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信爲難譬如優曇華下明聽之*則易聞解歡
喜此*則爲難。聞解歡喜者。以聞法悟解内心
歡喜外發言稱歎。三世諸佛同行此道今歡
喜稱歎。稱合聖心。即是法供養三世佛。如此
之人過優曇華也。輪王出世有優曇華。而聞
法華作法輪王故云過也。長行擧此華歎法。
今擧此華歎人也。汝等勿有疑下第四大段
明勸信也。稱歎既竟故勸除疑信受也。汝等
舍利弗下大段第二示上根人弘經方法。上
一周説竟。今勸傳示未聞。又身子得悟*則成
菩薩。故應弘道利人。又上明説法*則是燃
燈。今明弘經令傳燈也。又法説一周亦得別
開三段。初簡衆謂縁起。次明正説。今是流
通。就文爲二。初四行通示弘經方法。次三行
示得失。就初又二。前一行歎所弘之經。次三
行正明弘經方法。昔不説故稱之爲祕。所言
祕者蓋是稱歎之辭。如世祕方千金不傳。今
亦爾也。所言要者宗歸一也。又正明作佛也。
次三行弘經方法爲三。初二行誡令非器莫
傳。次一行勸令是器宜授。初二偈中前偈
誡令勿爲起愛人説。次偈誡令勿爲起見人
説也。初是凡夫見小樂而忘大樂人。次是保
執小乘人。必逆拒大法。有慚愧清淨者。第二
勸是器應授。亦有二人。慚愧是始行人。起於
愛見及凡夫二乘心即改悔慚愧也。清淨者
久行人也。久習大乘無所得正觀。無復愛見
及凡夫二乘之垢。故云清淨。如上云有佛子
心淨是矣。舍利弗當知下第二示得失。初一
行半擧不習學之失。次一行半歎身子習學
之得。諸佛法如是者。要先權後實。此示所學
之摸軌。次半行明不學此經*則不知之。諸佛
世之師者。身子初聞略説謂佛是魔。聞後廣
説方知是世大師。此半行明識人之邪正。次
一句歎領法之權實。下句無疑總結決了人
法也。次半行明二疑既除欣成一極
法華義疏卷第四
  永仁甲午仲呂初三爲造板畢功先妣得果
也爰沙彌道尊水叔孝未終十三忌景將滿
風樹悲幾許千萬愁緒在誰烏呼擔劫石不
磷之恩遇浮木未朽之幸仍刊義疏第四盛
流行無窮乃至有頂阿鼻濟度無邊而已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五
 胡吉藏撰 
  譬喩品第三
所以有此品來者。斯經文雖七軸。宗歸平等
慧。但入此大慧有種種門。或從法説門
入。或從譬説門入。或從亦法亦譬門入。若因
此三門悟入大慧則三種是門。若因此三門
不得悟入則三種非門。故涅槃經云。或有服
甘露壽命得長存。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
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
雜毒藥。但上根之人聞法説已解無待譬喩。
故涅槃經云。乃爲利根人説大乘九部
略於譬喩。即其事也。中根之徒未能忘言領
法故聞法説不解。而能虚心待譬故爲説譬
喩。又隨風俗演教不同。震旦言多約法天竺
語多引譬類。昔張騫尋河源至大月氏國。見
天竺使來而問之曰。彼土風俗其事云何。使
曰彼國鬪則乘象言多引譬類。佛出天
竺隨彼風俗故立譬喩也。問譬與喩何異耶。
答經論之中或稱爲譬或稱爲喩。故知譬喩
是眼目異名。亦得有異義者譬者類也喩者
曉也。假借近事以況遠理曉諸未悟謂之譬
喩。注經云譬以標事言心喩以言心及事也。
但經論之内有四句不同。一假近喩遠如此
經云。大富長者即是如來。二假遠喩近如涅
槃經云。譬如涅槃非有非無罪亦如是非有
非無。三以近喩近如中論云。國無鍮石譬之
金。四者以遠喩遠如大品明。云何如實際
謂如法性以法性喩實際也。問第二周譬喩
説既名譬喩品。初周就法説應名法説品。
周既別題方便品今復受何名耶。答通而爲
論互現皆得。但上就別以題名今據通以標
目。所言別者法説語通方便名別故從別爲
稱。今言譬喩其語則通故從通爲目。斯則法
喩雙擧通別互題也。問大經云喩有八種
今是明何譬耶。答若前品是法今譬上法者
則先法後譬謂後喩也。若就此品而言未有法
説前明於譬是前喩也。又今火宅喩是遍喩
也。八種喩中可含三也。但法譬二名其義不
定。人多謂譬但爲事法定是理。此實不然。大
經云譬如涅槃則涅槃爲譬喩如金剛則金剛
爲譬。故知法譬之名義無定也。以不*定故
可得法以爲譬譬以爲法以譬爲法則法非
*定法以法爲譬則譬非*定譬當知非法非
譬強名法譬。故因此法譬爲令衆生了悟正
非法非譬。故上文言是法不可示言辭相
寂滅。寄言題品令悟無言故云譬喩品也。
立品名應從爾時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
悔文安之。而卷初身子領解如來述成及與
授記此之三章未是譬喩。而忽在此立
名者。有人言上根人領解望下立信解品應
別立品名。但文少不足別題故寄譬喩品
初説也今明身子要由解前法説方能請後
譬喩。故後譬由前領法所以立譬喩品在領
解之初也。爾時舍利弗下此是法説中第二
大段上根人領解。所以得領解者以教是縁
教故言教稱縁。縁是教縁故言縁稱教教稱
縁故應病授藥。縁稱教故如法服行。是故上
根即便領悟也。問何故衆經得道不陣領悟
此教受解而自叙耶。答爲是義故衆教不同。
須一類何名多部。又法華之前大小分流
法華之後三一已會。此經既是大小交際反
三之始歸一之初。以義難明故。須述解。
小乘之人而信大法雖言已解容有僻謬。今
欲自陳請佛印定故須述解也。又自陳領解
即是重敷一乘。使守迷之徒因此得曉。又若
上根人不序領悟則中下之流便謂無人得解
教便虚設則望崖而退。爲欲誨引迷情故須
述解也。又佛上自説則是大人化小人。今
身子陳悟則是小人化小人。又上父化於
子今是子化子。以義兼二化故取信不難。又
是大人禀大教而悟大小人禀小教而悟小。
此皆稱其理分不足述解。今忽小人悟大蓋
是教所希聞故須述解。若不述解容言小人
終不悟大。無得佛理則還同昔經。則今教
設也。又自述領解撃彼迷徒令守隅之人專
情自策。伊既已解我何猶迷。爲是因縁故須
自述也。又上品末佛示弘經之方勸上根人
秉解傳化。今既述解則從佛前命也。就文爲
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又兩初經家序其喜
敬次發言自述領解。前有二句。一者内心歡
喜二者外形致敬。内心歡喜者歡喜從信解
而發故示於喜貎以表信解。身子歡喜凡有
二義。一有所除故喜二有所得故喜。有所除
故喜有二義。一者昔舊疑悔除二今新疑悔
除。此二憂除是故歡喜。有所得故喜亦有二
義。一者聞上法説得未曾有解故喜。二者聞
上總記豫欣得記是故歡喜。此二是喜中之
極故*稱踊躍注經云疑慮外除喜心内發
不覺舞蹈。是故踊躍也。問成實論云無憂無
喜羅漢功徳。今經何故云羅漢歡喜耶。答有
人言羅漢實無喜爲欲引物是故示喜。有人
言本就六心判聲聞縁覺。羅漢由是外凡豈
無憂喜此據理釋也。若就教釋此即無也。成
論云憂喜要從想分別生。羅漢斷正使盡無
復執惑豈有憂喜耶。而經言有者此義説慶
悦之心爲喜。例如義説無漏觀智爲任放樂
也。今明小乘内説羅漢無憂喜就大乘論之
則有喜也。例如凡夫五欲不能動迦葉菩薩
音樂則不能自安也。即起合掌第二外形致
敬。將欲自陳領解仰瞻如來請爲*印定。是
故避席表其敬誠也。又上即是意業歡喜今
謂身業致敬也。瞻仰尊顏者以仰*瞻尊顏
候可言之時也。而白佛言下第二發言
自叙領解。候得其機乃敢發言也。又上是
身心喜敬今則口述領解也。就文爲三初標
喜二釋喜三結喜。標中二句一標得喜之由
二正明得喜。聞此法音者即方便品同歸一
音。謂得解之由也。心懷踊躍第二正明喜也。
既聞所未聞故*稱得未曾有也。所者何下
第二釋喜。以喜義未彰故宜釋所以。就文爲
二。初序昔迷故致憂二明今解故喜。初文復
開爲二。一序昔悔二明昔疑。以失大故悔取
小故疑。疑悔既生則内心不悦故須明此二
也。然取小既疑失大亦爾。失大既悔亦悔取
小此義互通*也。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者總
叙昔日聞法也。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者別明
所聞事也。又向序聞法此叙見人。一會之中
備有人法故具陳也。然見諸菩薩受記作佛
可通大小。大乘中論波若已上竟法華之
前皆明授菩薩記。然三藏中亦有此説。釋論
云中本末阿含經。記彌勒作佛。明土淨人華
神徳無量。身子見此便起悔心也。而我等
不預斯事甚自感傷者哀傷己等不預勝流
也。失於如來無量知見者既失偶於同朋。又




喪果於無量何苦如之所以傷歎也。世尊我
常獨處下第二明舊疑即謂佛賜偏也。失於
大果由佛授小故妄咎於佛。我常獨處山
樹下者前明在會見聞之時此叙獨處思
惟之日也。毎作是念下正出所疑也。同入
法性者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
之。中論觀法品云得實相者有三種謂三乘
人。大經云觀中道者有三種皆是其事故言
同入法性也。問身子何處聞法性而悟耶。答
身子入法性有三時。一者初遇頞鞞即聞空
法。故云息心達本源故名爲沙門。本源者即
法性也。以聞此言得法眼淨所以入也。二者
身子得初果已後聞佛與長爪論義責不忍之
見墮麁細兩負明諸法空。身子聞於此言便
成羅漢又是同入法性也。三者從得羅漢已
後歴聞大品及方等衆經皆明三乘同入法
性。故始末言之凡有三時同聞法性。云何如
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者同入法性明所證是
同。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明所得爲異。實由見
法性有淺深。而謂佛授有大小不自省過。而
疑佛賜偏也。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第二
明昔疑悔既除今得解歡喜也。就文爲兩。初
標章門次釋章門。向不審思妄咎於佛。今
復尋究失在於我。故云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所以者何下釋章門也凡有二句。初明不待
説大故失於大。次明自取於小是故證小。此
二並是自失非佛過也。若我等待説所因者。
待謂當待之待。所因者謂學地六度等諸
行。六度*等諸行並是成極果之因故謂諸行
爲所因也。若我當待斯説者如來必用大乘
以濟我苦海而勉累縛。故云若待説所因則
成三菩提必以大乘而得度脱也。問何以知
然耶。答上文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
待後佛起定説法也。又經云待處待時待人
必是後時事也。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説
下此第二明自取於小。明由我不解故自取
小*則咎在己過非佛。問方便隨宜此有何
異。答方便者顯法非眞實。隨宜者隨前人機
宜。人法不同是以兩出也。又方便與隨宜二
事各別。方便者階漸爲義如七方便之流。謂
教有大小而匠者説法自有階漸。説小應先
明大宜後爲化宜爾即名隨宜。我若解者便
應棄先之小待後之大。由我不知便謂小爲
理極故信受取證。失大之過所以在己也。問
五人是初聞佛法身子何得*稱初聞耶。答此
言初聞者不云身子在衆人之初。但身子本
學外道初從頞鞞始聞佛道即證初果鬢髮
墮落便成沙門。問成論云取衣時有煩惱取
衣已無煩惱。身子大利根人何故不即成羅
漢而證初果耶。答婆沙云波羅蜜聲聞必前
證初果後成羅漢。法如是故。有人言身子博
學多聞於世俗智慧勝於入道智慧劣。故不
及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無煩惱人也。我從
昔來下第三結歡喜也。將結喜故重牒昔憂
也。我從昔來終日竟夜并牒上二處文也。牒
前在會騰後獨思。明無時不爾故云我從昔
來也。於日*則終於夜又竟毎自剋責豈有悦
時也。而今從佛聞所未聞者此正明今喜也。
問但應明喜何故前辨憂也。答身子喜從憂
除故喜生。昔既疑悔所以生憂。今疑悔除
故歡喜也。又據益物言者前序迷憂示我
同物。今悟故喜引物同我。又此二事並爲引
物。身子於聲聞中最爲第一。取小失大既生
疑悔。諸餘羅漢道劣身子寧得保小不欣大
耶。問疑悔通今昔不。答疑通今昔悔但據昔。
昔失大故悔今明不失大*則無悔也。疑通
今昔者昔以教理相疑。理既唯一教不應三。
今疑者今昔兩教相疑也。昔教説三今何由
辨一。如三請中説也。身意泰然快得安穩
憂悔塞心所以不泰疑搖其慮故不安穩
也。此文具含二喜。一舊疑悔除故喜。二今
悔除故喜也。眞是佛子者明佛子有二門。
一者小乘有五佛子謂四果及縁覺。二者大
小合明五佛子謂四果及法身菩薩。今云眞
是佛子者對小乘五種佛子並非眞子。今悟
解一乘堪紹繼佛種始爲眞佛子。勝鬘經別
有眞子章如彼釋也。從佛口生者上對小乘
之僞總明今大乘爲眞子。此下別約三慧以
釋眞子也。從佛教生聞慧解故云從佛口
生。從法化生者從理法生思慧解也。得佛
法分者生修慧解也。故毘曇云聞慧一向從
生修慧一向理生。思慧或時從理或時
從教。依今文思修二慧并從理生也。智度論




云外書明婆羅門從梵天口生於四姓衆生中
最勝。今隨俗歎從佛口生。佛是眞梵天從佛
口生爲最勝也。從法化生者亦是借譬歎也。
如諸天等從父母膝上忽然化生。於四生内
爲最勝。今從極法而化生乃是勝也。得佛法
分者此亦簡歎也。入佛法有二人。一貪名利
謂取財分二悟解佛法名取法分。今對昔者
取小乘分不名取於佛法。若取大乘名取佛
法。如下文云。不失如來知見寶藏之分即其
事也。第二偈頌頌上標釋結即爲三也。頌標
喜爲二。初一行半正頌歡喜次一行*稱歎於
佛。就初有三。初一句頌得喜所由。次半行
正頌歡喜也。疑網皆已除下釋歡喜意也。喜
有二事。一疑除故喜。二有所得故喜也。不失
於大乘者解昔所得即是大乘。昔説大因爲
小果名於一説三。今悟小果即是大因故不
失於大乘也。又前一句明疑網除。此半行
明悔息。疑悔已除故歡喜也。佛音甚希有
下第二*稱歎於佛以解由佛得故歎佛也。
上半歎佛能除三界内衆生憂惱。我以得漏
盡者自序身子無復三界煩惑所惱。但有失
大之憂取小之惱。今聞佛教亦得除也。又
上半歎昔教有能除之功。下半行辨今教有
遣惑之用也。我處於山谷下第二頌上釋歡
喜義也。從此章去序身子三時憂除故喜。一
序得道後疑悔除故喜。二者*序是初得
道時執見除故喜。三從今聞法華教疑
除故喜。此三收攝始終一教意盡矣。前二
即是昔舊疑悔從初得道竟法華之前也。次新
疑從聞法華始生也。問此三頌何處耶。
舊經師一向望長行以釋偈都失偈意也。今
明偈頌者意乃大同。但偈望長行多是轉勢
説法也。欲頌前者初一頌上疑悔文也。次
頌上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文也。第三頌上而
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以去文也。就初
文爲三。第一頌上失大故悔。第二頌悔後生
疑爲失大乘爲不失大。第三明疑悔除。初
又二。第一明獨處思惟生悔。第二明在會見
聞故生悔。與上長行翻者亦是轉勢説法
明聞不止乎一會思不止乎一時。是以互其
前後以表之也。我處於山谷下半行頌悔處
也。若坐若經行下半行頌悔時也。嗚呼深自
責正出悔辭即是悔體。嗚呼深自責者總
自傷自嘆之辭。自作自誤故云自欺也。我
等亦佛子下別出自傷之事也。同入無漏法
者頌長行同入法性之言也。無漏者法性無
爲無漏也。又長行明法性擧其境今明無漏。
擧其智。非智則不境非境則不智。以互共相
成故前後兩説也。不能於未來下上明其現
同今傷其當果異。此半行明失化他果也。
金色三十二下此二行明失自徳果也。又上
是口密徳今是身意兩密徳。兩偈爲異者初
偈擧佛小乘生法二身次偈擧佛大乘生法二
身。何以知然。智度論云小乘中生身不説八
十種好法身中不説十八不共法。今以小大
爲類明身子倶失也。又初擧三十二相爲外
十力爲内。略歎佛内外二徳。次偈擧八十種
好爲外十八不共法爲内廣歎内外徳也。以
廣略爲類故二偈不同也。同共一法中而不
得此事者或言同一佛法中或言同一法性
中。故言同共一法中也。所以擧同者明悔之
甚也。若所行有異所得殊者則不悔也。良以
所入是同所得爲異是故悔耳。此頌長行中
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也。問長行明見諸菩薩
受記作佛是故生悔。此明事中生悔也。次明
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此
明於理生疑。今偈頌明同入法性而失佛果
徳。此據理中生悔。何故爾耶。答理事倶得生
於疑悔但偈長行互現文耳。我獨經行時下
此頌長行中在會見聞故悔接前偈來者上
明失於徳果。今明失名聞果。前辨三密故
是徳果。今云名聞滿十方謂名聞果。又前
辨失上弘之徳故云不能於未來演説無
上道。今辨失下利之能故云廣饒益衆生。是
故異也。問既言我獨經行時云何復言見佛
在大衆。答有人言此擧上之獨行就下之在
會總明兩處失諸勝徳耳。有人言身子不在
佛會但遙見佛在會故自傷耳。自惟失此利
我爲自欺誑者從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標
自傷章門也。我等亦佛子下釋自傷章門也。
今半行結自傷也。我常於日夜下自上已來皆
頌昔悔。此二行偈第二頌於悔後生疑。兩偈
爲二。初偈獨處生疑。次偈在會生疑。上悔





有獨處之與在會二時。今疑亦然。又獨處生
疑疑喪果徳。在會生疑疑失因行。疑事雖多
不出斯二也。問身子既見理同而教異爲是
已知同歸故名同。爲未知同歸故名同。答搖
法師注云。已見同歸之理。但以理疑教以教
疑理互推所以生疑。順理而推教不應三。就
教而言理不應一。故迴惶理教之間。衆師並
同此説。今謂不然。若身子利根懸知理教同
異者亦應*懸鑒理教權實知理爲實識教是
權。權實何故難知同異而言易識。又問既已
知理一教三者未説法華執根已動。略説之
言更動何執耶。又若已知理一教三者下何
故云初聞佛所説心中大驚疑。若爾唯有舊
驚更無新怖。搖公云初聞佛所説心中大驚
疑者初聞三請前説定知理一以教惑理此
疑即斷更後驚疑。佛昔何故違理説三。由有
以理惑教之疑從正説文去第二疑即斷難。
曰是亦不然。三請之文始是執動疑生實未
斷也。又新疑之文總明三一相違今昔鉾楯。
亦不偏主以理惑教也。今所釋者蓋是知法
性空理同耳。非知一乘理同也。大品及此文
自分明。以體法性同故三乘果異。是故以理
惑教以教惑理。自教而觀應是永失自理而
觀應由不失。故悵怏遲迴意由未決故云爲
失爲不失。第二偈見佛讃揚菩薩由有窺窬
之望。未知爲永住聲聞亦成菩薩。故言以是
於日夜籌量如此事也。今聞佛音聲下自上
已來都是序二疑二悔故憂。此一行偈聞
今教疑悔得除故信解。上半領開方便門下
半領顯眞實義。以領此二義故疑悔便息也。
無漏難思議令衆至道場者三乘無漏就教
而言各住三果。考而論之並歸成佛也。説
三至三可是思議。今説三乘無漏乃令同
歸道場故不可思議也。我本著邪見爲諸梵
志師者第二頌初得道時執心除故喜。問何
故不先頌初得道執見除耶。答得道以後見
聞勝事。疑失佛果所以生憂今知不失。是
故歡喜。所以先頌也。初得道未有失果之
憂則無今日之喜。故不前頌。但後之疑悔
由初保執。故擧執情釋上疑悔所由也。就
文爲三。初序執見二明悟解三述解所由。初
半行身子自叙。我本著邪見者。身子
外道刪闍夜爲弟子也。爲諸梵志師者。刪
闍夜去世以二百五十人門徒付囑身子。
爲諸梵志師也。世尊知我心此下半行
序佛授其小法也。智度論云。頞鞞初將
入王舍城乞食時。佛語之云。汝今日若見
非常之人勿廣説法。即是世尊知其心也。拔
邪説涅槃者。頞鞞説偈云。諸法因縁生是法
縁及盡我師大聖主是義如是説。此偈明三
諦。諸法因縁生謂苦諦。是法縁謂集諦。及
盡謂滅諦。雖有三諦正爲明滅諦涅槃。故
云拔邪説涅槃也。我悉除邪見下此一行陳
昔悟小乘也。上半明身子斷邪見得初果時。
下半明身子聞長爪論義得羅漢時。故邪中
有二時。正中亦二時也。而今乃自覺非是實
滅度者。上來序執迷。今陳得悟*也。若得作
佛時下前半行領識迷。即領開方便門。今領
顯眞實義。既知昔滅之未極即知當極之有
在。故言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也。佛於大
衆中者第三一行*稱歎佛。即序得悟之由
也。初聞佛所説下第三頌新疑除故喜。前二
並是昔舊疑悔除故喜。就文有三。初一偈述
新疑。第二明疑除。第三身子自悔過。初聞佛
所説者謂初聞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所説
也。心中大驚疑者於*開宗之始執動生疑
也。將非魔作佛者心既生疑。爾時意中密謂
佛是魔。所以然者。魔之爲性有而言無無而
言有一而言三三而言一。故似魔之妄談也。
惱亂我心耶者上半是教亂下半是明
亂也。問新疑與舊疑何異。答舊疑但就正生
疑。新疑邪正合生疑。舊疑就正生疑者。昔
理教倶是佛法。而用理教互相疑故是正中
生疑也。今邪正合生疑者。身子謂昔教是佛
説今教魔説。故名邪正合生疑。斷昔疑故即
識大乘爲實小乘爲權。斷今疑故即知一乘
是正説非是邪説。故前章簡一乘是實而非
權故異於小乘。此章簡一乘是正説而非邪
説。以除此二疑即一切疑斷一乘義圓也。
以種種縁者第二明疑除。就文爲二。初
四偈正辨疑除。次一偈結於邪正。四偈爲
三。初一行領長行自開宗説。次兩行領長行
引證門説。後一行領上順同門説。初




偈正領佛説教。下半辨於疑除也。其心安如
海者。夫虚危假誑必心神睒爍。而今安定惔
靜。即知非魔。安者如山之安如海之曠。心
神既同山海。則知非魔故疑斷也。身子聞初
自開宗説便以領悟。次兩偈引證如文也。如
今者世尊下第三領順同門。問但應言釋
迦亦開三顯一。何故乃擧初生出家得道説
耶。答所以遠言此四事者。尋迹由來自
古至今始終皆是一佛。故知非魔惑亂也。
又身子非但悟解三乘方便一乘眞實。亦知
從初生説法皆是方便。所以然者。道理唯一
而方便説三。亦道理無生而方便説生。出
家得道義亦類然也。問未説壽量。云何以領
眞應耶。答據迹而言。身子利根聞一知二。既
解教之權實即領身之眞應。若就本擇者。身
子既是大權助佛揚化。前以廣領教之權實。
令時衆捨三悟一。今略開身之眞應。亦令時
衆不執迹迷本也。世尊説實道下第二結於
邪正。所以結正者。爲令時衆識一乘是佛
説非魔説也。上半明佛有實魔無實。即判有
無也。下半結於是非也。我墮疑網故者。第
三此半偈身子引過歸已自悔責也。聞佛柔
音。此第三頌長行結歡喜也。就文爲三。
初三句歎佛。次三句明歡喜。後一偈明自慶。
三句歎佛者。初兩句歎能宣之聲。後一句明
所説之法。三句明歡喜者。初一句正明歡
喜。次兩句擧得離以釋歡喜。後一偈明自慶
者。初兩句明作佛謂生物之福。後兩句明説
法生物之慧也。爾時佛告舍利弗下第三
段明如來述成。述*成其領解不謬也。又將
欲爲其授記。恐時衆疑云若行大因可得大
果身子既修小行遂得作佛將非因小而果
大。欲斷此疑故述其往行明修因既積便得
大果無所疑也。又身子本是小學今遂悟大
者。此亦可疑。所以然者。諸大乘經皆令怖畏
二乘之人遂得授記作佛者。墮於二乘地
何所畏耶。是故釋云。身子久修佛慧故得悟
解耳。若實證小乘則難悟大道。故釋論云。羅
漢生淨土根鈍於佛道迂迴稽留。不如直往
菩薩。故諸大乘經令怖畏二乘也。就文爲二。
初明於大衆中宣説者。昔教權誘事等私言。
今開密藏義如公灼。是以告衆。又授記有四
種。今將欲現前授記使自他倶知故告大
也。又身子昔行大乘因現在悟大未來成佛。
亦令大衆現在修因未來作佛故告衆也。我
昔曾於二萬億佛所者第二述其往因也。就
文明身子始終凡有三時。一過去學大
時。二中途取小時。三今還爲説大乘時。明
過去學大*乘時者。明於二萬億佛所修學大
也。汝亦長夜隨我受學者。上明教被縁。今
縁受教。世間有一夕之眠稱爲短夜。
有一日之覺稱爲短日。亦有無明昏寢*稱
爲長夜。朗然大悟*稱爲長日。我以方便引導
汝故生我法中者。前明於二萬億佛所而教
化之。今釋身子得就釋迦佛法受學之義
也。舍利弗下上明身子本學大時。今第二辨
中途棄大取小時。初句明棄大。而便自謂下
辨取小。智度論云。身子由施眼故不能度布
河。故棄大取小也。我今還欲下此第三明
今爲説大時。初憶念本願謂菩提心。所行道
故謂菩薩行。欲令聲聞續菩提心還修菩薩
行故説法華也。法華稱教菩薩法者。令聲聞
人發大心修大行也。問説法華通爲五乘。何
故言偏教聲聞耶。答三周説法正爲聲聞傍
及四乘。故智度論云。法華經是祕密教。明阿
羅漢授記作佛。所以然者。聲聞人不知一有
三無三權一實。今正對之故偏爲也。汝於
來世下第四*大段爲身子授記。問何因縁
爲聲聞*授記。答略明六義。一者證其
信解是實。解若不實則不得記。由解實
故得記也。故下文云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
前得三菩提記。二者受記之言即是重明會
三歸一。以聲聞作佛得知佛乘是實。佛乘既
實則聲聞爲權。三者用此引物。明有信心故
便得受記者。欲得受記宜生信心。四者欲令
身子欣果行因。五者下文天龍八部乃至中
下根人皆藉得記之言以爲成信旨歸。故與
受記。六者發物往生淨土之志。既於淨土成
佛並願隨從往生也。問身子引何人生淨土
耶。答身子是七衆依止八部大師。師既於淨
土作佛。眷屬悉願往生。但身子引物凡有三
時。初從外道引入佛法。二從小乘引入大乘。





三從穢土引令趣淨土也。問授聲聞記與
菩薩何異。答法華論云。授聲聞記者令聲聞
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故。以如來法
身與聲聞法身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
行功徳故。菩薩具足功徳是故得記。就文爲
二。初明授上根人記。二明大衆歡喜供養
*稱歎。初又二。前長行次偈頌。長行爲二。前
行因後辨得果。行因者謂三世行因也。
前長行初明二萬億佛。所謂過去修因也。次
云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下明現在修因
也。今文明未來修因也。就文爲二。初明修因
時節。二正辨修因。涅槃經云。有旃陀羅一發
心於此賢劫成佛。而身子云無量劫成佛者。
就教則久近適時。約悟無生亦久近隨意。以
悟無生不見久近相異。亦不見成不成異。故
經云。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劫。無來無積
聚而現諸劫事。*則知了久近不二亦未曾
久近。如大品云。生死道長衆生性多。菩薩應
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虚空衆生性邊亦如
虚空。是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脱者。故久近
非久近也。供養若干下第二正明修因。初明
供養佛以植福。奉持正法以修慧。具足菩薩
總結行成。當得作佛下第二明得果凡有
八果。一化主果。二國土果。三教門果。四時
節果。五眷屬果。六壽命果。七紹繼果。八住
持果也。號曰華光者。或可從時事以立名。
智論釋往生品明三百比丘脱衣上佛擧手
爲相得成佛時名爲大相。又千天子見佛土
莊嚴而發淨心得記之時名莊嚴王佛。
釋舌相品云。十萬億人見十方菩薩來以華
供養而發心得記。故劫名華積。佛號覺華。
如此皆因時事以立佛名。身子聞法華經最
領悟故。得佛時名爲華光。華即法華。光
信解。境智合目故號華光也。問三根聲聞
悉悟法華。應並名華光耶。答身子最初得悟
故受華光之名。例同阿若憍陳如最初悟無
而生智慧餘人後悟別受異名也。問諸經授
記何故但授應身記不授法身記。答授應身
記即是授法身記。修因既滿便證法身。方能
以本垂迹。託淨穢國土成佛化人。但法身猶
如虚空無所不在。引物不便故不授法身記。
應身有國土徒衆化主教門。引物義便故記
之也。國名離垢下第二明國土果也。然土
未曾淨穢。由衆生心淨穢故土有淨穢耳。身
子昔日無凡夫穢心。今悟一乘後離二乘之
垢。既離凡聖二垢故得佛之時土名離垢。
心亦不曾垢淨。約迷故稱垢。約悟故稱淨。
其土平正下。上標土名今出土體。文又二。
前總明土體。次別明地處莊嚴。總明土體中
又二。前明土體。次辨人物。離高下故*稱平。
尖邪故名正。無穢惡名清淨。有衆寶爲
嚴飾也。安穩下明人物也。離刀兵劫故爲安
穩。離飢餓劫故爲豐樂。離疾病劫故爲熾
盛。琉璃爲地者別明地莊嚴也。有八交道者
別明道莊嚴也。此文從廣至狹凡有三句也。
初總明土。次別明地。後別明道。華光如來
亦以三乘教化下第三明教門果也。以本願
故説三乘者此爲釋疑。方便品云。諸佛出
五濁惡世故説三乘。身子今出於淨土。何
故亦説三乘。所以釋云。彼佛出時雖非惡世
以本願故説三乘法。是則釋迦出穢土故説
三乘。身子以本願故説三乘。各有其所以也。
問身子何故本願説三乘。答身子於三乘
中得悟一乘。還學釋迦故施此化也。問於淨
土説三化三乘衆生不。答可具二義。一者被
三縁故説三教。衆生往昔曾居穢土。備縈衆
苦故厭之願滅厭之願滅而性不可迴。雖
生淨國稱其本性爲説三乘。如厭釋迦之穢
國生彌勒之淨土穢心雖改三性不移故彌勒
出於淨土亦説三乘。二者身子之土雖無三
縁但爲菩薩傳化餘方故説三乘之教也。雖
有二義以後義爲正。故下但列菩薩無三乘
衆也。其劫名大寶莊嚴下第四明時節果。釋
迦名賢劫。賢者善也。此劫内有千佛善人
出世。從化主立名故*稱賢劫。今從所化菩
薩受*稱故名大寶。不以珠碧爲珍。但用賢
哲爲寶。彼諸菩薩下第五明眷屬果。初標菩
薩數。若欲行時下歎菩薩徳。如是菩薩充滿
其國者總結菩薩衆也。舍利弗華光佛壽下
第六壽命果。除爲王子未作佛時者。如釋迦
佛若道俗合論*則年八十若論佛壽但有五
十。今亦然也。問何故穢土佛壽短人壽長淨
土佛壽長人壽短耶。答佛壽長短無有定相。




但穢土感佛業弱故佛壽短。感生死業強
故人壽長。淨土感佛業強故佛壽長。感生死
業弱故人壽短。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下第
七明紹繼果。此勸悦往生者心也。華光雖
沒而堅滿續興則佛佛相次。豈可不願往
生耶。號曰華足安行者。寶華承足安祥而
也。其佛國土亦復如是者。雖有異佛興世
而淨土不改。亦是悦往生者之心也。是華光
佛滅度之後下第八明住持果。大論佛法凡
有四時。一佛在世時。二佛雖去世法儀未改
謂正法時。三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
四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今但擧初二攝末屬
像也。問既是淨土故有小劫起耶。答今
但論時節小大。非三災之小劫。就偈頌爲
二。初正頌授記。第二釋授記意。就初爲三。第
一總標授記二釋三結。總標如文。供養無數
佛下釋授記也。初一行頌上行因。次八行頌
得果。得果中初半行頌時節果。一行半頌世
界果。二行頌眷屬果。一行頌化主果。一行頌
壽命果。二行頌住持果。華光佛所爲下半行
第三總結也。其兩足聖尊下第二釋授記之
意。所以授記者。令其自慶欣果行因也。不頌
上教門及紹繼二果。偈與長行廣略互現。爾
時四部衆下第二明大衆歡喜悟解。問此
四衆八部並是凡夫。上中下根爲屬何攝耶。
答望經始終謂上品也。身子初領解既是上
根。彼前得悟故亦是上根。問既是上根聞
方便品何不即解見今授記方得悟耶。答聞方
便品已髣髴玄宗。覩今授記驗理必爾。授身
子記意在於斯。問凡夫初聞尚能領解。中下
羅漢云何未悟。答二乘自謂究竟。其病則重
由未得解。凡夫無有斯疾故初聞即悟。
三毒輕重*則聖勝於凡。若信一乘難易*則
凡勝於聖。又此中凡聖多是權行影嚮。共
道利人。自陳領悟用引物也。就文爲二。初總
明大衆歡喜供養。次別明諸天供養*稱歎。初
文四句。第一明四衆八部列歡喜之人。見舍
利弗下第二明歡喜之縁。心大歡喜下第三
正明歡喜。凡有二義。一者聞未曾有法心得
悟解現生歡喜。二者見身子得記想已亦得
預生歡喜。各各脱身下第四供養。信解之生
本由佛説。仰感法慧故獻財上佛。比丘脱衣
上佛者。大品三百比丘脱衣上佛。論云十
二年前未制戒故不犯衣戒。今法華時成道
四十餘年以制衣戒。既聞一乘悟解得正
法戒。衣是息世譏嫌戒故捨衣無罪。外國
比丘但被袈裟内無別衣。今以衣施佛則是
捨三衣中一二也。露身但聞法踊躍。不以此
事爲羞耳。釋提桓因下第二別明諸天供養
*稱歎。前明財供養次辨法供養。衣住虚空
中者表心離有也。而自迴轉者亦不停空表
心離空也。既不染空有便解入一乘。又昔協
異解於理爲背。今信理同*則轉背成向。
心既轉外物亦迴。又身既舞踊外物迴轉。而
作是言下第二明法供養。前長行次偈。偈爲
二。初三行半明聞法歡喜。次三行預欣得
記故歡喜。初領方便品。次領身子得記。蓋
是一周之始終故領此二也。又初是聞法歡
喜*則籍法爲縁。後是見人得記故喜。謂假人
爲縁。悟道之由唯有人法二縁。二文各四。
初文四者。第一偈明昔小爲麁。第二偈歎今
大爲妙。第三偈歎今教爲希有。第四半偈正
明領解歡喜也。五衆之生滅者古經爲立陰。
釋道安云。應云五陰。非是立也。羅什
翻皆云五衆。以五法和聚義*稱五衆。又一
一陰法各衆多故云衆也。雜心云積聚是陰
義。即是羅什意也。生滅者通目四諦也。
爲所生。集爲能生。斯*則五陰生也。滅則是
五陰滅。道爲能滅。故生目*苦集。滅據滅道。
言約義周巧説之謂也。問何故不言界入
生滅。答界入含無爲。不得並云生滅也。今復
轉無上下第二對昔小歎今大也。問何故大
品・思益・涅槃・法華皆擧昔教歎耶。答衆經並
是擧小對大歎。故知諸大乘經顯道無二。不
得作五時四宗之釋也。問云何擧小歎大耶。
答昔明五衆既是生滅。今明五衆則不生不
滅。不生故非苦集。不滅故非滅道。故名一實
諦即無生滅觀也。二乘既是四諦名生滅觀。
問何以知此經明五衆不生不滅。答前文既
明昔教説五衆是生滅。即知今教明五衆不
生不滅。故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
相。又中論云。爲聲聞人説十二因縁是生滅。
爲菩薩説十二因縁不生不滅。故大小二乘




有生滅無生滅二觀義也。問無量四聖諦亦
有生滅。何得言小乘作生滅觀也。答菩薩了
無量四聖諦亦本來不生不滅故無明體性
本自不有妄想因縁和合而生。既言妄想因
縁而生。有集爲能生苦爲所生。此即是無生
滅生滅。雖生滅不生滅也。故與二乘不同。又
言五衆生滅者。小乘人言五衆無常苦空無
我。今略擧無常故云生滅。又云有觀爲生空
觀爲滅故云生滅。又二乘未得有餘有煩惱
生。得有餘則煩惱滅。未入無餘*則身智生。
入無餘則身智滅。今明煩惱之與身智本自不
生。今亦無滅。故智度論第十九復次云。昔
説五衆是生滅無常。今欲就異門説五衆不
生不滅非常非無常。問何故聞一乘及受記
而言五衆生滅耶。答此領開方便門顯眞實
義。昔明五衆生滅者此是方便説耳。今明五
衆不生不滅者乃是眞實説耳。以昔見五衆
是生滅故守小迷大。今知本不生滅*則改二
執。問諸大乘經亦明五衆是生滅。故經云諸
行無常是生滅法。何得言五衆生滅是小乘
耶。答智度論明四悉檀通十二部經八萬法
藏。言五衆生滅者爲對治悉檀耳。若第一義
悉檀即説五衆不生不滅。若悟第一義悉檀
則生實觀。實觀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
法即是一乘。是故説五衆不生不滅也。大智
舍利弗下第二明預欣得記歡喜。亦開爲四。
初半偈牒舍利弗已得記。第二一偈自陳己
當得記。第三半偈述得解相。佛道叵思議
領顯眞實義。方便隨宜説解開方便門。次
一偈明發願修行。此四段爲兩雙。初二段已
得當得一雙。後二段明解行一雙也。爾時
舍利弗下第二大段正明譬説。亦開爲四。從
此竟品正明譬説。第二信解品中根人領悟。
三藥草喩品如來述成。第四授記品明爲
其授記。所以有四段者中。根之人聞上法
説未解。更轉勢説法故擧譬喩曉之。既聞前
法説復禀後譬喩即得信解。故有第二信解
品。以所解是實故如來擧藥草喩述成。領解
於前述成於後。心得決了行與佛相應。則當
果可期故爲授記。初文又二。第一身子請
説。第二佛受請爲説。就初又三。第一自陳
己解。第二騰衆未解。第三請佛爲説。所以
須自陳己解者凡有二義。一者若不自陳己
解*則爲物之意不彰。容謂假他而實自未
悟*則上授記不成陳解亦謬。故須自述己
解。二者欲爲他請法。須得彼意。若未有解
請容落漠也。問中根之徒自有疑悔。何不自
請假他請耶。答既無先悟之能。又非對揚
之主。雖復未解待他質疑也。自陳己解有
二句。我今無復疑悔者領方便品也。親於佛
前得授記者領上得記文也。擧始括終故標
此二也。又我今無復疑悔此明惑滅。親於佛
記明解生斯二爲要所以述也。
無復疑悔正序得解。親於佛前得記證解是
實故得記耳。問直云得記便足。何故云親於
佛前。答*授記有二種。一不現前得記由未
有解。二親於佛前得記必有解也。是諸千
百下第二騰衆未悟。就文爲三。初牒昔
二騰今三今昔互相疑。牒昔有二。初牒無
學人二執。二明學無學人二執。初標無
人二執者。一離老病死謂離果患也。究竟涅
槃者執無餘也。學無學人二執者離諸見謂
因患盡也。謂得涅槃者執有餘也。所以二文
不同者。無學人必離果患。若離因患可通學
無學人。前列人別故所離亦別。後*列人通
故所離亦通。問實斷九十八使。何故但離諸
見耶。答無學之人可具斷九十八使。而今擧
離諸見者學無學人皆斷之也。我見爲衆見
本故偏説之。故大品云。譬如我見攝六十
二見。有無見即是斷常謂邊見也。等者等取
餘三見也。又等取三見及餘鈍使也。而今
世尊前下第二騰今也。皆墮疑惑者第
三正生疑也。小大互決今昔相徴故成疑也。
昔明已離兩患無復可離得二涅槃無復更
得。今云*由應更離方復更得。今昔相違故墮
悔也。善哉世尊下第三正請。所以請者。
身子是遂佛轉法輪將軍。有未解者常爲
請説。又既已得悟即成菩薩。菩薩以濟物爲
懷。須爲物請。又既同是聲聞。昔倶禀偏化
而自已得解餘人未解。愍其同朋故須爲請。
又方便品末佛勸弘經。今爲衆請即是受旨。
又上授記明身子行因未來得佛。今爲衆請





即是行因也。所言願説因縁者。因縁謂三一
之所以也。有何所以故説三。有何所以故説
一。辨此因縁釋疑除悔故爲善哉。就佛
受請説中復開爲三。第一縁起。第二從若國
至下偈云以是因縁十方諦求名爲正説。
第三從告舍利弗汝諸人等勸其弘經。此三
亦得是子章序正流通也。初縁起中復開爲
二。第一騰前法。第二許後譬。騰前法者
良以後譬還喩前法故也。前説雖多略騰二
種要句而示悟之。二要句者所謂教一及縁
一也。教一者前明衆教雖多所表無二。次縁
一者以教無異表則縁無異人。故云皆
菩薩也。以教無異表縁無異人。則果無異
詶因無異感。略陳二門則備收一切。若爾久
應以領。云何復疑然舍利弗下第二許説後
譬。然者雖然也。雖前已説而由未解。當用
後譬以曉悟之。又言然者然許。雖前已説
然許其今*由未悟解更用譬喩以明上二義
以曉悟之諸有智者以譬喩得解者。明其未
能忘言以悟旨而能虚心以待譬。以望上根
爲愚人。望下根爲智者。又望上根爲愚人。比
退席爲智者。又騰前爲指斥。許説名敦喩。
指斥者。我前已説他人已悟。汝何事致迷。用
此撃之令生憤礪。敦喩者令其重欣慕道發
其領解舍利弗若國邑下第二正説。復開爲
二。一者長行二者偈頌。長行爲二。第一受
請正説。第二最後以是因縁結詶身子之請。
就正説又二。一開譬二合譬。就開譬中光宅
法雲*法師爲十譬。於文義多違。今依古舊
開爲六譬。一總譬。二見火譬。三救子不得
譬。四三車救子得譬。五等賜大車譬。六不虚
譬。所以有此六譬者。總譬雖有六義而以化
主爲正。歎如來徳無不圜累無不盡。徳無不
故解救患之方。累無不盡故能濟物之
累。此爲化物之本故先明之。父既徳圓累盡。
見子有累無徳起大悲心。故有第二見火譬。
雖大悲内充復須方便外救。故初成道時即
欲拔其有累濟其無徳。但父雖能授子未堪
受。故有一乘化不得譬。雖大志未成小機已
動故於一説三。應時即悟故有三乘化子得
譬。雖復説三終爲歸一。是以還説實化之。
故有等賜大車譬。許三與一似若妄談。但賜
過所求。又本意與一故非虚也。故有第六不
虚譬。就此六譬合成五雙。初一爲總。後五爲
別。謂總別一雙。聖人説法前多總説後則別
説。故前總後別。就別中又開爲二。初見火
譬明内起悲心。即是懸知機。後之四譬應縁
説教。謂機教一雙。就後教中復開爲二。初之
一譬頓化不得。後之三譬明漸化得子。謂頓
漸一雙。就後漸中又開爲二。初之一譬爲説
三乘教。後之兩譬明一乘教。謂三一一雙。就
一乘中又開爲二。初之一譬正明説教。後不
虚譬名爲會教。謂教及會教一雙。問此六譬
從方便品何文生耶。答有人言皆從方便品
文生。今明不必爾也。此經有三周不同者。
爲根性各異宜轉勢説法故有三説不同也。
若一一皆如上説者。*則文成煩重言非巧妙。
又後不異前。聞前既惑禀後亦迷。*則聖説無
益也。今明唯間四譬大格從方便
四段文生。初總譬及後不虚譬皆是今品
義説。所言四譬從前生者。見火譬從前我以
佛眼觀見六道衆生文生也。彼文明佛居法
身地見衆生有苦無樂起大悲心。今文明長
者在門外見火起燒宅即大驚怖。二文義
同故今文從上生也。次長者救子不得譬從
上佛初成道一乘化衆生不得文生。第三長者
三車引子得譬從上三乘化衆生得文生。第
四等賜大車譬從方便品爲説一乘文生。釋
迦一期出五濁世始法身地見機終竟靈山
之會説一乘法。唯有四章不得多少。是故今
明始從見火終竟等賜大車亦唯四譬不得増
減。是故四譬從四法生。問若爾但有四譬。何
故有初總譬及後不虚譬也。答雖有初總譬
還不離上四義。但欲總明能化之徳所化過
患故有總譬。又示解義之方前總後別。又將
明化物先歎佛有化物之徳。故説總譬耳。所
以有第六不虚譬者。此譬亦無別體。還是料
簡上前三後一之義耳。爲此因縁故開六譬
也。就總譬中更開六譬。一化主譬。二化處
譬。三教門譬。四所化人譬。五化意譬。六根性
譬。十方三世諸佛出世施化皆有此六。釋迦
出五濁世亦明此六也。就此六中化主教門





是能化事。餘之四種是所化事。問第一何故
前明化主耶。答雖有六義然化主爲正。故合
譬中正合化主。所以前明化主者。以將欲化
物故前歎如來有化物之徳。又令物欣此徳
如法受化也。就明化主凡有五句。一明處大。
辨位徳重。三序年高。四歎巨富。五
多有眷屬。凡爲大人必具此五。此五皆是
長者之徳也。若國邑聚落者明處大也。若者
雜心云若其事也。又若者如也。如其事而説
之。國邑*聚落者正譬化處也。但化處有四。
一國二邑三*聚四落。所王之處有封疆墟
域謂國也。邑者古人呼縣爲邑。内村伍爲
聚。外墟畔爲落。今將釋論解發趣品明一
佛王化凡有四處。初謂一佛世界。二明一世
界海。三明世界種。四一世界所度之分。一
*佛世界者。百億日月等名一大千。如是十方
各一恒沙大千名一佛世界也。一世界海者。
如是一佛世界數十方恒沙名一世界
海。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恒沙名一世界
也。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名一世界所度
之分。總此四種合是一佛王化之域國是
其大處。喩一世界分*域也。邑爲其次擬世
界種也。落是墟畔之遠擬世界海也。聚是村
伍之近擬一世界也。明長者在四處者窮長
者之美也。一家之大亦稱長者。於家之外未
必皆大。若於四處爲大可謂美之極。明佛亦
然義可知也。問凡有名聞要從近至遠。今何
故從遠至近耶。答有二義。一者欲驗長者之
徳使名實不虚。明此長者非但遠國揄揚乃
至近邑稱歎。故從遠至近驗長者實徳。如來
亦爾。寄此四處定佛名徳。二者欲顯佛雖王
化四處今欲明一處之化。故從遠以至近。以
此一方根縁感佛故也。有大長者下第二次
位徳重。世之長者凡有三種。一有徳長
者。二年高長者。三巨富長者。有徳長者略明
三義。一者有智二者有徳三者清潔無瑕。以
具此三義故居物之宗*稱爲長者。如來亦
爾。一則照理周窮謂之波若。如長者有智。
二衆徳斯備所謂法身。如長者有徳。三萬累
永盡所謂解脱。如長者無瑕。三徳既圓居在
*物表*稱爲世尊也。其年衰邁者第三句辨
年高。即是耆年長者。前明其*位徳重。此
於年高。以徳重年高爲物所敬。佛亦如是。一
備衆徳二壽命無窮。以具此二義爲物所尊
也。此據法身爲譬。以法身壽不可盡。二者借
老人以譬應身。老人生途以窮餘命無幾。譬
如來此身最後無復餘生。故釋論云。我生胎
分盡。是最末後身。我以得解脱。當復度衆生。
三者取廢化來久作譬。昔爲菩薩時教化
諸子。諸子違教經於劫數。菩薩*廢化已久故
名爲老。故信解品云自念老朽無有子息。四
者借最後應付子財爲譬故稱老年。五者老
人在世既久。多所聞見諷誦今古。以譬如來
一切智者。六者其年衰邁。衰邁之人不
久住世。譬如來非是安住三界之人。七者
行來久。譬老人之年積也。財富無量者第四
歎巨富。即是大富長者。世之財寶能離苦得
樂。法亦能離生死苦得大涅槃樂。福慧
具足爲財富。出用不窮名無量。又衆徳圓滿
爲財富。異於因住稱無量。多有田宅。智斷
具足能生物善爲田。慈悲覆陰*稱之爲宅。
又養命曰田。安身爲宅。法寶亦然。能養物慧
命若田。安物法身如宅。能安養者無窮故云
多也。及諸僮僕下第五明長者眷屬。舊云喩
所化衆生也。學功微淺爲僮。徳行未高如
僕。今謂下明五百人是通論所化。三十子是
別論所化。*則所化事盡。今不復喩之。但取
譬神通以爲僮僕。如後老弊使人也。世富長
者凡有三種。一内多珍寶。二外多田宅。三多
僮僕。備此三種乃*稱大富。佛亦如是。
一内備自徳如多珍寶。二外能生物之善及
慈悲覆*陰譬多田宅。三有神通運用譬僮
僕屈曲順從。其家廣大者第二明化處。上國
邑聚落擧處以歎人。故長者爲四處所崇仰。
今擧人以明處。辨長者於一宅内有訓導之
能。又上明四處通辨佛在淨穢諸土化物。今
明其家廣大別序三界過患穢土之化也。三
界彌曠名爲廣大。六道所栖*稱之爲家。唯
有一門者第三序教門也。九十六種所説之
教並不能出離生死故名異門。唯依佛教方
能出苦*稱一門也。此對外道爲異故銘佛
教爲一。此通喩大小乘教。總*稱一佛教也。
多諸人衆者第四明所化人也。三界含識品




滋繁故云多諸人衆。一百譬天。二百譬
人。乃至五百通取三途。修羅或開或合故
*稱乃至。問成論及智度論明有六道。薩婆
多部唯明五道。云何會之耶。答有論師云。
取其生報*則修羅屬鬼神故明五道。取其
受報即與天相似故分六道也。問明五百便
足。何故復明一百二百耶。答人天堪受化故
所以別説也。止住其中者五道衆生樂居不
捨故云止住。亦*則是四十居止。八大地獄
與餓鬼畜生爲十。四天下六欲天復爲十。欲
界合二十。色界有十六處。無色四處合四十
也。堂閣朽故下第五明化意。就文爲二。初序
宅相二明火起。序宅相爲二。初總明三界無
常。次別明三界無常。舊云一重屋曰堂。二重
以上*稱閣。欲界在下喩堂。色無色界居上
喩閣。今明公集之舍爲堂。舍而重累*稱閣。
三界果報是衆生共有。而同聚其中譬之如
堂。三界果報高下昇沈如舍重累喩之如閣。
無常衰謝義言朽故。牆壁頽落者第二別明
三界無常也。前明色法無常。外都援爲牆。
内別障爲壁。外四大成三界形域如牆。成内
身四大如壁。色法衰謝義同頽落也。柱根腐
敗者。舍之所以立爲柱之所駐。果法所以存
以命根之所持。既以陰身爲舍。宜用命根
爲柱。命根勢稍窮報身將壞。其由柱根腐
敗堂舍將倒。梁棟傾危者。身之維持寄在
心識。屋之綱紀要由梁棟。柱根摧朽故梁棟
傾危。命根欲窮*則心識將落。問何故但
明三法無常耶。答有爲之法凡有三聚。一色
二心三非色非心。牆壁頽落謂色法無常。梁
棟傾危謂心法無常。柱根腐敗謂非色非心
法無常。色法既麁無常相顯故在初説之。心
微細無常相微故在後説。非色非心
根能連持色心故在中間説也。周匝倶時歘
然火起下第二明火起燒宅。所言火者謂衆
苦也。問常有三界*則常有衆苦。亦應常有
火宅常有火燃。何故前明火宅後辨火災耶。
答此譬可具通別二義。一者通序三界並皆
轉變具受衆災。若爾既常有火宅亦常有火
災。此二實是一時。但説成前後耳。前明舍宅
序其無常。後辨火災明具衆苦。苦與無常是
物所患故偏説之。二者別譬此會三根衆生。
昔日禀化苦有暫息之義。佛既去世還起煩
惱。以煩惱故受諸苦果。故前明火宅後辨火
起。又已受陰身之苦譬如舍宅。新更起惑招
苦名爲火起。後之一義通二人也。問何以知
此譬具通別二義耶。答列五百人復明三十
子。五百人通譬五道衆生。三十子別明昔曾
禀化也。所以具明通別二種衆生者。以具化
二人故也。一者別化中下根人令識三一權
實。二者通爲一切衆生令知三界過患也。又
此經令一切衆生離凡夫地復離二乘地。以
説三界過患故令物不貪三界。謂離凡夫地。
後明諸子出門求車不得及等賜大車。令知
二乘是空捲一乘是眞實。令離二乘地。以是
因縁故具化二人也。周匝倶時者。衆苦譬火。
無處不有義同周匝。三界倶苦説爲一時。
出於横造故云歘然也。焚燒舍宅者。煩惱爲
火燒心善根。衆苦爲火焚身樂受也。長者諸
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下第六辨三乘根
也。問五百人已攝三乘根性。今何故重辨
乎。答前明五百通辨五道衆生。明有人天乘
根性未必具三乘根性。今別明三十子。雖是
五道所攝但別有三乘根性故別説之。昔曾
禀教生善。善從佛生詺善爲子。以善目人。
人受子名也。舊云十譬聲聞。二十譬縁覺。三
十譬菩薩。聲聞徳少故數少。菩薩徳多故數
多。又云十子易得如聲聞根性易得。乃至
三十子難得譬菩薩根性難得。今並不同此
二義。以十譬菩薩。二十譬縁覺。三十譬聲
聞。求大乘者少如一十。求縁覺稍多如二十。
求聲聞者轉多如三十。此釋出華嚴經賢首
品。又即如此經三根人。上根得解者少如身
子一人。中根稍多如四大聲聞。下根轉多乃
至五百也。問何故無有一乘根性耶。答三乘
中大乘即是一乘根性。又此中正明三乘機
發。一乘機發在後故今不説也。問子有定數。
何故言或至三十耶。答凡有三義。一者或開
聲聞縁覺爲二乘。或合爲一小乘。以開合不
定所以言或。例如上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修
羅或開或合故有乃至之。言二者就昔三乘
根性不定。如大品。六十菩薩退爲羅漢。迦葉
本是縁覺根性値佛故成聲聞。聲聞之人若




不値佛即成縁覺。以不定故所以言或。三者
昔雖有三乘根性終並成菩薩。故復云或也。
長者見是大火下第二明見火譬。此譬所以
來者。上歎佛徳無不圓累無不盡。今見
累無不圓徳無不盡故起大悲心也。問見何
等子起大悲耶。答具見通別二子起大悲心。
一者通見五道衆生無樂有苦。二者別見三
十子昔曾禀化應得離苦而背化起惑更受煮
燒。故起悲也。前方便品法説有三。一能見二
所見三起悲。今轉勢説法亦開爲三。第一明
長者見火即大驚怖。二自序己之已出。第三
傷子之未離。初有三句。一能見二所見三
驚怖也。是長者見是者。將欲救難故前明
見。即譬如來居法身地以佛眼見衆生無樂
有苦也。是大火下第二明所見。普燒三界故
稱大火也。四面起者即是生老病死。涅槃
經取譬四山。今譬之四面。生爲東面。老爲
南面。病爲西面。死爲北面。即大驚怖者第三
明驚怖。別據三十子而言者。昔經受化不應
致火。故驚。迷著苦境恐慧命將盡成一闡提。
所以怖也。通就六道衆生釋者。一往怛愕曰
驚。定知是可畏之事*稱怖。譬慈心一往與
樂*稱驚。次起悲心拔苦爲怖也。而作是念
下第二自序長者己之已出。所以自序之
己出者。意在子之未免也。所燒之門者明所
出處也。此詺三界限域爲門。故後文云今
此三車皆在門外。即其證也。問此與前唯有
一門何異。答前取佛教通人出於三界悟入
理故名爲門。如後文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
今將所燒之言簡異前門。故知詺三界以之
爲門。如世人總擧一宅名之爲門或*稱一家
或言一戸。今亦然也。以八苦爲能燒。三界爲
所燒。故云所燒之門也。安穩得出者。昔日
行道營出之時無有傾墜。故云安穩得出。是
以經云。吾獨反其本原自免而特出。又智度
論云。三乘出法各異。如三人在獄自有穿
踰牆壁怖畏而出非安穩出。謂二乘出也。菩
薩破三界獄殺諸獄率與衆生共出名安穩
出也。而諸子等下第三傷子之未*免。樂著者
貪著五欲樂也。嬉戲者貪著五欲無所剋獲
也。不覺不知者。前樂著即是貪愛。不覺不
知所謂無明故。癡愛是生死本也。不覺舍
之垂崩謂不覺無常也。不覺火起謂不覺
苦也。一往初不悟稱不覺。始終不悟稱不
知。背失宿善爲不驚。將殞慧命爲不怖。又初
不畏無常苦爲不驚。始終不畏稱不怖也。
火來逼身苦痛切己者。上爲未受苦衆生作
譬。今爲受苦衆生設譬。老病死苦燒身爲逼
身。貪瞋癡燒心爲切己。又遭外苦爲逼身。受
内苦爲切己。外苦者謂寒熱打罵。内苦者謂
四大不調百一病惱也。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者。總序二種衆生無有厭生死苦求欲出三
界也。是長者作是思惟下第三救子不得譬。
譬上一乘化衆生不得也。初總譬歎佛有
樂無苦。次見火譬序衆生有苦無樂。今第三
欲拔衆生之苦同佛無苦與衆生之樂同佛有
樂。但聖人雖能授物不能受故有此譬來
也。又爲釋疑故來。一乘既是眞實。佛初出世
何不即説。是故釋云。佛初成道即欲爲説。但
聖雖能授物不堪受。故咎在衆生過非佛也。
據身而言。上見火譬在法身地見衆生有苦
無樂。今以本垂跡欲拔苦與樂也。據悲心
事明者。上見火譬明大悲内充。今明旋還赴
救即悲事也。凡夫二乘雖有悲心而無悲事
故名少悲。今有悲心兼有悲事故名大悲也。
以小悲故名假相悲。以大悲故名眞實悲。上
方便品有三。初明佛慧甚深衆生根鈍故不
説法。二梵王勸請。三明假使欲説則有損無
益故違請息化。今轉勢説法開爲二章。第一
大乘勸門化衆生不得譬。第二作大乘
誡門化衆生不得譬。勸門者謂歎法身功
徳也。*誡門者謂説生死過患也。又勸門即是
大慈與樂也。誡門謂大悲拔苦也。所以唯明
二門者。佛則有樂無苦。衆生*則無樂有苦。
此既總攝聖凡故但明斯二也。就勸門内有
二思惟開爲兩別。第一思惟明佛能授大乘。
第二思惟明物不能受。此與方便品二思惟
異者。方便品初思惟不可以妙慧授與鈍根。
第二思惟假使強授有損無益。以轉勢不同
故法譬爲異。經師不應謂後譬必同前法也。
是長者作是思惟者總標思惟也。我身手有
力者出所思惟事也。極智之體名爲法身。即
智之用*稱之爲手。能濟惑反本名爲有力。




問何故身手有力。答欲明佛初成道*則能
説一乘也。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者。
長者思惟身手有力故能用衣裓及以机案從
舍出子。如其無力則不能爾也。譬如來内有
法身手外能現通説法從三界舍引出
衆生。此即譬三輪也。作是思惟身手有力謂
他心輪也。當以衣裓謂神通輪也。若以机案
謂説法輪也。故下合喩云當以神力及智慧
力。即其事也。問何故前用神通後明説法。答
三世諸佛化物之宜要前現通然後説法。是
故此經序品之内明三輪前後。初入無量義
定即他心輪。如身手有力雨華動地放光現
土即神通輪謂衣裓也。從三昧起乃至一經
竟即説法輪謂机案也。明乘權乘實是所乘
之法。譬如机也。辨身權身實是能乘之人。
喩之案也。又二段經文各有衣裓机案。初章
經現通爲衣裓。一乘因如机。一乘果如案。後
章經亦有衣裓机案。多寶涌出二品是現通
謂衣裓。説長壽之因如机。説長壽之果如案
也。又以二事配經兩段者。初明乘權乘實譬
如机案。即説法輪。後辨身權身實短長適化。
謂神通輪。譬如衣裓。衣裓者衣衿也。救子之
苦出父衿裓故前以衣衿爲喩也。机案者父
足所履爲机。父身之所憑爲案也。復更思惟
下。第二前思惟明聖能授。此思惟辨物不能
受。又開三別。一思惟理妙。二思惟鈍根。三思
惟不可以妙理授與鈍根。初思惟理妙者。外
譬長者思惟門有三事一明唯有一門。二者
明門復窮狹。三思惟門之極少。内合唯有一
門者唯一至理也。至理無二故*稱爲一。極妙
虚通目之門。不容凡夫愛見故*稱爲
狹。不受二乘斷常目之爲小。又不容凡夫二
乘斷常故*稱爲狹。亦不受有所得大乘菩薩
目爲小也。此約人以釋狹小義也。又至理不
容言語則言語道斷*稱之爲狹。不容心行則
心行處滅目之爲小。又横絶百非故*稱爲狹。
堅超四句目之爲小也。諸子幼稚未有所
識戀著戲處下第二思惟子有三義。一者幼
稚。二未有所識。三戀著戲處。對上門亦有三
義也。善根微弱爲幼稚。未能識法身功徳生
死過患名未有所識。纒綿五欲名戀著戲處。
合此三句爲二。初句明有善。後二句明有
惡。善有二義。初發心爲幼。觀解微弱稱稚
也。惡有二義者。未有所識名之爲癡。戀著戲
處名之爲愛。謂具癡愛也。或當墮落爲火
所燒者第三思惟明不得化也。門具三義子
亦具三義。若裹之以衣裓&T016254;之以机案。非唯
不得子出。翻更令子墮落爲火所燒。内合亦
爾。至理微妙衆生鈍根。若以妙理授於鈍根
則不能悟解。非但不出生死。反生誹謗也。
問佛知鈍根定謗大法。何故稱或當墮落耶。
答據初成道時大機未熟。是故起謗。至靈山
之會改於小執則能信受。以根性不定故稱
或也。問今文辨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與前文
唯有一門有何異耶。答有人言。初總以大
小教爲一門。後但以大乘教爲一門。有人
言。今文辨一門亦具大*小教。唯有一門與上
義同。而復狹小別明大乘門也。如直是一門
已難得出。況復狹小耶。直是佛法已難信解。
況復大乘豈易了耶。今謂此二釋並成難解。
衣裓机案既已譬教。云何復以一門喩教。復
何得以衣裓机案之教從佛教門而出子耶。
今明如前釋之。此中用理爲門。以衣裓机案
爲教也。門既狹小不可以衣裓机案從門出
子。理既微妙不可現通説法令物悟理也。問
長者身手有力。何故不提子出耶。答身手譬
内智照機。衣裓机案譬現通説法外用。但得
以外用化物。不得用内智化物也。我當爲説
怖畏之事下第二明誡門説大乘化物不得
也。就譬而言。以衣裓机案出子不得。今直
説怖畏之事令子速出。前説法身功徳既
信受。今説生死過患令出三界也。問誡勸
二門何故前勸後誡也。答勸門爲本。誡門爲
末。諸佛出世本爲開佛知見。但衆生不解故
後方辨生死過患也。又佛慧難解生死過患
易知。故前説所難。後陳所易。此句總標欲説
怖畏之事也。此舍已燒宜時疾出者正明怖
畏之事也。以有*陰身。*則以*爲老病死火
燒身。三毒火燒心也。故言此舍以爲大火所
燒也。無令爲火之所燒害者。上雖明二火已
燒。但燒而未害。今恐爲二火所害故誡之。若
恣此二火*則燒滅善根害法身斷慧命也。如
所思惟具告諸子者。前句辨内心思惟。此明




假設爲説怖畏也。父雖怜愍善言誘喩者。此
明無機不受誡門説也。*怜其無樂愍其有苦。
誘之以法譬之以事。*怜愍據内心。善言誘
喩約外言説法也。而諸子等樂著嬉戲者。明
諸子樂著生死五欲樂也。不肯信受者。不信
生死是無常苦也瑞應經云。設當爲説
物無常天下皆苦。正言似反。誰肯信者。勞苦
我爾。不如早取泥洹也。不驚不畏者。初不畏
生死爲不驚。終不怖故爲不畏也。亦復不
知何者是火者。不識老病死爲燒身火三毒
爲燒心火也。何者是舍云何爲失者。不知三
界爲通舍五陰爲別舍。不知由妄想之失故
起身心二火即妄想是二火之根。但東西走
戲者。舊云南北爲縱。東西是横。明諸子横
理用心*也。今謂夫立宅*則東西無門。但開
門向南。以東西無門*則背理走戲故無出
義。若背北向南*則背惑向理便有出義。故
不云南北走戲也。又若南北走者。父在門外
子便有從父之理。父便有化子之義。非謂無
機也。遊心愛見故*稱爲走。無所剋獲名爲
戲也。視父而已者。初雖不信但會有向理之
分故云視父。未能行修故*稱已。爾時
長者下第四三車救子得譬。所以有此譬來
者。既一乘化之不從。無容捨而不救。故於
一佛乘分別説三。則從實起權亦是隱實顯
權。又上即是衣裓机案以有物出子不得。今
虚指門外以無物出子得也。然如來所得法
無虚無實。以無虚無實故能説虚實並實。不
得云無實無虚故虚實並虚也。有物者道理
唯有一乘也。無物者道理無二乘也。又衣裓
机案以父物救子不得。謂一乘是如來所行。
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
大涅槃。今明三車是子物。救子得。三車是
衆生所乘故名子物。釋論及攝大乘論云。佛
乘是自乘。二乘是他乘。即此經云佛自住大
乘。故知二乘是子所住也。若就身而言者。
見火譬謂法身也。救子不得譬謂舍那
身也。三車引子譬即釋迦化身也。此譬上三
乘化衆生得也。上文有三。一念欲起三乘之
化。二説三乘教。三得益。今轉勢説法開
有四。一知子宿好譬。二爲説三車譬。三
諸子信受出宅譬。四見子免難歡喜譬。初文
有三。一明不出爲損。二欲設出方。三知子
宿好。此舍已爲大火所燒者。三界之舍
爲身心二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爲
焚者。上直明燒。今明爲火所害。即不出
爲損也。問子不出。可爲火害。父前已出。云
何被燒耶。答有人言。如來若不以三乘化
之令出宅者。衆生善根不生無紹佛種。如子
被燒。如來化工於是亦絶。若父被火害。有人
言。衆生病故菩薩亦病。衆生燒故如來亦
燒。今謂此經始末正歎父已*免燒。子未離
火。與淨名經來意爲異。故此二釋未可
依。今文意在明子而言父者。此據因時爲論
耳。我昔亦在宅中。若不時出則爲火害。以時
出故免火宅也。子亦應爾。時出則*免。
時出則不*免。時者。如來本在三界。但
以機發應出之日應時即出故得*免火。衆生
機發之時而不出還復受苦也。我今當設方
便下第二欲設出方。即是知病識藥。無三説
三故名方便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下
第三正知子宿好。先心者過去各有行願也。
所好者現在欲樂也。種種珍玩琦異之物
情必樂著者。三乘於惑者爲珍玩。望一乘爲
*琦異。又三乘是出世之法。異於世法故
名琦異也。而告之言下第二正爲説三車譬。
文有四句。一*稱歎三車。二示車處。三
令速出。四保與不虚。此並譬趣鹿苑説三乘
教也。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者。三乘聖果
並是出世間法。世間所無故*稱希有難得也。
汝若不取後必憂悔者。聖雖爲説恐物不能
信行。故發後悔之言也。機發値佛而不修道
取聖果者後必憂悔也。如此種種下第二*示
車處。種種者注經云。種種在三乘之前。即人
天乘也。有人言。就一一車中復有三明六通
十智八解。故言種種。羊車鹿車牛車者。菩
薩化世。聲聞從師。並居人間之類故。如牛
羊。縁覺進不化世退不從師。喩之如鹿。以
表山林之流。又釋羊之爲獸其性遲鈍。譬
於聲聞。鹿性捷疾譬於縁覺。牛力強壯引重
之遠。譬於菩薩。又解羊形小譬小乘。鹿形






處中譬中乘。牛形大譬菩薩乘也。問爲約
三智明三車優劣。爲約三斷耶。答有人言。具
約智斷優劣。聲聞但斷正使。縁覺斷小習。菩
薩結習倶傾。今謂中乘斷習經論無文。但取
智有優劣譬三車不同耳。今在門外者。門者
宅也。立此三車同止生死外。所以然者。三
果雖異惑盡同。故同在門外。又三乘人
所得法謂數滅無爲及盡無生二智。注經云。
六法爲聖果體。謂無漏五陰及數滅無爲。並
在生死外也。然羅漢報身實在界内。以人從
法。亦得名羅漢爲出界外。以法從人。人在
界内亦得云羅漢在三界内也。若身法各分
*則内外兩屬。初果所得無漏*則非三界所
繋法例此可知也。可以遊戲者明用車意也。
疑者云。若是因乘可有運出三界用。今已出
三界。何用乘爲是。故釋云可以遊戲。遊戲
者適悦也。生死往來馳騁五道踐渉艱辛。
聖果望之故言遊戲也。汝等於此下第三勸
速出。令三乘人懃精進速斷煩惱得出三
界。實是出去而言出來者。以内望外爲去。
以外觀内爲來也。隨汝所欲下第四明保與
虚。爾時諸子下第三諸子受化譬。即譬
上便有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三乘人得益也。
適其願故者。既知機而説教。必*稱機故云適
其願也。心各勇鋭者。前明教*稱機。今明機
信教。既起信心即欲修行義言勇鋭也。勇者
募進也。鋭者利也。互相推排者。前既有信
心。今明慇懃精進也。競共馳走者。上既明精
進。此正明觀四諦理也。觀苦斷集如競
走。證滅修道譬諍出火宅。有人言。心各
勇鋭此明外凡夫位。即七方便中前三方便
聞思慧位也。互相推排謂内凡夫*位。即四
善根即修慧位也。競共馳走三果學人位也。
*諍出火宅無學位也。故凡有内外聖有學無
學也。是時長者下第四父見子免難歡喜
譬也。安穩得出者。見諸子修行之時無有退
轉得出三界分段生死。皆於四衢道中者。増
一阿含云。四諦譬四衢。斷四諦下惑盡
達四諦。如路之四達爲衢。露地者。既斷四諦
下正使盡亦無蓋纒故*稱露地也。而坐者。
因中修行如馳走。得果究竟爲安坐。又馳騁
生死稱行。今得聖果爲坐也。無復障礙者。三
障斯亡無復累之能礙故云無障礙也。
於四衢露地而坐。欲顯三界外無三車可登
故也。又向在三界舍。今已出舍名爲露地。
下偈中空地亦爾。其心泰然歡喜踊躍者。
上明見子*免難。今辨父心歡喜。以初見在
火宅故憂。今見出火宅故喜。如衆生病故菩
薩病衆生病&MT00752;菩薩病*&MT00752;
問方便品云今我喜無畏。與此文明喜何異
耶。答方便品明説小不稱佛意故憂見大機
發稱佛意故喜。此文明見在火宅故憂見出
火宅得小果故喜也
法華義疏卷第五
  永仁甲午蕤賓下旬印板訖功孝行作福沙
彌道尊希受爪上人命&T072146;得髻中明珠豈誰
不尊重恭敬哉而義疏刻錭蓋檀越合力四
恩法界平等施迴矣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六
 胡吉藏撰 
  譬喩品之二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下此第五等賜大車
譬。就文爲三。一索車二賜車三得車歡喜。索
車者大乘機發也。賜車者爲説一乘也。得車
歡喜者聞一乘悟解也。義唯有此三不得多
少。譬上方便品説一乘也。索車是一經大
宗。今略釋之。有人言。昔得羅漢後出遊觀心
以天眼照見未來猶有生死。則煩惱未盡未
有盡智。猶有生死無無生智。佛何故説羅漢
有盡無生智耶。以就佛索覓盡無生智故言
索車。車者即是盡無生智也。今謂不然。昔既
見有生死未盡。即知三乘非是究竟。亦應即
知一乘是究竟。云何復有索也。又三藏教内
明羅漢。云何已得知三界外事也。若小乘已
明三界外事。與大乘復有何異耶。今所明者
索車之譬但就今辨。非昔教存也。但索車譬
凡有二門。一者無索假設索譬。二約疑情明
有索也。言無索而假設索譬者凡有二義。一
者欲顯三乘是方便。二欲顯一乘是眞實。




顯三乘是方便明道理無三。顯一乘是眞實
亦道理有一。蓋是一經大宗故假設索車譬
也。欲顯三乘是方便者。前明長者辨無有三
乘虚指門外無三説三。此就父明三乘是方
便也。門外若實有三車。子出門外便見有三
則不索三也。以其索三故知門外無有三車。
驗父前言理實無三方便説三。此寄子索三
以顯三是方便也。問何故寄父子並顯三乘
是方便耶。答此教所興正爲破執三乘是實。
故宜明三乘是方便。即是開方便門。然後始
得顯眞實義。故寄父子明三乘是方便也。
所言寄索車譬顯一乘是眞實者。下明等賜
即是有一。將明一有宜辨三無。三無不彰
則一有不顯。故寄索三以顯無三。如其有
三則不索三。以其索三故知無三。在三既無
一有便顯。故方*得賜一也。蓋是經之正意。
不須異釋也。所言就疑情明有索者。然迷悟
二門倶無有索。昔既執三則見有車證得小
果便不索車。今若領悟知有一無三亦不索
三。而今言有索者。約彼疑情言有索耳。佛
昔説有三。今教明無三。惑者將今無三徴覓
昔有三故言索耳。問爲三人索三。爲二人索
三。答據出門而索三者。但是羅漢辟支二人
索三耳。小乘明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補處未
斷煩惱是凡夫。故在門内不得言出門
外索車。大乘菩薩出三界外自知未至佛果
亦不索車。又三車譬三乘果。羅漢辟支至二
果處覓果不得故索果也。無有菩薩至佛果
處覓佛果不得。故無菩薩索佛果車也。問若
爾但二人索但應索二。何得索三耶。答一人
二人倶得索三無所疑也。問若爾言二人索
者。何*得文云諸子索耶。答蓋是總相稱爲諸
子。非是門外三人名爲諸子。故後合譬
云。若見無量億千衆生出三界苦得涅槃
樂。此但明二乘人出三界*得涅槃樂。不説菩
薩。則知不必皆是三子索也。問頗有菩薩亦
有索車不。答若據門外無菩薩索。若通論門
内約疑情者。昔説有三今説無三。菩薩以無
徴有亦有索也。問既其索三。云何賜一。答
既以疑情故索。疑是解津。若有解津則大機
已動扣佛説一。即是索一故後賜一也。爾時
長者各賜諸子此第二明賜車也。索所不
與者。無三可赴索也。與所不索者。有一以賜
也。就文爲二。初標等賜大車二章門。次
釋二章門。標二章門者。一標等賜章門。二標
大車章門。所與之人非一故云各賜也。等一
者。昔三機偏發以大車賜菩薩不賜二乘。故
若偏賜。今三病既消大機並發。等與大車。
對昔與偏故今明等賜。故下文云。不令有人
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其證
也。不令有人獨得滅度者。不令菩薩獨得大
涅槃也。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者。亦令二乘
證大涅槃也。大車下第二標大車章門。即是
出所賜車也。其車高廣下第二釋二章門也。
前釋大車章門。次釋等賜章門。釋大車章門
有三。初釋大車。次釋白牛。後釋儐從。初
二。前釋大次釋車體。其車高廣者釋大義
也。出二種生表爲高。備萬徳稱爲廣。
又出二死爲高即是大涅槃果果義。備萬
徳菩提果義。下還將二果合之。又出二生死
則累無不盡。備於衆徳*即徳無不圓。累無
不盡不可爲有。徳無不圓不可爲無。非有非
無故名中道。中道之法稱爲一乘也。故云廣
高。此對二衆但出分段之近故名爲下不具
萬徳目之爲狹也。若就因車釋者。略擧願行。
願則上求佛道爲高。下度衆生爲廣。行趣無
上菩提爲高。遍學諸道爲廣也。衆寶莊
者第二釋車體。前總釋次別釋。雖標高廣恐
非衆寶所成。是故次明衆寶莊校。即是萬徳
爲果車體。若據因車。萬行相資成其運用也。
周匝欄楯下第二次別釋車。前總標後別
釋。爲解義故。就別釋車又開爲二。前釋車
外莊嚴。次釋車内莊嚴。釋車外莊嚴歎大乘
化他徳。釋車内莊嚴明於内徳。果徳無窮不
出斯二。歎外徳中略擧五門。一歎總持。二歎
四辨。三嘆四等。四歎四弘。五歎四攝。初一
是能持。後四爲所持。欄楯以譬總持。持内
物不失爲欄。遮外物不侵如楯。總持亦然。持
衆徳令不失。遮衆惡令不生。普持衆徳遍遮
衆過義言周匝。此既是衆徳之本。又是小
乘所無故在初説之。同上歎於菩薩也。四面






懸鈴者次歎四辨。總持爲衆徳之本。是故
在初。四辨爲化物之要故次説之。車之有鈴
動而聲發。大乘化運四辨暢音。又釋但取樂
説辨。如鈴之聲用化四生故言四面。故前歎
菩薩徳中初明得陀羅尼次明得樂説辨才。
今之二句還同上也。張設軒蓋者次歎四等。
四辨外被要由四等内充。故次嘆也。軒之爲
用必高出而下覆。慈悲亦然。高出二乘下覆
六道。雖曰覆車實覆車中之人也。亦以珍奇
雜寶而嚴飾之者。明向慈悲爲衆徳所成故
體是眞實。不同外道二乘假想慈悲也。寶
繩*絞絡者次歎四弘。軒不施絡則飄。鼓
飛揚。是以安繩而遐持令不動。由此四弘
于四等盡未來際不捨四生。又復防持
令無愛見之過也。垂諸華瓔者次歎四攝。
有四弘誓願復須四攝之行。華瓔垂下悦於
來衆。四攝府順仰歸若林也。重敷綩綖者
第二明車内莊嚴。譬内徳也。綩*綖柔軟爲車
縟。可以適體譬禪定柔軟可以安身。以
定有八重故言重敷。又百千三昧故云重
也。綩*綖者外國精絹也名槃縮繍。富貴者
重而敷之。以譬三昧非一。安置丹枕。有人
言。車之前後兩横木名爲車枕。依此兩枕
竪四楗施廂壁也。信爲萬善之基。戒爲衆
徳之本。大乘徳行猶藉二法*猶車兩枕也。
今謂此非車枕。何以知之。既敷*縟竟後方安
枕。此乃是欲臥之枕非車枕也。又下偈明茵
縟之上敷以白疊。則以疊代枕故知是承首
之枕也。問何故車内安枕。答此既明内徳。
則有息化之義如臥之像。故涅槃云。入大涅
槃深禪定窟。衆不見故名入涅槃。今於縟上
更安枕。譬於禪定内入般涅槃也。又佛有時
間乃至八萬劫入深三昧。亦是息化故是欲
臥之像。問何故名爲丹枕耶。答*丹是赤色
之盛。由深定故多所發生。其功顯灼如
*丹色也。又釋古人合神*丹爲枕。令得長靈
之壽。譬入涅槃則常樂我淨也。駕以白牛者
第二釋御車之牛。竺道生法師用淨名經意
釋此文云。六通無垢名爲白牛。故云象馬五
通馳。今明萬徳與平等大慧其義不同。萬徳
但有運而無導。故但車非牛。平等大慧亦運
亦導。故具車牛兩義。五度對波若其義亦
然。大白牛車者謂平等大慧也。膚色充潔
者。種智圓滿爲*膚充。清淨無染爲
潔。形體姝好者。無有相貎爲*形體。寂滅
微妙爲姝好。有大筋力者。上明慧體今明慧
也。照用之深能斷大惑普載之重適道
之遠而無疲極。具此四義爲大筋力。行歩平
者。遊乎中道行無偏邪也。其疾如風者。
不疾而速感無不應也。又一念遍知一
法亦是其疾如用大乘之化入於五道
爲駕。與之如遊也。又多僕從而侍衞之者
第三明儐從也。既以佛果萬徳爲車。則以佛
登車人。從教修行者崇侍如林。故下偈
云。佛所悦可一切衆生所應讃供養禮
拜。即儐從之義也。若據因車。此文既明無學
之位。已得出宅。此始登車。自學人已下皆爲
從。所以者何下第二釋等賜章門。就文
爲二。第一前明有大車之所以。次明等賜。
今前釋有車之所將明賜車故前釋有車
之所以。而作是念下明等賜也。初明不應不
等。今此幼童下明應等賜也。初明同是子故
應等賜。愛無偏儻下平等愛故宜等賜也。我
有如是七寶大車下。前二句明心等。今此章
辨財多也。其數無量者。車則不二乘者不
一。以乘者不一故言無量也。所以者*何下擧
多況少也。周給一國者。國謂衆生也。假使
十方衆生一時機發並與佛乘而佛乘猶不可
匱*。匱者竭盡也。故大品云。十方三世佛皆
學*波若。而*波若不可盡。*波若則一乘
也。何況諸子者。明今會堪聞而悟者。蓋不足
故也。是時諸子下第三得車歡喜譬。問大
車既譬果乘。諸子是因。云何得乘果車。答解
從佛得。隨分皆會。故云各乘耳。又因必













果。故云*得車也。所期是小而遂獲大。賜
意表名非本所望也。舍利弗下第六明不
譬。所以有此譬來者。從上許賜文生。衆伏疑
云。始則許三終遂不與。似若虚言。初不許一
後遂賜一。復如妄説。今欲融會許賜斷彼疑
心故有此章來也。就文爲三。初反質二奉答
稱歎。反質者。謂佛虚妄本出聲聞。今
令其自稱不虚則不虚事實。故釋論云。佛反
質身子令身子口自稱不及菩薩則審大小
優劣之異。今亦然也。又身子既已領悟則知
三一迹返而旨符。故寄之融會息衆疑也。舍
利弗言不也者此第二奉詶。不也者不虚妄
也。問何故許而不與與而不許。答所以許
者。稱彼根縁得出火宅故須許也。理畢竟無
三又非佛本意。云何可與。故終不與也。與而
不許者。若遂許其大。不稱根情無由出宅。故
始不許也。終遂與者。大機既動稱佛本心。道
理有一。是故與也。就文有二。初明昔無三
三非虚妄。第二就今與一明無虚妄。佛
但略反質今不虚妄。而身子廣答具明今昔
不虚妄。又擧昔況今。昔無三説三尚不虚妄。
況今有一與一豈虚妄也。二文各有一釋
一況。初明一釋者。長者但令諸子出於火
難得全法身慧命。都不與車亦非虚妄。所
以然者。既*得法身慧命即是可保重義。故非
虚也。問此據何義明不虚耶。答約得二種實
益故不虚。一者實出三界。二者實全身命。故
不虚也。問何故復言若全身命便爲已得玩
好之具。答上雖言得二種實益是故不虚。而
不得車。應是虚妄。所以釋云。若全身命即已
得玩好故亦不虚也。何況方便於彼火宅而
濟者第二況也。上明直令諸子得出火
難全其躯命尚已非虚。況方便説有三車令
免難而有虚耶。前據實益故已是不虚。
況長者心實豈是虚耶。世尊若是長者下第
二明今不虚妄也。亦有二階。初釋次況。初
釋中爲三。一標不虚。二何以故下釋不虚。三
以是因縁下結不虚。大意明長者言雖許三
令得出宅意不與三遂長者本心是實故無
虚也。何況長者下第二擧況也。前明本意不
欲與小。假令都不與最小已非虚妄。何況本
意欲與於大今遂與之豈虚妄也。佛告舍利
弗下第三*稱歎也。一善哉歎解昔三不虚。
一善哉歎其今一不虚也。如來亦復如是
下第二合譬。合上六譬即成六章。今先總序
合譬之大意略有四義。一者譬中顯者
不合之。二者譬中不具足者合更足之。三者
譬中一途次第合譬*即復示一途。謂轉勢
説法。四者依譬文而正合之。合此中六譬意
者。合第一總譬明佛有極樂無極苦。合第二
見火譬叙衆生有極苦無極樂。合第三救子
不得譬明初成道時即欲拔衆生極苦與其極
樂但未堪故息化。合第四救子得譬且拔其
重苦與其小樂。合第五等賜大車譬拔其輕
苦與其大樂。合第六不虚譬明前許小樂後
與大樂義不相違。上總譬有六義。今正合化
主。兼合餘五以化主爲本。然後起化
正合之。一切世間者合上國邑聚落也。世間
有二種。今正取衆生世間也。之父者合上長
者也。於諸怖畏下合上財富無量也。就文
爲二。一歎所離二歎所得。所離即是空*義。
所得謂不空*義。以空義無一切累故法身
不有。有一切徳故法身不無。不有不無謂中
道也。又無一切累謂解脱也。有一切徳*即
法身波若也。又無一切累謂果果*也。具一切
徳即果義也 又良由無患故能救患。將明救
患故前序無患。良由有徳故能濟無徳。將明
濟於無徳故前歎有徳也。就離過中前明離
果患。即二種生死果也。無明闇蔽下離因患
也。*則二生死因。但無明爲本故偏説之。永
盡無餘者雙結無因果患也。而悉成就下第
二嘆所得也。就文亦二。初歎自徳次歎化他
徳。初有四雙。一者無量知見知一切法爲知。
知之分明譬如眼見。*則知見一雙也。力爲其













内無畏爲外。内外一雙也。有大神力謂神通
輪也。及智慧力謂説法輪也。即現通説法
一雙也。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者第四明權
實二智皆究竟也。大慈大悲下第二歎化他
徳。就文爲二。初歎化他之本。次歎化他之
跡。大慈大悲者普欲拔苦遍欲與樂。即廣大
心也。常無懈惓即常心也。恒求善事者謂第
一心也。欲以第一法與衆生。又慈悲即拔苦
與樂。恒求善事滅惡生善也。而生三界下第
二歎化他跡。本中有二本。謂大慈大悲。跡
中亦有二跡。初明大悲拔苦跡。教化令得下
大慈與樂跡。此中既明應身生三界。則知法
身無有生滅。即顯生無生二身也。不應謂此
經未明常住也。問云何合上財富無量等耶。
答無量知見等四雙合之也。總歎得離*則是
智斷。合上田業也。大慈大悲合上宅也。有大
神力合僮僕義也。無因果兩患*則合其年
衰邁。最後身義也。次傍合餘五義者。而生三
界朽故火宅合化處也。爲度衆生合五百人
三十子也。生老病死合上化意也。教化下合
教門也。見諸衆生下合上第二見火譬也。上
有三。初見火驚怖。二自序已出。三傷子未
離。今但合見火及傷子未離二章義耳。
所以但合此二義者。合上總譬歎佛有樂無
苦。今合見火譬序衆生有苦無樂。欲以能化
所化有無相對故也。合二即爲二意。初明見
衆生受苦合上見火。又四。第一見衆生現受
衆苦。第二見衆生生受衆苦。第三見後受衆
苦。第四總結三世苦也。前三世苦中一一
皆有三苦。現世三苦者。一生老病死憂悲苦
惱。此通是内身之苦。故經文結爲一苦。問
憂悲苦惱屬何苦耶。答並屬死苦所攝。十地
經云。死別離時愚人貪著心熱名憂。發聲啼
哭爲悲。五根相對爲苦。意根相對爲憂。苦轉
深爲惱。稻芉經言。追慼往事言聲哀慼名爲
憂。追思相續名爲悲。苦事逼身名爲苦。煩惱
纒縛故名惱*也。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
第二明於外財五欲生苦也。又以貪著追求
故現受衆苦者第三苦*也。此與上異者。上
明貪著財輕。今辨追求事重。同是外物生
苦。以貪有輕重爲二也。後受地獄下第二
明生報。*則三途爲三苦也。若生天上者第
三辨後報三苦。謂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
會苦此三人天。故正法念經説天亦有
貧窮。問何以判此爲三報。答凡貪著五欲必
生三途。從三途方得生人天耳。如是等下第
四總結衆苦也。問此九種苦云何配八苦耶。
答初現苦中生老病死即四苦也。五欲財利
二種苦屬求不得苦。三途屬怨憎會苦。貧窮
困苦亦屬求不得苦。次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如文説之。後總結諸苦是五盛陰苦也。衆
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第二合上傷子未離
也。沒在其中者。衆苦如海。衆生沒在苦海
内也。歡喜遊戲謂於苦果上更起貪著。
是重造苦因也。合上而諸子等於火宅内樂
著嬉戲。不覺不知者。前明貪愛今辨愚癡。即
癡愛也。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者。自上
已來見衆生受苦果造苦因。今見其輪迴不
息也。雖遭大苦不以爲患者。上歡喜遊戲明
覺苦衆生不厭於苦。今明遭苦衆生亦不
厭苦。則合上火來逼身苦痛切已也。舍利弗
佛見此已合第三救子不得譬。上有誡勸二
門。大乘化衆生不得。今文總合二門。開之爲
二。初總合誡勸二門。二總明無機息化。
以約慈悲合誡勸者。合總譬歎佛有樂無苦。
合見火譬序衆生有苦無樂。合今第三譬明
佛拔衆生苦與衆生樂。是以三章文勢相接
也。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下第二合無機息
化。文有二句。初明假設欲救。次明物不能
受。初有三句。前句明欲與實樂。神力合上
衣裓。智慧力合上机案也。捨於方便者第二
句明隱權也。爲諸衆生下第三句欲説實也。
衆生不能以是得度下第二明物不能受。前
明有身苦故不能解佛慧。而爲三界火宅所
燒。有心苦故不能解佛慧也。如彼長者下
第四合三車救子得譬。上有四章。一知子宿
好譬。二爲説三車譬。三諸子信受譬。四










父見子免難歡喜。今具合之。上知子宿好
有三。一明不出爲損。二欲設出方便。三知
子宿好。今並不合之。直序一化始終三種法
輪。初明隱實謂隱根本法輪。次明起權謂
枝末法輪。三明用權意即收末歸本。合中
但合初二句。下別有合等賜大車。故此中不
合。直明隱實起權生下説三乘之義也。爲
説三乘下第二合正説三乘。就文爲四。初誡
令勿樂生死。次勸令速出三界。三明保與
不虚。第四*稱歎三乘。此四即是次第相生。
合上四譬者初合第二示車處。第二合第
三勸出。第三合第四保與不虚。第
四合第一*稱歎三車。所以法譬不同者。轉
勢説法故也。汝等速出三界下第二勸
出。我今爲汝保任下第三保與不虚也。
是方便誘進衆生者。疑者云。既稱保與不虚
後遂不得。*即成虚妄。是故釋云。言保與者
蓋是方便誘進衆生耳。復作是言下第四*稱
歎三乘自在。無繋者。凡夫爲煩惱業苦三
所繋令得脱之故云無繋。無所依求者。心無
所著名爲無依。四智滿足*稱無求也。若有
衆生内有智性下第三合上三乘信受出宅
譬。上譬中總明三乘出宅。今別合之則成三
段*也。内有智性者則是内因也。從佛世尊
聞法受者明外縁也。信受者因縁具足
云聞法信受也。慇懃精進者。前明信受
今辨修行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者明
修行意也。修行有二意。一者欲出三界謂知
苦斷集。二自求涅槃謂證滅修道也。是名聲
聞乘者總結小乘名也。如彼諸子者擧譬帖
之。此中正取涅槃以譬車。以聲聞人正爲
涅槃故修道也。有人言。從初聞法信受擧外
凡合也。慇懃精進明内凡也。欲速出三界明
眞聖也。是名聲聞乘辨無學。若有衆生下次
合辟支佛乘。略不明内因。言求自然慧者。中
乘人不正求涅槃。若求涅槃即與聲聞無
異。故今擧求自然慧以合鹿車。欲異聲聞故
也。樂獨善寂倶舍論明縁覺有二種。一
部行縁覺。謂有部黨眷屬。是小縁覺。二犀
角喩縁覺。則是獨覺名大縁覺。其人獨靜
間。即是今文樂獨善寂也。深知諸法因
縁。此出所知之境。謂異聲聞但知四諦也。
若有衆生下次合大車譬也。*求一切智謂
空智也。佛智者一切種智謂有智也。一切
智或時通於二乘。如波若三慧品説。二乘名
一切智。若是一切種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
標一切種智也。自然智者總明二種智任運
能知空有二境。即是無功用智也。無師智
者前之三智並不從師得故云無師智。此釋
意出攝大乘論也。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
直明四智。今更辨四智。謂知見及力無
所畏兩雙也。佛乘雖具衆徳以智爲其宗。
廣明智也。愍念安樂下。前擧智慧門即是自
徳。今擧功徳門謂化他徳。大悲*稱愍。大慈
爲念。雙標二門也。安樂與利益異者。與樂
果爲安樂。與善因爲利益。釋大慈徳也。度
脱一切者釋大悲徳。度苦脱集。對上大慈亦
有二意也。是名大乘者總結功徳智慧自
行化他爲大乘體也。菩薩求此乘故名
摩訶薩者。上明法大今辨人大。以求大果法
故名大人。從果法立名也。如彼長者下合上
第四見子免難譬。但文轉勢與上不同。宜
開二別。初雙標二譬。次雙合二譬。此二是
小終大始。義相關故雙牒合之。出三界成無
學爲小終也。一乘機發賜大乘爲大始也。
如來亦復如是下雙合兩譬。初合見子
難。如來爾時下第五合等賜大車。上有三
章。一索車二賜車三得車歡喜。今不合初後
但合等賜。以上見子*免難則是見大機發


















故今明等賜義。譬中明索車不辨機發。今明
機發不辨索車。互現文。上等賜大車有二。初
開二章門。次釋二章門。今合釋等賜及大車
二義。則是譬開而説合。蓋是轉勢
同。互現明義也。就文爲二。初就大涅槃合等
賜與大車。次就衆徳合等賜與大車。就初五
句。第一句明多有法寶。是諸衆生下第二句
明皆是吾子。等與大下第三句正明等
賜。不令有人獨得滅度下第四句明不應
不等。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下第五句
正明等賜。皆以之言即是合等賜。如來滅度
合彼大車。所以前擧大涅槃合大車者。二乘
正宗小滅故。今用大滅以代小滅
上見滅小苦故與其小滅。今滅大苦名如來
滅度也。是諸衆生下第二擧衆徳以合大車。
悉與之言合等賜也。諸佛禪定合大車也。前
即是果果合大車。今用果義合於大車。果果
謂累無不盡。果謂徳無不圓。斯二既圓總收
衆義。故略擧以合大車。又上是滅大苦。今
是與大樂。皆是一相一種者。顯彰爲相。種
別爲種。今明外無三乘異相故云一相。内無
三乘異體故云一種。如彼長者下合第六不
虚譬。初牒前譬次合之。但不盡能受者。明佛
非不能授但衆生不盡能受。此據昔三乘
生。唯菩薩能受大。二乘人不能受大。是故
於一佛乘分別説三*也。以是因縁下此文有
二義故來。一者近接不盡能受文生。以不能
盡受一乘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二者
遠詶上身子請。上請願説其因縁。今説六
譬始終因縁已竟。故結詶之也。就偈凡
有百六十五行還頌前二段。第一頌上
云詶請説。第二以是因縁十方諦求頌上第
二結詶身子請。初文亦二。前頌開譬次頌合
譬。上譬説有六。今但頌五。不虚譬是身子
領解。今不頌之。頌餘五譬即爲五段。初三十
三行頌總譬。次三行頌見火譬。次五行頌救
子不得譬。次十二行半頌救子得譬。次十二
行頌等賜大車譬。上總譬有六義。今不頌一
門及三十子。但頌化主化處五百人及化意。
頌此四義轉勢説法。宜開文爲六。一明宅
主。二序宅相。三明宅中之人。四辨宅有毒害。
五明宅有火災。六總結宅過患。宅主者所謂
佛也。宅相者三界無常無我不淨也。宅
人者五道衆生也。宅有毒害者三界煩惱能
害法身慧命也。宅有火災者三界諸苦燒衆
生也。總結過患者具上諸惡。則三界是大
患。令物厭之而求出也。問何故不頌一門
三十子耶。答三十子是求出之人。一門者出
火宅之處。今此六義皆序三界過患。明衆生
淪沒其中。故不頌之也。迴一門及三十子置
見火譬及救子不得譬兼頌之所以然
者。佛合六譬大開二章。合總譬明三界過患
義。合後五譬並明出離義。以義類相從故
開此二也。譬如長者下此第一明宅主頌上
化主也。長行明化主爲正。故須廣説。長行
既廣故偈即略之也。有一大宅第二序宅相。
則頌上第二化處。所言有一大宅者。上明
化處有四。謂國邑聚落。今且就一方三界爲
言故言一也。三界是衆生所居。佛爲化主。有
屬佛義故言有也。大宅者即上其家廣大義
也。其宅久故廣序宅相。長行既略偈*則廣
之。三界是無常朽敗之物。*稱爲久故。一時
無常故言頓蔽。蔽由敗也。堂舍高危。上總
序宅相今別明也。就文爲三。第一作三界無
常譬。第二作三界無我譬。第三作三界不淨
譬。下別有火起。以譬苦故不明苦譬。堂者如
上釋之。六道衆生共聚三界之内故*稱爲堂。
前名爲閣今轉*稱舍者凡有二義。上辨三
界昇沈不同故*稱爲閣。今明爲物所栖目
之爲舍。二者三界轉迴昇墜不定。或生上
界或在下界。故不專守定名也。三界之法重
累故*稱爲高。而六道果報非安穩法故云
也。又天堂與地獄相對門。故高處必*危。如
智度論云譬群羊肥者前死也。柱根摧朽
者。上總明三界無常。今別明無常也。柱根持
一舍之本。命根持一身之主。故大品云。如人
命根在故餘根在。命根若滅餘根盡滅。是










故前辨命根。念念損滅爲摧朽也。梁棟傾
者此明心法無常如前釋也。以識無定形生
滅如幻爲傾斜也。基陛頽毀者以三種業爲
三界基陛。如大品云。罪業因縁故三惡道中
生。福業因縁故欲界人天中生。無動業因縁
故色無色界中生。故知三業爲三界基陛。行
業漸盡爲頽毀也。牆壁&T075882;坼者。柱根辨非色
非心無常。梁棟明心法無常。今明色法無常。
前二無常相隱故略説之。色法無常相顯宜
廣明也外四大如牆。内四大如壁。四大性
相違反如&T075882;坼。&T075882;者毀也。坼者裂也。埿塗
陀落者。*埿塗者四微也。毘曇則四微與
四大常倶故四大造四微。成論則四微成四
大。如*埿塗成於牆壁。今謂四微亦無常故
*稱陀落。又細無常如&T075882;坼。麁無常如褫落。
褫者頽褫。落者墜落。覆苫亂墜者。蓋屋之
物或瓦或茅。今正以*茅覆舍故*稱苫也。衆
生以薄皮裹於一身。如脆茅蓋於一舍。亂墜者
聊亂墜落也。即皮緩面皺齒疎形竭之貎
也。椽梠差脱者。意根爲棟。身根爲梠。眼等四
根爲椽*椽之所依。上釘之著棟。下又
恊之在梠。二根爲主四根依附有像之也。差
脱者諸根爲用互相資持。乃至其衰朽資
持之力微弱。義言差脱。故經言。少年去死
遠生近。故六根皆明。老年去生遠死近。故
六根皆闇也。周障屈曲者。上來明五陰六
根皆是無常謂無常觀也。今序宅敧側不
正之貎明無我觀也。喩如老病死將至四支
百體不得自在。如舍*敧側不得周正。以顯
無我也。雜穢充遍者第三明不淨觀也。有人
言。從有一大宅至而復頓弊總序三界無常
也。從堂舍高危以下別序五陰四大無常也。
堂舍者總明五陰是衆生所栖。是故經云五
陰舍宅觀悉空寂。柱根以下別明五陰無常
也。色陰中地大能持故爲柱。柱分分不實如
摧朽也。識陰爲一身之主是梁棟。識無定主
如幻爲傾科。行陰是一身之本爲基陛。一起
一滅爲頽毀。亂想周障取像而不實爲牆壁
&T075882;坼。三受互起不住如埿塗褫落。此序五陰
無常竟。覆苫亂墜下別明四大無常也。風大
能傾覆爲覆苫亂墜。椽梠不能相持。似堅而
非堅。譬地大之不實也。周障屈曲。如火大遍
在一形之中隨身老壯火有強弱不得自在
也。雜穢充遍者。六根膿血渧唾不淨譬水大
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第三明宅中人。
五道衆生止住無常無我不淨舍内。明可
傷之甚也。鵄梟鵰鷲下第四明宅内有惡物。
經無別合義既難明。今略以五門釋之。一來
意門。二攝法門。三次第門。四同異門。五約
人門。來意門者。以宅中有此毒害故宅不
居三界内。有愛見煩惱能害衆生法身
慧命。宜起厭離疾求出也。二攝法門者。毒害
雖多不出二種。一者顯現有*形之物謂怪鳥
毒虫。二幽隱無*形之物謂夜叉惡鬼。
爲害之極唯在斯二。有*形虫鳥譬三
縁事煩惱。無*形鬼神譬迷理諸見。害法身
慧命唯有理事兩惑也。三次第門者。問何故
前明有*形鳥後辨無*形鬼神耶。答就
譬而言。有*形顯現毒害義彰。是故前辨。無
*形鬼神爲害不顯。所以後説。就理而明者。
有*形鳥獸譬在家起愛衆生。無*形鬼神譬
出家起見外道。故前有在家起愛。後方有出
家起見也。問何以知然。答此譬之興還譬
方便品五濁文耳。方便品中兩處皆前明起
愛後辨起見。初文云深著於五欲癡愛故生
惱謂起愛也。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謂起
也。後文云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謂起
愛也。深入於邪見以苦欲捨苦謂起見也。方
便品既前明於愛後辨於見。蓋是法説明愛
見前後。今此品中還譬上義。故前明怪鳥毒
虫以譬於愛。夜叉惡鬼譬彼見也。是以此文
不依斷惑前後亦不依起惑次第。以此釋
文煥然可明也。第四同異門者。問虫鳥鬼神
與五百人等有何異耶。答然諸法本性寂滅
未曾生死之與涅槃。亦未曾有衆生及與諸
佛。但於顛倒妄情故有衆生。約此衆生便有
五事。一者取其果報昇沈故名三界。此三界










同是無常不淨。所栖之義如彼舍形。能栖三
界之人數有五道名五百人。即此五百人起
三毒煩惱名爲毒虫。若起諸見稱爲惡鬼。具
此愛見便感苦果燒惱身心故名火災。故三
界内有此五事也。次明則約此衆生具足五
義名出三界人。一者*則此衆生値佛菩薩聞
説三乘教種三乘種子名三十子。漸次修行
成三乘聖人故名羅漢辟支及以菩薩。即此
三乘人若聞法華同悟一乘並名菩薩。即此
菩薩修行滿足故名爲佛。然三界内五事謂
生死河滿涅槃河傾。三界外五事即生死河
傾涅槃河滿。然本對生死故有涅槃。生死既
傾即涅槃亦淨。故非生死亦非涅槃則本性
寂滅。謂二河倶傾。如華嚴云生死非雜亂涅
槃非寂靜也。然非生死非涅槃故能示生死
涅槃二種方便。謂二河倶滿也。第五門明人
不同者。略説此經譬意。明迷悟不同有四種
人以爲次第。一者在家起愛衆生不知厭生
死亦不知出。二者出家外道知厭老病迷於
出路而不知出處。三者二乘之人知厭知出。
但是曲出故於佛道迂迴稽留。又住半路不
更進求。四者菩薩之人知厭知出名爲直出。
故乘是寶車直至道場。今毒虫惡鬼*則是前
二人也。今昔兩人即是後二人也。亦得一人
具四四人具四。如恒河中七種衆生自有七
人具七一人具七也。就文爲三。一者明毒
虫。二辨惡鬼。三總結過患。初文又二。前別明
毒虫二總結過患。就初文又開三雙。第一明
上有怪鳥下有毒虫則上下一雙。二明
迷之不淨能迷蜣蜋。能所一雙。三明貪
食噉慳狗奪。慳貪一雙問初何故前明
怪鳥後明毒虫。答據譬而言。宅有二事不可
栖止。一者上有怪鳥。二者下有毒虫。即從上
至下自外至内。爲此義故前明怪鳥後辨毒
虫。有人言。怪鳥以譬慢使。如鳥飛翔高擧。譬
衆生起慢陵他擧自高。慢非三毒之初又非
五鈍之首。但示起無定相故前明慢。又此經
正斥増上慢人故前明也。有人言。既稱怪鳥。
取其發聲爲譬。然此諸鳥或&T004535;怪聲或吐和
音。怪聲即譬惡口兩舌。和音以況妄言綺語
也。今謂理實難明。但斯一宅内上有怪鳥下
有毒虫。以此爲譬者。上在怪鳥譬上二界
愛使也。是故經云色染無色染。以愛爲生
死之本故命初説之。又諸外道皆言上二界
是極樂涅槃。而貪著禪味。今偏破之故先明
二界愛也。蚖蛇蝮蝎此第二明下有毒
虫以譬瞋使。愛唯在上不在下。譬同諸鳥。
瞋唯在下不在於上。喩彼毒虫。蓋是一往
開七使門。毘曇釋之於文相似也。蚖蛇備有
兩音。而*形長一尺許世人呼爲蛇師。重嗔
如蚖蛇蝮蝎。輕嗔如蜈蚣蚰蜓。守宮者婬妬
之譬也。古人取此虫緘置箱内以眞朱食
之令赤。若王行不在刺取血題内人臂。有私
情者血沈入皮内。可以守宮人故以爲名
也。諸惡虫輩者總結衆邪。萬妬從嗔使支流
生也。交横馳走者。衆使亂起如交横。起必疾
利如馳走。屎尿臭處者第二雙也。初明所惑
之法。謂欲界五欲猶如屎尿。上二界雖無
外欲而有内欲故*稱流溢。皆爲智人所惡名
爲不淨。蜣蜋諸虫而集其上者此明能迷之
使。謂凡夫癡迷而樂著不捨。如蜣蜋無識
而集其上。此擧愛以顯癡也。前明愛瞋各
在上下。故如彼虫鳥。今明三界悉是有漏不
淨無明煩惱通並迷之。故前明其別今説於
通即是次第也。狐狼野干者第三明慳貪一
雙也。問初明怪鳥喩愛毒虫譬嗔蜣蜋譬癡。
即是三毒具足。何故更説慳貪。答貪愛是生
死之本。宜開爲二。輕者爲上界之愛。重品
爲欲界之貪。初以明上界之愛。今次辨欲界
之貪也。問何故前説上界之愛次則辨欲界
貪耶。答就譬而言。上有怪鳥下有毒虫。明舍
之可怖不可栖止。故前明上界之愛。下界之
嗔爲過患義甚。故前説愛次則説瞋。今欲廣
序慳貪過重故在後明之。故方便品云劫濁
亂時衆生垢重慳貪嫉妬。今爲化欲界之人
故廣彰欲界過患。故在後説之。就文爲二。前
明貪過次辨慳失。狼*獸多貪。是以經云貪
狼於財色。狐*獸亦貪而性多疑。是故經云
狐疑。即借此*獸以喩疑也。今正辨貪而明
疑者。又多貪之人欲求名利前生疑心。爲得
與不得。是故就貪使則明有疑。野干亦貪而
性復諂以貪求之人多好諂曲。是以明
貪而復辨諂。咀嚼者正辨貪相。乃備貪五塵




而貪味爲主故偏説之。踐&T050460;者貪無道理饕
餐無厭義同踐&T050460;也。&T066643;齧者六根起貪取
境深重如&T066643;齧也。死尸者所貪五欲不淨臭
穢譬彼死尸也。骨肉狼籍者貪取積聚其事
衆多如狼籍也。由是群狗下第二明從貪起
慳。慳者非一譬同群狗也。競來搏撮者。慳
心保悋義同搏撮。又多得名利處如骨肉
狼籍競於名利義同搏撮也。貪無飽厭如飢
羸。懼不*稱意如慞惶。觸境皆貪四方引取如
處處求食也。鬪諍摣掣者。前明從貪起慳。
今辨因慳貪更起嗔使。貪性引取慳則悋保。
二義相反。境不順心則起嗔諍故言鬪諍。
競牽向己故曰*摣掣。啀喍嘷吠者。鬪諍
起於身業。今明起於口業。從慳貪二使故起
身口兩瞋也。此並序群狗之事。非前三獸譬
也。其舍恐怖變状如是下第二半行總結
過患。其舍者三界舍也。恐怖者煩惱能害法
身慧命可怖畏也。變状者變怪之壯貎也。
心本清淨起諸煩惱乖傷至理能感苦報如
變怪也。問何故此文不明疑使也。答此正譬
在家起愛衆生。但明有於三毒。未是推獲求
理故不明疑使。疑使在後説之。事中之疑非
使性攝故不説也處處皆有下第二譬出家
外道起迷理之使。如方便品已生起之。
前明天魔樂生死。今明外道著諸見。就文爲
二。初明疑使次明見使。要前生疑然後起
見。故雜心云無知故猶預猶預故邪見。上已
明無知今次明猶預。故初辨疑。疑通三界故
云處處皆有也。魑魅魍魎者正明疑使。借魍
魎魑魅之名喩疑之不決也。張平子西京賦
注解云。山神爲魑。虎*形也。宅神爲魅
頭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爲魍魎。春秋第
十卷云。鑄𣂰像物故有百獸之形。使人入山
川不逢魑魅魍魎。注云魑是山神*獸形。魅爲
怪物。魍魎者水神。夜叉惡鬼下第二明見使。
就文爲五。第一明邪見。第二明戒取。第三明
身見。第四明見取。第五明邊見也。問五見
門何故初説邪見耶。答據譬而言。舍内有食
人之鬼最可怖畏。邪見撥無因果能斷善根。諸
見中重故前説之。又雜心云猶預故邪見。則
從疑生邪見。謂相生次第也。就文爲三。初
半行明撥善根邪見。一行半明撥惡邪見。後
一行雙結二種邪見也。夜叉惡鬼者釋論云。
帝釋城有九百九十九門。門有六青衣夜叉。
然夜叉有三。地住空住天住。釋論擧天住者
耳。什翻爲輕捷。又云貴人亦名能噉
也。食噉人肉者。上辨能撥之邪見。此明所
撥之善法。人肉是肉中之貴。善法爲衆法之
尊。欲明爲過之甚故前明撥無善法也。毒
虫之屬下第二明撥不善邪見也。初一行明
所撥之不善。上半辨不善之因。次一句明
不善之因生不善之果。第三句明因果詶生
各有理分也。孚乳者。鳥所生者名孚。獸所
生者爲乳。亦是卵者爲孚。胎者爲乳也。夜
叉競來下第二半行明能撥之邪見。起邪見
者非一故言競來也。然正食其子譬邪見
正撥果也。食之既飽下第三一行總結邪見
過也。至撥不善則邪見都成九品備足善
根永斷云飽也。以九品備足邪見強盛
故云轉熾。因邪見起邪説如鬪諍之聲。邪見
執無與有見相反義如鬪諍。宣之於口稱爲
惡聲。邪見能斷善根得無間報如甚可怖畏
也。鳩槃荼鬼下第二次明戒取。次邪見明戒
取。邪見撥無因果。戒取立有因果。欲以有無
相對故相次也。亦欲顯外道執於有無悉乖
至極故次説之鳩槃荼鬼此云冬瓜鬼。形似
冬瓜也。戒取有二種。有善法惡法。若執諸
見爲道是惡法戒取。故成論云。持牛戒若成
則爲牛。不成則墮地獄。非此中用也。今此中
明執三界有漏善法以之爲道名爲戒取。依
毘曇義。雖執善法爲戒取。並屬不善攝。
除身邊二見餘見悉不善。能持善戒得欲界
人天昇出四趣。如土埵少高於地。但欲界非
安穩法譬蹲踞也。或時離地一尺二尺者。此
執修禪絶欲以之爲道名爲戒取。計四禪爲
道如離地一尺。計四空爲道如離地二尺。
上爲往。厭下爲返。又生上爲往。退下爲返。










周歴三界爲遊行。乖至理爲縱逸。不能剋獲
聖道爲嬉戲也。捉狗兩足者此明戒取過。前
明邪見撥無因果其過既重如食人及食諸
鳥獸今明戒取立有因果其過即輕但如恐
怖舍内之狗。故有此譬來也。計四禪四空爲
乖損上二界因。如捉狗兩足。以上二界
因是有漏。望無漏聖道是下法。如狗是下賤
*獸也。計有漏非道爲道*乖損有漏。喩如撲
狗。乖違事彰如狗聲揚於外。故云失聲。
迷有漏之因亦迷有漏之果。如以脚加頸。計
有漏爲聖道不撥於因果。如怖狗不死。作
此執計謂爲得理。故*稱自樂也。復有諸鬼
其身長大下第三次明我見。次戒取後説
我見者。就譬而言。初鬼倶害人*獸其過最重
故初説之。次鬼不害人*獸但怖於狗故在第
二。今此一鬼都不損人*獸。可怖畏義微故在
第三。邪見撥因果其過最重故在第一。戒取
立有因果但乖有漏法故居第二。身見不妨
行施戒。復是隱沒無記法。比於戒取其過則
輕故居第三也。問如成論義明身見是不善。
毘曇義明身見是隱沒無記。此二云何得失
耶。答倶舍評之云。我見有二種。一者生得我
見。謂隨生三界地一切衆生皆起我見心名
爲生得我。如此之我則是隱沒無記。若如外
道邪執之我名爲不善也。其身長大者。若據
多人者。三界衆生皆有我爲長。五道衆生悉
有我*稱之爲大。若如僧佉等計我遍三界
五道*稱爲長大。計我之人謂爲得理心無慚
愧*稱爲裸*形。無明心中計我目之爲黒。無
有無我正觀故名爲痩。一切凡夫常有我
心故言常住*其中。懷我在心。宣之於口故
言發聲。爲我修福義如求食也。又此鬼恒
欲食於人*獸。如計我常撥於無我故名求食。
復有諸鬼其咽如針下第四次明見取。但見
取有二。一者獨頭二者足上。言獨頭者無樂
淨計樂淨也。言足上者於我見上執是非也。
如云自見是實以餘妄語。今此文明執己
見爲是不受他見如細咽之鬼不受飮食也。
復有諸鬼首如牛頭下第五明邊見。斷常從
身見生。如牛二角共在一頭。而言牛者牛羊
愚癡。就譬而言可有三句。一者牛二者頭
三者頭上有角。如由癡故計我由我故起斷
常也。或食人肉或復噉狗者。上明邊見體。
今明邊見用。*乖善法因果如食人肉。違惡
法因果譬之噉狗也。又*乖滅道爲食人肉。傷
苦集如噉狗也。頭髮蓬亂者。上略明從身見
生斷常二見。今廣明從斷常生六十二見。
故方便品云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
諸見具足六十*二。斷常爲衆見之本。如
頭。從斷常生六十*二見無有絟緒。如髮*蓬
亂*也。殘害凶險者。上明六十二見體。今明
*其用。諸見多所*乖傷如殘害凶險。無有定
飮食。故言飢渇所逼也。又此鬼亦常食
人*獸。如計斷常者恒欲破於中道宣諸見於
口。*其義顯彰如叫喚。心行斷常義如馳走
也。夜叉餓鬼下第三一行半總結過患。初句
牒迷理之使。次句牒迷事煩惱。起愛見二使
衆生並無定慧飮食如飢急。又常欲乖傷名
飢渇。但有欲出之心而不修出之行。如此愛
見衆生受諸苦時亦有厭苦四向希心求出
離義。如看窓牖。窓牖謂無苦處。而不
正求出但窺之而已。如是諸難恐畏無量
者。患累煩惱非可具列故言如*是諸難
恐畏無量。是朽故宅下第五次明火起。就文
爲二。初明火起之縁。二正明火起。問何因
縁故有火起譬耶。答長行已釋。今更作一意
序之。前明舍形謂三界果報。次明惡鬼毒虫
謂於三界中起愛見煩惱。以有煩惱故感苦
報。但感後苦有二因縁。一起煩惱二遠離善
師即佛去世也。起惑是感苦之因故前明之。
佛告是感苦之縁故後説之。是以經文前明
煩惱後辨佛去世也。佛應生三界。三界屬佛。
以佛能化三界故屬佛。不屬九十六師故云
一人。其人近出者。上明應生今示應滅。轉現
他方故云近出也。未久之間者。如來示現生
滅俄頃之時故云未久。又未久尚已起惑招
苦。況去聖久耶。於後舍宅歘然火起者第二
正明火起。就文爲三。第一明欲界火起。二明
色界火起。三明無色界火起。故不文云。三界
無安猶如火宅。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
火熾燃不息也。於後者謂佛滅後也。又是衆






生背化以後。此明火起時*也。歘然者從顛倒
妄想而生。示火起無根本也。火起者正明起
惑招苦也。四生衆生同有生老病死故云四
面也。一時者雖復同有猶恐未必一時故
復説一時也。其炎倶熾者如來滅後衆生背
化同起染累倶受重苦也。棟梁椽柱者出被
燒之身心也。爆聲者謂老苦。震裂者謂病苦
也。摧折崩倒者謂神逝*形離即死苦。諸鬼
神等揚聲大叫者此序遭苦人。諸鬼神
出家外道等起見流。十地論云。外道見老病
死生大厭心。如鬼神見火揚聲大叫。鵰鷲諸
鳥下此一行序愛見衆生同不知出苦處。上
句明在家起愛衆生見老病死亦生怖畏不
知出處也。次句序出家外道亦不知出處
*也。惡獸毒虫藏竄孔穴者第二明色界火起。
一句明在家衆生厭欲界苦修於四禪求
生色界。故言藏竄孔穴。此經始末有三種喩。
一者取上界高出於下故擧閣爲喩。二者取
凡夫出離蓋不足言。如一尺二尺。三
取避火之義喩同孔穴。毘舍闍鬼者此云
鬼。譬起見外道。亦厭欲界苦求生色界故云
亦住其中。薄福徳故爲火所逼者。雖生色界
亦未於患。所以不*免苦者由薄福徳
故也。欲界苦重如燒。上界苦輕故言逼也。
共相殘害者明色界衆生已受苦果更起惑
因。愛多者著有。見多者著無。有無互起更相
呑滅義言殘害。有害無如飮血。無害有如食
肉也。野干之屬並已前死者。生上界時欲界
重貪前已斷也。故十地云。如梵天王欲界煩
惱不現前也。諸大惡獸競來食噉者。欲界惡
雖滅而上界煩惱續起。起則勢奪前惡故言
競噉也。臭烟熢&T024445;者。烟爲火氣。因衆苦生諸
惡業故以苦爲火。惡業喩烟。遍色界四禪之
内*稱四面充塞也。華嚴經以邪覺觀爲烟。
此是説諸煩惱本也。邪思惟亦通四禪。如四
面充塞。蜈蚣蚰蜓下第三明無色界火起。就
文爲二。初明三空火起。次辨非想被燒。雖
生四禪未*免無常。復求生三空故言諍走
出穴。此一行序在家衆生生無色界也。問依
毘曇義上界無嗔。何得言蜈蚣蚰蜓譬生
色界衆生有嗔耶。答義有多門。不得全依數
判也。鳩槃茶鬼隨取而食者。此半行明起見
外道生*於無色界。外道多執無見撥其所計
因果皆無。故言隨取而食。應具如色界説。今
略擧造苦因義耳。又釋此轉譬明義。雖生三
空由未*免火故言隨取而食。鬼喩火也。又諸
餓鬼頭上火燃下第二明非想火起。雖生
三空*由未*免苦故求生非想。是三有
頂*稱之爲頭。亦爲無常衆苦所逼故言火燃。
雖生非想之極終無出世定慧如飢渇熱惱。
又飢渇常欲飮食。計非想凡夫恒欲片破
正涅槃法也。初在宅被燒故諍入穴。穴内
被燒復走出穴。穴外復不*免火更無去處故
言周章悶走。如本在欲界。受苦故求生色
界。色界復不*免苦故求生無色界。無*色
界復不*免苦則無避苦處。如周章悶走也。
其宅如是下第六總結過患也。是時宅主
下第二三行頌見火譬。長行有三。一見火驚
怖。二明父之已出。三序子之未離。今轉勢亦
三。一明在門外立。二衆生有機扣佛。三長者
驚入火宅。問何故在門外耶。答方便品云
佛眼見六道衆生。前長行云長者見是大火。
並未明見之處所故今釋二處之文。明佛居
法身地故見如長者在門外立故聞。所言立
者將行之貎也。以將入宅救子所以言立。
又言立者不行之像。譬佛待機方入生死度
物而不他行*也。又言立者諸子背化流轉生
死。如來衆徳久已成立。又言立者不安之貎。
聖人雖復息跡世外。恒欲府入生死未曾暫
安也。聞有人言者第二明衆生有機扣佛也。
衆生應悟之機。昔化縁發來扣於佛。如聞告
而後知。長行*稱見今言聞者。上據聖智。照
達分明譬同眼見。今喩衆生善根將發。但善
根將發其義微隱故如聞也。汝諸子等述所
聞事也。昔曾受化應在四流之外。中途起惑
還入三界之中也。稚小無知歡娯樂著者。初
發道心爲稚。善根微弱爲小。有無明煩惱爲
無知。愛於五欲*稱樂著也。長者聞已下第
三明應入*斥生死欲救濟也。上二章並序
法身。第三始辨應迹。告喩諸子下五行頌







第三救子不得譬。前本有誡勸二門。今但頌
誡門所以然者。欲明三譬義勢相承。頌前總
譬廣明生死過患。頌見火譬明諸子背化起
惑貪著生死因縁。今頌救子不得正爲子説
生死過患。是故但頌誡門也。就文爲二。初
頌救子。次明無機不受父化。初文又二。前一
行半略説生死過患。毒蛇蚖蝮下二行半廣
説生死過患。毒蛇蚖蝮釋上毒虫。及諸夜叉
釋上惡鬼。鳩槃荼鬼下重明鬼虫者。初鬼虫
爲過之甚故前列之。後毒害少輕故復重列
也。此苦難處況復大火者。煩惱之苦以惱於
心尚不可受。況老病死苦而可受耶。又釋人
天苦已不可受。況復三塗苦*耶。諸子無知下
第二頌無機也。是時長者下頌第四三車救
子得譬。上有四。一知子宿好。二正説三車。
三諸子信受。四父歡喜。今具頌之。初三行
頌第一。上文有三。一不出爲損。二欲設出
方。三知子宿好。今轉勢爲二。前兩行半明
無大機。次半行明有小機。以無大機而有小
機。是故息大而授小法也。益我愁惱者。初在
法身地見衆生在生死受苦已起大悲。次
以本垂迹用大乘化之不得。悲心轉深故云
益也今此舍宅者別出可悲之事。戀著生死
不受大化。蓋是捨樂取苦。將爲煩惱燒滅善
根故可悲也。即便思惟下第二欲設小化。即
顯有小機也。告諸子等下頌第二正設三車
譬。上有四譬。今具頌之。一行頌*稱歎三車。
次三句頌示車處。次一句頌勸速出取車。次
一行頌保與不虚。造作此車者。本無三乘爲
物權設故言造作也。又由佛得三故言佛造
作也。諸子聞説下頌第三諸子信受出宅。此
文有三。初半行頌聞慧。六字頌學地。而出
已下十字頌無學位。所以但頌三者。初聞教
二修行三出宅也。長者見子下第四頌上父
見子*免難歡喜。就文爲三。初一行半標歡
喜。次二行半擧憂釋喜。後一行結歡喜。
至此以來已三過列惡鬼毒虫及以大火。第
一總譬中別明三界有此過患。第二救子
不得譬中*別明爲子説生死過患而不信受。
今此中別爲明不出之憂得出之喜。故復
列也。生育甚難者。令發菩提心爲生教修菩
薩行爲育也。此中述子三時。一生育時謂過
去世本學大乘時。從稚小下第二失大乘行
教入三界時。我已救之第三得小乘果時也。
爾時諸子下十二行頌第五等賜大車譬。上
有三。一索車二賜車三得車歡喜。今具頌
之。*索車有四。半行明*索時。知父安坐者
此譬始終明父有三時。一者門外立時譬居
法身地欲垂應迹。二驚入火宅時正應入生
死。三安坐時*則是施權救子。營爲已息意
悦心安謂安坐時也。皆詣父所下第二一行
正頌索車譬。此譬始終明子凡有五時。一遊
戲入宅時。此時背一乘化入三界時。二明競
共馳走出宅時。此是禀三乘教出三界時。三
子安坐時。謂得小果究竟時也。四皆詣父
謂背小向大即大機發時。後第五乘是寶車直
至道場時也。如前所許下第三一行騰昔所
許。爲許故索。故騰許而索也。今正是時下第
四半行結成索意。長者大富下第二頌賜車。
長行前明等賜後辨大車。今七行前頌大車。
後半行。頌等賜。蓋是轉勢説法也。以衆寶物
造諸大車者。説如來萬徳作大乘之名。故言
以衆寶物造諸大車。問三是方便可名造作
一乘眞實云何亦*稱造作耶。答前明無
三爲物説三故言造作。是以前云吾爲汝等
造作此車。今明實有衆徳作大乘之名故言
造作。故二造義異也。又據理而明者。道門
未曾三一。説三説一皆是方便。即是無名相
中強名相説故倶名造作。此並就果車
之。若就因車釋明造用也。藉前三乘善
根之寶以成今日唯有一乘之解。故言以
衆寶物而造作之。又一乘之解非已能得。得
由聖授義名爲造作。上妙細&T073554;者以&T073554;覆縟。
其用有二。一以遮垢二以嚴飾。一乘之義亦
備二義。一者禪定垢過多生染著。眞解能亡。
有遮垢之義。二者定由慧成。有嚴飾之義也。
有大白牛下頌上牛也。多諸儐從者頌上










從。以是妙車下第二頌等賜也。諸子是時
頌第三得車歡喜。遊於四方者。若據化
他以釋四方者。既得平等之解方修大行
普化四生。如遊四方。暢遠求佛之志。如嬉
戲快樂。大乘不爲偏小所局。如自在無礙
也。若據自行明四方者。二乘既得悟解則入
十住心。十住心爲東方。次進至十行爲南
方。從十行至十迴向爲西方。從十迴向至十
地爲北方。從十地至妙覺地爲直至道場也。
告舍利弗下第二十八行頌合譬。長行具合
六譬。偈頌合五略不虚譬。上合總譬正合
化主兼餘五義。今轉勢明義開爲四別。一行
頌化主。一行頌所化。一行頌化處。一行頌化
也。如來已離下第二頌合見火譬。上長行
合見火譬有二。初合見衆生受苦。次合見衆
生不覺苦。今文轉勢開爲二別。初偈歎佛
則是明能見。次偈序衆生辨其所見。
所以歎佛得離者。接上化意文生。化意既序
衆生之過明有苦無樂。故今歎佛徳明無苦
有樂也。又良由無苦故能見物苦。良由有樂
能見無樂也。上半歎佛無苦。下半歎佛有
樂。無生死暄動故*稱寂然閑居。智徳森繁
喩之如林。蕭然放曠譬之如野。如來居之恬
惔故言安處。今此三界下第二一行頌所見。
三界果報屬於衆生而言我有者。正以衆生
是子。子之所有莫非父有也。其中衆生悉是
吾子者。上明國土世間屬佛。今明衆生世
間是佛子也。問衆生云何是佛子耶。答昔光
宅學士和闍梨云。凡夫識能更生識。所生之
則是己兒。故名爲子。得無漏意識不復生
也。成論師云。衆生從無明識窟流來。爲
所愛念故名爲子。今明子有二義。一者衆
生與佛同源。謂衆生本性清淨。佛亦爾也。
故涅槃經云。皆是一味。隨其流處有六種味。
二者諸佛傷此衆生無六道六道。以慈
念之故*稱爲子也。而今此處下頌第三合一
乘化不得。上長行雙擧誡勸二門合之。今轉
勢但開爲二。初一偈一句明爲説大。三句
頌無機不受。能爲救護者能用大化救而護
之也。雖復教詔者。前句歎佛能救護。今正
救護也。而不信受下三句明無機不受。
下半釋不受之義。以其貪著小樂故不受大
樂。以是方便下頌合第四三乘化得譬。上合
譬有四。一明起權意二説教三得益四父喜。
今但頌二。初一行半頌説三乘。次一行半頌
得益。以是方便者。接上言勢仍發下語故言
以是方便也。令諸衆生知三界苦者。一行明
説三乘之意。初半偈令知苦諦。次半行示於
道諦。此明四諦之始終也。又説於三乘示
得失耳。非實有三也。知三界苦者三界苦是
實苦也。出世間道者大乘因爲道也。此意明
説三令知苦是實。令修大乘因耳。非爲小果
也。是諸子等下一行半得益具明三乘
得益。汝舍利弗下頌*合第五等賜大車譬。上
長行雙牒二譬而雙合之。今轉勢開爲三別。
初兩偈合等賜。次三偈*合大車。後二偈合
得車歡喜。以此譬喩説一佛乘者總明五譬
意。爲欲説一佛乘。即是等賜義也。第二偈
明勸信。雖復等賜恐未必受。是故勸信。上
半正勸。信信受是語者則上譬喩之語也。一
切皆當得成佛道者略標旨歸令作如斯信
也。是乘微妙下三行頌大車也。三偈爲二。初
二偈歎乘。次一偈出乘體。前二偈又開爲二。
初偈就法歎乘。第二偈就人歎乘。第一就法
歎乘中。上半對聲聞縁覺二乘歎佛乘也。是
乘微妙者徳無不圓也。清淨者累無不盡也。
以徳無不圓累無不盡故超出二乘*稱爲
第一。於諸世間下半行對人天乘歎佛乘也。
人天乘爲世間乘故名有上*乘。佛乘是出
間乘故名無上也。佛所悦可下第二就人
門嘆亦爲二。初一句明佛所*稱歎。次三句明
除佛以下九道衆生並應稱歎也。又前明
所乘法。佛所悦可明能乘人。一切衆生下明
儐從人。要具此三乘義乃足。無量億千下
行第二出乘體亦有二義。初三句就佛實
以爲乘體。次一句明佛權智以爲乘體也。
得如是乘下第三兩偈頌得車歡喜。擧縁覺










中子上與菩薩下及聲聞同得不二之解。解
無迂迴故言直至也
以是因縁下此一偈是第二大段頌上長行以
是因縁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説
三。説事既竟故頌前結詶請之言也
告舍利弗下此是頌長行第三大段勸弘經
也。就文爲二。第一令識法之權實。第二示
人之是非。識法權實者。令知今昔大小二法
權實義也。示人之是非者。令今是器須
非器莫傳。夫欲弘經要復備達斯二義。故
開此兩章。就初示法權實爲三。第一寄父子
恩情以顯大小權實。第二引菩薩爲證明大
小權實。第三明佛是法王釋今昔權實之
意。初寄父子恩情明權實者。夫爲父子恩
情必無相欺之道。故所説權實宜應信之。就
文爲二。前兩偈定於父子。後一偈半正示權
實。初又開二。前偈定於父子。後偈出慈父
之恩。後一偈半亦二。初偈明昔教非實。次
半行辨佛智爲實也。但盡生死者但盡分段
一重生死也
若有菩薩下第二有十一偈。引菩薩爲證明
大小權實。上定父子即是對聲聞人明權實。
但聲聞薄福鈍根未必能解權實教意。菩薩
福徳利根能解之。故就菩薩明權實也。就文
爲二。初偈正明菩薩來法華座聽眞實法。第
二段明菩薩能解權實。就第二段復開爲二。
第一一行明菩薩解人權實。第二九偈明菩
薩解法權實。則是釋成人權實義。初一偈上
半明人權。下半辨人實。若人小智下明法權
實。就文爲二。第一明昔四諦是權法。第二偏
對昔滅諦之權明今滅諦爲實。初文明四諦
*則爲四段。苦諦文有四句。半偈明根縁。半
偈爲説教。半偈明得益。半偈結諦名。明集諦
有二段。初偈明根縁。次偈明説教。而言方
便説道者。此非道諦之道。乃是噵説之道也。
然十煩惱爲集。但説貪者凡有二義。一者列
十使貪爲其初。二者一切衆生皆貪樂故也。
次一*偈明説滅諦教。半偈滅因患。半偈滅果
患。次半偈明於道諦。此中四諦從廣至略。苦
諦備四段。集諦但二章。滅諦有一偈。道諦
但半行也。離諸苦縛下第二段偏就滅諦以
明權實。然有量四諦爲權。無量四諦爲實。但
滅諦是大小二乘果法之正宗。故偏簡其權
實也。就文爲二。初約有餘論大小權實。次約
無餘論大小權實。初半行牒昔有餘解脱。
第二偈釋昔日有餘解脱。言但離虚妄者。四
住煩惱是凡夫所起。能感分段虚妄生死故
*稱虚*妄。小乘但離此虚*妄故假名爲解脱
耳。其實未得一切解脱者。未具斷五住故不
名一切解脱也。佛説是人未實滅度者第二
明今昔無餘權實也。昔但滅分段生死*稱爲
滅。此非實*滅也。斯人未得無上道故者
昔未實滅也。得無上道者滅二生死果方
實滅耳此文明昔小涅槃但滅四住但滅
分段大乘則具斷五住備傾二生死。不應謂
此經未明常。亦不應言覆相常也。我意不欲
令至滅度者。非但二乘未至極滅。亦是佛意
不許二乘令至極*滅也。問勝鬘經云有作無
作有量無量四諦。云何同異。答作無作約行
分別。量無量當法分別。據小乘所觀。望後由
有無量諦觀可以修作。將後別前故名有作。
據大乘所觀。望後更無餘觀可所作故名無
作。量無量者有三種義。一短長明量無量。
短故名有量。長故名無量。二淺深明量無量。
淺名有量。深名無量。如毘曇明苦是性有。成
實明苦是虚假。拆假故空。此二淺故名有量。
大乘明苦是夢幻本來寂滅則是佛性。此義
甚深故名無量。三麁細明量無量。總相麁觀
名有量。別相細觀名無量。故涅槃經言。分
別是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縁覺所知。我於
彼經竟不説之也。我爲法王下第三擧法王
釋疑。前對聲聞菩薩明小權大實。其義已
彰。今釋前權後實之意。良以於法自在適時
而説也。汝舍利弗下。上來示法權實竟。今
第二誡勸之令識人是器非器也。就文爲二。
初略明誡勸。次廣明誡勸。初又二。前略標
誡勸二門。次釋二門。初一行標勸門。次半行
標誡門。我此法印者。以理爲印。謂文與理
相應則應信受。文乖此理則不應信。理印有
二。一體印。謂三一並絶長短斯亡。即是實
相名印。故方便品云爲説實相印。
二者用印。謂一有三無三權一實。通言印者。
印定諸法不可移改。又釋以文爲印。將文定




理。謂理與此文*相應者乃爲實理故名法
印*也。勿妄宣傳者非器若傳則有損無益。
故方等如甘露亦名爲毒藥。若有聞者下雙
釋二門。前四偈釋勸門。隨喜頂受者。隨順
此經而生歡喜及頂戴受持也。此人知一有
三無則不復退故名阿鞞也。斯法華經下釋
誡門也。聞三住三不能因三悟一故名淺識。
次擧二乘以信得入者。則是顯經理深不可
妄傳也。問二乘何故以信得入此經耶。答
若以低頭擧手等善爲此經宗者。聖人豈不
解耶。則知意不在此。今明二乘斷常之心不
能深悟不斷常法。但得仰信而已。又舍利弗
下第二廣明誡勸。又開爲二。初廣明誡。
廣明勸。廣明誡中凡有十人開爲二意。初明
不應爲五人説。次顯五人之過。不應爲五人
説者。初偈明三人。一憍慢人如五千之徒。二
懈怠人自保究竟不進求佛。三計我見人即
是外道。謂保執有我不信寂滅。第二偈明二
人。一凡夫淺識。謂博學世俗經書不信至極。
即起見人。二深著五欲著小樂而忘大樂。
不應爲此五人説也。初三是小乘人。後二是
凡夫人。若人不信下第二明五種人過。就文
爲二。初明五種人因。次明五種人果。五種
人因者。第一是誹謗人謂口業過。第二
人謂*嚬眉蹙面即身業過。第三疑惑人
謂意業過。第四毀法人。第五謗持法人。初
云則斷一切世間佛種者。法華理教。一切
世間由之成佛。謂作佛種也。心既不信口
復謗之故佛種便絶。其人命終下第二明五
人得果者凡有三義。一者上來皆言
莫爲説之。亦似若無慈。何名菩薩。是故釋
言。聞必起謗。無益有損故不説之。不説之
意即是慈也。二者説果誡因。明謗而致苦可
不愼哉。三者謗既有重罪。信必有深福。即
明勸信也。就文爲二。初正明得苦果。次
結誡勸。就初文凡有二周。明其苦報各有三
品。初周三品者。上品地獄次品畜生下品
人間受苦。即是從重至輕也。入阿鼻獄者。
鼻者無間也。苦道相續無樂間之故名
無間。又一人多人身倶遍滿八萬由旬間無
空處故言無間。又起謗法華業直入地獄。無
餘業間之故言無間。經云須彌山下有一百
三十六地獄。大地獄有八。一等活。二黒繩。三
合會。四叫喚。五大叫喚。六燋熱。七大燋熱。
八阿鼻此八大地獄一一復有十六小地獄
以爲眷屬。謂八寒氷。八炎火。八炎火者。一炭
坑。二沸屎。三燒林。四釼林。五刃道。六鐵刺
林。七醎河。八銅鑊。八寒氷者。一阿浮陀少有
孔。二尼羅浮陀無孔。三阿羅羅。四阿婆婆。五
喉喉此寒戰聲。六優鉢羅獄壁
青色
七波頭摩獄壁
黄色
八摩訶波頭摩。合一百三十六也。毘婆沙云。
閻浮提地廣七千由旬。阿鼻地獄廣八萬由
旬。在閻浮提下。但閻浮提上小下大故得容
之。問何故謗經入無間耶。答一乘是極樂之
法。謗於至理違彼極樂故招極苦報也。以理
是常樂。謗於常樂故招常苦報。但罪是虚妄
故終有出期也。問佛何故説法華令物受斯
苦也。答夫罪福從於理生。順理則萬惡永消。
違理則衆苦並集。佛説法華示人罪福耳。非
説法華令物起罪也。具足一劫者此小劫也。
從地獄出下第二明餘報墮於畜生。然從阿
鼻出必應遍歴一百三十六地獄然後乃至畜
生耳。初半偈總明墮畜生也。若狗野干下第
二別明墮畜生也。略擧四種。第一謗於極法
及以尊人故墮下賤獸中。&T058204;&T056195;
又窟音
三蒼
云。頭無髮也。黮覩咸
三蒼云。重覩色黒貎。
若作駱駝下。謗平等大慧之經故受愚癡畜
生報也。有作野干又無一目者。佛有權實
二教。彼執權而破實故得無一*目報。得打
擲報者。信經之善符理利他。謗則乖理損他。
損他故還得他損報。故有打擲等也。於
死已更受蟒身者。謗法毀人之時心生嗔恚
故受蟒身也。其*形長大者。瞋大法故受大
苦身。不耐聞法故聾。愚癡謗故騃。不受行
法故無足。多令衆生不信故爲諸小虫所食。
若得爲人下第三明餘報。智度論云。謗法人
非慳貪業故不生餓鬼中。愚癡謗故得闇鈍
報。亦謗智慧經故得闇鈍報。憍慢心謗故得
矬報。謗微妙法故得醜陋報。謗開方便門法








故得&T029039;躄報。謗正直經*故得背傴報。貧窮
下賤爲人所使者。經備萬徳*稱爲富貴。
富貴經*故得貧窮報。乘於一乘自在無繋。謗
自在得不自在報。故爲人所使。此經能
破凡夫二乘菩薩之病。謗無病經得多病報。
若修醫道者。謗順理法得違法報。常處地
獄下第二周重明三品罪。以生在人中謗
餘業。續更毀經故復墮地獄。亦有三品。初
生地獄。在餘惡道下明墮畜生也。若得爲人
下明生人道*也。深著我見者。自上已來明
受三品苦報。此文辨以乖至理故増長諸惑。
則具三障也。深著我見謂愚癡也。次明瞋恚。
婬欲下辨貪也。告舍利弗下第二總結。以理
備衆徳。謗圓理之經具招一切苦説之不盡。
豈虚言哉。問不信法華入地獄信者作佛
者。今有五逆破戒人信法華得作佛不。持戒
不信法華墮地獄不。答五逆人不定。若値善
友如闍王得滅罪作佛。不爾者雖信此經
免地獄。持戒人不信此經亦入地獄*也。
若有利根下第二廣釋勸義。亦開爲二。初明
爲十人説。第二總結。別明十人則爲十段。
*故亦得開爲五雙。初過現一雙。現在利根過
去値佛。第二出處一雙。出則慈悲四生。處
則獨靜山澤。第三内外一雙。外則捨惡近善
友。内則持戒清淨。第四自他一雙。自則質
直無瞋。他則爲衆説法。第五始終一雙。始則
一心求法。終則頂受修行。第二結勸如文。問
第三雙云捨惡近善。是何等善人。答如常啼
品。能説大乘無所得法。又能示衆生是非
道。即是衆生之善友也。問既爲一切智四
方求法。復云何不受餘經一偈。云何成一切
耶。答如大品云。雖遍學諸道而不取證。
以遍學諸道故成一切智。而不取證如不受
餘經一偈也。問涅槃經云一切經書咒術皆
是佛法。今云何不念外道典籍耶。答涅
今欲收一切法皆入佛法破諸外道。自言有
今令始行之人專心道門故。不念外
典籍也。問取此中十人正意明爲何等人
説耶。答大意取解行人耳。有解則堪相對。
悟有行則是道心。若聞實説則能如説修行

法華義疏卷第六



法華義疏卷第七
 胡吉藏撰 
  信解品第四
信解義六門分別。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出
體門。四信解相門。五信解位門。六同異門。來
意門者。爲中根人説法凡有四章。初正説已
竟今是第二中根領解也。問方便品云。若實
得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若爾聞初法
説即應領悟。何待譬喩方信解耶。答經言必
信者。蓋據始終爲言耳。不言初法説即能信
解。又中根之人初聞法説虚心已信。但由未
解故至譬喩方得分明。所以今文與方便品
不相違也。二釋名門者。然信解之名有離有
合。所言離者凡有三義。一者疑除稱信執破
名解。疑是猶預之名。信是決定旨。聲聞猶預
權實踟蹰一三。此疑既息故稱爲信。即信三
是權信一爲實也。執破名解者。解是了悟爲
義。執是迷執之名。既執三爲實有則封一爲
實無。此執既除是故稱解。解者解三是無悟
一爲有。此釋出注法華經。故彼云不疑所譬
曰信遂悔封言稱解也。二者信起於不信解
生於不解。不信者不信三權一實。此心遂改
是故生信。信者信三爲權信一爲實。雖復信
三爲權未解所以權。雖信一爲實未悟所以
實。今遂悟所以權遂解所以實。故名爲解。此
即信在其初解在其後。故智度論云信爲能
入智爲能度。即其證也。然初信非無有解但
解淺故名信。後解非無有前信信深故名解。
三者信破邪見解破無明。故涅槃經云有信
無慧則長無明有慧無信則長邪見。今有信
故破邪見有解故破無明。則二法相資也。但
此義難明。今更以四句釋之。一信而不解雖
復虚心信受而未能解。謂鈍根正見人也。二
者解而不信謂利根邪見人也。三亦信亦解
謂正見利根人也。即四大聲聞也四不信不
解謂鈍根邪見人也。次合釋信解者略有二
義。一者上有所對二下有所形。上有所對
者解有二種。一者見解二者信解。憑師義少
見理情多如諸菩薩。故譬喩品云若有菩薩
於是衆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是名見解。若
憑師義多見理情少。故前文云其餘聲聞信
佛語故得入此經非己智分則是信解。今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