有果身在。身子風熱畢陵
伽眼痛。欲棄有餘入無餘。亦須懺悔。雖斷
三界正使盡習氣尚存。亦須懺悔。支佛亦爾。
亦須懺悔。若乾慧地未得理水霑心。故言
乾慧。性地未能見理。八人見地猶有愛惑。薄
地神通未能還生欲界。離欲地猶有上界惑。
已辦地不能除習。辟支佛地但作神通。不能
達文字。菩薩地未窮至極。如是等位皆須懺
悔滅除業障。十信但信未能稱理。十住但入
偏理。十行但事未能入中。十迴向但修中未
能證中。十地雖證中地地皆有障。未窮於學
不得無學。應須懺悔滅除業障。又十信雖三
智圓修。但是方便陀羅尼。十住已去乃至等
覺已來。秖如十四日月。非十五日月。匡
未圓光未頓足。闇未頓盡。應須懺悔滅除
業障。齊此已來當知懺悔位長其義極廣。云
何而言止齊凡夫。是故五十校計經。齊至
等覺皆令懺悔。即其義也。若人得聞如此懺
悔功徳不少。*故文云。非於一佛五佛十佛
修諸功徳聞是懺悔。乃於無量百千佛所修
諸功徳。聞是懺悔。語其華報。在在處處。常爲
國王輔相大臣之所恭敬。語其果報。常爲十
方諸佛互相恭敬。直聞此懺悔。尚得如此
功徳。況復如法修行。已聞懺悔義。此法從經
出。此經從佛説。是故當報恩歸命禮諸佛
云云懺悔品依字訓釋。懺者鑑也。披陳發
舒己之三業。不敢隱諱令他委鑑。顏恧而
口蹙。心摧而意伏。身被鑑故而顏恧。口被
鑑故而脣蹙。心被鑑故而意伏。故懺名鑑也。
悔者廢也。内懷鄙恥悔造非。悔身故
則三廢。悔口故則四廢。悔心故則十廢。故
悔名廢也。又法門釋者。懺悔名慚愧。慚愧
是白法。又自不作惡。不教他作惡。如是等
種種説。懺悔有三。一作法。二取相。三無
生。此三種通大小。小乘作法者。如毘尼中
發露與學二十僧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
或對首作法。或責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
事即清淨也。阿含中亦作相懺。犯欲人作毒
蛇口想。此觀成時婬罪即滅。亦有觀空
懺。*秖是眞空。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
虚空藏塗厠是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
四十九日。大悲懺是也。或二十一日。法華是
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湯澡豆淨身。辛酒禁
口慚愧勤心。旋誦各有遍數等。皆作法懺攝
也。取相懺者。如方等求十二夢王菩薩戒
華光摩頂虚空藏中唱聲印臂相起罪滅。
雖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無生*懺者。如
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如日照霜露。觀空縁
理無相最上。雖不正作事相。兼上兩懺也。
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如犯
殺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去。而償命猶在。
即其義也。取相懺能滅性罪。性罪去違無作
罪亦去。如伐樹枝葉萎。根本未去續生如
故也。觀無生懺能滅無明。如覆大地。根枝
葉等悉盡無餘。又作法滅違戒上罪。取相
滅犯定上罪。無生滅犯慧上罪。又作法滅
三惡道報障。取相滅人道報障。無生滅三界
有漏報障。又作法滅三惡道業障。取相滅人
道業障。無生滅三界有漏業障。又作法滅怖
憂愁之煩惱。亦是破煩惱。取相滅四住
之煩惱。無生滅無明之煩惱。又三種懺共除
報障。取相除業障。無生除煩惱障。又作法
懺如服薑桂。差病而已不能肥身。譬罪滅不
能生善。取相懺如服五石。病差身充。不能
道。無生懺如服五芝。病除身飛升仙得
*道。如是等種種分別行者須知。今文具有
大乘三懺。著淨潔衣專聽是經。又七日七夜
朝暮淨心等即作法也。於其坐處得見彌勒
文殊普賢。即取相也。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本
無有生亦無和合。即無生也。三意宛然。故
能滅諸惡蕩五障。顯經力用也。從此品下
明經力用。今品正明夜夢晝説懺悔斷惡拔
苦。下品正明昔歎發誓生善與樂。旁正互
擧。此品文爲二。初夢中見聞。二覺已説見
聞。夢又二。一夢見金鼓。二夢撃鼓聲。見鼓
又三。一正見鼓。二見鼓光。三見光中佛。夢
者是入如夢三昧也。又入觀如夢出觀如覺。
入觀心靜能觀法性。法性即金鼓。金鼓體圓
鳴。圓即法身。空即般若。*鳴即解脱。
者勝義深義。大者廣義無量義。如上文遊
於無量甚深法性意爾。姝大略敍鼓體。
論應言圓姝大空姝大*鳴姝大。鼓體備三種。
三種皆甚深無量。此即夢中所覩法身。觀一
而見三佛也。從其明溥照下是第二見鼓光
也。光是智慧。契此法性克成大果。智與體
冥。體圓姝大光圓亦姝大。體空姝大光空
亦姝大。體鳴既姝大光鳴亦姝大。何者。此
身與諸佛同體同意故也。即此夢中所覩報
身佛一佛而三也。從復於光中見十方佛下
是第三見光中諸佛也。光從鼓出遍照十方。
用從體起應周法界。與機縁同事也。琉璃座
者所安之理也。佛坐其上智稱法性也。
衆圍繞者所應之機也。此即夢中所覩應佛
即一而論三也。覩此三佛即是三身三徳種
種三法門從此設教名金光明也。從見有一
人下是第二夢見撃鼓。文爲三。一見撃鼓。
二出大音聲。三聲所詮辯。鼓是法身撃是機
智。婆羅門是淨行。似是隣眞。隣眞之人以
似解之淨智和會法身。甘露相應滅苦生樂。
鼓是法身。枹鼓合是報身。撃出是應身。
聲所詮辯是法界大用起教利益衆生。從時
信相菩薩下是第二覺已説見聞。文爲四。
一往佛所。二與縁倶。三伸敬。四述夢。夢者入
法門爲夜夢。出法門如過夜至旦。又三十心
惑障未遣故如夢。登地斷惑如過夜至旦。
觀解者。觀行位中所觀三身如夢。分眞位中
所觀三身如旦。出王舍城者表出因位也。往
耆闍崛山者表向果地也。伸敬有三。頂禮
是身敬。瞻仰是意敬。説夢是口敬。頂禮者。
菩薩居因信首爲貴。諸佛在果慈悲爲賤。
以貴敬賤也。從以其夢中下是第四述夢也。
此下總有一百六十二行偈。分爲二。初四行
半總明夢。後一百五十七行半別明夢。總又
爲二。初三行半明見金鼓。後一行明見撃
鼓。見鼓又三。初一行見鼓形状。次一行見
鼓光明。次一行半見光中諸佛。即長行中三
身意入觀所觀之境也。次一行見撃鼓者。自
覩其觀智之機扣撃法身之境也。出大音聲
者。已如上説。自覩其境智合能多利益也。
從是大金鼓下一百五十七行半偈別明夢
事。文爲二。初從是*大金鼓下至悉能滅除
有二十一行三句。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
二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一百三十五行
三句正明教詔懺悔之法。就能滅惡生善文
爲六。一有三行。滅世間因果之苦。二有三
行。生出世間因果之樂。三有四行。能令衆
生自行化他倶備。四有四行。能滅衆生報障。
又發宿命通。五有四行。能令衆生得諸法
門。少得後多得云云六有三行三句。能
破衆生八難流轉。釋此六義皆從三塗。
漸至人天二乘菩薩等。一一皆有破惡生善
之力。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有一百三十
五行三句。是第二明教詔懺悔之法。文爲
五。一從一切諸苦下有十九行一句。教自
過罪懺悔。二從我當供養下有三十五
行。明供養諸佛自行化他修懺悔。三從諸
佛世尊我所依止下有二十一行。明稱歎
修懺悔。四從我以善業諸因縁故下有五十
一行半。明發願修懺悔。五從若有敬禮*稱
歎十力下有九行。結成懺悔。生起五意者。
但衆生邪倒障理不識法性。愚癡障解不識
因果。惡業障行不識善法。聖人慈悲因大士
之夢。示其懺悔示其道理。示其因果示其善
行。故論自懺荷佛恩深故伸供養。供養不





洩其誠故歌詠稱歎。養是行須願指歸。
行願既圓結成讃美也。自懺文爲三。初一行
一句明法身是依憑之所。次兩行請佛覆護。
次十六行正明懺悔。夫法身具三徳。即是一
體三寶。法性是法寶。寂而常照是佛寶。遍
一切處是僧寶。自凡夫二乘雖不知。亦不出
法性。總而言之。一切菩薩何嘗不以此爲歸
依。依此則本立而道生也。内本雖立外無佛
加不得成就。若蒙擁護斷惡生善。辦在斯
須。如萌芽得雨疏豐鬱。是故請佛也。内
外因縁既備正須懺悔也。正懺文爲二。初三
句總明懺悔。後十五行一句別明懺悔。總懺
者總懺三障也。本者煩惱是二障本也。惡者
報障也。不善者業障也。三障障三身三佛三
寶。三障若轉諸三法門悉明。故總懺也。別
懺者別懺三障也。文爲三。初一行一句懺煩
惱障。次一行懺報障。次十三行懺業障。諸
十力前者。正懺煩惱障也。獨頭無明癡倒
殊甚。不識法身佛也。法身佛遍一切處。癡
闇不知。公於佛前造作衆罪。如牛羊不識
天子。如鳥雀不識檠像。於前造過。愚癡不
識法身亦復如是。父母恩者。方便是父智度
是母。此二法門能生法身。而不識者。是不
知報佛也。不解善法者。善法是助道之行。
能資智顯理。而不解者是不識應佛。三佛皆
不能知。豈非無明過患。此別懺煩惱障也。
恃種姓下別懺報障也。略言有三種。
一以姓傲他。二以財忽物。三以壯年陵彼。
雖報有此三不應自恣。若縱恣者此報成障
事也。今更約法門解。出家人以慧爲姓。
定爲財戒爲年。染此三法自尊卑他者。是名
染法非求法也。法華云。汝年少壯我年衰
邁者。凡人以五陰盛爲壯。二乘通教以空
出有爲壯。別教菩薩以法眼過慧眼爲壯。著
此諸法者。悉是恃強陵弱成報障也。悉須懺
悔。從心念不善下十三行別懺業障。文爲十
二。初一行懺由心口造惡業。亦是教他作
惡也。從身口意是自作惡也。二一行懺内外
因縁造惡業。三一行懺五欲因縁造惡業。四
一行信受邪師造惡業。五一行隨順惡主造
惡業。六一行愛心所使造惡業。七二行爲衣
食女色造惡業。八一行於佛世敬田造惡業。
九一行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十兩句於正
法造惡業。十一一行於恩田造惡業。十二一
行半總一切處造惡業。造業因縁甚多。不可
具列故總而懺之。若欲細釋從人道爲始。二
乘通別菩薩等行一一作之例應可解。故五十
校計經云。上至等覺皆須懺悔。即其義也。
從我今供養下三十五行明供養諸佛。所
以供養者。我本癡盲蒙示懺悔。此恩深重
故興供養。文爲二。初一行明財供養。後
三十四行明法供養。法供養爲二。初八
行半明化他法供養。隨順如來慈悲法門。
濟利含識。是爲化他修法供養。後二十五
行半明自行法供養。隨順如來智慧法門。
修十地功徳。是爲自行修法供養。諸供養
法供養最爲第一。財供法供事理自他皆
悉具足也。化他*法供養文爲二。初四行化
他令其修行。後四行半化他令修懺悔。初
修行者。我自行十地爲法供養。今復化人
令法供養。譬如一燈然百千燈。瞑者皆明明
終不盡。其意有四。初明化始以大悲拔苦。
次勸眞因十地之行。次勸眞果菩提大覺。次
勸精進督使速成。夫衆生等故性欲亦等。善
巧度一衆多亦然。不計劬勞積行累徳。功
成大覺。即智徳滿。盡一切苦即斷徳滿。文
自明顯不俟多釋。觀心者。調一念心。使
明發任運成眞果。調一切心數亦復如是。弟
子衆塵勞隨意之所轉。即此義也。次四行
半化他令修懺者。我蒙佛教懺。還以懺教
他。重重然無盡燈。化化不絶也。文爲三意。
初欲爲説懺。次正爲説懺。三説懺已。千劫
者。假多以顯懺力大*爾。譬如惡人造罪山
積能拔於王難。尚分半國償。豈復問其前
愆。説千劫造逆。雖復厚重能拔法性之王。
從如來藏中顯成法身者。大覺朗然超升自
在。寧復爲五無間業之所縛邪。從我當安
止下二十五行半自修法供養。文爲二。初五
行自修行。後二十行半自修懺。前自懺竟。
那復重。譬如金師。從初習學至
皓首。互燒互打器成方息。修行譬智燒。修
懺譬斷打。智斷極乃止。重説無咎。前是自行





門。今是法供養門爲異也。自修行又爲三。
初一句標章。我當安止是也。次修因。十地是
也。次成果菩提是也。珍寶者。十地因可貴。
諸地即是珍寶也。脚足者。十地是果家之基
本。故言脚足。又十度是十地之脚足。於餘功
徳非爲不修。隨力隨分正以檀爲初地之足。
檀足若滿得入初地。乃至智度足滿得入十
地。故十度爲十地脚足也。果中有總明果
滿別明果滿。在文可知。功徳光明者。是果上
二種莊嚴也。令衆生度海者。即果上轉法
輪也。從諸佛世尊下二十行半明自修懺。文
爲二。初一行請佛。後十九行半明懺。
爲五。初四行半懺報障。次一行半懺煩惱
障。次六行懺業障。次兩行明迴向。次五行
半懺善惡兩難。就報障文又二。初二行半
出報障相。次二行請除滅。百劫者受報之時
也。時中受身。身即是報。報有所作。作即是
障。貧窮困苦是依報不圓。亦是報障也。愁
熱驚懼者。由貧窮外故驚懼内焦皆報
障也。所作衆惡者。即想行陰苦也。貧窮困
苦者。即色陰苦也。愁熱驚懼心常怯劣者。
即識陰苦也。暫無歡樂者。即受陰苦也。
此皆報障意*爾。次煩惱障文爲二。初兩句
出相。次一行乞清淨。*次業障文爲三。初二
行竪論三世造業。次二行横明現起十惡。
二行求懺過去業。今正受者名爲報障。未
受者繋屬行人。若修善道能爲障礙。問過現
須懺。未來未有。云何言懺。答數家呼爲未來
有。論家呼爲當有。大經云。遮未來故名之
爲殺。現在念念滅何所可殺。秖遮斷未來
爲殺*爾。經論悉以未來爲有。故須懺也。今
更擧現事例之。如在家人晝度生方起無量
惡念。事雖未有次第必更。忽然發心捨家修
道。前所念事併與縁差。未來之業亦應如此。
雖非現有時到必然。今若懺悔索然清淨。
横開現世三業爲十惡可解。遠離者惡斷也。
修行者善生也。十住者初心因位也。逮十力
者後果滿也。次明迴向者。衆生頑故愛著
於有不能升出。*今懺此罪故云迴向。他以
若此國土及餘世界爲隨喜之文。今意不
爾。此土他方凡所作善。皆施衆生共向佛
果。如聲入角則能遠聞。方便力大與虚空
等。又結文云。是迴向不得作隨喜。釋隨喜
在下文也。釋八難者。此是善惡中論八難。
非佛前佛後之八難。文爲二。初四行指惡爲
難。次一行半指惡遮善爲難。或指善遮道爲
難。初四句是報障難。諸有者二十五有。
報得之身造作衆惡。豈非報障。生死險難
有二解。若取其因即是業障。若取其果即是
報障。種種淫欲即煩惱障。心輕躁者復是報
障。輕躁是覺觀。覺觀屬報法。如羅漢斷煩
惱盡。出觀猶有覺觀散心。當知輕躁是報障
非煩惱也。更擧世人學問迴轉易轍不
障皆由輕躁之過。豈非障邪近惡友難
者。惡友能汚染人三業。此屬業障。如移廏於
屠邊。如孟母隣*於哭貨。朱赤墨黒。即其義
也。三毒是煩惱障也。遇無難難下此有二
義。一若不修善。障難不興。若欲修善。惡
障即起。善非是障。惡來遮善。名善爲難。此
義易知。常人皆作此解也。二者諸善是
難。善能障道。豈非難邪。此義今當説。
無難難者。自謂無惡不肯修善。如二乘入空
生滅度想生安隱想不復進求菩提。即其義
也。修功徳難者。多作有爲求可意果。如一比
丘專行福徳不修禁戒。墮白象中。七寶
身金盂承糞。又如妙莊嚴王本事等。豈非
修功徳難。値好時難者。如劫初時在鬱單越
時一向受樂都不修道。豈非値好時難。値佛
亦難者。如旃遮婆羅門女善星調達等。皆
是値佛而難。例此應云。聞法起謗値僧起
破皆是難也。若讀作難易之難者。此是惡來
遮善之義。使善難成也。若讀作障難之難者。
此是善自是難。能障於道。又依經文云。如
是諸難今悉懺悔。當知經作障難之難義也。
從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二十一行偈是第三
稱歎。若論次第。前財法供養是身意。身意
洩未備。今更口歎。若作法門者。前是
供養法門。今是念佛三昧法門。文爲三。初
一行標章歎。次十九行正歎。三一行結歎。
標諸佛者。横則十方竪則三世。事即報應
理即法身。言略而意廣。標章之巧妙也。
所依止者。依止法性一體三佛也。佛海





者。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如實智。皆失本名
字但名佛眼佛智。如物投石蜜如流會海。無
不甘鹹者。法性三佛攝一切法。故名佛海也。
就正歎爲*二。初十六行寄言歎。後三行絶
言歎。寄言又二。初一行略歎略況。次十
行廣歎廣況。略歎者。諸相好中略歎金色。
釋論以即時鐵比即時金。即時金比海金。
海金比龍金。龍金比閻浮洲金。閻浮洲金
比四天王金。如是轉轉*比第六天金。第六
天金比佛身金色。第六天金如鐵。又佛金光
徹照壁障無影。佛入城時放光照地。一女人
低頭禮拜。金釵墮地。唯見晃晃。不知何者
是地何者是釵。佛過後光歇方見金釵*爾。
然金色身是衆相所依處。唯擧金色。故知
是總歎衆相好也。金有四義。堅不可毀譬常。
得之者富譬樂。體無瑕穢譬淨。色妙晃曜
譬我。諸徳之中四徳爲總。猶如須彌者。須彌
爲四寶所成。況佛身具足四徳。故知總況也。
廣歎廣況文爲二。初十二行半廣歎。次二
行半廣況。廣歎又四。從其色無上下二行廣
歎金色無上。無上者我徳也。從善淨無垢下
三行廣歎佛色無垢。無垢者淨徳也。從功
徳巍巍下三行半廣歎佛色安住。安住者常
徳也。從三有之中下四行廣歎佛色能除苦
毒。即樂徳也。從如大海水下二行半廣況。
文爲二。初二行廣況。二半行合喩。佛功徳海
思所不能知言所不能盡。心行處滅言語道
斷。即此義也。海水難知。況常徳也。地塵難
知。況淨徳也。山斤難知*況我徳也。空邊難
知。況樂徳也。諸佛亦爾下合喩也。從一切
有心下三行絶言歎也。文爲二。初一行半
正絶言歎。二一行半牒譬帖合。一切有心
不能得知。即是絶思。思既已絶口何所宣。
即絶言也。更牒譬帖合。在文可見。從相好
莊嚴下一行總結。相者結一切相。好者結一
切好。莊嚴者一一相一一好中皆具衆徳以
爲莊嚴也。從我以善業諸因*縁故下有五十
一行半偈。是第四發願行若無願。如牛無御。
不能有所至。如畫無膠如坏未火如水中月。
故以願持行。亦是懺悔退轉之罪也。文爲
二。初有四十七行半明發願。次四行約願隨
喜。初願又二。初九行自發願。次三十八行
半爲他發願。自願又二。初四行願果滿。次
五行願因圓。果滿願又四。初一行成佛道
是願意輪滿。次一行説法是願口輪滿。次一
行摧魔是願身輪滿。次一行住壽久益是願
慈悲滿。因圓願又四。初一行具六度願有
爲功徳圓。次一行願無爲功徳圓。次二行
宿命念佛圓。次一行値佛圓。爲他發願文
爲二。前八行半願作藥樹王身大悲拔苦。後
三十行願作寶珠王身大慈與樂。拔苦又爲
四。初一行總拔衆苦。次一行拔根不具苦。次
兩行拔病苦。次四行半拔王難苦。與樂又爲
三。初十六行半與世間果樂。次九行半與出
世因樂。後四行結成。上文大悲拔苦根不
具者令具。今大慈與樂。視聽聰明暢悦快樂。
諸根語同與拔小異也。從願諸衆生常得供
養下九行半與出世因樂。文爲二。初三行半
令修行外縁具。次六行令修行内因具。外縁
又二。初二行値三寶。二一行半離八難。人
縁不同。或値佛難不除。或難除不値佛。今
願其亦除亦値。内因又二。一半行生尊貴
家。二五行半多饒財寶。人因不同。或多財
而卑賤。或尊貴而貧窮。因不具足。今令其
亦貴亦富。女有五礙。願其無五礙苦。從若我
現在下四行結成自他誓願也。前*二行結自。
後*二行結他。從若此閻浮下四行約願隨喜。
隨喜者慶他修善也。亦是懺悔疾妒之罪也。
文爲二。初*二行隨喜於他。後*二行隨喜於
自。從若有敬禮下有九行偈。是第五結成。
文爲三。初*二行結成斷惡。故言超六十劫
罪。次四行半結成生善。故言國王大臣之所
恭敬。次*二行半結値佛多。雖不別説善知
識佛。自兼之
  釋讃歎品
讃歎凡有四意。一從能讃人。二從生善。三從
滅惡。四從所讃人。一從能讃人者。前
品明信相思疑佛壽。四尊盡降其室。一心信
解。夜夢金鼓出聲。旦向耆山説夢。今品佛述
其昔爲龍尊面讃法王。願我當來夜夢晝説。
説斯人之本事故言讃歎品。二從生善得
名者。夫善不孤運。生必託縁。縁中勝者無





過於佛。龍尊讃佛能生妙善。從生善縁得名。
故言讃歎品。三從滅惡得名者。罪之尤者無
過毀佛。若翻滅斯罪應須讃歎。讃歎治於毀
訾。從能治得名故言讃歎品。四從所讃人
得名者。即是去來現在三世諸佛。諸佛極尊
甚深。無量稱揚顯説。故名讃歎品。若欲分
別。述得名爲讃。褒喩名爲歎。亦更互分別
*爾。釋論第三十云。美其功徳名爲讃。讃之
不足又稱揚之名爲歎也。此品有恭敬是身
業。尊重是意業。讃歎是口業。口業不發身意
不暢。爲暢身意音聲爲佛事。故稱揚顯説。
褒美如來眞實功徳。故言讃歎品也。結此
四義。都是四悉檀因縁立此品名。故言讃
歎品*也。此品雖從四*悉檀立名。正是生善
之用。文爲二。一長行。二偈頌。而對告地神
者。主此大地。菩薩行行皆寄其上。壽命
久見去來今事。證義事強。如瑞應云。積功
累徳誰爲證。佛時指地。是知我。今説往昔金
龍尊事。所以對告地神也。又對善女天者。
男天陽表權。女天陰表實。實智能生衆善。
善生故宜對善女。證往故宜對堅牢云云
論生善之用。故對告善女。金龍尊者。此
王往昔修金光明法門。依法性理故言金。能
以智慧讃三世佛。辯如雲雨故言龍。能爲
衆生作大利益。爲物所仰故言尊。從行得名
故言金龍尊也。總有六十二行半偈文爲
三。一三十五行讃三世佛。二二十五行
半發來世願。三二行結會二世事。就讃佛
文爲五。初一行半總讃。次二十三行別讃。
次三行遍類讃。次五行半絶言讃。次二行
迴向。總讃者。竪總三世横總十方。世方是
是。微妙寂滅是總理。總理是總法身。總
事是總報應二身。總讃三身。亦是總讃三徳
三寶等種種三法門。如是諸佛總皆清淨。清
淨者。即是總讃之辭也。非但清淨亦常樂
云云從色中上色下二十三行是歴相別讃。
其文間出分爲六意。初六行半讃七大相海。
亦讃髮紺之好。次二行讃兩小相海。次兩句
遍讃大相海。次十三行又讃四大相海。次兩
句讃一小相海。次兩句讃手足柔軟。復是一
相海。所以然者。大相*小相更相間填共
嚴佛身。龍尊巧智如法相解。如法相讃故大
相小相相間而讃*爾。夫相好本莊嚴佛身。佛
身多種。父母生身。尊特身。法性身。身既不同
相好亦異。相體不同相用亦異。相用不同相
業亦異。三身異者。如林微尼園擧手攀樹。化
右脇生。天地大動阿夷甚驚。披&T073554;而相。
相相炳明決定成佛。悲不能聲。此是生身佛
相也。如釋論説。尊特身佛巍巍堂堂。譬如
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相小相亦巍巍堂堂。
不同常身常光常相。此即尊特佛身相也。法
性身佛者非是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
應度者亦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
一切智爲頭。第一義諦髻。八萬四千法門
髮。大悲眼中道白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四十
不共齒。四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
實智手定慧足。如是等相莊嚴法性身佛
也。種相業者。如釋論修百福徳成於一相。
三千二百福徳。成三十二相。此即生身佛種
相義也。若以空慧導諸相業。一一業悉與空
相應。諸相應中空相應最爲第一。此是尊特
身佛種相義也。若以實相慧導成諸業。一一
業無非實相法界。此是法性身佛種相義。三
身三種相三種相業不得縱横並別。若一異
者則不清淨非微妙寂滅。以不縱横並別。
故是絶言。言歎所不及也。今經正讃尊特
身相。上兼法性下攝生身。處中而明實讃者
之巧云云一一相皆明其用。如足下安平相。
一切魔邪無能傾動者。一切有無無能動者。
一切邊無能動者。如頂肉髻相。法不禮人亦
不禮聖。亦不禮分中。別有所出云云從去來
諸佛下是第三遍類讃。諸佛法身平等一心
一慧應化亦然。特擧一佛一相以爲讃端。遍
類諸佛亦復如是。文殊問般若云。念一佛功
徳與十方諸佛等。即其義也。身口清淨者有
二解。一云。所讃者三業清淨。我今悉禮。二
云。能讃者清淨。以好華香是身淨。奉獻是
意淨。歌詠是口淨云云從設以百舌下是第四
絶言讃。初三行半是絶言讃。次二行是絶心
讃。而有三番者。或應擬三身絶言也。一人
百頭頭有百口。口有百舌。住壽千劫讃生身
佛相好功徳不能得盡。一人千頭頭有千口。
口有千舌。住壽萬劫讃尊特身佛相好功徳
不能得盡。大地及天毛滴其水。一切有心
不能知法性身佛相好功徳。是故絶言絶心
歎。從我今下兩行總迴向也。從如是人王
下二十五行半。是第二廣發來願。文爲二。
一行佛述。後二十四行半是龍尊發願。
文爲五別。初五行夜夢晝説願。次兩行爲他
取淨土願。次兩行半同求記&T040879;願。次三行下
化願。次十二行上求願。其間細釋可尋。問諸
願皆剋。此中何不與記。答法伴未來。來在
不久云云從信相當知下兩行是第三結會古
今。如文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三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四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   録 
  ◎釋空品
夫空者應有四種。謂滅色入空。即色是空。滅
邊入空。即邊是空。此經通諸乘懺悔。應須四
種空。而今品但標空者。專是即邊而空也。
何故爾。經云。無量餘經已廣説空。是故
此中略而解説也。又空者空有空無。空有
者。空二十五之塊有。空無者。空二乘之灰
無。兩邊清淨名之爲空。直作此説。惑者迷名
濫理。不能超悟。今作六句分別。空破非有
非無。非有非無破空。空修非有非無。非有
非無修空。空即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即空。
空破非有非無者。所謂凡邪非有非無見。二
乘偏住非有非無證。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
門。悉爲空品空所破也。凡邪之見多種。一單
四見。二複四見。三具足四見。單四見可解。複
四見者。謂有有有無。無有無無。亦有亦無
有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此
是複四見。具足四見者。於一句中具有四
句。四四十六句。故名具足也。雖單複具足皆
苦集浩然。雖計爲非有非無。實是妄見。故
爲空品空所破也。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者。
斷常見故言非有。斷斷見故言非無。有無
二見滅無餘。三界見思永已盡。生滅度想
生安隱想。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保此而已。不復進求三菩提。但二乘發眞。斷
見斷斷*見。其門不同。或從有門入如阿
毘曇。或從無門入如成實論。或從亦有亦無
門入如昆勒。或從非有非無門入如那陀迦
旃延經。離斷離常名聖中道。四門倶斷斷常。
名同中道。實是保偏取證。故爲空品空所破
也。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者。佛爲鈍根菩
薩。方便權巧作四門説中道。如彼筏喩。
不得意者四門成諍。故涅槃云。眞善妙有大
般涅槃空。佛性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若
各執一門。則於如來有諍訟心。不見中道。執
此教門。猶爲空品空所破也。新本云。初地
菩薩欲行有相道。斯即一門之意也。文中悉
有四門之説。大經云。自此之前我等悉名邪
見人也。非有非無破空者。還是凡邪之空見。
二乘之空證。教道之空門。墮在二邊。故爲
中道非有非無所破也。相修者。見空證空教
道空。應修中道非有非無也。非有非無見。
非有非無證。非有非無教門。應修中道空也。
相即者。破二邊空即是中道非有非無。中
道非有非無即是破二邊空無二無別。般若
是一法。佛説種種名。空即是非有非無。而不
以非有非無爲名者爲略説故故言空品也。
此品來意者。懺品破惡。讃品生善。空品
成滅惡生善也。亦是導成用宗體等。故釋
論云。若以無此空一切無所作。導成上品故
明空品也。又常果顯體。滅惡生善非不明空。
利者已解。爲鈍根故起大悲心。更明五陰生
法本性空寂此品有四十五行偈。分
爲二。初四行半敍欲説空。次四十行半正説
空。無量餘經者指廣而明略。亦是標略以
顯廣。若指般若則此經非方等攝。若不指般
若。諸經不廣明空義。此復云何。答諸經前
分結集人應作次第。而其後分皆攝入前例。
且擧一以類諸。如阿含經云。佛將涅槃。舍利
弗不忍見佛滅。前佛而去。均頭頭&T016254;衣鉢來
至佛所。此是後之事。而在十二年前
阿含中集。當知阿含後分至涅槃也。又方等
次第在法華前。而云先於靈山已爲聲聞授
記。豈非方等至於涅槃。又大品次第在法華
前。釋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授記故。而
諸菩薩爲畢定爲不畢定。當知般若亦至涅
槃。以此推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
者是後分也。結集者。以後分明義。氣類若
同向前集之。或者不知言乖次第實不乖也。
此經屬方等後分。指般若爲廣説。於義無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