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No. 1754_ 元照述 ) in Vol. 37

[First] [Prev]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念處一也六度二也讃佛相好三也 三池光
二。初從珠涌光二光化靈禽 初從珠涌光」
如意珠*玉涌出金色微妙光明 二光化靈

其光化爲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讃念佛念法
念僧 即小本中白鵠孔雀。今經下文鳧雁
鴛鴦等。即知珍禽非止一類。今此但擧毛色
以通收耳。讃歎三寶令歸向故 四結示
是爲八功徳水想名第五觀 八功徳一輕二
清三冷四軟五美六不臭七飮時調適八飮已
無患。不出色香味觸四塵而已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之中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
 劉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第六總觀四。初正明二結示三彰益四顯邪
正 初正明二。初別觀寶樓二總觀四種 初
別觀寶樓四。初示數二諸天作樂三天樂懸
空四樂音説法 初示數
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閣 衆寶
國者總召彼土也。一一界者準小本即池岸
上。經云四邊階道上有樓閣等 二諸天作樂」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伎即樂人
 三天樂懸空
又有樂器懸處虚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如
寶幢者言其量也 四樂音説法
此衆音中皆説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即讃三
寶 二總觀四種
此想成已名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承前樓觀兼牒前三即爲總觀。若別若總各
逗機縁。此觀依報收無不盡。言粗見者即思
惟也。下文若見此者即正受也 二結示
是爲總觀想名第六觀 三彰益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
生彼國 破障除疑 四顯邪正
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並
如前釋 次就後十觀正報中四。初如來勸
囑二三聖現身三夫人爲未來申請四如來廣
明 初如來勸囑三。初勸聽二許説三重囑
 初勸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如
上觀依意在觀正故重勸囑 二許説
佛當爲汝分別解説除苦惱法 娑婆衆苦非
觀佛三昧無由可脱名脱苦法。三界爲苦器
六道是苦報 三重囑
汝等憶持廣爲大衆分別解説 二三身現身」
説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
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
閻浮檀金色不得爲比 前文光臺現土令韋
提見以爲依報發請之端故云以佛力故見彼
國等。今三聖共臨以爲正報發請之由故云
因佛力故得見佛等。佛立空中二聖侍立。三
聖立像斯爲明據。閻浮金色猶不可比。則知
其光不可盡見 三夫人爲未來申請二。初
見佛設禮二白佛申請。初見佛設禮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二白佛
申請
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
二菩薩未來衆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
薩 即白釋迦也。菩薩存心不專爲己。雖令
我見意在未來 四如來廣明 就下十觀大
分爲四。如上已明今依次釋 第七華座觀
二。初正明觀行二總勸諦觀 華座觀者欲
瞻尊境先觀坐處。如對君上目視階陛 初
正明觀行三。初總示依處二別列莊嚴三結
示 初總示依處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
上作蓮華想 華依於地。顯是臺座非池蓮
也 二別列莊嚴二。初華葉二華臺 初華
葉六。初色二脈三光四示量五顯數六明珠
光 初色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 二脈
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 其文工巧故如天
畫 三光
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四示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 二百五十由
討有萬里 五顯數
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 六明現光
一一葉間各有百億摩尼殊玉以爲映飾一
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明如蓋七寶合成遍覆
地上 光形如蓋下覆其地 二華臺三。初明
臺體二臺外校飾三臺上寶幢 初明臺體
釋迦毘楞伽寶以爲臺 即蓮心也。釋迦毘
楞即如意珠。出生無盡皆如人意故云能生
二臺外校飾
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眞
珠網以爲校飾 文列四寶。甄叔迦此云赤
色寶。梵即翻淨 三臺上寶幢三。初明幢體
二明寶幔三珠光 初明幢體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
千萬億須彌 即上臺面四向立柱。上&T016254;
幔以覆佛頂 二明寶幔
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官 夜摩即欲界第三
空居天。彼天華光莊嚴最勝故多取爲比
三殊光四。初示數二珠光三光色四其色變
現 初示數
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爲映飾 二珠光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 三色光
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 四其色變現」
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爲
金剛臺或作眞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
意變現施作佛事 其色變現爲三。金臺珠
網華雲也。更有別相故云隨意等 三結示
是爲華座想名第七觀 結文可知 二總勸
諦觀五。初推本因二明由漸三教純一離雜
想四示益五簡邪正 初推本因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阿彌陀佛昔爲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
家。法名法藏。發四十八願。彼國依報境界
身壽光明種種莊嚴一切果相皆願所成。豈
唯華座。寄此點示使知淨土即佛願體。願由
心發即佛心體。故知願力理絶言思矣 二
明由漸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 不先華座
則觀佛不成 三教純一離雜觀
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珠一
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
面像 一一觀之貫下五種。花葉及幢皆有
珠光。臺不明光在文少略。鏡中見面喩其無
差 四示益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
樂世界 滅罪除疑此是觀佛最初方便滅罪
猶少。次至像觀滅罪乃多。後至佛觀得無生
忍即破無明 五簡邪正
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解
同前 第八像觀二。初結前標後二正示觀
法。初結前標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觀佛 衆
生無始未識眞佛多見形像故使先觀。以像
表眞觀佛易就 二正示觀法三。初通示想
佛之意二正明想佛之法三結示 初通示想
佛之意四。初明佛身普遍能應物心二明行
者想成即具佛體三擧彼果徳令信因心而結
勸修因須依果徳 此一段經我佛如來欲明
佛觀故於像觀之首先叙觀佛之功。即是開
示衆生成佛要道。一經妙旨唯在此文。後學
討論宜須精究。此而不了餘竟何言 初明
佛身普遍二。初徴二示。初徴
所以者何 觀佛其利安在 二示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 此
中正説彌陀以法身體同故言諸佛。華嚴云
一切諸佛身即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
畏亦然。此明諸佛果證法身無所不遍。則與
衆生因地法身無二無別故。衆生作想佛身
隨應。疏云衆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能入衆生
心想中如白日昇天影現百川故。想佛心即
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如勢至圓通云。十
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此明佛常念衆
生。若子逃逝雖憶何爲。此明衆生不念有應
無感也。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
見佛去佛不遠。此明衆生念佛感應道交也。
此實彌陀世尊同體大慈悲善根力隨縁赴感
應物垂形。不思議用。苟明此理佛入何疑
二明行者想成即具佛體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
隨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就中初二句示心
境相應。次三句顯因成果相。下二句釋成上
義。是心者即指行者觀佛之心。由觀佛相相
現心中。此心即具佛之相好。此據小身丈六
爲言。其功若此。若觀八萬四千相好心具亦
爾。教令觀佛其功若此。衆生依教修因感果
始於此心故云是心作佛。恐謂修成佛從外
得。祇由此心當體是佛故使建修無不果滿故
云是心是佛。若不爾者生彼國已具三十二
大人相好自何而得耶。當知今日想佛之心」
相好果徳悉已具足。蓮胎孕質即是此心是
證菩提不從他得矣。三擧彼果徳令信因心」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正遍知者十號之
一也。出世法無不究盡。深廣無際故喩如海。
佛徳無邊略擧遍知以攝餘者。果人萬徳皆
心想生。意勉下凡專勤修習功不虚矣 四
結勸修因須依果徳
是故應當一心繋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
羅訶三藐三佛陀 祇由觀佛功徳高深故勸
繋想。前則通擧諸佛。此則別指彌陀結歸今
經正意。故云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此云如
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
知。即十號中略擧三號。委釋如別 二正明
想佛法三。初別明三像二總明三像三顯益
 初別明三像二。初彌陀像二二菩薩像
初彌陀像三。初見像色相二見國土莊嚴三
誡令諦觀 初見像色相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
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以像表眞從易至難故。
若畫若彫隨人見熟即以爲境。坐彼華者即
前華座 二見國土莊嚴
見像座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
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
衆寶羅網滿虚空中 即前依報 三誡令諦

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觀掌中者言
其明了也 二二菩薩像又二。初觀華座三
觀形像 初觀花座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
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 如
前蓮華者即佛所坐者。據菩薩身計應須減
 二觀形像
想一觀世音菩薩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
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亦作金色
者即菩薩身同前佛色 二總明三像二。初
眼見勝境二耳聞説法 初眼見勝境又二。
初三像放光二遍見三像。初三像放光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
寶樹 三像放光光色照樹 二遍見三像
一一樹下復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
菩薩像遍滿彼國 遍見三像無處不有 二
耳聞説法二。初衆音説法二憶持不忘 初
衆音説法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流水光明及諸寶樹鳧雁
鴛鴦皆説妙法出定入定恒聞妙法 水光樹
禽風鼓樂器並如前示。苦空無常無我諸波
羅蜜故云妙法 二憶持不忘
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脩多羅合
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若有合者名爲麁相見極
樂世界 謂所聞之法不乖教典故云合也。
修多羅此翻契經。違教即妄合法猶麁。對下
三昧以分麁妙 三結示
是爲像想名第八觀 準上經文明列三像。
或謂二菩薩無像觀者未知何意 三顯益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
念佛三昧 文有二。一除罪障二近三昧。即
下佛觀像觀若成眞身必見故云現身即得
第九佛觀二。初躡前起後二顯所觀境 初
躡前起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
壽佛身相光明 此與像觀皆有躡前起後次
第之文。意使正修不容異徹。自昔科爲眞法
身觀。今準下結云是爲遍觀一切色身相名
第九觀。必應指彼彌陀果佛色相即法身耳。
下二菩薩其例頗同 二顯所觀五。初正明
二結益三勸修四結觀五簡辨 初正明三。
初示身相二彰言略三示所證 初示身相七。
初顯身色二示身量三眉毫量四眼色量五毛
孔量六明項光七相好 初顯身色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
浮檀金色 百千萬億夜摩天喩其大也。閻
浮金言其自體也 二示身量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佛身
無量機見有殊。文中所擧假以數量顯非數
量。欲彰佛身不可定故。即下文云如前所説
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
云或現大身滿虚空中。擧此證前知無限量。
蠡盃酌海丈尺量空。是可得乎。喩可見也
三眉毫量
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 右旋婉轉
其状如珠。一須彌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高
亦爾。五須彌共一千六百八百八十萬里。疏
引寶性論佛眉毫方圓三百六十萬里。疑是
誤算一須彌也 四眼色量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一大海八萬四
千由旬四大海共三十二萬六千由旬 五毛
孔光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光即身光
也。一一毛孔光如須彌。演即流也 六頂光」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
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衆
多無數化菩薩以爲侍者 百億大千言其量
也。化佛菩薩即應現也 七相好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
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
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
 丈六之身則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今彌陀
身相好光明三量八萬四千則其數無量不可
算矣。下示光明遍照攝生。即是彌陀慈悲心
體。問不念佛人佛光攝否。答念與不念光無
不攝。但念佛者與光相應攝取往生定無退
墮。智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楞
嚴所謂佛念衆生如母憶子但子於母有憶不
憶耳。又如盲人在日輪下日無不照盲者不
見。不念佛人亦復如是 二彰言略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説但當憶想令心
眼見 其光相好兼上身項二光。化佛即圓
光所現。言不能盡憶想方見。心眼即意思也
 三示所證二。初觀一佛二觀佛身 初觀
一佛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
念佛三昧 見多佛者法身體同。念佛三昧
從此得名 二觀佛身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
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縁慈攝諸衆生 見
佛心者身爲心相故佛無一切心唯有大慈悲。
慈者與樂悲即拔苦。衆生無盡佛大慈悲亦
無有盡。智論云。慈有三種。一衆生縁慈。無心
攀縁一切衆生而於衆生自然現益。二法縁
慈。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對治。三無縁慈。
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後
一據理體前二約事用。今擧無縁義收三種。
謂諸佛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平等大慧常
照法界。以此攝生生無不攝。不由縁起故云
無縁。即前所謂念佛衆生攝取不捨是也
二結益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捨
身他世生彼土已即證無生。故知此觀若成
則上品上生明矣 三勸修二初勸觀二教入
處 初勸觀
是故智者應當繋心諦觀無量壽佛 智者即
自修觀之人。依前觀法即是諦觀。以修此觀
往生得忍功深利大故勸繋心。故般舟經衆
生問佛何因縁故得生此國。彌陀答言。以修
念佛三昧得生彼國也 二教入處二。初觀
一相二觀一佛 初觀一相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
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
當現 多相自具者眉毫一相總諸相故。若
據經文即觀五須彌量故云八萬四千相好自
然當現。即知非丈六眉毫 二觀一佛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
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多佛授記者皆蒙印
可授記作佛 四結觀
是爲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一切之言
或總指所見諸佛或別在彌陀諸相。二釋並
通 五簡辨
作此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文
可解 第十觀音觀二。初結前標後。二正示
觀法 初結前標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次復當觀觀世音菩薩 二正示觀法四。初示
境二結觀三勸修四簡邪正 初示境九。初
觀身二觀光三觀冠四觀面五觀臂六觀手七
觀足八指同九簡辨 初觀身三。初身量二身
色三頂髻 初身量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 二身色」
身紫金色 三頂髻
頂有肉髻 二觀光二。初頂光二身光 初
頂光二。初光量二光中變化 初光量
頂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 二光中變化
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
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爲侍者 如釋
迦者丈六身也 二身光
擧身光中五道衆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五
道衆生合修羅故。菩薩垂形五道救苦衆生
故於光中現其色相 三觀冠二。初觀體二
冠中化佛 初觀體
頂上毘楞伽摩尼寶以爲天冠 毘楞伽即摩
尼珠也 二冠中化佛
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冠中
化佛以表帶果而行用 四觀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
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
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
爲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五觀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爲瓔
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六觀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
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
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
切以此寶手接引衆生 七觀足二。初擧
足相二下足相 初擧足相
擧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
明臺 輪有千輪號千輻輪 二下足相
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即踏蓮華金剛摩尼二寶所成 八指同
其餘身相衆好具足如佛無異 九簡辨
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二結觀」
是爲觀觀世音菩薩眞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眞實色身即應身也 三觀修四。初指前勸觀
二彰功力三擧聞以況四教次觀。初指前勸觀」
佛告阿難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
 當作是者即上諸相不可異故 二彰功力
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
之罪 不遇諸禍除現難也。除無數劫罪破
往業也 三擧聞以況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聞
名獲福如普門品廣説 四教次觀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
天冠其餘衆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
中 從上至下以爲次第 四簡邪正
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解
同前 第十一勢至觀四。初觀行相二結示
色身三彰益四雙結 初觀行相三。初身相
二行相三坐相 初身相五。初身量二觀光相
三觀天冠四觀肉髻五指餘相 初身量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
音 如觀音者亦八十萬億那由他也 二觀
光相二。初頂光二身光 初頂光
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百二十五由旬計五千里此即光體照則倍之
 二身光三。初示色量二有縁得見三因光
得名 初示色量
擧身光相照十方國作紫金色 二有縁得見」
有縁衆生皆悉得見 修此觀者即有縁人
三因光得名二。初從光立名二從威勢爲名
初從光立名
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
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 因見菩薩
一毛光即見十方諸佛光。從光立名 二從
威勢爲名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
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以光照衆生拔苦與樂。
從威勢爲名。無上力者即十力也 三觀天
冠三。初華二臺三臺中現土 初華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 二臺
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 三臺中現土
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
中現 四觀肉髻二。初色相二瓶光變現
初色相
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華 鉢頭摩此云赤蓮華
 二瓶光變現
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五
指餘相
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謂面臂手等
二行相二。初十方震動二動處莊嚴 初
十方震動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 二動處莊

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
如極樂世界 他方動處寶華高顯與極樂無
異 三坐相二。初國土動搖二分身説法。
初國土動搖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 即本國也
 二分身説法
從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於其
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
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
演説妙法度苦衆生 具擧上下含攝中間諸
佛刹土。三聖化身來集填空説法化導 二
結示色身
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見大
勢至菩薩是爲觀大勢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觀
 同前所辨 三彰益
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即是破障 四
雙結
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
成已名爲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結前觀音
勢至二觀。不處胞胎等者脱娑娑苦生佛淨
土寶蓮孕質永絶胞胎。從頂至足總攝身相
故云具足。文牒二名故知雙結 十二十三
兩觀前觀依報第六總觀。今此普雜亦即總
觀三聖。普觀則先觀自身後見依正。雜觀則
唯觀正報大小不同。先別後總攝機斯足。對
文可見 第十二普觀三。初示觀相二結名
義三彰感應 初示觀相二。初想自身二明
普見 初想自身二。初躡前二起後 初躡

見此事時 二起後四。初起心往彼二蓮中
跏坐三想花開合四花開光照。初起心往彼」
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二蓮中跏坐」
於蓮華中結跏趺坐 三想花開合
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 四花開光照
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
二明普見二。初聖衆滿空二依正説法
初聖衆滿空
見佛菩薩滿虚空中 佛菩薩者即三聖也
二依正説法
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
二部經合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水鳥樹林依
報説法。及諸佛者正報説法。仍須合教以驗
眞妄 二結名義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爲普觀
想名第十二觀 雙結依正故得普名 三彰
感應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大勢至
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三聖常來安慰印可
第十三雜觀三。初揀機二示觀法三結示 初
揀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若
欲者則揀非欲不預此法也 二示觀法二。初
觀佛一觀二菩薩 初觀佛五。初先觀小身二
後觀大身三擧像況眞四身量不定五指餘諸
相 初先觀小身
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順此方機故
觀丈六。不言坐立應是立像 二後現大身
如先所説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
所及然彼如來願力故有憶持者必得成就
先所説者指前佛觀。凡夫心劣雖不能觀。仗
佛願力有想必成 三擧像況眞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想
像獲福觀眞可知 四身量不定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
大身滿虚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佛無大
小隨機有異 五指餘諸相
所現之形皆眞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
所説 金色圓光如前佛觀。寶蓮即花座觀
 二觀二菩薩二。初示同異教令辨識二明
隨侍以顯須觀 初示同異教令辨識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衆生但
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身同衆生
即彼徒衆中下二輩形相全乖。諸大菩薩則
有相濫。經云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
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等。但觀首相可辨
二聖。觀音冠有立佛勢至髻有寶瓶 二明
隨侍以顯須觀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助佛行化
即影響衆由常隨侍故必觀之 三結示
是爲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三聖不同大小有
異故云雜想也 十四已下三種觀彼徒衆。
三輩九品並所觀境。因明生相人多惑之。今
謂文中所叙並是已生彼國之人。當本修因
感果之相以爲三種近觀之境。又云爲令識
位有上中下即是大本三品也。今謂大本三
品皆標發菩提心。可對今經上三品耳。中下
二品則非所對。況復因行與今全別。尋經校
之方知不爾。今明上三品即彼菩薩衆也。中
三品即彼聲聞衆也。下三品即彼人民衆也。
三輩九品攝盡彼方聖凡之衆。又復三輩各
分高下如後具明。第十四上輩有五。一發菩
提心大乘心也。二解第一義大乘解也。三修
行諸行大乘行也。四深信因果大乘信也。五
迴向往生大乘願也。如此五法上三品中出
沒互見。上品上生具五。經明三心三行是也。
上品中生有四。唯缺大行。經云善解義趣是
也。上品下生有三。缺於解行。經云但發無上
道心是也。若無第一不爲上品。若無四五即
不往生。故上三品即攝補處不退初心諸大
菩薩也 第十四上輩三。初上品上生二上
品中生三上品下生 初上品上生三。初標
二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二釋四。
初修因二感勝縁三見已得生四生後益 初
修因二。初發三心二修三行 初發三心
若有衆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
等爲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
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發三心者菩提心
也。亦名無上道心。一至誠者。求佛菩提決定
堅固至佛不移也。二深心者。於大乘法聞思
修習至佛不已也。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
底故云深也。三迴向發願所修功徳普施衆
生至佛無盡。若對三聚初即攝律儀無惡不
斷故必至誠。二即攝善法無善不修故必漸
深。三攝衆生無生不度故必迴施。若對三佛
初是斷徳法身佛也。二即智徳報身佛也。三
即恩徳應身佛也。果有三佛因必三心。不可
缺一。餘廣如別 二修三行二初列行相二
示時限 初列行相
復有三種衆生當得往生何等爲三一者慈心
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
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發上三心
必修三行。然有徑修三行義具三心故云復
有三種衆生等。一不殺是諸戒之首故別標
之。具諸戒行此上品中須納大乘菩薩戒。依
善戒經先受五十具後受菩薩戒故云諸戒
此即對上至誠心也。二讀誦經典不唯讀誦
必須學解發生智慧。此即對深心也。三迴向
發願對上可知。仍加六念即念三寶及戒施
天名大乘六念也 二示時限
具此功徳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少至一
日多至七日擧少況多欲彰功勝。則知菩薩
大行一念能行猶爲佛種。況一日七日寧不
往生耶 二感勝縁三。初衆聖來迎二彌陀
光照三衆聖同音 初衆聖來迎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
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衆無
數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
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精進勇猛即能感也。
精進不懈勇猛不退。阿彌下彰聖應。佛與大
衆共集其前。七寶宮殿即佛居處。金剛臺即
蓮華座。下云此紫金臺如大寶華是也。但此
金剛與下爲異。二聖共執付與乘之 二彌
陀光照與衆接引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
迎接 三衆聖同音讃歎勸進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讃歎行者勸進其
心 三見已得生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
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得生所感聖境故
必歡喜。形留神往有如蝉蛻。十萬億土刹那
即至彼佛威神衆生業力。易躯換報如反掌
耳 四生後益五。初見佛菩薩二聞法得悟
三遊歴十方四獲記還國五證總持門 初見
佛菩薩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衆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
具足 生彼即見與下爲異 二聞法得悟
光明寶林演説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説
妙法者大乘法也。得無生忍即斷證也 三
遊歴十方
經須臾間歴事諸佛遍十方界 承事諸佛習
學方便 四獲記還國
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到本國 即佛觀云諸
佛現前授記是也 五證總持門
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陀羅尼此翻總持。
一能持善二能遮惡。即於無量法門無不通
達 三結
是名上品上生者 二上品中生三。初標二
釋三結 初標
上品中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縁三得
往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行業二發願
初行業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
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上二句示缺
行也。善下彰有解也。第一義者了達諸法畢
竟空寂。由從縁起無自性故出過諸法故云
第一。心不驚者不狐疑也。信因果者諸法雖
空善惡因果無毫差也。如此信解方契大乘
豈有謗耶 二發願
以此功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迴此功徳向
彼莊嚴故云迴向。若無願求縱有信解不出
輪迴 二感縁三。初衆聖來迎二讃歎安慰
三授手接引 初衆聖來迎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
至無量大衆眷屬圍遶持紫金臺至行者前
 紫金臺亦即蓮花 二讃歎安慰
讃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 從法化生故
名法子 三授手接引
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三
得往生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讃歎諸佛如一
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彈指一念經文互
擧 四生後益九。初經宿花開二身變金色
三寶華承足四衆聖光照五開悟深法六下臺
禮讃七不退菩提八遊行十方九得忍獲記
初經宿花開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二身變金色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 準大本中彼土衆生身
皆金色。此中特標必應殊異 三寶華承足」
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四衆聖光照
佛及菩薩倶時放光照行者身 五開悟深法」
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衆聲純説甚深第一
義諦 六下臺禮讃
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讃歎世尊 七不退菩提」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
不退轉 即七日已得不退轉 八遊行十方」
應時即能飛行偏至十方歴事諸佛 具六神
通故能飛行 九得忍獲記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
授記 一小劫者亦據此土一増減爲言 三結」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三上品下生三初標二釋
三總結 初標
上品下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縁三得生
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有信發心二迴向
願求 初有信發心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顯無解
行 二迴向願求
以此功徳迴向求生極樂國 義同前釋
二感縁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
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
化佛一時授手讃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
心我來迎汝 金蓮花亦即臺座讃言清淨者
既發大心必離諸惡故 三得生
見此事時即見自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
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不言時限同前一
念 四生後益五。初華開二見佛三聞法四
遊歴五入位 初華開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二見佛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衆相好心不
明了 三聞法
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衆音聲皆演妙法
四遊歴
遊歴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 五
入位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百法明門
者華嚴云初地菩薩於刹那頃得百三昧見百
諸佛。神通能過百佛國能動百佛世界。光明
遍照百佛世界能成就百衆生能知過去未來
百劫能入百法門能現百身。復爲一身以百
菩薩莊嚴眷屬。若仁王經有千法明門萬法
明門等。歡喜地即初地。初登聖果多歡喜故
 三總結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三品行相如上已明。今更重分。淺深有異。
一臨終接引異。上生佛菩薩接中生與千化
佛接下品下生五百化佛接。二所乘華座異。
上生金剛臺中生紫金臺下生金蓮花。三見
佛聞法異。上生到即見聞中生經宿下生七
日至三七日。四花開異。上生已開中生經宿
下生一日一夜。五證入異。上生到彼即證中
生一小劫下生三小劫尋文可見 第十五中
輩三品此攝四果聲聞衆。經云彼佛有無量
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等。問彼國純一大
乘清淨良伴何有小乘聲聞耶。答此土聲聞
則有二種。一者定性謂沈空滯寂取滅度者。
往生論云二乘種不生即此類也。二不定性
謂中間迴向。已經開顯知常獲記。雖是聲聞
不住小果。法華眞阿羅漢涅槃出家菩薩淨
土聲聞即同此類。已聞大教發菩提心。但先
學小乘聞説苦空無常無我發其本習先證小
果終歸大乘。此三品中上生常持五八十具
四種戒行。中生亦持四戒但一日一夜。下生
孝養仁慈。上二專持佛戒並有迴向願求。下
一止依世教故但臨終遇善。三階行別故分
高下 第十五中輩三初中品上生二中品中
生三中品下生 初中品上生三初標二釋三
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 二釋四。
初修因二感縁三得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
初明行業二示願求 初明行業
若有衆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
五逆無衆過患 五八在家二衆戒。諸戒即包
十具出家五衆戒。五戒者一不殺二不盜三
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飮酒。八戒加三。六不
著花鬘纓絡香油塗身七不坐高床及不歌舞
倡伎八不過中食。婬斷邪正名加淨行。齊一
其心故名八齊。禁閉諸根亦名八關。廣如律
中。然此四戒或道或俗各持。或出家兼具。既
持淨戒必離衆過。五逆過中之大故特標之
 二示願求
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善
根爲因生彼是果 二感縁三。初衆聖現前
二光明照觸三説法開悟 初衆聖現前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 二
光明照觸
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三説法開悟
演説苦空無常無我讃歎出家得離衆苦 讃
歎出家即明此品多收道衆。離苦者近離塵
縁遠清煩惑 三得生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
合掌爲佛作禮未擧頭頃即往生極樂世界
 坐蓮禮佛識神即脱 四生後益三。初花
開二聞法三得道 初花開
蓮華尋開當華敷時 合有見佛文略不明
二聞法
聞衆音聲讃歎四諦 賛四諦者順所習故。苦
集二諦世間因果是所斷。滅道二諦出世因
果是所證。四法皆實故並名諦 三得道
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阿
即翻無羅漢爲生。結惑已盡不受後有故言
無生亦云應供殺賊。如別所明。三明者過去
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末來天眼明。三皆洞徹
獨得稱明。六通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
命五如意六漏盡。六皆無壅故總名通。八解
脱亦名八背捨。一内有色相外觀不懷内
身骨人
而觀外色不淨
此位在初禪
二内無相外觀也懷滅内骨人觀外
不淨得入二禪
三縁淨背捨身作證除外不淨定心清潔名縁淨
以無著心受三禪樂名身證
虚空處背捨滅四禪色心縁無邊空而入
定知無常苦空心厭背故
五識處背
捨空縁識入定
知無常生厭背
六無所有處背捨捨識縁無所有
入定知無常生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捨無所有縁非非想
入定知無常生厭背
滅受想背捨背滅受捨諸心心數
法入定休息名背捨
餘如法界次第
 三結 是名中品上生者 二中品中生三。
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中品中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縁三得
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行業二願求
初行業
若有衆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若一日一
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文略五戒前略十具。前後互見必具四戒。
沙彌戒即十戒。前八戒中分七爲二。加不捉
金銀錢寶。具足戒即大僧大尼所受戒。七支
具發遍該生境故云具足 二願求
以此功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薫修 持
戒淨業以求淨報。持戒成徳名稱遠聞。故喩
如香 二感縁二。初見佛衆聖二聞空讃歎
初見佛衆聖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
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放光照觸持
花迎取 二聞空讃歎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讃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
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三世諸佛並勸
持戒斷惡修善。故今持戒即是隨順 三得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
世界 花合即生亦一念頃 四生後益三。初
見佛二聞法三獲證 初見佛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
目合掌讃歎世尊 文叙讃歎理合先見 二
聞法
聞法歡喜 聞法亦即四諦苦空無常等下品
同然 三獲證
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須陀洹此翻
逆流謂逆生死流即初果也 三結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三中品下生三初標二釋
三總結 初標
中品下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遇縁三得
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執
勞侍奉順色承志故名孝養父母。儒教以爲
百行之本。推愛及物博施濟衆故云行世仁
慈。儒宗以爲君子之徳由生前積善故臨終
遇縁 二遇縁
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其廣説阿彌陀佛
國土樂事亦説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以善化
人衆所知識。知其道徳識其儀貎。法華妙莊
嚴王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縁。即指妻兒爲善
知識。故知但能開導不局僧俗。國土樂事如
上依報及大小彌陀經所説。法藏比丘者彌
陀因名。昔爲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家。
即於佛前發四十八願具如大本 三得生」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
西方極樂世界 此中合有臨終持花接引等
事文略不叙。壯士屈伸頃亦即少時前後語
變 四生後益三。初花開二聞法三得道
初花開
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 經文但云七
日不説花開 二聞法
聞法歡喜 二聖説法未及見佛 三得道」
得須陀洹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三總結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前二品臨終見佛蒙光聞法。下品並無前
二。生已見佛聞法。下品但見觀音勢至。上二
並叙乘花而去到彼花開。下品不明義須合
有但文略耳。上生應時即得四果。中生半劫。
下生一劫尋對可了 第十六下輩三品並無
修因。皆是平生作惡臨終遇善。準十疑論若
無宿善今亦不遇故。此三品不無遠因。上生
但泛爾作過不知慚愧。中生所叙多是出家
五衆希貪名利毀破戒律。下生即造十惡五
逆諸極重罪。罪有輕重故分三等 第十六
下輩三。初下品上生二下品中生三下品下
生 初下品上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 二釋四。初
生來造惡二臨終遇縁三見相得生四生後利
益 初生來造惡
或有衆生作衆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
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作衆惡業明非極
重不謗經典尚有正信 二臨終遇縁二。初
知識開導二化佛來讃 初知識開導二。初
聞法除業二稱名滅罪 初聞法除業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大乘十二部經首題
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
 二稱名滅罪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
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經題佛號功力難
思。滅罪劫數文中趣擧 二化佛來讃二。初
化衆來迎二讃歎接引 初化衆來迎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
者前 二讃歎接引
讃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三見相得生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
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四生後利益三。初花開二觀音説法三聞
法入證 初花開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二觀音説法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
大光明住其人前爲説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
一切諸佛所説經法。總大小乘有十二類亦
名十二分教。一契經二重頌三授記四諷誦
五無問自説六因縁七譬喩八本生九本事十
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義部即類也 三聞
法入證
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
得入初地 此下三品生彼聞法皆發大心。
前中三品但明小果。以其先發大心故不明
耳。百法明門義同前釋 三結
是名下品上生者 二下品中生三。初標二
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 二釋四。
初造惡因二遇知識三得往生四生後益 初
因三。初別列四過二總結四過三示來報
 初別列四過四。初毀戒過二犯盜過三説法
過四無慚過 初毀戒過
或有衆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文略沙
彌戒 二犯盜過
如此愚人偸僧祇物盜現前僧物 僧物最重
故特標之。僧祇此翻大衆。即常住物有二。一
常住常住即寺宇米穀等。二十方常住即供
僧食飮等。現前僧物亦二。一現前現前謂據
數即分者。二十方現前謂作相普施者。四種
僧物盜皆結犯。經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
僧物者我所不救。斯極誡也 三説法過
不淨説法 言不淨者假托佛法希求利養
四無慚過
無有慚愧 公然造作内無羞恥 二總結四

以諸惡業而自莊嚴 惡跡盈滿故云莊嚴
三示來報
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 應墮獄者應
猶合也 二遇知識三。初業相現前二知識
開導三聞法滅罪 初業相現前
命欲終時地獄衆火一時倶至 地獄衆火即
&T055114;湯鑪炭鎔銅鐵丸等。天台云火車相現即
火輪也。因中果相自心中業 二知識開導」
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爲讃説阿彌陀佛十力
威徳廣説彼佛光明神力亦讃戒定慧解脱解
脱知見 説佛功徳有三。一十力二光明三
五分法身。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佛知説法因
縁果報從是
因不生是果
佛悉遍知
二業智力佛知一切衆生三
世諸業因縁果報
三定力
一切諸
佛三昧
四根力佛知他衆生
諸根上下
五欲力佛知衆生
種種樂欲
六性
佛知世間
種種性
七至處道力佛知一切
道至處相
八宿命力
種種宿命一世二
世乃至百千世劫
九天眼佛天眼淨見衆生
生死業報等相
十漏盡力
佛諸漏盡故
無漏心解脱
五分中上三可解。修因感果名解
脱。五住二死究竟永盡果後起用名解脱知
見 三聞法滅罪
此人聞已除八十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爲
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
人 感聖來迎以聞佛徳一念信受轉惡爲善。
火化清風境隨心變其速若此 三得往生」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内 四
生後益三。初花開二二聖説法三聞法獲益。
初花開
經於六劫蓮華乃敷 二二聖説法
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爲説大乘
甚深經典 三聞法獲益
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三結
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三初標二釋三
總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 標中上中
兩輩止於上品標佛告等。獨下三品一一別
標者以作惡往生反常駭衆易惑難信故頻標
示。意令聽受 二釋四。初造惡因二遇縁三
得生四生後益 初造惡因二。初叙現業二
示來報 初叙現業
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五
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
血。違負恩徳故名五逆。生報即隨阿鼻名五
無間業。十惡者即身三口四意三一切惡業
皆十攝之。既作極重餘無不爲故云具諸不
善。問大本云下至十念不生我國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今經五逆亦得生者。今
解若據彌陀願力豈遮造逆之徒。方便赴機
言乖趣合。彼則顯樂邦殊妙欲進於善人。此
明淨業功深不遺於極惡。但使持名迴願無
不滅罪往生故。觀佛三昧經云四部弟子謗
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等。如是等人若
能至心一日一夜繋念觀佛一相好者。諸惡
罪障皆悉消滅。引彼證此罪滅何疑 二示
來報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歴多劫受苦
無窮 隨犯一逆阿鼻一劫何況多犯故經多
劫 二遇縁二。初知識開導二勝相現前
初知識開導四。初説妙法二病苦不能三教
修十念四滅罪數 初説妙法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説
妙法教令念佛 説妙法者讃淨土也。令念
佛者作觀想也 二病苦不能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 遑暇也 三教修十念」
善友告曰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絶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
佛 心觀爲念口誦爲稱十念謂十聲也 四
滅罪數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念念即約佛聲 二勝相現前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花
如日輪者喩其量也。若準倶舍日面徑五十
一由旬。今此但取地居仰望。大小未必如論
 三得生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四生後益三。
初花開二二聖説法三聞法獲益。初花開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二二聖説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爲其廣説諸法實
相除滅罪法 罪從縁生無有自性。諸法皆
爾故名實相。普賢行法云一切業障海皆從
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也 三
聞法獲益
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三總結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第三顯示利益二。初衆見彼土依正莊嚴
二隨機獲益 初衆見彼土依正莊嚴
説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説應時
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
 前但韋提獨見今此大衆皆覩 二隨機獲
益三。初夫人入證二五百侍女發心獲記三
諸天發心 初夫人入證
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豁
然大悟破無明也。逮無生忍證法性也 二
五百侍女發心獲記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
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得諸佛現前
三昧 問往生論女人根缺皆不得生今何違
者。答非謂此土女及根缺不得生彼。蓋言生
彼國者不受女人及根缺報耳。以彌陀發願
若有女人未生我國復受女像不取正覺。又
云國中人天不具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是知彼無女人及根缺也。餘如十疑論説
三諸天發心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佛在幽宮説此觀法。
阿難目連侍佛左右。止有夫人侍女諸天以
爲聽衆餘無聞者。後還靈山阿難重述。菩薩
大衆始得同聞 第三流通分二 初至皆大
歡喜幽宮即座付屬流通。二爾時世尊下還
歸崛山轉説流通。由此二處衆聞信受展轉
傳授流注無究 初幽宮付屬四。初立名教
持二勸修獲益三付屬憶持四衆聞歡喜 初
立名教持二。初雙問名持二別答 初雙問
名持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
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一問經名二問持
法故云雙問 二別答二。初示名二教持
初示名二。初從能觀所觀爲名二約功用爲
名 初從能觀所觀爲名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
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總包依正但缺徒衆。首
題避煩但摘五字包攝亦備 二約功用爲名」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滅罪往生是經力
用 二教持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智論云信力故受念力
故持。既受且持則無忘失 二勸修獲益五。
初見境勝二滅罪勝三自身勝四伴侶勝五果
報勝 初見境勝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勢至圓通云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
定見佛 二滅罪勝
若善男子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
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擧聞況念其勝可知
 三自身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 分陀
利此云白蓮花一人間奇瑞二性潔無染故以
比焉 四伴侶勝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 補處爲
友無宜自輕 五果報勝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坐道場者謂成佛也。
得道之場故名道場。一切諸佛皆於菩提樹
下趺坐斷惑破魔成道。法身一體諸佛同證。
故是佛家。勢至章云去佛不遠。小本經云皆
得不退阿耨菩提。並同此意 三付屬憶持」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
壽佛名 意令對説持名功大持經亦然 四
衆聞歡喜
佛説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
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 歡喜者一所未曾聞
今得聞故。二清淨國土得往生故。三展轉開
示利生無窮故。具斯諸義故懷大喜 二轉
説流通三。初佛還本處二阿難轉説三衆聞
禮散 初佛還本處
爾時世尊足歩虚空還耆闍崛山 據佛王宮
説經時久。或衆不散待佛還來。或是再集。皆
不可測 二阿難轉説
爾時阿難廣爲大衆説如上事 累囑憶持意
見於此 三衆聞禮散
無量諸天及龍夜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禮佛
而退 照前列衆文略龍天。阿難親聞代傳
佛語故云聞佛説也
佛説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
  觀無量壽經者。淨業之正因。除障之勝
行。超凡入聖之妙術。長生不死之神方也。
是以。受持代盛疏鈔人夥。如吾祖靈芝律
師義疏。綜括衆説芟除繁瑣。文詞簡古義
理精明。可謂得治經之旨矣。師正思念常
處五濁。提誘群有令入佛道也。及讀高僧
傳。慧布法師曰。方土雖淨非吾願。若使
十劫蓮華中受樂。何如三途苦處救衆生
也。既符所見。愈輕淨業。而後染重病色
力痿羸。心識迷茫總失趣向。且知志雖洪
大力未堪忍。忽覺前非深自感傷。因見天
台十疑論云。初心菩薩未得無生忍。要須
不離佛。又引智度論曰。具縛凡夫有大悲
心。願生惡世救苦衆生。無有是處。譬如
嬰兒不離母弱羽可傳枝矣。於是棄擲平
生之所業。博尋西方教二十餘年。作疏爲
賛勉誘來者。此疏其一也。師諱元照。字
湛如。自號安忍子。若其道徳高輝敷映。僧
史唯欣淨之一門。未盡其致。得之師之禮
懺儀序中。卒撮梗&T019598;以告于玆矣。此疏始
科與疏不接。本經言亘兩端起盡易惑。一
覽之次。分科於文前。入疏於經間。繕寫
成一本。密助撿閲之費功。或人曰。壽諸
梓廣于世可乎。豈止非便初學。抑又西資
之益不少也。余以是於或者之言也。今經
疏者佛祖經疏。縱令刊行流布得非狂簡
乎。遂投書肆以充其需。非敢進之先達。只
與同志人倶之。淺識所窺。錯謬定多。聊
俟英俊之訂正。庶繙看之輩。觀解頓發。共
游唯心之淨土。願行速就。各見本性之彌
陀矣。時寛文十二歳次壬子四月八日釋
湛慧書于洛東山戒光丈室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