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非我諸佛之祖師積萬行於曠劫。慈雲彌漫
而普覆。智海黯湛而包納。廓法界爲疆域
盡衆生。爲願門矣。孰能應感若茲宿善何
濃。遇斯遺跡情躍不已形于詠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五天殉命以奔風下。第六勸物修敬。初二
句引例勸修。五天竺國粗云二十萬里。孰
知其實數耶。若以陸行途經數百國。雲山
幾萬重。或捫索憑虚。或飛梯架迴或風行
雪臥。或木食松棲。或惡獸盈群。或盜賊相繼。
以水行洪濤無岸。雲島潜迴精怪搖風。
鯨鯢鼓浪日月出沒於波底。魂魄飄颺於夢
中。縱使浪息風停。只見水涵於天際。舟行
棹擧猶將息念作生涯。雖此難危而三藏
名僧相繼而至。總縁大聖委命輕生。故云
五天殉命以奔風。言八表妄躯而競託者。
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天徼月窟海潮日出。
有耳目者不憚艱辛遠而必至焉疏。其有
居神州下。正勸即反擧不往之失。以彰往
者之得。謂葱嶺之東地方數千里曰赤
神州。即有唐中華之國也。去清涼之境途
程不遙。坦然通衢車馬溢路。隨方觀化不
失家常。往必感徴如何不往。是知不往即
是三億之徒。故今秉鉞分茅方面之重無
不傾仰。西域諸王恨生五天不産東夏。
豈唯遙禮大聖。毎多仰羨此君。故有遊西
天者。先問曾居五臺山不。若不曾居棄而
不顧。今此國衆生宿因多幸。得誕中華。諸
佛祖師不解修敬。故此勸之。三億之徒者。
智論第十一云。佛出世難値如優曇華時乃
有。如是罪人輪轉三惡道。或在人天中。
佛出世時天人不見。如説。舍衞城中有九
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
不見。三億家不見不聞。佛在舍衞國二十
五年。而此衆生不見不聞何況遠者。故今
中華有人曾到臺山。即亦聞亦見。有聞清
涼而不得到。即同聞名不見。只近五臺
亦有不聞不見之者。況於遠乎。故勸修敬
若見文殊。功徳之廣如前略説。廣在經文
疏。案西域記第七等者。彼云吠舍釐國即
毘耶離。梵音楚夏。云城東南行十四五里。至
大窣堵波是七百賢聖重結集處。佛涅槃後
百一十年。吠舍釐城有諸苾芻。遠離佛法
謬行戒律。時長老耶舍陀住憍薩羅國。長
老三菩伽住躓菟羅國。長老釐波多住韓若
國。長老沙羅住吠舍黎國。長老富闍蘇彌
羅住娑羅梨佛國。諸大羅漢心得自在。持
藏得三明有大名稱衆所知識。皆是
尊者阿難弟子。時耶舍陀遣使告諸賢聖。
皆集吠舍釐城。猶少一人未滿七百。是
時富闍蘇彌羅。以天眼見諸大賢聖集議
法事。運神足至法會時。三菩伽於大衆中
右袒長跪揚言曰。衆無諠譁欽哉念哉。昔
大聖法王善權寂滅。歳月雖淹言教尚在。吠
舍釐城懈怠苾芻謬於戒律。有十事出違
十力教。今諸賢者深明持犯。倶是大徳阿難
指誨。念報佛恩重宣聖旨。時諸大衆莫不
悲感。即召集諸苾芻。依毘奈耶訶責制止
削除謬法。宣明聖教。七百賢聖結集。南行八
九十里至濕吠多補羅僧伽藍。層臺輪煥重
閣翬飛。僧衆清肅並學大乘。其側則有過
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處。其傍窣堵波無
憂王之所建也。如來在昔南趣摩掲陀國。北
顧吠舍釐城中途止息遺跡之處。疏。巴連
弗邑等者。西域記第八云。摩竭陀國殑伽河
南有故城周七十餘里。荒蕪雖久基址尚
存。昔者人壽無量歳時。號拘蘇摩補羅城。唐
言香花宮城。王宮多花故以名焉。逮乎人
壽數千歳。更名波吒釐子城。舊云巴連弗
邑訛也。初有婆羅門高才博學。門人數千傳
以受業。與諸學徒相從遊觀。有一書生徘
徊悵望。同儔謂曰。夫何憂乎。曰盛色方剛
羈遊履影。歳月已積藝業無成。顧此爲言
憂心彌劇。於是學徒戲言之曰。今將爲子
求嫂婚親。乃假立二人爲男父母。二人爲
女父母。遂坐波吒釐樹。謂女婿樹也。採時
果酌清流。陳婚姻之緒。請好合之期。時假
女父攀花枝以授書生曰。斯嘉偶也。幸無
辭焉。書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歸懷戀而
止。學徒曰。前言戲耳。幸可同歸。林中猛獸
恐相殘害。書生遂留往來樹側。景夕之後異
光燭野。管絃清雅幃帳陳列。俄見老翁策
杖來慰。頃有一嫗携引少女。並賓從盈路
袨服奏樂。翁乃指少女曰。此君之弱室也。
酣歌樂讌經七日焉。學徒疑爲獸害往而
求之。乃見獨坐陰樹若對上客。告與同
歸。辭不從命。後自入城拜謁親故説其始
末。聞者驚該。與諸友人同往林中咸見花
樹。是一大宅僮僕役使驅馳往來。而彼老翁
從容接對陳饌奏樂。賓主禮備。諸友還城
具告遠近。十歳之後生一男子。謂其妻
曰。吾今欲歸未忍離阻。適復留心棲寄飄
露。其妻既聞具以白父翁。謂書生曰。人生
行樂詎必故郷。今將築室宜無異志。於是
役使靈從功成不日。香花舊城遷都此邑。由
彼子故神爲築城。自爾之後因名波吒釐
子城焉。疏。摩度羅亦云摩偸羅。亦中印度
境。西域記第四者。彼記名躓菟羅國。記中
不説孔雀之縁。言有舍利等塔者。等取大
目揵連及富樓那塔。言寺北有巖等者。記云
城東行五六里。至一山伽藍疏崖爲室因
谷爲門。尊者烏波鞠多唐言
近護
之所建也。其
中則有如來指爪窣堵波。伽藍北巖間有石
室。高二十餘尺廣三十餘尺。四寸細籌填積
其内。尊者近護説法化道。夫妻倶證阿羅
漢果者乃下一籌。異室別族雖證不記
*疏。安籌雖是後事等者。恐人設難云。既是
鞠多建窟乃是佛滅之後百年中事。今是始
成説經。那是彼窟故爲此通。疏。三倶珍那城
者。大同釋嬌陳如名。疏。目眞此云解脱等
者。西域記第八云。自支隣陀龍王池其水清
黒其味甘美。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
來初成正覺。於此宴坐七日。入定時此龍王
警衞如來。即以其身繞佛七匝。化出多頭
俯乘爲蓋。故池西岸有其室焉疏。摩蘭陀
國未詳所在者。更以義推。摩蘭陀即摩伽陀。
無礙龍王建立正是普光法堂。是今説法之
處耳。以不指云此處故云未詳所在。疏。
大集但名慈窟者。即月藏分第十亦但列名。
無別指處。下當具引月藏之文。疏。此云多
思惟者。婆沙亦云支那。此云漢也。西域記
云大漢具云摩訶支那。故眞諦三藏云衣
物。意云。是衣冠人物之國。皆是義翻。疏翻
爲正。疏。亦青州分野者。禹別九州東爲青
州。則天下分其九分野矣。疏。然今之到此
山者。相傳云。以是秦始皇築長城到此畢
工故立其名。疏。八疏勒國等具云佉路數
怛勒者。西域記第十二云。出葱嶺其烏鎩
國。此國城西二百餘里至一大山。從此北行
山磧曠野五百餘里。至佉沙國。舊云。爲疏
勒者。乃稱其城號也。正音具云室利訖
栗多底。疏勒之言猶爲訛也。釋曰。疏依古
疏。即日照三藏釋西域記云。佉沙國周五千
餘里。多砂磧少壤土。稼穡殷盛花果繁茂。
從此東南行五百餘里。濟河踰沙至斫句
迦國。唐言沮渠周千餘里。國南境有大山。
崖嶺嵯峨峯巒重疊。草木凌寒春秋一觀。溪
澗濬瀬飛流四注。崖龕石室棋布嚴林。印
度得果人多運神通。輕擧遠遊棲止於此。諸
阿羅漢於此寂滅者衆。是故多有窣堵波
也。今猶現有三阿羅漢居巖岫中。入滅心
定。形若羸人鬚鬢恒長。故諸沙門時往爲
剃。而此國中大乘經典部數尤多。佛法至處
莫斯爲盛也。十萬頌爲部者凡有十數。自
茲已降其流寔廣釋曰據此華嚴
等經却在此國
從此而東踰
嶺越谷行八百餘里。至瞿薩旦那國。唐言
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語謂之漢那。凶奴
謂之于遁。諸胡謂之豁旦。印度謂之屈丹。
舊曰于闐者訛也。瞿薩旦那國周四千餘
里。砂磧大半壞土隘狹。宜穀稼多衆果。
宗尚佛法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並
多習學大乘教法。王甚驍武敬重佛法。自
云毘沙門天之祀胤。也昔者此國虚曠無
人。毘沙門天於此棲。宅無憂王太子在呾
叉始羅國。被抉目王怒譴。謫輔佐遷其豪
嫉出雪山北。居荒谷間遷人逐牧。至此
西界推擧尊。豪首立爲主當是地也。東
土太子蒙譴流徒。居此東界群下勸進。又
自稱王歳月已積風教不通。各因畋獵遇
會荒澤。更問宗緒因而爭長。忿形辭語便
欲交兵。或有諫曰。今何遽乎。因獵決戰
未盡兵鋒。宜歸治兵期而後集。於是迴駕
而返各歸其國。校習戎馬督勵士卒。至
期兵會旗鼓相望。旦日合戰西主不利。因
而逐北遂斬其首。東王乘勝撫集亡國。
遷都中地方建城郭。憂其無土恐難成
功。宣告遠近誰識地理。時有塗灰外道。
負大瓠盛滿水而自進曰。我知地理。遂以
其水屈曲遺流周而復始。因即藏躯忽而不
見。依彼水跡峙其基堵。遂得興*工即斯
國治。今王所都於此城也。城非崇峻攻撃
難剋。自古已來未能有勝。其王遷都作邑
建國安人工績已成。齒耄云。暮未有胤嗣
恐絶宗緒。乃往毘沙門天神所。祈祷請嗣。
神像額上剖出嬰孩。捧以迴駕國人稱慶。
既不飮乳恐其不壽。尋詣神祠重請養育。
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状如乳神童飮吮。遂
至成立。智勇光前風教遐被。遂營神祠
崇先祖也。自茲已降弈世相承。傳國君臨
不失其緒。故今神廟多諸珍寶。拜祀享祭
無替於時地乳所育因爲國號。王城南十
餘里有伽藍。此國先王爲毘盧折那。唐言
遍照。阿羅漢建也。王城西南二十餘里。至
瞿室&T059531;伽山。唐言牛角山。峰兩起巖隒四
絶。於崖谷間建一伽藍。其中佛像時燭光
明。昔如來曾至此處。爲諸天人略説法要。
懸記此地當建國土敬崇遺法遵習大
乘即今處也。牛角巖有大石室。中有阿羅
漢入滅心定。待慈氏佛。數百年間供養無
替。近者崖崩掩塞門徑。國王興兵欲除崩
石。即黒蜂群飛毒螫人衆。以故至今石門不
開釋曰。據此亦爲聖居。或指江表牛頭者。
即金陵南四十里有山名牛頭。謂由此山
有雙峰。故一名雙闕。一名天闕。一名南郊。
一名仙窟。皆以累朝改革不定。按域地誌
云。此山高一千四百尺。周迴四十七里。準西
域記及舊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心王菩薩告
諸菩薩言。東北方邊夷國土名牛頭。若按新
經云。疏勒國有一住處名牛頭山。如前所
引西域記文。此與眞丹處則異也此文見金
陵塔寺記
老相傳云。是辟支佛現形之所。而前後文多
云菩薩於中止住。而其靈應往往有之。疏。
迦濕彌羅記第三云。北印度境末田乞地即
阿羅漢名。昔云末田乞地。新云末田底迦
迦濕彌羅國。周七千餘里。四境負山山極峭
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隣敵無能攻

昔此國本龍池也。佛世尊自烏仗那
國降惡神已欲還中國。乘空當此國上。
告阿難曰。我涅槃後有末田底迦阿羅漢。
當於此地建國安人弘揚佛法。如來寂滅
之後第五十年。阿難弟子末田底伽阿羅漢
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脱。聞佛懸記心自慶
悦。便來至此。於大山巖宴坐林中。現大神
通。龍見深信請咨所欲。阿羅漢曰。願於池
内惠以容膝。龍王於是縮水奉施羅漢。神
通廣身。龍王縱力縮水。池空水盡龍翻請
池。阿羅漢於此西北爲留一池。周百餘里
自餘枝屬別居小池。龍王曰池地總施願恒
受供。末田底迦曰。我今不久無餘涅槃。雖
欲受請其可得乎。龍王重請五百羅漢常
受我供乃至法盡。法盡之後還取此國以
爲居池。末田底迦從其所請。時阿羅漢既
得地已。運大神力立五百伽藍。於諸異
國買鬻賤人。以充役使以供僧衆。末田底
迦入寂滅後。彼諸賤人自立君長。隣境諸
國鄙其賤種。莫與交親謂之訖利多唐言
買得
今時泉水已多流溢。疏。乾陀羅國。西域記第
三云。健駄邏國有伽膩色迦王。以如來涅
槃之後第四百年。應期撫運王風遠被殊俗
内附。機務餘暇毎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
説法。而法異儀部執不同。王用深疑無以
去惑。時脇尊者曰。如來去世歳月逾遠。弟
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聞見共爲矛盾。時
王聞已甚用感傷。悲歎良久謂尊者曰。猥
以餘福幸遵前緒。去聖雖遠猶爲有幸。
亡庸鄙紹隆法教。隨其部執具釋三
下取
遂召衆僧七日供養欲議法事。
宣先下令去凡留聖。聖衆猶多復去有
學。無學猶多次留具三明六通具者。猶多次
取内具閑三藏外達五明。乃至四百九十
九人。後一世友未得羅漢等。廣集三藏凡
三十萬頌。王以銅鍱鏤寫。石函封緘。全捨
此國與僧故多聖居也。疏。苫末羅者。此翻
爲黄雜色。初品經巧幻術修羅王苫末羅
王乃偈共長行。唐梵互出。與此釋不同偈
云紅色光神。又其城東南十餘里有窣堵波。
中有佛牙長可寸半。其色黄白彼多聖跡
故是聖居。疏。相傳云。是佛留影處者。即西域
記第二説。那掲羅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伽
藍。伽藍西南深澗峭絶。瀑布飛流懸崖壁立。
東岸石壁有大洞穴。瞿波羅龍之所居也。門
徑狹小窟穴冥闇。崖石津壁溪徑餘流。昔有
佛影煥若眞容。相好具足儼然如在。近代
已來人不遍覩。縱有所見彷彿而已。至誠
祈請有冥感者。乃暫明示尚不能久。昔如
來在世之時。此龍爲牧牛之士。供王乳酪
進奉失儀。既獲譴責心懷恚恨。即以金錢
買花供養受記。窣堵波願爲惡龍破國害
王。即趣石壁投身而死。遂居此窟爲大
龍王。便欲出穴成本惡願。適起此心。如來
已鑒愍此國人爲龍所害。運神通力自中
印度至龍所。龍見如來毒心遂止。受不殺
戒願護正法。因請如來常居此窟。諸聖弟
子恒受我供。如來告曰。吾將寂滅爲汝留
影。遣五羅漢常受汝供。正法隱沒其事無
替。汝若毒心忿怒起時當觀吾影。以慈善
故毒心當止。此賢劫中當來世尊。亦愍汝
等皆留影像。釋曰。此與觀佛三昧海經大
同。已如初會鈔引。然西域記云。此國無別
君長。屬迦畢試國。去健駄邏國不遠。或曾
屬之耳。疏。具如西域記及大集月藏分第十
者。此即總指上來諸處引。西域記不
一卷。月藏分的指第十。然月藏分當第十
二。有十卷經。第十卷中。即建立塔寺品第
十九。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
曰。四大天王等。及諸眷屬從坐而起。合掌向
佛一心敬禮。而作是言。佛説於此四天下
中所有過去諸佛如來之所建立住持。大塔
牟尼諸佛所依住處。於現在世及未來世。
而常不空。佛與菩薩摩訶薩等。降大法雨
皆悉充滿。初名衆仙所興。次名徳積次名
金剛焔次名香室次名睒婆梨次名賢城
次名須質多羅次名水光次名香熏次名
善建立次名遮波羅次名金燈次名樂住
次名牟眞隣陀次名金剛地次名慈窟次
名那羅延窟次名渠摩娑羅香次名惠頂
次名大徳窟次名善現次名青鬱茂次名
虚空子次名牛頭栴檀室次名難勝。此是
過去諸佛建立住持大塔常爲菩薩等之所
加護。是故我等常所供養。世尊所有聲聞
弟子。於現在世及未來世。復有幾所塔寺住
處。令我等輩護持養育。然此初數處與此經
同可以意得。故不具引。下取意引。爾時世
尊微笑。面門放種種光。時四天下有無量
百千諸佛住處而現。東州八萬佛現。北州百
千西州五百南州二百五十千佛處現。廣説
諸國各有佛現等。下諸天龍等發願護持」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疏初來意者文二。
先正明後解妨。今初古徳但有三品者。以後
二品別爲平等因果故。用品雖廣狹不同
答果義等。疏若答前問下二解妨。先問以
前六會共答前問。皆不重請故。問此品何
以重請。從因果隔絶下古徳答。此乃有二意。
一因果隔絶。前諸會同因故不別問。此下是
果果隔於因故。此重問。二念法希奇果不
思議故。復念請。從因徳已下出念法希奇之
相。上是通意。二別明下唯明此品。疏別就
宗中三門分別。初通辨佛徳。二別顯義相。
三顯不思議。今初通辨中。言百四十不共
者。已見光明覺品。今重擧總數。謂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
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斷習氣一切種
妙智爲百四十。而言通權小者。小乘亦説。
但相劣耳。權大説者皆悉超勝。此約五教已
有其二。若五法下正明實教。故云通權。權
實皆有。但實教中會歸法性不壞相耳。若
言唯一味下二即頓教。若言具無盡下三即
是圓教。從故後文中下四辨今經是圓教
徳。疏二別顯義相下。於中有三。初正顯二
徳。二四句融通。三揀權異實。今初言信等
者。此通行位信爲萬行之首。則該進念定
等位。亦以信爲初。五十二位所有行徳皆
有二故。疏此二無礙下第二融通可知。疏。
若權教所明下第三揀權異實。初明權教。
言不雜者。如轉依果有二。一者所生得即
是四智。二所顯得即是涅槃。涅槃本有四智
修生。修生有爲修顯無爲。故二不雜。疏。法
報四句亦有差殊者。遮救。恐外救云。我宗亦
有四句。何異前融。謂一唯法即在纒法身。
二唯報即四智菩提。三亦法亦報。謂眞如出
纒具諸功徳。四非法非報所謂應化。今言
亦有差殊者正揀權也。雖有四句染淨時
乖法報非一。思之。後依此經宗下顯
擧喩四句喩上四句。一本有如眞金。是前
第二句。二修生如嚴具喩第一句。三然由
嚴具方顯金徳。喩第四句修生本有。四嚴
具無體全攬金成喩第三句。此即合初二句
成三四句。離初二句無三四句。三四兩句
同在一時。更無別體。以此細尋權實斯顯。
五故唯金不礙嚴具下結第二句歸初句。六
唯嚴具亦然。結第一句。歸第二句。此約喩
説。若望前法但初句爲第二。第二句爲第
一耳。從既互全收下結歸本宗無礙之相。
今更以喩總喩二徳。如修生在因漸顯於
本有。在果圓滿於本有。非本有理有漸
有圓。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
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
中。則知滿果遍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
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
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
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
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妄懷
思之。疏三顯不思議中三。初泛擧法體。二
就後一中下別語此經。三前並是宗下結歸
宗趣。二中四者。一何者不思議徴不思議法
體。答謂智悲等。二於何不思議徴不思議人。
答謂世間等此人不能思議。三云何不思議
徴不思議體。謂聞思等思不及故。四何用
不思議徴不思議意。謂如來説法本欲利
生。今絶言思於物何益。答意云。令信入
故。謂欲證入要。須心絶動搖言忘戲論
耳。疏後四別顯佛徳者。是疏新意。欲將五
品答其十問。然有三重。一此品總明佛徳。
具答十問。如下科釋。二者一一門中含答
十問。亦如下釋。三者五品廣答十問。如下
説分之初。疏古徳後二品下敍昔。疏且述
古。便依三品科經。疏。後諸佛下正顯所
念。疏文有三。一略示法體。其不得一向下
結彈異釋。二然此下對前相攝。三此十義
相下指前釋相。二中今當先列第二會初
二十句問。一如來地。二如來境界。三如來神
力。四如來所行。五如來十力。六如來無畏。
七如來三昧。八如來神通。九如來自在。十
如來無礙。十一如來眼。十二如來耳。十三如
來鼻。十四如來舌。十五如來身。十六如來意。
十七如來辯才。十八如來智慧。十九如來最
勝。二十欠光明故唯十九。然句句皆有
云何是言。經中十句次第可知。此中攝彼不
依次第。對前成三類故。一前開此合。二前
合此開。三無開無合。欲以此少攝彼之
多故。先明前開此合。於中乃有三句。攝
前十六句。第二前合此開。以前二句攝五
句。第三節彼一句。則此中初合有三。次此開
有六。後此不開有一。具足十句。後前初開
有十六。次合有二。後不開合亦一成十九
句。就初前開中。第一身攝六根者。身即六
中之一。兼攝欠光明一句故有七句。第二
智慧攝三。兼能攝智爲四。第三自在攝五。
兼能攝自在爲六故成十六。第二前合此
開。中亦有三節。而初境界開國土無能攝
句。境界由前智慧已攝竟故。故雖三節但
有二句。境界是所化之境。國土是所依之境。
第二節所行攝三。即有能攝。然三皆行故。
言出現與行互有寛狹者遮難。恐有難言。
彼十門出現行是其一。如何此行能攝彼耶。
故以互有寛狹通之。如以菩提爲門則
菩提之性攝於涅槃。若以涅槃爲門則涅
槃般若攝於菩提。疏前之無礙此開解脱者。
是第三節則前但有一。此則具於無礙解脱。
疏音聲即辯下。第三無開合。前後各一句更
爲立圖
佛不思 #8/ 議品初十問○如來名號品二十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疏七智性無差爲次第者。成十九最勝。彼欠
二十光明行。次第本性無差性隨次第而終
不易。疏。果徳離言藉因顯故者。此文有四
節。此對表華之義。經宗有因果二分。十地
已明華引果故。二因果同時下表蓮華義。謂
有問言。是華引果何要蓮華。故答云。餘華
多華前果後。此華不有則已有則華實雙含。
又無染故。故擧蓮華。三又問言。蓮華有四
何要擧青。故答云最超勝故。論云水生華
勝者。即優鉢羅華故。四又蓮華一蓮多子。表
一含一切故。此釋藏義。疏二者此品具答
十問下。文中三。先總標示。二昔以初十下
敍昔。三今謂下顯正。於中三。初略示大
意。二文分爲下正科三。今初下釋文。但明
記上十問尋文易了。或開或合顯義無方
耳。疏如文殊般若中辯。光明覺品已引。疏別
中十句多同出現。身之十相者。彼之十相即
是十身。一普入成益相即威勢身。二無心普
應相即是化身。故云種族調善。三平等隨應。
即菩提身。由菩薩智無所住故。平等隨應。
四無著無礙。即智身。五周遍十方。即是法
身故云一性。六嚴刹益生。即福徳身七無生
潜益。即相好莊嚴身。八嚴好滿願。即是願身。
願力周法界恒轉妙法輪故。九窮盡後際。
即力持身故。彼經中以醫王延壽爲喩。喩
佛雖涅槃而不失利樂。十圓迴等住。即意
生身。故云心念則現。以彼十相十身對今
經文。一無差異其有難者隨句已釋。若依
彼次此一即彼三。二即彼七。三即彼四。四即
彼二。五即彼一。六即彼九。七即彼五。八即彼
十。九即彼八。十即彼六。但彼文廣理無二
也。疏後一意生等身淨者。由言解脱自在
故云意生身。言等身者。等取願身化身等
也。疏。四即三念處行者。亦云三念住。念
謂能縁之慧。處謂不増不減平等之理。初一
心聽法不憂。二一心聽法不喜。三常行捨
心。以法界中減退相不可得故。増進相不可
得故。即涅槃相故。如次配之。疏三後善謂
究竟離垢等故者。等字等取及一切究竟離
欲爲後邊故。法性離垢故。能學者亦離垢
故。修行究竟得離垢故。疏。諸經論中更有
多釋恐厭繁文者。智論云。讃布施爲初善。
讃持戒爲中善。讃二果報生天淨土名後
善。復説聲聞獨覺。大乘亦名三善。寶愜經
云。知苦斷集名初善。修八正道爲中善。
證滅名後善。是名聲聞初中後善。若不捨
菩提心不念下乘。迴向一切智。是名菩薩
初中後善等。釋曰。今疏全依瑜伽故指餘
釋。疏。餘七經文略無者。謂略故無非是全無。
今依瑜伽具出論云四者文巧謂善緝綴名
身等故。及八語具者。一先首二美妙三顯了
四易解五樂聞六無依七無違八廣大。如瑜
伽二十五説。五義妙。謂能引發利益安樂。
六純一。謂不與外道共故。唯佛法有外道
所無。七圓滿無限量故最尊勝故。義豐且
勝故名圓滿。八清淨。謂自性解脱故。一刹
那自體解脱故。或法自體解脱故。九鮮白。謂
相續解脱故。設多刹那亦解脱故。能學之者
亦解脱故。十梵行之相。謂八聖道支滅諦名
梵。道諦名行與滅爲因。此具八道名梵
行相。當知此道由純一道等四種妙相之所
顯説四十
七經
疏今初十力是別名下。疏文有六。
一總科。二是則標中十力一一遍下別中下
融通。三古徳下敍昔。四則令別中下辨違。
五設欲下遮救。六十中一廣大下正釋。四中
言亦令餘門。無廣大義者。以廣大爲初門
故。言初門無最上等者。初門唯有廣大故
無餘九。最上在初略擧其一等於下八。疏
設欲下五遮救。謂彼救云。雖則互有何方
從多立名。故今答云。從多可爾不應順
次。以逆次配與文相順故。下釋文一一從
多。逆次名釋。然總名那羅延幢者。即帝釋
力士之名。疏耆婆入火現相已引。入獄問罪
即報恩經第四。令耆婆往阿鼻地獄問調
達云。汝今受罪云何。答云。如第三禪樂。今
取入中問罪苦不能害耳。疏心善解脱由
三相者。即瑜伽八十五説四十八經
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疏如來十身標人顯
徳者。疏文有四。一釋名。二辨類。三出體。
四辨因。若準探玄宗中有佛相章。八門分
別。一釋名。二體性。三種類。四出因。五積
成。六修時。七建立。八業用。今四門中已具
其要。疏觀佛三昧下第二辨類。即引證以
辨。於中二。先正明二料揀。前中即第九經
菩薩本行品第八。佛告阿難。如來有三十二
大人相八十隨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無
量化佛身。諸毛孔一切變化。及一切色。略中
略説者。我今爲此時會大衆及淨飯王。略説
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相故。説三十二相。
勝諸天故説八十種好。爲諸菩薩説八萬
四千諸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竭提
國寂滅道場爲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
華經中已廣分別。釋曰。略中略言即是經文。
二略三廣。乃疏取意釋之。以前有略中略
則必有略矣。又彼先説八萬四千。今有十
蓮華藏故。對彼爲廣。則彼經文從爲諸菩
薩説八萬四千諸妙相好。爲第二段。從佛
實相好我初成道下爲第三段。文亦分明。疏
三中初通下第二料揀。依前三類三重料揀。
第一約乘。二約三身十身。三約機見。今初
兼含五教。初一小乘及始教。二即終教。三
即圓教。其頓教以無相爲宗。後二兼擧因
顯果。言示同於人端正不亂者。倶舍説輪
王相云。相不正圓明。故與佛非等。此
輪王有三十二相。有三義不及如來。一處
不正。二相不圓。三不明了。今正不亂即處異
輪王。其端正二字是明是圓故示同人而
勝人矣。疏次唯大乘等者。即明果相。如因
中斷八萬四千煩惱成八萬四千波羅蜜。
獲八萬四千相好。無量壽觀經云。阿彌陀佛
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好。一
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法
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即此中等相也。疏。又
初化下第二約三身十身料揀。若配三身
二是報身。三是法身。若約四身。二由屬他
受用報有分限故。後即自受用報及法。又
法身無相。今前二屬三身。後一屬十身。十
身必融三身故。後具前二。疏又初凡聖同
見下三約機見料揀。次唯地上者。他受用
故。上報化不同。後唯圓機即屬圓融不分
地前地上。故云然通五位。此五位者。即三
賢十聖等妙二覺六位之中除果位耳。若開
十信即除等覺。疏若語其體下第三出體。
二即定慧者。以法門爲相故。疏。若語其因
下第四辨因。通純雜者。即是圓融相因如
前主水神處已明。疏前二相因如瑜伽等
者。指廣有源。瑜伽四十九云。一切菩薩資
糧皆感相好。作惡業者宣説種種業。各各感
等。如是三十二相無有差別。當知皆由淨
戒爲因。若犯戒尚不得下賤人身。況佛相
好。若言各各業感如契經説。即是別因。就
中有一行感一相。如云若諸有情有所
希冀隨其所樂正捨珍財感得頬如師
子。是或一行感多相。如能施悦意發喜飮
食嚴具等感身皮金色常光一尋一毛孔一
毛生身皮細滑等。或多行感一相如言於
其父母種種供養於諸有情諸苦惱事種種
救護由往來等動轉業故得足下千輻輪相。
又由四種修事業感一切相。謂決定修感
足下善安住。由委悉修感千輻輪等。由恒
常修感纖長指等。由無罪修感餘相皮金
色等。又諸佛加行感異釋曰。此即一行品類
所感不同。論云。此相好種性地有種子。勝
解行地修方便。清淨増上意樂地名得。餘上
地轉。勝清淨。佛地善淨無上。即此相由所
依性能任持故。由極殊妙令端嚴故。説名
隨好。釋曰從即此相由所依下釋好義。好義
後品方用。因便此引其智論涅槃等經。初會
主水神處已引。若觀佛三昧海經。次前明三
品相後云。佛告阿難。如來往昔無量無邊
阿僧祇劫。以智慧火燒煩惱薪。修無相定
不作非時證。是故獲得如是相好。一一相
中無量化佛何況多耶。釋曰。此通後二相因。
疏令修無盡之行顯成爲趣者。顯約本有成
約修正。疏普賢本是會主者。此下通不請之
妨。有二意通初意可知。二或前品末下。二
約五品答問通。謂先列國土等十問。前品
答種性問。此下四品更答四問。餘之五。問
或在此品之前已答。經來未盡所以略無
別屬問答。前品已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佛子下。疏文有三。初擧數總科。二
或略不具下料揀。三細論一相下大科。於中
先縱成經次。後今以類例下大科十九。言
斯即順觀相海者。觀佛三昧海經。觀佛相
海有二。一總觀有三十二等。二別觀一一
諸相。就別觀中復有二義。一從頂至足名
爲順觀。二從足輪至頂名逆觀。故云今
是順觀。據普賢言應言順説。爲欲成觀
是本意故名爲順觀。即彼第九經觀像品第
九。疏若爾餘可不然者。上正圓融。此下通妨
謂有問言。若表圓融何不諸相皆具三十
二耶。答意可知。而文亦三。初正答二故。善
生下引證。三此約相好相對下亦是通難。難
云。諸經論説伏於人故。説三十二相。伏諸
天故。説八十種好故。人中輪王許有三十
二相。而無八十種好則好勝矣。故爲此通。
謂此約相體以對好體。相勝於好。彼約人
具則具好爲勝亦如世人一尺之面不及
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及一寸之目。則相
相相望以辨勝劣。若有人有三寸之鼻一寸
之目。更無餘相。則不及身總具多相爲貴
人矣。疏。一列名名從用立者。謂此名光照
一切方等。下辨業用云一一咸放摩尼寶
光等。明知從用以立光名。下諸文勢皆悉如
是。或從用立。或從體得可以意求。疏觀
佛三昧經云如合拳者。即第四經。引此成
上如拳。拳言尚隱合拳即覆拳於頂上有
隆起之相也。然此相能滅一切罪。長一切
福故。佛頂尊勝正明於此。即烏瑟尼沙暫念
暫觀。延善住之壽滅地獄之苦。不受七反
畜生水離人間殘報疏。即具十楞等者。亦
觀佛三昧經第二廣説觀白毫相。彼經先説
白毫之因云。從捨心不慳不見前相不
憶財物無所封著而行布施下取
意引
持戒忍
辱六度十力四無所畏諸妙功徳生。次云。我
滅度後有諸弟子晝夜六時能於一時中。少
分少分之中能須臾間念佛白毫。令心了了。
無謬亂想。分明止住注意不息。念白毫者。
若見相好若不得見。如是等人除九十六
億那由他恒河沙微塵數劫生死之罪。佛告
父王。如來有無量相好。一一相中有八萬四
千諸小相好。如是相好不及白毫少分功
徳。釋曰。故應觀察。況依此經如是而觀
疏。福徳人至鼻等者。即智度論文。或至梵世
即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爾時如來出廣長舌
相上至梵世。或覆三千。即阿彌陀云。出
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説誠實言等
疏。無俟觀破搏聚者。金剛經云。須菩提於
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爲多不。
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
説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説世界非世界
是名世界。釋曰。此段論名第十色及衆生
身搏取中觀破相應行住處。大意云。衆生世
界但攬塵成。今從麁至細乃至極微皆無
實體。故云世界*即非世界。今云無俟觀破
者。觀破但是假想爲未了者。若了法本空
不待觀破。又彼云搏取。今云搏聚是義引
耳。故什云欲破極微。覺賢云。以一故衆以
衆故一。微自無性則爲空矣。餘如前説。疏。
故佛涅槃四牙不碎者。即後分經聖躯廓潤
品。疏。四中有法乳等三者。論第三十八云。五
想聽法。一如寶。二如眼。三如明。四大果功
徳。五無罪想。今云法燈合明眼二義。大果
即資法身。無罪總明離過。疏上來略列下結
釋料揀。於中有四。一總辨名數言譯者安
置者以晋經無數故。二既不説盡下明立
理。欲合盈百故。言既不説盡者。十蓮華
藏塵不可説盡故。三況此中所列下。重以
理成合成百義。四晋經有遺下遮其傍救。
恐有救云。如大慧百八豈要圓數。凡立名
數多有所表故。故今通難云。此有九十
七即有所表。晋有九十四復何所表。昔表
爲是今表即非。是故不應生情配屬。若表
亦須成九十八
如來隨好光明功徳品第三十五。疏二釋名中
二。先辨得名。言隨逐大相者。即觀佛經意
前品已引。二如來之隨好下釋名。疏。照七地
者。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即
是初地。四行正行地從二地
至七地
五決定地
六決
定行地
七到究竟地從十地至
如來地
疏。如是展
轉況於諸相等者。上有五重今越中間。故
云展轉。然其擧況亦合五重。謂一以因一
光況果一光。所越應云。二果一光尚爾。況
果多光。三足下好光尚爾。況餘好光。四好光
尚爾況於一相。五一相尚爾況於多相。疏文
但有初及後句餘可例耳。復應更有
重。謂六外相尚爾況於内徳。七一徳尚爾況
於多徳。故瑜伽四十九廣説擧況因。説相
好因竟云。又於此中以要言之。一切有情
福聚量等。爾所福聚能感如來一毛孔處。乃
至一切所有毛孔隨入福聚。能感如來一種
隨好。乃至所有一切隨好隨入福聚増至百
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相中一相。乃至一
切所有諸相隨入福聚。除白毫烏瑟膩沙増
至千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眉間白毫。乃
至白毫増至百千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其
頂上現烏瑟膩妙無見頂相乃至白毫隨
福聚増至倶胝百千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
諸相隨好。而不攝餘大法螺相。由此法螺
隨如來欲發大音聲。普能遍告無邊無際
諸世界中所化有情。如是無量福聚資糧修
證圓滿。能感如來不可思議無上無等遍一
切種極圓滿。所攝自體下取意引。又此相隨
好略由三因説爲無量。一時無量。三僧祇
修故。二意樂無量。縁無量衆生利益安樂
故。三品類無量。無量善業差別故。故云無量
福聚能起如來諸相隨好。釋曰。經中説所
感之相。論擧能感之因而因果相成。此文
證知佛徳難思。可證前後數節之文。疏文
從諸相不及法螺。可證出現圓音之義。前
妙嚴品已略指耳。疏。謂雖修乘戒行寛故者。
初地已引此下別有一解。以全悟意。往昔親
近衆善知識。親近法華涅槃經等衆善知識。
心不放逸。顯曾修行依諸經修行。後聞此
經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便生毀謗故墮地
獄。由聞歴耳種金剛種。以爲宿因。毘盧遮
那大威神力以爲現縁。因縁相資頓昇十地
等。據此即非是戒緩墮於地獄故。十地品
云。雖此衆淨廣智慧甚深明利能決擇。其心
不動如山王。不可傾覆逾大海。有行未
十生
五生
解未得未有華嚴
圓融之解
隨識而行不隨
智聞。此生疑墮惡道。我愍是等故不説。
此即是生疑墮地獄。又偈讃品云。如來廣大
身。究竟於法界。不離於此座。而遍一切
處。若有聞此法。恭敬信樂者。永離三惡道
一切諸苦難。釋曰。定知不是戒緩。又出現
品云。如乾草𧂐等須彌。投芥子火必燒盡。
供養如來少功徳。必令滅苦至涅槃。何以
故。性究竟故。全悟雖是後輩。不忍見疏
失於經意。所以扶同拯教異於古人。縁
疏已行不可改疏。請後賢審詳。疏。惡業善
根下遮難釋文。恐有難言。地獄及身既由
惡業。即從惡業中來。前業報成佛即從善
根中來。何以並言非十方來。故今釋云。正
由從業。即是從縁無性來即無來。若不從
縁則有定性不得無來。中論云。若法從縁
生是即無定性。若無定性者云何有是法。
即因縁故空義耳。疏因縁者。名爲智慧者。
即略暗引涅槃二十一爲證。前疏已引。彼
經云。智慧之法不從因縁。云何問於因縁。
今取此勢。汝諸天子何因向疑。何因發此
微妙之音。疏。先教識受生令捨曲見者。涅槃
二十一説。若見如來實王宮生納妃生子雙
林滅等。是二乘曲見。疏是知佛化所生非沒
生也者。即淨名經觀衆生品。舍利弗問天女。
汝於此沒當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
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沒所生。天曰。衆生猶
然非沒生也。疏。先明法身遍而叵見者。叵
不可也。故出現品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
可見取爲一切。諸佛境界亦復然。遍於一
切非一切。疏。非謂得選生處者。本行經説。
如來將欲下生。以淨天眼觀閻浮提何處
堪我下生。乃至云唯有淨飯王家堪。餘家
不堪。則似有選生處。無分別智實無選擇。
即智之悲應物然耳。則選無所選。疏。後如
法正教此上標章。後夫欲悔過下廣釋其相。
於中分二。先明所治之病。後顯能治之藥。
此即天台止觀之意。今初但略彼名。若具云。
一自從無始闇識昏迷煩惱所醉。妄計我
人。計我人故起於身見。由身見故妄想顛
倒。由顛倒故起貪嗔癡。癡故廣造諸業。業
則流轉生死。二者内具煩惱外値惡友。扇
動邪法勸惑我心倍加隆盛。三者内外惡
縁既具。能内滅善心外滅善事。又於他
善都無隨喜。四者縱恣三業無惡不爲。下
七全同。但八言虜扈者。亦云跋扈。皆不尊
敬貎。下結云。是爲十種順生死流。昏倒造
惡如厠蟲樂厠。不覺不知積集重累不可
稱計。四重五逆極至闡提。生死浩然而無際
畔。疏。次起十種下。二顯能治之藥。彼云。
今欲懺悔應當逆此罪流。用十種心翻除
惡法。先正信因果決定孱然業種雖久久
不敗亡。終無自作他人受果。精識善惡不
生疑惑。是爲深信翻破一闡提心。二自媿
剋責。鄙極罪人無羞無恥。習畜生法棄
捨白淨第一莊嚴。咄哉。無鉤造斯重罪。天
見我屏罪。是故慚天。人見我顯罪是故愧
人。以此翻破無慚無愧心。三怖畏惡道人
命無常。一息不追千載長往。幽途綿邈無
有資糧。苦海悠深船筏安寄。聖賢呵棄無
所恃怙。年事稍去風刀不奢。豈可晏然坐
待酸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詐眠望脱忽
聞斷頭心大驚怖。遭生老病尚不爲急。死
事不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時如履湯火。六
塵五欲不暇貪染如阿育王弟坐於御床
希大帝王。聞旃陀羅朝朝振鈴一日已盡六
日當死。雖有五欲無一念愛行者。怖畏
苦到懺悔不惜身命。如野干決死。絶無
所思念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惡道心。
四當發露不覆瑕疵。賊毒惡草急須除之。
根露條枯源流傾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
迦葉頭陀令大衆中發露。方等令向一人
發露。其餘行法。但以實心向佛像前自求
改革。如隱處有癰覆諱不治則致於死。以
此翻破覆藏罪心也。五斷相續心者。一懺
已後更不復作。若懺悔已更作者。如王法
初犯得輕。若更作則重。初入道場罪則易
滅。更作難除。若能吐之云何更噉。以此
翻破常念惡事心。六發菩提心者。昔自安
危人遍惱一切境。今廣起兼濟。遍至虚空
界利益於他。以此翻破一切處起惡心也。
七修功補過者。昔三業造罪不計晝夜。今
善身口意策勵不休。匪移山岳安填江海。
以此翻破縱恣三業之心。八守護正法者。
昔自滅善亦滅他善。不自隨喜亦不喜他。
今守護諸善方便増廣不令斷絶。勝鬘經
云。守護正法攝受正法最爲第一。翻破
無隨喜心。今疏但云隨喜他善者。取意對上
耳。九念十方佛者。昔親狎惡友信受其
言。今念十方佛念無等慈。作不請友念無
等智。作大導師翻破順惡友心。十觀罪性
空者。了達貪欲嗔癡之心皆是寂靜門。何
以故。貪嗔若起在何處。住知此貪嗔住於
妄念。妄念住於顛倒。顛倒住於身見身見
住於我見。我見則無住處。十方諦求我不
可得。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深達罪福相遍
照於十方。今此空慧與心相應。如日出
時朝露皆失。一切諸心皆是寂靜門。樂寂
靜故。以此翻破無明昏暗。是爲十種懺悔。
順涅槃道逆生死流。能滅四重五逆之過。
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識是非。云何懺悔。設
入道場徒爲苦行。終無大益。涅槃云。若言
勤修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縁者。無有是處。
即斯意也。是名懺悔事中除滅重罪。彼止
觀中更有別懺悔。見罪亦有十心翻破前
十。而皆約觀行。別歴十心大意觀罪性
空中意。與下經文同。不能繁引。其中釋
文。此疏不廣。及下釋經皆已暗用。今皆併
引使知來處。亦分疏中主客之言。疏向以
起心之次第者。從微至著故翻破則從麁至
細。謂先起信心次生慚愧等。如垢衣受
垢。先微後著。若洗濯時先去麁垢後除細
垢。言此中則以勝劣爲言故者。謂菩提最
勝等故。疏。一發菩提心爲懺所依者。依菩
提心懺方爲眞懺。不發心懺非是眞善。故
五十八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爲
魔業故。從以是行本下通不次妨。義如前
説。疏。餘如別説者。此有二事。一明二障者
體下疏更明。二明別説見障。即如向引止
觀説也。疏。一一佛前及衆生前者。佛爲懺
悔之主。憑佛能除衆生是所對之境。昔曾惱
害故。疏。既人天凡聖等者。一一生衆中有
天。一一佛前即聖。聖天見我屏過。人見我
顯過故爲慚愧。此一段疏用一段經。而有
二意。一以遍對翻無慚愧。二從由遍運意
下。亦以遍對翻第四縱恣三業。疏兼顯妄
計我人等者。觀罪性空正破妄計而言兼
顯者。以此有二意故。一兼顯所治故下。三
事皆是所治。次下一一皆有能治。謂勝義空
破妄計我人顯非斷常。破撥無因果。對
十方佛翻外遇惡縁。二者觀空正破横計
我人。今加後二故云兼也。唯一性空破於
三過。疏。今初業爲報因三障首故下。出別懺
業及先懺所以。在文可知。從非先有體下。
釋經於中有二。先釋不從東方等來。無
體性故。即是空義。二釋從顛倒生。言釋空
所以者。從因縁生即空所以。以從顛倒
生故。成無體性空義。從由業障海下。即普
賢觀經之文。引此成上二義。即一切業障
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
相是也。言令此空慧與心相應者。亦即普
賢觀經文。將此釋今經決定明見無有疑
惑。空慧相應斯慧決斷故。能如是知却釋菩
薩字。以令天子懺悔乃云菩薩。如是者。由
見二空之理即爲菩薩故。疏。以喩俗有眞
無者。即中論意。縁生幻有爲俗。無性空理
爲眞。疏。有無二文三彰影略者。謂説有中
略無報障。説無之中略無煩惱。從既無我
下會前十心。疏。若謂爲空諸佛不化者。中
論云。諸佛説空法爲離於有見。若復見有
空諸佛所不化。疏。故今顯非斷無下。會
上十心以是縁成無性之無故。非斷無所
以。經言而受其報。亦同淨名無我無造無
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疏。定有即常定無則
斷者。亦中論偈。偈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
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言倶亦是
二者。謂有無倶者。則二見相違。亦不離亦
斷亦常言故。雙破二見者。故經云。諸佛不
説有斷常法。疏故雖空不斷下。亦中論偈。
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罪福亦不
失是名佛所説。疏。令其眞念十方諸佛者。
若不了唯心見從外來取色分齊豈知
即心即佛。若知心佛衆生三無差別。爲眞念
佛。善知識云。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
佛無形相心無生滅。心境一致故云眞念
疏。又業亦如幻者。重幻之義如前已引。從
又幻非有無下。上辨性空。此下説中道。疏。
以三昧力聲普聞故者釋妨。妨云。此土兜率
天鼓説法。云何益及百千億等刹耶。答意可
知。疏。今初皆有故字等者。疏文有五一牒
經義。言似牒前爲因者。則似由聞迴向及
得十地并得三昧。此三爲因見佛爲益。二
從而前來未有下。出不合加故字所以。三
是以晋經下引古經爲證。四應言聞説下。
正其經文。五上句言位者下釋文。位即十
地。言下句成行者。即諸力莊嚴三昧分。得
十力下釋諸力義。謂十力是佛果徳。今言
得者即分得耳。疏。或迷説成諦等者。即第
五地中十諦之義。言十諦者。即是十種觀察
四諦。謂一善知俗諦。二善知第一義諦。三
善知相諦。四善知差別諦。五善知成立諦。六
善知事諦。七善知生諦。八善知盡無生諦。九
善知入道諦。十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
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今言説成者。即論
經中第五成立諦名也。以其第五觀於四諦
縁起集成故。偏擧之隨言顯示故。論中名
爲説成也。疏。然二皆有理者。即疏會通並
未見文故。未可去取。但以理通。然其前解
似喩於煩惱故。後似約業故。又迷十諦惑
義多故。疏。更有異釋如賢劫經者。會通異
釋九地已引。疏。今初準晋經云。種一恒河
沙下。疏文有二。先通釋清淨金網。後別釋
一恒沙言。前中有三。一引晋經梵本成寶
網義。二牒擧今經。三引纓絡。成上二經。今
初。言多箇輪王者。即寶網是一。等取金網
琉璃等多故。有一恒沙也。言非一輪王之
多善者。則以舊經彈於今經。云種清淨
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則一輪王有多
善耳。言梵本亦然者。即以梵本成於晋
經。疏。而言清淨金網者。第二牒擧今經。疏。
準纓絡上卷下。第三引纓絡經成立二經。於
中三。一引經。二成晋經。三成今經。今
初。言至第七地十三寶相輪者。以初地七
寶二地八寶三地九寶四地十寶五地十一寶
六地十二寶七地十三寶。八地已上不増寶
數。故但云大應寶相輪等。疏。若順晋經下第
二成晋經。謂今得十地成九地已上善根。
白淨同白雲寶故。從即前香幢雲者。引前
行經證成晋經。晋有白字前有雲字。二經
合成纓絡白雲寶義疏。若然但是所等則金
網無失下。第三會取今經。於中又二。先順
晋經收今經。謂晋經得十地。有九地已下
白淨寶等諸輪王善。彼云白淨寶網等。等即
等於金銀輪等。若是能等爲金網。則十地
非金。若以所等爲金金等何失。則晋經從
九地向下等。今經從十迴向當中向上等
故。言無失則亦是多箇輪王善根。謂得金
網等一恒河沙輪王善根故云無失。疏。若取
十地爲清淨金網正當十地者。下直順金網
一轉輪王多善根義。以三義證成。一以無
畏珠爲清淨義。二以人攝化分齊同十地
義。即次行經云。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
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中。教化衆生正同
十地攝報果中所化分齊。三故下此王下。以
轉益文證成。此王轉益尚皆得於十地。故
知此王即是十地。故彼經云。菩薩安住清淨
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則金網非所等。正
是十地但其金字。纓絡雖無。餘經或有。故金
剛頂經廣説金輪佛頂。疏。言一恒沙者下。第
二別釋恒沙善根。雖金輪爲所等。能具義
則不同。一恒沙善根二經須一。言九地已
還者。正順晋經從白淨九地向下等故
疏。今經影在後喩合中者。出今經闕光之
理。即後得初禪。喩合中經云。菩薩摩訶薩
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
是也。疏。若直言得遇斯光下。以理成立。疏。
猶是牒前合中者。即是前明鏡世界喩中合
文。文云。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
如是。若有暫得遇其光明。必獲菩薩第十
地位。以徳依地成下。出重牒所以。不然下反
以成立。疏。此品之末經來未盡者。以説展轉
益竟。應須結歸本光及隨好力并現瑞成益
等。今並無此明是未盡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疏。通謂二品明出現
因果等者。疏文有二。先正明。後若爾何以
下解妨。先敍妨有三。後即以此義顯。是會
前下釋通。於中二。先出所以答。後經來未
盡答。前中亦二。先此上二句總答。後若更別。
問下別答三問。初答不問之難。二欲會前故
不以瑞隔。通前第二差別果終而無瑞難。三
普法希奇下。通第三平等因竟便有瑞難
疏。又前應有下第二經來未盡答。以第四十
八經終無結束故。此後更合有經。然此但
通第二前無瑞證難。疏。別謂此品等者。疏
文有二。先直就平等因果明。後亦遠答下
對前問説。於中又二。先正對前問。後前雖
已答下解妨。文中分三。初正答重難。謂先
若未答應須答之。不思議品已答。何須重
答。故爲此通。二亦猶下引例。三而妙中之
妙下。重通伏難。謂有難言。若例相海等。但
是重答。何以別爲平等因果。故爲此通。古
徳等者。然平等因果乃是古意。爲欲順古
故爲此通。若疏正意欲將五品皆答所成
果問。已如不思議品初説。疏。初通顯二品
義名下。疏文有二。先約平等釋。後約出
現釋。前中亦二。先約同歸一理所以平等。
依性起修約因。起用約果。相盡同眞所以
平等。後又因是果因下。約二事交徹。故云
平等。以是得果不捨之因。故云因是果因。
依果起果之果。故云果是果果。如空法界
二文影略。疏。因果倶盡下。二約出現釋。疏。
別則品名下。疏文有二。先總後別。總中言
品明所行非説人體者。密彈苑公。以彼釋
云。普者遍也。賢者善也。行者道也因也。謂若
依若正普遍法界塵毛爲普。具滿衆善徳
海爲賢。得道不捨因行爲之因行。後便
廣引普賢三昧品中釋普賢身周遍之義。曾
不説於行行之相故。又以普屬人賢屬徳。
故今彈云。爲此以人取行非説普賢之身
疏。然普賢行下別釋普行。於中三。一標擧。
二釋相。三料揀。今初。言諸經多有其名者。
法華經云。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
如説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釋曰。此即
有名而相猶隱。則受持讀誦是事行也。正憶
念通智行理行也。普賢觀經名觀普賢行法
經。亦是持經禮懺坐禪皆其行耳。故多有名
少辨行相。故今辨之。疏言品中雖廣者。
長行與偈一一皆是普賢之行。猶散難見
故復束之。疏。一所求下二釋相。疏。上之十
行下。三料揀。於中二。先融通。謂前有圓融
行布事理等殊。今總融爲一。若不説事理
等異。無可融故。故略述其十。後方總融。二
又上十行下約位重揀。兼會六釋普賢位
者。已見上文。二若獨位後下結彈異釋。
即是前總中所破。然復有二。一破其獨用
位後普賢故。如前所引疏文。二廣釋普賢
下。結成非説人體。兼示説人之處。疏。結
縛等名如常所辨者。非唯易故指於常解。然
上經文早已頻釋。恐後學難尋。今更具出。經
云。一無智者。即是無明。此通獨頭相應
二種。二作惡者。即諸纒。此有八種十纒。言
八種者謂一昏沈。二睡眠。此二障止。雜集
第七云謂修止時昏沈睡眠爲障。於内引
昏沈故。三掉擧。四惡作。此二障觀。論云。於
修觀時。掉擧惡作爲障。於外能引散亂故。
釋曰。上一擧字即是觀也。五慳。六嫉。此二
障捨。論云。修捨時慳嫉爲障。由成就此。
於自他利悋妬門中數數搖動行人心故。
七無慚。八無愧。此二障尸羅。論云。修淨尸
羅時無慚無愧爲障。由具此二犯諸學處
無羞恥故。言十纒者。更加忿覆。倶舍頌
云。或十加忿覆。雜集云。數數増盛纒繞身
心故名爲纒。由此諸纒數數増盛纒繞一
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爲障礙故。更有
五纒。謂愛恚慢嫉慳。經云。結者。雜集第六
云。問結有幾種云何結耶。何處結耶此有
三問
結有九種。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
結疑結嫉結慳結。應爲頌曰愛恚慢無明見
取疑嫉慳。論云。愛結者謂欲界貪。恚結者。謂
於有情苦及順苦法心生損害。慢結者。即
七慢等。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見結者。即
三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取結者。謂見
二戒禁取。疑結者。謂於諦理猶豫。嫉結
者。謂耽著利養不耐他榮。發起心妬。慳結
者。耽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悋惜。釋曰。云
何結何處結
廣答如論。疏。故晋經云。起
一嗔心等者。以今經譯者爲順文令人誤
解故。引三經以正其義。謂習禪者。聞經
不見諸法爲大過惡。便云惡本性空故云
不見。見則妄想。雖是正理不順今經。故引
三經明是無惡過此。爲不見有耳。決定毘
尼者。經但一卷。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或有
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嗔相應心而犯
於戒。或有癡相應心而犯於戒。何者爲重。
佛言。若有菩薩如恒河沙欲相應心而犯
於戒。或有菩薩由一嗔心而犯於戒。因嗔
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捨
衆生。乃至云。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
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捨衆生。菩薩於
此應生大畏。乃至云。大乘之人因欲犯戒。
我説是人不名爲犯。因嗔犯者。名大過惡。
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疏。是以大
般若中下。證於菩薩起嗔中最重。彼説
魔見衆生互相是非。亦生歡喜而非大喜。
若見菩薩互相是非則生大喜。過於常喜。
如二虎鬥小亡大傷。二倶無益。菩薩亦爾。
自他並損皆失二利故。疏。二何等下徴列
者。疏文有四。初標擧。二古人寄位下序古
釋刊定同此。三此釋非不有理下。辨順違。
四又所障下結成正義。猶是古釋故有又言。
疏意取此不欲局配故爲正義。疏。亦從前
十及次十而成。然有開合者。疏恐文繁今
當略配。其中名字有同初十。有同次十。今
且如次配於次十。一由知深法了衆生心
行。衆生心行最甚深故。二由近友成勝業
報。三由護法故知佛法。四了達空界知深
理趣。五深入法界成妙義持。六觀無邊心
即是所詮故。得能詮辯才演暢。七具菩薩
行能隨心演。八同菩薩善故能普遍。九不
著諸劫常現影像。十順諸佛法具一切
智。從次十生既如次第。從初十生義同前
説。上依不開若開合者。如初二法皆是深
法。則此開前合。若此總持由於近友護法
而成。則此合前開。約理無方故云開合。實
則如次義已周圓。如三對前二。既然四五
承前可以思準。疏。第二正顯頌中文三。初
總科。二此是伽陀者。是孤起偈。揀非祇夜
不重頌前。三前是略明下揀二文別。疏。此
中玄妙宜審思之者。大經文理觸途多妙。但
文言浩博不能具釋。又理玄文易故令思
之。既云玄妙。今重略釋。初偈法喩雙標。能
觀之智明横周竪永。次偈達二世間假名無
實。即是假觀。三一偈雙離分別及無分別。
以成空觀。四有一偈解念無念。即中道觀。
又二即是觀。三即是止。四即雙運。五不動
遊刹於器界自在。六融念劫於時自在。上
二事理雙遊。七遣二不二善會中道。通二
世間。八結三世間等同法界。九結能遍身。
十結能所不二。上半無二遣二。下半復遣
無二。若著無二即是於二有能所故。故知
無二非二故無所著。疏。九一頌知四種説
法行者。即三世間及時爲四。若時分三世
間則成六種。若於三世各三世間。則有九
種。總一切説即是十義。從而刹等説者釋
義。刹及三世此義微隱故。疏釋之。言融通
者。一塵即攝一切。何得刹中無説。言顯理
者。如色即顯質礙即顯縁生即顯無常即
顯無性等。言則觸類成教者。證顯理義
如前教體中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疏答第二會所行問
者。以不思議法品中出現即第二會所行故。
疏二釋名者。疏文分三。初正釋。二若唯約
化下結彈古義。三若來即出現下會六釋。初
中四。一總釋。二如來雖下結前生後。三若依
法身下別釋。然法身若約報上論法應云
眞如出纒是法身出現。今以出纒爲報。直
就體上故。云如理常現。餘二可知。四今以
新佛下融通會釋。於中二。先會三身十身。
後會品名證成前義。前中有三。初以法報
相對。二眞應相對。三結融三十。今初。言新
佛舊成曾無二體者。以報就法如出模之
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言新成舊佛法報
似分者。以法就報如金成像。金像似分
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
前對是非異。此對是非一。非一即非異故。言
似分竟無二體。疏。無不應時下。第二眞應
相對。以辯融通。法報皆眞體上常用故。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