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音玄義 (No. 1726_ 智顗智顗記 ) in Vol. 34

[First] [Prev]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境入空取證。成眞諦理内思議境智。如前説。
若不以果爲證。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爲境
智。是字不在内外中間。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是字無所有故。雖作四句明境智實不分別
四句境智。雖作四句聞境智實不得四句境
智。雖體達四句境智實不作四句思量境智。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四句思惟圖度。故
名不思議境智。金光明云。不思議智照不思
議智境此具如大本玄義境智妙中廣説。龍
樹先破一異時方然後釋如是我聞等義。今
類此先破理外境智。後明不思議四悉檀。悉
檀義如大本玄義。夫依名字爲便。應先明觀
智次辯世境之音。若解義爲便。前明世境。次
辯觀智。如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
可觀。譬如境鼓後方映撃。今從義便。先明世
音。後論觀智也。世者爲三。一五陰世間。二衆
生世間。三國土世間。既有實法即有假人。假
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世是隔
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
十種依報。隔別不同故名爲世也。間是間
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爲間。各
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爲法。各各有界畔分
齊。故名爲界。今就一法界復有十法。所謂如
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則
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縁生法。六道是惑
因縁法四聖是解因縁法。大經云。無漏亦有
因縁。因滅無明即是三菩提燈。是諸因縁法
即是三諦。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名爲
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
間。即是所觀之境也。此境復爲二。所謂自他。
他者謂衆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云。心
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由
心造。問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答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華嚴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豈不各各具三諦境耶。音者即
十法界口業之機也。界既不同音亦有異。問
衆生各有三業何意但觀音。然通論皆得。常
念恭敬得離三毒即是觀世音。禮拜供養所
求願滿即是觀世身。而今但言觀世音者。舊
釋此義爲六。一趣立者。諸名不可累出擧一
趣以標名。若稱爲觀世身者。已復還問此言。
何意不名觀世音此則非問。二隨俗者。釋迦
所説以音聲爲佛事。故言觀世音。若遊諸國
土隨彼所宜。三互擧者。能觀所觀。所觀即衆
生色心也。今從能觀故但言觀。能聞所聞。能
聞是聖人耳識。所聞是衆生音聲。今取所聞
之音聲。擧所聞得能聞。擧能觀得所觀。從此
爲名故言觀世音。舊問。能所既爾何不取。所
觀之色心能聞之耳識。以標名稱爲聞色心
菩薩耶。舊答云。菩薩一觀於色心此是應廣。
衆生之一音此是機狹。若從難者則機有兩
字應但一字。便是應狹機廣故不如所難。今
更作難。此語應從義理那得逐字。菩薩以能
觀色心。何意不能觀音聲。衆生何意但以聲
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倶感倶應此逐字爲。
觀則感應齊等若爲判其廣狹。今不作此明
互擧凡聖感應皆通三業。而聖人與意凡夫
與聲。故言觀世音爾。四義攝者。如發聲必先
假意氣觸脣口其音能出。口業若成則攝得
身意。若觀於口業亦攝得身意。觀餘不爾故
言義攝。五隱顯者。身雖禮拜意雖存想。未知
歸趣何等故名隱。若口音宣暢事義則彰故
名顯。擧顯沒隱故言觀世音。六難易者。臨危
在厄。意則十念難成身則拜跪遲鈍。口唱爲
急故成機。從易受名也。又第六爲有縁。觀音
昔爲凡夫居茲忍界見苦發誓。今生西方多
還此土。既有誓縁急須稱名。今明。若如前六
義皆遍有所擧。若依釋論其義即圓。何以故。
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爲心行。心覺
觀故尚具三業。何況發音成聲而不備三業
耶。但擧一觀即備三應。但擧一音即備三機。
而凡情謂聲彊智利逐物標名。圓義往推悉
皆具足
觀音玄義卷上




觀音玄義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第二明觀者。又爲二。一結束世音之境。二明
能觀之智。結境即爲六。一結十法界是因縁
境。二四諦境。三三諦境。四二諦境。五一實諦
境。六無諦境。此具出大本玄義。二明觀智者。
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觀智。就因縁則四番因
縁論觀。四諦亦有四番論觀。三諦有兩番論
觀。二諦有七番論觀。一實諦則一番論觀。無
諦則無觀。如此等義具在大本。今約三諦明
觀。若通論十法界皆是因縁所生法。此因縁
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眞諦即假是俗諦即
中是中道第一義諦。若別論六道界是因縁生
法。二乘界是空菩薩界是假佛界是中。論境
即有二意。今對境明觀亦爲二意。一次第三
觀。二一心三觀。次第者。如瓔珞云。從假入空
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爲方便
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此之三觀即是大品
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
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
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種。故名一切智。二道種
智。能知一切道種差別則分別假名無謬。故
名道種智。三一切種智。能於一種智知一切
道知一切種。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
解。名一切種智。通而爲論觀智是其異名。別
而往目因時名觀果時名智。此三觀智即是
大經四種十二因縁觀。下中上上上。涅槃通
取析法明於四觀。大品瓔珞直就摩訶衍但
明三觀三智。今若開二經合涅槃者。應開衍
法從假入空觀生滅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
二經。合下中二觀同是一切智也。若將三經
若開若合對五眼者。天眼肉眼照麁細事皆
是世智。悉爲諸觀境本。若三觀三智從此即
入體法一切智。若四觀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
智故肉眼天眼爲本。若入一切智對慧眼。道種
智對法眼。一切種智對佛眼。中論偈因縁所
生法一句爲觀智之本。三句對三智。若將三
觀智對四教。即須開之如前。若將涅槃四觀
對四教。下智是生滅一切智對三藏教也。中
智是體法一切智對通教也。上智即道種智對
別教。上上智即一切種智對圓教。所以應明
三觀。那忽對四教者何。若無教即無觀。禀教
修觀得成於智。所以明教也。教必有主。有主
即佛也。或可一佛説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
佛。四教既有四主即應有四補處。即是四種
菩薩輔佛弘此四教也。若言諸法寂滅相不
可以言宣。大經云。生生不可説乃至不生不
生亦不可説。一教尚不可説云何有四。答
論實爾皆不可説。赴縁利物有因縁故亦可
得説。非但生生可説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説。
以佛教門出生死苦。三藏教者。如釋論引迦
旃延子明菩薩義。釋迦初爲陶師値昔釋迦
佛發願。從是已來始發菩薩心。即是行人所
求菩提即名爲法。深厭苦集欣求滅道。即起
慈悲心誓度一切。行六度行。行願相扶拔苦
與樂。所以者何。慳名爲集墮餓鬼名苦。行檀
名道慳息名滅。菩薩自伏慳貪悲心熏物。衆
生稱名即能脱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應
可度即能示現令得安樂。當知爲滿弘誓而
修檀行也。乃至愚癡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
道癡伏名滅。修慧度時自破苦集爲成悲心以
熏衆生。衆生稱名即得解脱。自證道滅以成
慈心以熏衆生。衆生有感應機得度。故知行
填於願。行此六度各論時節。尸毘代鴿是檀
滿。須摩提不妄語是尸滿。歌利王割截不動
是忍滿。大施抒海是精進滿。尚闍梨坐禪是
定滿。劬儐大臣分地是般若滿。如此修行至
初僧祇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祇心知
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祇心知口言。過三
僧祇已又百劫種相。百福凡用三千二百福
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現時方稱菩薩摩訶薩。
但伏惑不斷。如無脂肥羊。取世智爲般若即
此意也。用此菩薩行對聲聞行位者。初僧祇
可對總別念處。二僧祇可對煖法。三僧祇可
對頂法。百劫種相可對忍法。坐道場時可對
世第一。三十四心斷結成佛。即對十六心發
眞乃至九解脱無學也。爾時坐道場上三十
四心斷惑。正習倶盡名爲三藏佛。所以釋迦
精進弟子純熟。以精進故九劫前超八相成
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説教門。此中補處位
在百劫。種相伏惑住最後身。六度行成誓願
將滿。慈悲熏於衆生拔苦與樂。若就此辯者。
但是因縁生法世智明觀。即是三藏教觀世
音義也。問依三藏説釋迦彌勒同時發心。一
超九劫。何意二佛倶成賢劫中佛耶。答釋迦
値弗沙促百劫。彌勒値諸佛何必不促爲九
十一劫耶。若爾則無百劫義。答任此法門則
有百劫。以精進力傳超。通教者。如大品明。三
乘之人同以第一義諦無言説道。斷煩惱入
涅槃。共縁一理用觀斷惑通也。亦名共般若
教。此事與三藏異。釋論破云。豈以不淨心修
菩薩行。如毒器盛食。食則殺人。檀有上中下。
謂捨財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捨身。何得中
捨名檀滿。中檀但名施非波羅蜜。不見能所
財物三事皆空非慳非施。此是眞檀波羅蜜。
乃至非愚非智無著空慧。名眞般若不取世
智。論云若不信空一切皆違失。當知汝所修
皆不與理相應。若信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
以空故能成一切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
一切法也。又復菩薩無量劫修行。何但三
阿僧祇。如是等種種破三藏失。以顯摩訶衍
中通教意也。大品云。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
應。此即觀眞斷結與理相應也。發心已來即
觀眞斷結便稱菩薩。即是假人也。又觀眞即
是法也。常與慈悲倶起。自斷苦集修道滅。亦
以慈悲誓願斷一切衆生苦集與其道滅。體
達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滅。三事倶亡以行
檀。乃至一切法無所著名般若。以此諸行
填願。即能破四住惑見第一義。則有三乘共
十地。所謂乾慧乃至佛地。若將此十地來對
聲聞者。乾慧地對總別念處。性地對四善根
位。八人地對八忍。見地對初果。薄地對二果。
離欲地對三果。已辦地對四果。支佛地自對
支佛位。菩薩地自是出假方便。道觀雙流斷
正侵習佛地盡。故論云。是人煩惱盡習不盡。
以誓扶習還生三界。利益衆生淨佛國土。豈
同三藏菩薩伏惑行六度行耶。此菩薩修行
斷惑餘殘未盡譬若微煙。慈悲五道示現度
衆生若稱名若感見。即能拔苦與樂解脱
得度也。此是通教體假入空觀。亦名一切智。
即是通教觀世音義也。別教者別異通也。別
明不共般若故言別也。比教雖明中道。爲鈍
根人方便説中。次第顯理廣明歴劫修行。故
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
土。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助顯中理。前却四住
次破塵沙後破無明。十信通伏諸惑而正伏
四住。十住亦是通伏諸惑。而正斷四住成一
切智。十行出假斷無知。成道種智兼伏界外
塵沙。十回向斷界外塵沙。成道種智正修
中道伏無明。十地斷無明見佛性。成一切種
智。譬如燒金塵垢先去然後鎔金。次第斷結
亦復如是。此菩薩發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斷
無明成就眞應。大誓慈悲熏於法界。衆生
機感即拔苦與樂。此是從空出假觀道種智。
別教觀世音義也。圓教者。此正顯中道遮於
二邊。非空非假非内非外觀十法界衆生。如
鏡中像水中月。不在内不在外。不可謂有不
可謂無。畢竟非實而三諦之理宛然具足。無
前無後在一心中。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
觀智既爾諦理亦然。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
諦。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
輪度衆生。即於初心具觀三諦一切佛法。無
縁慈悲於一心中具修萬行諸波羅蜜。入十
信鐵輪已能長別苦輪海。四住惑盡六根清
淨名似解。進入十住銅輪初心即破無明。開
發實相三智現前。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湛然
應一切。即是開佛知見示悟入等。文云。正直
捨方便但説無上道。又云。今當爲汝説最實
事。即是圓教一實之諦三觀在一心中也。大
品云。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大經云。發心
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
心。即是義也。此中知見但稱爲佛知佛見。即
是一切種智知佛眼見。佛眼見佛智知。非不
照了餘法。從勝受名。譬如衆流入海失本名
字。大論云。十智入如實智無復本名。但稱如
實智。眼亦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但稱
爲佛眼。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爲佛
眼。若例此語學小乘者。雖有慧眼名爲肉眼
也。若能如是解者名圓教人法。約無作四諦
起無縁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眞應二身。眞遍
法界藥珠普應一切。横竪逗機冥顯兩益。以
無缺寶藏金剛般若。拔根本究竟解脱。以首
楞嚴法界健相與三點涅槃大自在樂。是名
中道第一義諦觀一切種智。是名圓教觀世
音義也。問此觀。觀衆生非空非有。云何行慈
悲。答如淨名中説。問若觀十法界非空非假
者。即是破一切因果耶。答若不明中道則不
識非權非實。亦無權無實則無四番因果。若
明中道則權實雙照。得有三種權四諦苦集
因果三種道滅因果。乃至一實無作四諦世
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一念心中。所以者何。
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故名爲佛寶。
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覺
慧與理事和名僧寶。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
僧。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故大經
月光増損而擧兩喩。前十五日約光論増。後
十五日約光論減。而其月性實不偏圓。前後
往望不無盈昃。月性圓者喩於實相。光明増
減以喩智斷。智光増者即諸法不生而般若
生。斷光減者即是諸法不滅而煩惱滅。大經
亦稱無明爲明。故知用譬邪光滅也。如是増
減日日有之。如是智斷地地皆具。若十五日
體圓光足。則月不更圓光不更盛。此喩中道
理極菩提智滿。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
三十日體盡光減究竟無餘。此喩無明已遣
邪倒永除無惑可斷。故云不滅不滅名大涅
槃。初三日月即喩三十心智斷。次十日月
喩十地智斷。十四日月喩等覺智斷。十五日
月喩妙覺智斷。仁王天王等般若以十四日
譬十四般若。即此意也。如此明僧寶智斷皆
約中道一實相法。一切因果無所破失也。若
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計斷常等。即是破生
滅四諦世出世因果。破三藏三寶。若但説無
常生滅者。即破無生四諦通教三寶。若但説
體法不生不滅眞諦者。即破無量四諦別教
三寶。若但説次第顯非空非假者。此亦破圓
教無作四諦一體三寶。傳傳相望前所破失
者多。後所破失者少。可以意得。問若圓修實
相一法三諦一心三觀具足諸法。亦應一教
四。詮稱於圓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耶。答
上開章云。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明教亦二。若
一教圓詮一切諸法者赴利根人。若四教差
別逗鈍根人。若不假漸次分別圓頓何由可
解。用別顯圓故先明四教也。雖説種種道其
實爲一乘。又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餘
法即三方便引導弄引開空法道。若入佛慧
方便無用。故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故
知但一圓頓之教一切種智中道正觀。唯此
爲實觀世音。餘皆方便説也。復次若有所説
若權若實悉是方便。非權非實言語道斷心
行處滅不可説示。不生不生妙悟契理方名
爲眞。此亦無實可實。次明觀心者。夫心源本
淨無爲無數非一非二。無色無相非偏非圓。
雖復覺知亦無覺知。若念未念四運檢心畢
竟叵得。豈可次第不次第偏圓觀耶。猶如虚
空等無有異。此之心性畢竟無心。有因縁時
亦得明心。既有論心即有方便正觀之義。譬
如虚空亦有陰陽兩時。心亦如是。雖無偏圓
亦論漸頓。若作次第觀心者即是方便漸次
意也。若觀心具有性徳三諦性徳三觀及一
切法。無前無後無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
法千種性相因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千種
三諦無量無邊法一心悉具足。此即不次第
觀也。華嚴云。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心如
工畫師造種種五陰。若觀心空從心所造一
切皆空。若觀心有從心所生一切皆有。心若
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
空空則非空。以不定有有則非有。非空非有
雙遮二邊。名爲中道。若觀心非空非有。則一
切從心生法亦非空非有。如是等一切諸法
在一心中。若能如是觀心。名上上觀得諸佛
菩提。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觀身相既
等於佛觀心相亦等於佛。華嚴云。心佛及衆
生是三無差別。當知觀此心源與如來等。若
作餘觀觀心皆是方便。名爲邪觀。若作如此
圓觀。名爲眞實正觀。即開佛知見坐如來座。
如此慈悲即是入如來室。安忍此法即是著
如來衣。修此觀慧即是如來莊嚴。其人行住
坐臥皆應起塔。生如來想如此觀心名觀佛
心也。第二明普門。即爲二。一通途明門二歴
十義解釋。通六意者。一略列門名。二示門相。
三明權實。四明普不普。五約四隨。六明觀心。
列門名者。通從世間。如人門戸通至貴賤居
室。凡鄙以十惡五逆爲門。通至三途。清昇以
五戒十善四禪四定等爲門。通至人天。外道
以斷常爲門。通至惑苦。愛以四倒爲門。見以
四句爲門。善惡雖殊束而爲言。倶是有漏世
間之門。通至生死爾。若就佛法論門亦復衆
多。三藏四門通有餘無餘涅槃。通教四門近
通化城遠通常住。別教四門漸通常住。圓教
四門頓通常住。此則四四十六教門。又有十
六觀門。合三十二門。能通之義分別其相在
大本玄中。二示門相者。三藏四門所謂阿毘
曇是有門。成實是空門。昆勒亦空亦有門
匿非空非有門。一一廣明行法判賢聖位。由
門通理。通教四門者。謂如幻之有。如幻之空。
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一作行相判賢聖位。
由門通理。別教四門。觀佛性如闇室瓶盆即
有門。觀佛性如空迦毘羅城空即無門。觀佛
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寶罪人見石。是亦有亦
無門。觀佛性離二邊即中道。非有非無門。一
一作行相判位由門通理。圓教四門名不異
別。但一門即三門。三門即一門。不一不四無
歴別之殊。圓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議行
位之相由門通理。此義皆在大本。次論諸門
權實。三藏通教教觀。十六門能通所通皆是
權。別教教觀能通是權所通是實。圓教教觀
八門能通所通皆是實。具論在彼玄義。次明
普不普者。若凡夫外道見愛等門尚不能通
出三界。何況普耶。三藏通教雖通化城亦復
非普。別教漸通亦非普義。唯圓教教觀實相
法門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諦一時圓通。圓
通中道雙照二諦。獨稱爲普門也。復次如淨
名中説入不二門者。生死涅槃爲二。不依生
死不依涅槃。名爲不二。亦復非一。何以故。既
除於二若復在一。一對不一還復成二。豈名
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
不無。不有是破假。不無是破空。不有是破二。
不無是破一。若爾者。應存中道中道亦空。大
經云。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
道。中道既空於二邊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
名不可得空。是爲入不二法門。即是圓教就
空門辯普門之意也。三十一菩薩各説不二
門。文殊説無説爲不二門。淨名杜口爲不二
門。細尋彼文皆有四門義。肇師注云。諸菩薩
歴言法相即有門。文殊言於無言此即空門。
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亦是普門意。遊
心法界如虚空。是亦空亦有門。淨名默然即
非空非有門。大品四十二字門先阿後茶中
有四十字。皆具諸字功徳。此亦是不二普門。
上方便品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譬喩云。唯
有一門而復狹小。衆經明實理門者。悉普門
意也。四隨觀心等悉在大本。二別釋普門者。
至理非數赴縁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無
量。廣略宜然且存中適十義一慈悲普。二弘
誓普。三修行普。四斷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
通普。七方便普。八説法普。九供養諸佛普。十
成就衆生普。上過途普門已約法竟。此十普
門皆約修行福徳莊嚴。前五章是自行。次三
章是化他。後二章結前兩意。自行中前四是
修因後一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願。後二
是行。總生起者。菩薩見一切苦惱衆生起大
慈悲。此心雖不即是菩提心能發生菩提心。
譬如地水雖非種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
菩提心亦復如是。次誓願者。若但慈悲喜多
退墮。魚子菴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時多
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須起誓願要期制持
此心。即菩提堅固。次明修行者。若但發願於
他未益。如無財物勢力權謀不能拔難。菩薩
亦爾。須福徳財神通力智慧謀。乃可化道。大
經云。先以定動後以慧拔。修行填願意在此
也。次斷惑者。成論人無礙道伏解脱道斷。若
然者。修行是伏道爲因。斷惑是解脱道爲
果。若毘曇明無礙道一念即斷。那得容與七
覺而有伏惑之義。以方便道伏無礙道斷解
脱道證。引釋論云。無礙道中行名菩薩。解脱
道中行名佛。此約究竟爲語。佛證三菩提。名
解脱道也。若然者。修行是方便道。斷惑是無
礙道。入法門是解脱道。取此自行次第也。次
神通者。若欲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
便示意同情。説法是示口隨其類音。此是化
他次第也。供養諸佛結自行。非但華香四事
是供養。隨順修行是法供養。於供養中最。大
經云。汝隨我語即供養佛。禀教而行是結自
行也。成就衆生是結化他。菩薩四威儀中尚
不忘衆生。何況入諸法門淨佛國土。皆爲饒
益一切衆生。故一句結化他也。次解釋者。始
從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語乃通不出衆
生法縁無縁。若縁衆生衆生差別假名不同。
因果苦樂有異。尚不得入於法縁之慈。何得
稱普耶。若法縁無人無我無衆生。從假以入
空尚不得諸假名。何況是普。若無縁慈者。不
縁二十五有假名。不縁二乘涅槃之法。不縁
此二邊。雖無所縁。而能雙照空假。約此起慈
名無縁慈。心通三諦稱之爲普也。別釋者。若
修衆生縁慈者。觀一法界衆生假名。可不名
普。今觀十法界衆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種
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
千種性相。冥伏在心雖不現前宛然具足。譬
如人面備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師善識。今
衆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復如是。凡人多顛倒
少不顛倒理具情迷。聖人知覺即識如彼相
師。知此千種性相皆是因縁生法。若是惡因
縁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
脱。觀此苦而起大悲。若觀善因縁生法。即有
樂性相乃至樂本末。觀此而起大慈。具解如
大本。今約初後兩界中間可解。地獄界如是
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
應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心有地獄
界性亦復如是。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爲
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別相
無謬。故名相也。體者以心爲體。心覺苦樂故
以當體。譬如釵鐺環釧之殊。終以銀爲體
質。六道之色乃異只是約心。故心爲體也。乃
至運御名力。縁山入火皆是其力也。作者爲
動曰作。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
也。因者業是因也。縁者假藉爲縁也。如愛潤
業因縁合也。果者習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
淫。生地獄中還約多淫見可愛境。即往親附
名習果也。報者報果也。昔有淫罪今墮地獄
受燒炙之苦。名報果也。本者性徳法也。末者
修得法也。究竟等者攬修得即等有性徳。攬
性徳即具有修得。初後相在故言等也。地獄
界十相性既如此。餘九亦然。問當界有十性
相可然。云何交互相有。餘界交互已難可
信。云何地獄有佛性相本末耶。答大經云。夫
有心者皆當得三菩提。如仙豫殺婆羅門即
有三念。又婆藪地獄人好高剛柔等義。雖在
地獄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獄界即有
佛性。佛相者即是性徳之相也。淨名經云。一
切衆生即菩提相。聖人鑑之冷然可別也。體
者即是地獄界心實相理也。力者法性十力
變通大用也。作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師
子筋師子乳也。因者正因也。縁者性徳縁了
也。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報即大涅槃果果
也。本即性徳。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
徳中。性徳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
也。大經云。雪山之中有妙藥王亦有毒草。地
獄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況餘界耶。地
獄互有九界。餘界互有亦如是。菩薩深觀十
法界衆生。千種性相具在一心。遠討根源照
其性徳之惡性徳之善。尚自冷然。何況不照
修得善惡耶。如見雪山藥王毒草。以觀性徳
惡毒惻愴憐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觀性
徳善樂愛念歡喜。起大慈心欲與其樂。此十
法界收一切衆生罄無不盡。縁此衆生假名
修慈。豈非衆生慈普耶。問地獄界重苦未
拔。云何言與樂耶。答衆生入地獄時多起三
念。菩薩承機即與樂因。故言與樂也。又菩薩
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餘界苦輕與樂義
可解。二法縁慈者。觀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惡
悉皆虚空。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
受想行識行識皆空。十法界處所處所皆空。
無我無我所皆不可得。如幻如化無有眞實。
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衆生云何彊計爲實。良
以衆生不覺不知爲苦爲惱。不得無爲寂滅
之樂。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與其此樂故起
大慈。淨名云。能爲衆生説如此法。即眞實慈
也。若縁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縁十
法界法豈非普耶。是名法縁慈普也。三無縁
慈者。若縁十法界性相等差別假名。此假則
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則非空。非假故不
縁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縁十法界之眞。既
遮此二邊無住無著。名爲中道。亦無中可縁
畢竟清淨。如是觀時雖不縁於空假。任運雙
照二邊。起無縁慈悲拔二死之苦。與中道之
樂。如磁石吸鐵。無有教者自然相應。無縁慈
悲吸三諦機更無差忒。不須作念故言無縁
慈悲也。行者始於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於
五品弟子。觀行無縁慈悲。進入十信位相似
無縁慈悲入於十住。方是分證無縁慈悲。乃
至等覺隣極慈悲熏衆生。不動如明鏡。無念
如磁石任運吸鐵。故名無縁慈悲。三諦具足
名之爲普。通至中道故稱爲門也。二弘誓普
者。弘名爲廣。誓名爲制。願名要求。是故制御
其心廣求勝法。故名弘誓也。弘誓本成慈
悲。慈悲既縁苦樂弘誓亦約四諦。若見苦諦
逼迫楚毒辛酸。縁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
若見集諦顛倒流轉迷惑繋縛。生死浩然而
無涯畔。甚可哀傷約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
也。清淨之道衆生不識。行此道者能出生死
至安樂地。欲示衆生立於此道。故言未安令
安。滅煩惱處名爲涅槃。子果縛斷獲二涅
槃。約此起誓故云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生死
因難識苦果易知。故先果後因。涅槃理妙須
方便善。故先因後果。大經云。不解鑚搖漿猶
難得況復生酥醍醐。如此四意但一往。只迷
心起業業即感果。欲識果源知果因集。制心
息業則生死輪壞。煩惱調伏名之爲道。修行
不懈苦忍明發。子果倶斷證盡無生。名之爲
滅。雖有四別終是一念。更非異法。四諦既爾
弘誓亦然。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既厭下攀
上。約此立誓是不名普。二乘見三界火宅畏
此修道。此乃見分段四諦亦不名普。若別教
先約分段次約變易此亦非普。若圓教菩薩
於一心中照一切苦集滅道。遍知凡夫見愛
即有作之集。二乘著空即無作之集。故淨名
云。法名無染。若染於法。是名染法。非求法
也。又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即是變易之惑
全未除也。大經云。汝諸比丘於此大乘未爲
正法除諸結使。即無作集也。乃至順道法愛
生亦是無作集也。是名遍知集。遍知苦者。
以有集故即能招苦報。有作之集招分段苦。
無作之集招變易苦。即知苦諦也。遍知對治
苦集之道滅。從五戒十善不動不出。二乘四
諦十二因縁。通至有餘無餘涅槃。通教亦
爾。別教歴別通至常住。不能於一道有無量
道。不名普道。圓教中道即是實相。普賢觀
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修如此道名爲圓因
稱爲普道。故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
煩惱永無遺餘。譬如劫火無復遺燼。故名普
滅。所觀四諦既周。縁諦起誓何得不遍。故稱
弘誓普也。私用觀十法界性徳修得善惡。而
起弘誓論普不普。自是一節大義。與四諦語
異故逭用之亦應善也。三明修行普。先明次
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
中。四明斷惑普者。若從假入空止斷四住
惑。華猶著身。未爲正法除諸結使。但離虚妄
非一切解脱。若從空入假止除塵沙。不依根
本而斷亦不名普。若空假不二正觀中道。根
本既傾枝條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
斷惑普也。五入法門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門
不能入二。何況衆多。若修歴別之行階差淺
深。我唯知此一法門餘不能知者。此亦非
普。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譬如王來必
有營從。營從復有營從。王三昧亦如是。入此
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謂三諦三昧。三
諦三昧復有無量法門而爲眷屬。亦皆悉入
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門普。六神通普者。若大
羅漢天眼見大千。支佛見百佛土。菩薩見恒
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縁
境既狹發通亦小。今圓教菩薩縁十法界境
發通。遍見十法界而無限極。三乘尚不知其
名。何況見其境界。眼見既爾餘例可知。神通
妙中當廣説。七方便普者。進行方便是道前
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後方便。今正明道後方
便也。若二乘及小菩薩所行方便入一法門。
若欲化他齊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後倶
非是普。圓教菩薩二諦爲方便。收得一切方
便。入中道已雙照二諦。二諦神變遍十法
界。而於法身無所損減。道前道後皆名爲
普。八説法普者。二乘小菩薩説法不能一時
遍答衆聲。又殊方異俗不能令其倶解。大經
云。拘絺羅於聲聞中四無礙辯爲最第一。非
謂菩薩也。今圓教人一音演法。隨類得解。以
一妙音遍滿十方界。如修羅琴隨人意出聲。
故名説法。説法妙中廣説。九供養諸佛普
者。就此爲二。一事二理。華嚴云。不爲供養
一佛一國土微塵佛。乃至爲供養不可説不
可説佛。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安禪合掌讃
諸法王。以身命財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
雲雨供養諸佛也。理解者。圓智正觀之心名
爲覺。覺即是佛義。萬行功徳熏修此智此智
名一切。修功徳資供此智。即是供養一切
智。淨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故云供養諸佛
普。十成就衆生普者。譬螢火燈燭星月爲益
蓋微。日光照世。一切卉木叢林遍令生長華
果成就。外道如螢火二乘如燈燭。通教如星
別教如月。成就義約。今圓教聖人慈慧饒
潤。冥顯兩益而無限量。華嚴云。菩薩不爲一
衆生一國土一方衆生發菩提心。乃爲不可
説不可説佛刹微塵國土衆生發心。成立利
益一時等潤。譬如大雨一切四方倶下。故名
成就衆生普。普門之義何量何邊豈可窮盡。
如淨名之儔不能受持。今此觀世音普門即
對三號。觀即是覺。覺名爲佛。世音是境。境即
是如。普門即正遍知。此之三義不可窮盡。若
見其意則自在説也。私就普門品搜十普之
義。證成此者。若如觀音愍諸四衆受其瓔珞
者。諸是不一之名。愍是悲傷之義。此即慈悲
普。有慈悲任運有弘誓普義也。以種種形遊
諸國土度脱衆生。即是淨佛國土。豈非修行
普。自既無縛能解他縛。自既無毒令他離
毒。一時稱名皆得解脱。皆是偏悉之言豈非
斷惑普。普門示現即是入法門普。方便之力
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爲説法
即説法普。多所饒益即成就衆生普。分作二
分奉二如來即供養諸佛普。如是義意悉在
經文。故引以爲證也。第二釋體者。以靈智合
法身爲體。若餘經明三身者。則單以法身爲
體。此品但有二身義。故用理智合爲體也。只
此智即實相理。何以故。若無靈智實相隱。名
如來藏。今知權實相與理不二。如左右之名
爾。若明實相體義。廣出大本玄義。第三明宗
者。以感應爲宗。十界之機扣寂照之知。致
有前後感應之益。益文雖廣直將感應往收。
如牽綱目動。所以用感應爲宗。餘經或用因
果爲宗。今品不爾者。因果語通從凡乃至上
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經文
意似不至此。機家雖有因果但以感爲名。聖
雖無因果但以應爲名。則扶文義便也。感應
義有六。一列名。二釋相。三釋同異。四明相
對。五明普不普。六辯觀心。具在大本。問若言
機者。是微善之將生。惡微將生亦是機不。答
然。問機爲是善爲不善。若已是善何須感
聖。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將生。答性善冥伏
如蓮華在泥。聖人若應如日照則出。又問
言機是關者。爲善關不善關。若已是善何須
關聖而成善。若非是善復何得關聖而成非
善。凡聖條然何曾相關。答善關於大慈惡關
於大悲。故言相關。問若言宜釋機者。此乃是
應家觀機用與之言。那釋感義。答圓蓋圓底
互得相宜。問爲用法身應爲用應身應。應身
無常此則無應。法身若應此則非法身。答
既言身何不言應。應身既稱應何意不應。故
倶應。又問。感應爲一爲異。若一感即是應凡
便是聖。若異則不相關。答不一不異而論感
應。問感應爲虚爲實。若是實者凡夫是實。實
則何可化。若言是虚虚何所化。答云云。以他
聖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聖人是能應凡
夫是所應。所感非是感所應非是應。云何言
感應道交。答所感實無感從感名所感。言聖
人是所感。所應實無應。從應名所應。言凡夫
是所應。還是感所爲應能。應能爲感所。亦是
應所爲感能。感能爲應所。既無感應之實。
亦無感應之異。不異而異者。聖沒所感目爲
能應。凡沒所應目爲能感。故言感應道交。私
難此語。若實無感應之異。今聖沒能感凡沒
能應。何不聖沒能應凡沒能感。若如此則無
凡聖之殊。若不如此感應便異何言不異。又
感能無感能之實。而名感能者何不名應能。
若應所無實何不名感所。若爾則無凡聖感
應。若不爾則是異云何不異。又難。若以感能
爲應所感所爲應能。此是自生義。若能應只
是所應能感只是所感。還是自生義。若應能
生應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
感。能應生所應所應生能應。皆是從他生。
豈非他性義。若共生則二過。若離二墮無因
過。問若爾則無感應。答聖人以平等無住法
不住感。以四悉檀隨機應爾。問妄執之善能
感不。答妄執是惡亦得感。問妄執既非一應
亦爲二。答應本無二爲縁何所不作。問凡名
凡僻。善則招樂惡則感苦。聖名爲正。正則非
善非惡非苦非樂。善惡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惡
之正耶。答正聖慈悲拔其善惡之僻。令入非
善非惡之正。故有感應。第四慈悲利物爲用
者。二智不當用耶。答二智語通今別附文。以
盛明隱顯之益。故以此當用爾。他釋。法身冥
益爲常。應身暫出還沒爲無常。今明。法身常
寂而恒照此理宜然。應身處處利益未嘗休
廢亦是常義。若言有應不應以爲無常者。法
身亦有益無益故知倶是常無常倶有冥顯。
如日月共照一虧一盈。如來恒以常無常二
法熏修衆生。故言二鳥雙遊。而呼爲常無常
爾。譬如種植或假外日風雨内有土氣煖潤。
而萬物得増冥顯兩益亦復如是。此中應用
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辯慈悲益物之
用。具在大本玄中。問觀音利物廣大如此。爲
已成佛。猶是菩薩。答本地難知而經有兩
説。如觀音受記經明。觀音勢至得如幻三
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於金光師子遊戲
如來國王名威徳。化生二子。左名寶意即是
觀音。右名寶尚即是勢至。往問佛何供養
勝。佛言。當發菩提心。從如來初發菩提心。次
阿彌陀佛後當成正覺。觀音名普光功徳山
王。勢至名善住功徳寶王。又如來藏經亦
云。觀音文殊皆未成佛。若觀音三昧經云。先
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爲彼佛作苦行
弟子。二文相乖此言云何。乃是四悉檀化
物。不可求其實也。第五明教相者。夫觀音
經部黨甚多。或請觀世音。觀音受記觀音三
昧。觀音懺悔。大悲雄猛觀世音等不同。今所
傳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華之一品。而
別傳者。乃是曇摩羅讖法師亦號伊波勒菩
薩。遊化葱嶺來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遜歸
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師。師云。觀世音與
此土有縁。乃令誦念患苦即除。因是別傅一
品流通部外也。此品是法華流通分。既通於
開權顯實之教。令冥顯兩益被於將來。以十
法界身圓應一切。使得解脱。圓人秉於圓法
流通此圓教故。即是流通圓教相也。五味爲
論即是流通醍醐味也。問文云。方便之力種
種不同。説亦應異。何得是圓教相。答就能説
之人爲圓。弘圓教遍逗法界之機。機雖不
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隨機而遍。例如佛於一
乘分別説三。豈可令佛便是聲聞縁覺耶。又
付囑云。若人深信解者爲説此經。若不信
者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既奉佛旨圓逗萬
機。種種不同只是流通圓教。又問。能説人
圓於教亦圓。行人機異此人禀何教耶。若
禀偏教與鹿苑人同若禀圓教機亦應。一答
昔鹿苑佛未發本顯迹。不會三歸一。人法未
圓。所禀方便不得稱圓。今經已開顯權實。
雖是種種身本迹不思議一。雖説種種法爲
開圓道。於義無咎。問上文云正直捨方便。此
中那言以方便。答上正顯實故言其捨。此中
論用故言示現。體用不思議一也
觀音玄義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