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業果恒不失。即性空也。此二不二爲一縁
起。是故兩喩共顯一法。既不迷能所則悟
眞如。成正智火。九悲願爲物現相好形。是
大業也。十普斷等者。毛光普演何疑不斷。
偈中亦十。初二可知。三中初句。即心海攀縁
轉。若以生滅八識。即彼第八亦名爲轉。以
恒轉故云念念殊。恒故非斷轉故非常。新
新而生。念念而滅。念念殊故體恒不即。彼如
來藏功徳常具義亦不離。如彼瀑流。離水
無流離流無水。又如海波濤有漂溺故。多
畜養故。法合思之。次句明了知謂此識深
細唯佛智知故。次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不
令外求稱機故喜。四中初二句。明失聖
樂。聖安樂者。即聖智涅槃。本有今無故沈迷
妄苦。次句明與示其性有。樂非苦外名不
思議。見性得樂性即是門。五中但是法説。
如來即田主也。悲佃物田爲利入有。是所作
業。爲利同於求果入有似於耕犁。説法即
是下種。勸善正當守護令熟可知。六中前
悲救護。語其本心。此明智光彰其所用。悲
智相導能眞救也。七中初句。佛爲福依月
爲涼本。次句應言大風持宮。而今云爾即
是轉喩。大地如佛宮室如福。次句即照現
義。亦清涼義。八中可知。九中初句。佛如虚
空。大業性也。次句大業體也。不利衆生非
大業故。次句大業相依光有影。可以知動
靜。依鏡有像可以辯妍媸。然彼影像無自
性相。如來相好當知亦爾。十亦可知天衆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已下入
第三經
自下第二有八段。明八部四王衆。初
四段皆初一是天義如前釋。今初乾闥婆王
長行十法。初一即東方天王。謂攝受折伏逆
順多端。善巧應機故名自在。二普見等者。
謂令衆生見佛一切功徳嚴。佛一毛而爲
利益。一一皆爾。故云普見。三以慈愍方
便除憂則喜生。憂苦既如海廣深。喜樂亦
難盡名藏。然則世之憂喜生乎利害。利害
存乎情僞。苦樂存乎吉凶。吉凶存乎愛惡。
愛惡盡則吉凶苦樂皆亡。情僞息則利害憂
喜永斷。如此方爲永斷憂苦。喜樂生焉。
四永斷等者。謂得決定智光。則邪惑永斷。
五謂慈雲普蔭。材與不材皆涼。慧澤廣霑。
三草二木咸發。六現廣等者。現身益物也。
稱性普應故廣大。具相清淨故妙好。七佛
出説法是大名稱。佛法衆僧倶稱爲寶。令
此遠聞義云普散。八現一切等者。身光普照
塵不能染。見者必歡。智光悦機惑累不生。
又歡喜也。故云大喜。九法水遍滋菩提實
行。行既樹立見者必歡。無復二乘一切皆菩
提樹也。十善入等者。一多無礙名爲佛境。
天王智達故云善入。偈中亦十。前五可知。
六中初句現身。次二句一切獲安樂也。世間
即一切也。無盡樂總顯也。謂佛現於世足
履影覆。若在人天現増快樂。若在下苦七
日之中身心安樂。乃至終獲涅槃之樂。故
云無盡。次句別示出世因果之樂。先因後
果。先世後出世皆次第義。又總取偈意。佛
身清淨是解脱因。生無盡樂是解脱果。世無
盡樂又解脱因。能現淨身又解脱果。又佛身
清淨是樂見因。樂見即爲清淨身果。衆生樂
見是安樂因。無盡安樂是樂見果。無盡安
樂是淨身因。能現淨業是無盡果。如是展
轉因果名次第成。七中初二句。寶所濟機。
堅謂難壞密謂無隙間。無空處智不得生。
次句正散寶也。八中結句。應云普放寶
光如是見。而云妙音譯者之誤。妙音屬前
師子幢故。九中初二句。法水普滋。次句道樹
普榮也。又方便多門是開權也。入菩提行
是顯實也。種種方便但爲一乘是普滋也。
十中初二句佛境也。次句安樂也。佛力能
現無所動者。遮妄見也。非促多劫就一
刹那。非展刹那受於多劫。本相如故名無
所動。隨應度者佛力令見。第二鳩槃茶王
長行十法中。初即南方天王。謂内惑外讐
皆名怨害。安住忍力並能伏之。二修習等
者。二利之行趣果曰門。深廣難窮名無邊
海。三知其現欲如應化伏。四普成就等者。
鈍識者現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遍世
多劫名普成就。並如虚空故云清淨。倶能
照世即是光明。三輪化生是所作業。五世
間惑苦可畏不安菩提涅槃安隱無畏。萬
行爲其因。道則無畏滅果成矣。六消竭等
者。愛欲漂流深廣如海。智日赫照則妄竭
眞明。七謂於諸趣普現身雲。耀通明等之
電光也。八普放等者。身智光明遣除二障。
九多劫修悲究竟滅苦。爲不退轉。悲多方
便故復名藏。爲安衆生所以開示。十普現
等者。稱性神通。無來去而流轉。偈中初偈。
通顯明佛已滅怨。怨之大者莫越憍慢。
有之則卑陋。滅之則端嚴。次四偈可知。六
中初句。欲海欲爲苦本。云具衆苦。次二句
消竭。既欲惡止當説善行。七中初句普現身
雲。次句明等電光故云種種。次句兼明雷
雨。雷有二義。一遠震二發生。謂蟄蟲發動草
木發萌。圓音之雷可以思準。餘三可知。第
三龍王衆。準偈及梵本皆有十一。長行脱
第五。但有十法。初一即西方天王法門。
及第二如偈當釋。三與偈文通有六義。一
諸趣是化處。二淨音是化具。三佛名是化
法。四神通是化本。五衆生是化機。五隨樂
是化意。四普現等者。謂一毛普現無邊依
正。以毛稱性能廣容故。廣容即是普遍。故
能現之佛還自住於毛孔。所現刹中能所
無雜。依正區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別。五
靜法云。準梵本有焔龍王。得一切衆生瞋
癡蓋纒。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脱門。謂大慈
居懷則三毒倶滅。六開示等者。佛大慈悲是
福徳海。二資糧滿然後得。故衆生慈福即是
百川。佛毛示現以表同體。既知同體自
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樂。七慈音智
倶故云清淨。淨無貪愛何畏何憂。八示現
等者。謂於身中現身土也。九觀佛昔行深
廣。故愛樂歡喜。海言通二。謂歡喜供養。十
示現等者。謂爲衆演音故云示現。音有四
義。一類多謂一切。二普遍謂平等。三稱根
清雅故云悦意。四一音隨類故云無礙。無
礙即方便也。十一謂此無熱龍住清涼池出
香美水。流注四海導引百川。時布慈雲
降澍甘澤。是故能滅諸世間苦。偈有十一。
初中諸龍有四熱惱。名熾然苦。今並有治。
一金翅所食苦。初句爲治。以觀佛法同三
歸故。二行欲時復本身苦。三鱗甲細蟲苦。
並第二句爲治。學佛等利故。四熱砂著身
苦。後二句爲治。以不堪蟲癢熱砂中&T060475;。今
大悲哀愍故能治之。有説四苦無鱗甲細蟲。
而有風吹寶衣露身之苦。亦以第二句治
之。就龍且説龍趣。末句約佛通拔畏塗。二
中此就佛論示現。前約龍云能轉。又前一
念時促。今一毛處小。二文影略。餘九可
知。但第五偈即前所脱。第四夜叉王衆長行
十法。初一即北方天王。得以無邊等者。謂
善者自樂不待加哀。惡者必苦心則偏重。巧
救多門故云無邊。又此天能伏惡鬼。令不
犯衆生是救護也。二普觀悲救。救苦護
善不滯空有。故云方便。三惡業障重名甚
羸惡。又羸無善力。謂一闡提。惡即弊惡。謗
方等者。明示妙理是謂資益。四倣佛歎
佛。得名聞果。五悲智二照合爲一心。與法
身倶故恒觀察。六妙音説法利益多端。唯
應度者聲曁能益。七教廣理深。一句能演
即是普入。八令物離邪則能住。正爲守護
矣。然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云不
思議。九集福徳因受快樂果。由身智光得
増長也。十念佛修因生十力果。天未證極
故云隨順。偈中亦十文顯可知。第五摩睺羅
伽衆十法。一普現威光名爲神通。不動性
淨示涅槃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徳。必得
無依涅槃。二除惑契寂是清淨因。清涼悦樂
是涅槃果。三善者善之。不善者佛亦善之。
善不善覺亦亡。乃入本淨。四福非福相深
不可著。非福現福名自在相。佛佛無二是
平等相。五無智黒因如燈開示。怖畏苦果
如幢爲歸。六以知佛徳同空齊己一性。故
歡喜也。七見理決斷。聞深不怖聞淺不疑。
聞非深非淺意而有勇。八風不傾爲勇猛
力。既以自正必能正他。爲救護主。八往修
喜因故見念皆喜。九見理智成則縁不動。
智爲行本諸度悉圓。亦猶海納百川。更不
流矣。十開生等理示佛等應。破情不等
令悟性等。爲平等道。十偈如次文顯可知。
第六緊那羅王十法。一世喜樂業。皆因佛
生。二聞深適神故法喜無上。終得涅槃無
盡安樂。三佛徳深廣信亦包含。四音演眞
法令聞。故妄憂除而意悦。五達境唯心而本
空。則安立衆生於覺悟。六難遇益生所以示
現。相嚴常住名爲妙色。七大智普慈是二嚴
果。一切智因。是能生業。八業細難窮自觀
示物。九神通益物無間稱恒。十知機巧化
謂攝心。正智御心如境。十頌次第文並可
知。第七迦樓羅王。依賢首靜法。皆云準頌
長行脱第五執持王。一智無著故見無礙。悲
普觀故通悉調。二遍坐覺樹名住法界。現
通説法名爲教化。三進策諸度往修故成。
四境界如偈文。難思則入方爲勇猛。五諸
本多脱。遇一本有文。云大海處攝持力
迦樓羅王。得能竭衆生煩惱海解脱門。多
是古疏本脱。今依有本。然偈約能竭説佛
福智。六衆生無邊故成就智多。七城有三
義。一防外敵。二養人衆。三開門引攝。今
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倶
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衆惑
不入。見恒沙性徳則萬行爰増。道無不通
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絶百非以成解脱。
養衆徳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
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斯
多義故。偈云廣大叵窮。重重四門故無數
量究竟能闡唯我世尊。八法身無相故不可
壞。體即眞如凡聖平等。無分別智安住證會。
名成就力。九現同類形方便調伏。十衆生
歿生皆由行業。佛生死智方能普入。頌文如
次配釋可知。但第五偈。或有前脱故略釋
之。初二句甚深廣大。次句福智相嚴。行通
因果因深果遠。已不思議復有一行。是如來
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則行爲果果皆絶
言道。佛行。如出現品。第八阿修羅王十法。
一修羅尊勝等須彌之高。如來威光蔽十方
大衆。衆生各見眞勝主也。二彼能以一絲
作種種事。今一刹那。現於多劫調生等事。
三以多法門入佛境界。則苦滅心淨。種種
法門亦如幻也。下云。苫末羅即巧幻梵音。
四多劫多苦爲物非己。如尸毘救鴿薩埵
投崖。已是丈夫最勝嚴飾。況終剋寂智萬
徳以嚴。翻顯無利勤苦誠爲可醜。既爲物
而行。故有大眷屬。五以大幻通力動刹悟
機。不怖衆生斯爲大力。大力婆稚華梵異
耳。六開種種權門。安衆生於一極之樂。
權爲入大之本。故皆佛智因權實不迷斯
爲遍照。七萬善順理普不可壞。斯解脱處。
何染不亡功歸正覺。故偈云。佛力如是修者
堅固妙嚴。八悲用智故普令無疑。主斯事
者廣大因慧。九供事修善有勝徳故。十普入
諸趣。明處無不遍。偈云三世時無不均。
同有佛性名爲決定。具上三義平等行焉。
不宣實義非善音也。此上一段及後夜神。
皆結歸名。上下例然。恐繁不釋。頌文如次
可知。自下第三諸神衆。有十九衆。今初
主晝神十法。一智了物心如空入色。光
照身器如日合空。身遍器中如像在鏡。
世間主力能攝此身。此身之性等世間。故皆
入觀機故名普入。所入之處即爲宮殿。二
義圓稱機故滿心成益。三身法二光皆可愛
樂。四法雨潤種。已含實者解開。善未芽者
信發。五無法不悟名普明力。曠劫修集成
智莊嚴。六方便開示世樂亦苦。令其悟入。
見理法樂如歡喜地也。七如來身雲。就體
則非有無。約機則差別遍於十方。不可謂
之無。約佛則稱眞法界。不可謂之有。此則
隨縁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以化
寂滅非無之衆生。恒不異眞而成立。即無
差別之差別也。八處危者護之令安。有苦
者救之令樂。九衆生闇於多欲。故沈淪長
夜。以法開曉喜足爲先。喜足智倶是功徳
力。能令離苦得安樂故。十有覺徳行故名
稱普聞。既福廣名高故不虚其益。偈文可
知。第二主夜神十法。初七夜神。是善財十
地善友。見解深廣。彌顯衆海法門難思。
一普徳淨光。即善財離垢地善友。彼名全
同法門。名寂靜禪定樂普游歩。普游歩言。
即大勇健也。寂靜禪定樂。即是定體。現法
樂住。故名爲樂。大勇健者。即是定用。健則
堪能勇則無畏。謂見佛淨機游戲神通。故
名勇健。亦游歩也。勇健廣大。故稱普徳。無
惑智倶可謂淨光。二即發光地善友。彼名
喜目觀察衆生。解脱名大勢力普喜幢。謂
此解脱徳無不備化無不周。名大勢力。
即今廣大身。惑倶淨無不樂見。故云普
喜。悲爲徳相。即幢義也。觀察普喜名爲喜
目。三即焔慧地善友。彼名普救衆生妙徳。護
世精氣方是救生。由護生故顯徳之妙也。
法門全同。次第又當。謂感必現前。調令清
淨故。四即難勝地善友。彼名寂靜音海。法
門名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念念出生即積
集義。見佛利生故生大喜莊嚴。二義。一
見佛修歡喜。因嚴。樂見果故。二積集此喜
神自莊嚴。由定發音名寂靜音。深廣如
海。五即現前地善友。彼云守護一切城増長
威力。偈云尸利。以梵音含於二義。一云吉
祥。二翻爲守故。下譯跋陀室利以爲賢首。
又以首字音同義別。彼爲頭首。法界品中
乃爲守護。皆譯者方言少融耳。若以義會。
増長威力即是普現吉祥正當次第法門又
同彼云甚深自在妙音解脱。妙音故悦意。悦
則意淨。即寂能演。故名自在。六即遠行地
善友。彼云開敷一切樹華。一切開敷即普
發也。法門彼云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文
少倒略耳。舊經云。菩薩無量歡喜知足光明。
知足滿足文相近也。謂能知如來巧智。示
法大福威光。故曰光明。佛以福智滿足物
心。則含喜名藏。七即不動地善友。彼名大
願精進力救護一切衆生法門名教化衆生
令生善根。教化開悟文異義同。令生成熟
始終異耳。謂現通示相。皆爲調化。一切
善根皆令生長。平等護育即救護一切。精
進大願故能爲之。今文略耳。八念念久修
恒遍救護。是無邊慈也。此與善財歡喜地
善友。似同而文多異。又非其次。故但直釋。
九於三毒難壞衆生。以大悲門現莊嚴身
故。石室留影毒龍革心。況現身耶。十本爲
衆生。故成自徳令他樂滿。偈中十偈如次。
初中初句。解脱之力能觀。次句即寂靜樂。神
以此定觀佛此體。故下經云。普見三世佛
而無取著。以知如來無相性相本空故。故
云寂靜虚空相也。次句即大勇健。準下經
則自他兼淨也。次句定果也。上約佛説。若
約天説。即四句皆是定用。以住此解脱。能
見佛體用因果故。二三可知。四中稱理遍
喜。爲廣大無邊。縱内心不搖而外現威怒。
更深難測。五以寂故能遍。六以衆生本來
自盡故是寂滅。是以智窮妄末理無不顯。
妄徹眞源惑無不盡。喜方滿足餘四可知。
第三主方神十法。一現身説法令悟得果。
皆救護力。二神通示相。是能成辦業。衆生
出苦。是所成辦業。三法光破闇。闇斷智生。
智與法喜倶生。斷以寂滅爲樂。四普現
説法。聞必惑滅故不唐勞。五聖人無名隨
物立名。貴在生徳及滅惑耳。六七可知。
八業同性空並不失報。倶無差異。性相無
礙爲自在力。説能感報令除惡業。説業性
空善業亦亡。九前約説業性相。令物絶業。
此約知業差別擬隨機化。十世人靡不有
初。鮮克有終。今聖人有志有能故。所作究
竟。世人以人隨欲不能兼亡。今有慈有愍
故令物喜。謂十波羅蜜無不究竟。四無量
心令物歡喜。頌中次第配釋可知。第四主空
神長行十法。一智慧造理。則十眼廣照日
月。合空則萬像歴然。二身智二光遍入法
界。三佛身如空是無邊境。無生無染爲吉祥
風。四廣説聖道。則離三障安住二空。五上
求下化名廣大行。爲安衆生如妙髻焉。六
沈生死之厄難。悲智光以濟之。七不礙福
智相導。是謂勝力八惑由智遣。九妙音善
説。十不壞本處。而稱周十方。偈中十頌如
次。三中空有四義含於五法。一離能取
生即絶妄想。二離所取相無相無名。三境
無自性即是如如。四心無所得是爲正智。
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
執翻成智。如外無智智體即如。此二猶空
寂照無礙。如斯見佛是曰吉祥。四中。長行
及列。並名安住。今云圓光。圓光表智。安住
表定。二事相資前後互擧。並能滅障於理
無違。六中生死海者。瑜伽七十云。五法相
似生死得大海名。一處無邊相似故。二甚深
故。三難度故。四不可飮故。五大寶所依故。
釋曰。由前四義衆生流轉。由第五義菩薩
入之。且約分喩。第九十云。由三相故不
同水海。一自性不同分。謂水海唯色一分。
二淪沒不同。唯人畜故。唯沒身故。三超度
不同。未斷欲者亦能度故。生死海反上可
思。餘七偈可知。第五主風神十法。一以方
便風合智日光。智入深法而無障礙。身
入世間而無影像。二菩薩以求菩提之大
心。持稱眞之供具。等虚空之廣大。不礙事
之繁多。而以全法之身。一念供無邊之佛。
如彼風力無不成也。三長風忽來浮雲散
滅。慈風忽起惑苦病亡。四福智莊嚴之風。
摧壞如山之障。五十力降魔。十軍皆殄。獨
名竭水者欲愛爲初故。六毛孔慈音滅除
五怖。若百竅異吹遍吼悦機。七智入實相
故妙辯如海。如風撃樹故能下垂。八調生
方便爲智所入。故名爲藏。九禪定宮殿必定
慧雙游。故能滅癡闇。約佛則動寂無二。見
必滅癡。十日月明照非風不運。智行無
礙方便力焉。十偈可知已下入
第四經
第六主火神
長行十法。有云。準梵本此脱第四。一以進
力現世除物無明。以最初故偏從火義。二
惑有二義。一漂二惱。善巧迴轉則能息之。
三稱性之福相惑不動。與大悲合自利不
動。倶能攝徳無盡名藏。四有云。準梵本神
名勝上蕊光普照。法門名普能除煩惱塵。謂
劫海行滿故。今能現通滅惑。偈云。衆妙宮
神同前列名。衆妙即勝上義耳。然諸本多無。
或有本。則具云衆妙宮殿主火神得大慈悲
廣蔭衆生解脱門。恐是傳寫脱漏耳。五光明
照耀等者。日光合空等空無際。智符實相
稱實無邊。雖曠劫修成全同本有。窮靈極
數妙盡難思。實爲惑本。即是正因。智照心
源即是了因。如空與日。今略申十義。以
辯難思。一謂日與空非即非離。二非住
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闇良縁顯空之要。
四雖復滅闇顯空。空無損益。五理實無損。
事以推之闇蔽永除。性乃無増。空界所含萬
像皆現。六而此虚空性雖清淨。若無日光
則有闇起。七非以虚空空故自能除闇。闇
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無空無光無照。
空若無日闇不自除。九然此闇性無來無
去。日之體相亦不生不滅。十但有日照空則
乾坤洞曉。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有十義
準喩思之。非唯釋此文。亦乃遠通衆經
該羅前後。六體寂發照名寂靜光。以斯成
福莊嚴身相七八可知。九分別法相永離
不了愚癡。悟法實性便無執著之見。十以
行扶願故能現世。作師子吼。頌加第四
餘並可知。第七主水神長行十法。一無縁
大慈是曰平等。二無邊行法莊嚴自他。三寂
然不動以觀機。感而遂通以隨攝。若冬則積
雪凝白。夏則無處不流。四妙音演佛深旨。
令悟妙法旋澓。五身智二光遍覺開化。大
充法界清淨無垢。六清淨法界性相倶絶。
徳無不見則大用不亡。七衆生不窮故大
悲無盡。滿而不溢有知足義焉。流止從縁
斯爲自在。八處處見佛。故大喜無窮。喜
從佛生即佛名藏。若聆泉流之響無不悦
也。九性相無礙之福。故能普現神通。若空色
相映之流。威光蕩瀁。十調生行廣如空無
邊。用靡暫停。如空無盡。偈中第一偈。前半
辯一相因果。次句例餘。後句辯益。初言清
淨者。離過無縁故。門如塵數者隨宜利樂
故。以慈爲因得妙相果。以相爲因得無厭
果。然如來相有純有雜。此就純門。若以
雜門則隨一相一毛。皆收如來法界行盡。
亦相相皆爾。純雜無礙因果相融。圓成非
分成故。佛一相一毛即同法界無有分量。
今此神從一慈門。入無盡相耳。此約十身
之相。若三十二相之因。但説一相一因。如
智度瑜伽等論。涅槃大集等經。至相海品
當引第五偈。初言無盡以顯光常。次充法
界以辯光遍。不思議者以顯光深。非色現
色。非青黄而青黄故。其第三句是顯光用。
九可知。第八主海神十法。頌脱第三。一
爲物供佛。是等施福得衆寶相。以莊嚴
身。二巧隨根欲説法護善。使其長成。三謂
演深廣法體煩惱空。梵本偈云一切世間
衆導師。法雲大雨不可測。消竭無窮諸苦
海。此離垢塵入法門。若準此文。乃竭苦海。
四若見佛境則惑亡苦息。準現經文。三是
煩惱。四是於苦。若依梵本前苦後惑。既譯
人脱漏。致使文義參差。故古徳云。脱第四
頌。結名既同故知脱第三。恒住波浪者。即是
普用水爲宮殿。五以智滅癡。六爲行所遷
一切皆苦。菩提因起則生滅苦亡。便得涅
槃寂滅安樂。七將智滅癡。未免於見。了癡
見性癡見自亡。眞妄等觀是佛境也。八一
切衆生有佛種性。圓明可貴具徳稱寶。佛
眼普觀佛智普示。正因令顯如出金藏。大
心若起如種生芽。故云出生。縁了二因爲
能悟之妙道。九了如不取則心不搖動。湛
如停海。萬徳攸歸故須彌可傾。魔豈能嬈。
一念降魔如本行集。十入法界定。如法界
偈可知。第九主河神十法。一行成雨
法。若霈然洪霔滅惑生徳。若懸河迅流
無所滯礙。二現身息惱若泉澗洗心。三眞
實滌垢慈智相資。若碧沼澄潭空色交映。故
名離塵淨眼。四圓音遍益若崩浪發響。五
拯救漂溺。六善根無惑可謂清涼。若阿耨
達池永無熱惱。七施門無量令彼無慳。若
蘊藻菱蓮普令物喜。八行福契實故見無
不欣。若深湖廣陂是爲廣徳。九方便慧力
雜染皆淨慈。彼怨害瞋反成歡。若萬頃波澄
光映天下十總收萬善令會涅槃。若彼
百川咸會大海。會海由智名海徳光明。偈
亦可知。第十主稼神十法。一功徳智慧。二種
法味資成佛身。二喜樂由於苦除。三衆生
爲所淨之境。四悲深故通廣。五下種物田
必至果無壞。六智敷物信獲果稱華。七慈
眼視物故福聚無量。慈則恬和怡悦。偈云
勝道。八以行成佛故始成即宣。九懈於修
習憂惱。是生勤策諸根衆惡清淨。十隨根
爲説遂求故喜。偈文可知。第十一主藥神十
法十頌。一順情則易攝。逆意則難調。故普
觀之。二三可知。四始學者以名爲實賓。大
士以名爲佛事。五以慈善根力。放月愛等
光。身心兩病纔念便滅。六迷理迷報。二
愚盲冥起惑造業。備受衆苦。佛以正法金
&MT04374;開其智眼。令明見三諦。故云清淨。七
八可知。九無愛見之大悲生物徳故名藏。
十世醫療治雖瘥還生。永滅生徳無先念
佛。因病因光皆是方便。謂佛有無邊相。相
有無邊好。好放無邊光。光攝無邊衆。言隨
念者佛徳齊均。隨縁隨樂趣稱一佛。三昧
易成。敬一心濃餘盡然矣況心凝覺路闇
蹈大方。頌可知。第十二主林神十法十頌。
一佛徳無邊皆依智海。含徳流光所以名
藏。二等衆生悲是爲廣大。一一離障名普
清淨。三一切勝因皆爲佛道。各各心淨則
種種芽生。四一切功徳莊嚴一毛。一一皆
然。故佛爲徳聚。良以佛果纜因。皆圓成
非分成。是故一因生一切果。一果收一切
因。皆圓融無礙耳。五智通萬法是曰普門。
客塵不生故曰清淨。悟如日照頓周法界。
功如拂鏡説智漸明。明是本明漸爲圓漸。
六知遍趣行如應布法。七了音聲性皆同
佛音。故無不可意。能令世間皆聞佛音。方
云清淨。八昔行稱周法界是廣大境。神通
普令物見倣。而行之。如下喜目即其事也。
九衆生諂佞自不修徳。寧有進賢之心。今
福智益他。則物我兼利。偈云譣詖即諂佞
也。十敬念則佛興。佛興則莊嚴徳藏。障重
者。不念不見於佛豈無常哉。故應見常見
也第十三主山神十法。一寂而常照故光無
不闡。二相光熟機。皆慈善根力。如涅槃廣
明。三修因嚴根本爲順物故。矚蓮目而
欣樂。覩月面而歡心。或見諸根一一皆周
法界。喜益深矣。四如空不染故長劫無怠。
五癡故長眠。唯福智之能覺。次三可知。九若
睡若寤皆令聞法進行。斯爲佛業。如大瓔
珞經説過去有佛凡欲説法。令大衆眠夢
中説法。令増善根覺得道果。涅槃亦云。
其人夢中見羅刹像等。亦表萬法皆夢。大
夢之夜。必有大覺之明。十稱性法門無邊大
義。一音能演是出現也。第十四主地神十法。
一念念無間平等普觀。修慈護法故得金剛
之體。金剛即内照之實也。二一毛福力頓現
衆福。三證入無生不礙嚴刹。四一向爲他。
五觀機出現名爲遊戲。六現淨惑身方調
物惑。七内具徳海現威力身。如地含海潤
發生百穀。百穀苗稼皆地香毛故。八長行一
言盡攝無餘。偈頌則一言普遍無極。九焔雲
普遍。令物離垢爲性。十法能攝持心行。如
金剛之輪。佛則不動現世。若須彌出海。此
下頌中。亦有二句結法屬人。可以意得。第
十五主城神十法。有云。脱第九法。十頌具
足。一光等方便成熟利益。二應病與藥令
得服行。三護法法存則物受福徳。教理行
果皆有護也。四悲救無盡名藏。五了佛大
智。六方便現身。七同修佛徳。八迷眞俗理
故云愚闇佛出開示令其悟入。本迷無始猶
若生盲雖聞譬喩竟不識乳。唯佛出世方
能曉之。九準梵本。云香幢莊嚴髻主城神。
得破一切煩惱臭氣。出生一切智性香氣
解脱門。謂正使爲臭物。殘習爲臭氣。智性
爲香體。利物爲香氣。香氣若高山之出雲。
稱智性而無盡。臭氣若香風之卷霧。等
性空之無邊。煩惱則塵習雙亡。智慧則自
他兼利。有本亦具云。香髻莊嚴主城神。得
開發衆生清淨妙智解脱門。亦恐傳寫之脱
漏耳。義不異前。偈云現夢中者。夢是神
遊。亦見聞之氣分也。夢中尚調況於覺悟。
如迦旃延爲弟子現夢境界等。十二障五
蓋重疊如山。非智光明莫之能破。第十
六道場神十一法。十一偈。一出現字兩用。
謂有佛出現。即出現莊嚴具。而爲供養。佛
昔如是神以大願倣之。二對物成行令物
倣之。施爲行先故偈偏擧。三夢覺皆化則
時處倶遍。四外寶内眼重重難捨。爲物
行故云能雨。五清淨焔形神。前列中無。謂
色相道場倶妙莊嚴。並爲熟物。六疑境
界者。以唯心爲正念。疑法性者。以無得
爲正念。實則無正無邪。方稱曰正。無念不
念是眞念矣。諸念不生正念方生耳。故隨根
雨法斷疑生智。七辯才雨法稱根故喜。八
深廣讃佛。故名實雙美。九樹王眷屬並如經
初。十即前身遍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
了法空寂也。十一種種力者。佛有無量力
故。因行亦然。皆嚴具顯示。既是道場之神故。
得道場事中解脱。第十七足行神十法。初
二可知。三内則念念安於理事。外則處處
建立道場。四擧足下足海印發輝。諸有威
儀無非佛事。五以華以光雨寶雨法。六衆
生無邊是佛化境。見佛聞法故生歡喜。七
圓音警物。等栴檀之香風。暫一熏修覺身
心之調順。餘三可知。第十八身衆神十法。
一淨喜境界神者。初列處。名華髻莊嚴。或
是名廣略擧其半。或梵音相類。譯者之誤未
勘梵本。法門初三可知。四相即無相。
故如空遍住。空非獨虚亦遍於色。住非分
住一塵亦周。如芥子空即不可盡。身與法
性不可分故。五威儀施化無心頓現。斯即
佛境難以言思。六佛爲良田出世難遇。一
興微供果獲五常。略言色力。亦有常命安
樂辯才。此五皆常方云滿足。受報無盡故悉
離貧窮。七齒光除垢。表所説淨故。八有
染於五塵。無慈於六趣者。愚癡魔業也。
體五欲性虚己兼亡。彼業斯轉而名云守
護。攝持者。善守根門攝散持徳。則遠魔
矣。然魔事惑。不出三毒及慢。魔惱衆生不
出三事。謂上妙五欲及諸苦。具爲説邪法。
則三毒是生。三毒内著即爲魔業。今守護
覺察魔如之何。即偈中解脱道也。九有三
意。一身雖周於法界。多示爲王攝御自在
故。二八相處於王宮俯接物故。三法界。菩
提樹下法王宮故。十迷於本空故有妄苦。
無漏本有是淨善根。第十九金剛神長行十
法。一見如來身普現非別。豈唯凡現之處
即無邊相。亦隨一一色相。皆無有邊。次
四可知。但第五神。初卷中名諸根美妙。今
但云妙臂。文義倶闕。又加天主。以現爲世
主故。六法海深奧槃節差別。巧説令現無
有遺餘。七約神且説寶飾爲嚴。巧攝己衆。
約佛方便相好爲嚴無不攝也。八因深故
大福爲能嚴。果勝故徳相皆明足。九惡謂十
惡。險者惡之因也。能陷自他及險道故。十
若以現文則摩尼髻是所雨。若以義取此
神名摩尼髻亦得髻是能雨一切菩薩嚴具
是所雨。表菩薩智光圓滿故。偈中第六云
漩澓者水之漩流洄澓之處。一甚深故。二迴
轉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澓亦然。一唯佛能究
故。二眞妄相循難窮初後故。三聞空謂空
則沈於漩澓。聞有謂有等皆類此知。故云
一切差別義也。餘並可知。上來異生衆竟
已下入
第五經
自下第二同生衆。文分爲三。初明普
賢菩薩得一切法門。次十普菩薩各得一門。
後十異名菩薩各一法門。此三各有長行及
頌。就初普賢長行中二。初總標所入。二別
顯十門。今初二句先指陳法體。次辯法功
能。今初言不思議者。謂數過圖度理絶言
思。故言方便海者謂不動眞而成事。巧
以因門契果。故云方便。後入如來下。辯法
功能。謂證入因圓趣入果海故。然前後但
明以別入總。故各得一解脱門。猶如百川
一一入海。今明以總入總如海入海。故
得難思解脱門復稱能入爲方便海。以普
賢是同異二衆之上首故。二所謂下。別顯
十門以彰無盡。一嚴土調生調隨所化衆
生取佛土故。一切佛土者。竪通四土横該
法界。横竪相融故。一塵一刹皆廣大嚴淨。故
云一切。演最妙法故。令所調究竟出離。二
佛遍塵道詣彼修徳。乃了彼境。三通辯
安立菩薩六種功徳。一位。二願。餘四在偈。
四身普應機演所證法。五國土不同所敬各
異。故隨宜立稱成益不空如名號品。六塵
中現身説菩薩行境。七以時隨法融。令三
世劫及劫中成壞一念中現。無所障礙。然事
通能所。能成壞事謂火水及風。所成壞事天
地萬像。八菩薩根海雖繁廣多類。但能入
自所知境界。豈能測量佛無邊法。則顯前來
衆海未測佛徳。普賢能知此理。九明如來
身體同虚空用周法界。第十攝因成果。故
云一切菩薩行入一切智也。妙音宣此故
云顯示。此亦別釋標中第二句。頌中次第
如前十門。第一偈。前半嚴淨佛國。後半調
伏衆生。兼顯人法爲嚴之義。佛子有三。一
者外子。謂諸凡夫未能紹繼佛家事故。二
者庶子。謂諸二乘不從如來大法生故。三
者眞子。謂大菩薩從大法喜正所生故。此
言清淨意顯第三。最妙法者。揀非權少。昔
以妙法淨所化心。故所感土亦有清淨佛
子來生其國還雨妙法。二中前半明總遍
別中後半明體用無礙。亦是總遍總中三
中四句即前四義。一修十勝行。二起十方
便。三所證十如。四正證法界。成薩婆若地
位爲總。餘五爲別。四中前半普現身。後半
演所證。次四偈可知。九中初句智身。次句
智身等法身後二句。化用等法身之周遍。
略擧正覺實通一切。故上云種種。十中三
句攝因後句成果。第二十普菩薩各得一
門。第一菩薩前列名中無。以前與普賢共
爲十普。今普賢別説故加爲十。以表圓足。
然偈文具十。長行中第七菩薩及法門倶脱。
又脱第八菩薩法門。及第九菩薩名至文當
知。十中第一嚴處説法。皆名爲嚴。二塵
塵皆成正覺。已爲無盡。方是正覺一門。有
如是等無量成正覺門。如出現品辯。隨所
成正覺門調生亦爾。故云成熟不思議衆生
界。三修行福海嚴出刹海。四以深妙智
觀難思境故。多處不迷多劫不厭。五如一
逝多林會。頓現一切淨土。會會皆爾。念念現
殊。六法界舍攝無盡。故名爲藏。觀佛法界
之身。一毛即無分限。七梵本中名普覺悦意
聲菩薩。得親近承事一切佛。供養藏解脱
門。謂佛昔行因無佛不供。今成佛果無衆
不歸。猶如百川馳流趣海。八準梵本。應
云普清淨無盡福威光菩薩。得出生一切
神變廣大加持解脱門。謂遍刹充塵劫窮
來際。皆佛加持之力。九梵本中。即普寶髻
華幢菩薩。得普入一切世間行。出生菩薩
無邊行門解脱門。即今經中威光菩薩法門。
是由脱第八法門及第九菩薩之名。遂令第
九法門繋於第八之下。譯者之謬也。謂若無
大悲不入生死。則不能出菩薩行門。如
不入海安能得寶。此即化他成己。十即依
體起用。頌文前已配釋。欲表菩薩法門互
入。故不結法屬人後段亦然。第三十異名
菩薩。亦各一法長行中。一得成菩薩四種方
便。一地位。二度行。三調生即行位所作。四嚴
刹通二利因果也。或一地一度滿。或地地諸
度滿。此一爲總下九皆別。然不出上四多
顯調生。謂二遍轉法輪。三普示滅惑。四普
嚴場會。五以法隨機。六爲物永存。七法印
悟物。八頓顯終始。九同佛往修。十光顯
如來難思之境。以偈對釋文並可知。唯第六
偈略須開示。初句所證性淨法身。言無相
者。示眞如相。身即體義在纒不染。出障非
淨。凡聖必同故云平等。次句出纒法身也。
眞如出煩惱障。故云離垢。出所知障故云
光明又塵習雙亡。故云離垢。眞智圓滿故
曰光明。淨法身者揀於在纒。後半體用無礙
身。由出纒故應用無方。約理即是體用無
礙。約用則止觀雙運。故得果則寂照爲身。
即用之體故寂。即體之用故智。體用既無不
在佛身何有量耶。故能普應十方。此句
正顯化用故。經云。水銀和眞金。能塗諸
色像。智慧與法身處處應現。往即斯義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自下第八。明座内衆流分。於中長分十段。
一明出處。二顯衆類。三列衆名。四結衆數。
五興雲供。六供衆海。七敬繞佛。八座本方。
九歎徳能。十申偈讃。今初座即是總。寶等
爲別。如是已下結廣從略。非獨輪等故云
一切。所以此能出者。良以。座該法界依正。
混融一一纖塵。無不廣容普遍。座所遍刹
恒在座中。故從中出。非是化也若約法空
之因。及法空之座。則萬行爲嚴能生菩薩。
二一一下。顯衆類皆菩薩故。三其名下列
衆名。出處既多名亦多種。略擧上首十名
耳。即如次十方。四如是等下結衆數。嚴具
非一故。有衆多刹塵。五此諸菩薩下興供
雲。六彼諸下供衆海。衆多菩薩各興刹塵供
雲。已重疊難思。況相續不絶。而諸供具皆
稱雲者。乃有多義。謂色相顯然。智攬無性
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迥無所依
應用而來故。來無所從。用謝而去故。去無
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重重無
礙。有雲像焉。上下諸文雲義皆爾。七現
是雲已下。明敬繞佛。順向殷重瞻望不足。
乃至百千。八隨其下。坐本方參而不雜也。
如師子子亦師子故菩薩座亦名師子。自
化自坐者。自心智現還自安處故。諸佛菩薩
坐多跏趺者。爲物軌故。智論引偈云。若結
跏趺坐身安入三昧等。九是諸菩薩下。歎
其徳能者。有十二句。初總餘別。別顯一一
各是一種清淨廣大。略束爲三。初三明三業
清淨廣大。一智證普法。二身隨佛行。三語入
辯海中。一義求亦通三業。次三明得法清
淨廣大。一獲自分解脱。二住勝進果位。三
遍具諸持。普門地言即同經初已踐如來普
光明地。後五福智清淨廣大。初二正明。後
三重顯。今初中一智安理事故云善住。二
福無不修故生信喜。然三世平等經初已
明。今更略示。謂依生及佛善住平等。且依
佛説佛佛平等。法身智身無増減故。若依
衆生。生生平等煩惱業苦有支皆等。若生佛
相望者。凡夫現在等佛過去。進修得果等
佛現在。成佛究竟等佛常住。此約三世互
望。煩惱佛則本有今無。衆生則本無今有。
菩提則衆生本有今無諸佛則本無今有。約
迷悟異則説本今。涅槃之性非三世攝。故
知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若以性淨而説。則
佛與衆生現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是
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衆生寂滅即是
法身。法身隨縁即是衆生故。寂滅非無之衆
生。恒不異眞而成立。隨縁非有之法身。恒
不異事而顯現是故染淨三世一切諸法。無
不平等。況稱性互收。如是解者。名爲善住
一切智地。如地能生終歸於地。萬法依於
佛智究竟。還至一切智也。後三重顯中。一
淨前福障故。令諸福無邊清淨。二成上智
慧。由觀法界虚空。三近勝縁故成前二十。
爾時下説偈讃佛中。十菩薩各別説偈。即
爲十段。就初海慧頌中。歎佛身座。初五歎
佛身具徳。一讃智慧。二讃功徳。三神通。
四因深。五果勝。後五歎所坐嚴麗。此衆既
從座現。故多歎座。文並可知。第二雷音菩
薩十頌歎座及地。文分三別。初四直歎座
可知。次三歎於場地。即轉顯座嚴。於中初
一總顯因深徳廣。故嚴事難思。金剛下別顯。
末後一句結瑩寶座。後三偈歎地上之嚴。
於中前二地神興供嚴。後一佛力展轉嚴。
第三衆寶光髻菩薩讃中。獨讃場地殊異徳。
十頌分二前五徳用圓備。後五法化流通。
言如佛座上所應演者。九會五周之文。一
化隨宜之説。已具演於場地之中。第四大
智日頌歎佛所處宮殿。十頌分二。初一總
明。次段讃處彰人。故此偈標人顯處。凝者
嚴整之貎。睟者視也。謂肅然而視。後九別明。
於中二。前四明宮殿體攝衆徳。即廣其前
半。後五明妙用自在。即廣其後半。今初。初
一宮殿雖耀佛坐増明。即廣前炳然照耀宮
殿中也。次二頌略辯七嚴。結以智海。廣上
凝睟處法堂也。謂内持寶柱簷垂金鈴。外
列門階上羅華帳。寶樹交映寶瓔周垂。爲
七嚴也。闥小門也。洞達也。如雲布者。重重
無量次次相承也。上云凝睟則目視不瞬。
特由内無識浪故云智海湛然。次一頌。羅
以寶網列以香幢。布以焔明覆以嚴具。結
云超世。即廣上世尊處法堂也。光如雲布
者。若彩雲向日上下齊明也。後五中。一羅
身雲以調生。正顯前文現十方土。二寶樹
現三世之嚴。三略擧多嚴。四即上諸嚴卷
攝多嚴重重佛坐。五結歎無盡主伴雲會。第
五不思議菩薩。通讃場樹自在徳。十頌分
二。初一總顯。謂宿因願力深廣難思。神
通現縁生果嚴淨。後九別顯分三。初五歎
樹具徳嚴場。於中初二身幹森聳。次二枝葉
蔭映。後一華果芬輝。二有一偈。歎場地。
蓮網謂蓮華布地則下轉光輪。寶網羅空則
雲間響發。三有三偈。歎樹自在。初一收入。
後二出生。第六百目菩薩頌中。雙歎場樹
備徳。自在法化宣流。前九偈各一門。後一結
嚴周遍並顯可知。第七金焔頌。歎佛十方
功徳。一頌一力下。諸經文屡明十力。是佛不
共之徳。佛佛等有菩薩縁此發心。梵行品云。
復應修習。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
故不可不知。然大般若五十三。顯揚第四。
對法第十四廣辯。今略以七門分別。一立
意。二釋名。三自性。四作業。五次第。六差別。
七釋文。然了其名則知作業。對文料揀差
別易見。故將作業差別。并釋別名。並於釋
文中顯。今初立意者。智論意云。顯佛大人
有眞實力。令外道心伏。二乘希向菩薩倣
之。能成辦大事。終獲其果故須辯之。如
來唯一諸法實相智力。此力有十種用。故説
爲十。謂於十境皆委悉正知故。由時品類
相續分別。有無量力。度人因縁故但説十。
足辦其事。謂以初力。知可度不可度。次業
力。知有障無障。以定力知味著不味著。以
根力知智多少。以欲力知所樂。以性力
知深心所趣。以至處力籌量衆生解脱門。
以宿命力分別先所從來以生死力分別
生處好醜。以漏盡力知衆生得涅槃佛以
此十度生審諦故但説十。第二釋名。初總
後別。今初總名力者。能摧怨敵義。不可屈
伏義。故説名力。瑜伽云。與一切種。饒益一
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
怨。大威力故。説名爲力。對法云。善除衆魔
善記問論。故十名力。十者是數。帶數釋也。
別名至文當釋。三自性者。瑜伽五十七云。
佛具知根慧根爲體。對法論云。若定若慧。
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爲性。菩薩地。總以五
根爲性。統其文義應具六種。一最勝體
故。決擇分中慧根爲性。二引生體。對法兼
定。三剋實體。菩薩地云。五根爲性由慧勝
故。且説十力慧爲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
等智力。不言信進等力。四相應體。對法兼
取相應心法。四蘊爲性。五眷屬體。五蘊爲
體。定共道共無漏色等。助爲體故。此雖無
文理必應爾。遮犯戒垢助摧怨故。六依
此經。融一切法以爲其性。無礙法界理應
爾故。四作業者。即是辯相至文當顯。五次
第者。諸文或有前。却各有所由。此文所列
次第。與十住全同。淨行品則界在解前。梵
行品禪定解脱當其第三。宿命居天眼之後。
餘同此。次瑜伽四十九。及智論二十七。亦禪
居第三。餘同此次。且依論明次第者。智論
云。初力爲總餘九爲別。於初力中分別有
九故。初一力通知萬法。下九展轉開之。謂
初令知因縁果報。故起業力。次業煩惱故
縛淨。禪定解脱故。解令去縛就解。次根有
利鈍。鈍者爲有造業。利者爲不生故。集業
由善惡二欲成上下根。此二種欲由二種
性。以有種種性因縁故。行二種道。謂善道
惡道。次知其過去審彼未來。次以方便壞
其因縁果報相續。故説漏盡。瑜伽有多門
次第廣如第五十説。上來依論次第。而今
禪居第七者。二論梵行。爲對自業。有離欲
不離欲。故禪居第三。此經十住爲對遍趣
行。有清淨不清淨。故居第七。若習欲成性
即界居欲後若由性起欲則界居欲前。若
執常者先説宿住。若爲執斷先辯其天眼。
餘無別理故經論皆定。六差別者。謂此十
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至文
當明。七釋文。然此經宗異義。皆融攝故。一
一力中具攝十力。乃至包盡法界。是以宿命
乃云智包三世。天眼則見盡法界。非唯見
盡。佛眼如空即是法界。非唯智包。亦能毛
孔頓現。業力即觀法性。豈唯但是有爲。約
門有殊故他宗不壞。第一偈即處非處智
力。謂善因樂果斯有是處。善因苦果無有
是處。惡因苦果等例上可知。處者建立義。
依義起義。能建立果與果爲依。能起果
法故立處名。於此正知故名智力。其作業
者。即如實知因之與果。及能降伏無因惡
因種種諍論。既遍知已可度者度。不可度
者爲作因縁。文中上半往因。下半顯智力。
於諸境界正解明了。即辯此力通知一切
法也。第二偈。即過未現在業報智力。瑜伽
名自業智力。今言一切業者。謂於三世中
善等三業。及順現等皆名自業。於自所作
受用果業。如實知故。與初何別。若正了知
所造善等業感愛等果。此由初力。若了能
造善惡等業感愛等果。是自業力。文中上半
往因。下半現果。第三偈。即根勝劣智力。謂信
等五根。此軟中上名爲勝劣。於此正知。及
能於彼如應如宜。爲説正法。即是作業。偈
中三句往因。一句今果。四即種種解智力。亦
名勝解。謂若從他起信以爲其先。或觀諸
法以爲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名種種勝解。
亦名爲欲。欲謂信喜好樂。如或貪財利
或好名聞。好定好慧種種不同。如來正知。
令捨不淨。増長於淨。此與前根何異根約
宿成智有多少。解約現起好樂不同。論云。
若照諸根爲先。彼彼法中種種意樂。是根
智力。若正分別意樂差別。是解智力。在文
可見。五即種種界智力。界即性也謂或一二
三四五乘性等。或貪瞋癡等分行等。乃至
八萬四千行名種種性。性即種子即解現行。
故智論云。性名積集相。又九十云。性内欲
外用性作業必受果報。欲或不爾。瑜伽云。
若照勝解所起相似種子。此由解力。若
照即彼種子差別。由界智力。若習欲成性。
復云何別。欲唯大地一數。性通諸數。即寛
陜不同也。智論云。習欲成性性名深心。事
欲名隨縁起。若性即種子與根何異。根唯信
等優劣。性通善惡不同。以信等望果寛長。
能生人天三乘聖道。爲道之根。三善根但是
翻對不望果義。尚不名根。況性通於惡。
得同耶。偈云悉能顯現毛孔中者。謂非
唯佛智如空包納衆生之性。毛孔内空亦現
衆生之界耳。六即一切至處道智力。論名
遍趣行智力。遍即一切。趣即至也。行即道
也。謂諸衆生種種所行。若出離行不出離行。
各能至果。如行有漏行生五道中。行無漏
行至涅槃果。名遍趣行。若知如是種類行
迹趣入。此由界智。若知即彼行迹一切品
類。如是行迹能令雜染。如是行迹能令
清淨。此由遍趣智力。初力處對非處。此中
但明至處。又初力指因。爲得果之處。此約
果是酬因之處。故不同也。經中初句總標。
次一念即能知迅速。下十二字。所知時處。
後一句委悉開示。七即禪定解脱三昧智力。
淨行品中。加於染淨通漏無漏故。佛皆善
知。及知依此所得諸果。故名智力。此與自
業智力何別。若了諸有能修諸定。即彼能
入而非所。餘名自業力。若了依如是靜慮
等定。現三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此由
靜慮智力。偈中上半所知。下半善用。言佛
爲示現者。示其諸定現三神變。令有情喜
使滌煩惱。即令去染而得清淨。八即宿住
隨念智力。謂過去境本生本事住宿世。故
名爲宿住。於此宿住而起隨念。念倶行智
名宿住智力。瑜伽云。若知前際隨念一切趣
因。是遍趣力。若知前際名姓。苦樂等事名
宿住力。此與智論云何會釋。謂彼論云。但
知宿命所經。不知諸業因縁相續。但名爲
通凡夫亦得。若兼知業因縁相續則名爲
明。二乘能得。若知上二無量無邊則名爲
力。斯則力亦知因矣故應通云。若但知因
是遍趣力。若雙知者。即宿住力。瑜伽爲對
遍趣之因。故但云果耳。文中初句標。能念
智包三世者。三世全在佛智之中。況於隨
念。不知三世從門別。故但云宿住。刹那悉
現即包現之時極促現毛孔中。即能現之處
至微。第三句。即所現所念之事廣。第四句結
歸智力。非唯能念亦能現也。九天眼智力。
獨此從所依以立名也。若從境者。瑜伽名
生死智力。謂死此生彼墮善惡趣。大小好醜
皆能正知。知前際生死。名爲宿住。要知後
際得此力名。今文乃云佛眼者。若約五眼。
餘眼在佛皆佛眼故。此非經宗。今依十眼。
佛眼能見如來十力故。故此一力即攝十
力。擧一爲例餘九皆然。文中初句體大。次
句用廣。次句用勝。以無等故。後句結其甚
深。故唯佛能演。既言普見法界非局未來。
約宗別故。於未來門普見法界也。十漏盡
智力。於自解脱無惑無疑。亦知衆生漏盡
涅槃。於此正知名爲智力。文中。初二句所
斷。諸結即現行。隨眠即種子。習氣即餘習。
二乘不能盡習亦不能盡他漏。故不名
力。後半顯佛能滅。然上十力智即是體。力
即是用。然智即力更無別性。此中宿住隨念
相應智力。是隣近釋。自餘從境皆依主釋
設天眼從所依。亦依主釋。若宿住是境。隨
念相應智力。亦依主釋。然此十力望於自事。
各於自事中。大如水能淨如火能燒。各有
自力。若約總攝初力爲大。若約辦得涅
槃漏盡爲大。若以無礙解脱而爲根本。則
平等平等。第八法界頌中。歎佛往修十度
行滿。今得果圓。十一頌分二。初一總餘十
別。今初也。佛威神力略有三類。一者倶生
力。謂風不動衣等。二者聖威力。謂通明等
種種功徳。三者法威力。謂波羅蜜圓滿法
力。令五根中無諸非淨。四支百節有無量
力。故名堅固不可壞法身常身無邊之身。
言遍十方者即無邊身。廣大示現謂變化身。
無分別者。平等智身。大菩提行者。波羅蜜身。
昔所滿足者。衆行先成。皆令見者。大果今出。
二有十頌別顯二頌一度。皆上半往修因。下
半今得果。十度之義。十行十地一經始末亦
多辯之。須粗識其相。略啓十門。一釋名。二
出體。三辯相。四建立。五次第。六相攝。七修
證。八約教。九觀心。十釋文。今初又二。先通
名後別稱。今初。通稱波羅蜜多者。唯識云。
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
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
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
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
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
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
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爲二障間雜。即三時
無悔。若七隨闕非到彼岸。故此十度應各
四句分別。其別稱及出體。三辨相至文當
釋。四建立者。爲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眞
如。故但有十。爲對六蔽漸修佛法。漸熟
有情故但説六。六中前三増上生道。感大
財體及眷屬故。後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
成熟有情及佛法故。又前三饒益有情。施
財不惱忍彼惱故。後三對治煩惱。勤修加
行永伏永滅故。又由前三故不住涅槃。由
後三故不住生死。能爲無住涅槃資糧。後
唯四者助六令滿。方便助前三。願助精進。
力助靜慮智助般若。如深密説。五次第者。
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
又前前麁後後細。易難修習次第如是。六
相攝者。此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
順故。般若論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
等。智論云。有未莊嚴波羅蜜即不攝者。
有已莊嚴波羅蜜即相攝者。今此經文必具
攝十。若但説六六攝後四。若開爲十。第六
唯攝無分別智。後四皆是後得智攝。七修證
者。五位通修佛方究竟。十約因位總有
三名。謂初無數劫。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
伏。但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去勢力漸増。能
伏煩惱。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僧祇勢力轉増
能畢竟伏一切煩惱。名大波羅蜜多。故上下
文中。屡言廣大波羅蜜也。八約教者。諸教
可思此教要須一一融攝。徹果該因。九觀
心者可以意得。十釋文中。第一偈明施度。
輟己惠人名之爲施。即以無貪及所起三
業。而爲其性。此有三種。謂財法無畏。止半
因中大悲行施。已該此三。此悲亦是七最勝
中前三最勝。下半果中財能資身。無畏益
心。法資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三皆悦
物故見者必喜。亦由具七最勝故。身殊妙
也。二戒度。防非止惡名之爲戒。即受學菩
薩戒時。三業爲性。戒有三種律儀攝善得
淨身果。攝衆生戒能除物苦。遍十方者。無作
戒身等衆生故。三忍者。堪受諸法未能
忘懷名之爲忍。此約生忍。又忍即忍可。
忍即是慧。雙忍事理。即以無瞋精進審慧及
彼所起三業爲性。忍亦有三。謂耐怨害忍。
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偈云。信解眞實即諦察
法也。色相圓滿前二忍果。放淨光明第三
忍果。四精進者。練心於法名之爲精。精
心務達目之爲進。以勤及所起三業爲性。
亦有三種。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初句通
前二。以被甲精進。瑜伽釋云。設千大劫爲
一日夜處於地獄。唯爲脱一衆生故。次
句即第三。下半通三果也。因既離身心相
故。果能身遍十方。五禪者梵云禪那。此
云靜慮。即以等持爲性。亦有三種。謂安住
引發辦事。既引起神通辦利生事。故見者
深喜。現法樂住諸惑不行。又資慧斷惑。故
見者惑滅。六般若者。般若梵言。此翻爲慧。
推求諦理名之慧也。此及後四。皆擇法爲
體。亦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二法空無分
別。三倶空無分別。攝論以加行正體後得
爲三。約六度説。瓔珞以照有照無及照
中道。而爲三者。唯約法空。三觀之義至
下當明。慧導萬行。故云修諸行海。言具
足者。具上三也。因如有目。故果獲身
智二光能滅諸闇。七方便者。即善巧也。方
謂方法便謂便宜。下四但各二種。今初謂
迴向方便。拔濟方便。文云。種種化生。即拔
濟善巧。所修成就。兼於迴向菩提。所化無
邊。果得十方而横遍。爲物取果竪窮來
際而不休。八願者。即希求要誓。有義。
即以欲勝解及信爲性。亦有二種。謂求
菩提願利樂他願。由初願故出現世間。
由後願故救生不息。九力者。不可屈伏
故隨思隨修。任運成就。亦有二種。謂思擇修
習。今言法力。即思擇諸法而修習故。攝論
由此二力。令前六度無間現前。經云成自
然力。即無師而成。不習而無不利。何能壞
哉。十智度。決斷名智謂如實覺了。亦有二
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無性論云。
由施等六成此智。復由此智成立六種。
名受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
饒益有情。經云普門智。總含二智。別配即
初句成熟有情。次句即受用法樂。此二無
二故。成無礙力舒光普照。第九雲音頌。述
菩提樹摩尼果中。歎佛往修十地行果。十
一頌分二。初一總擧。謂佛果大用。由昔
地行及結説處。餘十次第各述一地。地義
當品廣明。今皆略述而已。初地略述四義。一
加行多劫。諸論皆説地前爲一僧祇。已爲
無量。更有異説恐厭繁文。二標入地名。三
出生廣智。謂生如來家見法實性。得妙觀
察平等性智故。四普見佛海。同下願智果
中。二地四義。一擧法標名。二別地行相。三
修行時分。四供佛多少。三地四義。一擧法
標名。世間中極云積福徳。二修諸禪定。三
忍度偏多。四聞持廣博。四地四義。一歎慧
標名。世無等故二了道品境異凡夫故。
二起慈悲異小乘故。四淨身土離身見
故。五地四義。一標入地。謂積集福智故云
普藏。十平等心故曰等門。三標地名。三眞
俗極違會令相順。四諦法俗境無不等觀。
六地有四。一歎行。二標名。三正顯行相。即
了縁起法。四明地用。得十空三昧故。七地
有四。一先標果用。二照達群機。三雙行巧
攝。四寄行標名。八地四義。一別地行相。
二明淨土果。三略釋地名。四歎地結説。九
地四義。一標地作用。二善達教法。三標示
地名。四廣行多劫。十地有四。一標起地名。
二含藏法雨。三能蔽如空麁重。四深廣難
測。故云佛境。諸偈多有結説文並可知。
第十善勇猛説頌儀中。前文多皆觀衆會。
此觀十方者。觀衆表無偏心。觀方表説周
遍。二文影略。十頌歎佛體用應機自在徳。
文分爲三。初一總顯。次八別明。後一結歎
歸佛。一一頌中各有四義。今初總歎佛令物
悟入福智。有四義者。一多衆。二心異。三悟
智。四了福莊嚴即福也。亦通二嚴。皆佛令
爾故顯衆徳即爲歎佛。別中一見佛體
用。亦四義。一起願。二具行。三見體。四見
用。二見法身。一勝故無等。二淨故無礙。三
大故周遍。四深廣故包含。三見佛色身。一色
妙。謂如金等。二相具十華藏相等。三光盛。
謂常放等。四隨機變。謂三尺無邊等。四
見佛智身。一無礙。無二礙故。眞俗無礙故。
二等空稱法性故。三知根。四巧現。五了佛
音聲。一音普遍。二説應器。三言同類。四
應無礙。六見佛光明。一多種。二遍照。三見
佛。四現變。七見佛毛光。一顯光名。二明出
處。三示往因。四令信悟。八見佛福相。一見
福相。二了福因。三示因體。四明見處。後一
結歎徳廣。一數多。二深廣。三用普。四結説。
謂推功歸佛謙己無能。上來總明第八大
叚座内衆流竟。自下第九明天地徴祥。謂
動地興供即是顯證。上來佛成正覺。衆海
雲集。各申慶讃顯佛高深。而下稱機情
上協佛願。故世主爲之興供。天地爲之呈
祥。就文分二。先動地後興供。前中三。一動
處。二動因。三動相。今初自陜之寛。且云華
藏。約下結通。實周法界。諸天重重並華藏
之内。故云其地何所不該。又染淨融故。
雖標摩竭而地震華藏。二動因中就主顯
勝。但明佛力感應道交。亦由物機。然汎
明動因。總有其十。今當轉法輪亦兼成道
餘如別章。三動相者。其地下是震即是聲。
動即是形聲兼吼撃。形兼起踊。故有六種。
此六各三成十八相。搖颺不安爲動。自下
漸高爲起。忽然騰擧爲踊。隱隱出聲爲震。
雄聲郁遏爲吼。砰磕發響爲撃。十八相者。
唯一方動直爾名動。四方若次第。若一時動
者名爲遍動。若八方次第。或一時動名普
遍動。又四方八方十方如次名三相動。又一
方獨動。十方次第動。十方同時動。又爲
三相。餘五例之。然動何所爲。依勝思惟梵
天經。所爲有七。一令諸魔怖故。二爲説
法時。大衆心不散亂故。三令放逸者生
覺知故。四令衆生知法相故。五令衆生觀
説法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脱故。七令隨
順問正義故。此上七縁正是今經所爲。地
論有四。非當此文。上約外器。若心地聖賢
地法性地。亦有震動等義可以虚求。二興
供中三。一標數。同生之衆亦得稱主。爲物
依故。二所謂下略列。三此諸下結遍。第
十如此下結通無盡。文分有二。一結華藏
内。二結華藏外。前中亦二。先擧此界。二其
華藏下。類華藏中一切世界。於中三。初
類衆海興供。一切世界者。謂華藏中有十不
可説佛刹微塵數世界種。一一種中。各有
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世界。彼等一切
諸世界中悉有世主而爲供養。二其一切
下。類佛坐道場。然有二義。一彼諸世主。各
供當處之佛。二彼諸世主。亦供此佛。此
佛亦坐彼界道場。三一一下類結大衆得法。
於中有十一句。爲聞法得益。得益有三。
一聞益。各各信解故。謂信其言而解其義。
二思益。謂於所對審縁慮故。三修益。修益
有七。一修門。謂三昧方便故。二修法。謂資
糧助道故。三修果契理成就故。四修益。隨
有所得成法喜故。五修轉。各各趣入無量
乘門。及衆生界故。六修同悟解法門。合先
聖故。七修極。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
通境。入佛神通境。但爲益生故此成恩徳。
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絶。
無能及故成佛智徳。三自在極。入如來解
脱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徳。亦即
是前諸解脱門。二如於此下。結華藏外謂
以華藏例於法界。各有此會同爲一大法
界會。方是華嚴無盡説耳。上來十段。總明教
起因縁分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如來現相品第二此下第二正宗分從
第六經盡第十一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宗
趣。四釋文。然下諸品多用此四。若有増減
至文當辯。今初來意中二。先分來後品來。
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宗。由致既彰正宗宜
顯故次來也。四分之中。已明教起因縁。次
辯説法儀式。故次來也。二品來者。曲有二
義。一前辯衆集。今顯疑現相。二前明舊衆
今辯新集。故次來也。二釋名者。一分名者。
宗正陳宗旨。揀序流通。若四分中。名擧
果勸樂生信者。擧依正果勸物信樂。是故
亦名所信因果。亦名説佛依果會。以從多
説故。二品名者。如來是能現之人。相是所現
之法。現通能所能所合説。體用雙陳以立
其稱。然如來現相各有五義。以成其十。
如來五者。一就理顯。謂法性名如。出障名
來。二唯就行。瑜伽云。言無虚妄故名如
來。涅槃三十二亦同此説。三理智合説。轉
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
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此與成實大同。四
離相説。般若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
去。故名如來。五融攝説。謂一如無二如。若
理若智若開若合。無不皆如。故名爲如。如
外無法來亦即如。如是來者是眞如來。現相
五者。一現面門光相。召十方衆。二現眉間光
相。示説法主。三振動刹網以警群機。四佛
前現華表説依果。五白毫出衆表教從佛
流。如是等相。是如來現相品中辯此。故以
爲名。三宗趣者。亦二。一分宗。三分正宗。
如上説。四分之宗。即以佛果無邊刹海。具
三世間無盡自在。故以爲宗。令諸菩薩
生淨信修行渉求。以之爲趣。二品宗者。以
光相表示爲宗。令上智玄悟爲趣。四釋文
者。此下二品。説法儀式是當分方便。即分爲
二。初現相品爲遠方便。後三昧品爲近方
便。今初一品大分爲六。一衆海同請。二光召
有縁。三所召雲奔。四現瑞表説。五稱揚佛徳。
六結通無窮。今初先以五門料揀諸會請
問之殊。一問之有無。二所問法異。三能問
人別四儀式不同。五疑之權實。初中前二後
二。此四有問中五皆無。謂初會標果起因
故問。第二會尋因至果故問。但因有升降
寄六會以答之。果無差別。第七當會答也。
然諸會更有問者。並當會別義以總收之。
或重明於前非大位問。第八會明因果純
熟。故須有問。謂行修無礙。六位頓成。故當
會答。第七會明稱性因果。故別有問。謂倶
入法界無差別故。亦當會答。四處都有三
百一十句問。謂初及第二。各四十問。第八二
百。第九三十。中本廣本問則難思。二所問異
者。初兩會問果廣因略。爲成信解故。第八
會問因廣果略。爲成行故。第九會問全同
初會。而因擧主佛之因。明因是果因顯唯
證故。三能問人異者。初及第九。皆同生
異生二衆齊問。以所問法衆同依故。第二
會中唯同生問。以所入位同生勝故。八唯同
生。一人自問。以造修之行各自成故。四請
問儀式。復有二義。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初
中請有二種。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言答
二示相。交絡相望應成九句。在文唯四。初
會之中具二問答。謂現相品長行念請供聲
言請。初光示法主現華表義。現衆表教。即
示相答。三昧品中以言重請。下之三品亦
以言答。第二會唯念請。如來初相答。菩
薩言説答。佛心自在不待興言。佛力殊勝
現相能答。第八會言請言答。此顯菩薩不
同佛故。第九會念請示相答。顯以心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