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探玄記 (No. 1733_ 法藏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隱亦然。又異門即入爲顯。令同體爲隱。同
顯異隱亦爾。又由以異門攝同體中相入
義故現微細門也。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
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由此大縁起法
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由
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時法亦隨
此無礙自在故有十世門也。由此法門同
一縁起相帶起故。隨一門必具一切故有
主伴門也。此之一門於前第三門中以辨
義理。上來十義總是縁起相由門竟。餘門如
指歸中説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二盡世間
淨眼品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第十隨文解釋者。今此三萬六千偈經有七
處八會。謂人中三處天上四處爲七。重會普
光爲八會。於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
分。盧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無以四義
釋。一以衆生心微塵下二頌爲流通。以結
歎勸信故。二爲經來不盡。闕無流通。三爲
此經是稱法界法門説故總無流通。問若爾
何得便有序分。答以有見聞通趣入故有
始爲序。以所入無極故無終流通。如修生
佛果有始無終。若不爾者何故八會一一會
末皆無流通。大般若經十六會中彼會會後
皆別有流通。大集經中諸會末皆亦有。
此經不爾。故知別意有所表也。四以餘三
乘等法逐機差別利益衆生爲流通益相。
又大遠法師分此經爲四分。初品名縁起
淨機分。二舍那品名標宗策志分。三名號品
下至第八會來名顯道策修分。四末後普賢
所説偈名屬累流通分。今更尋下文總長分
爲五。初品是教起因縁分。二舍那品中一周
問答名擧果勸樂生信分。三從第二會至第
六會來一周問答名修因契果生解分。四第
七會中一周問答名託法進修成行分。五第
八會中一周問答名依人入證成徳分。流通
有無以如上辯。此五分皆依前起後文次相
生義理周足。是故不増減也。就初序分之
中分爲二。初明此土中序分。二明十方無
盡世界中序分。初中有三。初有四字唯
是證信。二一時下通二序。三動地下唯是
發起。若通後説得有四句。或唯證信是初。
或唯發起是後。或倶是中間。或倶非是下正
宗。又初四字義通而文局。以文在初首義
通八會故。一時下文通而義局。以下諸會
皆有爾時等故文通也。今此局初故義局
也。又依佛地論分爲五。一總顯已聞。二教
起時。三顯教主。四教起處。五教所被機。
依法華論等有六成就。一信。二聞。三時。四
主。五處。六衆
今釋此義略作四門。一明此六義安立所
由。二辨聞之親傳。三定傳法之人。四釋文
初中立此六句。所由有六。一佛教安立。依
智論佛臨涅槃告阿難。十二部經汝當流
通。復告優婆離。一切戒律汝當受持。告阿
那律。汝得天眼常守護舍利勸人供養。告
大衆。我若住一劫若減一劫會亦當滅。語已
雙林北首而臥欲入涅槃。阿難親屬之愛未
除。心沒憂海。阿泥盧豆語阿難。世尊今日
雖在明日即無。汝宜問彼未來要事何因
同彼愚人如是悶絶。阿難即起問言。我今
不知請問何事。盧豆教云。要事有四。一問
如來在世親自説法人皆信受。如來滅後一
切經首當置何言。二問如來在世諸比丘等
以佛爲師。如來滅後以何爲師。三問佛
在世時諸比丘依佛而住。如來滅後依誰而
住。四問如來在世惡性車匿佛自治之。佛滅
度後云何共住。阿難如教請問。世尊答云。
經首當置如是等六句。二云比丘皆以波
羅提木叉爲師。三云皆依四念處住。四惡
性比丘以梵檀治之。此云默擯。若心耎
伏爲説迦旃延經。此云離有無經。破我慢
心也。又如大悲經中阿難請佛。云何結集
法眼。佛告阿難。我滅度後大徳比丘應如
是問。世尊何處説大阿波陀那等經。汝應
如是答。如是我聞一時在摩伽陀國菩提樹
下初成正覺説法。乃至云娑羅雙樹間説
法。如是等二十餘處所説之經。佛自重教阿
難結集。是故此六句佛教立也。二爲斷疑
故安此六句。如眞諦三藏云。依微細律阿
難當昇高座結集法藏之時。其身如佛具
相好。若下座時還復本形。衆見此瑞還生
三疑。一疑佛大師慈悲從涅槃起更爲衆説
法。二疑佛仙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
佛。今爲除此三疑故安六句。是故阿難自
稱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明知非是佛重起
説。亦非他方佛來。又非阿難自身成佛。但
以法力令我似佛故也。三爲未來生信故。
智論云。一切經初置時方人等者。欲令生
信心故。四離増減過故。佛地論云。應知説
此如是我聞意避増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
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
諸有所聞皆離増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
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増減異分。
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説此言。
爲令衆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
聞。文義決定無所増減。是故聞者應正聞
已如理思惟。當勸修學。五爲息諸諍論
故。若自制作則諍論斯起。故不然也。此依
智論辨。六異外道故。彼外道經論或云石
崖崩得。或云青雀銜來。故不可信也。是故
今具顯委曲明法非謬令人信受
第二明阿難等親聞傳聞不同者。若依小
乘有二説。一云阿難既是佛得道夜。生年二
十方爲佛弟子。其二十年已後經是親聞。已
前是傳聞故轉法輪經云。阿難結集時自
説偈云。佛初説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
轉聞。佛遊波羅捺爲五比丘衆轉四諦法
輪。故知已前非親聞也。二云皆是親聞故。薩
婆多論云。阿難爲佛作侍者時請願言。願佛
二十年中所説之經盡爲我説比尼母論亦
同此説。故知總是親聞。若依大乘一切皆
親聞有二義。一佛重爲説。如勝鬘經等佛
還本處重爲阿難説。又如上大悲經中佛
總重説。故是親聞。二阿難常聞故。涅槃經云。
阿難多聞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與
無常義。又云。阿難得覺意三昧佛所説經近
遠常聞。 三定傳法人者。問説此經時二
乘人等並如聾盲。豈得阿難而稱我聞。答
有二義。一設是阿難此亦無過。何者依阿闍
世王懺悔經有三種阿難。一阿難陀。此云
慶喜。持聲聞法藏。於上二乘隨力隨分。二
名阿難陀跋陀羅。此云慶喜賢。持中乘法
藏。於上大乘隨力隨分。於下小乘容預兼
持。三名阿難陀娑伽羅。此云慶喜海。菩薩
持大乘法藏。於下二乘容預兼持。準此經
文阿難海是大菩薩能持大法。理亦無違。
若依圓教並是盧遮那佛海印三昧内現此
傳法人等故。即是佛也。二云非是阿難所
傳。理亦無違。何者智論云。一顯示教。二祕
密教。此大品經是顯示教故付囑阿難。如
法華經是祕密教故付囑喜王等。又涅槃經
云。阿難所未聞經弘廣菩薩當爲流通。准
此是弘廣菩薩稱如是我聞。又准智論是
文殊師利稱我聞。以彼論云文殊與阿難
在餘清淨處結集摩訶衍藏。又文殊師利般
涅槃經中。佛般涅槃後四百年時文殊師利
猶在世間。故知是彼傳此法也。第四釋文。
依智論如順也。是信也又是印也。即印順信
受故言如是。如是總擧一部文義。謂指己
所聞之法。故云如是。依長耳三藏約三寶
釋。一約佛云謂如佛所説是我所聞。如我
所聞是佛所説。二約法云如我所聞是稱
理之説。如稱理之教是我所傳。三約僧
云如我所聞是諸菩薩之所同聞。如諸菩
薩之所同聞是我所傳故也。依佛地論云
傳佛教者言如是之事我昔曾聞。如是總
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喩。二依教誨。三依問
答。四依許可廣釋如彼論。中我者謂五蘊
假者。汎論我有四種。一眞我。謂眞如中常
樂我淨等。眞如爲性。二自在我。謂八自在我
等。以智爲性。三假我。謂五蘊假者。以唯識
所現似有主宰等以其爲性。四執我。謂
分別倶生所執爲性。又縁我之心亦有四
種。一見。謂諸凡夫等。二慢。謂諸學人。三習。
謂無學人。四隨世流布。謂諸佛。此中我者
於前四中通有初三。約教准之後四中唯
一。亦可通後三。思准之。何故不説無我
而説我耶。謂顯親聞故。語便故。隨世間
故。顯無我故。並如智論説也。問傳法者何
故不自稱名而言我耶。答有濫同名失
故。問我豈不通耶。答已稱我定屬自故簡
別他故。問何不言耳聞。答以總收別故。
耳但聞聲。豈能解耶。答耳聞其聲。意解
文等。和合無二從親説聞。薩婆多根聞。成
實識聞。智論和合聞。即空無作也。涅槃云。四
因縁和合故聞。一耳根不壞。二聲在可聞
境。三中間無障礙。四有欲聞故得聞。是故
此聞則不聞聞也。又具十縁。一本識爲
本依。二耳識種子爲因縁依。三末那爲染
汚依。四意識爲分別依。五自類耳識爲
等無間依。六耳根不壞爲同境根。七作意欲
聞。八有境爲所縁縁。九中間無障礙。十境
近在可聞亦通餘法不礙等。是故此聞無
自性故不聞聞也。約教准辨之。一時以下
通二序。即是六句之内後四句。於中初三同
辨。謂時主及處。後一別辨。謂同聞衆。此亦即
是三世間相應知。前中亦二。先通標三相。
後始成正覺下別釋三義。何故有此二門
者。謂約處前則通擧染淨。後則別顯淨相。
又前寄染後別辨淨。又以時有始終處有
染淨佛有淺深故。須重料簡也。前中三。
初一時者依佛地論或一刹那或多相續但
取説聽究竟。是故總名假立一時。小乘實
時。大乘假説。若別釋梁攝論一時有三義。一
平等時。謂無沈浮顛倒故。二和合時。謂令
聞能聞正聞。三轉法輪時。謂正説正受。二
佛者覺義有二。謂本覺始覺。又論云。如蓮
華開如睡寤等。此初覺所知後覺煩惱。或
三覺謂自他滿即有覺之者名爲覺者。或
名婆伽婆。有四義如智論中。一名有徳。
謂婆伽名徳婆名有故。二巧分別。婆伽名
分別婆名巧故。三名有名聲。婆伽名聲婆
名有故。四名能破婬怒癡。婆伽名能破婆
名婬怒等故。此四中初一總後三別。別中初
智徳次福徳後斷徳。又佛地論有六義釋。彼
頌云。自在・熾盛・及端嚴・名稱・吉祥與尊貴
具斯六種。義差別。是故總號爲薄伽。廣釋
如彼。又眞諦三藏引眞實論有十義釋。佛
謂覺勝天鼓等云云。三處者國通場別。智論
云。於摩伽陀國尼連禪河側區樓頻螺聚落
中得阿耨菩提等。此名不害國。以此國中
諸有犯罪唯有擯罰無有刑戮故。託此
表示大法慈濟之相也。或名善勝國。或云
摩伽是星名。此云不惡。主十二月。陀者處
也。名爲不惡處國。亦名星處國。寂滅有四
義。一障滅謂性滅及治滅。二證滅理故。三
顯其滅徳謂示佛十身及普賢等法。經云。
大般涅槃能建大義故。四益物成滅故。可
知。道場亦四。一事處。二行。如經施是道場
等。三理。如維摩經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
空故等。四通一切法。謂人法等一切准之。
皆得道之處名道場。依主釋。亦如世穀場
簡去秕穢而擇取眞實。此中亦爾。滅惑成
徳。亦得道即場故持業准之。事場者如倶
舍論云。於剡浮洲中央從金剛地上起金
剛座徹剡浮洲地與上際平。一切菩薩皆
於中修習金剛三摩地。何以故。更無餘依
止及能堪受此三摩地。一切菩薩者謂賢劫
千菩薩也始成正覺下第二別料簡上三義。
初料簡時。二處。三主時中且作五門。一
定分齊。二攝前後。三顯差別。四表示法。五
釋本文。初定分齊者。菩提流支云。華嚴八
會中前之五會是佛成道初七日説。第六會
後是第二七日説。以十地經初云第二七
日故。又有人説。第八會是後時説。以彼
文中有鶖子等五百聲聞並後時度故。此等
所判恐不順文。以初七日定不説法。十地
論云。何故不初七日説。思惟行因縁行故。既
言思惟。明知非説法。設有救言只不説十
地非不説餘法者。則不得言思惟也。下
論又釋。爲顯己法樂是故不説。故知初七
定非説耳。又第八會亦非後時。何得於一
部經前已説半中説餘經後方更續。豈令
佛無陀羅尼力不能一念説一切法。祇園
鶖子並是九世相入。下文云過去一切劫安
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又云。於
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乃至廣説如是
等文處處皆有。豈可所用鶖子祇園而非此
類。是知此經定是第二七日所説。二攝前後
者。有三重。一於此二七之時即攝八會同時
而説。若爾何故會有前後。答如印文讀時前
後印紙同時。問若爾云何重會得成。答重亦
同時以無礙故。如燈光相入等。餘不動昇
天等准釋可知。二即於此時攝彼前後。各
無量劫無不皆盡。以是不思解脱時故。三
攝於重重無量念劫。如因陀羅網重收攝故。
三顯差別者。依普曜經第二七日於鹿野
園爲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依密迹
力士經第二七日鹿園爲於無量大衆轉法
輪時有得羅漢辟支菩薩道等。此是三乘。
依此經第二七日於樹王下爲海會菩薩
轉無盡法輪。明是一乘。上三同時者約法
表本末同時。約人顯機感各異。依法華三
七日。四分律六七日興起行經七七日依五
分律八七日。智論五十七日。十二遊經一年
方説。此並末教機異。宜聞各別故致不同。本
教機定故唯二七。四表示法者。十地論云。
時處等校量顯示勝故。此法勝故。在於初
時及勝處説。此有三義。一此經約初時表
本法勝故。二末教亦同表末不離本故。三
顯本非末故。末時不定本時定故。時定二
七更無異説。第五釋文者。始成正覺者意
顯初始之義。然有二相。一初七日是現世
之始。二第二七日是説法之始。此中是成正
覺來經今七日故云始成正覺也。通有五
義。一約小乘。以生身佛於此樹下三十四
心初成正覺同諸羅漢實成非化。二約大
乘。八相化身示現於此初成正覺。三約報
身。十地行滿無間道後果現圓明名初成正
覺。四約法身。謂創得了因最初圓現。故曰
初成。此上大乘並無初之初。五約十佛。謂
遍一切因陀羅網無邊世界。念念之中皆初
初成佛。具足主伴。盡三世間。是故此即具攝
前後無量劫初也。此中正唯第五兼攝前四。
准可知。以此五重不相離故。攝方便故
其地金剛下第二別料簡處。於中亦作五
門。一定其處。二辨攝入。三顯差別。四表
示法。五釋本文。初定處者。問説此經處爲
是淨土。爲是染界。設爾何失。二倶有過。何
者若是淨土。何故上文云摩竭提國。下文復
云如此四天下閻浮提等。由此當知。非是
淨土。若染土者。何故下文此蓮華藏世界海
六種十八相震動等。明知此經非染土説。如
此相違云何指定。答但依此經染淨二土鎔
融相攝有其四句。或唯娑婆。以本從末故。
或唯華藏。以末從本故。此二如上辨。或雙
現。以依華藏而有娑婆染淨相分。末依本
故。如下文云華藏界中娑婆世界。此之謂
也。或染淨雙絶。以就果海不可説故。此上
四門合爲一土。鎔融無礙隨説皆得。第二
辨攝入中。初明融攝者亦有三重。一此覺
樹下即攝八會人中天上。是故皆云不離
此也。二攝十方。無餘刹土皆悉不離此樹
王下。三攝毛端微塵内等重重之刹。猶如帝
網無有窮盡。以皆是此蓮華藏界之所攝
故。二融入亦三。謂融此覺樹入前三重所
攝處故。第三顯差別者。然佛説經處有三
種。一唯界内十六大國化身説處。此通小乘
及三乘教。二唯界外諸妙淨土十八圓滿受
用土中報佛説處。如佛地經等。此妙淨土非
三界攝而亦不離。以遍一切處故。此通三
乘及一乘説。三染淨圓融帝網無盡蓮華藏
界十佛説處。依正渾融具三世間。此唯別教
一乘説處。今此所辨正唯後一。兼攝前二。
以彼本末不相離故。第四表示法者。託此
勝處表示法勝。地論云。此法勝故在勝處
説。然有三重。一此樹下得菩提故。不起此
説。明表所説如所得故。非逐異機有改
動故如鹿園説等。二託圓融蓮華藏界表
示所説圓滿殊勝性開敷故。三託此重重帝
網之處表示所説亦重重無盡。如不思議解
脱等。餘義如下世界章説。第五釋本文者。
文中有三。初明道場地。二地上有菩提樹。
三樹下有師子座。此則地爲行所依本。樹
爲行徳建立。座爲行用攝益。如縁起性各
全融攝法無不盡。然此三位文中各以十
門分別。初釋場地中有標釋結。標中其地
金剛標其地體。謂體無不堅。下文言金剛
厚地不可破壞。此之謂也。具足嚴淨標其地
徳。謂相無不嚴。即下文中蓮華藏界地下具
攝風輪香海蓮華王等以爲嚴淨。地上具
有妙寶光明香河樹網。如是上下淨徳圓
備故云具足。此則垢無不盡曰淨。徳無
不滿曰嚴。二別釋中十句。顯十種嚴淨。一
寶華嚴淨。二寶輪嚴淨。三妙色嚴淨。四幢
等嚴淨。五香鬘嚴淨。六寶網嚴淨。七雨寶嚴
淨。八華樹嚴淨。九佛力嚴淨。十奇特嚴淨。
具此十種故云具足嚴淨。初寶華嚴淨者。
謂衆寶雜華具四義故。一微妙義。二開敷
義。三出果義。四嚴淨義。下文言。寶華遍覆
一切地悉能長養佛功徳。二寶輪嚴淨者。謂
此寶輪具足五義故。一圓滿義。離缺減
故。二攝徳義。輻輞等具故。三轉動義。從此
向彼故。四摧惑義。如碾碎等故。五降伏義。
如聖王輪寶故。又寶是可貴義。下文言。寶
華成妙色莊嚴光明輪。充滿諸法界。十方靡
不遍。三色相嚴淨。謂此妙色具四義故。一
炳著義。具形顯故。二即空義含虚而立故。
三具徳義。一攝一切故。四有用義。衆生見聞
獲勝益故。此類多端。故云無量無不
交飾。故云莊嚴。謂此器海深而且廣。蘊徳
包含潤益無邊故云如海。大海十相於此應
辨。下文世界海名從此而立。四幢等嚴淨。
謂幢旙蓋光四義別故。幢有二義。一高出。二
降伏。如帝釋幢。幡有二義。一幖幟。二隨縁
蓋。亦二義。一顯勝。二蔭覆光。亦二義。一除
闇。二照現。下文云。於寶幢中有光明。垂寶
旗幡而莊嚴。五香鬘嚴淨。謂妙香是芬馥義。
妙華是開敷義。妙鬘是貫穿義。以此三事遍
布周圍以成供養。又亦以妙香之華穿以成
鬘。垂幢四面以成莊嚴。下文云。懸雜華
鬘爲莊嚴。六寶網嚴淨。網是隱暎莊嚴。下
文云。寶輪羅網彌覆其上。依稱讃淨土經七
寶者。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五赤
眞珠。六阿濕摩掲拉婆。七牟娑陀掲拉波。七
雨寶嚴淨。謂所雨廣多無不皆成法門之
用。故云自在。即現身説法此之謂也。八寶樹
嚴淨。謂衆徳建立義也。下文云。清淨寶樹雲
莊嚴。普能照明一切身。故光茂也。九佛力嚴
淨。謂佛神力故者擧其所因。令此等者辨其
所成。一令體廣。二相嚴。三用照。下文云。一
切世界海有無量莊嚴寶輪無邊色。如來神
力起。十奇特嚴淨。依智論寶有三種。一人
寶。如輪王珠寶能雨物之用。二天寶。謂諸
天所有並堪使喚。三菩薩寶。堪令説法度
人。今此菩薩寶望前人天已爲奇特之寶。
況如來所有無盡善根所生之寶並甚奇特。
以即是法門復是事寶故也。下一句總結。
以善根無限量故。出生嚴具。亦無限量
故。云無量善根莊嚴道場。又亦以此善根
即用莊嚴。如下文云百萬億波羅蜜雲及善
根雲等以嚴寶座。今亦同彼故也。無量者。
下文云。盧遮那佛過去行令佛刹海甚清淨。
無量無數無邊際彼一切處自在轉。餘義至
後品中廣明。此中亦有總別同異成壞六相。
可准通之。場地竟。第二覺樹中亦十句。初
一總句。菩提樹有三釋。謂隣近依主及持業。
以圓教中依正無礙人法相是故。得菩提即
樹也。高出六天顯曜十方。故云殊特。此是
總句也。下以九句別顯殊特。一幹殊特。謂
是樹身明淨堅固義故。云淨琉璃等。二枝殊
特。謂樹枝&MT01097;是方便隨機差別義故。云寶
枝等。三葉殊特。謂枝&MT01097;頭葉是蔭機成益義
故。云寶葉等重
雲是齗齶義。又重
雲是
靉靆義。四華殊特。是衆行綺飾義。即益所成
行故。云雜色等。五果殊特。是行成感果義。
如意者。一如能化意平等救故。二如所化
意求皆得故。摩尼是珠寶通名。簡通取別
故。云如意摩尼。又此上五句成一樹體。謂
淨法界如地。顯現佛身如地生樹。隨機見
異如樹枝分。見無不益如葉成蔭。由益成
行如樹花敷。行滿得果如樹生果。此約起
化攝生現於佛樹。又釋。本識如地。識中菩
薩種姓如樹子。發菩提心如生樹芽増
修正行如長養樹身。隨位造修如樹分枝。
此約自行。蔭覆利他如樹葉蔭。自他二行
交飾如華。因圓果現如樹成果。此約修行
次第。以成佛樹。此上五句明樹體攝衆徳。
下有四句。明此覺樹妙用自在。謂第六句
顯光殊特。謂光用遍至。七化現殊特。謂隨
所至處現作佛事。以無際故不可極。即一
切處也。無休故不可盡。即一切時也。八法
殊特。謂於諸處作何佛事。普現大乘菩薩
道教。以是阿含光明故能現法。又此上三
句如其次第是身意語三業所攝。九佛力殊
特。謂佛力加持出音讃徳。若不樹中自出
音讃世人無有能知如來勝功徳者。此十
句中六相總別可准知之。覺樹竟也。第三
寶座殊勝。於中亦有十句。初一是總。依智
論佛爲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
名師子座。王坐處亦爾。又坐此座説於無
畏師子吼法。是故亦名師子座。下離世間品
明十種座。中師子座。分別演説甚深義。此
上皆依主釋。或亦持業釋。以依正渾融故。
又以此座苞含法界。人法教義一切法及
彼十方諸佛世界深廣殊特故。云不可思議
謂如大海。下以九句別顯不思議。一嚴飾
不思議。謂體攝衆徳故云衆妙寶華等。二
流光不思議。謂妙用無方如雲普遍故云流
光等。三含攝不思議。謂内含無數菩薩大海
故云藏也。四語業不思議。謂大音遠振成益
難量故云不思議。又此上三句隨其所應。是
身意語三業用也。五加持不思議。謂雖此座
流光普照。然佛光明重更彌覆。顯殊勝故。
以摩尼珠光可有照及四十由旬覆輪王
宮。今佛光明遍照法界。彌覆此座。超過彼
量故。云踰摩尼等。六變化不思議。謂化用
開覺故。云作佛事。七應機不思議。謂十方根
熟一切悉覩。一座普應無所罣礙。八迅速不
思議。謂一念者時極促也。一切化者所現多
也。充法界者極深廣也。於此一念能現一
化已爲希有。況現一切。能於一念化現一
切已甚希有。況諸所現一一深廣充滿法界。
於一念頃迅速起此無邊大用。餘念念中皆
亦準此。九眞性不思議。謂如來藏體普遍故。
令前妙用速成無礙。又此上四句明此座
用。次第相由。初有何相。二云何應。三如何
速。四由何成。如次四句答此四問應知也。
下一句總結。以別説難周故。結云無量衆
寶等。以座高顯故亦稱臺。問此師子座有
何義理名不思議。答既名不思議。義實無
盡。略論十種。謂不可有分思。以同法界
故。不可無分思。爲機現故。不可以理思。
寶華事嚴故。不可即事思如來藏性故。不
可依報思。以菩薩等所成故。不可正報
思。是佛依果故。不可以人思。所依法攝故。
不可以法思。具有三業爲人用故。不可
以果思。具有因位諸菩薩故。不可以因
思。佛果所有故。此上十義無礙相即。謂一座
是總相。十義是別相。齊是座義是同相。十義
不雜是異相。由此十義令座法起是成相。
各住自法是壞相。問既云爲機現故。非無
分量。未知其量分齊若爲。答然亦難知。但
可比況辨之。如地品説。十地菩薩座量周
圍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之量。以
此座量比如來座。其猶以豆許土比大千
世界。是如來座量極難量也。上來三段總明
器世間圓滿竟。自下第三明智正覺世間
圓滿。於中略作五門料簡。一定佛身。二明
融攝。三顯差別。四表示法。五釋本文。初
定佛身者。問此八會佛是何等身。答有人
釋云。是化身佛。以菩提樹下八相成道是化
身故。不離昇天是重化故。以釋迦異名名
盧舍那非別報身故。又有釋云。説此經佛
是實報身。以是盧舍那法界身故。居蓮華
藏淨土中故。下第七會初歎佛具彼二十一
種殊勝功徳。是實報也。但以不離化故該
此樹下非是化身。今釋。此佛准下文中是
十佛之身通三世間。以説十信及三賢等
地前所見非實報故。然居華藏非局化
故。國土身等非前二故。具攝前二。性融通
故具足主伴。如帝網故。是故唯是周遍法
界十佛之身。第二融攝者有二。一直攝一
切三世間盡。以具此三事方爲佛故。三身
二身但是三中智正覺攝。妙淨土及同生之
身無不皆是此中所攝。二亦正報毛孔。依報
塵中。各重重具攝三世間等一切諸法如帝
網現。准思可見。第三顯差別者。此一釋
迦身隨應群機差別多種。或同凡而非聖。
如見三尺黒象脚身及樹神身等。此在人天
位。或是聖而非凡。以同羅漢聖人身故。或
亦凡亦聖。以是父母所生實報身故。四大成
故。同凡身也。具五分法身諸流盡故。是聖
也。或非凡非聖。以是大乘三身攝故。非同
小乘羅漢聖故。或是化非法報。以具八相
在閻浮故。色頂別立彼實報故。如梵網經
等説。此約初教。或是報非法化。即此身具
二十一種殊勝功徳。受用身故。如佛地經初
説。此約終教。或是法非報化。以色即如故。
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約頓教。或亦法
亦報化。如前三説故。或非法非報化。以是
十佛故。通三世間故。具足主伴故。如此
經下文説。此約圓教。是故此釋迦身圓融無
礙極難思也。第四表示法者。然説法之佛
總有四位。一同羅漢身。以表説小乘法故。
二化身佛。表説三乘。廣説地前略説地上。
三報身佛。表説三乘。廣説地上略説地前。
四十身佛。表一乘法。六位齊説。以此所説
具足主伴無盡法故。佛亦同此十身無盡
第五釋文者。文中釋此智正覺義還以十
門。初一總餘九別。總中先身安寶座。故云
如來處此等。後智契眞原。故云於一切法
成最正覺。又如來者。地持論云。言語所説不
乖於如故名如來。又轉法輪論云。第一義
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
來。又經云。乘六波羅蜜來成正覺故名如
來。又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問此既出
障得名如來。何不在纒名爲如去。答亦有
是義。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衆生。既
云流轉。當知有去。或亦無去。以雖在纒
而不動故。問若爾出障不動應無有來。答
淨法順眞從眞所起故得有來。染法違理
是妄法故不得有去。或亦無來。以始覺同
本覺故。既無始覺之異。是故無來。故經云。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曰如來。又
一切法者所覺二諦之法。最正覺者能覺之
妙智。以菩薩亦有隨分正覺。然位未極。不
得稱最。今就至極名最正覺。下以九門
別顯如來成正覺之義。謂於如來一法界身
隨縁顯現有三重三業。初有三門。明平等
三業自在攝生。二其身遍坐下明攝生三業
成益非虚。三悉能普現下明成益三業即用
歸如。就初中先明身業。於中有二。初句
明平等身業。次普入下辨攝生身業。又上句
顯深下句明廣。又上明不即三世。故云平
等。下辨不離三世。故云普入。又初不變義。
後隨縁義。又初體。後用。又了謂照了。三世法
者顯前一切法也。平等者一了知過未等
於現在。故云平等。此約俗境。二了知三世
遷流之法泯歸一實無三之異。故云平等。
此約眞境。文意在此。斯則不住事而入理
也。普入等者是不住理而隨事也。又前則
不壞事而顯理。理而非事。後則不乖理而
隨事。事而非理。理事鎔融二而不二無障無
礙。二句顯示與餘功徳作依止義是身義
次明平等語業妙音遍至者明如來圓音如
縁起性遍一切處而亦不壞別別詮表。若
由等遍失其音曲。則圓非音。若由音曲
乖其普遍。則音非圓。今則不壞曲而等遍。
不動遍而差韻。是謂如來圓音。非是心識
思量境界。如虚空有五種義。似佛圓音故
以爲喩。一周遍義。譬佛圓音周遍法界
無處不至。猶如目連遠尋佛聲不得涯
畔。二平等義。謂空雖普遍體恒無二。況佛
圓音平等一味。三無礙義。謂此虚空無所障
礙。譬佛圓音隨根生熟聞與不聞倶無障
礙。四對現義。謂一切衆生皆謂虚空對其
前而空無現前。圓音亦爾。隨種種機別別
獨聞而音無彼此。五含受義。謂此虚空苞
含容受諸色法故。圓音亦爾。含攝所詮諸
法義故。餘義如下性起品説。下意業中二。
先明平等意業。等心下明攝生意業。又初理
後量。又先智後悲。又二利無住縁。相融無
二相故。又平等法相猶是佛智遊履之所故
云行處。如空者喩此行平等之法。又以境
智相如能所倶泯如空無礙故。一味故普遍
故含攝故有用故。又或唯境如空。或唯智。或
倶。或不倶。思以准之。又釋。佛果戒等功徳
稱同眞性。故云平等。唯佛智所知故云智
行處。然無分限故如虚空。佛地論第四云。
如契經言。乃至所有施設譬喩喩諸如來
所有功徳。一切皆是謗諸如來。唯除一喩。
謂虚空喩。如來戒等無量功徳同虚空故。乃
至廣説。下句等心隨順衆生者有四義。一無
思益物故云等心。二等被圓教。三等授極
果。四等達其性不礙攝化。此則是前如空
之徳堪以攝生。故云隨順。上來平等三業
竟。第二攝生三業成益不虚。於中初一句
總標就機。謂其身遍坐具三業故。一切道
場者有三類。一遍一切須彌山界。二遍一
切樹形等界。三遍一切塵道。重重如帝網
界。故下文云。是虚遮那佛常轉法輪處。又
下結通皆依此文。別中初二句先明意業。一
攝生意業。謂了知根器故云悉知一切等
也。二明成益不虚。謂以慧日破衆生癡闇
故云智慧日等。次有三句明身業。一依土
現身故云悉能等。二依身放光。一光體通
三際故云三世光。二光照三世境亦云三
世光。皆從智慧大海中出故云智海光明。
所照機境熟故名淨。無量光明者光攝眷
屬。又亦多故無量。又照淨顯深。無量明廣。
次二句明語業。初明實教無改動故云不
壞。二明教所依因故云以力無畏等。以者
由也。此即望前爲因義。又以猶用也。用此
力等開方便門。教化衆生成此權教。是故
望後權教亦是所依。又自在力光者通用無
礙該於權實。成益三業竟。第三用歸如中
先明身業。謂雖普現多處即用同體。故
云如空。而無來去以普遍故。不動故。起信
論云。雖起大用而亦無有用相可得。此則
用而常寂也。次二句明意業。一遣妄。二順
眞。又初會性永無。二實相不滅。又前了其
不有。後證其不無。中邊論云。無二有。此無
是二名空相。斯之謂也。又此亦是釋成前
義。謂何因普現而無來去。釋云。以了達無
性何以去來而是無性。以彼去來順平等
故。順平等之大用無明闇盡名一切光明。
不失大用故云普現諸佛所行。下一句明
語業。諸佛世界者諸所遍處也。不思議音者
所順多繁故云不思。此上三三業。各一總二
別。又初總餘二別。又三三九爲別。最正覺
爲總。同異成壞準思可見。智正覺竟
大段第二明衆生世間圓滿。於中先總料簡。
後釋本文。初中略作十門分別 一明衆
數 二新舊 三定器 四世出世 五界
趣 六諸乘 七權實 八位地 九表法 
十因果。初衆數者。謂此初會有五十五衆。始
從普賢至摩醯衆爲三十四類。後從善海
還至普賢爲十八衆。牒前總爲五十二衆。
海慧内衆并新集十方及勝音衆。牒前總爲
五十五衆
第二會中有新舊二衆。牒前總爲五十七
衆。三四二會各有天王菩薩二衆。牒前總
爲六十一衆。第五會中昇天品内有五十二
衆及雲集一衆。第六會有同生異生二衆。及
第七會一衆。牒前總爲一百一十七衆。第八
會中菩薩聲聞及天王三衆牒前則爲一百
二十衆。於中一一或以十佛世界塵數爲
量。如是等皆無分齊。然此等八會既並同
時互相融成一法界大會。即知一一會中各
有一百二十衆無分齊相。此且約此一世界
八會中説。若通十方虚空法界一切世界皆
各有此無邊衆會。相入重重如帝網無盡。即
不可説不可説也。是謂華嚴海會之衆數
二諸會新舊者。或唯舊無新如六七。二會或
唯新無舊如三四五三會。或亦新亦舊如初
二八三會。餘意各如下文集衆中説。三定
器者汎論列衆有三義。一是當機。二是影
響。三是寄法。今此通三也。四世出世者有
四義。或倶是世間以時中顯現故。又三世間
中是一故。或倶出世。如其行徳非世攝故。
或亦世亦出世。由具前二義故。又隨相論
初普賢等是出世。餘是世故。或非世非出世。
以是出出世攝故。是故此衆通其三位具
斯四句也。五界趣者。於三界中除無色
天。以隨相寄法非殊勝故。若仁王經亦有
無色天等。五趣中除地獄衆。以彼極苦寄
相顯法亦非勝故。若方等陀羅尼經亦有
此衆。又無人王衆。以相顯非奇故。或菩薩
即人衆也。或唯列王衆。如後十八衆説。以
表法自在故。或通王臣。如此三十四衆中
説。以具主伴故。六諸乘者。大智論云。若
小乘經初唯列聲聞衆。若大乘經初具列菩
薩聲聞二衆。義准若一乘經初唯列菩薩。所
以知者彼論以大品等爲共教。別指華嚴
爲不共教。以不與聲聞共説故。又此上三
門各有二説。初中二者。一若爲成小教得
小果等唯列聲聞。此是愚法小乘。如阿含
等經説。二爲迴小乘顯所被機。唯列聲聞。
是大乘迴心教。如金剛般若經初辨。二具二
衆中亦二。一或先列聲聞後列菩薩。此通
始終頓三教。如淨名等經辦。二或先列菩
薩後列聲聞。此通頓教及同教。如羅摩伽
經惟樓王經和休經等辨。三唯列菩薩中亦
二。一雖唯列菩薩主伴不具。是同教一乘。
如十一面經等辨。二若主伴具足即別教一
乘。如此經説
七權實者。若約三乘佛居此娑婆界。雜衆
是實。以實報生故。菩薩是權。方便現故。如
經云。彼諸菩薩隱其無量自在力等。或菩薩
是實以地前菩薩猶生此土故。雜衆是權
依大集經並是他方大菩薩等權形所作故。
若佛居淨土菩薩唯實。實報生故。雜衆是化
非實有故。攝論云。受用土中實無此等衆
生。欲令淨土不空故。化作如是雜類衆生。
若一乘中佛在此華藏界菩薩雜衆或並是
實。以是海印定現實徳攝故。或倶是權以
隨縁而現故。餘義思准。八明其位者。若
約三乘此普賢等皆是十地已上菩薩。彼神
王等多分並是隨類生攝。即是八地已上。若
一乘中如縁起際諸位皆齊。是故一人具五
位位位皆遍收。准之。九表法者。若三乘中
但寄人顯法。仍人非是法。若一乘中此等
諸人並是法界縁起法門。又此一衆即通三
世間。以或作河池井泉水等國土身故。餘
可知。十因果者。若三乘但是因位。若一乘
中或皆是因。以未是佛故。或倶是果。以並
是佛海印中現故。又乘解脱力入佛海故。
或通因果。由前二義故。或倶非。以離性平
等故。並如下歎徳中説。次釋文者。一一
衆中皆有四種圓滿。一數圓滿。謂先擧數
等。二行圓滿。謂列名等。以名依行立故。三
徳圓滿。謂歎徳等。四供養圓滿。如下三業供
養等。於此衆圓滿中有二。先明外衆。後海
慧下明其内衆。就外衆中亦二。先列三十
四衆具前三種圓滿。後攝爲十八衆顯第
四供養圓滿。問前列中以普賢爲首摩醯爲
終後興供中何故反此。答古徳釋云。初從
下向上。表進行増微。後從上向下。表尊
位次第。此釋難用。豈令普賢最爲卑劣。今
釋前則從近向遠。表依本起末。後從遠向
近。明尋末歸本。良以本末無二遠近不殊。
二文互擧無障礙也。就前中二。先辨同生。
後明異生。或以聲聞爲同菩薩神等並爲
異生。此約小乘。以約相明同故。如同坐
等。或以出家菩薩及聲聞等爲同。餘並爲
異。此約始教。或以菩薩爲同。聲聞等爲
異。此約終教。或唯地上菩薩爲同。以同證
法性故。餘悉爲異。或八地以上爲同。以倶
純熟純無流故。此二通始終二教。或唯菩
薩爲同。以通諸位故。神天等爲異。是法界
別徳故。或菩薩神等倶是同。以法界無二
故。或倶異。以法界差別故。此約一乘辨。
就同生内。初數圓滿中。大者有八義。一數
大謂十刹塵等也。二徳大謂位具一乘法界
徳故。三作業大謂救衆生極重苦故。四敬
大謂天王等大人所敬故。五勝大謂一切衆
中最殊勝故。六行大謂修二利六位行故。
七願大謂十種大願十盡句故。八時大謂三
無數劫或無量僧祇而修行故。菩薩者依佛
地論及無性攝論等總有三釋。一云菩提此
云覺。是所求也。薩埵此云有情。是所度也。
從境爲名。義言若從心稱應言悲智。二菩
提如前。薩埵是能求。謂求菩提之有情也。
此約人法爲名。亦是心境爲目。三菩提如
前。薩埵此云勇猛。謂有志能。於大菩提勇
猛求故。又智論云。薩埵或云衆生。或云大
心。即是上二義也。倶者謂傳法菩薩與之倶
聞故。如來與之倶説故。又智論云。一處一時
一心一戒一見道解脱是名爲共。共猶倶
也。第二行圓滿中。菩薩名雜者有二意。一爲
顯下麁細等雜世界故。二以此衆通八會
序故。徳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智
論名遍吉也。此中同名普者以圓遍故。次
名月者徳清涼故。次名王者徳自在故。次名
光者了闇用故。次堅固徳故。次徳獨出故。
次演清涼教故。次徳明尊故。智論云。問菩
薩甚多何以列少。答菩薩無量説不可盡。若
都列者文字難載。復次菩薩不過二種。所
謂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謂&T075586;陀羅等。出
家謂妙徳等。此方謂慈氏等他方謂觀音等。
若説此二當知一切都以攝盡。解云。此約
娑婆世界説。就華藏衆如文可知。第三
歎徳圓滿中二。先約人。後約法。初中友者
徳齊也。即顯因果無二也。此文有二意。一
擧佛顯徳。如云欲觀其人先觀其友等。
二何故集此。以是友故。相成故。俗書云。同
志曰友也。此中善友有三義。一過己義如
善財進友。二徳齊義以是朋友故。三少劣
義以普賢等名第二尊導故。二約法中初
一句總。此一切菩薩皆悉成就無邊功徳。深
廣如海。十相准之。下別辨中二。先成就
自分功徳。後無上智願下成就勝進功徳。然
此二分通説有七重。一約一行生熟分。二
約二行如施行已成後修戒等。三約二利
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爲勝進。五約比
證以分。六約二位。謂前位已成爲自分。趣
向後位爲勝進。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
勝進。今此文中正就末後兼通可知。就自
分中成就九種功徳。一成行滿功徳謂無
處無時而不見。行施等七度故云諸度普
照。二成慧眼功徳。以何義令此度行而得
圓遍。以淨慧眼如彼三際而等觀故。云慧
眼等也。三成深定功徳。謂依何得此慧眼。
以依深定發故。此中有三義。一於定不
味故云淨。定發勝慧故云明。二處於定
純熟入出無礙故云明淨。如下文東方入正
受西方三昧起等。三頓入多定令一攝一
切故云具足明淨。下文云。如入微塵數諸
三昧一三昧生塵等定也。上來三句明自
利行。四成妙辯功徳。謂巧能説彼難説之
法故稱辯才。即下四十無礙等。以一言説
一切名廣。所説皆玄曰深。此深及廣悉無
崖無底故云無盡。五成普曜功徳。以佛功
徳身光普現照曜群機故。六成調化功徳。
謂善巧了知衆生心器。即心行稠林也。稱根
授法。調令離障伏使入法故云如應調伏。
上三句即三業化他行也。七成就眞智功徳。
以金剛智普照一切差別境界。悉同一味
平等法性。八成量智功徳。以廣大之慧明
達深智所知之境。無不周盡故云靡不明
達也。上二句明智照二諦徳。此上八句約
行顯徳。九成攝位功徳。此有二義。一攝前
諸行入信等五位之中。二隨在一位即攝
前後一切諸位。此二亦有二。一約相入明
攝。二約相即明攝。如前十門處准之。此
從十信滿心已去諸位見此相攝。是故下
賢首品中。信滿之處即具一切位乃至佛果
等。是此義也。上來自分竟。第二勝進入果
中二。初十句明體徳圓滿。二遍遊下六句顯
妙用自在
前中成於佛果十種功徳。一得佛智願徳無
上者。佛果無加故。智謂大智。即四智十智
等。願謂大願。即自體無障礙願。大智已成。大
願已滿。並皆現今成滿已訖。非是當成故
云皆已成滿。二具佛密教徳。此有二義。一
言不盡理名祕密教。以非了義故。二微妙
難解非下位能測故。名密教。以是深廣故。
此中據後説。何者深。謂言即不言故。何者
廣。謂不言之言周法界故。下文鶖子如聾等
是也。此深廣教唯佛所有。今此菩薩具足同
佛故名也。三得佛果法徳。謂十八不共等果
位功徳。望下皆名不共。佛佛相望名爲共
法。非是與菩薩共故云佛共法也。四同
果位徳。此有四義。一同佛行者謂大悲行
故。二同佛地者得佛十地。謂毘盧遮那智
藏大海地等。三同佛徳者得佛無邊福智
徳故。四同佛力者得十力故。又得十種大
力等如不思品説。五三昧自在徳。此有二
義。一出入自在故。二相攝自在故。上五句得
佛自利徳。六機感現形徳。謂機感繁多故云
生海。圓身普應故云應現。如經云應以佛
身得度者即現佛身等。七隨行攝生徳。謂
隨其根行授與法門令増正行故云建立。
前句現身。此句説法。此二句得佛化生徳。
八巧證法海徳。謂縁起法深廣繁奧苞含如
海巧達其際故云善入。九入海迴轉徳。謂
善入縁起陀羅尼門。令一攝一切故云迴
轉總持也。十果海充身徳。謂由於縁起法
海巧迴轉故。令佛無邊功徳法海皆悉攝取
充滿己身。是故皆得佛果功徳意由此也。
下文云。菩薩於因縁和合中自在。乃至能隨
意示現於佛身。此之謂也。第二妙用自在中
有六。一遍遊諸刹用。此窮世界海。二出生
願海用。謂由此願力入國土海。又前句遊
他佛刹。此句願嚴自土。三三達圓明用。以未
來難知是故偏。擧。理實通三。可知。四歴事
供養用。五願海深廣用。故云普賢願也。六
化物智圓用。故云於衆生智滿也。同生衆
竟。第二異生衆中先辨金剛力士衆。以衞
佛近故先列也。表佛徳縁起不壞相故。衆
行所依如金剛際故。即行眷屬餘衆亦然。歎
徳中八句。初一句總明本願侍佛。後七句別
顯其徳。前中若三乘教中。八地已上方乃現
形。顯衞。已前密衞。一乘中。信滿已去並顯
衞。如下賢首明法二品説。又隨心求義爲
願。要契至誠爲誓。下別中二。先内徳圓滿。
後無量神力下外用普周。前中三句。初願行
具。二福智淨。三大定深。外用中四句。一力同
果遍。二大小重入。三身出衆表無大衆畏
也。四隨類巧現。皆如縁起際准之。第三道
場神者。在樹下近故次列之耳。歎徳中略
擧往因。如下善財第十迴向知識處説。又
守護道場。如寶髻等。又道場之神此依主
釋。或道場即神持業釋。一乘通二釋。以並
法門故。三乘唯依主。人法別故。下諸神名二
釋準之。第四龍居上蔭覆義故。云嚴法堂。
如下普光堂龍所造等。第五地神居下。運載
義多現女身。如堅牢等。第六樹神居中。建
立義徳樹高情故喜也。第七藥神是對治義。
法藥遣惑是悲門也。第八穀神是資持義。育
養黎元令喜故也。如后稷等社公云云
第九河神是流潤義。徳中勤是流義。益是潤
義。第十海神是具徳義。如下十相等。徳中
以法同事可知。第十一火神是成熟義。照明
義。焚燒義。除闇義。初二成二嚴。後二滅二
障准之。第十二風神是聚散義。如風災爲
散風輪持聚等。散惑聚徳可知。又即令
衆生身不分散。皆是法界縁起舍那風神力
也。又内風有五種。一息風。出入息從臍輪
起。二消風。向下消食。三持風。令人行健。四
災風。令人成病。五力風。人將死解人支節
臨死人面有五色風。入地獄者黒色。生畜
者青色。餓鬼黄色。兼以舌出。生人面如常
色。生天鮮華色。精光可愛。第十三空神有
七義。一無邊。二無礙。三一味。四含攝。五顯
示。六離染。七堅固。前五名中准後二徳中彰。
第十四主方神是顯示義。謂顯示方隅令達
迷向正故云善照。照猶示也。第十五主夜
神是助成義。非正時故。或闇夜中導引衆
生。如下夜天等准之。第十六主晝神是正
修義。是正時故。故云信樂正法。又是明飾義
故云莊嚴。第十七阿修羅新爲阿素洛。依
婆沙名非天。佛地論説天趣攝。多作諂詐
無天實行故名非天。如世惡行名曰非人。
或名非端正。或名不酒。於大海中作酒不
成等云云。或云毘摩之母本從天生故云劣
天。阿含經云。劫初成時光音天來海中洗
浴。水觸其身失精在水。遂成肉卵。經八
千歳乃生一女。身若須彌。有九百九十九
頭。頭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口有四牙。
牙上出火。猶如霹靂。二十四手。九百九十
九脚。在海浮戲水精入身生一肉卵。經八
千歳生毘摩質多。身有九頭。頭有千眼。
口中出水。有九百九十九手。有其八脚。其
形四倍大須彌山。純食淤泥及以藕根。又多
與天諍。廣如正法念經説也。然修羅有五
住處。一地上衆相山中。如下文説。二須彌
山北下入大海二萬一千由旬。修羅王名羅
睺。此云障礙。能以手障日月等領無量衆。
三從此下更過二萬一千由旬王名勇健。
亦領多衆。四復過二萬一千由旬王名華
鬘。亦領諸衆。五復過是數王名毘摩質多。
此云響高。是舍脂父身如五須彌山。與天
帝戰時。發自海底揚聲大叫云。我是毘
摩質多。我是毘摩質多。時閻浮山岳一時震
動。亦名穴居。謂彼中有光明城。於中住故。
或天趣攝。如上佛地論。或依毘曇鬼趣攝。
以諂曲所覆故。或依正法念經鬼畜攝。以
羅睺是師子兒等故。或依伽陀經天鬼畜
攝。由上説故。故唯有五道。若分六道善中
上中下配天人修羅。惡中三品配下三塗可
知。依智論其羅睺阿修羅王是大菩薩。第
十八迦留羅新名掲路茶。此云妙翅鳥。鳥
翅有種種寶色莊嚴。非但金色。依海龍王
經其鳥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閻浮提
止容一足。依涅槃經此鳥能食消龍魚七寶
等。唯除金剛。以不能令消故。又食應命
終龍。又過去受三歸者不食。袈裟縷繋者
亦不食。又依増一經四生金翅中如卵生
鳥。從鐵叉樹下入海取卵生龍。水猶未合
還至本樹上食之。若向胎生龍鳥身即死。
若胎生鳥得取胎卵龍不得餘二。若濕生
鳥得取三生龍不得取化生龍。若化生鳥
得取四生龍。又日別食一大龍王五百小龍。
遶四天下周而復始次第食之。命欲終時
諸龍吐毒不復能食。飢火所燒聳翅直下
至風輪際。爲風所吹還復上來。往還七返。
無處停足。遂至金剛輪山頂上命終。以食
諸龍身肉毒氣發火自焚。難陀龍王恐燒
寶山降雨滅火。渧如車軸身肉消散。唯有
心在。大如人髀。純青琉璃色。輪王得之用
爲珠寶。帝釋得之爲髻中珠。又下文云。菩
薩金翅王生死大海中。搏撮天人龍安置涅
槃岸。此之謂也。第十九緊那羅新云緊捺洛。
此云歌神。能唱歌詠。作樂。雜心入畜生道
攝。亦名疑神。謂是畜生道攝。形貎似人。面
極端正。頂上有一角人見生疑。不知爲人
爲鬼爲畜。故云疑也。第二十摩睺羅伽新
名莫呼洛迦。此云大腹。亦云大蟒。又名腹
行神。能護法故。能除疑也。第二十一鳩槃
荼。依正法華經名厭媚鬼。噉人精氣等。
亦名冬瓜鬼。王名毘樓勒。此云増長。主是
南方。天王領二部鬼。一名鳩槃荼。二名薜
茘多。從所領爲名。第二十二鬼神王是北
方毘沙門。此云多聞。亦是所領爲名。以
攝諸惡鬼不令損惱衆生故云懃護也。
第二十三月是清涼義。如下文菩薩清涼月
等。二敷發義。如敷發蓮華等。如文發寶
心等是也。又依倶舍論月去地四萬由旬。
廣五十由旬。以水精白銀合爲兩面。迴轉
相影故有虧盈。依長阿含經其城正方一
千九百六十里。高亦爾。二分。一分天金作。
一分琉璃作。王座二十里以遙看似圓。天壽
五百歳。子孫相襲一劫。第二十四日廣五十
一由旬。其城正方二千四十里。高亦爾。宮城
純金七寶瑩飾。王座二十里。壽命子孫同月
天。以風持故繞須彌山四面。上日月天子
倶是四天王左右初天所攝。並是道力隨縁
殊形異現。徳中初句自利。後句利他。如日
有成就義饒益義。又依寶性論説曰有
四義。一破闇如慧。二照現如智。三輪淨如
解脱。四上三不相離如同法界也。第二十
五忉利此云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者。佛地論
第五云。妙高山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
中故有三十三也。若具應云釋迦提婆因
陀羅。此云能天主。依三法度經此中天子
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旬。重六銖。
壽一千歳。徳中具二利可知。第二十六夜
摩此云時天。以時華開合辯晝夜故名也。
佛地論云。謂此中隨時受樂故名時分。此
天身長二由旬。衣長四由旬。廣二由旬。重
三銖。壽二千歳。徳中自分勝進可知。第二十
七新名覩史多。此云喜足。佛地論云。後身
菩薩於彼教化。多修喜足行故云喜足。依
長阿含經身長四由旬。衣長八由旬。廣四由
旬。衣重一銖。半食甘露。壽四千歳。徳中慧定
可知。第二十八化樂者。佛地論名樂變化
天。樂自變化作諸樂具。以自娯樂也。又自
化樂具還自受用不犯他。故名善化。亦
名化樂。依三法度經身長八由旬。衣長十六
由旬。廣八由旬。衣重一銖。食甘露。壽八千歳。
徳中二利。第二十九他化自在者。佛地論令
他化作諸樂具。顯己自在故名也。依三法
度經身衣壽命過前一倍。准之。徳中入法
自在也。第三十梵者。新名離欲染故。淨
中之極名離欲也。佛地論離欲寂靜故
梵。身者衆也。依長阿含於梵衆中以梵音
語故名也。天者自在義。光明義。淨義。依智
論天有三。一人天。謂帝王。二生天。謂欲色
天。三淨天。謂佛菩薩等第一義天也。尸棄此
云火色。或云火頂。以火災至此故。若修上
禪即生此天。於梵衆中發大梵音諸天各
自謂。唯共我語。於大千界最得自在。顏如
童子。身白銀色。長半由旬。衣金色衣。非男
非女。禪悦爲食。壽一劫。此依長阿含辨。徳
中四句。一以何度。二何所度。三何所除。四
成何徳。如文可知。初禪大小等於欲界一
千四天下。一千初禪始等二禪。二禪爲火
災頂。一千二禪殆等三禪。三禪爲水災頂。
一千三禪殆等四禪。四禪爲風災頂。又梵摩
此云寂靜清淨潔。皆得亦云梵潔。又尸棄者
火災頂初禪主。又云持髻云云第三十一光
音者。依智論第二禪通名光音。彼天語時。
口出淨光無邊。身長二由旬。壽二劫。又爲
初禪火光發音。引攝令生此天故名也。徳
中慧定可知。第三十二遍淨者。以三禪中
離喜故。身心遍淨。依長阿含以上方便生
此天王。名淨智。四臂持風輪御金翅鳥。徳
中以此是樂位故。令得眞性廣樂也。第三
十三果實者。以第四禪是世間善果中最勝
故。亦名廣果也。徳中以是不動位故入性
寂也。第三十四摩醯首羅者。依智論此云
大自在天。有八臂三眼騎大白牛。知大千
界雨渧數。以於大千界中最極自在更無
過故立名也。又依智論第一云。第四禪
有八種。五種是阿那含住處。是淨居。三種
是凡聖共居。過八處有十住菩薩住處。亦
名淨居。號大自在天王。由此當知。淨居之
名有四種。一約報純淨。此通凡聖。二約
徳過凡。此唯那含等。三約因。如云有十住
菩薩。十住菩薩即是十地。十地中是第十地
報果也。四約果。謂此中有三乘中報身
淨土等。故立此名也。又准智論八天外更
有別十住菩薩天也。第三歎徳。此文有二
釋。一但顯此衆徳。二通辨上來異生衆徳。
便即釋疑。疑云前普賢同生同在果海。此異
生衆既雜類卑末。如何亦在果海中攝。釋
如文中。初二句總標。謂内修離相外預勝
流故。在縁起果海中也。下別辨中二。初擧
其徳。後所以下釋同果海。前中二。初一句
外化普周。次内徳盈滿。盈滿中四。初三業殊
勝。二同佛所乘。三斷徳離染。四照燭眞源。
初中先身成妙色。二意善安住。三語辯不
傾。此中初離不勘説。故在衆不傾。後離
不能答。故難無能壞。所以具此勝三業者
由佛所乘常現前故。所以佛乘得現前者
由離二障故。所以得離此二障者由覩
勝縁故。是故入佛海也。此即以後釋前。
又義以前釋後。謂由具此勝三業故佛乘
現前。佛乘現前故得離二障。離二障故得
見佛法界身。是故得在衆數。以若具障者
視日尚失眼光。況得見佛。如下如盲等。又
斷徳中二句。初習種全滅。後句正使久除。文
可見。釋同中二。初果能攝因。二因能入果。
初中二。先徴。次釋。徴意所以此衆同在佛
中耶。釋意以佛成彼故不別也。於中
有三。一擧佛爲行縁。二種種因縁下明依
縁成行。三各隨下結行屬縁。前中三句。一
往時。二往行。三爲物集善根。二成行中有
五句。初一句令得三賢位。二一句證地位。
三逮得下明八地已上位。四皆悉下成法
雲位。五具足者結總也。三結行屬縁中。初各
隨得出結行也。悉由等者屬縁也。是故在果
海中也。二因能入果者。謂乘解脱等即乘
因入果故。乘別入總故。乘門入海故。如
下文中十種解脱九世相即。乘此力故得因
果圓滿同一際也。是故於佛果海中法門
悉得自在。下文歎法門即是其事。若三乘
則不得如此。以事異故。師弟別故。自下
大段第二。供養圓滿。從遠向近辨十八衆
中。前三十四内於四天中略擧南北。具列
諸神。今此興供之中從道場神至摩睺羅
伽。略此十八具顯四王。何故爾耶。釋云。以
前龍等屬西方攝。餘類多分東方所收。由
此二類所領多故。分王從衆。略彼二王具
顯十八。今此欲明上首讃佛攝衆從王。東
西收盡。是故略彼十八加列二王。以南北
所領文中不廣不類東西故無開合。是故
三十四中略却十八唯有十六。復加二王
故成十八。於中前則先同後異。今乃先異後
同。何故爾者。謂前表依本起末。今明攝末
歸本。又異生中前則先劣後勝。今乃先勝後
劣。何故爾者。謂前表法増微。今顯尊位次
第。又釋。此等並顯法界縁起逆順自在無障
無礙總合爲一大法界衆。故作是説。既云
興供。何故不列諸事供耶。釋事供非奇不
足顯勝。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是故唯
顯法供養耳。若爾何故下文海慧及新集衆
皆列事供。釋海慧等衆從座中出復持事
供。爲顯奇故他方客衆各從本土。持彼事
供。不類此等常隨之衆。如釋迦身以舍利
弗等爲常隨之衆。但以修行化人作法供
養。亦更不辨餘事供等。此舍那身眷屬亦
爾。於中各入法門洞達自在爲意業供。説
偈讃佛爲語業供。在會虔敬爲身業供。又
夫論法供有其二種。一順教修行。得法自
在。二讃揚顯發法化傳通。今此三業具斯
二行。文中有二。初有一句總標。故云各於
佛法門而得自在。下別辨中二。初十七衆各
一法門自在者。分總成別名爲異生。後普
賢一人一切法門自在者。攝別成總攬異歸
普名爲同生。是故二衆同一縁起思之。文中
十八衆即爲十八段。一一各二。先長行得法。
是經家序列。後偈頌讃嘆。是當時文也。就
初首羅衆内十天得法中。初明體用。體中法
界空境也。寂靜證也。用中方便者善巧應機。
光明者覺照成益。法門者法有三義。謂自性
軌則及對智也。門有四義。一標別義如此門
非彼等。二通智遊入義。三收入義一切入一
以一爲門。四通出義於一門中能出一切
不窮盡故。此法即門持業釋也。法界虚空
等即法門亦持業。下諸門並准此知之。此等
並是法界縁起佛境界中差別法門。然此諸衆
各洞一門入佛海内。屬佛別徳。故稱自在。
又於此一門攝一切門。作用無盡故名自
在。下並准之。二一切法者境也。普遊者智
也。又初教後義。頌存後釋也。三不生滅是
法身。方便是色身。又初證道。後教道。又不生
滅者有十義。一眞理離有爲相。故不生不
滅。二非有爲故不生。是無爲故不滅。三不守
性故不生。不改性故不滅。四不變故不生。隨
縁故不滅此上約
圓成
五縁起無性故不生。縁起
不失故不滅。六縁起不失故不生。以理性不
現也。縁起無性故不滅。以理性顯故。七由
縁起故不可生滅取也此上約
依他
八由情執
無理故無可生滅也。九所執故不生。是無
相觀境故不滅此上約
所執
上來約境。方便者上
諸道理巧現於機也。十不住世間故不生。
不同凡夫。不住涅槃故不滅。不同二乘。
以不生有方便故。不住涅槃也。以不滅
有方便故。不住世間也。若不爾者異凡應
同小。異小應同凡。由方便故得雙異也。
此上十義總別無二。以六相鎔融思準之。
四巧智深廣難測故。光者除闇故。遊者昇入
故。五依普門禪故云一切也。見法界理佛
故。滅惑故。生起無量樂也。六染分可怖轉
滅故。淨分寂靜轉現故。遊是證也。七境界者
分齊也。化用遍故。不起者不作也。用而恒寂
故。八妙絶三際故。又佛徳應機而無往返。
九眞理寂靜是佛所縁境也。十佛多方便是
衆生所縁故也。此十法門中初門爲總。餘九
爲別。同異成壞准可知之。頌中先生起。以
佛力者顯非自力。觀自衆者示普攝故。顯
同説故。何故偈讃者。地論云。少字攝多義
故。諸讃歎者多以偈頌故。又頌有四種。一
數字頌。謂依梵本三十二字爲一頌。不問
長行及偈。二伽陀頌。此云諷頌。或云直頌。
謂不頌長行也。三祇夜頌。此云應頌。謂應
重頌長行法也。四慍陀南頌。此云集施。謂
以少言含攝多義云集。用以施人令易
受持故。云集施。此上三種頌。或七言或五
言四言三言。如處世界如虚空爲三言也。
皆以四句爲一頌。此中當第三重頌之偈
也。下文諸頌准之。偈中二十行四句成偈。
總有十偈。一偈頌前一法門。問此欲歎佛。
何故頌己法門。答此衆既是佛海印中現屬
佛別徳故。頌己法即是歎佛。以佛徳玄
妙非餘所知。若非佛徳無以顯佛故。智論
第十二云。唯佛應供養佛。餘人不知佛徳。
如説智人能敬智。智論則智喜。智人能知
智。如蛇知蛇足。頌中初頌頌初法門。初三
句頌體後一句頌用。前中初一句頌境。次
二句頌證。或身滿法界。或法界滿身融故
也。心寂故無取。境寂故無起。又初句頌上
法界。次句頌虚空。次句頌寂靜。下句頌方
便。二頌中初二句頌上一切法。次一句頌上
普遊。下句結天名也。三中初一句頌上不
生滅。證道。次二句頌上方便。教道。初句身
方便。後句口方便。下句約天。明得法自在
立名也。四中初二句頌上方便智海。次一句
頌上光。下句頌遊及結人得法。五中初三句
頌上禪無量樂事。下一句頌普起及樂名。六
中初句頌上癡畏。次句頌遊靜。次句頌轉。
謂照除也。下句結人得法。七中初二句頌無
量境界。次一句頌不起。下句結法屬人。八
中初二句頌上一切法。次一句頌不來去。下
句結法屬人。九中初三句頌佛境寂靜。下句
結法屬人。十中初三句頌無量境界。無量
境界有三。一時無量。上句顯之。二境界無
量。謂菩提及衆生次句顯之。三善巧無量。下
句顯之。下句結人得法。二第四禪果實天
有八。一觀物根興法雲注法雨以逗前
根也。二妙色者現身故方便者説法故。此二
是能應也。念者念持法故。觀者觀色身故。
此是所應機也。由此念滅癡成淨。三見如
因陀羅網土。由縁起無性故。四入縁起陀
羅尼。一門中即攝圓融法界。故云普門也。
五不轉愛者自留惑故。轉他衆生受生之愛
令永滅也。又令他滅惑不於三界處生。六
一切世間境者器及衆生也。佛入中説法而
恒住寂故云不思議也。七會二空。顯二諦。
衆生及法者擧人法也。出要者會眞空也。
八令機證眞源入果海故也。頌中有十九
偈。有二。初十七頌前法門。後二擧因總歎。
前中初二偈頌初法門中。初偈歎佛徳深
頌上能觀。後偈頌上法雲開潤根欲。二中亦
二偈。初偈頌妙色方便。後偈頌念觀。三亦二
偈。初偈巧現眞理。後依理現事。因陀羅網
通理事故。四亦二偈。初頌普門現法界身。
後顯法界法。五有三偈。初偈斷徳攝生轉
滅惑業苦也。次偈轉顯福智等也。然各通
因陀羅。後偈結法屬人。方便即是不轉愛也。
前長行中但有初偈中事應知。六二偈。初
頌上入一切世間境界。後偈中三句頌不思
議。下句結法屬人。七二偈。初偈頌上衆生
出要令知無我以顯俗諦。後偈頌一切法
出要令知無我以顯眞諦。八二偈。頌上受
化者入佛境界法門。初一以果就機。後一
攝機入果。後二偈中。初一擧因成徳。後一
對機顯用。又釋。此偈逆次頌前法門。初二
頌末後。次二頌第七。次二超頌第二。次二
超頌第四。次三頌第三。次二却頌第六。次二
却頌第五。後四頌第一。並可知。以是任放
辯才説不待次故也。三第三禪遍淨天有
七。一觀諸衆生三品善根令増長故。又釋。
如觀城門首所聞佛名善根鶖子不見等。
二一切有者一切世界也。佛於中出覺悟衆
生照現諸法故云覺照也。三總持於心具
文義故。宣之於説具四辯故。四佛出希逢
故生樂。出已除難故云解脱。五衆生即如。
順縁起際顯徳無窮故生歡喜。六初化菩薩
勝用也。次徳相備。後入無盡順極體。並是一
乘別教法耳。七苦衆生是所救。慈悲是能救。
智者不取相故。滿者化徳具故。成彼益故。
頌中十一。初一頌初法門。前長行擧所觀。
今顯能觀之徳故也。又釋。初二句能觀謂佛
智無礙普遍也。次一句明善根難知是佛境
界。下句結人得法。二有四偈。初二頌上處
有及照。於中初一明依體起用。後一明
用歸體。後二頌上覺義。於中初一開迷顯
覺。後一明覺超情。三一頌。初二句頌持。次
一句頌辯下句結法屬人。四一頌。初二句
頌樂佛出。後二句頌解脱。五一頌。初二句
頌衆生甚深法。後二句頌生歡喜。以見理
功徳故。六一頌。初二句頌上化菩薩。後二
句頌上功徳周備入無盡也。七二頌初二
句頌所救。後二句頌能救及智。謂見淨是
智也。下一頌明滿。謂初二句化身滿。後二句
化業滿。四第二禪光音天衆有十。初寂靜
處者。一理靜。二事靜。三田靜滅苦亦三。一
性滅。二智滅。三福滅。下頌中但有田及福
也。二中初斷徳。心淨性淨故。離垢治淨故。寶
性論云。一自性淨。二無垢淨。次智徳。謂廣修
等也。又心淨是器離垢是縁。徳海是依縁所
修也。頌中存後釋。三有二釋。一長短相即。
以時劫如如故。二自在位與不自在位徳優
劣故。四有三釋。一云世間生住滅種種者是
染縁起。清淨者即染性淨。性淨之徳故云
功徳。一云是淨法縁起但簡眞如。故云世間
生等。簡染過患。故云淨功徳。一云世間是處
也。生住滅是佛出及住滅等多門益物滅染
成淨故也。下頌中存後釋。但以義通故兼
餘釋也。五一生菩薩能供中極是故。就彼顯
廣説也。如下百萬億等准之。六得自在陀
羅尼力。一念能多受。一念能多説。七場處佛出
名莊嚴。八神足即功徳。又神足是能益。功徳
是所益成相。九福智深廣與機爲境。十願力
功徳力。是因位願行即能持也。喜藏是果即
所持也。喜是大智。智體含攝故名藏。頌中十
偈各頌一法。初偈頌依靜田生福滅苦。二
中初句頌離垢行縁。次句頌心淨行器。次句
頌所成徳海。下句結法屬人。莊嚴即是妙
雜光也。三中初句顯方便廣故次句顯多劫
修故。次句性無礙故。由此方便一念出生
多劫功徳名方便門。法主音即是自在音故
結人得法也。四中初三句頌世間生住滅。
即佛興世等故。下句滅癡頌淨功徳。勝念結
天名也。五中初句田廣。次句能供廣。次句供
益廣。總頌上菩薩在兜率廣説供也。下句
結法屬人。六中初三句頌於一劫説地義。
下句頌能一念受説。以得心自在故。七中
初句能嚴。次二句現莊嚴相。下句結名。八
中初二句頌無盡神足。上句體。下句用。下二
句頌益成功徳海。上句令得地前六根淨。
下句令至地上甚深法。亦是結人名。九中
初二句頌功徳海。上句慧。下句福。次句頌
境界。下句結法屬人。十中初二句頌過去
佛功徳力。次一句頌願力。下句頌所持喜藏。
即所成果也。第五初禪梵天衆有十。初從
眞起應名照現法。應不異眞名入不思。
以即寂爲照不可寂思。即照爲寂不可
照思。二一切禪等觀者是法身理。以此是禪
中平等觀境故。寂靜善住者妙智證契也。三
初本智照法。後後智巧化。又刹塵法海名諸
法不思。一音演説塵劫不盡名入方便。偈中
有後釋。四佛音圓應名妙音海。齊均普契
名平等度入。五柔根者攝取。剛強者伏取。
然此方便佛身中現故名最勝。六佛身普應。
諸刹中現名能起住。語業普周。淨音説法名
分別法。七無邊三業巧化衆生。八法離情
計名淨相。妙智善證名住寂行。九過未無
來去。現世無所依。又生無從來。滅無所
去。住無依止。於此觀心名爲勇猛。十隨有
一行。即皆普照無盡法海。頌中八偈。前七各
頌一。初中初半頌照現諸法。後半頌入不
思議。二中初半頌禪等觀。後半頌寂靜善
住。復即下句結法屬人。三中初句頌照諸
法不思。次二句頌入方便。下一句結法屬
人。四中初三句頌妙音聲海。下句頌平等
度入。亦是結也。五中初半頌攝伏。後半頌
最勝。六中初三句頌一切刹能起安住。謂現
身也。下句頌分別諸法。謂淨音説法故也。七
中初半頌無量方便。即三業輪也。後半頌化
衆生。謂自在照機故。八中初半頌住寂行。
後半頌諸法淨相。後二法門略無頌。又釋總
在第八頌中。謂初句頌第八法門。次句頌
第十。次句頌第九。下句結名。樂是第九名。
音是第十名。第六他化天衆有十。初中衆
生有二藏。一煩惱藏化令轉盡。二如來藏化
令轉現。此二不二。和合融通故得化益也。
二令衆生得大涅槃樂。三知機巧益。四分
別衆生有三性義。又佛爲衆生一音顯析
廣大法海。偈中存後釋。五慈念覆機。慧眼
觀察。六大慈十力碎慢高山。七應念攝化。
八普念諸佛妙盡佛境。九佛功徳自在者
顯能化之徳。覺悟滿念者普應群機。隨順者
一根縁相順。二令機入法。十佛國土海。唯
佛慧境故離世間也。頌中有十。各頌一法。
初中初半頌藏。後半頌化衆生。亦可通頌。
二中三句頌前法。下句結人。三中初句頌
解衆生也。疑地枯林頌性欲也。餘頌方便。
及結人得法。四中初句頌分別。次句頌義。
次句釋疑。疑云何故一音能演多法。釋云遍
故。下句結。勝勇是精進也。五中初半頌觀
察。謂智觀納法名入佛毛等。下半頌慈念。
及結名。六中初句頌魔事。次二句頌超出。
下句結。七初半頌由念佛故得智。滅癡離
染因也。後半離染果。及結名。八中初句頌
十方諸佛。次句頌念充滿。以滿其念故。後
半明滿念益。及結名。幢猶輪也。九中初句
頌佛功徳自在。次句頌覺悟及念隨順。下半
頌充滿及結。十中初句頌離世間。以是土
海故。次句頌境界。次句明離世因。以世間
相盡。土海無可超故云無高心。謂無分別。
下結名。第七化樂天衆有十。初以縁起無
作分別諸法。二有三釋。一云觀三有二我
之實性故。一云一切有者理有也。我者情計
也。情理不二故云眞實。佛性論云。眞諦無
人法故不有。顯二空故不無。又人法無不
無。二空有不有。於俗諦分別性故不有。依
他性故不無。又分別不定無。依他不定有。
是故二諦倶離有無也。又辨中邊論云云。又
云佛雖現有。然於有求佛不得。以有即眞
實是無有故。云觀一切有眞實。佛雖現我。
然我求佛不得。以我即眞而是無我故。
云觀我眞實。偈中存後釋。三能滅衆生愚
癡之慧。圓滿在於佛果故。四圓音普悦起
彼勇修。五十蓮華藏微塵數相海故云具足
無盡。如相海品説。好功徳者是小相。如小相
功徳品説。六三世劫事在佛智中照不雜亂。
故云次第。此偏約過去。偈中具也。七福智
無涯利益衆生。又長衆生無邊福智。下偈順
初釋。八縁起事身同法性普遍。無礙者
七。一質不礙身。二身不礙質。三遍不礙
隱。謂機不感處。雖遍而隱。四滿不礙分。謂
應機現長短。而不礙滿虚空。五坐不礙行
等。六一不礙多。謂諸方現多而恒即一。七
理不礙事。謂空界者界猶性也。即性空理
跏坐是事。縁起融通故無礙。餘諸根等準之。
九業行縁起巧爲機現名方便。無盡是機所
縁故。復云境。十一切衆生善惡因果。同在
法界而無來去故。云等觀。頌中十各頌一。
初中化有三義。一化起所依。二顯化無體。
三化現似有。初半偈頌初義。謂上句頌一切
法即所依也。下句頌分別化即所起也。次
句頌無體。下句頌現有。謂佛與衆生互爲
縁起故也。二中初半頌觀一切有及我。謂倶
無所有。後半頌眞實。及結人也。三中初半
頌離癡。後半頌慧滿。及結名。力是天名。四
初半頌佛音。下半頌發起喜勇。及結。五初
半頌佛相好。後半頌無盡。及結。六初半頌
過去無量劫等。後半頌智慧憶念。七初半
頌種種功徳智慧體。後半正頌福智及結。
餘略不頌。結中淨知見既是淨。光勝天何故
名如來者以此天等即是佛故。如上辨。八
頌空界坐無礙中。前長行明果用。此中頌
彼因行。謂初句時多。次徳滿。次勇修。下結名。
九初半頌方便境。後半頌無盡力及結。謂
能現法之力周普故云無盡。十初半頌衆生
業行苦樂。次句頌等觀。下句結照是華光
也。又亦可此頌第九門前頌第十。思之可
見。第八兜率天衆有八。初爲機現世名
爲成就。隨欲説法名轉法輪。二慧光照眞
空。又空體也。淨徳也。光用也。三無礙願海與
物同體故云入。自性離相故云寂靜。四約
遮十相倶無名無量無相。約表恒沙性徳
名無量無相。令諸衆生觀察修行滅惑業
障名爲觀行。五佛境有二。一分齊。二所證
超踊有二。一過凡小。二越思議。覺力有二。
一證理。二照機。六以佛功徳熏習衆生。
名喜修習。令發心不退故。云不壞菩提心
也。七量智調機。八中初無盡縁起。次速歸
眞性。亦是迴法擬機後入機正現。又無邊
心海根器也。念念迴向無間欲樂也。隨器普
現佛能應現也。頌中順後釋。頌中少非次。初
中初句法輪體。次句所爲。次句正輪。下句
結勝。又初半頌成就。後半頌轉法輪。二超
頌第三法門。初半頌廣願海。後半頌入衆
生寂靜。諸法方便是也。勝是天名。三却頌第
二法門。初半頌虚空界。後半頌淨光。四中
初半觀所爲也。次句頌無量無相。即觀境也。
下句頌觀行成也。五超頌第七諸佛調伏
衆生方便法門。六却頌第五法門。初半頌
佛境超踊。後半頌覺力。又釋亦可前頌五
此頌七。如文可知。七中初半頌喜修集。
次句頌菩提心。下句頌不可壞。八中初半
頌無邊心海。謂佛子是念念。迴向有三義。
一雲集義。二向佛興供。三向佛聽法。如經
悉來集故供養故聽法故。下句頌隨器普現
第九夜摩天有十。初令衆生離世憂惱
向出世順體之善。又法身斷徳名離憂。教
衆生淨道名向善根。二所縁分齊各非一
故。三中初大智離過不住生死。次大悲攝
生不住涅槃。又由具大悲救生。令離苦
患。頌中順後釋。四了信等善根差別無邊。
即根行稠林也。又知一根中有一切根。相即
入等重重無盡。又知諸根即同眞性而諸根
歴然故云分別也。五陀羅尼門窮盡法界
故云無量。總持諸法矚同水鏡。故云照
明。依首楞嚴經娑婆世界邊畔有須彌山上
天王。名持須彌。得首楞嚴三昧。遍在百億
須彌頂上帝釋宮中住。餘夫不見。今此乃在
夜摩衆中以。菩薩自在處處現化未足怪
也。六中有四義。一造業縁。即身等爲縁。二所
造業。即善惡不動。三縁起無作。業性即眞。四
業雖即眞而不失生果。如經境界故業行
故眞實故不思議故。又縁佛爲境。所造善業
決定不虚故云眞實。雖種少善定能當得
大菩提果。故云不思議。如尼拘陀子等。頌
中順後釋。七初轉一乘三乘等無盡法輪。次
扣機成益故云調伏。又初輪體。次輪益。謂
調令入法伏除過惡故也。八中生界所見。
勝眼能見。普觀正見。謂見衆生界極廣故。
即眞性故。一中一切故。具因果勝義等故。
如帝網故。名爲普也。三乘無此眼故云勝
也。又勝眼觀機普雨法雨。頌中順此。九以
普智照法令現。又以法實。普現群機。十中
天衆是機。次應機施化。令除心惑故云心
淨。此化益也。又雖化不見能所。亦名心淨
屬自也。頌中八偈。各頌一法門。初中初
半頌離憂。後半頌迴向善根。二中初半約
正理明境界。次句約大智。下句約大定。又
初半所證。次句能證。下句證亦是結天名。三
中初半頌所離諸患。次句頌具大慈悲。下句
結天名。四中初半明了達無礙。即頌上分
別。次句頌諸根。謂行即根行也。下句明知
根之意。爲化故也。五中兼頌第七轉法門。
以同故。初句頌無量總持。次二句頌照明
及轉法輪也。下句結天名。又準地論初句
體。次句因。次句果。下結。六中超頌第八法
門。於中初半妙身勝眼。次句觀已現身。下
句結。光是天名。勝是眼名。境是所觀也。七
中一見如來身頌境界也。次二句頌業行
眞實。一滅染因。二離染縁。下句頌不思
議。以證得淨妙境故。八中通頌第九第十
二門。初半頌普現。次句頌施作。下句結第
十天名。第十忉利天有十。初中三世佛出
等者。是九世中三現在故。就機興廢。通依
正故。即所觀境。下辨能觀。謂於上興廢妙
達勝用名決定智。順理善證名念喜。又用
雖起盡照理湛然。故云大智念喜。二中二
色同如功徳本淨。又佛現同衆生之色故云
衆生色。而衆生色即如故亦名如來色。從體
起用名功徳力。結初句也。用不異體名爲
清淨。結後句也。三平等者同體故。智導故。
不簡怨親故。雲者覆空故。潤益故。含法
水故。灑雨沾機故。四念佛光等過於塵算
故名爲衆。一一皆備攝法界功徳故名具
足。別別作用皆遍法界。互不相妨名爲普
勢。五了業果差別。又達彼即如故云觀等。
又佛以淨業爲縁。令機見佛爲報。又衆生
依佛種得善根爲業。縁佛得見爲報。六
佛土具淨者淨寶所莊嚴故。受用滅惑故。
淨者所居故。即本性淨故。七世間縁起名生。
無作即眞名滅。由無二故生即滅。滅即生
故。經云初生即有滅不爲愚者説。一切法
不生我説刹那義等。佛智照此名觀。八縁起
毛孔現衆行法名起諸行。令菩薩修名化
衆生因。以是因人修故。修成入理名爲起
念。九樂有四。一欲界散樂。二定地樂。三小涅
槃樂。四大涅槃大菩提大悲等樂。一乘三乘
等樂。皆由佛得成。今據初故云天樂。以是
欲天故。理實通。又名佛爲第一義淨天。是
彼樂也。十化諸天子一念念佛。近離惡趣
遠滅癡惑故名流通善根。頌中初内初半
頌三世佛出興并大智。次句頌住滅。謂約
佛國土身。下句頌念喜。二初半頌衆生色
如來色。下半頌功徳力清淨。并結人得法。
又初句顯清淨。次句顯二色。謂所應是衆
生色。次句顯功徳力。三中初句頌大慈。
次句頌平等。次句頌蔭覆。下句結人見法。
四中初半頌念佛普勢。下半頌衆光色具足
并結。五中初句總頌業報。次句頌觀。下半
別頌善業報并觀。六中初半頌諸佛國土。
以智正覺即器世間故。下半頌具淨。謂受
用淨故及結。以念是天名故。七中初句頌
觀。次句頌世間。下二句頌生滅。謂應機是
生滅義。又令智生惑滅故。妙音是天名。八
中初句頌起諸行。次句頌化衆生。佛子猶
因也。下半頌起念及結天名也。九中二句
頌一切天娯樂。次二句頌樂所因。下句結
人得法。十中初半頌天處教化。下半頌流
通善根。慧日是天名。第十一日天子有十。
初慧日舒光。照衆生海。性窮三際。以未來
難知故偏擧耳。稱本縁起安固攝徳故云
正住莊嚴。又佛慧光照機。令衆生盡未來際
正住修行莊嚴故也。二照色即同薩婆若海。
又以智海照現諸色。又照衆生色而知其
心。又照見心孔中水色。亦知心念。令其開
悟發生大智故云也。頌中順此。三佛爲増
上縁。發起衆生捨劣從勝離染功徳故云
轉勝。又佛身出世名起衆生。以佛是大身
衆生故。説法益生名轉勝淨徳。四苦行是
因。度有二義。一是到義到此因門苦行際
故。二是過義超因得果故。五無礙是智體。
普照是智用。又照一法即現一切故云無
礙。無礙即照名普照。又無盡辯才名無礙。
演法周備名普照。頌中順此。六佛光照機令
發道意故云也。七由佛光照令衆生増長
善根名積集等。又由佛多劫積徳故。得光
照世間。是故能照。八性海具徳可貴名寶。
應機印現依正教義故云也。九巧除癡&T030351;
名開淨眼。令見眞理名觀法界藏。法界藏
者如佛性論云五藏等云云。十多根所感五
乘終竟歸於一揆。以諸乘皆淨故名淨乘。
又亦分一爲五。更無餘雜故亦云淨。頌有
十一初内初句頌盡未來際。次句頌照十方
衆生衆生世間即器故。二文互擧。次句頌正
住。以機縁契合故。下句頌莊嚴。二中初半
頌照諸色。下半頌無上智海。三中初半頌
起衆生。下半頌轉勝清淨功徳。又亦可所起
衆生。此中略無頌。四中初半頌苦行。謂難
行故。是難行有四種。一時難如經無數劫
故。二處難如經諸有中故。三所行難如經
難行苦行故。四所向難如經爲衆生故。下
半頌樂度。謂果也。五中初句頌無障礙。餘
三頌普照。六中初半頌淨日光照。下半頌所
照衆生身并益相。七中初句頌所照世間。下
並頌能照之光及積集功徳。八中初句頌衆
寶海。下並頌現種種色境界。謂性海印機。
法爾顯現依正教義故云法如是。九中初半
頌一切趣開淨眼。下半頌觀法界藏。十有
二偈。初偈頌諸衆生乘。謂五乘方便也。下偈
頌淨。謂會末歸本等。又初同教。後別教。無
二故淨也。第十二月天子有十。初中先以
加行調伏其心。次令正證名照法界。又普
照有三種。一光照衆生令見佛故。二照除
癡惑。此二名調衆生。三照現法界令入眞
理。二中普觀是能觀智也。一切等是所觀境
也。攝者以此普智會攝諸法。同彼普門無
不皆是普智境界。三中心及境界。或有心轉
境不轉。如十一切入等。或境轉心不轉云云
或倶云云。又心念繁多云海。是佛地心智
之所縁。故云境界。稱根授法令捨妄喜
眞名轉。頌中順此。四無分別智正趣眞
理名爲愛樂。此愛超情名不思議。又正智
愛證彼不思境故名也。此智因佛淨法而
生。故云能生也。又世間猗等諸樂皆因佛
生悉名不思議。五佛令衆生見二諦道理
故云實見。又見即實故。又見之實故。又二諦
三性及三無性皆有實義。一一辨之。六中大
慈悲者。佛性論云。於已得苦救令脱故。於
將得苦護令免故。苦在五識。惱在意地。倶
救故。又救苦護樂不令失故。各通因果。七
法喩雙擧。月四奇特。如下准辨。八中三性
觀諸法。先觀依他如幻化。化不託物故異
幻也。以依他中具有力無力二義故。又無
體如幻。有用若化。眞如有空不空二義。今
且擧一故云空也。遍計亦二義。謂情有理
無。今約理顯故云無也。九中所起有二義。
一由善惡業熏起本識。二生起果報。以從
縁故即不起。然妙達此際故云善解。又有
經本作趣者。謂因趣果故。及離邪趣正故。
十照理斷疑超度惑染。頌中有八偈。初一
頌初法門。於中初三句頌調伏衆生。後一
句頌所照法界。二中初半頌普觀攝。次句
頌一切諸法。下句頌境界。謂以所化爲境
也。三中初半頌衆生心海境界。後半頌皆悉
令轉。四中初半顯所爲。後半正明能生不思
議愛樂。五中初句頌令衆生。次二句頌實。
下句頌見。亦是結人得法。實中初分別者
推求也。謂推求世間即無性故見眞也。次
句業果不亡見俗也。六中超頌後二法門。
於中初半頌前第九法門可知。後半頌前
第七法門。上句頌無癡。下句頌淨月。謂巧
慧清涼故。七却頌第六法門可知。八中初
句頌第八法門。後三句頌第十。謂初二句
頌照度。下句頌滅疑。以離疑濁故云清淨
見也。第十三東方天王衆有十。梵名提頭
頼吒。此云持國主。從所領爲名。此天身長
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衣重二分。
食甘露。以人間五十年爲一日夜。亦以三
十日爲一月。十二月爲一歳。如是壽命五
百歳。此王領二部鬼。一名乾闥婆。二名毘
舍闍。乾闥婆此云尋香。謂諸樂兒尋於他
家飮食之香。即便往彼爲他作樂而得彼
食故以爲名。亦名食香。唯食細香居十寶
山中。常爲諸天作樂時。身有異相即飛上
天。法門中初者以法音樂巧攝衆生。又令
見正道法樂自娯。二福智綺繢。又具十種
莊嚴。如明法品説。三中約凡順流生喜。乖
失生憂。二乘於滅生喜。於流生憂。今倶
令離思准。四説甚深法滅除九結十使等
垢。五中有二。謂悕生天者爲説淨土調
其希望。希二乘者以一切智調其希望。六
由見佛得無盡樂故云一切樂。依此修因
能攝果故名藏。果稱因起名正住。有用
情故云喜光。七於十方界普灑淨法。八
圓迴身普應無盡故名也。廣智者横亘十
諦竪該五乘故也。九中樹者菩提樹也。佛
以方便増長衆生菩提心。名長養樹。得果
名喜。勝用名光。十迴動劫海。是佛境所作
故云行。令衆生見此息苦永安爲受樂。又
亦有本作愛樂。謂令覩此起正悕望故名
也頌有十偈。各頌一法門。初中初三句頌
方便。謂初句多次句深。後句廣。下句頌攝
衆生娯樂。二中初句顯佛功徳海莊嚴體。次
句明徳相。後二句辨徳用。三中初句頌衆
生憂喜。次句頌離字。下二句明離所由。四
中初半明能滅之縁。次句正頌滅結使。下
句明滅惑因。五中初半以淨土調伏。後半
以種智調。六中初半頌一切樂。下半頌喜
光正住。七中初半明所被機。即雨寶處。頌
一切方也。下半明所雨寶。幢是天王名也。
八中初半頌現妙身。下半頌廣智。九中初三
句頌長養諸樹。下句頌喜光。十中初半頌佛
境界行。下半頌悉令衆生受樂。第十四南
方天王。從所領爲名。餘如上辨。有十。初
者以忍智力除慢滅諍。二自他行海名一
切行。慈門起此故云現前。又行能得果亦
名現前。三邪執五趣從自性等生。今專明
諸趣自心變起故云正也。又調諸衆生正
其意趣故名也。頌中順此。四善惡平等。平
等者是無記也。以此三性即如故云清淨。又
善是涅槃淨法。惡是生死染法。由二倶無性
融攝無礙故云平等。然具性徳故云清淨。
又由善惡二法並堪作法輪故云平等。法
輪利物故云清淨。頌中順此。五除癡見正
名無畏。令永離苦名安穩。得佛淨智名
莊嚴。六愛潤生死深廣如海。愛心猛盛如
火熾然。如燒天祠等。佛以身智照令永盡
故云除滅。娑羅是涅槃滅愛處也。七佛身普
應一切諸趣。依身出電光名照明。音雷雨
法名雲也。八普者光體遍周。照者光用除
惑。九拔苦與樂通名大慈。遇違不改名不
退轉。慈門攝徳多故名藏。積劫修此令現
名起。十現身遍十方名起。在一切趣而
去來名所作。又於彼攝生亦名所作。
頌中十偈。各頌一法門。初中初三句頌能滅
鬥諍。下句明益相。二初半頌一切行。上句自
行。下句利他。後半頌現前。上句慈能現行。
下句行能現果。三正其意趣故令歡喜。四
初半頌善惡法。謂佛力現惡故難思議。次
句頌平等。下句頌清淨。五中初半頌衆生無
畏。次句頌安穩。下句頌莊嚴。謂淨智也。六
初句頌愛海。次句頌除滅。下半辨益相。寶
樹是天名也。七初句應一切趣。次句方便化
物名照明。次句頌雲。下結人得法。八初句
頌普。次句頌照。下半頌所顯現。九初句頌
起大慈。前慈此悲。文綺互耳。次二句頌不退
轉。與樂滅苦事不虚故名不退也。下句頌
藏。謂出生淨徳如華開敷。十初半頌起一
切趣。無去來亦是所作。次句亦是所作。下句
結。無量門是天王。即是入佛海故名佛能
見也。第十五西方毘樓波叉。此云雜語主。
新名醜目。領二部。一富多那此云熱病鬼。
二一切龍。依須彌藏經龍報有五種形。一
善住龍王爲一切象形龍王。二難陀龍王此
云歡喜。爲一切蛇形龍王三阿那婆達多龍
王此云無熱惱。亦名清涼爲一切馬形龍
王依謗佛經此龍王遠離諸龍三種過患。一
熱沙不墮其頭。二不以蛇形行欲。三無
伽樓羅畏。又擧閻浮提龍皆有四苦。謂三種
如上。更加風吹寶衣露身生苦。唯此龍王
獨免斯惱故曰清涼。依智論此龍王是七
住菩薩。四婆樓那龍王此云水。爲一切魚形
龍王。五摩那蘇婆帝龍王亦名摩那斯。此云
慈心。亦名高意。正云摩那。云意。斯云高。
謂有威徳意高餘龍。爲一切蝦蟆形龍王。
又如律中説諸龍初生及死時。睡眠行欲此
四時。不能變形。餘時皆能變也。十中初内
二釋。一約相滅熾然救龍熱沙苦也。濟恐
怖救金翅苦也。二約實滅惡熾燃救惡
趣因。下句濟惡趣果也。二中四釋。一能轉
龍身現應機色。及佛淨徳名不思議。二能
於一念成上事故亦名不思。三一毛孔現
亦名不思。四龍身即佛身。是故佛毛孔現即
名轉龍身。亦是不思也。三聲演深法諸趣
齊聞。四中一示衆生徳海於佛毛孔。二攝衆
生入大功徳海。五徳叉伽此云多舌。舌有
多故。或由嗜語故名多舌。又云名能損害
者。謂此龍王若起瞋時。於世間人目視氣
歔皆令捨命故以爲名。佛智淨光救恐怖
苦。六於佛身現十方佛像。含雨潤機名無
量雲。多劫嚴土名超度等。七毛孔現土名
安立等。於中説法名分別等。八法稱物機
故令歡喜。由離染故。知足故。巧證故也。九
中一約性滿等觀。二約爲機齊等。十衆生
爲瞋蓋癡覆。以悲度脱名離苦。又此龍王
於鱗甲中。流出諸水。日夜不竭。濟閻浮
衆生故名悲也。頌中非次。初二頌前初二
法門可知。三中初半頌淨法輪。後頌聞聲。
四超頌第十法可知。五六頌二法可知。七
中初半頌現雲。下半頌住壽等。八中初半
頌安立界。下半頌分別等。九中初半擧往
因。下半頌善惡音聲。皆爲度生故名平等。
十頌前第八法門可知。第十六北方多聞
主領二部。一夜叉此名輕捷鬼。二羅刹此
名可畏鬼。如羅刹女奪人精氣。衆生心孔
中有七渧甘水。取一渧令人頭痛。二渧令
人心悶。三渧令人身病。四諦已上令人死。
此八部中唯緊那羅龍。毘舍闍是畜生。餘五
皆鬼。以夜叉羅刹力大故獨與鬼名。是故
上文名此爲鬼王也。此有八王。一等觀理
智也。方便量智也。此是能救下成救事。初離
惡次益善。二中一普應機現勝身。二普濟
生成勝益。三中精氣有二。一惡氣謂煩惱
業苦。以此中是法門夜叉故能除彼也。二
善氣依大集經説國内帝王敬奉三寶。令
此國中三種精氣増。一地氣謂五穀熟成等。
二人氣謂煩惱輕薄顏貎悦澤等。三善根氣
謂常轉法輪三寶熾盛等。此文中據生菩
提分善根名生氣也。四智觀佛徳。言歎顯
法。五理智觀衆生即佛法身。量智照十方
衆生業果故名也。六中與樂有二。初則斥
邪示正樂。終則堪化令調樂。七中一任持
自體力用救生。二持用智力救生也。三謂
佛福智。是地持論三持中畢竟持也。然此福
智超過衆生。是故有力能救彼也。頌中順
此。八多劫修因。因能順果故云佛具十力。
頌中次第各頌一法。初二可知。三中初半頌
奪精氣。後半頌生精氣。四中初半明往
昔觀歎諸聖徳。後半明今成已徳令他觀
歎。五中初理智。後量智。六中二樂可知。七
中初由有力救故令福勝。後慧深。八中初
半明起隨順。後半明佛力也。第十七力士
衆有十。一示佛色身出世。二一一毛孔重
現光色。三中法身無涯名離垢。起用普應
名自在等。四中淨音有四義。謂深故廣故妙
故益故皆不可量也。下頌中四句如次應知。
五中二初處中現身。後衆中説法。皆有多
門故云種種。下頌中各以二句如次應知。
六中二一攝相歸眞故無不入眞之餘相。
二從眞起用故無眞不入眞之餘用故名
也。頌中如次各二句顯可知。七中移情住
法名擧也。實通一切就淨名天。八中初功
徳體。此具因果。頌中初二句因。次一句果。廣
照是用。頌中後一句顯也。九中現佛身土
令機滅惡住善。頌中初現土。後現身。十光
雲遍世灑法寶雨故名也。頌中十偈各頌
一法。如前應知。第十八普賢衆中何故前
中人人各得一法。此中一人具多法耶。以
前是總中別故。異生故。此是別中總故同生
故。又何故前列多人此唯一耶。以此人是形
居道位徳標普門。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以普收別故也。文中有二。謂直説重頌也。
前中二初總後別。總中初自分後勝進。別中十
門。一嚴土調生。此二相即融成四句。可知。
二稱佛遍塵沙起佛徳。三中五位十願。二
行可知。四中一門有一切門名普門。於中
現一身即一切身名法界身。身皆灑法雨
故名雲也。五身作諸刹名護持土。於中復
以三輪調化故名也。六遍諸佛國大會現
身名衆中現。説此一乘菩薩本行名菩薩
境界。七中生滅是極促也。三世劫是極長也。
一念如是知極速也。此中知有三義。一窮
彼長短際。二知彼相即入。三達彼平等性。
此三無二故也。八菩薩根欲是能觀。境界海
是所觀。辨此二別名分別顯。此中或擧境
明根。或擧根取境。或倶顯可知。九中身有
二。一性二用。法界亦二。一理二事。如次二
身遍二法界。二界兩身自互相即。四句無礙
思之。十中初廣明因法。後入一切下明其
契果。又初以一言説一切門名廣等也。
後一一門中復顯一切法名入等也。頌中
順後釋。頌中二十偈兩偈次第頌一法門。
由因果無二法體全收。故直説顯因。重頌
明果。文綺互耳。初二偈中初一嚴土。後一調
生。二中初一詣諸佛。謂見猶詣也。後一起
徳三中初一依位起行。後一依行入證。
四中初二句頌普門。次四句頌法界身。下二
句頌雲。以下法雨故名教導等也。五中初
一頌持佛土。後一方便輪。六中初一頌衆中
顯現。後一菩薩境界。七中二偈内各上半所
知謂長短也。各下半能知謂達眞也。八中初
一頌菩薩根欲。此與長行文綺互也。後明
境界海。九中初一體遍。後一用充。十中初一
頌廣辨菩薩法。後一明入一切智。又亦可
通頌。此中釋普賢分齊以八門明因陀羅
網。可以知之。一理。二土。三身。四教。五法。
六行。七時。八事。事即塵等也。汎論大意約
文有二。一但有使習煩惱染業及報並入
凡境。自外入聖境。聖中有二。謂理量。此二
各有二法。因陀羅網境界是理中量及量中
之一分耳。可思准之
第二。明海慧等内衆者。顯因果同體故。
依正無礙故。境智無二故。縁起樓觀内因外
果。内即外故出菩薩也。文中有三。初明出
處。二所出人。三興供養。初中一座在樓觀
内。此是如來別住處故。二樓觀即座。如上
云寶臺是也。二所出中有三。謂標數列名
結數也。三供養中三。謂身意口。初一財。後
二法。前中二初正供。後隨所下歸靜。初中三
大。一供大。二心大。三田大。前中二。初有五
事。謂散華燒香放光作樂雨寶如文。此等皆
並是縁起法門之状。所謂行華戒香智光語
音及所説法寶。然亦不壞華等事相也。下
明供分量。分量中初明供多。後明供廣。下
皆大喜下明心田二大。田中先佛。後大衆。並
可知。問何故外衆不辨財供。此中説耶。答
外衆財供非顯勝故。内衆財供顯奇特故。
此別顯也。下文雨供具等是通論故。二意業
法供中二。先法。後供法中二。先明所得。後
具足下結成滿。前中二。初句約境標門。下
二句釋顯二利。二約智標門。下二句釋顯
因果。後結成滿於中先結因圓。經云。愛
有二種。一餓鬼愛。二法愛。如來無餓鬼愛。
怜愍衆生故有法愛。此中妙智巧取眞理
故名法愛。愛即無相名大力也。後結果滿。
於中初句智徳。後句斷徳。又初句修成。後句
入理。又初無常徳。後常徳。又初有爲。後無爲
也。下正以供佛。問何故財供中通供佛及
衆。此中唯供佛耶。答顯法供深細唯佛窮
故。第三語業供中先標人後偈讃。以一一嚴
具中各出海慧等衆。今總標擧諸衆之中各
一上首倶名海慧。同説此偈。故云一切海
慧等也。頌中十九偈。義分有九。一初一明
體淨。謂境智無礙。二三偈明相滿謂三世
間故。三二偈明用勝。謂初速後益也。四二偈
明往因深固。五一偈歎衆觀無厭。六四偈
歎嚴座。一主二香三鬘四光也。七二偈歎説
法。八二偈歎處圓滿。九二偈歎佛普遍。如
結通等。第二大段。發起序於中有二。初
動地。二興供。初中三。先佛力動因也。華藏
動處。六種等動相也。此中四句分別。一動處。
二動相。三所爲。四汎明動時。初中問。何故
此摩竭國即云是華藏界耶。答准下文中
通有四句。一或云此界唯是娑婆。此約三
乘説。或云即是華藏。約別教一乘辨。或云
華藏中娑婆界。此約同教一乘説。或非華
藏非娑婆。此約國土海平等性説。是故隨
所説法令處差別。今此文約別教説耳。第
二明動相有二。一六相。謂中踊邊沒等。中
邊四方爲六也。此約三乘及同教。二十八相
約別教及同教。動是掉颺不安。如風動樹。
依涅槃經小動名地動。大動名大地動。有
小聲名地動。有大聲名大地動。獨地動名
地動。山河樹木及以大海一切動名大地動。
又動名地動。動時能令衆生心動名大地
動。此等約三乘説。今此中動有三品。一動
謂一方。二遍動謂四方。三等遍動謂八方又
四方八方十方。又初獨一方動。二十方次第
動。三十方同時動。又大般若中名動等動等
極動。下五相皆准此。各有下中上亦名小
中大。故有十八也。起是搖起如麺起。同性
經中名作搖。大般若中名撃。謂加打也。覺
是大聲驚悟。同性中名聲。大般若名爆。地
論釋名上去。振是下聲隱隱。地論名下去。
吼是平聲哮吼。涌是涌出峰桶。如泉涌等。又
六方踊沒。謂東踊西沒等。又動起涌三是色。
餘三是聲。此六皆名動者初一就勝通名。餘
五從別爲目。如十色處同名色處初色處
亦名色處。三明動所爲者。依勝思惟梵天
經論説。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説法時
大衆不起散心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
四令衆生念法相故。五令衆生觀説法處
故。六令成就者得解脱故。七令隨順問正
義故。八智論云欲令衆生知一切法空無
常故。九古徳云動其所執故。十表説大法
現徴祥事故。又依地論依四種衆生。一依
不善衆生。二依信種種天衆生。三依我慢
衆生。四依咒術衆生等故也。第四汎明動
時。如智論説有八時。如長阿含説。一大水
動時。二尊神試神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
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
入涅槃時。九若依増一經第二十八中。更加
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乃至觀地無相故
動也。十若依智論第十。授諸菩薩記當得
作佛爲天地人主。是時地神大喜。我今得
主。是故地動。如王初位臣民慶喜稱萬歳
歌舞等也。又依涅槃經。菩薩下生閻浮提
時名大地動。菩薩出家成道轉法輪般涅槃
是以大地六種振動。何以故菩薩下生。欲色
諸天及諸菩薩等悉來侍送。發大音聲讃
歎菩薩。以口風氣吹故令大地振動。又菩薩
是人中象王龍王。龍王初入胎時有諸龍王。
在地下或怖或怯。是故大地六種振動。第
二興供文中二。初此土。後結通。前中世界諸
王有二義。一是前所列王衆。二是餘十方世
界中王。通是二也。於中初總。次別。三結可
知。上來唯明一世界三世間自在相竟。第二
大段明結通十方。以一會即一切會顯教
圓滿。攝主伴故。於中有二。初牒此土三世
間相。後正結通。前中佛坐道場者牒智正覺
及器。此二果徳融遍十方義相顯。故不別
釋也。衆生世間同果普遍義相隱故。是故
別釋。何故此衆能同佛果而普遍耶。釋中有
二。初辨其所因。後正同果遍。前中三。初定
慧力故。二法門力故。三如來力故。初中各隨
已得法門分齊故名境界。依三昧門不味
定故。不廢用故。巧攝法門令普遍故
名方便也。欣厭是慧也。二法力中圓法法爾
速遍諸方。速令至果名勇猛法。菩薩證此
隨法普周故云通達。此同上文乘解脱力
入如來海等。三佛力中佛力令入佛境界
中故能遍也。下句結同果海。度是到也。徹
也。此等並是上文一一所得一法門。但前爲
顯徳據別廣陳。此爲牒結就通略擧。下類
通可知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二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盧舍那佛品第二
自下明正宗 將釋此文四門分別 一釋
名 二來意 三宗趣 四釋文。初釋名
中。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滿。或云淨
滿。或云廣博嚴淨。今更勘梵本具言毘
遮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毘者
此云遍。是謂光明遍照也。此中光明有
二種。一智光。二身光。智光亦二義。一照法
謂眞俗雙鑒。二照機謂普應群品。身光亦二
種。一是常光謂圓明無礙。二放光謂以光
警悟。此中遍者亦二種。一平漫遍無礙普周
故。二重重遍如帝網重現故。此二圓融。各
全體遍非是分遍。是故下文云。佛身充滿諸
法界。普現一切衆生前。如是等無量如文
説。此中身智無礙故身光即智光。二遍無礙
故平遍即重重。光遍無礙故光明即遍照。遍
照性開覺。是故名爲佛。此明下文世界海
等諸事一一皆是稱性縁起無礙離闇覺照
稱光。無不普周法界名遍。此舍那佛非
局報身。以通器等三種世間具十身故。問
如下文中略明五海。廣辨世界。何故不云
世界品乃題佛名耶。答古徳釋云。以從主
爲名故以主勝故。擧土主以説之。今釋
以佛通三世間故。下文土等即是舍那佛。
如十身中國土身等。又以依正無礙故是故
標釋。互擧文綺耳。又以五海中佛海即具
餘四海餘亦爾。以佛勝故。獨標爲軌故以
爲名。餘不説也。二來意者。前既序已。次
顯正宗義次第故。是故次來。三宗趣者有
二。一約人二約法。人亦二。一化主。二助化。
各有體相用。主中内證法智爲體。七日思惟
解脱爲相。加説爲用。此三不二唯是一果。助
化中入定爲體。蒙加爲相。起説爲用。此三
不二唯是一因。此上因果融攝不二唯是一
人。法中亦二。一約義理。二約教事。亦各有
體相用義。理中性海爲體。別徳爲相。應教
爲用。此三不二唯一義理。教事中本分内五
海十智爲體。十世界及華藏界爲相。益機爲
用。此三不二爲一教事。此上教義融攝不二
爲一法也。又上人法復圓融不二爲一宗
趣。此四義各三爲一縁起相即無礙。是故或
唯果以倶是佛故。或唯因倶是普賢故。或
教或義或人或法或體或用或主體乃至或
教用。並皆攝盡准思可見。下諸會宗皆有此
相。但隨法異耳。第四釋文中有二。一通
辨經論解釋分齊生解方便。二別釋本文
初中略有十種方便。一解釋決擇。二釋文方
軌。三四種悉檀。四四意趣。五四祕密。六四道
理。七五力。八六相。九六釋。十八聲
第一解釋決擇者。依雜集論第十五云。釋
決擇者謂能解釋諸經宗要。開發彼義故。
案云彼中略開六種。廣有十四具如彼説。
今略擧一門。論云。攝釋門者。謂若於是處
宣説諸經縁起所以句義次第意趣釋難。案
云縁起所以者顯教起所因也。句義次第者
品會文義相生次第也。意趣者顯經宗趣也。
釋難者釋外妨難也。餘如彼論恐煩不述
第二釋文方軌者。攝論第五云。若有欲
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一由
説縁起。二由説從縁所生法相。三由説語
義。無性釋云。爲欲開曉諸造釋者解釋道
理故説略由三相等言。世親釋云。由此三
相隨其所應應造一切大乘法釋。案云初
由廣説自性縁起爲所依本。即阿頼耶識
與諸法互爲縁起。二依此所生轉識諸法
於上分別三性道理。謂於依他所執無圓成
有得不得見不見同時等。如論具釋。此二門
觀道理解釋。三由説語義。謂顯佛言下義
意此有二種。一徳處謂顯佛果二十一種殊
勝功徳。無性釋云。已得在已圓滿饒益。故名
爲徳。二義處謂顯菩薩三十二行相。無性釋
云。未得在已隨順趣求。故名爲義。此二所
説皆以初句標。餘句釋。此是觀説者意解
釋。第三四悉檀者。智論第一云。有四悉檀。
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悉是
實無有相違。一世界悉檀者。有法從因縁
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
合故有無別車。人亦如是。五衆和合故有
無別人。若無世界悉檀者佛是實語人。云
何言我以天眼見諸衆生隨善惡業死此
生彼。當知是人以世界悉檀故非第一義
悉檀。二者各各爲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爲説
法。於一法中或聽或不聽。如爲斷見人
説雜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得雜受。如
爲常見人説無人得觸無人得受如是
等。三對治悉檀者。對治則有。實性則無。如
酸鹹等於風病名藥餘病非藥。不淨等於
貪等亦爾准之。四第一義悉檀者。一切法性
一切言論差別皆悉平等一味。解云。或約世
界説有勝義爲無。如第一説。或勝義爲有
世界爲無。如第四説。或對異機説有對餘
機説無。如第二説。或治此病爲要於餘
病爲非。如第三説。皆須得其本意法悉有
用。隨言混取失意成謗。第四四意趣者。
雜集論第十二云。由此四意趣故。方廣分
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又莊嚴論
十三云。諸佛説法不離四意。攝論第五
云。以此決了一切諸佛言教。一平等意趣。
謂如説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
正等覺者。無性釋云。謂一切佛由資糧等互
相似故説彼即我。非昔毘婆尸佛即今釋
迦。楞伽中約四義釋。一字等二語等三身等
四法等故説即彼。而實非彼。二別時意趣。
謂如説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
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由唯發願便得往
生極樂世界。無性釋云。謂勸懈怠不能於
法精勤學者故作是言。此意長養先時善
根。如世間説但由一錢而得於千。莊嚴論
釋。此由別時得生故。解云以後別時得彼
千也。三別義意趣者。謂如説言若已逢事
爾所殑伽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無
性釋意約證相大乘。不就教相大乘故作
是説。莊嚴論云。如佛説一切無有自性
故無生故。解云此約證無生説。四補特伽
羅意樂意趣。謂如爲一先讃布施後還毀
呰。尸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無性釋云。先
爲慳貪讃歎布施。後爲樂施毀訾布施。餘
戒修亦爾。莊嚴論云。由得少善便爲足故
讃毀也。第五四祕密者。雜集論云。如是四
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説祕密道理。
梁攝論第六云。如來所説不出四意四依。依
即密也。無性攝論第五云。四種意趣四種祕
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一令入祕密。爲化
怖斷有情。依世俗道理於聲聞乘中説有
化生等諸有情。於大乘中説心常等。此則
於大小乘説有人法。並是祕密。莊嚴論云。
應知教諸聲聞入於法義令得不怖。説
色等是有故。二相祕密。謂於是處説諸法
相顯三自性。無性釋云。爲令悟入所知相
故。解云此雖説法相意顯三無性故爲密
也。又莊嚴論云。應知於分別等三種自性
無體無起自性清淨説一切法故。解云此雖
説三性意顯三無性。如次可知。三對治祕
密。謂於是處説對治行八萬四千。解云謂
於無説有於同説異等皆是密意。對治所
化有情障故。説此八萬四千等也。四轉變
祕密。謂如頌曰。覺不堅爲堅善住於顛倒。
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無性釋云。剛強
流散説名爲堅。非此堅故説名不堅。即是
調柔無散亂。定即於此中起堅固慧覺
彼爲堅。解云散心流動顯名不堅。散心剛
強就密名堅。定心守境顯名爲堅。定心調
柔密名不堅。若取顯了於散亂起堅固
慧。則遠菩提。今取祕密於定心起堅固
慧。則得菩提也。無性云。謂於四顛倒善
能安住知是顛倒。決定無動。解云若取顯
了則住於無常等計常等四倒之中。豈得
菩提。今取祕密知此常等於無常等横計
而起。決定知此名爲善巧住於顛倒故能
得菩提也。又世親釋云。是於能顛倒中
善安住義。於無常等謂常等名顛倒。於
無常等謂無常等是能顛倒。此義則倒彼
所計義名顛倒。於此安住故得菩提。言
極煩惱所惱者無性釋云。爲所化有情精進
劬勞所疲倦故。解云若取顯爲貪瞋等惱
亂行者名爲煩惱。此則遠菩提今取祕密
精進勤苦劬勞行者亦名煩惱。此則得菩
提如頌處生死久惱但由於大悲。梁魏攝
論及世親莊嚴對法等論並準可知。第六
四種道理者。雜集第十一。因辨觀察契經等
法應當解釋諸法道理。道理有四。一觀待
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案云觀待有二。一俗諦縁起要相待生。因此
通染淨。二眞諦之理待了因顯。此唯約淨。
二作用亦二。一縁起諸法各有業用。二眞如
法界依持等用。三證成亦二。一比量成立。二
現量成立。四法爾亦二。一諸縁起法有佛無
佛性從縁起。二眞如法界性自平等。第七
五力者。思益經第二。若人能於如來所説
文字語言章句。通達隨順不違不逆。和合
爲一隨其義理不隨章句言辭。而善知言
辭所應之相。知如來以何語言説法以何
隨宜説法以何方便説法以何法門説法
以何大悲説法。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
是五力説法。是菩薩能作佛事。案云下經
次第廣釋。初言説者如來説三世法垢淨
法世出世流無流等法。是言説如幻人説
無決定故。乃至云説如虚空無生滅故。
當知是言説爲無所説。乃至云是名如來
言説。二隨宜者如來或垢法説淨。不得垢
法性。故或淨法説垢。貪著淨法故。乃至云
生死是涅槃無退無生故。涅槃是生死以貪
著故。實語是虚妄以生語見故。虚妄是實
語爲増上慢人故。如來隨宜故或自説我
説常邊者。乃至廣説。三方便者如來實
不得我人衆生壽者。亦不得施亦不得慳
等。乃至方便爲諸衆生讃説布施得大富
等。乃至廣説。四法門者謂六根等諸法皆是
解脱門。以空無我所性自爾故。乃至文字亦
爾。五大悲者佛以三十二種大悲謂一切諸
法無我。而衆生不信不解。如來於此而起
大悲。乃至廣説。案云。此上五種初一約能
説。以不言之言而説故。二約所説謂法隨
迷悟辨是非故。三約所爲機。以巧方便於
無説有故。四約法自體。本來自空爲解脱
門故。五約能説之心。爲愍物迷而起説故
第八六相者。十地論第一云。一切所説十
句皆有六種相門。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
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具釋如下十地品
中。第九六釋者。亦名六合釋。一依主釋者
亦名依士。謂兩法相望假依彼主而立此
名。如説眼識非眼即識以依眼之識名
爲眼識。若離言眼是能見義。識是了別義。今
此合辨故名合釋。若單法爲名者非六釋所
收也。二持業釋者亦名同依釋。謂擧其業
用以顯自體。如説藏識。藏是業用。識是其
體。藏即識故。持用釋體非是別體相依。既
非二法何名合釋。以體用不離故名合也。
三有財釋者亦名多財釋。謂從所有物以
立其名。如説佛土。土是佛之所有名爲佛
土也。四相違釋者謂如一句中有多名言。
各別詮義。如偈説於佛及法僧等。非如依
主持業等雖有多言同目一義也。五隣近
釋者謂從所近以立其名。如四念處觀。實
以慧爲體。以與念相近名爲念處也。六
帶數釋者謂以數顯義。如説十地等。皆從
數以顯義別也。問此六釋攝法盡不。答凡
諸法得名略有五例。一離合得名。如此六
釋。二單法當體立名。如信等。此約直詮。三
無他受稱。如無明等。此約遮詮。四譬類得
名。如華嚴等。從喩彰名。五相形立號。如
大乘形小以立其名等。是故六釋但據初
門。若於前六帖後四釋。總爲十釋。略攝諸
法得名差別
第十八聲者依西國法。若欲尋讀内外典
藉。要解聲論八轉聲法。若不明知必不能
知文義分齊。一補盧沙此是直指陳聲。如
人斫樹指説其人。二補盧私是所作業聲。
如所作斫樹。三補盧崽拏是能作具聲。如
由斧斫。四補盧沙耶是所爲聲。如爲人斫。
五補盧沙&T058340;是所因聲。如因人造舍等。六補
殺娑是所屬聲。如奴屬主。七補盧鎩是
所依聲。如客依主。瑜伽第二。名上七種
爲七例句。以是起解大例故。聲論八轉更
&MT03244;補盧沙。是呼召之聲。然此八聲有其
三種。一男聲。二女聲。三非男非女聲。此上
且約男聲説之。以梵語名丈夫爲補盧
沙故。又此八聲復各三。謂一聲。二聲身。三
多聲身。則爲二十四聲。如喚丈夫有二十
四女及非男女聲亦名有二十四。總有七十
二種聲。以目諸法可以准知。然此方多無
此例。第二釋文者。此品有二分。初大衆
疑請分。二爾時世尊下如來現答分。前中
分二。先明諸會請問。後釋此文。前中作四
門。一明有無者於八會中初二後二有。
餘會皆無。何以爾者謂初會標果起因故。
問第二會初爲尋因至果故問。但爲因位
昇沈寄於五會以答果位無差。故當會答。
然五會中間諸品之内更有餘問者。並是爲
顯當會所説法中差別隨説問答。非是別
問大位之相。第七會中明因果純熟故有
問。謂行修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也。第八
會中明稱性因果故有問。謂倶入法界無
差別故亦當會答也。二所問法不同者。初
會第八唯果分有因。但所信攝化爲異。第二
第七唯因分有果。但位行爲異。三能問人
不同者。初及第八各具同異二衆齊問。以
所問法衆同依故。第二唯同生衆問。以所入
位同生勝故。第七唯一人問。以造修之行
各別成故。四請問儀式者有二。一約言
念。二約通別。初中汎論請有二。一言請。二
念請。答亦二。一言説答。二示相答。此二問答
如次及交絡成四句可知。爲成三慧有
斯二例。初二會及第八唯念請。答通二。謂佛
示相答。菩薩以言答。以對佛興請不待言
故。明佛智領疑身相現答自在故也。第七
唯言請言答以行法約言明了顯故。又對
普賢興問還普賢答故也。二通別者初會及
八別問通答。第二第七別問別答皆可知
二釋文者。此中有二。初長行。後重頌。此二
差別大例有十。一約利鈍。謂鈍根未悟更
重爲頌。二約前後。以後來未聞爲之重頌。
三約生熟。熟人直説便悟。生類曲巧方知
故重頌也。四約文質。或有愛質直示長行。
或有樂文示頌言美妙。五約二持。論云長
行散説生正解故義持成就。偈頌總攝易受
持故文持成就。六約資成。謂更以偈頌資
顯長行義明了故。此上通諸文重頌。七約
成圓。以頌中兼顯長行闕無成前所説。義
圓滿故。此如發心功徳品偈等。八約體相。
以從門約相長行直説。此約同教及三乘。
以就體圓融偈頌巧顯。此約別教。此如十
行品偈等。九約通別。以長行別指的重頌通
該攝如此品世界等頌文是也。十約心言。
謂長行直顯心所念法。偈頌宣示令請圓滿。
此唯此文也。又有義凡佛説法法爾有二相。
謂直説契經必有祇夜重頌。下諸品中重
頌皆約此十例准之。就此長行中有三。初
標能問人。謂同生異生倶在法界故云咸
也。言説事彰非顯奇故。念心入法顯深
細故云念也。二明所請法。三唯願下結請。
所請中古説云。此有二十三句分二。
二十一句問果法。後二句問因行。前中
準下答中五海。此文爲五。初十二句問佛
海。次三句如名問三海。後六句准下當是
根欲性海。但由根欲不同致能被之縁差
異。此中擧縁顯根。下文擧根顯縁有斯左
右。今更釋此中有三十五句分二。初三十
句問果法。後一切菩薩下五句問因行。就
前中分三。初十句問佛内徳盈滿徳。二從
示現菩提。下十句問佛外相顯著徳。三世界
海下十句問化用普周徳。就初中初一句
總餘九別。於中何等是三字貫三十五句。一
切諸三字通前三十句。果問應知。何故此經
最初問佛果法耶。謂標幟故宗歸故爲本
故顯徳故生信故指南故。經首題佛華嚴者
義存於此。言佛地者。佛地論第一云。清淨
法界及彼妙智受用和合一味事等。是佛所
依所行所攝故名佛地。解云即以淨法界
爲所依。妙智爲所行。餘功徳等皆爲所攝。
即以眞理妙智無礙爲體。依大乘同性經
佛有十地。一切菩薩二乘所不能行。何等
爲十。一名甚深難知藏明智徳地。乃至第
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如下十地章具釋。二
佛境界者下九皆是佛地中開出故是別句。
謂開清淨法界是佛所證之境。或總擧所
知通於眞俗。下性起品云。一切衆生是如來
境界。乃至第十非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又
亦是分齊境界故。明難品中明十種佛境云。
如來深境界其量齊虚空等。又釋通有所知
及分齊境。下不思議品中佛有十種不可譬
喩不可思議境等。應尋下三處文於此具
辯。三佛持有四義。一以淨法界任持一
切諸功徳故。二以大圓鏡智及相應淨識各
能任持諸功徳故。三後得智中大陀羅尼門
總持無量諸法海故。四是十佛中持佛隨
順故。又下第十地佛力持等十持。又離世
間品中亦十持。初佛持乃至第十智持。此二
文中皆以初句爲總。攝別入總倶名佛持。
又如下不思議品佛有十種出生住持智
慧等。並應具尋辨之。四者。准下頌文此
次佛無上智一句。此則是下十智等可
知。五佛行者是大悲攝生之行。又是大智造
作之行。此並不作之作。無思成事。性起品無
障礙行如如行等。是如來行。此是異二乘功
徳。六佛力者有二義。一不爲他所屈伏故。
二能摧壞魔怨故。別説有十。謂是處非處
智力等。又有十種。如不思議品最勝力大力
無量力乃至第十大力那羅延幢佛所住法等。
七佛無畏者所説不怯故名無畏。是伏外
道功徳或四或十如離世間品説。上來明大
智徳。八佛三昧者謂師子奮迅等微塵數三昧
海攝略爲十。如不思議品説。此明大定功
徳。九佛自在者依定發起無盡神通。所作無
礙故云自在。不思議品佛有十種自在正法。
又離世間有十自在等並可知。此明神通
功徳。十佛勝法者殊勝功徳超過餘徳故
云勝法。亦有十種。如不思品説。此明大
福功徳。上十句明内徳盈滿竟。第二外相
顯著中初示現菩提者。謂對機示現成大菩
提。如性起品成菩提處説。又不思品亦説並
應知。此是總句下九是別。以六根三業皆是
成菩提相故。下不思品及離世品此之九門
一一各以十門辨説加彼應知。佛光明是
身業。餘並可知。上來明外相顯著竟。第三
化用普周十句中初世界海者。是化用處也。
通染淨土。即入十佛國土身攝略説十種。如
此品下文説。二衆生海者是所化機也。通麁
妙空有等。亦入十身攝。又如離世間品十種
入衆生等應知。三法界方便海者此有四義。
一理性法界。是前衆生及世界等所依之界。
二染事法界。謂彼所化衆生蘊界法等。三
垢法界。謂佛所得最淨法等。四淨用法界。謂
佛攝生所用善巧故云方便。如不思品佛
有十種法界無量無邊等應知。四准下頌
中此文闕調伏海。調伏海即是所調伏。是根
欲性海攝。但頌與長行文家互有存略故
也。五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謂遍一
切處而轉法輪故。六波羅蜜海者有二義。
一是佛所説行法。以授群機故。二是彼所
化所行之行。即化所成益。謂十度等。七法
門海亦二。一是佛所設之教法通彼遊入故。
二是彼所化行成證理所入之法。此亦有
十。如不思品説。八化身海者異機別感現相
多端。如云諸毛孔出化身雲等。又盧舍那
佛遍十方出一切化莊嚴身等。又離世間
品十種變化等。九佛名號海者對根宜聞名
號非一。如名號品。一一世界有百億萬等。
十佛壽量海者應機脩短虧盈萬差略有十
位。如壽命品説。上來果問竟。第二因問中五
句。初一句總下四句別。一明十住初發心
住等。二即十行中十度行也。三願者即十迴
向大願也。四智慧藏者即十地中以智爲
性。含攝蘊積故。如下地品菩薩同名藏等
是也。第三結請中唯願慈悲者。明佛有説
因不疲倦故。方便者顯佛巧説令易解。故
由悲發心由巧得解。二頌中爲顯奇故。不
以常口説。表依正無礙故供具中説。即是
下刹説耳。九頌分二。初三歎徳請。後六擧
法請。前中初二歎佛請。明具説因故。後一
歎衆請。明具説縁故。前中初一顯佛自徳
圓。初半辨因盡過去現果無功。後半用窮
來際無思普應。雲者灑法雨故潤機縁故
自無本故。後一明外化備。謂初半令滅惡
生善。後半令離苦得樂。又初令得涅槃。
後令得菩提。二無量下明歎衆請中。一心
者心無異念故。合掌者身無慢怠故。觀最
者住念向佛故。下半總擧所念願佛
開闡。第二擧法請中分三。初三頌擧前初十
句。於中初一頌内有六句。一地。二境。三持。
四智。五力。六無畏。下句結請。次一頌中
三句。一定。二行三自在即神力是也。下句
請説。後一頌頌勝法。亦是示現菩提等可
知。第二一頌頌第二十句。以三業不離
六根故同頌也。第三二頌頌第三十句。初頌
内有五海。後頌中有二海。餘三海及因問總
攝故云無量無邊等。下句結請
第二答相中古來諸徳亦有將此諸問配下
諸會中答之。此判恐謬。以第二會等自別
有問別有答故。四番問答不交雜故。是故
總於此品並通答也。以下説分具果因二
説故。就此文中長分有十 一面光集衆
分 二毫光示法分 三法主入定分 四諸
佛加持分 五大衆同請分 六定中略説分
 七起定成益分 八毛光讃徳分 九許説
令喜分 十正陳法海分。初中二。先放光
後集衆。前中亦二。先身光遍覺。二光語呼
召。此二亦即答上佛光明音聲問。初中亦二。
先此光照彼。二諸菩薩下尋光見此。前中
有五。初知念者領疑也。以將欲答故即放
光所因也。二明光出處。面門者諸徳有三
釋。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別口也。
光統師云。鼻下口上中間是也。准下施鼻文
亦如所説。今釋依梵語稱面及口并門悉
名目佉。是故翻此目佉爲面門也。故知此
中通擧其事。口者爲表教道遐被也。面者
正對向機也。門者開法攝生也。齒者勝用
也。謂思咀法味故。治碎惑障故。以縁起具
徳相差別故。云一一各放塵數光也。三別
顯所出有十門。通論一一皆通三世間等。
別明初六佛海。次二器海。次一衆生海。後一
法界方便海。又前八意業記説輪。次一身
業神通輪。後一語業正教輪。四攝眷屬。五
所照處。此中放光有四意。一現相表實。二
驚起信心。三照觸救苦。四爲集衆遠召。
是故彼衆依光覩此知所集處。頌中九偈
半。有四義。初六頌半通擧佛徳以勸往。次
一別明能説以勸詣。次一別標所説以勸
觀。後一通結佛徳顯深廣。此四皆以後釋
前思之可見。初中二。先擧徳。後人尊下勸
往。前中三。初二身業。一體一用。次二意業。
一用一體。後一語業。勸中初半勸爲法。次
半勸多衆。次半教興供。雖圓音頓説九世
願海。然不壞本法故非一念也。即標
下所説法門也。餘文可知。第二集衆中先
明諸會有四義。一有無。二來處遠近。三
本處名等不同。四偈歎及前後。初中六七
二會無。以證位及行熟倶皆離相故。餘六
皆有。所爲可知。凡集新衆有四意。一爲
攝機。二爲證法。三爲興供。四明衆圓。第
二遠近者初二十刹塵。三百。四千。五萬。以
寄位漸増故。八過不可説者顯證法深
故。第三者一處二佛三菩薩四供多少並隨
會應知。第四者初二會無偈讃。以起修始
故。餘四皆有。以顯法位増故。又前五定前
集。以從修入證故。第八定後集。以依證
起用故
二釋文中有二。長行偈頌。初中亦二。先衆
集。二顯徳。初中亦二。先集後結。初中十方即
爲十段。一一方皆有七。一器海名。二刹名
十二佛國土等。此二是所依法相。但通別
爲異。三佛名。四菩薩。此二是能入智。但滿
分爲異。五主伴倶來。明具徳圓滿。六興供
供佛順益義。謂因順果也。七依本方坐。明
攝散歸靜。何故先辨東方。謂顯開明之始
故。順彼方故。以西域方儀以東爲上故。其
堂殿皆面向東。如祇洹寺菩提寺皆面向
東。如來説法亦多分面向東。故面門光出正
即向東。問下文此華藏界無邊。云何此中有
東等耶。答以華藏界是邊無邊不二故名
無邊。如下説。無邊邊不二故名有邊。如此
説。是則不壞邊而恒無邊。不破無邊而恒
邊若謂無邊乖於邊邊乖無邊。是情計所
及法非正縁起也。以此邊無邊是一事故。
雙超情計也。其猶錦窠白線徹編而不雜
紫窠。紫等亦爾。又白窠有紫由是綿故。若
白中無紫紫線不至兩編即繍非綿也。白窠
無紫由是綿故。若白有紫現則壞文非綿
也。是故由白有紫得成。白無紫無白亦爾。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以准之。問若爾彼
十方世界是華藏不。答是不。謂由即是故不
是。不是亦爾。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華
藏東等故即不即也。問此十世界外更有餘
界不。答無也。何以故。以華藏爲主彼十爲
伴。此主及伴圓融普遍一切塵道重重如
帝網故。餘皆即此。如虚空故。又此中諸供
並是法門。隨相有十。一妙寶是可貴義。二須
彌勝高義。雲是潤益義含兩義。齗齶義。
三日是除闇義。輪是具徳義。四閣是重成義。
如正智上起悲等。五華是淨義。開敷義。六
香雲是戒等芬芳義。七座是攝益義。八蓋
是蔭覆義。九幢是獨出義。十樹是建立義。
餘並准之。又約法亦有十例。一或以色法
爲雲。如寶妙色雲等。二以大聲爲雲。如
妙音及歎佛徳等。此約事。三以無盡佛土
爲雲。如十種不思議佛刹雲等。此約依報。
四以九世理性爲雲。如三世佛法身光明
雲等。此約體。五以佛八相等爲雲。如十種
佛變化雲等。此約用。六以無礙解脱法門
爲雲。如十種解脱蓋雲等。此約不思議解
脱也。七以佛所證境爲雲。如十種佛境界
雲等。此約果。八以一切菩薩行爲雲。如十
種菩薩所行示現雲等。此約因。九以一切衆
生欲樂爲雲。如十種一切衆生樂不可盡
示現雲等。此約法器。十以現佛大願爲雲。
如十種一切諸佛所願示現雲此約赴機。
此等一一皆以十門説者爲顯無盡故也。
此上十義皆一一中有一切法。縁起無礙。是
故或人或法或理或事或境或行或依或正
或因或果。此中一一供具皆云滿虚空者。
明稱本性空集而不雜如縁起性也。是
故眞理妙行可即事而成。雲華寶等事可即
理而爲法。此約別教思之。第二結中。一結
土。二主。三伴。四供。五座。第二現徳用。次
第座者縁起無礙集而不雜也。於中二。先
明徳體無礙。後念念下妙用勝益。前中通用
中初句總有六重無礙。並倍倍多前。一身
光無礙。二光人無礙。三人法無礙。四塵刹無
礙。五依正無礙。六化用無礙。如一念中於
一世界化一佛刹塵數衆生。即此念中於
一切世界亦如是化。一念既爾。餘一切念悉
皆然也。如一刹中現此盡念三世諸佛。餘
一切刹各別所現亦如是也。如一塵中有
此一切現佛之刹。餘一切塵各別亦爾。如
一菩薩法門遍此一切現刹塵道。餘一切
菩薩法別遍亦爾。如一光出此一切遍塵菩
薩。餘一切光別出亦爾。如一毛孔放此一
切出菩薩光。餘一切毛別出亦爾。上來總辨
一菩薩身中事。如一菩薩一切亦爾。如主
伴亦然。是則重重無盡非心言能及。此是一
乘法界法爾縁起實徳非變化也。此等並是
普賢位徳。菩薩既爾。佛果徳用非此能比。
可准思通。二用益中三。初標所化衆二以
夢下明能化法。三於一念下辨化益。能化中
十句。初九別辨。後一總結。九中一夢自在者
即實即空故。一念現多法故。二淨故化故。
三教義故。四顯勝神通令歸依故。怖令入
法故。動相歸眞故。五願力攝生故。六深音
性離故染音淨用故。顯淨音普收故。七圓音
普降故。如法界頭口等。八體用驚機故。九
建圓因故。三蒙益中有六故。釋有四重。以
文含多勢故。一令離重苦。二堪成出世
器。三令得二乘解脱果向十位。此大乘中二
乘非愚法也。又小乘中五停心觀前在邪
定。依成實暖頂已上悉名正定。永不退故。
依毘曇忍心已上方得不退。若依地論見
道已上方名正定。故彼云正位正定者見道
已上方是正位。言不定者此二中間名不
定也。四入大乘三賢位。五證十地。六成佛
果。此約同教。又初三同前。四入初教。五入
終教。六入頓教。此約病盡處説三。又初人
天。次二小乘。四是漸教。五頓。六圓。此約果
顯圓説四。又初人天。次三三乘。後二一乘。
因果分二也。此上並是一念中益。餘一切念
准之。頌中十偈。初五總歎菩薩徳。後五頌
前法門。初中前三明自分徳。一自利。二化
他。三得法。後二勝進。一外益。二内圓。後五
中。一現法。二動刹。三身嚴。四入劫。五説法。
此等並是上毛孔中事。頌文巧略故也
第二光示法主分中二。初此界。後結通。前亦
二。初示主是教義源故。二於彼下示法是教
義相故。初中四。初明光意。言無邊佛境者
有三意。一令知所説法故。二即是普賢故。
三顯佛非不能説故。二顯光名相中二。先
明光相。眉間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無
流證道白淨法也。又白爲衆色本故。表此
一乘爲諸教源也。又毫者是長毛也。又是
*毫毛也。依觀佛三昧海經云。太子時舒長
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放之長
一丈五尺。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淨珂雪
寶色光體也。燈明光用也。又理可貴故名寶
色。智普照故名燈明。境智遍益故名雲也。
又如未尼同諸色故。二立光名爲顯因
人故名菩薩也。三辨光勝用中。一事故遍
故廣故。二理故正故深故。三辨説因故由
大願力方有説也。四顯法門故令衆知
法從普賢門中出故。上文既不云別照普
賢。何故乃云顯現示衆者。以上所照即是
普賢故。四攝用歸本中。毫出足入者。表
上法可以傳下。傳下不失本故還入也。眉
間足下處別。何故言還者。顯上下無二故。
又*毫光照普賢明果乘因。還從足下
入者明因成果也。第二示法中二。初辨蓮
華是所詮義也。二顯勝音是能詮教也。坐
華者稱義施教也。初中一句總。於彼者場
地也。又是相輪也。蓮華者開敷故。出三乘
水故。不染故。微妙故。衆聖蜂所採證故。二
寶莖者可貴故。堅固故。三藏者含攝故。出生
故。具徳故。四葉者覆蓋故。以廣大甚深故
遍法界也。五香鬚者氛氳眷屬故。六閻浮檀
金是寶中之上故。金是貴相顯著故。臺是高
出故。七結也。此等並法門也。若約三乘託
此事別表法。然彼事非即法。若此一乘即
彼事是此法。仍有事顯現也。二顯能詮中
二。初*標體。二偈頌明説相。前中三。先擧
教從佛眉間出者表依證起説故。教從佛
出故。如勝流法界。又論云從最清淨法界
所流法也。出菩薩者爲被因人故。諸法是
所詮。勝音是能詮。論云。契經以文義爲體
也。若依一乘看此菩薩即名見教體。人法
無礙故顯教圓。故具主伴也。順理故敬繞
也。二明稱義故坐臺鬚也。三由稱義故。
令教誠實故歎徳也。徳中四句。一下愜群
機。二上順佛境。三窮茲義海。四令歸佛果。
二説相中二。初勝音明教體殊勝。二炎光明
教威勝用。初中三頌。一明一佛遍法界而
在道樹。二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
三如一毛一切亦爾各具主伴。此三如是
次増廣也。又釋。初一明舍那身滿法界。
後二明毛孔中現無量三世間重重無盡
也。二教威中師子者有三種。一不畏義理
深故光照也。二不畏不益故炎燒惑也。三
不畏異學不降故奮迅也。同是教故亦名
音也。頌中初明法輪義。後釋文。前中轉
法輪義略作十門。一釋名。二辯體。三種類。
四轉相。五分齊。六轉處。七轉時。八轉人。九
轉機。十諸門。一釋名者。法是軌持義通有
四種。謂教理行果。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
圓滿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徳義以轂輻
輞等悉皆具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
四轉動義謂從此向彼即從佛至衆生故。
亦從彼向此即從衆生至佛果故。法即是
輪。持業釋。又輪是喩。況如聖王輪寶即法
之輪故。依主釋。二體性者。通論教等四法
爲性。剋性唯八正道爲性。以戒爲轂。謂
正語正業正命。以慧爲輻。謂正見正思惟。
以定爲輞。謂正定。餘正念正精進爲莊飾
成輪。此約小乘。初教亦同。又唯以無分別
智爲法輪體。又唯眞理爲性。此約終教。或
理智倶泯。教果亦亡。離言絶慮。爲法輪體。
此約頓教。或通攝無盡法界。謂人法教義等
一切自在法門海並爲法輪體。如帝網重重
具足主伴等。此約圓教。亦即攝前諸位。此
中皆具約同教也。三種類者有三。初小乘
四諦之下各有四義。謂苦空無常無我此四
苦諦。因集有縁此四集諦。滅止妙離此四滅
諦。道如迹乘此四道諦。此上十六約所知諦。
若約能知亦各有四。謂眼智明覺。眼謂總
觀苦等。智謂別觀過去苦等。明謂別觀未
來苦等。覺謂別觀現在苦等。是故四諦各四
故成十六。新大毘婆娑論第七十九云。眼者
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類智忍。覺
者謂諸類智。又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
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三轉十六成四十八
行法輪。此約小乘。如毘婆沙論具説。二明
三乘中法輪。然有三義。一同小乘三轉四
諦通益三機。如密迹經辨。此則説四諦而
具三乘。又三轉即空常淨。維摩經云。三轉
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此之謂也。此
約初教。二唯説大乘亦通三根得大小果。
如諸大乘經中所説。或分相開三。如轉照
持等三種法輪。或合爲一。謂唯一實諦。上
約終教。三離言法輪無轉不轉。非四三一。
不可説故。此約頓教。三一乘法輪准下文
有十諦差別。謂説誠諦等諦各十行。謂具
足清淨四無畏等。是故總有一百行法輪。准
下文亦有十輪。謂過去願力故等。即十轉百
行爲千法輪。並尋下文應廣具顯。何以皆
言十者。爲顯無盡故。此則無盡法界爲大
法輪海。常轉無休息也。四轉相者。小乘三
轉有二。一爲自轉。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
次轉在修道名應作轉。後轉在無學道名
已作轉。二爲他轉。初名示相轉。謂此是苦
等令陳如等入於見道。次名勸知轉。謂苦
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令彼入修道。
後名引證轉。謂苦我已知乃至道我已修。令
彼入無學道。若三乘法輪二。同前説。但義
理差別。約菩薩人者。准大品等經既言鹿
園轉法輪時無量衆生發菩提心等無量菩
薩得初地等無量一生菩薩一時成佛。此亦
同彼三轉。是通非別。不可別配。若依
一乘轉無盡稱法界法輪。與所被機同一
法界無二無別。法爾常恒無新辯益之謂
也。五明法輪分齊者。若小乘中有一義。
佛説四諦苦無常等語音入法輪攝。如問
阿難天雨等如是世語皆非法輪。若三乘中
佛一切語及身威儀皆入法輪。以無不益
生故。維摩經云。諸佛威儀進止無非佛事。
以此准之。若一乘中通三世間倶入法輪。
一切衆生語言音聲亦入法輪。國土法輪如
刹説等准之。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
億鹿園等處。三乘或一百億或千百億或如
恒沙爲一佛化境。一乘遍通樹形等界乃
至華藏猶如帝網重重主伴。經云。此是盧舍
那佛常轉法輪處。七轉時者。小乘三乘或
二七日或三七日。復或六七日或七七日或
八七日或五十七日或一年等。此並以是末
教隨機見聞異耳。亦無前後相攝等事。一
乘本教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更無異説。仍
攝前後各無量劫。念念無間。一一念中亦各
攝彼前後際劫。亦如帝網重重無盡。九世
十世之所轉也。八轉人者。先主後伴。小乘
主謂釋迦生身及化身佛。聲聞弟子爲伴三
乘主即三身佛。聲聞菩薩爲伴。謂舍利弗等。
一乘主謂盧舍那十身。普賢等菩薩爲伴。亦
如帝網重重現准之。九轉機者。初唯爲
小機。次通被三機。後唯一普機准之。十諸
門者。一教及念處等爲法輪因。由此得聖
道故。二福慧萬行爲法輪眷屬。三眞俗二
諦爲法輪境。四二障使習是法輪所斷。五菩
提涅槃法輪果。諸宗准之。釋文者。頌中十
偈分四。初三明佛法輪清淨廣大。於中初句
標教主。次句明法輪清淨。清淨者滅惑染
故現淨理故教輪淨故如梵輪也。下明法
輪廣大自有六門。初一句巧説廣。二一句説
人廣。三二句説處廣。於中國土海世界海雙
擧者此二相成故也。四二句説因廣。謂由大
願力説盡來際故。亦名説時廣。五二句説
機廣。六二句言音廣。二有二頌歎普賢能
遍説法。一佛力加故令語業普遍。二身業稱
理亦遍雨法。三有三頌歎舍那佛説法。一
語業。二意業出光也。三身業。四末後二頌
歎三世佛亦同説法。一令見説法。二令聞
説法。下結通有二義。一結上集衆通十方
界。二既在示法後結則知示法亦通十方。
示法主分竟也
第三法主入定分。於中二。先料簡諸會中
有四。一有無者唯第二會無者以所表法未
成位故。餘會所表法位成故。二出不出者
唯第八不出。以表一證法界無退失故。餘
表起化故。三因果者初及七八爲果定。以
初説果故。七行深故。八證玄故。餘皆説因
故。又釋。第七中亦以通有因義以華嚴是
因行成嚴故。若如此判通有四句。或唯果
謂初及八。或唯因謂三四五六。或亦因亦
果謂第七。或非因非果謂第二總無也。四能
入人者唯第八佛自入。表法界解脱自在唯
佛窮故。初雖説果爲令物信故。七行雖
深然是因人行故。二釋文者於中二。先此
土後結通。初中於佛前坐者顯因果不相離
故。何故入定者顯非證不説故。爲受加
故。除衆疑故。何故入果定。爲説果法故。
何故因人入。爲被因人故。淨有四義。一自
性淨。二治惑淨。三善根淨。四益用淨。藏有
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三昧
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均故名等也。
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納法在心
名爲正受。此中淨之藏。淨即藏。如來之淨
藏。如來即淨藏。淨藏之三昧。三昧即淨藏。皆
二釋思之可見。下釋顯其義。初句釋如來。
後句釋淨藏。離垢淨也。滿足藏也。虚空喩
上二也。結通者此經一切處説總成一部。謂
一部即一切部。今且擧此一方中事。恐斷
其本部故。數於文末。釣取一切。結成本部。
以明無盡無盡也。因此略明所入三昧分
齊差別有十重。一約一切定無礙。故起分
中言普賢菩薩從彼三昧起從世界塵數等
三昧起。解云此有二義。一此定含攝多三
昧故。二此定遍入多三昧故。是故此定即
是塵等三昧海也。二約一切處無礙。如此文
云普賢菩薩於此世界三昧正受。盡法界虚
空界等一切佛刹亦復如是。此亦二義。一定
中包含十方刹故。二此定遍於諸塵道故。
三約一切時無礙。如起分云普賢從一切
三世三昧起等。此亦二義。謂定含三世及
遍入三際。四此上三重融含爲一普賢三昧
無礙自在。以此三説是一定故。不相離故。
五於上塵等三昧海中隨一即具一切諸
定。各苞十方盡三世故。六如一三昧一
切亦爾。七隨一塵内即見普賢圓明三昧。
各攝十方亦盡三際。八如一塵内一切塵
道皆亦如是。九隨一念中即有普賢。入塵
等定各苞塵道。盡十方刹及窮九世十世
盡。十如一念中餘念念中盡前後際。一
切劫海皆亦如是。如此十重爲則。餘一切
位中及教義理事等准此思之。入定分竟
也 第四諸佛加持分中二。先辨諸會有
二。初有無者二七八三會無。以二位未成
故無入定故。七行依法不異前故。八佛
自入定不假加故。餘會非此故皆有也。二
佛遠近多少名異。皆如文應知 二釋文中
三。先口加及所爲。二意加。三身加。又初勸
説以益辯。次冥被以増智。後摩頂而覺。
然加讃互成有四句。一加而非讃如佛意身
二加。二讃而非加如諸菩薩偈讃等。三亦加
亦讃如佛口業。四非加非讃如餘文也。口
中二。初明加讃。二釋所爲。初中三。初明諸
佛不移本刹而現身於此。以明彼即此而
不壞彼故遠即近而不壞遠故也。如縁起
性知之。二讃得深定。三明定因。初他力後
自力。又果力因力縁起合成也。又佛本願者
明佛往昔曾見是事。因即發願願今成也。
釋所爲中爲何義故加。爲説此法故。於
中十句。初一總。謂一乘法輪最初轉故。以
是果法輪故云佛也。別中有九一所轉義
法輪體也。開猶現也。一巧轉盡源。法輪相
也。及十方者是結通處也。三妙除惑障。即
法輪用也。四十方齊轉法輪處也。又窮土海
也。五轉因入果法輪分齊也。六一門攝一
切果法輪徳也。七巧令樂果即法輪境也。
八巧隨世俗法輪方便也。九審根授法即
法輪所被也。同異成壞准思知之。二意加中
二。先加後釋。初中一總餘別。別中一得法
智。謂五海智非一故云無邊等。二盡邊智。
謂窮盡五海該三際佛。三成壞智。謂五海
集散亦世界海也。四所化智。謂五海約染亦
衆生海也。五理智。謂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
六三昧智。謂五海皆定境也。七根欲智也。八
語*辯智。九身遍智。十圓音智此皆通五海
等准之。與下十智大同也。釋中先徴後釋。
問諸佛有力有悲。何故唯加普賢不加餘
耶。答以長子故衆首故盡佛願底故本願
故普徳具故得定法故餘人不得故。又凡
有此定處諸佛法爾皆聚彼。如海法爾攝
彼衆流故云法也。縁起法門理數爾也。是故
諸佛智斷亦得與人。問佛何不自説。答有
二意。一所説既玄。恐因人絶分故也。若爾
何不餘人説耶。爲説普法故。二明凡説
此法必具一切諸佛共説。若佛自説則理
無加授。便乖共説。是故普賢一説即一切佛
説也。三身加中何故摩者。令覺故令具佛
威徳故。此中佛身未必來此。申手未必修
延。各令觸頂未必相妨。悉同時摩未必前
後。皆是縁起自在無礙思之應知。加持分竟
 第五大衆同請分中二。初長行怪不即説
以生後請。亦是具身意二業請。謂恭敬身
也觀察意也。二倶專住一心也。後正語業請
中與上請何別。謂此別請普賢故。以知是
説法主故。又此具新舊二衆。故不同前也。
所問之法不異前。故不別列也。十頌分三。
初八歎法主請。二有一頌擧所説請。後
一頌歎衆樂聞請。初中二。先有五頌。通歎
普賢徳。後三別歎説法徳。亦即前歎有説
因後歎有説果。前中略顯普賢十種功徳。
一因行願滿。二果徳平等。初一頌顯之。三色
身普遍。四福智深廣。第二一頌顯。五普見佛
海。六能現塵刹。第三一頌顯。七廣遍時處。
八深定常現。第四一頌顯。九體充法界。十用
遍生海。亦是前智後悲。第五頌顯。又此十徳
攝爲五對。一因果。二身智。三見現。四深廣。
五體用。下別歎説徳中。初頌歎證斷爲因
普周廣説。謂初句證理。次句斷障。次句普周。
下句廣説。二一頌歎内外爲因能益妙説。謂
初句歎普賢内證。一切佛徳海生。次句歎
外能普放説法光雲。次句歎能益衆生堅
其淨行。下句由此故能妙説佛境。三一頌
歎深行爲因能雲雨説法。此上三中若約能
説辯。一廣説。二妙説。三頓説。若約所説。一
佛法。二佛境。三法界。下一頌明所説法。初
一句總擧下文華藏界等。次句擧下文佛嚴
事次句中能入是佛海法界海。所入是衆
生海及根欲海。下句結請。末後一頌歎衆有
二徳堪聞。一樂欲。二根器。前中亦二。一身
離慢怠故云恭敬。二心離異想故云觀普
賢。二根器中雖一心樂聞。若無智*慧不
能領受。此亦有二。一深智達深理故。二廣
智鑒廣事故。下句結請願説。同請分竟
第六定内略説本分中二。先觀五海。後説
十智。又前是所觀之境。後是能觀之智。又
前是證本。後是教本。何*故不起定而説耶。
謂明定不礙用故。寄顯法深故。雙行故。初
中二。先明境海深故觀非自力。二正觀審
法五海略作十門。一辨義相。謂於無盡圓
明性海藏中分茲五義。一是所依義通一
切准之。二萌發義亦積聚義。三軌用義。四
巧別義性別義。五覺圓義。此五皆一即具餘
四。並深廣無盡具徳難思故云海也。二約
染淨有二。一別者或唯淨謂佛海。或唯染謂
衆生海。或倶謂世界及根欲。或不倶謂法
界。二通者或倶淨以衆生等亦返流故。本淨
故。或染以佛等亦隨縁故。或倶或不倶思准
之。三約理事亦四句全攝可知四約人
法有二先別者衆生及佛是人法界是法根
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二通者亦具四
句全攝可知。五約因果亦二。別中世界
倶。法界不倶。餘二句可知。通中亦四句思准。
六約三世間七約境智。八約依正。九約三
寶。此上四門皆有通別句等思准。十約融
攝有二。先約海。謂世界即衆生如下衆生
形世界。世界即法界如法界不可壞蓮華世
界海。世界海即根欲如心作世界。世界即佛
如國土身。二約衆生即世界。如前説。亦即
法界如經。即此法界流轉五道名爲衆生。
亦即根欲如心心所作故。亦即佛是十身
中衆生身。又衆生即眞故。後三海一一即
餘。皆思可見。二約智中亦二。先別初三智
是前三海智。後七智是後二海智。二通者謂
一智有五海。一海有十智。鎔融思攝。五海
深玄。寄半數説者令易信故。十智稍麁。
寄十數説者會其本故。是故境智不殊。麁
妙恒別。此約一乘。又如解深密經云。如來
所行如來境界此何差別。佛言如來所行謂
一切種。如來共有無量功徳。衆所莊嚴。清
淨佛土。如來境界所謂一切種五界差別。所
謂有情界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地
持瑜伽亦名此五名五無量。此五既是如來
境界故。後説智名迴觀智。此約三乘。問
既觀海。何不説海而説智耶。答以海是證
境故。證欲説彼即是説智。如人至寺觀
塔熏在自心後歸家説塔。即是説心非彼
塔也。問既在定得説。後何須起耶。答爲寄
法故。何者謂在定觀海。此在心中最細也。
十智觀海。雖在定中然寄在言。故次細也。
説分最麁。就機故。出定表示也。是則説以
智爲本。智以海爲本。以説依智成智依
理起故。文中三。初據智。二許説。三明説
意。此中佛子有五義。如攝論。一願樂大乘
爲種子。二般若爲母。三定爲胎。四大悲爲
乳母。五諸佛爲父。又有十義。如下彌勒知
識處説。十智者一由成即敗故成淨也。敗亦
爾。由此即具餘九等。故名不思也。此不思
句遍下九句。二中以衆生空有不二故。類
多故相即故相入故。具一切法故根性多故
故亦不思。又界是如來藏。隨縁作衆生名
起也。又起在智中也。三中一約有爲。二
無爲。三倶。四不倶。各通染淨思准之。根欲
攝在上二智中。亦在下七。如上問中辨。下
七明佛海。四無礙故。五稱根欲授故。普轉
故。六顯徳故。七光音故。八三輪攝故。九深
定故。相即及體用皆不壞也。十以總結別
也。本分竟。第七起定成益分中二。先起
主伴定。前明定不礙用故説十智。此明用
不礙定故云不壞。不壞彼定故也。云何
不壞。以由方便智釋顯也。二起益中二。先
内益亦二。初益此衆有四。一證法體。二依
證起巧智。三依智起妙*辯。四説無斷絶
謂由願力故也。二結通顯圓。二外益中三。
初動。二益。謂動時令恐。返此故樂也。又安
善因授樂果。又動時令壞。返此故寶嚴。三
雨寶謂是法門也。以是減十故*標十列七
也。第八毛光讃徳分中二。初一切如來毛
孔及光等。是上能加佛也。讃普賢徳顯具
徳説法。令衆尊重生渇仰故也。是上光明
讃歎音聲智。二十四頌中分二。初八歎普賢
廣大三業盡佛源底。於中初三身。次半語。
二半意於中初一半定。後一慧。次二
盡佛源底。後六歎體用普遍無礙應機。於
中初一體遍。謂普賢身在此會坐。即於十
方無邊世界一一皆見常在處彼。本來當
處而身不分。亦無來去。一切塵中一切衆生
身中皆亦如是。以衆生等即如故。是普賢
也。而實一乘佛國亦同普賢圓遍。即就勝
易解故。簡土約理寄三乘顯一乘耳。思
之可見。後五明用。一現身。二現法。三淨願。
四衆生。五現智。第九許説令喜分中亦二。
先長行摽意。謂前聞本分已生歡喜。今更
許説分故云重喜。二頌顯喜事。於中有十
頌分三。初二頌半擧佛化徳超情不測。於
中一深智説法。二嚴土調生後半通結能化
所化無盡難測。第二有五頌半誡衆令淨
堪爲法器。於中初半簡不堪聞。言樂惡
者作惡趣因也。著有者設作善業不求出
離。下句結非。謂不能了等顯非器也。次一
頌明具三力方堪爲器。一宿善根力。二近
善友力。三佛護念力。下句結云是等衆生能
得上智。次一頌具七心方堪聞法。一直心
離諂曲故。二淨心離求過等故。三慈心爲
益物故。四悲心爲救生故。五深心爲修行
故。六信心受深法故。七無厭足心渇心無
滿故。下句結云彼聞此法喜無量也。上來
二頌十門通辨一切堪聞法器。次二頌別
擧此衆。初一明具四徳堪知佛境。一住
普賢地。二具普賢願。三行普賢行。四證法
界空。下句結知佛境。次一頌歎此大衆現
得二利。一現前見佛。二得普賢方便。後一
頌通結但諸衆生得聞佛法皆是佛力。第
三有二頌擧法許説勸觀令樂。一擧法
勸觀。以佛及刹在身内故。勸衆令於毛
孔中觀。後一明具普眼方覩此法。下句許
説誡聽可知。下十眼中第十普眼者。平等
法門見法界故。若通論總具十眼名爲普
也。第十正陳法海分中。先明諸會能説人
異。唯僧祇小相二品是佛説。餘並菩薩説所
表。如下釋。又依智論有五説。一佛説。二弟
子説。三神仙説。四諸天説。五變化説。此據
出聲名句等。若望授與即通情非情。此約
三乘。又有五説。如下云。佛説菩薩説刹説
衆生説三世一切説。此通三世間等一切法。
約一乘也。文中二。初廣辨世界海。答前
果問。二從乃往過去下答前因問。初中二。
先散説世界。後偈頌總持。前中二。初通論十
世界。後別辨華藏界。亦是釋第十壞世界。
以成即是壞故。前中二。先摽列章門。二依
門別解。初中三。先總告引證。二正列十
名。三結其無盡。此十中初者有四義。一以
土體絶相由言方成故云説世界。如四堪
智中成也。如下縁生中説縛觀等。二由名
言熏識現土故名説也。三土中言音如下
頌中*辯。四世界立名不同故云説也。初一
説即世界。後三説之界。二攬縁界。三依故得
久。四外状區分。五内體盈滿。六徳相嚴麗。
七離垢用淨。八器淨佛興。九經時多少。十縁
散離作皆繁多深奧同名海也。凡一世界即
具此十。今通釋諸世界海略作十門 
一種類 二居人 三名體 四染淨 五
漏無*漏 六共不共 七世間涅槃 八依
正 九人法 十無礙。初明種類者。小乘
唯有一類娑婆等界。無別淨土。三乘中有
二。一約佛自住處有三。一法性土。二實徳
土。謂妙行等。三色相土。謂勝寶等。後二爲
自受用土。此三非是攝化處故此中不辨
也。二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
二。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淨謂餘方
化土此約餘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案地等。三
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初中二。若依始
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爲攝化境。若
依終教如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爲一
數。數至恒沙爲一世界性。數此性復至
恒沙爲一世界海。數此復至恒沙爲一世
界種。數此復至無量恒沙爲一佛世界所化
分齊。其受用土若始教在色界頂。爲引小
乘同界説故。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
槃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
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又於一切須彌
樓山世界畔間往往數有一淨佛土。此通
報化爲引衆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
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説。寄縁説
十。如第二會説。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
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衆生
形世界海爲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
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
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
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萬子
已云輪王境界爲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
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網等。是佛境界爲第
三類。此上三類通有十事。爲首成世界。一
説世界海。二起具因縁世界海。三住世界海。
四形世界海。五體世界海。六莊嚴世界海。七
清淨世界海。八如來出世世界海。九劫世界
海。十壞方便世界海。二所居人者。若小乘
唯有有餘依聖及凡位居也。三乘三中初二
通有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并佛化身居也。
後一初地上菩薩及佛報身居也。解深密經
中三地菩薩生佛淨土者彼約七地明義。
即初地當彼第三也。又起信論中許地前菩
薩見報身佛者彼約終教。依三昧見也。
一乘三中多分論時。初見聞位。次解行位。後
向果位。通即可知。三處佛身同是十佛也
三名體者。世是時。界是分齊。謂於時中分
齊顯現。從相得名。繁多奧積深廣難窮同
名海也。世界即海從喩。持業釋也。若小乘
以子母七微及色等四塵并能造四大實色
爲體。若三乘中凡小地前倶以頼耶識爲
體。地上二義。報土亦同頼耶識爲體。若二
智所現即以唯識智爲體。故攝論云。菩薩
及如來唯識智乃至爲淨土體故。若依終教
倶以如來藏眞如爲體。若一乘以無盡法
界通三世間。人法理事等諸行相即互爲
其體准思可知。四染淨者。若小乘唯染。三
乘有二。一約位。二約法。初中有四對顯
其染淨。一約因果。謂金剛已還菩薩所住名
果報土。不名淨土。以過患未盡故。唯佛一
人使習都亡所居名淨。是故仁王經云。三賢
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二約一向
非一向。謂八地已上菩薩所住得名淨土。
以一向出三界事故。具足四句一向義故。
謂一向淨一向樂一向無失一向自在。七地
已還未名淨土。以非一向出三界故。縱
由願力而得出者。四句一向不具足故。謂
無流觀智有間斷故。非無失等也。此依攝
論辨。三約純雜。謂凡夫二乘雜居之處不
名淨土。地上菩薩生處名淨故。瑜伽論説
世界無量有其二種。謂淨不淨清淨世界中。
無那落伽傍生餓鬼。亦無欲界色無色界。
純菩薩衆於中止住。是故説名清淨世界。已
入第三地菩薩由願力故於彼受生。無
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解云。此第三地
既名淨意樂。即是歡喜地。以約七地辨故。
四約退不退。謂入十住已去不退位。三賢
菩薩生處名爲淨土。於中亦有四果二乘
等。如阿彌陀土生彼皆住正定等。堪任已
還輕毛退位。三聚衆生共生之處不名淨土。
此四對八義中。初約果唯淨。後約退唯染。
中間相形皆通染淨。二約法四句者。或唯淨
謂於上四門中形取淨故。退位所居自性
淨故。或唯染謂四門中相形取染故。佛果隨
縁約機説故。起信論中名隨染業幻所作
也。或倶由前二義不相離故。或倶非以二
義互融非定一故。二相盡故。一乘亦二。初
約類中初類染。後類淨。中類通二。二約法
中或倶淨以即佛故。或倶染即衆生故。或具
二由前二義不相離故。或不倶以二相融
二相盡故。上三類中一一皆具此四句准思
知之。第五流無流者。若小乘唯有流。三
乘有二門。一隨相門。二融通門。初中四句
一唯有*流謂凡小地前所變土。二唯無流
謂佛所現土。三倶謂地上菩薩二智所變及
頼耶所現。此二雖爲苦道二諦攝然無別
二體。但隨義異攝。四倶非謂皆即空故。不
墮數故。此上約始教。二融通中亦四句。一或
一切皆無*流乃至凡位亦爾。以離諸*流性
故。如經云。色無流無繋受想行識無*流無
繋乃至廣説。二或一切皆有*流乃至佛亦爾。
以不離*流法故。如經言。諸佛安住三毒
四倒五欲等中得阿耨菩提乃至廣説。前句
不異*流之無*流故即無*流。後句不異
無*流之*流故無*流即其有*流。三倶以
前二義不相離故。四倶非以皆離縛脱性
故。如經言色無縛無脱受想行識無縛無脱
乃至廣説。一乘中如縁起法界。若無一即一
切不成。互融無礙亦具四句。全攝可知思
之。第六共不共者。於中有二。先明分齊。
後顯義相。初中隨一世界皆是有情。謂異
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
相。問凡一世界有幾有情異熟識變。答唯識
論中有三師説。初師説云。一切有情。以契
經説一切有情業増上力所共起故。次師破
云。若爾諸佛菩薩應實變爲此雜穢土。諸異
生等應實變爲他方此界諸淨妙土。又聖
者厭離有色生無色界必不下生變爲此
土復何所用。有此三種大過失故明不得
通一切有情。應説現居及當生者彼異熟識
變爲此界。經依少分説一切言。諸同業者
皆共變故。後師轉破第二云。若爾器世界
將壞時。既無現居及當生者。誰異熟識變
爲此界。又諸異生厭離有色生無色界現
無色身。預變爲土此復何用。設有色身與
異地器麁細懸隔不相依持。此變爲彼亦
何所益。亦由如此三種大過。是故現居及當
生者皆不成變。謂初器將壞。當生現居倶
無受用。二若現受無色界身而於此土無
受用義。三設有色界身與此麁細異。亦無
依持受用。是故此三倶無變義。若爾誰識變
耶。正義應云。凡所變土本爲色身依持受
用故。若於身可有持用。設令生在他方自
地彼識亦得變爲此土。故器世界將壞。初
成雖無有情而現有土。此土並依唯識論
辨。第二顯共不共義相者。若小乘中既是極
微所共合成故唯是共。若三乘中有四句。
初或亦唯共。謂彼依報雖不離識而識是
別。土相是一。由彼彼識中共相種子共所現
故。如攬四塵共成一柱。一柱之相不離四
塵。非隨四塵而有四柱。當知此中道理
亦爾。若自受用土佛與諸佛共有一土。猶
如法身諸佛共依故。以是同法性土故。若
他受用土亦佛與菩薩之所共有。如王與
臣共有一國。諸雜染土亦是有情共業所現
故無別也。二如是依果實皆不共以各於
自本識中現故。論云。倶是有情異熟識各
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衆燈明。如多所
夢。因類是別。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名爲
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亦復如是。各別識
變皆遍法界。同處相似説名爲共。解云。若
有一土不隨識別。則心外有法不成唯
識。論云。我説識所縁唯識所現故。由是當
知。皆自識變故各不同。三亦共亦不共者
由前二説不相離故。瑜伽云。外等諸物或
由不共分別爲因。或復由共分別爲因。若
共分別之所起者。分別雖無由他分別所任
持故。而不永滅。若不爾者他之分別應無
其果。彼雖不滅得清淨者。於彼事中正
見清淨。譬如衆多修觀行者。於一事中由
定心智種種無量異見可得。彼亦如是。解
云。此説依報隨共分別。其不共分別同前
第二。是故隨外器世界皆具如是二義而
成故雙存也。四非共非不共者有二義。一
由前二説互形奪故。隨定取一不可得故。
是故倶非。二由土依識土相盡故。識從縁
起無自性故。是故共與不共性相皆離不
可説也。此上若約果報頼耶識所變等即是
初教。若如來藏頼耶所現即屬終教。若一切
相盡唯一淨心平等平等。離言絶慮即屬頓
教。若依圓教有二義。一如前諸教所説即
同無盡法界帝網重重即入無礙具足主伴
即屬此攝。二以義求亦有四句。一或唯共
以同一法界故。相即故。二或唯不共以縁
起各別故。相不雜故。三或倶以上二義不
相離故。以全體相即而不壞故。四或倶非
以二相泯故。形奪盡故。第七世間涅槃門
有二。初隨相。二融通。初中有四句。一或
唯世間謂地前及凡位所居。二或唯涅槃謂
諸佛果位所住涅槃。設自受用土亦得是彼
大涅槃攝。三或亦世間亦涅槃。依寶性等論
依無流法界中有三種意生身應知。彼因
無流善根之所作故名爲世間。非是有流
業煩惱作亦名涅槃。依此義故。勝鬘經云。
世尊有有爲世間有無爲世間。有有爲涅
槃有無爲涅槃。解云有爲世間是凡位。無爲
涅槃是佛果。有爲涅槃無爲世間是變易報。
所望異故屬倶句。四義准諸佛清淨法界是
非世間。非涅槃。以非是二乘涅槃故。又亦
非雙林涅槃故。二融通者亦四句。一或唯世
謂佛淨土亦悉是器世間攝故。二或唯涅
槃*謂衆生染土亦相盡同性故。三或倶以理
事無礙故。論云。世間與涅槃無毫釐差別。
以無別故。無二而二雙現前也。四以無毫
分別故。二而無二。形奪倶盡故倶非也。經
云。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又此經云。世
間與涅槃二倶不可得。此之謂也。第八依
正門者。若小乘是唯依報。三乘中器世間雖
是本識及鏡智所現。而唯依報攝。若依圓教
中通三世間。以舍那佛有國土身等是故
世界悉是佛身。又有衆生形世界等。是故衆
生即世界。此並依正混融無礙故也。相即自
在故 第九人法門者。小乘非人法。三乘可
有是法門義。一乘具有。是佛普賢及衆生等
故唯是人。或諸世界並是法門故。如文云。
清淨妙形入於無量正法之門。此明世界等
悉是法門。第十無礙門者。小乘世界唯是
事相。於上但有苦無常空無我等理。三乘中
法性土唯理。餘皆是事。然上二宗。理之與事
非一非異名爲無礙。若一乘中略有十重。
一情事無礙。謂應情顯現事超情外。文云喩
如幻無方皆從妄想生。二理事無礙。謂全同
眞性而刹相宛然。文云法界不可壞蓮華世
界海等。三相入無礙。謂文云以一佛土滿
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等。四相即無礙。謂
文云無量世界即一世界等。五重現無礙。謂
於塵中見一切刹。刹内塵中見刹亦爾。如
是重重如因陀羅網。六主伴無礙。凡一世界
必有一切。以爲眷屬。七體用無礙。謂一刹
海必有大用。赴機説法。八隱顯無礙。謂染
淨隱顯異類隱顯等。約縁定之可知。九時
處無礙。謂或於一刹現三世劫。或一念中
現無量刹。如是無礙。十成壞無礙。謂成即
壞壞即成等。無礙顯現自在難知。超過情
慮。此十無礙同時具足。應以六相方便而
會融之。十世界義略辨如是。諸餘義相隨
文當顯。第二依章別釋中。十内初一不
釋。以釋餘九即爲説故。文中初釋前八
後釋第十。前中初七各二。謂長行及頌
文無頌。初中長行内四。一*標二成三辨四
結。一切世界海者是彼三類各各非一故也。
已成等者一以此諸縁通成三世一切世界。
而諸世界已未等異。二成一世界即遍三
世。前縁通界別。後界通縁別思之。此約一
乘。八縁中。一後得通*慧。二縁起法爾。三所
化業力。四菩薩行滿。應於彼界而得成佛。
則由此力彼界得成。五普因成也。六菩薩
爲嚴淨無餘刹故修願行。刹隨願行無礙
容持故云解脱自在。七大覺正因。八普願
攝成。然此八中初四是權成。其麁相故。亦通
染。後四約實成。其細相故。唯是淨。如經我
此土常安穩等。而一世界即具麁細故也。又
此八中總有四對。一初及第七約佛明權
實。二八及第五別約普賢明權實。以第八
是爲物故。三四及第六通約一切菩薩明
權實。四第二及三約理事爲權實。以業行
縁成不實故也。何故要具如此四縁。謂佛
爲教主。普賢是助化。菩薩及衆生所化。初二
中若無權無以熟生。若無實無以應眞。
後二中衆生業報縁虚後必有所依眞性。如
此八種等塵數因縁成一世界。皆互無障
礙全體遍收作不作等如縁起性。即空即
有即一即多融無分別思之。餘一一界准
之。頌中有二十分七。初四頌前佛神力。於
中一刹依鏡智現。二土以行修成。三化菩
薩。四悟衆生。次四菩薩應得道力。於中初
上半明行因。下半明智果。度猶到也。二上
半明土因。下半起土果。三上半依正因成。
下半明證入依正果境。四上半果廣。下半因
久。次二頌衆生業力。次二頌菩薩嚴淨佛
土願行力。次二頌普賢善根力。次四*頌普
賢自在願力。次二*頌佛依果故也。此頌總
通縁起異義。即爲法如是故。不別頌也
第二住中長行内二。先具標數。謂凡一世
界即具如是刹塵所依故云一一也。二略
列七事。一依善淨力住。二依無礙。三依如
意寶或一切。四依通明。五依縁起力。六
依法身持。七依法界願。依智論中摩訶名
大那名無。伽名罪。此約無失義釋。又云
或名大象。即陸行中力大也。或名大龍。即
水行中力大也。又初如善調象能破軍敵
約自利也。後如大龍降雨約利他也。頌中
十六半分九。初一頌依莊嚴住。二一頌虚
空住。三二頌依寶住。四一頌佛光謂威神是
也。五一頌力士。六五頌上*標中刹塵。依
猶略也。七二頌幻業。八一頌普賢願力。九二
頌半通顯因陀羅網安住相。初偈一塵内現
依正。後一半類多塵可知。第三形内長行
中別列七種。初四及七當相辨形五六二
種約喩顯状。一方如斗。二圓若珠。三非方
四維形。四非圓是八隅形。五水洄洑形。
六華形。七衆生形者謂有二義。一有世界
似衆生形。二即種種衆生皆是世界。如身中
八萬戸虫各有九億虫等。此即是世界准下
文亦是舍那佛轉法輪處也。是故文中但言
衆生形不言如衆生形。故知即以衆生爲
界也。此等一一形類皆遍法界。頌中十七半
分二。初三正頌前文。後十四半明刹徳用。
前中初一頌上總數。次一頌上別形。但頌
初四略無後三。依智論摩尼珠有八楞。
喩此隅形也。後一上半顯因異。下半明果
相。二徳用分二。初六半明徳自在。後一毛
孔下明用自在。前中初三約佛顯刹明堪
應機。一體成法門。二相顯臨機。三舍那
光照。是佛所有也。後三半約機正應顯成
差別。一機心業異感土多形。二佛土自在能
隨感現異。三雖應成染淨而法流不斷。四
下半結業多門感現難測。二明刹自在
中三。初四明依正自在。次二出其所因。後
二結用歸主。初中初二毛孔現刹。佛於彼
中爲衆演法。毛孔即明正報攝依佛還在
自毛孔之内。後二塵内所現種種形界。佛亦
在中轉尊法輪。塵是依報攝正等也。二出
所因中。由何得此自在容持。一由佛誓願
自在力故。二由衆生心業不思議故。三結
歸中。初一擧塵内佛。次半擧塵内刹。下半
正結歸主。第四體長行中。別内五並約事
顯也。凡論土體有五重。一眞如。二眞智。三
本識。四五塵。五諸事。諸事即法門。將爲歎
故。是以文中辨也。頌中十行。一寶華體。二炎
空體。三光明體。四電光及願體。五日珠體。六
寶炎及化體。七佛化體。八心業起體。或業
起心海成土。或心業起土。或妄念爲體。九
佛身光體。十普賢化願體。此等並是任放辯
才説不待次故也。第五莊嚴長行内別中
有四。一雲通相。二染業行。三淨因果。四結
可知。頌中十偈分五。初一頌上總數。次二
偈頌雲嚴。次一頌上衆生業嚴。次五頌上
佛嚴。於中初二嚴依。次一嚴正。謂佛數等
衆生故也。或衆生數等佛也。次二雜嚴。後
一頌上普賢嚴。第六清淨別中有五。一行
縁淨。二自利淨。三利他淨。四行滿淨。五得位
淨。皆從前起後可知。汎論土淨有七。一
當體淨謂以淨識爲相等。二事相淨謂淨寶
等故。三受用淨謂受用此土滅惑成徳故。
四住處衆生淨謂有徳衆生滿此世界故云
淨也。五主淨謂佛之土等。六淨行因生故。如
文無量行海所修集等。七淨行即土故
清淨。以行爲依止故也。如文可知。偈中九
頌分五。初一偈頌上總數。次一頌親善友。
次二頌上自利。謂一三昧行。二信忍行。次一
頌上利他次二頌上二行滿。次二頌上得位
益第七佛出世別中三句。初約現身普遍。謂
二身遍滿一切差別法界一一之處皆
身全現。亦不分身亦無限分故也。壽長短
如須扇多佛旦成暮滅。迦葉七日。釋迦
八十等此謂短壽。彌勒八萬。彌陀極算等爲
長壽。皆由機感故致然也。又初約一切處
現。後二句約一切時現。謂長短具故爲一
切也。問若爾處何不然。答差別法界遍多
少通有無故云遍滿也。頌中十偈。初三頌
前長行。初一頌總。次一頌身遍。後一頌脩短。
後有七偈明佛出現無方勝用。此中分七。
初一嚴土多少。次一説乘多少。次一救生多
少。次一化現廣狹。次一圓音普應。次一主伴
遍充。次一慈海普現總結也。此中或短壽
度多生。或長壽度少生。或長壽度多生。或
短壽度少生。或短壽説小乘。或反上。或長
壽説多。或反上。如是等與虚空法界等。
皆是慈海力所現故也。第八劫中略無偈
頌。總中塵等劫住者非是一一世界各住塵
等劫。良以一一世界劫住不同長短差別如
塵等也。所謂下別擧二門。有如是下總結
差別劫。義如別説。第九釋第十壞方便
世界海者。但壞有二種。一成即壞。以諸縁
各無作故。性自壞故。二三災壞即事壞也。今
此文中辨初義。下重頌偈中明後義故。又
釋。初即壞成。後即成壞壞。故名方便壞
也。又以後壞亦從縁無性故。何故須倶壞
者欲令見心盡故。成壞圓通故。問若爾亦
得初即不成故成成。後即不壞故成壞。
此則壞成倶成何不爾耶。答理實應爾。但
爲此文釋第十壞義。非釋成故不辨也。文
中有二。先擧意總告。謂分別華藏開示群
機。二正明所説。説中三。初擧主辨因。二有
須彌塵等下明因所成果。三是佛常轉法輪
處結果屬主。初中三。先總辨謂從初發意
即修此因。明因深果厚也。問瑜伽論説。一
切諸佛要經三阿僧企耶劫修行成佛無増
無減。何故此中乃説阿僧祇箇世界。一一世
界並末爲塵。一塵爲一劫。據此則有不可
説箇阿僧祇劫。何故不同耶。答彼約三乘。
據一方化儀唯就此須彌樓山世界説。是
故寶雲經云。我爲淺衆生説三阿僧
劫修行。然我實於無量阿僧祇劫所修行
也此是約會三乘歸一説。此文約一乘該
通十方因陀羅網等及樹形等諸類世界説。
又爲約法辨時。以法無盡故時亦無盡。文
中且擧十大數中初數爲則。亦即通帝網
喩故亦無盡也。問若爾一劫即無盡。何不但
言一劫耶。答此中無盡無盡故也。又徳無
不備曰嚴。垢無不盡曰淨。又初即福智交
飾。後斷徳離染。又亦得嚴即是淨嚴故也。
別中汎論土因有二種。一依因謂眞如淨識
及鏡智。二生因謂諸妙行願。今約後義略
陳三種。一廣福。二大願。三妙行。初中一一
劫者時廣也。一一劫中供塵等佛者田廣
也。又是佛故田深勝也准下地品應有一
切供具。即供具廣也。以上心深。心即供心廣。
此文存略故耳。准地論恭敬供養各有三
種。應尋彼文。新金剛般若論上卷亦有三
種供養。一給侍左右。二嚴辨所須。三詢承
法要。二願中一一劫時廣也。一一佛所者勝
縁廣也。塵等願願廣也。謂以大誓自要要
成此果。即要期願也。又所修福行悕成此
即悕須願也。對佛發弘爲修。眞實離染
爲淨。又十大願中淨佛國土願及餘諸願
應尋論之。三妙行中修時廣縁深廣行事廣
可知。亦對縁進造曰修。修成離染爲淨。謂
十度六度等行乃至一切行准之。又三中初
自利後利他中間通二利。又亦可具四多。
即四修一塵數劫即時多爲長時修。二塵數
佛所即供佛多爲恭敬修。三一一佛所發願
即願多爲無間修。謂願心相續也。四塵數行
即起行多爲無餘修
二所成果中分二。先明此主世界。後辨
結通。前中有三初顯本世界爲依持處
二從此香水海上有世界性住下明次重
顯雜類世界性三從香水海名樂光明下更
重辨十二佛國土七世界性。然此本師佛攝
化境界。諸教所説分齊不同。若小乘中但有
此一娑婆世界。若三乘有二。一化身化境。
謂此娑婆等。二他受用身化境。謂十八圓滿
淨土等。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莊嚴世
界海有三種。一蓮華臺藏世界雖遍法界。
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増減。寄在色頂唯説
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華藏説十顯無盡。
即無盡箇華藏一一皆遍法界。三樹形等雜
類世界。一一皆有蓮華藏並似彼界。悉遍
法界。各各有十。無盡無盡。此三中初
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顯耳。今此文
中據須彌山世界中辨華藏故。是故風輪
水輪還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機而成故
 初文中分二。初別顯嚴相。後一一下總
結。前中有六。初辨風水華地爲根本所依。
二明地山上海嚴等。三地能映現嚴。四地
上香海嚴。五海間香河嚴。六河間寶樹嚴。此
六段中各有二。謂長行偈頌。就初段長行
中有五。一風輪無礙持。二依風有香海。三
依海有蓮華。四依華有世界。五依界有圍
山。初文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別中前七各
持寶地中此有二義。一謂一風輪上有一
寶地如是次第。二其諸寶地皆遠在蓮華
上。然此風力雖縁起門各別。主屬無礙任
持故是法性風也。此中風有二義。一無礙義。
二有力義。故成縁起也。寶地亦二義。一可
貴義。二依持義。人法解行等法門。准之。八
持時者。以時依法立無自體故説持也。須
彌山地是下文所持雜世界處事遙有所主
故。一切有者。一是諸世界中三有等也。二亦
得通是寶地上諸莊嚴事爲一切有。又以
義求前七次第從細向麁。但屬持諸寶地。
後三漸麁持下文所持諸世界性四時三有
等。又此中最下風輪超越持於華上寶地。最
上風輪隣次持於華下香海者。顯上下鎔融
自在無礙故。爲異彼染土鹹烈海故。言香
水海也。香有二義。一普熏義。二芬馥義。水
亦二義。一清淨義。二洗濯義。海亦二義。一深
廣。二具徳。又有十義。如下説。以具主伴
故云一切也。華中二。初句辨義。大蓮華者。
梁攝論中四義。一如世蓮華在泥不汚。譬
法界眞如在世不爲世法所汚。二如蓮華
性自開發。譬眞如自性開悟衆生若證則自
性開發。三如蓮華爲群蜂所採。譬眞如爲
衆聖所用。四如蓮華有四徳。一香二淨三
軟四可愛。譬眞如四徳。謂常樂我淨。如
此等並爲依止義故也。彼論又約一復次
釋。謂如來願力所感。大寶蓮華王爲淨土
作依止也。華藏之名因此立也。下句香幢
等者依義立名。名有四義。一香有二義。一
約體是氛氳義。二約用是普熏義。二幢亦
二義。一約體是獨出義。二約用是降伏義。
如帝釋幢等。三光明亦二義。一是照闇義。二
現法義。四莊嚴亦二義。一是具徳義。二交飾
義。此中香即幢。香幢即光明。光明即莊嚴。皆
持業釋亦通依主准之。下明所持二句。初
句中華義同前。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徳義。
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内含攝一切人
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餘刹故。下
句金剛亦二義。一是堅義二利義。山亦二義。
一是高義二是靜義。圍繞亦二義。一是内攝
益義二外防敵義。謂以金剛外敵障不能
侵。内徳増長也。偈中二十頌分二。初七略
頌前文。後十三明勝用利益。前中分五。初
一頌擧果體用。次一頌前因中供佛淨福。次
二頌前大願。次一頌前果内風持寶地。次
二頌前土因大願。以是任放*辯才故説
不待次也。第二勝用中二。先六頌明依報用
益。後有七頌明正報用益。前中二。先明勝
用有四頌。一世界光。二菩薩光。三華色光。
四淨寶光。並是智等法光故能充照法界。
後有二頌明益相。初一滅惑成徳。二覩帝
網法界。後正報用益亦二。先明勝用有二
頌。一明刹外佛用。二明華内佛用。又前珠
中菩薩遍十方。此則華中諸佛等衆生界。依
正無礙故也。下明益相於中五。一擧所益
機。二興普教。三巧調機。四令住自分斷
徳。五令聞勝進智徳。問何不佛等語説法
而於光雲等説耶。答以此明刹用故爾也。
問若爾何故辨佛光等耶。答以依正圓融
故。佛亦是刹也問此中意辨華藏界。何故乃
説諸雜化用耶。答有二義。一以此是刹用
故辨用顯體。二即此化用爲依止故即是
刹也。問何故與長行不同耶。答長行略標
頌中廣顯故也。第二總明山下地海嚴者長
行五句。初二句顯地名。謂蓮華臺面爲寶
王地。二明地鎭海。三地相具徳。四地體堅
固。五明地勝用。於中初句出法寶。後句
起智照。頌中十偈分二。初六明衆徳嚴。後
四明法行嚴。又初是體備衆徳。後明妙用
自在。又初依後正。又初事相嚴後法理嚴。又
初法後人。又初頌前文後明異義並可知。
初中前一總辨嚴因。次二頌上山地。於中
初一標謂寶輪香輪爲山上嚴。珠輪衆寶爲
山下依。後一釋謂初二句釋上寶輪嚴。次一
句顯上香輪。下一句辨莊嚴義。楚云斫迦
羅此云輪圍山也。次一偈頌上體相二嚴。
謂初體後相。次一偈頌上香水海。次一偈頌
上地勝用。亦是海岸邊寶地上即有寶樹。樹
下座上有佛菩薩之身也。第二段中四偈。
初一總明身語法輪。次二別辨身色依正無
礙。於中初一佛現多嚴具之中。次多佛現
一嚴具内。即調物爲法輪也。又前華香幡
蓋中菩薩充法界。此則寶幢寶樹莊嚴中
衆諸佛身雲滿十方。並以正爲依也。後一
偈別顯上語法輪。此即刹説也。此上通三世
間圓融無礙。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故致然
也。又此等諸文長行所説則編其次第。令隨
事生解。偈中所頌則融其始終。圓通無礙
順於法性。長行以法就機。偈頌會機歸法。
文家綺互善巧之相應知。第三寶珠嚴内長
行中六句。初句顯寶名。謂山爲外墎世界
居中故云内也。非在山中爲内。名不可
壞有四義。一體不可壞謂金剛末尼故。二
徳不可壞謂藏攝衆寶同在自中。衆寶不
相破以無相不相形奪故。自亦不壞以無
二故。三用不可壞謂雨物多端互無奪故。
四映不可壞謂能映現多身不可奪破。
現處重現不相礙故。二辨珠勝用謂洞徹
明煥故能現也。此中映是能現影爲所現也。
何故不現佛等及餘刹耶。謂彼非所化故。
若爾何不現心念耶。謂非色法無現義
故。三寶華嚴地中以爲莊嚴者。通上二句
同嚴大地。四雲嚴。五香嚴。六三世嚴者謂三
世諸佛嚴華藏界皆與此同。又亦此嚴同
三世故也。又所嚴藏體通三世故。縱於現
世以一華嚴由同所嚴故即通三世。是
知一華一鬘皆遍三世。三世倶現。各具過
未即該九世也。又以猶用也。縱所嚴刹唯
在一念用於三世一切嚴具而莊嚴故。即
所嚴同能嚴而遍三際也。又亦得能所一
念即含九世。通相即入故具十世。以顯
無盡也。於上四釋後三爲勝。頌中十偈分
四。初一偈半頌上不壞摩尼。次二偈半頌
寶華嚴。次一偈頌雲嚴。次五偈頌三世刹
嚴。於中初一地現三世行。次一地塵倶刹
入。次一菩薩受用嚴。次一佛法體用嚴。次一
得普賢願及佛智者能入多刹。第四香海
嚴中長行別内十四句。一香寶岸。二寶網覆。
三寶水流。四衆華敷。五末香其水。六出佛
音。七香普熏謂教法所及也。八寶階道謂入
法階梯也。九珠欄楯謂防外非守内徳。十
潮浪聲。十一華閣圍。十二華城周外。十三香
華布水。十四香樹爲嚴。並即事即法可准
思之。頌中十偈。初一頌海。二頌岸。三頌水
及佛音。四頌階及欄。五頌寶樹。六頌華布。
分陀利此云白蓮華也。七頌寶網。八頌華
城。九一頌以周其外。十擧因結成。第五香
河嚴内長行別中三句。一華覆。二出處。三隨
流。以依正無礙從佛出。爲表正故眉間出。
謂教河流潤從證智出故也。然教帶眞義
故寶王隨流不失眞性。即隨縁不變無二是
也。頌中十偈。一總明河相。二涯岸莊嚴。三
香水流浪。四迴旋所至。五踊寶自然。六河體
普周。七網演因修。八岸聞果行。九河周舒
因。十河原從果。第六寶樹中長行内五句。
一明樹體謂無流法林樹等。即衆徳建
義也。二寶幔覆即大慈普覆。三因力所起。四
果徳加成。五極盡嚴際。頌中二偈。初一頌
果行自在。後一頌因行所起。又此二頌即是
樹。以人法無礙故。第二總結中分齊境多。
別説難盡故。總云一一。然於一中嚴事猶
多故。總云塵數。又嚴別難彰故。通云清
淨可知
第二大段明第二重。依前蓮華臺内諸香海
上所持諸雜世界性。於長行中初總後別。
別中先辨所依住有六。後顯能依形有九。
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
等。如上所引智論説。又此下文於世界海
中有世界性。世界性中有一世界等。故知
積成也。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
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
望後海等有爲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
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
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於後亦
積成餘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
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號故不名性也。
頌中十偈分四。初二偈頌上住形。二有三
偈明刹有色聲莊嚴。顯體徳圓備。三有三
偈明諸刹土即入無礙。顯妙用自在。四有
二偈明三世間自在。即顯攝化勝用依正無
礙也
第三大段明向上廣持諸刹。於中二。初牒
上海及海上華。二辨持刹及性。此中十二佛
土七世界性有諸徳釋。爲華藏界外十方國
土。詳其文恐不然。既取華藏内香海中蓮
華而持。故知非外。況下文結屬舍那故
非外。但此中大意明衆香海。中略擧一海。
一海所持十方刹中略擧一方。一方既爾説
不可盡。餘方例准一海所持十方無盡皆遍
法界。餘一一海皆持十方各遍法界。無礙
圓融無盡自在即不可説不可説也。大意如
此思之。二所持中二。初一方後結十方。前
中二。先明十二重佛土。後辨七世界性。此
十二佛土。有人用配十二因縁。有配菩薩
十二住等。一一釋之。義恐不然。豈以十二
數同即便配釋。但此經所明皆應十數以
顯無盡。縱有十二七八等數皆是増減之
十。如地論釋。還是十數。豈得配耶。況義理
又別。又此經所説一事一土皆遍法界具足
一切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門。非適
一相故不可以一門釋耳。上下諸文皆准
此知。問若爾上來諸文何故皆以一二義等
釋耶。答還以一切之一釋故無過。是故或
一不少。或多不増。爲成文故布之前後。深
須得意。多少無礙。又汎論佛及刹立名不
同。略由五相。一或因機感。二或由佛本願。
三或依本行。四或先佛記別。五或表示法
門。此中佛及刹土依正圓融可以法義而
消息之。塵數香海及世界性准釋可知。又有
義此上總爲二重。初辨此佛華藏土及所持
世界性。後從十二佛土下辨他佛土。亦持
世界性。總爲二對須思之。結通及結屬並
可知。第二重頌中有七十頌。但頌次前長
行中事。非是頌前十世界海及華藏等。以
彼各有偈。重頌訖。由前十二佛國七世界性
皆通有此十海義故。是故偈中頌顯其状。
與彼長行綺互廣略亦同前諸文。於中分
二。先九頌總頌前文。二餘頌別頌前中十
海。初中有四。初一顯根本所依華藏土海。
次三總辨能依異類諸刹。次三別略顯能依
刹形。後二通擧佛刹大用。第二頌十海中
文則爲十。初有十一偈。頌起具因縁世界
海。於中有七因縁。初三頌神力因。此中初
一就本無壞。後二隨末虧盈。二如依種種
下二頌頌業種因。初一報異。後一業殊。三譬
如意寶下二頌頌願力因。初一寶珠現色
喩。後一就現空雲喩。四猶如工幻下一頌
幻業因。五如見彩畫等一頌頌心畫因。六
衆生心不同等一頌頌妄想因。七猶如見導
師等一頌*頌心行因。此七何別者。初是現
威神。二是種子。三是宿願力。四是現行。五
是本識現。六是轉識相。七樂欲器故別也。二
無量眞珠下二頌頌莊嚴世界海。三或有佛
刹地下四頌頌清淨世界海。於中初一唯染
次二亦染亦淨後一唯淨心初一衆生次二
菩薩後一諸佛故令所居土有染淨。此三
漸次向淨故也。四一佛國土中下四頌頌
壞方便世界海。亦初一唯壞次二亦成亦壞
後一唯成無壞。以染可壞淨常存故。五或
有佛刹起下二十頌頌體世界。於中初六純
染苦體。次四雜苦樂體。後十純淨樂體。於中
初五隨事辨體。後五妙用自在。六或無量佛
土下三頌頌住世界海。於中初一擧能依之
形。後二顯所依住相。七或如師子座下三頌
頌形世界海。八或壽命一劫下二頌頌劫世
界海。九或國土無佛下五頌頌佛出世世界
海。於中初一總標。次二明化身示現。次一
機熟無時不現。後一非器無時有現。十或
刹極濁惡下七頌頌説世界海。於中初二惡
道聲。次二善道聲。後三法輪聲。上來總相通
答於前果問竟
自下第二大段辨得果之因。答前問中一切
菩薩所修行海等問也。又釋亦是於前諸世
界性中開一世界性。顯内所有三種世間及
五海等。文中分四 一擧往時處辨佛興
世。爲修行縁 二從彼炎光城下明普莊
嚴童子能修行人 三童子見佛下辨對縁。
正修成自分行 四彼佛滅後下明復更見
佛成勝進行。初中四。一擧往時。二明往
處。三處中場。四場上佛出。第二往處中四。一
海中取性。二性内山林。三林東勝城。於中
初依報勝。後人衆勝。四眷屬城嚴。第三場
内。初場地後華座。第四佛興中。初佛出後
放光利益。第二擧能修行人中。王有順理
善*慧令物愛見。問涅槃中一切輪王。皆定
千子不増不減。何故此中乃不同耶。答彼
是王四天下之輪王。約三乘説。此是
世界性之輪王。故寛細於彼。如白淨寶網
等。以一恒沙金輪王福所感。此約一乘。説
不同也。又王及長子是福分。童子爲*慧分。
是故成入道之器。徳周法界曰普。普徳交
飾爲嚴。普之嚴普即嚴。普嚴之童子。普嚴即
童子。並通二釋。離染貞潔素爲道器故
云童子。如文殊等。第三修成自分行中
二。初見佛得定爲自分之始。後聞經得定
成自分之終。前中有四。一自利得定。二偈
勸化他。三王喜偈告。四倶共詣佛。初中見
佛功徳善根因縁故者有三釋。一由見佛
功徳善根之因縁力。此則唯屬境力也。二
由見佛功徳所生善根因縁力故得定。三
由外見佛功徳爲縁内自宿有善根爲因
因縁具故令得定也。此十定中初五爲成
利他。一具果法。二入普巧。三巧成嚴器。
四正益機。五益分齊。後五爲成自利。一
成加行。二入正證。三廣後智。四順涅槃。
五順菩提。又初一總餘九別略釋可知。二
普勸中初説偈後偈聲分齊。偈中初四歎佛
徳難遇。次三明遇成勝益。後一結勸興供。
三王喜偈告中二。初王聞歡喜。後偈勅告令
於中三。初一擧告宣告。次七令嚴辨勝供。
後一令興念詣佛。四倶共詣佛。初王及
内眷屬。後八部外眷屬。第二聞經得益中三。
初明説經名者謂行能現果。擧果取因故
云現等。若從此義唯據因也。又此佛集會
即爲顯現。此則唯果。此中三世是三現在
故即具九世十世也。不爾過未既無。如何
説現。是一乘圓教故攝眷屬耳。二童子獲益
中二。初得定自利益。二説偈化他益。初中四
定。一普該境法。二攝入歸心。三契法無畏。
四慧眼圓明。二利他中二。初説偈後得益。偈
中三。初一總。謂上半頌前法眼定。下半總擧
眼所見。次七偈別辨佛本生。由佛而得見。
後二別見諸佛而爲物修因。獲益可知。三
如來讃述九偈中分五。初一總歎童子。次二
別記正報。次二別記依果。次二歎其苦行。
後二總記依正
第四大段成勝進行中二。初擧佛爲行所
依縁。於中先佛滅後佛興者。爲行異縁別故
也。童子報命猶存者。爲行相續故也。二依縁
行益。於中二。初見佛得四定爲勝進
之始。一念佛者。地論云如佛所得我亦當得
爲念佛也。二入於普門窮茲海藏。三智持
爲能轉。智法輪正成所轉。四深法悦神故
也。二聞經得定爲勝進之終。經名者謂法
界自性清淨故云離垢。具恒沙功徳故曰莊
嚴。前經就果相。此中約果體者爲自分勝
進漸深故也。二定中初約自利後約利他。
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
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
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
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
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
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佛
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
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
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
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
徳本滿故。此後應有結會。謂彼童子者今
某甲字等。亦應有動地雨華他方來證及
結通十方并偈重頌等。但經來不盡故未有
也。問此會既了。何不衆中有人得益。答略
由四意故無別益。一於前三義中由初二
義故。説童子益相。由後一義故。衆中無別
獲益。二光統釋云。此經佛初成道説。但顯
一乘圓教法輪體爲諸教之本。諸教益相爲
此益故不辨也。三但教有二種。一説逐機
教。攝法隨機。機有増進隨分辨益。二逐
法教。攝機同法。法無増損故無別益。四此
經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既無中下之機故
無隨分之益。下文諸會並准此知。釋第一
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四此從第二會
初盡此會竟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名號品第三
亦作四門分別 初釋名 二來意 三宗
趣 四釋文。初中三。先分名者自下明
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謂從此至第六
會來。辨説所修五位之圓因成十身之滿
果。令諸菩薩解此義相故以爲名。二會
名者名普光法堂會。然釋有五義。一約
事。謂佛於堂内放光普照故。名此堂爲
普光。於中説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釋。二
約法。謂眞俗遐周曰普。妙智照達云光。境
智玄軌爲法。此普光即法。又詮普光之法。
堂内説此。依主爲名。法通二釋。堂唯依主。
三約境。謂普體光用。法通教義。四唯約智。
亦如境説。五約實。謂無礙法界一塵一行。
皆遍因陀羅網重重顯現。故稱爲普。即普圓
明煥曜。故復云光。無不正軌。故亦云法。則
法應縁成陰爲堂。皆持業釋。如以三空爲
門等。例准可知。又信該六位稱普。滅惑顯
理爲光。陰機爲堂。三品名者如來之名號
依主釋。或如來則名號。以十號中如來爲一
故。於中名謂釋迦等別名。號謂十號諸佛通
名。又召體爲名。標徳爲號。又亦名號無別。
如文内説。二來意亦三。先明分來者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