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經文句 (No. 1785_ 智顗智顗録 ) in Vol. 39

[First] [Prev]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85 [cf. Nos. 663, 1786]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一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   録 
此四卷文。總有十八品。舊來分割盈縮不同。
江北諸師以初品爲序。壽量下訖捨身爲正。
讃佛爲流通。正文又三。壽量下是正説。四王
下大誓護經。除病下大悲接物。江南諸師以
初品爲序。壽量下爲正。四王下十三品爲流
通。眞諦三藏分新文二十二品。初品爲序。壽
量下至捨身十九品爲正。後兩品爲流通。眞
諦釋云。壽量明師果。懺歎兩品明弟子因。授
記是弟子果。除病是師因。四王下正論力用。
前師果弟因既爲正。後師弟因果何得爲流
通邪。今師謂。分文本是人情。人情咸謂。序未
辨道。流通歇末不得論師弟因果。是義不然。
夫三段者不可杜斷隔絶。序本序於正通。序
則有三義。正本正於序通。正亦三義。通本通
於正序。通亦三義。上中下語皆善故。又衆生
得道根性不定。何容序無滋味流通歇末邪。
既不歇末説師弟因果亦應何妨。如序中説正
亦應無妨。流通中有正意。彌是督勵宣行不
乖經意。又法華中明。阿私仙是師因。持品授
弟子果記。諸師咸判是流通。此有其例。於義
無妨。與奪由人不須苦執也。今從如是我聞
入壽量。訖天龍集信相菩薩室爲序段。從爾
時四佛下。訖空品正説段。從四王品下訖經
流通段。序者。序將有利益。正者正當機辨道。
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
從今以注當。聖教筌&MT05496;不壅於來世。經曰。上
中下語皆善。即此義也。疑者云。序分何得入
正品中。衆經例爾。如維摩無序品。序在正説
中。大品正説在序品中。涅槃序分入正品中。
衆經皆然。不以爲疑。何獨或此。斯乃出經
者意。爲四佛斷疑孤然而起其文嶄絶。引序
分安壽量中。今從義便不得齊品。分割也。序
有三義。一次緒。二敍述。三發起。次緒者。居
一部之初冠衆説之首。故言次緒。敍述者。敍
於方將述於當益。故言敍述。發起者。發其信
心起於教也。一段經文含此三義。故題爲序
品。品者梵語稱爲跋渠。此爲品也。品是類義。
此中文句氣類相從。節之爲跋渠。例如律中
有篇聚。毘曇有犍度爾。從如是下是次緒。從
是時如來下是敍述。從其室自然廣博嚴事
下是發起。次緒之序舊云五事。地人開佛是
爲六事。此經天龍集信相室。不聞前序不聞
後夢。亦得是同聞亦得是非也。同聞衆少不
次第云云此之五六。亦名印定序。三世諸佛
經初皆安如是故。亦名通序。與諸經同亦爲
通名作本故。亦名經後序。結集者所置故。亦
名經前序。遺囑令安故。亦名破邪序。對破外
道阿漚故。亦名證信序。令聞者不疑故。天台
師云。總此六説都是四悉檀意也。諸佛諸經
同是世界悉檀也。經前經後爲利來世是爲
人悉檀也。對破外道是對治悉檀也。信順無
疑是第一義悉檀也。舊解。如名不異。是曰無
非。阿難所傳文句似瀉水分瓶與佛一種。故
不異稱如。文下之理允當無謬。故無非曰是。
略而言之。文如理是。肇師云。如是者信順之
辭也。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眞
諦三藏云。如是者決定也。數決定理決定。佛
説此經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増謗。若少成減
謗。阿難傳之如瀉水不多不少。故數決定。佛
説無相之理不有不無。若有墮増若無墮減。
阿難傳之無増無減。故理決定。龍樹解。如是
者信順之辭也。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
是事不如是。此之四解各據一悉檀意。舊解
語總不顯文詮何等理爲如。何等理爲文所
詮爲是。既不顯了。只是世界悉檀意。肇師據
信順是爲人。三藏文理決定爲對治。龍樹信
順如是爲第一義云云今作通別二釋。佛如
法相而説。阿難如聞相而傳。故言如也。佛如
法相而解。阿難如海量而受。故言是也云云
別釋者。外曰阿漚稱吉。文乖其理故非如。理
異其文故非是。不可見阿漚在初而中後皆
吉也。文如其理故言如。理如其文故言是。今
謂。三藏經初云如是。二諦各異故非如。理淺
故非是。摩訶衍二諦相即故言如。理深故言
是。今謂三人同聞而各解故非如。證入優劣
故非是。唯菩薩所聞者爲如。菩薩所到者爲
是。今謂。離邊明中之文則非如。出二諦之外
有中道則非是。文字性離即是於如故言如。
一切法即佛法名之爲是。初破邪明正即三藏
經如是。次破異明同即通教經如是。次破淺
明深即別教經如是。次破離明中即圓教經
如是。此經既是方等。通被根性不同。作種種
説無咎。觀心解者。觀與境冥故爲如。境即正
觀故爲是。經言。如此觀者即是正觀。若他觀
者名爲邪觀。即其義也。我聞者。舊云。阿難不
師心。親承佛旨故曰我聞。眞諦曰。我是器義。
一散心名覆器。無聞慧故。二忘心名漏器。雖
得而失。無思慧故。三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
無修慧故。阿難無三過。唯是善好器。親承有
在故言我聞。釋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
作心諦聽。因縁和合故稱聞。阿難與聽衆述
佛遺旨。親承不謬故言我聞。師釋我有四義。
謂我我。我無我。無我我。我無我而不二眞我。
義配四根性人云云聞亦四義。謂聞聞。聞不
聞。不聞聞。不聞不聞。配四教法人云云有四
種阿難。謂歡喜阿難。賢阿難。典藏阿難。海阿
難。爲四種縁立四種名。歡喜阿難是我我用
聞聞。親承丈六身佛持三藏法。故言我我聞
聞。賢阿難是我無我用聞不聞。親承丈六尊
特合身佛持通法。故言我無我聞不聞。典藏
阿難是無我我用不聞聞。親承尊特身佛持
別法。故言無我我不聞聞。海阿難是我無我
而不二用不聞不聞。親承法身佛持圓法。故
言我無我而不二用不聞不聞。此經通三乘説
聽一音各解。故須分別云云觀解者。若作攀
上厭下觀。是爲我我聞聞。若作析體兩種從
假入空觀。皆是我無我聞不聞。若作從空出
假觀。是無我我不聞聞。若作中道觀。是眞我
不聞不聞。一時者。肇師云。法王啓運嘉會之
時也。三藏云。高時下時皆是若過若不及不
堪聞法。唯有平時即是一時也。私謂。高時慢
心不行。下時耽荒五欲。不耽不慢是平時也。
師釋。衆生感法。佛慈赴教。機應之時也。亦是
發眞見諦之時也。亦是法眼明朗照世之時
也。亦是佛眼照中之時也云云而言一者。若前
思後覺斯二非一。思覺妄斷豁悟之時。故言一
時也。觀解者。從假入空與眞一時。從空入假
與機一時。中道正觀與法性一時云云佛者。眞
諦云。佛有三義。一切智異外道。慈悲異二乘。
平等異小菩薩。餘人無此。釋論明佛是第九
號。佛名爲覺。覺世間出世間常無常數非數
等。朗然大悟故名爲佛。天台師云。佛者。依一
切智有丈六佛。依道種智有丈六尊特佛。依
一切種智有法身佛。三佛不得一異。非一異
而一異爾。觀解者。空觀覺知諸法一相。假觀
覺知諸法種種相。中觀覺知諸法無一異相
亦一異相云云住者。佛是能住。王舍城是所
住處。眞諦明住法有八。一住大千界内。二住
依止處。王城也。三住五分法身。壽命現在也。
四住威儀利物。五天住住禪定。六梵住住四
等慈悲。七聖住住三三昧。八大處住住第一
義也。釋論四住攝八也。天住梵住攝其天住
定住。聖住攝其五分命住。佛住攝其大處住。
又有迹住王舍城。攝其界内依止威儀三住。
天台師云。丈六身佛住眞諦也。丈六尊特合
身佛。雙住眞中也。尊特身佛雙住俗中也。法
身佛住中道也。觀解。空觀住眞。假觀住俗。第
一義觀住中。王舍城者。釋論大出因縁。初立
五山中七燒七造。王來居此。故言王舍。又云。
他舍被燒王舍不燒。後悉排云是王舍。即得
免燒。自是已來呼爲王舍。觀解。五陰爲舍心
王居之。故言王舍。耆闍崛山者。釋論翻鷲頭。
眞諦云。曲鳥山在王舍城東南。毘富羅山在
西南。仙人山在西北。黒土山在東北。白土山
在中央。中央三由旬平正即王城也。觀心山
者。靈即神智是般若也。鷲即萬徳是解脱也。
山即不動是法身也。常爲心王所觀。即是觀
之住處也。令一切心數同入其中也。此經闕同
聞衆者。謂時有五。處有四。耆山衆不聞信相
室説。信相室衆不聞夢中説。夢中衆不聞夢
覺已説。衆非一座故不列同聞。若爾阿難不
應稱我聞。然雖不聞佛更爲説。又其得佛覺
三昧能自通達。得稱我聞也。從是時如來下
是敍述序。敍下十七品故。亦名別序。簡異餘
經亦爲別名作本故言別也。別義爲七。一從
是時如來下一行半是入定別。二從是金光
明下訖二十七行偈是敍述別。三從壽量品
下是懷疑別。四從大士如是下是瑞應別。五
從信相見佛下是騰疑念別。六從四佛告下
是止疑別。七從欲色界天下是集衆別。生起
者。佛常在定。而群機扣佛佛欲應之。故示軌
儀。如來常寂猶尚樂定。入游法性出敍經王。
信相聞深法。疑法既是常人壽那短。是故懷
疑。菩薩福力疑能感應。應故四佛現。佛現即
騰疑。騰疑故佛即止疑。當雨法雨故大衆雲
集。七事異他經故言別也。已説七別竟。或
時作三別。一從是時下名敍述序。二從壽量
品下名現瑞序。三從時四如來下是衆集序
云云言敍述序者。敍後十七品。初五行敍
壽量品爲三。初兩行敍果徳。次一行敍懷
疑。次兩行敍斷疑。細作可尋。次一行半敍
懺悔品破惡生善之意云云次一行半敍讃歎
品生善破惡云云次六行敍空品破惡中破三
障惡云云從護世四王下是敍其品可解。大
辯者是敍其品。尼連鬼母是敍功徳天品。同
是女天故。地神是敍其品。大梵三十三天是
敍散脂品。散脂是將梵釋是主。敍主即得臣
將也。緊那羅等是其領。敍其領得其管也。我
今所説諸佛祕密者。是敍正論善集兩品。説
世祕密可以治國。出世祕密可以詣道。故知
敍兩品也。若得聞經去是敍鬼神品。鬼神品
中純明聽法功徳爲八部所護云云著淨衣服
下兩行敍授記品 三大士十千天淨心殷重
淨若虚空。故獲授記也。若得聽聞下敍除病
流水等品。聞名服藥悉得病除。則是善得人
身。復能修行布施福業是善得人道。魚聞佛
名善得天身天道。即此意也。正命是敍捨身
品。虎飱血肉即得解脱。豈非正命也。若聞懺
悔下一行敍讃佛品。佛有三世。諸菩薩多是先
佛即過去佛也。又是未來佛也。爲此菩薩所
讃。即爲佛所讃也。敍述之意止可彷彿。不得
薳自分明云云問誰作敍述。舊云集經者。若
爾是論非經。又乖經文。文云。我今當説。或
云是信相。若爾信相已能玄敍。何事致疑。又
非集經者那忽作序。師云。是佛自作。難者言。
若爾便是正經。那得稱序。此無所妨。菩薩尚
能安禪合掌説千萬偈。況如來口密神力赴
機。何所不爲。文云。我今當説懺悔等法。此是
明證。大品中化佛説六波羅蜜。亦得稱序。此
其例也。釋入定爲三。初一句一字明能游人。
二三字兩句歎所游法。後兩句結也。是時
者。眞諦云。有五種三時。一欲説正説説已。
二破外道去來時立現在有説有聽時。三下
種成熟解脱時。四正師正教正學時。五佛欲
説衆欲聽不高不下平平時。今但論如來知
機堪可得道時。若慧眼得道智與眞冥時。若
法眼得道智與俗冥時。若佛眼得道智與中
冥時。佛欲履歴法性觀知衆生於何時得道
故言是時也。如來者十號之初也。三藏解如
來文多不載。今言。智照理與諸佛等故言如。
慈悲與諸佛等故言來。諸佛應住祕密藏中。
何故出世。只爲慈悲故來。成論云。乘如實道
來成正覺。大經云。從十一空來。就智論來。從
六波羅蜜來。就行論來。釋論明。如法相解爲
如。如法相説爲來。今明。如三諦法相解名如。
如三諦法相説名來。故言如來也。游者游渉
進入之義爾。夫法性者非入住出。故小般若
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何得言游邪。良以慈悲導物。㩭我而入故言
游也。令衆生食甘露味。亦應言住。爲衆生宣
説亦應言出。故法華云。善入出住百千三昧。
即此義也。無量甚深者。將明游入簡顯其體
高廣。體包法界故言無量。徹到三諦故言甚
深。非是二乘下地菩薩之所逮及。故言無量
甚深也。法性者。所游之法也。諸佛所軌名
之爲法。常樂我淨不遷不變。名之爲性。非是
二乘以盡無生智所照之理爲法性也。二乘
法性淺故非甚深。有限故非無量。今之如實
智所照之理横包法界竪徹三諦。故言無量
甚深爾。又無量者。非別有一法名爲無量。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皆
佛法故即皆法性。佛皆游之故言無量。又
非別有一法名爲甚深。即事而眞無非實相。
一色一香莫非中道。皆中道故即是甚深。例
如釋論解四無量心云。縁東方衆生名廣。縁
四方名大。縁四維上下名無量。準此而言。縁
眞諦法性名廣。縁俗諦法性名大。縁中道法
性名無量。若縁中道。即是三智一心中縁三
諦一諦。此境無量。唯佛無量智乃能縁之。
如函蓋相稱。非二乘下地測其涯底。諸佛行
處者。正顯佛智無量甚深。佛智無量甚深故
行處亦無量甚深。行處無量甚深故佛智亦
無量甚深。擧函顯蓋。擧蓋顯函。正在此也。
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者。正簡也。菩薩居未及
之地。智之所行未能深廣故。地持云。菩薩得
九種禪。初名自性禪。若入此禪即入實相法
性清淨之境。二乘不聞其名。況有其行。若入
第九清淨淨禪。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
盡。故言清淨淨禪。自下地去皆有餘習。佛
住十地頂。若入此禪過諸菩薩。淨名云。心淨
已度諸禪定。即此義也。亦是擧其高位簡法
性甚深也。是金光明下敍述序。若敍正説流
通十七品意。已如上説。今更論敍述五重玄
義。初十二行半敍名體宗用。次十四行半即
敍流通弘宣此典。即是敍教相也。就初一句
敍名。次一句敍體。次三行敍宗。次九行敍
用。護世下去敍教相也。解者或言。金光明一
句猶是敍體。如礦石中金。金體乃非光非明。
不妨約金論内外用。法性非宗非力。亦依法
性起於宗力。當知此句正是敍體。今明理乃
當然。分文則屬敍名也。經王上已説。今更述
之。三藏云。三徳攝三。涅槃正斷二乘斷見。般
若正遣凡夫有著。華嚴正化始行菩薩。今經
通爲八位人。故稱王也。此語難解。涅槃爲菩
薩説甚深微妙行處。豈止爲二乘。般若云。法
身佛爲法身菩薩説法。其聽法衆非生死人。
豈止遣凡夫有著。華嚴説初地乃至説十地。
豈止爲始行菩薩。作此偏説。無智之人於諸
經起輕慢。此義不可。今言經王者。若取文
爲經。即是三種俗諦。若取理爲經。即是三種
眞諦。若取文理合爲經。即是三種中道。若説
餘諦。是經而非王。若説中道。是經復是王。於
九種經中而得自在。但經王是一。隨縁設教
名字不同。華嚴云法身。方等爲實相。般若稱
佛母。法華爲髻珠。涅槃名佛師。皆是法性異
名。通爲諸經作體。譬如諸性應運迭興。龍師
鳥官隨時覇立。百代雖異而統王是一。法性
亦爾。宜聞大品佛母爲王。餘名廢息。宜聞法
華寶所爲王。餘名廢息。法性爲金光明之王。
亦復如是。若作此解。上不爲佛經王之旨。
下不増長衆生我慢。微妙者。他釋因微果妙。
今不爾。因果倶微妙。因中性徳深而難見名
爲微。不縱不横名爲妙。果中修徳亦復如是。
四方四佛護持者。四方者四門也。四佛者四
門果上覺智也。釋迦覺智與四佛同。諸佛果
智冥於法性。法性得顯名爲法身。法身不動
名之爲持。法性常故諸佛亦常。法常佛常。壽
命亦常。常故無量。信相推迹*或本。四佛令
其達本悟迹。名之爲護。此一句種種義。法性
四門法性四徳即體義。果智顯體即宗義。護
念信相斷疑復是用義。而敍宗爲正意。觀
心解者。四方是四諦。四佛是四諦智。東是
方首。如集是苦因。又東甲乙是春生。生即集
諦也。從東次南。亦猶生而有長。先春次夏故
南方是苦諦也。長後秋收。又白帝屬金。金能
決斷。西方即道諦也。從秋收至冬藏。衆事都
息。北方如滅諦。苦集因果皆謝無用也。觀此
四諦生眼智明覺。持理不失護倒不起。故名
護持也。又觀四方是四徳。觀東方常爲破無
常。觀無常爲破常。觀非常非無常破常無常。
乃至觀北方無我爲破我亦如是。此觀持徳
不失護倒不起。故名護持也。觀東方集諦常
非常非無常不動。故名阿閦。觀南方苦諦樂
無去無來法性實相。實相尊貴故名寶相。觀
西方道諦畢竟清淨。法性壽命與虚空等。故
名無量壽。觀北方滅諦永寂爲我入祕密藏。
祕密藏故名微妙聲云云我今當説下九行偈
是敍用。文爲四。初三行明能破之勝法。次三
行半明所破之惡罪。次一行半擧行法勸修。
次一行結成。初三行明能破勝法者。謂境法
法性也。行法懺悔讃歎也。導法一切種智也。
故言懺悔等法。知非一種也。若相資爲論。
行資智。智顯理。理顯故能盡衆苦。苦盡故法
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徳無上故應身顯。
若圓論者。三法不縱不横而修。三身亦不縱
不横而顯。雖圓別之殊。倶是能破之勝法也。
觀舊文語略。新本具有三周説法之文。四佛
説常果上根得益。婆羅門説法身無舍利中
根得益。佛分別三身下根得益。今敍中云。
我今當説懺悔等法。即是敍下三周之法能
破惡也。次從諸根不具下敍述空品。文爲二。
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惡。次二行半明能破之
方。初又爲三。諸根不具下破報障。愁憂一句
破煩惱障。惡星災異下破業障。餘經對縁云
報障難轉。因時可救果無如何。此經三障皆
可轉。一往釋此三障由破五戒。破五戒是
業障。受三塗人天等身是報障。煩惱爲根本
是煩惱障。今直就人道中明犯五戒報者。諸
根外缺壽命内夭。此兩句是殺生報。昔損他
身分今諸根殘毀。昔斷他命今壽損減。經云。
殺生因縁得二種果報。多病短命。即其事也。
若貧窮困苦是外無依報。諸天捨離是内無
福徳。此兩句是犯盜戒。經云。有同生同名
天龍輔佐之。功徳天發願利益之。盜人無此
事也。又先富後貧者。必是龍棄天捨也。若親
厚内鬥王法外加。此兩句是犯淫戒。經言。人
護則人瞋法護則法壞。昔侵其人今骨肉鬥
訟。昔毀他法今王法所加。即其事也。各各忿
諍此應有兩句。或是翻者脱落。或是略爾。
内則各各忿諍。外則人人不信。此一雙是犯
妄語。昔不實欺他今常被欺忿。昔語無實今
人無信者。外耗財物内虧禮度。此是飮酒報。
昔慢財費日今多損耗。昔乖撙節今墮聾騃。
經言。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即其事
也。問釋大乘經。何得以五戒對義。答開合五
戒大有所關。提謂經云。五戒者天地之大忌。
上對五星下配五岳中成五藏。犯之者違天
觸地。自伐其身也。又對五常。不殺對仁。不盜
對義。不淫對禮。不飮酒對智。不妄語對信。又
對五經。不殺對尚書。不盜對春秋。不淫對禮。
不妄語對詩。不飮酒對易。又對十善。殺盜淫
是身三。妄語攝口四。飮酒攝意三。俗不能護
口。略制一不妄語。釋論云。説重者是妄語則
已攝三。飮酒是邪命自活増益恚癡。出世以
智慧爲首。生死以三毒爲根。若能禁酒是防
止意地三毒。長養出世智慧也。是爲開五戒
出十善。十善是舊法輪王所用。亦名性罪性
善。都是一切罪之根本。又五戒對五陰。不殺
即色陰。不盜即受陰。不淫即想陰。不妄語即
行陰。不飮酒即識陰。五陰開四念處。念處開
三十七品。三十七品開三脱門。三脱門開涅
槃。故云色能發戒。受受禪定。想慧悟虚通。行
發解脱。識即知見。當知五戒能成五分法身。
辦二乘之法也。又五戒亦是大乘法門。提謂
經云。五戒是佩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徳
也。出入無亂往還無間。即淨徳也。統御一身
即我徳也。以立道根。即樂徳也。此是五戒對
四徳。束五戒爲三業。即對三無失三不護三
輪不思議化三密三軌三身三佛性三般若三
涅槃三智三徳等無量三法門。横竪無邊際
與虚空法界等。亦是無盡藏法門。亦是無量
義三昧。擧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
復次害命名事殺。不害命名事不殺。法門
解者。析法名理殺。體法名理不殺。當知不
殺之戒種種不同。論其果報亦復不同。若作
意防護如馬著勒如牧牛執杖者。報在人道
百二十年。唯得肉眼無有四眼。若任運性
成如河注海者。報在六天。極長者九百二十
六億七千萬歳。唯得天眼未得三眼。若加修
客戒無常苦無我等慧者。報在變易。壽七百
阿僧祇。唯得慧眼未得二眼。若加修常無常
等慧。報在蓮華藏海受法性身。分得五眼分
得常壽。比佛猶是諸根不具。壽命損減。況
前諸根諸壽邪。若圓教人。持事不殺戒。又持
理不殺戒。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斷癡愛起
於明脱。體陰界入無所毀傷。若子若果不生
不滅。成就智慧居常寂光土。常壽湛然五眼
具足。得根自在耳見眼聞。得命自在脩短自
任。是則名爲究竟持戒。諸根具足命不損減
也。又圓教人何但持之是戒。唯殺唯慈。亦
作事殺亦作理殺。如仙豫大王殺五百婆羅
門。與其見佛之眼。與其十劫之壽。又作法門
殺者。析蕩累著淨諸煩惱。如樹神折枝不受
怨鳥。如劫火燒木灰炭雙亡。故央掘云。我
誓斷陰界入。不能持不殺戒。一切塵勞是如
來種。斷此種盡乃名爲佛。成就金剛微妙法
身。湛然應一切。唯殺唯慈。垂形九道。隨其所
宜示長短命。任其所見用缺具根而化度之。
前諸戒行淺近隘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
異會同。故名究竟持不殺戒也。不殺之戒。人
天已上極佛已還。曠大縱横其義如是。云何
而謂是小乘數耶。復次不與取名事盜。與取
名事不盜。法門解者。如佛言曰。他物莫取
名法門不盜。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是名法
門盜。不盜之戒種種不同。若持戒作業求可
意果。可意果者無常速朽悉是他物。臭如糞
果害如毒食。有智之人所不應求。設使得之
心不甘樂。云何殷勤飮苦食毒而自毀傷。貧
窮四姓即此三界洄澓困苦。豈過有流。三障
障佛第一義天之所捨離。是名爲盜非不盜
也。又二乘之人以四諦智觀身受心法。厭惡
生死欣求涅槃。涅槃心起爲自爲他爲共爲
無因。介爾心生即取他物。即非時取證即不
待説所因。焦種不生。見苦斷集修道造盡非
求法也。謂有涅槃成涅槃見。若有著空者。
諸佛所不度。身長三百由旬而無兩翅。墮三
無爲坑。受若死若死等苦。法華云。飢餓羸
痩體生瘡癬。豈非貧窮困苦邪。淨名云。不見
佛不聞法不入衆數。豈非第一義天遠離邪。
此猶名盜非不盜也。若別教菩薩次第行次
第學次第道。從淺至深捨一取一。來已更復
來。去已更復去。悉是辱於來去相。亦是不與
而取。取已而捨。亦是貧窮。捨已更取。數數去
取即是困苦。不即與第一義相應。即是遠離。
此猶名盜非不盜也。圓人觀諸法實相。受亦
不受。不受亦不受。亦受亦不受亦不受。非受
非不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不取是菩提。障
諸願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高故不取。不
下故不捨。如是觀者。觀如來藏具足無缺。是
如意珠。隨意出寶。即脩羅琴。任意出聲。即是
大富。大富故無取。無取故即第一義。第一義
故天不遠離也。是名究竟持不盜戒也。圓人
復有盜法門。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如海呑
流不隔萬派。如地荷負擔四重擔。衆生悉度
煩惱悉斷。法門悉知佛道悉成。此義可知不
能多説。前諸戒行淺而且塞。非是通途。圓
戒宏遠徑異會同。故名究竟持不盜戒也。復
次男女身會名事淫。不會名事不淫。法門解
者。若心染法是名爲淫。不染法名爲不淫。不
淫之戒種種不同。若關禁七支。如猴著鎖。&T016254;
一油鉢過諸大衆。割捨觸樂求於未來淨潔
五欲。如市易法以銅錢博金錢。此乃増長欲
事非不欲也。若爲生天故持戒。如羝羊相觸。
將前而更却。帝釋共八十億那由他天女縱
逸嬉戲。看東忘西欲猶不足。化爲老脩羅納
舍脂。使諸天亡身失首。又見仙人入定汚弄
其女。仙從定起。釋羞自化爲羝羊。仙人呪
之。千根著身無能却者。後來懺謝變爲千眼。
是亦増欲非不欲也。若斷欲界麁弊之欲。染
著色無色界禪定之樂。如冰魚蟄蟲墮長壽
天。是爲一難。貪著禪味名爲大縛。是染欲法
非不欲也。若憎惡生死如怨如蛇。愛翫涅槃
如親如寶。棄之直去渉路不迴。諸有色聲不
能染屈。如八方風不能動須彌。若聞菩薩勝
妙功徳。甄迦羅琴聲迦葉起舞不能自持。隨
嵐風至破須彌如腐草。是染欲法非不染也。
若菩薩惡生死如糞穢。惡涅槃如怨鳥。捨於
二邊志存中道。起順道法愛生名頂墮。是菩
薩旃陀羅。既無方便。此慧被縛不能勝怨。已
所修治爲無慧利。是染欲法非不欲也。圓人
觀一心三諦。即空即假即中。即空何所染。即
假何所淨。即中何所邊。即空即假何所中。即
空故無我人十六知見依正等愛。即假故無
空無相願等愛。即中故無佛菩提轉法輪度
衆生等愛。三諦清淨名畢竟淨。是淨亦淨。
經言。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汚戒者。
圓人行於佛法。即究竟持不淫戒也。圓人又
有染愛法門。如和須蜜多女。人見人女天見
天女。見者得見諸佛三昧。執手者得到佛刹
三昧。歍者極愛三昧。抱者冥如三昧。各各皆
得法門。亦如魔界行不汚戒菩薩。變爲無量
身。共無量天女從事。皆令發菩提心。如維摩
詰。若入後宮。後宮中尊化正宮女。先以欲鉤
牽後令入佛道。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
以屑出屑將聲止聲。前諸行淺塞。非是通途。
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是名究竟持不淫戒也。
復次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名事妄語。法門解
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爲妄語。妄語多
種。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諸
欲無樂時。凡夫癡人於下苦中横生樂想。竪
我慢幢打自大鼓。謂色即是我。我即是色。色
中有我。我中有色。執有與無鬥。執無與有鬥。
依止斷常起六十二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眞
實。増見長諸非。吾我毒甚盛。備口四過。略
標妄語爾。三十三天黄葉生死謂是眞金。非
想自地具細煩惱。謬計涅槃。此非妄語。誰是
妄語邪。二乘之人競執瓦礫歡喜持出。生滅
度想生實未盡。寧得滅度。生安隱想。所作未
辦。寧得安隱。淨名云。佛爲増上慢人。説離淫
怒癡名爲解脱。其實未得一切解脱。未得謂
得。豈非妄語邪。佛爲別教人以四門説實相。
執於一有隔礙三門。乃至執非有非無而隔
有無。夫實相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云何以
字。字於無字。云何以數數於無數。豈非妄語
邪。圓人如實而觀如實而説。如實觀者。非
内觀得是解脱。非外觀非内外觀。非離内外
觀。亦不以無觀得是解脱。如實説者。一切實
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
實。如是皆名諸法實相。經言。諸佛皆實語
佛語實不虚。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
之所至。隨諸衆生類各各皆得解。即是以佛
道聲令一切聞也。圓人亦有妄語法門。無車
説車誘戲童子。無樂説樂止彼啼兒。若有衆
生。因虚妄説得利益者。佛亦妄説。經言。我
是貪欲尸利。我是瞋恚尸利愚癡尸利。然
實非也。我是天是人。實非天人。我是龍鬼。實
非龍鬼。將虚以出虚。令有不虚爾。前諸行淺
近隘塞圓行深遠。夷坦無礙經異會同。故能
如此。是名究竟持不妄語戒也。復次若穀若
草昏心眩亂者名事酒。法門解者。迷惑倒見
名之爲酒。倒見多種。夫酒爲不善諸惡根本。
能生三十六種之失。招於五百世中無手。慢
刑失禮發出伏匿。眠臥糞穢唐突水火。過患
如此。人猶尚之。晋世引滿稱藝能。魏朝清濁
爲賢聖。畢卓自署爲酒徒。鄭泉自誓爲酒壺。
竹帛載之古今歌之。不應作而作。不應歌而
歌。非醉酒是何。釋論云。有一法師。爲王説五
戒罪福。王難云。飮酒招狂飮者甚多。狂者何
少邪。法師擧手指諸外道而已。更言餘事。
外道侜張云。王難甚深。是禿高座更不能
答。王云。法師答竟。狂亦不少。指汝等是。將
護不彰爾。此即世人之醉也。又貪如海納流
無有滿時。瞋如火益薪展轉彌熾。癡如膠黏
結如冰足水。八萬塵勞煩惱其心。無暫停住。
掣電蛇舌颺焔獼猴。五欲攪作無時不醉。大
經云。從昔已來常爲聲色所醉。流轉生死。
三界人天通有此醉也。若二乘之人雖斷九
十八使四住煩惱。無明未吐。如半瘧人。大
經引醉歸之人。世間無常樂而言我淨。如來
實我淨而言無常樂。如彼醉人見日月轉。此
二乘醉也。菩薩之人無明未盡不了了見。菩
薩行故見不了了。如遠望大舶遙觀鵝雁。夜
覩畫像遠視人杭。亦如醉人朦朧見道。如是
等無量譬喩顯於菩薩未得明了。故迦葉云。
自此已前我等悉名邪見人也。此菩薩醉也。
圓人行如來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
藏。雖有肉眼名爲佛眼。所可見者更不復
見。故文云。入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
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
如妙徳等。是則五住正習一時無有餘。酒法
既除。何所可醉。是爲究竟持不飮酒戒也。
圓人亦有飮酒法門。鴛掘云。持眞空瓶盛實
相酒。變化五道宣揚哮吼。波斯匿醉轉更多
恩。末利后飮。佛言持戒。入于酒肆自立其
志。亦立他志。夫得其門者逆順倶當。失其柄
者操刀傷手。前諸行淺近隘塞。圓行宏遠徑
異會同。故能如此。是名究竟醉醒無二也。上
觀四諦智名四佛。觀五佛云何觀。觀五戒實
相覺智清淨。即是觀心中見五佛也。次破煩
惱障。指愁憂恐怖一句是也。上來諸事或約
内身或約外報。是報障義便。此一句專明心
爲煩惱障便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一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二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   録 
◎報障如上可解。煩惱與業云何。數人云。數
起而輕名煩惱。數起而重名爲業。天台師云。
任運常有是煩惱。卒起決定心發動身口。必
牽來報者是業。若爾惡星災異都不關心。云何
是業障。此乃外相表業將起。是業責報之相
即得是業障也。若煩惱業轉報未必轉。若報
轉業煩惱必轉。通論。見思煩惱皆有愁憂恐
怖。別論。愁憂屬見煩惱。恐怖屬愛煩惱。今不
具記云云三破業障者。從惡星災異下是也。
業將感報故其相前現。相名表發意在此也。
惡星者。別有客星也。亦是五星二十八宿。
一方有七。四七二十八也。違其度數失其分
野。若熒惑亂行麻彗暴出。是客星也。災異
者。風雨雪霜乖候等是也。衆邪者有三。人邪
鬼邪法邪是也。蟲道者毒鬼也。又言三毒是
蟲也。變怪者詭怪也。謂禽獸醜惡形聲等是
也。惡夢者。心靈潜密業現其中。夢見不適意
事是也。夫諸業表報不出五罪。若惡星表亡
身失命者。殺生業相也。惡星表神棄困窮者。
竊盜業相也。惡星表親離幽厄者。淫罪業相
也。惡星表誣枉讒謗者。妄語業相也。惡星
表喪失財産者。飮酒業相也。其餘災異怪禽
惡夢等。隨其時節各有所表。細心推詳不出
五罪之報。行者知解推之。何須折篾鑚龜問
管公明邪。從當淨洗浴下二擧方法能空於
惡也。前業相外彰報對不久。内無方法何以
禳之。約其三業作三徳之方。以事表理也。
洗浴臭體擬作法身。緘脣攝耳擬聽般若。至
心清淨擬作解脱。前令洗浴内身。後更勸淨
外服。内外相成爾。前但令聽後誡令專聽。
鄭重緘口爾。前令至心後示至心之境。成其
方法爾。夫人身本於不淨。蓮華本於淤泥。
譬如栴檀生于伊蘭。世間現見也。今近因三
業規矩。遠成三徳妙義。可不信哉。洗浴法身
能禳報障。攝耳緘口能禳煩惱障。至心能禳
業障云云從是經威徳下四結成也。能悉消
除者明三障轉也。今其寂滅者三徳成也。寂
滅秖是涅槃。涅槃秖是三徳。前三業方法既
成。三障理數應轉。三障既其已轉。理數成於
三徳。報障轉成法身徳。煩惱障轉成般若徳。
業障轉成解脱徳。前寄事相將淺以表深。後
明寂滅將深以結淺。經文繍密見之者寡云云
護世四王下敍流通中品。皆如上説
  釋壽量品
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隨順世間而論三
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量。法身者。師軌法
性。還以法性爲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
陰界入之所攝持。彊指法性爲法身爾。法性
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彊指不遷不變
名之爲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
彊指法界同虚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
壽不量之量也。報身者修行之所感也。法華
云。久修業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
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
冥。相應者如函蓋相應也。相冥者如水乳相
冥也。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
不身。彊名此智爲報身也。法壽非常非無常。
智既應冥亦非常非無常。彊名常爲壽也。法
既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彊
名無量爲量也。應身者應同物身爲身也。應
同連持爲壽也。應同長短爲量也。智與體冥
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眞金能塗諸色像。功徳
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能爲身爲非身。能爲常
壽爲無常壽。能爲無量能爲有量。有量有二
義。一爲無量之量。二爲有量。之量如七百阿
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山斤海滴。實
有齊限。凡夫所不知。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
莫數。此是有量之無量。應佛皆爲兩量。逐
物隨縁參差長短。然此三身三壽三量不可
並別一異。則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
乃會玄文。故下文云。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
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即其義也。但信
相偏疑應身之有量。四佛偏擧應佛之無量。
斷其有量迹疑既除。深達報法。若從信相所
疑。應言壽有量。若從四佛釋疑。應言壽無
量。而今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量。直言壽量
者。意欲圓論三佛之壽量。故不偏題。取意爲
釋。若從義便。正是報身之壽量。何故取此。報
身上冥下應。上冥法性即非量非無量。下應
機縁能量能無量。量疑牽無量之答即達於
圓。經家從其生圓解而題品。擧一而蔽諸。
從此義故題爲壽量品。又一時重解。壽量
品亦作三重。一玄義。二引證。三還源。玄義
者。壽者命也。謂報得命根連持不斷。名之爲
壽。延促期數名之爲量。故言壽量也。此釋應
佛因縁之壽量也。又壽者受也。境智和合共
相盛受。謂無分別智盛受無分別境。無分別
境盛受無分別智。如函大蓋大。故壽是受義
也。量者相應也。境智相應故言量。此釋報佛
之壽量也。又壽者久也。常不變易稱之爲久。
量者銓量也。常久之壽非多數非少數。非相
應盡知。非相應不盡知。非可説非不可説。
無以名之。彊以銓量説其長久。此釋法身之
壽量也。初番爲二。一有量量。如釋迦之壽
方八十是也。二量無量。如彌陀之壽。實是有
量。人天所不能測。故言量無量也。此量無
量皆應佛所爲也。第二番亦二義。佛以如如
智稱如如境。境無分別智亦無分別。若境稱
於智智有分別。境亦有分別。此知與不知
皆報佛所明也。第三番亦二義。一者深寂
不可説。二以慈悲方便亦可得説。此可説不
可説皆法佛之法也。二引證者。方八十年證
有量也。諸天世人八部之衆無能思算山斤
海滴不可數知。此證量無量也。虚空分界不
可齊限。證境無分別也。又唯除如來。證智可
分別也。又下文去。智淵無邊法水具足。亦
是證智也。壽不可計。此證不可説也。將欲
宣暢釋迦如來所得壽命。此證慈悲可説也。
又聞是四佛宣説如來壽命無量。證大悲可
説也。新本明。婆羅門求佛舍利如粟大求
六天報。即證有量也。王子説。金光明難思
難解福報無邊。福報無邊是證量無量。難
思難解即總證智境不可説等云云三還源者。
亦云復宗。釋此壽量。雖作三身六義。勿作異
解。秖是經題金光明義爾。初番量無量者。秖
是明義。以其明故大小長短延促數量悉現
明中。還是明義爾。第二番智境函蓋體解相
應。色大故般若亦大。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還是光義也。第三番可説不可説。常樂我淨
説滿法界。法性無所益。都無一言。法性無所
損。還是金義。夫解一則千從。迷一則萬惑。
即此義也。既是兩時之聞兼而録之云云
品正説而序文未盡。分別如上。從王舍城下
是第三疑念序。文爲二。一出人。二明疑。出人
爲四。一出處。二明位。三出名。四歎徳。處如
文。菩薩者。菩名道。薩名心。自行此道復能化
人。故言摩訶薩。依勝行立勝位也。信相者。
信家之相在似道中。別判三十心。圓判鐵輪
位。下文云。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撃鼓。鼓
是法身撃是機動。似位機興知非眞撃。又眞
似之位地地相隨無位不有。如普賢修普賢
行滿位隣尊極。此似則高。信相稱似道者。
未敢判其高下也。難者言。若同普賢言似者。
何故有疑。此亦非妨。菩薩爲疑者作發起人
爾。又佛地未了。疑無所嫌。法華中補處彌勒
亦復懷疑。大集中有生疑菩薩。於菩提未了。
菩提爲我作名名爲生疑。難者言。見諦已斷
疑。十地云何疑。答言。見諦斷通疑。十地有
別疑也。觀解者。心王名王五陰名舍。觀此五
陰空寂。空寂即涅槃。涅槃能防非禦敵呼之
爲城。初心後心常觀涅槃行道。故是住處也。
歎徳文爲二。外供養佛内種善根。此菩薩植
善既深。多値諸佛。作高位解釋亦應無媿
云云供養有二義。一財供養可解。二法供
養。佛説百千法門。隨而修學名法供養。觀
心解者。一念覺了心名爲佛。無量功徳心資
此覺心令轉明淨。名供養佛。如膏資火。如食
益身。如禪發慧。皆供養義也。種善根者。法性
名地。觀法性智名種子。常以觀觀名下種。
久習不退名種久。五善根生名増長。増長由
風動日照雨潤。漸増茂好。風譬佛身輪。日譬
佛意輪。雨譬佛口輪。値佛三事能大利益。楞
嚴般若若増法性轉顯。法性若顯定慧倍明。
植種値佛二義相成。擧此一雙歎菩薩徳也。
從是信相下正明疑念序。又爲二。初疑之由。
次正生疑。由有遠近。遠由三月唱入涅槃。
近由敍述。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之義。又
云。由乎本誓撃動生疑。何因何縁者。通論
三種皆名因。而此文既略。縁了相資共能顯
正。正當於因。縁了當縁。正因常恒壽命無
量。縁能顯理境常智亦常。此因此縁皆非八
十之因縁。今方八十是何因何縁。是故生疑
也。方八十者。世壽有三品。下方四十。中方
八十。上方百二十。下方少天上方太老。中
方不少不老表常。又十二因縁第八名愛支。
八十滅者。表愛已盡。入有餘無餘涅槃。愛盡
無縛表我涅槃表樂。又中方表中道。佛樂中
道中道表淨。爲此義故方八十年也。信相不
作此解。是故生疑何因何縁也。從復更念言
下。是正生疑。如佛所説者。此執教疑理。教詮
止行二善。感壽則長。佛昔行因甚多。而今果
壽極少。理教相違。不能不惑。若無此理教爲
虚設。若其必然長壽安在。是爲執理而惑教
也。有二因縁者。與前爲異。前合止行同是縁
了。今就止行自作因縁。十善中一一善皆具
止行。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是止善。
施食是行善。今經擧不殺家之止善不盜家
之行善。互擧一邊共明止行。若備論者。一
一皆有止行。止之與行須明也。今就一一各
有因縁。夫命是衆生之所共惜。奪而害之居
然大苦。宥而放之則爲快樂。慈心是因不畜
殺具是縁。此是止善因縁也。夫食是依報。
得之則命存。失之則壽殞。施心是因。施具是
縁。此行善因縁也。不殺一條既爾。乃至不
邪見亦復如是。總有止行二十善四十因縁。
此等因縁倶感長壽。佛之止行二善累高於
山。積厚於地。云何今日八十而終。此約因果
一途論止行二善。但作此解。於義未允。今當
更説。人天之因以五戒十善名之爲命。三乘
行人以智慧爲命。魔名殺者。若遮奪此事。
即是斷人天命。若不遮奪名爲止善。方便勸
修名爲行善。若破壞三藏法。名殺二乘人命。
若不毀傷名爲止善。方便勸修名爲行善。若
毀訾事檀乃至毀訾世智。名斷六度菩薩命。
若不障礙名爲止善。方便勸修名爲行善。若
修體法斷貪恚癡是二乘命。若障不令修名
斷二乘命。若不障者名爲止善。方便勸修
名爲行善。非撥體空則斷通教菩薩命。若不
障者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若毀訾
漸次是斷別教菩薩命。不作障礙即是止善。
方便勸修即是行善。若誹謗圓融即斷圓教
菩薩命亦斷佛命。若不留難即是止善。方便
勸修即是行善。圓人非但不壞諸法而隨一
相。即殺諸法而隨一相。如仙豫大王害五百
之短命施十劫之長齡。如佛斷一切煩惱及
習一切無有餘。此皆言逆而理順。非小行
者所行。如上所論。一一法皆有止行二善。一
一善皆有因縁。若得此意歴諸法門浩然若
海。故大經云。行檀波羅蜜得壽命長。菩薩行
檀則施衆生無量壽命。乃至行般若得壽命
長。菩薩行般若。則施衆生無量壽命。即其義
也。而我世尊行無不圓果無不滿。云何今日
方八十年。次明施食者。百味甘漿等依報
食也。身肉骨髓者正報食也。此皆事中施食
爾。經言法食。法食者世間法味。出世間法
味。出世間上上法味。菩薩能爲一切衆生作
大施主。令未發心者迴邪入正。已入正者増
長萌芽。如陰陽養卉。如父母鞠子多積繒綿
令墮地不痛。授以五戒十善。已持五戒者。説
三界火猛多所燒害。讃歎三乘無繋解脱。已
入證者。毀訾小乘敗種焦穀。讃歎菩薩所行
之道。設飢國人大王之膳。煩惱爲薪智慧爲
火。以是因縁成涅槃食。令諸弟子皆悉甘嗜。
如是等一切法門悉名法食。一一法皆具止
行二善。一一善具因具縁。此諸因縁感長壽
果。而我世尊行無不圓果無不滿。云何今日
方八十年。觀心不殺者。無明爲父貪愛爲母。
若斷此者即成逆害。但觀無明即是明愛即
是淨。體達能所皆如虚空。是爲止善。觀諸心
數亦復如是。是名行善。能如是觀獲得金剛
常住之壽也。己身骨髓血肉者。此彼相望此
爲己身。智慧推之非己身也。如王子飼虎尸
毘貿鴿。皆捨父母遺體非捨己身。己身者法
性實相是也。釋論云。持戒爲皮。禪定爲血。
智慧爲骨。微妙善心爲髓。爲他説戒。戒能遮
罪修福無相最上。非持非犯尸波羅蜜者。是
施己皮也。説諸禪定神通變化。不起滅定
現諸威儀者。是施己血也。説無著妙慧。非智
非愚亡泯清淨。終日説終日無説。其所説法
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是施己骨也。檀忍等
應是肉也。説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不一不二。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
也。將此充足飢餓衆生。況餘飮食。餘飮食
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眞諦之髓
爾。法華云。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
義也。如來往昔隨他意説無量無邊。隨自意
説亦無量無邊。皆是長壽因縁。云何今日方
八十歳也。從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
此一句結前開後。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
際。故言至心。觀心既然觀佛亦爾。故言念
佛。念佛不殺施食與法性虚空等。如此之壽
不應短也。是爲結前開後者。由作此觀機動
瑞興故言開後也。從其室自然下是第四現
瑞序。瑞者密報。相者表發。密報四佛當臨此
室爲爾斷疑。表發増進常因感得常果也。問
佛作此瑞信相福作。答信相無機佛亦不應。
若無諸佛機無所扣。機應相須瑞以之興。問
衆縁感瑞信相獨感。答通由衆縁。別在信相。
若瑞在靈山可非其力。室中所見豈不由之。
譬張家降瑞。寧得王家受福。雖然信相是發
起之人無容獨善。法華云。如爲一人衆多亦
然。就文爲二。一現相由。二正現相。取結前
開後之文爲現瑞之由。從其室自然下爲正
現相也。正現相又二。一別現相。二總現相。從
其室自然下是別現相。從擧要言之下是總
現相。別相爲十。表十地因成也。總相爲一。表
因成一果也。又別相表地地各各増益。總相
表一地具諸地功徳也。問此經常果爲宗。何
得作相表因。答此因是果家之因。因必成果
不乖宗也。問前判信相是似位。後相則非其
徴。若似同普賢前相亦非其兆。答一往云十
地。一地之中皆有諸地功徳表報利益。前後
皆霑也。經家不定判位。秖可從容不得剋斷
也。別相有十者。一其室廣博。二其地寶嚴。三
妙香氛氳。四高座涌出。五佛座華座。六放大
光明。七雨諸天華。八作天妓樂。九皆受天樂。
十根缺者具。此之十相表報十地功徳。止
可斐斖擬議。不得責其備悉。其室自然廣博
表初歡喜者。此地初開過於凡聖。故以廣博
表之。嚴淨琉璃間錯表離垢地者。此地對
戒。戒是諸行基檀。諸行莊嚴於戒。故以間
錯表之。香氣表明地者。其地對忍唯辱而忍
増。如煙多則香盛。故以香表之。高座表炎
地者。其地對精進。精進督出衆行。故以高
座表之。佛坐其上表難勝者。其地對禪。禪有
神通轉變大力。故以佛表之。光明表現前者。
其地對般若。般若洞照故以光明表之。天華
表遠行者。其地對方便。方便善巧觸處嚴淨。
故以天華表之。作樂表不動者。其地對力。
力能利安一切如妓悦物。故以作妓表之。受
樂表善慧者。其地對願。願滿則心喜。故以
受樂表之。根具表法雲者。其地對智。因中衆
行故智慧爲首。智導諸行隨階而圓。故以根
具表之云云復次十相表一一地中具諸功徳。
且約初地釋之。其室自然廣博嚴事者。此相
表初地智也。室者以五陰爲室。此陰非陰亦
非非陰。不爲陰非陰所作。亦不作陰非陰。故
言自然。不得陰不得非陰。二邊虚豁。故言
廣博。非直空無二十五有二種涅槃。亦有因
中十力無畏種種功徳而莊飾之。故言嚴事。
嚴事即假智。廣博即空智。自然即中智。三
智一心中具足。是故歡喜。天紺琉璃雜厠間
錯以成其地者。此相表初地所照境。天紺琉
璃瑩淨明徹。表眞諦境。雜厠間錯種種莊嚴。
表俗諦境。猶如如來所居淨土。至聖所居極
尊之地。表中道第一義諦境。一地而三相三
相而一地。表一諦而三諦三諦而一諦。有妙
香氣過諸天香者。此相表初地慈悲功徳。慈
能與樂如香氛氳。悲能拔苦如香離臭。此慈
悲竪高故言過諸天香。此慈悲横闊故言遍
滿。遍滿一切陰界入中。無不溥覆也。其室
四面有四高座者。此相表初地四徳。四徳是
祕密之藏。佛住其中。如高座可坐。爲坐諸
佛也。有四如來者。此相表初地覺四徳智。智
與徳冥如佛坐座也。放大光明者。此相表初
地自行化他。照此土表自行。照他土表化他
也。雨諸天華者。此相表初地四辯。華雨於
空。如辯詮於理也。作天妓樂者。此相表初
地四攝。四攝攝物如樂樂他也。受天快樂者。
此相表初地法喜。法喜澄神如受天樂。根缺
具足者。此相表初地諸根互用。耳見眼聞。
一根之中具足諸根之用也。初地功徳佛辯
所不能宣。略擧十相表其梗概爾。初地既然。
一一地亦復如是。復次十相表初地自行化
他功徳。前五相表自行功徳。後五相表化他
功徳。其室廣博表自行之般若。天紺琉璃表
自行之法身。有妙香氣表自行之解脱。高座
華衣表自行之因成。佛坐座上表獲記成佛
也。後五相表化他功徳者。放光表意輪益物
也。雨華表口輪益物也。作樂表身輪益物也。
又表能令衆生轉煩惱障而受法喜之樂。根
具表能令衆生轉報障也。初地既然。後一一
地亦復如是。從一切世間下是總現相也。別
相文廣意略。總相文略意廣。此表十地因成
一果究竟具足也。一切者該十法界也。世間
者包三世間也。未曾有者因中所無也。悉具
現者因圓理顯也。國土世間未曾有則實相
滿。衆生世間未曾有則般若滿。五陰世間未
曾有則解脱滿。擧要者。實相是要。實相既
圓。何法不滿邪。從信相歡喜下是第五
默念騰疑序。文爲二。初見相歡喜。二默念陳
疑。歡喜者。既因心疑覩瑞見佛。必知聞法。是
故歡喜。從至心念佛下是默念求決也。夫疑
情不可久處。是故騰疑。念釋迦如來無量功
徳相好光明神力説法。皆不生疑。唯壽命中
心生疑惑。云何佛壽中八十年。念此覆心故
默騰求決也。而不發言者。四佛適現。威尊
敬重不敢發言。疑既覆心不得不念。又前
默念而感瑞。今承前默念以求決爾。從爾時
四佛以正遍知下是第六止疑序。文爲二。一
正止疑。二釋止疑。疑蓋覆心聞法不解。故先
止之。例如見諦先斷疑方進修道也。若信相
實疑。宜須折止。若是起教因其訓人。從汝今
不應下正止疑也。云何不應。有三不應。一
大用不應。八十者是佛大用。是故不應。二
法性海深非言思所測。三以信能入以智能
度。汝信智未具。豈度量所思。釋論云。無量法
欲量。是人爲覆溺。故將不應而止之也。何
以故下釋三不應之意。擧八衆皆不能量者。
釋法性不應也。法身菩薩法性淨土故不在
言。生身菩薩若在家。爲天龍等所攝。若出
家爲四衆所攝。若法性身施權。亦爲八衆所
攝。若凡若聖悉不能思算也。唯除如來者。
釋智度不應也。若如如來是則能知。既未如
如來。那忽能知。舊用此語爲智所知。知是無
常可量之法。天台師云。不爾。如來有無量常
智。能知無量常法。豈可以常智所知判爲無
常邪。智性既冥大用可解。是釋三不應也。
從時四如來下是第七集衆序。餘經或先集
衆後現瑞。此經先現瑞後集衆。前後互出。爾
時者將欲宣暢之時也。衆者欲色界諸天也。
信相一人利益者少。有縁若集所益處多。是
故集衆。衆有四種。一發起衆。信相樹神等
是也。二當機衆。聞即得道者是也。三影響衆。
從十方遠來者是也。四結縁衆。當座雖未得
道。作後世因縁者是也。如流水爲魚説法。
遠作今日得悟因縁。即其事也。此經集天龍
衆。與華嚴意同。亦集人衆而文略。新本中有
無量百千婆羅門衆。懺悔品初信相及眷屬
諸耆闍崛山。即是人衆也。相承云。此經與
冥道相關。正集天龍略不説人爾。總瑞中云。
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不見與二乘
記。但明帝辨性。與般若方等意同。故判屬
方等教攝。此中應論乘戒緩急四句。判出天
龍生處。得道不得道。權實等事。如別記云云
齊此判屬序段者文云。將欲宣暢大衆雲集。
豈非序之明證邪。序分竟。從爾時四佛下三
品半文是第二正説段。凡三説不同。一云。壽
量明常果爲宗。常果契性性即是體。二義宛
然不須多惑。下懺悔品滅惡。讃歎品生善。
空品導成。即是經用也。二云。壽量明宗。懺歎
明用。空品明體。此乃以因中所用之性爲果
上所顯之體。於義不便。故不用之。三三藏
云。正説有兩段。壽量是果段。三身是因段。二
文各有序。虚空藏問爲因段序。直是發問於
序義弱。師云。三身成果上義非因義也。是
故不用。初家所説好與今意同。新舊兩文凡
三處明宗。初是四佛拂疑。明應化之壽非
思算所知。迹既長遠本難窮極。上根人聞迹
悟本也。若未悟者。王子明。蚊蚋脚可以作
城樓。鼠登兔角梯食月除脩羅。明法身無舍
利。如來眞實身舍利無是處。中根人直
理本而悟迹也。若未悟者。釋迦論三身共説
廣分別之。本迹倶解。是爲三番明宗顯體。
懺品別論滅惡通亦生善。歎品別論生善通
亦滅惡。空品導成。倶是經用也。今之四卷止
有一番明宗。文爲四。初四佛説偈。二信相歡
喜。三當機得道。四四佛還本。説偈又二。一
經家敍。二四佛喩説。問四佛説偈爲各爲共。
答經既無文不可定判。或宜聞共説異口同
音。或宜聞別説。各引一喩。見亦如是。若見四
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者即是常身。弟子
衆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
子衆多故。分八偈爲二意。初云。前四偈立譬。
次一偈合譬。次二偈斷疑。次一偈結釋。次
云。前四偈爲譬本。後四偈合釋。兩途倶可用。
舊云。四偈止譬其壽長。更無別意。是義不然。
諸佛之教上中下善。其言巧妙其義深遠。此
中正是常宗斷疑。一經之要處何容無義。且
作三意消文。一對四諦。二對四念處。三對四
徳。四諦理通因果。四念論因。四徳論果。若
論果壽宜對四徳。果不孤起故念處明因。因
果有本故對四諦也。上以四佛對四諦智。今
以四佛所説對四諦理。舊讀四諦文云。知苦
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相是其事。齊事而知。
於理不顯。今明。知苦如苦相。如是其理相是
其事。即事而眞事理雙達。餘三諦亦如是。
如是釋者於四諦理義便也。又一解。知苦是
知俗。如是知眞。相是知中。中是實相。故今以
相爲中也。此則三諦具在一文。知苦既然
下集道滅亦如是云云明識四諦是脩長壽境。
故約四諦對偈也。一切諸水者此對集諦。大
經云。有河洄澓沒衆生。即其義也。水體潤生
如集能資長。鼓怒浩澣無處不有。集亦如是。
沒溺凡聖亘界内外也。諸須彌山者此對苦
諦。小般若以身爲須彌。即其義也。山體結構
磐峙水上。如苦報積聚爲集作果繋縛界内
外色心也。大地微塵者此對道諦。法華云。
其所説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即其義也。地
體能容載水陸兩途。如通別道到此彼岸。虚
空分界者此對滅諦。法華云。常寂滅相終歸
於空。即其義也。空體盡淨。五翳所不能染。三
光所不能淨。如滅諦滅無二十五有及滅化
城涅槃也。四諦理遍一切處即法身。四諦智
稱境而知即報身。從體起用同其長短即應
身。信相但見應短不見應長。應尚不達。寧知
報法。四佛擧四喩喩其應長。水滴山斤地塵
空界尚無能思算得其邊表。況復智冥於法。
淵哉玄哉。信無底際。曠矣大矣。豈有垠涯。
擧應迹以釋報法。豁然明悟。斷疑之巧爲若
此也。釋此偈妙爲若此也。行者思之思之。
四偈對四念處者。念處之觀本在苦諦。唯應
約須彌山偈而論。今則通對也。一切諸水對
受念處。受能含納如海多容故也。須彌山對
身念處。色相與質礙相類故也。大地對於想
行念處。想取行行如地容載故也。空界對心
念處。心但有名如空無相故也。若觀四念處
是脩長壽因。若念處得道即是長壽果。故用
念處對四偈也。若觀四枯念處。破凡夫之四
倒。若觀四榮念處。破二乘之四倒。若觀中道
念處則非榮非枯。於其中間而般涅槃。成五
種解脱。謂色解脱乃至識解脱。脱五陰縛名
五解脱。洞達五陰空無所有名五般若。冥五
陰現名五法身。雖三分別。不一不異不縱不
横名祕密藏。號大涅槃。仁王呼爲法性色法
性受想行識。陰之法性即是法身。智冥法性
即是報身。法報皆非常非無常。而能起用爲
常爲無常。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信相但見
無常不能見常。於用未達。況解其本。四佛擧
喩明其用常。迹常無邊非思算所得。況復體
理寧可心知。信相迷除豁如雲卷。斷疑之巧
爲若此也。四偈對四徳者。水潤生榮對常徳。
山能高出對我徳。碎地爲塵對淨徳。空無苦
受對樂徳。四徳成就是果上所剋。果與理冥。
冥於非常非無常。能起常無常用。冥於非我
非無我。起我無我用。冥於非淨非不淨。起淨
不淨用。冥於非樂非不樂。起於樂無樂用。信
相但見無常無樂不見常樂。於應尚迷。何
能識本。四佛擧四徳之用非思算所知。體
本報法杳然慮外。信相聞説非但疑除惑斷。
増信生解。故歡喜踊躍得之於懷云云億百
千萬下合譬偈也。舊解有二失。一僻取文。二
偏執義。舊云。四譬皆有齊畔可盡之物。百千
是數法。數必有窮。據此爲無常。今釋不爾。
四佛引四譬者。乃是擧量以況無量。量物尚
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億百千萬
此擧數法以明無數法。既不能數數。那能
知無數。縱令知數知無數。知量知無量者。秖
是化用都不關體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毀。又
亦誣經。偏執義者。三身品云。化身亦常。處處
説法。是故爲常。當知化身備有常無常義。舊
人那忽一向無常云云以是因縁下兩行斷疑
偈也。若作因縁者。因親縁疏。命是正報。不
殺爲因。食是依報。施之爲縁。以此因縁得壽
命長。若作二縁者。不殺是不殺戒家止善。施
食是不盜戒家行善。互擧止行倶是二縁。法
性菩提心名之爲因。止行福慧等併皆是縁。
縁能顯性。會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法
食不殺等皆如上説。修因既長得果又長。顯
體又長起用又長。破其短疑也。是故汝今下
一偈結成也。爾時信相下聞偈斷疑生信也。
聞壽命無量者。解迹中之能常其壽無量也。
疑去者。解迹中之能短。其壽八十也。深心
信解者。悟其本識非量非無量也。踊躍者登
位也。歡喜者信生也。別教釋者。信相似位中
疑惑去登歡喜地中信生也。圓教釋者。信相
鐵輪位中疑惑去入住銅輪位中歡喜也。若
作普賢似位釋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頂深
信堅固。猶若金剛。隣眞接極而生歡喜也。從
説是如來下是第三當機上根初悟之。從時
四如來下第四息化也。佛本爲縁興。縁已利
益則攝化還本。故言忽然不現也。觀解者。諦
境發智覺慧相應。深觀此慧亦不得慧。亦不
見境。境智倶寂即是不境義也云云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