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十通品第二十八已下入第
四十四經
初來意爲答第二會中十通問故。以二品
明業用廣大。前定。此通。義次第故。亦由依
定發通。二釋名者。通即神通。謂妙用難測
曰神。自在無擁曰通。妙用無極寄十顯圓。
晋經本業倶稱十明者。委照無遺故。然通
與明經論皆異。故智度論第三云。直知過去
宿命之事爲通。若知過去因縁行業爲明
等。今以此經通即委照亦得稱明如文廣
説。故下經云。非諸菩薩通明境界。晋經意存
順義。今譯務不違文。三宗趣者。智用自在
爲宗。爲滿等覺無方攝化爲趣。次正釋文。
長分爲四。一擧數標告二。徴數列釋三。總
歎勝能四。結數辨果。今初。言十者。一他
心。二天眼。三知過去劫宿住。四盡未來際劫。
五無礙清淨天耳。六無體性無動作往一
切佛刹。七善分別一切言辭。八無數色身。九
一切法智。十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此十皆言
智通者。皆以大智爲體性故。若隨相説。
前八量智。後二理智。據實唯一無礙大智。此
十亦是開彼六通。天眼天耳神足漏盡各分
二故。天眼約見現未分成二四。天耳約音
聲言辭。分出五七。亦是約聞聖教及諸類
言辭故。神足約業用及色身。分成六八。漏
盡約慧定分成九十。一三不分故六爲十。
然小乘六通智用有分。三乘平遍亦非曲盡。
今一乘十通智用重重遍周法界。猶如帝網
刹圓融故。尚越彼明況於通用。爲顯
圓旨開成十通。第二何者下徴數列釋中。
先總徴。後佛子下別釋十通。即爲十段。段各
有三。謂標・釋・結。今初標。云他心者。智以
他心。爲所縁故。若直就所縁。應名心差
別通。若所若王種類多種皆能知故。並依主
受名。然智縁他心諸説不同。安慧論師云。
佛智縁他心縁得本質。餘皆變影。護法論
師則佛亦變影。若縁本質得心外法。壞唯
識故。但極似本質有異因人。依唯識宗護
法爲正。以今經望前亦未失。以攝境從
心不壞境故。能所兩亡不礙存故。第一義
唯心非一非異。正縁他時即是自故。以即
佛心之衆生心非即衆生心之佛心爲所
縁。以即衆生心之佛心非即佛心之衆生
心爲能縁。如是鎔融故非一非異。若離佛
外別有衆生更須變影。却失眞唯識義。二
知一下釋相中二。初知一刹。後如一下以
少類多。前中三。初總。次所謂下別。後如
是下結。別中有三十類心。闕第三無記。晋
經具有。於中前十約相總顯。後二十心約
人別顯。前中初二約性總該諸心。次二約
行兼濟獨善故。次二約報。天大人小故。上
四唯善。次二約向背。而順通三性善惟有
漏。背唯是善通漏無漏。約人辨中。初六約
乘。前三是果。後三是因。即前背生死心及
廣狹心。次八部約類。即前順生死及大小心。
地獄等約趣。亦順生死是不善心。餘並可
知。第二天眼。標云無礙者見自在故。清淨
者離障故。天眼即通。二見無量下釋中分
三。初總明多界相殊。其善惡趣等。後後展
開如問明品。次所謂下別明多類非一隨
一一類有前罪等。三如是種種下委照分明。
前但覩其現相。此則照其因縁。十明之目由
此而立。於中初能見分明。次隨所下所見委
悉。言隨所者所知非一故。後悉皆下結其
無謬。文並可知。第三宿住通。標中謝往之
事名宿住。在過去明了記憶爲隨念。即宿
住之隨念。宿住隨念之通。二能知下釋相
中二。一知凡事。於中先總。所謂下別。二又
憶過去下知佛事。於中亦二。先約界顯多。
但知其果。後又憶念下約人顯多兼知其
因皆以菩薩得九世眼如見現在故。若
不爾者過去之法若不落謝不名過去。若
已落謝無法可知。若但曾經心中。有種影
現前故。説憶知者。是則但見自心不見彼
法。又曾不經事應不憶知。又但見現在非
是過去。何名宿住。餘文可知。第四知劫通。
亦從境受名。二知不可説下。釋相中二。先
知凡。後又知下知佛。前中亦二。先明所依
劫。但寄多界以顯多劫。非有際限名。及
後段。皆盡未來。此位所知同於佛故。後一
一下顯能依事。義如十地中辨。然大乘宗。
未來世法體用倶無。今云何知。依方便教
但見現在因種。知當果相。非見未來法
體。若一乘宗。於九世中。未來中現在體用
倶有。今稱實而知。然非現在之現在。故稱
未來。此有若是性有即同小乘。若是縁有縁
今未曾。云何言有。若今時看縁性倶無。以
是現在未來定非有故。若逐未來時看。以
是未來之現在故。還如今有。第五天耳通。
初標名。略無智通。若直云天耳。即當體受
名。若取無礙清淨之天耳。即依有徳業受
稱。二圓滿下釋相中三。初總顯徳業自在。
二佛子下別示一方業用。三如東方下擧一
例餘。今初九句皆約用辨徳。前之標名
即是總句。一圓滿者能互用故。二遍聞十
方及九世故。三一時領覽通其源故。四離
二障故。五明了所知故。六縁不能礙故。
七非如權小聞有分限。不盡重重故。八
已證得故。九於一切皆自在故。謂欲聞則
細遠無逃。欲不聞則近大不撓。故云自在。
第二別示一方業用中二。初擧多佛欲顯
聞廣。二是諸佛下顯聞憶持。於中二。先
聞持教法。隨釋可知。後又於下顯持圓滿。
即能持之相。於中二。先擧所持。上文通顯
佛所説法。今辨所説差別。後於彼下辨能持
相。兼明轉化。餘文可知。第六無體性智通。
初標名中有十四名。初一總通。即無體性。
餘皆別。別中一無功作用。二同理平等。三
能普遍。四量難知。五非謂依體起用。六但
隨念即形。七現有作用。八不動本處。九作
必究竟。十用無間歇亦不斷佛種。十一他
不能壞。十二能生善根。十三隨何所詣。
於十三中。初二五八是無體性義。餘即神
通義。此二無礙故受斯名。二此菩薩下釋相
中三。一明廣大。謂聞多刹佛名。即見身在
彼多刹故。二彼諸世界下。明無量不起等
義。謂又於彼佛重聞佛名。便往敬事受道
無著故。三如是經下明不斷義。謂於多時
體用無礙故。第七善分別言音通中。初標
名。從所了得名。即依主立稱。若從所發
得名。即通持業。二知不可説下釋相中二。
先知言詞有標列及結。後此菩薩下明發
言詞。謂隨樂差別而發言故。有法喩合。
文並可知。第八色身莊嚴智通。依所現得
名。即有財立稱。二知一切下釋相中三。初
知無色以色即空故。二菩薩如是下明能
現色。以空即色故。三佛子下雙明無色現
色。所爲不礙悲故。今初由了法界無定實
色。擧體即空非斷空故。空中無色不礙色
故。存亡隱顯皆自在故。方能隨樂現種種
色故。先明之。於中六句。初一總知色性
離相。亦無有法而爲空故。餘五別明離
何等相。一離差別相麁妙長短等。同一無生
體故。二種種異相虚故。三無量多相離故。
又無大小絶分量故。四但妄分別求叵得
故。色空二見皆請取故。即與不即斯見絶
故。上通形顯。五離顯相依形有故。二能現
色中。初結前標。後以即空之色爲妙色
故。又空色不二成上眞空。不二而二現斯妙
色。色空融即爲眞法界。縁起無盡即一現
多。後所謂下別顯不同有一百三種。或從
色相立名。或就徳用受稱。可以意求。然
然皆是稱法界之色。不同變礙。但隨所顯
以立色名。三雙明所爲中。初結前後
所化下顯其所爲。有十句並可知。第九一
切法智通。初標名。從所知眞俗等法受稱。
二知一切下釋相中二。初明知法。即内證
事理。後此菩薩下明演法。即外益衆生。亦
是前明即事常理。後明即理恒事。用寂寂
用無障礙故。今初。又二。初約離言顯實。
二無我下約二空顯實。今初之三句。一向
顯實。一名無得物之功故。二縁成無性故。
三體絶去來故。下有三句相對顯實。然此
三對釋有三義。一唯約顯實則相待而空
故。異相互無故云不異。遮異言不異。亦無
不異可得云非不異。二約雙顯體則不異
相非不異。三約雙遮相即性故非異。性即
相故。非不異。又相非相故不異。性非性故
非不異。故離二邊不住中道。下二對例
知。二約二空顯中。亦初三對一向顯實。
無比者無有我所與我爲比對故。餘二可
知。無實下亦通三釋。準前知之。且約顯
實以釋。一虚實皆縁顯故。二法性不並眞
故一相。一亦不爲一故無相。有無皆法待對
故。無法與非法但假施設。並就實而求。
能治所治無不雙寂。餘皆倣此。第二演法
外益中三。一牒前成智。爲起用所依故。
二不捨下正明演法。三雖知實相下寂用無
礙。於中三。初寂不礙用。次雖有言説下
用不礙寂。後於不二下寂用無二。第十滅
定智通中三。初標名。云一切法滅盡者。
謂五聚之法皆當體寂滅故。斯即理滅不同
餘宗滅定。但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
不滅第八等。但事滅故。不能即定而用。
證理滅故。定散無礙。由即事而理故不礙
滅。即理而事故不礙用。是以文云。雖念念
入而不廢菩薩道等。亦非心定而身起用。
亦不獨明定散雙絶。但是事理無礙故。上七
地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能念念入亦念
念起。及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皆斯
義也。事理非一故。一切法滅盡之神通非異
故。滅盡即神通。通二釋也。二於念念下釋
相中二。先明即定體用自在。後此菩薩住三
昧時下。明入定時分自在。前中亦二。先標
入定。二亦不退。下明不礙用。於中初二句
總。未作不退。現作不捨。正簡事滅以顯眞
滅。餘句別明。文顯可知。第二明入定時分
自在中三。初長短隨心。二菩薩入此下威儀
不忒。三雖於有無下不礙起用。定散雙
行。於中先法後喩。光影普現寂然無心。隨
器虧盈體無來去。三是爲下結名。大文第
三佛子菩薩下。總歎勝能中二。一形劣顯
勝。劣不測故。二唯除下以勝顯勝。謂佛等
方測故。大文第四佛子是爲下結數辨果。文
顯可知
  十忍品第二十九
初來意者。爲答普光十頂問故。義如前釋。
前二已明通定用廣。今此辨其智慧深奧故
次來也。二釋名者。忍謂忍解印可。即智照觀
達。寄圓顯十。三宗趣者。智行深奧爲宗。爲
得佛果無礙無盡爲趣。然此忍行約位即
等覺後心。爲斷微細無明。若約圓融實通
五位。寄終極説。體即是智。不同餘宗忍因
智果。雖是一智隨義別説。二三四五等諸
教不同。今此圓教故説十忍。四正釋文。文
有長行偈頌。前中四。一擧數歎勝。二列名
顯要。三依名廣釋。四總結其名。今初先擧
數。後若得下歎勝。到無礙地。即自分因圓。
佛法無礙即勝進果滿。第二何者爲十下列
名顯要中。初徴數。次列名。後顯要。名中
前三約法。後七就喩。三中初一約教。謂忍
於教聲從境爲名。音聲之忍。次一約行。順
諸法故順即是忍。三無生忍者。若約忍無
生理即無生之忍。若約無生之智及煩惱不
生。則無生即忍。通二釋也。又此三忍。若通
相説。前二皆是無生忍之加行。順向無生。後
一方契。若約當位三忍條然。以不應此位
方有順無生忍故。順但順理。不是順忍。若
爾何異無生。順忍通順事理故。不同無生。
經云。法有亦順知等。又依五忍位當寂滅。
今約三忍明義故當無生。如地持説。後七
約喩中並是依主。謂如幻之忍等故。光統云。
約四喩音聲。電化喩順忍。空喩無生。電即
今之影喩。又云幻者。起無起相。焔者境無
境相。夢者知無知相。響者聞無聞相。電者
住無住相。今既云影。應云現無現相。化者
有無有相。空者爲無爲相。此則能喩局於
一相所喩義通多法。在文雖無於理無失。
又古徳云。觀識如幻想如焔。受如夢聲如
響。行如電色如化。總觀一切蘊界處等。
畢竟空故。如虚空也。此釋順後會偈文。故
今影喩亦喩於行。若依攝論。第五八喩皆
喩依他起性。然並爲遣疑。所疑不同故。所
喩亦異。一以外人聞依他起相。但是妄分別
有。非眞實義。遂即生疑云。若無實義何有
所行境界。故説如幻。謂幻者幻作所縁。六
處豈有實耶。二疑云。若無實何有心心法
轉。故説如焔。飄動非水似水妄有心轉。
三疑云。若無實何有愛非愛受用。故説如
夢。中實無男女而有愛非愛等受用。覺時亦
爾。四疑云。若無實何有戲論言説。故説如
響。實無有聲聽者謂有。五疑云。若無實何
有善惡業果。故説如影。謂如鏡影像故亦
非實。六疑云。若無實何以菩薩作利樂事。
故説如化。謂變化者。雖知不實而作化事。
菩薩亦爾。然彼論無空喩。而影喩是鏡像。
更有映質光影喩。喩種種識無實。又有水
月喩。喩定地境界無實。今經以義類同故。
合在影中。至文當知。遠公見其無空便以
空喩喩無爲法。非不有理而違下經。經云
衆生及諸法皆如空故。若爾云何釋空喩
耶。謂彼疑情雖遣。猶謂諸法有不實相。故
云如空畢竟無物。餘義廣如攝論及別章
説。金剛般若九喩亦皆喩有爲。若大品智
論十喩。通喩一切。楞伽亦通。今經長行多
同前通。而偈所喩亦有局者。顯義無方
故。已釋列名。此十種下顯要。要故同説。
大文第三佛子云何下。依名廣釋即爲十
段。前七皆三。謂徴起釋義結名。初忍釋中十
一句。初一總擧所聞。謂三無性等法。餘顯
能聞入法。謂聞無相不驚。以解遍計無
所有故。聞無生不怖。以解依他必無生
故。聞無性不畏。以解眞如無性性故。又
釋。於眞空法聞時不驚越。思時不續怖。修
時不定畏。又聞有無所有不驚。聞空無所
有不怖。聞斯二無所有故不畏。並如諸
般若論説。深信者聞慧之始。悟解者聞慧之
終。初信久解故。愛樂者思慧之初。愛法
樂觀故。趣向爲終久思向修故。專心憶念
者。修慧之初。起加行故。修習爲終。正明造
修至定根本故。安住者。依定發慧。證理相
應故。具如瑜伽菩薩地中。第二順忍釋中。
有四重止觀。一創修止觀。謂止思一境。觀
觀事理。二漸次止觀。謂止安事境順其理
故。名平等無違。觀達事理名隨順了知。
偈云。法有亦順知。法無亦順知故。三純熟止
觀。謂止惑不生名令心清淨。觀徹前境爲
正住修習。四契合止觀。寂冥理境名爲趣
入。智顯於心故云成就。上四皆止觀倶行。
如是方爲眞實順忍。第三無生忍釋中有
二。先總明。後何以下徴釋。今初。若具皆應
徴無盡等。此二爲總故略標之。釋中具有
皆此別義。後徴釋中。徴意有二。一云何以
得知無生滅耶。二云既稱無生法忍。何以
復言不見法滅。釋中釋初徴意云。眞法本
自不生。從縁之法無性故不生。以無生故。
何有於滅。此則以縁集釋無生。以無生
釋無滅。此中略無縁集。偈文具有。云何無
生釋無滅耶。此有二意。一云若先是生。
後必可滅。本既不生今則無滅。二云既即縁
無性稱曰不生。則不待滅竟方無故。次云
無滅。此二爲總。餘可倣之。釋第二徴意
云。夫無生忍非獨無生。必諸法都寂。今從
初義立無生稱故。無滅等成無生義。若從
別義亦可得稱無滅忍等。是以信力入印
度經。明此忍能淨初歡喜地云。一謂得無
生忍亦令他住。又云。無生忍者。謂證寂滅
故。二得無滅忍亦令他住。又云。無滅忍者
證無生故。斯文可據。又此諸句各有二義。
一以前前釋後後。以後後成前前。前前有
故後後有。前前無故後後無。二者諸句一一
皆在無生句中。正無生時諸義頓足。以是即
事之理非斷滅故。即理之智無能所故。然
文旨包含略爲三釋。一唯約理。二具理智。
三唯約智。今初。云何前前有故則後後有。
謂生法既滅滅則終盡。盡則是垢染法。染
則前後別異。別則方處不同。有處則能所
非寂。不寂則有所欲。有欲則有營作。作則
有所願求。願則心住願事。住則有去有來。
今由前前無故後後斯寂。故以後後顯成
無生。此順長行。二雙約理智者。初二是總
含於理智。次四顯理無生。後六顯智無生。
故偈云其心無染著等。理智契合名無生
忍。三唯約智者。由了從縁無生。則智無有
起。故名無生。無生之忍湛然不遷。故云
無滅。無滅故用無斷盡。次垢念皆離常無
差異。傍無方所照而常寂。遇境無染雖爲
而無作。雖悲而無願。處世而無住。等法界
而無去來。皆以前釋後。以後成前。言亡
慮絶寂照湛然。名無生忍。若唯約知無生
理名無生忍。未足深玄。第四如幻忍釋中。
先略後廣。略中二。先了幻縁相。後此菩薩
下成就忍行。今初有三。初指法同喩。次從
因縁起者。彰幻所由。由縁生不實故。後
於一法下顯其幻相。初一切法即是所喩。
所喩通局。已見上文此意明通。通爲無爲。
故大品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説言
如夢如幻。涅槃雖眞從縁顯故。遣著心故。
廣中合云了世如幻。則似有爲。然有法世
亦通無爲。此爲有爲所隱覆故。所以名
世。故後云菩提涅槃亦皆不見者了平等
故。就法喩中各開五法。如結一巾幻作
一馬。一有所依之巾。二幻師術法。三所現幻
馬。四馬生即是馬死。五愚小謂有。初巾喩
法性。二術喩能起因縁。謂業惑等。三喩依
他起法。即衆生等。四喩依他無性。即是圓成
故。廣説皆云非也。五喩取爲人法。今菩薩
反此。故云解了。今經云從因縁起。能起即
第二。所起即第三。以第二爲因令悟第三。
成第四。遣第五病歸第一理。然縁亦從縁
故縁果倶幻。中論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
人。即斯意也。然上五義各具有無。一巾性有
相無。爲馬所隱故。二術用有體無。以依巾
無體故。三馬相有實無。以實無而現故。四
生即是無死即是有。以無礙故。五情有理
無但妄見故。又五中各有四句。準思可知。
然皆具徳不同。四謗若以諸門交絡成多
四句。亦可思準。後顯幻相略爲二解。一約
相類。謂解一無實則知一切皆然。並從縁
故。故云一中解多等。二約圓融復有三義。
一以理從事故説相。即如馬頭之巾不異
足巾。説頭即足故。一即多等。無行經云。
貪欲即是道者。貪欲性故。諸法即貪欲者。
即貪實故。二以理融事一多相即。如馬頭
無別有。即以巾爲頭。以巾體圓融故。令
頭即足。故云一中解多等。三約縁起相由
力。則法界同一幻網。令一多相即。如幻師
術力令多即一等。賢首品云。或現須臾作
百年等。以幻法虚無障礙故。相即既爾。相
入亦然。入則一中有多等。異體既爾。同體亦
然。一門既爾。餘門思準。二成忍行中。由知
法幻成二種行。一忍智現前云了平等。二
幻用無礙云成通化。云何平等。一理事平等。
如巾馬無二故。色即空等。二理理平等。如
頭足倶巾。巾無別故。如賢聖同如。三事事
平等。如前一多中説。第二譬如下廣中三。一
喩。二合。三成忍行。初中二。先明性無。即體
空義故。結云非是一切種種之物。所非之
事。亦可次第對前情非情境。二種種非幻下
明其相有。即相差別義。故云然由幻故示現
別事。於中初二句。結前生後。種種非幻者象
等非術故。下句反此。法合可知。然由下正
顯相有。雖互相非。然由因起果。虚而假現。
又喩智了平等而起化用。第二菩薩下法
合。文有總別。皆言世間者有二義。一可破
壞故即喩有爲。二隱覆名世。亦通無爲則
法通五類。趣謂五趣。成壞約器一期説故。
運動通情非情。念念移故。造作唯情現營爲
故。第三菩薩至觀一切下成忍行中二。先
成眞智行。由了體空故。故結云不出平等
性。又前法中明即寂之照。云了平等。此明
即智之止。故云不見。是知無幻之幻方是幻
法。絶見之見方爲見幻。二是菩薩下明動
寂無二。亦權實不二故。經云。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由了體空不壞幻相差別
故。如象生即是象死。此二相對應成四句。
謂此二無二故非異。無不二故非一。非一
即非異故非非一。非異即非一故非非異。亦
絶雙照故非亦一亦異。若以巾上二義對
象上二義。辨非一異略有十句。一以巾上
成象義。對象上差別義。合爲一際名不異。
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云。法身流
轉五道名爲衆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倶。
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自位義。與象上
體空義合爲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末歸本
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衆生即如。不復更
滅等。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
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爲
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四以所攝歸
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
不異。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眞妄平等異
不可得故。次下四門明非一。謂五以巾住
自位義。與象上相差別義。此二本末相違。
相背故名非一。楞伽經云。如來藏不在阿
頼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者不生滅。
此之謂也。六巾上成象義與象上體空義。
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非一。勝鬘經云。七
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唯如來藏
受苦樂等。七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
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
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
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八以極相害倶泯
而不泯。與極相背倶存而不存。不存不泯
義爲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
是有故。眞如即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
與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十然亦
不異以理遍通故。法無二故。若以不異門
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
相違害。極違而極順者是無障礙法也。巾象
相對既爾。術等相對交絡諸句準之。上下
諸文非一異義。皆準此釋。餘文可知。
五如焔忍釋中有三。一指法同喩。所喩如
前。二譬如下別顯喩相。三總以法合。二中
若別開義門亦具五義。一空地。二陽氣。三
氣。與空地合而有焔。四焔似水即無水。五
令渇鹿謂有。初喩如來藏。二喩無明習氣。
三喩習氣熏動心海起於縁生似法。四喩
依他無生。五喩凡小執實。若十喩論法喩各
有多義。如彼廣説。其有無等義如幻應知。
經文有二。初喩體空。後但隨下喩其相有
三。菩薩下法合中。初明了法。後現證下明
成忍行。第六如夢忍釋中亦三。一標法
同喩。二譬如下正擧喩相。然開此夢義亦
有五法。一所依。謂悟心以喩本識。二所因。
謂睡蓋以喩無明習氣。三所現。謂夢相差別。
以喩縁所起法。四此夢事非有而有。但心變
故。非見前法。五令夢者取以爲實。文中初
明倶非喩法非有。後云而示現有。喩法而
有。雙辨爲倶句。互奪爲雙非。然此四句
皆由以是夢故。謂一以是夢故。有夢事
現。於夢者爲有。二既言是夢其性必虚。
於無實處而見實故。然語有則全攝無而
爲有。言無則全攝有而爲無。以非二相
故。非但相有性無而已思之。三以是夢故
必具二義。全有之無與全無之有。二門峙立
不相是故。非是半有半無。四既言是夢必
是雙非形奪倶融二相盡故。然此倶非不違
雙是。以若不奪無令盡。無以爲無。若不
奪有令盡無以爲有。是故存亡不礙倶泯
自在。方爲如夢自在法門。是故經云。世間
恒如夢。智不得有無。此之謂也。第三菩薩
下。合喩中十句。初句爲總。次無有下別。
別中初句近上總句。略無如夢二字。於九
句中前八辨夢。後一明覺。就前八中攝爲
四對。初二明常無常門。體虚無變即是常義。
自性無恒是無常義。次二辨眞妄門。妄由
著生眞由性離。次二性相門。性本一如相
現多種。後二明一異門。但是一心一而無
別。隨相分別。異異不同。又唯是一夢相現
多種。上之四門各雙存互奪。以爲四句思
之可見。後一句明覺。即止觀門。謂要在覺
時方知是夢。正夢之時不知是夢。純昏心
故。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覺時了夢知實無
夢。然由夢方有覺故辨夢覺時。若離於夢
夢覺斯絶。觀了上之多門。止不取於夢妄。
如此方爲了夢法門。第七如響忍釋中分
三。一忍行所因。二知一切下成忍之相。三此
菩薩下忍成之益。今初。由聞起觀。能成忍
故。二中先法。後喩。法中有二。一指法同喩
略顯其相。通知一切音聲如響。無去無來
明其體空。如是示現彰其相有。二佛子下
了知佛聲如響。非獨但喩世間聲故於中
先明即有之無。離機無聲故非内。離佛無
聲故非外。二法相依故非内外。若言内外
和合有者。便有二聲。内外相依即顯無性。
後雖了此聲下。明即無之有故。牒非三而
能巧現。第二譬如下喩顯。於中四。一喩。二
合。三轉喩。四重合。今初。直擧從縁所起。明
響無性。無性之相已見法中。然有五法。一
空谷二有聲。此二是縁。三聲撃空谷便有
響應。此明所起。四有而非眞。此彰無性。五
愚小謂有。亦有有無等義。如上準之。然此
一喩通喩三法。一喩上一切聲則谷喩喉
&MT03515;。聲喩風氣。二喩上如來聲。則谷喩如來。
聲喩縁感。三喩一切法。今經略無。晋本具
有。大品十喩亦響喩一切。則谷喩如來藏。
聲喩無明習氣。二而與下合。但合佛聲以
從近故。然初至令諸衆生隨類各解。言含
法喩。謂約法則如來之聲。不違法性而能
隨類。合上能巧示現。約喩則不違本聲事
法之性。隨其呼人類別各解。三如帝釋下轉
以喩顯。此有二意。一則喩上佛聲一音隨
類。二則喩下菩薩無心普演。四菩薩下重合。
第三此菩薩下忍成之益。於中二。一隨機
遍説。二雖知聲下明權實雙行。以同於響
性相無礙故。是則由聞如響之教。了如響
之聲。發如響之音演如響之法也。第八如
影忍文分四別。一標。二釋。三結。四果。釋中
有三。謂法。喩。合。今初。法中有十一對分
三。初七對雙遮顯性。以成止行。如影無實
故。二非修下二對雙照性相以成觀行。如
影雖虚而現故。性則非修。相乃不捨。眞即
俗故非實。俗即眞故非不實。三雖常下二
對。遮照無礙成雙運自在行。初對雙照眞
俗。即權實雙行。後對雙遮眞俗即權實雙
寂。遮照一時爲雙運。互奪無礙爲自在。
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爲忍相之深玄。
二譬如下喩中文具五法。一日等爲所依本
質。二於油下明能現之處。上二是縁。三而現
其影下明縁之所起。四影與油下明有之非
有。五然諸下愚小謂有。今初。若約影喩別
喩菩薩現身。則日等喩悲智願等。若約影
喩通喩一切法。則日等喩因。其河泉二種。
雖通能現且爲所現。長河飛泉入鏡中故。
二能現中亦有通別。別喩機感及應現處。
通喩於縁。謂無明等。然此文具攝論三喩。
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爲水月喩。喩於定地
所引境界。以水有潤滑澄清性故。鏡等影
像闕此潤等。喩非定地。二以於身。對上
日月爲光影喩。身映日等而有影故。弄影
多端故喩於諸識。三以寶鏡等對上男子
等。爲影像喩。喩非定地果報。以鏡中影像
離於本質別現鏡等之中故。喩於果與因
處別。前映質之影。雖因日等影乃隨身。
不於日内而現故。喩諸識雖託境生異。
自在我非在於境。三明所起中。亦有通別
二果可知。四明有非有中攝多義門。於中
一異合離通顯影義。各有四句。如幻喩辨。
然一異約此影彼影。合離約影對水等。次
於川流下。別顯影義不通二影。如月映淮
流。流水不將月去。光臨潭上萬仞不見光
沈。喩菩薩同世遷流不漂生死。證眞寂
滅不沈涅槃。後雖現下雙結有無。喩性相
交徹兼於鏡像。五取爲有中。由以有無
爲有無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執著。
於中先取有無爲著。後遠物下擧影正義。
顯上爲執不知此影無遠近故。第三菩薩
下合中二。先正合前文。於中初擧智境合
前本質。次而於下合前油等。後各各下合前
現影。二如種子下。轉以喩合非有之有。於
中先喩。後合。有無無礙名爲方便等。第三
結名可知。第四果中三。初得稱性之身。如
影不往而至不分而遍故。次然此下結成
無礙。以無差是差之無差故。雖不往而遍
令物見殊。差是無差之差故。雖遍而不在
彼此。後此菩薩下顯此身因。其無邊身近局
果中。亦通前法。第九如化忍文分四別。一
標。二釋。三結。四果。標云化者無而忽有故。
釋中有三。謂法喩合。法中二。先總標。標法
同喩。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間。不局所化
情類。略標世間應具出世。後所謂下別顯。
先顯所知。後顯能知。前中十句。前五染化。
後五淨化。今初。不出惑業苦三。前四是苦。
即五蘊相。一識由想起。二行因識生。分別
是識故。三受因想起。想取愛憎相故。四色
亦行生無記報。色如沫不實。名言熏習即是
行故。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業通
二處。初句意業此句分別。皆是業故。此中
意等。從縁無性如化不實。本無今有。如化
相現故。仁王經云。法本自無因縁生諸。淨
化二義倣此可悉。後復有下明後五淨中。
一方便調生。依眞智故。二湛然眞智。由理
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三願
由行滿。四慈悲。復依方便立故。五具無畏
辯。能轉法故。二菩薩如是下。別顯能知。於
中初二句結前生後。世間結前染。出世結
前淨。亦結餘所不盡。謂乃至一法過於涅
槃。亦如化故。或説涅槃不如化者。大品
云。爲新發意菩薩恐其驚怖。分別生滅。方
如化故。餘如幻説了知之言即是生後。次
現證下。正顯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義。一
若事若理非比度故。二傍無遺故。三契中
道故。四稱俗境故。五眞俗無礙故。六歸一
實諦故。後非虚妄下結上六知處眞道而
不傾。行非道而不壞。第二譬如下喩。中應
開四義。一能化者以喩因縁。二化現事喩
所起果。三現用而無實。四愚小謂眞故。十喩
傳云。猶如化事雖空無實。能令衆生憂苦
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爾。云何無實。如
彼化人無生老死。苦樂異餘人故。文中有
四十句。初句標。次三十七句。一向雙非。以
顯無實。後非有非無有義通二種。一亦是雙
非。謂無有亦無故。二雙融性相。化不實故非
有。現化事故非無有。對成四句。及一異
等。準前思之。第三菩薩如是下合。中二。先
化行。後佛子下化益。前中四。一起化用。以
同化相有故。然但云菩薩如是者。以上諸
非一一通法故。指上如是爲善巧方便。二
不著下明化智。以了化不實故。三以本願
下雙非顯中。四了法下結示化旨。化益及
結文。顯可知。第四果中先得利他業用之
果。後佛子下得依自利立勝名果。第十如
空忍中亦四。謂標。釋。結。果。標云如空。如空
所喩通一切法。佛地喩清淨法界。以離
差別相故。及中邊等論喩圓成實。但是
此中一義。然其喩相小異諸喩。諸喩開義
多分有三。雖正取所成幻等以喩於法。
而亦取縁等以顯無性。此中喩相不開別
法。直指於空。具含多義。以喩於法。又此諸
喩。若約能喩前五多取似有以破實有。化
喩以不有之有破於似有。此喩以性相倶
絶破於一切。又前六遣有會空多。依空立
有少。此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又上
所喩則通一切。此中能喩則具多義。所喩各
隨別義。喩一類法。然龍樹十喩。以四復次
釋如空義。一近無遠有。謂如虚空非可見
法。以遠視故。眼光迴轉則見縹色。一切諸
法亦復如是。空無所有。以凡夫人遠無漏
慧棄捨實相。則見彼我男女等物。而實此
物竟無所有。二約性淨不染。三約無初中
後。四約體實無物。及佛地論有十復次。上
八地中空有十義。皆是略明。然別義有此不
同。若約同義諸喩無別故。叡公云。十喩以
喩空。空必待此喩。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
處。若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能映斯照
萬象無來去。餘無礙義如前後説。第二釋中
二。先忍解之相。後忍行成益。今初。先別明。
以空九義喩九種法。隨義雖別。然其總意。
亦以縁成無性故空。然九句各初標法同
喩後出所以。一標事法界。如空下出所以
者以無相故。謂從縁無性其相自虚。即事
是理法界故。此句爲總。二世界共業所起
故。三軌儀教法一味法界所流故。及餘六句
並準初句。後菩薩如是下總結。第二佛子下
忍行成益中三。初總明得如空三業業具。
二譬如下別顯徳齊虚空。於中初二句。一
向喩實。無依爲依已下皆顯性相無礙。從
縁有故。無性空故。又此二相即故便成四句。
一縁生故空。縁生故有。二無性故空。無性故
有。三縁生故有。無性故空。四即反此。餘一
異等。並例此知。無法出空故皆現其前。空
不可見故不現法前。餘並文顯。三何以下
徴釋得益之由。所以得者。釋意云。空觀成
故。於中二。先智證齊空故。一體者眞如平
等故。一味者解脱不殊故。一種分量者。
大小皆稱性故。後嚴淨下。徳用滿空故結名
可知。果中得二十種身。前十與十行及離
世間。大分相似。然通相多從徳用立名。可
以意得。大文第四佛子至是名下。總結十
忍。第二祇夜一百七頌。大分爲二。百偈
頌前。七偈結歎。前中但頌廣釋。即爲十段。
段各十偈。初有十頌。頌音聲忍。於中先二
偈頌所聞佛説。餘頌能聞入法。於中一偈
頌不驚怖畏。一偈深信。一偈悟解。二偈愛
樂。一偈修習安住。後二偈頌趣向專心憶念。
二有十偈頌順忍。於中初一偈三句頌思
惟。次二偈一句。頌隨順了知令心清淨。次
一却頌觀察平等無違。餘頌正住修習。三
有十偈頌無生忍。初三頌標。以前三忍皆
是法説故。偈初各加其喩。次四頌釋。後三
結歎。第四頌如幻忍。初六頌略説。於中前
四頌指法同喩。及顯縁相。後二頌成就忍
行。後四頌廣。於中初二頌喩。次一頌合。後
一頌忍行成。第五如是下頌如焔忍。初一
攝前生後以明觀意。次三頌指法同喩。
次一頌喩。後三頌合。第六菩薩了下頌如
夢忍中。正頌前合兼頌標喩。十頌頌前九
句。一頌無變異。二一頌頌自性。上二兼頌
標法。三頌執著翻則解脱。兼頌前喩。四頌
性離。五超頌所現。六却頌本性。七八二頌
頌無差別。九頌想分別。十頌覺時思之可
了。第七修行下頌如響忍。初一偈頌忍行
所因。文云。修行如是行。似結前喩。既言
知諸法性。義同忍行。次二偈頌聞一切聲
如響。次二頌知如來聲如響。餘頌忍成之
益。其喩遍諸偈中。第八爲欲下頌如影忍。
頌法説十對。喩合含在其中。初二偈頌非
世生沒。謂了寂故不生。饒益故不沒。次偈頌
非在内外。不住故不内。不離故不外。次偈
頌非行不行。了無染故非行。化世故非
不行。次偈頌非同非異。知自性故非同。
了無二故非異。次偈頌非往不往。第二句
不往。餘三句非不往。次六句頌非住非不
住。於中初二句兼別頌喩。故云非内外。
次亦不在内外二句。頌非是世間非出世
間。次入此一偈。頌非修菩薩行非捨於大
願。次一偈頌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
切世間事。其實不實及不住世流法流。義通
結上。故略不頌。第九觀察下頌如化忍。初
三偈頌總知一切世間如化。次一頌染法
化。次二頌淨法化。言度脱亦如化者爲釋
疑故。謂觀察衆生如化。何用化之。故此
答云。化若有實可招來難。度既如化化之
何妨。餘頌法合。第十頌如空忍。初一偈頌
忍解之相。餘頌忍行成益。於中初五偈頌
別。顯徳齊虚空。次三偈頌徴釋得忍之由。
後一偈。却頌上總明得如空三業。末後七
偈結歎中二。前三二利行圓。言超過一切正
顯十頂之義。後四顯深難測上智所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阿僧祇品第三十
初來意有二。一通。謂前三品別答前問。此
下三品總明等覺深奧故。二別。謂前既智圓
證極。此品校量行徳難思。故次來也。又難思
佛徳菩薩盡窮。故亦爲遠答變化海故。故
下偈中廣顯變化大用。又通顯一部之數量
故。二釋名者。阿之言無。僧祇曰數。全帶
數名。若晋本云心王菩薩問阿僧祇品。兼
能問人。即人法雙擧。及菩薩所問之算數。梵
本同此。然僧祇是十大數之創首。經論多用
故以標名。又顯此數即離數故。寄無數標
名。三宗趣者。寄數顯徳分齊爲宗。令知
普賢諸佛離數重重無盡爲趣。四正釋文。
此下三品總顯深奧。即爲三別。此品明勝
徳無數。次品明盡一切時。後品明遍一切
處。然此三品。初一通明佛菩薩徳。次品正
顯佛徳兼明菩薩。後品唯明菩薩。所以爾
者。亦是等覺亦名佛故。位後普賢是佛菩薩
故。今初一品。先問後答。問中二。先牒佛
所説。後世尊下正明諮問。今初。所以心王
問者。表數不離心數與非數皆自在故。
又顯此數統收前後辨超勝故。所以偏問
十者。擧後攝初。顯無盡故。前後文中多用
此故。故文云如來演説。但問本數已攝諸
轉。第二佛告下答。中四。一讃問成益。令入
佛所知數者。以是圓教所明深廣無涯。唯佛
方測。不同凡小所知。如黄帝算法但有二
十三數。始從一二終至正載。已説天地不
容。小乘六十已至無數。此有百二十四。倍
倍變之故非餘測。故數之終寄不可説。況
復偈初更積不可説。歴諸塵刹。以顯無盡。
所以佛自答者。正表難思故。又明此品統
語因位終徳。故佛説之。二善男子下誡聽
許説。三時心王下敬受尊命。四佛言下正
答所疑。於中二。先長行明能數之數廣多。
後偈頌顯所數之徳無盡。今初。問乃擧後
難知。答則始終具説。初言一百洛叉爲一倶
胝者。是中等數。洛叉是萬。倶胝是億。故光
明覺品云過一億。梵本皆云倶胝故。若依
倶舍以洛叉爲億。則倶胝當兆也。若兼取
一十百千萬等下數法。則通有百三十七數。
由前易故略不説之。倶胝已下並是上等數
法倍倍變故。餘如光明覺品説。其中多存
梵音。但是數名。更無別理。末後云此又不
可説不可説者。若類前具牒。便有四箇不
可説字故。譯家云此又。二字替一不可説
不可説。爲譯之巧。第二偈頌。百二十偈大分
爲二。前六明普賢徳廣説不可盡。餘偈明
佛徳深廣普賢窮究。前中分二。前四偈半明
能數多。後一偈半顯所數廣。今初。積數自
有十重。以顯無盡。是知。上至不可説轉。尚
約順機。據佛所知。實無盡故。言十重者。一
初句積不可説至不可説。然此應積最後
不可説不可説轉。而但積不可説者有二
義故。一取言易故。下偈多用故。二表言所
不及之數故。二次三句將上所積充滿一
切不可説中。於中初句標。後二句釋。謂何
者是一切不可説。釋云。不可説劫中説不盡
者。三半偈將上諸不可説。一一是一刹皆碎
爲塵。四半偈。即前一一塵有不可説刹。五
半偈。將前諸塵中刹一念遍碎爲塵。六半
偈。念念碎塵復盡多劫。七有一句明前所
碎塵復有多刹。八一句即此多刹復碎爲塵。
九半偈。以多算數經於多劫。數上諸塵云
如是數。十以上諸塵數劫。一塵有十萬箇不
可説劫。如是重重無盡無盡。第二顯所數
廣中略擧三重。一將上諸劫讃一普賢之
徳不盡。二況一塵中有多普賢。三況遍法
界塵皆有多矣。是知徳無盡故。若不以稱
性之心思之。心惑狂亂。第二一毛端下。一
百一十四偈。明佛徳深廣普賢窮究。即廣顯
變化之相。於中二。前九十一頌。明果徳無
礙因位善窮。後不可言説諸如來下。明果
徳深廣因能趣入。前中亦二。先明果法無
礙。後菩薩悉能下。明因位善窮。前中亦二。
先三偈明依報自在。後於彼一一毛端處
演不可説。下明依正融攝即入自在。於中
五。初二偈半依中現正。二於彼一一光明下。
十一偈半正中現依。於中二。初現蓮華
光明。後彼如須彌下淨土之用。三光中現佛
下五偈。依中現正説法。四或復下一偈明
現時常住。五其心無礙下十偈半。明自在
調生。第二因位善窮中二。先半偈結前生
後。餘偈正顯因徳。於中有十。初八偈明帝
網身土是起行處。又前文明其展遍。此明包
容。文影略耳。言毛孔悉能受諸刹等者。稱
法性之一毛故。受多刹而無外。不壞相之
多刹。安&MT02877;悟者之一毛。内外縁起非即離
故。二意根明了下五偈。三業勤勇行。三一
切衆生下應器攝生行。四普現其身下五偈
半。明游方供佛行。五修行於施下。廣修十
度行。六諸佛刹海下二偈半。游刹自在行。
七了知衆生下。明調伏衆生行。八一一毛
孔不可説下七偈半。三業深淨行。九彼諸菩
薩下。願智自在行。十不可言説一切劫下。
一偈結徳無盡。第二明果徳深廣因能趣入
中。先果後因。前中三。初六偈總歎佛徳。二
一微塵中能悉有下別明依報。三一一刹中
有如來下三偈別明正報。第二種種數量下
明因徳趣入。於中二。先自分行。後能於一
時證菩提下勝進行。且從相顯略科。然上諸
徳。徳徳圓融無盡無盡。唯忘懷體之
  壽量品第三十一
初來意者。夫玄鑒虚朗。出乎數域之表。豈
有殊形萬状修短之壽哉。然應物隨機。能
無不形。而無不壽故。上品彰其實徳。此品
以辨隨機。雖積少至多顯時無不遍。即
前多徳之一。故粗廣之。亦爲遠答壽量海
故。所以來也。二釋名者。壽謂報命。量即分
限。染淨土之報壽。隨機見之分限。以顯無
盡之命無限之量。壽之量故。壽有斯量。
通二釋也。別行經名無邊佛土。經即以
處顯人。三宗趣者。應物修短爲宗。顯窮
來際無限爲趣。以就同教。且積劣之勝。
若就別教。則修短圓融故。次正釋文。初集
經者敍。而心王説者以領旨故。佛壽自在
故。二佛子下正説。於中三。初別擧十刹相
望。次佛子如是下擧略顯廣。三最後世界下
擧其玄極。且如以劫爲日。未歴十重。則
劫不可説。沈百萬僧祇則最後之刹。已隣
刹海平等故。擧普賢等充滿。明極位所居。
由此名爲兼顯菩薩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初
初來意者。上約化益盡一切時。今明菩薩
遍一切處。故次來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
端之處。皆有多多普賢。此則據實而談。今
約機縁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厭翹心
有歸。若知能住菩薩毛含刹海。所住之處
塵納無邊。則未有一方非菩薩住。亦遠答
前壽量海問。菩薩隨機住壽異故。昔將此
品。遠答第二會初問意十句。非唯義意不
同。抑亦文不相次。二釋名。曰菩薩大悲
隨機住處能住非一。故名曰諸。諸菩薩之
住處故以爲名。三宗趣者。隨機應感方所
爲宗。使物歸憑及悟無方爲趣。次正釋
文。文中二。先集經者敍。亦心王説者。隨所
統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隨智住無障礙故。
二佛子下正説住處。有二十二處。前十依
八方山海。以上下非凡至故不明之。山海
包藏仁智棲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
故。後十二處。城邑雜居。曲盡物機。表大悲
無遺故。則知菩薩無不在矣。今初。第六
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餘皆是山。一
仙人山者。相傳是東海蓬莱山。若爾則亦兼
海。二勝峰。即徳雲所住。晋本名樓閣山。即
婆施羅所居。三金剛焔。在西海之濱。四
香積山。昔云應是雪北之香山。五清涼山。
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
以歳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
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
曰五臺。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
總五部之眞祕。洞五陰之眞源。故首戴五
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
濁之災矣。然但云東北方者。其言猶漫。
案寶藏陀羅尼經云。我滅度後。於贍部洲
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間有山。號
爲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爲諸菩
薩衆於中説法。及與無量無數藥叉羅刹緊
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圍遶供養恭敬。
斯言審矣。其山靈迹備諸傳記。余幼尋茲
典。毎至斯文皆掩卷長歎。遂不遠萬里
委命棲託聖境。相誘十載于茲。其感應昭
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勝事尤多。歴歴龍
宮夜開千月。纖纖細草朝間百華。或萬聖羅
空。或五雲凝岫。圓光映乎山翠。瑞鳥翥
于煙霄。唯聞大聖之名。無復人間之慮。
入聖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視互
謂非凡。觸目皆爲佛事。其山勢寺宇難以
盡言。自大師晦迹於西天。妙徳揚輝於東
夏。雖法身長在。而鷄山空掩於荒榛。應
現有方。鷲嶺得名於茲土。神僧顯彰於靈
境。宣公上禀於諸天。漢明肇啓於崇基。魏
帝中孚於至化。北齊數州以傾俸。有唐九帝
之迴光。五天殉命以奔風。八表亡躯而競
託。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異舍
衞三億之徒哉。願皆修敬。六金剛山。謂東
海近東有山名爲金剛。雖非全體是金。而
上下四周。乃至山間流水砂中。皆悉有金。
遠望即謂全體是金。又海東人自古相傳。
此山往往有聖人出現。然晋本此處當其
第九。以與第十莊嚴窟倶在海中故。而
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内。東北方攝故。
若不然者。何以正説八方忽然語海。又
晋本海中有二住處。一名枳怛那。現有
菩薩名曇無竭。有萬二千菩薩眷屬。言枳
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涌出。金剛語體涌
出語状。曇無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
云法尚。今言法起。與生勇義同。即常啼之
友也。菩薩眷屬十倍今經。或前譯之誤。七支
提山者。此云生淨信之所。有舍利者爲塔。
無舍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
故以爲名。昔云既指清涼爲東北。則東南
影響呉越。然呉越靈山雖衆。取其形似者。
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聳雲際赩若霞起。
巖樹相映分成數重。其間有白道猷之遺蹤。
或即當之矣。然劍川有三學山。中有歡喜
王菩薩。屡持燈而出。名雖不同。而天竺望
之即是東南。亦有見其持寶冠者。則密
示其名也。希後賢以審之。八光明山。昔云。
應是與補怛洛迦山相連。以晋譯觀音住
山爲光明。今文非觀音住處。而云光明故
言連也。九香風山。疑是香山西畔。十莊
嚴窟者。對上第六海中故云復有。晋本云。
二名功徳莊嚴窟。後城邑十二處中。一毘
舍離者即毘耶離。此云廣嚴城。亦曰廣博。
即是中印度淨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案西
域記第七云。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
百賢聖重結集處。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藍。
其側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迹之處。應是
其所。晋本第二更有一處。名巴連弗邑。有
處名金燈僧伽藍。昔云。具言波吒補怛囉。
此云黄華子。即黄華女之子創居此處。亦中
天摩伽陀國。具如西域記第八。今經闕此
一處。二云摩度羅者。亦曰摩偸羅。此云孔
雀。亦云密蓋。並是古世因事。亦中印度。言
滿足窟者。彼國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師
利塔。於王城東五六里有山寺。是烏波鞠
多所造寺。北有巖中間有石窟。是鞠多度
人安籌之所。具如西域記第四説。安籌雖
是後事多是安聖窟中。三倶珍那者。具云
倶陳那耶。倶珍姓也。此云大盆。那耶法律
也。謂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於側修法律。
後人以此爲姓因爲城名。四清淨彼岸城。
是南印度。目眞此云解脱。即龍之名。隣陀
云處。即龍所居處。五摩蘭陀國未詳所在。
晋經無國。但云風地。謂有風孔處即龍所
居。六甘菩遮國。正云紺蒲。即是果名。其
果赤白圓滿。乍似此方林檎。而腹三約横文。
此國多端正女人。而似紺蒲。三約文成。以
女名國。出生慈者。大集經中但名慈窟。七
震旦國。即此大唐。亦云眞丹。或云支那皆
梵音楚夏。此云多思惟。以情慮多端故。前
爲成八方故。清涼直云東北。今在諸國之
類。故擧國名。那羅延者。此云堅牢。昔云。即
青州界有東牢山。現有古佛聖迹。此應
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
靈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在蔚州東。靈迹
顯著不減清涼。時稱普賢所居。往往有覩。
彼亦有五臺。南臺有窟難究其底。時稱那
羅延窟。或即是此。八疏勒國。具云佉路數怛
勒。是彼國山名。因山立號。或翻爲惡性。因
國人以立名。然牛頭山在今于闐國。此云
地乳。佛滅百年方立此國。具如西域記。以
集經之時未開。尚屬疏勒故耳。晋本但云
邊國。故或指江表牛頭。今譯既明。定非此
也。九迦濕彌羅。晋譯爲罽賓。此翻爲阿
誰入。即末田乞地之所。略如音義。廣出
西域記第三。十増長歡喜城。古釋云。即南印
度。尊者窟者。即上座部所居之所。十一庵
浮梨摩。此云無垢。即是果名。此國豐而且勝
故以爲名。在中印度境。十二乾陀羅國。此
云持地國。多得道果者護持。不爲他國
侵害故。或云香遍。遍國香草先發故。苫婆
羅者是香華樹名。與初品苫末羅。梵言輕
重耳。遍窟側近多生此故。相傳云。是佛留
影之所。具如西域記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
文之終都無結束。或是經來不盡。閻浮既
爾。餘方餘界異類界等可以倣之。法界身雲
則無在不在矣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已上入第
四十六經
初明來意。先通後別。通則此下五品。爲答
第二會初如來地等二十句問故。古徳但
有三品答前。謂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
之果。因圓果滿故次來也。若答前問。何
以重請。由因果隔絶念法希聞。因徳尚深。
果必玄妙。故念請耳。別明此品。則前品因
終。此品果始。故次來也。二釋名者。如來果
法迥超言慮。故以爲名。斯即佛之不思議法
也。三宗趣者。先總後別。總明説佛果徳體
用。心言罔及爲宗。令總忘言絶想速滿爲
趣。別就宗中三門分別。一通辨佛徳。若説
百四十不共佛法通於權小。若五法攝大
覺性。猶通於權。若言唯一味實徳者。約理
頓説。若言具無盡徳。是此所明故。後文中
初標十問。答具多門。類通十方。一一無盡。
二別顯義相。諸佛功徳不出二種。一者修
生。二者本有。初謂信等本無今有。後謂眞如
具性功徳。此二無礙應成四句。一唯修生。
二唯本有。以性相躯分故。三本有修生。謂
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四修生本有。
無分別智冥符理故。若權教所明二徳不
雜。法報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經宗。雖有四
義而無四事。本有如眞金。修生如嚴具。然
由嚴具方顯金徳。嚴具無體全攬金成故。
唯金不礙嚴具。唯法身而不礙報化。唯嚴
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無礙。八相該於法
界。丈六遍於十方。諸根毛孔各無限量。亦
不礙量。量與無量無有障礙。三顯不思議
之義。泛明有四。一理妙難測。二事廣難知。
三行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
後一。就後一中復開爲四。一何者不思議。
略辨十種。一智超世表。二悲越常情。三無
思成事。四同染恒淨。五所作祕密。六業用
廣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圓自在。九依正無礙。
十理事一味。文並具之。恐繁不引。二於何
不思議。此有四位。一過世間。二越權小。三
超因位。四顯法自體。三云何不思議。亦有
四種。謂非聞思修及報智境故。四何用不
思議。亦有四種。謂令信向故。起行求故。
隨分證故。圓滿得故。前並是宗。唯何用爲
趣。即此宗趣可以釋名。次正釋文五品分
二。初品總明佛徳。後四別顯佛徳。古徳後
二爲平等因果。此但三品果法。有將此三
配體相用。後二可然。初品有妨。有相用
故。今依賢首。初品總顯佛徳體用。次品別
顯勝徳之相。後品別明勝徳用益。又初品明
徳。次品明相。後品明好。今初分四。一請
分。二加分。三證分。四説分。初中二。先明請
人。後諸佛下正顯所念十法。皆云不思議。
即前果用超情。離於説相故。此十句義並
多含。皆通眞應。不得一向。就應而辨。然
此十問攝前普光後二十句所成果問。謂身
攝六根。智攝佛境佛地及最勝三問。自在攝
五。一神力。二神通。三十力。四無畏五。三昧。
此並前開此合。前境界中開出國土。所化
所依之境故。前所行中開出出現本願種性。
種性即悲智之行。本願就因辨行故。出現是
佛普賢行故。出現與行互有寛陜。下出現品
行是其一故。前之無礙此開解脱。作用無礙
名解脱故。所以開合者。顯義無方故。名
多同者顯不異故。音聲即辯。雖無開合名
有寛陜。義旨大同。此十義相第二會中已釋。
至下説分重明。第二爾時世尊下加分中三。
初加因。神知機故。次則以下顯加相。三業
加故。初句總。餘句別。謂意語身以光即教
光故。後令青蓮華下加所爲。爲具説徳故。
文有八句。一外制無畏。二内證深寂。此意
業勝。三威徳内充。四神用外徹。此身業勝。五
具四無礙是語業勝。六遍觀機教爲廣大。
七智性無差爲次第。八授記善巧爲方便。
皆説徳也。所以加青蓮華藏者。果徳離言
藉因顯故。因果同時故。性徳無染最超勝故。
一徳具含一切徳故。第三爾時青蓮華下證
分。十句初四自利。次三利他。上皆自分。後於
一念下三句勝進。並顯可知。第四承佛下説
分分二。先承力總告。告蓮華藏者。非同
佛心。無以受佛徳故。亦名蓮華。不言青
者。不礙能説爲最勝故。後佛子諸佛下。正
顯佛徳。略有二義。一總下五品。共答十問。
此品答佛種性。佛以功徳爲種性故。次二
品答身。次一品答本願。後一品答出現。其
國土問初會已廣。餘或經來未盡。或前後
攝之。二者此品具答十問。謂佛徳無量略
顯三十二門。門皆具十有三百二十徳。以
顯無盡。昔以初十標宗略答。具答十問。所
餘唯有別答。而超次答前十問。今謂三十
二門如次答前十問。而門門皆含答十。欲
顯佛徳一具一切故。亦顯所問能包含故。
而其標門之名。多不同前者。爲顯佛徳無
邊量故。文分爲十。初二門答國土問。第
二念念出生下二門答本願問。第三不思議
境下二門答種性問。第四普入下二門答出
現問。第五離過清淨下五門答身問。第六演
説下二門答音聲問。第七最勝下三門答智
慧問。第八自在下八門答自在問。第九決定
下三門答無礙問。第十一切智住下三門答
解脱問。以身及自在含前普光諸問多故。
用門亦多。而文多有三。謂標。釋。結。義相
至文當顯。今初二門答國土者。國土即
是所依所住。初門明其常住法門。後門明
其遍住法界不唯國土。不在方所爲眞土
也。今初文二。初標。後釋。釋中九句顯於
如來應機説法。含答十問則十問皆成住
處。下皆倣之。一起應之心答種性問。悲
爲種性故。二演法之身答身問。三轉法之
意答本願問。本願平等利一切故。四能
轉之辯答音聲問。音出辯故。五所轉之法
答自在。自在不思議故。六轉音周遍答國
土。國土是音所至故。七所顯之理答智慧。智
慧能住法界故。八能化之通答神通問。九
演法之益答無礙問。文唯九句脱於出現。或
通前諸句。出現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十問
既爾。答初二會類例可知。二普遍法界者
明其遍住。謂六根三業皆遍法界土故。標
中無量是事法界。無邊是理。此二無礙。及事
事無礙法界。並爲所遍。列中則顯前十皆
遍。一無邊身含答三問。一正答身。其普遍
諸趣是有悲性及出現義。次六是身別相。
亦是於身兼答普光眼等六問。出妙音聲答
音聲問。第八答三問。謂無礙答第九。解脱
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第九別答國土。第
十答本願及智慧問。第二念念出生智下二
門答本願問。此門明乘願現其八相。後門
明願不失時。今初。然願以後得智爲體。
從其願智生八相等非生智也。別中一乘
願下生。二受生種族。三學解脱道。四明其
出現。五音聲。六化生嚴國。七現佛身。八自
在。相嚴福嚴嚴如來藏故。九是無礙。十即
智慧。正遍知故。二不失時者。行止在縁根熟
化現。未熟便捨。非願不周。若機熟失時便
違本願。別中一出現。二成本願有縁。三知
種性與記。四自在。五現身。六智住於捨。七
六根無礙。八淨國攝信。九強音調惡。十即
不思議解脱。第三不思議境界下二門。答
種性問。此門雙明報應種性。皆眞正故。後門
唯明法身種性。今初。體相超言念故云不
思議。下位不及故云無比。別中一身。二音。
三乘願放光。如其本願所得光故。四出現。
五國土。六智慧。七自在。八威徳種族。九無
雜之礙。十解脱體同。上之五段皆略指陳。兼
答十問。已下恐繁不顯。説者隨宜。二出生
智者明法身。爲種性也。從無性中出其智
慧。非答智慧故。別中十各二句。皆上句知
性。即無性之性爲能生。後句出生智用。第
四普入下二門。答出現問。此門明遍現。常
現非有出沒方爲眞現故。別中云普現三
世諸佛。況自身耶。又一現即一切現。以三世
佛無二體故。如文殊般若中辨。別中云三
種自在者。即三業化也。二十種廣大法者。
明出現之相。謂大用無涯故云廣大。凡小
莫測故難信受。文顯可知。第五離過清淨
下五門答身問。即分爲五。一此門總顯無
過。如來三業隨智慧行故。三業等事不出
於身故。別中十句。多同出現品身之十相
思之。二究竟清淨明過不生。揀異因淨故
云究竟。惑障諸垢永不起故。別中前五功徳
身淨。次二色身。次一法身。次一智身。後一
意生等身淨也。三十種作佛事。即明身之業
用。別中亦多同出現品身相。四無盡智海法
者。即如來六根三業。皆智慧深廣相應故。亦
別廣智身可知。五十種常法者。明身中意
業恒常。用無斷故。第六演説無量下二門。
答音聲問。此門明以音聲辯説。兼答普光
辯問。後門十種作佛事。明種種説法。謂六塵
四大擧動施爲。皆能顯法。成益無非佛事。
非獨音聲如淨名説。別中初身。二音。三四
皆智受。爲成彼檀故。不受令彼倣佛行少
欲故。又以無所受受諸受故。餘可知。第
七最勝法下三門。答智慧問。初此一門總明
權實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勝之問。智慧
最勝故。結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問。
別中四。即三念處行。餘可思之。二無障礙
住。明智慧離障。以智慧所作無礙故。一切
無礙。三十種無上莊嚴即智慧成益。由内具
智嚴故。外具諸嚴。標中超下位故最勝。上
無加故云無上。別中十義結名自顯。一相好
身。二圓滿音。三以功徳嚴意。四放光。五微
笑授記。其縁甚衆。離世間品亦明。六法身中
眞如出纒。故云清淨無礙。即法性法身本智
返照故。於一切法究竟通達。即智慧法身
智契法界。倶無邊際。雖在已下應化法身。
了世已下功徳法身。嚴理智故。了世實性
成上不雜生下出世。行出世法則功徳備
矣。言語道斷即虚空法身。亦實相法身。體
絶百非。言亡四句。唯證相應故。超蘊界
處顯是無爲。翻有漏蘊成五分法身。若翻
界處則外六塵。亦國土身則十身圓融。成眞
法身矣。七即常光。八金等妙色。九中具眞
應種。三世佛種即眞如無性故。應種可知。十
中起必智倶故無渇愛。動與道合故。身行永
息心善解脱。成上無愛。見者無厭成上行
息。此皆功徳。亦無愛見成下大悲。既爲第
一田故。受施之中更無過上。第八十自在法
下八門。答自在問。即爲八段。初一總明自
在。兼攝加持。初總可知。別中全同八地之
中十種自在。但深廣不次耳。一法自在。論經
云無中邊。法門示現故。二心自在。無量阿
僧祇劫三昧入智故。由在三昧觀機故化
不失時。三勝解自在。大小淨穢隨解轉變
故。四財自在。一切世界無量莊嚴。嚴飾住持
故。五命自在。不可説劫命住持故。六如意自
在。一切國土中如意變化故。七智自在。如來
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三菩提示現故。文
中生界無邊機熟相續故。念念應成。而眞成
在昔故。佛於三世。非是新覺。亦非不覺住
在學地。又顯雖念念覺離覺相故。非三世
覺。亦離不覺故不住學地。又云而悉通達
無量智等。即十力等。八業自在。六根互用廣
大佛事。是佛業故。然非改轉。一根不變本來
具故。九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現故。十願自
在。隨心所欲佛國土時示成三菩提故。上
來唯三與八取意而釋。餘並論經之文。其第
十自在文有四節。一一念現多佛。於一類
界成佛。二如於衆妙下類顯餘界。三如於一
念下類顯餘念。四一念一切現下總結深廣。
一切現者。一念便現法界諸形諸時諸神力
故。一念無量住者常無現故。而不動如來少
許方便。故云自在。第二不思議圓滿佛法者。
明圓滿自在。謂前十自在八地容有故。顯如
來十種圓滿。又無一法不自在故。方云圓
滿。別中二即證成菩提。十方等云一切佛
法。九即具有法輪教法。三通福智故曰善
根。四唯是福但云功徳。餘可思準。第三善
巧方便。即於法自在。皆權實等無礙故。別中
一知實離言絶動搖之戲論而起權。開示
善根故爲自在。二證實無能所見而不礙
於法。眞實知見無縛無解。而至大自在。三無
相知相無性入性。亦能示現依正調生。四
證冥三際之理。而演三際益生。五三業湛
然而包含示現。六知非一異而見一切法。
七知時融入故。不住不捨而不壞年劫。演
法無休。八恒住法界。則寂無所住。而成就
無量無畏。十辯演法。十辯者。一多故。二非
心測故。三隨説一事窮劫不盡故。四任放
辯才無有間故。五觸類成辯故。六下位所
無故。七無能難屈故。八皆契事理故。九
無一句義不能顯故。十無有一法不能演
故。初中後善下明説之徳。具七善故。或開
爲十。瑜伽八十五云。一初善。聽聞時生歡
喜故。二中善。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
依中道行故。三後善。謂究竟離垢等故。今
文云皆悉究竟。諸經論中更有多釋。恐厭
繁文。餘七經文略無。九離説而説故無想
著。十了寂起用。於中先知本寂。後而能下
不廢起用。前中亦二。先正顯。後然亦下釋
成。謂色等性無。非遣之使無故不壞諸法。
即空無業等。後起用可知已下入第
四十七經
第四十種
廣大佛事。明神通自在。即答前二會神通
問。先總標中。謂八相等中皆有大用。微細相
容故。以此攝物故名佛事。於中先標名。無
量下顯勝。列中先徴。後釋。釋中一明上生
佛事。於中四。一別明能攝。二攝取下所攝
廣多。三大慈下能攝殊勝。四或令下所攝成
益。二降神處胎。佛事中先明智徳内圓。後受
最後下明神通外用。於中先一處一時作佛
事。後佛子如來爾時下。總攝時處作佛事。
此中多處準下瞿波。乃至十重。此略擧
五。皆後後廣前前。一一切方者。即娑婆與
能遶十三刹塵數十方無間住故。二彼上
諸刹復有眷屬刹等。圍遶交絡成網故。三遶
中間海十右旋海故。四盡華藏刹海諸刹種
故。五一切世界者。盡法界故。三現生處宮
佛事分二。初無生現生是誕生相。後一切佛
於諸色下。無染處染是處王宮相。於中四。
一三學自圓。無染是定故。二觀諸下四心愍
物。三具佛下具徳攝益。四雖處下攝益廣深。
四出家佛事中二。先明出家意。後當出家
時下明出家相。三業二利故。五成道佛事中
三。初明眞覺舊圓。次菩提樹下應身今滿。後
其菩提下演法益生。此頓演華嚴。六轉法輪
佛事中義通權實。先列。後結。列中一唯菩薩
乘通四不退。二通五乘。世咸了故。三開權顯
實。令悟知見決定有故。四通三藏。三藏
除癡及三障故。五唯頓法。事理雙絶故。六
中道法。不著二邊故。七世諦法。淨所知
故。八唯佛法。智遍知故。九唯圓法。無異味
故。後一切諸佛下總結。即無量乘。唯第十
輪。隨機演故。十皆圓融爲不思議。七威儀
佛事。於中四。一別擧入城益物。二一切諸
佛色身下。通顯威儀益物。三一切諸佛昔於
下。言談示現益物。其昔字晋本所無。即是現
益。若言昔者乃是擧因顯果。必是普字。四
一切諸佛以如是下。總結深廣。八起行佛事
四。一身心安住行。蘭若唯山林寂靜通
城邑。空閑在無物。二或以天身下。起應上求
行。三或時説法下。説默下化行。四或住一日
下。時分進修行。九起用佛事中二。初顯起用
所依。以是能生功徳藏故。二或現涅槃下
正明起用。十涅槃佛事。別顯用中之一。於
中三。初明涅槃悲戀益。次復爲化度下。舍
利流布益。後佛子下總結益滿。若配十問。
一本願。二即種性及國土。三是無礙。四十皆
解脱。五出現。六音聲。七身。八智慧。九自在。
三結可知。第五無二行。自在法者明無畏自
在。兼答普光無畏之問。於事明審決定無
疑故云無二。不畏他難名爲自在。別中初
四可知。次三通二義。一以理融相。二事
事即入。次二唯理。後一有三義。一同性修
故。二互迴向故。三互主伴故。第六明住。一
切法者。明三昧自在。兼答普光三昧問。如
來所住無非三昧故。遍住一切。文顯可知。
第七知一切法盡無有餘者。明十力自在。兼
答普光十力之問。十力智慧照境無遺故。亦
顯可知。第八廣大力者。明神力自在。亦答
普光十力之問。文中亦三。初標。次何者下徴
釋。三結。今初。十力是別名。大那羅延等是總
稱故。下列中但依總名。是則標中十力。
一一遍下別中。十門一一具前標中十力。
則成百門。古徳將標中十力。次第配下十
勇健法。謂初爲廣大力等。則令別中一門
不攝前十。不成百門。亦令餘門無廣大
義。初門無最上等。設欲從勝配者。應逆次
配之。十中。一廣大者。周法界故。二最上者。
無加過故。三無分量故。四可敬畏故。五
唯佛得故。六作無屈故。七當體堅故。八縁不
壞故。九超言念故。十不可搖故。次徴釋
中。第一身命不可壞力。今逆次配此。即不可
動力。乃至一毛不搖動故。文中二。先正明
不可動壞。謂情非情境倶不能壞。後若有衆
生下擧況顯勝。如令耆婆入火取子入獄
問罪等。第二毛孔容持力。即是不可思。而諸
衆生不覺知故。第三毛持大山力。即當不
壞。以雖持多大山身心無勞損。故。文中速
行廣歩。多劫行刹爲一山之量。此山已無
邊矣。況有多山。在於一毛。況復多毛。窮劫
持住實難思之境矣。第四定用自在力。即是
堅固定力安住故。第五常遍演法力。此即不
退言音無變無斷盡故。文中二。初明一身
轉。後如一佛下明多身轉。前中三。初顯所
説多。次如是演説下明所説常。後所謂下示
所説體。後多身可知。是則常恒之説。前後無
涯。生盲之徒對而莫覩隨所感見説有始
終。第六徳相降魔力。即當難獲。然十皆難
獲。世多魔惑偏立難獲之名。第七圓音遍
徹力。即是威徳聞。皆調伏故。第八心無障礙
力。即無量力。離量非量故。初無塵惑障礙。
後於不可説下起用無障礙。心善解脱者。
由三種相。一於諸行遍了知故。二於彼相
應諸煩惱斷得作證故。三煩惱斷已。於一
切處離愛住故。第九法身微密力。即是最
上此總收前八後一。更無加故。文列二十
五身。或即應之眞。即眞之應。即性之相。即
理之智。十身圓融同一法界之身。不可配
於報化。故云最上微密。第十具足行智力。
即是廣大力。因行如海果智普周。五無邊
界大用無涯故。文中四。一萬行圓淨。二住佛
所住下智用圓周。三雖已證下動寂自在。四
佛子一切諸佛下。用無涯畔。上之十力不出
三業。可以思準。第三佛子此一切下。總結可
知。第九決定法下三門答無礙問。一明所
作決定無能爲礙。此約一類世界。故云決
定於異類界。未必定然。又約佛。定能爲故
云決定耳。二速疾法者。明令他無礙。如如
意寶見速獲益。而薄福不覩。十句五對。一
離惡趣圓勝徳。二成善因感樂果。三除
疑惑滿大心。四始入位終清淨。五淨二礙
具四辯。三應憶念清淨者。擧佛無二礙勸
物念持。第十一切智住下三門答解脱問。初
門明智障解脱。智安事理故名爲住。由離
障故一切能知。二無量不思議三昧者。明
定障解脱。由離障故。用廣爲無量。體深不
可思議故。十種之中各先明在定。後一念
遍用。三無礙解脱者。明業用解脱智。論云。
菩薩有不思議解脱。諸佛有無礙解脱。所
作無障。脱拘礙故。故各於一塵頓爲微
細作用。若別答十問者。一答出現。二音聲。
三本願。願化盡故。四國土。五即智慧能授菩
薩之記。六佛身。七即種性。云世界種入世
化物之種。應非世界海中之種。以前有國
土竟故。八自在。九是無礙。利生無礙故。十
即解脱。無不爲故。既隨一門皆答十問。則
包含該攝。是以名不思議。然文少結束似
經來未盡。或顯佛徳無盡故。相海等猶答
前問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已下入第
四十八經
初來意者。前品總明果法。此品別顯相徳。
近答前品身問。遠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
眼等遍於法界。而各具多相用難思議故。
二釋名者。如來十身標人顯徳。言相海者。
依人顯相。如來十身並如前釋。福報奇状
炳著名相。相徳深廣故稱爲海。故文云有
十蓮華藏微塵數相。相體廣矣。一一用遍。
相用廣矣。一一難思。互相融入。體用深矣。若
此之相唯屬圓教。標以十身。故觀佛三昧
海經。辯相有三類。一略中略説。有三十二
相。二略説八萬四千相。三廣説有無量相。
如雜華經中。爲普賢賢首等説。雜華即此
經異名。三中初通權小示同於人。端正不
亂故。次唯大乘菩薩。修八萬四千波羅蜜
故。後唯一乘。一乘修無盡行故。又初化次
報。後屬十身。十身之相海依主釋也。又初凡
聖同見。次唯地上。後唯圓機。然通五位。若
語其體初以形色。次即定慧。後以無盡法
界。若語其因後通純雜。如初會説。故一一
相果皆周法界。前二相因如瑜伽智度等論。
涅槃大集等經。廣如章説。三宗趣者。顯無
盡相海爲宗。令修無盡之行。顯成爲趣。
後正釋文。文有三別。第一誡聽許説。二正
陳相状。三結略顯廣。今初。所以普賢説
者。相海普周故。令行普行獲普相故。普賢
本是會主。前説已窮。此便説故。或前品末經
來未盡。更應別答國土等問故。第二佛子
如來頂上下正陳相状。略擧九十七相。文通
有五。一依處。二列名。三體嚴。四業用。五
結數。或略不具。至文當知。或加成益業
用中攝。然名依體用以立。皆以體用釋名。
或單從體用。或雙從二。隨文思之。或名與
體用。義不相似者。則是文略義含耳。細論
一相各依一處。則爲九十七段。經自標次。
今以類例相從。依十九處即爲十九段。始
自於頂終至於足。斯即順觀相海。今初。依
頂中三。初約處總標次。其中下別列名相。
後佛子下總結爲嚴。今初。寶莊嚴者通顯
體嚴。事寶則云皆摩尼等爲莊嚴故。亦顯
智寶。圓淨嚴故。一一相中。皆有事理二嚴
隨宜解釋。大人相者大人之相故。二別列
中三十二相。文各唯四。以依處一種已總
標故。此處獨有三十二者。理實應多爲顯
圓融。一即一切故。一頂中便具權教三十二
數。若爾餘何不然。顯頂尊勝故。善生經云。
一切世間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徳。一切毛
功徳不及一好功徳。一切好功徳不及一
相。一切相不及白毫。白毫復不及無見頂
相。故知勝也。此約相好相對明之。若約人
具有好爲勝故。相伏於人好勝諸天。故
餘處説好爲微細。第一相中四者。一列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