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涅槃經遊意 (No. 1768_ 吉藏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68 [cf. No. 375]
涅槃經遊意

 沙門吉藏撰 
就此經有南北二本。廣略不同。北方舊本或
有三十三或三十者。品唯有十三。南土文卷
有三十六。有二十五品。其間文義浩博。豈可
詳寫。故經云。一恒二恒始髣髴見之。三恒四
恒乃能知一分之義。梁武皇帝云。涅槃者義
高萬善。事絶百非。空空不能測其眞際。玄玄
不能究其妙門。自非徳均平等心會無生。金
壚玉室豈易入哉。余昔經注録之疏零吉。今
之憶者十不存一。因茲講以聊復疏之。就攝
山大師唯講三論及摩訶般若。不開涅槃法
華。諸學士請講涅槃經。大師云。諸人今解般
若。那復令農講。復重請。乃爲道本有今無偈
而遂不講文。至興皇以來始大弘斯典。但開
此經。初形勢非一。或明開路義。如國家語有
梗礙偏隅未賓。開疆祐出先須斫伐。然後方
得行師。今亦爾。爲從來舊執擁塞正道故。須
破洗然後乃得講經。開路義別有科目。待餘
暇矣。又或明舍那釋迦二佛教門差別不同。
或辨因果人法十雙相對。並置而不論。今於
此經初且爲六段。一大意。二宗旨。三釋名。四
辨體。五明用。六料簡
第一説經大意者。此經之意復何窮。如河西
五門波藪七分興皇八章迦葉三十解問。如
來次第解釋則三十解意。今直擧其樞要陳
其綱領。可然正道平等本自清淨。豈有生死
異於涅槃。特由衆生虚妄執文求實。聞名仍
不見其眞。或云涅槃是有。或意是無。或言二
諦所攝。或意出二諦之外。或意出生死無常。
或意涅槃常住。因此謬造種種異計。便成繋
縛致有生死。前諸佛菩薩爲引此妄情假説
涅槃。爲出處方便空假立名。名無得物。物無
應名。名物既爾。萬法安立所以生死涅槃本
無二相。但爲化此虚妄。如度虚空。實無衆生
得滅度者。如此了悟名得涅槃。實無涅槃可
得。但約此迷悟説凡説聖。假名生死強稱涅
槃。令改凡成聖捨生死得涅槃。既悟此本來
不二亦復不一。若於凡聖生死涅槃作一異
解者則障正道。名爲據語。今破此一異等見
名爲開道。約智開復有何道可開耶。從來云。
如來之身非凡聖。是聖涅槃之法。是常非無
常。今爲對此故明如來之身非凡非聖。凡聖
悉是如來善巧。涅槃非常無常。常無常皆涅
槃方便。何者共耶。常病重故設無常之藥。衆
生執有爲涅槃故設無。身心皆盡乃爲妙極。
物情不了便謂佛身無涅槃斷滅。故經云。其
復不久王復得病。須服乳藥。故今教爲對無
常故設常住。則左右除病。迭代破執。執病若
盡在藥皆除。涅槃之法竟何所有。雖無所有
而無所不有。雖無所不有而無所有。有無既
爾。常無常亦然。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也。
大師於此明四雙八隻義。一凡聖二常無常
三隱顯四半滿
言凡聖者。涅槃實不開凡聖。但住大涅槃能
建大義。或時爲凡。或時化聖。故佛初出世間
同凡夫事。雖同凡而異解。凡初生則行諸方
七歩。云天上天下唯我爲尊。又云我生胎分
盡。是最末後身既自得解脱。復度衆生。此言
已障是聖。但説此言已更爲嬰兒。乃至槃馬
捔力等具同凡事。此則以凡覆聖。今日教起
明久已聖人方便便現爲此事。則是以聖開
凡。開覆之義具通今昔。昔開凡覆聖。今開聖
覆凡。但者覆名今開稱。所以爾者。初爲縁未
堪不得説是聖。但得説是凡。則凡覆聖。今始
得説道我本是聖人。以聖開凡。故前覆今道
開也。人聞此開覆便作二解。聞昔覆謂言別
有一聖爲凡所覆。聞今開則謂却除於凡別有
聖出。今明不爾。昔本來是聖。爲縁未堪不得
説爲聖。唯得説爲凡。隱聖道不得説名之爲
覆。豈別有一聖可覆。今只道昔凡則是聖詺
之爲開。豈別有凡可除聖可開耶。故經云。顯
發如來方便密教故。昔隱不説爲密也。今日
顯説爲開密也
凡聖既然。常無常亦爾。昔説無常隱常爲覆。
今日顯説於常爲開。然昔説無常只説常爲
無常。詺無常覆常。今日只説向無常者常名
爲開也。又且昔日名覆今復名開。何者。昔説
無常不爲無常。昔説無常爲開。今日常若無
昔無常何同顯今日常。是則昔無常爲今常。
化方便故昔無常今得是開也。此是片到明
未是好開。至下文明常無常。爲顯非常非無
常。常無常無常常具足乃是開密也。如此凡
聖常無常開無常。常無常無常常具足乃是
開密也。如此凡聖常無常開覆並是大涅槃
方便。如用若眞明凡覆聖聖開凡。常無常開
覆未足爲奇。亦非妙用。只爲畢竟無。如此凡
聖常無常。而能在中爲凡爲聖。能常能無常
開覆等事。乃是不可思議方便妙用耳。然此
可有三道開覆。一以凡覆聖以聖開凡。二者
凡聖是實覆涅槃凡聖方便。今明凡聖無並
是涅槃妙用。名之爲開。三者凡聖覆非凡聖
方便。今始得顯涅槃非聖非凡。凡聖具足名
之爲開。凡聖既爾。常無常亦然也。但凡聖中
復有凡始凡終聖始聖終凡終聖始聖始凡終。
何者。昔託王宮而生爲凡始。道場樹下成道
爲凡終。成佛爲聖始。雙林入滅爲聖終。只聖
始則凡終。凡終則聖始也。開凡終爲聖始。聖
始則凡終者。可得聖終爲凡始凡始則聖終
不。解云。若通就實凡實聖則可例。何者。只起
一有得斷常之心。無得正觀便斷則凡始爲
聖終。若無得正觀不觀。有得虚妄便起。則聖
終爲凡始也。但此中如來一期凡聖方便只得
凡終爲聖始聖始爲凡終。不得聖終爲凡始
凡始爲聖終。若進論。此間感息他方現生。則
此土聖終他國凡始也。問凡有始終聖亦始
終者。無常有始終常亦有始終不。常無常相
對。無常有始終常無始終。亦應凡聖相對。凡
有始終聖無始終。解云。小乘明凡聖皆是無
常故皆有始終。大乘凡聖有二種。一者方便
則凡聖皆無常。二者實義則無此凡聖者無
始終也。問者説無常覆常爲覆。邪常之覆正
常耶。若昔無常但覆邪常不覆正常者。昔説
是凡但覆耶聖。不覆今正聖。昔正覆今日聖。
亦昔無常正覆今常。又難。若昔無常覆今常
不覆邪常者。昔無常除今常不除邪常。昔宜
禁乳則昔通除常。又若無常覆今常者。未説
今常。云何覆今常。前説無常可常覆無常。昔
無常未有今常。何得言昔無常覆今耶。解此
已如上諸佛本是常。昔隱不得説常。但説無
常。故言無常覆常也
然此開覆則是如來藏義。何故名如來藏。爲
當衆生藏如來名如來藏。爲當如來自藏名
如來藏耶。然只此間則是解竟。然具此二義。
一者衆生性顛倒隱覆如來性故名如來藏。二
者衆生不堪聞如來之性。隱而不説亦名如
來藏。今教顯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佛性是
我義。衆生依方等大教臨度斷除顛倒。則
顯如來藏。藏顯則名法身。顯衆生有佛性。
則顯衆生是佛性根本。衆生是佛故有佛性。
非佛則不得有佛性。如人姓張郎則有張姓。
非張則不得有張姓。佛性亦爾。故論云非衆
生身内有佛非密。身外有亦非密。四並非
密。衆生則是佛爲密也。有時難此義。何故
有佛性非密則是佛爲密耶。有解云。有義
則疎。是義則密。釋難衆生則是佛爲密。有
性不密者。衆生則佛性義深。衆生有佛性不
深。經云。衆生有佛性甚深。既有性爲深。何意
有佛性非密。不見好解扶解孝奉落疎密之語不
圓深不深者。如人二人
相近。即言密不得言深。若向何得言深淺是亦如此。衆生
即佛性即相密。若單論佛性即深。經云。衆生有佛性甚深。
是約佛性爲言。衆生即佛者。是約衆生爲論。所以衆生外
更無佛性。故即是佛性與衆生不疎爲密。是密義甚深。故
有佛性甚
深者乎云
問地論亦隱顯義與今何異。解云語
雖同其意大異。彼有如來藏體。爲妄所覆名
之爲隱。復則現出此體名之爲顯。如貧女寶
藏暗室瓶瓫。則用此譬爲義。今則不爾。此譬
爲破始有。故言本有豈可守斯爲定耶。今明
只迷故名隱名藏。豈尚別有此體可隱。只悟
故名顯。名法身無體可顯。迷故名隱。隱無所
隱。悟故名顯。顯無所顯。只迷因縁故隱。悟因
縁故名顯。如箜喉之喩無乎。無棍等因縁則
無聲爲隱。無別聲可隱在内。若因縁具足聲
則便出。無別聲可顯。如來藏隱顯亦爾。不了
因縁故隱。顯又如此。隱顯並出於縁。縁未堪
如此説故爲隱。今皆聞之故不隱。乃出於縁。
法身更何隱顯也
四次半滿義。他云。昔無常爲半。今常爲滿。此
有種種計不同。或云般若已上法華已來是
無常半教。唯涅槃常住乃爲滿字難云云。又彼
明常無常云。斷明義。生死無常不通常。涅槃
常不通無常。乃至金剛心無常不通常。佛果
常不通無常。如此一握無常。一握是常。無常
一握既半。常是一握亦半。今一家有時對此
牽生死無常至佛果常。牽佛果常至生死無
常。令彼兩處互通。無常邊亦滿。常邊亦滿。一
家云。半邊滿滿邊半。此非互語。半三斗三斗
米。亦如山在南在山南。豈可爲一。今滿半半
滿亦有異義。但此有爲意。一者滿半圓偏語。
半滿積足語。滿半圓偏語者。明涅槃本來具
足縁。未巧具聞圓旨。故説無常一邊名爲半
字。故經問。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亦得道。
云何解半字及與滿字義。但今得意明涅槃
具足圓滿爲縁説半。故言滿半也。半滿是積
足者。無常是半。常足爲滿。常亦爾。故定知半
滿大師戲言耳。又滿半是圓偏語。如前半滿
是對治語。何者。汝言常是滿者此半邊滿耳。
有時明常無常名半邊滿。常無常雙用名滿
邊半也。但一家釋半滿復有展轉明義。一無
常爲半常爲半。無常爲半常爲滿。二常無常
皆半。是常無常所病皆洗除盡名之爲滿。三
者常無常用半。非常非無常體滿體用異故。
此體用用體具足始爲滿。無常爲半。常爲滿。
別二邊高下。若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別
二邊雙遊也。大師明無常復有四種。一病藥。
二開覆。三半滿。四二邊。此四句無常云何不
別。解云。病藥無常者。以無常治常。常病既去
無常之藥亦除。如三修耶常雖去猶存無常
故成尤疾。所以文云。王今病重故也。此一向
須寫寫矣。開覆無常如前。以無常覆常。復是
道無常者常不除無常也。半滿無常。昔説無
常爲半。今還明無常爲滿。又昔説無常不了
故爲半。今明無常顯了。生死無常佛果常住
字義具足爲滿也。二邊無常者。此二恒倶。豈
得除無常明常。但二邊有前後。尤有高下。充
並充等義
第二明經宗旨。古來明宗體異。以常住爲宗。
文言爲體。今一家明只宗是體。豈異體別有
宗。大師云。今解釋此。茲國所無。汝何處得此
義耶。云禀關河。傳於攝領。攝領得大乘之正
意者。若是諸師皆息推片不熟看經論。妄引
候文失於圓旨。如文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便
種種解釋。或云從境爲名。或云即於眞諦。彼
云。佛性是智。第一義空是境。但智即境故云
佛性名第一義空。又云。佛性是俗諦。但俗即
眞故云佛性名第一義空也。今明此語未足。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智者見空及以不空。此
始成一句耳。是故發初與他異。他明此經以
常爲宗。今初辨常者。乃倒寫之用未是正意。
常是藥用。豈會開正宗。前藥治前病。後藥治
後病。常是藥用。常爲宗者。無常是藥。亦應以
無常爲宗。彼云。後藥治後病。後藥爲後經宗。
前藥治前病。前藥爲前經宗。今明前藥爲前
經宗。前經有無量種。豈得併以無常爲經前
宗。既不可無常爲宗。後經寧得以常爲宗。今
對彼故以無得爲宗。汝以常爲宗。文何所出。
我今依經文自云。無得者名大涅槃。故無所
得此經宗也。又亦汝言涅槃定常不得無常。
斯則常故常名有所得。有所得者乃名生死。
何謂涅槃。彼云我亦有得無得義。至忘爲無
得。彌存爲有得。今責汝妄不可爲存。存不可
爲妄。眞絶不可待。俗待不可絶。還成有所得。
何謂無得耶。又彼義眞諦中不得有樂不得
有一乘也。我樂一乘並是世諦。又於汝證言
生死無常涅槃是常。大衆聞之何事怪。故云
涅槃不可定常。不可定無常。非待非不待。不
可思議。聞者怪也。只無所得故不可思議。無
所得爲經宗也。他難云。汝以無得釋經宗爲
是者。我亦以常釋經宗亦是。解云。常無常雖
經説。而有病財無所得義則無過生。經云。雖
不常住非念念滅。此已常無常兩除。次復明
涅槃非常無常。常無常倶洗。如徳王中説。何
偏得以常爲宗耶。無得之義始終無行故以
爲宗也。問有得名生死。無得名涅槃。則有得
名無常。無得名爲常。得無得還是常無常。云
何捨常無常而用得無得耶。解云。若定用無
得爲是還成有得。不名無所得。一無所依乃
名無得。無得通常無常。何者。彼云生死無常
涅槃常。如此常無常並有所得。今明常明無
常。因縁假名字説。無有無常可有。亦無有常
之可得。一無所住故名無所得也。又他常無
常智斷明義。生死無常涅槃常。前心無常後
心常。故是有所得。今明諸法未曾常無常。或
説常或説無常。諸法實相行常無常也。然無
所得非但是此經宗。通是一切大乘之正意

第三釋名。此中復爲三。第一明異名。第二翻
名。第三絶名。初明異名者。或云泥洹。或云泥
曰。肇師云。彼國楚夏不同耳。大亮云。涅槃者
異俗之音。音有楚夏。涅槃正中天竺之音也。
或云。此三名目於三本。泥曰此是中本。泥洹
是六卷經。涅槃則此大本。今謂未必然也。大
本亦得名大泥洹經也
次翻名且明摩訶義。此是外國音。此雖有三
義。正翻爲大。金光明云。摩訶提婆此云大天。
又今既標大意。何須更樹。但大有多義。依
此經凡有六義。一常故大。所言大者。名之爲
常。然無常二得名大而終不及常。大薪大火。
大薪不及火。常無常亦爾也。二者廣故大。所
以然者。經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廣博故大
也。三者高故名大。經云。譬如大山。一切世人
所不能上。故名大山。涅槃亦爾。聲聞縁覺及
諸菩薩所不能上。是故名大。四深故大。經云。
大名不可思議。一切世人所不能測。是故名
大也。五者多故名大。經云。譬如大城。多諸珍
寶故名大城。涅槃亦爾。多諸法寶故名爲大。
六者勝故名大。譬如有人。於人中勝故名大。
涅槃亦爾。勝於一切故名爲大也。雖有六大
名不出二種。一體大二用大。體大者則是法
性也。涅槃者則諸佛之法性也。用大者八自
在我故名用大也。又有二大。一待大二絶大。
然此無二。只待則絶因縁則空故也
次明涅槃義。前摩訶題既標大更無異釋。翻
涅槃則衆解不同。或言無翻。言有翻。今略出
無翻四師有翻六。無翻四師者。第一大亮師
明涅槃無翻。彼云。涅槃是如來神通之極號。
常樂八味之都名。涅槃是異俗之名。名有楚
夏。前後互出乃有三名。涅槃正是中天竺之
音名含衆義。此方無一名以譯之。存其胡本
焉。此遠述河西乃至大濟。皆同此説也。第二
&T056003;師亦云無翻。彼師序云。稱包衆理名冠衆
義。一名之中有無量名。處音無以譯其稱。晋
言無以代其號者。故不可翻。第三寶亮師亦
云不可翻。彼序云。涅槃是出世法總名貫衆
法之通號。然此之語乃方土之音。聖既出彼
國。此亦無名以正翻。但文詶況指義釋而已。
第四知秀師亦云不可翻。彼師序云。涅槃是
圓極至住之總名也。然因迹見名名知本。名
迹之興肇自天竺。我大梁亦應有稱。但弘道
之近既發軫西域。於未測此方以伊譯翻。是
以前賢後哲皆順舊本述而不作。故題之經
道此四師並云涅槃不可翻。彼明不可翻有
文有義。義者涅槃是圓徳。圓徳立圓名故不
可一名翻。二者有文者。三點成涅槃故不可
一名翻也。今作五難難云。一作大非不等難。
彼國有總名。此間無圓稱。如來但念彼土衆
生不受此方。今殘彼有圓名解義。此無圓名
則不解圓義。故悲不爾。涅槃來於此土便成
無益也。第二就今昔相決難。今昔皆涅槃應
皆可翻。然今不可翻。可是涅槃。昔可翻。昔應
非涅槃。昔不具足涅槃。今具足。不可翻。昔不
具足則可翻者。則難今具足可是涅槃。昔不
具足應非涅槃。第三約摩訶難涅槃。涅槃是
摩訶涅槃。涅槃既不可翻。摩訶是涅槃。摩訶
涅槃亦不可翻。又摩訶含三義。翻摩訶者涅
槃含三徳。亦一解説翻涅槃也。若言摩訶非
圓名涅槃是圓名者。此摩訶非涅槃摩訶。涅
槃非摩訶涅槃也。涅槃含三徳。名既圓。摩訶
含三義。摩訶亦是圓名。皆不可翻也。皆可翻
也。第四難。涅槃不可翻。別涅槃一部並壞。涅
槃發初晨朝唱告般涅槃。一切大衆皆悉悲
惱。純陀云。雖知如來方便涅槃。而我等不能
不懷悲惱。既是衆徳大衆及純陀何事悲苦。
又現病品云。倚臥鶴樹間。下愚凡夫見尚言
必涅槃。若是衆徳下愚豈能得見。若見衆徳
乃是上智。何故名下愚。故不可。第五總別難。
彼有圓偏名。彼有總別。此但偏名無圓名。此
但有別無總。此彼皆有總別名。彼此皆有圓
偏名也
次出有翻六師。翻者無量。略明六師。第一道
生法師翻爲滅。其義訓乃自多。方正名爲滅。
經論皆爾也。第二肇師翻之以滅度。秦言無
爲。亦言滅度。以虚無寂漠妙絶有爲名曰無
爲。以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故云滅度。他家
不同。滅則語法。度則目人。法本有今無。人從
此到彼。又云。實法人法皆滅。假名人法悉度
也。又滅者凡聖皆滅度則簡異凡夫。凡夫滅
已後生不得稱度。大聖一滅永不復生。故稱
之曰度。第三太原宗師翻解脱。彼云。涅槃者
累盡之通名萬善之號。涅槃是天竺之音。此
正言解脱。如經説也。乃至開善等翻爲無累
也。第四宣武竉師翻爲大寂定。經云。涅槃名
大寂定也。第五仙師翻不生。梁武用對煩惱
不名涅槃。煩惱不生乃名涅槃也。第六影師
翻安樂。不安則名生死。安樂則是涅槃。北人
云。般涅槃那翻入息。入有三種。一實論。謂息
妄歸眞從因趣果故名入。二者眞應相對。息
化歸眞名入。三但就應爲言。謂捨有爲入無
爲名入也。涅槃正翻爲滅。若隨義翻不生解
脱等
問若正翻滅。何故下文云滅諸結火名滅度。
離覺觀故名涅槃。外國滅名不同。諸結火滅
名彌留陀。離覺觀名涅槃那也。言息究竟解
脱永蘇息。息有三。一息因果患。二息諸事業。
諸事業者。文云。雖得禪定智慧解脱不名畢
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乃名畢竟
涅槃也。前諸師定言不可翻。具如前難。今復
定言可翻。亦彼研覈叡師大品序云。秦言謬
者定之以字義。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不可
變者則而出。今既出以涅槃則是不可翻。云
何言可翻耶。今更別難爲兩意。來生肇等翻
爲滅爲一難。來宗師等翻解脱無累爲一難。
若言涅槃翻爲解脱。栖神無累何事憂悲耶。
又云。滅諸結火名爲滅度。離覺觀故名爲涅
槃。既涅槃滅度兩出別。知不以滅度翻涅槃。
然生肇等師親承什師血共翻譯。豈當有謬
而釋彈片耶。今明不破生肇。今古人彈其定
翻者耳。若定言翻滅度則過之甚也。問汝今
云何作此問者且反彼。汝言涅槃爲有名・爲
無名而問翻無翻耶。而未知有名無名而更
問翻無翻。如未知兔頭有角無角而問菟角
若爲長短耶。翻無翻亦爾。無名是本。翻無翻
是末也。然此義有齊不齊。定其齊者。涅槃未
曾名未曾無名未曾翻未曾無翻。則非名非
無名非翻非無翻。故經云。大涅槃者不可得
聞。何以故。非有爲故。非無爲故。非音聲故。
不可説故。故知非名。亦可得聞。以聞故。故知
非無名。所以涅槃非名。所以涅槃非無名。強
立名。非但強立名。亦強言無名。則非名非無
名。施名施無名。亦非翻非無翻。強翻強無翻
也。言不齊者。明涅槃非名無名強爲涅槃立
名。就強名中論翻不翻。何者。涅槃別總故翻
而無翻。涅槃總別故無翻而翻。不翻而翻亦
名爲滅度。亦名無累解脱等。翻而不翻則三
徳圓滿無所不含。豈可以一義翻耶。故涅槃
具總別義。故具有翻不翻也
又就今昔論總別有四句義。自有總是別非。
合曰三徳涅槃也。自有別是而總非。如昔日
涅槃。唯是斷無爲涅槃也。總別倶是者。昔別
是今總是。倶非者。昔總非今別非也。次明今
□涅槃。目論總別是非四句義。何者爲其相。
一往就因縁爲論明總是別非。是是非也。言
總則得別。道是則得非。若言總不得別。則別
非總。別道是不得非。此是非非。今總是別總。
總是別。即是即也。今別是總別。別非總。即非
也。若論以意者。此言已是而人心有得。不能
云。悟障孝之徒好依字。今復須示其文處。總
是別非者。如哀歎品三徳縱横。皆非三徳圓。
其乃是也。別是總非者。如下文。佛名覺。涅槃
名解脱。又涅槃名果。果取斷不取智也。次總
別無定。一切皆總皆別。若當涅槃總三徳別
有時三徳總涅槃別。一切皆是般若皆是解
脱。有涅槃成祕藏。如四相品説。涅槃爲別也。
大品云。攝一切善法入般若。是般若爲總也。
然今因涅槃總別。則議涅槃別總必具此二
義。若偏取一義則未識涅槃通意也
第三明絶名。古來明眞諦與涅槃絶不絶凡
有三説不同。一云二皆不絶。眞諦有眞如實
際之名。涅槃有常樂我淨之稱。而言絶者。乃
絶生死世俗患累之名。若見美妙之名則不
絶。第二明二種皆絶。眞如本自寂絶布微非
名所及。涅槃亦爾。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第
三師云。眞諦絶涅槃不絶。是俗諦乃有則眞
義尚論。涅槃終是俗諦。是續待二假。莊嚴明
涅槃二諦攝。開善明是俗諦攝。故不絶。今次
第難之。難第一家。眞諦涅槃皆不絶則□經
文。經云。涅槃非名強爲之名。又云。非名非相
非待非不待。云何言不絶耶。若言涅槃無生
死之名爲絶者。亦應生死無涅槃名。生死亦
絶。若互無爲互絶者。亦應互無。應互妙。不可
互妙耶互絶耶。又肇師依涅槃論明涅槃無
名。云何涅槃不絶。斯則乖關河舊説。復違涅
槃正文也。難第二解。明涅槃斷言語絶心行
無名無相所以是絶者。亦不然。若涅槃絶同
眞諦絶者。亦應涅槃同眞諦頑。涅槃不可同
涅槃眞諦頑者。則涅槃不可同眞諦絶。第三
師云眞諦絶涅槃不絶者。亦不然。若眞諦絶
涅槃不絶者。眞諦妙涅槃不妙。眞諦空涅槃
不空。二種皆空則二皆絶也。彼云眞諦妙無
涅槃妙有二種有無雖異而是妙。既皆妙則
應皆絶。一絶絶一不絶則一妙一不妙也
問今意云何耶。解云。若更有解還同足載耳
只除前來諸解注意自現。何煩別説耶。而今
爲障學者未能體道無。今因指識月。藉教知
理而心無所存。又云。無離文字説解脱相。又
經云。乃知解脱無言未知言則解脱。二云。乃
知涅槃無名未知名則涅槃也。又此經下文
云。如來涅槃非有爲非無爲非名不名非待
不待。則是非絶非不絶。何得而絶不絶耶。又
涅槃之體有是不是。有非不非。是是不能是。
非是亦不是。非非不能非。是非亦不非。故非
是非非。能是能非。非絶非不絶。能絶能不絶
也。有人言。三論所釋但得眞諦一支義。我眞
諦離四句絶百非。今明不爾。經既云。非物非
不物則非眞非不眞非俗非不俗。何關眞諦。
問涅槃既非名非不名。是何物而能名能無
名耶。解云。涅槃非物非不物相得。更問道何
物耶。無物而物而物所謂正道。故肇師云。涅
槃者名爲道也。涅槃無名強爲立名名爲涅
槃。但下文明名有二種。一因縁名二無因縁
名。因縁縁名如舍利弗也。無因縁者如坻羅
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槃亦爾。無有因
縁強名涅槃也。問強爲涅槃直名爲對生死
不對生死。解云。涅槃豈不對生死。故肇師云。
出處異號應物假名也。難云。若爾則是因縁
名何謂無因縁名。解云。涅槃未曾名無名。未
曾對不對。道因縁亦是強言因縁。一切強立
名也
次擧五類一況釋涅槃。五類者。一法界。二法
性。三法身。四般若。五佛性。一況即是虚空。
虚空具教不絶義及總別義。言法界者如華
嚴云。佛子法界者界非故則不絶。絶名無名
義而名法界。則絶不絶義無名名義。法性者
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一切趣非趣。悉寂
滅相。則不絶絶義。名無名而名爲法性。則絶
不絶無名名義也。法身如金剛身品。般若如
歎般若偈。念相離已除語言亦滅也。佛性者
如師子吼。明佛性第一義空所言空者。不見
空與之不空也。擧虚空況者如六種品云。是
故知虚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也
次明人法義。問涅槃是人名是法稱。爲具足
名爲不具名耶。他云。涅槃是法名。既稱云涅
槃。涅槃是至極之名。窮原盡性之説。所以是
具足也。今明涅槃。非有爲非無爲。則非具足
非不具足。非人非法。亦具足亦人名亦法。何
者。三點員伊金剛寶瓶滿足無缺。故是具足。
而涅槃是果。果斷徳故不具足。涅槃是法不
可解言。人者四徳爲涅槃。我則是人也。又涅
槃非但法。亦得是譬。云如實非有非無。王罪
亦爾也是闍王作逆佛
慰喩之言是
又中論云。無生亦無滅
寂滅如涅槃也。舊云。佛方廣華嚴具足人法
涅槃。但是法非人者。無明法長人短義。明釋
迦出穢土爲破我人之病故明法長人短。舍
那出於淨土界人法倶長。然釋迦人法具有
四句。一法長人短。二人長法短。三倶短。四倶
長。釋迦爲破我人病故明無人我而有法。故
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累不忌也。又法通生
死涅槃故。法長人短者。生死無人唯涅槃有
人。生死無我唯涅槃有我也。此則具破衆生
斷常二見。生死無人故不常。而有法故不斷。
衆生若聞生死中有人則起常見。破常見故
明生死一向無人。衆生若聞無法則言無因果
罪福等則起斷見。爲破此見故云有法。雖無
有人。善惡之法不失。故明人短法長也。法短
人長者。此少難見。且一往明三我人。同斷結
惑同入灰斷。未辨法有終極。今曰涅槃及前
人法明人壽等同太虚。正法終竟滅盡故法
短也。倶長者。生死既有虚妄人亦有虚妄人
法皆長。又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故長。如此長
短爲顯不長不短也
第四明涅槃體。前明經宗通明一經之宗。今
明體。涅槃一法體也。既爲四。初就一法明體。
次二法明體。三三法明體。四就四法明體。言
一法明體者。人法言是有故下云。涅槃名爲
善有舊云妙有也。有復爲二義。一者本有。二
者始有。義雖本始不同。並是常本有此常始
有此常也。今難此義。若涅槃有本有始。亦應
有曾有今。若有曾有今。則成三世。三世無常
常法無曾無今者。常法無本如。既有本有始。
則應有曾今便成三世無常
次二法明體者則是二諦義。莊嚴云。涅槃出
二諦外。明惑因所感果是浮虚之故是世諦。
假體則空故是眞諦。今佛果非惑因所感故
非世諦。非世諦故不可則空故非眞諦。所以
仁王經云。薩雲若覺超度世諦第一義也。開
善解云。果涅槃具足二諦。涅槃是續待二假
故是世諦。非但則眞亦復冥眞故是二諦。第
三冶城師云。佛果非世諦則是眞諦。明眞諦
是諸法之本。但衆生顛倒起惑構造生死遂
成世諦。今還修道斷惑生死盡世諦則滅。世
諦既滅還歸本眞。譬如清水。本性際靜假外
風漸鼓撃致有波浪。風若息還收本性。今皆
不同此説。具如二諦義中廣破今述。但今明
佛果。非内非外非有爲非無爲非待非不待
非攝非不攝。豈可定言攝不攝耶。故肇師云。
涅槃之爲道也。寂寥虚廣不可形名得。微妙
無相不可有心知。言之者告其眞。知之者反
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躯。斯乃希
夷之境太玄之郷。而以有無題&MT03297;標其方域。
而語神通者不亦邈哉。涅槃之體乃其如此。
豈可以凡心推度或言在二諦内或言在二諦
外耶
次明三徳者。明三法有三種。一者三聚。二者
三性。三者三徳也。三聚者色心無作。今不釋
此名。但佛果爲具此三。不成論師解此有三
例。若是心則定有無作定無色一種則有多
解。一云佛果乃盡麁色則有妙色。故經云。捨
無常色獲得常色。又六卷云。妙色湛然常安
穩。又經云。解脱有二體。一色二無色。無色者
聲聞解脱。色者諸佛解脱也。第二云。佛果無
色。色是頑礙之法不可研磨。増進佛果之時
靈智獨存。無有色與無作也。而經中道妙色
者有二義。一能應爲無窮之色。二者妙果顯
然故故爲色耳。故六經云。願諸衆生滅一切
色入於無色大般涅槃也。地論明三佛皆有
色作身色可知。釋身色者如經。一一相海無
量諸相雖有此色而不可見。地經説佛相好
爲實報身也。法身色者。如來藏中色性法門
顯現成佛體。體雖是色而無色相。如比丘無
作。雖是色性而無色相。又云。法身出生法則
無盡色像。又云。無礙之色如無像之並。不同
下地因中也。論心者雖捨無常識獲得常識。
涅槃以爲體。但心爲體。但心有三。一六識心
縁外境。二七識心縁内法。此二皆滅。唯第三
八識唯眞識覺知也。論非色心者。無生死色
心亦名非色心也。又常釋色至處者。成論師
凡有四説。一欲色兩界有色。無色界無色。第
二云。三界並有色。三界外乃無色。何者。六地
已還身土分段有色土。七地已上出三界外
無復色。而是四空無色者無麁色耳。第三解
云。六地穢國土地二國中間猶有如影知光
色。八地已上則無復色。第四解金剛心則有
色。唯佛無色。而言界外意生身者。爾時無復
一期壽命。但有念念生滅。名爲變易故云意
生身耳。無作一法窮至金剛也。今明皆不然。
若言佛果定有色者則應長短。質像則有處
所。若定無色亦應無心。何者。色是心依因既
無有色。心何所依。若言色是頑礙故須離者。
心是無常亦應須離。又心是取相之法亦應
須除。若轉取相心爲無相心者。亦應轉頑礙
之色爲無礙色。又歎如來無色應爲色者。亦
無心應爲心。解云。心爲體。汝何心爲體。汝捨
麁心以妙心爲體。應捨麁色妙色爲體也。今
明若言無一切皆無。是無不待於有。是故性
無有亦然也。故今有乖無。無不妨有。有無自
立色心無礙也。第二顯三性明體。三性善惡
無記。釋此三亦三例。善一向定有。惡一向定
無。無記復有二解。第一光宅明佛果有二種
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知解者如基
射馭。闡提亦有故非善。佛地亦有故非惡。故
有無記性也。果報者如生死中苦無常。釋既
非惡但是無記。涅槃之地常樂我淨亦非是
善並是無記也。第二開善莊嚴並云。是善非
復無記。次通彼二種無記之善。莊嚴明知解
應是善。開善通三性。闡提是惡。佛則是善也。
果報者生死之中多有異具故果報可是無
記。佛果唯有習果無復報法。寧可類此是無
記耶。今所明涅槃之體非善非不善非記非
不記無一定相。善巧方便無所不是善不善。
有時爲對不善。如復道是善。故云。諸惡已斷
衆善普會。第三明三徳者。涅槃乃具萬徳。而
經文略言三徳耳。但從來教三徳凡有三師。
第一莊嚴云。法身語其體。般若解脱明其用。
勝難多不出智斷。般若智解脱斷體具智斷
故言三也。第二開書云。對行昔日二種涅
槃故言三徳。昔日有餘身智雖在解脱未具。
今日身知在時解脱已具。則是斥彼有餘。昔
日無餘子果累盡解脱乃具而無復身智。今
明解脱具時而有身智。則斥彼無常。第三合
二解。合用兩義直論今教。如莊嚴。若對今昔
則如開善也。今明若無所得因縁假説無法
不得。但此三釋無文證據。眞是義推。今謂此
等各有妨難。所以不可具論。初家凡有兩難。
一者明三徳本共爲涅槃體。云何但以法身
爲體。又且法身亦得爲用。豈謂智斷偏爲用
耶。若云身是體異名故以法身當體者。下文
云。涅槃名解脱。應以解脱當名。而今不以解
脱者。當那忽以法身當解。二者文中自道縱
亦不成別異亦不成三法。曾無縱横之異。豈
有體用之殊。若有體用有本末。若有本末則
有劣及結。云次難復解。若言斥昔涅槃故言
三徳者。此名數殊不相主對。如破邪三寶則
言正三寶。今破二涅槃明二徳。又以法身般
若斥無餘者。亦應以解脱常住斥彼有餘。何
者昔日有餘何但解脱未足亦非常住。今若
正言解脱不言常住者。亦應無餘正言法身
不言般若。第三既具用兩釋具招二難也。今
明眞是教門不同故偏具爲昔日不堪具説方
便偏説一解脱。今大心發故説三徳圓伊涅
槃。興皇師云。無感不應故云法身。無境不照
名爲般若。無累不盡故云解脱。又明三徳爲
開如來三密。故迦葉問願佛開微密廣爲衆
生説也。如此三密並四相品是也。亦是對凡
夫三業。凡夫三業不密故。又爲對生死三障
明涅槃三徳。對報障明法身。對業障明解脱。
對煩惱障明般若。生死只三障故涅槃唯有
三徳也
次約四法明亦體即是四徳。此徳亦無定。或
一圓是妙有也。有時明二即妙有及我。有時
明三徳隣三修法也。四可解五徳對彼五門。
有時八徳則八味也。一徳有二行。二徳有四
行。三徳有六行。四徳有八行。五徳有十行。八
徳有十六行也。行有三雙。生死涅槃明行解。
生死在無常爲行解。涅槃樂爲行。此八行解
乃得涅槃四徳也。二明因果。因在我常。果
常樂我。三約本迹。迹在無常。本身常樂我也。
八味者開善四徳爲八味。謂一常二恒三安
四無垢五不老六不死七快樂八清涼。開善
爲恒。河西云常。常恒者名異義一。不從縁生
爲常。始終眞實爲恒。開樂爲安。内無惱爲樂。
外不危曰安也。不老不死是我。我故不老我
故不死也。清涼無垢並是淨義也。涅槃復有
八相。如文。云好體對五門應明五徳。但不淨
觀在初。聖人不爲。但有四倒。四徳對四倒故
明四行四徳也。又對四人明四因四徳。四人
者則闡提外道聲聞縁覺也。四因者謂信心
般若虚空三昧大悲。破闡提不信明信。信故
得淨徳也。般若對外道。外道著我人一異。般
若正慧破一異我心故明般若。故得眞我徳。
虚空三昧破聲聞厭苦無常。在可厭故得三
昧。三昧故得樂徳也。大悲對縁覺。縁覺著無
常果永入滅。無大悲故。大悲破無常得常徳
也。爲對四人明四因。故釋四徳也。但此四徳
大經辨其名數不同。常不見別名數直明常
二恒耳。但無常有二種。一生滅二流動。對生
滅故言常。流動故言恒也。樂名數不同。經云。
有佛三樂。謂覺知樂及寂滅樂實相樂。三樂
無愛樂。佛性一樂謂菩提樂也。復有四樂。一
師樂。若不斷樂還成有斷在復斷樂故名大
樂。二家□樂。三一切智樂。若不知則若一
切智故樂。四身不壞故樂。我有八自在義如
經也。淨有四種。一有淨。離二十五有。二門
樂淨。凡夫一樂不淨也。三身淨。身無常不淨。
四心淨。心有陋則不淨。無*陋故淨也
次第五明涅槃用。就此亦有二義。一者明照
境用。二者明發智用。今第一明本有用。但前
已略明本有義。此義未顯。今更廣明之也。然
古來有三解。第一靈味高高生死之中已有
眞神之法。但未顯現。如蔽黄金。如來藏經云。
如人弊帛裹黄金像墮泥中。無人知者。有得
天眼者。提淨洗則金像宛然。眞神亦爾。本來
已有常住佛體。萬徳宛然。但爲煩惱所覆。若
斷煩惱佛體則現也。次有障安瑤師云。衆生
有成佛之道理。此理是常。故説此衆生爲正
因佛性。此理附於衆生。故説爲本有也。第三
開善具有二義。一者本有。二者始有。更無二
體。但將兩義成定之耳。欲明不有神明。定若
有神明則本來有當果之理。此本有義但約
萬行圓滿金剛心謝種覺起時名爲始有。大
經具有二文。如貧女寶藏力士額珠闇室瓶
瓫井中七寶。本自有此。證本有之文下。師子
吼及迦葉品中皆以乳酪爲譬。明乳中無酪。
但酪從乳生故言有酪。又云。佛性非三世攝。
但衆生未聚莊嚴清淨之身故説佛性在於未
來。此則證始有之文。故知佛性具有兩義。若
定木石之流無成之理。此衆生必應作佛。則
本有義。若於佛則今利是因中因中未有果。
則始有義也。今並不同。且破第一義。若定本
有眞神則同僧法。又若因中已有。則同賣乳
索酪價貨草馬索駒直也。又眞神力大。何意
住煩惱中而不能排煩惱出。而待修道斷惑
乃得出耶。破第二義解。若得佛之理巳自是
常。則衆生身中已有常住之法。還成常見之
執非眞神之法。若此理無常則不成本有之
義。次破第三三開善解具二義。汝言常住之
法常有始有者。亦應常住之法有曾有今。若
有曾有今則墮三世成無常。反結云。又難若
常住之法復有始有之義者。亦應無常之法。
應無本有之義。若無常法但有始有無本有
者。則常住法但是本有無始有也。又常住之
法具二義者。何因所耳本有之義須耳因了
出始有之義復爲何所感。若無別因則應無
別有。既有二有則便兩因。若從生因則無常
也。今明涅槃未曾本亦不曾始。爲破本故。道
始亦爲洗。故云本到則顯。道非本始非本始。
並是方便也。第二照境用又二。初照俗境次
明眞境。今先明俗境。明俗中有流動□法去
來今佛智作。若爲照若逐境有去來則佛知
無常。若不逐境境去來則不與境攝弟子決解
孝云境有
去來、是□誰心、若約因縁去來、境智亦因縁、去來既因縁、
何因果去來與不去來、去則靜來則動、因縁則智、智則無
相、但覺者去來、是相無常、若知無常境智亦無常、是來有
得爲疑、且去來相則顛倒、顛倒之境本來所無、何智所知
故彭城法師爲此難故明果乃無大期。生滅
猶有念念流動逐境去來。此解不可。故經云。
若言如來無常舌則墮落。此師現世舌爛口中
也。彼師尋改悔作懸高堂。譬如鏡在高堂萬
像現鏡中矣。像有去來。鏡無生滅。雖作此解
猶在不免難。鏡是無情。知是靈識。又且鏡是
無常。云何得譬常住之智。第一京師云。知體
是常。用則無常。用無常故逐境去來也。此亦
不可。豈得分如來體是無爲用是有爲。經云。
正見者應説如來定是爲故也。第二光宅師
作例解。如今以無常之智照常住之法。智既
不同境常者。亦以常住之智照無常之境。豈
應逐境無常耶。第四復有一解作九照境義。
此智雖照未來。復有當現在當過去義。我皆
照竟。所以不生不滅也。此解不可。明向在未
來時是當現在。未正現在今遂成正現在則
作正現在。照當知息不意耶。若息便爲生滅。
不息何有比理。當知不息只有當知無現在
知也。第五作逆照義。明如來道成正覺時一
念併逆照竟。後境自去來知不新知。如天子
初登極時。併作制在中復人犯者墮種重治
之不復更制。佛智照境亦爾也。此義亦不可。
佛智照境何曾暫息。而言成道時照後時不
照。縱如此終不與境相拔也。第六明横竪照
義。明佛在因之月道初心已能横照數照。次
入初地則能一念之中横照百法竪照百時。
乃至二地于時至佛地萬法萬時。又作虚空
譬。物在空中物有生滅。空無去來。此亦不可。
虚空無智。佛果靈智。豈得喩耶。今明如來智
慧寂絶凝遠非常無常。能常無常非生滅。非
生滅能無生滅。無照而照照無所照也。次明
眞義但古來有二解。第一開善明知照眞即
與冥一無復境智異。所以爾者。智體既妙湛
然常寂與境不殊。但約徳而辨自有三句。一
凡夫不冥不會。二因中聖人會而不冥。三者
佛果亦冥亦會也。第二解不同此説。明佛知
是靈智之智。眞諦是無智之境。兩體既殊。豈
可研此有智之法同無知之境。但會之既極
詺爲冥耳。豈得有冥異會耶。然經中亦有冥
會之言。故慧印三昧經云。冥寂不冥寂。肇師
論中多云冥眞體寂利成言境相定異。豈得
言冥言會。今明境智未曾一亦復不異。故影
師云。内外並冥縁智倶寂也
次明佛果涅槃發智用。問佛果涅槃爲當漸
知爲當頓知。古來解不同。擧眞諦對明凡有
三説。一云二種皆頓智不可漸見。何者理既在
萬惑之外。雖除一兩分終不見理。要須除或
盡理方可見也。十重紙裹物除九重終不見。
除盡方見。第二解云。二種皆可漸知故漸備
經明一切智慧皆漸漸滿足。豈可一朝併悟
耶。第三解云。佛果頓知眞諦可得漸知。所以
爾者。眞諦則俗之空更非遠物。所以得智慧
即可分知。佛果智出生死之外。所以不可漸
知。今謂此之解皆不可。初云皆頓知不可者。
汝既都未見理。亦應都未斷惑。若少分斷惑
則應少分見理。又且不見理則無智慧。無智
慧以可除惑耶。次皆漸知不可者不可者明
理。若有分可得分知。理既通同無分。那可分
知。又責初地見眞以爲稱理爲不稱理。若已
稱理與二地何異。若未稱理何謂見理。第三
家具招二難。又且二語自相反。故不可。今明
至理尚無頓漸。豈有頓漸之知。雖無頓漸亦
頓亦漸。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華嚴云。初
心菩薩與三世佛等而復有漸漸知義。有五
十二地不同。初地百法二地十法門故也
第六總問答料簡。此涅槃有三本。雙卷大千
本及六卷。説者不同。有雙卷是小乘經。二是
大乘。或云同座異聞故廣略差別也。有云。翻
有廣略。多應爾。法顯得大本上帙翻爲六卷
故也
涅槃經遊意

  道融先於江南會稽遊學。聞彼大徳等。云
其吉藏法師涅槃疏記等百濟僧並將歸
郷。所以此間無本留行。道融 京感亭曰
年過見百濟賢者持此吉藏法師涅槃玄
意。行故郷寫之二有疏而未得讀。乃寫其
賢者在彼訓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