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疏。有罪者制。如殺盜等。無罪者聽。如畜長
等。擧者。律云。不見不懺惡邪不捨。擧棄衆
外者。爲除惡人。今此擧者爲除其罪。此是
彰擧非擯擧也。言如法擧者。具擧徳故。
謂一慈心不以瞋恚。二利益不以損減。三
柔軟不以麁獷。四眞實不以虚妄。五知時
不以非時。具此五徳名爲如法。此云巧調
伏。論云。毘尼釋以滅諍。毘尼云滅亦調伏
義。疏。又此一句下上釋決定。下釋隨時籌
量。一則籌量有罪無罪故。律云。知有罪無
罪是名律師。二則通皆籌量制聽擧折等
故。疏。總擧皆須籌量得所。疏。以貪是業
之本者。有即是業亦是三有。故十二縁中過
去名業。現在名有。而貪若未決但名煩惱。
決即名業。故爲業本耳。不似殺等依貪等
心方顯身口行殺等事。故云更無所依。所
依既非攬因所成不同殺等。故無果行。既
無因果安有二離。疏。二他所資用是體者。
事但明他揀於自己體即金等。是所貪物
體。揀非他用有。雖非我貪不成業如山
川等。疏。一所用事謂金等者。然所貪物通
於財色。論略擧財。亦可於色決貪。是邪婬
境故此不論。疏三終起奪想爲貪等者。論
經有二貪心。經云不生貪心不求不願不生
貪心。多是譯人見其言重。略去一貪。復比
論經倒爲其次。疏。依論次亦倒釋經。前輕
後重。是則貪心含於總別。總則三句皆不貪
性。疏。故意三中要具五縁下揀業異惑。即
瑜伽意。本論亦云。前二爲細。後一爲麁。麁
即成業。顯今菩薩細亦不起故並不之。疏。
治彼染著無利潤故者。以善法益。令離
彼放逸則名利潤。五於發菩提心等者。論
云。於發菩提心衆生。恐於無量利益行中
勤勞疲懈。今攝令起造。治彼疲懈令不退
轉。疏。非一一別對故云總也者。論云。此慈
心等有六種障。此非分別。亦非一障對。釋
曰。言非分別者。亦非二障三障對前一治。
亦非一障對前多治等。故云非分別。今疏
但云是總非別已含上二義。疏。増惡名害
有已生等者。易故不顯。若依論中具委
説者。自身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滅。即
障善法名怨。自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
者令増長。即増惡名害。後二於他亦然。於
他身中不愛事未生令生。已生者令増長。
即苦他名惱。他身愛事未生者令不生。已
生者令不隨順。即是忌勝名熱。*疏。前所
不説者。上來略論六類之人起慈等六心
實則無生不化無益不起。疏。不行占卜等
者。邪見有二。此是淺近邪見。非撥無因果
深厚邪見。疏。夫吉凶悔悋。生乎愛惡者。即
周易意。初會已引悔悋者。言者小疵也。惡
凶愛吉。而吉凶尤多。疏此所治七見下上來
別釋。此下料揀。疏。然邪見惡戒唯是外邪
者。邪見唯外。戒取有二。一者惡戒獨頭而起。
此正是邪故偏擧之。二附正戒起。今所不
取。見取亦二。一執異見。亦獨頭起。二附内
法起。而戒取多獨頭起故。偏語惡戒。爲
邪見取少獨頭起故。多分附内。以難
見故。疏家偏明不獨起故。*故疏云。通内
則知有外。疏。後一明信邪者。以信世間爲
究竟故。故爲邪耳。疏。次二是欲求者。即前
藏非詐善求五欲故。第二攝善法戒。今初墮
惡道者。此即明觀。此有三意。一何故知。知
諸衆生不斷十惡墮惡道故。二何因知。由
前律儀自斷惡故。三何故知。菩薩大悲本爲
物故。有三種者。疏。依論分三。一者乘惡行
往故。此即集因者。論經云。菩薩作如是思
惟。一切衆生墮惡道者。皆以不離十不善
道集因縁故。今經闕集因縁之言。即皆以字
攝故。論釋云。集因者受行故。謂十不善是所
行法。若有受行即墮惡道。疏則非無因等
者。論菩薩如是遠離無因倒因。善解衆生
自行惡行住非法處故。非法處者。即是苦
果。疏。後起願行下文有二意。一明起願之
由。由念衆生惡因果故。二便起願故。論通
云。菩薩如是深寂思惟已。欲救衆生知自
堪能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六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廣觀障治下。疏中有二。先總明來
意。於中有二。先明觀故。論云。復觀察障對
治不善業道及果。善業道及果。及上上清淨
後起増上心。求學下即標擧行心。全是論
文。疏。若直就下釋文。先順經則先明觀要
心攝善是行。今論既通屬佛善。即佛善通於
觀行。則前四善但明於觀。以前三善菩薩不
行。其菩薩善先已行故。疏且分爲二。先觀
不善等者。此中總有四門。一障治分別。不善
爲所治故。二凡聖分別。天人爲凡三乘爲
聖。三大小分別。二乘爲小故。四因果分
別。菩薩爲因佛爲果故。四重之中料揀。五
重十善不善唯屬所治。是故別爲一段。疏。
以順理益物正反惡故者。明善是能治。
故纓絡云。順理生心名善乖背爲惡。又益
物爲善損物爲惡。故云正反惡故。疏。或
由三時之心等者。略擧四重。一約時。如欲
行善時。正行善時。行善已時。三時倶重爲
上善。隨一二輕爲中三時倶輕爲下。二
約境者。如一不殺。不殺蚊蚋爲上。不殺
畜生爲中。不殺人爲下善。殺即反此。三
約心輕重者。隨於一境。如殺一畜。猛利重
心。處中心。不獲己而殺心。爲上中下三品
之惡。三重不殺即三品之善。四約自作教他
者。具自他爲上。唯自非他爲中。自雖不
作而教他作爲下。疏。細論其義多品不同
者。將上四事交絡相望。則成多品。如約殺
境。境是一重。更以重心則爲二重。復三時
重即爲三重。更教人殺爲其四重。餘
可思。言爲不善者反此。可知者此有二
意。一者通相前但約不殺。今約殺等。二者
如一殺境前來不殺蚊蚋爲上善等。今殺
蚊蚋爲下惡。殺畜爲中惡。殺人爲上惡
等。引瑜伽六十釋爲不善。至下當明。疏。
初標所修善同者。下四十善唯佛一善獨云
上上。前三但云又此上品十善故。云三乘
善同者。若准論經菩薩亦云上上。然云上
者。即前人天善中三品之上故。五淨居是色
界善爲上。而聖依此修故。就上善論其差
別。疏。次顯所用功異者。此語即借莊子第
一逍遙篇言也。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
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碩。以盛水漿。
其堅不能自擧也。剖之以爲瓢。則瓠落
而無所容。非不咢然大也。吾爲其無用掊
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
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其藥令人手不拘折
故常漂絮於水中也
客聞之曰。請買其方百
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洴澼絖。不過數金。
今一朝而煮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説
呉王。越有難。呉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
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
以封。或以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今子有五碩之*瓠。何不攄以爲大罇而浮
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也。則夫子猶
有蓬之心也蓬非直達者也此章言物各有
宜苟得其宜安往而不逍遙哉
今借此言。一種十善猶不龜手之藥也。凡
夫用之處乎生死。二乘用之纔能自免。則
猶漂絮也。菩薩用之兼濟無外。則裂地而
封矣。疏。於中初句對前彰勝者。三乘皆有
勝劣分別。然前劣亦名所觀境界。後勝即是
能觀之行。*言以實相智修者。以經云以智
慧修習。論經云。與智慧觀和合修行。論云。
智慧觀者。觀實相觀故。釋曰。謂實相者。即
四諦理。雙照事理實也。四諦之義下當結
示。即以智慧心中修十善故。疏。一因集者。
昔集小因今成小行。依之集道故名爲集。
二畏苦者。厭當苦故。三捨心者。即唯求自
度。下二兼劣縁覺者。四不及自悟。五不及
觀縁。彼經云聞聲。論云觀者。念音聲故。何
者音聲。我人衆生等但有名故。釋曰。此中論
意言聲聞者。謂衆生我人但有名故。名爲
念聲。義説聞聲非要耳聞應具二義故。
瑜伽八十二云。從他聽聞正法音聲。又令
他聞正法涅槃。故曰聲聞。即聲聞聲聞。又
瑜伽八十四説四種聲聞。今是趣寂四聲聞
義。玄中已明。疏。結成自乘者。論云。如是彼
音聲解入故。衆生無我非法無我。意云。唯生
無故。但成聲聞乘。疏。然能治下結成四諦
爲聲聞乘惡因惡果二體倶亡。善體不亡。故
上爲道迷勝義愚等起於十善。此便順滅。
滅此異於人天*言成聲聞乘義含道滅
者。道即因乘。滅即果乘。疏。第三縁覺善者。
然縁覺聲聞各有二類。總相而説。聲聞觀
諦。縁覺觀縁。聲聞依聲。縁覺依現事。而
各成二者。一聲聞聲聞。謂本求聲聞。亦觀
四諦。於最後身値佛成果。二縁覺聲聞謂
昔求縁覺觀十二縁。於最後身値佛爲説
十二因縁教。依聲悟故名縁覺聲聞。言縁
覺二者。一縁覺縁覺。謂本求縁覺。於最後
身不値佛世。自藉現事因縁得道。二聲聞
縁覺。謂先求聲聞悟得初果。未現涅槃人
天七返。七返滿已値無佛世。藉現事縁而
得道果。今此就其縁覺縁覺以明善法。此
人勝故。疏。方便不具力不堪説者。縁覺出
世無九部經。故此無所依。故不能説。非是
智慧劣於聲聞。餘可準知。廣如瑜伽。本地
分中者。有十七地。聲聞地當第十三從二
十一論至三十四。即此卷中明縁覺地。第
十四終此卷。建立縁覺有五種相。一種性。
二道。三習。四住。五行。言種性者。謂由三相
應正了知一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
時。有薄塵性。由此不樂憒鬧深樂寂靜。
二有薄悲性。於利生事不樂三有中根性。
是慢行希願。無師無敵而證二道亦有三。一
百劫親承佛修蘊善巧等。二値佛世近善
士聞法未得煖等。三已得沙門果未究
竟。三習者。依其三種習菩提分。四住者。初
名麟角。樂寂靜處。後二名部行。亦樂部衆
等五行。謂依村落等守根正念。神通化物
不言説法。又云。一切本來一向趣寂。釋曰。
今經論中通三種性。總句修習顯己有習亦
有道。初自覺者。即是麟角。二不能説。即
是彼行。亦是前明薄悲種性。三觀少境界
有二意。前意由有道故。後意通相而明。
餘多大同。疏。第四菩薩十善疏文有三。初
擧論四名。次四中下料揀。後言因集下依
論牒釋。疏。二具足悲愍是菩薩用者。論
云。見諸衆生習行苦因及受苦時。起悲愍
心。意云。見行苦因愍其當苦。見已受苦
果悲欲拔之。疏。一觀求行證智度滿者。
論云。三者受大位地。是故求證佛廣大智。
二盡淨諸障斷二十二愚。已斷二十。唯如來
地。亦有二愚。一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
著愚。二極微細礙愚。佛善方斷。論云。此中但
説菩薩地廣成便足。何故復説地淨波羅
蜜淨。釋曰。此意云第十地淨。但用初句即
顯智地已滿。何用後二論。答意云。以下二
句顯成初句深廣之行。謂一從初地來。展
轉淨障至此究竟。故論云。有上上清淨故。
二者一地一度淨故。論云。第一法清淨故。第
一法者。即波羅蜜義。第五佛善。疏。前三屬佛
者。是顯佛徳。唯明觀門。後一思齊乃有二
意。一約所求徳。二地思齊。即是行門。二顯
佛法殊勝。亦是觀門四中。一對凡彰淨。二
對小彰捨。三通觀諸菩薩明方便。四以自
對佛明求。疏。一者滅者。謂不善業道。此是
止惡。止惡對習故有共言。疏。二者捨者。謂
十力等自在成就。十力降魔所作増上。二乘
所無。故名爲捨。疏。三方便者。通擧菩薩善
巧修習。令佛十善得圓滿故。疏。四菩薩求
無厭足。疏文有四。一擧經明求。二上雖下
揀所行善。三佛善望已下擧論意帖。論云。
餘殘無厭足故。四一切智下釋經應令具足
清淨之言。第三攝衆生戒。疏。前中顯此戒
増上者。即論初生起。云已上依大悲利
益衆生戒増上。上但自善。今悲兼濟故云
増上。疏。論名時差別者。論就智中云有三
種相。一者時差別。二者報差別。三者習氣差
別。今以後二在知果中。知因是時差別。疏。
盡壽作等者。盡壽爲上品。多時爲中。少時
爲下。而言等者。此是瑜伽五十三明於百
行。亦名百非。十善用之名爲百行。十惡用
之即是百非。等者等取少分殺多分殺全分
殺。自作教人。以無量門稱揚讃述。見殺生
等深生慶悦。生大歡喜歴於十惡。即爲百
非。疏。餘有三品如上十善者。上十善中釋
三品竟。反例云爲不善者。反此可知。瑜
伽六十廣顯差別。今指三品者。彼略有四。
一約三時。今已明竟。二約境有勝劣。三約
心有輕重。四約自作教他。前十善中勝境
不殺善則爲下。不傷蚊蚋是上品善。今即
反此。如前已明。三約心有輕重者。初義約
三時輕重。今約一時即有輕重。故經説言
重心殺蟻過於輕心殺人等輕心中容
重心以爲三品。此心輕重。亦約能起煩惱。
有上中下。故瑜伽第八云。軟謂不善者。爲
軟品貪瞋癡所起等三品。自作教他。輕重如
前善中。故瑜伽六十廣説者。正説於惡。論
云。殺生所引惡業有其四句。一有作而非
増長。爲愚童及不思已悔等。二不作而増
長。謂思欲殺等事。三倶四倶非。可知餘業
亦爾。意三業中無第二句。於初句中無不
思而作他逼令作。釋曰。即上四句。第一爲
中品。第二爲下品。倶爲上品。倶非或誤殺
等。並非三品。上皆瑜伽意。若準如來祕密
藏經。大迦葉問佛十惡何者最重。佛答言。
殺及邪見。釋曰。此即十惡互望。次又云。十惡
等乃至小罪堅執名犯。若不堅執乃至無
間。不名爲犯。釋曰。此即約心意明邪見執
著爲重。言不犯者。意是輕微。故下文中初
云。盜塔寺物不名爲犯。後言此人因此墜
墮。因此解脱。如人自天墜地亦因地起。次
經又云。父得縁覺道。子斷父命。名殺中重。
奪三寶物。名盜中重。母若出家得阿羅漢。
共爲不淨。是婬中重。若以不實語謗佛。是
妄語中重。若兩舌語壞賢聖僧。是兩舌中重。
若罵聖人。是惡口中重。言説壞亂求法之
人。是綺語中重。若五逆初業。是瞋恚中重。欲
劫奪持戒人物。是貪中重。邪見中重。謂之
邊見。結云此爲十惡中重。釋曰。此即約境
勝劣。但擧其重。中下可知。又云。迦葉若有
衆生具斯十惡。解知如來説因緑法無我
無人無法本性常淨。不説此人趣向惡道。
何以故。無積集故。釋曰。此即淨名理觀懺
意。亦是上來無執著心。不名爲犯。亦同如
來爲闍王説。無能殺等非今正要。義便故
來令人解滅。疏。依正法念經三途之中
各有邊正者可知。疏。即人中殘報者。天中
亦有殘報。人中重故多故。所以偏説。*疏。雜
瑜伽等論。開習氣果以之爲二*者。即
雜集第七故論云。又十不善業道異熟果者。
於三惡道中隨下中上。受傍生餓鬼捺落
迦異熟。等流果者。各隨其相感得自身衆具
衰損。所謂壽命短促常貧窮等。如其所應。増
上果者各隨其相感得所有外事衰損。所謂
外具乏少光澤是殺生増上果。下引經列釋。
而等流但擧其一。多同此經正惡等流其増
上果。亦唯擧一。唯邪婬果。但言塵坌妄語。
則云多諸臭穢。餘並大同。然十善亦有三
果等流但云謂即於彼處各隨其相感得
自身衆具興盛。増上果者。謂即於彼各隨
其相感得外事興盛。更不別説。亦應
惡得長壽無病等。以經及論不別顯故。疏。
亦不明差別餘報。瑜伽第九大同此説。若
準倶舍論云。何縁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
他受苦斷命壞滅故。且初殺生令他受苦
受異熟果。斷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減
受増上果。餘惡例知。顯宗四十四中義亦同
此。而以受苦爲其加行。墮於地獄。根本斷
命感於等流。又一師云。先受異熟。後受近
増上及遠増上。與今大同。則加行根本倶招
三果。疏。多是前重後輕者。以瞋恚等流前輕
後重。故云多也。疏。若水之流濕者。周易乾
卦云。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
從其類也。疏。護衆生命如護己命下。亦
是前對治離也。疏。依増上悲念衆生
故者。正釋集字。依前攝善起悲攝生。名
戒増上。今依上悲欲拔衆生。悲心能起利
衆生事。故名爲集。疏。論就別相爲八種
衆生者。此之十心與離瞋中六心有同有
異。故論解釋亦小不同。前六心者。一慈心。
二利益心。三哀愍心。四歡喜心。五利潤心。六
攝受心。望此十心有四差別。一離合不同。
前惡行衆生此分爲二。所謂惡行及外道故。
前攝菩提願衆生。此分爲二。謂同行衆生。
及攝菩提願衆生故同。二通別不同。前於
貧乏及苦衆生。共起二心。所謂憐愍及與樂
心。今此別與。謂於苦衆生生安樂心。於貧
生悲。三起心不同。前於貧所起憐愍。憐貧
苦故。今於非貧所起於悲心。欲拔苦故。
又復前者。於樂衆生起利潤心。令捨放逸
住善法故。今起憐愍心。念其當受衆苦
報故。四前後不同。前第二惡行衆生。此爲
一。彼第四苦惱衆生。此爲第三。彼前第
一怨讐衆生。此爲第三。彼前第三貧窮衆生
此爲第四。除此四異餘皆相似。疏。於貧苦
衆生者。前但言苦即違縁逼迫。今言貧苦
者。順縁不足。言愍其放逸者。當受苦故。
故經云。福徳力故生多放逸。生放逸故即
無持戒*心。以是因縁故墮地獄。然十句
爲八者。後三通爲菩提。有下中上。下劣於
己者。攝如己心。等於己者。推如師心。勝
於己者。同於佛也。疏。惡慧惡欲者。論云。
惡意惡心。梵云末那。此翻爲意。梵云末底。
翻爲慧也。聲勢相近。譯者之誤。今經爲
正。疏。我淨等者。然其四倒因計五陰依法
計我謂想行蘊依身計淨。謂依色蘊取
像。思慮任運計我。薄皮所覆任運計淨。故
不假專念。若計心爲常。多由思度計受
爲樂。要對境忘念。則我淨如倶生常樂。
如分別故有難易。遠公以我爲常。本淨是
樂原。便以本末釋難易。因説有九種本末。
一如起信眞如爲本無明爲末。依於眞如
有無明故。二無明爲本三倒爲末。三三倒
之中見倒爲本想心爲末。四三倒爲本四倒
爲末。五四倒之中我淨爲本常樂爲末。六
四倒爲本生惡道稠林爲末。七即此爲本
起現行惑爲末。八諸惑爲本諸業爲末。九
諸業爲本苦果爲末。今但擧第五耳。此之
九重於斯非要。亦有少理故復録之。疏。由
計等者。計我多欲名計淨多欲色。如涅槃
者。發心品已引。疏。行於實道者。論釋正念。
正念即四念。治四倒故。疏。二對怨於心中
者。以文不次故擧帖之。疏。結上三業者。邪
語邪業皆屬邪命故。謂寶翫受用者。寶翫即
貪。受用即瞋。煩惱所燒通三毒説。疏。然癡
有二下別明癡相。疏亦復不知下成上迷。
前貪瞋之二即法華意。彼經云。父雖憐愍善
言誘喩。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
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
者爲舍云何爲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然彼經火通因果。故彼經云爲度衆生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三毒之火。今此正明三毒
之火。寶翫受用亦即果火。故彼經云。亦以五
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失謂不知失於法身。
亦是不知苦集過失。此中正明起惑故。疏
不引。何者爲舍。舍即五蘊。次文用之。疏。二
無求出意者。即迷滅道。即是不知何者爲
舍。是故疏云迷火宅之爲樂。是不識滅不
解修道。以求出離爲無求出意疏。一愚
癡者。然其四過皆是集。惡行過癡是根本。
謂爲現小樂造於罪行。招當大苦故爲愚
癡。重暗下六字別明三過二字爲一。其之
所覆障通上二義。疏。二入陰翳下開此過
名以爲二義。初増惡中陰翳是癡。稠林喩
使。使即隨眠。由愚癡心與使爲因。以因依
果爲陰翳林故。疏云増長結使。増長結使
即是増惡。此増惡事即業之過。此明遠善者。
論云遠離無漏智慧。無漏智慧即是善也。亦
由於癡爲此善障。疏。三行曠野險道者。疏
取論意。按經以釋然。此二句論經不同故。
彼經云。墮大黒暗處。墮其所見。到種種險
道。論釋云。受至大對過患。如經墮大黒暗
處故。是中對者。黒暗示現。如暗中行處處
障礙。如是相似法故受大對。事成至諸惡
趣。是故名墮。此釋上句多作罪因。於臨終
時見惡報相。心生悔見過如經隨其所見
到種種險道故。見險道者。悔見故見本
罪相。不能集彼對治正見隨其所見者。於
死時故。釋曰。二經文異。皆上句明果。下句
明因。而論經險道在因。今經險道在果。今
經曠野即大黒暗處。行即墮義。今疏解釋亦
不違論。但略受生至大對之言。爲受苦報
過耳。大即曠野對即障礙。故疏云生死長
廣即曠野名大。多難障礙即是對字。論語小
僻。故按經釋耳。經云起諸惡見。即論經隨
其所見對種種險道。惡見是能對。故論釋下
句但云多作罪因。於臨終時見惡報相。意明。
下句是因。所到險道即上句之果。故釋上句
云受大對事成至諸惡趣。是故名墮。由此今
經善得論意譯迴險道在於上句刊定。不
知此意。便合此經二句釋論隨其所見到
種種險道。復將前遠善失智慧光明。爲論初
句。受至大對。或言。今經闕論上句墮。大黒
暗處倶不曉也。疏。或悔先所修者。謂解追悔
不能修習觀行對治。但生追悔以擾於
心。故淨名令慰喩有疾菩薩云。説悔先罪。
而不説入於過去。二疏或起惡見者。謂或
平生曾修少善。造罪至多。臨終惡報撥善無
益。名爲惡見。疏。一見如實相者。通於事理。
事實明信因果。理實不取諸相。故論經云。
得不隨他一切如實無障礙智故。疏初句自
體者。此句亦總亦別。別即所隨生死自體。總
即能在。謂修善人也。總疏已明。疏佛雖出
世者。具七難故除佛前後。疏。乃至等者。以
論云謂梵天等梵世間等以爲出世正見故。
釋曰。梵天是正。梵世間是依。疏。初句依
者。以論經有三句。論云離善導師依不善
地。如經遠善巧導師故。二者依止怨地。如
經入魔意稠林故。三者遠離作善知識地。
如經遠離佛意故。今經以初似三故略無
初句。疏。盡論意。合初二句釋經一句。依止
怨故。是第二句失離惡法。即第一句。以依
止怨必失遠於離惡之師。此二相成。故得
合一也。疏。初一道差別者。然道約輪轉故
喩河流。界約難出故比牢獄。皆増苦過下
明外道小乘多乖道過。疏。求有沒中者。
造善等業求於有果。名爲沒中。疏。然其總
中者。總以六道爲河。今取頼耶恒轉也。七
識波浪並如前説。疏。故此苦果者。相續義故。
如河雖深若無流續則易枯涸。疏。於此生
死者。瑜伽八十六明由五種相當知順流
而被漂溺。一若於此漂溺。二由此漂溺。三
依此漂溺。四如此漂溺。五漂溺時。疏。已具
注於文之下兼解釋本論。以經別加四流
異於愛故。合四與五以爲一漂。疏。由此
漂溺者。即瑜伽第二由愛故漂。如河有大
名其必深廣如恒河等。疏。一顯河急者。即
瑜伽第五漂溺時也。緩水易度。生死若緩聖
道可生。壯色不停刹那遷變。纔欲修道三
昧已無。此即約果。疏。隨欲等者。五塵之境
皆有順違。故生三覺。亦兼八覺。如發心品。
此即約因故云依此漂溺。若無惡覺即無
漂故。即瑜伽論五中第二。疏。涅槃則以欲等
者。即第二經純陀。反教文殊令顯佛無爲。
喩云。譬如貧女止他客舍寄生一子。是客
舍主驅逐令去。携抱是兒欲至他國。於其
中路遇惡風雨寒苦並至。爲諸蚊虻蜂螫
毒蟲之所唼食。僧宗曰。爲其邪學之所抗
折。譬之風雨。未免煩惱呑噬善根。譬如毒
蛇蟲。今疏意云。經以六道喩河流等。即是
果河。應以欲等譬於毒蟲。例如宗釋。論無
別釋故引異釋耳。疏。第二起難有四者。初
一見。次二愛。後一慢。由身見執者。亦即倶
舍由二不超欲。由三復還下。釋曰。此即五
順下分結。由二不超欲者。即欲貪及瞋。由三
復還下者。即身見戒禁取疑。經唯身見。故前
行疏云執取之言亦含戒取。是同還欲界之
惑。略無疑耳。故貪瞋二如守獄卒。身見等
三如防邏人。疏。若准涅槃下欲會論經。先
引涅槃。愛見羅刹皆乞浮嚢義。如前引迴
文不盡正會論文。若盡應云水中愛見羅
刹故。於中執取正於水即果流故。疏。配蘊
窟疏求欲等樂著者。此是論文。初求五欲
得己樂楚。衆生處處著。故有等言。疏受用
事時中我慢大慢憍慢者。多恃才能云受用
事。大慢等即三地有文。我慢於等自大
云大慢。於上不恭説爲憍慢。自高陵物總
顯慢義。而云原阜者。爾雅云。高平曰陸。大
陸曰阜。疏。四滯枯洲者。論經云我慢陸地
之所燋枯。論云。一執。二轉還。三中著。四者
洲故。疏。皆翻上三段者。謂一自體。二起難。
三明失也。六中如一與善因即離自體。既
無自體。即無難及失。餘五亦然。故云皆翻
也。疏。一苦事等者。一鞭杖楚撻故。二費用
資財。三親屬分張。四枷鎖著體。五垣牆防邏
法説五中前三苦者。一病苦。二求不得苦。三
愛別離苦。四戒難者。謂後二是業。初犯戒
業。上二界離無慚愧故不起犯戒。五見難。
當邪見業癡爲本故。疏。無始發方便者。則
顯二是中間所趣不眞。三是終造即行不
眞。此三失道翻有妄集。後三失滅翻有妄
苦。前二内苦。一四大即老病苦。二五盛陰
苦。三總餘五苦。人皆厭苦。由著我故不能
得出。疏。唯大涅槃者。翻前失滅得如實
法。翻前失道三種如實。前二事實。後一理
實。疏。餘如涅槃二十一説者。即南經也。北
經當二十三。皆高貴徳王菩薩品。經中廣
説三惡覺過。令起六念善覺。後有此喩。經
云。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
令人瞻養餧飼臥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蛇
生瞋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市。爾時其人
聞王切令心生惶怖捨篋逃走。王時復遣
五旃陀羅。拔刀隨後。其人迴顧見後五人
遂疾捨去。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持刀。
密遣一人詐爲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
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
中。窺看諸舍都不見人。執諸坯器悉
空無物。既不見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
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
今夜當有六大賊來。汝設遇者命將不全。
汝當云何而得免之。爾時其人恐怖遂増
復捨而去。路値一河。其河漂急無有船筏。
以怖畏故。即取種種草木爲筏。復更思惟。
我設住此當爲四大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
者及六大賊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
依。當沒水死。寧*沒水死。終不爲彼蛇賊
損害。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手
抱脚&T050460;截流而去。既達彼岸安隱無患。心
意泰然恐怖消除。釋曰。上具引經在文可
知。下合文廣。今當撮略云菩薩摩訶薩得
聞受持大涅槃經。觀身如篋。地水火風
如四毒蛇。蛇有四毒。見毒觸毒氣毒齧毒。常
伺人便性各別異。敬養無益。四大亦爾。又
蛇以呪藥可治。四大亦爾。應遠離之趣
八聖道。五旃陀羅。即是五陰。彼旃陀羅令人
恩愛別離怨憎集會。又嚴器仗則能害人。常
有害意。遍害一切人無手足刀仗侍從則
爲其害。五陰亦爾。令人遠善近惡。煩惱自
嚴器仗常言一切。若無戒定慧刀善知識
侍則爲其害陰又過彼。彼害不能令墮
地獄。但害有罪。亦不自害。財貨可脱。不必
常害。唯在一處殺己不墮五陰。反此有智
之人。應當遠離依八正道六度萬行。令心
如虚空。身如金剛。一詐親善以喩於愛。常
伺人便令人輪轉。但見身口不見其心。愛
但虚妄無有眞實。愛又過彼。無始終故。難
知故。難遠故。若有智慧不爲其害。空聚
落者。即是六入。無人人空器等空者。以明法
空。凡夫遠望生不空想。菩薩知空。六大賊
者。即是六塵。劫人善法不擇好惡。令貧孤
露作一闡提。無善防衞則爲其劫又遇大
賊賊劫現在唯劫欲界塵劫三世亦劫
三界。唯菩薩勇健有善僕從。不爲其劫。直
去不迴。河喩煩惱。猶如駛流深難得底。墮
未至底即便命終。衆生亦爾。未至空底即
便輪迴二十五有。河唯沒身不沒善法。煩
惱反此。故應勤修六度萬行。以爲船筏至
涅槃岸。餘如彼經。疏。不定聚衆生實有大
乘等者。然三聚皆有。且約長時入正定聚
動經多劫。故唯不定則可迴也。疏。廣大佛
法者。亦是教道。智慧即是證道。二地竟。第
三發光地。疏。所以來者。來意中三。初正明。
二引證。三會釋。今初有二意。一就三學。二
地是戒。三地是定。四地已上皆屬於慧。故
爲次第。則令初地亦屬戒收。疏。又前三下
二約寄位。謂初地爲施。二地爲戒。三地爲
修。此三所以名世間者。世間有情多分行
故。故倶舍云。契經説有三福業事。一施類
福業事。二戒類福業事。三修類福業事。此云
何立福業事名。頌云。施戒修三類。各隨其
所應。受福業事名。差別如業道。釋曰。類謂
性類。此三各別。一類性故。定名修者。頌云
等引善名修。極能熏心故。謂離沈掉名之
爲等引生功徳名之爲引。此定地善。極能
熏心令成徳類。故獨名修。疏。故深密下引
經證。疏。此則具前下三會釋也。謂一前位持
戒未得等持。即三學意。二既言未得世間
等持。即寄位意。在文可知。疏。言發光下二
釋名。於中三。一敍異名。二申正解。三總
結揀定。初中金光者。即第三經。經云。無量
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
陀羅尼爲作本故。是故三地説名明地。言
十住論。即十住毘婆沙。當第一仁王下當
釋之。疏。今統收下第二正釋。後故瑜伽下
引證。於中四。一正證聞持等而爲所發。二
由内心淨下證明三學三既言下疏指後
義釋成能發四攝。論下引例釋成。攝論
即當第七。論云。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
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發光地。世親釋
云。由此地中與三摩地三摩鉢底常不相
離無退轉故。於大乘法能作光明。名發光
地。無性釋曰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
者。謂此地中證希有定。能發智光。明了諸
法故名發光。得已不失名無退轉。諸靜慮
定名爲等持。諸無色定名爲等至。等持者。
心一境性。等至者正受現前。大法光明所依
止者。謂此地中與定相應無退轉故。於諸
大乘契經等法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依因
故。名爲發光。釋曰。此二釋論皆當第七。大
同小異故。疏。略指同於瑜伽。次云金光明
者。如前已引。疏。二以聞持能發下即第二
前所發以分能所。於中三。初正立。二以聞
法竟下以聞釋成。三故瑜伽下引證結成。疏。
三以勝定下第三會。取第一二種所發以爲
能發。於中分二。先正立。後故下論云下引
證。於中四。一引本論。二引唯識。三謂由得
下釋唯識意。以成前義。四故上下引上本
分成唯識義。疏。餘諸經論下第三總結揀定
上。恐學人欲見異釋故委出之。實無異轍。
餘論之言今當更出。顯揚第三云。三發光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善修治第二地故。超
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三摩地。蘊大
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爲發光。則亦
不異前矣。又上言仁王名明慧地者。即下
卷中明三賢十聖。各修一觀門皆名法師
故。故經云。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
善男子。爲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
爲法師依持建立。今言第三地者。彼經云。
復次名明慧道人。常以無相忍中行三明
觀。知三世法無來無去亦無住處。心心寂
滅盡滅三界癡煩惱故。證得三明。一切功
徳觀故。釋曰。立名小異義理同經。疏。故十
淨心下此前總結。此下揀定也。疏。若所離下
第三離障。初擧本分。其名委具。二引唯識立
名。則總釋義委具。於彼論中先釋障。後釋
愚。障中忘失三慧故名闇鈍。三慧別障如
下愚中。今但總説後由斯已下釋斷二愚。一
欲貪愚。但略擧愚。應有問云。上標所知今
何得擧欲貪煩惱。答彼次論云。彼昔多與
欲貪倶故。名欲貪愚。今得勝定及修所成。
彼既永斷。欲貪隨伏。此無始來依彼轉故。釋
曰。以欲貪故。多住散亂故。障定修慧。以
此欲貪依障而轉。障盡欲亡。疏。二圓滿
羅尼下此持通四。一法持。二義持。三呪持。
四能得忍持。以聞思慧與彼聞持極相近
故。所以偏説非不障修。疏。苦約所證
就總持者。四證如以明所流是教法故。然
所證如。論自釋云。此有二意。一由得三慧
照大乘法。觀此教法根本眞如。如即勝流
故。論釋云此如流教最爲勝故。二若證此
如。説法勝故。故疏結云。能捨身命求此善
説。善説即勝。然捨此身下即無性菩薩釋攝
論言。謂此所流教法最勝。故捨身命求此
善説不以爲難。疏。其所成行亦唯禪者。
即下厭分及求法行。即方便攝行。莊嚴論云。
第三住能生欲界。而不退禪。疏。其所得果
亦法及禪者。下引梁論證於得法。引金光
明證於得禪。疏。前中四分者。疏文分三。初
總科。二此地修禪下解釋。三亦可下對屬三
心疏則異前。二地下疏取彼經以揀今文
言更以十心者。能念即此地初十心。於禪
定中求欲深故。所念即是二地即十心。
欲求禪却念淨戒。戒清淨故乃得禪定。次
引瑜伽證成上義。先明所念。後復由餘十
下即是能念。起此十心在於地前修成下
中。未入此地故成上品。方入三地。三地即
是増上心住。疏。初言淨心者。然十皆清淨。
初句兼總偏得淨名。疏。依不捨自乘者。謂
所住大乘之法堅心不動。此句是總。下及前
十者。即前地十不捨淨戒方得定故。疏。若
不勝進即名爲退者。此未得不退故。論
云。五依不捨自乘勝進。疏。謂自他煩惱者。
釋云二地。二地有何煩惱。謂障三地者。是
二地惑。今不現前。故云不壞。疏。等至八禪
自在者。論云。三摩提自在。三摩提是古梵語。
即三摩鉢底。此云等至故。疏。皆以有智故
不染煩惱者。以有智故。慶快殊勝處染不
染。疏。此廣大二心與前後有異者。諸處
有智上求爲大。有悲兼物爲廣。前地亦以
不染爲大。利他名勝。今以利他非小乘故
亦得名大。智不求狹亦得稱廣。疏。厭行
分中二。先正科。後又此下攝位。前二自分。
後一勝進自分。護小乘之過勝進依前進
修。疏。命行二字是所無常法者。即經有爲
字。此同涅槃我觀諸行悉皆無常。疏云何此
無常即前命行者。命行是論經即有爲此問
無常所以亦無常法。疏。何者是無常即前
不住者。不住是論經即無常字。此問無常體
相故。下經云刹那等。故疏論云。依身轉時
力生三種苦者。内報遷移名身轉時。從觸生
受從受生苦。已是無常況三苦更起。故是
無常。由轉生苦。故轉爲力。疏。形色増損者。
食爲便利資内汚穢垢汚不淨顯現於外。
故云不淨。以増損故即是無常。疏。依不護
諸惡力等者。論經此句亦云無常。遠公云。
此以無常顯於無常。以夭壽等麁相無常。
顯於有爲法性是無常。無我理細不顯無
常。今經異論。云不安隱故。疏。直釋不配
無常及與無我。而通兩意作無常釋。不異
遠公作無我者遇縁夭逝不自在故。下第
五句正無我所。故彼疏云。不定我所反顯我
無。疏。然無常有二種者。遠*公云。應有三
種。一分段無常。分段兩向用之。向前爲無
常所以。今此爲無常體性。故此分段不出
二少時。亦名念念無常故。次經云。刹那
生滅四相遷故。疏。二自性不成實下疏文有
四。一總釋名。二即下三句下別釋經文。三
約三世遷滅下結示文意。經從前際生即是
生義。今非從故名爲不生。向後際去即是滅
義。今非向故名爲不滅。亦應不住。不住通
於無生無滅。爲對生滅是無常義顯不生
滅是無常義。順淨名故。四此中三世約相
續門下揀門不同。謂諸經論中辨法有二。
一相續門者。約就三時以辨一法。當知是
法從於過去來向於後世。如人説言。我從
生來向於老去。今是此門故云非從前際
生等。二以三時對別諸法。名生滅門。是則
一法隨時爲三。三法相望。過去已去。當者
方來。現者今住。故引有部。從未來藏入現
在等。則謝往名過。過往背今稱之爲去。
在當名未。當起之法。趣現名來。亦可來者
是其現義。當法未現名爲未來。今名現法。
住現相故名爲現在。依此門辨無生滅義
故。今依前門故。於未來義則可具言。過
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故無生滅。今
依前門故。於未來却名不去。是故結云二
門不同。疏。第二至無救者。無常理定非物
能裁。故云無救。如四方山來。即涅槃文。如
四諦品。疏。別中九高約生老病死者。科文即
爲四段。初四約死。次二約資生。第七約老。
後二約病。而生過不約人所愛故略而無
之。就總相言約生老病死。又生一種。含
在資生等中。以諸増長位總名生故。又此
四段亦攝八苦。二即求不得苦。死兼愛別離
苦。病中有怨憎會苦。五盛陰苦通在於
四。今初死苦望之遠近。故有四句。初言未
至者。自少及長皆歸死門。一息尚還。假言
未至。臨風微燭何所依憑。文殊云。生死有
畏菩薩。當何所依。淨名答云。菩薩於生死
畏中。當依如來功徳之力。凡夫無此故無
所依。二死時將臨名爲既至。故無常經云。
云何保形命不覺死來侵。三死相現前者。
諸識昏昧六腑空虚。餘息淹淹心魂悄悄。或
隨業報中陰現前。内識外身皆有死相。陰
轉死相即曰中間。難向死門故多涕泗。四
正捨命風刀解體。故曰分散。氣絶神逝名
捨命時。故無常經云。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
離。衆苦與死倶。此時徒歎恨兩目倶翻上。
死刀隨業下。意想並慖惶。無能相救濟。五
根已苦不能安排。將前憂悲隨逐於苦。増
心熱惱。言同住者。即是與心相應義也。明
此死人但與憂悲苦惱同住故。六地云。死
時別離。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爲愁涕泗。咨
嗟爲歎。在五根爲苦。在意地爲憂。憂苦
轉多爲惱。若準涅槃。直觀於死自有十義。
云夫死者於險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
無有伴侶。晝夜常行不知邊際。深邃幽暗
無有燈明。入無門戸而有處所。雖無痛
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不得脱。無所
破壞見者愁毒。雖非惡色而令人怖。致
在身邊不可覺知。疏。次二約資生者。非
唯不知追求受用皆悉是苦。亦不知前皆悉
是苦。亦不知前皆歸於死。而初追求愛順
憎違。求順不得即求不得苦。憎違而至即
怨憎會苦。疏。六苦多樂少者。且順妄樂名
爲樂少。積而禍集已是苦矣。散而貪戀斯苦
更多。亦愛別離苦也。疏。七於身老時者。第
三約老明無救也。壯色不停猶如奔馬。西
日黯黯熟能駐之。疏。後二約病者。初一少時
病。後一老時病。言病因者。樂受生貪。則房
色竭其骨髓。滋味煎其腸藏。安得不病苦
受生瞋。則憤恚填於心胸。不思危難安不
病哉。癡則愚暗不識是非。動皆顛墜安不
病哉。九中然老亦病因。而不云因者。老亦
即病。謂年耆根熟形變色衰。飮食不能氣力
微。坐起苦極餘命無幾。豈非病哉。況加
客病難復再康枯柳遭霜生茂無日。隨風
墜葉歸樹何期。疏。論云後三句皆明身患
事何故不在初説者。問意云何。謂前四後
三是老病死同身患事。何不一處併而説
之。而於中間間以追求。答云示身數數患
事者。爲欲彰身患事非一。遍於老少故
分兩處。言可卒加者。病之與死皆可卒至。
故復應問言。既云患事非一。何不前明老
病相耶。則應答云。死過重故。故前疏云此
相顯故。疏。菩提菩提斷等者。如前已引智
相智性即法華意。疏。上二妙用自在者。結上
句當體顯用。下句寄對顯勝。然此五句皆
有攝功徳大。疏文從略下清淨亦然皆帶總
句。疏三大義下三句。亦前二正明徳行圓
滿。後一寄對顯勝。不雜外道故。言大義者
義即義利。利他徳廣故名爲大。疏四無譏嫌
者。淨徳殊勝故。無雜者。論名不同攝功徳
大前云寄對名爲無比顯勝踰越二乘今
云不雜。即勝過外道。疏。一無惱即離惑習
無明不雜故者。四住之結名之爲惑。四住種
子名之爲習及無明住地三類皆惑故並不
雜。雜即惱故。疏。若依根本亡故憂悲隨盡
者。身受名苦。心受曰憂。先由身苦後起心
憂。是故説苦以爲根本憂爲涅槃巨害。故
偏言之。若據根本應言無苦。疏。一得體
等者。無憂即無上苦。無畏即無於惑。惑
苦雙亡名爲無餘。疏。二得用者。對上體言
無住涅槃。即體用雙具。即具大智故不住
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槃。疏。由倶不住
下疏釋論也。論云菩薩至涅槃城不復退
還。而能利益衆生。得世間出世間勝事。疏
釋意云。由不住涅槃能入世間。由不住生
能出世間。此二無礙即是勝事。勝事即
無住涅槃故。無住涅槃唯佛方得名爲勝事
疏。以斯爲業則翻有爲之業者。以前菩提
涅槃但無惑苦。不言無業者。以有利樂之
業不與惑苦共倶故。翻有爲之業耳。上來
亦即淨樂我常。疏。謂見佛智勝利者牒前
護小有爲下牒前護煩惱行所以不次者。
爲順生後悲心便故。疏。今衆生上遠慈
尊下。此有兩重父子。一約人。上遠慈尊是
孤。不化衆生是獨。二約法。又無方便爲
孤。方便以爲父故。又闕善心爲獨。善心成
實男故。疏次三依有求。由迷四諦故。前二
有障後一無治。故不證滅。疏。空知此輩
皆是増上慢人者。即法華經文大意。未得
究竟。謂爲究竟故。然此上文多同二地。彼
以廣解。疏。又上總別下上依論文此直就
經耳。疏。第二決志救度中。疏文有二。先依
論釋。後申別理。前中云初三何處救度等
者。論爲三段。此是第一。次五度行。論云。以
何救度後一度果。論云。云何救度。成疏文皆
具。然初度處三道。論主皆有妄想之言。謂
皆妄想因果可除斷故。疏。定慧合説者。問
此非慧也。慧合定中亦非戒地。戒何別説。
前戒已成不依定故。此中之慧是定中慧故。
疏滅除沈掉故云調伏者。沈是昏沈。是定
順障。是慧違障。掉即掉擧。是慧順障。是定
違障。定多易沈。慧多易掉。故名順障。沈
不明了。掉不寂靜。故名違障。論云滅除沈
掉隨煩惱使者。沈掉即是隨惑使即隨眠種
現倶亡故。疏。更有一理者。第二申別理也。
於中初附論申。次然三學下通不次妨。
若直就經下一向別説。疏。第三修行方便攝
行中又二先釋行名。後文分下科釋。今初
就方便攝行之相。疏。文已具今先略示。謂菩
薩因前三種觀故。知生死多過衆生未出。
佛智大利衆生未得。便念衆生墮在衆苦。
何方拔之令得涅槃。即知不離無障礙智。
乃至不離善巧多聞。遂求正法。得已思修
入禪無色。依定觀法得無生慧。依無生慧。
生如實覺。依如實覺得無礙智。便能拔衆
生出生死苦。得涅槃樂。攝相如是。疏。牒
二行爲三因者。二行即護煩惱及護小
乘。護小行中有狹及小。故有三因。疏。護煩
惱行爲離妄想因者。謂三雜染皆爲妄想
故。疏前釋三種雜染皆名妄想。二由念衆
生常在世間不捨離故。三知一切智智下
名精進因者。非勇猛求不能證故。問上文
先求佛智後念衆生。今何在後牒佛智耶。
答前由先念衆生處有爲過佛智勝利不
能得之。故起悲心悲其處過。後求佛智
拯此沈溺。疏。論經具有者。彼云。此諸衆生
墮在大苦煩惱業中。疏第三思得方便於中
五。一總擧文理。二言有五者下列其名位。
三然此五下總顯文意。四此五之中下擧論
總釋。五正釋文。四中又二。一出經意成論
爲三之由。二論依此義下正擧論釋。而
論總云是中方便攝行有三種。問前來豈非
方便攝行。何以至此始云攝行。答上之二
段牒前起後。方欲傍求未得名爲方便攝
行。今此求得攝生方便。方得其名。證中最
極名畢竟盡起中漸増名爲上上。第三可
知。疏釋如實覺云隨順如實覺者。論總云
彼盡。以如來所説一切法隨順如實覺起
故疏分論文兩段釋之。先釋一切法。而遠
公云。如來所説一切法略有二種。一三地中
從佛所聞之法。二當地中諸佛七勸所説之
法。今於此二起如實覺。如實覺者。隨順相
應故。一順三地所聞法。起得無生忍及深行
等。疏依此義云因音聲忍得無生忍。然無生
忍從四地起。亦證三地之中所聞法故。成
於順忍。順忍之力得於無生故。以順忍釋。
論隨順三地所聞即音聲忍。二對七勸得
如實覺。即八地中得無量身及淨佛土。十自
在等得勸之後方成此故。今約展轉故略
不明。疏。三此覺不離無生慧下。第三方
便無自相行及共相生爲慧行故。疏文委
具。疏。得三地滿勝進分禪者。淨禪有四。一
退分。二住分。三勝進分。四決定分。今即第三
四。即下於四地決定能發。疏。謂即三地
中之智者。即修慧也。是下經中觀於諸法不
生不滅。明是三地自智慧觀。疏。彼四地
慧下揀今修慧。但是四地證前相故。尋求
趣本。故名彼慧以爲光明。由此三地得
名明地。疏。此中修慧由聞慧故者。論云。此
是彼起依止行。聞慧方便是起所依。是故修
行名彼起依止行。意云。由聞解修故。修求
聞之行。疏。三節皆慧者。一四地證慧。二三地
修慧。三求法聞慧。瑜伽八十三云。慧有多
種。言慧光者。即聞思慧。言慧耀者。即修所
成慧。然此第五即是聞慧。疏。初結前標後
者。標云正法通於教義。五重方便本由求
法。故於正法倍復増求。疏。初文有十下
分之爲二。先釋後料揀。今初。十句即是三
慧。而有四節。初三唯聞。第四五六通聞思
慧。第七唯思。後三唯修。疏。無慢心故者。
有慢則不求。二不妬他解故生喜悦。樂
法故問。無折伏他心。好心好法名之爲
喜。終時愛味説以爲樂。疏八到法下於後
三中初一是定。後二是慧。若隨位分到法初
地。住法即是四地已上。行法即當八地已
上。疏。九住出世間智故者。即釋經住法。
而論經云。歸依法。論釋云。依出世間智故。
謂四地證智是所歸依。疏若望後厭分下第
二料揀。於中三。初慧行料揀。二於中初日
夜下。能所求料揀。以顯勤行者。此即三地能
求法行下九皆是所求修行之法。三又此十
句下能所受分別。言思通教義者。始依教
思。終則依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六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三厭分。論云下。問答生起先擧論。二不樂
下。疏釋論。先釋厭名。其無量下通妨。以是
厭果非厭分故。通意可知。疏。經文下。科
釋爲七相。約義不同。束爲三者順文分
段。疏。今初此菩薩下。釋修行中三。一正釋
文。二引瑜伽通示修證。三以經意總相圓
融今初。即取次下作意釋。此中四相文皆有
四。初中四者。一得聞法已。即牒經文。二即
依何修者總示義相。三以依正法故者。即
釋成上義。四即了相作意者。以論義收。下
瑜伽中爲順世禪了欣厭相。即厭下苦麁
障。欣上淨妙離。今云正法其義通深。若約
寄位全同瑜伽。若約勤求淨菩薩行。則所
聞法必當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禪。下三各
四例此可知。疏次攝心安住即第二相。言
即攝樂作意者。下瑜伽釋少分觸證。是加行
益相。疏。次於空下即第三相。言即遠離作意
者。下釋遠離。云與斷道倶。今空閑處何名
斷道。故上疏云空閑通事理。理之空閑即
是道斷。疏。次作是思惟即第四相。言即何故
修者。是修所以。良以不修則不證故。言即
勝解作意者。下釋正是修行。謂勝解於境
印持爲性。不可引轉爲業。是故修行非此
不成。疏。瑜伽三十三下。第二通示修證。於
中二。先正引論後對文顯示。前中略釋從
此超過聞思惟用修行。於所起縁相。發
起勝解。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數修習已。如
所尋伺麁相淨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爲勝
作意。前五可知。六加行究竟作意者。論云
從此倍更樂斷。修習奢摩他毘鉢舍那。鄭重
觀察修習對治。時時觀察先所已斷。由是因
縁。從欲界繋。一切煩惱心得離繋。由此離時
伏斷方便非是究竟。永害種子。當於爾時。
初禪靜慮地前加行道已得究竟。一切煩惱
對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作意。七
加行究竟果作意者。論云。從此無間由是
因縁。證入根本初靜慮定。倶行作意名加
行究竟果作意。釋曰。論就初禪略釋其相。
後例所餘。今疏總擧故取大意。略釋而已。
下例可知。疏。上修行中下。第二對文顯示
下。八定中各有後二者。謂即離欲惡不善
法等。是加行究竟作意住初禪等即加行究
竟果作意。疏。故此總修下。亦總發者然有
四句。一總修總發。謂總相修行不偏修。一八
定倶起名爲總發。二別修別發。謂偏修初
禪發於初禪。修二發二修空發空等。三總
修別發。總相修行唯發一定等。四別修總
發。謂唯修一定發得多定。前二如修後二
不如。其故何耶。宿世偏修。今雖總修唯發
一定。如地有一種雨。雖普潤唯一芽生。四
則昔修多門。今雖修一諸定齊發。如多種
子共在一處。少分沃潤諸芽齊生。望定現
前名之爲發。望人修得稱之爲入。然此
即是天台之意。今菩薩總修下皆總發。若別
修相具如瑜伽智論等説。疏。然皆即妄下。
三以經意總相圓融。所以融者。以文
歴別更引瑜伽。欣厭等言。恐謂全是故此揀
之。以寄位故引法相宗。證成經文。據鳥跡
意理須融會。疏。初結前即何時修證下疏
文分四。一正釋文。二論經下。對彼辨異。三
今經闕下。引今經闕。反成論有四。但前下
出經無意。疏。廣如別章者。大乘法師法苑法
華疏等。皆有其章。今疏四門已略其要。初
入意中四。一直顯經意。二論云下擧本論
釋。三又示入禪下。會通權實。四然無量下
解妨難。二中先問。遠公云。菩薩正應修習
出世道禪等。世法何要入耶。答爲五種衆生
故。有四類法。四等開故。故成五種。言五
爲邪歸依等者。邪歸之人智慧微薄。取信
耳目。故爲現通方可信受。疏。先釋四禪等
者。疏文有三。初正釋。二故瑜伽下引證。三
是以靜能下揀定。疏。次無色下二釋無色。
其超過違害及無容生。三相云何。言超過者。
地法増勝故。言違害者。違害有色故。言
無容生者。如火中華故。疏。無色謂無色者。
所引倶舍皆是定品。二十八論下當具引。言
倶舍論中廣破有色者。論云。皆無色故。立無
色名。外難云。此因不成許有色故。次反徴
云。若爾何故立無色名。彼答云。由彼色微
故名無色。如微黄物亦名無黄。論主問云。
許彼界中色有何相。若彼唯有身語律儀。
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大種何以造色。
若謂如有無漏律儀。不爾無漏依有漏大
種故。又彼定中亦遮有故。若許於彼有色
根身。如何可言彼色微少。若謂於彼身量
小故。水中細蟲極微之物亦應名無色。亦
身量小不可見故。若謂彼身極清妙故中
應有色。若謂彼身清妙中極。應唯有頂
得無色名。如定生身有勝劣故。更有廣破
略知其旨。疏。一修得倶舍云。是善性攝者。
頌云。靜慮四各二。於中生已説定。謂善一
境。并伴五蘊性。釋云。靜慮有二。一生靜慮。
二定靜慮。定即修得。言於中生已説者。即
世界品説十七天即生靜慮。即以無覆無
記五蘊爲性。今疏具有言善性攝者。此言猶
漫剋實言之。以善等持而爲其性。言心
一境性者。謂能令心專一所縁故。疏。無色
下出無色體。於中二。先正釋。就小乘明。後
諸教料揀。今初引倶舍云四蘊離下地者。次
後偈云。并上三近分總名除色想無。色謂
無色後。色起從心。今此正引初之七字。出
無色體。謂亦用善性攝心一境性。以善等
持爲其自性。但并助伴唯除色蘊。無色無
有隨轉色故。其離下地自屬別立。四名不
同在一句中。因便引耳。下方別釋。疏。若大
乘宗下。二就諸教料揀。無異轍者。即通諸
教。若會相下。正明始教。若事盡理現下。辨
終教。從泯絶已下即是頓教。若事理圓融下
辨圓教。疏。四禪之中下。疏文分二。先義理。
後釋文。文前分四。一等立四支。二歴禪有
異。三擧其實法。四建立所由今初分三。初
列支名。次四中後三下料揀同異。後雖後後
下通妨。妨云。從初一非支上生難。難云。
即初離障皆非是支。二禪離障云滅覺觀。
覺觀即是初禪二支。何言非支。今答云。雖
是前支於我非支。餘二亦然。疏。然四禪通
有十八支者。第二歴禪有異。於中又二。
先正明。後出所以。今初。倶舍頌云。初禪具
五支。尋伺喜樂定。二禪具四支。内淨喜樂
定。三禪具五支。捨念慧樂定。四禪具四支。
捨念中受定故。今疏云初三各五二四皆四
疏。爲欲惡下。出彼立支多少所以。病深藥
多賊微兵少。疏。其間除重下。第三擧其實
法。此依大乘三事行捨異。後捨受。疏。若分
二樂則有十一者。倶舍云。此實事十一。初二
樂輕安。内淨即信根。喜即是喜受。謂初二禪
樂。是輕安樂。第三禪樂是樂受樂。故成十
一。疏。内淨無別體則唯有九者。謂倶舍内淨
即是信心。大乘雜集等。但合第三禪捨念正
知三支。以爲内淨。無別内淨故。但有九
疏。此等皆爲順益下。第四建立爲支所以。
以益於禪故。支即分義。及因義故。瑜伽下
引證。疏。一煩惱欲二事欲者。煩惱約内事
約外。内心不與欲貪相應。名相應離。
不染外境名境界離。疏。尋伺心麁細者。即
是界品。釋曰。尋爲尋求伺爲伺察。心之麁
性名之爲尋。心之細性名之爲伺。疏。國土
等者。等取族姓覺及輕安。覺即是八覺。廣
如發心功徳品説。疏。三離生喜樂者。瑜伽十
一明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樂。及憂不善所
引憂喜及捨。彼五受故生喜樂。言喜者深慶
適悦樂者。身心適悦得無損害及解脱樂
疏。慶離欲惡等者。等取不善法。言身心猗
息者。猗者美也。此輕安樂異解脱樂。疏。得
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者。即引文重釋
輕安義唯識第六云。輕安者。謂遠離麁重
調暢身心堪任爲性。對治昏沈轉依爲業。
釋曰。謂離煩惱麁重爲輕。身心調暢爲安。
令所依身輕安適悦。名有堪能。疏。順瑜伽
略不釋輕。疏。四住初禪等者。先釋依止。後
而言初下。釋初住字。第二禪。疏。覺觀麁動
發生三識者。謂眼耳身。遠公云。初禪之中覺
觀有三。一定心。二出定時。三識身力麁動覺
觀。此三並是動亂之心。二禪勝靜皆盡遣之。
二内淨之義前已總釋。此具二宗。顯揚雜集
名内等淨。顯揚第二云。謂爲對治尋伺故。
攝念正知於自内體其心捨住。遠離尋伺塵
濁法。故名内等淨。雜集疏云。所言等者。謂
内定體由離尋伺體得平等捨住。又念慧
非一故名平等。若婆沙云。謂信平等令内
心淨。疏。前滅覺觀下通妨。妨云。謂上滅覺
觀。今復云無。豈非重復。答意云。前擧覺
觀是此所滅。云顯所治。此言無者。不同初
禪。用此覺觀以爲能治。云顯能治無。遠公
云。前滅覺觀。如呼滅諦以爲無染。此無覺
觀。如呼道諦以爲無染故。疏。本論釋一
心云下。先引論。後欲異世間是如實修下。
疏釋論文。上釋無漏。此下釋一心。然論經
一心云心行一處。今釋論文。乃以二意釋
行一處。謂一以不斷三昧。即約無漏相續無
間。即竪説一心。二以行一境者。約事對縁
横説一心。由二禪已上唯以意識行法塵
故。從由此即名下。結成三昧無漏。但縁一
境即是三昧。今復相續故。是無漏無有漏
法來相間故。瑜伽云。世間靜慮但捨彼品
麁重。不捨種子。無漏靜慮二種倶捨。故無
有間。疏。如淨鑑止水者。欲惡如泥。初禪之
定如淨動水。今無欲惡復滅覺觀。如淨止
水。是則初禪慶其所離。此慶所得得亡照
故。疏。若智論下敍異釋也。前解定生。定在
二禪。今云定生定在初禪。背於初禪有覺
觀定。得二禪故。欲界無定爲可背故。初
名離生。疏。二禪雖離下通難。難云。初禪離
欲惡即名爲離生。二禪離覺觀。亦合名離
生故。爲此通。通云。初禪離欲惡。無定名
離生。二禪離覺觀有定名定生。然其設難
唯難前解及通難云。初禪有定二解倶成欲
界無定爲所背故即成前解。初禪有定爲
所背故。即通後解。疏。初禪離欲大障者。
約障大小解離欲大障。初名離生。二無大
障。二不名離。第三禪疏。一住捨者即是捨。
數者。謂是善十一中。一心數法。善十一者。唯
識頌云。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
逸。行捨及不害。今明行捨即是其一。彼論
釋云。言行捨者。即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
直。無功用住爲性。對治掉擧不寂靜住爲
業。釋曰。此即四法爲體。故云精進三根。三
根即無貪等善行故。次疏云揀非捨受。捨
受唯是無記。非是善性故。行捨善性。故今
揀之。行心調停者。行捨通捨貪等三不善
根。今對二禪之喜云捨喜過故。疏。顯揚下
引論顯於捨相。唯識通説行捨。顯揚正釋
三禪中捨。故云住捨。疏。於已生喜不忍可
者。不忍可言即是捨義。言疏平等正直無
動安住者。三品捨相一同。唯識平等爲初。
離沈掉故。正直爲次。於染不怯故。無動安
住爲後。即寂靜住。即上唯識云無功用住。
不忘明記爲念義故。遠公釋云。念前喜過
守心一境。疏。三正知者。正知即慧。遠公云
分別喜過。而言正者。論名安慧。遠公云。慧
靜名安。安即正義。靜鑑雙流故名爲正。正
故得安。疏。上三下結成勝義。疏。設心受樂
者下引瑜伽色身意身倶名身故。故瑜伽下
引證。於中有五。初明能治。二令心下顯其
治能。即前離喜。三離喜寂靜下生起下文身
受樂義。明是離喜之樂。故云與喜相違心受
生起。心受生起即意身受樂。四彼於下正釋
身受樂義。五是故下結釋經文。上約根本
説故。遠公云。身受者受有二種。謂身與心
分別有二。一約根本分別。五識等受依色
根生。故名身受。意識中受從意根生。故名
心受。二約所益分別身心。下品之受適暢
在心。名爲心受。上品之受適遍身心。就所
遍處從末爲名。故曰身受。今從後義。樂實
心法。此處増上遍滿身心。故説身受。顯樂
増上樂。是心受之義不待言説。釋曰。遠公
有二義。意但取後。今疏具用。上引瑜伽證
成前義。意識名身。故云心受亦名身受。疏。
如土石下引山水喩。即順後義。約所益説
有品數故。則土喩於心石喩於身。水總喩
樂。初禪心樂故。如水不入石中。二禪已遍
身心。如水遍山無石礙故。然爲喜覆如
土覆水。但是潜潤。三禪身樂遍増。如池水
在外。水遍山内居然可知。疏。釋成勝義者。
上擧三山已知三禪樂勝故。今方出勝義。
於中有六。一上一句標。二謂下正明勝義。
無如是樂者。無有無喜勝樂及無間捨者。
明無能治行。捨則下地有樂無捨。上地有
捨無樂。今有捨有樂。故樂最勝。三是故下
引證消經。明其有樂有捨。四故諸樂下結
成勝義。五此瑜伽下結彈異解。謂遠公將能
捨兩字。屬於上句。云諸聖所説能捨。釋云。
唯聖弟子能説能過堪能捨離。非凡所能彰
此樂深。今將能捨兩字屬下。云能捨有念
受樂故。樂爲勝故。諸聖者共説此樂者。最
爲勝耳。遠公但云樂勝。不知何以得勝思
之。是故結云有文有理。不應別解。六文中
下。會經同論。言但有捨念已殊上下者。有
捨念故異下。有樂故異上。疏。第四禪初正
明問答。初禪有樂那未斷苦。答意可知
疏。若依小乘下約教揀異故。倶捨云初二樂
輕安。則顯前論皆約樂受。又此正斷下明
其所宜。此亦遮難。難言。一種相攝何不擧
不憂不喜。攝苦樂耶。答云。一五受中無別
名故。二所對樂近憂苦遠故。先已斷故。疏。
喜心浮動下釋無正知所以。三若遠顯清淨
下重顯清淨之言。上但對三禪明四清淨。
今總對前三以明清淨。先引論文。後此論
略擧六事者。疏。釋論文無苦及憂。故云略
擧。亦以遠故。正明從初禪來下地災患。已
斷憂及苦之現行。倶在欲界。故略不言。倶
舍論云。第四名不動。離八災患故。八災患
者。謂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疏。第二四空
下釋此分四。一義門料揀。二釋文。三指廣。
四觀行。四中初一彰差別。二釋別名。三例
科爲四。四顯支別。今初。即前所引四蘊離
下地。離下地言是顯差別。疏。差別既爾下。
二釋別名。於中六。一總徴。二彼次頌下引
論答。三謂修定下釋論文。四以前三下出
異所以。所以同四無色。受名不同者。前三根
本不一所縁故。五瑜伽下引例爲證。六加
行等者。指相在文。五中然瑜伽乃有二意。此
是一意。論云。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
根本定。唯縁虚空等。若已得入上根本定。
亦縁虚空亦縁自地諸蘊。釋曰。言近分唯
縁空者。約八解脱道中少分而説。解脱亦
縁自地蘊故。九無間道此全不論根本。亦
縁自地蘊者。初刹那心縁自地蘊。後心而
得縁上下蘊。今揀後心故云亦也。第二釋
者。前三加行亦縁自蘊。取其解脱道中以
少分縁義。及無間道縁自蘊故。前釋從其
多分。倶舍唯取一義。疏。然此四下。三例科
爲四。疏。問若有下。四顯支差別。先問後答。
答中四。一雙酬。二經論下會通。三如初下示
有四故。五下結示。疏。今初空處。下釋文有
三。初標而言處者。順正理云。四空名處
者。謂有情生長處故。二文中下釋文。三總
結。二中三句即爲三別釋。初句中二先雙標。
今初句者。以經三句連爲義句故。曲有三。疏
言離障下雙釋。先釋離障後釋對治。今初。
疏文有四。一總標。二別釋三句。三總釋想
字。四通妨難。今初。言謂離三有對等色
者。倶舍界品中。明十八界諸門分別。總有
二十二門。今此要二。謂問云。幾有見無見幾
有對無對。偈云。一有見謂色。十有色有對。釋
曰。十八界中謂色界一。此一是有見。謂爲眼
根所觀照。故名爲有見。五根五境。此之十
界。有色有對。謂此十界體是色故。極微所成
更相障礙。故名有對。論云。如手礙手如石
礙石。或二相礙手石名二。應知有對。總有
三種。一障礙有對。即十色爲體。障礙即有
對。持業釋也。二境界有對。謂十三界。即六
根六識法界一分。謂於法界中唯取心所。
此十三法於色等境。而能取故爲境所拘。
名爲有對。境界之有對。依主釋也。三所縁有
對。其體即是七心界全。今謂六識及意。并法
界一分。亦心所也。言所縁者。色等六境。言
有對者即七心等。爲六境界所拘礙故。然
對是礙義。礙有二種。一障礙礙。二拘礙礙。
三有對中障礙有對。即障礙礙。餘二有對是
拘礙礙。論自問云。境界所縁彼有何別。論答
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説彼爲此法境
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爲所
縁。釋曰。彼即六境。此即根識等。意云。若根
識等於色等境。有能見等之功能故。即詺
色等爲我境界。若心心所猶如羸人非杖
不起。託境方生。即色境等名爲心等之所
縁也。是則境界有對能縁力強。所縁有對所
縁力強。故所縁中但有七心。境界之中具有
根識。以根不託境而生故。故能取境邊名
境界有對。爲境引邊名所縁有對。而大雲釋
云。礙取境義邊名境界有對。礙縁境義邊
名所縁有對。似非本意。以論引施設足論
四句分別境界有對。謂一於水有礙非陸。
如魚等眼。二於陸有礙非水。如人等眼。三
倶礙。如捕魚人及蝦蟆等眼。四倶非礙。謂
除前根。釋曰。以此而明以見等爲礙耳。非
礙見等也。又論自釋礙義。云何眼等於自
境界及自所縁轉時。名爲有礙。答云。越彼
於餘此不轉故。釋曰。謂眼縁色不聽聲等
故。眼於色名爲有礙。礙我餘縁故則礙取
境義。斯亦有理。而疏不言礙取餘境。但
言礙取境邊。故非論意。三有對義。彼論爲
難。今已略顯。然第三有對。體雖七心要縁
六境。故亦有色。又言等者。等於下別無對
色故。此無對色。亦六境中法界攝耳。疏。論
云下。第二別釋三句。句皆有三。如初句中。
初標經二過眼識等論釋。三此明超可見有
對。即疏釋論下。二句亦然。其疏釋三句。
亦即倶舍界品明五蘊中色。辨麁細門。一可
見有對者。謂色境也。二不可見有對者。謂眼
等五根聲香味觸也。三無見無對者。爲無表
色。今初可見有對。即前界品中一可見謂色。
瑜伽名爲超於顯色。論云。次於虚空起勝
解故。所有青黄赤白相應顯色想。由不顯
故。及厭離故。皆能超越。疏。二滅有對想者。
標經。三有對言因此句生。耳鼻舌下論釋
取四識和合。但謂四塵。即聲香味觸。識必
依根即兼前可見。皆障礙有對。故瑜伽云。
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爲因故。所有種種
衆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
皆得除遣。疏。三不念下釋第三句不念。先
以論釋。此滅下二疏釋。先正釋。後意識縁下
通妨可知。然此第三通於境界及所縁。攝
是法塵故。意識縁故。已如上説。瑜伽云。由
遠離彼想以爲因故。所有彼種種聚中差
別想轉。謂飮食瓶衣車乘莊嚴具城舍軍林
等想。一切不作意轉。疏皆云想者。第三別釋
想字。先依小乘後依大乘。前中倶舍云。亦
總名除色想。然無色亦二。一者生得。生得
即果。果滅色形。二者修得。修得在因身居
欲色修空定時。但滅於想。應有問言何不
滅餘。故疏答云。想取色相故偏説滅。非不
滅餘。疏。大乘之中下二約大乘。謂縱生無
色亦唯滅想。先正釋。後若超色相下。以例
反成。謂生識處不滅於空。生無所有不
滅於識。何生空處而滅色耶。斯理善成
疏。問香味之想下。四通妨。先難後答。答中
二。先竪約漸修。後横約頓證。前中又二。先
通香味。後色聲下通餘三想可知。疏。若於
色界頓修空定下。約頓證以明。言意縁一
切法亦無揀故者。前明意識之中。唯取
縁色之想。故今辨之。通縁一切。論主但云
滅意識和合故。意識分別一切法。故説
別異想曾不揀。言唯取意中之色想耳。
故知通也。疏。已明離障云何對治下。二釋
對治。上二句結前生後。後前三句中下正釋。
然其不念之言。對治義顯。初超次滅亦是對
治。上引瑜伽三句之内。皆具對治。謂由遠
離彼想爲因等下總釋云除遣。如是有色
有對種種想已。餘無邊想虚空勝解是也。疏。
何以不念見無我故者。即是論釋不念之
言。謂色無自實當體即空。故云無我即法
無我。從約菩薩實治下。即疏釋論。言但
厭下苦麁以爲加行者。此即有漏六行伏惑。
謂厭下苦麁障。欣上淨妙離。略言苦麁。然
此對治。經雖無文論主義取不念釋耳。疏。
從順正理下引論釋成加行之相。然云有
法雖與色倶者。有法即空。空遍一切色非色
處。今明色中之空。故云雖與色倶。言而其自
不依屬色者。空是無礙色是變礙故。故下
經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
非不至。何以故。虚空無身故。此約事空。若
約理空。義亦同此。故經云。譬如法界遍一
切。不可見取爲一切是也。上辨虚空之體。
從諸有於色下。辨觀行之相。言而待色無
方得顯了者。然顯空相略有二義。一滅色
明空。謂先有色。今此已無故。二對色明空。
此處是色無色處是空。今待色無義含二
意故。婆沙八十云。但由加行名空無邊處。
謂初業者。先應思惟牆上樹上岸上舍上等
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相勝解。觀察照了
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
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説此名虚空無邊
處。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擧兩手捫模虚
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言。我不見
自身。彼言汝身即在床上。如何餘處更覓自
身。故知入此定已。亦不見身。起定猶爾。
今疏但明加行之相耳。疏。瑜伽云。由已超
過下。疏文有三。初引論。二準瑜伽意下。釋
彼論文。三後之三下結例。二中以加行究竟
作意。即是第六。以彼釋云。謂心得離繋故。
言利益是勝解作意者。以雖彼當第二釋
云正是修行以下。彼二依止是加行究竟果
作意。彼釋云。謂無間證入則知利益。是正修
行矣。疏。又此四義下。第三總結何所超者。
謂色云何能超。謂無分別。何縁者謂縁虚空
無邊尤顯此句是修行相。何所證者。即空
處心一境性。疏。正理云下。引論證成加行
之相。言得入根本。即彼二依止三昧。疏四非
想中。疏文有二。先釋名。後超一切下釋
文。釋初句中。疏文有三。初牒經標章。次
云何下顯治。後經闕。下會釋。疏即入非有想
下。釋第三句分二。先略釋。後瑜伽下廣釋。
於中二。先釋非有想。後又言下釋非無想。
於中三。初對他釋。二唯有下約自地釋。三
此中所以下。對無漏定以辨憂劣。疏。然婆
沙下。指廣在餘。言諸論者。雜集第九亦廣
分別。疏。今更下約觀心釋兼通禪門。第四
厭果分。疏。今初所以先明者下。疏。文有六。
一來意。二然入之所以下入意。三爲對生死
下建立。四此四皆縁下釋總名。五若總相
下出體。六文中下。釋文四中疏通始終之教。
準大集第九云。如諸衆生心性本淨。是名
爲慈。觀於一切等如虚空。是名爲悲。斷
一切喜是名爲喜。遠一切行是名爲捨。此
通終頓。若圓教明。如下離世間品。各有
十義。及圓融等。疏。若總相下。第五出體中
二。先總出體。皆以定慧而爲體者。雜集十三
云。慈等三昧故。後得智中所建立故。然論
四無量總有五門。一以靜慮爲所依。二以
有情爲所縁境界。三與樂等相應爲行相。
四定慧爲自體。一切功徳皆奢摩他毘鉢舍
那之所攝故。五諸心心所以爲助伴。疏皆舍
有。疏。若別明下二別出體兼舍行相。此有
四句。句皆有二。慈即與樂此明行相。無瞋
爲體。即是出體。拔苦悲相。不害出體。慶他
喜相。不嫉出體。自他捨惑是捨行相。即是善
捨是出捨體。倶舍頌云。無量有四種。對治
瞋等故。慈悲無瞋性。喜喜捨無貪。此行相如
次。與樂及拔苦欣慰有情等。縁欲界有情。
喜初二靜慮。餘六或五十。不能斷諸惑。人
起定成三。釋曰。初句標。次句辨治。治有四
種。一瞋。二害。三不欣慰。四欲貪。言瞋等
者。等取下三。次二句出體。慈悲以無瞋爲
性。喜即喜受。捨即無貪。此即婆沙論意。若
倶舍論云。悲以不害爲體故。疏依之捨
以無貪無瞋共爲其體。今言行捨是雜集
意。次三句行相。與樂是慈行相。拔苦是悲行
相。欣慰是喜行相。有情等是捨行相。怨親平
等故。次句明所縁。唯縁欲界上界無瞋等
故。次兩句明所依喜。初二靜慮餘六者。謂三
無量依於六地。謂四靜慮及未至中間或五
者。有餘師説。唯依五地除未至定。謂修無
量者。是定與徳。已離欲者乃能修故。或十
者。欲令此四通依十地。謂欲界定四靜慮
根本。及四近分并中間禪。有*二義故。不能
斷惑。一有漏根本縁故。二勝解作意相應故
斷惑。要須眞實作意故。今遍縁一切有情
境界故。斷惑要縁法作意故。次句明處及
成唯在人中。成一即成三種。疏。慈之種類
總有其三者。疏。依常義。經論大同。涅槃十
五更有一義。云衆生縁者。縁於五蘊願與
樂故。法縁者。縁諸衆生所須之物。無縁者。
縁於如來是名無縁慈者。多縁於貧窮衆
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縁衆
生則不縁佛。法亦如是。以是義故。縁如
來者名曰無縁。次更有義。即是今疏所明。
於中三。初囑經文。次初一下料揀。後今初
下釋文。言與欲界之樂。即五欲樂同喜之
樂。二禪之中一切因果。三禪亦然。非唯樂
受。三禪已上以喜爲患。離故名樂。不二者。
三樂平等與故者。論云不二者。亦是廣大無
量。即重牒前三。以此三樂遍與衆生。不
揀彼此云平等與。疏次二治障者。即經無
怨無對慈行平等不等是障。怨應與苦。今皆
與樂。故無慈障。怨與其樂。可名治障。親
與其樂。何名治障。不以親故偏與之也。故
疏云無偏情也。與前不二有何別耶。前唯
就樂以明不二。今就苦樂相對遣也。疏。次
一清淨即經無障。然經云無障。論爲清淨。
前説無障。無障却云治障者。由前治障
得此無障。無障即淨。又前是慈用。用平等
慈治於怨親。此據慈體體是禪果。所依依
禪治下欲惡等染。故名清淨。身心不調造
十惡業。調故無之。五蓋等者。等上十惡及
怨親也。言行清淨慈者。即淨名觀衆生品
云。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契深行淨障蓋
不生。疏。後一攝果即經無惱。先依論釋。故
論云。欲色界中。正受善果無苦惱事。疏別
配釋。後故修慈下。引證廣釋。於中三。初擧
彼經。次然此中下。束成諸果。後修一慈下
結示勸修。三報即現生後。五果即異熟等
疏。一縁聖凡五蘊之法者。是所與樂人見
無我故。如諸論説。二者衆生所有分別作業
法者。即涅槃意隨其所作化與樂故。經遍
至一切世間者。正約有情世間義兼餘二。
正覺器界是所與故。然約圓教。下離世間
品各有十義。第二五神通明行功用果等者。
疏文有八。一上句辨定所屬。二前内懷下。
次明來意。言從多分説者。會上論文。三妙
用下釋總名。四文中下列別名。五外色下
釋別名。六若語其體下出體性。言順眼義
者。就眼辨智。廢體從眼。故云約見。天耳
何不名廢智。就根名聞聞不順智。不如
眼故。七餘處下辨次第。亦是三業分別。五
通皆智。智皆意業。今從用相。故分三業。八
今初身下釋文。疏。後別中三種自在者。經
有十句。論攝爲三。初二各一。後八爲一。論
亦分八。然總十事亦十八變。文有不足。故
論直分。疏以經難留在下説。今且依論作
業自在中八者。一傍行無礙。如經石壁山障
所往無礙猶如虚空故。二者上行。如經於
虚空中加趺而去同於飛鳥故。三者下行。如
經入地如水故。四者渉水不沒。如經履水
如地故。五者其身熾然。如經身出煙焔如大
火聚故。六者身能注水。如經復雨於水猶
如大雲故。七者身能捫摸。如經日月在空。
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故。八者自在
乃至梵世間。器世間。隨意轉變得自在故。
如經其身自在乃至梵者。釋曰。曰若會十
八變者。三種之中初一即振動。二中有四。
一者一身爲多身是舒。二者多身爲一身
是卷。三隱。四顯。三爲八中攝爲五種。一傍
行。二上行。皆是往來。三四皆轉變。五六皆熾
然。七即衆象入身。以高大故。八即所作自
在。上三段中。初一次四後五。但有其十。餘
八略無。論見多無。別無科釋。餘如善住知
識處明。疏一以初六心明隨煩惱者。疏文有
四。一釋論立名。二言有貪下別釋初對。三
即三不善下。例以總釋。四論今下。會通論
意。二中貪是心所。心王之體與貪相應。名
貪纒所纒。餘亦如是。疏。二心明使即是隨
眠者。論中名使。隨眠往來猶如公使。隨逐
捉縛故。疏。或略非略攝之者。以論經無略
非略。下釋即散不散中開出。今以論中不
説於上二無色故。以此當之。無所有想即
是略也。非想非非想中。此想亦劣故名非略
疏。四有四心學三昧行者。異後得定。以略
釋止者。故唯識釋睡眠云。昧略爲性。略揀
寤時昧揀定中。定中是略而不昧故。繋縁
一境即是略義。略非略中略心爲得。非略爲
失。散非散中。散則爲失。非散爲得。疏。前二
約定者。以論無略非略。但名學三昧行。今
以三昧有止觀品。故別用之。疏。以得四禪。
謂得四果者。得初禪。謂得初果。餘三如
次。疏。論經名求不求者。仍在上無上前
疏。九有二心大乘得失者。論經無此。論亦無
義。令以義釋耳。疏。上之九類下。通相料揀
有三。一三雜染料揀。二亦即下四諦料揀。三
皆如實下總釋如實知義。有五教意。初通
小乘。初教理實通人法二空故。二亦非心外
下。通始終二教。唯識之義通二教故。三若
自他相絶下。通於終頓兩教。但同一體即
是頓教。兼取不壞能所知義。即是終教。
又總取雙絶雙存。亦圓教中同教義故。四又
他心是總下。六相圓融。唯屬圓教一乘之
別教義。疏。即生心時隨心用現在前者。此
有三重自在。上明散動不能縛。則入定自
在。二此段欲入則入欲出則出。入出自在。
是則定散皆不能縛。即是地初明盛心也。
三大悲方便下。受生自在。則報果無縛。論
云。彼淳厚深念心此成就。示現者。謂地初十
種深心中第八心。今經當勇猛心故。上論釋
云。又不隨禪解脱力生。疏。釋云地滿方成
正指此也。疏。論主從勝等者。佛菩薩處勝
諸穢處及自利者。爲滿自利菩提分故。近
佛菩薩。若約利他。瑜伽地持皆云。隨他見
已生道法處。故。今疏云。不揀淨穢能滿
二利。菩提分處即生其中。第二位果。疏。不
生不滅即法性觀者。約眞諦觀則顯因縁
而有。是因縁觀是俗諦觀。不見増減者。以法
性中無淨穢故。體無増減故性無二故。疏。
一者成上者。即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
也。疏。二約不壞相者。約即眞之俗也。疏。一
切法不生般若生者。即大般若文。悟法無
生名般若。故知無可生照見惑源。故
可滅也。疏。又以此三地下。結説之由。疏。若
合色有者。有當無色今合爲一。即上二界
總名有縛。故爲四縛。四流如初二地説。上
辨開合二。見縛先滅下釋經。則五中初一
見道所斷。已隔二地故云先也。論云下先
擧論。後謂煩惱下釋論。言與當地所知障
種同滅者。以地地各別斷所知障。而種現
雙斷故。此地初云。此地斷暗鈍障。謂所知障
中倶生一分。開成二愚。及彼麁重。麁重即是
種子。所知種現體即無明。故云無明習氣。習
氣即是麁重。其倶生煩惱。若約現行亦地
地別斷故。與所知障種現倶滅。煩惱種子。
直至金剛方永斷盡。今約現行故得云滅。
若約種子。但言微薄。以現斷故種隨微薄。
文斷現故亦得薄名。疏。揀細異麁者。望於
二地故得名細。非望後地而得細名麁
障。見道初地已斷者。即分別起麁障修者。
二地已斷者。然煩惱有三。一正起者初地
斷。二誤心起者二地已斷三不善根。使任運
性成。三地已上。漸次斷之。又貪等惑。略有
二種。一者不善。凡夫所起。二者是善愛佛
名貪憎厭世間。説之爲瞋。分別有無説以
爲癡。上三處斷是不善煩惱。善煩惱斷亦
有三處。一者正起地上漸斷。八地時盡。二
者習起。八地已上漸次除斷。十地時盡。三者
使性至佛乃盡。今此但斷不善之性。不説
現斷。至七地中方説斷於求佛貪等。疏。他
人陵我以剛強等者。即借老子之言。彼云。
柔弱勝剛強。又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
至堅。例而用之耳。疏。以萬頃之陂爲其量
故者。蔡邕歎郭林宗云。汪汪若萬頃之陂。
既撓之不濁。亦澄之不清。言其量大也
疏。受恩常念小恩大報者。即涅槃文。十行
已引。衆生於我有恩者。若無衆生。不能
成我普賢行故。疏。譣詖者。毛詩序云。内
有進賢之志。而無譣詖之心。蒼頡篇云。詖
謂諂佞也。攝報果經云。得百千三昧者。初
地百。二地千。此爲十倍。三地百千。即已百
倍。四地億數。然其百千已用中等數法。百百
變之方是一萬。若百萬爲億。四地望三亦
是百倍。五地千億已是千倍。六地百千億。若
云百箇千億。亦是百倍。若總云百千億。則
數難分。七地百千億那由他。則已有那由他
倍。由有百千億箇那由他故。準阿僧祇品
云。一百洛叉爲一倶胝。此中等數洛叉爲
億。倶胝當兆。次云倶胝。倶胝爲一阿廋
多。阿廋多阿廋多爲一那由他。自此已上皆
用上等之數。倍倍變之。故百千億箇那由
他。已非心識思量之境。況八地云百萬三千
大千世界微塵數。九地云百萬阿僧祇國土
微塵數。十地云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
微塵數三昧等。此上三地皆以刹塵當前一
數。故難思中難思也。況一一地中。皆悉結云。
若以殊勝願力復過於此。百劫千劫百千億
那由他劫。不能數知。此約行布。況圓融耶。
以登地難量。故略寄數以揀深淺。空中鳥
跡難可宣示。纓絡亦云。初地一念無相法
身。成就百萬阿僧祇功徳。雙照二諦心心
寂滅。法流水中不可以凡心識思量二種
法身。況二地三地乃至等覺地。但就應化道
中。可以初地有百身千身萬身乃至無量身
等。釋曰。據此等文寄其數量。非盡理説。第
四焔慧地。疏所以來下。疏文分*二。一依三
學。二若依本論下依寄位。前中二。先總後
別。先總引瑜伽。引深密者。意欲雙明具
經論故。經當第四波羅蜜品。觀自在問言。
佛説十地。佛地幾清淨攝。幾分所攝。佛言。
善男子。當知諸地四種清淨。十一分攝。云何
名爲四種清淨。能攝諸地。謂増上意。樂清
淨攝於初地。増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増上心
清淨攝第三地。増上慧清淨攝於後後地。轉
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釋
曰。上言十一分者。即十地及佛地。疏。又慧
有多種下。第二別明。又分爲二。先對後辨
來。後又前地下對前辨來。捨於定愛者。前
有八定故。有定愛有聞持故。有法愛言
今修證彼者。證彼菩提分法。疏。二約地中
下。此釋有四。一引論正釋。然唯識文即攝
論意。次下正引。即攝論第七意。世親釋云。
由此地中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由住此故。
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皆爲灰燼。然
以菩提分而爲慧者。非皆是慧。慧之焔故
從喩爲名也。二由住第四下。以文成上約
地中義。三若唯下反成前義。四以此地正
明下釋妨難。難云。若許此第一釋者。何以
諸論多依第二。故爲此通。通意可知。於中
文二。先正通。後攝論云下出多釋文。略擧
五釋。一攝論。即上第七論。二莊嚴論。當第
十三。三引瑜伽論。亦即第四。文多同前。四
引金光明。即第三經云。能燒煩惱以智慧
光。増長光明故。是修行道品依處。是故四
地名爲焔慧。五引顯揚。亦當第三。論云。焔
慧地者。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三
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縁覺地。證得極清淨。
縁諸覺分能取法境微妙慧蘊能現前。燒
一切煩惱。是故此地名爲焔慧。然上五釋義
皆相成。故疏總云不殊此意。疏。三約地滿等
者。前約證智爲焔。此約教智爲焔。疏。然
所燒下。三明所斷障。疏文有四。一擧唯識。
二亦攝法愛定愛。兼收本論。三菩提分下正
明斷義。四由斯四地下。別説二愚。然唯識
一分之下。更有論云。第六識倶身見等。攝
最下品故。不作意縁故。遠隨現行故名微
細。釋曰。第六識言揀第七識。第七識倶以
微細名故。此地未斷。今言微細望前地
説有三義。故立微細名。一第六識中。分別
身見名爲上品。唯不善故。獨頭貪等名爲中
品。通善不善。此唯無記故名下品。二不作
意縁故。即任運生義。三遠隨現行故。從
無始來隨逐於身故。有上三義故名微細。
論云。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
永斷。釋曰。以有身見。不能觀身爲不淨
等。問上言所知障中倶生一分那名煩惱。
答此所知障。昔時多分與煩惱障同一體起。
立煩惱名。由菩提分正斷所知。彼之身見
亦不行故。前之三地何不爾耶。以相同世
間。今此出世方能離之。疏。亦攝定愛下。二
出本論名。名離解法慢障。略云解法。實亦
有定。本分中説。亦唯識文。論云身見等言。
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
地尚増。入四地時方能永害。由斯四地説斷
二愚及彼麁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
倶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倶者。所知障
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斷不行。今得無
漏定及無漏教者。故違於彼。即疏彼釋。愚
即所知。愛即煩惱。故説倶斷。疏。由此證得
下。四所證如。亦前唯識引攝論文。世親釋
云。於此如中無計我所。無攝我所。如北
洲人無繋屬故。應説此如。非我執我慢我
愛無明邊見我所見等所依取故從得此眞
如下。是今疏結成。次明成行。如文具之。由
達無下六得果者。不爲我攝方能攝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六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正説。疏。前中論文分爲四。下疏文分
四。一依論科。二依四道科。三依三心科。四
依論釋文。初一可知。疏。又此四分即加行
無間解脱勝進。四道者。第二四道科如雜集
第九説。倶舍賢聖品云。應知一切道。略説唯
有四。謂加行無間。解脱勝進道。釋曰。加行
道者。謂引無間道前之加行也。無間道者。
謂斷惑道也。解脱道者。無間道後名解脱道。
謂已解脱所應斷障。最初所生。勝進道者。
除前三外所餘諸道。漸勝進故。即解脱道後
所起諸道也。是涅槃路。故名爲道。釋曰。所
起諸道者準雜集。即爲斷二障。謂煩惱所
知。有加行無間。更有異釋大意皆同。疏。又
此四中初一下。三依三心科。具如初地。疏。
今初因分者。第四釋文。即第一清淨對治修
行増長因分。以是次二分因故。唯牒一因
字耳。疏。今初十法明門下。疏文有五。一單
釋門。二故論經名入者引證。論經云。當以
十法明入四地故。三明爲下雙釋明門。四
故論云下擧論釋。五言證地智者下。疏釋
論。於中五。初正釋證地智光明。二亦猶下
引例釋。三故前地下引證釋。四言所説下
釋下句中所説法言。五便以下通釋下句
依彼智光入如來所説法中。論經云思惟
是今經觀察耳。疏略以三重釋之者。一總別
釋。二染淨釋。三能所依釋。依第三釋文。疏。
因成有二者。謂人法二空。從二空所顯下。會
其三觀。言即是眞如者自有二意。一者順
法相宗。二空非眞如故。二成三諦。假名爲
有諦二空爲無諦。眞如爲中道第一義諦。
有三諦三觀矣。又空有不二總爲空觀。不
壞假名即假觀。合上空假以爲中道。下
觀二假例此成觀故。相續結云亦入二空
眞實。二空眞實即是眞如異名。名相待假後。
結例可知。疏。後五依此所依立能依下。於
中有二。先總明。後初三句下別釋。今初。此
識亦通二宗。若生滅識生。染淨依他亦依心
有。即法相宗。若眞妄和合識亦生染淨。即法
性宗。並如前説。疏。著欲等者。由著欲故有
於欲界。由著受故有於色界。四禪不出於
四受故。又著正受故。由著想故有無色
界。空想識想無所有想。非想非非想中。雖
欲絶想亦不出想。三界唯心總結上文。
如下六地。疏。後二廣大下。於中三。初依論
釋。二今經下案今經釋三。又皆言下。通釋
界字。第二清淨分。疏。初中文有三句下。疏文
有三。初案經釋。二辨家不同。三會論釋。今
初。初句十智爲能生者。即下所列之十句
也。智因所觀而成十智。言得内法者。疏釋
以證性故。亦是如來教化之法故名爲内。
何時得耶。論云。此法明入同時得故。應知。
若爾何異前分。而云前分爲此因耶。答因
分觀十未得上品。猶在三地得上品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