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今初言輪字下。疏文有二。先明義相。後
辯次第。前中二。先敍昔。後今更依毘盧下。
申今於中三。初敍意。次如最初下正*辯字
相。後其字下深義下*辯字義。文並可知。疏
所以次前而*辯斯者下。二明次第上問下
答。即密用毘盧遮那經意。彼有偈云。甚深
相無相。劣慧所不堪。爲化是等故。兼存
有無説。釋曰。寄字即存有無相即存
無。如有偈云。八葉白蓮一時開炳現阿字。
素光色即存有也。阿表無生義。即存無
也。會之不二即是中道。*疏又爲總持令不
失者。人俗化導總持差別故。從既爲醫人
下。即直就有説。從聖教中生約表位説。疏
然字即四十二字如衆藝處説。十四音初地
已明。疏五詮深密者。略有三義。一詮於理
智。即事而眞如。三徳涅槃名祕密藏等。二
密意故三具三密故。疏。年耆徳艾者。耆即長
也。艾者老也長也。色白如艾云事長於人
者。年徳倶高也。疏。皆爲度脱等者。具足經云。
云何爲菩薩具足方便住。此菩薩所修善根。
皆爲救護一切衆生。二饒益。三安樂。四哀
愍。五度脱。上四皆同初句。有一切衆生。六
令一切衆生離諸災難。七出生死苦。八發
生淨信。九悉得調伏。十咸證涅槃。皆如第
六句。有令一切衆生。今疏隨便引於二句。
第五解脱長者。寄具足方便住者。帶眞
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住故。疏結前發心
之相便爲請問之端者。如經前言爲欲入
於清淨藏中。以一切相而莊嚴故。即爲請問
云何得入於清淨藏中等。餘皆倣此。疏。
來無礙莊嚴總有五義者。而文中皆含如一
云如來各具無礙莊嚴者。即上經。云種種
光明諸莊嚴事。若因若果若依若正。即無礙
莊嚴也。二一一如來互遍無礙者。以身中現
十方各十佛刹。微塵數佛無雜亂故。三與
長者身無礙者。以身不大而刹不小。亦無
來去互遍無礙。謂以含刹之身入身中之
刹。無不充遍。是内外一多無礙故。新譯經
云。身與佛刹互相渉入不相障礙。即此便
有重重之義。謂含刹之身入身中之刹。身
中刹内之身亦能容刹。所容之刹亦能有身
故。身身無窮刹刹無盡。四長者徹見等者。經
云亦見諸佛成正覺等。尚令善財見聞。況長
者耶。故下出定告。云我入出此定即見東方
閻浮檀金光明世界龍自在王如來如是等。
十方諸佛欲見即見。五長者智持無礙者。以
是唯心三昧力故。所以出定能持能説疏故
無礙言兼得旋持等者。即第五義不違前
普攝一切佛刹無邊旋陀羅尼。普攝佛刹之
義定中相顯。而中智持不違總持。疏既了
境唯心等者。上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
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言了心即佛者。
經云如心佛亦爾。如佛衆生然。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既境即是心心即是佛。則無境
非佛。況心心耶。加以志一不撓精詣造微。
佛應剋誠于何不見。疏初總明相無來往
者。體性寂滅故。疏了彼相虚唯心現故者。以
我即寂之唯心。叩彼即體之妙用能念所念
何動寂之相千。疏一如夢對下。此之四喩
唯影。別喩餘三皆通。若準新譯。夢響二喩
具通與別。影幻二喩唯別無通。今初夢喩
彼經別喩。云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
佛從自心起。上二句喩下二句合。則夢境
喩佛。分別夢因喩能念心。故觀無量壽佛經
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從
心想生。縁生非實故。能所見空無往來也。
疏般舟下引證。此經有三卷。題云般舟三
昧經。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後魏
沙門支婁迦讖譯。在羅閲祇加隣竹園説。跋
陀和菩薩問。第一問事品。今引亦第一卷行
品。第二佛先今遠惡近善。修此念佛三
昧。故擧諸喩示念佛相。經文浩博今疏略
引。今當具引一喩。經云。何因致現在諸佛
悉在前立三昧如是。跋陀和。其有比丘比
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心
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彼
國。去此千億萬佛刹。其國名須摩提。佛在
衆菩薩中央説經。一切時常念阿彌陀佛。
佛告跋陀和。譬如人臥即於夢中。見有種
種金銀珍寶。或復夢父母兄弟妻子親屬知
識相與娯樂喜樂無比。及其覺已爲人説
之。復自涙出念夢中所見。如是跋陀和
菩薩。若沙門白衣所聞。西方阿彌陀佛當
念彼佛。不得缺戒一心專念。若一晝夜若
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阿彌陀佛。於覺
不見於夢中見之。譬如夢中所見。不知
不知夜。亦不知内亦不見外。不用
在冥中故不見。不用有所蔽礙故不見。
如是跋陀和菩薩心當如是念。時諸佛國
界名大須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爲開闢。
目亦不蔽心亦不礙。是菩薩摩訶薩不持
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
其佛刹。不於是間終。不生彼間佛刹耳。乃
見便於此間坐。見阿彌陀佛。聞所説法悉
受持。得從三昧起悉能具足爲人説之。釋
曰。次下即有須門女喩。從七日已下即示
合相。取如夢見無定實義。彼經有多夢喩。
今但引二。前七寶喩喩即有而空。覺無所
得故。後如夢喩喩空不礙有。有即事故。然
合二不二爲中道義。故但取意略引其二。
又約義別説。心性如境。觀如縁想。觀成如
夢。此唯就於能行人合。又法身如境。報身
如想。應身如夢。此唯約佛境合。又彼佛如
境。行人如想。見佛如夢所見。雙約感應。此
之三釋。釋經通喩一切諸佛及以我心皆如
夢故。言有女名須門者。經有二人以念
三女。經云譬如有人聞墮舍利國中有婬
人名須門。若復有人聞婬女人名即凡
和利。若復有人聞優婆須。然經言小隱。若賢
護經縁事全同。而文分明。經云復次賢護。如
此摩伽陀國有三丈夫。其第一者。聞毘耶
離城有一婬女名須摩那。彼第二人聞有
婬女名菴羅波離。彼第三人聞有婬女名
蓮華色。彼既聞已各設方便繋念勤求無時
廢。然彼三人實未曾覩如是諸女。直以
遙聞即興欲心專念不息。後時因夢謂在
舍城。與彼女人共行欲事。欲事既成。求
心亦息希望既滿。遂便覺寤。寤已追念夢中
所行。如所聞見如所證知。如是憶念來
詣汝所具爲汝説者。汝應爲彼方便説
法。隨順教化令其得住不退轉地。究竟成
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於當來必得成
佛。名曰善覺。又云如舍衞國等者。即智論第
六似引此縁而有小異。論云。如佛在世三
人爲伴。聞毘舍離有婬女名菴羅婆和。舍
衞國有婬女名須曼那。王舍城有婬女名
優鉢羅盤那。並端正無比。三人各聞長念心
著。便於夢中與彼從事。覺已心念。彼人不
來。我又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即悟諸法
亦爾。於是共至跋陀婆羅菩薩所而問其
事。菩薩答言。諸法實耳。皆從念生。菩薩乃
爲其方便説法。皆得不退轉地。釋曰。大意
同經但闕授記耳。然經論大意。却顯念見
佛竟。方悟性空有無無礙。與疏意同也。疏
二水影對中等者。乃是別喩。心但喩水。爲
影縁故。若取通意心佛皆則影。然新譯經
亦是別喩。而加於器可喩淨身。然水在器
依江河等物皆可爲器。而般舟經亦有影
喩具水月鏡像。以喩自見非從外入非
從内出。正與疏同。明非入出兼唯心義。疏
心之定散準喩思擇者。然水有四類。謂一清
二濁三動四靜。疏合中水濁對前皎淨。波騰
對於澄潭。以法就喩通有二義。一有惑
無信爲濁。二有信無惑爲清。散亂爲動。
有定爲靜。四事交絡成多句數。一水濁而
動。若黄河汨流。此喩有惑無信。又多亂
想。二濁而不動。如稀泥無波。喩如有惑
無信并無攀縁。然此一句曲有多義。一有
惑而靜。二無信而靜。愚癡之定也。三清淨而
動。喩無惑有信。而多覺觀對上第二亦
有三義。一無惑而亂。二有信而亂。三明了
而亂也。四清而且靜。喩無惑有信而定。略
擧定散實含清濁。而第一人設有念佛而
見佛者。如黒象脚加睒爍不定。第二人見
同灰炭色安住不動。第三人見或覩相好。
忽有忽無乍離乍合。第四人見則色相端嚴
凝停不亂。唯見唯靜逾觀逾明。今同第四
而念見也。故法華云。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故云心之定散準喩思擇。然其大意。佛既如
影。安有有無一多勝劣去來入出等相。非空
非有中道觀成。若水喩心性。則佛之月影。
皆是衆生眞心中物。心佛交徹眞唯心也。疏
三如幻對者。但有通喩。新經別喩云。又知
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佛如幻所作。謂有
能幻法方有幻事。無能念心無所見佛。
疏中具顯三觀初空觀。次而不無幻相下即
假觀。後正喩下中道觀也。四如響對亦唯通
喩。新經別喩云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
自心隨念見佛。釋曰。此唯一義。則法身如
空谷。自心如發聲。見佛如響應。而疏釋經
通相之喩。心佛皆響故兩句釋之。初喩佛如
響。則谷等同上。後以佛爲縁下。喩心如響
則以自性清淨心爲空谷。佛應爲聲起見
佛心即如響也。故疏結云此但總喩縁成
之義。然亦聲谷皆喩縁成之義。聲谷皆縁喩
二心爲縁而有佛響。二佛爲縁而心得見。
故上二皆響。而上四喩皆言對者。雖喩有
三法本但喩於心佛二。故上之四喩皆具四
觀。一正喩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
四唯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若皆具四
何用四喩。兼別義故。一欲廣唯心無性
等故。二從増勝説四義不同。謂夢喩不來
不去。影喩不出不入。幻喩非有非無。響喩
非合非散。又夢喩散心意。言分別故。水喩
定心。同靜水故。幻喩起用心。如幻術故。響
喩勝劣。心隨念見故。又前三喩喩見佛身。
後一兼喩聞法。三中夢喩法身。但有想見竟
無見故。影喩報身。相明淨故。幻喩化身隨
意成故。又幻喩是心作佛。影喩是心是佛。
夢喩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響喩隨心
勝劣見佛有異。具上諸意四喩不同。故上
疏云別喩唯心兼明不出入等。疏後結成唯
心者。即釋經我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
心。疏家便引經證。先引觀經。略如向説。後
引般舟依止觀中引文稍闕略。今當次第
具引經文。經云。作是念。佛從何所來去
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
念三處。欲處色處無想處。是三處意所爲耳。
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怛
薩阿竭心。此云如來。是我心。見佛心。不自
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爲癡。心無想是
泥洹。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爲。設使念爲
空耳。設有念者亦了無所有。如是跋陀和
菩薩。在三昧中者所見如是。佛於爾時
頌偈言。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
有想爲癡。無想即泥洹。是法無堅固。常
立在前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釋
曰。對疏廣略可知。次釋疏文。初明佛無去
來隨念即見佛。二心作佛下。明唯心念佛
觀成。初知是我心作佛心外無佛故。所見佛
即見自心。言是佛心者。我心佛心心無二
故。若見自心即見佛心如如即佛故。略不
出。言是我心見佛者。結成唯心決定是我
心。見心外無別佛也。故疏結云上方攝境
歸心。下又拂者先拂上心自見心夫心爲
能見佛爲所見。刀不自割指不自觸。云
何自心還見自心。能所不分見相斯絶。下句
拂上知是我心。既能所知二皆是心。則亦絶
能所故無知耳。故結云有想則癡。然般舟別
譯。隋朝沙門闍那崛多。即大集賢護有文
五卷。初品名思惟。第二品名三昧行。此中
義在初品餘可知。第六海幢比丘寄正心
住。成就般若了法性空。無住無依無邪無
正故。聞讃毀眞正其心念不動故。疏一滅
受想定。如此品初及七地説。引淨名經亦
如前説。疏布十善令向佛法故者。經文自
具。細尋可知。疏十法雨即十住者。尋經易
了。疏顯方便行不離般若者。既了俗由證
眞故説後得明不離也。疏能知三世佛法
者。上約善友釋此約表位。經云。佛子。此菩
薩應勸學十種廣大法。何等爲十。所謂説
一即多説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非
有即有有即非有。無相即相相即無相。無性
即性性即無性。即廣大法海也。餘可思準。第
七休捨優婆夷寄不退住入於無生畢竟空
理。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縁不能
壞。湛猶澄海。故疏涅槃亦有此數者。即第
六經如來性品説四依義。後經云迦葉菩薩
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正法滅時。正戒毀
時非法増長時。無如法衆生時。誰聽受奉持
讀誦令其通利供養恭敬。書寫解説。下取意
引。爾時佛讃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
問如是義。善男子。若有衆生。一恒河沙佛
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惡世不謗是經。不
能爲人分別廣説。若二恒河沙佛所發菩提
心。乃能於惡世不謗信樂受持讀誦。亦不
能爲人演説。若三恒河沙佛所發菩提心。
具第二人徳。雖爲人説未解深義。若四恒
河沙佛所發心。亦具前徳爲他廣説十六
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説亦不具足。若五
恒河沙佛所發心。能廣爲人説十六分中八
分之義。若六恒河沙佛所發心。能廣爲人
説十六分中十二分之義。若七恒河沙佛所
發心。爲他廣説十六分中十四分義。若有
於八恒河沙佛所發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
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亦勸他人
令得書寫。自能聽受亦勸他人令得聽受
通利等。然經但有積一至八。三十六言乃
是義取。一上加二爲三。三上加三爲六。六
上加四爲十。十上加五爲十五。十五上加
六爲二十一。二十一上加七爲二十八。二十
八上加八爲三十六。是則積於八人二三四
等。共爲三十六也。雖是義取理必應然。疏
天女云者。即淨名經。前已引竟。疏故彼住文
云。出廣大遍滿音者。即勝進十法中之一句
耳。第八仙人寄童眞住者。心不生倒不起
邪魔破菩提心故。疏正如此方楸樹。乃至
餘如音義者。音義具云。楸樹下云。然甚有
香氣其華紫色。子如枇杷。具云。其葉如此
方柳樹。子似枇杷子。承蔕如柹。然其種類
耐老。諸樹中最能高大。疏執手表授與之義。
約教相説言相攝有力者。約義理説上通
諸教。此在華嚴知識有力。善財無力。力攝
無力。故因知識令善財見。若善財有力。
則仙人無力。力攝無力。仙人所證善財皆
得。故互相攝。疏文有十句五對下。疏文有
三。初通相總明。二然初對下展轉釋。則無
勝幢之總。爲第一能益餘四展轉。皆以所
益轉爲能益。三若約能照下。就總別釋
無勝幢之總含於五義。初之一能雖標總
稱即受別名。故言能照皆是總中別義細
尋可見。疏是以善財一生能辦多劫之行者。
既善友力瞬息之間。或有佛所見經不
可説不可説佛刹微塵數劫修行不倦。何得
一生不經多劫。仙人之力長短自在故。如
世王質遇仙之碁。纔看斧柯爛已經三歳尚
謂食頃。既能以長爲短。亦能以短爲長。
如周穆隨於幻人。雖經多年實唯瞬息。故
結云不應以長短之時廣狹之處定其旨
也。疏善知三際故長。善知勝義故直者。即
義引第九住。又經云。此菩薩善知十種法。
何等爲十。所謂善知諸衆生受生。善知諸
業煩惱現起。善知習氣相續。善知所行方
便。善知無量法。善解諸威儀。善知世界差
別。善知前際後際事。善知演説世諦。善知
演説第一義。釋曰。若剋實取唯取第八及
第十句。若通相説除第十句。餘皆三際之法。
第九勝熱寄王子住者。從法王教生於正
解當紹佛位故。疏故智論云。般若波羅蜜
猶如大火聚即第二十論。疏又釋刀是斷徳
等*者。上唯就般若上説。此下即三徳。涅槃
刀山是解脱徳。火是般若徳理即法身。疏今
刀山不可執下。疏文有三。一直消文
意即就前約般若上説。般若能成衆行故。
*二此中下。通標三毒深玄之義。三然有
五義下。開門別釋。一言諸部般若其文非
一者。文中廣説三毒四倒悉皆清淨。廣説
貪欲瞋癡性皆空寂故。二如淨名行於非
道者。即第二經佛道品。文殊師利問維摩
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菩薩
行於非道是爲通達佛道。又問。云何行於
非道通達佛道。答曰。菩薩行五無間而無
惱恚。至于地獄無諸罪垢。至于畜生無
有無明憍慢等過。至于餓鬼而具足佛法。
乃至示行瞋恚而常慈愍。皆言示行即幻
用攝生。又云。云何爲如來種。文殊答云。有
爲爲種。無明有愛爲種。貪恚癡爲種等。結
云六十二見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曰何謂也。
答曰。若見無爲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源陸地不生
蓮華等皆菩薩幻用化生。言先以欲鉤牽
者。亦是此品淨名答。普現色身之要言也。經
云。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
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或現作婬女引
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既
言現作。明是幻用。三在惑用心者。以是俗
流帶妻挾子。是其常業。未能捨事。事上
用心令了性空。但我妄念。未得自在非以
爲是。令惑漸薄便能遠離。上經亦云。菩薩
在家與妻子倶。未曾暫捨一切智心等。四
留惑潤生出現已釋。淨名不入生死大海。此
前喩云。譬如不入大海不能得無價寶
珠。疏但合文。五當相即道者。是道體故。理
無二味故。無有一法非佛法故。言不思
議故者。總相歎也。不可作欲等思。故引無
行經文。前曾一用取欲空性則用初義。今
取即道。亦如智論第七。喜根菩薩爲於勝
意菩薩而説偈言。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
然。如是三事中。無量諸佛道。若有人分別
婬怒癡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道
及婬怒癡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佛
道甚遠。婬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計
吾我。婬將入惡道。見有無異行。是不離無
有。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都説七十餘
偈。皆即道也。喜根於今現在東方。過十億
佛土作佛。其國土亦號寶藏。佛號光喩日
月王。文殊言。勝意比丘我身是也。爾時不信
受無量苦。佛問。聞偈得何益。答能畢衆苦
世世利根解深妙法等。疏上疑爲揀其眞僞
下。疏文有五。一直釋經意。二魔亦能爲下
設疑難。三以此善友下解釋。四若爾下躡
跡生疑。五以顯法故下釋顯疑意。疏
名云受諸觸如智證者。即第一迦葉章中。謂
智證實相。則觸而非觸。觸而非觸。受亦當
然。心境兩冥爲親證也。疏表振動等者。彼
經云。佛子。云何爲菩薩灌頂住。此菩薩成
就十種智。何者爲十。所謂振動無數世界。
二照耀。三住持。四往詣。五嚴淨。上四皆同
初句。六開示無數衆生。七觀察無數衆生。
八知無數衆生根。九令無數衆生趣入。十
令無量衆生調伏。今以無畏貫斯十句。
十慈行童女寄灌頂住者。從前觀空得無生
心最爲上首。諸佛法水灌其頂故。疏般若
中云了色是般若等者。即大品經意。具歴
諸法且初歴五蘊。云了色是般若一切法趣
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趣。如是
具歴諸法皆然。若般若意。似當諸法之性
不異色性。故皆趣色。色不可得當法性空。
既無所趣安有能趣。若智者意一切法趣
色。是假觀。色尚不可得。是空觀。云何當有趣
非趣。即中道觀。今疏用意但要初句。以取
色性爲諸法依。以性普收故皆趣色。則一
色中具一切法。是事事無礙之意。故隨一
法皆收法界。故得依果一一境中具諸莊
嚴。則莊嚴屬果以果詺因名普莊嚴。第二
意即因自莊嚴。疏言三十六下。但約表義。若
約事釋。如休捨處。疏又彼總此別者。謂地
經之中。但云無量百千阿僧祇陀羅尼門。解
脱門三昧門亦然。設有列者。但列其十。今
有一百一十八門總持。故云別也。疏用上三
眼下。釋此名大文第三十行位。疏初善見
比丘寄歡喜行者。施悦自他故名歡喜。疏
初二約菩薩者。理智一對。初一報類難知
者。如迴向品説。二妄想爲因即無性者。妄想
爲因釋依想住。即無性言釋於甚深。故楞伽
云。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斯爲自覺
聖智之境。故甚深也。疏三染分行業等者。以
約衆生故。如一孔雀毛一切種因相等。疏
四感異熟識者。行相深細故。經云。阿陀那識
甚深細等。亦如楞伽上中下。修照見自心生
滅流注。又經云。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相
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相住。有二種滅。謂
流注滅及相滅。古同釋云。流注是八識相續。
然相有三種。已如前引。今此即刹那流注。
與上照見自心生滅流注義相符也。若常照
之見其無性即自覺聖智故。疏五所變影像
等者。相分即是影像。第八縁三種境。境即相
分。謂種子。根身即内境也。器世間即外境也。
變現心所等皆是内也。色爲二所現。影亦通
内外。外即五塵内即五根等。疏六名無得物
之功。已見上文。疏七文字言説皆解脱故者。
即淨名中天女折身子。已如前引。疏皆嚴
法界而無嚴者。故金剛云。莊嚴佛國土即
非莊嚴是名莊嚴。謂雖復莊嚴無能嚴心。
則稱實理。事理無礙方眞嚴也。餘二可知。
言總上二分下結法所屬。疏此則但是一相
者。以晋經合其身殊妙屬後尼拘陀。故今經
二相彼但成一。然如尼倶陀者。其枝横布與
上聳相稱。非如建木一向直聳。非如傍覆
一向婆娑。故云上下端直。若順樹相圓滿最
妙。此明不長不短。如人横尋與身相稱七
尺之人。尋亦七尺。此爲福相。疏明其心相
者。然世之相亦有三類。一色相。二聲相。三
心相。心相最勝。然可修成。含弘仁惠是勝
相也。今此正明菩薩心相。言即止觀雙運
者。經初二句標示止觀。初智慧爲觀。後於
諸境下即止。從止過下釋若沈若擧已下經
文。然沈擧略有二種。一昏沈掉擧。此相即麁
今所不論。二細沈擧。即如疏辨。若靜無遺
照動不離寂。則是雙行不沈不擧。故云
正受現前。然經一切皆息總該上四。而疏釋
之四對別顯。上釋第一若沈若擧竟。二不
智不愚則雙契中道者。即取下皆息該此
名不智不愚。若智牒前觀也。非智牒前止
也。今由皆息則止觀兩亡。爲眞止觀方契
中道。三起念下。釋動轉皆息。若有止觀即
爲動轉。今由兩亡故無動轉。四雙非已下
釋戲論字。言雙非者。非止非觀。斯則第四
戲論謗也。再遣者又亡雙非。謂非非止觀
等。由跡不忘如楔出楔。故並戲論。今由
皆息戲論自亡。上但遮過。從得佛下顯其
徳。故疏云。雖止觀雙運而無心寂照等。
雙運即爲雙照。無心即爲雙遮。遮照同時互
融平等。即是如如平等之境。第二自在主寄
饒益行者。三聚淨戒能益自他。故云饒益。
持戒現世果故者。戒經云。明人能護戒
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故。
疏福河常流注者。不持戒者可犯之境皆有
犯分。由持戒故於無盡境皆發勝福故。疏
有智能護戒者。文殊主智故。此言亦是戒經
云。當觀如是處有智勤護戒。戒淨有智
慧便得第一道。釋曰。上二句以智爲因。下
二句是智之果。疏四重十重者。四重通二乘
別解脱戒。十重已下大乘四重通。亦唯大故。
彌勒受戒羯摩但受四不可過。謂十重之中
最後四戒。謂慳瞋讃毀及謗三寶故。疏成五
明者。五明在下業中。上之諸名體但是聲明
中義並如五地。今當略釋。疏二業用中三初
總明者。此之總文亦即聲明書。即聲明中法
施設建立名句文身等故。其數算印即聲明
中數施設建立。通治取與中生疑障其界
處等。法即是因明故。新經云。種種論是論
體。即言論諍論等。疏雜辨諸明者。即餘三
明。一即醫方明於中風癇消痩是病相鬼魅
所著亦是病相。亦是病因因鬼等病故。其能
療治即是除斷。能字亦是斷已不生。二亦能
造立下。即工巧明。瑜伽十五有十二工巧。今
略有五明。一營造工業。二以善調練種種
仙藥者。即和合工業。三善營理田農。即營農
工業。四商賈。即商賈工業。其一切諸業。即
該諸文所不説者。更有七不説。謂音樂書
算成熟方所事王變化呪術。五又善別知衆
生身相。即占相工業。三作善作惡下即是内
明。然瑜伽有四施設建立。一事二理三攝聖
教四聖所應知。今文唯明於理。於中有二。
一知六趣因果。二此人下知三乘因果。從
如是等下。總結兼於餘三。謂令其習學決定
究竟即攝聖教。聖教所知應辨事。理事即
三藏故。下知算亦聲明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三具足優婆夷寄無違逆行。忍順物
理名無違逆。疏又表忍必自卑下。上直約
善友依報釋。此下約表位釋。忍必謙卑卑
而不可逾。故小而大容。上通三忍法忍同
如。即諦察法忍。内空外假者埏埴以爲器。
當其無有器之用即假能用。即空能大無
有不成於空故。故因外假而内有所用。
故老子云。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無
空不成於假。故空能多容。此二無二中道器
也。疏二乘雖然不立忍名義如玄中。疏約
事如受乳糜者。即世尊初成道。受二牧牛女
所有乳糜。亦如前引。約法飡上品寂滅忍
者。上品屬佛故如十忍品。疏淨名香積與
此大同者。謂受食已得聖果等故。然淨名
有二處文。一香積品中取飯來竟。維摩詰
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
露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
消也。生公釋云。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
因以明食之爲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
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飯中有甘露味焉。大
悲所熏者。使人得悟爲外熏義。豈曰食能
大悲力焉。然則飯之爲氣大悲熏也。無以限
意者。飯出大悲即無限矣。而限言少者則
不消也。釋曰。此乃以悲熏食得涅槃果。以
果詺因爲甘露味。未言食即表於涅槃。若
即食爲涅槃之理。義則善成。二菩薩行品。
因淨名文殊禮覲世尊。阿難怪問。今所聞
香昔所未有是爲何香。佛言。是彼菩薩毛
孔之香。身子亦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問
其從來。云食是香飯。阿難問淨名云。是香
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
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于七日然後乃
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
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得心解
脱。若未發大乘之意至發意乃消。已發
意得無生忍。已得無生忍至一生補處。
有食此飯者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
上味。其有服者諸毒滅已然後乃消。此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