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無量壽經義疏 (No. 1752_ 吉藏撰 ) in Vol. 37

[First] [Prev]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52[cf.No.365]
無量壽經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淨刹妙遠絶淨穢
之域。至妙之門非百是所是。亦非百非所非。
眞虚之道非有心之所託。亦非無心之所會。
非能非所。是穢亦淨。以不二而二。有本迹之
稱。存淨穢之教。此是隨縁之意應物之門。縁
既有多種教亦恒沙莫算。身復非一土有勝
劣不同。或現穢質令生厭心。或示淨處使修
勝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惡縁厭累苦之世
欣勝樂之地。由是佛現金臺示十方界淨妙
之國。令此今縁撰取所樂。夫人情感安養極
樂。如來廣説淨土依正勝果正業妙因。故此
經以不二爲體。若存胡音云佛陀槃遮阿梨
耶阿彌陀佛陀修多羅。此云覺者説觀無量
壽覺者經。胡漢兩存故云佛説觀無量壽佛



觀無量壽經義疏

六門明義 序王第一 簡名第二 辨宗體
第三 論因果第四 明淨土第五 論縁起
第六
第一序王如前。第二簡名義。此經題目凡有
四階。第一佛説。第二觀。第三無量壽佛。第
四經約此四階以三雙明義。能説所説爲第
一雙。佛説是能説觀下是所説。所説中能
觀所觀爲第二雙。觀是能觀無量下是所觀
理境。所觀理境中能詮所詮爲第三雙。無量
壽佛是所詮理境。經是能詮教。此四階三雙
無爲法中明差別。如虚空丈尺。諸餘放此。佛
是能説者大論云。説法有五人一佛二弟子
三諸天四化人五仙人。此經是佛金口所吐
故云佛説。胡漢具云佛説。佛陀此云覺者。以
自覺覺他覺道滿足故云覺者。自覺對凡夫
覺他對二乘。覺道滿足對菩薩。説者胡云槃
遮此云説。説是吐教彰理名之爲説。略論佛
義凡有三種。一正法佛二修成佛三應化佛。
故七卷金光明經云。三身謂法身報身應身。
般若論云法佛報佛化佛。就此三佛差別無
差別有説不説。若論法佛本無相何説不説。
修成佛無聲亦無説義。應化不眞復無説法。
而復得言三佛説法。以不聲聲是法佛説。何
者不聲聲。是法佛説不聲即是。法佛豈有音
聲之外別有法佛。故音聲即不音聲。不音聲
者即音聲。故法佛説。修成佛説者應化色聲
是修成佛用故云説。化佛説者化是音聲有
詮辨之用故云化佛説。開避無差別差別論
之。法修二佛一往不説。何者二佛非色聲之
相故云不説。問他云報佛爲地上菩薩説法。
化佛爲地前菩薩説法。所云報佛豈非修成
耶。而今云修成佛不説何耶。答有二解。一云
報佛是修成佛爲地上説法。二云爲地上説
法之報佛然應化爲報。非修成妙覺之報。此
是化中之細耳。化佛説者化是隨縁之迹。故
察縁吐教名爲化説。觀下是所説。就此所説
有能觀所觀。爲第二雙。胡云阿耶羅此云觀。
觀是觀見亦是觀行亦是觀察。觀有三種。一
觀實相法身。二觀修成法身。三觀化身。觀實
相者體無二相。是不二正觀。謂平等境智義。
故此經云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大
品經云。般若波羅蜜爲大事故起。法華經云。
爲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也。所言大事者般
若佛性不二正觀説。故淨名經云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觀修成法身者觀修成佛。研修妙
行行滿剋成妙覺報佛。故此經云是心作佛。
觀化者觀西方淨土佛也。此是昔自在王佛
時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造此淨土佛生其
中化度衆生。觀此佛故名觀化佛身。問此明
觀爲通三佛耶爲差別觀耶。答總括始終通
觀三佛。但略明二佛廣明迹佛爲異耳。問説
義應然耶。答有例不例。例者三佛通説亦觀
三佛。不例者此經是釋迦佛説西方淨土事。
非二佛説。而經中所説具有觀三佛義。所以
然者。説教被縁迹佛之用。修習觀門偏示不
悟也。無量壽佛者是所觀。所觀中理教爲第
三雙。即是能詮所詮。無量壽是所詮之理境。
經者能詮之教。經中具明三義。一觀國土是
所生處。二觀佛菩薩是所依師。三觀因行是
往生業體。今此三中擧佛爲題者。佛是所憑
之勝地故以爲題耳。胡云阿彌陀佛陀此云
無量壽覺者。以無量壽通三佛。何者法佛非
彼此邊量可度故強名無量。修成佛壽量同
虚空故云無量壽。應佛無量者。若通論門衆
生無量垂迹何盡。如大經十三願云。云何捨
慈悲永入於涅槃。別論彌陀者廣大願造土。
壽長遠三乘凡夫不能測量故云無量。能化
所化依正兩果倶是無極。但擧佛壽表勝境
者亦可云類彼衆生猶是無極。欲令厭苦之
徒欣樂往生。壽者命之異名也。色心不斷也。
佛陀云覺者如前。此是所詮理境也。又此經
名淨除業障。從經功徳得名。依經觀行者除
業障也。經者能詮之教。胡云修多羅以五義
與七義訓釋。如大經義中説。以經代之。西國
中佛説名修多羅。弟子所造名論。此漢地中
聖説名經。賢人與弟子所造名書。故以經義
爲題經義如常
第三辨宗體。以宗爲體以體爲宗。宗體無異。
然付此二部辨體宗者以不二爲體因果爲宗。
而廣略辨異以雙卷經廣明淨土略顯因行。
此經廣論因行略辨淨土。此是二經互明之
義故。雙卷經始明法藏菩薩四十八願造淨
土之本。次明衆生以十念菩提爲業主三輩
人往生之義。終即廣明七寶淨土使物厭此
穢土欣彼極樂。此經始爲夫人示淨妙國土
令生欣心。次明三種勝福因。終廣顯因行十
六種觀。此十六中初明淨土。中論佛菩薩。後
明三輩往生之義。而總括此三大意唯顯往
生因行故。別論此經淨土因果爲體。勸物修
因往生爲宗
第四論因果門。此門有二。一觀能化論因果。
二約所化辨因果。能化因果者有通別門。通
門以正法因得正法果。以縁因得妙覺果。以
三十二相業得化身果。亦可得云以三種因
共得一果。別門者正因正果正是不二體無
因果相。但以悟義爲因果義。不得云正因得
正果。但以縁因顯正法果。修成佛者縁正二
因得修成佛。化亦無別因義。但在因之時以
慈悲願爲化含識故得即佛。時由此本願力
垂無方之身遍濟衆生也。解彌陀佛因不同。
一南地師傳云。法藏菩薩發願在破拆空位。
此因爲本所造依正兩報。二北地師傳云。在
八地以上無漏業爲本。所造依正兩報。第三
師云有本迹二意。就本爲明。二經不同。一經
云三世諸佛久已成佛現迹成佛。一經云十
地因滿金剛後成佛。今彌陀佛亦例然。可有
二義辨其成佛。不敢定判。就迹成佛者。法藏
菩薩世自在王佛時始發願造依正兩果。故
雙卷云成佛以來已逕十劫也。二約所化論
因果者有通別二門。通論以三福十六種觀。
皆是生淨土因。別則以菩提心爲業主餘善
爲縁。故雙卷經云十念菩提爲因得生。此之
菩提業非但生淨土而已。終至佛果爲因。但
衆生聞佛道長遠望崖而退。故示淨土近果
作進趣之縁。爲淨土因。故經云易往而無人
也。畢竟成佛之本。故經云始發菩提心能動
無邊生死大海也。問爲有得因生無得因生。
答二義皆有之。問以定爲本不。答然三界禪
定有二種。謂有得無得也
第五明淨土。問安養世界爲報土爲應土耶。
答解不同。一江南師云是報土。何者以破折
性空位中以四十八願所造故也。二北地人
云八地以上法身位以願所造故云報土。今
謂若就通門爲論無非酬因可云報土。別門
不然。何者以法藏菩薩有本迹二門。就迹爲
論在凡夫地以願造土可云報土。故雙卷對
阿難言成佛以來已逕十劫今在無量壽世界。
若論本門此菩薩位居隣極無更造業。唯是
應現依正兩報。故雙卷云成佛今時七寶爲
地自然而生。此乃是願力乍應成佛之時方
始生非如論師成佛今前預生土體。其中衆
生爲所化。又彼經云。生天生人等皆勝於天
人諸類。不云淨土事因時預有也。故知應土
亦是分段。問雙卷則云應云報土耶。答此是
應中開應報兩土。非是異應別有報土。何者
一往辨土體謂之爲報。於此報土示種種七
寶爲應土也。非是酬因之報故爲報土也。若
就所化修因往生義爲論。可爲報土。然所化
由因往生應土中也。問二死中攝何生耶。答
解不同。一云在凡夫淺位所行因得故。報不
得爲勝故是分段。二北地云是變易攝故。何
者此菩薩既在八地上深位之所行所造故
云不思議變易報也。今云此應是分段生死。
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爲國王而發心出
家。始發四十八願造此淨土。又彼土壽雖無
量必終訖。故知彼土分段生死。然分段與變
易不可定判。何者穢則淨淨則穢。分段與變
易亦爾。分段即變易變易即分段。淨穢因縁
二生死因縁不相離。所以蓮華藏世界是分
段變易。無量壽土是變易分段。若就報應淨
穢各論五句合有十句。何者一先穢後淨。二
先淨後穢。三先後倶淨。四先後倶穢。五先後
雜會。今就一事示之餘類可解。先穢後淨者
如言常在靈鷲山我淨土不毀。豈非先穢佛
現中後即爲淨乎。且置遠事示以近事。我先
不云乎。今此娑婆彌勒佛變爲淨土。餘即是
尋之。此即五句報應皆具。所以合論爲十句。
次有四句明之。一質一處二質二處二質一
處一質二處。復有四句。二質二見二質一見
一質一見一質二見如別記。問無量壽淨土
三界攝不。答解不同。一北地云非三界攝。何
以知然。論云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
有色故非無色界。二江南云是三界所攝。何
者未斷三界煩惱而得往生故。以惑品與樂
品勝劣制三界。論云無欲者就現爲論耳。今
明就方便生與實生爲論可云有方便三界實
生三界。但以惑用爲明之。何以知然。雙卷經
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云依業報住。以義
制之有三界也。問彼土三界但就果報勝劣
明三界者。爲此地慳貪所發菩提業得生彼
土不。答若滯慳貪所發勝業不生淨土。唯以
一時廣濟之心爲菩提心。雖未現起而未斷
之煩惱具足有之。以此勝劣業迴向淨土命
終得生也。問雙卷經云聞聲見光令勉三途。
彼土有何惡道令勉之耶。答解不同。論師云
彼佛放光照於他方。他方惡道使勉之也。今
云汝義中同處異質淨土故以穢質中有勝業
者作淨土見。故淨不妨穢穢不妨淨。何故不
言一淨土質中以穢業變爲穢土耶。令言自
有虚空爲地馳馬打刺。自有大地爲虚飛行
無礙。自有娑婆爲淨復有安養爲穢耳。此是
業力不可思議不可定判。故舍利弗飛空界
來袈裟染血。但以肉眼不自覺知。故住虚。衆
生亦是無邊。故經云雖是淨土而或見光勉
苦也
第六論縁起。若雙卷經者雖阿難與彌勒爲
説。而通一切大衆説耳。故三界大衆悉爲對
揚人。今此經唯以三聖發經之主。而偏爲思
惟夫人感佛説經也。然論三聖之迹有淺深
之殊。論本意趣無異耳。何者頻婆娑羅王爲
子所禁密感於佛作發經之縁由證阿那含
所益爲少可爲淺矣。夫人被害深懷厭苦感
佛懺悔。正説經之主。所將五百仕女令發菩
提心得往生淨土之記。自身大悟無生法忍。
亦得往生安養世界所益者多。可云深也。世
王以害父故生重悔心。將摩訶陀國諸人民
等向拘尸那城至於佛所。爾時他方恒沙大
衆如針鋒處同在聞法不相妨礙。爲一切作
逆罪人及四重罪等滅罪之縁由故所益甚多
最爲深也。然尋三聖意趣相與齊等。何者若
非父王無有殺父之逆。則無以接作逆之人。
子若不作逆罪則父王無有感佛發經之縁
由。母若不以麨奉王則不被所禁。以何因縁
使沒出得開此經。故宮内現蒙勝益。是以三
聖共爲方開經。故云三聖意趣齊深也。合商
略無量壽觀彌勒二經説。然考于聖心以息
患爲主。統教意以開道爲宗。所以世言千車
共轍萬馬同案。如來出世亦復如是。欲使衆
生同悟一道。但根性非一故有教門殊致。所
以有此之二經明兩種教化也。無量觀辨十
方佛化。彌勒經明三世佛化。十方佛化即是
横化三世佛化即是竪化。言彌勒經三世竪
化者。過去七佛現在釋迦未來彌勒明三佛
化故是竪化也。言無量壽觀十方横化者。此
方穢土釋迦化西方淨土無量壽化明十方
佛化。故是横化也。然此兩種具有通別。言通
者横化竪化皆是大乘。大乘具明十方佛化
及三世佛化。此二種皆是大乘中所明故是
通也。別而爲論大乘具明二化。小乘不辨十
方但明三世佛故唯有一佛也。以小乘不明
十方佛但明三世佛故爲半字。故名不了義。
以大乘具明十方佛及三世佛故名滿字。故
名了義經也。又大乘具明三世無三世化。小
乘但明三世不明無三世化。大乘具明三世
無三世者。應身有三世法身無三世。具辨眞
應二身故有三世無三世。小乘但明三世者。
小乘雖有生法二身並是有爲故唯明三世
無無三世。以但明三世無無三世義不具足。
名曰半字不了義。大乘具明三世無三世。無
三世三世。三世無三世。具足滿半名了義也。
問唯大乘明十方佛。小乘亦明十方佛耶。解
有數義。一者小乘雖不明十方佛化。而明釋
迦一佛化於十方。明分身諸佛遍滿十方。雖
滿十方還是釋迦一佛故。阿含經曰。我別有
淨土我於彼處成佛。若使如此小乘亦明淨
穢二土十方佛義也。二者小乘實明十方佛。
何者龍樹曰。小乘實説十方佛。而小乘不覺
不知。何者大論中引小乘經明毘沙門天王
歎佛偈曰。稽首去來現在佛。亦復歸命釋迦
文。此即具明十方佛。何者既前禮三佛竟。復
更別禮釋迦。以此而推知小乘明十方佛也。
問若小乘明三世及十方佛。則應是了義滿
字。何故前判小乘是半字不了義耶。解云有
多小。小乘小明十方佛大乘多明十方佛。小
故爲不了多故爲了義。又小乘雖明有十方
而不顯了大乘明顯了。以不顯故爲不了。以
顯現故爲了也。今無量壽明十方佛。彌勒經
三世佛亦得皆是大乘。何者彌勒亦有小乘
成佛有大乘成佛。大乘三世化故。此二經並
爲大。若約爲縁不同者無量壽觀則是大乘。
彌勒成佛則是小乘。雖是小小爲表大只説
小乘是小復是大。以説小故是小。爲表大故
是大也。又且無有小乘之法故。經云十方佛
土中唯有一佛乘更無餘乘也。又大具有大
有小。故小大皆是大乘。若唯大無小不名爲
大。小大具足乃名大乘。何意爾。大論云小不
包大大包於小大包小故故名大乘。問大明
於小小此大不。若大明於小小不是大乘者。
論中明邪正。邪正不合爲論。論中明邪正。邪
正統合爲正論。大乘中明小大小皆此大乘。
若大乘中明小小此大乘者。大乘中明聲聞
衆聲聞應菩薩云云。又問小乘無十方佛唯一
佛。大乘亦明無十方佛不。解云大小兩乘同
明唯有一佛。而明一佛不同。何者佛直説唯
有一釋迦佛更無餘佛。而大小乘所解不同。
小乘人皆説唯有一佛。便言十方唯有一佛
更無餘佛。大乘人皆説唯有一佛。明此一國
土唯有一佛餘方國土不無餘佛。如其四天
下唯有一輪王。不明一切四天下唯有一輪
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唯一輪王。大乘知
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輪王。餘四天下不無餘
輪王。唯有一佛亦復如此。小乘不了唯言有
一佛餘方無佛。大乘了知娑婆世界無二佛。
不無餘方。斯則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以小
乘人不了名爲半人名爲半字。大乘人了名
爲滿字也。問何意小乘説有三世不説十方。
大乘具説三世十方耶。解云所以小乘説三
世不説十方者。説三世爲發修福心。不説十
方爲除怠慢意。説三世爲發修福心者。小乘
人聞未來有彌勒佛便修施戒等願値彌勒佛。
故説三世佛爲發修福也。不説十方爲除怠
慢者。彼若聞有十方佛則言佛無量生輕厭
心爲此小心之人。故不説十方也。大乘具明
三世十方者。説三世令修福。復説十方有佛
倍生歡喜。菩薩發心之時即此念。欲遍供養
十方一切佛令果皆有倍生歡喜。得多佛供
養多種善根。三多具足故大乘具説三世十
方佛也。然此則是一土多佛多土多佛。何者
只是娑婆都而有千佛出世。故是一土多佛。
此方釋迦西方無量壽則多土多佛。具四句。
兩句如前。自有一土一佛。一佛化一土。此佛
既滅土即滅。故是一土一佛。一佛多土者一
佛化無量土。如舍那化十方佛世界海。今此
二經即是兩句。彌勒成佛即一土多佛。無量
壽觀即多土多佛也。然是等諸義非但此二
經遍用通衆經也。次明兩經爲兩種縁。彌勒
成佛經爲遠見佛縁。無量壽觀爲近見佛縁。
彌勒成佛爲遠見佛縁者。彌勒五萬七千九
百億歳乃成佛。衆生修福即如此時方見佛。
故是遠見佛縁也。無量壽爲近見佛縁者。經
明一生修善或三輩九輩臨捨命時即見彼佛
菩薩現佛菩薩來迎接。故是近見佛縁也。又
説彌勒成佛爲小乘衆生。無量壽觀經爲大
乘衆生。何以知爾。經文如此。彌勒成佛經諸
聲聞。無量壽佛具諸菩薩三忍具足。三忍者
一者響忍。二柔順忍。三無生忍也。説彌勒經
爲福徳淺薄人。説無量壽觀爲福徳深厚人。
説彌勒爲福徳淺薄人者。明彌勒佛土猶是
娑婆。地未具七珍身不勉三患。無量壽佛土
清淨與此縣殊。樹出五音波生四忍。無極之
身次泥洹者也。斯則衆生福有淺深不同。故
如來教門非一也。雖合辨二經前講無量壽
經者。此經以淨土因果爲宗。能所境智標題。
言淨土因果爲宗。三輩九輩即是淨土因。西
方無量壽國即是果。然因有三輩九輩之因。
果有五種清淨之果。三輩九輩如下文所明。
五種清淨果者一時節淨。二化主淨。三化處
淨。四教門淨。五徒衆淨。時節淨者彼處壽命
無量無邊無有穢土五濁無劫濁故。是時節
淨。所餘四淨如常所明也。然從來雖明淨土
未知何者是淨土因。今此經明三輩九輩因
得彼淨土果。廣明此事故以淨土因果爲宗
也。言能所境智爲題者。無量壽即是所觀之
境。觀即是能觀之智。能所雙題境智合目也。
然境智題即是因果宗。何者無量壽即是果
觀即是因。三輩九輩作無量壽觀得生無量
壽國。故無量壽爲果觀爲因。今對宗爲題用
題爲宗。經中廣明因果。束因果宗爲經題。亦
開題爲經宗。言束宗爲題者。如摩訶般若經。
品雖九十皆明般若。只束九十章爲般若題。
開略題爲廣宗束廣宗爲略題如般若既然。
一切經皆然。今此經亦爾。束經宗爲此題開
此題爲宗。所以龍樹在龍宮讀經看題則知
經宗。見無量壽觀經則知此經明因果境智。
如來以宗爲名。今用名爲宗也。問無量壽觀
經復有觀佛海三昧經。既云觀佛海今何不
名觀無量壽而云無量壽觀耶。解云通皆得
既云觀佛海亦得云觀無量壽。而今云觀佛
海無量壽觀者。此各有義。觀佛海爲釋三昧
義。明三昧無量三昧。今明是觀佛海三昧。如
無量壽觀此爲釋觀義。明觀有無量觀。未知
是何物觀。今明是無量壽觀。故云無量壽觀
不得稱觀無量壽也。又所以言無量壽觀者。
明由境故發觀。如大經所明譬如胡苽能爲
熱病。十二因縁境亦爾。能發觀智今此經正
然。由境故生觀。亦如中觀。何故觀在後中在
前。以中發觀故觀居後。亦以觀生智故觀在
後也。問何故但云無量壽觀而不稱無量壽
佛觀耶。解云不得稱無量壽佛觀。何者若稱
無量壽佛觀但得一義。若云無量壽觀則含
五義。無量壽時節。無量壽化主。無量壽化處。
無量壽教門。無量壽徒衆。爲是故但稱無量
壽觀不得云無量壽佛觀。然復於無量壽佛
經望今。無量壽觀即是通。於無量壽佛經即
別也。問今云無量壽。壽實無量爲無量壽。壽
有量爲無量壽耶。解云題稱無量壽然壽實
有量。具有四句。一者壽無量稱無量壽。二壽
有量稱有量壽。三者壽無量而稱量。四者壽
有量稱無量壽。二句可解如前。壽實無量依
實爲名。故壽無量名無量壽。二者如來應身
壽有量依實稱有量。故壽有量名有量也。言
壽無量名有量者。如金光明及法華。金光明
云虚空分齊尚可盡邊。無有能知釋尊壽命。
此壽命無量而云壽量品。法華亦爾。始不見
其邊終不見其際。如肇師所明。隨之不得其
蹤迎之罔眺其首。故經云是阿逸多不知壽
量始終。而云壽量品。故壽無量而稱有量也。
壽有量而稱無量者即是此經。外國云阿彌
陀此云無量壽。然佛壽實有量。此佛壽半閻
浮提微塵數劫滅度。觀音補處。觀音滅度後
勢至補處。故壽有量。而稱無量壽也。問壽有
量那得無量壽耶。解云恒河水亦無量。大海
水亦無量。小分無量。今彌陀無量者小分無
量也。又稱無量對此土短促故云無量也。又
稱無量壽者。聲聞縁覺二乘不能思量此佛
壽命。故云無量壽。非彼佛壽實無量也。次釋
觀義。然觀有兩種。一者生滅觀。二者無生滅
觀。此之二觀亦得約二人作。亦得唯是一人。
言二人者即是大小二乘人。小乘則生滅觀
大乘則無生觀。此就何處辨之耶。解云此中
論初以明之故。論云前於聲聞法中説生滅
十二因縁。次爲久習行堪受深法者説不生
不滅十二因縁。如來説之於前。論主釋之。於
初二十五品釋不生不滅大乘觀。後兩品釋
生滅小乘觀。故生滅無生滅是大小二乘觀
也。言一人者大乘具有生滅無生滅二觀。此
約何處作耶。解云此就眞應二身明生滅無
生滅二觀。眞應身則無生滅觀。應眞身則生
滅無生滅觀。應身則王宮生雙林滅。法身則
王宮不生雙林不滅。故大乘有此二觀也。問
小乘有此二觀不。解云小乘無此二觀。何者
小乘明生法二身並是有爲生滅。唯有生滅
觀無有不生滅觀。若就二諦爲論彼亦有。世
諦則生滅眞諦無生滅。二諦判二觀通大小
乘。二身判二觀大有小無也。然此語者欲釋
此觀義。今言觀者爲是何物觀耶。解云今此
觀者非前大小觀。乃是後大乘中生滅無生
滅觀耶。此觀雖通生滅無生滅觀但正生滅
觀。何以知然。今此中觀劫長短化主徒衆等
五種皆生滅。但彼劫數長此之間一劫爲彼
一日一夜。又彼佛生異此生王宮。彼佛直生
菩提樹下。化主徒衆亦化生。觀此五種故知
是生滅觀。若是無生滅則觀五無。觀五無爲
無生滅觀也。然雖觀此五種生滅。就教復通。
教中説生滅無生滅。如樹生五音波生四忍。
五音者顯無常苦空五門觀。四忍者音響柔
順忍無生忍等。五音則是生滅。四忍則無生
滅。故教通生滅無生滅二種也。然生滅無生
滅復含。何者自有穢土生滅無生滅觀穢土
眞應二身。自有淨土生滅無生滅觀淨土二
身。穢土應身生滅眞身無生滅。淨土應身生
滅眞身無生滅。今此觀者乃是淨土生滅無
生滅二觀也。次言經者金口説觀故名曰經。
此則如説而行如行而説。如説而行爲觀。如
行而説爲經。行説合擧故云無量觀經也。次
更簡無量壽觀。問今觀無量壽可是念佛三
昧不耶。解云得是念佛三昧。但念佛有二種。
一者念佛法身。二者念佛生身。念法身者。如
須菩提在石室中端坐念諸法實相。名念佛
法身。念佛生身者。念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今念無量壽佛非
是念佛法身。乃念佛生身。何者。正觀如來相
好光明等故也。然念佛生身復二種。一者但
念佛。二者通念五種。謂念佛念徒衆國土時
節等。此之二種穢土中多但念佛。淨土中多
作通念。所以淨土中多作通念者。淨土中皆
可念時節淨國土淨徒衆教門皆淨。故皆念
也。穢土中多但念佛者。明徒衆不淨教叢雜
國土時節皆不可樂。五濁五痛五燒故不可
念。所以無量壽經云。厭此土五痛五燒願生
彼淨土也。國土等不淨不念唯念佛身。福徳
相好光明昱曜此可愛樂。故但念於佛也。今
此經通念彼淨土五事不但念佛。所以題不
云無量壽佛觀直言無量壽觀。直無量觀通
觀五事也。問何言作念佛觀耶。解云念佛三
昧遍一切故作此觀也。所以治有五種。對治
轉治増治別治總治。對治者即嗔教慈悲觀
等。増治如難陀著欲更以天欲治之。餘可解。
總治亦名遍治。遍治者即是念佛三昧。大論
云餘三昧或治嗔不治貪。或治三毒不治業。
或治業不治報。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
治三毒遍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障。以此三
昧治三毒三障。故所以作此觀三昧即生彼
淨土也。然觀佛即通觀。通觀既遍治一切。觀
法可遍治一切不耶。解云亦有只般若波羅
蜜觀通治一切。亦中觀論遍治一切。法別治
者。五停心觀治五種。無常治常倒等。此是別
治也。若般若正觀遍治一切也。問何者遍治
般若。何者是遍治論。解云般若是遍治般若。
中觀論是遍治論。中道正觀無不治故人法
皆有遍治也。問謂衆生既有遍治之藥。治衆
生身遍亦有以不。解云有摩尼珠遍治一切。
又呵梨勒遍治一切病。所以耆婆亡一切藥
草皆啼。呵梨勒獨歌。何言爾。餘草難識可治
熱不治冷。治冷不治熱。若是呵梨勒遍治一
切。無人不識。是故獨歌。斯則治心病亦有遍
治藥。治身病亦有遍治藥。今此遍治心病今
作無量壽觀。故云無量壽觀也
此經例爲三段。序正流通。生起如前。當就序
中有二。謂通序別序。通序有六事廣如餘經
釋。但須知此六事。前一句標信後五句證信。
如是者即是標信。佛法之大海信爲能入故
云如是。如是信也。然信語通。通信佛法不信
外道邪法。通入佛法不入外道邪法。此信通
此入亦遍。就佛法中有大乘有小乘。有信大
乘入大乘。有信小乘入小乘。今此是摩訶衍
信。信摩訶衍入摩訶衍法也。又摩訶衍信復
通。摩訶衍中有無量摩訶衍。有穢土摩訶衍
有淨土摩訶衍。今此淨土摩訶衍信。信淨土
摩訶衍入淨土摩訶衍法。故云如是也。我聞
此下五事證信。我聞者即阿難。其人具四功
徳八不思議。故此人聞可信也。一時者明聞
有時節。阿難是何時聞。次辨某時聞也。然實
録應具出某年某月。但翻經略之耳。以聞有
時節故可信也。然説此經有二時。一宮内時
二山中時。前在宮内爲韋提希説法時。後還
山中阿難爲大衆説法時。今云一時具攝此
二時也。佛在者即第四事。誰邊聞。非外道邊
聞非二乘菩薩邊聞。從佛邊聞故可信。能説
之人具一切智。聞法之人得陀羅尼。故此説
此聞可信也。住者攝上句明佛住也。問此住
爲取能住爲住。爲取所住爲住耶。解云此中
取能住爲住。三住四住今是佛住。佛住者住
佛所住。佛所住即是諸法實相。住諸法實相
故云佛住也。王舍城崛山者此明住處。王舍
城崛山如餘處釋。然此經明此二處者。明説
此經有二處。一者王城處説。二者崛山處説。
韋提希宮即王城處説。後還山説即崛山處
説。自有一處説序兩處。自有兩處説序兩處。
一處説序兩處即大品法華等經。何意兩處。
從通至別。直序王城即通。次重序崛山處也。
兩處説序兩處者即此經。前王城處説故序
王城處。後還崛山説次序崛山處。一處説序
兩處即從通至別次第。兩處説序兩處即前後
次第。與大比丘下第六列同聞衆。復與大比
丘及諸菩薩聞故可信。此中列衆略列衆而不
歎徳。又列小少列大多。在文可尋也。爾時王
舍城下前通序竟。今則第二別序。就此中有
二句。第一明殺父王因縁。第二明執母因縁。
今則初言阿闍世者有兩翻。大經文云未生
怨。又云折指。所以言折指者。其生相師相云
當害父王。王於高樓棄之於地不死。觸一指
折故云折指也。隨順調達惡友之教者。其與
調達爲親友常説世王。所以説者其就阿難
學問五通。從有門出入自稱是佛。世王信之
爲其檀越。頻婆沙羅爲悉達檀越。兩佛兩檀
越。調達説云我除故佛作新佛。王除故王作
新王。世王即受其言即幽繋父王頻婆沙羅
也。提婆達多此云天熱。天熱者其生室中大
熱。則是阿鼻之相也。其人作三逆罪廣如釋
論説及律中所辨云云。頻婆沙羅此云顏色端
正。其得須陀洹果。然教一人得兩罪者。羅漢
父母殺得二逆。今父王是初果。殺得何罪耶。
解云得似逆。若爾殺父重殺聖其輕。聖是初
果得似逆。殺父得眞逆故也。國大夫人下此
明王得食得法不死因縁。此中細文句可知。
夫人麨&MT02990;塗身瓔珞盛漿與王。王請目連爲
受八戒。言目連是親者目連是王舍城人王
種故。論中云目連與身子周旋。身子極智故
目連家高爽。並在王舍城住。故目連與王爲
親也。佛復遣尊者富樓那爲王説法。三種因
縁三七日不死。夫人遣麨及漿。麨則食漿則
飮飮食資身。目連爲説八戒則行。富樓那説
法則解。行解資心。爲是因縁三七日不死也。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下第二明執母因縁。如
文。所以世王詺父爲賊者。其生時相師相云。
此兒當殺父。父欲殺之故詺父爲賊。如大初
事不改反受其亂也。耆婆及月光臣引毘陀
論中事爲諫。毘陀還是韋提此云明處。耆婆
是世王庶兄。故大經云我兄耆婆諫云。劫初
以來有惡王一萬八千貪國害父。未曾聞殺
母。極成忠諫也。大初作逆亦有人諫。有人名
表泝上諫諫事云云。大初遂不受諫便斬其
首。今世王猶可得諫。便退不殺母繋之深宮
也。由繋之深宮故得念佛。念佛故得見釋迦
及無量壽。此則是大利益事善權方便。若不
爾者無由得説此一經也。然此是經之別序。
衆經別序不同。大可有二種。一者能化爲別
序。二者所化爲別序。能化別序者此如法華。
天雨四華地動六種放大光明。此是能化事。
雨華動地則意業。放大光明則是身業。乃至
大品涅槃亦爾。大品自敷師子座入王三昧
身放光明。涅槃晨朝唱告面門放光。此等並
是能化爲別序。所化別序者如淨名夫人等
經。淨名經序寶積長者因獻蓋如來開淨土法
門。夫人經因父母送書。因父母送書得説十
五章經。此即所化爲別序。一切衆經不出此
二序也。今此經即是所化爲別序。由世王此
事故説西方淨土之因果法門也。就所化別
序復有二種。一者善事爲別序。二者惡事爲
別序。善事爲別序者。即是長者獻蓋。獻蓋即
是財施。因此財施得開淨土。故是善事爲別
序。惡事爲別序者則此經。因世王害父執母
得開此一經。故惡事爲別序。然經律皆有此
事。説經多爲在家人。説律爲出家人。説經則
勸説律則誡。即誡勸二門也。説律者則由六
群比丘及十七群比丘。由此人從初犯戒至
後。所以如來得制二百五十戒。廣利現在未
來一切衆生。若無此人犯戒如來不得制戒。
則無戒。何由得利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及
令佛法久住耶。而佛法久住二千年乃至萬
年良由戒。故所以得至今。此是六群比丘作
出家人利益利益出家人。若是今世王作在
家利益利益在家人。何者我貪國位殺父王
現身癩病。當墮地獄已受華報。地獄果報當
至不久。諸國王等莫復如此事。作此事必得
惡果。此爲誡作惡之人故行斯事。又欲開淨
土法門。若不害王執母則無由得開此經淨
土因果。又欲示大涅槃之力王身得病。若不
聞涅槃經却後七日當墮地獄。以聞大經懺
悔故罪得清淨。示經有力用故害父王也。問
雖後利人開道。有餘父母因苦不是。解云世
王既是方便。父母復非實皆是方便。此不須
論。且就事爲言者亦於父母有大利益。何者
其父本得須陀洹果。由幽閉之目連説戒富
樓那説法。故至那含。從初果逕得至第三果。
若爾豈非大利益耶。又母得利益者。由執母
故得念佛。現見二佛後生淨土。既安母置淨
土。有世間色養之比也。所以害父者業定不
差。何者世王本作仙人在山中。父王昔作國
王遊獵不得。見仙人云。我今獵不得正由此
人。則截仙人頭首。仙人死時生念。此人無辜
横害我。我當無辜害汝。由此一嗔故還害父
王也。問父王昔殺人應墮地獄。云何得爲人
王耶。解云彼爾時雖殺仙人則生怖畏。懺悔
罪滅今得爲王。今世王亦爾。殺父王復懺悔
罪得滅。爲如此因縁故殺父執母也。此現
在別序之前也。時韋提希下此文猶屬別序。
然前父王被幽閉中有感有應。今夫人被執
亦有感有應。前父王祈感。目連富樓那聖弟
子應。今夫人祈感。十方諸佛應。然此開四句
感應義。四句者一有感而無應。二有應而無
感。三亦應亦感。四不感不應。從來云砧快悕
値五載參商則有感無應。城東西門十方並現
則無感有應也。勝鬘夫人則生此念時佛於
空中現。韋提希拜請未擧頭間釋迦在前。此
則亦應亦感。世間悠悠人不感佛佛復不應。
前兩句事可見義難解。何者由應故感由感
故應。感應因縁。何得見無感而有應有感而
無應。本待感故名應待應故名感。既其無感
那得名應。一家解云無感有應有感無應。只
此則解竟。何者無感有應則是用無爲感以
有作應。何由得此無感。由有應故。何由得此
有應。由無感故。如城東老妃。若不由其無感
則不知佛有應。若不因佛有應則不知其無
感。無感有應因縁也。然無感有應此含兩意。
一者有無二者感應。有無者無感有應有無因
縁。此則四句中一無感有應句。感應者用無
爲感以有爲應。由城東無感故有十方之應。
無感有應既然。有感無應亦爾。得是有無復
是感應。何者由彼有感故有如來無應。何意
爾。有無因縁故。而復有所以。如來五載不應
者。欲多生彼善根故。若一念便應即善根不
多。五載祈感如來不應生彼五載之善。即
是有感而無應。問其既五載不感佛那得名感。
解云取彼五載祈感義名之爲感。五載不値
故名有感無應也。今此四句中有感無應也。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下三段初章竟。今則第
二正説。就此中合爲兩離爲四。合爲兩者。第
一總明淨土。第二別明淨土。離爲四者總別
各開二。先總明淨土有二。初總問。第二總答。
亦復別明淨土亦二。先別問。次別答。雖有四
段合成總別兩章。對前序説前序説中有通
序別序。今正説總明淨土別明淨土也。今則
第一段總問淨土爲二。第一經家序夫人悲
苦之容儀。第二正發言致問。初如文。白佛言
世尊我宿何罪下第二正發言問。此中數句
至文當詺。我宿何罪生此惡子者。此問穢土
惡因縁。有二。初問自有何罪生惡子。次問調
達惡縁。此非是問與佛調達爲親友。乃是問
世王何因縁與調達爲親友也。經云純與惡
人眷屬。故知問世王與調達爲親友也。唯願
世尊廣説無憂怖處者。前問穢土惡因縁。此
問淨土因縁欲離惡也。不樂閻浮提下明厭
穢欣淨願欲往生也。今向世尊五體投地者。
前明離穢生淨。今辨離穢生淨之因。何由得
離穢生淨。修因故得離穢生淨也。五體投地
求哀懺悔。則是離穢離惡因。唯願佛日教我
觀於淨業。此明生淨土善因也。爾時世尊下
第二總答。所言總答者。直放光明化爲金臺。
令十方淨土皆於中現。使韋提希夫人普皆
覩見。令彼隨意往生。則是總答。答前問。然此
答與前問異。前問則發言問。今則放光答。前
聲聞今色答也。爾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
諸佛土下則第二別明淨土。前總問十方淨
土未的欲往生何國。故是總。今此約明西方
彌陀淨土故是別也。此中前問次答。今則是
問也。問佛普現十方淨土。夫人何意願生西
方阿彌陀耶。解云如華嚴所辨。百萬阿僧祇
品。淨土西方彌陀最是下品。即是下品何故
願往生耶。解云始捨穢入淨餘淨不易可階。
爲是因縁唯得往生西方淨土也。爾時世尊
則便微笑下第二別答。別答中兩。第一放光
利益頻婆沙羅王。第二次爲韋提希説淨土
法門。前放光神通輪利益父王。次説淨土説
法輪利益希后。又前放光益父王小利益。次
説淨土利益夫人大利益。言父王小利益者
王本得初果。何以知然。出大論。太子踰城學
道時。至王城促僮僕乞飯。無量人觀看王。兒
結誓云。太子得道前當度我。受我請。後成佛
時王則將八萬四千人迎佛。佛爲説法於路
得須陀洹果。故本得初果今蒙光照進得那
含。故是小利益也。夫人大利益。夫人聞説淨
土法門得無生法忍。故是大利益。此則是世
王方便利益父母之事。若不執繋父母。父何
由得斷欲界惑得那含。母何由生淨土得無
生忍。藉於此事得如斯利益。故知是方便也。
又前放光利益父則現在利益。次説法利益
母當來利益也。就此兩段各開二別。初段二
者第一正運神通輪。第二父王得益。後段二
者第一正運説法輪。第二夫人得益。此則第
一如來正運神通輪也。爾時大王雖在幽閉
下第二父王得益如文。爾時世尊告韋提希
下第二運説法輪利益夫人。大開爲二如前
説。初正運説法輪。第二夫人得益。就説法中
爲二。第一明三種善爲淨土因。第二明十六
種觀爲淨土因。此之二章復各有兩者。第一
縁起。第二正説三種善爲淨土因。後兩亦爾。
前縁起。次正説十六觀爲淨土因。今第一縁
起。此中有二。第一誡聽。第二許説。今則誡聽。
如文我今爲汝廣説衆譬則許説也。亦令未
來世下明説之意。所以説者爲欲利益現在
未來衆生故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第二
正説三種善爲淨土因爲三。謂標釋結。當修
三福則標也。一者孝養下第二釋三福。釋三
福則如文。所以明此三福善。此三種攝一切
盡。何者初一是世間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
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是世間凡夫善者。
文云孝養父母修行十善。未受三歸五戒。第
二始明受三歸五戒前直明孝養父母修行十
善。故知是世間凡夫善。亦是舊善。佛未生時
已有此善故名舊善也。第二受三歸五戒乃
至二百五十戒等。此是佛客善。小乘之善始
自受三歸終至十戒善。故是佛法小乘善也。
第三發菩提心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故是
大乘善。此之三種攝世出世。攝大攝小攝一
切善盡。故明此三種也。然此三善得是三人。
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從凡
夫任運修習此善。次入佛法受三歸五戒。乃
至從小入大乘。始終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
問此三種善爲淨土因。爲生三種淨土亦生
一種淨土耶。解云自有三種善生三種淨土。
上品善生上品淨土。中品善生中品淨土。下
品善生下品淨土。自有三品善生一淨土。今
此中明三種善生一淨土。何以知爾。今明三
種善生西方彌陀淨土。故知三種善生一種
土也。問既有三種善因。那得但生一種淨土
耶。解云此三種雖同生一種淨土。於此淨土
中果報不同。因有淺深得果亦勝劣。如此間
穢土中衆生雖同在穢土。而貴賤昇沈不同。
生彼國亦爾也。問修此三種因。若爲得生淨
土耶。解云此三種皆是淨心。孝養父母心此
心亦淨。乃至發菩提心此心亦淨。以此三種
心皆淨故得土亦淨。所以維摩云。以其心淨
故佛土淨也。若得此心只此則是西方淨土。
何者淨穢皆在於心。若心淨見此土則淨。又
若得第一義淨心則第一義土。然第一義土則
是法身。法身第一義土更無有異也。可栖託
義名之爲土。無感不應名爲法身。故仁王經
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若起
煩惱倒惑則此三途穢土。若起四重五逆則
是阿鼻地獄。其身縱廣八萬由旬。故淨穢並
由心也。今此明三種淨業爲生淨土因也。如
此三事名爲淨業下第三結三種業如文。佛
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前明三種善爲淨土因
有二。第一縁起。第二正明三種善爲淨土因。
今第二明十六種觀爲淨土因。亦二。第一縁
起。第二正明十六種觀。正作無量壽觀。今則
縁起。有七句至文當詺。今則第一誡聽也。問
告韋提希何故復告阿難耶。解云告韋提希
令一心諦聽。命阿難使傳化未聞。爲是因縁
故雙告二人也。如來今者爲未來世者。第二
釋説淨業之意。何意説此淨業耶。爲未來世
一切衆生故説此淨業也。善哉韋提希者第
三歎問。前雙告今雙歎。所以歎韋提希問者。
其問故現得無生忍稱佛心。又由其問故宮
内綵女發菩提心。復稱佛心。以稱佛心故歎
其所問也。又其問得近利現在復益未來。自
利并他現益及未來益。爲是義故嘆云快問
斯事也。阿難汝當受持第四命阿難受持令
傳化未來也。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者第五
重告韋提希。明如來方便令韋提希得見淨
土也。時韋提希白佛言下第六韋提希重問。
此問意者。我今者以佛力故得見土。若佛滅
後衆生云何得見。爲未來衆生重問也。言五
苦此如無量壽經五痛五燒。如彼文出。又亦
得是五濁。詺五濁爲五苦也。佛告韋提希下
第七重告韋提希。令專心作無量壽觀得生
彼國也。云何作想下第二正作無量壽觀。此
中凡作十六觀。則應爲十六段。今開爲二。第
一有十三觀作無量壽觀。第二有三觀作九
輩觀。問今觀無量壽只應觀無量壽。何故觀
九輩耶。解云觀無量壽觀果。觀九輩觀因。觀
淨土因果故開兩段也。就初觀無量壽復爲
二。第一有六觀觀無量壽國。第二有七觀觀
無量壽佛身。觀無量壽國中若樹若池。觀無
量壽佛中佛與菩薩。又觀無量壽國土則觀
依果。觀無量壽佛觀正果。又觀無量壽國土
觀淨土世間。觀無量壽佛觀正覺世間也。就
前觀無量壽國土中復有二意。第一有五觀
別觀。第六一觀總觀。別觀者別作五種觀。第
六總觀者無量壽國有無量事不可具觀。故
第六觀總作一切觀也。就初復爲二。第一有
一觀半。作觀方便。第二有三觀半正作觀。今
則第一作觀方便。明欲作無量壽觀者。當西
向諦觀於日令心得住。若不繋想於日心則
不住。以繋心作想於日心則得住。心住故心
自得淨見彼國也。次作水想。所以前作日想
今作水想者。日光明淨故前作日想。水則清
徹無所不見故今作水想也。心想成已下第
二正作於觀。以作水想及琉璃想。則見彼琉
璃之地。見琉璃地一切映徹無所不見也。所
以前見地者地爲其本故前明地。下有金剛
七寶幢擎地者。此與蓮華藏相似。何故名蓮
華藏。以寶蓮華擎世界。故名蓮華藏世界。今
西方世界金剛幢擎世界。而名安樂或名極
樂者。受名不同也。此幢八方有無量衆寶所
成無量光明色映。乃至琉璃地上黄金雜厠
種種莊嚴。如文所辨甚可愛樂也。佛告阿難
汝持佛語者。前明三種觀竟。今命持者傳化
未來也。問好體應一一觀竟則結。不爾者都
結。何故至此而結耶。解云至此三觀竟。事不
過三故三觀後結也。又前明三觀此明觀體。
今辨觀力用。作此觀有何物力用。是故今明
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得生淨國也。
問何故觀地水等而能滅除多許罪耶。復不
懺悔何因縁滅如此罪耶。解云此中作念佛
三昧。然念佛三昧有二種。一通二別。但念佛
名別念佛三昧。念佛國土樹木乃至念佛等。
通念依正名通念佛三昧也。問念佛三昧何
因能得滅如此多罪耶。解云佛有無量功徳
念佛無量功徳故得滅無量罪也。問念佛正
果可得滅罪。今念地水依果。云何得滅罪耶。
解云此是佛依果。佛無漏業所起。此樹是佛
樹。地水佛地水。念佛地水則是念佛。此地水
柔軟微妙不如此間地水。何者天上寶物尚
傳語往來。況無量壽佛依果耶。此之地水微
妙清淨如夢如幻。只依不異正正不異依。依
正不正正依不依。依正不依正。識依正即識
不依正。識假則識中。若爾豈不滅罪耶。所以
文云。依此觀時則得無生法忍。何意得無生
法忍。以識依正不依正識假悟中故。得無生
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觀。見好淨地則生貪
心。以觀地不地故得滅罪。故文云以此觀者
名爲正觀。以他觀者名爲邪觀也。問成實論
人。今觀地水等何故得無生忍。汝會眞諦境
得無生忍。又見空故斷煩惱。今觀地水等云
何斷惑得無生耶。今所明者如向觀此地水
如夢如幻爲所有。如夢如幻有故得無生忍
也。佛告阿難下前明三觀竟。今第四作寶樹
觀。此文可解。此經明淨土。與法華中明淨土
異者。法華兩處明淨土。一見寶塔品變穢爲
淨土。二壽量品時衆見燒盡。吾淨土不毀。并
今西方淨土此三文則是三句義。時衆見燒
盡。吾淨土不毀。則二質一處。變穢爲淨土則
一質一處。今文明淨土則二質二處。言吾淨
土不毀二質一處者。只淨崛山在穢崛山處。
此穢淨不相礙。而穢質被燒淨質不毀。故是
二質一處也。變穢爲淨一質一處者。只是穢
質變爲淨質。如變石爲玉變土爲金。只向土
石變爲金玉土亦爾。向機今變爲淨穢。只在
此一處。故是一質一處。此文明淨土二質二
處者。西方之淨東土穢。東西二質。淨質在西
方處穢質在東土處。故是二質二處也。土既
有此三句人亦有此三句不。解云亦有言人
三句者二質一處者。則法華云我及諸衆僧
倶出靈鷲山。衆僧善人餘衆穢人。餘衆自被
燒。衆僧在中不被燒。淨穢兩衆只在靈鷲山
處不相妨礙。如首陀天子穢不礙彼淨。淨穢
二人亦爾同在一處不相礙。故是二質一處
也。二質二處者則移諸天人置他土。淨人在
淨處穢人在穢處。故是二質二處也。一質一
處者。還如云變穢土爲淨土一質一處。今聲
聞人變爲菩薩。向併是聲聞。今會歸大乘。變
成菩薩只在此處。故是一質一處也。次當想
水第五作水觀。問前已作水觀竟。今以何故
復觀水耶。解云前觀水則方便。於水想中觀
地觀樹觀水。今觀彼池水八功徳具足衆寶
莊嚴。水出五音鳥讃三寶。如文也。衆寶國土
一一界上下前來別觀。今則第二總觀。別觀
既不盡論今總觀之也。若見此者除無量劫
重惡業者。前明觀體今明觀用。六觀兩類。前
三種觀體次明三觀用。今亦爾。前明三觀體
次明三觀用。前三觀猶淺。但滅八十億劫生
死之罪。今觀轉深。能滅無量億劫極重惡罪
也。佛告阿難下正作果觀中爲二。第一觀依
果竟。今此下去第二觀正果。前依果觀有兩。
一觀方便二觀正體。今正果體觀亦二。第一
明觀方便。第二辨觀正體。今則初觀方便復
爲四。今即第一誡聽許説如文。汝等憶持下
第二命傳化未來也。説是語時無量壽佛住
立空中下第三無量壽佛及二菩薩現韋提希
前。所以佛菩薩現其人前者爲觀之境。彼將
欲作無量壽佛及二菩薩觀。是故佛及二菩
薩現其人前作觀之境界也。時韋提希見下
第四韋提希因見佛及二菩薩。故爲未來衆
生而作無量壽佛及二菩薩之觀也。佛告韋
提希下第二正明觀體。就文爲二。第一別觀
第二總觀。前依果觀中有二。第一別觀第二
總觀。今正果觀亦爾。第一別觀第二總觀。
此言總別者觀無量壽一身。觀二菩薩一身
爲別觀。無量壽有不可思議身。二菩薩亦爾。
觀無量壽二菩薩無量身爲總觀也。就初別
觀中復爲二。第一作想像觀。第二作眞實觀。
所以前作想像觀者。無量身身相不可思議。
像猶若處空不可作。故前作想像觀。前作丈
六身觀。次百丈身觀。名爲像想觀。以前作像
想觀故次作佛身眞觀也。問初作想像觀次
作眞觀可得是本迹不。解云欲作此道亦得
前想像觀爲迹。亦後眞觀爲本亦得。雖然作
此詺不便。但前作想像觀後作眞實觀也。就
初想像觀中爲二。第一想像彼佛華臺。第二
想像彼佛并二菩薩。就想像華臺中有三。第
一正想華臺。第二明華臺之因。第三明假想
觀功用。今即第一正想華臺如文也。阿難此
華臺下第二明華臺之因。此華臺是法藏比
丘本願力所成。即是明臺之本因也。此想成
者滅除下第三明假想觀功用如文。佛告阿
難下第二想像佛菩薩復爲二。第一想法身
佛。第二想應身佛。今即第一想法身佛。法身
佛者文云如來是法界身。即是法身。一切皆
是法界一切皆是法身。故前作此想也。次云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
心是佛。凡有三是。所以明三是者。明此三是
義足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即是應身。是心是
佛即是法身。是心作佛即明二身因也。且問
數論師。若爲言是心佛即三十二相是心即
佛耶。答云是心即佛此是眞諦者不然。眞諦
是頑境無知。云何是佛。佛名爲覺故眞諦非
佛。又眞諦無心無佛。復何得言心是眞耶。又
心是心三十二相是色。心心復何得即耶。若
即眞者亦不然。即眞無心無色無論即。若是
世諦即不得即。兩句不得解也。爾時無礙心
即是佛。故華嚴經云心佛及衆生是三無異
相。中論云生死及涅槃無毫釐差別。淨名云
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今亦爾。只心即是佛。
只佛即是心。此心若成法身則成。法身既成
應身即成。故心是三十二相是即是佛也。是
故應當一心下第二想應身佛。前作心即是
佛觀若成不須更作此觀。何者心即是佛但
於鈍根者是成非。今還令識非者。是故須作
此觀也。然自有時雙除。自有時明即是。雙除
者未曾佛未曾心。由心故佛。心既不可得。佛
亦不可得。此非眞諦。雖非心非佛始是大智
也。作即是觀者明只心即佛。觀心既然觀佛
亦爾。此二觀並未堪故所以更令作應身觀
也。就後爲三。第一想佛。第二想二菩薩。第三
明觀力用。此則是第一想彼佛身如文所辨。
復當更作下第二想二菩薩前想兩華座次想
二菩薩如文。然此想者令心淨。心淨即佛土
淨。佛土者只由心。心垢故佛土垢。心淨佛土
淨。百萬品心故有百萬品淨土。佛心第一淨
故佛土第一淨。故云唯佛一人居淨土也。作
此觀者下第三明觀之功用。在觀漸深故功
用轉重也。佛告阿難此想成已次當下前開
正果別觀中本爲二。第一想像觀。此文已竟。
今則第二作眞觀。此並就應身中作如此。二
觀前想像觀應身。今眞觀應身。則是觀無量
壽佛眞身也。就此爲三。第一觀無量壽佛。第
二觀觀世音。第三觀大勢至。今則第一觀無
量壽佛身。此中文句可解。然釋迦有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
有八萬四千好。釋迦太子時白毫長五尺。成
佛長丈五者。申長丈五。放則卷成貝螺。彼佛
白毫右旋如五須彌山也。然復有佛身相遍
滿虚空。所有徒衆亦遍滿虚空。所以有如此
不同者。皆爲適縁所見故也。作此觀者得無
生忍者。今觀佛身相好云何得無生法忍耶。
前已釋。今更作一種解。明只此則是無生。何
必更須會眞諦境耶。所以大峰律師聞狗吠
得無生。況今觀佛身不得無生耶。佛告阿難
及韋提希者。第二觀觀世音菩薩身如文。次
第三觀大勢至菩薩身。此之二觀各有正體
及功用。如文可知。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
西方下觀正果。中本爲二。第一別觀竟。今第
二總觀。就此文有兩觀。第一普觀。第二雜觀。
言普觀者總觀無量壽佛身及徒衆教門故云
普觀也。言雜觀者或觀無量壽具足身或變
現身或大身或小身及二菩薩一切身。雜觀
佛菩薩一切身一切教故云雜觀。今則第一
普觀。如文無量壽佛化身下第二雜觀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下十六品觀本大爲
二段。第一有十三觀觀果。第二有三觀觀因
觀果竟。今則觀因。觀果者觀無量壽佛依正
二果。故云觀果。觀因者則三輩往生。三輩往
生若爲是觀耶。解云此三輩是生淨土之因。
今觀察生淨土之因有其上中下。故名爲觀
也。無量壽佛經但明三輩。此中開三輩爲九
輩。三輩者謂上中下也。九輩者於上品有三。
中下亦三故成九輩也。今則第一上品中三
也。前明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
生彼國見彼佛身。聞説妙法則悟無生法忍。
問此是何地無生耶。解云此是七地無生。何
以得知耶。解云下品生百法明門得歡喜地。
下品既得歡喜。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問攝
大乘論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見
無量壽佛身。聞彼佛法則得無生耶。解云此
事難知。若約位而爲論者此是六地菩薩。見
佛聞法則得七地無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
釋迦超彌勒成佛。故不可知也。上品中生者
第二明上品中生人。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
解義理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此功徳願生彼
國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寶華中。經一
宿則開也。然彼一宿亦大長遠。何者彼一日
一夜敵閻浮提一劫。經一宿則敵此間半劫
也。經七日則不退三菩提。經一小劫得無生
法忍。彼一日一夜當此一劫。彼一劫當此間
無量劫也。此亦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
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上
品下生者第三明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
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復經三
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今下品得初地
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無生。所以明此二
無生者無生有二處。一初地無生。二七地無
生。爲是故明二無生也。次明中品三輩往生。
此中三輩往生並得小乘果也。中品上生持
五戒八戒具足戒得阿羅漢果也。中品中生
持一日一夜八戒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戒。
初得須陀洹果。經半劫成阿羅漢果也。問八
戒可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戒云何一日一
夜耶。解云此言一日一夜者。非是唯一日一
夜持沙彌戒及具足戒。但受一日一夜便死。
故云一日一夜也。中品下生經一小劫得成阿
羅漢也。次明下品三輩往生。並是大乘。初品
得初地。次品發菩提心。下品亦菩提心也。然
此三品大難解。略有兩疑。一者上品三人得
大乘果。此事不疑。疑後兩品何意。中品三人
得小乘果。下品三人得大乘果耶。中品得羅
漢果。下品倒得初地大乘果也。二者次第不
應如此。何意不大乘併在一處小乘在後。而
匆前明大乘。次明小乘。明小乘竟更明大乘
耶。解云得果在後應須著於前。又今明三輩
往生者正就現因爲論。不約得果。現因有三
品勝劣。第一品修大乘善不作惡。第二品修
小乘善亦不作惡。第三品不修善而作惡。以
大乘善爲上品。小乘善爲中品。作惡無善衆
生爲下品。約此以判三品也。次問何意大小
雜明不大乘併在一處。小乘一處者亦如向
答。不就得果爲次第。但約修論前後耳。前明
大乘善次明小乘善後明有惡無善。前明善
後明惡。就善中前明大乘善後明小乘善也。
前明善則五乘善。上品則大乘善。中品則聲
聞人天善。前持八戒沙彌戒具足戒等則三
乘善。孝養父母行世仁善則人天善。此則明
善義盡也。問明善既盡明惡盡以不。解云第
三品明惡有三人。初明作十惡。次明作四重。
後明作五逆不明謗法闡提。故明惡不盡。
十惡四重五逆並得生西方。若是謗法闡提
不得生也。所以謗法闡提不得生者。闡提
不信法。臨終雖爲説有無量壽佛彼終不信。
故不得往生。又謗法亦爾。如小乘人聞説
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以現修因
有勝劣故言三品不同也。問修如此得果何
意。然因有淺深雖彰得果差別未顯何意。上
品得大乘果。中品得小乘果。下品得大乘果
耶。解云遂彼修因故得果有大小。上品修大
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還
得小乘果。下品現在雖不修大乘善及小乘
善。但彼臨終時遇善知識爲説大乘妙法。以
聞大乘故得大乘果也。上品人善強果強。中
品人善強果弱。下品人善弱果強。上品人修
大乘善得大乘果也。善強果亦強也。中品人
善強果弱者。修行禁戒世間等善而得小乘
果。故善強果弱也。下品善弱果強者。下品人
都不修善而得大果。故善弱果強也。又下品
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現在雖不修善過去或
經發心。今聞大乘復得發心等也。説是語時
下正説中爲二。第一神通輪利益父王。第二
説法輪利益夫人。神通輪利益父王中二。第
一放光照父王。第二父王得益。説法輪利益
夫人亦二。第一正爲夫人説法第二夫人及
眷屬得益。正説竟今即第二夫人得益如文。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下大段第三流通。此中
文句可知。此中應有二句。第一宮内付屬流
通。第二佛還崛山阿難重説流通也
觀無量壽經義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