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離散爲先。有果壞滅。由此因縁。彼謂從衆
微性麁物果生。漸析麁物乃至極微。是故
麁物無常。極微常住。瑜伽同此。言虚空者。
即第九因力論師。謂彼虚空爲萬物因。別
有一法是實是常。是一。是一切萬物因。從
空生風。從風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生
凍。凍堅作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歿
還歸空。是故虚空能爲一切萬物因是涅
槃因。百論亦云。外曰。定有虚空。法亦常亦
遍亦無分。一切處一切時信有故等。廣如彼
破。言宿作者。即第十宿作論師。計一切衆
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縁。是故若有
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
衆苦亦滅。衆苦盡滅。即得涅槃果。是故宿
作爲一切因。瑜伽論云。何因縁故。彼之外
道作如是見。立如是論。答彼見世間雖
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
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爲彼
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
諸法皆以宿作爲因。由此理故。起如
是見。立如是論。涅槃三十五。廣破此見。而
疏云。等者。等取第十一無因論師。計一切
萬物無因無縁。自然而生自然而滅。故此
自然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此計一切無
染淨因。如棘刺自纖。烏色非染。鶴色自白。
大乘法師云。別有一法是實是常。號曰自
然能生萬物。與下此方計有同義。瑜伽第
七云。何因縁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
法。答謂見世間無有因縁。或時欻爾
大風卒起。或時一日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
沙瀰漫於一時間。頓即空竭。或時欝爾果
木敷榮或一時間。颯然衰悴。由如是故。起
無因見立無因論。顯揚亦同此。則無因爲
自然。非別有物。若廣分別上諸異計。如瑜
伽六七。顯揚九十。婆沙十一二。及金七十。廣
百論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統收所計不出四見下。第二統收
十一爲四計。即百論意。於中二。先正明計。
後若計一下。對因果明。皆廣如百論。疏。雖
多不同下。第三結歸二因。即收上十一宗
計。乃至九十五種。皆不出二因。無而忽有。
是曰無因。所計處謬。是曰邪因。如乳生
酪。乳曰正因。令乳生席。即曰邪因。從無
明行而生此身。是曰正因。從冥性等生。皆
曰邪因。一切諸法縁會而生。縁離則滅。未
有一法不從因生。情非情境並從因生。而
言無因。乃成大過。謂不應生物則合常生。
石女則應生兒。龜毛亦應生物。不修萬
行應得涅槃。則世出世法。一時倶壞。故無
因過。過莫大焉。配屬可見。離佛法外。非
唯九十五種。設千般異説。皆不出於邪因無
因故。説一正因縁。無計不破。疏。此方儒道
下。第二敍此方。疏文分二。初指同二因。後
莊老下。略出諸計。然此方儒道玄妙不
越三玄。周易爲眞玄。老子爲虚玄。莊子爲
談玄。今疏有二。先合引莊老。後別引周
易。前中亦二。先引文。後斷義。今初。正引老
子。及引莊子。故云皆計自然。此句標也。
故莊子云。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謂
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經。有物混成章。此先有
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
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
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
大。注云。因所大而明之。得一者天地王
也。天大能覆。地大能載。王大能法地則天
行道。故云亦大。又云。域中有四大。王居
其一焉。注云。正者人靈之主。萬物繋其興
亡。將欲申其鑒戒。故云而王居一。欲警
王令有所法也。次文云。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注云。人謂王也。爲王者。
先當法地安靜。既爾又當法天運用生成。
既生成已。又當法道清淨。無爲令物自化。
人君能爾者。即合道法自然之性也。又上
釋道大云。以通生表其徳字之曰道。以
包含目其體。強名曰大。此文相躡故委引
之意在道法自然耳。徳經又云。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前則逆推。此則
辯。注云。一者沖氣也。言道動出沖和妙
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
能獨生。又生陰氣。積沖氣之一。故云一生
二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陰陽合孕。沖
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云三生萬物。次下
又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上來
皆明萬物自然生也。即老子言。若引莊
子者。莊子太宗師篇云。夫道有情有信。無
爲無形。注云。有無情之情。故無爲也。有常
無之信。故無形也。又云。可傳而不可受。注
云。古今傳而宅之。莫能受而有之也。又云。
可得而不可見。注云。咸得自容。而莫見
其状也。又云。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
以固存。注云。明無不待有而無也。又云。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注云。夫無也豈能生神
哉。不神鬼帝而鬼帝自神。斯乃不神之神
也。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
也。故夫神之果不足以神。而不神則神矣。
功何足有。事何足恃哉。又云。在太極之先。
而不爲高。在六合之下而不爲深。先天
地生而不爲久。長於上古而不爲老。注
云。言道之無所不在也。故在高爲無高。
在深爲無深。在久爲無久。在老爲無老。
無所不在。而所在皆無也。又云。狶韋氏得
之。以挈天地。伏羲得之。以襲氣母。維斗
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坏
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肩吾
得之。以處大山。黄帝得之。以登雲天等。
注云。道無能也。此言得之於道。乃所以明
其自得耳。又云。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
者至矣。注云。知天人之所爲者。皆自然也。
則内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衆玄同任之。
而無不至也。意云。但有知有爲。皆不爲而
爲。故自然也。疏若以自然爲因等者。斷義
也。通其兩勢。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
自然。故以道爲其因。是邪因也。疏。若謂
萬物自然而生下。出莊子意。則萬物自然無
使之然。故云自然。即無因也。*疏。如烏之
黒等者。即莊子文亦涅槃經意。疏。周易云下
二引周易等者。文中亦二。先引文。後斷義。
今初。即繋辭也。繋者繋屬也。亦綱系也。此
上應加是故二字。注云。夫有必始於無。故
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
而名。取其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孔云。
太極天地未分之前混而爲一。即是太初太
一也。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極之謂。混元
既分。即有天地。故云太極生兩儀。即老子
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者。指其物體。下與四
象相對。故云兩儀。謂兩體容儀也。釋曰。若
準列子。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
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
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彼注云。質性也。又釋
太易指周易太極。此則太初非太易便成。
太極在初。若準易鉤命訣説有五運。前四
同列子。第五名太極。則太極非初。釋與列
子大同。運則運數。易謂改易。元氣始散。謂
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
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雖小異同。皆
是元氣生天地耳。疏。兩儀生四象等者。孔
云。謂木金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兩儀生
四象。土則分王四時。又地之別故唯四象。四
象生八卦者。謂震木離火兌金坎水。各主一
時。又巽同震木。乾同兌金。加之以坤艮之
土爲八卦也。八卦定吉凶者。八卦既立。爻
而相推。有吉凶故吉凶生。大業者。萬
事各有吉凶廣大悉備故。能生天下大事
業也。疏。太極爲因等者。二斷義也。謂若用
太極爲因。故是計無爲有。亦是邪因。*疏。
若謂一陰下。通顯邪因無因。易云。一陰一陽
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一陰一陽謂之
道者。注云。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無不
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爲象。必
有之用極而無之功顯。故至乎神無方而易。
無體而道可見矣。故窮變以盡神。因神以
明道。陰陽雖殊無一以待之。在陰爲無
陰。陰以之生。在陽爲無陽。陽以之成。故
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孔疏云。孔疏非孔子。
乃孔頴達也。一謂無也。無陰無陽乃謂之道。
一得無者。無是虚無。虚無是太極。不
可分別。唯一而已。故以一爲無也。若有境
則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爲一。故
在陰之時。而不見爲陰之功。在陽之時。而
不見爲陽之力。自然而有陰陽。自然無所
營爲。此則道之謂也。故言之謂道。以數言
之。謂之一。以體言之。謂之無。以物得開
通。謂之道。以微妙不測。謂之神。以應機
變化。謂之易。總而言之。皆虚無之謂也。聖
人以人事名之。隨其義理以立稱號。釋
曰。若以陰陽變易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而
注及疏。皆云一者無也。故是無因。故云若計
一爲虚無。自然則亦無因也。以虚無亦通
邪因。故致亦言。疏。然無因邪因下。第三雙
就結過。言生應常生者。人自然生應常
生。人不待父母等。衆生菩提亦自然生。則
一切果報不由修得。此正無因之過。若以
無爲因。亦邪因過。隨計各異。略不言
之。上來廣破異計竟。疏。以不知三界由乎
我心下。第三擧正折邪。於中三。初總明迷
倒因縁。次況出深旨。後揀濫顯邪。初中三
界由乎我心。即唯大乘下十地有文。唯識等
論皆引成立。謂心法刹那。自類相續。無始時
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縁憑對。非氣非
禀。唯識唯心。豈同儒道氣變爲神。神由氣
就。氣非縁就。出於自然。自然而成其性自
化。非由修習耶。豈況心外別有冥性微塵
等耶。況梵天等爲能生耶。疏。從癡有愛流
轉無極者。即淨名經。義通大小。大乘有二
義。一無明發業愛能潤業。二過去無明現在
愛取。小乘則唯有後義。雖由三毒。此二勝
故。涅槃亦説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
明。二者有愛。此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其
文非一。小乘立三毒爲生死根本者。中論
染染者品云。經説貪欲嗔恚愚癡是世間根
本。乃至云三毒因縁起於三業。三業因縁起
於三行。是故有一切法。十二因縁品云。衆生
癡所覆。爲後造三行。以有此行故。識受
六道身。皆是三毒爲根本義。然外道雖立
三徳。不知是己心之所有故。又計從冥
而起用故。故爲邪見。疏。迷正因縁等者。唯
心癡愛。即正因縁。若大乘説唯心爲因。癡
愛爲縁。小乘亦以癡愛爲因。業等爲縁。大
乘亦以業種爲縁故。疏。安知因縁性空等
者。第二況出深旨。因縁有相淺義尚迷。性空
眞理安測涯分。性空通於初頓終教。妙有
即是實教。若通於空有二文交徹。具徳即
是圓教。疏。言有濫同下。三揀濫顯邪。謂易
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禮云。人
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
云。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眞。莊子云。
有眞君存焉。如是等文。後儒皆以言詞小
同。不觀前後。本所建立。致欲混和三教。
現如今時成英尊師作莊老疏。廣引釋教
以參彼典。但見言有小同。豈知義有大異。
後來淺識彌復惑焉。疏。同於涅槃盜牛之喩
者。即涅槃第三答迦葉問。經云。爾時迦葉菩
薩白佛。言。世尊。出世之法與世間法。有何
差別。如佛言曰。佛是常法不變易法。世間
亦説梵天是常。自在天常無有變易。我常
性常微塵亦常。若言如來是常法者。如來何
故不常現耶。若不常現有何差別。何以故。
梵天乃至微塵世性。亦不現故。佛告迦葉。
譬如長者多有諸牛。色雖種種同共一群。
付放牧人令逐水草。但爲醍醐不求乳
酪。彼牧牛者搆已自食。長者命終。所有諸牛
悉爲群賊之所抄掠。賊得牛已無有婦女。
即自搆捋得已而食。爾時群賊各相謂言。彼
大長者畜養此牛。不期乳酪但爲醍醐。我
等今者。當設何方而得之耶。夫醍醐者。名
爲世間第一上味。我等無器。設使得乳無
安置處。復共相謂。唯有皮嚢。可以盛之。雖
有盛處不知鑚搖。漿猶難得況復生酥。
爾時諸賊以醍醐故加之以水。以水多故。
乳酪醍醐一切倶失。凡夫亦爾。雖有善法。
皆是如來正法之餘。何以故。如來世尊入涅
槃後。竊盜如來遺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
諸賊劫掠群牛。諸凡夫人雖復得是戒定智
慧。無有方便不能解説。以是義故。不能
獲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賊不知
方便喪失醍醐。如彼群賊爲醍醐故加
之以水。凡夫亦爾。爲解脱故。説我人衆
生壽者士夫凡天自在天微塵世性。戒定智
慧及與解脱。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涅槃。實亦
不得解脱涅槃。如彼群賊不得醍醐。是諸
凡夫有少梵行。供養父母。以是因縁得生
天上受少安樂。如彼群賊加水之乳。而是
凡夫實不知因修少梵行供養父母得生
天上。又不能知戒定智慧歸依三寶。以不
知故説常樂我淨。雖復説之而實不知。是
故如來出世之後。乃爲演説常樂我淨。如轉
輪王出現於世。福徳力故群賊退散牛無損
命。爾時轉輪王即以諸牛付一牧人多巧
便者。是人方便即得醍醐。以醍醐故一切
衆生無有患苦。法輪聖王出現世時。諸凡
夫人不能演説戒定慧者。即便退散如賊
退散。爾時如來善説世法及出世法。爲衆
生故令諸菩薩隨而演説。菩薩摩訶薩既得
醍醐。復令無量無邊衆生獲得無上甘露法
味。所謂如來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善男子。
如來是常不變易法。非如世間凡夫愚人。
謂梵天等是常法也。此常法稱。要是如來。
非是餘法。迦葉。應當如是知如來身。釋曰。
以法對喩。文相可了。是知儒道言同。皆佛
法出。疏。況抨驢乳下。即智論第三文。意謂
佛教如牛乳。修得解脱。如抨得酪生熟酥
等。不解修行尚不得酪。況外道教猶彼
驢乳。佛喩於牛。外道如驢。驢乳本非出酪
之物。外道之教無解脱味。故抨驢乳但成
屎尿。依外道教行。但招苦果無所成益
疏。廣明異計下。第四指廣從略。恐繁故略。
欲知源故指所出耳。疏。今但説下。第五
結功超勝。言佛法之淺淺者。以其十宗前
前淺於後後。後後深於前前。前二望第十。
有八重之深。已能總破一切外道況第三
宗。況第四宗。乃至第十展轉深妙。然上所引
皆是外宗甚深玄妙。今以第二並能超之。故
云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然西方外
道。明説三世多信因果。知厭生死欣求
槃。但眞源小差。致去道懸遠。況此方儒
道善止一身。縱有終身之喪。而無他世之
慮。雖齊生死強一枯榮。但以生死自天。枯
榮任分。天乃自然之理。分乃禀之虚無。聚散
氣爲生死。歸無物爲至道。方之釋氏不
合同年。略辨釋道之殊。以擧十條之異。一
始無始異。謂釋立生滅因縁。無定初始。儒
道有太初太始。爲物之先。太初爲萬物之
先。物自造化。因縁爲萬法之本。興滅由人。
二氣非氣異。釋以心爲法本萬行憑縁。
道以氣變爲神。無爲自化。自化則無修無
習。棄智絶聖。憑縁則必假修成。萬行會
本。三三世無三世異。釋以禀質色心靈
相續。隨縁起滅。三世遷流。儒道以聚氣爲
生散氣爲死。死則歸夫天地。不續不存。
既止一身寧知三世。四習非習*異。釋以善
惡由業。愚智習生故。積劫熏修靈識玄妙。儒
道以善惡由分愚智自天。禀純和則至聖
至神。禀渾濁則爲愚爲暗。縱言愼習止在
一身。豈説積功能資他世。五禀縁禀氣異。
釋以參羅萬象並由縁生。儒道以富貴吉
凶皆由氣命。禀氣者不可改易。禀縁者則
可増可修。六内非内異。釋以天地萬物。
内識變生。儒道以人物蠕飛。皆由天地所
變。在我則可變染令淨。所變在天任彼
高底。七縁非縁*異。釋以四相遷流。浮虚變
滅。皆由縁力非曰自然。儒道以日化月移
趣新更故。力皆自爾。非由我心。八天非
天*異。儒道以禍福吉凶派流爲二。一者天。
二者地。地而所爲可得閉絶。故謀未兆而
散脆微。天之所爲不可遁避。故受而喜之。
忘而復之。是以安乎天者棄於人。絶於聖
者從乎道。斯老氏之旨。釋以果報因縁。宗
源斯二。一者苦集。二者滅道。滅道者。不住
不染離斷離常。高出空有之顛。迥超生死
之外。苦集者。因心迴轉逐業高低。往來六
趣之中。留連三有之内。是以厭乎苦者斷
於集。忻乎滅者修於道。此釋氏之旨也。二
家之理皎若掌中。戸則千門殊歸異貫。較
之於一其可得乎。九染非染*異。老以仁
毀於道。絶仁而道自停。不在於爲也。欲
害於性。去欲而性自得。不在於修也。利
累於生。屏利而生自成。不在於益也。禮
出於亂。棄禮而亂自除。不在於作也。理
由於道。有道而理自至。不在於聖也。得
在於時。時來而位自成。不在於爭也。是
以不求而自得。不爲而自成。爲之者必敗。
求之者必失。此老君之教也。釋以善爲福
道之本。修善而受福人天。不善爲惡道之
根。積不善而沈淪三惡。慈爲無害之徑。欲
爲生死之源。絶欲而生死必除。行慈而壽
命長遠。是以爲善者必得。爲不善者必失。
離欲者必超欲。不離欲者必陷*欲。此釋
迦之教也。教方既辯。異乃條然。譬彼寒
温理難併合。十歸非歸*異。釋以生死苦也。
從妄想而形。貪愛垢也。因無明而起。因無
明而起。則可剪可除。從妄想而生。*則可
搴可拔。搴拔縁乎性假。除剪由乎體妄。知
體妄者。息妄而證涅槃。達性假者。棄假
而歸寂滅。於是控御一乘。浮航六度。
生死苦海。出火宅煩籠。迥登般若之臺。妙
入涅槃之苑。湛然常樂與虚空而並存。嶷
爾圓明混境智而雙寂。此乃釋教之所歸也。
老以生與死命也。悉是道之所爲。聖與不
肖性也。但是天之所與。天與不可逃。道爲
不可捍。知天道不可迷捍者。則能安處
生死。而守全性情。性情全而天不壞。死生
處而道不虧。道不虧則悦惡之慮消。天不
壞則喜怒之心滅。於是出囂塵之域。遊道
徳之郷。理孤劭於寰中。神獨凝於方外。澹
然玄寂。而累害不能千。怕爾無爲而邪氣
不能襲。可以長生。可以盡年。此老教之
所歸也。所歸既異。發軫復殊。相去渺然千
里非遠。此上十異。即冀審思愼之深衷。多
以小乘因縁以破外宗玄妙。況乎眞空妙有
事理圓融。染淨該羅一多無礙。重重交映念
念圓融哉。無得求一時之小名。渾三教之
一致。習邪見之毒種。爲地獄之深因。開無
明之源流。遏種智之玄路。誡之誡之。傳授
之人善須揀擇。疏。三法無去來宗。謂大衆部
等者。先標宗。説有現在下釋而云等者。等
取七全一少分。謂都八全一少分。同有此
計。一大衆部。二雪山轉部。三鷄胤部。四制
多山部。五西山住部。六北山住部。七法
藏部。*八飮光部。宗輪論序制多西山北山
云。餘義多同大衆。敍法藏亦然。敍飮光
云。餘義多同法藏故。上*八部類同此計。
言一少分者。取根本化地部。彼云。過去未
來世無。現在無爲是有。敍雪山轉云。餘義
多同説一切有部。亦無去來也。北京素公
云。以前義故。四分律法藏部義。及四阿含
僧祇律大衆部義。並是第三法無去來宗也
疏。四現通假實宗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
者。即説假部。一少分即末經部。以根本經
部是第一宗攝故。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
以所造爲能造。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
故三藏云。經部細實而麁假。實義同故現通
假實攝。此説假與一説。説出世別。此謂眞
中有假實。蘊門明義是實者。實積聚
故。界處門明義是假者。假積聚故。今疏
云。其成實論。即是少分末經部也。疏。五俗妄
眞實宗等者。以世俗是假。假故妄也。出世
爲眞。眞非是假故。是實也。少似中論一半
向前。疏。六諸法但名宗者。則顯出世亦假
名耳。故云。一切我法亦如中論。若有世間
則有出世間。既無世間何有出世間等。疏。
七三性空有宗者。即是大乘法師所立。應理
圓實宗。疏。八眞空絶相宗。即是大乘法師勝
義。倶空宗。疏。九空有無礙宗等者。謂互融
故。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語空必
攝有。言有必攝空。故曰互融。雙絶者。有
即空故有絶。空即有故空絶。言不礙兩存
者。不壞相故。有即空而有不泯。空即有而
空不亡。眞如隨縁者。上言空有容濫但空
故。説眞如即空空即眞如。又異但凝然。故
云隨縁。非無不變。具恒沙徳者。唯法性宗
非唯空寂而已。上皆實教中義。如前立教
中辨。疏。十圓融具徳宗。廣如義分齊。疏。然
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下。第三料揀。於中二。
先通料揀十宗。後會通妨難。前中有五。一
通明淺深故後後深於前前。然此十宗前六
全同大乘法師。大乘則有八宗。七名勝義
倶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爲應理圓
實。法性爲勝義倶空。今迴七爲第八。八爲
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符法性。又
加後二以顯甚深。疏。前四唯小。五六通
大小。下二大小乘料揀。然五六立在小乘。
義通大乘。故云五六通大小。*疏。七即法
相下三。權實料揀。*疏。又七即始教下。四以
五教料揀。但擧四教。前六小乘。即當第一
小乘藏教。以前已有大小料揀故略不
言。*疏。又第七亦名二諦倶有宗者下。五二
諦料揀。亦是隨難別釋。唯料揀三宗。以含
異義故重釋之。初宗二諦倶有可知。*疏。
如掌珍頌者。即清辯菩薩所造一論唯釋此
偈。此中有兩重比量。前半有爲法比量。謂
立云有爲是有法。定空無性。是宗法因。云
從縁生故。同喩云。如幻法。幻法從縁生。
幻法空無性。有爲從縁生。有爲空無性。此中
因喩前却。或迴文不盡。而言眞性者。即有
爲性。亦合言有爲眞性空。二無爲比量。云
無爲是有法。定無實故。是宗法因。云不起
故。同喩云。如空華。空華無有起。空華無有
實。無爲無有起。無爲亦無實。故中論云。若
有有爲法。則有無爲法。既無有有爲。何得
有無爲。廣如彼論。疏。即般若三論中一分
之義者。以三論中四諦品前以空遣有。四諦
品中以空立有。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
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標
名以中論意。顯不滯空有。非但明空。又
偈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名爲
假名。亦名中道義。則三觀齊驅。三諦無礙。
豈獨空耶。故有言學龍猛宗墮惡趣空。
斯言可怖。故云一分之義。即三觀中一空觀
疏。九二諦無礙宗者。即眞不礙俗。俗不
礙眞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
二。眞入第一義。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
亦其義耳。今略其旨。故指前文。所以不會
第十宗者。第十亦可名二諦無盡宗。然必
融於前。故不別立耳。又上三宗諸師各立。
故今敍之。其第十宗非彼所競。故不言
耳。疏。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釋通妨難。謂有
難云。十宗何異五教。而重辯耶。故爲此
通。然有二義。一則通局不同。二乃體式有
異今初。先雙標。後教則下。雙釋。顯明二通。
影出二局。上句。言教則一經容具多教者。
顯明教通也。如一維摩則具五教。涅槃
般若等亦具五教。故而影出宗局。維摩但
是事理無礙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
宗則一宗容具多經者。顯明宗通。以一事理
無礙宗内該法華維摩涅槃等故。而影出教
局也。如一經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疏。又
夫立教必須斷證等者。二明體式有異也。亦
重通妨難。難云。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
宗爲教。以教爲宗。故爲此通。教有斷證
階位等殊故。但有五宗。約所尚各別故
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六宗而斷
證等齊。但爲小教。則教宗無違也。疏。第二
顯別宗下。二釋別宗。疏中分二。先總明立
意。二開章別釋。今初又二。先正立諸經。各自
有宗故。此別明斯經宗也。如法華以一乘
爲宗。涅槃以佛性常住等爲宗。故云各自
有宗。雖互有兼通。就其偏重故。標爲別
宗。疏。然楞伽下解妨。妨云。楞伽第二云。
大慧。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故今通云。
斯言遣滯耳。若一向不立宗者。何以彼立
宗通説通。故經云。宗通自修行。説通示未
悟。昔人云。宗通説不通。如日被雲曚。宗
通説亦通。如日處虚空。既有二通。則非無
宗矣。是爲無宗之宗。立而無立。爲宗説兼
暢。是日處空耳。疏。略以二門分別下。第二
開章別釋。於中亦二。先標章。後前中下。依
章別釋。疏。初品中無盡平等等者。即是晋經
二。善光海大自在天王偈。下半云。無取
無起亦寂滅。爲一切歸故出世。即今經妙焔
海天王偈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
無窮盡等。疏。縁起相即入故者。即縁起相
由門意。疏。十賢首以前下。就此一師。疏文
有二。先出意總立。後謂前之二師下。爲其
解釋。即釋互闕之言。出其新立之意。於中
又二。先出互闕。後故賢首意下。彰其立由。
雖依光統師而更添之。於中三。初總標。
二由光統師下。出光師意。不安縁起法界
之由。三賢首下。出賢首加之所以。於中
二。先總明所以。以彼得別而闕總故。以
法界下。二出總別之相。法界有四。理實是
一。故云別也。縁起是總而有二義。一本有
縁起。如大方廣。方廣是業用。周遍是本有
故。佛華嚴是因果即修成縁起。又縁起是
義。因果是位故。疏。二申今解下。疏文有二。
先總明建立。後今釋前義下。開章別解。前
中五。一總相標立。二顯其包含。三彰加所
以。四釋通妨難。五重顯異門。今初意云。略
則第十師其言則多。既光統別不攝總。
言法界縁起。總則攝別。不應復存因果理
實之言。若取廣説。又闕不思議。故云若取
義。應言因果縁起。理實法界不思議爲
宗。若取次第。應言法界理實縁起。因果不
思議爲宗。疏。此則攝一總題下。第二顯其
包含。方字兩用。向上則大方。大方無隅即
法界故。向下方廣。業用是縁起法界故。故
云法界總該前二。疏。而法界等言下。第三
彰加不思議之所以。揀異餘經。故兼引文
證。疏。淨名但明下。第四釋通妨難。即躡跡
爲難。謂若加不思議。欲異餘經。尚同淨
名。曾何成異。故爲此通彼得業用。不得
徳相故。故彼經云。有解脱名不思議。菩薩
住是解脱。能以須彌之高廣。内芥子中等。
曾不説言眞如具無盡徳。佛身不分而遍
塵毛之徳不可盡等。故彼而爲一分。故
龍樹呼此經爲大不可思議經。則顯彼爲
小不思議。不思議雖無大小教中彰之有
廣狹故。疏。若就題中下。第五重顯異門。上
來所*辯。但明題中已具經宗。若準天台智
者釋法華經。於一題中有體宗用。今取例
釋故有三也。疏。互用皆通者。謂不壞性相。
則理法界性義名界。若事法界分義名界。若
性相交徹。相既即性。分即名性。性即相故。
無分即分。故言互通。疏。二顯義中曲有四
門等者。此門有三。初總標。二別釋。三
結。初標可知。別釋四章即爲四別。疏。第
一別開法界等者。此一段疏文有四別。一
標章略明。二於中十事下。開章別釋。三而
此因果互爲宗趣者。會通宗趣。然有二意。
一者五周。皆以因果爲其宗趣。若以修因
爲宗。得果爲趣。擧果爲宗。令修因爲趣。
二者所信因果爲宗。令得差別因果爲趣。
擧差別爲宗。成所信爲趣。擧差別爲宗。
令得平等爲趣。擧平等爲宗。融差別
爲趣。擧平等爲宗。令成行爲趣。擧頓成
諸行爲宗。令信平等爲趣。擧成行爲宗。
令證入爲趣。擧證入爲宗。令忘證修
行爲趣。故言互爲。疏。一經始終下。第四
結成因果。收前五六七八四師之義。彼皆不
出因果故。故此因果不違法界。以是法界
成因果故。疏。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下。
疏亦有四。一標章。二法界門中下。開章解
釋。三五對別明下。會通六釋。謂不壞因果。
及交徹故。四上五周因果下。結歸法界。收
前衍裕二師。就結歸法界中有二意。一歸
事理法界。謂第五因果即前因果。又前之四
對。皆通因果。因果皆有境智等故。*又第三
對中一種是理。餘之九事皆是事攝。故五周
因果不出此十。二況因果無性下。會上歸
於理法界也。疏。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文
亦有四。一總標。二亦有十義下。別釋。三此
上五對下。會宗趣。如擧在纒法界爲宗。令
得出纒清淨爲趣。餘四例知。四又上五中
下。結示法界因果之相。收前光統師。唯初
一對。是法界理實。餘皆縁起因果。疏。第四法
界因果雙融下。此門但二。一先標。二別釋。
今初。由雙融故倶離。由雙融故混然。離不
礙存故云無礙。能存能離故云自在。法界
雖通事理。今取理實。故法界爲性。因果爲
相。疏。一由離相下。別釋中初二一對但明倶
離。三四一對不礙兩存。然性則叵壞。但云
不泯。相則可壞。故言不壞。五即合其初二。
六即合其四三。皆由性相相即故。二對皆
不相異。七復合其五六。謂六是於存。五是
於泯。正存即泯。故復不異。八即融前因果
令同法界。九由同法界因果互攝。十令因
果差別之法。一一別攝。已知大意。次隨難
釋。疏。此即相爲宗等者。擧相意欲令亡。
不在相故。後對合上離相。並爲其宗。令
亡因果者。前離於相。明因果之相本離。今
亡因果。令離取相之心。言下九準思者。二
中應云擧性爲宗。令離性爲趣。離性爲
宗。令亡法界爲趣。三即離性爲宗。不泯
性爲趣。以性本自離不待泯故。又離性不
泯性爲宗。令亡法界不礙法界爲趣。四
以離相爲宗。不壞相爲趣。相本自離不
待壞故。又離相不壞相爲宗。令亡因果
不壞因果爲趣。五離相爲宗。不異離性
爲趣。由性相不異故。若異離性。非眞離
相故。又離相不異離性爲宗。令雙融性
相倶泯爲趣。六不壞相爲宗。不異不泯
性爲趣。若離不泯有不壞者。是定有故。
又不壞不異不泯爲宗。令倶存現前爲
趣。七雙存爲宗。不異雙泯爲趣。以即泯
而存方是存故。又雙存不異雙泯爲宗。令
超視聽絶思議。不礙見聞言念爲趣。然
超視聽之妙法。則約相説。絶思議之深義。
*則約性説。八法界性融不可分爲宗。
令因果各攝法界爲趣。九因果各全攝法
界爲宗。令因果互在爲趣。十二位差別皆
攝法界爲宗。一一行位無盡爲趣。疏。上之
四門下。第三總結。於中有四。初以體用
收之。體即前性。用即前相。二又初即因果
下。以宗中十一字收之。三既以第四融前。
則四門一揆者。總融四門。四故即照下。會
歸心觀。在法爲離。在心爲遮。在法不壞。
在心爲照。遮即初之二門。照即三四二門。
然初遮是即照之遮。次照是即遮之照。五即
雙遮。六即雙照。七即正雙遮。而正雙照。八
即四門一揆。圓明一觀。九十隨一句中。具
前四。亦同一觀。又十門齊鑒曰照。無
心於十曰遮。雙照照前照遮。雙遮遮前遮
照。言亡慮絶。了了分明。故上十門圓明一觀。
方契十門之旨。合上四門之宗。希領文繋
之表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