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No. 1766_ 智圓述 ) in Vol. 38

[First] [Prev]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槃義也。初約自行明寂滅。雖施下次約化他
明寂滅。亦無所破者。以煩惱即智慧故。亦無
能圓者。以智慧即煩惱故。不得衆生等者。佛
如生如一如無二故。是名下總結。三性淨文中
亦二。初釋性淨。冲湛下釋涅槃。初文云非修
等者。謂三千三諦始凡本具。非修因非修果
非作業非與業者。字誤。作應作正。與應作期
非意業故。云非正業。非身口故云非期業。第
三十四經云。正業者。即意業也。期業者。謂身
口。疏釋云。意是業體故也。以身口自然符會
有若期契。故云期業。本自下既非因果及以
三業。故知本來具足。非今修成果證始有也。
適始也。冲湛下釋寂滅義。不生不滅者。由性
本寂滅故。名此性以爲涅槃。雖在下擧春池
喩以釋之。如前記。五翳者。烟雲塵霧修羅手。
以喩五住煩惱不汚性淨之理。猶如五翳不
隱月形。此言月形。即池内珠故。非五翳能隱。
隨流等如前記。雖沒下如來性品云。譬如王
家有大力士。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角力
觸。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
瘡。命醫欲治。醫善方藥知瘡因珠入。其珠入
皮即便停住。廣如經文。今以珠喩性淨之理。
本來寂滅故云膿血不染。此三下明互融。不
得相離者。體性互融故。唯一法不可相混者。
體用既分自成三種。會之彌分者。即一而三。
故派之彌合者。即三而一。故横即竪故彌高。
竪即横故彌闊。更復重説者。更約法身以明
義也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二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三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述 
徳有三種者。然此釋體。正約法身以三徳
互融故。須備擧而於此三各自具三。謂三身
三智三脱。開之成九。合之成三。三九雖殊同
歸一體。一尚無一豈有九三。雖無九三九三
宛爾。佛果既爾生因亦然。乃識體宗用三展
轉相成。只我一念。若知此旨前後易明。法身
者下釋三徳相。一一徳中各自具三。在文可
見。釋法身中云。非色即報身。即色謂應身。雙
非謂法身。由三身互融故。名眞善妙色。又眞
下約三觀。釋因修三觀果證三身。例一切法
者。亦應云眞善妙心眞善妙陰界入等。乃至
根塵細開凡聖備歴。皆可加於眞善妙三字。
以明諸法同歸三諦焉。又例一切法者。即是
以眞善妙三字攝一切三法也。法身藏等者。
包含三故名藏。皆具常等。名徳下二結云藏
徳者。亦爾。二般若言一切種智者。大論云。一
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
一相寂滅即中道雙遮也。種種皆知即中道
雙照也。當知三智圓融名一切種智。故下結
云。三智一心中得。照中即一切種智。照眞即
一切智。照俗即道種智。三解脱自在解脱等
者。自在即方便解脱。解脱即實慧解脱。其性
廣博即實相解脱。無縛下次第釋出三脱義
也。體縛即脱者。體達也。即是實慧達結業之
縛。即解脱也。此即釋上解脱二字。調伏衆生
自在無礙。即方便解脱。此即釋上自在二字。
令彼衆生離二死苦。名無瘡疣。所引三文皆
下經中明百句解脱中語。攝一切法攝一切
人者。十界實法假人倶在一念即三徳故。悉
皆入中者。我究竟入諸子分入。餘義亦顯者。
謂餘四章也。世人解諦等者。下疏云。舊或以
境爲四諦。或以智爲四諦。謂凡夫無智但有
於境。所以經云。有苦無諦。或云。苦集滅道皆
是對境説智智即是諦。境能發智令智無所
有。智能照境了境本無。境智相成故言四諦。
下疏中闕約教釋。諦義應謂言教詮辨分明
是審諦義。經云。心喜説眞諦。説即教也。各得
一途故云非無此義。今用理釋諦者。此即用
興皇義也。故下疏云。興皇云諦者。只是佛性
涅槃非境非智非漏非無漏。非因非果非世
出世。故名聖諦。此乃約理釋也。然今約一理
隨機而有四種四諦之別。則興皇所釋未爲
盡善理。當即境正者。以境是事事元依理故
境正。即智教倶正者。以依境發智依智説教
故。以理下理爲境智教之本。擧本攝末故以
理釋諦義方允合。能生生所生者。習因招苦
果也。所生還生能生者。於苦果上還起集因。
因又招果故云苦集迴轉。道名能壞者。戒定
慧能治苦集也。滅是所壞者。苦集盡處名滅
諦也。更互生滅者。能壞生則所壞滅聖人是
也。所壞生則能壞滅凡夫是也。逼迫下如次
對四諦。如經者。如四諦品及聖行品明四諦
慧中説下三文。末皆云如經。悉指二品。有無
量相者。以約十界明四諦故。解苦無苦者。陰
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邊
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故云。乃至解滅無滅。皆即一心三諦故。云而
有於實。苦因即集。苦盡即滅。苦對即道。一中
有無量等者。一即是一實四諦。無量即三種
四諦。取道諦所治以當其用者。苦集滅處用
義乃彰。調御下即迦葉問。云何諸調御心喜
説眞諦。故佛以四諦一品答之。只是一無差
別者。前約理釋諦妙在此也。此中遺一章者。
此非正文。乃是古本闕落。不生不生一義後
人校勘籤。於卷上或注於界外寫者。不曉輒
入。文中亦始疏中。如是下有白書重點二字。
亦是文中合重書。如是二字而疏本闕落。勘
者籤之。今於如是字下重點寫者。不曉亦書
在文中。鸚鵡學語斯言驗矣。然此不生不生
之義。若欲例説者。如徳王中明四句。謂生
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也。生生是無明
生死。生不生是斷徳解脱。不生生是智徳
般若。不生不生是理體法身。而此四句即一
而四即四而一。令易解故總唱四句。即名不
生不生即體。不生生即宗。生不生即用。如此
演説。即教非但經體義明餘義亦顯。性有五
種者。正因約理餘四約事。以約理故。雖非
因果體遍因果。所生智慧因縁之境。已是於
因智慧望果。復是於因。故曰因因。果果性者。
菩提智徳已是於果。復得涅槃斷徳之果。故
云果果。今且下約五陰正示。以五陰之境常
現前故。所以止觀初唯觀陰煩惱等九。待發
方觀。今從要的故約陰境以示五性。五陰下
所以者。所以猶義理也。五陰是事佛性是理。
事由理變。此事即理故云所以也。五陰是因
復生智慧之因。故曰因因。問五陰是果何名
因耶。答凡夫妄果望佛仍因。智慧増成者。分
證究竟悉曰増成智慧。所滅者。所滅即無明。
無明滅處即涅槃果。餘一切法者。即界入等。
果果性爲名者。以經名大涅槃故。正性爲體
者。正性是妙理故。因因性果性爲宗者。以因
果爲宗故。問既以因果爲宗。何故不攝涅槃
斷果耶。答其實兼之。但經題正約果果而立
其義。既便故。宜當名。若準前義。亦應云總攝
五性爲名也。因性爲用者。十二因縁是所破
故。以所顯能用義明矣。二即不二等者。二謂
因果不二即理體。事理融一故並相即不二。
不可爲二者。以名事分別。則不二之體不可
爲因果之宗。故云不可。爲二下句例説。既立
下正約名事分別。以立五章修行喉襟者。如
身之喉。如衣之衿。蓋言要也。莫過因果者。以
因收萬善果攝萬徳。故略有三種者。謂三修
五行一行也。次第標釋故不先列。問淨名玄
云。涅槃非無五行之因。而果正因傍以果爲
宗。又上句云。莫過因果。何故但引三種明因
之文。以釋宗義耶。答雖引因文因必克果。則
與上句義同符。經簡示則與淨名玄義義同。
下名三修云能得常果成涅槃食。五行中云
修是行已得二十五三昧住大涅槃。徳王中
到彼岸師子吼中住大涅槃。一行中大乘大
涅槃。此等皆是所克之果。故知明因意在於
果。則是今經明宗之意。以此經中正譚果人
所證故也。斥諸比丘者。以圓斥小也。顯於非
常非無常者。即因果所顯之體也。劣三修者。
即所破無常也。是煩惱薪者。以二乘人無明
全在故。勝三修即當住因果也。涅槃食者。即
所證理分理極理悉名。爲食。四衆即四十眞
因也。即是甘嗜者。智能證理故喩甘嗜。履而
行之者。履踐其性體而修因至果。法常等者。
法即所履之境。佛即能履之智。何意増減者。
増至二三減至二一。置事縁理者。諸比丘棄
置小乘事行。而對佛稱嘆昔教苦無常無我
三修之理觀也。故經云。譬如諸迹之中象跡
第一。此無常想亦復如是。擧勝理破劣理者。
苦等劣理也。常樂我勝理也。問何故但言三
修。答空濫果證。今明修義故且不言。既増減
由機。亦應至四。二者下約次第五行明修因
也。初謂戒定慧者。以五行中聖行居初故云初
也。聖行不出三種故標戒定慧。居家下次第
釋出。初文即戒聖行。即經云。在家不樂猶如
牢獄。出家閑曠猶若虚空。文云。梵行者。非指
四等之梵行。蓋指出家爲梵行耳。以離在家
染穢故。此明戒聖行也。從頭下明定聖行。此
即特勝禪也。引文雖略而有修有證。從頭至
足修也。唯有下證也。證此特勝。發開身倉備
見己身三十六物。觀察下明慧聖行。而有四
種慧行。初觀八苦等是生滅。次無生。次無量。
次無作。在文可見。如經者。指第十一卷。得二
十五三昧者。即慧行果由慧行成。謂無畏地
得二十五三昧隨機利生也。分證三徳名住
涅槃況出等者。擧分果況出極果。從淺至深
者。因淺果深。顯非下以因果事顯雙非理。徳
王下五行約修十徳明證故。彼品云。菩薩修
行大般涅槃證十功徳也。然五行通證十徳
通修。捨傍取正。以分二別。疏記委論。四大如
篋者。大如毒蛇。身如篋笥。四大成身如蛇在
篋。五陰如害者。即經云。五旃陀羅拔刀隨之
也。經文甚廣。截流者。流喩煩惱生死。從因名
煩惱河。從果名生死河。經中凡有六河。謂煩
惱生死善求惡業佛性涅槃。初從下第二十
五經有十番。初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精
進。五正念。六正定。七正慧。八解脱。九讃嘆
解脱。十以涅槃化衆生。今擧初二及第十。中
間並略。故云乃至。又善下文在第二十九。彼
云。若見戒戒相戒因戒果戒上戒下戒聚戒
一戒。二此戒彼戒戒滅戒等戒修修者。戒波
羅蜜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戒。釋曰。見有戒
體防止戒相。修時名因成時名果。聖上凡下
多戒名聚。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息過名滅餘
善名等。修上七門名爲戒修。修人名者戒能
到果。名波羅蜜。見如是相名不修戒。今文直
顯修相故。云不見等也。定慧等亦爾者。謂定
定相定因定果等。例戒釋之。原始要終者。始
因也。終果也。何所不運何所不克者。大因大
果無所不攝。故因運萬善果克萬徳。因果融
通即事而理。一切下圓因圓果遍融一切。名
無礙人。生佛無差名爲一道。如是修證能出
二死。或修十想至知欲者。並在第三十四卷
也。經云。菩薩若四衆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
得涅槃。一者無常想。乃至十者無愛想。知根
知欲者。經云。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
攝知増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則得
名爲清淨梵行。又云。三十七品根本是欲因。
名明觸等。故今云知根知欲也。接小接通者。
小即三藏以圓常法。接引兩教三乘也。此約
通途接引。故云接小。若明三接則不通六度
菩薩及兩教二乘。委明如疏記。從漸入頓者。
以地前爲漸登地爲頓。故文云下引迦葉品
證別意。本立道生者。涅槃本立則諸行道生。
涅槃也者。其唯行之本歟。如無下如無綱維
則*綱目不正也。綱皮喩涅槃。毛目喩諸行。
靡無也。要在於常者。雖破偏次第圓融三行
不同。而常果無別。故向文云。雖三不同悉以
常爲宗。行會於常者。行即因常即果。能顯下
果上所顯理也。即前宗本義。故知宗本約理
宗要約智宗助約行。以此尋文義無不曉。七
曜謂日月五星也。北辰者。荊州星占曰。北辰
一名天關。一名北極。北極者。紫宮天座也。論
語爲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
似萬下尚書曰。江漢朝宗于海。七曜萬川喩
行。北辰東海喩智。或人下人理教行並能
資助。令分眞極果常智開發也。謂依人聞
教。依教修行。以行契理。由斯四法得入分眞
乃至極果。故云由助得力。或道助者。道即理
也。亦是用偏人偏教等爲助。如止觀對治助
開中説。如弊下即如來藏經喩也。彼經云。譬
如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穢弊物棄之在
曠野。天眼見之者。即以告衆人去穢現眞像。
一切大歡喜。我天眼亦爾。觀彼衆生類惡業
煩惱纒生死備衆苦。又見彼衆生無明塵垢
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力士下今經喩
也。額珠如前引。經寶藏者。如來性品云。一
切衆生悉有佛性。從本已來常爲無量煩惱
所覆。是故衆生不能得見。如貧女舍多有眞
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井中下經云。如
闇室中井及種種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
善方便然大明燈照之得見。是人終不生念。
是水及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
適今也。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然智慧燈。令諸
菩薩得見涅槃正因佛性。附此衆生者。由心
神不斷故。但約下謂其理元一。約時有異故
云兩時異。或作若字者誤。本有下神時雖無
當果之事。而有當果之理。時或作助者誤。金
心即等覺。種覺即妙覺。明乳下乳喩衆生。酪
喩佛性。醪煖喩修行。醪應作撈。謂取酪必撈
攪也。應法師云。應作酵古孝切。起酒麵也。經
文多作醪音勞。三蒼説文皆云有滓酒也。醪
非字體。胡麻喩衆生。油喩佛性。擣壓喩修行。
雙取二文者。取如來性文證本有。取師子吼
及迦葉文證當有。又引下即迦葉品云。爲非
佛性説爲佛性。非佛性者。謂牆壁瓦石。此師
但得簡去木石之文。豈識依正互融之理。當
知木石刹塵悉由心變當體即心。我心成佛
即刹塵倶成。安有木石別居心外。則非本有
之用者。謂衆生則有本有之用。木石則無也。
寧曉因中有依正互融之理。果上有依正互
融之事耶。因中有果過者。斥彼所解過同外
道。若相續常者。由因相續得至果故。亦應至
無常者。此亦他人不了二鳥雙遊之旨。故有
斯難。若達雙遊則常與無常二皆理具。了因
了本有等者。了因是智照本有性。如燈照物。
生因是福從因至果。如泥成瓶。鷸蚌下今師
雙斥二家也。專執者。不許專破。專破者。不許
專執。更互是非其猶鷸蚌。而併爲今師漁父
所擒也。春秋後語第十云。趙將伐燕。蘇代爲
燕説趙王曰。臣從外來過小水。見蚌方出暴。
而鷸啄其肉。蚌夾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
不雨。必見蚌脯。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必見死鷸。兩者不相捨。漁父得而併擒
之。今趙且伐燕。燕趙相支以弊其衆。臣恐強
秦之爲漁父也。故願大王熟計之。趙王乃止。
今當下雙斥二家。初約理非三世以斥專執。
次約適縁四説以斥專破。初文中非三藏通
教之宗也。佛性之名不在二教故。工匠揆則
任用者。揆度也。左傳曰。山有木工則度之。有
本任下闕用字。矟用者。山卓切。埤蒼云。矟長
丈八尺。或作槊。俗字也。佛即破之者。此段皆
師子吼中破定性文也。屒直爲曲者。屒音臣
字誤也。屒應作熨。下陳如品疏云。向時曲者。
任机熨机直爲床。向時直者爲床。令熨床曲
爲机。若專下約適縁四説。以斥專破也。是諸
佛法界者。法界遍攝四門互融。舊義下云云
者。今四句互融不同。舊師各執。又約理非四
句不同。專執而隨機説四不同專難故。此二
家悉爲*令破。須除惑都盡等者。惑許漸除
理須頓見。不可一期等者由智漸滿故理漸
見。三云下此師明佛果在二諦外。故眞可漸
知果須頓得。既不下除惑由見理故。理既下
以理體圓通如太虚空不可分知故。若初下
反覆詰難也。初既稱後即是頓見。則不須後
見。初不稱後者。謂初淺後深也。既有淺深故
非頓見。然第二師但執漸見。恐彼被難轉計
於頓。故此遮之。如法觀佛等者。佛即佛果涅
槃即眞諦。此計涅槃在眞不同。前師謂涅槃
是俗也。佛與涅槃既是一相。不應眞漸見佛
頓得。引華嚴者。彼謂即俗而眞故可分知。果
在惑外不即生死故不可漸得。既不即生死。
豈非虚妄分別生死涅槃異耶。以佛果無所
證但證涅槃故。眞與下佛果所證。涅槃即是
眞諦故也。依此知是執佛果不出二諦家難
也。若以今家會通並是通義。約當教則不出
二諦。約被接見中故出二諦。今明下將明正
義。先斥古師諸解相攻。故云馳逐由是諍計
水動妙理珠昏。然理下文有二。初明理非漸
頓。次有因縁下明漸頓。隨機約理則不同執
家。約機則不同難家。寧得稱理者。以如理而
解方名智。故智不稱理全是邪執。如方下如
方鑿入於圓柄。言不相應也。不見下不見約
理無得約智。倶非漸頓。能所一如故。不見不
得而見而得。明宗中意者。即前文云。初破無
常而修常。即是以圓接小接通。次以大涅槃
心修無常。次修於常。即次第別意後即無常
而修於常。即圓頓人。雖三不同悉以常爲宗。
同歸常果即前二是頓漸。後一是頓頓。所接
藏通及別次第。既已會歸則顯前教。是頓家
之漸頓。乃無差漸則有差。故向云無差別中
差別。以解行倶頓故名頓頓。是不定觀者。兼
前二句及後漸漸。即三種止觀也。漸更下謂
約漸漸句。更自開四也。前文但明三句者。此
既細開漸漸。故前闕之。此中細開仍闕三句。
前後互顯四句咸足。漸修漸見者。藏通當教
修行見眞也。漸修頓見別教地前。漸修登地
頓見也。漸修頓漸見者。別接通也。接歸地前
還是漸見。接歸登地則是頓見。漸修非頓漸
見者。圓接通別也。異前三教故非頓漸。餘三
亦可解者。謂漸頓頓漸頓頓皆各開四。準漸
配釋思之可知。今且明頓頓中四義以示後
學。頓頓修漸見者。修圓頓發藏通三乘境也。
頓頓修頓見者。圓修圓發也。頓頓修頓漸見
者。修圓頓發別教菩薩境也。頓頓修非頓漸
見者。約理故雙非亦是發煩惱等境也。照境
之用者。即當有用上有照境之能。舌爛口中
事蹟如疏記。當説如來定是無爲者。體用倶
是無爲也。那忽下責彼違經。光宅云下無常
智謂凡夫智。常住境謂佛境。意云。凡智觀佛
既不逐佛境爲常。今佛智觀凡豈逐凡境爲
無常耶。此亦不可者。如大論云。若如法觀佛
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豈非凡智逐佛境
爲常耶。若然者反例佛智逐俗境爲無常也。
作九世者。過現未各更開三也。欲明佛智無
遷。且約未來三世以説。復有當現在等者。當
即未來也。今遂來等者。謂至未來時則未來
成現在。望今成過去故云及過去。例如今日
望明日爲未來。至明日時今日乃爲過去。若
於今日併知明日之事。則是遍知三世。以今
日是現在明日是未來。明日望今日是過去
故。既於一念遍照故非逐境生滅。此亦下今
斥照。當知已息者。今照正現在故。向者當現
在智已息也。豈不生滅者。即照當智已滅。照
現智方生。正是無常也。文中照當智。或作知
者字誤。逆照者。反觀過去名逆照。則知向九
世家約未來三世。是順照也。從初流來者。流
來爲迷眞起妄之始。天子登極者。易緯曰。天
子者。繼天治物改政一統各得其宜。父天母
地以養人至尊之號也。終不與境相稱者。境
體常照智體亦然。若後不照何能契境。佛在
因日等者。指地前爲在因時。導發初心者。謂
引導開發初心衆生也。其心便能横竪照了。
但力用微劣未能周廣。故云數境數時。數去
聲。三四五並名數。若據下云百千萬展轉而
増。則數當其十境。謂十方故横。時謂三世故
竪。懸鏡高堂者。梁元帝講學碑云。詳其懸鏡
高堂衢罇待酌。或改堂爲臺者非。萬物在空
者。萬物喩境。空喩佛智。況復下諦智三一既
乃相即。豈所照俗境能照俗智是無常耶因
中聖人謂初地已上也。亦冥亦會者。冥約體
一會約契合故。冥之與會其義兩殊。第二下
此師立義。復破開善冥一之義。二體既殊者。
佛智有知眞諦無知。有無兩異。故曰體殊。豈
可下責開善。但會下示己義會極爲冥。不以
體一爲冥也。慧印下引證會極爲冥。寂亦冥
也。肇論下即般若無知論中文也。故彼論云。
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也。佛雖知幻等者。
如下經中長者難佛云。瞿曇知幻應是幻人。
佛反問云。汝知旃陀羅。應即是旃陀羅耶。若
其非者。如來之幻。豈是幻人。若爾下依經顯
義。須知中智雙照當體雙遮。故知俗不冥俗
眞不同眞三當有。起用下前列章云。自在起
用。今云當有者。謂今第三即是第二。當有果
成起自在用。相由明義故云當有起用。望前
列章。乃是互現。疏中此例甚衆。或改此文。當
有爲自在者非。且約三種下即三輪施化也。
不思議謂芥納須彌。即身輪現通。二鳥雙遊
謂雙照。常與無常即心輪。鑒機善惡邪正雙
攝。謂聲教等被即口輪説法也。不思議用者。
四相品明。身密中經云。善男子。是大涅槃能
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爲人説。莫生
驚疑。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
如是高廣。悉能取令入於芥子。其諸衆生依
須彌者。亦不迫迮無往來相如本無異。唯應
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納芥子中。復還安
止本所住處。此名不思議用。而古來解釋七
家不同。一云下次第出七家義也。何謂神通
者。但是衆生自見。何顯菩薩神通。況經云如
是高廣悉能取令入芥子中。而此師云其實
不入。顯背佛言。三解下此成論師義。下釋四
相品疏文。重破此論師意云。此是聖人權巧
於凡不解。故云既是不可思議等。餘者下經
所談。無非聖人境界。既皆釋義驗悉解知。那
於權巧獨云不解耶。小大皆空者。長沙所解
義與此同。彼頌云。須彌本不有。芥子本來空。
將空納不有。何處不相容。若其下破也。況大
小相入正論事用。不應以皆空約理釋之。大
中有小性者。須彌有芥子性故能小。小中有
大性者。芥子有須彌性故能大。此亦下破此
解凡有三失。一同外道。二同小乘。由執定性
故。縱非外道還同小乘有門之義。故云又似
毘曇三不成妙用。故云還是大容於小等。地
論師義大約與第四師義同。興皇謂法性本
空絶大小相。故云本無大小。世諦虚假相待
而説有大小名。其體無異。但是一有爲法耳。
小是大小者。芥子是須彌之大相也。大是小
大者。須彌是芥子之大相也。既是一有爲法
中有此二相。何妨相入。故云故得相容。大不
自大等者。須彌自無大相。待他芥子之小爲
大相也。小不自小等者。芥子自無小相。待他
須彌之大爲小相也。故墮外道他性之執。自
性下擧前第五師。況斥興皇也。前解云大中
有小性小中有大性。即是自性大小其義甚
巧。尚己被破。況今作他解其義迂拙耶。今明
下明今義二。初依理起用。二用遍法界由分
證妙理故。有大用而自在應機。普周十界故。
有二文。初又二。初理絶四計。以芥子之小須
彌之大。二並是事而此事即理。並絶四性。豈
同古師。文中先明小。次以大例。明小中初句
明不自生。亦不下明不他生。大不下此二句
屬推大。然是相對而來以此段正推小。故下
云大亦如是。方是明大也。因縁故小大者。明
不共生。應以上句亦不字貫下。亦不下明不
無因生。不在下引經以證理絶四計也。内自
外他兩中間共常自有無因。由此妙理本絶
四執。故不可以九界心思言議也。大亦下明
大例小可見。故云亦如是。通達下明依理起
用。通達此理者。通達向明絶四之理也。即事
而眞者。達大小事即實相理。唯應度者。即能
感之人見不思議等。即能應之事。感應道交
以所見也。大小倶言不思議者。以須彌之大
芥子之小。倶由心變無非心性。而此心性本
具依正心性既一相入何疑。但由在迷則無
外用。此理顯已轉變無方。内則果住楞嚴。外
則建斯大義。如經廣説者。指四相品。一往下
明用遍法界。在於道後者。唯於佛界現變也。
其理實通者。謂變於十界。乃至現地獄身等。
乃至下以例善惡等用。亦遍十界菩薩。爲正
下云云者。此則九界邪正悉爲佛界非邪非
正。所攝下明善惡其義例爾。三界下例二鳥
雙遊用。亦遍十界。是三無爲常者。謂虚空擇
滅非擇滅。通擧乃三。其實但證擇滅無爲也。
如疏記。以眞空比生死故眞空名常。又二下
菩薩破空出假。空既可破。故二乘無常菩薩
是常。常無常雙用者。句首合有二字。即前
例章云二。二鳥雙遊用也。倶亡二邊者。中
智之體非常非無常故倶亡。即亡而照雙用
二邊。而用有二異一並用。如鳥喩品以鴛鴦
雙遊並息。以喩涅槃二用。同時前後下二單
用如已前二用無常破邪常。今經用眞常破無
常。喩以倒瀉病無不盡。宜一下結示二意。用
時雖單佛意必並。故知單用不失雙遊。用自
在故者。單並適宜也。善惡下以例攝善。攝惡
亦是雙遊。不妨亦有單並之別。故云或雙用
或前後也。邪即外道等者。彼品之初。如來始
告陳如。談五陰常住結正觀行故。捨無常色
獲得常色等。能如是知是名沙門。名婆羅門。
以斥外道虚假詐稱都無實行。外道聞之心
生瞋恚。遂索論議。凡十外道。其第十人即弘
廣也。以是權人故在正攝。故經云。是婆羅門
乃往過去於普光明佛所發菩提心。久已通
達了知法相。爲衆生故現處外道。邪即諸魔
等者。即經云。世尊知已。即告陳如。阿難比丘
今爲所在。答言。阿難比丘在娑羅林外。去此
太會十二由旬。而爲六萬四千億魔之所嬈
亂。平等皆攝者。非但攝陳如。阿難亦攝。外道
諸魔同歸祕藏也。若見此意等者。謂見不思
議雙遊雙攝之三意也。具此三者。名自在用
善巧。四隨者禪經名隨大論名悉。謂隨樂欲
隨便宜隨對治隨第一義也。住首楞嚴者。謂
分住及究竟住。悉能起十界用。故云種種示
現。雖終日示現而不離楞嚴。故云不動法性。
其見下見形聞聲倶蒙四益。若專本用即是
體者。以本用在理故是體。當用在果故是宗。
自在化他故是用。手出香色乳等者。此謂觀
音經文也。今約觀解。應以兩手表二智。出乳
表説教。令他飽滿法味也。舊醫偸教者。外道
偸佛教也。用佛常樂之名。故云竊取乳名。不
解下不解四徳眞義也。而爲下由不解四徳則
起四倒。妄計念念相續爲常。妄計人天悦意
爲樂。妄計轉動自在爲我。妄計薄皮所覆臭
身爲淨。由此四事所誑而起四倒。毒亂下四
倒毒乳悶亂眞心。而傷法身害慧命也。醎苦
酢喩三修也。以榍出榍者。又作楔同。先結切。
説文楔櫼也。櫼子林切。以正乳之楔。出邪乳
之楔。或説方便法者。以小乘無常治邪常也。
或説眞實法者。以圓常治無常也。此即別教
十行隨機利他。如經者。即哀嘆品文也。犢喩
佛也。得中道理柔和善順名調善。不馳空不住
有。不處涅槃高原不居生死下濕。不染眞諦
三昧。如不食酒。不著俗諦三昧。如不食糟。泥
洹智易得如滑草。分別智難生如麥&T065000;。特牛
無乳譬無慈悲。明佛有不共慈悲。革凡成聖
者。此約別教革地前凡成登地聖。亦革下革
十地聖成妙覺無上道。佛教下圓信圓修初
後不二。故云即得安住等。四出證義者。即
本無今有偈。人師名爲四出偈。亦名四柱偈。
則涅槃如室四出如柱。一出菩薩品。二出梵
行品。三出二十五卷。四出二十六卷。大意是
同而爲縁則異。一菩薩釋差無差。二釋得無
得。三釋有不定有無不定無。四爲破定性説
無定性。故云明無差別差別等也。例此説之。
無咎者。例彼四出説乳多種。邪乳名乳乳者
以生死喩乳。涅槃喩非乳。凡夫因果倶生故
名乳。乳子何須惑者。結責問者。子謂男子
之美稱也。詣師學書者。此方古者子生六歳
而教數與方名。十歳入小學學六甲書計之
事。則文學之謂也。出欲論者。明梵天出離欲
界也。釋天即忉利也。倉雅之類者。然倉雅多
種。倉有蒼頡篇埤倉三倉。雅有廣雅博雅小
雅。倉即人名。帝王世紀曰。黄帝垂衣裳蒼頡
造文字。雅非人名。爾近也。博於聞識可近而
取正。故曰爾雅。謝氏正引蒼頡以證梵佉婁。
是人名。雅則相帶而來還。是世間二字者。例
如此方蒼雅二書。倶説文字詁訓之義。名爲
二字。是則梵是一人。佉婁是一人也。婆和者。
是小兒習語之聲。以喩方便小教也。所謂有
爲無爲者。苦集有爲道滅無爲。此名生滅二
諦爲二字也。半滿爲二字者。前有爲無爲合
爲半字。對大爲滿。六行倶明者。勝劣各三修
也。是大乘非滿者。意謂涅槃勝劣倶談。則是
大小滿足故稱滿也。法華廢小故。是大非滿。
由是無常者。由應作猶。謂談常住謂在涅槃
也。此都下法華開權顯實。超出諸教已今當
説。最爲第一。却謂非滿。世間相常住知法常無
性。顯談常住却謂無常。非聖反經。顛亂已甚
不可與言。故云不須論難。興皇五滿略如疏
記。彈小褒大者。彈三藏褒三教也。帶半者。帶
二乘也。廢半明滿者。若以四教明之。則後三
教倶得滿名。若在法華涅槃。則前三悉是半
字。唯圓名滿。開半明滿者。廢約相待開約絶
待。故知半滿二字其名則通其義則異。須跋
此云善賢。陳如品云。娑羅林外有一梵志。名
須跋陀。年百二十得非想定起涅槃想。佛令
阿難召來爲説第一義諦。得羅漢果。彼聞圓
常而證小果者。由小半即大滿故。明於常住
二字者。如哀嘆品。又結下約五時結爲四句
也。初句是鹿苑。次句法華涅槃三句二味。四
句即鹿苑已前。天教也。邪三下初約邪慧
釋。次約邪禪釋。如執掣電速滅喩妄常非久
住。飛蛾起火喩妄樂唯是苦。蠶繭自縛喩妄
我非自在。追求下明由起邪執。故追求五塵。
亦是下約邪禪釋。此即六行觀也。外道於初
禪覺觀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爲苦麁障二
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麁。二
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修上三
禪四空皆爾。此厭三欣三亦得名邪三修也。
能破欲染下明三修有破惑之功。染即是貪。
遊諸覺華者。七覺如華故云覺華。又邪修下
哀嘆品文。但有新舊兩伊。今以義加世伊及
非新非故伊。例前一乳多種分別。智論明四
依菩薩依義立名。名爲法施。此其例也。然經
以舊伊喩外。今既義立世伊。故以舊伊之名。
以名二乘也。別有疏本者。開淨名前玄以爲
三部。謂四悉四卷。四教四卷。三觀兩卷。今
指四教也。謂戒定慧藏者。即是律藏詮戒。經
藏詮定。論藏詮慧。藏有三別故云三藏。此是
合字解義。四念處中謂聲聞縁覺菩薩。故言
三經律論。故言藏者。即分字解義也。爲彼嬰
兒等者。三乘悉名嬰兒。歴修三學如登梯蹬。
畏憚長遠者。不能行五百由旬也。止息化城
者。偏約二乘以説。若菩薩因中不入至果方
入。菩薩下此指圓頓菩薩。修小三學以爲助
道。亦是漸次止觀行人也。下明通別亦爾。浮
嚢是小戒。白骨是小定。八苦是小慧。近遠倶
通者。鈍根近通偏眞。利根遠通中道。即受接
人也。若能下借彼法華開小之文。以成通人
受接之義。所行事理者。事則塵劫修行入空
出假。理則初心知中登地開發故。非兩教三
乘所知。兩教菩薩所證眞理。既同二乘故。
悉在二乘所攝。故上云不與二乘共。顯前菩
薩與二乘共。是彼境界也。非諸二乘下地所
知者。圓融三諦之教非兩教二乘非別教下
地所知也。下地即地前也。證道同圓則有知
分。從淺至深者。三教互有淺深。圓教唯深菩
薩備修四教。故云從淺至深。即是漸頓之教
等者。歴三教偏漸至圓頓故。故名漸頓漸圓
也。此乃文中一種者。即次第五行從漸至圓。
於三種止觀中。即次第止觀也。復有下一行
即不次第五行也。於三種止觀中即圓頓止
觀也。發軫者。文選曰。發軫清洛汭。注云。軫
車也。言發車洛陽也。今以發軫喩初修也。更
無別異者。圓法無別從漸入故名漸圓。非謂
圓有漸頓之異。通是雜藏者。以當教三乘及
被接者。其人不一故稱雜也。正譬説教次第
者。以從牛初出於乳。譬佛出世先説華嚴。乃
至最後變成醍醐。譬佛最後説法華涅槃也。
如第十三卷中説。不應以淺深意取者。不應
謂乳等定淺。則以華嚴等爲劣。醍醐定深則
以涅槃爲勝。須知約次第相生故有五味。而
諸味中悉有圓融故無勝劣。鹿苑顯無祕密
亦有此亦不約開未開。別以分勝劣也。若謂
下廣引諸文用破定執。所喩淺深之見。四味
若淺不應喩深。醍醐若深不應喩淺。醫占王
病等者。醫喩佛。王喩衆生。病喩執無常。乳喩
今經。以常藥破無常病也。甜酥八味者。乳酪
時淡醍醐時濃。酥居中間故具衆味。一生味。
二熟味。三酥味。四漿味。五乳味。六甜味。七
淡味。八膩味。以喩涅槃具常樂我淨。恒安無
垢清涼不老不死之八徳也。況其深矣者。況
比也。不可言深者。既喩二乘其法乃淺。如血
變爲乳者。無明即明如血變乳。從法界體至
界法者。即依圓頓理。説圓頓教也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三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四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述 
如日下日喩法界體。照喩法界法。高山喩
菩薩。如聾下喩小機在。華嚴座不得大
益。聾故不能聞大。瘂故不能説大。隱其下初
約隱身。次約隱法。初文者。神徳舍那身丈六
釋迦像。覆如下明隱法。如來藏者圓頓法也。
令改革凡夫成小聖人。無生無用者。敗種無
生壞根無用。先與後奪者。與小即鹿苑。奪小
即方等。委業領財者用法華窮子喩也。此喩
委以大乘家業。以化菩薩。如諸部般若多是
空生身子。滿願對揚也。付財定性者。會父子
定天性也。如經云。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以喩
法華開權二乘。皆當作佛也。文云下即第九
卷。指法華持品中八千人也。故知法華涅槃
開會事等。悉號醍醐。但彼廢此施義有小異
然由法華本懷已暢故。至今教遂般涅槃。夫
衆下通示化意也。衆生本具與佛無殊。日用
不知。乃淪生死故。佛出世以二智手指撝迷
徒點示本性。方將直顯復慮謗法。機既不等
遂有五時。兼別但小對三帶二。一期調熟乃
獲開權。法華今經所以興也。或作下敍五時
華嚴唯別圓故大。鹿苑但三藏故小。方等訶
責偏小。褒嘆圓大。意令恥小慕大。般若委以
大法。令教菩薩漸使通泰。法華開權名定天
性。衆生下明法華既見佛性故。於今經涅槃。
故知二經見性義一靜乎雙樹者。即經云右脇
而臥。表一期化極。内智指撝其功已畢。息教
二河者。即經云。寂然無聲也。故云息教也。二
河者。拔提河大在城南。熙連河小在城北。相
去百里。佛居其間。於四雙八隻樹下涅槃也。
諸佛下燈明迦葉出於淨土。但説法華即入涅
槃。今佛世尊既出穢土。故須扶律以拾殘機。
二經雖殊見性無別。又若約扶律爲涅槃者。
則唯穢土。若約談常爲涅槃者。則淨穢皆説
只是下能發究竟智。故名佛師。能生分眞智
故名菩薩母。佛菩薩下擧佛菩薩之勝。以況
凡小之劣。千舌百盲者。擧千百言多耳安能。
舞手者。毛詩序云。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
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專五所以
是體意者。五番所詮之理名爲所以。謂從上
品乳滿字。勝修圓教醍醐所詮。倶是今經正
體。設諸名相者。應云行相即依理起行故是
宗。意對破者。即五番中皆有以圓破偏意也。
皆言若專者。專獨也。謂五番具含衆義。今若
獨取其一故。成體等不同。雙卷等者。如上卷
記。大本者。雖南北二本不同。同名大本。對六
卷名小本也。同座異聞者。宜廣聞大本。宜略
聞六卷。例大小品者。般若有大品小品。故以
爲例。準諸經目録。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
日。譯大品竟。二十七卷成者是也。竺法護於
太康元年譯。上帙爲光讃。羅什又重譯爲
十卷。名小品。是知小品亦是抄其前分。若然
者。則次説爲是。以六卷但盡菩薩品故。斯乃
廣略者。六卷則略抄前段。大本則廣有後文。
世猶惑焉者。或云異聞或謂廣略難可準定。
故人尚疑如來説。偸狗等者。示其前後不同
也。如來説則在後。迦葉問則在前。偸謂盜賊。
以喩見魔。狗喩愛魔。如四依品。説三歸在如
來性品。秦人彌譯者六卷。東晋所翻大本。北
涼所翻倶非秦代。而言秦人者。但姚秦翻譯
最盛。故義學之家相承而用。㨙互者。㨙胡計
切。換也。或作係奚者。倶誤。昔道猛等者。按譯
經圖紀及僧傳並云曇無讖。以玄始元年歳
次壬子至姑臧。齎涅槃前分十卷。止於俗舍。
遜聞讖名厚遇請譯。遂以玄始三年歳次甲寅
起首。至玄始十年辛酉譯經律。總二十三部。
合一百四十八卷。慧嵩筆受。又南山涅槃弘
傳序云。北涼沮渠氏玄始三年。有天竺三藏
曇無讖者。涼言法豐。齎此梵本前分十卷。來
達姑臧。僞主蒙遜珍賞隆重。於涼城内閑豫
宮中。前後三翻成四十卷。終宋武帝永初二
年。據此諸文乃是讖公齎至。不云道猛將還。
沮渠蒙遜者。胡人。其先爲匈奴左沮渠。遂以
官爲氏。蒙遜博覽群史。頗曉天文。殺段業自
稱涼州牧。又破傉檀于窮泉。乘勝入姑臧。僣
號西河王。隴右即隴西也。右或作后後並誤。
自號玄始者。改元玄始也。是時下南經縁起
也。經從北涼入于江南。後因治定。既與舊本
品卷開合不同。遂號南本。姚萇殺符堅。改長
安爲常安都之。改元白雀。後改建元。萇卒。子
興立。改元皇初。後改弘始。今云。姚萇復號弘
始者誤。應云姚興弘始。非玄始者。別其兩
國年號也。玄始五年即晋恭元熙元年者。恭
帝者。即東晋第十一帝。都建康。在位一年遜
位于劉裕。是爲宋武帝。故云次入宋武裕也。
恭帝元熙元年即是宋武永初元年。以當年
改號故。宋武姓劉諱裕字徳輿。得四年者。宋
武在位三年而崩。長子義符立。是爲少帝。即
位昏亂。太后廢帝爲榮陽王。在位二年。武帝
第三子諱義隆即位。是爲文帝。以少帝於武
帝三年當年即位。在位二年。至文帝元嘉元
年。凡四年矣。故云得四年。此即大本始至南
朝之年也。故開皇録云。宋文帝世元嘉年初
達于建康也。即北涼玄始九年也。此二高明
者。謂徳高智明乃美稱也。事跡如梁傳第七。
康樂縣令者。南史第十八云。謝靈運少好學
博覽群書。文章之美與顏延之。爲江左第一。
縱横俊發過於延之。深密則不如也。襲封康
樂公。今云。縣令恐誤。抗世逸群等者。抗擧
也。逸群猶出群也。南史云。以國公例除員外
散騎侍郎。不就。爲瑯琊王大司馬行參軍。車
服鮮麗衣物多改舊形制。世共宗之。咸稱謝
康樂也。開皇三寶録云。陳郡處士謝靈運治
定者。蓋靈運自稱處士也。靈運陳郡陽夏人。
甞爲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公素愛好肆意
遨遊。稱疾去職。於始寧縣修營故墅。傍山帶
江盡幽居之美。因著山居賦。尋山登嶺常著
木屐。上則去其前齒。下則去其後齒。會稽太
守孟顗事佛精懇。公謂之曰。得道應須慧業。
丈人生天應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
深恨之。今撫州城東南四里。有翻經臺。唐顏
魯公碑云。宋康樂侯謝公。元嘉年初。於此翻
譯涅槃經。因以爲號。問謝公但修定舊本。安
稱翻譯。答翻經之所有譯語者。筆受者。綴文
者。證義者。潤色者。而通稱譯人。謝公治定
乃是證義潤色之職也。故稱靈運翻經焉。開
壽命下開壽命爲四品。復改壽命爲長壽。開
如來性爲十品。凡十二品者。新開品目則有
十二。并舊壽命如來性共有十四。皆準六卷。
中品名開之。故三寶録云。靈運等以讖涅槃
品數疎簡。初學之者難以措懷。乃依舊翻泥
洹正本加之。文有過質頗亦改治。足前等者。
并舊大衆問等品也。北本但十三品成四十
卷。南本二十五品成三十六卷。故北遠師名
北本爲少品多卷經。名南本爲多品少卷經。
有三品等者。至唐麟徳中後分方來。尚闕分
舍利。其後分中立品與讖説不同者。和會如
疏記第二十卷。由來關中者。關中秦地羅什
居關中不見大本。故知足品非羅什也。録稱
者。即梁寶唱録及隋開皇三寶録第十三云。
豫州沙門范慧嚴。清河沙門崔慧觀。陳郡處
士謝靈運等加品改治。故今依之。知小亮非
也。初三人下此明事蹟。與梁僧傳及開皇録
不同者。恐是傳説有異。而彼二文咸云三十
六卷。始有數本流行未廣。嚴後一夜忽夢一
人形状極偉。厲聲謂嚴曰。涅槃尊經。何以率
爾輕加斟酌。嚴既覺已懷抱惕然。旦乃集僧
欲收前本。時有識者咸共止之。此蓋欲誡勵
後人耳。若必乖理。何容即時方始感夢。嚴以
爲然。頃之。又夢神人曰。君以弘經精到之力。
於後必當得見佛也。如法華疏説者。即玄義
第八明有翻無翻。各具五義也。亦如彼者。如
文句也。以玄義文句。皆是解經通得稱疏。釋
序品義既指法華文句。故下疏文直釋通序
五事而已。更不消釋序品名義。又下疏文初
且離文通示五章。所以疏初不題序品二字。
若法華疏發初即解序品。故云序謂庠序等。
所以疏初乃標序品二字。或例法華文句。於
此疏初加序品二字者非也。且淨名疏初亦
不標其品目。用意各別。豈須一準。又疏文已
經治定。標題從省。故削大般二字。但題云涅
槃疏。此乃荊溪新意。或加大般二字者。亦非
必也。正名宣尼所誡。後之學者宜善思擇。二
疏下疏縁起二。初通示。二由二。初製疏遠由
二。初受經攝靜。縁起者。因由曰縁。興致曰起。
余我也。童年穉歳也。攝靜寺名。在章安。即慧
拯法師也。傳云。及年七歳還爲拯公弟子。具
載上卷。予甞讀高僧傳。見古來盛徳鮮有不
講誦斯經者。信夫。法王顧命慈父遺囑爲臣
爲子理合遵奉。邇世講誦閴其無人。法漸陵
夷於斯驗矣。庶幾同見同行勉力流通。載紐
頽綱重樹顛表。忠臣孝子於是乎在。二走雖
下求旨天台二。初別示縁差二。初八障喪聽
二。初師存喪聽二。初正明八障。凡稱走或僕
或蒙皆謙也。東京賦曰。走雖不敏庶斯達矣。
注云。走謂走使之人。公子自謙敏達也。願聞
旨趣者。既誦其文願知其義。負笈天台者。切
韻曰。笈負書箱也。史記云。後漢蘇章字士成。
北海人。負笈追師不遠千里。天台指智者所
居之山也。陶隱居眞誥曰。高一萬八千丈周回
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斗牛之分。上
應台星。故曰天台。輿地志曰。天台山一名桐
柏。衆嶽之極秀者也。心忻藍染者。劉子云。青
出於藍而青於藍。染使然也。此以染義喩從
師求解不取勝義。登山甫爾者。甫始也。言未
久也。仍逢出谷者。又値智者奉陳後主詔出
山也。疏主傳曰。陳至徳元年隨師出京。住光
宅寺。不惟下自謙也。言不思已徳荒薄而輒
侍奉。隨從智者於皇帝朝廷也。易緯曰。帝者。
天號也。徳象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香塗
三宮者。或作六宮。並由斯文。古無章記。講
貫者寡。故令傳寫魚魯成訛。今謂三宮定非
二六通用。有云。三宮爲正。乃地名也。引唐僧
傳疏主傳云。三宮廬阜九向衡峰。無不揖迹
依迎。訪問遺逸。此不應爾。今叙大師正宮京
輦。地乃金陵非三宮也。今按三宮即東嶽泰
山。故茅君内傳曰。岱宗山之洞周回三千餘
里。名三宮空洞之天。言二宮者。文選曰。婉變
二宮徘徊殿闥。注云。婉孌徘徊皆顧慕貌。二
宮謂帝及太子宮也。故大師別傳云。陳主幸
寺捨身大施。又云。皇太子已下並託舟航咸
宗戒範。故云二宮也。續高僧傳中皆指帝宮
及儲宮爲二宮。既禀戒法故云香塗。即經云。
常用戒香塗瑩體也。或謂大師爲陳隋二帝
戒師。即是二宮。此亦不然。此中正叙陳主欽
崇。下云金陵土崩方歸隋國。豈於陳世預説
隋朝。無乃不可。或作六宮。即特指天子其義
亦通。言六宮者。周禮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
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鄭玄注曰。六
宮者。前一宮後五宮也。五者后一宮。三夫人
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
妻一宮。凡一百二十人。后正位宮闈。體同天
子。七衆者。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
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優婆塞。七優婆夷也。比
丘等六翻名釋義。具在疏文。式叉摩那者。此
云學法女。不別得戒也。先以立志六法練心。
爲受縁也。四分云。十八童女應二歳學戒。又
云。小年曾嫁年十歳者與六法。十誦中六法
者。練心也。試看大戒受縁二年者。練身也。可
知有胎無胎。此式叉尼具學三法。一學根本
謂四重是。二學六法。謂一染心相觸。二盜人
四錢三斷畜生命。四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飮
酒也。三學行法。謂一切大尼戒行並須學之。
言光輝七衆者。此謂戒香既塗於二宮。道光
彌耀於七衆也。道俗參請者。道謂出家五衆。
俗謂在家二衆。交絡者。謂參玄請法之人往
來不絶也。雖欽下甘露喩涅槃旨趣也。瑞應
圖云。露色濃甘者爲之甘露。王者施徳惠。則
甘露降其草木。甘露仁澤也。一名天酒。如俟
下謂待智者講説此經。如待黄河之清。言其
難者也。王子年。拾遣記曰。丹立千年一燒
黄河千年一清。皆至聖之君以爲大瑞。又黄
河清而聖人生。左傳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
河之清人壽幾何。杜預注曰。言人壽促而河
清遲。詎豈也。有期無日者。雖許講宣。以我
多障竟無日得聞也。逮及也。金陵地名也。呉
晋宋齊梁陳謂之江南。六朝悉都其地。建康
實録云。本楚金陵邑。秦改爲秣陵。呉改爲建
業。晋愍帝諱業改爲建康。元帝即位稱建康
宮。土崩者。隋開皇八年文帝命晋王楊廣。清
河公楊素。督兵五十萬以伐陳。旌旗千里金
鼓震天。俄而平江東膚陳主。陳國傾壞喩以
土崩。文選陳琳檄書曰。必土崩瓦解不俟血
刃。師徒雨散者。陳國既破法集遂停。師徒相
捨如雨分散。絶交論云。駱驛縱横烟飛雨散。
大師遺囑云。朝同雲集暮如雨散。或作兩字
者誤。後會匡嶺者。匡嶺即廬山也。廬山記曰。
匡俗出於周威王時。生而神靈隱淪潜景。廬
于此山。俗稱廬君。故山取號焉。大師別傳曰。
金陵既敗旋錫荊湘。路次湓城。忽夢老僧曰。
陶侃瑞像敬屈守護。遠公冥請也。於是住憇
廬山。俄而潯陽反叛寺宇焚燒。獨有茲山全
無侵撓。復屬虔劉者。左傳曰。虔劉我邊垂。杜
注云。虔劉皆殺也。即是値潯陽反叛也。江陵
荊州也。仍遭霧露者。仍値兵亂也。抱朴子曰。
白霧四面圍城不出百日大兵必至。又三國
名臣。譛曰。雖遇塵霧。注云。塵霧謂恥辱也。
勅徴下江浦即江都今揚州也。亦曰洛浦。文
選曰。歸骸洛浦。注云。揚州則梁之洛陽也。勅
徴者。即煬帝潜龍之時。鎭守江淮。兩請智者。
初請出江都求受戒法。即開皇十一年也。事
畢仍歸江陵建玉泉寺。後又請出江都撰淨
名疏。此言再出江都時。疏主滯疾於洪州也。
若初出江都。則獲隨從故。疏主傳云。開皇十
年晋王作鎭揚越。陪從智者止于&T052897;溝。漢制
天子曰勅。太子曰令。諸王曰教。煬帝鎭揚越
時。猶是諸王。後既登極故云勅徴。故別傳云。
奉勅撰淨名疏也。頂滯疾豫章者。頂疏主稱
名也。始稱余次稱走。今稱名文體之變也。豫
章郡名。今洪州也。大師既再出江都。而疏主
滯疾洪州。不獲隨從。既遠聖師安聞斯典。始
擧飄南湖等者。南湖即宮亭湖。亦曰拱亭。謂
於豫章病愈始擧掉飄帆。速往江都以就智
者。而値隋文東巡狩。晋王入朝。於是大師東
旋台岳。是故無暇講演。且給侍東歸。此乃大
師最後入天台。即開皇十六年春也。東旋者。
旋或作還同。似泉切。文選曰。祇召旋北京。作
此旋字也。秋至佛隴者。神邕天台山記曰。從
修禪寺南行二百歩有盤石。平正猶如削成。
古老相傳佛嘗於此放光。故名佛隴。春離江
都秋時方至者。以隨處利人行程故緩。冬逢
入滅者。即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於天
台西門石城寺彌勒像前。加趺而終也。嘆伊
余之法障者。伊維也。語辭耳。余我也。法障
者。欲聞此經法義竟不獲聞。由前八事爲障
也。一逢師出谷障。二參請交絡障。三金陵
土崩障。四復屬虔劉障。五仍遭霧露障。六滯
疾豫章障。七東旋台嶺障。八冬逢入滅障。由
具八事障我聞法。故曰法障。若不出谷則合
得聞。雖在帝庭。若參請事簡則合得聞。雖其
人交絡。若金陵久安亦當得聞。乃至若不入
滅雖有前障。終當講演令我得聞。故入滅之
障最爲深重故下嘆云。日既隱於重崖。盲龜
眠於海底也。奚可勝言者。奚何也。勝平聲謂
法障之多非言所載也。二昔五下引事感傷。
初引事類己。賢愚經第六云。毘舍離國有五
百盲人。乞匃自治。時聞人言。如來出世。盲人
聞已還共議曰我曹若當遇佛必見救濟。即
便問人佛在何國。答云。佛在舍衞。遂各乞金
錢一枚。僱人引往。時有一人收取金錢。將諸
盲人至摩竭提國。棄諸澤中。盲不知處。互相
捉手。經行他田傷破苗穀。長者行田見彼踐
苗。甚多瞋怒。盲者求哀具宣上事。長者使人
將詣舍衞。適達彼國。又聞佛往摩竭提國。及
到彼國。復聞世尊已還舍衞。如是追逐凡往
七反。佛知根熟乃於舍衞待之。盲到佛所。蒙
光目開。佛爲説法成阿羅漢。祇洹等者。譬喩
經第三云。昔有一人作兩業。有二婦適詣小
婦。小婦語言。我年少婿年老。我不樂住。可住
大婦處作居。其婿拔去白髮。適至大婦處。大
婦語言。我老頭已白婿頭黒宜去。於是拔黒
作白。如是不止。頭遂禿盡。二婦惡之。便各捨
去。坐愁致死。過去世時作寺中狗。水東一寺
水西一寺。聞楗椎鳴狗便往得食。後日二寺
同時鳴磬。狗浮水欲度。適欲至西。復恐東寺
食好。向東復恐西寺食好。如是猶豫溺死水
中。文云祇洹者。通取寺名。非直指祇洹寺也。
唯疆唯沈無見無得者。結前二事。盲雖七追
唯至於他疆。竟不見佛故。云唯疆無見。狗聽
兩鍾唯死於沈溺。竟不得食故云唯沈無得。
次入山下以己類事己之多障。如盲如狗。入
山出谷總前八障。入山攝七八。出谷攝前六。
浮墜泝江者。釋上句也。浮墜字誤。應作乘陵。
謂入山乘陵。出谷泝江空歴艱苦。不聞斯典。
文選北征賦曰。乘陵岡以登降。注云。陵岡皆
山丘也。左傳曰。呉將泝江入郢。爾雅曰。逆流
而上曰泝洄。順流而下曰泝游。字林云。順流
曰沿。逆流曰泝。泝蘇故切。日既下擧喩。嘆師
滅也。日喩師解圓明。隱崖喩師入寂滅。崖山
也。淮南子曰。日入崦嵫。注云。亦曰落棠山。
盲龜喩己無智眼海底喩迷深。雜含第十六
云。告諸比丘。如大海中有一盲龜壽無量劫。
百年一遇出頭。復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
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得遇此孔。龜至
海東。浮木或至海西。違遶亦爾。雖復差違或
復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還復人身甚難
於此。今借彼文以喩聖師難値也。憑光想木
者。人在半夜欲憑日光鑒物。龜居海底空想
浮木安身。其不可得也。故云。詎可得乎。二余
乃下沒後思愆師既已滅。斯經旨趣莫得而
聞。省己宿愆。於是躬事塔廟。口誦斯經。以期
未來値師聞法也。掃墓願値師誦偈期聞法。
西土塔婆即此方墳墓也。掃灑墳塔種植林
樹。以墳必樹故含文。嘉曰。天子墳高三仞樹
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栢。大夫入尺樹以槐。庶
人無墳樹以楊柳。更服灰場者更平聲。謂常
更換淨服。於塔所誦經也。故法華云。著新淨
衣内外倶淨也。或作伏字者非。如來闍維之
地號曰灰場。今大師土葬而言灰場者。用其
故實耳。亦猶法華疏序云。晩還台嶺仍値鶴
林。鶴林之言例同灰場也。石偈即此經也。以
聖行品中雪山大士既獲半偈。乃於草木石
壁書之。以示來者。故名此經爲石偈也。疏主
童年誦經已半。知此誦其全部。非只一偈也。
&MT01891;畢世者。則是思往世之&MT01891;成今法障。遂
乃身掃口誦隱居求志。期盡此身故云畢世。
二事不下五難喪思。五初僧使迫已雖欲隱
居畢世。而爲衆擧差。因與智璪同充僧使。屡
入帝京。故云事不由己。蓋爲僧事所逼迫也。
故云迫不得止。事備國清百録。戴函負封者。
所持牋表詔勅皆用函也。百録云。金書一函
與天台衆。西考闕庭者。考應作朝字誤也。闕
謂雙闕以石爲之。其上隱起奇獸異禽之状。
在端門外夾道置之。亦曰象闕魏闕。周禮太
宰以正月懸理象之法於象魏。使萬人觀理
象焉。左傳哀公三年火。季桓子命書藏象魏
曰。舊章不可忘也。崔豹古今注曰。闕者。觀
也。古者毎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表宮門也。
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
朝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天子所居曰
闕庭。隋都長安也。私去公還者。充僧使而去。
奉勅命而還。或度僧造寺。或修營香火事備
百録。故百録云。今遣大都督段智興。送師還
寺。故曰公還經塗下往還充使。經由道塗凡
八年也。二日嚴下諍論遭追。雖免僧使仍因
諍論。重入帝京日嚴寺名也。唐高僧傳曰。煬
帝時爲晋王。於京師曲池施營第林。造日嚴
寺。咸陽即長安。今永興軍也。諍論之事而不
傳不書。乃傳搜訪之闕耳。三値水夜奔桃林
水奔者。尚書放牛桃林之野。是也。左傳晋侯
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杜注云。桃林在
弘農華陰縣。此言行至桃林山。水夜至避之
奔走。故失伴侶。四又被下被讒收往及至京
都。又遭讒佞。謂爲巫蠱惑亂於人。而煬帝信
讒故收往河北。幽薊二州名在河北。薊音計。
五乘氷馬陷冬月度河。故乘履其氷以濟北
岸。馬雖陷氷而死。其身猶獲生存。臨危履薄
者。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氷。疏主
意云。昔聞詩語喩以戒愼。而今身當履踐。故
下句云。生行死地也。寧可言盡者。危難若此。
那可具言。二昔裹下總結倶喪者。裹糧至東
南者。即指前負笈天台已下文也。入山出谷
揚越往來。何啻千里。文選云。裹糧萬里簦長
柄竹笠也。史記虞卿躡屩擔簦。説趙孝成王。
一見賜金百鎰。再説拜爲上卿。負罪至西北
者。即指又被讒已下文也。三讒者。晋獻公三
子皆爲驪姫所讒。故曰三讒。疏主自比也。三
子謂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也。左傳第五曰。初
晋獻公欲以驪姫爲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弗
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及將立奚齊。
既與中大夫成謀。姫謂太子曰。君夢齊姜。必
速祭之。太子祭于曲沃。歸胙干公。公田。姫寘
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
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姫泣曰。賊由
太子。太子奔新城。公殺其傅社原款。或謂
太子。子辭。君必辯焉。太子曰。君非姫氏。居
不安食不飽。我辭。姫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
樂。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
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十二月戊申縊于新城。
姫遂譛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
屈。言東南西北者。以帝京居中。則揚越在於
東南。幽薊居乎西北也。若聽若思等者。前希
聞斯典。故擔簦。東南有入障故喪其聞。後欲
&MT01891;畢世。由驅馳西北有五難。故喪其思。故
云二塗倶喪。二情不下製疏近由。後時雖獲
生還台嶽。以昔兩縁聽思倶喪。於是慕法不
已。更尋他疏以勘經旨。義既違經。因自撰疏。
舊疏即河西光宅等諸師疏義各存也。不與
文會者。乖經失旨也。怏怏於亮切。悵怏也。病
諸者諸之也。見其義非如已有病。此即製疏
之近由。二㩭群下正明述作時處二。初謙光
述懷。經第三十云。譬如王告大臣。汝牽一象
以示盲者。時彼衆盲各以手觸。其觸牙者即
云。象如莱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等。經自
合云。王喩如來。臣喩方等大涅槃經。象喩佛
性。盲喩一切無明衆生。獨夢談刀如經第十
八。略如上記。刀喩佛性。夢寱謬談非親得刀。
此皆疏主謙也。謂心思經旨如盲觸象。豈識
全躯。口説經文如夢談刀。故非實有。二以大
下著述時處二。初明時處二。初示染筆時處。
大業即隋煬年號。十年即甲戍歳也。廬于天
台之南者。小爾雅云。廬寄也。謂寄止也。亦別
舍也。黄帝爲廬。以避寒暑。春秋去之。冬夏居
之。故云寄止也。神邕天台雜記云。赤城爲南
門。石城爲西門。今云天台之南。謂赤城也。二
管窺下明憑師述作。管窺智者義意者。莊子
云。以管窺天也。謂智者法門如天之高遠。已
解推尋如以管窺。義意者。五時四教之義。三
觀六即之意。依此義意輒爲此經解釋旨趣
也。爲去聲。尚書序曰。承詔爲五十九篇作傳。
大業明製撰之時。天台之南顯筆削之處。管
窺智者示所學之宗。二運丁下叙難縁二。初
避難。四移兩蒙靈異。丁當也。大業十二年有
大鳥似鵬飛入殿内。至于御幄至明而去。九
月幸江都。以代王侑留守西都。越王侗留守
東都。既至江都。唯以酒色爲務。五月星隕呉
郡爲石。徴求螢火數斛。夜出遊山光遍巖谷
火守羽林星如斗出。王良閣道聲如隤牆。枉
矢出北斗米一斛。計錢八九萬。用錫環錢細
如線。十月李密起兵於梁楚之郊。竇建徳盧
明月等所在稱號。盜賊公行劫掠州縣。又諸
道賊師孟海公。徐圓朗。朱粲。劉武用。薛擧。
蕭銑。李子通。沈法興等各率衆寇掠。多者
數十萬。少者二三萬。天下無處無賊。故曰
寇盜縱横于時。天台悉爲沈法興所有。雜記
云。大業十四年沈法興擅置海州。即改臨海
縣爲海州也。匿影沃洲者。匿藏也。沃洲山名
在剡。即支遁所棲之山也。赤城既喧復更匿
藏形影。避盜於沃洲山也。蔭林席箭者。山宿
野棲故無屋宇。但蔭茂林以爲帳布。箭竹以
爲席。亦猶古人班荊而坐也。箭竹偏産會稽。
爾雅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衣殫
等者。殫音丹。盡也。既避盜深山而衣糧又盡。
故於撰述致乖次第。於是下明爲撰述縁闕。
更求他處挾藏也。鄙志謙也。託命遂安者。寄
託形命於遂安也。遂安縣名今屬睦州。縣令
鄧氏者。即遂安令也。曳疾應之者。赴請爲講
也。應去聲事不兼擧者。既務講宣。且停筆削
因將草本寄於他舍。冥持此本者。謂冥聖護
持。故得燒舍疏在。故云得免灰。颺颺音羊。風
所飛颺也。重寄柵城者。講經既畢。復寄柵
城意欲補削草木也。柵音册。編木成援也。未
詳何處。今仙居縣有柵岸保。恐是其地。玉石
倶罄者。玉石喩貴賤賢愚。海賊劫掠貴賤並
盡。故云倶罄。尚書曰。火炎崑岡玉石倶焚。
蕭亮即當時將帥也。復獲安存者。身安疏存。
焦不能燒者。即前云冥持此本得免灰颺。賤
不能得者。賊劫柵城玉石倶盡。而此疏獨存
也。再蒙靈異者。初火不燒次賊不得。故云再
也。勵勉也。誠心也。或作厲非也。食息者。息
寢臥也。無寧不安也。二乃卜下幽境稱懷勤
加補削二。初敍幽境。稱懷卜者。禮記曰。龜曰
卜。蓍曰筮。古者移居必卜。故離騷經有卜居
也。左傳曰。非宅是名唯隣是卜。今疏主以移
居爲卜居。安洲在樂安縣。今仙居縣也。故僧
傳云。樂安南嶺地曰安洲。然安洲之名始於
疏主。台州圖經曰。管竹山在縣東南五里。高
二十丈周回二里。其下舊有潭。唐武徳年中。
邑人請天台國清寺灌頂尊者。講于光明寺
時。此潭之魚取者甚衆。尊者率道俗於潭側
講金光明經。誘漁者令止其採捕。一夕忽暴
風雨至。旦視之。乃爲洲矣。故號爲安洲。以此
洲渚在樂安故。微瀾者。瀾力旦切。又力安切。
爾雅曰。河水清且瀾漪。大波爲瀾小波爲時。
絶人獸之蹤者。山深溪隔故。人獸不到。峯連
偉括者。謂偉美山及括蒼山也。陶弘景玉匱
云。括蒼山西南百餘里。有偉美山状如宮闕。
多靈異。可偉美也。皇朝新修圖經曰。亦名天
姥山。又云。大括蒼嶺在縣西一百八里。兼二
山之美者。謂安洲景象兼有偉括之好。水鏡
者。溪水澄淨有若明鏡也。蕖池者。謂池有荷
花也。爾雅曰。荷芙蕖。郭璞注曰。別名芙蓉。
江東呼荷。紅葩普巴切。華也。白牙團扇者。善
見律云。優波離昇座執象牙裝扇。先集律藏。
&T041628;者。草茂盛貌。加亦勝也。戴氏重席者。東
觀漢記。戴憑字次仲。拜侍中正旦朝賀。帝會
群臣。諸生能説經史者。更相詰難義。有不通
者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坐。五十餘席。今
疏主承修竹之風。藉翠草而坐。勝於牙扇重
席也。以彼由造作此任天眞。其實勝之固非
誇飾。下云羞繪圖陋絃管亦爾。雲霞赤白
松桂青黒雕鏤雜糅。而有五彩之文。則使
畫圖有羞色繪畫也。猿吟麏叫蝉噪蛙鳴相
和成韻。似其八音之樂。翻令絲竹成陋聲
故。左太沖招隱詩云。非必絲與竹。山水
有清音。麏居筠切。鹿屬。八音者。五經通義
曰。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也。金爲鍾。石爲磬。絲
爲絃。竹爲管。匏爲笙。土爲塤。皮爲鼓。木爲
柷敔。雅有高致者。竹風草席畫圖音樂。皆得
之於自然。故云高致也。豐趣冥倫者。冥幽也。
倫人也。謂此高致豐饒歸趣於我幽人也。倫
亦可作淪。淪沒也。謂隱沒於山澤也。二仍蒔
下明資縁勤苦。蒔種也。種粟充食拾薪備爨。
二。曁染下感傷謙己二。初感傷多難。曁至也。
從此絶筆逆至染筆。凡歴五載。即唐高祖武
徳元年戊寅歳撰疏絶筆也。煬帝即位改元
大業在位十三年。十二年幸江東宮。十三年
唐公起義師於太原。破宋老生於霍邑。所在
克敵。遂入長安尊煬帝爲太上皇。奉煬帝孫
文徳太子之子侑。簒位即恭帝也。改元義寧。
至二年遜位于唐公。改云武徳。既云凡歴五
載。知是武徳元年絶筆也。於此五載凡經六
移。初寄天台之南。二移沃洲。三移遂安。四移
柵城。五重移遂安。六移安洲。并前八障及中
五難共成十九難縁。於後六中更取火賊二
事。則有二十一也。五難謂僧使遭追値水被
讒馬陷也。前八中五是製疏之遠由。尋舊疏
是近由。後六是正製疏。問前八爲障何名遠
由。答由不聞法故自撰疏。若其聞者則疏是
師説。安得自製。前八爲障竟不聞法。後六雖
艱終成斯疏。嗚呼正法難聞正道難行。其若
是乎。干戈者。孔安國曰。干盾也。戈戟也。論
語曰。而謀動干戈於邦内。菜食水齋言其儉
也。氷床雪被喩其寒也。其有圓頂方袍暖衣
飽食。既逢遺教。又偶清時。而口不談出世之
言。心不則至眞之道。自樹迷暗反輕學宗。吾
知斯人紹三塗種。疏主聖者。得無悲乎。夢抽
思乙者。乙應作一。昭明文選序云。耿介之意
既復。壹欝之懷靡愬。注曰。壹欝憂思也。今謂
軍火所怖干戈所駭。而夢驚若抽憂思壹欝。
辭既下謙己述懷。野質者。論語曰。質勝文則
野。此言辭鄙意。豈會文者。謂所立義意淺近。
豈能契會斯經圓頓之文也。此言義暗辭鄙
義暗皆謙也。有崖易殆者。爾雅曰。重崖岸注
曰。兩崖累者曰岸。殆危也。有身速滅如土岸
易崩。空海難遍者。圓空廣大若滄海難遍。故
不可以易殆之身窮。難遍之義也。盲寱下如
盲觸象如寱談刀。或可偏知於少義。敢言圓
解於大理也。特是下正明述作之意。既是偏
知何故撰疏。故釋云。特是不負本懷也。言本
懷者。始爲此經遂親智者。即前文云。走雖不
敏願聞旨趣。於是負笈天台。心忻藍染也。遽
茲石火者。淮南子曰。人生天地之間。如鑿石
見火電光過隙。疏主自謂。無常忽遽如彼石
火。不能久研經義。故且率爾成疏也。卷舒下
自慶也。初句明卷舒尋經。次句明讃嘆撰疏。
仰謝於心口者。由心思故口讃也。鹿耘毒草。
或作麁芸。並豕亥之誤。應作麃&MT00294;。上彼苗切。
下音袞。左傳曰。譬如農夫是穮是&MT00294;。杜注云。
穮耘也。&MT00294;壅苗也。然毒草藥王之語。出在今
經。故如來性品云。譬如雪山多生諸藥。亦有
毒草。諸衆生身亦復如是。雖有四大毒蛇之
種。其中亦有妙藥。大工所謂佛性。或執訛字
便求麋鹿耘草之縁者。何異聞三豕渡河。便
謂猪行水上乎。故僧傳道丕議沙汰云。僧之
清尚必不露於人前。僧或凶頑而偏遊於世
上。必恐正施藨&MT00294;。草和蘭茞而芟。方事淘澄。
金逐沙泥而蕩。彼用藨&MT00294;之語義與今同。又
麃藨穮三體並通。爾雅云。緜穮也。經典釋文
作麃耘也。字林云。耕禾間也。説文云。穮耨鋤
也。今疏主斥諸師非義。如麃&MT00294;毒草。顯佛性
正理如微養藥王。故前文云。將疏勘經不與
文會。怏怏終日恒若病諸也。螳&T074132;螢熠者。螳
螂性怒。遇物必擧&T074132;而拒之。莊子曰。螳螂怒
臂以當車。豈免碎於轍間。文選曰。欲以螳螂
之斧。禦隆車之隧。注云。前有兩足擧之。如執
斧之象。崔豹古今注曰。螢火一名暉夜。一名
景天。一名熠熠。一名燐。一名丹良。一名丹
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非能抗曜也者。曜即
日也。廣雅云。日名曜靈。謂螳&T074132;不能拒抗於
車轍。螢熠不能爭輝於曜靈。此疏主自謙識
見微劣。不能抗曜於諸師也。吾祖聖師爲法
之志艱苦之迹。盡在於此文矣。傳斯宗者。得
不思齊。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可不懋乎。
或卷末有半紙批文者。蓋後人謬録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